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金門話不應從國家語言中消失
文化部「2024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臺灣台語(金門腔)論壇」昨天於金門大學圖資大樓陳開蓉演講廳登場,論壇以「國家語言意識覺醒-跨領域推廣多元途徑」、「國家語言在地發展-永續語言特色多樣性」、「國家語言教學現場-健全學習資源與環境」、「國家語言專責機構-從想像到實踐之挑戰」四大主議題進行討論,期許能夠蒐集各界意見,開啟國家語言的新篇章。 除了金門場,文化部將於7月至9月辦理臺灣台語論壇3場次、馬祖語論壇2場次、臺灣手語論壇1場次分區論壇,並於9至10月,與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辦理臺灣客語3場次、臺灣原住民族語言1場次論壇,預計以11場次論壇蒐集公民意見、了解個別語言的發展需求與經驗。 本報曾經多次提出建言,語言名稱涉及認同與使用者之情感,特別是在我國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後,相關行政作為更應保障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以落實尊重多元文化之意旨,誠摯盼望政府主責部門能確實傾聽金門在地心聲,金門話不僅不應從國家語言中消失,甚至應納入「書面建議用語」及「口語名稱」,以彰顯國家尊重多元族群與文化的態度。 然而,檢視文化部目前之規畫方向,對於金門各界爭取保留金門話,顯然並不容樂觀,這是因為中央政策已然定調,未來台灣本島與澎湖地區使用的閩南語將正名為臺灣台語或台語,觀諸文化部昨天在金門大學的論壇,以臺灣台語(金門腔)為名,專題報告主題則為「國家語言書面建議用語」,更可證實金門話確實位列台語項下,頂多加上「金門腔」以資區別,我們必須嚴正指出,這樣的規劃完全罔顧歷史與現實,不尊重金門人的主體性與金門話的獨特性,嚴重傷害金門人的情感與認同。 有鑑於此一政策影響深遠,我們必須再次提出建言,籲請政府相關部會懸崖勒馬、從善如流,將金門話列為國家語言,以照顧海內外金門鄉親的認同與情感,彰顯政府保留、復振國家瀕危語言的決心。 昨日登場的文化部金門場次論壇,除了專題報告「國家語言書面建議用語」,另外安排與金門話有關的子議題,分別是:「金門在地語言文化推廣」、「地方政府的語言發展政策」、「實施區域通行語之契機與挑戰」、「高中以下本土語言教育現況」、「金門在地語言與語發中心三大任務」,並分別邀請台金兩地相關領域學者專業進行與談。 儘管相關子議題確實聚焦在地語言金門話的推廣,吾人仍要不厭其煩地指出,所謂必也正名乎,相較於宣傳、推廣與教育,更為核心語關鍵者,就是金門人所說的語言,究竟應該叫台語、臺灣台語(金門腔)、或金門話?如果金門話無法納入國家語言「書面建議用語」及「口語名稱」,只能以臺灣台語(金門腔)為名,或如論壇呈現的所謂「金門在地語言」,試問,政府要在金門保傳承、復振及發展的是台語或是金門話? 道理再清楚不過,我們說的母語應該怎麼稱呼,當然應該由我們自己決定,期盼政府權責機構與主事者,能真正傾聽在地心聲,將金門話納入國家語言名稱,地區府會與各級民意代表亦應積極發聲,力爭保留金門話。
-
金酒勇於創新走進年輕人的世界
始創於1952年的金門酒廠自9月1日起將攜手兩位調酒界的指標性人物-亞洲50大酒吧「Bar Mood Taipei」創辦人Nick及專業調酒Youtuber、也是「三藩市酒吧」創辦人之一Brandon,在全台60間話題酒吧推出全新高粱酒調酒系列,目標是打造品牌新形象,融入年輕世代酒吧文化中。 這是有「華人第一白酒」地位,屢次在世界品酒大賽中拿下金牌獎的老牌酒廠,受到矚目和期待的最新嘗試。在國際酒類市場精銳盡出,百家爭鳴的激戰時代,讓人看到廣獲好評的老酒廠將帶著全新產品,大步走入年輕人的生活圈,與大家共度美好時光的企業競爭力。 走過72年風雨和烽火歲月的金酒,從早期小酒廠的篳路藍縷到目前笑傲國際市場,在一路打拚,飄香世界各地的過程中,所有的成果都是全體員工的辛勤展現,相對的也是廣大消費群的長期支持。如今,隨著高粱酒飲用人口的日益淍零,出現年輕一代青黃不接的現象,反應在市場上的是銷路萎縮,水位正逐年下降中,金酒適時調整營運策略,正是迎接市場挑戰,走出一條新路的作法,值得大家給予肯定。 