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生命因學習而改變
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銘言:「一日不讀書,言語無味;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放到現代化觀點,讀書是指「閱讀與學習」。對現代金門鄉親來說,應以「一日不閱讀,言語無味;三日不學習,便覺面目可憎」自勉! 閱讀能增進智慧,擴展視野;學習可充實能力,豐富生活。傳統上「唯有讀書高」、「高學歷是尚」、「離開學校就不再讀書」的觀念,因為在全球化下,知識經濟發展加速,數位化網路寬廣與文化交流頻繁,個人生活經驗因為翻轉、多元學習取向而進入新世代。李家同教授曾以本 身就讀電機系學真空管技術為例,畢業後5年就沒人再用真空管,勉勵「畢業後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注意有沒有競爭力。」現代的讀書,即使離開學校,更要自主學習。不只要求閱讀能量的擴充,更務求實際學習品質的提昇。 當兩岸第一屆「文化行銷--閱讀金門」書展活動,陳列150家出版社琳瑯滿目的華文出版品,您參與了嗎?找到機會主動親近學習嗎?「2015風簷展詩讀-詩人鄭愁予回顧展」在浯江書院,活用大廳講堂、兩側長廊、長廊外側屋簷以及園區石柱等佈展。如果鄉親把握機會,親自接近體會詩人的心血歷程,是向國際級大師最貼近的學習機緣,不容錯過!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發起「金門悅讀大行動」計畫,全縣20所幼兒園及國中小,6400餘位師生同一時間,以班級讀書會、師生共讀、親子共讀、晨讀、廣播閱讀、讀報、繪本導讀、校園故事小主播、網路直播故事等不同型式一起閱讀。這是有意義的學習。 0711-12在文化局,本土鱟劇團,以《金門夢1960》演譯時空背景下金門人的悲歡離合大戲,感動千百觀賞者。鱟劇團的演藝人員,從無到有,從零出發,透過淨灘鍛鍊體能,藉此體認愛護母親大地,以迄成功演出,都是他們生命中重要的學習歷程。台上與台下相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金門青少年國樂團受邀參與了2015天津國際少兒文化藝術節,與來自五大洲60餘個國家和大陸各地近2500名青少兒童歡聚天津,溝通交流,展示才藝,參與的金門青少年都因此機緣,學習到嶄新的一頁,將啟發他們未來的改變。 集結台金兩地及來自國外的一群「火腿族」(中華民國業餘無線電促進會金門分會與台北市業餘無線電促進會),以金門編號AS-102呼號,在「微風海戀」,經過2天的相互切磋,合作學習短波通信技術,成功和來自全球六大洲1500多位外國電台完成通聯,從金門向全世界發出友誼的電波。 陳龍安教授應邀主持金門縣政府領導團隊創新能力的研習,強調「領導創新」、「組織創新」、「流程創新」的觀念,非常精要。倘若縣府官員從中學習,並反映在職務上,不只人民有感,行政效能將因此而改變。 從團隊到個人,從青少年到社會成人,從一般鄉親到行政人員,都沐浴在閱讀與學習的氛圍中。有人曾辦過「閱讀與音樂結合」、「路跑與閱讀結合」、「閱讀與社群學習」,讀書會可以閱讀,旅遊也可以學習,閱讀與學習可以和各種形式的活動連結在一起。 身處在一個變動年代,我們必須覺醒,社會瀰漫著內耗氛圍,太多的空轉、對立與激情,必須沉澱下來,每個人不能獨善其身、滿足於眼前的小確幸,所以當鄭愁予大師活躍老化的推出詩路回顧展,陳龍安教授不辭辛勞貢獻所學,縣長親自帶領縣府團隊學習,都在以身作則的宣示,鼓勵大家投入終身學習的行列,方能換位思考尋求共鳴,承擔責任和義務推進體制改革與現代社會共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亞洲大學演說時表示,從終身學習中,追求平衡、快樂人生,追求成就感、滿足感,而不是以追求名與利為目標。每個人都將因為終身學習而改變自己的生命! 「你今天閱讀了嗎?」「你今天學習了嗎?」或許可以成為日後金門鄉親彼此的問候語。
-
談自由經濟示範區與永續發展
