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英語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雨」眾不同 (上)
又是「雨季」"rain season"來臨,我們當然要來聊聊下雨這件事情。很多人碰到要用英文表達「下雨」,就是拿一個"rain"字來打天下,其實,「雨」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暸解一下各種雨的說法,把從最小的雨到最大的雨究竟要怎麼說,一次給弄明白。 講到「小雨」,如果說要形容像是瓊瑤小說「情深深,雨濛濛」這種奈米噴霧型的「濛濛細雨」就是"drizzle",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綿綿細雨」,這種細雨飄飄的氛圍很浪漫,淋在身上挺舒服,挺多就是讓頭髮或衣服微濕,還不一定需要撐傘,這種雨通常也下不久,「毛毛雨剛停」用英文來說就是"The drizzle has stopped now."而「清明時節雨紛紛」這種看得見雨絲或雨線飄飄的,可能需要撐個傘的狀態就可以用"sprinkle"來形容,比如說,雨景很美,通常會讓景色呈現潑墨畫般的效果,我們可以用"The sprinkle made the Tai-Wu mountain mistier."來表示「毛毛細雨讓太武山景色更朦朧了。」 "drizzle"跟"sprinkle"都是指「毛毛雨」或者是「小雨」無誤。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分,想像一下,"sprinkle"這個字當動詞也都有「撒」的意思,所以雨像小水滴一樣灑下來就是"sprinkle"囉!基本上,"drizzle"跟"sprinkle"都可以當動詞來使用,表示「下毛毛雨」所以,「外面正下著毛毛雨。」可以簡單地用"It is drizzling outside."或者是"It's sprinkling outside."來表示,提醒一下,這兩個字因為要加上"ing"所以,字尾不發音的"e"就被省略了。 另外,還有一個單字"spit"也可以用來形容毛毛雨,尤其是那種「零星的飄雨」。"spit"這個字有「吐口水」的意思,所以「天在吐口水」也算是下雨吧!只是聯想起來不怎麼美麗就是了。所以,「在下毛毛雨了」也可以說是"It's spitting."另外,和前面講到的兩個字不大一樣的地方是因為"spit"這個字是單音節短母音的字,加上字尾只有一個"t",所以,再加上"ing"的時候就要重複字尾,變成"spitting" 因為已經是接進夏天了,所以已經從細雨紛飛的「梅雨」季"plum rain"要進入到雨勢更大的階段。更強對流所產生的雲系使得臺灣的夏天午後常會下起「陣雨」。這樣突然下暴雨,過一會而就停的雨,就稱作"shower "常常下的讓人措手不及,對活動的影響很大,往往很多預定的行程會因此被迫取消,「因為突然下起了雨,只好被迫取消我們的健行。」就是"Our hiking was forced to cancel due to the sudden shower." 我們都知道夏天日照輻射強,對流旺盛,很容易有「對流雨」"convectional rain"產生,也就是俗稱的「西北雨」,而"thunderstorm"指的是「雷雨」、「雷陣雨」,也是「對流雨」的別稱。有時候午後的陣雨會伴隨著幾下的雷鳴,這種「午後雷陣雨」就是"afternoon thundershower"。 "shower"除了「陣雨」之外,還有另一個意思是「淋浴」,我們表示「洗澡」的時候,如果是「沖澡」就是"take a shower",如果是「泡澡」就是"take a bath",想像一下這種陣雨的強度和雨量,就像在淋浴時蓮蓬頭出水的強度,是不是很貼切?另外,shower 當作動詞來使用,也有「灑滿美好之物」的意思,比如說「向某人投以滿滿的祝福」就是"shower someone with blessings",「向某人大灑厚禮」就是"shower someone with gifts",什麼時候會有這兩種情況?請想像一下粉絲對偶像成婚,底下留言刷爆祝福,或者直播間大刷禮物就是囉!比如說,「他刷了好多禮物給那個直播主」用英文來表示就是"He showered the streamer with plenty of gifts." 「陣雨」雖然強,但是不一定會下很久,中午下一陣子就停了,有時候錯開那個時段就可以,有一種三不五時就下一陣的那一種雨,才讓人覺得有點煩,這種「零零星星地降雨」就是"scattered rain",比賽的時候最討厭這種雨了,因為會影響比賽的公平性。往往「因為零星降雨,所以我們必須要取消田徑賽」"Owing to the scattered rain, we have to cancel the track and field contest."如果陣雨不只一次,我們也可以用"scattered"來形容,比如說,我們看「氣象預報」"weather forecast"「 今天下午這地區有零星陣雨」,就可以說"There were scattered showers throughout the region this afternoon." 講完中、小型規模的雨,接著來講大雨吧!我們常聽到人家喊著「下大雨了!」這通常都是自由心證,反正我覺得大就是大,其實,所謂的「大雨」"heavy rain"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根據氣象的定義,大雨是「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80毫米以上,或時雨量達 40 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當然我們不是氣象局,也沒辦法用身體測量,只能用目測來判定,下一般的雨就用"rain",大雨就"heavy rain",「下大雨」就是"raining heavily",是很直接也很口語的說法,比如「金門正在下大雨」,用英文來表達就是"It's raining heavily in Taipei." 現在外面正在下著大雨,「出門前記得穿上你的雨衣、套上雨鞋,還要記得要帶上一把折疊傘。」"Remember to wear your raincoat, put on your rain boots and take a folding umbrella before you go out." 「雨具」的英文是"rain gear",包括了"「雨衣」、"a raincoat"、 「雨鞋」"a pair of rain boots"、「雨傘」"an umbrella"以及「摺疊傘」"folding umbrella",這個季節雖然不用全副武裝,但「酸雨」"acid rain"會讓人禿頭,請不要相信十個禿子就九個富,還是帶把傘吧!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我們一起學貓叫 (下)
英文中許多跟貓身體部位有關的用法都很有畫面,也挺有意思的,不過,這些用法中,我覺得畫面比較殘忍的是"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cat."「 要剝貓皮不只有一種方法」,為什麼要剝貓的皮呢?為此我也查了一下,後來發現真的超乎想像,我能理解剝毛皮來做大衣這件事情,結果發現受害者不僅是一般常見的牛羊而已,卡通101忠狗的情節(庫伊拉想抓狗剝皮做大衣)在現實生活中也會上演,只是主角變成了貓。所以,我們就不要去細究由來了,我不大喜歡這個畫面,我沒有辦法想像我的愛貓被剝皮,但它所引申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我們「要完成一個目標,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達成」。比如說,當進行一件事情卡關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片語鼓勵大家,「我們再來想想其他解決辦法,總不會只有一種方法可行。」"Let's think of other solutions. 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n a cat." 剝貓皮不會只有一種方法,要剝皮得先把貓掛了。什麼可以殺貓?不是刀子,是「好奇心」"curiosity",「好奇心能殺死一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是用來提醒別人「太過好奇不會有好下場」,比如說,我們身邊總是有很八卦的「吃瓜群眾」愛窺視別人的私生活,沒事就愛探聽人家的隱私,這時候就可以跟他說,「你別再探她隱私了,太過好奇不會有好下場。」"You shouldn't keep probing into his private life.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這裡的" private"是形容詞,意思是「私下的」,所以「私生活」就是"private life",而"privacy"是名詞,代表的是「隱私」的意思。 