金酒早年在「文創」一詞還未流行時,即有一些創新,有地域特性的產品,包括鋼盔、自衛隊員、戰車、莒光樓和三民主義、荒漠甘泉書籍造型的紀念酒,受到戰士的熱烈歡迎,退伍和移防時黃埔大背包裝得滿滿的,如今在很多人家仍可一見,有時代意義的老東西讓人喜歡。 近年,金酒一直努力創新產品,希望擺脫過去的舊框架,展現老產品的新活力,重點是開拓屬於年輕人的消費「綠洲」,穩住消費市場的水位。過去,金酒即曾嘗試搭配地區鹿茸生產,出品以全齡化適飲,健身補體為健康訴求的「鹿茸酒」新品,創造一些生活化的新話題。 另如,2016年時任縣農試所長楊慧明看中地區栽種面積約2,000公頃,年產量在3,000萬至5,000萬公斤之間的小麥,曾與金門大學聯手研發好喝的「小麥啤酒」,打出「金門不只有高粱酒,還有香甜的麥仔酒」小廣告,也引起市場一些討論。 再如2016年,金酒也曾官宣與日本青森蘋果跨業合作,期待均以清香出名的台、日第1品牌,攜手研發出征服消費大眾味蕾的「金高蘋果酒」,後來雖因故未能落實執行,但也在金酒創新的過程中留下一筆紀錄。 2023年「金酒盃全國調酒大賽」的舉辦,金酒打出透過賽事激發年輕學子的熱情與興趣,「用創意解讀中式白酒文化」的主力訴求,也可視為此次與兩位調酒界的指標人物攜手合作,打造創新調酒系列產品方案的鋪墊,其中可以看出金酒一路用心和努力的脈絡。 「允許一切的發生,才是真正的強大!」做為地區規模最大企業的金酒,在邁向第一個百年高峰的途中,步步為營不斷嘗試和創新,值得鄉親鼓掌加油。
-
《黑神話:悟空》與文化自信及文化定義權
《黑神話:悟空》是一款以中國神話故事《西遊記》為背景的角色扮演的單機3A遊戲,由大陸「遊戲科學工作室」開發。所謂3A遊戲是指具有開發成本高(A lot of money)、開發週期長(A lot of time)、消耗資源多(A lot of resource)等特性的遊戲。換言之,這些遊戲需要大規模開發團隊,且是具有高質量、高預算、高度視覺與聽覺效果,且將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作品。由於資源投入大,自然伴隨的風險也高。此類大型3A遊戲背後其實是「國家經濟實力」及「生產力」的投射,因此,過去一直由美歐等強國壟斷。 以《黑神話:悟空》為例,前後耗時六年、投入成本約二十五億台幣,自八月二十日上線,首日就售出450萬套,至二十三日即售出超過一千萬套、近150億台幣收入,在知名遊戲銷售平台Steam及四十多個國家遊戲平台霸榜。《黑神話:悟空》在短短的四天之內,就實現超過淨投入的六倍回收,這還是單純計算遊戲軟體收入,其帶動的相關產業鏈及周邊利益,如電腦、顯示卡、記憶體、半導體……等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其餘如聯名合作、周邊產品、文化衍生商品等可能是十倍百倍計。 而前述還只是在經濟及產業層面等有形利益的一端,在無形層面的滲透及影響更是無法估量。《黑神話:悟空》遊戲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啟發,將《西遊記》等經典元素以現代遊戲的形式重新詮釋,展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和魅力。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還在國際上受到認可,有助於推動中國文化的全球傳播。這款遊戲的成功被視為大陸遊戲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標誌性事件,必能激勵更多高品質遊戲的創作和生產。 遊戲被視為一種有效的文化輸出方式,通過全球通用的視覺和技術語言,跨越文化障礙,實現文化產品的全球共鳴。《黑神話:悟空》作為大陸3A遊戲的里程碑,不僅在遊戲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對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自信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代表大國崛起的「文化自信」、「文化輸出」;甚至對於「文化話語權」、「文化定義權」的攻守易形,才是最值得重視與探討的。 