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長篇小說連載〉 艷陽滿天
在那荒僻小島上,他用小收音機偷聽對岸的廣播節目,聽到他所崇拜的無產階級英勇戰士潘漢年、揚帆,竟然被批成反革命份子。這個莫須有的冤案,使杜誠心理上發生巨大的變化。他有口難言,也無處為真理申冤,他變成了竇娥,不,竇娥可以申冤告狀,杜誠卻是一個啞巴,他一張嘴就暴露身份,被捕入獄。最後杜誠還是被捕,他一時性急浮躁,不能支持下去,竟然頭撞牆壁,流血過多致死,解脫了罹患的憂鬱症。他的死因,怎樣去向後人解說清楚?為他樹碑立傳,這豈不是強人所難的事麼! 我總認為杜誠若在軍中混下去,也許會多活幾年,甚至十來年;何為霖卻有另外的觀點,即使杜誠住在白犬列島,也會被捕,也會用其他方式自殺。除非他有了妻子兒女,拖住了他。但是他從不接觸女人,從無結婚的打算,他這不是蓄意自裁麼? 那天,杜老來圖書館查資料,問起我寫作《海燕》的事,我覺得非常慚愧,因為躊躇很久,始終未曾動筆。他聽了笑起來。 不好寫,別寫了。林主任的意見不錯,不必強制學生走文學的道路。時代進步,咱們應該走在前面,不能以傳統的教育方法對待青年了!杜老打算把文藝課程取消,採納林添樑的教育方針,走「升學第一」的路。 即使杜潞不說,我們也看出何校長完全按照林主任的教學觀點行事。換句話說,何為霖是形式上的校長,而林添樑則是實際的教學掌舵者。 這樣做下去,何校長豈不變成傀儡了麼? 不,咱們要採納林主任的教學觀點,他畢竟是科班出身。劉彥和在《文心雕龍》上說過:「人稟五才,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難以求備。」于光,我已經落伍了,應該交棒了! 十四 弘志高中的師資比較整齊,這應該是杜潞延攬人材的成果。他時常說:凡是有才華的人,脾氣比較古怪,毛病也比較多。杜潞服膺宋朝王安石的名言:「人材難得亦難知」,發現人材不易,瞭解人材更難。他進了醫院,躺在病榻上,依舊繫念著教學概況,以及學生家長對我校的批評意見。 杜潞對我談起週末停止文藝活動的事,此事在他腦海思索很久,他認為讓同學對文藝發生興趣,是件好事。林添樑反對文藝,是為了怕影響教育的均衡發展。杜老計劃等任達取得碩士學位回來,擔任台灣文學這門課程的教師,並擔任教務主任。 杜老向我透露他的心願,將來弘志高中的校長,還是派任林添樑,畢竟他是花蓮人,對於服務桑梓具有血濃於水的感情。杜老誇獎莎幗,是一個質樸負責的訓導主任人材,她也是花蓮人,草根性強,對於推展教育是難得的人材。有了這幾個人,即使我退休下來,也會心中石頭落了地。
-
福爾摩莎之殤
奮起吧!台灣人,不願被出賣的台灣人, 奮起吧,台灣人,不願被奴役的台灣人, 我們,要向祖先借膽, 我們,有反抗的靈魂, 奮起吧!勇敢的台灣人,為了生生世世的子孫, 奮起吧!勇敢的台灣人,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 這股不屈的意志,支持著他們反抗日軍,然而由於戰力的不對等,更可以看出他們的驍勇;被擊退的義勇軍又反撲新竹,展開游擊戰。由於南進軍進擊並不順利,日本政府作夢也沒有想到,有點心焦。伊藤博文現在應想到李鴻章的勸告,台灣人民不易馴服,這句話是錯不了。 七月十二日第二討伐軍,從台北沿著西部間道南下,在三峽、大溪與三千義勇軍展開遭遇戰,師團本部在台北等不到勝利的消息,急得跳腳,日軍原本想進行掃蕩戰,結果反而被人掃蕩,日本政府大驚失色。 日本人認識了台灣人了。台灣人,曾讓李鴻章生畏,現在已經讓伊藤博文生恨了吧!