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期望軍事資源成為金門的聚寶盆!
前些日,全球防衛雜誌記者抵金訪問縣長李炷烽,探討金門的軍事資源與觀光發展問題。李縣長強調,軍事資源是金門發展觀光的最大訴求和利基,可惜軍方態度相對保守,如在法令上不能徹底解決,移交接管的軍事設施將像雞蛋一樣,只能捧在手上,既不能吃,也不能賣,徒然阻礙觀光發展向前走。 誠然,李縣長對現行軍事設施運用的狀況,形容得很傳神──捧在手裡,卻吃不得、賣不得的雞蛋;或許,稍有不慎還可能砸了「本錢」,惹來一身麻煩。 不可否認,多數人都對軍事資源助益於金門的觀光發展,存有高度的期待;原因在於它的話題性、歷史性,以及無可取代的特性。也有人曾拿「諾曼第」今日榮景來自憐身世,甚至賭氣的認為,軍方的思維模式和官僚作風,根本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在此,我們不願人云亦云,也無庸火上加油,只想實事求是的驗證一下,金門的軍事資源發展觀光,還有沒有大戲?有沒有救藥? 首先,排雷的進度。地雷問題直接阻礙了金門的土地運用及發展,更深刻的理解是,沒有那個蠢蛋會在遍地危機、定位不明的小島上砸大錢,這就是金門今日的際遇。所幸,最近看到露出了一點曙光,軍方成立排雷專業部隊,正式在金門展開自力排雷;事實上,軍方能否在「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律定的七年限期內,完成島上的排雷工作,還在未定之天!但至少要有「公布完整的排雷進度」的誠意及態度,不要讓金門鄉親總在「美麗的錯誤」中反覆。 其次,法令的鬆綁。國軍精實案下,金門島上的駐軍只剩下四、五千人,軍事據點的釋出勢在必為;然而,在作業上,軍方卻要求釋出據點的產權糾紛、後續處理,接手單位必需概括承受,這種「甩手員外」的態度,實在令人無法苟同。「軍占民地」、「軍害民權」或許是時代的必然,但對於窒礙金門的發展,軍方卻不能不負起責任。因此,國防部有責任早日促成相關法令的制訂及鬆綁;對於百姓的損失要合理的補償,對於地方發展,要盡力成全。更具體的說,就是要讓移交接管的軍事設施,早日步上經濟開發、商業用途,才能利民福國。 最後,資源的釋出。對於軍事資源的釋出、活化與利用,理應有全盤的視野及思維。軍事資源的釋出既不是甩麻煩,更不是接爛攤;像目前東一處、西一塊,「柿子挑軟的吃」的作法,實不足取。我們以為,軍方與縣府應該針對全島計畫釋出的軍事資源,來個總體檢,可行或不可行的,值不值得開發的,需不需要保留的,都應該在短期內,透過專家的履勘、公開的論證,而有個具體的結果。金管處與縣政府甚至應該就此組織「聯合辦公室」,既要加強爭取力度,更要務實的統合資源,絕不能讓軍方再打馬虎眼。 總之,話說得再多,都不如一次確實的行動。排雷的順遂、法令的鬆綁、資源的釋出均關乎軍方實事求是的作為及態度,但似乎只要軍方不動,我們就一點輒都沒有?該是訴諸行動的時候了,金門的未來不能毀在軍方的「保守」上,更不能沈淪在我們的「長吁短嘆」裡。軍事資源之於金門觀光發展,到底是「臭雞蛋」,還是「聚寶盆」,猶看我們努力得夠不夠?
-
廈門進步毋免講金門發展卡要緊!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小三通」之旅系列之六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一行廈門考察返金時,守候在水頭碼頭的媒體記者爭相追問:「會不會暈船?對小三通感覺如何?」但見高齡九十一歲的王永慶,經過三天的舟車勞頓,仍神采奕奕扶杖而行,愉快地回答記者:不會暈船,感覺不錯,和大家想的「同款」,小三通方便,還有改善發展空間! 然而,隨行在側的夫人李寶珠則表示:小三通很方便,省時間、又省錢,感覺很好!有記者繼續問:對廈門的觀感如何?頗為健談的李寶珠則說:「廈門的進步甭說,重點是『金門卡要緊』,還要繼續發展!」換言之,被尊稱為「三娘」的李寶珠這一席話,並非隨便說說,其中隱意值得鄉親深思! 不可否認,廈門只有一百三十二平方公里,比金門島還小,但兩岸關係和緩之後,被列為「經濟特區」,在中共當局精心擘劃下,各項建設突飛猛晉、工商發達,且環境充分綠美化,交通秩序良好,已是名揚國際的「花園城市」,成為大陸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樣板」;畢竟,即使放眼全台,也難有一個城市可相媲美,更遑論離島金門! 事實上,常往來金、廈的鄉親都看在眼裡,廈門建設繁榮進步,到處充滿著活力和商機,而金門依然原地踏步,只要從廈門搭船回金門,短短四十分鐘裡,眼簾的場景由大廈林立,轉換入樸實的鄉村,簡直有天壤之別,難怪「三娘」李寶珠直說「廈門進步毋免講,金門發展卡要緊」,應是有感而發肺腑之言! 