長久以來,遊戲產業鏈被西方控制,甚至被所謂多元性別認同組織團體干擾、要挾、索取高額費用,並且強行要求必須修改遊戲內容,加入所謂「性別多元」的內容、醜化傳統女性形象等;否則便被扣上性別歧視、不夠包容等大帽子。而《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遵循著中國傳統美學及價值觀演繹作品,不僅無視西方的抹黑打壓,重新贏取中華文化的話語權及定義權。 當今世界,多為美西方為維護其陣營利益所設置的條條框框,及各種所謂的「標準」、「規則」所羈絆、束縛。他們打著冠冕堂皇的藉口(諸如:和平、人權、自由貿易、低碳、地球暖化、永續、有機……等),用「強權」平替「話語權」,以定義各種利於自身的所謂標準。 台灣太小,僅能在大國博弈間隙求存;同理,金門比之台灣也小,但《黑神話:悟空》給我們的啟發是,該爭取的「文化定義權」及「話語權」還是不能輕易放手。例如,長久以來金門有識之士心心念念的「金門學」、「閩南文化」、「僑鄉文化」、「戰地文化」、「酒文化」……等,究竟應該如何定義、包含那些要素、有哪些衡量標準……等,都是重中之重。但前提是,金門自身必須先有足夠優秀及有影響力的原生文學及各種有創造性的文化作品。
-
訴諸在地特色 營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二○二四跑動金門-秘境探索追逐夕陽跑活動於日前在林務所盛大舉行,活動現場增設極具在地文化特色的「中秋博餅前哨站」讓跑者在開跑前博好禮,再一齊追逐夕陽,參賽組別分為十公里組及五公里組,有來自兩岸三地近二千位選手參加,共襄盛舉。 據了解,「跑動金門」活動今年是第三屆,以挑選本縣各鄉鎮中富含自然文化美景、歷史文化特性的道路納入賽道為主要特色,十公里以內的賽道距離亦有助於提倡各階段、各年齡層的全民參與,既符合全民運動精神,更是一項同時兼有觀光與運動休閒性質路跑活動。再者,「夕陽路跑」也是一大特色;在氣溫稍低、光線柔和的環境下進行路跑,更能滿足休閒運動與強身健體的活動主軸,兼有兩岸三地熱情跑友的參與加持,儼然已成為本地繼「金門馬拉松」之後最具話題與吸引力的兩岸體育交流盛事。此次,跑動金門在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及承辦方金門縣觀光協會合作之下,體育活動成功結合在地自然、文化、觀光,特別加入中秋「博餅前哨站」為活動做開場前暖身及加溫,並準備多份博餅彩禮,讓兩岸三地遠道而來的選手與本地鄉親「逗熱鬧」、「博好禮」,體驗金門在地傳統文化特色,是以能吸引眾多選手一起齊聚開跑,有許多跑者攜小朋友一同參與,並在暑假假期的最後一週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事實上,運動賽事要辦得好,除了要有優秀的選手爭創更好的成績外,還有一個領域是在滿足參與者運動的需求及興趣,特別是當下國人對於休閒運動與健康促進的需求與日俱增,能有一個活動可以集結同好,兼又沒有什麼競爭壓力,只為了興趣、健康而動,全然能滿足中央對於推展「全民運動」的意旨及需求,加上金門具兩岸區位優勢,成為兩岸交流前沿更是理所當然,且相得益彰的事,如若像「跑動金門」這樣的活動能成為兩岸體育交流的新常態,甚至是向下扎根成為兩岸跑友、社群間的城市交流,想必其對於促進全民運動、提升觀光能量都是無遠弗屆的,如此,更有助於台海間匯集更多善的參與,為僵化的意識型態另啟一扇溝通的大門。 稍早,本縣民意代表團到北京拜會國台辦,表達期盼能盡快比照馬祖,開放中國遊客到金門旅遊,包括團客和自由行。國台辦主任向代表團表示,「不會讓你們空手而歸」。雖然具體的時間未定,也不知能否趕上大陸「十一長假」的熱潮,但以往每年近八十萬人次的陸客金門遊,仍是地區境外旅客的最大宗,若有機會恢復開放,對於重振金門觀光自然是好事一樁。但同樣的,我們仍要反覆的自問,「我們準備好了嗎?」,金門對陸客的吸引力除了優質商品與自然景觀外,更重要的還是要完善自我特色的營造;諸如「秘境」或特定的旅遊商品、遊程、活動等,都是可以細緻化、極致化的標的之一,這也是金門旅遊最重要的核心優勢與差異化競爭力。 總之,跑動金門更要跑動金門的競爭力。在歷經了長達數年的疫情封鎖與政治角力後,終於可望迎來開放的曙光;值此之際,我們更應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論是將運動與觀光結合,或是任一種特色的營造及努力,都應該展現最優質的「在地精神」與差異化競爭優勢,讓所有親履斯地的人們,真正的「不虛此行」!