陳縣長自上任以來,就強調民眾參與以及伙伴關係建立的重要性,依循公民參與的民主程序,廣納金門各界熱心人士的意見及共識,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建設,確立可行的目標與行動,勾勒金門島嶼永續發展的願景,以「美好金門,永續島嶼」為發展目標,除致力於社會健全發展,還注重生態環境之保育與平衡。日前陳縣長又帶領團隊積極爭取金門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區,以金門幾個優勢條件,發展國際化的農業加值及文化觀光產業,並以「樂齡經濟」整合金門產業發展規劃、具前瞻性的國際健康產業及長期則結合金門文化特色發展的自由化教育創新產業,吸引國內外及大陸學生來金就讀。並強調金門申設自由經濟示範區之絕對優勢,提出推動金廈自由經貿區合作機制平台與構思,結合金門地方永續發展所謂的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贏的最終目標。 我們期待陳縣長的永續政策能不斷地推行與實現,在嚴謹的道德規準及公平正義的引導下,必能達成金門繁榮安全進步與永續發展的目標!中央政府也應配合地方需求 ,主動開放與鬆綁各相關法令,在特定區域內推動自由化與國際化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實現馬英九總統的「黃金十年」願景,也是我國再次推動經濟自由化及潛能,以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核心理念,鬆綁物流、人流、金流及資訊流的各項限制,落實市場開放,讓具發展潛力的離島金門以綠色產業及前瞻性的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並推廣至全國,使金門真正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島,讓陳縣長及全體縣民有努力發展的空間與環境。 國家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發展重點包括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業加值產業合作、教育創新等項目,以金門目前的地理環境及現狀,都具備這些優勢與條件,政府若能讓金門先試先行,必能使國家經濟更加蓬勃發展,尤其在台灣社會各種反對聲浪中,讓金門能順利推動自由經濟示範,正是水到渠成的關鍵時刻。 近年來,發現金門在商貿物流自由化的推動過程中,若能突破兩岸當前的制度差異與政治分歧;讓現階段的人流、物流和金流自由開放,加上中央政府的支持,必能結合金廈自由經貿合作機制,發揮更多的利基。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發展處處長詹方冠一行也於日前向陳縣長表示,站在整體大戰略上思考,讓金門與對岸銜接,給金門一個機會,就能幫台灣創造更多空間和方向。若能結合自由經濟示範區與地方永續發展的推動,運用離島建設基金補助,落實國家永續發展的目標,克服相關法令的限制,必能讓國家有新的經濟發展方向與目標。未來金門如果能與廈門共同合作,結合整個海西經濟區的優勢,金門將有機會一舉成為海西經濟區的核心,朝向自由化、國際化及前瞻性的目標邁進。 由上述各種闡述與分析,中央若能讓金門先試先行加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並與台灣高雄港、台中港、基隆港、台北港、蘇澳港、安平港及桃園航空城結合,再配合中國大陸推動海西經濟及福建平潭試驗區的整合,由金門出發,積極推動金門經濟示範區及永續發展,將是非常重要且具前瞻性的考量。
-
論金門都市計畫
