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奉獻心智全力促進地區發展與進步
民生建設是庶政之首,攸關民眾福祉,好還要更好;但為求得民眾生活品質的不斷增進,政府無時無刻不在努力打拚。 地區自解嚴開放觀光以來,政府為配合觀光措施的需求,以及全面拓展地區商機,確實在民生基礎建設與各地景觀的開發上著力不少,已有可觀的績效,這是全民都可以看到的。但站在民眾自私的角度看問題,儘管社會再進步、再繁榮,始終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與願望。雖然這是一種社會趨勢,但民眾亦不可視為理所當然,應承擔部分義務。惟有民眾能共體時艱,凝聚共識,全力配合政府施政,才能為地區突破困境,帶來榮景。 其實,我們不能一直要求政府,只顧是否能達到自己的生活慾望,而忽視了自己對政府的付出與貢獻。記得甘迺迪總統的一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我們做些什麼?只問我們為國家做些什麼?」因而,由此即可知曉我們應該多為國家付出和奉獻,國家才能富強、進步。 尤其際此轉型、遽變的時刻,又遭遇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地區所有民眾的心態與觀念更要面臨新的調整,不可老是存著舊觀念、舊思維,想永遠在政府優惠的保護傘下求生存。這種落伍、過時的思想,急需立即剔除和改變,才可迎合時代挑戰,立於不敗之地。 近年來,由於受到時空與環境的變動,中央對於地區的補助款,日益縮水短缺,嚴重影響地區往後整體建設與社福政策的推展。但自李炷烽縣長主政以來,尤其重視開源與節流,在全盤考量下,始終堅持地區的社福政策不受絲毫影響,仍舊照常推動。 「金廈兩岸小三通」已上路兩年多,其績效與評價,經民意調查結果呈現不及格,只有五十八分,讓縣民感到十分遺憾與無奈。追究原因,層層法令的束縛,才會演變成今日的景況。如「人貨中轉」政策,目前只落實人員中轉而已,而且還受到限制;至於貨物中轉還未曾上路,導致地區商機流失,有待中央重新思考。 政府的極力建設固然是社會進步的主因,但這些都是有形的表露,容易被一般民眾所感受;至於一些民間無形力量的發揮,更能輔助政府施政效能的不足。如果兩者能夠相輔相成,必然相得益彰,產生無窮的潛力,使廣大民眾更為受益。 要使金門能夠進步與繁榮,促進整體更好的發展,一方面除了寄望中央能加強對地區的投資,確實推動「離島建設條例」方案外;另方面還得依賴地區民眾能全力做好資源保存與復育,永續經營,才能吸引觀光客的興致,拓展地區觀光事業。
-
勿受誤導勿信訛傳──由謠傳縣府將以高粱酒取代老人年金說起
近日地區傳出,縣政府有意取銷老人福利金措施,將改以九瓶高粱酒替代,消息不脛而走,以訛傳訛,縣長李炷烽特於日昨主持縣府主管會報中,嚴正駁斥洵屬子虛烏有,希望社會大眾認清事實真象,不要聽信有心人的誤導,卒免誤導,影響政令推行。 政府推動任何政策政令,不惟要有法令依據,更重要是民意取向,有關社會福利制度措施,則須考慮經費來源有無困難,可否充份支應,惟若經過縝密研討決定付諸施行,除非確有不得不爾之因素,倘不慎作取捨,難以切合實際需求,斷不可能朝令夕改,即使有其必要檢討存廢,或予調整更張,在行政程序作業上,也會採取緩衝作為,先進行宣導週知,促使民眾瞭解,不致貿然行事,卒爾喊停或改變。 經過深入了解,此次誤導訛傳消息,洵屬空穴來風,無中生有,就地區環境特性而言,如不及時澄清導正,極易造成一傳十、十傳百,以假亂真,衍生更多似是而非枝節來,徒增已經領有老年福利金鄉親心中疑慮,如果再經有心人推波助瀾,添油加醋,問題也就愈形複什,站在愛縣愛鄉立場,類似破壞團結,影響社會安定情事,自然不該也不容發生,嚴正予以駁斥,自是至當亦且必要的。 誤導與訛傳,足以引起混淆不清,貽人信以為真,與一般人通曉之「謠言」無異,所謂謠言,泛指捏造事實,未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定正式公布,其散布之內容足以損人名譽,影響社會安寧秩序,導致人心惶惶者即是,在道德層面,令人不齒,反之,如經被害主體提起追訴,觸法坐牢都有可能,怎可信口開河,以身觸法? 