金門自民國八十一年結束「戰地政務」實驗開放觀光,但迄今十四年來,島上像樣的大樓屈指可數。不久前,廈門媒體記者訪金,回去寫了系列報導,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金門的樓都很矮,很少超過四層的;據說金門人不期望走都市化路線,希望「贏在鄉村,亮在民俗」。 或許,以目前的現況,每年「小三通」近六十萬人次的旅客,惜幾乎是過境而不入「門」,政策設限使然,金門蓋再高、再多的樓房也枉然;何況,以金門眼前的條件,只能致力發展觀光事業,但無論是台灣或大陸的訪客,想看的絕不會是高樓大廈,而是金門獨有的戰役史蹟和閩南人文采風,因為,要看高樓大廈,何必跑來金門?近年來,大陸以發展經濟為政策指標,規劃區內的古蹟建築並無保存,又因「文革」期間「破四舊」,宗祠、寺廟皆被拆除,神主牌和族譜也焚燒殆盡。去年,「廈門市閩南文化學術研究會」來金交流,盛讚金門閩南傳統建築保存得非常完整,將來海內外華人要到金門,才能找到「閩南的故鄉」。 平情而論,金門的土地均為私有、且畸零,又受限「都市計劃」土地分區使用,更因戰亂居民傷亡或流落異鄉,產權問題糾葛難解,無法整體規劃開發,此外,海岸、山陵仍屬軍管,許多土地列入國家公園範圍,不能開發利用;君不見,廈門五通附近沿岸,蓋了許多觀賞大膽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看板的海鮮餐廳,夜夜高朋滿座,而到金門的觀光客,入夜只能在飯店看日光燈,誰願再次光臨或推介親友?我們認為,金門機場、碼頭應先擴建,土地分區使用宜大幅鬆綁限制,部份海岸能爭取開發利用,金、廈兩門的建設發展,差距才不會愈拉愈遠!
-
發展地方特色餐食金門還要更努力!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小三通」之旅系列之四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日前自廈門「小三通」經由金門中轉返台途中,全程絕口不談政治,卻對金門的鄉土小吃情有獨鍾,雖然人還在廈門,就透過隨行人員表示想吃金門的蚵仔麵線,最好是到路邊攤用餐,讓接待的縣府人員見識到台灣「經營之神」十分鄉土的一面。 「台灣經營之神」愛上金門的蚵仔麵線,還希望能到路邊攤享用最正宗的金門風味地方小吃,實令鄉親們受寵若驚。畢竟,國內多數傳媒對王永慶提早自廈返金的原因,都下了「因為扁珍弊案」的標題,但王永慶卻絕口不談政治,反倒是金門的蚵仔麵線,卻因此風光上了全國大小媒體,免費為金門行銷打廣告,確是令鄉親始料未及。 金門蚵仔麵線的美味,雖然連王永慶都「掛保證」,然卻缺乏大規模的推廣,甚至,多數國人還搞不清楚金門和台灣的蚵仔麵線,到底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金門的野生石蚵,個小鮮美,搭配傳統的手工麵線料理,便是人間美味。爛而不糊、清而不濁、鮮而不鹹是金門蚵仔麵線最大的特色,這絕不同於台灣勾芡偏鹹、油而甜膩的口感,無怪乎極重養生,甚至從未到過金門的王永慶,也能久聞盛名,希望品嚐道地金門蚵仔麵線的風味。 平情而論,石蚵是金門重要的海產,麵線更是許多金門遊子念茲在茲的驕傲,兩者結合的料理,堪稱「天作之合」,如能再加以有效的行銷及推廣,「錢」途定無可限量。現在,民間已有不少業者投入金門麵線的研發,口味也愈來愈多樣化,但金門道地的石蚵,卻因保鮮和加工的問題,始終走不出傳統市場;基此,我們提出以下的發展面向,供鄉親參酌。 首先,推廣宅配及郵購服務。麵線的宅配、郵購已經行之有年,海蚵的行銷通路,卻備受侷限;因此,地區的漁政單位,應可考慮輔導設立海蚵的生鮮真空包裝場,以規模化的作業降低成本,確保品質;然後再結合麵線,製造禮盒,大舉投入生鮮通路,並開放相應的宅配服務。我們以為,要讓金門的蚵仔麵線走出去,一定要有開創性的作法,或許在王永慶此番的免費「代言」,以及養生風氣的助威下,說不定金門蚵仔麵線,也能如「台塑牛排」一樣名聞遐邇。 再者,建立認證制度及識別標章。任何品牌產品的建立,首重「身分」的認證及識別系統的建立;蚵仔麵線是國內民間最通常不過的小吃,如何辨別「台」、「金」的不同,讓消費者感受到明顯的差異,以及不同的訴求,便是金門蚵仔麵線成功行銷的關鍵。因此,要推廣「金門蚵仔麵線」,首先必需「正名」,或許構思一個更響亮的商品名稱,或許建立一套共通的辨識系統;只有讓金門的蚵仔麵線與「眾」不同、高「人」一等、易辨易購,便能實質的造福金門鄉親,讓「金門」蚵仔麵線攀上高峰。 誠然,王永慶先生在金門的停留只有四個小時,相信金門已經充分的滿足了他這趟「看看走走」之旅;或許正有某些兼利金門發展的念頭,正在「經營之神」的腦中萌芽。一碗蚵仔麵線,就足令「經營之神」慕名神往,何況我們還有廣東粥、閩式燒餅、烈嶼芋等等「不平凡」的特色餐食;蕞爾金門,何庸妄自菲薄?