在這裡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小知識,"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是大家耳熟能詳句子,但是推究起來,這個諺語的典故其實跟好奇心一點關係都沒有,最早的版本其實是"Care killed the cat."「關心」怎麼會殺掉一隻貓呢?,其實這個"care"跟並不是「照顧」或「照料」的意思,而是「憂慮」或「憂傷」,後來直到1890年代,才慢慢以訛傳訛變成今天的「好奇心」版本。是不是很有趣,說真的,憂傷不是會殺掉貓而已,人也會,所以,要開心,才能健康長壽喔! 一般來說,愛探人隱私的人很讓人受不了,而口風不緊的人也讓人很困擾。在英文中,「洩露秘密」或者是「露口風」就是"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大家可能會不大清楚洩漏秘密跟貓有什麼關係,其實,這是個相當古老的習慣用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百五十來年前,意思是「揭穿掩蓋的秘密」。為什麼呢?因為以前人在市場買豬的時候,商人會把豬放在麻布袋裡讓客人帶回家,有些不肖商人有時候就會趁機把流浪貓偷天換日放進去麻布袋,變成一場「狸貓換太子」的騙局,客人往往在回家之後發現,也沒有證據可以追究。日後這個「貓」也代表著「不好的消息」或是「祕密」的意思。想想都被蓋在袋子裡的貓就是秘密,這讓貓跑出袋子了,就一點秘密都沒了,對吧! 這個片語一開始是用來指「把骯髒的秘密開誠佈公的意思」,比如說,醜聞滿身的政客秘密可是多到數不清,「這名醜聞纏身的政客警告這名記者不要讓醜聞東窗事發」用英文來表示就是"The politician with scandals warns the reporter not to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後來,這個「秘密」的意義可以很廣泛,不一定是詐人錢財的騙局,也可以指某企業的財務困境,或者不為人知的戀情,也可能是在一種新產品上市前秘而不宣,免得競爭對手得到情報,甚至還可以是善意地隱瞞真相,或者是驚喜。比如說,「我們計劃幫Nancy辦一個令驚喜派對,但是Mary把事情洩露了。」"We planned to give Nancy a surprise party, but Mary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看,讓貓跑出來是不是很沒意思! 貓跑一隻出來就算了,如果天降神貓,下貓又下狗,"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那就是表示「下大雨」的意思,這是個比較老派的說法喔!現在比較少見了,另外,貓也很喜歡在大白天時候小睡一下,所以,"catnap"就是「打一下盹」的意思。正所謂,下雨天正好眠,最近又是梅雨季,雨下個沒完,因為「今天下了一整天大雨。」"It has been raining cats and dogs all day."「 我需要小睡一下。」"I need a catnap."也是很合理啦! 貓跑來跑去是一種日常,他們是很喜歡到處探險的,就像烏鴉會搜集發亮的東西,有時貓有時候會從外面叼些有趣的東西回來,這「貓的報恩」充滿了驚喜(或驚嚇),英文諺語中也有一句是"Look what the cat dragged in."在字面上是「看貓拖了什麼進來。」其實是要表達「看看誰來了!」的意思。用在呼應來客是「稀客」。 身為貓奴一定會為愛貓打造幸福空間,但是如果有一個並沒有養貓的人跟你說"I have no room to swing a cat."那不是跟你說他沒空間給貓,那就代表「沒有生活(或工作等)足夠空間」去做某件事情。對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copycat"這部片子,在講精準複製殺人,我覺得片名取得真好,因為"copycat"就是我們常說的「學人精」或「抄襲者」,如果有人一直學你,你就這樣這樣跟他說:「做自己,不要再當學人精啦!」"Be yourself! Stop being a copycat!"不過這是個負面的字,要小心使用喔! 最後我們來講點有意思的,來,唱一次,「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腦袋有沒有飄過這首歌的動作?是不是笑出來了?"meow"就是狀聲詞,相當於中文的「喵」,"cat's meow"就是貓的喵喵叫。那麼,貓咪什麼時候會發出、"meow"的叫聲呢?資深鏟屎官一定會告訴你,那肯定是貓咪心滿意足,或者希望引人注意的時候發出的聲音。"cat's meow"就好像是貓在說:「妙啊,妙啊!」所以我們表示自己心滿意足,或者,讚嘆一件事真是妙啊!就可以用"It's really a cat's meow."來說明某件事真是「妙不可言啊!」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我們一起學貓叫 (中)
貓的另一個優點是,「貓咪比較獨立,而且會娛樂自己。」"Cats are more independent and able to entertain themselves. "但我們也要陪他玩啊,所以,要準備「逗貓棒」"cat teaser wand"、含有「貓薄荷」"catmint"或「貓草」"catnip"的玩具,如果沒空陪他玩,準備個 "cat tree"「貓跳台」可以保證人生更美好,至少可以免除家中其他物品變成跳台的悲慘命運。補充一下,"independent"是形容詞,表示「獨立的」,名詞是「獨立」"independence",美國的國慶日就是他們的「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 "independent"的相反詞是"dependent"「依賴的」,而名詞就是"dependence"「獨立」。另外,"entertain"是動詞,表示「娛樂」,名詞是"entertainment",一下子就可以記很多字,是不是很棒。 當然,養貓也不完全都是輕鬆的,還是有讓人很困擾的地方。"cons of owning a cat"「養貓的缺點」中,有一個最惱人的就是「貓咪有指甲而且常常喜歡刮家具。」"Cats have nails and tend to enjoy scratching furniture. "所以,「貓抓板」"scratcher"是鏟屎官必備良品,如果剛好想要找一個換家具的理由,那麼,什麼都不用準備,貓會幫你快速達成願望的。此外,貓也不像狗一樣熱情,相較之下,「貓咪有點冷漠」"Cats are a bit aloof. "他們是屬於那種叫了也不一定來的傲嬌個性,所以,其實,「比較難訓練貓咪聽指令。」"Cats are harder to train to obey commands. "不過,決定養貓之前就應該知道貓就是這種性子,不要想拿狗狗的標準來要求貓,就像不能要求狗狗自己便便一樣。 不管養貓還是養狗,總免不了要面臨下面的狀況,比如說,毛小孩身上容易帶「跳蚤」"flea",所以要準備「蚤刷」"flea comb",如果養的是長毛貓、狗,那麼「梳毛刷」"grooming brush"更是免不了的,萬一有必須要帶他們出們的需求,那麼,就算不戴「項圈」"collar"也不綁「鍊繩」"leash",那也得要準備個「貓提袋(或提籠)」"cat carrier",我曾看過最誇張的配備是「貓推車」"cat stroller",但後來想想,完全可以理解,開玩笑,要是我,也抱不動一隻五六公斤的大貓逛街,對吧!當然如果想要遛貓順便練肌肉,也是可以的。 講到貓,就不能不提到在英文中其實有很多的片語裡面都會有"cat",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好奇心殺死一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家裡只要是爸媽不在,或者是老闆今天不在,大家開始出現鬆散狀態,就是"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貓不在,老鼠就胡鬧」,也就是中文說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意思。這些都蠻容易從句子當中猜到意思的,當然也有很多片語或者是句子讓人看了都一頭霧水,每個字都看得懂,但是意思卻猜不透,接著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英語裡「有貓卻不一定很貓」的用法。 先來聊聊跟「貓」的身體有關的用法。比如說「貓掌」"cat's paw"很可愛對吧!尤其是"paw"「貓掌」上的小肉球,簡直無人能擋,但是,"cat's paw"在英文中,卻是另有含義的。而且很特別,不是只有英文這樣用,全世界許多不同的語言的國家都相同的用法,因為,它出自於一個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說的是一隻聰明的猴子,騙貓去為它從火裡取出烤栗子來,傻貓真的照做了,這結果可想而知,猴子享用了一頓美食, 可憐的貓爪子卻被燙滿了水泡。貓在這個故事中成了被猴子愚弄利用的工具,而貓爪也成了為他人火中取栗的犧牲品,所以"cat's paw"就被當成是「傀儡」或者是「被人利用的人」。