俗語有云:「吃閒飯、管閒事」,此種窮極無聊之流言,多係源自閒人口中,縱然是漫無目的,酬酢場合,充作笑料,也將對於政府全方位施政措施產生不良影響,何況縣政既定目標未變,向以「縣民福祉第一」、「地區安定進步優先」為政策考量。 一個問題之發生,有果必有因,縣政府既已針對誤導訛傳作出澄清,至此真象已告大白,有智地區社會大眾,必能作出正確判斷。然而此風不可長,祗是導正澄清猶有不足,釜底抽薪之計,爾後縣政府政策政令,宜予責成全體公僕,負責由上而下加強宣導,發現誤導訛傳情事,即應由下而上反映處理,及時導正異常,而亦在此呼籲地區鄉親大眾,一本熱愛縣政之赤誠,如有發現任何施政缺失,歡迎下情上達,萬勿庸人自擾,聽信讕言妄語,共同為金門前程打拚。 再者,有關權責單位不應坐視,聽任類似情事自然發展,而應主動循線深入查證,藉以瞭解究竟何人散播此種不實消息?用意安在?果真別有企圖,則應依法處理,俾期「懲前毖後」,安定地區社會民心。
-
為了孩子學習成長併校才是上策!│兼談地區中小學教育資源整合
日前,述美國小家長會一行,向議會提出陳情,要求縣府停止裁併述美國小及將校舍充作教養院,整個陳情討論過程,經本報翔實報導與有線電視全程播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然而,綜觀整個陳情事件,仍僅止於規劃與傳聞,迄未進入實行階段,一如縣府教育局長盧志輝、社會局長張金成所言,推動設置教養院,尚在選擇適當地點,並非已選定述美國小,未來不論是教育資源整合,或教養院的設置地點,都將經議會同意,取得地方上的支持,才可能實質推動。 值得注意的是,盧局長還特別指出,教育資源整合,是教育部的政策,雖沒有確切推動時間表,但由於出生率降低,學童人數銳減,迷你學校缺少競爭性,對孩子學習成長有不利的影響,尤其,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入學方案,旨在刺激知識創新,提昇學生競爭力,共享完善充裕的教育資源。 更具體而言,推動教育資源整合,已是大勢所趨,無法抵擋的時代潮流,但是,實施之前一定會全面規劃、討論,透過議會立法,逐步檢討,在取得大家的共識才推動,絕不會針對某一所學校而貿然實施。 事實上,時代在變,環境跟著不同,當年配合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推展村村有小學、鄉鎮有國中,可是,今天金門環境丕變,島上大量裁軍,加諸大陸農漁產品低價入侵,嚴重壓縮居民生計空間,年輕人不得不遠赴他鄉謀生,或遷居市鎮,鄉村學區出生率每下愈況,部份小學開班都快成問題,迷你學校教學,耗費教育資源事小,影響孩子正常學習成長,才是不容輕視的課題。 不可諱言,當前採多元教學方針,亦即一個學生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一般正常教學型態,一校同年級最好有三個班,學校設施完備,師資完整,才能激發學習成長,培養團體榮譽。倘若迷你學校師資陣容無法健全,部份學科缺乏專任老師,勢必以非專科排課,學童基礎沒有打好,進入國、高中如何與同儕競爭?再者,班級學生個位數,體育課都無法來場籃球賽,更遑論團隊精神之養成。 誠然,根據地區中小學教育資源整合策略規劃總結報告,九十年度每個學生平均經常成本,中正國小是八萬六千七百四十八元,而湖埔國小是四十一萬餘元,按理說,投資成本一比五,然而,很多的家長仍寧願捨棄後者,藉故遷戶籍,長途開車載送孩子去城區就讀,原因不言可喻。 總之,小校存在的優點,在於方便上下學及訓導管理,卻投資龐大、師資調配困難、學生混齡教學及缺乏互動激勵。若能資源整合併校,讓孩子集中在完善的學習環境,奠定良好基礎,培養健全的人格,才能面對各項競爭。因此,我們認為,學生家長宜權衡得失,體認為了孩子學習成長,整合資源併校才是上策!