-
向漳州電廠買電提昇金門投資效益!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小三通」之旅系列之五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日前循「小三通」前往廈門,並未表明目的為何,僅夫人李寶珠低調回應媒體表示是「走走看看」,但金門府、會首長均前往機場和碼頭迎接,台灣地區媒體更是爭相報導,可見高齡九十一歲的王永慶這趟「小三通」之旅,確是走得很風光,也看了金、廈兩地的投資環境! 同樣的,王永慶一行抵廈門時,大陸方面福建省長、黨委書記等高官亦出面歡迎接待,只是,王永慶一貫行事低調,且大陸並未開放記者自由採訪,台灣地區媒體無法隨行,此行在廈門地區「走」了那些地方、「看」了那些投資事業,不見媒體詳盡報導! 然而,可以猜想的是,由台塑集團投資的「廈門長庚醫院」預定明夏開始營運,主體工程建構正緊鑼密鼓;而漳州華陽電廠擺脫虧損黑暗期,成為閩省經濟建設的電力主幹。王永慶冀望將在台灣發展石化、電力、醫療成功的經驗複製到大陸,如今三大夢想成真,雖於今年六月交棒退居幕後,但「走走看看」曾付出心血的投資事業,亦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王永慶大陸投資之路,走得十分坎坷,原本看好的海滄石化專區,卻在「戒急用忍」下成幻影,另漳州電廠投資計劃,也因經濟部有意見被迫撤回三十億美元資金,但前期作業已投入大量資金,豈能半途而廢?只得透過美國子公司繼續投資;隨後,原本簽約保證生產的電力,由陸方收購每度為人民幣五毛錢,可是,三年後第一台機組併網發電,陸方以經濟未如預期為由,電價以六折收購,每度僅剩人民幣三毛錢,既不符成本,且多餘的電力無法轉賣廣東,營運發生嚴重虧損,因此,國內「綠營」媒體對王永慶個人大肆撻伐,以「王永慶先生還能怪罪戒急用忍嗎?」、「經營之神王永慶、神州經營難稱神」、「玩不過中共,王永慶獨資漳州電廠慘敗!」等社論與評論冷嘲熱諷,意在提醒熱衷「西進」的台商應有所覺悟。 幸好,王永慶不愧是「經營之神」,隨著大陸繼續走改革路線,經濟大幅起飛,用電需求孔殷,熬過五年的虧損黑暗期,去年起轉虧為盈,現每月有近十億元的獲利,盈餘開始回饋「台塑三寶」,令持有股票的投資人眉開眼笑。同時,便宜的電力帶動福建「海西經濟」高度成長,王永慶投資電廠沒有「踢到鐵板」! 金門是海中孤島,水、電資源貧乏,難以招商引資帶動地方繁榮發展,有鑑於此,縣長李炷烽於立委任內和當選金門縣長之後,曾多次提出向大陸購電的建議,因為,金門發電成本每度高達七點二元,對岸的漳州華陽電廠只需一元三角,如果中央允諾向台塑集團購電,每年能節省十億元移作其它建設,可為金門經濟繁榮發展奠定深基。 日前,縣籍立委吳成典在國會提案,建請政府准許金門向漳州電廠購買廉價的電力,將撙節下來的開支,移作金門地方建設,以有助提升投資效益,獲得四十八位立委連署支持,經提院會獲無異議通過,已送請行政院研處之中。我們企盼,中央能衡諸金門位處離島,沒水、沒電難以發展經濟,應准予金門向台塑集團投資的「漳州華陽電廠」購買廉價的電力,以有助提昇金門投資效益!
