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自大陸引水簽約後的省思──感謝祝福並與全民相勉
歷經二十年的殷勤協調與艱辛會商後,金門自大陸引水簽約計劃終在本週圓滿完成,而這歷史性的一刻,讓金門再次展現海峽兩岸中流砥柱般的關鍵位置,同時也提醒著地區民眾飲水思源,全民對如同生命泉源的水資源當更加珍惜。 自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始終是當政者為民祈福的最高指導原則,如何為民眾謀求更高福祉常是公部門施政的重要目標,如今,而這個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引水任務,在本縣經過諸多的考驗與努力後,簽約儀式終告完成,也正式開啟新頁,政府的用心大家看得見。 簽約儀式盛會中,陳縣長表示:「將積極開發水資源,力行節約用水」,明確指出本縣未來更加用心的努力方針,特別是本縣高舉觀光產業大旗之際,與水資源的整合應用實有密切關聯,公私部門如何開源節流非常重要,不僅公部門當有效管理自然水源,同時合理控管農業灌溉與產業用水,妥善監控與管理地下水(井),民間確實力行節約用水等等,都是可思考的方向。 是項引水工程期約需二年,本縣期盼2017年實現,完工後期能確保金門地區中長期發展用水所需,最終目標就是金門能夠長長久久,都有好水用,有好水喝。引水工程期間有賴主辦單位的用心執行,而其他公私部門與民眾更當同心配合把配套措施做好,同時金門永續用水計劃應該站在更宏觀視野來考量,也就是水既是生命之泉,也當為地區所有生物著想,尋求一個自然和諧的友善環境,唯有好山好水奠下好基礎,金門才能為觀光產業打開更寬廣的大門。 當工程單位戮力投入相關引水工程之餘,政府與民間當可擔起「將積極開發水資源,力行節約用水」的包袱,因為不積極開源節流,再多的水也不夠用,用錯地方等於是在浪費水,重新檢討地區農作結構也是有待努力,妥善維護現有水庫用水安全與乾淨更當是全民監督的責任,此次引水簽約場地原本是個爭議性頗大的工程案,讓人再三省思尊重人與尊重自然的嚴肅問題,並可作為施政借鑑,因為這對一心想大開觀光產業之門的本縣是非常重要的。 金門的飲用水政策,就從這個引水簽約儀式邁向一個里程碑,而全民開源節流思考,當從這個歷史性一刻重新出發。「兩岸交流無價,推誠合作無敵」是項完美的歷史共業,我們期待未來用水更能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而飲水思源,不僅要珍惜這島嶼的每一個人,同時也要珍惜這塊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既要為我們這一代著想,更要為後代子孫著想,再造一座好山好水的幸福島嶼,成為海內外賓客爭相參訪的美麗島鄉。 這個歷史性的引水簽約儀式後,我們感謝縣府的用心,也祝福承辦單位不辭勞苦的執行任務,同時自許由金門山水自然和諧到兩岸交流和平圓滿,始終都能綿遠流長。
-
正視零負債及高房價問題
根據內政部七月中旬發布的最新一期都市地價指數,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上漲2.14%,自2010年以來漲幅最低,漲幅已見趨緩;在直轄市、縣(市)中漲幅最大者為金門縣;金門縣不但地方政府零負債,且又「連莊」都市地價上漲冠軍,漲幅達7.64%。 相較於近期媒體頻繁報導的苗栗縣負債6佰多億元、財政「希臘化」的問題,金門縣的體質及處境無疑是令人稱羨的;因為,就整體而言,地方的建設強度往往直接反映在對地方首長滿意度的表現上,於是乎前苗栗縣長可以年年獲得遠見雜誌「五星縣長」的肯定,卻也有著大幅舉債、債留後任的隱憂。就調查結果而言,「唯二」沒有負債的縣市,就是金門、連江,是以舉債建設已變成常態,這也導致地方財政壓力越來越龐大。