-
金廈小兩岸共構國際高素質水平文化場域
金門縣議會洪允典議長率多位議員所組織的金門民意代表團於上週造訪北京國台辦高層,陳玉珍委員亦以本縣中央民意代表身分陪同前往,同行還有台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副理事長陳怡璇、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翁炳信以及金門旅遊發展協會常務監事馬志亮等民間業者代表。雙方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會談重點除積極爭取陸客來金旅遊外,更向陸方表達本縣和平友好的善意主張,希望全面開展多元化的交流合作事務,期能有效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近兩三個月來,地區兩岸交流活動漸趨活絡,繼金廈泳渡活動後,事隔一個月,上周末由縣府舉辦的「跑動金門Running Kinmen秘境探索夕陽跑」活動亦吸引廈門、泉州等地田徑協會的上百位跑友前來金門共襄盛舉,透過此類體育賽事交流活動,將有利連繫兩岸人民情感。誠如洪議長於北京慨陳「兩岸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們絕對不可能就斷掉了血緣關係,我們同根同源,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要用交流來促進我們的感情,用往來來建立互信,並希望大陸同胞多到金門走一走,常來常往共同建立感情。」兩岸交流的基礎若能奠基於人民間的融洽互動,必能快速堆疊善意,兩岸人民彼此的情感交融方為兩岸深度融合的堅實基礎。 洪允典議長亦向北京方面釋出進一步善意,盼於大陸引水工程的基礎上,能夠就翔安國際機場共用問題,或下一階段的通橋、通氣、通電等新四通基礎建設方面開展合作事宜,希望兩岸共同攜手排除萬難,冀能達成金門鄉親的期望與託付。大多數金門鄉親都理解目前國際局勢詭譎多變,兩岸若不能進一步深度融合,在國際情勢的巨大壓力下,未來可能將漸行漸遠,主和派為的是兩岸人民的共同福祉,盼的是金門的繁榮安定與長治久安,如若金廈小三通兩岸商旅熙來攘往,小兩岸間的老百姓們平時都像自家兄弟一般相處融洽,自無道理兵戎相向,金門必能遠離戰爭成為當然的非軍事區,更能成為中華民族共榮共融的和平典範。 目前金廈間未來仍有許多交流活動正在籌備中,尤其透過舉辦兩岸文藝演出、藝術展覽和文化節,可以增進對彼此文化的認識和欣賞。另可開展各項教育交流,例如建立台灣大專院校與大陸高校間的合作,開展聯合研究和國際學術會議,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同時推動兩岸學生的互訪和交流,更能增進青年一代的相互理解與友誼,並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的合作,從而提升雙方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實用性。另透過社會交流可增進兩岸對彼此社會文化的理解,譬如鼓勵兩岸志願者共同參與社會服務,將可促進參與者的互動與友誼,同時透過兩岸社區間的交流活動,分享社區發展經驗與成功案例,並加強對婦幼族群的支持與合作,組織相關的論壇和活動,積極促進兩岸的理解與信任,藉由各類軟體建構與柔性文化交流,將可進一步建構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從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相信未來金廈小兩岸的融合發展必能建構出以人道主義及人本精神為出發點的國際高素質水平文化場域。
-
資通安全與機敏資料保護作為
隨著全球數位化的迅速發展,資訊技術已深刻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然而,這些變化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資通安全挑戰。機敏資料的保護成為各類組織,尤其是公務機關的一項關鍵任務。為應對這些挑戰,金門縣政府每年都會舉辦多場有關「資通安全與機敏資料保護認知宣導」課程,以提高公務人員對於資安與資料保護的認識,並強化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對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資通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個人隱私的重大議題。隨著公務業務的資訊化,如何有效保護機敏資料並防範資安風險,成為了每個機關的核心任務。由於電子政務的推廣和數位化工作的普及,更多的業務流程和資料都依賴於信息系統,這意味著黑客攻擊、惡意軟體和數據洩漏等風險也隨之增加,如果公務人員缺乏資安意識和技能,便無法應對這些風險,從而可能導致數據損失或服務中斷,因此,資通安全教育有助於提升公務員應對數位化時代挑戰的能力。 公務機關負責管理和處理大量涉及公共利益的敏感資料,包括個人隱私、政府內部政策、財務資料等負有嚴格的保密責任,任何違反規定的行為都可能導致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資通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這些資料一旦遭受未經授權的存取、洩漏或篡改,將會對社會和政府運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縣府有必要確保每位公務員都具備基本的資通安全知識,針對敏感資料進行全面的加密處理,確保即使資料外洩,也難以被未授權者解讀,並導入多因素身分驗證系統,強化使用者身分驗證過程,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以有效保護這些敏感資料外洩的危機,有助於提高員工的防範意識和應變能力,從而降低資安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帶來的損失。 