言論廣場
-
大設計力
2007年動腦30周年時,我們在7月1日發表:「想像力、即新國力」,全民的想像力,就是國家的競爭力。而今2017,我們倡議大設計力。 工具‧目的‧設計 找到工具,就找到目的。例如:「易開罐」這概念就是工具,因它能夠達成把瓶子打開的目的。而設計就是工具,使資源供應與需求,依照設計各佔各的位,按著次序行。 超級動腦,好!超越動腦,更好!跳躍動腦,最好!丹麥生命哲學先驅齊克果(Sorcn Aabyc Kicrkcgaard‧1813-1855)說,超越用頭腦,但是超越的前提是跳躍‧信心之躍( Leap of Faith)。絕望是一種無藥可救的絕症,設計是使不可能成為可能。設計能使絕望翻轉為希望。 人口‧爆炸‧難題 根據聯合國全球人口統計,西元元年,全球人口推估為1億;1800年突破10億;1927年突破20億隔123年,接著,1960年,隔33年突破30億;1974年,隔14年突破40億;1987年,隔13年突破50億;1999年,僅12年突破60億;2011年10月世界人口突破70億,距離1999年60億隔了13年。並估計,在2100年將進一步增加到160億。 只有在回頭看的時候,事情才看得明白,面對人口大爆炸,延伸出糧食人權、水資源急迫需求,加上全球暖化氣候大變遷,以及各種難以預測的變數,都是設計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大設計力‧信心之躍 「大設計力」至少有五個層面;設計國家性、設計國際性、設計世界性、設計時代性,更包含設計人權,設計國家性就是為人民;設計國際性著眼超越國境;設計世界性,就是外在與內心世界從腦筋超越,到信心跳躍; 設計時代性即設計人權。 澎湖的雙心石滬,是符合四性的經典設計見證。另以金門菜刀為例,人人都祈望鑄劍為犁,而金門將砲彈打成生活化的菜刀,具大設計力的時代見證。 大設計力當成為翻轉產業,翻轉世界的動力。大設計力要從 「超級」而「超越」 到「跳躍」,讓「設計人權」,成為設計功能主義的兩個趐膀,使設計的功能更加強,大設計力就是大工具。 《希伯來書》:「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大設計力,源於信。 (作者為動腦發行人、台灣設計協會創始暨終生會員)
-
為自己主動學習
學習的終極目標,在東西文化不同的教育理念下有不同的價值觀。 西方文化講究個人主義,卻又擅長與人合作,東方文化要獨善其身也要兼善天下,細究對人類的貢獻,應無二致,只是觀念不同,方法有差異。 教育是延續人類文明的方法,是經驗傳承的模式,教育沒有一定的教材規準與方法,隨著社會文化與人的個別差異需要而調整,所以東西方都重視教育。 古希臘斯巴達最有名的是嚴格的軍事教育,稱為「斯巴達教育」,斯巴達地處偏遠山區,為了謀生及防衛需要身強體壯的公民和戰士,再加上淵源流長的奧林匹克競賽就在斯巴達舉行,所以斯巴達對兒童的教育以體能教育為主。斯巴達教育的內容包括訓練身體和體魄,教導戰爭技巧,目的在於培養戰士及優秀運動家。太過強調體能教育的缺失讓很多斯巴達人在三十歲返家時依然不會認字唸書。斯巴達的教師管教兒童採權威式的體罰責打教育,兒童並不認同如此管教方式,往往引起反彈及不滿,因此嚴格的軍式教育以斯巴達式教育來代稱。 相對於斯巴達教育的雅典教育,教學內容因年紀不同而有豐富的學習內容,經過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習得智德體三育,成為優秀的公民。現代教育以雅典教育為學習模式,比較不支持斯巴達教育模式。 中國傳統教育以儒家經典為教材,培養文武兼備的君子,自有一套東方學習哲學。