都市計畫,不同於本報日前所論之造鎮,卻又有其密切相關性。對金門言,兩者皆應研究討論之、採納之,方是至道。因而我們首先來探討的是何謂都市計畫?其實所謂的都市計畫,是指處理城市及其鄰近區域的工程建設、經濟、社會、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對未來發展預測的專門學問或學科。它的對象偏重於城市物質形態的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築物的區域布局和分類管制、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公共設施的規劃建設及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內容有空間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綠化植被和水體規劃等內容。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位於城市管理之規劃、建設、運行三個階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龍頭。歷史上除了少部分都市外,大部分的都市發展大多雜亂無章自由發展,到了十九世紀,都市計劃藉著建築與工程學的進步成為了能以理性以及型態分析的方法透過物理設計來解決都市問題。1960年代之後都市設計型理論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幫助拓展了都市發展的論域,如經濟發展計劃、社群社會計劃以及環境計劃。 一般而言,都市計畫的任務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的規律,在全面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的歷史和自然條件來確定城市的發展和規模、城市各個部分的組成,選擇這些組成部分的用地,加以全面的組織和合理安排,為生產、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其內容大致為:調查收集和研究都市計畫工作所必需的基礎資料。確定城市的發展和規模,擬定城市發展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合理選擇城市的各項建設用地,確定都市計畫結構並考慮城市的長遠發展方向。擬定原有的市區利用,改建原則(老城區)、步驟、方法。確定城市各項市政設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則和技術方案。根據城市建設計劃,安排近期建設項目。 我們之前以造鎮為題之論述中,曾建議將金門規劃為行政區、經貿區、住宅區、景觀區,重新「造鎮」。並仿重造巴黎成功的奧斯曼精神,有計畫地將市區內60%的破舊建築徹底拆除;雖有爭議,卻奠立巴黎花都的浪漫精神。 但是必須確認的是,都市計畫不僅涉及都市土地利用、城鄉規劃、農村再生等各種方案之可行性分析,乃至整體開發評估,土地開發,進而進入所謂城鄉風貌及景觀規劃、觀光及遊憩資源規劃等。因此主其事者必須具有專家之策略規劃團隊,對於國土規劃、城鄉規劃、環境設計等,更須具有豐富的學養與專業的實務經驗,方能竟其功於一役,且以此共勉之。
-
「軍艦博物館」真正打造本縣金字招牌
近日欣聞縣府積極推動「金門軍艦博物館」,並受到國防部高度支持,這個即將開創本縣觀光新亮點的新規劃,民眾與貴賓們也都充滿期待。回顧十餘年前,曾有人談論「戰爭和平博物館」構想,這個企望打造戰爭博物館園區的計劃雖未落實,卻也呈現著鉅型博物館規劃與執行不易,同時亦彰顯金門戰地特色始終是各方建設發展的參考元素。 文化建設是現代城市的人文素養指標,其經典涵意是能深切融入在地民眾日常生活中,結合歷史脈絡與發展精神打造在地人文底蘊,進而引發為吸引外地觀光客的觀光亮點。是項以金門軍事歷史脈絡為軸線,並攸關文化觀光的發展規劃,若能結合全縣都市計劃,配合景觀規劃、生活美學與環境教育課題,成為多元發展的博物館,兼具民眾休閒、鄉土教學、環境教育與觀光參訪等功能,必能增添事半功倍之效。 就本縣豐厚財力與現代建築技術而言,要規劃與打造一棟以上的鉅型建築並非難事,有關硬體建設與軟體配套都可延請專業人才相繼務實進行,然而這樣祇成功了一半,事後良善有效的管理經營,才是決定能否打造觀光亮點的重點,故而是項計劃在規劃時,包含人事應用與管理細節等,都有必要進行完整統籌與精密策劃,鉅細靡遺,力求圓滿。 鉅型建築物進入初步規劃,就要賦予遠大的目標,有時過於一廂情願,常易讓經營者感受莫大壓力;經營管理必與規劃目標相符合,進入管理實務階段前,則須慎選適切人才,以務實和積極的精神,按部就班處理才是。