金門縣政府在推動資通安全方面表現出高度的前瞻性和責任感,根據《資通安全管理法》等相關法規,公務機關必須達到一定的資通安全標準,並要求員工接受定期的資安培訓。此次課程針對目前的資安威脅和防護措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不僅提高了公務人員的資安意識,也加強了整體資安防護能力,並強調資安管理法的要求,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實施資安防護措施,持續的教育與技術更新將是確保資訊安全的關鍵,確保公務機敏資料的安全,也能確保機關和員工遵守法律要求,避免因資安漏洞而遭受法律制裁。 資安並非僅僅是IT部門的責任,而是需要全體公務人員共同參與的一項持續性工作,每一位公務人員都可能是資安防線的一部分,無論是密碼管理、文件加密,還是網絡釣魚防範,都是日常工作中必須注意的細節。資通安全教育能夠增強全體公務人員對於資安的責任感,並形成人人參與、共同維護的信息安全文化,金門縣政府透過持續的培訓和教育,可以在公務層面上建立起穩固的資安防護網絡,提升公務人員資安意識和技能的關鍵手段,也是確保公共服務持續、安全運行的必要措施,並能夠隨著資安威脅的演變,不斷提升整體防護能力,確保政府業務的穩定和安全運行,從技術、制度、教育訓練到軟體建設,進一步提高資通安全及機敏資料保護能力,形成一個全面的資訊安全防護體系。
-
民意聚焦問題即是鄉親之心聲
金酒之產銷,一直停在不平衡狀態,且已易人多次了,專業經理人到位,依然施展不開,產得多,銷得少,影響所及,依法繳交中央及縣庫相對款項減少,這樣經濟低迷情景,誠非人力所能及。然而中央卻袖手以觀,未予伸出援手,要一塊、給五毛,為期渡過窘困,除採取開源節流,厲行財政紀律,當家作主者,唯有一擔挑起「巧婦要為無米炊」之責任,秉持當用則用,應省則省原則,自上而下,相勉前行。 金酒廈門公司,就字義上隸屬金酒公司管控,建立有完整管理分工制度,權責劃分清楚。根據了解,金酒公司整體管理制度迄今幾十年,管理法令制度,猶未臻到位,現任金酒公司董事長到任伊始,則曾說過,他是來建立制度,讓人事上軌道,各項業務運作裕如。時至今天,這個理想目標如何,鄉親很想分享。 溫故而知新,知新則要改革。記得早年金酒董事長李清正,因他歷任黨政軍三個職務淬煉,學經歷齊全,行政經驗豐富,尤以勇於任事,正直不阿,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其中幾件事讓人特別印象深刻,他切斷縣庫通軍庫陳年積習,以往每逢年節發放特別獎勵金,軍方處長、組長以上比照縣府主管辦理,在他任內一刀兩斷,獲得上級嘉勉,僚屬懷念。還有每年春節他主動邀請書法協會,與全體員工打成一片,大家寫春聯為在地文化深耕廣播種籽作出貢獻,所憾好之制度留不住,總是隨人而去,不能傳承,倘能予以恢復,也是一大好事。 人生在世,貴在自尊與尊嚴,因而潔身自愛,重中之重,要中之要。最近議會組團跨海廈門訪視,聽取簡報時得知,廈禾路直營門市每月店租高達一萬八千元人民幣,租金顯有偏高,增加公司營運成本負擔,誠非至妥。廈門公司是營利事業體,經營目標以獲取最大利潤為依歸,為期激勵工作士氣,員工加薪應通盤考量公司經營業績,一步一腳印,求穩向前行。 提昇金門醫療品質,一直是社會大眾心中最大心願。所謂:「醫師動,患者不動」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中央不少高層都聽到過大家聲聲疾呼,苦苦哀求,也是只用一句帶回去研究應付了事,口惠而實不至,那知一次又一次,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樓。舉國咸知金酒是金門經濟命脈,金門縣福利事業屹立不搖,傲視群雄,金酒之興衰,金門之社會福利不能縮水,但願這樁事永遠不會發生。 置身金門,立足大陸,放眼國際,千言萬語,就現況而言,兩岸和平,重中之重。畢竟金門扮演著橋梁,有橋就有路,就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發展茁壯之希望,金門所要不多,誠籲中央給金門公平對待,何況金門扭轉國家乾坤,功不可沒。
-
論塑膠杯退場九月一日起本縣禁用一次性飲料杯
塑膠杯退場倒數計時,再過6天全台喝飲料不再使用一次性塑膠杯!從2022年7月起,環境部推動一次性塑膠飲料杯禁用政策,已成功減少7.9億個塑膠杯使用;2023年,全國各縣市逐步跟進,並宣布今年9月1日起完全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隨著全球減塑風潮興起,許多店家都改以環保包裝取代一次性塑膠。環保署2022年7月1日實施「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後,已減少17%的一次性飲料杯使用量。為擴大推廣民眾使用循環杯或自帶杯,環境部宣布9月1日起全台飲料店不提供一次性塑膠杯,預計每年可減少7.9億個一次性塑膠杯。 全台22縣市在去年底前皆已提出期程。