七月二十二日日軍發動第三波掃蕩戰,進行報復性的攻擊,「武士刀,閃閃爍爍」,見人就砍就殺,見到房屋就燒,進行焦土政策:槍聲、哭聲,盈谷盈野;刀光、血影、火光與濃煙交織成一幅苦難的圖卷,訴說著鄉土的不幸,民族的災難,國家的悲哀。 國家保護不了黎民百姓,臨難茍免,把她一腳踢開,平日裡卻要人民納糧納稅,耀武揚威;士紳要員攘利為先,大言炎炎,主張獨立自主,建立台灣民主國,真正要踐履保家保鄉護國,拿槍桿子拚死拚活的時候,卻不見一個人影兒。聰明的人已經輸誠納款,迎日本人進城了,回頭再來捐資興建文廟,宣揚孔仁孟義;跑得快的人已經挾著巨額黃金、美鈔逃之夭夭,享受快活的人生去了;只有那些純樸的鄉里小民真箇把話聽進去跟人硬幹,這一役被殺的義勇軍五百餘人,千戶房屋付之一炬,許多婦女也拿起鋤頭與槍桿跟丈夫並肩作戰,暴屍殺場,結果呢?台灣的抗日祕史只剩下游魂在飄蕩,愛台灣的子子孫孫,有誰為他們旌表,讓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呢? 他們用殉死來證明他們的愛,所以真正愛台灣不能用說的,只有經過死亡試煉的人才有資格說,否則無異是對愛的一種褻瀆,對祖宗的一種不敬。 勇敢的台灣人,他們每一滴血都滴在母親的懷裏,每一幕死亡的影像都刻鏤在母親的腦海中,歲月悠悠,流不盡許多愁,他們的英風偉烈、遺響悲風只能從歷史去側錄:二十幾個精壯漢子被綑綁著,帶到樹林子裡,日軍幫他們鬆綁,然後給他們每人一把鋤頭,要求挖一個大洞,再把他們雙手反綁,對著洞穴跪成一圈。
-
黃金獵犬的見面禮
最近二姐家養了一隻黃金獵犬,短短時間,由於食量大,迅速發育,加上體型龐大,又相當可愛;母親從未見過這樣的狗兒,二姐基於一份孝心,想帶回娘家,讓母親親自目睹一下,這隻狗兒的風采。 一進家門,母親出來迎接二姐,沒想到這隻狗,並不怕生,第一次見面禮,就是前腳抬起,善意的撲向母親;由於母親身體不太好,體重已剩下不到四十公斤,被這隻肥胖的黃金獵犬,冷不防的撲過來,差一點倒栽蔥,還好我們反應得快,才不至於釀成意外。 由於這隻狗,年紀尚輕,玩興很重,眼看沒有人陪牠玩,就衝出家門;朝著我們家外出唯一的一條柏油路,一直往前奔馳,任憑二姐怎麼呼喊,理都不理。 這隻狗身處陌生地方,二姐怕牠走失,或是嚇到路人,叫隨同前來的外甥,去把狗兒找回來;走了四五百公尺,發現了狗兒的蹤跡,牠竟然跑到田裡面瞎攪和,怎麼叫牠的小名,牠就是駐足在田中央,沒有回來的意願。 這時二姐突然想到,平日這隻黃金獵犬,最愛坐在機車的腳踏板處,讓家人載牠去兜風;說不定,機車出現,有絕對的吸引力,可以讓牠從田裡走出來。 二姐騎上熟悉的機車,朝著這隻狗兒駐足的地方騎過去;這隻狗看到二姐的機車,旋即飛奔前來,興奮得擠上機車腳踏板處,龐大的身軀,剛好將機車的空間,塞得滿滿的。 二姐判斷正確,輕輕鬆鬆的便將黃金獵犬載回家;深怕牠再度出狀況,先用一條繩子,暫時將牠栓起來,才放心的與家人聊起天來。 沒想到這隻狗兒,真像頑皮的小孩,不但活潑好動,而且還真黏人呢?經過這次事件,母親一直交代二姐:「以後你要回來,不要將這隻狗帶回來,牠的身體都快要比我重了,萬一把我撲倒,我一定爬不起來。」二姐連連點頭說:「好啦!我只是想帶來給您看看,沒想到牠還真頑皮呢。」這時家人相視而笑,一旁的狗兒,似乎也聽得懂我們在說什麼,也不好意思的夾著尾巴,表示深深的歉意。
-
〈浯江詩選〉軌條砦