縣府曾有過建物竣工後贈與他人經營案例,代表性者即為東半島兼具文創館與美術館的「工藝館」,大方送給金大,卻要重新檢討新蓋美術館,這樣結果相信並非規劃初衷,既成事實誠乃值得後來者多加省思。 「金門軍艦博物館」應如何展示與陳列才能夠吸引參訪者的目光,適切的規劃內容陳設空間與內容是極其重要的課題,「金門軍艦博物館」的關鍵字為「金門、軍艦、戰役」等字詞,譬如將軍事紀念館陳列民俗文獻等無關資料都是不負責作法,故而在初步規劃時,詳細展示內容都當仔細考量進去,俾讓完美硬體空間,良善軟體內容相得益彰,方能讓民眾與貴賓參訪後讚不絕口,回味再三。 在世界山脊上,金門佔有歷史重要位置,目前本縣推展文化觀光時,不外打著傳統聚落、閩南建築、戰地史蹟與自然生態等招牌特色,而戰地特色卻是讓金門登上世界舞台的唯一元素,本縣有心規劃「金門軍艦博物館」,實在讓人充滿信心與期待,這所誠為金門解嚴二十餘年來,縣府首度規劃深具軍事內涵的參訪景點,相信在縣府團隊用心之下,必能圓滿落實並成為金門觀光新亮點。
-
肇建金門自經區 啟動兩岸多贏策略
為了帶動離島經濟發展、推動兩岸經貿的先行先試,金門縣政府正在進行金門自經區的規劃,而民間的光彩協會、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也在推動金門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公投;自經區似乎成了解救金門經濟困境的一帖良方妙藥。 事實上,台灣自經區的芻議已久,甚至行政院稍早還指定了「六港一空一生技」等先行自經區,並希望藉由特別條例的立法,開展試行地方的自由經貿,最後達到全台自由經貿的目標。這樣的擘劃及構想,乃大勢所趨,理論上也沒有問題,但放到政治的天平上,再加上大陸「服貿」的攪局,再好的政策也只能躺在立法院裡。這是台灣民主的代價,縱不滿意,也只能接受;然而,機會是不等人的,大陸繼上海自貿區後,福建自貿區等也成立了。大陸自貿區後發先至,而台灣示範區牛步化,原來金門是打算可以搭上「示範區特別條例」列車,但現況已不容許,加上福建自貿區的啟動,金門若然不思以經貿政策對接,被邊緣化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尤以福建自貿區的開放程度,又是福州優於廈門,金門的未來的確充滿了困境與難題。 平情而論,為了金門的未來,金門勢必要爭取兩岸經貿政策的「先行先試」。而福建自貿區的主軸也恰是對台交流,試辦閩台「服貿開放、貨貿自由、金融合作」模式,金門本區位優勢,擔綱起商貿對接平台的角色,應也毫無爭議。惟現實上,一無法源、二無授權,金門無法開展實質的經貿對接工作,因此,針對目前困境,至少有以下幾項工作是必須先竭力完成的。 其一,確立金門示範區之角色及功能:最簡易者,或可比照其他示範區,由行政院指定本縣特定區域或全島為自由經濟示範區。 其二,比照「兩岸試辦通航辦法」,頒行「兩岸試辦通商辦法」。 其三,比照自大陸晉江引水案,促請兩岸兩會簽署協議,授權金門縣政府與福建自貿區的官方洽接作業。 其四,台灣無法進行的服貿與貨貿產業,或可在金門、福建先行先試。 究理而言,自經區最重要的工作是它的內涵,而非名銜。坊間推動金門自經區公投,其內涵如何,便應詳加探究。如若像「六港一空」般的只是多一塊招牌,對金門的競爭力並無太大的助益;縣府目前已經成立兩岸事務推動小組,甚至針對金廈部分,也在試行平台會議,但如若沒有中央之於兩岸事務的法源與授權,恐怕多數將淪為泛泛空談。就如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詹方冠一行,於6月25日拜會陳縣長時,陳縣長所言,國發會應站在整體大戰略上思考,能夠在貨貿和其他經濟的議題開放給金門,讓金門與對岸對接。給金門一個機會,也是在幫台灣的悶經濟解套,賦予兩岸交流更多的發展與可能。 綜上,金門仍宜朝向肇建「具兩岸特色」自經區的方向發展。因為,金門是超越藍綠的場域,在金門,就兩岸事務沒什麼是不能談、不可行和不能做的。福建自貿區的崛起,既是危機,也是轉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金門發展有賴兩岸合作互利,一可紓台之困,二可讓人民有感,並有機會將金門建設為海西經濟區的核心,扮演前店角色連結整個台灣後廠,帶動台灣與大陸經貿的發展,並牽動金門的產業轉型與國際化進程。此應屬前瞻性的多贏策略,何樂不為?
-
眾志成城讓軍艦博物館早日落成!