以台北市於111年12月1日實施最早,最晚則是金門縣將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根據資料顯示,台北市在111年實施;新北、高雄、台中、基隆、桃園、台南、新竹縣市、雲林、嘉義縣及屏東都於去年陸續實施;馬祖、彰化、宜蘭、南投自今年元旦起開始;嘉義市今年4月實施;花蓮、台東、苗栗、澎湖自7月起實施,最後則是金門於9月1日開始。 台灣正逐步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緊跟全球減塑趨勢。實際上,若不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將成為實現淨零排放的一大阻礙。根據「碳揭露專案」(CDP)2023年公布數據,若生產和使用速度維持不變,一次性塑膠的生產到2050年將成為全球5%到10%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 在綠色和平與其他團體的倡議下,環境部自2023年1月起規範全臺連鎖便利商店及速食店業者,須於5%門市提供循環杯服務,臺灣自此踏入「循環杯元年」。此外,業者須以2024年10%、2025年30%逐步提高設置循環杯門市比例,以重複使用取代一次性杯。 為推動使用循環杯,資源循環署針對其衛生程度,制定了「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該指引涵蓋循環杯的材質與標示、借用與歸還、清洗、檢驗、環保理念溝通以及良好服務標誌等6大面向,確保業者提供一致的品質和服務水準,並要求業者每半年提供檢測報告。 金門縣環保局於112年6月9日邀集飲料店業者召開金門縣限用一次用飲料杯實施期程研商會議,在綜整業界意見後,最終訂於113年9月1日起實施,給予業者足夠之緩衝期。如今一年多緩衝期限已屆,9月1日起金門縣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違反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規定,處新臺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環保局並推出獺金杯租借服務系統,呼籲民眾出門多多自帶環保杯,若忘記攜帶環保杯,可前往借還站借用獺金杯,從生活中落實垃圾減量。 此外,因應全球旅遊減塑倡議,資源循環署已訂定「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將於11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針對包含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及其他住宿業進行規範。包含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等4種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改用大瓶裝取代小瓶裝用品;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等6種個人衛生用品則不得主動陳列(SPA、游泳池等附屬設備、服務設施、客房以外之經營設施則不在管制範圍內),希望透過「以大代小」、「鼓勵自備」,來達到源頭減量,在旅遊的同時也能實踐環保。 繼2018年提出「終結塑膠」主軸後,2024年世界地球日倡議主題重回「塑膠」,減塑一直是環境永續的重要議題。9月1日開始本縣禁用一次性塑膠杯及明年1月1日起「一次用旅宿用品」禁令生效,相信對本縣推動的減塑會起一定性的成效,期許鄉親共同邁向淨零綠生活,讓金門成為「無塑之島」。
-
僑鄉文化的保存、傳承及展望
近代以來,金門即是華南地區與東南亞的重要節點之一。早在16世紀即有金門人遠渡重洋,前往東南亞、日本等地開拓新天地。他們在海外創立商業、參與公共事務,成為當地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些早期的移民與家鄉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透過匯款、建屋、參與各類公共事務等方式,對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這種跨地域的聯繫與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僑鄉文化,體現了金門人強烈的家鄉意識與團結精神。 而金門的僑鄉文化作為一種海外華人移民歷史記憶,承載了他們在異鄉奮鬥與貢獻的痕跡,體現了其堅韌與智慧。金門,擁有豐富的僑鄉文化遺產,這裡談的不是只有看得見的物質文明或有形文化資產,而是更加深刻地文化信息及社會網絡。幾乎每一個金門的家庭都有海外背景,一大部分與海外社群仍保持著緊密聯繫。透過保存和傳承這一文化,不僅能促進文化認同和延續社群傳統,更能為金門與海外華人社群之間搭建文化橋樑,促進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理解。 但是僑鄉網絡並非天生不變的,它會隨著海外新世代的政治、文化認同而有所改變,其中東南亞各地華語文教育的式微(馬來西亞除外),更是影響華人屬性的延續。因此,僑鄉網絡是一種社會性的建構,它需要透過政策去維護,進而促成永續發展。 僑鄉文化的保存與僑鄉網絡的延續息息相關。僑鄉網絡不僅包括地理上的連接,還包括情感、文化和經濟上的聯繫。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這種聯繫不斷增強,形成了跨越國界的僑鄉網絡。