於白天或於黑夜裡 浸淫於你無垠的籬 每日相隔四十分 拉長了距離的話別裡 我慢慢的睡去 在妳離開時的孤獨中 放下心中的武器 妳總不捨底離去 於白天或於黑夜裡 我知道得清楚 天天會與妳相遇 在妳來時的浪花裡 那是我甦醒的時刻 告別那短暫的別離 用冷酷築起的身 輕觸妳的悲喜 於白天或於黑夜裡 等待著一劍刺向敵人的胸膛 我本鎮海的孤臣 而 天恩遺忘在 烽火逝去的歲月 剩餘的傲骨啊 如劍拔 似弩張 落在愁日裡 於白天或於黑夜裡 當一潮已落 銹出我的滄殤 無力的指向那天際 當一潮又起 戀獨般的處著 依稀 又聽到那戰鼓揚起 在妳輕疾的腳步裡 等待
-
為自己拚一場——致吾兒的一封信
親愛的大哥崗: 提起筆寫這封信,你已飛行千哩之外,臨行前,媽媽縱有千言萬語,祇對你說句:「好兒子!好好為自己拚一場!」 兩年來,或走路、或開車、或工作、或旅行,或做家事,在心裡,與你對話千百回、千萬回,提筆數次竟未成書。光開頭,都有不同版本,希望這次能夠完成落款寄出這封信。 記得你第一年的聖誕節返家回學校之後,給你的信是這麼開頭的:「那天送你到機場,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媽媽佯裝堅強,心想未滿16歲的你,千里迢迢,隻身旅外,台北—西雅圖—紐約,又加上3小時車程,才能回到賓州你鄉下的校園,這是你首次的返家又離家,以後將有無數次像這樣的旅程,媽媽一思及此,如有硬塊哽咽喉嚨,無法也不想言語………。」 去年感恩節返家回學校時你因暴風雪而延長了航程讓我度過煎熬時日。 「每當你飛行的日子,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媽媽慣例埋首於工作,極想把自己自閉起來。或清晨、或夜晚,滑鼠鍵入你搭乘的航班,自螢幕那端出現都是『飛行中』字樣。此時此刻,我方明白我那遠在小金門的老媽—你的外婆,她常叨訴,每當我出國商旅時,她是如何如何的虔誠膜拜島上庫將軍廟、王仙姑等各個廟宇,保佑我平安歸來的心情,我終於可體會一二。」 這是今年春季時阿姨看到你出現在學校網站首頁有著燦爛笑容的臉龐,來電恭喜你的進步。 「望著學校網頁上你充滿陽光的照片,上面有採訪你的一小段文字,說你喜歡這個學校宛如在台北的家,依傍著一個小山頭,媽媽一顆愀著兩年的心,稍得一絲絲舒緩。」 今年五月自非洲商旅歸來,10來天在外因時差不易與你通上話,也不見你有半通電話找過我,帶著戲謔語氣苛責你的無情無義。我告訴你說:「在橫渡紅海的航班上,飛機震得非常厲害,心想完了,這趟航程可能回不了家見我的家人,尤其是你,難道不惦記你媽媽我的安危嗎?」電話那端的你,卻不疾不徐的反問:「媽,妳可有搭過如雲霄飛車猛然下墜的飛機嗎?我在大阪往底特律的航程,就曾碰到過。」這下換媽媽默然,刺痛起平日不願碰觸的擔憂與牽掛。因此,媽媽決定將在內心底處跟你對話千百遍的話語,明明白白的告訴你。 你到美國讀高中是有些戲劇性的意外,沒有及早作準備,讓你一路走來格外辛苦,回顧二年多以前你考完首次學測,得知直升原來就讀的大直高中,漫漫暑假閒來沒事,送你到美國高中體驗他們的暑期進修班,暑假一結束,另一申請的學校來信邀請你入學,於是展開了你的美國高中生活。 當然,樂見如此的決定,貿易做了20幾個年頭,走訪了無數個國家,也因此開拓了寬廣無垠的視野,天知道,多麼期望你也如我一般,透過生涯不斷的學習與刺激來探索屬於生命的驚奇。再者,公司的外國客戶來來去去,穿梭台灣的大小工廠,相識日久,交談之間不免關切家中大小,盼望有朝一日,你也能與外國客戶侃侃而談,達成交流無礙的境界。再者我誠願用與爸爸胼手胝足得來的積蓄換取你的教育,那是媽媽視為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珍寶。尤其在職場上偶爾碰到新一代因從小留學歷經生活磨練,在工作應對上所流露的成熟、從容與自信的氣度,往往令我激賞。