-
金廈小三通省時方便還需更多配套發展!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小三通」之旅系列之三 曾極力主張兩岸「三通」越快越好,否則,台商優勢將失的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日前首度試行「小三通」乘船到廈門,展開三天兩夜的「廈門長庚醫院」興工考察行程。 首次以「小三通」往來金廈的「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表示:「小三通很方便,省時間,但還有改善成長的空間。」而夫人李寶珠則表示:「廈門的進步不要去說它,重點是金門卡要緊,還要繼續發展!」 的確,金廈「小三通」的快捷、省錢,不僅「台灣經營之神」印象深刻,所有往來兩岸的台商旅人也都感同身受,然而,大家的期許也目標一致:為了兩岸的和平未來,為了金門的建設、發展,「小三通」必需做更好,才能符合國家及人民的最大利益。 平情而論,政府當年開放「小三通」時,所揭示的「增進兩岸良性互動,改善兩岸關係」、「改善生活品質、增進居民福利」,以及「促進金馬地區的建設與發展」的三大政策指標,以目前的現況觀之,可以是全部跳票;唯一成就的,僅是「特定」人員的便利往返。而且,在缺乏有效配套政策的前提下,「小三通」只繁榮了金門機場和碼頭的廁所,甚至,連「過境消費」都無法充分的發揮效能,無怪乎部份鄉親談到「小三通」,迄今仍氣得倒過來唸,成為不堪入耳的「通三小」。 綜觀此次「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造訪,對金門而言,可能只是個「驚嘆號」,然其「小三通很方便,省時間,但還有改善成長的空間」的看法,以及其夫人李寶珠「重點是金門卡要緊,還要繼續發展!」的談話,卻鞭辟入裡的指出金門立足於優勢區位下,卻無法有效掌握發展利基的困境。或許,以下兩個面向,便是金門「破繭而出」的有效方法。 首先,賦予金門特別行政區的法源。推動金門成為「兩岸經濟特別行政區」是陳總統在金門許下的莊嚴承諾;現在,我們或許無法要求陳總統履行,卻可以籲請占國會多數的在野黨,儘速檢討通過「金門特別行政區」的法源。有了法源,便有頒行單行法規、「量身訂做」金門發展政策的機會;「小三通」之於金門才真有「大用」。 其次,放寬「小三通」的適用對象。一個民主國家絕無理由用「身分別」來限制人民「行的自由」;我們以為,兩岸人員的便利、自由往返,是金門謀發展的基本條件。有更多的人往來金門,金門才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王永慶一次旋風式的到訪,便為金門養生村燃起希望;金門還需要更多的「希望」,才能昂首闊步、擺脫桎梏。 誠然,如同許多企業一樣,金門未來發展離不開大陸;今年前三季台灣上市、櫃公司大陸投資認列總收益逾六百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六成以上;其中台塑集團旗下的南亞收益名列第四大,顯示大陸布局已邁入歡笑收割的階段;同時,漳州後石電廠隨著大陸經濟加速起飛,去年已轉虧為盈,現每月大賺十億元,王永慶先生的高瞻遠矚,「經營之神」實非浪得虛名! 而今,力促兩岸「三通」的王永慶,走了一趟「小三通」之後,直指「很方便,省時間,但還有改善成長的空間。」企盼「台灣經營之神」的發聲,中央能聽進耳裡,儘快鬆綁政策枷鎖,給予金門應有成長的空間!
-
金門興建養生文化村開拓休閒遊樂商機!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小三通」之旅系列之二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循「小三通」方式,考察「廈門長庚醫院」興建工程,返回金門之時,立委吳成典、縣長李炷烽、議長謝宜璋等前往水頭迎接,並陪同在金門考察四小時,繞行慈堤到古寧頭、經瓊林走環島北路到鵲山,年逾九十的王永慶特在林務所內午睡半小時,再走訪料羅港之後,抵尚義機場搭機返回台北。 當晚,有電視新聞播出「找商機!王永慶將在金門蓋養生村!」同時,縣長李炷烽也出現在畫面表示:「我們是有這樣的期待!」換言之,金門氣候宜人、環境幽美、空氣清新,適合老人居住安養,因此,在金門興建養生文化村,確是理想的地方! 眾所皆知,王永慶九歲時,其父王長庚病倒在床,無錢醫治不幸去世,且與他一起賣米的大弟王永成,也在二十六歲因肺病往生,兩者都是王永慶心中之痛。因而於民國六十五年以其父之名創辦「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希望照護病痛傷患,經過三十年的經營,打造全台最大的醫療王國,而今更擴展到大陸神州。 同樣的,大陸走改革開放路線之後,鄧小平指示廈門成立「經濟特區」,王永慶看上廈門南邊的「海滄漁村」擁有十多公里的深水港,希望投資石化和發電事業,大陸當局從善如流,大筆一揮劃了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歡迎「台塑集團」進駐,然總統李登輝以「戒急用忍」阻止台塑西進,王永慶一氣之下走避美國,平日事母至孝的王永慶,雖常打電話回台陪媽媽聊天,但有一次「台塑阿嬤」撥電話到美國,聽筒那端傳來「答錄語音」,傷心地自言自語:「講話的聲音不是兒子,如果他還活著,絕不會遺棄我!」王永慶知悉潸然淚下,決心放棄海滄石化投資,立即飛回台灣,興起建構「幸福人生」安養文化村的念頭。 首先,王永慶先花一百億元在林口興建養生文化村,隨後,又相繼在宜蘭、嘉義投資,希望實現「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尤其,王永慶認為傳統安養機構,老人住進成了「等吃、等睡、等死」的人,而在「長庚養生文化村」裡,老人不能被動接受服侍,應主動經營自己想要的人生。一些不需體能、不具危險性的工作,宜由村中老人擔任,達到「老扶老、老助老、老愉老」的終極境界。 然而,由於台灣老年人普遍有子女,市場需求不大,因此,「長庚養生文化村」未擴大投資,反而看上大陸實施一胎化之後,未來一對夫妻至少要照顧雙方父母四人,甚至,如果父母的雙親還健在,最高可能要照顧十二個老人,所以,「廈門長庚醫療園區」亦規劃護理學校,正大量培養護理師,帶領有能力的老人服務老人,開拓優質的「養生文化村」。 如今,「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一趟「小三通」之旅,並在金門考察四小時,傳出有意來金興建「養生文化村」。因為老年人多病痛,養生和醫療無法分離,特別是金廈本一體,大陸經濟起飛有錢人很多,如果「金嶝大橋」能建成通車,當廈門地區高度開發之後,金門將是休閒安養的花園,因此,我們期待長庚能來金門設養生村,藉以提升醫療品質,開拓休閒遊樂商機!