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爭相擴張舉債進行建設的情況下,台灣的國債壓力將越來越沉重,如果再不節制或監控地方政府對財政的舉債問題,西班牙地方政府財政相繼破產的窘境,殷鑑非但不遠,而且就在眼前。 事實上,舉債建設並非便是壞事,負債的多寡尚在其次,重點要看資產狀況,以及償債能力。就如全國負債第二名的苗栗縣政府負債648億元,窮到連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但負債2539億元、第一名的高雄市,其資產則是負債的5倍多,而苗栗只有1倍多。高雄市政府還自詡是「台積電能不能和雜貨店相比」。誠然,這樣的說法有其根據,只要還得起債,欠再多錢都是各縣市自己的本事,但如果舉債拚建設、搏政績的成果,是員工發不出薪水、債留子孫,就誠然不是美事了。 就金門的狀況而言,建設絕對是必要的,建設也不是原罪,在規劃的財政、舉債額度內搞自己的建設、拚縣民的福利,想來多數人也不會有意見,但大家也知道,金門財政體質的優異,得益於金酒盈餘,而金酒多數的盈餘更是挹注在地方福利支出上;取之於地方,用之於地方本就無可厚非,但金門福利之優,已讓多數人「麻痺」,本應惜福感恩的心情,變異成了貪婪的心理。有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社福支出就像一個大坑,挖了容易,填起來困難;單一金酒的盈餘可以讓我們風光多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更多的地方財政命題等著我們去探索,為了全體金門鄉親的共同利益,我們更應該想著拿多餘的錢去創造更多的財富及效益,而不是一味的指望放在自己的褲袋裡。戰地政務時期55歲至64歲縣民慰助金發放在即,雖美其名為遲來的正義,但我們更欣賞將「正義化為愛心」的呼籲;一年3萬6千元不足以令人更富有,但如果能為弱勢、社會多一點貢獻,不是更加符合分配正義的普世價值? 再者,金門又「連莊」都市地價上漲冠軍,便非一件好事。房地產不能僅以商品視之;「居住正義」不僅是普世價值,更是國民的基本人權。如何遏止炒作地皮、房產,專家們已經提出許多方法及作法,容不贅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早日讓居民們看到符合其收入、具有可欲性的房產商品,而不是眼見其淪為炒作者的斂財工具,卻毫無作為。 房玄齡有言:「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我們與其笑看金門地價漲最多且零負債,不如想想如何運用零負債的優勢,開創更大的公共利益,並不讓高房價成為縣民的不可承受之重。
-
慶賀自大陸引水簽約 兩岸民生合作水到渠成
金門自大陸引水在7月20日假昇恆昌金湖飯店舉辦簽約儀式,在福建省蘇樹林省長及本縣陳縣長的見證下,由大陸的福建省政府水利廳與金門縣自來水廠代表簽訂了合作供水的歷史性文件。套句國台辦張志軍主任的說法,引水案終於走完了「最後一哩路」。 事實上,金門自大陸引水案自倡議以來,已歷經了十八個年頭;十八年足以消頹一個人的豪氣壯志,卻不足以阻擋兩岸交流的洪洪浪潮與熾火熱情。金門缺水是老問題,但金門為什麼一定要自大陸引水,一直有著意識型態的爭論;究理而言,中央及金門從來沒有在多元水源的開發上懈怠過;除了自大陸引水外,就地下水庫、海淡技術、再生水回收再利用等方案也議論甚久,行政院甚至還特別決議成立了「金門地區水資源供需專案小組」專責解決金門的缺水問題。結論也不令人意外,除了要設法解決金門地下水超抽外,考慮金門長期發展用水需求、製水成本,以及地下水保育工作,優先自大陸引水,才是最符合金門及國家利益的選項。 當然,兩岸融冰、交流、洽談都不是今時今日才有,初期兩岸以民間協會的名義進行初步的接洽及探索,雖然都認為技術面可行,但如果捅不破「政治藩籬」這層窗紙,要談進展無異是「緣木求魚」。