加上左鄰右舍有些大哥哥大姐姐也是在美國唸這種寄宿高中,偶爾返家渡假,每日保持健康的運動,溫良有禮的舉止,更萌生我贊成你留在美國就讀的信念。 曾經媽媽也面對身邊親友的苛責,殘忍的讓小小年紀羽翼未豐的你,這麼早就過這種離鄉背井的日子。午夜夢迴,複雜的思緒常不能自己,亦不禁自問:一定要這樣嗎?非得全家載不動這沉甸甸的牽掛才能求學嗎?非得把你送到那麼遙遠的地方才能讀書求知識嗎?每思及此,就不由得要自責起來。但又想起我在你這般年紀時,潮來潮落,每每都要搭一小段的渡船,三年高中寄宿在名喚「惠敏 」的校園生活,我想成長的意義與堅毅,不也就是建立在這種不斷的返家與離鄉的歷程中嗎?如不揚帆,又如何領悟大海的深邃,小鳥不展趐飛翔,如何能感受天空的無垠?這是媽媽兩年來不斷思索逐漸給予自己的解答。 送你到美國唸高中,甚至以後大學、研究所,並不是冀盼你能衣錦榮歸光耀門楣,那是老奶奶時代的思想,只因為我篤信上天賜給我你這個小孩子,是獨一無二的(You must have something special!),這份堅定的信念,讓我苦苦痴狂這份對教育小孩的堅持,一切的一切,背後的理由都是這麼的簡單,希望你能從中獲得智慧與勇氣,獨自面對自己未來的人生。 第一年因對美國教育認識不深,也未充分諮詢顧問專家,獨自摸索申請學校,結果偏又挑到一家學科難度極高的的學校,英文基礎薄弱的你,除了應付外籍生必修的ESL之外,又要同軌進行應有的高中課程,尤其是與英文關係密切的美國歷史、莎士比亞的戲劇「威尼斯商人」古英文,你背著超乎能負荷的學習,一而再的挫折,吞噬著全家緊繃的情緒,媽媽馱著無止盡的無助與憂愁,爸爸更是卯足全力影印你的每一科教本,每個週末在電腦視訊上等著你上線,等著每個夜晚與清晨,等著助你一臂之力,而你總是拒人於千里之外。一對卑微的父母常需互相取暖安慰,相信他們的兒子有一天會甦醒。 對於你能展動未豐的羽翼獨飛,媽媽以為是一件容易的事,家中一角缺席的餐椅,氣氛異常冷清,多少日子對你的牽掛,終於明白,家中少了你是畫不成圓的!尤其是平日與你打打鬧鬧視你如寇仇的妹妹,羞赧的承認她對哥哥的想念。 北國異地嚴寒,是否需苦苦去對抗你的過敏鼻疾?漢堡、炸雞、義大利麵等美式食物,是否合乎你的脾胃?你卻淡淡表示:「吃得飽就好!」每次返家,看你更加茁壯的身軀,堅硬結實的肌肉,讓媽媽著實欣喜。你說你參加了學校的越野賽跑,每天總要跑上10公里以上的路程,健康體魄因而得來,不禁令我想起一件微微心痛的往事,你國二那年代表學校參加北市中運會800米賽跑,每晚一面清理你那全然未動的便當盒,一面心疼你鎮日挨餓,原來每日過多的考試,以升學為重的學校,祗能犧牲你的午餐休息時間來集訓。 生活適應未造成你的困擾,超出你能力負荷的課業是我們全家共同的夢魘,你爸爸一路求學過程課業表現的優異,可能流於對你過高期望的壓力,常常他恨不得跳下來為你唸書,每當你假期返家,他包辦你文科的導讀,文立姨丈包辦你理科的引導,大家傾全力的幫助你克服課業的難題,但起色不大。爸爸責備媽媽未能讓你裝備好即上路,又堅持過河卒子祗能勇往向前,你也相對陷入了極端的壓力中,媽媽也一度掉入歇斯底里的泥沼而無法自拔。三人高漲的情緒像互綁在一起懸高空的風箏,稍一閃失掉下皆粉身碎骨。一段你我不堪回首的時日。 (上)
-
〈長篇小說連載〉 艷陽滿天