在這個網絡中,金門與海外華人社群共同分享文化資源,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同時,僑鄉網絡的延續也有助於強化僑鄉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煥發新的活力。這是金門的機會,只要我們理解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且改變文化政策或文資政策上「重硬體、輕軟體」的傾斜,就能更具效益地推動僑鄉文化的保存,進而延續僑鄉網絡。 另一個僑鄉文化保存、僑鄉網絡的再連結的當代意義則是對於「新南向計畫」的價值。保存與發展金門的僑鄉文化對於推動臺灣的新南向計畫具有深遠意義。新南向計畫旨在強化臺灣與東南亞、南亞等國家的合作與交流,而僑鄉文化正是這一計畫的重要資源。金門作為臺灣與東南亞國家聯繫的橋頭堡,其僑鄉文化可以成為臺灣文化外交的重要元素,促進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特別是當地的華人社會)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透過保存和弘揚金門僑鄉文化,臺灣可以深化與東南亞華人社群的情感聯繫,為新南向計畫注入文化內涵,同時,由於金門社群已經在東南亞各地落地生根上百年了,他們所建立的政治、商業、文化的影響力也值得臺灣各界與之攜手合作。換言之,新南向計畫不應只是去東南亞做生意,而更應找尋與臺灣有關連的企業、特別是金門後裔的企業,與之合作,彼此共生共榮,這樣更能達到具體的拓展效益。 最後,僑鄉文化的保存對於金門文化的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金門文化的一部分,僑鄉文化承載了金門人對於家鄉的記憶與認同,是金門文化多元性的象徵。透過保存僑鄉文化,特別是移民記憶的保存、海外拓殖精神的提倡等,結合有形文資的保存及再利用,才能透過敘事轉譯再現,促進各社區的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同時,僑鄉文化也可以成為金門文化旅遊的重要資源,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體驗金門的歷史與文化風貌。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金門的國際知名度,也有助於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最起碼,可以作為東南亞新世代金門社群返鄉尋根的基礎。 僑鄉文化的保存與弘揚,不僅有助於強化金門與海外華人社群的文化聯繫,更能打破金門作為冷戰島嶼的戰地形象,展現其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獨特地位。透過推動金門作為僑鄉文化節點的角色,世界將更全面地了解這座島嶼的多元歷史與文化意涵,從而提升金門在國際舞台上的知名度與文化影響力。這一轉變對金門的未來發展將具有深遠意義及戰略價值。
-
跑動金門另啟金門觀光
2024「跑動金門」活動,將於明天登場。本次活動分為10公里路跑組,及5公里休閒組,報名限額2千名,活動內容豐富多元,甚至連報名紀念品也很超值,只要花300至400元就可以獲得,還能參加摸彩,最大獎是時尚電動機車。 秘境探索逐夕陽,針對此項活動,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孫麗琪表示:「跑動金門」是金門縣政府這兩年來,特別跟教育部體育署,積極爭取的體育重點活動,也是金門馬拉松的附屬活動。希望透過跑動金門活動,讓大家更能貼近大自然、感受金門一些較具秘境性質的景點、村莊與路段,享受路跑的過程。此外,進而感受到金門鄰近草原、海岸路段的夏日微風,與垂暮夕陽。所以每一屆規劃的路段都會調整,讓跑者有新的感受;新的意境,有別於其他競速、競技的路跑活動。 基此,本次「跑動金門」路線,相關人員在規劃時,特地用心挑選本縣各鄉鎮中,富含自然文化美景、歷史文化特性的道路。且為了增加熱點,活動中除規劃市集、騎馬體驗等外,更增設極具在地文化特色「中秋博餅前哨站」,為活動做開場前的暖身。希望在地民眾及鄉親們,能夠一同前往參與博餅,以增風采。同時金門縣觀光協會,也準備多份博餅彩禮,邀請鄉親們一起前往林務所共襄,並在開跑前,同為跑者們加油打氣。 教育處長孫麗琪進一步指出,跑動金門是呼應體育署所強調的:啟動全民運動體育的時代!因此活動的目的,就是將運動跟觀光做一個結合,另啟觀光效應。基此,此次活動,特別盛邀林務所在活動中,提供木育館舉行挑戰魯班鎖快閃活動(限量贈品)、林務所&金門大學合作「植物機智問答遊戲免費贈蜂蜜霜淇淋」、金門縣農業試驗所提供「在地味」青草地冰棒,以及多家特色店家、餐車、小吃齊聚設攤,同時增設野餐區,讓遠道而來的朋友,及鄉親們,能夠趁著暑假的最後一周,帶著長輩、家人、小朋友一同熱鬧,一齊抓住這夏天的尾巴。 縣長陳福海更為此活動特地表達:跑動金門活動具有兩大特色,首先希望藉此運動與休閒結合之活動,讓大家透過跑步,貼近大自然、感受金門一些較具秘境性質的景點、村莊與路段,享受路跑的過程;其次,要讓大家能感受到金門鄰近草原、海岸路段的夏日微風,及追逐垂暮夕陽之美。這也是為何每一次規劃的路段都會調整,無非希望讓金門各鄉鎮美景,重現跑者及觀光客眼中,另啟金門風光。 誠哉斯言,追溯教育部體育署,全力規劃結合全民運動與觀光路跑之用心,其目的在於藉運動,將大自然景觀、地區特色、隱藏景點、秘境類景點等,盡納活動場地、賽道中,進而讓參與者及觀者在活動前、中、後等時段,皆能於會場、賽道中,感受到不一樣的環境與景色,不僅適合親子、長輩們共同參與,更祈能發揮其他週邊效應。秉此,我們由衷期盼透過本次活動,在體驗金門之美外,另啟金門觀光效應!