所幸,兩岸政府也確實看到了金門的民生需求,並共認這樣的需求具有政策的可試性。於是在2013年6月21日,兩岸海基會、海協會第9次高層會談時,簽署了「兩會有關解決金門用水問題的共同意見」後,有了急遽性的突破及發展;自此雙方同意依各自程序協調主管部門積極推動,也才有了後續指定福建省水利廳與金門縣政府做為工作洽談單位、福建省供水有限公司與金門縣自來水廠為技術商談單位的重要進程。然而,洽議的過程中,困難必定存在,尤其國內還不時的拋出國安疑慮、大扣「紅帽子」;所幸在歷經3次工作洽談會議、8次技術商談會議後,終於議定了所有細節,甚至陸方也在「優先供水、優質供水、優價供水、依法供水」的原則下,做了適度的讓步,終令大事底成,並有了這次在金門以福建省水利廳及金門縣自來水廠為代表的隆重簽約儀式。 然而,我們也知道,簽約儀式代表著階段性工作的圓滿,更是下一階段工作的起點。大陸引水工程還要完成一些海上、陸上的管線布建,甚至是水質監測點、集水庫的建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估計在106年底金門鄉親就可以使用到來自大陸的民生用水;誠然,這個案子的意義不僅在其表象的通水,而是更大的表徵著兩岸民生資源交流的可行性及發展性。試想,在引水計畫的基礎下,金門又何嘗不能再進一步開展通電、海洋資源保育,以及商貿對接的具體工作,因此,引水不僅是兩岸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建設金門重要的轉捩點,若以增進人民福祉為依歸,或許兩岸民生合作將永無止境。 總之,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以及視野不斷的改變。自大陸引水案簽約,象徵著兩岸民生合作的大跨進,然而,也有著更多的合作議題仍待兩岸的有心人來共同努力及推動!
-
要檢討才能進步,要進步必須檢討
──由政府各機關召開年中工作檢討會說起 歲月輪迴,季節更迭,時值炎夏秋初,熱浪迫人,政府各級機關刻正紛紛召開年中工作檢討會,檢討過去,策勵未來,佳規良制,薪火相傳,恆久以來,蕭規曹隨,未廢未止,迄今盛行不衰。 所謂工作檢討,大致分為兩個時段實施,即「年中」與「年終」各有一次,分別在每年七月及十二月舉行,稱之為「年中」及「年終」工作檢討會。概由各機關首長親自主持,由下而上,所屬員工務必出席參加,否則應依規定請假,不許任意缺席不到,因而此項工作檢討會,乃是各級政府施政計劃要項,週而復始,持續推動,要求落實,強調再三,然而,成效不臻理想。 根據了解,有例援例,各級機關之工作檢討重點範圍,仍以各機關年度施政計畫配合預算執行情形與工作得失為主,此外列有自行創新與建議改進事項,會議時間備有書面報告資料,並由上一級單位督導部門派員列席指導,會後即將成果逕循行政系統陳報,而由縣府相關局處彙整併辦,俟後縣政府定期召開總檢討會,到時各機關首長必須親自出席,所有之建議若需縣政府協助支援處理解決者,馬首是瞻,係以縣政府回復紀錄為準,如果涉及法令規定、政策層面,或是與經費預算及人事增補者,多採慎之於始,妥善計議,難以一次補足到位。 換言之,工作檢討之功能,在於發掘問題,檢討缺失,加強策進,緣此,凡屬本機關應興應革之權責事項,平日則應秉於職責,主動積極謀求因應之道,否則,事事陳報上級申援,既不符合設官分職之精神,如何提昇行政效率。 持平而論,社會結構劇變,民意需求直線上昇,身為大眾公僕者,仔肩繁重,縣長陳福海為能一償奉獻鄉邦,造福社會人群之職志,愛才若渴,屢以「一天要當兩天用」之服務理念,與團隊袍澤同仁相互勉勵,有鑒於此,對於一成不變之例行年度施政計畫工作檢討,何妨在檢討作法上予以改革創新,祛除枝節,強化本質,則將年度施政計畫工作檢討重點範圍放大加深,擴及本機關之「人、事、時、地、物」五大議題,例如機關工作有缺失,則應自行針對形成之原因,深入加以檢討,期使本機關全體同仁都能了解,究竟問題出自人為抑或出自時間、器材設備不足或另有其他因素所引起?