在縣籍立委楊應雄促成下,國防部長高廣圻日前利用抵金視察防務的機會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針對金門景區新亮點-軍艦博物館建置規劃案,三位「關鍵」人物首度面對面在楊應雄立委辦公室討論並交換意見。 陳縣長著眼於金門觀光的未來發展,上任伊始,即大力推動「五鄉鎮、五亮點」計畫,其中軍艦博物館更是箇中關鍵。是以,今年1月份陳縣長與楊委員率團實地赴高雄軍港勘察中海艦,半年內觀光處已經召開3次工作管制會議及2次現地實勘,本月也完成先行評估方案的招標作業,希望能一舉形塑金門最有特色的軍事戰役景觀,為金門留下重要的觀光資產。然而,我們也清楚,軍艦博物館的成功與否,軍方及各界的奧援占有決定性的因素,畢竟事涉軍事及博物館專業,軍艦博物館的架構、內容均需有所本,甚至還要增添許多史蹟骨血,方能保證營造出一處原汁原味,又不失歷史復育價值,以及博物館內涵的重要資產,此節,端不是有錢就能辦好事的,如果欠缺專業支援及豐厚的內容,想要成事勢必倍加困難;此回有請縣籍楊立委安排高部長與陳縣長見面商談,讓國防部支援的規劃案方向能夠正式定調,應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此舉當有助於後續工作的推展。 平情而論,類同軍艦博物館一般的重大建設,應屬金門勢在必行,卻又「知易行難」的工作。因為,類以的工作如得不到軍方的認可及公眾參與,勢必只得其形,卻難窺堂奧;屆時恐怕只要有心者「毒舌」、非議一番,就能讓所有用心及苦勞都付諸流水。陳縣長一上任便將肇建軍艦博物館列為首要工作,益顯見其深思熟慮,以及為家鄉做事、替鄉親盡力的用心,對此我們深表感佩,更以為相應的規劃籌備工作,仍應在具備基礎條件的前提下、在鄉親的支持及關注下,循序漸進的推動,如此,方能益發彰顯其嚴謹與珍貴,並助益後續的維運與利用。以下謹提供兩點看法供各界參酌。 其一,常態專案組織的運作。但凡大型的計畫都會成立專案型的推動組織,但是否有用,或能否把資源用在刀口上,則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如前述,軍艦博物館的成功與否端賴能吸納多少資源,規劃、建設反屬其次;因此,在得到了國防部高部長襄助允諾後,承辦單位務必要清楚的釐清及界定所需的支援標的為何?又是那一個單位及窗口才能真正的為專案增添助力、解決問題。明確了需求,才能確保專案組織的順遂運作,助益日進有功。 其二,民間的共同參與。軍艦博物館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其承載了許多金門鄉親的美麗與哀愁,重要的是它更應是全體國人的重要資產;修復後的中海艦只是形體,如何從軍方、民間募集更多史料、獲得更多支持及關注方是重點。承辦方或可適時在一些關鍵節點思考加入公眾參與的機制,讓軍艦博物館更加的有血、有肉,賦予更多人殷盼的寄託與助力,如此,應有助於提升老軍艦的復育及軍艦博物館的存世價值。 總之,執著追求並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我們樂見縣府有執著追求正道及不畏艱難的信心及勇氣,更希望可以集眾人之力,早日見到軍艦博物館成為金門觀光的最亮點!
