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畢典難忘─通通有獎的畢業典禮
每年各級學校都舉行畢業典禮,有不少學校就是要讓學生留下一生難忘的畢典。所以無不絞盡腦汁,希望讓典禮辦得有聲有色,多彩繽紛。甚至典禮前的一個月就在老師教學忙碌的當兒,抽空籌畫,參考以前各校的出色模式,加以討論彙整,甚至找來家長開家長會,尋求他們的意見和請求支持,希望能辦得盡善盡美。 身為國小校長,每年都有一次的畢業典禮,不只學生家長重視,學生也很在意自己上台會得什麼獎?因此讓家長與學生能期待和感受畢業的喜悅心情,學校行政人員和老師就要特別的用心,雖未必讓每位學生都得大獎、得到他心目中的好獎,但起碼不可以傷到學生幼小的純潔心靈。 那一年,我將個人的作品,一本本散文集送給要畢業的六年級生,也許他們不一定每人都喜歡,但我告訴他們,要珍惜機關團體及個人捐贈的各項禮物,因為這些獎品大至手錶、隨身碟、英漢辭典,小至文件資料夾,都是大家對下一代子孫的關懷與愛心,一定要以「感恩惜福的心」歡喜心接受,現在許多小朋友家境良好,根本不把外界贈送的獎品看在眼內,所以偶有少部分的小朋友嫌棄外界捐贈的獎品。大學校的小朋友畢業,並非人人有獎,就讀本校的每年畢業生幾乎都不超過二十五人,因此每年的畢業生不但通通有獎,而且每人至少兩樣獎品以上。除此之外,我每年都會加碼贈送我的作品集,希望即將離開國小校門的他們,不要忘記終身學習讀書的時代早已來臨,多讀書才能長智慧,解決生活及工作上的困境。 而我也堅持,在學生人生的一個結束童年的畢業典禮,不論他在學校的表現如何,我們都會給他一個獎項,是縣長獎也好,是熱心服務獎也好,品德優良獎也好,才藝傑出獎也好,人人都要上台,都會上台受獎一次以上。因為上台領獎從貴賓及頒獎人的手上,領受一份喜悅與成就,會影響他的一生,未來他們都是多元社會的人才,而上台的尊榮感讓學生留下滿滿的感動,和我們成人世界給下一代滿滿的祝福,然後看著他們雙手抱滿獎品,歡天喜地、志得意滿的離開校門,以迎接他第二階段的求學生涯。我們不要吝惜給畢業生獎品和掌聲,給他們鼓勵和喝采,未來他們的路會越走越好,多給他們生命的未來鼓舞吧!
-
五月的思念
那年笑說母親睡著了 鄰居阿伯抱著我上山 用麻衣兜起一袋黃土 下山時才知放聲大哭 斷了臍帶的風箏 無歸期放逐 望海呼喚 母親啊 沉睡了六十二年 何以未見醒來 頂著家鄉秋的忙霜 枯待黃昏一片落葉 兒時的老屋已拆 百歲木棉樹猶在 還記得那條小巷否? 母親不識康乃馨 只認得木棉花 總是將木棉花落地的聲音 視作母親回家的腳步 蹣跚身影 已滿載五月的思念 本該為歸航高歌 情怯了 怎堪那悲慟欲絕
-
窗前樹
才一夜 我幾乎遺忘了這主題 忽忽響苦惱的風把你小風箏颳落 裸身碩直地探到窗台 伸手便可以觸著昨日雲煙 用枯黃貼回蘋紅、鬱綠和嫩青 為攬進一屋鳥啼我不捨掩上窗扉 鍋鏟聲拌著鹽分和滋滋的笑 白蠟蟬在攀爬 在吸吮 你身上的晚餐油煙 梳高的髮髻紮著黃頭巾 白蕾絲糖霜披風 即使月色也絲毫不能減損你的丰采 蕈菇和小紫花偎在你厚繭的腳跟邊 從雜草叢間拉出一弓長音或唧 唧 撥奏 那是夏日午后,沉思睏了憩睡之所 夢在山徑奔跑總是踏實 像竹雞一般 即便活在當下 我們也難以明瞭眼前全部的事理 蟋蟀和蚯蚓的家 或一些殘垣斷瓦… 他們如同地泉 不定時噴出或窸窣鑽流 在深夜裡總是格外晰亮 我會讓他們安分地掘守在穴窩裡 與你的鬚根森密相繫 調整不朽的喇叭口 對向天空振 振 宣揚 這新生之主題
-
雨過天晴