現代化的民主思潮加上傳統的激盪,還有科技資訊的突飛猛進,迥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和模式。 有句台語諺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醫生社會地位高收入又豐富,一直是台灣父母對孩子未來行業的高期待,可是當醫生有當醫生的條件和特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出身醫生世家的羅大佑,醫師高考及格,並曾接受放射科醫師訓練,因志趣不合而轉行當歌手。我想不只是醫生,許多父母的期待和孩子的自我要磨合,不要讓孩子失去主動和快樂。 不管學習的方法為何,必須要讓學習者有確切的學習動機,自我能掌握學習目的,究竟學習是為誰?為了光宗耀祖?為了顯揚父母?為了名?為了利?何時學?其實學習最基本在於讓自己有能力生存,為自己的生存品質而努力,能讓自己獨立生活之後,才有餘力去服務群眾,去光前裕後。 英國教育哲學家 R. S. Peters在「倫理學與教育」一書中認為教育之規準簡言之有三,為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是一種真善美的規準。身為師長自身的期望只能當成期待,尊重孩子的學習選擇,支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自己對學習產生強大的意願,盡最大的努力,栽培孩子習得最基礎的技能。 提供孩子在教育規準下的學習,是親師責無旁貸的工作,偏離了教育規準,學習的內容習得再豐富也徒然。現代複雜的價值觀讓學子無所適從,年齡較小的孩子還沒有定性,如何引導他們走向健康的人生,是親師辛苦的職責。
-
修法延長軍官服役年限治絲益棼
根據國防部近來提供給立委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蔡總統與民進黨執政後,國軍各軍種常備軍士官以申請報退、或因記大過等行政處分為由離開軍職者人數遽增,不僅募兵成效欠佳,基層連隊常備軍士官嚴重低於編現比,各軍校新生招考縱使降格以求甚至二度招生,依舊乏人問津,陸軍官校新生實際報到人數甚至不到預定招生人數之半。加上蔡政府和民進黨立委對修法削減退除役軍士官終身俸與優惠利率磨刀霍霍,更使以地面部隊作戰單位為主的基層連隊軍官缺員窘況雪上加霜,國防部不惜便宜行事祭出士官速成轉軍官的挖東牆補西牆作法急就章,民進黨立委更乾脆訴諸修改「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大幅延長尉級軍官法定服役年限。譬如將中尉、少尉法定服役年限從原先的10年延長到15年,上尉法定服役年限從原先的15年延長到20年。 常備軍士官是各軍種基層連隊賴以正常運作執行任務的核心。對於修過人力資源管理(HRM)課程,日後更曾與聞國防預算審查的筆者看來,延長尉官退伍法定年限恐難彌補基層連隊軍官荒,病急亂投醫的修法只會幫倒忙適得其反,使優秀青年對投身軍旅作為生涯規劃更加裹足不前望之卻步,更可能助長劣幣驅逐良幣反淘汰效應,濫竽充數尸位素餐者充斥形同雞肋,留得住人留不住心,修法延長軍官法定服役年限,反而使邊際效益遞減得不償失,對於修法可能衍生之副作用,國防部和力主修法的立委諸公不能置若罔聞! 主張修法的立委諸公,顯然不了解軍職工作內容特性與一般民間社會上班族乃至公務員、教師間的差異。常備軍人須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終年無休待命備戰,各軍種負責執行任務的第一線基層連隊常備軍士官領導幹部,其專業知識、經驗、生理狀況和抗壓能力等心理素質須保持在最佳狀態,但人類生理反應、記憶與學習能力,在三十歲以後便開始退化走下坡,常備軍士官之生涯黃金期遠比民間社會的上班族或公教人員短,所以各國軍隊人事法令大多有停年制、最大服役年限、限齡退役等制度設計,以利於常備軍士官團人力徵補新陳代謝保持精壯。