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論金門都市計畫
都市計畫,不同於本報日前所論之造鎮,卻又有其密切相關性。對金門言,兩者皆應研究討論之、採納之,方是至道。因而我們首先來探討的是何謂都市計畫?其實所謂的都市計畫,是指處理城市及其鄰近區域的工程建設、經濟、社會、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對未來發展預測的專門學問或學科。它的對象偏重於城市物質形態的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築物的區域布局和分類管制、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公共設施的規劃建設及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內容有空間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綠化植被和水體規劃等內容。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位於城市管理之規劃、建設、運行三個階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龍頭。歷史上除了少部分都市外,大部分的都市發展大多雜亂無章自由發展,到了十九世紀,都市計劃藉著建築與工程學的進步成為了能以理性以及型態分析的方法透過物理設計來解決都市問題。1960年代之後都市設計型理論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幫助拓展了都市發展的論域,如經濟發展計劃、社群社會計劃以及環境計劃。 一般而言,都市計畫的任務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的規律,在全面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的歷史和自然條件來確定城市的發展和規模、城市各個部分的組成,選擇這些組成部分的用地,加以全面的組織和合理安排,為生產、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其內容大致為:調查收集和研究都市計畫工作所必需的基礎資料。確定城市的發展和規模,擬定城市發展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合理選擇城市的各項建設用地,確定都市計畫結構並考慮城市的長遠發展方向。擬定原有的市區利用,改建原則(老城區)、步驟、方法。確定城市各項市政設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則和技術方案。根據城市建設計劃,安排近期建設項目。 我們之前以造鎮為題之論述中,曾建議將金門規劃為行政區、經貿區、住宅區、景觀區,重新「造鎮」。並仿重造巴黎成功的奧斯曼精神,有計畫地將市區內60%的破舊建築徹底拆除;雖有爭議,卻奠立巴黎花都的浪漫精神。 但是必須確認的是,都市計畫不僅涉及都市土地利用、城鄉規劃、農村再生等各種方案之可行性分析,乃至整體開發評估,土地開發,進而進入所謂城鄉風貌及景觀規劃、觀光及遊憩資源規劃等。因此主其事者必須具有專家之策略規劃團隊,對於國土規劃、城鄉規劃、環境設計等,更須具有豐富的學養與專業的實務經驗,方能竟其功於一役,且以此共勉之。
-
「軍艦博物館」真正打造本縣金字招牌
近日欣聞縣府積極推動「金門軍艦博物館」,並受到國防部高度支持,這個即將開創本縣觀光新亮點的新規劃,民眾與貴賓們也都充滿期待。回顧十餘年前,曾有人談論「戰爭和平博物館」構想,這個企望打造戰爭博物館園區的計劃雖未落實,卻也呈現著鉅型博物館規劃與執行不易,同時亦彰顯金門戰地特色始終是各方建設發展的參考元素。 文化建設是現代城市的人文素養指標,其經典涵意是能深切融入在地民眾日常生活中,結合歷史脈絡與發展精神打造在地人文底蘊,進而引發為吸引外地觀光客的觀光亮點。是項以金門軍事歷史脈絡為軸線,並攸關文化觀光的發展規劃,若能結合全縣都市計劃,配合景觀規劃、生活美學與環境教育課題,成為多元發展的博物館,兼具民眾休閒、鄉土教學、環境教育與觀光參訪等功能,必能增添事半功倍之效。 就本縣豐厚財力與現代建築技術而言,要規劃與打造一棟以上的鉅型建築並非難事,有關硬體建設與軟體配套都可延請專業人才相繼務實進行,然而這樣祇成功了一半,事後良善有效的管理經營,才是決定能否打造觀光亮點的重點,故而是項計劃在規劃時,包含人事應用與管理細節等,都有必要進行完整統籌與精密策劃,鉅細靡遺,力求圓滿。 