我裝死。後來我在碼頭爬上一艘商船,離開了台灣,去了歐洲。 我迎上前擁抱杜誠,喜極而泣。大聲嚷著:「老天爺保佑你、可憐你──你解放了!」醒來卻是一場春夢。 這個夢使我思索甚久,我曾懷疑自己的眼睛,是否一時模糊,沒有看清杜誠的屍體?不錯,眼睛、鼻子、嘴巴、頭髮上的血漬,我親眼目睹杜誠的遺體,抬進一具寒磣的薄棺材內,陪它上船,從綠島渡海到了花蓮,再親自埋葬在濱臨太平洋的墓地。 我向何為霖談起往事,禁不住熱淚盈眶。 唉,將來我建議這兒命名「杜誠公園」。 那有啥用?他已經走了,永遠看不見這個世界了。杜誠活著時,他曾跟我談過,人死後剩下一個軀殼,早晚會腐爛變成一具骷髏。即使蓋成巍峨的陵墓,又有何用?老連長林順在癌症末期,曾叮囑部屬將他遺體火化,灑進白犬列島的海域。後來,肺病療養所的官兵疼惜林所長,卻將他的遺骸埋葬在無名島山坡上。若是他九泉下有知,他會跺腳罵娘的。 在國共內戰史上,杜誠扮演了一個難以定位的角色。他原是一名馬克思主義知識份子,為了救國救民的理想,參加了共產黨,並且以實際行動滲透到國軍邱清泉兵團,擔任衛生連排長,參加了震驚海內外的徐蚌會戰(共方稱為淮海戰役),最後隨老九團撤退至白犬列島。
-
福爾摩莎之殤
太陽高高掛,日本皇軍要南下, 武士刀,閃閃爍爍, 抵抗,就剝你的皮, 報仇,問你子孫去。 太陽高高掛,日本皇軍要南下, 武士刀,閃閃爍爍, 不投降,殺祭太陽旗, 格老子,難道還怕你。 (註:閃閃爍爍這四字要用閩南語讀,才能讀出味道。) 日軍從台北城出發,唱著嘹亮的軍歌,一路南下,準備大開殺戒:看你的頭顱厲害,還是我的武士刀銳利。沿路不戰而降的清兵,都被遣送回大陸去,日本人以為消除了阻力,沒想到從此陷入泥淖戰,不願屈服的台灣人,發揮了纏鬥的精神,讓日本人吃足苦頭、刮目相看。 各地的自衛抗日組織,不僅裝備陋劣,而且規模很小,但是為了保家保鄉,不願接受異族統治,在地方有名望人士的領導下,發揮了草根精神,打赤腳的比穿鞋子的勇敢,戰鬥力特強,無懼無畏向日軍挑戰,頑強而執 ,一波接著一波。 南下的日軍來到新竹,義勇軍奮力抵抗,日軍雖一度攻入新竹,並在第二天派出五名騎兵到台北師團本部報告戰情,但是這五人途中被義勇軍包圍、殲滅,先鋒部隊與師本部失去聯繫,孤軍苦戰。
-
〈浯江詩選〉尋找
每一個跫音 都靜默了 我的身影孤獨 沿著古區走 手上的地圖已遺落了 我不知道究竟要尋找些什麼 漂遠的海岸線 沒有歌聲 沒有眼淚 而寂寞 悄悄地隨風飄蕩 遠處 也許你正迷濛著雙眼 說唱一段滄桑 而我在這裡 遠遠地望著海那邊
-
藝人,醒來吧!
從電視新聞上,看到夏禕在新加坡登台獻唱,首先唱的<夜上海>,這是我九歲時聽到的流行歌曲,有時哼唱幾句,被母親責罵:「你這麼小,就學會貓叫春了!」我說別家小孩都會唱,有啥大驚小怪的?媽說別家小孩挎著籃子揀煤核兒,你為啥不去揀煤核兒,省得去買煤炭做飯。 〈夜上海〉是流行歌曲。流行,迅速傳播或盛行一時也。流行天花、流行霍亂,只不過短暫三月、兩月就過去了。為啥流行歌曲,竟然「流行」了五、六十年,這是什麼邏輯? 〈夜上海〉顧名思義,描寫繁華的夜上海,燈紅酒綠、車水馬龍,有錢的大爺摟著舞女的細腰,喝酒、跳舞,抱著「國家事,管他娘」的心理,粉飾太平,歌頌昇平氣象。這種喪權辱國的靡靡之音,拖到六十年後,夏小姐還在新加坡獻唱,仍受到熱烈的歡迎和掌聲,這是值得思索的問題。 夏禕自中國上海來。看起來上海的藝術文化,還是停滯在六十年前靡靡之音的階段;夏禕從台北去新加坡,證明咱們台灣的音樂藝術還是通俗、低級,沒有文化。我的話不甚好聽,有些刺耳,但卻是實話。 夏小姐唱出「酒不醉人人自醉」時,我已開始轉台,不忍再聽下去。台灣有無數質樸青年、婦女在山野、工廠、農田、果園,冒著強烈陽光在勞動,他們流了汗水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夜上海〉跟台灣有啥關係?咱們聽這種痲痺人心的旋律做什麼!這種歌曲對於海外華人有什麼影響? 咱們不必過份陶醉了,藝人,醒來吧!