-
小三通政策為金門創造了什麼利基?│從小三通試辦展延邁向第三年談小三通的未來前景
小三通試辦於日前經行政院核定再展延一年,已堂堂邁入了第三個年頭了,這意謂著小三通的執行成效有待再進一步的努力! 小三通實施二年以來,成效不彰,滿意度是逐漸的下滑,而究其原因乃是小三通政策推動時,中央政府所宣誓的三項政策目標包括小額貿易除罪化、加速金門建設及改善兩岸關係通通跳票。 平情而論,當初政府宣佈試辦小三通,不僅是地區對它有著樂於開放的高度期待,更是全國人民引頸企盼它能夠試辦成功,以便達成對大三通的相對期待。然而,試辦二年以來,這項讓地區倍受期待的政策卻使人民有了相對的失望,毋寧是中央政府的一個重大警訊,值得深切的加以檢討。 就以當初中央政府宣示的三項政策目標來談,在小額貿易除罪化的部份,猶未見有具體的政策形成,地方小額貿易的走私行為,是越來越加的猖獗,海岸巡防隊是抓不勝抓,並導致諸多的民怨出現。弔詭的是,大陸的貨品充斥於市集之上,琳瑯滿目,佈滿整個攤販是觸目可及;而這些未經檢驗合格之走私貨品,卻未見中央政府要如何的解決?小額貿易除罪化的政策成了空中樓閣,地方政府所擬訂的定點設置岸際灘頭交易的建議案卻未能得到中央政策上的支持,委實令人遺憾。 而在加速金門建設方面,中央政府對於金門的經費補助,與去年相較減少了八億餘元;行政院長游錫來金巡視時,亦承諾將加強對金門的投資建設,但至今尚未有具體的行動出現,顯示出中央政府所謂「加速金門的建設」的政策,似乎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再就所謂的改善兩岸關係方面來看,兩岸的互動亦沒有顯著改善的跡象,兩會重啟復談的機率還未見有轉機的可能,一邊是談一國兩制回歸九二共識說,另一邊是倡談一邊一國論,由此窺之,所謂的改善兩岸關係政策的承諾是未能達成當初宣示國人所預期的目標。 眾所週知,小三通對於地區的利基,就是其中轉的功能,透過人貨中轉的經濟利益,期待能促進地區的整體經濟繁榮與發展。然而,中央的政策一直緊縮保守,不敢大膽邁進,又不授權地方;消極的作為,將使小三通的前景十分堪慮,令人不表樂觀。 最近,台商春節返鄉將透過中轉的功能經金門返台過節,不可諱言的,這是中央政府在中轉政策上的一個試金石;但我們期待這小三通中轉的功能,不要讓人戲謔成是為台商中轉時的所謂「方便」之門,那對於民意的要求顯然是背道而馳的,也不符地區民眾所期盼的,否則,小三通對於金門而言,是不具有任何意義的。
-
關照獨居老人生活提供老人教育環境
寒冬送暖的溫馨,社會充滿對獨居老人的關懷,近日不斷報載各界伸出援手照顧關懷獨居老人的消息,令我們甚感人間有情與溫暖。金門縣紅十字會會長王水彰,率同副會長許金龍、常務監事周德、理事許玊昭、鎮長蔡輝詩等人組成愛心團隊,下鄉慰問獨居老人,致贈保暖夾克,讓獨居老人倍感窩心。 另外在此歲末寒冬之際,儘管寒流來襲,金沙鎮公所黃奕焮鎮長,動員服務志工、清潔大隊聯手展開為該鎮獨居老人居家環境打掃服務,以幫助體弱行動不便、或因病纏身臥病在床、乏人照料、無法清理住家環境的獨居老人,提供獨居老人健康的住家環境。為照顧這些特別需要照顧的單身獨居老人,金沙志工朋友也會利用平日不定期訪視,陪伴他們聊天,關心其身心安全外,同時也利用星期假日定期組隊,前往協助居家打掃及清洗等居家服務工作,希望讓單身獨居老人,感受社會人情的關懷。 大同之家副主任王先固也率領訪問小組成員,巡迴各鄉鎮訪問獨居老人,並殷殷勸他們進住大同之家,以加強為他們食、衣、住、行、醫療作完整的照顧。 佛陀成道日,國際佛光會金門協會,為發揚佛陀慈悲喜捨、感恩結緣的精神,會員舉行「臘八會」,會長楊清國、各鄉鎮副會長、各委員、各小組分赴各鄉鎮村里、大同之家、金門監獄等地方,致贈供佛的「臘八粥」,分饗老人、缺乏父母照顧的孩童、受刑人等眾生,獻上佛陀的一份關懷與祝福。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金門縣政府核定,推動「金門縣九十二年辦理老人營養餐食服務試辦計畫」,實施期間:自今年一月十六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實施對象:以設籍金門縣六十五歲以上之單身獨居老人;實施方式:由各鄉鎮公所負責統籌轄區內獨居老人中午送餐事宜,縣政府將每月定期派員督導、考核及每季召開送餐工作督導會報。