鉅型建築物進入初步規劃,就要賦予遠大的目標,有時過於一廂情願,常易讓經營者感受莫大壓力;經營管理必與規劃目標相符合,進入管理實務階段前,則須慎選適切人才,以務實和積極的精神,按部就班處理才是。縣府曾有過建物竣工後贈與他人經營案例,代表性者即為東半島兼具文創館與美術館的「工藝館」,大方送給金大,卻要重新檢討新蓋美術館,這樣結果相信並非規劃初衷,既成事實誠乃值得後來者多加省思。 「金門軍艦博物館」應如何展示與陳列才能夠吸引參訪者的目光,適切的規劃內容陳設空間與內容是極其重要的課題,「金門軍艦博物館」的關鍵字為「金門、軍艦、戰役」等字詞,譬如將軍事紀念館陳列民俗文獻等無關資料都是不負責作法,故而在初步規劃時,詳細展示內容都當仔細考量進去,俾讓完美硬體空間,良善軟體內容相得益彰,方能讓民眾與貴賓參訪後讚不絕口,回味再三。 在世界山脊上,金門佔有歷史重要位置,目前本縣推展文化觀光時,不外打著傳統聚落、閩南建築、戰地史蹟與自然生態等招牌特色,而戰地特色卻是讓金門登上世界舞台的唯一元素,本縣有心規劃「金門軍艦博物館」,實在讓人充滿信心與期待,這所誠為金門解嚴二十餘年來,縣府首度規劃深具軍事內涵的參訪景點,相信在縣府團隊用心之下,必能圓滿落實並成為金門觀光新亮點。
-
肇建金門自經區 啟動兩岸多贏策略
為了帶動離島經濟發展、推動兩岸經貿的先行先試,金門縣政府正在進行金門自經區的規劃,而民間的光彩協會、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也在推動金門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公投;自經區似乎成了解救金門經濟困境的一帖良方妙藥。 事實上,台灣自經區的芻議已久,甚至行政院稍早還指定了「六港一空一生技」等先行自經區,並希望藉由特別條例的立法,開展試行地方的自由經貿,最後達到全台自由經貿的目標。這樣的擘劃及構想,乃大勢所趨,理論上也沒有問題,但放到政治的天平上,再加上大陸「服貿」的攪局,再好的政策也只能躺在立法院裡。這是台灣民主的代價,縱不滿意,也只能接受;然而,機會是不等人的,大陸繼上海自貿區後,福建自貿區等也成立了。大陸自貿區後發先至,而台灣示範區牛步化,原來金門是打算可以搭上「示範區特別條例」列車,但現況已不容許,加上福建自貿區的啟動,金門若然不思以經貿政策對接,被邊緣化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尤以福建自貿區的開放程度,又是福州優於廈門,金門的未來的確充滿了困境與難題。 平情而論,為了金門的未來,金門勢必要爭取兩岸經貿政策的「先行先試」。而福建自貿區的主軸也恰是對台交流,試辦閩台「服貿開放、貨貿自由、金融合作」模式,金門本區位優勢,擔綱起商貿對接平台的角色,應也毫無爭議。惟現實上,一無法源、二無授權,金門無法開展實質的經貿對接工作,因此,針對目前困境,至少有以下幾項工作是必須先竭力完成的。 其一,確立金門示範區之角色及功能:最簡易者,或可比照其他示範區,由行政院指定本縣特定區域或全島為自由經濟示範區。 其二,比照「兩岸試辦通航辦法」,頒行「兩岸試辦通商辦法」。 其三,比照自大陸晉江引水案,促請兩岸兩會簽署協議,授權金門縣政府與福建自貿區的官方洽接作業。 其四,台灣無法進行的服貿與貨貿產業,或可在金門、福建先行先試。 究理而言,自經區最重要的工作是它的內涵,而非名銜。坊間推動金門自經區公投,其內涵如何,便應詳加探究。如若像「六港一空」般的只是多一塊招牌,對金門的競爭力並無太大的助益;縣府目前已經成立兩岸事務推動小組,甚至針對金廈部分,也在試行平台會議,但如若沒有中央之於兩岸事務的法源與授權,恐怕多數將淪為泛泛空談。就如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詹方冠一行,於6月25日拜會陳縣長時,陳縣長所言,國發會應站在整體大戰略上思考,能夠在貨貿和其他經濟的議題開放給金門,讓金門與對岸對接。給金門一個機會,也是在幫台灣的悶經濟解套,賦予兩岸交流更多的發展與可能。 綜上,金門仍宜朝向肇建「具兩岸特色」自經區的方向發展。因為,金門是超越藍綠的場域,在金門,就兩岸事務沒什麼是不能談、不可行和不能做的。福建自貿區的崛起,既是危機,也是轉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金門發展有賴兩岸合作互利,一可紓台之困,二可讓人民有感,並有機會將金門建設為海西經濟區的核心,扮演前店角色連結整個台灣後廠,帶動台灣與大陸經貿的發展,並牽動金門的產業轉型與國際化進程。此應屬前瞻性的多贏策略,何樂不為?
-
眾志成城讓軍艦博物館早日落成!