接近四月尾聲,窗外仍然大雨小雨不停的落下,彷彿是老天爺;拚命想要用雨洗滌人的惡性,去喚起人性本善的那一面。上上週所發生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讓人不禁直冒冷汗,「這個社會生病了嗎?」這一句話一直都是我內心裡最深的疑問,先不討論為什麼一位女生可以獨立犯案的疑點,我想討論的是,「怎麼可以心這麼狠?」實在沒有辦法接受,活生生的人一夕之間就被殺害了。 上週美國發生了可怕的攻擊事件,犯案者卻是醫學院的佼佼者,實在很難去想像,將這麼可怕的炸彈放置在那麼多人的地方,會引起多麼血淋淋的畫面呀! 果真,發生馬拉松爆炸案後,雖然新聞台有將血腥的畫面打馬賽克,但那血淋淋的一幕以及美國人民因傷勢嚴重痛苦地大叫,彷彿還在耳邊環繞,多麼可怕! 這週四川發生了7.0的大地震,死傷非常慘重,隨著新聞台播報的死傷人數不斷飆高,我相信觀看電視的觀眾心情也跟我現在的心情一樣,是那麼地忐忑不安。 這場大地震喚起了我們台灣當時921大地震的回憶,災區滿目瘡痍、新聞台不斷播放著建築物倒塌、到處凌亂的那一幕。想起來很感傷也很心痛。 這幾週天災人禍不斷,天災或許無法避免,但是人禍可以避免的,不是嗎?只要我們懷抱著「害人之心不可有」的心思,時常反省自我的行為,多多去關心他人,用同理心體諒對方,我相信這個社會也會如同窗外的雨洗滌我們的心靈,然後雨過天晴,出現美麗的彩虹,讓這個世界留下許多歡笑與快樂。
-
《連載》小辣椒
──那些大官幾乎個個都是老豬哥,在營區又是辦公室兼寢室,只要房門一關,在裡面辦什麼事,誰知道。 ──有一次喝醉酒,由一個三顆梅花的扶她下車。那個老豬哥的手時而摟著她的腰,時而按在她的小腹下方,街上好多人都在看熱鬧,只有他們不知道。真是笑死人。 ──像這種三八女人,我們金門男人誰敢要。 ──將來不是被台灣兵騙走,就是嫁給那些足可當她爸爸的大官。 ──她們家賣的東西特別貴,很多阿兵哥都說是加了豆腐錢。 ──那麼漂亮的女人,竟是這種貨色,真可惜啊! ──……。 縱使都是一些負面的批評,但黃大千則獨排眾議,在他的想法裡,生長在這座純樸島嶼的女人,還不至於像他們所說的那麼糟。雖然對她瞭解的程度並不十分深入,但從她這段時間的言行舉止而言,並沒有什麼可議之處。而且待人誠懇又熱心,的的確確是一個善良的女人。倘若不是他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就是她人紅是非多。因此在眾多人均排斥她的時候,他卻適時伸出援手,每當上下車船,他都主動地幫她提行李,並從彼此懸掛的識別證中,知道各自的姓名。回到金門即將各自回家時,小辣椒更主動從人群堆裡找到他。 「黃大千,謝謝你一路幫忙。如果路過新街,請到我家喝茶。」小辣椒誠意十足地說。
-
我在金門念大學-毛毛蟲新生比賽
在進入金大的頭一件新鮮人大事就是「毛毛蟲新生比賽」。可謂稱上年度大事,每個系無不是卯足全勁的瘋狂練習。 從新生訓練的那幾天便開始聽學長姐講述毛毛蟲比賽如何激烈如何戰火漫燒,單純只是一年級新生的團體競賽最後會變成是整個系所的競爭。光聽著學長姐這樣說,就深深覺得這「毛毛蟲」比賽可非同小可,畢竟大學四年只有一次新鮮人,也只有一次毛毛蟲比賽,這不單關乎一年級的顏面,更關乎系所的榮譽,理所當然大家都卯盡全力的去練習準備。 當然我也參與這次的毛毛蟲比賽,應該是說「不得不」參加。畢竟海邊系是個新創系所,只有一個班,班上只有43個人,扣掉一些不能參加的同學們,只剩下36個人,距離參加人數底線35人只差1人。所以誰都不能就這麼放棄掉為系上爭取榮譽的機會。 「毛毛蟲新生比賽」就像是一場只限大一新鮮人參加的團體舞蹈表演,介於舞臺劇和啦啦隊中間。