縣政府實施這項福利措施,其目的在解決日間獨居老人在家缺人照顧問題,以使本縣長者,能夠享有良好的餐食照顧暨問安關懷服務並確保其身心健康。 這些動人的善舉美事,正顯示社會上有許多單身獨居老人,需要我們的關心、關懷。根據金門縣政府社會局列冊統計的獨居老人名單,金城鎮二十四位、金湖鎮三十八位、金沙鎮十九位、金寧鄉十九位、烈嶼鄉二十九位,全縣計一百二十九位 。社會大眾就近可以為他們服務的事還會很多,做善事與人結緣,是一種福報,是世間愛的播種,用愛做種子,愈冷愈開花。 我們欣見金門縣政府、各單位、社團對老人的照顧關懷,我們更希望在高齡社會來臨時,老年人愈來愈多,政府除了要照顧關懷他們的生活,更應該重視他們的教育,讓他們生活地有希望、有目標,教育機會應是人人均等,不能因為老人而剝奪他們的教育權,因此老人教育在本質上,應是兒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一脈相連的終身教育之一環。實施老人教育,係為解決老人問題的一種良好措施,藉由老人教育,消弭日益嚴重的老人問題。
-
年關將近祝融頻繁民眾應小心防火
水火無情,如果駕馭不當,勢必釀成重大災難,與其事後的後悔,還不如事前能做好一切妥善防範措施。 新年以來,地區連續發生好幾起火警事件,除財物損失不貲外,還釀成元月六日西園村一位臥病老翁,因中風行動不便不及逃生而葬身火窟慘痛悲劇,事故的發生莫不令人聞之鼻酸。尤其年關將近的時候,地區民眾更要加倍提高防火意識,才能免除無妄之災,過個快樂、平安農曆新年。 水與火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一般日常用水是自來水,是由自來水廠所供應,除非旱象才會導致缺水窘境,不然就是停水或水質混濁,才會衍生真正困擾,但對於民眾的生命財產較沒有危險性,不像祝融之為害凌駕一切之上。因此,好壞得失,立可分辨,民眾對於火的使用與防範,惟有格外慎重和小心,才能消除後患,利用厚生。 然而,歷年來地區的火災依然不斷的發生,雖然稍有下降趨勢,但是,只要火警一發生,包括生命與財產在內,每次都會造成不少損失,值得全民警惕。像去年地區一場最大火警,發生在伯玉路段龍門大鎮斜對面民宅後面,由於燃燒垃圾,風勢強勁,不慎引燃附近棄置成堆廢輪胎,剎時火勢兇猛,烈焰沖天,濃煙蔽空,險些波及隔鄰加油站,險象環生。幸好數十輛消防車與一百多位警義消及時趕赴現場,才未釀成重大災難,可謂不幸中大幸。 地區經常發生火警有山林野地火災與居家住屋祝融兩種。山林曠野的火災往往是一些人將菸蒂隨意亂拋,或者民眾整地燃燒廢棄物和雜草所導致的,如果要燃燒一般雜草,也要在現場看守火苗,最好待火苗消失後才走人,才不會導致危險。而一般居家火警,經常有一部份是人為疏失所演變,這種應該注意提防而不確實去遵守的做法,真的有點不應該。 一般火警的發生,雖然有些是人為的蓄意縱火,不過,這在地區來說,發生的頻率較低,不像台灣地區龍蛇雜處,或金錢利益糾葛關係,在所難免。地區各鄉鎮消防分隊,近年來針對火警對民眾生命財物的威脅,以及如何做好防火方法,經常在各地演練消防與搶救事宜,過程逼真,行動嫻熟,贏得好評;並不厭其煩告訴民眾怎樣來防火與滅火,減少火警發生,確保身家安全。 因此,地區民眾對於火的認識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隨時都要保持高度的警覺心,尤其要加倍提高防火意識,不容有絲毫疏忽,須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非危言聳聽。此外對於老舊房屋的電線,應澈底檢視一番,最好能汰舊換新,以免導致短路不幸事件。另外冬日取暖使用電暖器、電熱爐、電熱壺,應該間隔使用,不可同時採用,避免造成線路過度負荷,發生危險。只要民眾能小心防範火種,正常運作,必能永保平安。
-
給予明確政策讓金門邁向新局一一對實施小三通邁入第三年的熱切期望