況且軍中某涉及高度機敏性或需要長期培訓養成的特殊專長軍士官,民間社會就業市場並無類似專長人力需求,軍方若無合理的進修教育訓練、薪資報酬等物質待遇、升遷考核獎懲與退撫制度法令體系搭配藉以吸引優秀人才,將難以使優秀青年願選擇擔任這類專長職業軍(士)官作為長期生涯發展志業安於其位。 國防部的「長留久用」訴求出發點應該是要留住軍中的專才,並非留用年紀大者,這觀念可能是主張修法卻對國防事務全然外行的立委諸公不懂的,僅以陸軍一線作戰部隊的機步旅、裝甲旅、航空旅、特戰群為例,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素養、經驗豐富且生理狀況年輕力壯的軍士官等基層幹部,並非年紀大者。空軍戰機飛行員亦然,長留久用與年紀大小並無關係。 退除役軍人的終身俸與其優惠利率改革不宜溯及既往,撕毀信賴保護原則為改而改,國防部和退輔會各自針對現役軍人和退除役軍人立法,這樣亂搞往後就更沒有人會選擇從軍或就讀軍校,蔡政府和執政的民進黨更會被認為是在對現役軍人和退除役軍人間製造分化對立。況且若草率修法延長法定役期,使職業軍官把人生最寶貴的黃金歲月一直耗在軍中,對當事人來說退役後回到民間社會,恐將失去職場競爭力,甚至可能淪落到只能從事「三保」(保險、保全、推銷納骨塔)餬口,對當事人來說不僅是種屈辱,對國家社會來說更是人力資源損失與國防預算人事支出嚴重浪費。長留久用若不能專才專用和搭配立意良好的退撫制度,蔡政府就算對現役軍士官祭出再多物質誘因,仍無助於提升國軍戰力。
-
圖書館不只是K書中心
有朋友轉發一則新聞,內容談到圖書館非K書中心,座位並非唯一指標,我深感認同。但我以自身的經驗觀察,一般民眾對圖書館的印象就是K書中心,因為安靜,因為分隔式的座位,因為有冷氣可以吹,比較好的還可以充電。我不否認圖書館這方面的功能很齊全,也是民眾想到圖書館的基本原因,但如果僅以這種思考,便讓圖書館的功能性降低,也讓民眾錯失不少認識及利用圖書館的機會。 我們不妨從網路資訊打開每間圖書館的簡介來看,最基本的必定是圖書區,豐富又多元的圖書也就構成了一間圖書館的核心,所以每間圖書館每年都要提撥經費購書,也要派員負責在借、還書上面的業務,另外,圖書館還會有許多分齡分眾所設置的空間,可以供不同的民眾使用。而在台灣更有許多的圖書館設計得很有質感,不僅可以在裡面閱覽,更可以放鬆心情,也可以在遵守規定的情況下利用來拍照、攝影,所以,圖書館的硬體設施告訴我們,它不只是K書中心而已。 而我們也可以從其他方面來看,例如圖書館也提供了不少軟體設備,例如電腦或視聽影音設備,可以讓我們在家中無法做的事情,到圖書館也能執行。更重要的是,圖書館一年四季都辦理許多活動,在國外,圖書館是社區的中心,圍繞著圖書館辦理許多有關社區的活動,在國內也有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圖書館的公告都是辦理活動,有社教的功能,同時也走出圖書館,到許多地方辦理活動,給予民眾對於以往圖書館的靜態想法有所改變,所以,它確實不只是K書中心。 具體而言,圖書館可謂一複合式的文教場域,不只是提供靜態的活動而已,更有許多動態的活動,而這也是圖書館的內涵,絕非K書中心可以取代,就如同上述所提到,國外將圖書館認為是一個社區的中心,當然對於它有更多期許,希望它能作的事情更多,倘若民眾多了解一點,也是對於自己有所幫助,可以獲得圖書館的豐富資源,也能充分利用圖書館,把它當成一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方。
-
金門人,你往哪裡去?