在縣籍立委楊應雄促成下,國防部長高廣圻日前利用抵金視察防務的機會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針對金門景區新亮點-軍艦博物館建置規劃案,三位「關鍵」人物首度面對面在楊應雄立委辦公室討論並交換意見。 陳縣長著眼於金門觀光的未來發展,上任伊始,即大力推動「五鄉鎮、五亮點」計畫,其中軍艦博物館更是箇中關鍵。是以,今年1月份陳縣長與楊委員率團實地赴高雄軍港勘察中海艦,半年內觀光處已經召開3次工作管制會議及2次現地實勘,本月也完成先行評估方案的招標作業,希望能一舉形塑金門最有特色的軍事戰役景觀,為金門留下重要的觀光資產。然而,我們也清楚,軍艦博物館的成功與否,軍方及各界的奧援占有決定性的因素,畢竟事涉軍事及博物館專業,軍艦博物館的架構、內容均需有所本,甚至還要增添許多史蹟骨血,方能保證營造出一處原汁原味,又不失歷史復育價值,以及博物館內涵的重要資產,此節,端不是有錢就能辦好事的,如果欠缺專業支援及豐厚的內容,想要成事勢必倍加困難;此回有請縣籍楊立委安排高部長與陳縣長見面商談,讓國防部支援的規劃案方向能夠正式定調,應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此舉當有助於後續工作的推展。 平情而論,類同軍艦博物館一般的重大建設,應屬金門勢在必行,卻又「知易行難」的工作。因為,類以的工作如得不到軍方的認可及公眾參與,勢必只得其形,卻難窺堂奧;屆時恐怕只要有心者「毒舌」、非議一番,就能讓所有用心及苦勞都付諸流水。陳縣長一上任便將肇建軍艦博物館列為首要工作,益顯見其深思熟慮,以及為家鄉做事、替鄉親盡力的用心,對此我們深表感佩,更以為相應的規劃籌備工作,仍應在具備基礎條件的前提下、在鄉親的支持及關注下,循序漸進的推動,如此,方能益發彰顯其嚴謹與珍貴,並助益後續的維運與利用。以下謹提供兩點看法供各界參酌。 其一,常態專案組織的運作。但凡大型的計畫都會成立專案型的推動組織,但是否有用,或能否把資源用在刀口上,則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如前述,軍艦博物館的成功與否端賴能吸納多少資源,規劃、建設反屬其次;因此,在得到了國防部高部長襄助允諾後,承辦單位務必要清楚的釐清及界定所需的支援標的為何?又是那一個單位及窗口才能真正的為專案增添助力、解決問題。明確了需求,才能確保專案組織的順遂運作,助益日進有功。 其二,民間的共同參與。軍艦博物館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其承載了許多金門鄉親的美麗與哀愁,重要的是它更應是全體國人的重要資產;修復後的中海艦只是形體,如何從軍方、民間募集更多史料、獲得更多支持及關注方是重點。承辦方或可適時在一些關鍵節點思考加入公眾參與的機制,讓軍艦博物館更加的有血、有肉,賦予更多人殷盼的寄託與助力,如此,應有助於提升老軍艦的復育及軍艦博物館的存世價值。 總之,執著追求並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我們樂見縣府有執著追求正道及不畏艱難的信心及勇氣,更希望可以集眾人之力,早日見到軍艦博物館成為金門觀光的最亮點!
-
用積極之態度 為金門多做事
眾所周知,談到做事,必先談人,因為人是萬事萬物之主宰者,緣此,所謂人事,以人為首,乃一體之兩面,好歹在人,善惡在人,各行各業,莫不若斯,論其關係,猶如連體嬰,無可分搳,入公門為公僕,應以做事第一、服務為先之態度,自我要求,共同實踐,期以不負眾望,贏得人心。 縣長陳福海得有機緣服務鄉邦,為謀求社會大眾最大福祉而打拼,自始劍及履及,念茲在茲,再三強調,鄉親大眾之小事,即是縣政團隊之大事,誠信負責,戰戰兢兢,全力以赴,此期間內外紛繁,挑燈夜公,與其團隊成員將一天當兩天用,甘苦在心,無怨無悔,樂此不疲,復於日昨勉勵所屬同仁袍澤,金門正需建設發展,大家務必用最積極之態度,為金門多做事,奮發圖強,溢於言表,相信君無戲言,說得出,做得到。 持平而論,新人新政,無縫接軌,為應鄉親大眾之期許與需求,服務列車應時出發,持續加快速度,亦且加大服務廣度與深度,或許見仁見智,輿情反應不一,凡此有人說好,有人說歹,稀鬆平常,不足為奇,只要無違「依法行政」,而能「依法辦事」,即是正規常態,畢竟事在人為,一切應以「法、理、情」兼顧為原則,聞過則喜,有容乃大,問心無愧,心安理得也。 縣府兩次人事檢討陞遷調補作業,綜其目的,唯公無私,旨在因應工作需要,為金門多做事,新陳代謝,應為而為。依法循例,用人唯才,德必配位,即是合法合理。 再就核派發布之高階主官主管之人選以觀,就地取才,人才通用,平均年齡正值盛年,應足承擔繁劇,亦且多數擁有高等學歷,具有屬性之工作專業能力,及行政工作實務經驗,適才適所,功能效率,可期可盼。 何況,時代進步,日新又新,民意需求,直線上升,公僕不容尸位素餐, 得過且過,墨守成規,工作態度與服務之觀念,焉能不思改變。是故,去蕪存菁,遴優汰劣至關重要,誠如縣長陳福海於縣政府主持新任首長佈達交接典禮上所說:金門要改變,延攬精英人才,帶動金門翻轉,實現理想,邁入佳景,讓鄉親有感,公僕責無旁貸。