-
爭取廈門長庚醫院提供鄉親醫療救護!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小三通」之旅系列之一 被譽為「台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先生,日前在夫人李寶珠和女兒王瑞華,以及「廈門長庚醫院」執行長王文祥等幹部陪同下,首次來到金門,並循「小三通」方式前往廈門,雖低調表示只是前來「走走看看」,但此行的「走走」和「看看」,對金門而言,意義不同凡響! 果然,王永慶一行三天兩夜的金廈「走走看看」,是走了一趟「省時又省錢」的「小三通」,看了台塑集團在海滄投資興建中的「廈門長庚醫院」,並於回程在金門繞了一圈,品嚐金門地方小吃和高粱酒,初步了解金門的投資環境,已傳出有意來蓋「養生村」的喜訊! 金門是離島,又歷經長期戰亂與軍管,如今需要更多投資建設,也需要提升醫療品質。是以,縣長李炷烽曾多次赴台拜訪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尋求在電力能源、以及長庚醫療體系能前來投資,然王董無法撥冗來金考察,此次悄然前來,機會不可多得,難怪縣議會正進行議程,獲悉王永慶飛抵金門,縣長李炷烽和議長謝宜璋立即趕赴機場迎接,代表鄉親表示歡迎之意! 王永慶一行飛抵金門當天,在水頭候船室媒體爭相追問:「廈門長庚醫院蓋好,金門鄉親能否就近前往就醫?」當時,王永慶雖未回答,但夫人李寶珠笑著說:「應該可以!」在場作陪的副縣長楊忠全則補充說明:「牽涉健保給付,問題要先解決」。 事實上,今年四月「國、共經貿論壇」之後,中共對台釋出十五項「大利多」,包括台灣醫生可登陸行醫、和設立台資醫療院所,因此,由台塑集團在廈門海滄投資的「長庚廈門醫院」計劃正式曝光。本報記者即專程跨海前往採訪興工實況,獲總執行長王文祥和副執行長許智超的熱忱接待與簡報,其中,王文祥即是此次陪同王永慶「金廈行」的重要幹部。 依據「廈門長庚醫學園區分期開發計劃」,基地總面積達七十公頃,規劃三十二公頃的醫療區,含有三千床急性綜合醫院、一千五百床慢性醫院;其次,是佔地十三公頃規劃招收三千名學生的護理學院;以及佔地二十五公頃的「養生村」。總投資約五十五億新台幣,首階段工程預定興建二千床綜合醫院,開闢四十五個科診。但當被詢及未來經營方向與收費標準,以及是否接收金門病患,由於整體工程正進行打樁建基,總執行長王文祥強調時機成熟之時,將會拜訪金門縣政府和醫療主管單位,希望竭誠為金門鄉親提供服務。 眾所皆知,王永慶為紀念其父創辦的「長庚醫院」,是醫學中心級的大型醫院,擁有林口、林口兒童、台北、基隆、高雄、桃園、嘉義等七個分院區,無論設備、技術和服務制度,皆擁有良好的口碑;並已從醫院延伸至醫學院、護專,形成上下垂直整合;再從急性醫院、慢性醫院、兒童醫院、延伸到養護社區照顧,形成水平分工的構面,以整合型態進行全人醫療,已是全台最大的醫療體系。 如今,「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不但將塑化和電力事業成功經驗複製到大陸,所開創的「醫療王國」也延伸到廈門,與金門只有一水之隔,對長期醫療資源貧乏的金門來說,確是一大喜訊,企盼未來能爭取提供鄉親醫療救護,讓鄉親生命與健康多一層保障!
-
結合各界力量啟動反毒機制和決心!