過去這一段時間,最讓我疑惑的是,促賭方提出許多亮眼的數字,例如可以創造多少工作機會,日後能提撥多少經費供作地方建設與社會福利,但這些利多與支票都有一個共通特徵,就是至今都無人肯為這些說法背書或署名,無論官方或民間社團,一個都沒有。如果選舉的候選人選前開的支票沒有兌現,下次選舉我們還可以用選票制裁他,但公投結束後這些利多無法兌現,卻又付出了龐大的社會成本,我們可以找到誰來負起責任?恐怕連政府都不會理我們,因為這是金門人你們自己做出的選擇。金門人是否會被這種不負責任、空畫大餅的說法吸引,我想10月28日確實是在考驗在地人的智慧。 另外,最近也有一種說法開始流傳,就是阻擋博弈就是阻礙發展。首先,我們得先釐清的是,博弈產業是否真如促賭方朋友所說的,是刺激經濟發展的萬靈丹?能帶動多少的基礎建設?把國情、產業結構、政府效能、地理特性等條件截然不同的新加坡、澳門、美國等所謂的成功經驗複製到金門,這本身就很值得懷疑。如果有人說沒關係我們不試試看怎麼知道,但這不像科學實驗室裡的實驗,失敗了我們從頭來過就好,對於地方文化、社會風氣、生態環境的破壞將難以回復。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家、政治家或你我,是不該講這種不負責任卻又近乎小孩子在鬧脾氣的情緒性主張的。 我只怕我們犧牲了所有,但最後甚麼都換不到。 接著,身為一位在本地中學耕耘近1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想談談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在今年年初,我曾為學校裡牽涉線上簽賭案的十幾位學生上法治教育的課程。這個案件為何像滾雪球一樣?先是有一個學生在校外積欠數百萬的賭債,組頭告訴他,如果你可以在學校裡面幫我拉到其他同學一起參加,我就讓你分紅,你可以用這種方式償還債務。於是這位同學開始幫簽賭集團在校內發展組織,但是賭債仍然越滾越大,根本沒有因此還清,還害得其他被他吸收成下線的同學,也都揹了賭債。我當時問,你們快二十個人,有誰賺到錢?只有二人心虛的舉手說他們有賺到幾萬塊。 當然,我知道促賭方朋友會說,政府特許的觀光賭場有嚴密的管理和經營團隊,而且法令還可以禁止本地人參與賭博。這句話在以嚴刑峻法聞名的新加坡我還可能勉強相信,但在連查禁大陸抽砂船越界盜抽海砂等都無能為力的金門,這種說法實在很難讓我同意。 也有人主張,日後可以用法令嚴禁本地人進入賭場。這種說法本身也大有問題。首先,賭博行為雖然發生在賭場內,但負面的社會成本卻會外溢到賭場之外。而且,若日後賭場的客源短缺,財團亦可動用各種政商關係進行修法,開始以各種有條件放寬等等的名義開放讓本地人可以進入賭場。 也有人主張,反正金門地下賭場也很興盛,不如開放合法化,讓他浮上檯面,也便於政府管理。這邏輯滿有趣的,我馬上聯想到國小小朋友的童言童語。類似的句型像是:反正我都考不及格了,不如以後都不念書;反正我都得肝硬化了,不如今晚多喝幾杯;反正社會上搞小三的人很多,不如開放通姦合法化。類似的神邏輯,也歡迎各位自行套用。 近來更有趣的是,地方上出現一個廣告,裡面主張是請支持國際觀光度假區公投,對裡面僅僅5%樓地板面積的博弈區隻字未提。我想問的是,促賭方的朋友,你們是否已經心虛了呢?有些事、有些問題是你們永遠無法自圓其說,甚至容我這樣說,是羞於啟齒的呢? 以前在與一位台灣的老師前輩交流的時候,他分享給我一句至今我一直反覆拿出來思考的話: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回答兩個問題-我是誰?我接著會往哪裡去? 親愛的朋友,無論你是促賭方、反賭方或是中立方,請容我問各位相同的問題。 金門人,你是誰?你接著想往哪裏去?
-
鄉親請想想 別被牽著走!
開放觀光賭場治安會惡化? 釋疑:如果開放博弈,警政署因應作為的第一條明白指出,協助觀光賭場所在地警察機關擴增警力編制及強化裝備,並加強觀光賭場周邊安全巡守,因應可能衍生之街頭犯罪。 根據中華警政研究協會的研究報告指出,開放博弈事業應從治安的管理面著手,若能有效管理,不但不會危害地區治安,反而有助於提升地區觀光事業的價值。 開放觀光賭場會停小三通? 釋疑:馬祖公投通過,小三通有停嗎?新加坡觀光賭場開幕7年,大陸有禁止民眾前往新加坡嗎?澳門1999年回歸至今,大陸有禁止民眾前往澳門嗎?如果都沒有,為什麼老是拿子虛烏有的說法來恐嚇鄉親! 有人沉迷賭博所以不要觀光賭場? 釋疑:我們不能因為有人酗酒,就要求把酒廠關掉。我們可以禁止嗜賭者進入觀光賭場,並由觀光賭場的稅收,協助治療嗜賭者,不再踏入其他非法地下賭場,而不是禁止觀光賭場的設立,阻斷國際的投資與民眾就業機會,而放任這些嗜賭者流連在地下賭場無法自拔。 鄉親呀!有固定工作收入的人,不會管你過什麼日子?你跟孩子找不找得到工作?風風火火之後,他們回去過他們的好日子,那你呢?無所作為、一成不變,並不會帶給我們榮耀。勇於改變,接受挑戰,創出一番新的局面,這才是榮耀。 改變,才有出路! 10月28日博弈公投--請投同意票!