藉此建立共識,激發團隊成員之責任感、榮譽心。 而縣政府之工作檢討會,應以解決民瘼,紓解民困,消除民怨為主,置重點於「食、衣、住、行、育樂」民生大計,繁榮地方等事項,俾應民需民求,諸如日前對於地區「食安」與學生暑假期間校外之活動,要求務必切實加強宣導注意個人安全,證諸縣政整體為民服務深度與日俱進,檢討工作,不曾間斷停歇,民以食為天,無安全則無一切,看到問題缺失,及時力求改善,不啻即是檢討之真義。 再說:要檢討才能進步,求進步則需檢討。面對龐複庶政事務,為期好要更好,做到不負眾望,檢討工作非常重要,因為「檢討」就是「實踐」之動力,最忌開會如儀,浪費時間,毫無價值,敷衍了事。 孰是,檢討工作貴在實事求是,自我惕勵反省,儘管要解決許多現實問題,主客觀條件必須配合,但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之服務態度不能改變,畢竟檢討有助施政服務,值得推廣。
-
人用對了,事就對了
「公務員心態」從來就不是個褒義詞,相反,還經常被用以當成推託卸責、沒有效率的代名詞。儘管中華民國的公務員多是經過國家考試的優秀人才,但是,由於升遷拔擢管道不似民間企業全憑能力,更多的是依賴上級主管考核及各種關係的加持或層峰的青睞。 特殊偏狹的升遷管道,使公務員逐漸喪失活力,勇於任事者當然不能說絕對沒有,但更多的是浸染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氛圍裡。於是,許多在民間看似合理或極容易的事情,一旦到了公部門,總是會莫名地陷入複雜低效或無效的困境。 不幸的是,公部門卻又掌握著絕大多數預算及資源的分配權,但對於所欲達成事項,普遍缺乏強烈的成就動機,多存著應付心態,只圖能完成預算的執行、交差了事即可;有些預算的編列、執行計畫內容等,反由廠商提出,公部門為圖輕鬆,只負責買單而已;更有甚者,有些部門主事者或預算執行者,經常與廠商吃吃喝喝、稱兄道弟,不僅沒有嚴守官商分際,甚至早已逾越紅線。 相對於受到制度保障及制約的公務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民間有許多秀異之士,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他們手頭資源極為有限,但憑著熱情執著,努力耕耘,不僅取得不菲成績,也早已贏得眾人的認同。 例如,許銘豐、吳鼎仁老師等人長期耕耘的南管、民間絲竹弦樂,不僅追溯保留傳統風味,甚至,也積極創作新的曲目,經常性的深入街巷、村落演出,並無私地培養年輕一輩。這樣一群傳統藝術愛好者、推動者,卻沒有個像樣的練習或演出場所,只能像無殼蝸牛般四處流動著,或是後期屈身在運動場看台下幽暗的房裡。 再如,古區村出生長大的知名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獲獎無數,文學成就早已深獲肯定。最難得的是,自其年少奮力寫作起,就不曾中斷書寫家鄉金門;對於出生地古區村太文巖上早已湮沒無存的清水祖師廟及燕南書院,憑著少年對先賢的孺慕之思,依風懷想、強為連結,竟然,就真給催生出一座燕南書院來。 這幾年,金門陸續修復了許多閩南傳統建築或古蹟,太文巖寺暨燕南書院及邱良功故居即是;建築形貌及空間有了,但除了稀落遊人偶爾造訪,多數時間仍處閒置,頗為可惜。 本月初(七月一日)金門文化局長呂坤和,終於打破公務部門陳腐的窠臼,借力民間素孚眾望的人士,期為這些傳統建築注入新的精神元素。在邱良功故居一側廂房成立了「傳統音樂館」,任許銘豐老師為館長;另外,延攬楊樹清老師出任燕南書院院長,協助活化太文巖寺及燕南書院。 當然,也許有些人未必認同,但是,從佈達當日的盛況來看,顯然多數人還是樂觀其成的;文化畢竟不是考古,也不應該拘泥在朱熹是否來過金門,院長是否飽讀四書五經、是否具有公務員資格。只要是對金門有利的,大家都應該正面看待。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積極整合民間資源,才有可能再創文化新猷。