-
嬉遊文藝樂園
文藝Party,三對三千萬文藝大挑戰,由小說家讀者8P主持,用各種媒材、各種關卡、各類問題跟台下學員互動,不過,沒有三兩三,還是不要上梁山,因為容易當場出糗啊!如果夢想一次就走完,那人生有什麼意思啊!晚上看電影,黃力州「奇蹟的夏天」,他用鏡頭紀錄花蓮十七名原住民小將,超過一千個日子風雨無阻的鐵血訓練。 第三天,舒國治上「生活中的散文與散文中的生活」,所有東西都是生命中的剎那不小心寫到的或刻意寫的,生活,把歪歪扭扭的一段寫出來,忘掉生活,看見散文,散文是很生活的,寫作最好的老師是「談天」。旅行要有異樣的眼光,不要只是對照,要提綱挈領,講到神韻,寫作先講感覺,最後講修辭,我們常常會有一些雜念有機會拿來用。 鍾怡雯上「從溝通到反溝通」,我們寫作要累積能量,她最愛看卡通「小英的故事」,享受在島上孤獨的感覺,一個人的感覺就是反溝通,溝通的狀態決定作家有多少本質,那是作家的凝視。作家共同的東西是:1.書本、2.孤獨(恩考變敏銳)、3.接觸大自然(大自然給的教育是深沉的),為了讓感情更飽滿,我們有時會加入一些想像。每個人的生活裡面都有一個內在的生命,創造出來獨立的生命,大陸詩人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時代的苦悶,更有人刺破手指,到天安門去寫「血書」,不要小看痛苦,它有一天會來滋養你;偏見有可能是洞見,因為總是在溝通、反溝通之間擺盪。我們要期許自己,我是獨一無二的,清楚知道自己有什麼,寫作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多桑與紅玫瑰」作者跟爸爸生活了一輩子,卻寫了一本關於媽媽的書,那是跟媽媽的告別式,放下對母親的怨恨;沈從文自傳裡的「邊城」,讓我們可以從悲傷之處看見光明。 廖玉蕙談「開放散文創作夢想的蝴蝶」,「蝴蝶」應改成「雙翅」或「鑰匙」,文學是胸中的一塊傀儡,不吐不快。寫作是選擇一個角度、選擇一個說法,就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可以宰制全局,所以未必是最原始的面貌。某男老師對她說「我怎麼『紅樓夢』怎麼看都看不完?」廖老師安慰的說「就像我的『水滸傳』怎麼看都看不完!」只要我們有一顆赤子之心,有一種要跟世界溝通的可能。她頗愛用作家的「誇飾法」,用作家敏感之眼看周遭,每天反省我的人生,找到一個解釋人生的方式,選擇一個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很重要,「是不是郵票貼得越多,郵差就跑得越快?」這類說法誰說得出?當我們背論語時,總有人會覺得孔子為何要說那麼多話,「最後把孔子壓死在裡裡面」。我們要學會跟人站在同一邊,設身處地去寫,自成一體,不要獨孤一味。 蔡詩萍談「散文的寫實與虛構」,好的寫手是他看到的問題永遠比你看到的多。寫作發乎好奇—沒有好奇心難以寫作,人間詞話說:「生活世界越複雜,寫出來的東西越豐富」;好奇心來自於疑感、焦慮、不滿,甚至喜樂;寫作始於觀察—個人對越熟悉的事越不容易有感覺,挑戰熟悉與陌生都從觀察開始,不一樣感受是寫作深入的一個開始;寫作展於描述—寫作,意在觀點,像繪畫一樣,要有個主題、有焦點,一個人動心在哪裡?一件事重點在哪裡?一場情動人在哪裡?一個景主題在哪裡?寫作是虛實交錯—有造境,有寫境;有自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與無我的出入自得;寫作是人生思索的開展—為何寫作,每人不同,為誰寫作都無所謂,要問的是:自己在寫作中得到什麼? 經由好奇,人生有趣;經由觀察,生活豐富;經由描述,善於表達;經由觀點,見解深刻;經由虛實體認,對生命更寬容;寫作就是體會生命─散文最好寫,最像人生,形式與主題隨你偏向,可擷取小說情節,可藉由詩的意象,精練句法之優點,每個人都要寫出自己的散文風格。 