因而,只要是想做事之人,熱愛金門這塊土地,時間永遠不夠用,大家一定看得到,有心就有力,是金門之人才,他一定好好培植,大家一齊用心經營,相信金門向上邁進之正向能量,就會凸顯出來,也一定可以為金門鄉親大眾作出最大貢獻。 俗云:人在做,天在看。意喻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平日所作所為,旁觀者清。例如地區社會福利制度做得好,有口皆碑,然其真正價值不在有錢好辦事,而在做得合乎「法、理、情」與公平正義,一棒接一棒,持續不斷,開創者功不可沒,後來者銳意創新,將餅做大。凡此,積極做事之態度,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有效果,正是公僕應為而為努力之方向。 金門要做之事,既多又繁。故而為金門多做事,多做不錯,有得無失。不做不錯,背道而馳,卻是大錯特錯。換言之,大家心正念純,唯德為本,以善作根,實事求是,持之以恆,未來願景可期。
-
金門人口增加的虛與實
金門縣人口持續增長,至今年6月底止,戶籍人口數已達129831人,較去年年底增加2108人,人口增加率位居全國22縣市第一,相較於多數人口增加緩慢,甚至負成長的縣市,過去20年來,金門縣的人口成長率,可謂一枝獨秀。 檢視金門縣歷年人口數變化,1992年11月7日金門解嚴,當年年底金門縣設籍人口數為44170人,此後逐年緩慢增加,2001年1月1日,開放金廈小三通,當年年底設籍人口數達56958人,此後設籍人口快速增加,到了2011年年底,正式突破10萬人大關,達103883人,依此增長速度,金門地區設籍人口數短期內就能突破13萬人,遠高於澎湖縣的10萬餘人。 人口數是評估一國、一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口數太少支撐不起一定規模的消費與內需,遑論帶動區域內經濟產業發展,就此脈絡,吾人應可正面看待金門縣的人口增加。 依前揭統計數據,自1992年金門解嚴以來迄今,金門設籍人口數從4萬4千人增加至13萬人,23年間增加高達3倍,成長幅度不可謂不驚人,惟進一步檢視人口增加的原因,金門人口之所以持續增加,並非出生率大幅提升所造成,而是「遷入人口」遠高於「遷出人口」的結果。 亦即,金門人口持續出現淨成長,關鍵在外來人口的入籍金門,問題是,「設籍人口數」並不等同於「常住人口數」,就這個角度來說,金門的實際居住人口應該遠低於設籍人口數,也就是說,金門縣的人口數或有「虛胖」之嫌。 一地的人口增減,不外「推力」與「拉力」交互影響的結果,早年金門生活環境艱難,住民謀生不易,而有「落番」、或遷居台灣者,這是使金門人口減少的「推力」;20年來,金門本地的主客觀條件已然不可同日而語,加上「小三通」、「金門大學」、「金門大橋」等重大政策與建設的推動,從而使金門產生吸引外來人口的「拉力」,依此而論,金門人口持續增長也等於是金門發展歷程的見證。 無可諱言,外來人口之所以選擇入籍金門,固然有因就學、就業、結婚而遷入者,但也不乏有著眼於金門優渥福利政策的入籍人口,有必要追問的是,扣除原籍金門,因就學就業必須離開家鄉的鄉親,目前究竟有多少設籍金門但並未長住金門的遷入人口? 對此,或許並未有相關單位做出確切統計,但我們不得不指出,如果只是因為金門福利措施而遷入,但並未有長住金門的事實,這樣的「遷入人口」除了美化金門人口統計數字,並無助於金門的發展,甚至有分食金門福利資源之虞。 誠然,目前為止,金門、連江是僅有兩個沒有負債的地方政府,但這並不意謂著我們無須留意金門的財政狀況,相反地,為開源節流、健全地方財政,並使福利政策真正嘉惠縣民,現行未實際居住的遷入者同樣適用縣府福利政策的作法,實有嚴肅面對、認真檢討的必要,規定遷入人口每年必須實際居住金門一定時日方能適用金門縣福利政策,或許不失為可以思考研議的方向。
-
投資教育就是投資金門未來
「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是陳縣長於日前在聽取「開瑄國小附設幼兒園新建工程」規劃簡報時,對教育首次宣示其前瞻性的高度。他說,每花一毛錢都要有前瞻性,邁向「永續島嶼、美好金門」的施政理念。 從中央到地方,諸多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或政治人物,慣常把「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或「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口號式的喊得震天價響,但很少見諸行動力。當陳縣長提出其教育施政理念時,必須檢視其具體行動作為佐證。令人激賞的是縣長劍及履及的操作風格,化為對教育投資的行動力! 對教育經費與學校規畫,有三項重大宣示:一是地方教育預算不輸給台北市,二是校園要有前瞻性規劃,三是以務實態度處理裁併校問題。 104年教育審議委員會上陳縣長指示,今年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預算編列新台幣25億餘元,佔金門縣政府總預算逾17%;教育處總預算為7億4750萬1000元整(含中央補助款1億114萬2000元、縣款6億4635萬9000元);縣議員多半不輕易刪減教育預算以資配合。