-
聚焦暑期活動的特色及多元發展
為促進兩岸實質文化、情感交流,提高兩岸三地青少年教育文化認知,開拓人際關係,縣府教育處於本月17日至21日辦理一項包含海陸空大挑戰、走訪地方民情風俗活動,為鼓勵地區青年參加。 暑假已開始了一段時間,想多數學子也都積極的安排自己暑期生活。近幾年,金門地區的暑期活動日益多元,特別是兩岸間的藝文、教育交流更成了常態性的安排,由此也可以想見金門之於兩岸區位優勢的競爭力,以及對於開拓學子視野的助益及增長潛力。然而,為長遠計,我們仍然以為暑期活動應該要有更前瞻性的規畫及設想,並儘量的利用自身的優勢進行擘劃;一則可成為永續的特色活動,二則可探索更多的資源合作可能性,讓金門的孩子擁有更多元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在諸多暑期營隊中,「金門酒廠學校籃球推廣活動」應是較受矚目的項目之一。此源於金酒對國內職籃的贊助,既是善盡社會責任,更有助於推廣地方體育活動,引導學員強身健體,讓學員們能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也希望能在各階層灑下籃球的種子,推展金門籃球運動、提昇競技水準,甚至是為金酒籃球隊尋找到未來的明日之星。就地方企業社會責任而言,這類的公益活動應是最直接而有效的,特別是對地方運動風氣的養成,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基此,我們以為,金酒籃球營應該開拓更多的可能性,諸如:培養營隊成績優異學員的移地觀摩訓練,甚至是融入職籃運動的學習情境。所有運動愛好的養成都不會是短期之功,除了培養學員興趣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其看到未來性及發展性;我們不奢望人人都成為運動健將,但至少要讓運動風氣可以熾熱的延燒下去,養成愛好只是基礎工作,更重要的是讓人人都能在運動的生態鏈中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助益運動愛好多元、永續的發展。 另外,教育處開辦的兩岸三地青少年文教活動,也是極具特色的項目。金門基於地緣,有著更多兩岸交流機會,而交流的主體便在「互補有無」;在金門諸多的資源中,自由度及創新性無疑是最大的賣點,例如:今次便在整修活化後的陽明二營區,開展分組團康、海陸空主題體驗(高空繩索挑戰、空團隊建構活動、戰地漆彈對抗體驗、軍事趣味活動、踏沙戲浪、獨木舟、沙灘遊憩等等)、野戰美食、歷史、文化巡禮、鄉情講座等項目,便是一場極富金門特色的夏令營活動,而大陸基於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廣袤市場,更值得我們去探究與學習。這類活動最大的功能在開拓視野,建立寬廣的人際關係與體系;因此,對於此類的活動,應該要思考以更大的跨度及格局去連結兩岸三地的資源及需求。「互補有無」只是最基本的條件,如何藉由一次次的交流串連起廣闊的關係網,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方是關鍵。 總之,暑假既是學子沈澱心靈、調整學習之時,更是開拓新知、增廣見聞之期。今時,3C產品及其服務已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空間及生活,如何藉由暑期開展更多樣的興趣,拓展更多元的視野,毋寧已是公部門及各民間企業、團體的重點工作;金門居兩岸交流地便,擁有更多的資源及優勢,而其關鍵在於:如何善用優勢,永續暑期活動的特色及多元發展!