金門實施小三通已邁入第三年,但是小三通的推動,卻正處在十字路口上,金門非常熱切期望,中央政府在政策上做出明確的決定,讓金門可以跳脫過去的牢籠,走向自由開闊的新天地。 誠如李縣長所言,自金門實施小三通滿二週年以來,政府始終是諸多限制,權力不願下放,而授權也亦不放心,讓地方綁手綁腳,無法有效開拓。中央這種進退失據─既不授權又不敢大步邁進的消極作為,也難怪金門縣長李炷烽表示不滿的呼聲。 行政院日前正式行文縣政府表示,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已核定再展延一年,可以說小三通也正式邁入第三年,在堂堂進入第三年的小三通,我們所急切盼望的中央政策,就是儘速以更開放、更務實的態度大膽邁進,猶如李縣長所稱:「讓金門真正成為兩岸互有往來的最佳交流平台。」在實施小三通第三年的伊始,我們懇切提示下列數點,籲請中央支持: ─落實除罪化。在總量管制的前提下,中央應擴大開放大陸農工產品進口,並減免關稅,才能消除非法小額貿易及走私行為,這也是地方政府放手照顧金門地區百姓的初衷。 ─落實人貨中轉。人員或貨物應擴大交流、互通,使金廈互蒙其利。中央應權力下放、授權地方,放寬大陸旅客到金門觀光之限制,以及放寬台灣旅客經由金門到廈門等地旅遊之限制,擴大貨物中轉經金門到台灣,達到雙向中轉的目標。 ─互設經貿機構。中央應准許金廈兩岸設立經貿機構,為三通作準備,金廈互設經貿機構的好處是:可進一步拓展經貿合作,推動台閩產業交流,以台商投資區和農業合作試驗區為交流平台,主動接納台灣石油化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農業等轉移,金門可扮演關鍵性角色。 ─金酒大陸商標註冊。金酒是金門的命脈,金酒將在大陸擴大推銷,敦請中央協助金酒公司在大陸地區辦理商標註冊,盼望中央儘速協助達成目標,以有效開展金酒在大陸市場的佈局,作為在大陸市場專賣的認定,為金酒未來市場前途奠定可大可久的基礎。 在實施小三通邁入第三年的此刻,金門希望中央給予明確的小三通政策,真正實惠來照顧金門,讓金門走向自由開闊的新局,而明確實質的小三通政策,就是中央能持續擴大小三通試辦對象,增加人員往來,促進各項交流合作,才能循序漸進,逐步開展,為金門帶來繁榮與發展。
-
桌壇新苗期待鄉親用心灌溉--欣見「老獅」桌球隊成軍與辛璧宇晉身全國女單十六強
最近,地區桌壇喜事頻傳,每一則新聞見諸報端,皆令鄉親振奮不已! 首先,由地區一群退休老師組成的「老獅」桌球隊,正式宣布成軍,冀望藉以達到運動健身與交流聯誼為目的,帶動地區桌球運動風氣、提升桌球水準,期能影響其他社團,共同推動各項運動蓬勃發展! 緊接著,有金門「桌壇女霸王」之譽的辛璧宇,進入「桌球女國手搖籃」的金甌女中就讀之後,於新近全國桌球錦標賽中,以超水準的表現力退強敵,晉級全國女子單打十六強,並取得參加國手選拔資格,消息傳回金門,著實讓地區桌壇及家鄉父老同感振奮! 再者,地區桌委會新任幹部就職,釐訂未來工作重點,敲定地區年度各項賽事、籌組代表隊參加全國比賽,以及舉辦訓練和講習等計劃,在在讓人覺得金門桌球運動有組織、有理想,大家共同攜手朝目標邁進,誠屬可喜可賀。此外,地區各級學校校長也組成桌球隊,在本屆桌委杯錦標賽中大顯身手,其創舉值得肯定! 當然,這些喜事之中,應以辛璧宇晉身全國女單十六強,不僅是她個人努力換來的成果,也讓鄉親與有榮焉。因為,這顆「明日之星」誕生金門,若能再接再厲,球技更上一層樓,將來前途無可限量,或許有機會在國際大賽,或亞、奧運贏得獎牌! 其實,退休教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金門「老獅」桌球隊之成立,更像一顆種籽從泥土裡長出新苗,假以時日定能綠樹成蔭。畢竟,這群終身奉獻杏壇的教師,雖從講台退下,但是,他們人生閱歷豐富,經濟基礎穩定,生活無後顧之憂,正是人人欣羨「有錢又有閒」的一族,推展桌運薪傳,最能全心投入,其影響力著實不容忽視! 事實上,金門「老獅」桌球隊,其發展的空間,至為寬廣,倘若他們能有效組訓,仿效全國「老馬」籃球賽,在金門定期舉辦兩岸三地「老獅盃」桌球賽,相信能吸引同好共襄盛舉,將可營造金門成為「老」字輩桌球隊競技的聖地,不但能藉以「讓兩岸認識金門」,更可讓地區新生代觀摩學習,帶動桌球發展,兼可活絡金門觀光熱潮。 平情而論,桌球運動老少咸宜,金門要舉辦大型比賽,場地不成問題。如今,辛璧宇晉身全國女單十六強,真是難能可貴;而「老獅」桌球隊的成立,更是不可多得。我們衷心期盼:相關單位能多加照護灌溉,讓這兩株新苗成長、茁壯,進而開花結果;倘若金酒公司能給予實質上的贊助,將來他們對外比賽,穿上金門或金酒的球衣,透過媒體傳播,除為國家及金門爭光,亦可讓金酒名揚中外!