比如說,這陣子常聽到的美國大兵網路詐騙,只能說傻女人不少(傻男人也有),常常被賣了都不知道,如果有人跟你說,"Better stay away from that guy. Don't end up as a cat's paw for him" 那他就是想告訴你,「最好離那傢伙遠點,不要淪為被利用的工具。」那就睜大眼睛觀察,如果有不對頭,趁早人脈斷捨離,要是等到人家跟你說,"You have been used as a cat's paw by that man。"「你被那個男人利用了。」那可就來不及了。 有擼過貓的人一定知道,貓咪的小肉球一直都是冰冰涼涼的,如果是把貓丟在屋頂上,貓恐怕是被燙到喵喵叫,還想盡辦法要下來吧!那可是一點優雅閒適都沒有的,沒錯喔!「熱鐵皮屋頂上的貓」"cat on a hot tin roof"這句話就是很生動地用來形容「焦躁難耐」或者是「緊張不安的」狀態。因為"tin"是「馬口鐵皮」,也就是俗稱的白鐵皮,而"tin roof" 就是馬口鐵皮製成的屋頂。想像一下,在炎炎夏日下曬一天的白鐵皮屋頂該有多燙?貓在上面哪待得住,是吧!人如果像這隻貓一樣的狀態,就可以說是"cat on a hot tin roof"了,比如說,遇到了大麻煩,「我這幾天煩惱得從早到晚不停地在屋裡走來走去。」用英文來表示就是"I'm 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 these days, so worried that I keep pacing the floor." 這和我們中文說的「熱鍋上的螞蟻」是一樣的意思。 再來,我們來聊聊「貓舌頭」,大家都知道,在中文中,我們常形容一個人有一副「貓舌頭」,是指這個人「很怕燙」,但是我們聊到"The cat has got one's tongue."跟怕燙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舌頭是人的不是貓的,只是被貓拿走了。這個句子是用來形容某個人「啞口無言」或者是「說不出話」來的狀態,就像是「被貓咪偷了舌頭」一樣,無法吐出隻字片語。至於為什麼貓要偷舌頭?我也不知道,大概別人的舌頭比較不燙吧!XD,這個片語在字面上就是貓咪抓住某人的舌頭,表示某人都「沒有說話」、「異常安靜」,如果有一個平常喳喳呼呼很吵的人,突然間不說話了,你就可以問他,「你還好嗎?被貓抓著舌頭啦?你今天似乎異常安靜。」"Are you all right? Has a cat got your tongue? You seem abnormally quiet today."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我們一起學貓叫 (上)
這是一個單身年代,有很多人選擇毛小孩而不是另一個人來陪伴自己。最近麋鹿兒也替自己領養了一隻貓女兒,正式晉升「貓奴」"cat lover"(或"cat person")的一員,或者你要稱我為「鏟屎官」"cat keeper"(養貓者)也是可以的,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跟「貓」"cat"有關的英文。 麋鹿兒領養的小貓,是隻剛出生兩個禮拜的「幼貓」"kitten"。在英文中我們可以使用"kitten"跟"kitty"來形容貓咪跟小貓,但是"kitten"這個字特別用來指剛出生不久的,毛絨絨的小貓,也就是大家說的「小奶貓」,而"kitty"這個字的範圍就大上一點,"cat"就是指一般的「成貓」。說真的,現在的貓都很好命,除非是鄉下野放的貓,不然應該也不大抓老鼠了,所以,"mouser" 「能抓老鼠的貓」也越來越少了,性子也相對好。"pussycat"是對貓咪的暱稱,可以用來形容某人非常溫柔,像小姑娘一樣。 在英文中,「小」貓,不能直接說成"small cat"或者"little cat"因為用"small"跟"little"來修飾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基本上,"small"是用來描述體積、面積、容積等外觀上的大小,所以,"small cat"指的是「長得很小的貓」,跟年齡並沒有關係,牠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者本身就是小型的貓種。而"little"這個字雖然跟"small"有時候可以通用,但是因為"little"除了可以用來指「外觀的大小」,還可以用來指「年齡上的小」喔!因此如果我們用"little cat"來形容一隻貓的話,那麼表示不只是外觀看起來很小,還表示牠是年幼的貓。 既然講到這邊就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只是貓,有很多動物的成年狀態跟幼年狀態的說法是不一樣的,也就是一樣不能只用"small"跟"little"來表示,比如說,"dog"(狗)的寶寶就是"puppy"(小狗),「兔子」"rabbit"的寶寶就是"bunny"( 小兔子),牛"ox"(公牛)或"cow"(母牛)的寶寶叫做"calf"( 小牛)、成年的羊是"sheep",幼年的羊,也就是「羔羊」是 "lamb",在這邊提醒大家,字尾的"b"不發音喔!應該說,多數"mb"結尾的字,字尾的"b"都不發音。 有很多動物的寶寶,保留著成年動物的說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醜小鴨」這部童話,如果有,就會知道,「醜小鴨」叫做"ugly duckling",鴨子"duck"的寶寶,就是"duckling"裡面就有個"duck",而像是「貓頭鷹」"owl"的寶寶就叫做"owlet"( 小貓頭鷹)另外跟大家分享一下蠻有趣的動物小寶寶名稱,比如說「袋鼠」"kangaroo"的寶寶,就是"joey"( 幼袋鼠),這個字如果字首大寫的話,就變成"Joey" ,也就是人名「喬伊」喔!還有,如果有人是棒球迷,一定聽過美國職棒大聯盟中的「芝加哥小熊隊」,英文就是 "Chicago Cubs"。 "cub" 這個字不只是指「小熊寶寶」,「獅子」"lion"以及「狼」"wolf"的寶寶都是"cub"(幼獸) 剛剛講到我晉升「貓奴」,其實,雖然叫做「奴」但是,我們通常不用"cat slave"這個字形容(當然也有人這樣說,不過還是建議少用),在國外,所謂的「貓奴」是指「相當寵愛貓的人」,所以就用"cat lover"「愛貓人」來表示,當然,也可以用,"cat person"來表示。而所謂的「鏟屎官」,無疑地是頒給「養貓者」的殊榮,正所謂,不是養貓的不鏟屎,對吧?在英文中,「飼養」這個字,用的是"keep",沒錯,就是「保持」這個字,那麼,「飼養者」就是"keeper"囉!鏟屎官是個榮譽無給職,顧名思義「養貓的鏟屎官」就是"catkeeper"而「養狗的鏟屎官」就是"dogkeeper"很簡單吧!說真的,本人私心覺得,「雖然到處都是貓毛,但是做個養貓的鏟屎官是幸福的。」"It's fun to be a catkeeper although their fur is everywhere."因為相較之下,「做個養狗的鏟屎官不容易,他們每天還要早起遛狗。」"It's not easy to be a dogkeeper. They have to get up early to walk your dog."果然什麼人養什麼寵物,真是做不得假的。我承認我爬不起來! 憑心而論,要"keep"一隻小動物可不簡單,雖然比起養狗,養貓算是相對輕鬆的,比如說,養貓的優點"pros of owning a cat"有:他們很愛乾淨,多數時候「貓咪會自我清潔。」 "Cats are self-cleaning."而且,「貓很容易訓練貓咪正確的排泄方式。」"Cats can be easily litter-trained. "但是,你還是需要幫他準備上洗手間的容器,以及「貓砂」"cat litter" "litter"這個字原先是指(散落在公共場所的)小塊垃圾,廢棄物,在這裡是指供寵物便溺用的「砂」,"litter"也可以當作動詞來使用,是指「隨手亂丟垃圾」的意思。很多地方都會豎立牌子寫著"Don't litter."或"No littering."「禁止亂丟垃圾」,但是還是會看到垃圾,只能說"People who litter often have no pride in the area."「經常隨地亂扔垃圾的人對當地缺乏榮譽感。」,就算是公共環境,我們也還是要儘量「保持整潔」"Keep clean."較好。 專業的鏟屎官一定會用專門的「貓砂鏟」"litter scoop",鏟起便便來才會輕鬆愉快。這裡的"scoop"是指「勺子」的意思,比如說,「量匙」就是"a measuring scoop"、「挖冰淇淋的勺子」就是"an ice-cream scoop",這個字也可用來指「一勺(或鏟)的量」,比如說,吃自助餐的時候,我想要一勺馬鈴薯泥,就可以跟對方說,"Just one scoop of mashed potato for me, please."「 請給我一球馬鈴薯泥就夠了。」"scoop"也可以當作動詞,表示「(用杓)舀」或者是「(用鏟)鏟」的動作,比如說在沙灘堆沙堡的時候,「他用手把沙子舀進桶裡。」用英文來表達就是,"He scooped the sand into a bucket with his hands."不過,一名高度專業的鏟屎官,一定不能用手,請千萬用"scoop",不然可能會三天吃不下飯喔!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你用過交友軟體嗎?