-
貼近民意 建構和平共融幸福島嶼
報載,金門縣政府委託中華大學執行金門縣第七期(116至119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暨離島建設條例修法方向公聽會,其中金門場次於日前假金湖飯店太武宴會廳舉辦,期以提高社會各界參與層面,傾聽及廣徵民意和建言,以做為縣府未來擘劃施政藍圖的參考。 據了解,行政院於89年實施「離島建設條例」,並編列離島建設基金,由縣市擬定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自92年至今已實施共六期,第六期方案將於115年實施屆期,因應不同時期金門發展的時空背景,各有其不同的願景規劃,第一期發展主軸定位在兩岸生活圈、第二期緊扣著「國際觀光」、「休閒旅遊」的方向思考;第三期至第五期則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經濟、社會與環境和諧為目的發展新永續經濟,第六期則以低碳、醫療、觀光、智慧服務應用,加速金門邁向幸福宜居的低碳島嶼。至於對第七期綜建方案的規劃,將檢討六期綜建方案辦理情形,並透過大環境的檢視和盤整相關資源,以及委託單位提出的未來發展芻議,透過公聽會讓社會各界了解縣府施政方向,提出切合縣府施政的建言與卓見,並在融合賴總統施政方向及行政院未來施政重點的前提下,研擬對金門未來發展最佳方案,爭取中央政策支持或經費挹注。 金門的未來發展方向為何?的確需要透過許多表達意見與凝聚共識的機會,進一步的讓各界抒發想法、聚焦主軸。當然,我們也知道,金門與台灣諸多縣市不同之處在於它還擁有僑鄉身分,且身處兩岸交流試驗前沿,同時還擁有富饒的文化載體、自然生態,以及戰地特色。就因為這些特殊性,源於專法《離島建設條例》第六條的「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之核定、檢討與修正」便相對的重要。然而,縱觀離島建設條例之修法歷程,可謂是「五花八門」;有「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的小三通,更有訴諸「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的博弈公投等等;的確,隨著時空環境變遷,離島建設條例理應充分回應離島發展需求,並落實於離島「發展」之意旨,而非「以台北看天下」,動輒以「吾道(中央法規)一以貫之」做為搪塞或拖延的理由。 事實上,離島建設條例之修法意見來自各界,自有其「五花八門」,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屬性,但也適足表達各界對於離島「按部就班」的發展現況,已然失去耐性。近日,金門跨黨派問政聯盟政團與無黨籍聯盟政團號召一百餘位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共同簽署「來自金門基層民意的呼籲與感謝」連署書,希望執政黨、賴總統能給金門一個發展的機會便是最鮮明的例子;特別是在兩岸交流受阻、對話困難的此時,「金門模式」應是化解僵局、重啟溝通的重要契機。 同樣的,近日一則廈門大學發文後馬上刪文的「盡快啟動台灣接管準備,設立影子政府提前布局」的文章,更是引發了諸多不安與議論。如若我方只是一如既往的堅決反對「一國兩制」,卻不去思索及探討應對的策略及步驟,想來就如目前的離島處境一般:言必稱發展,實則如雞肋,既誤人更害己。 盱衡當下局勢,期許離島條例、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能更貼近民意與需求,朝向建構和平共融的金門幸福島嶼努力,著實還有諸多艱難險阻有待一一克服!
-
定期精進專業知能 托育人員在職訓練
為進一步提升在地托育人員的專業知能,金門縣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近日舉辦一場為期6小時的在職訓練,讓托育人員在理論上與實務上一併精進幼兒照顧職能,以保障嬰幼兒的托育品質,讓家長安心送托,也能安心工作,透由公私協力,共同提升幼兒照顧及家庭生活品質。 在少子化嚴重的現代社會,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珍寶,營造一個良善的生養環境,必需仰賴政府與各項政策及各相關單位的配合,而政府施政方向務求要能貼近家長及孩子的需求,不僅擴大托育量能、提升托育服務品質、托育資訊公開透明,更重要的是預防兒虐事件,從各面向著手努力,持續營造一個良善的托育環境,打造安心宜居家園。 報載,據金門縣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表示,居家托育人員的角色不只是提供基本的照顧和安全環境,更重要的是透過適當的刺激、支持和引導,促進孩童在各個方面的能力發展。托育人員注重了解每位孩童的個性和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照顧,同時定期觀察和評估孩童的發展狀況,並根據需要調整托育計畫,以確保每個孩童都能得到最適切的發展支持。 居家托育服務對嬰幼兒與家長堪稱是一項重要的支持,而托育服務實際照顧的對象雖是嬰幼兒,但家長與托育人員之間的溝通協調合作甚為關鍵,一個良好的托育人才應每年精進專業知能,以獲得最新的育兒資訊與實務領域的交流,進而促進自身成長,幫助精進自我工作能力,在順應社會需求及父母期待之餘,又能提升照顧品質與專業,更讓嬰幼兒的照護安全、托育知能與時俱進;也因為有居家托育人員提供專業服務,讓受托兒家長能夠安心工作,從而減輕雙薪家庭蠟燭兩頭燒的情形。 嬰幼兒是社會的重要資產,父母與國家都有責任提供給孩子們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也因此安全、有品質、優質又專業的居家托育服務,是不少家長的優先選擇;但經由媒體報導,我們不時可以見到嬰幼兒童疑遭保母、托育人員或幼兒園的不當照顧、凌虐甚至致死的新聞,不只引起各界震驚,往往也引發社會大眾關注,掀起兒童托育議題的熱烈討論。 公私部門共同攜手努力,營造友善生育環境,提供多元育兒措施,優化托育服務品質,托育人員除了規劃安全的托育環境,給予幼兒適性的照顧,更要逐步精進、汲取新知,同時藉由課程與活動和同業交換育兒經驗,尤其托育人員是嬰幼兒主要的照顧者及模仿對象,應多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生活習慣,正向鼓勵孩子,導向正確行為與正向的人生觀。 冀望大家攜手努力,為浯島的孩子打造一個友善的托育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良好的照顧,平安健康、快樂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