-
從新行政園區談造鎮
日前金門縣府行政處長針對行政園區規劃提到,新園區位址一經選出,新造鎮計畫也將同步展開規劃。我們願針對此議題論述之,以為相關單位參考。 「造鎮」是一種類似於「理想國」的概念;卻又不同於都市計畫。造鎮是指重新建造一座宜居的新市鎮;一座符合生活美學的宜居環境。諸如便捷的交通系統、廣闊的公園、優質的學校、現代化的市場及購物中心、遊樂場、學校、圖書館、安養中心、殯儀館等。以便吸引高素質人口常住,進而創造工作機會,繁榮經濟。最有名的案例就是遠雄的天津生態城一樣:將原本荒涼、廢棄的鹽鹼地,蛻化為一座生態、環保、節能的宜居城市。 因此,我們以為,金門應立即檢討目前不當的福利政策,廣籌財源,禮聘國內外有經驗之專業團隊,開國際標;必須是得過國際獎項之集團、個人,以免橘逾淮為枳,以「造鎮」之意象,將金門規劃為行政區、經貿區、住宅區、景觀區,重新「造鎮」。配合拆除老舊破損建物景觀,在現代工藝美學下再造新金門,分述如下。 行政區方面,也就是新行政園區部分,應以能代表金門意象之建築工藝,重建行政中心,將所有中央到地方政府機構集中辦公,配合寬廣之停車場、林蔭大道、機能動線等周邊現代化設施,完成新金門的行政區,乃至像白宮一樣成為觀光景點。 再來是經貿區部分,應如台北世貿一樣,建構一塊集商展、商務、會議、餐飲、住宿等服務之現代化美輪美奐建築,輔以良好之現代化周邊設施,將地方特產到高科技產物,皆集中在此服務,以啟商機。 至於攸關人民大計之住宅區部分,應禮聘知名建築師如法國建築詩人波棕巴克等,以歐洲鄉村之社區方式規劃之,戶數以一百五十戶左右為宜,整個社區保留三分之二以上之公共空間,以供綠化等公共設施之用,採委員會嚴格管制品質,為了防止炒作,應以「租賃」方式為之,營造一處閒散、綠茵、翠蔭的居住空間。 最後是景觀區方面,以僑鄉、戰地遺跡、蔚藍海岸、潔白沙灘、稀有鳥類及古蹟為點,統籌規劃之,更重要的在於如何活絡之。而串聯這些「新鎮」者,就在於林蔭步道、自行車道及快車道等。為了展現「水岸城市」特色,更應全力開闢水岸景觀道,進而規劃林蔭步道、自行車道、公車道等串聯之,以啟未來。至於廣大的地貌,均應立即重劃,平坦地一律種植草坪,崎嶇地一律種原生森林,效新加坡及歐美先進國家之例,推展種林植草業,創造出具真正的生態島嶼風光。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面對海西特區的崛起,兩岸的亟變,如何重振金門,曾有鄉彥披文呼籲:應秉重造巴黎成功的奧斯曼精神,有計畫地將市區內60%的破舊建築徹底拆除;甚至是許多中世紀名勝古蹟,也在他一聲令下灰飛煙滅,雖有爭議,卻奠立巴黎花都的浪漫精神。這才是大視野、大格局的造鎮格局!
-
恭賀鱟劇團演出成功並祝好劇年年來
繼金門合唱團登陸北京城演出後,金門國樂團也在暑假來個難忘北京之旅,而金門傳統音樂館正式開幕,「金門樂府傳統樂團」正式進駐以及鱟劇團年度大戲「金門夢1960」爆滿演出,今年暑假,金門表演藝術異軍突出,展現著不凡的風貌。每個表演團體都有個靈魂人物,賦予表演團體無限的能量,這四個團體由郭孟庸、黃光佑、許銘豐與李敏德,不僅付出不少熱情與心力,同時也主掌著團隊表演生命脈絡,對整個團體表演前後與生命延續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關聯。 當然,這四個表演團體背後也有用心支持的核心人物,他們或來自公部門,或來自民間熱心人士,對這些團體大力支持與熱情鼓勵,也溢滿催生的能量,讓表演生命能夠無限的綿延下去,將精彩演出展現在觀眾眼前;而能夠獲得公部門的大力支持,則是牽動表演團體每一條神經。 而維持藝術團體演出生命最重要的元素是經費,國內藝文團體有個可愛現象,文字團體、書畫團體再到表演團體,補助經費有時候是依續節節升高。金門合唱團以一個業餘團體能夠常年獲得公家單位青睞實在不易,金門樂府也頗受傳藝中心的照護,金門國樂團是個神奇化身,採使用者付費模式經營,公部門適時補助也助益頗大,鱟劇團誠屬特別,經營負擔都較前幾個單位大,本次能夠盛大精彩演出實在值得讚賞。 