上週我們講到傳統相親,這是屬於實體的約會,但是虛擬當道的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實行相親這一套了,大家紛紛玩起了交友軟體,這週我們就來聊聊這幾年很夯的「線上交友軟體」"online dating apps"會用到的英文。「你有用過交友軟體嗎?」"Have you ever used any dating apps?"「交友」的英文是 "dating",這是從 「date」 "約會"這個字衍伸而來,而 app 則是名詞,是表示手機「應用程式」"application"這個字的縮寫。 麋鹿兒會注意到交友軟體是因為前一陣子刷到了
這部片子,講的就是交友軟體的詐騙事件,而且是真人真事翻拍,所以,認真地看了一番。Tinder是國外很流行的交友網站,現代人的生活很忙碌,沒有什麼時間慢慢發展友誼,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認識更多人的好方法。」"It's a good way to meet new people."不過說真的,我有試玩過幾個不同的軟體,光是刷照片,往左跟往右就累死我了,而且,很多朋友跟我說,「真的跟他們碰了面就會發現他們跟個人資料上的他們一點都不像。」"The people on the dating apps are never anything like their profile when you meet them in real life."不過也是有人因為交友軟體而找到好姻緣。 坦白說,「我真的不能接受交友軟體。」"I really can't get into these online dating apps."因為風險實在太大了。這邊我們看到"get into"這個片語,是指「開始對…產生極大興趣」的意思,比如說,「我三年前開始迷上線上遊戲」。用英文來表達就是"I got into online games three years ago."這邊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因為「get」本身就帶有「開始產生變化」的意思,所以"get into"是強調「開始迷上…」,而容易混淆的是"be into"這個片語。"be into"相較之下並沒有特別去強調「開始」的含義,只是在說明「迷上…」的狀況而已。 而且我是那種想要認真談戀愛的人,「我希望我可以找到一個也追求認真感情的對象。」"I hope I can find someone who also wants a serious relationship."「我現在在找的是一段認真的關係,而不是玩玩的感情。」"I'm looking for a serious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a casual one." "serious" 是形容詞,表示「嚴肅的」或「認真的」,而"relationship"則是可數名詞,表示「關係」。而"serious" 的相反詞為 "casual",那麼當然"casual relationship"就是指兩人在進入關係之前都已達成共識,希望以較輕鬆的心態面對一段感情,不需要給彼此承諾。而通常處於這類型感情狀態的人比較不會想「安定下來」"settle down"。在第二個例句中用"casual one"來表示一段「玩玩的感情」,因為"casual"這個字是「非正式的」或「休閒」的意思,既然是「非正式的」感情,那當然就是玩玩而已。 講到"casual"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蠻常用到這個字,比如說穿搭上,不管是衣物、鞋、襪、帽,加上個"casual"就是「休閒風」的意思。就像「我愛穿休閒風的衣服,因為很舒服而且可以自在做自己!」"I love casual wear because it's comfortable and you can express yourself!"這所謂的「休閒風穿著」"casual wear"就如同字面上意思,"casual"就是「輕便」或「休閒」,像是平時出門,不需要為了某特定場合而搭配的造型。不過我們也不可能永遠一套衣服打天下,又比如,「我晚上的時候通常都是以休閒又不失端莊的穿著風格到餐廳用餐。」那我就會說"l usually wear smart casual when they go to a restaurant in the evening."這邊的"smart casual"可能會讓很多人丈二金剛摸不著,別被"smart"騙了,"smart" 雖然是大家熟悉的單字,指「聰明」的意思,不過它在服裝領域裡,代表的是「時髦」、「有朝氣」或是「俐落」。這種穿搭風格通常在友人聚會、派對,或者(非正式)工作場合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所以"smart casual"就是「休閒又不失端莊」的穿搭。 言歸正傳,「我們玩交友軟體要小心被詐騙。」"We have got to be careful about getting catfished when getting into online dating apps."沒錯喔!在網路上被詐騙就是被"catfished"這可不是麋鹿兒瞎扯的喔!根據韋氏詞典,"catfish"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指「鯰形目淡水魚」就是我們俗稱的「鯰魚」,也可以當作動詞來使用,表示「捕鯰魚」的動作;另一個就是指「以欺騙目的在社交網站上設置虛假個人資料的人」,或作動詞來用就是「用虛假資料在網上欺騙他人」。 很多人用網路進行詐騙,嚴重的人財兩失,最輕微的大概就是包裝與內容物不符,有種被騙的感覺,因為「很多人用假帳號在網路上吸引人。」"Many people create fake profiles to seduce people on the Internet."「吸引」人有很多種說法,包括"attract"或者"appeal to"而這邊的"seduce"則有「勾引」的意思,要使用者個字要小心謹慎喔!很多人都是被外貌所吸引,想想真的是帥哥、美女的天菜等級,還需要到交友軟體上面物色普女、普男嗎?也難怪很多人會抱怨的"My date was turning into a catfish tale of its own; I was out with someone who had revealed herself to b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ho she first appeared to be."「我的約會到最後就變成了一場騙局,跟我出去的人跟他放在網路上的照片一點也不像。」 雖然交友軟體總會到一些意外,不過「你如果不試的話怎麼知道發生什麼呢。」"You'll never know if you don't try! "如果真的想要試試看,麋鹿兒建議大家「試試看一些付費的軟體。」 "Try some of the paid apps. "「許多都需要認證。」 "A lot of them require some sort of verification."這樣也有保障一點。大家應該對"verification"「驗證」或「核實」這個字不陌生,這個字是由"verify"這個動詞演變來的,意思是「證明」或「證實」,如果有人告訴你需要"verification"那就是要做"verify"的動作啦!總之,不管是實體的交友或者是虛擬的交友,都免不了要碰上面,記得,保護自己是第一要件。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關於date的二三事
五月是母親節(Mother's Day),以往是個百貨餐飲熱愛的季節,今年看來應該是電商出貨到手軟的一個月份。現在疫情嚴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回家跟媽媽過節?陪媽媽們聊天難免從年輕開始複習那一些辛苦的歲月,以往都會聽身邊眾多媽媽們談起當初跟自己另一半相識的過程,在他們的年代裡,多數是經由「相親」"blind date"或「介紹」"fix up"( 安排撮合)來的,麋鹿兒的阿嬤更是村裡的御用「媒人婆」"match maker",「推坑」佳偶無數。 每到佳節必思親,如果落在已經是長輩眼裏適婚年齡的大齡男女,就會變成每到佳節必相親。不管回不回家,總是會被問,「交男(女)朋友了沒?」 "Do you have a boyfriend (or girlfriend)?"這句話其實有點直接,外國人如果問別人,「你有對象嗎?」會說"Are you seeing someone?",這裡的"see"不是「看」的意思,而是「和……談戀愛」或者是「交往」,所以下次聽到人家說,"How long have you been seeing him?"可不要以為對方問你「你已經看他多久了?」而是問你,「你和他交往有多久了?」 當長輩問到有沒有交往對象這類的問題,總是讓人很頭大,因為這就是很兩難的狀況,回答,「有!」,現下立刻就是來一句"When will you get married?"「什麼時候結婚啊?」可能還會激動不已,如果回答,「沒有!」,那恭喜!百分之百會被安排相親,所謂的「安排撮合」,英文是"fix up", "fix up" 這個片語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因為"fix"這個字是「固定」或「修理」的意思,所以"fix up"大多當作「修理」或「整理」使用,其實在口語中,這個片語還有「安排(見面)」的意思,尤其是私底下單獨會面。 "fix someone up (with…) "是指「撮合」或「 安排兩人成為情侶」。通常我們跟長輩說自己還是孤家寡人,你就會發現他們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立馬回春,用很燦爛的表情問,"Do you want me to fix you up on a blind date?"「 需不需要幫你安排相親?」而且通常推坑的都是自己身邊的人,要嘛不是,「我嬸嬸安排我和她鄰居的兒子相親。」"My aunt fixed me up on a (blind) date with her neighbor's son."就是「我被安排跟我哥哥的同事相親」,"I got fixed up on a blind date with one of my brother's colleagues." 也不要怪長輩們多事,成人之美是人的天性,不信,如果身邊的好友都一直沒有好姻緣,你也會秉著助人為快樂之本,認真拉線。如果有人跟你說,「啊我就是找不到約會對象咩!」"I can't seem to get a date.",你腦袋一定跑馬一圈,把身邊可能的、適合的極品男人都找出來,「我認識一個蠻適合你的。我可以安排你們『見面』。」"I know someone perfect for you. I'll fix you up."推坑不落人後,自己要不要入坑就再說。 這種『見面』,就是「相親」,英文叫做"blind date", "blind"是「瞎」的意思,兩個人既然都是「明眼人」,那為什麼要叫做「盲目約會」?想想,既然所謂"blind date"指的是雙方在原本不認識的情況下約會,那就跟「盲測」或「開盲盒」很像啊,對不對?"blind date"不是中國人才有的專利,全世界都有。「要去相親」最簡單的說法是"have a blind date"或者" go on a blind date",比如說「我上星期去相親」,英文就是"I went on a blind date last weekend." 中文裡說的「相親」其實多半是由親朋好友介紹的,這種「掛保證」的約會其實壓力很大,後來大家流行去婚友社,或者是用交友軟體,就比較不會有一定要試著交往的壓力。前面講到"fix someone up (with…)"是「撮合」或安排兩人成為情侶,這通常是想當媒人婆的人做的動作,而被安排的「苦主」就是「被動接受撮合」,所以,當然是要用被動語態"get fixed up on a blind date (with ... )"。如果往年母親節都是自家人一起過,今年突然兩家聯合舉辦,那通常都是長輩挖了坑給小輩,哈哈!