結訓了,三天兩夜的文藝洗禮即將畫上句點,典禮上頒了一堆獎,包括各組的文學獎,現場果真是人才濟濟,還有各種摸彩,幸運的,我也拿到了一套公視製播徐志摩的「人間四月天」DVD當作紀念,套某詩人說的「一天過得很快,捨不得;一天過得很慢,很難熬」,時光稍縱即逝,領到結業證書,大家搭上專車各奔東西,或許有人相約明年再見,但這次我們應該算是—結有「緣」的人,做有「智」的事!吸收太多,需要好好消化! (下)
-
非關「大拇指」
九月九日這一天,事關「大拇指」的政治大事,正如火如荼的在全國各個角落上演著,對某些人而言或許是個特殊的日子,但對咱這種雖不想當政治門外漢,也常在政治新聞裡歪著頭,瞪著眼,豎著耳,卻最後總是被那「羅生門」般的劇情搞得一頭霧水的人而言,竟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不過那卻全然無關「大拇指」政治那檔事。那天由於是週六,所以早上比平日起得晚了點,和就讀國二的兒子相約去吃早餐,兩人才打開大門走出去,咦!怎麼一回事?平日停在門口與我那部老爺機車相依相伴的腳踏車,這回竟像在空氣中消失了般,不見了蹤影。兒子摸著他那兩天前才剪得酷酷的髮型,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左搔首,右擺頭的晃著腦,瞧他可能正在思考:「難不成是昨晚我忘了把車騎回家?」看在這個非真正「失主」的我眼裡,倒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兩個人又走到屋後的鐵門一看,哇塞!本是一顆半睡半醒的頭腦,這下全驚醒了,因為咱們家老爺停放在後門的腳踏車,也似長了翅膀般的不見了。閃進我們腦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咱們家遭小偷了!」所以兩人不約而同的脫口喊出:「小偷!」接著兩人相視而笑(應該是苦笑吧!)。因為吃完早餐急著要去山外看病和做復健,所以只好暫時先將這件事擱下。不過這趟難得的「早餐約會」吃得可是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我想兒子的味覺裡應該比我更為複雜,因為他可是這件失竊案中的失主哦! 往山外的路途中,我們兩人「沙盤推演」般的想了無數的可能,想法極盡的天馬行空:可能是被鄰居借去了;可能是兩個姐姐騎去運動了;可能是被爸爸牽到車庫裡收藏了,因為這幾天巷子裡的路燈全「放假」了,一向心細如髮的爸爸可能已經嗅到那「偷兒」身上的氣味,所以………。就這樣子,我們一路上兩人一搭一唱的唱起「雙簧」來了,大有憂愁中尋找樂趣的味道,但在說與笑的氣氛裡,卻仍然掩飾不了那需「花錢消災」而堆疊在臉上的愁紋。 辦好事回家時已近中午,連忙打了電話給在外研習的老爺,向他報告這個「號外」。電話那頭傳來老爺不急不徐的聲音,他的腳踏車沒丟,是他騎去停車場換大車回來,所以安然無恙,倒是兒子那輛向來不上鎖的腳踏車,這回可能真的成了偷兒的「戰利品」了,最後老爺說:「警察局就在咱們家附近,我看還是去報個案吧!」 為了當一個「順民」,生平第一回,我和兒子踏進了警察局。在往警察局的路上,我們倆又是「沙盤推演」的演練要如何跟警察說清楚這檔竊案,大有「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的慌亂與不安。進入那偌大的警局大廳,才知道也不過如此而已,幾個穿著警服的警員坐在電腦桌前,雖然我看不到電腦的畫面,但瞧他們那專注的模樣,倒有點似曾相識之感。有一個可能是值勤的警員趨前來問有什麼事?