文化即是生活,閱讀、書畫與音樂會、劇團演出,都是在地民眾生活的一部份,並可展現在地生活品味與文化素養,而百姓也能夠藉由這些藝文團體的表達方式吸收能量,讓在地生活更加豐富與精彩,這是豐厚公民文化素養的根本要義,也是公部門的基本工作,並有待全民當作生活實踐的一部份,所謂的文風才能源遠流長,綿綿不絕。 解嚴後,國內表演團體風起雲湧冒出,但曾經出現怪異現象,補助經費集中在少數團體,匯聚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團體瞬間如虎添翼,同時也排擠到其他單位。自九零年代中期以來,本縣對某個團隊也長期支持與照顧,在該公司某些作品發行時,民眾還發揪團讚助觀賞,差別待遇,讓同為影視創作的幾位鄉親羡幕不已。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藝文社團也是一樣,經費不足,更難以維持下去,祇有在爭取經費時各顯神通。上列四個團體都不是公家單位,即使找長官掛名團長,屬性依然不變,但關愛眼神一來,經費也跟著來。而他們能夠在島嶼金門突破萬難,年年拿出最棒的表演與民眾分享,為大家帶來生活養分,也為島嶼人文氛圍注入無限活力,實在值得稱讚。 鱟劇團異軍突出,「金門夢1960」精彩演出,帶領大家尋找昔日的夢,並成為金門的文化亮點,這是值得肯定的,我們期待,好的藝文團體有待大家共同支持與鼓勵,全民用心為金門增添一些人文新氣象。
-
欣見校長遴選回歸法治
金門縣104年度教育審議委員會日前召開,針對過往校長遴選交由縣長圈選最終人選的作法,縣長陳福海指示教育處修正,要求「以開放格局讓遴選產生最優能出線。」 我們以為,陳福海的指示是一個符合教育專業的正確決策,歷來縣內國中小校長遴選的爭議可望就此平息,此舉對金門縣的教育法治,更有深遠意義;身為一個原有制度下有權決定各國中小校長人選的現任縣長,願意尊重校長遴選委員會遴選結果,放棄最終圈選權,值得肯定。 地區國中小校長遴選之所以出現爭議,很大原因是「金門縣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要點」第9條明訂,「委員會就校長人選以無記名限制連記法投票決定,每校選出校長人選一人至三人,報請縣長圈選聘任之。」 此一規定造成的負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試問,如果縣長圈選遴選委員會遴選第一位者,豈不多此一舉?如若縣長圈選是排名第二或第三的候選校長,要如何杜外界悠悠之口?這些出線者難不成跟縣長有什麼特殊關係?否則為什麼可以後來居上、脫穎而出? 再清楚不過,表面上,縣內原有規定似乎給予縣長決定各國中小校長人選的最終權力,實質上,此一陋習每每衍生爭議,既傷害校長遴選作業的公正性,其實也陷縣長於不義,說到底,民選縣長不僅難以從校長遴選作業中得到什麼政治利益,甚至將因此蒙上干預教育專業的負面形象,著實得不償失。 事實上,此前被教育處視為「依法有據」的縣長圈選校長規定,雖然載明於「金門縣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要點」,卻是一個明確違反「國民教育法」與校長遴選精神的作業要點。 國民中小學校長曾經長期以「官派」產生,從而產生關說、請託、賄賂、走後門等諸多不法情事,為確立校園民主與教育法治,「國民教育法」乃於民國88年2月5日修正,賦予校長遴選法源,建立校長任期制,此一修法攸關國民教育法制化與校園民主化。 「國民教育法」第9條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應為專任,並採任期制,任期一任為四年。……其相關規定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定之。縣(市)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由縣(市)政府組織遴選委員會就公開甄選、儲訓之合格人員、任期屆滿或連任任期已達二分之一以上之現職校長或曾任校長人員中遴選後聘任之。……其相關規定由縣(市)政府定之。」 