以前流行指腹為婚,如果來不及在肚皮裡訂親,長大還來個青梅竹馬,如果兩不來電,就期待長大之後可以被雷打到。媽媽們就是有這種奇妙的想法,單純表示被「我母親節被安排相親」,就是"I got fixed up on a blind date on Mother's Day.",如果是要說明相親的對象,就是要用"with"這個介系詞。比如說,「我被母親節被安排跟媽媽朋友的女兒相親。」就是"I got fixed up on a blind date on Mother's Day." 除了心不甘情不願故意搞破壞之外,既然相親了,大家都希望能夠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偶像劇看多了都知道,男、女主角在一開始,一定不會這麼順利的,總是在相親之前就一連串的意外、誤會或者是看不順眼。「一開始就發生誤會」的英文是"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什麼意思呢?據說這句話是源自於軍隊,表示阿兵哥在行軍的時候,「起步走時踏錯腳」。後來被廣泛用在表示各種「第一次見面就不歡而散」,或是「一開始就對彼此留下惡劣的印象」的情況。但是要畢竟「一見鐘情」"love at first sight" 這種「天作之合」,比踩到狗屎的機率還低。為了親友以後來要往來,所以,大家都盡量自幾尋找真愛,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奉父母之命交往或成婚,連吵個架都不舒坦。 以前婚友社會安排聯誼活動,讓年輕人好好培養感情,但是現代人時間緊迫,尤其是事業有成的人大齡男女,實在沒有辦法從玩遊戲中慢慢相處,畢竟對他們來說「相親的目的是要結婚」"Blind dates are meant to create a marriage."所以有一陣子相當風行「快速約會」"speed dating",簡稱為「速配」,「速配在國外是很流行的相親方式」"Speed dating is a very popular way of blind dating in foreign countries."有點像是流水線作業,比如說婚友社會同時間安排一次十名男女「輪桌面談」,時間到了就換人,哪個過得了眼就交往,這樣在時間內可以最快跟最多人約會,迅速有效率。但這有利有弊,大家斟酌使用囉!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免疫好生活 (下)
上個禮拜我們講到,「要防疫就一定要動起來!」今天我們就繼續來來聊聊跟運動有關的英文。還記得我們講到的,運動有基本兩大類,第一種是指必須依循相關的規則,有競爭性質的運動"sport", 通常是指競技項目類的運動,或是體育運動,也就是可以拿冠軍得金牌的那一種。這類型的運動所包含的項目很多,不光是個人的運動,團隊運動,像是籃球、棒球這類運動都算,「足球、棒球和曲棍球都是團隊運動。」"Football, basketball, and hockey are all team sports."另外一種,就是單純為了「強健身體而做的一些運動」"exercise"。通常這類運動並不帶有競賽的性質,比方說養身類的太極以及瑜珈、減脂的有氧運動,增加肌肉的健身……等,當然公園阿伯的毛巾操或者大媽的廣場舞,都算是。接下來就讓麋鹿兒分別來為大家說明一下: "sport"是名詞,如果用來指特定競賽運動、體育比賽的時候,則是當作可數名詞來使用,也常和 "play"一起使用,所以,「做運動」就是"play sports",比如說,多數的男生對運動都有種狂熱,「我弟弟總是很享受看體育頻道」"My brother always enjoys watching sports channel."而且,「他喜歡約他的朋友們一起運動」"He likes to hang with his friends and play sports."這兩個例子中出現的「運動」不會只有一種,所以,用"sports"來表示,如果要講「籃球是一種運動」,當然就是"Basketball is a sport."囉!對了,前面我們講到,只要是有比賽性質的運動、團體競賽,以及球類運動等都搭配"play"這個動詞來使用,而「打電動」叫做"play computer games",「下西洋棋」用"play chess"都是因為這些項目,雖然看起來很靜態,都是坐著不動就可以完成的,但確實也是「運動」,而且都「有競爭的本質」,所以也是搭配"play"來使用。 補充一下,國中課本常將「做運動」跟「彈樂器」放在同一課裡,因為他們用的動詞都一樣是"play",差別在於,"play"作為「彈奏(樂器)」時,是要上加冠詞"the"的,寫成play + the(冠詞)+樂器,不管是「彈」、「拉」、「打」,只要是後面加上樂器,像是「彈鋼琴」"play the piano"、 「彈吉他」"play the guitar"、以及「拉小提琴」"play the violin"都是要加上冠詞"the",但是只要後面加上運動,是不需要加冠詞的喔!既然我們常說不要張冠李戴,那樂器的冠,運動也就千萬不要戴就對了,好記吧! 接著我們看到"exercise"這個字,它可以當作動詞使用,比如說,前面提到我弟弟很愛運動,所以,「他每天都會去運動。」使用動詞的用法就可以簡單地說,"He exercises every day."此外,"exercise"可以當作名詞來使用,我們可以將它廣義地解釋成「一般的健體運動」,這時候要搭配一起使用的動詞是"do",所以剛剛那句「他每天都會去運動。」 也可以說成,"He does exercise every day.",要注意的是在這個句子中,"exercise"是不可數名詞。但是,"exercise"也可以用來指「單一動作的運動」或「某一種特定方式的運動」,比如說,我們在健身房做的單一動作,或是針對身體的某個部位做加強運動,這時候"exercise"就是可數名詞,像「做腹部運動」 ,英文就是"do stomach exercises",而「做伸展運動」就是"do stretching exercises",記得這些運動也有很多的不同種類,所以記得要+s喔! 除了以上這兩種,麋鹿兒要跟大家分享另外一種,就是"workout"。相信這個字對於常去健身房的讀者朋友們一定不陌生,整體來說,這個字跟"exercise"很像,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workout" 的通常是指"a period of physical exercise",可以用來指「一段時間的運動」,或是「由多項運動組合而成的健身菜單」。沒錯!我們常聽到教練或者是健身狂朋友口中的「健身菜單」可不是我們「吃飯的菜單」"menu",而是"workout"這個字。既然訓練菜單是"workout",那麼「為了某項競賽性運動而做的訓練運動」,當然也是一種訓練菜單,所以,也可以使用"workout"。這個字所搭配使用的動詞也跟"exercise"的搭配動詞一樣,是"do"。比如說,我弟弟每天做運動,「他在早上會做30分鐘的運動。」用英文表示就是"He does a 30-minute workout every morning."「 他的健身項目包含舉重與跑步。」我們可以說,"His workout includes weightlifting and running."這時候workout就是當可數名詞來使用,這很容易理解吧!畢竟菜單上不會只有一種菜,「可數」也是合理的。順便提醒一下大家,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人家把"workout"拆開,變成"work out",這並不是寫錯喔!因為,當"workout"分開的時候,就不再是名詞,而是變成動詞,通常是指「去健身房運動或鍛鍊身體」這個動作,比如說,「他一週會去兩次健身房運動。」,用動詞的表達方式就是"He works out at the gym twice a week." 可能有些朋友注意到,有某些運動前面加的不是"play"也不是"do",而是"go",是的,有些運動可以在前面加上"go",但並不是全部的運動都可以,原則上球類運動是不行的,為什麼討厭球類?也不這樣說啦!是因為"go"後面要加上「動名詞」V-ing,所以當然是可以變成「動名詞」V-ing的運動才可以接在這個字後面,變成go + Ving,比如說,「跑步」的動作是"jog"「慢跑」就是"go jogging",「游泳」有動詞"swim",所以「游泳」可以用"go swimming 游泳"來表示,以此類推,「滑雪」是"go skiing"、「 滑雪板」是"go snowboarding"、「潛水」就是"go diving "、「 衝浪」則是"go surfing ","go + Ving"不只可以用來表示運動,也可以用來表示「從事某項活動」,比如說,「健行」或「遠足」就是"go hiking"、「 爬山」是"go mountain climbing",而「釣魚」是"go fishing 釣魚",大家喜歡的「血拼」(購物)就是"go shopping"。可能有人會問,「如果球類運動不適用在這個句型,那為什麼「打高爾夫」是"go golfing",「高爾夫」不是球類運動嗎?」是的,沒錯,「高爾夫」"golf"雖然是球類,但是因為"golf"這個字也可以當作動詞來使用,當然就可以變成動名詞"golfing",自然是適用這個用法囉!防疫期間,大家一定要動起來(在家也可以動,不要找藉口),才會頭好壯壯抵抗力滿點喔!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免疫好生活 (上)
最近疫情整個大爆發,看來政府已經不想要防堵,選擇要跟國外一樣跟疫情共存亡了。雖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大家都懂,聽起來有點殘忍,但是現在整個大環境就是呈現著一種挑戰大家「免疫力系統」"immune system"的狀態。我想大家一定深刻地體認到了再多的財富與成就都比不過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免疫系統很「弱」"weak",那更要趁這個時候好好地「增強」"strengthen"一下,讓自己健康才能與疫情共存,甚至不畏懼疫情的再爆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跟如何增強免疫系統有關的英文。 當我們想要用英文表達狀態的「強」或「弱」的時候,會用到形容詞,"strong"跟"weak",而從這兩個字又分別衍伸出動詞"strengthen"跟"weaken"。對了,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看到這兩個字的字尾加上了"en"通常在字首看到"en-"或者是字尾看到"-en"都是把字變成動詞的意思,比如說,"large"是「大的」,我們在字首加上了"en-"就變成了動詞"enlarge"「使…變大」,所以,下次看到一個有點陌生又不會太陌生的字,有"en"開頭或結尾,則可以大膽地猜測這是個動詞,而且通常意思跟扣掉en之後的單字八九不離十。 大家可能會想問「我要怎麼增加免疫力呢?」"How do I strengthen my immune system?然後筆記一大堆「補品」,然後手刀上網購入。麋鹿兒不是專業人士,只是輕鬆跟大家聊英文,所以講的是大家的普遍現象,重點還是英文!英文!英文!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千萬不要劃錯重點喔! 現代人工作繁忙、事情多,多數已經不像老一輩的花時間熬藥或者燉補了,比較常依賴像是維他命或鈣片之類的營養品來補身體。我們常常隨手扔進嘴裡的營養品就是「營養補給品」,英文是"nutritional supplement",只說"supplement"也會通。這類的營養補充品,通常都做成「藥片」的形式,在英文中"pill"或"tablet"都可以用來表示「藥片」,而"pill"也可以用來形容像是「小藥丸」那種的藥片。此外,「膠囊」"capsule"也是常常看到的形式,曾經在日本很流行的「膠囊」旅館"capsule hotel"膠囊旅館,就是運用到這個字。現在極簡風吹起,也是有一堆的膠囊衣櫥、膠囊菜單,沒錯,也都是"capsule"的概念。