金門地區為配合中央反毒政策,日前由縣長李炷烽主持「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揭牌儀式,宣示全面啟動反毒機制和決心,冀望結合地區各界力量,讓金門達到「無毒最美、希望相隨」的目標。 的確,有鑑於毒品氾濫問題日益嚴重,行政院為宣示反毒決心,將二OO五至二OO八年訂為「全國反毒作戰年」,指示各縣市成立「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結合社政、警政、醫療、教育、司法保護等系統,以任務分組方式推動拒毒宣導,建立完善合作機制,共同展現防毒、拒毒、緝毒和戒毒的決心,以有效遏阻毒品氾濫,達到全面消除毒品的目標。 眾所皆知,毒品是指具有成癮性之藥物,一旦染上將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殘害,想戒除非常痛苦,也很困難,尤其,吸毒嗑藥費用龐大,多數毒犯在耗盡家財後,為了得到金錢或弄到毒品,常常不擇手段,什麼傷天害理的勾當都幹得出來,衍生偷竊、搶劫,或殺人放火等犯罪行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所以,反毒已成為世界各國最重要治安工作,甚至,許多國家將毒品列為「萬惡之首」,凡製造、運輸、販賣者,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 台灣地區於民國九十二年修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毒品分為四級,第一級有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第二級有罌粟、古柯、大麻、安非他命;第三級有紅中、青發、K他命、FM2等;第四級有蝴蝶片、卡門等。凡涉及製造、運輸、販賣毒品者,最高可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而以強暴、脅迫、欺瞞或其他非法使人施用毒品者,最高可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等等,懲處罪刑都非常重。 然而,目前台灣地區曾因吸毒或販毒被定罪者,保守估計有廿萬人,相當於每百人之中,就有一人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也因此,監獄內的囚犯,逾半以上屬「毒犯」,且年齡逐漸年輕化,已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大危機;雖然,金門地區設籍人口只有七萬餘人,但毒品管制更生人就有二百餘人,在素以民風淳樸的小島,比例確屬偏高,日前在衛生行政大樓正式成立「金門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身兼主任的縣長李炷烽在揭牌儀式上,宣示全面啟動反毒機制和決心,希望結合地區各界力量,共同負起防毒、拒毒、緝毒、戒毒的責任,讓金門達到「無毒最美、希望相隨」的目標。 所謂「一人吸毒、全家受苦、社會受害!」吸食毒品不僅容易使人產生幻覺、幻聽、記憶力減退,嚴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且一旦染上勢必愈陷愈深,既使萬貫家財,也將坐吃山空,若非淪為流浪漢、乞丐,就是鋌而走險作奸犯科,成為小偷、強盜,甚至殺人放火,最後不是鋃鐺入獄,就是家破人亡,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然而,過去靠檢、警、憲、調的力量,由海空、機場、港口去攔截毒品,並不能有效遏阻毒品氾濫,吸毒人口逐年增加且年輕化,成為治安最大的隱憂!因此,我們樂見地區成立「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企盼藉由衛生、警政、司法、教育及社福等力量之統合,一起向毒品宣戰,讓金門成為無毒的家園。
-
金門高粱酒分級行銷宜有更精確的訴求!
金門高粱酒為搶攻年輕消費族群市場,推出酒精度只有三十度的新酒品「八達樓子」,請來「董事長樂團」代言,並於日前在台北舉辦「與我同型!八達樓子上市記者發表會」,現場除了高歌廣告主題曲之外,並宣佈即將於十日起,進行全台PUB巡迴演唱。 事實上,金門高粱酒的分齡、分級行銷,是既定的策略;三十八度金門高粱酒、行軍酒,以及麥咖啡酒的應市,都在因應這類的需求。所不同的是,消費者似乎只記得三十八度金門高粱酒,對於富實驗性質的行軍酒、麥咖啡,卻印象並不深刻;基此,或許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變革需要漸進的調適,行銷需要精確的訴求。 在現代行銷學的觀念裡,經常出現「目標族群」的字眼,所謂的「目標族群」便是消費群眾的具體掌握;對特定的人,說適當的「故事」、進行同理心的訴求,便能提高行銷的效度。近幾年來,金酒在新酒品的研發上,公司經營團隊著力頗多,但卻似乎未見具體的成果,此或由於方向的偏差,更可能是莫衷一是的行銷策略下必然的結果。 日前,金門縣議會議長謝宜璋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金酒不能僅靠一、二個人的感覺來做燒酒,只會耍弄酒瓶,是沒有意義的。」他舉生產綠色瓶身的「陳水扁總統就職紀念酒」為例,認為就是錯誤的決定;一瓶六千元,一做就是四萬瓶,現在一瓶掉到二千元還滯銷,實在丟臉。話說得很重,但謝議長的訴求應在於,決策者必需深刻的體會市場脈動,了解真正的需求;對金酒而言,酒瓶的改變、酒度的調整都攸關著「金雞母」的未來,實驗也好,嘗試也罷,總該有事前的市場調查,事中的意見回饋,以及事後的檢討改進,說白了,就是要有個「前因後果」,要從失敗中汲取「養分」,要藉「養分」成長茁壯,而不是船過水無痕的當沒發生過! 而今,酒精度只有三十度的新酒品「八達樓子」上市,似乎又陷入了同樣的迷思。據報導,這次新酒品的廣告訴求是──喝金門高粱酒才「屌」。「屌」這個字的本意是男性生殖器、罵人的髒話;當然,在年輕世代裡,「屌」字的用法,已經和「酷」、「特別」沒什麼不同,既是為了吸引年輕族群,以「共同」的語言溝通,似也無可厚非。然而,將這個概念和高檔、優質的金酒品牌形象,以及象徵國軍對日抗戰的「八達樓子」聯意,卻顯得格格不入,實在有點荒腔走板。 報導中還指出,「董事長樂團」的特別經歷,剛好符合「八達樓子」強調的「簡單、直線條、強悍有型」精神,也因此成為代言人選。按理說,這個特質更符合五十八度高粱酒,因為,那要比三十度「強悍」得多,但是,要是依此模式操作,單一個「屌」字,就可能嚇跑許多忠實客群。 總之,金門高粱酒針對年輕消費族群的行銷開拓,我們應予絕對的支持與鼓勵,但這必需以全觀的布局、前瞻的視野為前提,既非即興之作,更不能建立在戕害高優品牌形象的基礎上。更具體而言,金門高粱酒的可貴,在於精釀下的剛洌、沈穩與內斂,因此,千萬不要讓「不精準、粗俗」的浮誇行銷訴求,毀了我們的「金」字招牌!
-
廢棄營區及裝備封存防君子難防小人!