-
凡事慎之於始卒免吃虧上當
俗云:平安即是福,欲遂此一心願,一切慎之於始,別無其他方法。 打開連日地區平面媒體新聞報導,其中社會治安及意外事故,佔有最多篇幅,不是車禍或火警,就是竊盜或受騙案件,小偷膽敢在靈驗無比「光前廟」起腳動手,不怕驚醒廟祝,而將愛國英雄李光前將軍塑像身上來自善男信女獻敬的金牌,使用鐵勾全部盜取精光,如以重量市價估算,現值不貲,鼠輩囂張,神人共憤,縣長李炷烽還曾親自實地瞭解狀況,並要求警方應即深入調查,積極予以破案,以維社會治安。 社會治安工作,概括竊盜、交通事故、詐欺案件、重大災害諸項,任務既繁且重,一旦發生,都將立即造成傷害危險,諸如交通事故,十次車禍九次快,所憾少數駕駛人,明知酒後不得駕車,旨在確保自身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竟常有人充耳不聞,我行我素,甚而百般為自己找理由,樂此不疲,照喝不誤,亦且千方百計,逃避警察路檢,以免遭到取締受罰及移送法辦之命運,與其耽心受怕,屆時難免悔之莫及,何不慎之於始?圖個彼此方便。 竊盜之所以不斷發生,此與個人道德觀念偏差狹隘,人格扭曲淪喪,或因一時萌生歹念,窮極而起盜心固有因果關係,姑且不論出自何種類型態樣,而其造成不良後果,傷害之程度,即是如同一轍,再說個人道德敗壞事小,就社會整體治安而言,防止宵小活動,厥為警察勤務重點,任務不可謂之不大。因而,如何根絕竊盜,應是社會大眾必須共同省思執行之課題,不能等待警察調查破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找出破綻,提出線索,應該是被害者自己,不是其他第三者。光前廟失竊一案,更須警民密切合作,深入釐清案情,以利研判確定偵查方向,早日水落石出,將歹徒繩之以法。 受騙與騙人,名詞對立,兩者結果,迥然不同。騙人者如屬惡作劇而已,祇在博得彼此開懷,並無不良意圖,真象經由說明,無礙雙方和氣感情,自無損害他人權益之虞。惟若心懷不軌,意圖以不實之騙術,使人陷入虛實不清,信以為真,而將自己主張擁有之財物交予者,則是刑法上犯罪行為,非僅有礙社會安定安寧,也為法所不容,此前地區發生數起被騙案件,導致善良當事人,平白蒙受鉅額金錢損失,究其種因,失察在先,不慎在後,以致吃虧上當,自認倒霉,夫復何言! 而災害之發生,綜其緣由分析,則以「意外事故」比例較多,又因「故意」或「無意」而釀成災害,導致自己或他人生命財產遭受危險或傷害,同樣都有法律責任,故而每當發現社會危安徵候,都應迅速報請警察機關派員到場進行調查,以期防患未然,依法處理,如係火警水災,更應爭取時間,直接與消防救災機關,機先取得聯絡,促其火速派員趕抵現場搶救,以免災害擴大,將損傷情況,減致最低最小。 慎之於始,不需求人,凡事平心靜氣,日積月累,即能養成習慣,由自己與家人結合,進而擴及社會層面之親朋好友,彼此相互砥礪,不貪婪、不躁進,實事求是,慎之於始,謀定而後動,卒可永保安康。
-
以志工服務的心參與環境清潔工作
今年的「國家清潔週」將自元月二十四日到三十日實施,有些鄉鎮公所已經開始動員清潔隊員展開轄區村里的環境清理,相當辛苦。而一群熱心的志工朋友也發起為獨居老人的居家環境清潔工作,當然,這些志工朋友的服務並不是因為「國家清潔週」的到來才發起的,而是自動自發為獨居老人所做的服務,熱心服務的精神都值得肯定。 「國家清潔週」是行之多年的例行性工作,每年固定選在農曆春節前一週推動,主要是配合國人在農曆春節來臨,會對於家庭內外環境做一番清理的習慣,動員各機關、學校、團體共同進行環境的整理,並發動民眾的參與,讓這項工作能夠落實,同時希望逐漸形成國人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習慣,提昇國人整體的生活品質。 