另外,也有液態的營養品,營養品百百款,雖然很容易就買到,但畢竟不是零食,不能隨便「吃心安」。 一般大家常吃的營養品有「維他命」"vitamin",這個大家都熟,就不多說了,或是「鈣」"Calcium"、「鎂」"Magnesium"等「礦物質」"mineral",鈣的功能大家也都清楚,補骨長高都需要,這邊要提醒一下大家,不能光只補充鈣,基本上要連帶維他命D一起補充,「鈣跟維他命D對每個年齡都很重要」"Calcium and Vitamin D are important at every age.",所以很多人都會記得要吃鈣片,但是「鎂」有什麼功用?為什麼要吃?因為鎂在對於「失眠」"insomnia"、「 偏頭痛」"migraine"、 「肥胖」"obesity"、「肌肉健康」"muscle fitness"等等有幫助,但是任何東西過量都不好,尤其是美是不可以跟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跟「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的藥物一起食用的。如果身體有需要,當然就必須補充,但是補充之前,還是徵詢醫生建議而且按照劑量使用會比較好喔! 很多人會覺得吃營養品要花錢,而且營養品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藥,吃多了身體也是會有負擔,一定要吃嗎?當然不用啊!沒聽過那句「天然的尚好!」,營養品再厲害都只是一種補助,如果每天熬夜、飲食不正常,那吃再多營養品都沒有用。想要增加免疫力其實很簡單,不需要花大錢買補品,就只要注重營養跟運動就好了。 所謂的「吃得營養」,真正的意思是要「均衡飲食」,也就是要有"balanced diet"。 我們都知道「均衡飲食是個很棒的健康概念。」 " Balanced diet is a great concept of health."但其實做起來有難度,對吧?想像一下金門如果有麥當勞,是不是大家很容易就每天去報到?現在大家都忙,怎麼方便怎麼吃,但是心裡也知道,「每天吃速食店的食物不能算是均衡飲食。」"Eat fast food every day can't be considered a balanced diet."沒錯,便利商店也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就擁有一切,所以不管有多忙,「為了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必須每天注意均衡飲食。」"In order to have a healthy body, 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balanced diet every day."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是很重要的,食物的營養要比合成的維他命來得健康,「為了保持均衡飲食的習慣,我們每天都必須吃蔬菜與水果。」"In order to maintain balanced diet habits, we have to eat vegetables and fruit every day."還有,別忘了多喝水跟保持充足睡眠喔! 講到「做運動」,很多人搞不清楚"sport"和"exercise"兩者之間的差別,這兩個字都是運動的意思,但是,"sport"指的是「有競爭性質的運動」,必須依循相關的規則,通常是各種球類運動,像是football(足球),basketball(籃球)和 hockey(曲棍球)等等。而"exercise"則是指為了「強健身體而做的一些運動」,並不帶有競賽的性質。像我有一個朋友就超級有毅力,「他幾乎每晚都做運動,通常是跑步。」"He exercises most evenings usually by running.",而跑步這個習慣他已經持續了十幾年,每天風雨無阻地跑步,就算下雨撐著小雨傘也跑上十幾公里,真是令人佩服。如果你是偏好肌肉訓練類的運動,想要表達「我經常做鍛鍊腹肌的運動。」,就可以用英文說,"I do stomach exercises most days."運動不能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不管是不是想要挑戰自己,也不管是有氧還是肌力運動,持之以恆是最重要的,要免疫就要動起來,煮頓營養好吃的餐點,或者是動動身體、流流汗,都是良好的防疫喔!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視訊會議中會用到的英文 (下)
視訊會議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常常一堆人同時在講話,要知道在講什麼,這不是有聽音辨人的功力就可以的,一陣七嘴八舌之下,誰也聽不清楚誰在講什麼,那這種時候該怎麼表達我們希望大家「一次一個」說就好?我們可以說「可以一次一個人說話嗎?」"Could you speak one at a time?"在這邊我們用助動詞"could"而不是"can"這並不是因為兩個字的意思上有差別,他們都是「可以」的意思,而是在語態上,過去式型態的助動詞除了原本在使用上是過去時間所以必須要用過去式之外,在一般表達上,助動詞用過去式來表達是比較禮貌的。另外,如果要更正式一點,我們可以說"「可以請你們一次一個人說話嗎?」May I remind you to speak one at time?"在這個句子中,我們會看到使用了"May I….?"這個句型是很有禮貌且正式的喔!另外這裡,有一個字叫做"remind",中文是「提醒」的意思,這個字很有意思,在英文的字首中"re-"有「再」的意思,所以"remind"就是讓事物再一次出現在心中,那就是「提醒」啦!是不是很好記,所以"May I remind you to speak one at time?"其實就是在跟大家說,「我可不可以提醒一下大家一次一個人說就好?」順便補充一下,如果我們要提醒某人「某件事」,用的介系詞是"of"喔! 如果對方嘴巴含滷蛋,或者是因為開會的人是不同國家的人所以英文有口音,聽不大清楚,那我們可以說,"Can you say that again?"「(不好意思我沒聽到)可以再說一次嗎?」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不敢說,如果沒聽清楚對方的意思而回錯話,那才嚴重,其實如果是日常我們聽不清楚人家說的話,希望對方再說一次,我們會說"Pardon?"一個字就能清楚表示,簡單明暸。但是在開會的時候儘量不要這樣說,尤其是視訊會議,因為這個字太短了,就算把這個字講完,對方可能都沒聽懂你在說什麼就過去了,所以用句子來表達會比較清楚一點。如果是正式場合,可以說,"I am afraid I didn't understand.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不好意思,我不大懂,你可以再說一次嗎?」這麼有禮貌,還拒絕,就太不給臉了,對吧!還是要跟大家說一下,雖然這裡用到"I am afraid …"(我恐怕…)這並不是表示對方職位很高或者很威,所以我很害怕,說話的人並沒有害怕的意思,這個用法很常用在必須要傳達負面訊息給別人的時候,用來緩和對方心情的。比如說,排了很久的隊,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的時候,賣完了,聽到店員說,"I am afraid we all sold out."「不好意思,我們賣完了。」雖然很吐血,但是我們也不能去翻桌,人家都先表示「怕」了,對吧! 有時候,講話講到一半,感覺好像突然冒出個不知名的人來,頭像還是虛擬的,進來就發言講了一堆話,也不知道到底是誰說的,或者是有些人遲到了也不講一聲就悄悄進來會議室,然後突然間就霹哩啪拉的發話,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這時候就可以問一下,「誰有剛加入嗎?」"Who was that that came in?"如果大家正在興頭上,討論很熱烈,你有一些想法想要補充或分享,這時候想要打斷別人,那我們可以簡單說,「我可以快速地補充一件事情嗎?」"Can I add something quickly?"或者是「不好意思打斷你,我可以快速問個問題嗎?」"Sorry to interrupt you, but can I ask a quick question?"通常會用"a quick question"來說的,都不是什麼大問題,都是可以很快得到回答的「小問題」,對,「小問題」並不是"a small question"或"a little question"而是"a quick question",千萬要記住喔! 通常會議開起來都是漏漏長,如果說有要事必須要中途離開,那怎麼辦呢?千萬不要默默就飄離了,要記得要跟大家打一下招呼,說聲「不好意思,不知道能不能離開會議一下。」"I am sorry, but is it okey to leave the call for a minute?"如果剛好需要一個資料,但是又沒有在手邊,需要離開去取的話,也可以說,「我得離席去拿,馬上回來。」"I'll be away from the meeting to get it. I'll be right back."當然如果大家都很熟,或者並不是太正式的會議,那就可以簡單來句「等等,馬上回來。」"Hold on. I'll be right back."然後速閃速回。前面講到的這些離席的人暫離一下都還是會回來的,那如果是不會回來的那種「提前離席」,比如說,十分鐘之後就要走人,那就可以說,「對不起,我只能再待10分鐘。」"I'm sorry. I'm not going to be able to stay for more than 10 minutes." 在會議的尾聲,主持人會再一次的總結論點,提醒大家之後該做哪些工作。不管會議有多冗長,在開會的中間是不是發呆、昏迷加上流口水,當聽到"Before we close today's meeting, let me just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就是在提醒大家,「在今天會議結束前,讓我先總結以上要點」,下面的要注意聽仔細。當然不可能鉅細靡遺,所以也可能簡要地說明一下,那麼主持人就會說"Let me quickly go over today's main points.",「讓我稍微重述今日的要點。」就是重點摘要。聽到這句話就知道離解散的時刻不遠了。如果你是會議主持人,要記得會議結束的時候,盡量避免直接用"Bye Bye"做結束,這樣感覺非常匆促也有點不禮貌,我們可以用"Thank you for being our guests today."以及"Thank you for taking time to meet with us today."還有"We appreciate your time for having a meeting today."這三句來「感謝今日大家與會。」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視訊會議中會用到的英文 (中)