準此,縣市政府必須訂定「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辦法」,並廣納各方代表組織校長遴選委員會以進行遴選業務,其主要目的正是排除地方官長干擾,回歸學校本位與教育專業,以免重蹈官派校長黑箱作業傳聞不斷的覆轍。 必須指出,原「金門縣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要點」,形式上雖然取得「國民教育法」授權,但「每校選出校長人選一人至三人,報請縣長圈選聘任之」的規定,不僅有違一般人對遴選制度的理解,且已增加母法所無之規定,逾越法律授權而有失效之虞,無須陳縣長指示,其實也到了必須盡快修正的時刻。 校園民主建立不易,期待校長遴選要點的修正,落實校長遴選精神,深化地區教育法治。
-
行銷金門 從築夢開始──為金門夢舞台劇喝采
由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培訓及創作的「金門夢1960」,日前一連兩天假文化局演藝廳開演,現場座無虛席。一場用金門人說金門話演出屬於金門的動人故事,透過舞台、音樂、燈光、舞蹈等伴襯下,將時光拉回許多人曾經歷過的過往,有歡笑、有淚水,也感受到一代一代的女人,用其一身守候這個島,追求的金門夢。 「金門夢1960」經過一年半的籌畫及培訓,在文化局演藝廳隆重上演;該劇共分落番、初醒、復國夢、擎天、青春、幻之夢、交換秘密、寶島夢等幕,敘述823砲戰前後時期戰火下的生活情況,也點出了金門人及國軍弟兄共生的默契,以及年輕人為了嚮往臺灣的生活,無視家人勸阻,極力掙脫保護羽翼,產生的衝突和矛盾。 平情而論,用戲劇來演說金門,不獨今日獨有,但以純粹的在地創作、在地表演團體來訴說金門的故事,卻益發彰顯其珍貴性,也更加令人動容。金門鱟劇團憑藉著在地情懷,以無比的熱情演繹金門的故事,誠為近年來少見的成功演出,再論其投入深度、演出的精彩,以及受歡迎的程度,除了令人擊掌讚許外,更可謂是行銷金門的新力量。 誠然,此次的演出首應得力於金酒公司、胡璉基金會的大力贊助,更為地方企業扶植地方藝文團體建立了一個優良的典範,我們希望這樣的扶植行動可以更好的持續下去,更以為地方藝文團體也必須要有如「鱟劇團」般強化自己、提升自己的動力及競爭力,認真的去營造自我的獨特性,如是,獲得支持與掌聲將只是早晚的事;只要能迎合市場脾胃,助力自會找上門來,「行銷」更只是相得益彰的事,因其原由在於自己的底子過硬,而非任何一種形式的憐憫。為了讓初萌的藝文展演可以發展得更快更好,以下謹提供兩個面向供各界參酌。 其一、創作的能量。「金門夢1960」受歡迎的理由,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身臨其境的共鳴;意即,以在地鄉親為觀眾主體的演出,很容易將大家導引回親歷的記憶,藉由戲劇的張力與氛圍的營造,更能充分體現在地精神的強韌性與劇目的可看性。戲劇表演的成功通常得力於豐富的語彙與生動的劇情,是以,其創作力仍是一切事件的依憑,而這也通常是在地表演團體最薄弱,以及難有大成的通病;值得慶幸的是,在「金門夢1960」這個劇目裡,鱟劇團克服了這個難題,既讓我們看到了傳統中的新意,更看到了勃勃的「追夢」契機。 其二、演出的動能。一場成功的表演必須得到許多助力,而更重要的是演員詮釋劇情的功力;有道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任何精彩的演出都不是僥倖可得的,尤其是一個業餘的表演團體,熱情往往是僅有的動力;如何讓這樣的動力持續下去、精益求精,更是一絕難的命題。所幸,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或許會有更多人看得到在地劇團的深情與用心,協助他們持續的運轉下去。 總之,對表演團體而言,既爭千秋,更爭朝夕;千秋是功業,朝夕是生存。多數劇團的創作與演出都是秉持著藝術實驗、持續演出、清貧維運等幾個原則。在「文化創意」難以產業化的現實下,在地的掌聲與不吝的支持,或能讓他們在築夢與追夢間,有一基本的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