縣長強調本縣「使用預算不輸給台北市」。 在聽取開瑄國小附幼園區規劃簡報時,突破前人的主張,認為「全縣的學校要做空間整理,以及有配套措施,始來談校園規劃,更能符合校園未來發展的需求和具有前瞻性的高度。」於是做了重要裁示,校區周邊私有地,政府將本於「有利於金門的公共設施、地方的文化教育發展」之前提,提出更多的誘因,讓人民感受到「不是被政府犧牲」,而願意共同為金門的各項發展盡一份心力和力量。他認為許多校舍的改建卡在土地問題,縣府將做大幅度改變,朝向以地易地或容積轉移方式辦理,以讓校園得以完整性規劃。這是金門劃時代的教育投資主張,具有深遠影響。 對提昇教育人員的作法,他指示今後校長遴選去掉縣長圈選制,回歸公平取材兼顧人品,教師評鑑不及格者要輔導補救,優秀者給予不同方式獎勵。為了拓展教育資源,親自與金門大學教授座談未來發展方向。 最能直接觀察其關心教育者,就是指示教育處,鼓勵學校與社區結合來辦理課後輔導,響應423世界閱讀日,發動全縣各級學校6438位師生,於當天07:30-08:00,透過不同方式同步吹響金門閱讀號角,展開閱讀活動,他並親自深入金鼎國小為50位小朋友講述繪本《坑坑洞洞》的故事。如此身教言教,就是投資教育最具體的明證。而教育處同時委託西口國小引進「明日閱讀」數位學習之全縣教師研習,更是意圖提昇本縣閱讀教育達到未來化。同時為了推展本縣學生國際交流,開拓學習視野,整合過去單兵作戰與游擊式的國際交流,責令教育處研擬「104年國中生英語教育旅行學習活動甄選辦法」,統一事權,從此於法有據,補助有本。最近前往英國,未來更可至全世界各國開展交流。 有鑑於政府人員多半因循傳統,恐無法啟動翻轉教育,或不明白其政策主張之精義,特別邀來國內外專研創造力的縣籍學者陳龍安博士演講與指導,辦理長達7小時的中、高階行政人員研習,透過學理與實務演練,企圖翻轉行政人員僵化思維,未能體恤民意,而無法做出令人民有感的作為。 就以投資教育,就是投資金門的未來而言,縣長與教育處團隊,正用心良苦的規劃與具體操作,展現十足行動力。開瑄國小校長孫麗琪在簡報時說,「我們深信給予孩子一個溫馨、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必定能夠孕育出健康、快樂、有自信的未來國家主人翁,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陳縣長深知「要讓縣府翻轉,腦袋瓜一定要先轉」,以具體的行動,強化行政領導職能,投資教育,導引正向能量,提升教育競爭力,共構「美好金門、永續島嶼」願景!
-
論金門商場停車場規劃
一個企業組織成功的條件和因素有很多,我們以為不論對於製造業或服務業而言,設施規劃的良好與否,便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停車場;對金門各類商場來言,更有其指標性與現代性之象徵及功能性。 儘管全球普遍性的經濟不景氣,但國人的購買能力以及購物慾望,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以金門來論,更為明顯。且看自從各類百貨及生鮮賣場進駐金門之後,其受歡迎及迫切之現象,即可看出其受歡迎程度;但也帶來不少後遺症,其中最受人詬病的就是沒有停車場,及因沒有停車場帶來的交通亂象,允為後續者注意,而相關單位在審核相關商場設立時,更應把現代社會、現代城市應有的停車場列為重要的項目之一,不僅在為縣民及交通設想,更為業者設想。 所謂在商言商,業者要吸引顧客上門的方式有很多,服務品質、購物折扣等行銷手法,皆為提升市場上之競爭力的方法;但就現代化之功能言,從最新研究發現,商場空間的配置方式、動線規劃的優劣與否,諸如賣場燈光明亮與否;陳設是否美觀;空間是否寬敞舒適,乃至並留有殘障者專用通道及電梯等設施。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停車場! 且不談在國外各種商場、賣場,停車場早已是必備之設施;沒有停車場,勢必無法吸引遠道而來的開車族光顧,也因此,規劃停車場早已是不言而喻的市場規則。即使是在寸土寸金之台灣,面臨市區高貴的地價,但近年來,在國際化,尤其是面對「車購族」的當令,停車場也早已是一種吸引顧客的重要手段。 也因此,是否具備足夠的停車場,也就成為都心型百貨公司的重要條件,因提供顧客停車方便,而增加集客能力;同時因顧客以汽車為交通工具,使實質商圈擴大,有利營運提昇,具備方便、足夠之停車車位也因此成為都心型百貨公司最有效之競爭優勢之一,此外,停車場管理之良窊,影響顧客停車之效率與滿意度,應列為管理上重點項目之一。 金門!這個早晚必須轉型之海島,且不談在地化與現代化之議題;現代化且便利化之生活機能是現代公民社會之主要條件之一;更是現代化以民為主之政府的責任。因此,我們在面對金門轉型之際;在面對各種商場、賣場進駐金門之時,除了安全、消防等相關之法令審核外,是否具備停車場,應列為重要之審查條件之一,除方便採購停車、避免交通亂象外,更是金門邁向現代化人性化城市之里程碑,願相關單位重視之、嚴視之!