-
軍人退休俸給付變革莫變質為分化剝削
退除役軍人終身俸(或退伍金)給付制度變革被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審議法案。民進黨與蔡政府將如何修法值得關注。 國防部官員先前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依據總統府和行政院指示,對於軍人終身俸和退休金給付制度變革是由國防部與退輔會分工,現役軍人由國防部負責,退伍軍人部分是由退輔會負責。這個「指示」顯然是把現役軍人與退除役軍人切割處理。以令代法公然破壞國家法制不說,在政治層面上更有分化現役軍人和退除役軍人之嫌值得商榷。 依法論法,根據「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及其「施行細則」明文規定,退除役軍人其退休俸等給付法令體系主管機關是為國防部。退輔會其職掌只是執行輔導榮民就學、就業、就醫、就養及一般服務照顧等工作,軍人退休俸給付制度法令並非退輔會之責。在退除役軍人給付修法過程中,退輔會充其量只是在政策規劃過程中扮演蒐集退除役軍人意見角色,提供國防部作為修法時的政策諮詢。退輔會若參與已有越俎代庖之嫌於法不合。 日前由國防部草擬的現役軍人退休給付變革修法部分初步草案曝光,將比照美軍退撫制度,以所得替代率五成為起點,每多留一年增加百分之二點五,服役滿四十年,所得替代率達百分之百。 根據現行「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及其「施行細則」規定,職業軍人服役滿二十年,終身俸所得替代率為八成五,每多服現役一年增加百分之一,但所得替代率上限不得超過九成五。國防部推出的新版本,將服役滿二十年所得替代率降到五成,希望職業軍人繼續留營服務,才能「做得愈久,領得愈多」。 但在執行層面上,這種變革卻未慮及軍職工作內容特性和民間社會上班族,乃至公務員、教師間的差異。軍人必須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終年無休待命備戰,特別是各軍種第一線基層單位領導執行任務的常備軍士官,其智識、經驗、生理狀況和抗壓能力等心理素質必須保持在最佳狀態,但人類生理機能、記憶與學習能力,從卅歲以後便開始退化,換言之職業軍人尤其是常備軍士官生涯黃金期,遠比一般民間社會上班族或公教人員短暫,所以各國軍隊人事法令大多有限階、限齡退伍規定,以期使常備軍(士)官團新陳代謝保持精壯。加以軍中涉及機敏性或某些需要長期培訓造就的專長(如陸軍的步兵、砲兵、裝甲兵),民間社會就業市場並無類似專長的人力需求,恐導致彼等解甲歸田後轉換生涯跑道其專業技能英雄無用武之地影響生計,軍方若無合理的進修教育訓練、薪資報酬等物質待遇、升遷考核獎懲與優厚的退休俸給制度吸引人才,恐難使優秀青年願意選擇這類專長作為軍旅生涯發展志業,長留久用安於其位。 試以一位軍官學校正期班畢業新科少尉為例,若從二十二歲起初任官,軍旅生涯必須一路順遂晉升到二級上將,其退休俸所得替代率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況且大多數常備軍士官囿於限齡和最大服役年限規定,根本做不到二十年,對大多數現役軍士官來說,根本看不到吃不到。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所得替代率採用的計算基準為何?是本俸底薪,還是包括年功俸與各種名目加給後的全薪計算?目前退除役軍人支領的終身俸其所得替代率是以本俸計算,不包括各種名目的加給,一旦改採底薪計算,不啻降低退除役軍人終身俸實質所得,勢必損及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現實生計,政府身為雇主不僅違反信賴保護原則金科玉律,更是公然毀棄先前對當事人承諾。 筆者以為,國防部不能逃避身為退除役軍人員之退休俸給付主管機關之法定權責,「現役軍人」與「退除役軍人」修法時須一併做整體考量無縫接軌。退輔會不宜揣摩上意,因為總統府主導的年改會結論破壞法制。 軍職人員本質上也只是受雇於政府的勞動者,但其工作內容特性與大多數受薪階級有明顯差異,希望政府基於法令安定前提,推動修法宜審慎廣徵博議,才能制訂出務實且能行之久遠的軍人退休給付法令與政策,營造退除役軍人、政府、社會公眾三贏局面。