隨著兩岸關係逐漸和緩,以及軍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過去傳統「槍對槍、砲對砲」的戰爭型態消失,而今共軍佈署的導彈,能從幾千公里外的東北發射進入大氣層,再由人造衛星導引瞄準台灣任何一個目標,誤差在五公尺範圍之內,因此,金門不再是「反共的最前線」,無需再駐防大軍,已是時勢所趨! 近年來,金門島上駐軍大量撤退,留下許多空置營區和裝備,引發的髒亂和治安隱憂一再上全國電視媒體,倍受各界矚目!諸如:上月初電視新聞播出「金門廢棄營區成垃圾場,礦泉水、砲彈筒隨你撿」,畫面出現廢棄營區堆滿上萬瓶的過期礦泉水,以及許多老舊的砲彈筒丟在山坡上,旁白直指浪費人民的納稅錢,並成為髒亂和治安的死角。同樣的,上月中旬,又播出到金門旅遊的觀光客,在廢棄碉堡發現廿八箱軍用彈藥,其中兩箱成串的機槍子彈赤裸裸地呈現,儼然就是一座小型軍火庫無人管理,類似的畫面見諸媒體,真的令人難以置信! 事實上,軍營部隊撤走之後,雖無人留守,營區門外均會懸掛或張貼「軍事重地,閒人莫入」的告示,且存有軍品的碉堡門外,也都會加貼封條,但為何還會有觀光客擅自闖入,還成為聳動的新聞上全國媒體,簡直令人匪夷所思!然而,事情既見諸媒體,軍方百口莫辯,好歹都應概括承受,因為,「牆高千丈,擋的是不來之人!」事實證明,閒置營區無人留守,裡面存留有軍品武器,門外即使張貼封條,充其量只能防君子,難以防小人!何況,槍砲彈藥是殺人的武器,豈能視同兒戲? 當然,金指部立即於上月中旬,邀請縣府、議會和金管處等相關單位,以及地區媒體記者,在洋山村的九女山營區舉辦「空置營區整備暨汰除裝備說明會」,明確表示防區百分之四十暫無需要、或已失去戰術價值的營區及裝備,將如期、如質,以「全面普查、逐一清點、律定權責、分層負責」的方式,將廢棄軍品清點處理、防衛性武器集中封存及拆拼修、空置營區阻絕強化等步驟,以期達成全面普查清理成效,消除危安因素,展現整頓閒置營區的決心,維護國軍軍譽之目標。 不容諱言,在「空置營區整備暨汰除裝備說明會」上,軍方強調未來將配合防區兵力結構調整,空置營區將實施封閉作業,包括射口阻絕、斷水斷電、武器暫封、門窗封閉和營區阻絕等措施,並將定期或不定期展開巡查,絕不會對地方環保造成負面影響,也絕不會影響社會治安;而且,空置營區經過整理、封存後,可依縣府、金管處或民眾的需求,依法辦理釋出,以促進地方觀光發展;但在未依法完成釋出前,民眾仍不能擅自進入。 平情而論,過去金門是「反共最前線」,因戰略和戰備需要曾駐防十萬大軍,構築各種防禦工事,如今因形勢改觀突然大量撤軍,留下許許多多空置營區和廢棄軍品,特別是槍砲彈藥未能妥善管理,竟能讓觀光客輕易接觸,確是治安上的一大隱憂,因為,萬一被不法之徒竊取,後果將是多麼嚴重?儘管,金指部已展現積極作為,但我們仍認為,廢棄軍營或裝備,以封存的方式處理,只能防君子,難以防小人,企盼能儘速清除,才是徹底解決之道!
-
發展金門漁業務實踐履重於紙上談兵!
金門縣政府今年度賡續推動「金門海域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調查監測計畫」,希望透過各項漁業資源調查與生態環境監測,蒐集建立長期基礎資料,提供政府漁業施政參考,並在兼顧環境的和諧與資源的永續利用下,有效改善漁業生產環境與結構,提昇經營效率,使金門地區漁業得以永續發展。 事實上,談到金門漁業的現況,便有種風燭殘年、老人遲暮的感覺;不但從業人口老化,產業發展上,更是大幅退化。金門的漁業真的不具發展性,看不到未來嗎?顯然也不是,至少縣府便正在進行相應的「金門縣農漁牧產業調整措施研究規劃」,並釐訂「發展內需型的漁業經營、提高漁民就業所得、改善國民生活環境品質、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環境景觀之維護」等具體目標;前述的「金門海域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調查監測計畫」亦是配合計畫之一。只是,觀諸實際,公部門似乎總是「說大於做」。 平情而論,金門四面環海,海域資源理應是金門最大的天然資產及財富,然而,長期的軍管及戰地政務拉開了民眾與海洋的距離,漸漸的,金門民眾只習於傳統漁業,而不知,原來外面的世界正大剌剌的從海裡淘金。 近年來,對於金門漁業的發展,公部門口不離發展金門休閒漁業,提高產業價值,改善漁民生活;然而,事實的狀況卻是,金門的傳統漁業幾已成了走私的同義詞,甚至回復到「海上採買」的型態,此情此景,實令人不勝唏噓。我們不反對公部門進行相應的計畫及預想,畢竟謀定而後動,避免走冤枉路,為漁民創造最大的利益,總是不會錯的,然而,就沒有一些是我們可以立即著手去做的嗎? 