談到這項看似平常的工作,如果要落實到成為全民日常的生活習慣,其中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和民眾的生活素質有關,那是對生活品質的重視、要求及表現。這種習慣的養成,也是不假外求的,不但要看個人及家庭的重視程度,甚至可以擴及整個社區、國家。如果人人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不須要類似公式化、形式化的要求及工作。例如,基於國人對過農曆春節「除舊佈新」的觀念,即使沒有「國家清潔週」這項活動的推出,大都數的民眾也會主動的在過年前進行大掃除;當然,透過這項工作的宣導,讓大掃除的範圍、層面能擴大,效果能更加顯著。 現代人對於環境品質的要求,除了居家內環境的重視,也會擴及居家外周遭環境,甚至對整個社區的環境要求。對於居家內的環境,當然就要靠家庭成員的共同維護,至於居家外的周邊環境,及整個社區的公共環境,除了政府環保清潔人員的投入外,也還要靠社區全民的共同參與,而社區民眾能自動自發的投入,正是一份「志工服務」心情的表現。 志工服務是一種「歡喜做、甘願受」的心情,不是外力可以強迫的,也不是任何形式的規定所要求得來的。如果社區有熱心的居民發起、推動,也有熱心的居民配合,任何的社區服務都比較容推動,同時也有直接明顯的效果。環境清潔的工作也不例外,如果人人對於生活空間環境有較高的要求,自然就不會製造髒亂,如果居民都能養成「志工服務」的心,自然會愛護所居住的社區環境,共同維護環境的品質,並擴及對社區缺乏自理生活能力居民的居家服務;這樣的志工服務看似平常,但卻是一種「愛人」、「愛鄰里」、「愛環境」的總體表現,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因此,配合國家清潔週的到來,除了自家環境的整理,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有一顆「志工服務」的心情,為鄰里社區及需要幫助的人們服務,在這樣的心情之下,當有一天「國家清潔週」成為歷史名詞時,就代表國民生活水平已經達到令人滿意的地步了。
-
創造兩岸復談與「小三通」契機
陳總統在元旦祝詞中,揭櫫「讓人民過得更好」的施政目標,重申大陸政策立場,並提出「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作為現階段共同努力的重大目標,讓兩岸在二十一世紀的前二十年,創造經濟發展的共同利基,營造長期交往的良好環境。 雖然陳總統在元旦祝詞很多內容只是重申過去的談話,諸如「阿扁願意重申就職以來的立場,海峽兩岸應該秉持『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的原則,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的良好發展。在和解、合作的前提下,我們不會片面改變『四不一沒有』為主軸的各項承諾。」這些重申過去的談話,各界的解讀多半認為是當局要走出「一邊一國論」的陰影,重回新中間路線的一項政策宣示。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大陸全國政協新年茶會發表談話強調:中共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推動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 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說:「今年上半年是兩岸復談條件最好的時機,但是大陸方面設定的復談前提是承認九二共識,回到一個中國的架構,如果這項前提不能突破,復談還遙遙無期。雙方必須在這個堅持上,取得一個妥協的說法,否則黑羊白羊都要堵死在橋上進退不得,更談不上後續的經貿協商了。」我們期盼新年新希望,兩岸都能真正體察大多數的民意,為兩岸關係開新局,以建設性對話及制度化協商擴大兩岸共識。 