-
減少車禍應鼓勵多搭公車
金門人口不斷增加,轎車也隨著增多。 金門因地理位置優越,土地飛快增值,為了方便上、下班,幾乎家家都有轎車,把原本已顯狹窄的街道,好像都成了停車場,行人走路都會提心吊膽,深怕被撞到。 金門公車也算不少,班次相隔時間不很長,而且偏僻村落也有停靠。設籍金門的人都可免費搭乘。本人常搭公車,除上班時間較擁擠外,其他時間乘客寥寥無幾。 歐洲荷蘭算是發達國家,人民也很富裕,可他們並不喜歡多買轎車,對自行車倒是喜愛有加,幾乎人人都有自行車。上班時騎著自行車往車站旁邊一放,下班時再由車站騎回家。常看到車站旁邊停著一大堆自行車,而馬路兩旁卻看不到一輛轎車在停靠。 這樣可保持馬路暢通,空氣不受汙染,一舉兩得。他們這樣做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可以在公車站旁多設一些自行車停放的地方,畢竟自行車停放並不佔多大位置。上、下班時段多增班次,禁止家戶多購轎車,這樣車禍也會減少。 除轎車外,機車也過多,不守規矩的會橫衝直撞,本人在山外車站旁,親眼看到一輛機車衝撞轎車的屁股,把轎車的屁股後面撞壞了,機車逃之夭夭,轎車調過頭來追機車,想要他賠償,但機車比較靈活,逃得比鬼還快,我看轎車也只有自認倒霉了。 政府應多向先進國家學習,宣導民眾多騎自行車,既可保持街道順暢,亦可鍛鍊民眾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稿費捐大同之家)
-
莫把昏黃當日出 博弈不是金門的出路
金門縣選委會公告博弈公投案成立,10月28日將辦理投票,可以預期這將是「賭場」在離島間的「最後一戰」;在馬祖確無發展空間、澎湖連逢重挫後,對促賭方來說,金門成為唯一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促賭方卯足全力投入金門公投。 在金門島上,寫上華美說帖的促賭文宣已開始流傳,但探究近年博弈產業在全球的表現,便會發現從趨勢來看,「賭場」已是夕陽產業,不適合「進場」。 曾經在全球各地掀起風潮的博弈產業,幾十年下來,已面臨創新枯竭、市場飽和、競爭激烈、利潤低、同質化嚴重的現象,數個指標賭場近年經營表現皆是慘不忍睹。 自2008年以來,美國大西洋城的賭博業每況愈下,2014年三分之一的賭場在短短九個月內大量關門倒閉,丟了飯碗的賭場員工高達7千人,連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也是當時虧損大戶之一,更因此四度申請破產保護。 而鄰近的澳門也逃不過倒閉潮,2015年澳門經濟大幅萎縮20%、博弈產業持續「跳崖式」下滑,6大賭場股票腰斬再腰斬、營收重挫34%,市值瞬間蒸發1.5兆台幣,創下5年來低點,賭場獲利與股票也分別受到重創,部分小型賭場更早已陷入虧損狀態。 正如澳門鷺環海天度假酒店 總經理Malcolm McLaughlan 所說,「我們完全沒有任何緩衝,酒店的一切都押注在這之上」;將城市的發展押寶在博弈產業上,代價高到城市難以承受,州長克里斯蒂已宣布州政府在這5年內將接管大西洋城財政權,而賭場占整體經濟活動6成的澳門,也因博弈產業沒落而使整體經濟表現跟著崩盤潰敗。 仍有無數實例可以佐證,博弈產業在全球已是夕陽產業,而現在對於金門來說,最重要的便是思考「要不要把它人的昏黃當成自己的日出」;10月28日,相信金門的鄉親會做出最有智慧的決定。
-
開放博弈是民眾的福利!