-
自大陸引水簽約後的省思──感謝祝福並與全民相勉
歷經二十年的殷勤協調與艱辛會商後,金門自大陸引水簽約計劃終在本週圓滿完成,而這歷史性的一刻,讓金門再次展現海峽兩岸中流砥柱般的關鍵位置,同時也提醒著地區民眾飲水思源,全民對如同生命泉源的水資源當更加珍惜。 自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始終是當政者為民祈福的最高指導原則,如何為民眾謀求更高福祉常是公部門施政的重要目標,如今,而這個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引水任務,在本縣經過諸多的考驗與努力後,簽約儀式終告完成,也正式開啟新頁,政府的用心大家看得見。 簽約儀式盛會中,陳縣長表示:「將積極開發水資源,力行節約用水」,明確指出本縣未來更加用心的努力方針,特別是本縣高舉觀光產業大旗之際,與水資源的整合應用實有密切關聯,公私部門如何開源節流非常重要,不僅公部門當有效管理自然水源,同時合理控管農業灌溉與產業用水,妥善監控與管理地下水(井),民間確實力行節約用水等等,都是可思考的方向。 是項引水工程期約需二年,本縣期盼2017年實現,完工後期能確保金門地區中長期發展用水所需,最終目標就是金門能夠長長久久,都有好水用,有好水喝。引水工程期間有賴主辦單位的用心執行,而其他公私部門與民眾更當同心配合把配套措施做好,同時金門永續用水計劃應該站在更宏觀視野來考量,也就是水既是生命之泉,也當為地區所有生物著想,尋求一個自然和諧的友善環境,唯有好山好水奠下好基礎,金門才能為觀光產業打開更寬廣的大門。 當工程單位戮力投入相關引水工程之餘,政府與民間當可擔起「將積極開發水資源,力行節約用水」的包袱,因為不積極開源節流,再多的水也不夠用,用錯地方等於是在浪費水,重新檢討地區農作結構也是有待努力,妥善維護現有水庫用水安全與乾淨更當是全民監督的責任,此次引水簽約場地原本是個爭議性頗大的工程案,讓人再三省思尊重人與尊重自然的嚴肅問題,並可作為施政借鑑,因為這對一心想大開觀光產業之門的本縣是非常重要的。 金門的飲用水政策,就從這個引水簽約儀式邁向一個里程碑,而全民開源節流思考,當從這個歷史性一刻重新出發。「兩岸交流無價,推誠合作無敵」是項完美的歷史共業,我們期待未來用水更能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而飲水思源,不僅要珍惜這島嶼的每一個人,同時也要珍惜這塊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既要為我們這一代著想,更要為後代子孫著想,再造一座好山好水的幸福島嶼,成為海內外賓客爭相參訪的美麗島鄉。 這個歷史性的引水簽約儀式後,我們感謝縣府的用心,也祝福承辦單位不辭勞苦的執行任務,同時自許由金門山水自然和諧到兩岸交流和平圓滿,始終都能綿遠流長。
-
正視零負債及高房價問題
根據內政部七月中旬發布的最新一期都市地價指數,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上漲2.14%,自2010年以來漲幅最低,漲幅已見趨緩;在直轄市、縣(市)中漲幅最大者為金門縣;金門縣不但地方政府零負債,且又「連莊」都市地價上漲冠軍,漲幅達7.64%。 相較於近期媒體頻繁報導的苗栗縣負債6佰多億元、財政「希臘化」的問題,金門縣的體質及處境無疑是令人稱羨的;因為,就整體而言,地方的建設強度往往直接反映在對地方首長滿意度的表現上,於是乎前苗栗縣長可以年年獲得遠見雜誌「五星縣長」的肯定,卻也有著大幅舉債、債留後任的隱憂。就調查結果而言,「唯二」沒有負債的縣市,就是金門、連江,是以舉債建設已變成常態,這也導致地方財政壓力越來越龐大。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爭相擴張舉債進行建設的情況下,台灣的國債壓力將越來越沉重,如果再不節制或監控地方政府對財政的舉債問題,西班牙地方政府財政相繼破產的窘境,殷鑑非但不遠,而且就在眼前。 事實上,舉債建設並非便是壞事,負債的多寡尚在其次,重點要看資產狀況,以及償債能力。就如全國負債第二名的苗栗縣政府負債648億元,窮到連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但負債2539億元、第一名的高雄市,其資產則是負債的5倍多,而苗栗只有1倍多。高雄市政府還自詡是「台積電能不能和雜貨店相比」。誠然,這樣的說法有其根據,只要還得起債,欠再多錢都是各縣市自己的本事,但如果舉債拚建設、搏政績的成果,是員工發不出薪水、債留子孫,就誠然不是美事了。 