麋鹿兒這一週要繼續分享跟視訊會議有關的英文。上週我們講到視訊會議的點名,點名其實很簡單,不是到,就是不到,而已,但是有一種人,到是會到,就是不準時到。說真的,有些人在開一般的會議都不一定能準時出席了,線上會議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不能到場或者是確定會遲到,記得一定要請人幫忙說一下,如果受託要幫這類忙,那就一定要會說下面幾句:比如說Tom跟Amy是你的好友或者是組員,那他們託你請假跟報備,就可以說,「Tom說很抱歉他無法出席。」"An apology for absence was received from Tom."或者是「Tom抱歉他不能出席,Amy會遲到。」"We have an apology from Tom, a delay from Amy."在會議時請假的正式說法是"an apology for absence",也可以簡略地用"an apology"來表示。像是,「Lisa告訴我她無法出席,她在出差,所以無法參加會議。」就可以說"I had received apologies for absence from Lisa, who is on a business trip."更口語一點的還可以說,「很遺憾Lisa今天無法參加會議,她今天請病假。」"I'm afraid that Lisa can't be with us today. She called in sick today." 點名很重要,所以,點好了名之後,會議召集人也會擔心不曉得自己有沒有不小心漏掉某人,所以為了避免爭議,這時候通常會再加問一句:「有沒有人有到場,但是我沒點到名的呢?」"Is there anybody listening in that I haven't mentioned?"或者是「我有漏掉了誰嗎?」"Have I missed anybody?"這時候,如果有出席但是卻沒被點到名的,就要趕快應答:「鹿兒在!」"Lure is on."更高階一點的說法,可以講「Lure也加入了。」"Lure here as liaison." 最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有沒有遲到,如果遲到的話記得跟大家說聲抱歉,說聲"Sorry, I'm late."「抱歉,我遲到了!」等到人都確定到了,當然就準備開會了。開會一定有原因,有事情要討論,所以,為了確定大家都知道來幹嘛,通常會發一個開會通知單,再附上「議程」,主持人會問大家,「各位都有會議議程嗎?」"Did everybody get the agenda?"讓大家都收到「議程」"agenda"不是為了告訴大家什麼時候可以休息吃點心或者領便當,是為了確認會議如期進行,並且所有的事情都被充分討論與執行。 不過線上會議比起實體會議來說,很容易有狀況,不管是電話會議還是視訊會議,常常會遇到許多問題。像是有「回音」"echo"、「音質不佳」"poor sound quality"、有「背景聲」"background noise"或是對方按到「靜音」"mute"鍵等等。雖然開一次會不能說是狀況百出,但是沒有狀況是不可能的。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有人動不動就按到靜音鍵,或者不小心按到了麥克風。有時看對方費盡唇舌講了半天,才發現大家根本沒聽見他的高談闊論,或者是突然間聽到不該聽的聲音,這也挺尷尬的。「靜音」的英文是"mute"如果發現自己不小心壓到靜音鍵,可以說「對不起,我壓到靜音鍵了。」"Sorry! I am on mute."然後重新講一次。如果發現有人按到靜音鍵,那我們也可以提醒他,「鹿兒,你按到靜音了」"Lure, you are on mute."沒錯,"mute"這個字用在句子裡,要加上介系詞"on"喔!那反過來,如果對方按到擴音,就可以提醒他,"You are on speak phone."「你按到擴音了」。 有時候,有些人講得正開心,可是講著講著就突然消失了,除了是故意技術性退場之外,通常是因為收訊不好,所以「斷線」"disconnected"了,這樣子的「技術性問題」"technical issue"其實蠻常見的,所以如果不小心斷線了,又重新進來,那麼,通常可以說,"I just got disconnected, Can everyone hear me now?"「我剛剛斷線了,現在大家有聽到我嗎?」或者是比較正式一點的可以說,「對於剛剛的技術問題很抱歉,我可以繼續嗎?」"I apologize for the technical issue. May I continue?" 視訊會議之所以讓大家有一點點不適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有些人對於3C產品的使用並沒有那麼擅長,或者是對於軟體很不熟悉,所以當對方收訊不好或者是講話斷斷續續聽不清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提醒他,「你講話斷斷續續的,可以再說一次嗎?」"You are breaking up, Can you say that again?"我們知道"break up"有很多意思,大家可能很熟「分手」這個用法,但是在這裡"break up"就是指「收訊不好,斷斷續續的」,那如果我們要表示比較有禮貌的說法,我們可以暗示對方「你要(介意)檢查一下麥克風嗎?」"Do you mind checking your microphone?"這樣比較委婉一點。這邊講到"mind"這個字,大家也很熟,它有很多詞性跟用法,比如說,"mind"這個字當名詞使用的時候,是「心志」的意思,像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就是「眼不見,心不亂」的意思。另外,這個字也可以當成動詞,表示「介意」,而這個時候,介意的事情如果是動作,那就要用「動名詞」"V-ing"來表示。通常我們使用"Do you mind V-ing……?"來表達一種禮貌的請求,比如說,「你介意借我五十塊嗎?」"Do you mind lending me NT$ 50?"或者是,「你可不可以幫我開個門?」"Do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 for me?"把這個句型學起來,就是禮貌寶寶,好棒棒喔!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視訊會議中會用到的英文 (上)
最近疫情大鬆綁,感覺好像又恢復了以往的生活,除了出門還是要戴口罩之外,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我以為疫情逐漸鬆緩之後,大家開「視訊會議」(videoconference)的機會就會變少了,但好像不是這樣。可能因為人是習慣的動物吧!在疫情期間大開了炸多的線上會議,可能深刻體會到了距離其實是一種美感,我發現就算疫情趨緩,「在家工作」(WFT)似乎已經變成常態了,所以,各行各業還是免不了三不五時要在電腦前面開個會,連上課也都習慣再加上了。好吧!我們今天來講視訊會議當中會用到的英文。我相信很多人在開視訊會議的時候「潛水」練到最高等,「龜息」大法練到最上乘,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尤其是英文會議,對吧?相信經過今天的分享之後,大家會對英文視訊會議不會鴨子聽雷,也不會再害怕了。 好了,通常要開會之前,我們會先收到一個會議通知。然後把「連結」"link"點進去,就可以進入視訊會議室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默默出現,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當然,一個會議室裡有時候五十個人一起進來開會,只見螢幕上密密麻麻的一堆人頭,誰知道哪個是哪位,所以只要是一進到會議室,通常都會先報上名來,比如說,我叫Lure,那我進到會議室的時候,就可以說,"Hi! Lure here."「嗨!我是鹿兒」如果是比較正式一點的會議,可以說,「我是金門(辦公室)的希玲」"Hi! I am Celine from the Kinmen office."當然,也可以順便說說自己的職稱。對了,順便提醒一下大家,每次發言的時候,都要重複一次自己的名字,不然,人海茫茫,誰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位開了尊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用來表示「到了」是直接用"某某人here"就可以了,而不是說"I just come in here."在concall當中,如果有人說"Can I just come in here?"不要以為別人剛從外面進來,這句話和進入一點關係也沒有,它的意思是"Can I add something quickly?" 用來表示,「可不可以插句話?」所以,要特別小心使用喔! 如果你是主持Conference call的人,就要先自我介紹一下,再介紹和你一起開會的其他人。若有第一次加入會議的夥伴,也需要稍微對大家提起一下,並且讓對方自行做自我介紹。比如說,「我是蘋果公司的真柏斯。」"This is Jembus from Apple Corporation." 「和我一起的有李小龍、可可香奈爾以及周杰倫。」I'm calling in with Bruce Lee, Coco Channel, and Jay Zhou."「 我想花點時間介紹公司新成員,Tommy!」"I'd like to take a moment to introduce a new member of our company, Tommy!."這樣說是比較正式一點的。一般如果是參加那種成員是大家都彼此認識的人的那種會議,通常「主持人」"host"(或"hostess"女主持人)會輕鬆跟大家打招呼,例如:簡單的「各位早安。」"Good morning, everyone."然後問一下「全員到齊了嗎?」"Are we all on?"對,提醒大家,不管是電話會議,還是線上的視訊會議,都是要用"on"喔!因為"on the phone"或"on the internet"我們都是用"on"這個介系詞所以,我們雖然是在開會,但是其實是問大家,有沒有都「上線」"on"了?如果早就確認好人也都到了,那就可以直接說,「大家早安,我想我們可以開始進行會議。」"Good morning everyone, I think we are ready to begin." 說真的大家都不愛開會,往往聽到開臉都會不由自主的鬱結起來,但是這還不是最糟的狀況,視訊會議最怕斷線跟聽不到了,所以,主持會議的人不能免地也是會問一下,「大家都有聽到我嗎?」"Can everybody hear me?"如果大家都有應聲,那接下來就會聽到「讓我們點名,開始會議。」"Let's begin our meeting by taking a roll call."或者是,「會議的一開始,我們先點名看看今天誰參加了這會議。」"To begin, let's take a roll call to see who will be joining this conference."說真的,開會「點名」是一定要的,逃也逃不掉,尤其是在無法實體簽到的情況下,數人頭就變成一件重要的事了。「點名」有好幾種說法,我們可以說,"do a roll call"、"take a roll call"、" call a roll"或者是"take attendance"。為什麼會用"roll"這個字呢?據說外國人在談薪資的時候,如果指的是「整體性的薪資」,那就會用"payroll",所以當我們聽到了某個人"off the payroll",那就是被解僱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兩種,會議一開始會聽到的點名金句還有,「我們先點名再開始會議。」"We're going to begin our meeting with a roll call."以及「先點名看看誰到了。」"It would be good to know who is here in terms of a quick roll call."還有「我現在先點名,讓各位知道誰在現場。」"What I'd like to do right now is take attendance to find out who is present and to let the other participants know who is on the line."雖然點名不是開會的重點,但是點名不到,卻是很不妙的,因此,不管會議主持人用的是哪一句,千萬要「抓」("catch"或"get")到「點名」"roll"、"roll call"或「出席」"present"或"attendance"這幾個關鍵字,確認自己有沒有被點到名,有開過會的人都知道,如果點名不到,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想「婚」了嗎?