目前兩岸要協商「三通」的可能障礙仍大,由於中共始終不肯務實面對兩岸分治的現實,漠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處處打壓,封殺我國際活動空間,且一再聲言不願放棄以武力犯台,使兩岸不能立即進行對話交流。所以我政府實施「小三通」希望突破兩岸的僵局。但是金馬「小三通」實施已屆滿二年,成效不佳,銘傳大學民調對「小三通」政策只給五十八分的「不及格」分數,似乎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日前行政院行文金門縣政府:「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試辦通航期間已核定展延一年,也就是表示「小三通」將邁入第三年,但金門縣長李炷烽卻發表看法指出:「兩岸政策是中央的責任,縣府基於對鄉親負責的立場,不得不站在第一線來打前鋒,但因中央對地方的漠視,作為上的消極與被動,既不敢大膽邁進,又不肯授權地方,讓縣府夾在中央與民意之間,陷入了上下交相指責的兩難局面。」 我們希望今年「小三通」能為金門帶來商機與繁榮,我們建議中央政府擴大授權交由福建省政府或金馬縣政府進行與大陸協商對談。
-
做好政府與民眾溝通協調的橋樑││從縣府推動身心障礙者教養院興建的溝通不良談起
據報載,縣府為推動身心障礙者教養院的興建,原本縣府擇定楓蓮山莊,並委託財團法人晨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管理,卻因事前的溝通不良,遭當地居民反對,雖經屢次說明仍無法妥善的解決。由此一事件來觀察,凸顯出政府的主管未善盡做好與民眾溝通協調的角色。誠如李縣長所言,這是一次經驗,也是一個教訓,要求各單位今後在推動縣政時務必記取教訓,事先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以降低推動政策時的各種阻礙。 平情而論,身心障礙者教養院的興建,是一個幫助身心障礙者重新站起來的一個社福機構,它的設立是在照顧地區的身心障礙者,讓他們有一個溫暖的家園,不僅僅只是提供一個庇護的場所,更是鄉親發揮憐憫心與接納關懷的表示;換言之,並非如外界所言是一個精神病患的收容所,實有待主管單位做好溝通與協調者的角色,並應針對目前的困難做好宣導工作,方不致使政府的良好美意在執行面上產生的困難,進而影響到各項施政運作上推動的困擾。 其實,縣政的施展,是一種整體工作的表現,而在團隊當中,主管的角色尤為重要,除了要具備有一定的規劃政策能力之外,亦應有勇於任事的精神與積極處事的原則。此外,更需有溝通的協調能力,面對長官與下屬或民眾產生意見分歧時,能夠適時做好政府與民眾溝通協調的橋樑,避免產生民怨,進而損及縣府施政的推展。 當然,政府在制定一項政策時,容或有評估上的誤差,並不能完全的令人滿意,故在推出政策時,必定會產生一定的陣痛期,因此,在尚未施行前,應當做好宣導教育的配套措施,或訴諸民意來加以討論,以作為制定政策時之依據,期能得到民眾的肯定,來減少政策執行上的阻礙,並進而推展順遂。 舉例言之,目前政府在推行的各項政策,很多都面臨了執行面的困難,究其原因,並非政策上的錯誤,而是在宣導教育與溝通協調上做得不夠,諸如:中油儲油槽的興建、焚化爐的興建等等,這樣的公共建設整體而言,對於地區的整體發展是絕對必要且必需的,但由於諸多外在的因素使得執行面上產生了極大的困擾,這不僅僅讓地區本身失去了競爭力,也對於地區整體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負面的影響,值得警惕。 綜上所述,一個政策的形成,乃是由民意之所需與政府管理之所趨,宜藉由公共領域的討論,來排除執行政策時的各種可能的阻礙。即藉助民意來為政策做推波助瀾之力,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達到政府與民眾合力推展縣政的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