我抱著「不是要來跟你吵架」的謙卑態度,將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結果他要我們拍下腳踏車的照片,以便他們好「照樣」尋車。出此難題,就在腳踏車不見了之後,實在讓我們好生為難。但我和兒子為了證明我們不是來「鬧場」的,倆人只好冒著雨騎著機車在街上遛達,為的是尋找一輛與它類似的腳踏車拍照存證。好不容易找到「替車」拍了照,第二回進了警局,這回值班警員被我們從午睡中吵起,他要我將照片印出,以便併案存查尋找,所以我又跑回家將照片印出。為了一輛遺失的破腳踏車,我忙了一個下午,跑了三趟警察局。心想這年頭會做這種傻事的人,應該不多吧! 事隔幾天後下班回來,老爺說有兩個警員到咱們家「拜訪」,希望我們再跑一趟警局將腳踏車特徵作更詳細的描述,好讓他們方便尋找。兩個警員我沒見著,他們談話的內容我也沒聽著,倒是老爺語重心長說的那句:「去把案子消了吧!得饒人處且饒人!」一直在我的腦海中迴盪,久久不散………。 以現在的生活水準而言,區區一輛腳踏車何足掛齒?所以從頭到尾,我壓根兒就沒抱著會尋回腳踏車的想法,也不奢望「千忙」之中的警員,會撥空去找那輛破腳踏車,因為他們要管的事實在太多了:不管是「拇指」向上或是向下,是沒戴安全帽或沒繫安全帶,是小偷或是強盜,是火災或是車禍,是跳河或是上吊,………。大至國家大事,小至夫妻吵架,無所不管,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們,哪有空檔去幫「順民」找回一輛小孩子的「小車」呢?所以至今車子仍是杳無蹤跡,像在地球上消失了般,這是再正常不過了。 特殊的一天,心中的感受豈是一個「印象深刻」可說清楚?它除了讓我學到了不少書本裡找不著的知識。了解「報案」這回事的流程外,最重要的是下回車子不見前,要記得先拍照存證。所以諸位看倌家中若是沒相機的,遺失物品就免報案了吧!
-
福爾摩莎之殤
福爾摩莎突然想到這首詩,那會是她命運的寫照嗎?她回望自己的身軀,白淨而又有肉,說曲線有曲線、身段有身段,今天跟著這個矮冬瓜,承顏膝下,心中百感交集:「他會不會也把我當雞養,」想到這裡她突然驚醒:「我的皇阿瑪,你害得我好苦,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你這樣隨隨便便把我賣了,不管我的幸福,也不管我的死活,你這個沒良心的老爹,只想斷尾求生。」 這也難怪福爾摩莎生氣、難過,因為她講的也有幾分道理啊!總理衙門出賣她的電報,大致是這樣寫的:「割讓台灣是萬不得已的事。台灣雖然重要,比之京師則台灣為輕。如果敵人乘勝直攻大沽,那麼京師就危在旦夕了。其次,台灣孤懸海外,終究是難以據守。」守不住,就把她當籌碼。 想到這些,福爾摩莎就氣憤,家中再怎麼窮困,即使是住草房,會漏雨,也是自己的家,兄弟姊妹要互相照顧,大家同心合力來興家,強過寄人籬下。「子不嫌母醜,妻不嫌夫貧,這點美德我還有,」福爾摩莎說:「現在講這些又有何用呢?我已經變成飼料雞了,不管幫人生蛋或者養肥了被宰殺,恐怕是我難逃的命運。」 福爾摩莎突然大吼大叫,好像瘋子一樣,搥地痛哭:「我不要啦!我不要啦!我不依啦!我不依啦!」 「妳到底講甚麼?我聽不懂。」 「請你行行好,攙扶我一把,讓我站起來講話。」 「妳講甚麼世紀大笑話,妳知道在跟誰講話?我要妳乖乖伏在我腳下,我要妳寬衣,妳就絕不可以跟我討價還價。」 從紅毛、鄭成功、康熙大帝及號稱大總統的唐景崧,福爾摩莎從沒碰過這樣蠻橫不講理的人,她暗叫一聲苦也,心想:「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 第十九章 太陽高高掛,日本皇軍要南下, 武士刀,閃閃爍爍, 光芒,照著太陽旗, 殺人,不過頭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