可能是因為今年是好年,也可能是因為疫情比較鬆緩,才年初而已,麋鹿兒就收到一堆朋友捎來喜訊,今年真的就是走一個喜酒吃好吃滿的節奏。這個月的月初才去吃了朋友小孩的喜酒,在席間,大螢幕播放著新人從小時候、認識、相戀到求婚的過程,我們也見證了甜蜜的婚禮。帶著濃濃的幸福感,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跟求婚以及結婚有關的英文吧! 說真的,現在想要結婚真的要比古早的從前相對地難度要高上很多,先別管兩性意識高漲或者是單身主義盛行,光是求婚這件事,就乖乖不得了,比開演唱會還慎重。這年頭求婚不是隨便講講或者拿個罐頭扣環當戒指就可以的,看「求婚」這個字的英文"propose"就知道了。這個字的意思是「提議」或「計畫」,所以,結婚是要先規劃好的,然後再跟自己未來的另一半「提議」要廝守終身。中國人結婚有一大堆禮儀,當然文定就是訂婚儀式,但是西方沒有特定禮儀,「求婚」就是問對方要不要跟我結婚而已。舉例來說,昨天是白色情人節,很多女生都在等男生開口「承諾」,比如說,「傑克計畫在情人節和他女友求婚。」用英文來說就是"Jack plans to propose to his girlfriend on White Valentine's Day."要跟誰求婚那就是"propose to"誰,所以「我男朋友昨天向我求婚!」用英文來表示就是"My boyfriend proposed to me yesterday!"當然,這是舉例,關於麋鹿兒的男朋友是誰,大概月老還在煩惱中,就讓他多想一下好了。 現在年輕人求婚真的是花樣百出,求婚這檔子事若不驚人誓不休。所以,「求婚」比較白話一點的講法就是"pop the question","pop"這個字,有「砰」或突然間跳出來的意思,想像一下「爆米花」為什麼叫做"pop corn"就很有感了吧!在這邊很具體的表達了男生向女生求婚時,女生被驚喜突然「驚到」,腦子裡砰一下炸開的那種感覺。而這邊的"the question"當然就是那一句"Will you marry me?"「你要不要嫁給我啦!」然後,如果聽到這關鍵問句,就只要講"Yes, I do."就可以了。我記得看那個朋友小孩的求婚片段裡,有一個很可愛的環節,就是男生在求婚的時候,講完了一堆感人肺腑的話,然後等女生回應,結果女生哭得唏哩嘩啦,開口說了一句,「你怎麼沒有單膝下跪?」當場大家笑開,真的是可愛到翻。沒錯!在西方的經典求婚方式裡,男生是要「單膝跪地」"on bended knee",然後手裡拿著「求婚戒指」"an engagement ring",深情款款地問女生一句:"Will you marry me?"講到這個,還是建議大家求婚不要這麼直接開門見山,先來個「求婚告白」會好一點,畢竟,這沒頭沒腦要人家嫁,也實在說不過去,總得給個好理由吧!醞釀一下情緒,才有感人的回憶啊! 在這邊,麋鹿兒幫大家整理了一些「甜言蜜語」,要拿來求婚或要拿來哄女友都很好用,一句話定生死,很乾誒,對不對,所以,先暖身一下,比如說,先講講對方的優點,像是「你的體貼深深地吸引了我。」"I find your thoughtfulness very attractive."、如果找不到具體優點或者優點太多,族繁不及備載,那就簡單說「 和你在一起,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事。」"Being with you is the most wonderful thing in my life."或者「你就是我一直在追尋的幸福。」"You are the one I have been looking for",然後可以強調一下女生的存在價值,比如說,「 因為你,我懂得了愛。」"If I know what love is, it is because of you."或者「你讓我的生命更完整。」"You complete me.",講到這一句,不得不說一下,這一句真是麋鹿兒最愛的一句,如果曾經有看過「征服情海」的人(又不小心透露出我的年紀了),一定會對湯姆克魯斯深情款款的那一句告白印象深刻,看清楚了,阿湯哥只示範一次,這就是追妹不用話多,光是一句"You complete me."就讓女主角立馬放下一切跟他走了。你看看,要是這一些句子一連串講出來,女生不飆淚才怪。 愛是不能分享的,每個女生都希望另一半的眼中只有自己。如果講完以上那些,不要忘了要強調對方是唯一不二的人選,告訴他,「 愛你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抉擇。」"To love you is the right choice in my life."再補個「不管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但至少今天我們在一起。」"No matter what happens tomorrow, but at least we are together today.",最後再強調一句「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把我們分開。」"Nothing can separate us apart."都講成這樣了,那如果還求婚不成,不要懷疑,肯定對方是認真沒有要跟你走向未來,哈哈哈!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我的朋友就拒絕了她男友的求婚,因為她還沒準備好步入紅毯。」"My friend declined her boyfriend's marriage proposal because she wasn't ready to walk down the aisle."當然,男生也沒有再笨的,除非賭性堅強,要不然,沒有個幾分把握,誰都不會大陣仗動員親友團出馬幫求婚,要是被拒絕,那不糗斃了? 講完了上面那些甜到出水的告白,當然就要問對方要不要嫁了,最簡單的就是,「我想對你說,我愛你,你願意和我結婚嗎?」"I want to tell you I love you. Will you marry me?",但是,我們可以更浪漫一點啊,所以,也來點不一樣的吧!比如說,你可以問,"你覺得我們是否該定下來了?"Would you think it's time for us to settle down?"或者是,「想不想和我共度餘生?"Would you like to spe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with me?"如果對方英文沒有太好,那請用經典款,不然就乾脆直接問「妳願意做我的妻子(或丈夫)嗎? "Would you be my wife (或 husband)? 最後還可以補一句,「我想跟妳永遠在一起。」"I want to be with you forever." 如果女生點頭答應了,那就代表這件婚事大局已定,而這位女生被「訂」下來了,所以,在國外,如果「她接受了他的求婚。」"She accepted his proposal of marriage.",他們就是「訂婚了」"engaged",比如說,「傑克跟瑪莉剛訂婚。」用英文來說就是,"Jack and Marry have just got engaged."訂婚跟求婚一樣,要表示跟誰都是用"to",比如說,「我姊姊和一個日本人訂婚。」就是"My sister Is engaged to a Japanese guy."這裡順便補充一下,接受"a proposal of marriage"也可以說是接受"an offer of marriage"。講到這裡,大家想「婚」了嗎?聽說我們的金城鎮長也要結婚了,在這裡也祝他們小倆口幸福美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