-
用積極之態度 為金門多做事
眾所周知,談到做事,必先談人,因為人是萬事萬物之主宰者,緣此,所謂人事,以人為首,乃一體之兩面,好歹在人,善惡在人,各行各業,莫不若斯,論其關係,猶如連體嬰,無可分搳,入公門為公僕,應以做事第一、服務為先之態度,自我要求,共同實踐,期以不負眾望,贏得人心。 縣長陳福海得有機緣服務鄉邦,為謀求社會大眾最大福祉而打拼,自始劍及履及,念茲在茲,再三強調,鄉親大眾之小事,即是縣政團隊之大事,誠信負責,戰戰兢兢,全力以赴,此期間內外紛繁,挑燈夜公,與其團隊成員將一天當兩天用,甘苦在心,無怨無悔,樂此不疲,復於日昨勉勵所屬同仁袍澤,金門正需建設發展,大家務必用最積極之態度,為金門多做事,奮發圖強,溢於言表,相信君無戲言,說得出,做得到。 持平而論,新人新政,無縫接軌,為應鄉親大眾之期許與需求,服務列車應時出發,持續加快速度,亦且加大服務廣度與深度,或許見仁見智,輿情反應不一,凡此有人說好,有人說歹,稀鬆平常,不足為奇,只要無違「依法行政」,而能「依法辦事」,即是正規常態,畢竟事在人為,一切應以「法、理、情」兼顧為原則,聞過則喜,有容乃大,問心無愧,心安理得也。 縣府兩次人事檢討陞遷調補作業,綜其目的,唯公無私,旨在因應工作需要,為金門多做事,新陳代謝,應為而為。依法循例,用人唯才,德必配位,即是合法合理。 再就核派發布之高階主官主管之人選以觀,就地取才,人才通用,平均年齡正值盛年,應足承擔繁劇,亦且多數擁有高等學歷,具有屬性之工作專業能力,及行政工作實務經驗,適才適所,功能效率,可期可盼。 何況,時代進步,日新又新,民意需求,直線上升,公僕不容尸位素餐, 得過且過,墨守成規,工作態度與服務之觀念,焉能不思改變。是故,去蕪存菁,遴優汰劣至關重要,誠如縣長陳福海於縣政府主持新任首長佈達交接典禮上所說:金門要改變,延攬精英人才,帶動金門翻轉,實現理想,邁入佳景,讓鄉親有感,公僕責無旁貸。因而,只要是想做事之人,熱愛金門這塊土地,時間永遠不夠用,大家一定看得到,有心就有力,是金門之人才,他一定好好培植,大家一齊用心經營,相信金門向上邁進之正向能量,就會凸顯出來,也一定可以為金門鄉親大眾作出最大貢獻。 俗云:人在做,天在看。意喻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平日所作所為,旁觀者清。例如地區社會福利制度做得好,有口皆碑,然其真正價值不在有錢好辦事,而在做得合乎「法、理、情」與公平正義,一棒接一棒,持續不斷,開創者功不可沒,後來者銳意創新,將餅做大。凡此,積極做事之態度,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有效果,正是公僕應為而為努力之方向。 金門要做之事,既多又繁。故而為金門多做事,多做不錯,有得無失。不做不錯,背道而馳,卻是大錯特錯。換言之,大家心正念純,唯德為本,以善作根,實事求是,持之以恆,未來願景可期。
-
金門人口增加的虛與實
金門縣人口持續增長,至今年6月底止,戶籍人口數已達129831人,較去年年底增加2108人,人口增加率位居全國22縣市第一,相較於多數人口增加緩慢,甚至負成長的縣市,過去20年來,金門縣的人口成長率,可謂一枝獨秀。 檢視金門縣歷年人口數變化,1992年11月7日金門解嚴,當年年底金門縣設籍人口數為44170人,此後逐年緩慢增加,2001年1月1日,開放金廈小三通,當年年底設籍人口數達56958人,此後設籍人口快速增加,到了2011年年底,正式突破10萬人大關,達103883人,依此增長速度,金門地區設籍人口數短期內就能突破13萬人,遠高於澎湖縣的10萬餘人。 人口數是評估一國、一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口數太少支撐不起一定規模的消費與內需,遑論帶動區域內經濟產業發展,就此脈絡,吾人應可正面看待金門縣的人口增加。 依前揭統計數據,自1992年金門解嚴以來迄今,金門設籍人口數從4萬4千人增加至13萬人,23年間增加高達3倍,成長幅度不可謂不驚人,惟進一步檢視人口增加的原因,金門人口之所以持續增加,並非出生率大幅提升所造成,而是「遷入人口」遠高於「遷出人口」的結果。 