壹、前言 「改變,才有活路,觀光博弈事業已成為全世界趨勢!」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140多個國家推動博弈產業,設立超過3000個賭場。為什麼整個東亞,北從俄羅斯、南韓、菲律賓、澳門、越南都開放觀光賭場。連反賭最強烈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開賭場除非Over my dead body!」,意思就是如果要開放賭場,必需跨過我的屍體。可是他的兒子李顯龍在2005年決定開放賭場經營,2010年兩家數十億美元打造的觀光賭場落成,新加坡觀光人數也從2010年前970萬人次,到2015年已達到1650萬人次。使新加坡從當年亞洲瀕臨經濟衰退的危機,如今卻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國家。 「中央給地方的利多政策│觀光博弈事業」:200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經離島公民多數同意後,方能附設觀光博弈事業。觀光賭場應附設於國際觀光度假區內,國際觀光度假區之設施應另包含國際觀光旅館、觀光旅遊設施、國際會議展覽設施、購物商場及其他發展觀光有關之服務設施。所以說,台灣採用的是新加坡,發展以觀光休閒為主、博弈為輔的賭場營運模式。 貳、開放離島博弈可創造多少經濟效益? 據經建會完成「開放離島博弈產業效益評估報告」,博弈特區設置後,每年將引進500萬人次以上的觀光客旅遊、會展與購物;博弈總收入為500億元,觀光相關產業總收入也有500億元。除了高額的產業效益,開放博弈也將增加離島就業機會。報告指出,一張賭場許可執照的發放至少可產生5,000個就業機會,整體博弈產業開放將產生至少1萬個就業機會;若再加上周邊產業發展,預估將可創造3至5萬個就業機會。 長期以來反賭人士總是把觀光賭場形容成黑道把持、毒品充斥、色情氾濫的淵藪,走在賭場裡面或周圍,生命財產隨時受到威脅。我想在場的鄉親很多人去過澳門,也有很多人去過新加坡,請問走在澳門或新加坡的觀光賭場或街頭,會有這樣的感覺嗎?如果新加坡、澳門沒有這種情況,為什麼金門就會有這種問題?首先,我必需說明一點,如果政府開放觀光賭場,誰可以申請興建?不是你,也不是我,不會是台灣的財團,更不可能是黑道,只有少數國際博弈集團才有這實力及能力投資興建並經營。而興建光觀賭場,並不是蓋個房子就可以在裡面呼麼喝六的開賭,而是必須投資興建國際觀光博弈度假區,包括觀光飯店、國際會展中心、大型購物商場、大型遊樂設施及其他跟觀光有關的服務設施,有一定的規模以上,經政府審查核准,其中5%的樓地板面積才可設置賭場。所以,開放博弈事業並不是坊間謠傳的只蓋賭場,而是以發展多元觀光娛樂為主的大型建設。金門的條件,如果開放觀光賭場,不可能變得跟澳門、拉斯維加斯一樣,規模也會比新加坡賭場小。 叄、金門開放博弈有何利多? 第一、可以增加政府稅收,博弈事業須按規定繳納多項稅費,其中較大有三項:博弈特別稅、博弈特許費及營利事業所得稅。博弈特別稅是由地方政府按觀光賭場的收入自行開徵,無須扣除人事、宣傳、折舊及其他成本。博弈特許費也可稱為博弈執照費,由中央政府按博弈毛利收入之比例開徵,可逐年繳納,也可在核發博弈執照當年,收取一筆較高的特許費,其中一定比例歸離島建設基金,作為離島基礎及公共建設之用。營利事業所得稅則是由中央政府就博弈事業盈餘徵收後,再統籌分配予各縣市。 第二、金門稅收增加,可以提高縣民的福利,包括:可以提供縣民往返台灣免費機票;結婚補助,減輕年輕人結婚花費負擔;提高生育補助及育兒津貼,增加金門縣出生率;敬老津貼發放門檻下降至六十歲;提供金門子弟就讀國外大學,每學期學雜費補助;補助金門在地公益團體及協會經費;提高低收入戶及身心障礙者補助;提高醫療照顧補助。 第三、改善金門醫療體系及基礎建設,有國際博弈集團投資,吸引外籍觀光客,金門的醫療體系勢必會加速改善。政府也可要求投資業者,負擔部分公共設施建設義務,政府增加了稅收,也可改善金門水電交通等基礎建設。 肆、結論 各位親愛的鄉親,為了金門的建設,為了民眾的福利,10月28日開放博弈公投,一定要去投贊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