其一,特色優勢的營造;目前,台省許多縣市都推出「藍色公路」遊程,期藉由迤邐的海洋景致,吸引遊客青睞,營造滾滾商機。金門具不具有這樣的優勢?我們可以從以下的特色獲得印證;潔淨的沙灘、秀麗的海岸、具開發潛力的濱海腹地,以及別處看不到的砲陣地等等,已足金門營造優勢的觀光特色。 其二,產業價值的提昇;近年來,金門水試所致力於多元的海洋產品開發,從「蠔油」、「海帶冰棒」、「玉子醬」、「海帶軟糖」,乃至於「海莉芬海洋精華霜Hyliffen」、「銀耳花蛤精」等等,充分的展現豐沛的研發精神及能量;然而,遺憾的是,這些研究成果均未能有效進入商業運作。自然,橫阻的因素很多,但如果不勇於嘗試、大步邁出,成功之路永遠只走了一半。 其三,建置觀光休閒漁港示範區;如今,地區對於觀光休閒漁業的實際作為,往往只剩下牽罟、放流。我們以為,要發展觀光休閒漁業,便要即知即行、劍及履及,而不是到處「放火」,四方圓融。或許,金門可以嘗試建置一處觀光休閒示範漁港,以小規模試辦的性質,汲取成功經驗,測試能發揮多少觀光能量;讓鄉親們切實的看到希望,才可能展望未來。 總之,金門海域漁業資源的開發及利用,不能僅止於紙上作業、嘴上說說,而是要以務實的踐履,讓鄉親、漁民們,確實的感受到現代漁業的活力希望與經濟效益。漠視廣袤的海洋資源及寶藏,將是金門發展上的最大失策!
-
落實團費分級活絡金門旅遊市場!
國內某航空公司與旅遊業者共同推出「金天動地」與「鱟(ㄏㄡ)讚啦」旅遊專案,三天二夜金門遊僅需三千九百九十九元,內容包括台、金來回機票、飯店住宿、旅遊行程及風味餐,還可以任意選擇由臺北、台中、嘉義、台南,或高雄出發,可謂物超所值,便宜占盡。 認真屈指一算,三天二夜「金門遊」僅需三九九九元,連台、金來回機票錢都不夠,更遑論還要吃、住和搭乘遊覽車;航空業者肯這樣大出血促銷,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然有其存在的奧妙。 事實上,就航空公司而言,在航班固定的前提下,載客率的高低便左右了營運的績效;淡季時,多吸引一位乘客,便多一份收入,那怕是虧本賣,亦屬「少輸為贏」的有效策略。因為,廉價機票的存在,激化了廉價旅遊的市場,三九九九元的三天兩夜「金門遊」成為一種可能,卻也大大的衝擊地區的觀光消費市場及旅遊生態。 當然,凡事都有代價;廉價代表著對品質的妥協、利潤的壓縮,更代表著「羊毛出在羊身上」與「採購行程抽佣」的必然。然而,當「物超所值」與「欺矇剝削」同時在消費者的心裡激戰時,被犧牲的,通常是旅遊地的形象與「回頭客」的喪失。金門,或正面臨著這樣的危機。但是,我們必需理解,在自由市場的概念下,廉價旅遊已是不可遏止的趨勢,如何讓金門觀光穩健的走下去,並保障地區最大的旅遊收益,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首先,建立團費分級制,嚴格品質管制;廉價旅遊不見得盡為負面,前提在於要做好市場區隔。在微利代表競爭力的當下,不一定人人都渴望優質的「深度之旅」,既然廉價旅遊有市場,便該積極介入運作,令其與高優產品形成明顯區隔;如今,團費、服務不分級,一套行程貴廉兼收的作法,不僅無法創造利潤、維繫品質,更會嚴重戕害金門的觀光生命。 其次,強化旅遊服務,樹立品牌形象;團費、服務分級後,我們便要提供對價的旅遊品質,讓消費者感受得到改變與差異,兼為地區的旅遊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現階段,因為各家旅行社的惡質削價,出團利潤被急遽的壓縮,勉而為之的結果,便是從遊客的購物行程上抽佣、揩油,遊客感覺被剝削,發展便受到侷限;因此,我們要靠物有所值打造品牌,靠優質服務樹立形象,這樣才能贏得遊客,贏得市場。 再者,嚴格市場查察,落實業者自律;任何促銷都是一時的,如何維繫業界的自制、自律,避免陷入「你死我亡」的泥淖,才是正道。基此,公部門或可輔導民間成立查察機制,並建立品保自律公約,規避惡質的競市行為;誠然,要業者自律並不容易,因此,公部門可以考慮制定或促成法源,並以適當的獎懲機制導正旅遊環境,讓市場自由競爭機制回歸正軌。 總之,旅遊市場是開放的,資訊也是公開的;金門以何種旅遊品質面世,便該接受相應的發展期待。在廉價旅遊盛行的時候,如何永續發展、保持優勢,不操縱在市場,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與其對三九九九元「金門遊」的現象搖頭,不如正面迎戰,妥善因應;落實團費分級制與品保自律公約,或便是有效的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