亦即,金門人口持續出現淨成長,關鍵在外來人口的入籍金門,問題是,「設籍人口數」並不等同於「常住人口數」,就這個角度來說,金門的實際居住人口應該遠低於設籍人口數,也就是說,金門縣的人口數或有「虛胖」之嫌。 一地的人口增減,不外「推力」與「拉力」交互影響的結果,早年金門生活環境艱難,住民謀生不易,而有「落番」、或遷居台灣者,這是使金門人口減少的「推力」;20年來,金門本地的主客觀條件已然不可同日而語,加上「小三通」、「金門大學」、「金門大橋」等重大政策與建設的推動,從而使金門產生吸引外來人口的「拉力」,依此而論,金門人口持續增長也等於是金門發展歷程的見證。 無可諱言,外來人口之所以選擇入籍金門,固然有因就學、就業、結婚而遷入者,但也不乏有著眼於金門優渥福利政策的入籍人口,有必要追問的是,扣除原籍金門,因就學就業必須離開家鄉的鄉親,目前究竟有多少設籍金門但並未長住金門的遷入人口? 對此,或許並未有相關單位做出確切統計,但我們不得不指出,如果只是因為金門福利措施而遷入,但並未有長住金門的事實,這樣的「遷入人口」除了美化金門人口統計數字,並無助於金門的發展,甚至有分食金門福利資源之虞。 誠然,目前為止,金門、連江是僅有兩個沒有負債的地方政府,但這並不意謂著我們無須留意金門的財政狀況,相反地,為開源節流、健全地方財政,並使福利政策真正嘉惠縣民,現行未實際居住的遷入者同樣適用縣府福利政策的作法,實有嚴肅面對、認真檢討的必要,規定遷入人口每年必須實際居住金門一定時日方能適用金門縣福利政策,或許不失為可以思考研議的方向。
-
投資教育就是投資金門未來
「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是陳縣長於日前在聽取「開瑄國小附設幼兒園新建工程」規劃簡報時,對教育首次宣示其前瞻性的高度。他說,每花一毛錢都要有前瞻性,邁向「永續島嶼、美好金門」的施政理念。 從中央到地方,諸多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或政治人物,慣常把「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或「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口號式的喊得震天價響,但很少見諸行動力。當陳縣長提出其教育施政理念時,必須檢視其具體行動作為佐證。令人激賞的是縣長劍及履及的操作風格,化為對教育投資的行動力! 對教育經費與學校規畫,有三項重大宣示:一是地方教育預算不輸給台北市,二是校園要有前瞻性規劃,三是以務實態度處理裁併校問題。 104年教育審議委員會上陳縣長指示,今年地方教育發展基金預算編列新台幣25億餘元,佔金門縣政府總預算逾17%;教育處總預算為7億4750萬1000元整(含中央補助款1億114萬2000元、縣款6億4635萬9000元);縣議員多半不輕易刪減教育預算以資配合。縣長強調本縣「使用預算不輸給台北市」。 在聽取開瑄國小附幼園區規劃簡報時,突破前人的主張,認為「全縣的學校要做空間整理,以及有配套措施,始來談校園規劃,更能符合校園未來發展的需求和具有前瞻性的高度。」於是做了重要裁示,校區周邊私有地,政府將本於「有利於金門的公共設施、地方的文化教育發展」之前提,提出更多的誘因,讓人民感受到「不是被政府犧牲」,而願意共同為金門的各項發展盡一份心力和力量。他認為許多校舍的改建卡在土地問題,縣府將做大幅度改變,朝向以地易地或容積轉移方式辦理,以讓校園得以完整性規劃。這是金門劃時代的教育投資主張,具有深遠影響。 對提昇教育人員的作法,他指示今後校長遴選去掉縣長圈選制,回歸公平取材兼顧人品,教師評鑑不及格者要輔導補救,優秀者給予不同方式獎勵。為了拓展教育資源,親自與金門大學教授座談未來發展方向。 最能直接觀察其關心教育者,就是指示教育處,鼓勵學校與社區結合來辦理課後輔導,響應423世界閱讀日,發動全縣各級學校6438位師生,於當天07:30-08:00,透過不同方式同步吹響金門閱讀號角,展開閱讀活動,他並親自深入金鼎國小為50位小朋友講述繪本《坑坑洞洞》的故事。