就金門的狀況而言,建設絕對是必要的,建設也不是原罪,在規劃的財政、舉債額度內搞自己的建設、拚縣民的福利,想來多數人也不會有意見,但大家也知道,金門財政體質的優異,得益於金酒盈餘,而金酒多數的盈餘更是挹注在地方福利支出上;取之於地方,用之於地方本就無可厚非,但金門福利之優,已讓多數人「麻痺」,本應惜福感恩的心情,變異成了貪婪的心理。有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社福支出就像一個大坑,挖了容易,填起來困難;單一金酒的盈餘可以讓我們風光多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更多的地方財政命題等著我們去探索,為了全體金門鄉親的共同利益,我們更應該想著拿多餘的錢去創造更多的財富及效益,而不是一味的指望放在自己的褲袋裡。戰地政務時期55歲至64歲縣民慰助金發放在即,雖美其名為遲來的正義,但我們更欣賞將「正義化為愛心」的呼籲;一年3萬6千元不足以令人更富有,但如果能為弱勢、社會多一點貢獻,不是更加符合分配正義的普世價值? 再者,金門又「連莊」都市地價上漲冠軍,便非一件好事。房地產不能僅以商品視之;「居住正義」不僅是普世價值,更是國民的基本人權。如何遏止炒作地皮、房產,專家們已經提出許多方法及作法,容不贅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早日讓居民們看到符合其收入、具有可欲性的房產商品,而不是眼見其淪為炒作者的斂財工具,卻毫無作為。 房玄齡有言:「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我們與其笑看金門地價漲最多且零負債,不如想想如何運用零負債的優勢,開創更大的公共利益,並不讓高房價成為縣民的不可承受之重。
-
慶賀自大陸引水簽約 兩岸民生合作水到渠成
金門自大陸引水在7月20日假昇恆昌金湖飯店舉辦簽約儀式,在福建省蘇樹林省長及本縣陳縣長的見證下,由大陸的福建省政府水利廳與金門縣自來水廠代表簽訂了合作供水的歷史性文件。套句國台辦張志軍主任的說法,引水案終於走完了「最後一哩路」。 事實上,金門自大陸引水案自倡議以來,已歷經了十八個年頭;十八年足以消頹一個人的豪氣壯志,卻不足以阻擋兩岸交流的洪洪浪潮與熾火熱情。金門缺水是老問題,但金門為什麼一定要自大陸引水,一直有著意識型態的爭論;究理而言,中央及金門從來沒有在多元水源的開發上懈怠過;除了自大陸引水外,就地下水庫、海淡技術、再生水回收再利用等方案也議論甚久,行政院甚至還特別決議成立了「金門地區水資源供需專案小組」專責解決金門的缺水問題。結論也不令人意外,除了要設法解決金門地下水超抽外,考慮金門長期發展用水需求、製水成本,以及地下水保育工作,優先自大陸引水,才是最符合金門及國家利益的選項。 當然,兩岸融冰、交流、洽談都不是今時今日才有,初期兩岸以民間協會的名義進行初步的接洽及探索,雖然都認為技術面可行,但如果捅不破「政治藩籬」這層窗紙,要談進展無異是「緣木求魚」。所幸,兩岸政府也確實看到了金門的民生需求,並共認這樣的需求具有政策的可試性。於是在2013年6月21日,兩岸海基會、海協會第9次高層會談時,簽署了「兩會有關解決金門用水問題的共同意見」後,有了急遽性的突破及發展;自此雙方同意依各自程序協調主管部門積極推動,也才有了後續指定福建省水利廳與金門縣政府做為工作洽談單位、福建省供水有限公司與金門縣自來水廠為技術商談單位的重要進程。然而,洽議的過程中,困難必定存在,尤其國內還不時的拋出國安疑慮、大扣「紅帽子」;所幸在歷經3次工作洽談會議、8次技術商談會議後,終於議定了所有細節,甚至陸方也在「優先供水、優質供水、優價供水、依法供水」的原則下,做了適度的讓步,終令大事底成,並有了這次在金門以福建省水利廳及金門縣自來水廠為代表的隆重簽約儀式。 然而,我們也知道,簽約儀式代表著階段性工作的圓滿,更是下一階段工作的起點。大陸引水工程還要完成一些海上、陸上的管線布建,甚至是水質監測點、集水庫的建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估計在106年底金門鄉親就可以使用到來自大陸的民生用水;誠然,這個案子的意義不僅在其表象的通水,而是更大的表徵著兩岸民生資源交流的可行性及發展性。試想,在引水計畫的基礎下,金門又何嘗不能再進一步開展通電、海洋資源保育,以及商貿對接的具體工作,因此,引水不僅是兩岸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建設金門重要的轉捩點,若以增進人民福祉為依歸,或許兩岸民生合作將永無止境。 總之,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以及視野不斷的改變。自大陸引水案簽約,象徵著兩岸民生合作的大跨進,然而,也有著更多的合作議題仍待兩岸的有心人來共同努力及推動!