如此身教言教,就是投資教育最具體的明證。而教育處同時委託西口國小引進「明日閱讀」數位學習之全縣教師研習,更是意圖提昇本縣閱讀教育達到未來化。同時為了推展本縣學生國際交流,開拓學習視野,整合過去單兵作戰與游擊式的國際交流,責令教育處研擬「104年國中生英語教育旅行學習活動甄選辦法」,統一事權,從此於法有據,補助有本。最近前往英國,未來更可至全世界各國開展交流。 有鑑於政府人員多半因循傳統,恐無法啟動翻轉教育,或不明白其政策主張之精義,特別邀來國內外專研創造力的縣籍學者陳龍安博士演講與指導,辦理長達7小時的中、高階行政人員研習,透過學理與實務演練,企圖翻轉行政人員僵化思維,未能體恤民意,而無法做出令人民有感的作為。 就以投資教育,就是投資金門的未來而言,縣長與教育處團隊,正用心良苦的規劃與具體操作,展現十足行動力。開瑄國小校長孫麗琪在簡報時說,「我們深信給予孩子一個溫馨、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必定能夠孕育出健康、快樂、有自信的未來國家主人翁,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陳縣長深知「要讓縣府翻轉,腦袋瓜一定要先轉」,以具體的行動,強化行政領導職能,投資教育,導引正向能量,提升教育競爭力,共構「美好金門、永續島嶼」願景!
-
論金門商場停車場規劃
一個企業組織成功的條件和因素有很多,我們以為不論對於製造業或服務業而言,設施規劃的良好與否,便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停車場;對金門各類商場來言,更有其指標性與現代性之象徵及功能性。 儘管全球普遍性的經濟不景氣,但國人的購買能力以及購物慾望,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以金門來論,更為明顯。且看自從各類百貨及生鮮賣場進駐金門之後,其受歡迎及迫切之現象,即可看出其受歡迎程度;但也帶來不少後遺症,其中最受人詬病的就是沒有停車場,及因沒有停車場帶來的交通亂象,允為後續者注意,而相關單位在審核相關商場設立時,更應把現代社會、現代城市應有的停車場列為重要的項目之一,不僅在為縣民及交通設想,更為業者設想。 所謂在商言商,業者要吸引顧客上門的方式有很多,服務品質、購物折扣等行銷手法,皆為提升市場上之競爭力的方法;但就現代化之功能言,從最新研究發現,商場空間的配置方式、動線規劃的優劣與否,諸如賣場燈光明亮與否;陳設是否美觀;空間是否寬敞舒適,乃至並留有殘障者專用通道及電梯等設施。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停車場! 且不談在國外各種商場、賣場,停車場早已是必備之設施;沒有停車場,勢必無法吸引遠道而來的開車族光顧,也因此,規劃停車場早已是不言而喻的市場規則。即使是在寸土寸金之台灣,面臨市區高貴的地價,但近年來,在國際化,尤其是面對「車購族」的當令,停車場也早已是一種吸引顧客的重要手段。 也因此,是否具備足夠的停車場,也就成為都心型百貨公司的重要條件,因提供顧客停車方便,而增加集客能力;同時因顧客以汽車為交通工具,使實質商圈擴大,有利營運提昇,具備方便、足夠之停車車位也因此成為都心型百貨公司最有效之競爭優勢之一,此外,停車場管理之良窊,影響顧客停車之效率與滿意度,應列為管理上重點項目之一。 金門!這個早晚必須轉型之海島,且不談在地化與現代化之議題;現代化且便利化之生活機能是現代公民社會之主要條件之一;更是現代化以民為主之政府的責任。因此,我們在面對金門轉型之際;在面對各種商場、賣場進駐金門之時,除了安全、消防等相關之法令審核外,是否具備停車場,應列為重要之審查條件之一,除方便採購停車、避免交通亂象外,更是金門邁向現代化人性化城市之里程碑,願相關單位重視之、嚴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