-
要檢討才能進步,要進步必須檢討
──由政府各機關召開年中工作檢討會說起 歲月輪迴,季節更迭,時值炎夏秋初,熱浪迫人,政府各級機關刻正紛紛召開年中工作檢討會,檢討過去,策勵未來,佳規良制,薪火相傳,恆久以來,蕭規曹隨,未廢未止,迄今盛行不衰。 所謂工作檢討,大致分為兩個時段實施,即「年中」與「年終」各有一次,分別在每年七月及十二月舉行,稱之為「年中」及「年終」工作檢討會。概由各機關首長親自主持,由下而上,所屬員工務必出席參加,否則應依規定請假,不許任意缺席不到,因而此項工作檢討會,乃是各級政府施政計劃要項,週而復始,持續推動,要求落實,強調再三,然而,成效不臻理想。 根據了解,有例援例,各級機關之工作檢討重點範圍,仍以各機關年度施政計畫配合預算執行情形與工作得失為主,此外列有自行創新與建議改進事項,會議時間備有書面報告資料,並由上一級單位督導部門派員列席指導,會後即將成果逕循行政系統陳報,而由縣府相關局處彙整併辦,俟後縣政府定期召開總檢討會,到時各機關首長必須親自出席,所有之建議若需縣政府協助支援處理解決者,馬首是瞻,係以縣政府回復紀錄為準,如果涉及法令規定、政策層面,或是與經費預算及人事增補者,多採慎之於始,妥善計議,難以一次補足到位。 換言之,工作檢討之功能,在於發掘問題,檢討缺失,加強策進,緣此,凡屬本機關應興應革之權責事項,平日則應秉於職責,主動積極謀求因應之道,否則,事事陳報上級申援,既不符合設官分職之精神,如何提昇行政效率。 持平而論,社會結構劇變,民意需求直線上昇,身為大眾公僕者,仔肩繁重,縣長陳福海為能一償奉獻鄉邦,造福社會人群之職志,愛才若渴,屢以「一天要當兩天用」之服務理念,與團隊袍澤同仁相互勉勵,有鑒於此,對於一成不變之例行年度施政計畫工作檢討,何妨在檢討作法上予以改革創新,祛除枝節,強化本質,則將年度施政計畫工作檢討重點範圍放大加深,擴及本機關之「人、事、時、地、物」五大議題,例如機關工作有缺失,則應自行針對形成之原因,深入加以檢討,期使本機關全體同仁都能了解,究竟問題出自人為抑或出自時間、器材設備不足或另有其他因素所引起?藉此建立共識,激發團隊成員之責任感、榮譽心。 而縣政府之工作檢討會,應以解決民瘼,紓解民困,消除民怨為主,置重點於「食、衣、住、行、育樂」民生大計,繁榮地方等事項,俾應民需民求,諸如日前對於地區「食安」與學生暑假期間校外之活動,要求務必切實加強宣導注意個人安全,證諸縣政整體為民服務深度與日俱進,檢討工作,不曾間斷停歇,民以食為天,無安全則無一切,看到問題缺失,及時力求改善,不啻即是檢討之真義。 再說:要檢討才能進步,求進步則需檢討。面對龐複庶政事務,為期好要更好,做到不負眾望,檢討工作非常重要,因為「檢討」就是「實踐」之動力,最忌開會如儀,浪費時間,毫無價值,敷衍了事。 孰是,檢討工作貴在實事求是,自我惕勵反省,儘管要解決許多現實問題,主客觀條件必須配合,但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之服務態度不能改變,畢竟檢討有助施政服務,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