每次的比賽都會有一個主題,每次比賽中都會固定必須放入一首歌,我們就稱之為「毛毛蟲的指標靈魂」。而通常這首歌的舞蹈都是由學長姐一系相傳的舞碼,新生能自由發揮的地方便在每一年度的主題上。 對於新系而言,所有的事情都必須靠自己,就在毛毛蟲比賽中,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何謂「萬事起頭難」。除了主題我們是必定要自己來的,一系相傳的毛毛蟲舞碼想當爾也是要靠我們自己,一路上的確歷經波折、爭吵,甚至差點撕破臉,但卻也無形中拉近了同學初識的那段距離,或許再加上海邊系大家一同住在金沙宿舍、一同上課、一同練習,24小時的相處下,就像家人一樣了。 一個半月的不停開會、不斷熬夜爆肝、編舞、排舞、練習、道具製作,傾盡了大家的心力,終於到了比賽的那一天。毛毛蟲比賽對於金門大學來說是場與金門鄉親們親近的機會,下午便開始金城的繞街遊行,每個系都準備了定點表演,大聲呼喊著響徹雲霄的系呼,鄉親們似乎也很捧場的從門口窗口探著頭觀望,但就不知道是歡喜看著這群初來乍到金門的年輕人們青澀臉龐下為青春大聲呼喊的熱情,還是只是嘆著這吵人的年度大事又來了。 遊行結束行至最終站-體育館。隨著夜幕低垂,舞臺上的燈光也逐漸照亮體育館的上空,光亮的活脫像個處立在夜空中的光球,四散發光,有點讓人睜不開眼睛。 海邊系的表演順位是第二,隨著越發推進的時間,人潮逐漸湧進的體育場後廣場,金門在地鄉親、各系所的學長姊們、各系所的老師、甚至還有觀光客!在主持人的開場揭開比賽的簾幕。心臟噗通噗通的猛烈撞擊,終於,比賽要開始了。 主持人開場白介紹了好多人,但我耳邊仍舊只有嗡嗡聲,強光照明下主持人似乎有點像被蒸發掉一樣有些刺眼看不清,太緊張的情緒什麼都沒有辦法聽在耳裡,最後一次聽進去的就只有「海邊系請至後台準備」。 「砰、砰、砰」心跳是越發激烈的撞擊著胸膛,上場前還是故作鎮定要同學們盡力就好、好好的上場玩一場、輸贏不重要。但是,我心底仍是有著濃濃的得失心在作祟。 「下一組,海邊系」 聽著音樂響起,跟著心跳聲一樣的重踏步,一列列踢著正步邁出後臺。 『我們的好戲上演了,這場主角就是我們,海邊系』心裡這樣想著,奮力一搏吧!當下不管輸贏是否,使盡了力氣吶喊、舞動著肢體,強光照耀下看不見周遭,只是感覺自己越發灼熱。舞碼的重頭戲是系主任進場和我們一同跳那一首毛毛蟲專屬曲,系主任配著賭神音樂帥氣地進場,我聽見全場鼓噪尖叫歡呼的聲音,但主任卻差點沒跟上第一拍的舞步。 我們聲嘶力竭的吶喊著、舞動著,汗水在飆,在燈光下閃閃發光,我甚至看見大家因為拚了命的表演而吁出的熱氣,在光線下騰騰上升。 「海洋海洋,神采飛揚;海邊海邊,法力無邊;海境海境,優美清淨;海館海館,無人可管!」完美的系呼在最後大家一聲歡呼下結束了整場表演。全場爆開如雷的尖叫跟掌聲,耳朵有些疼痛,心也有些疼痛,但卻是激動到疼痛。 我們做到了!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我們做到了!在被隔離在遙遠金沙校區的我們做到了!我們讓大家見識到了海邊系,注意到了海邊系! 雖然最後的我們沒有得到任何獎項,但是我們心中很滿足。我們超越了自己,盡了自己全力去表演、去揮灑、去吶喊,我們在表演結束就已是心中的冠軍。我們沒有別系人那麼多;沒有別系道具那麼多;沒有別系加油團那麼多,但是我們有我們心中的成就感,比別人多很多很多;我們有心中的那股激動與感動,比別人多很多很多。 從過去一個半月中辛苦過來,有哭、有笑、有爭吵、有歡樂,我們成長了、我們也更珍惜彼此、更珍惜這段難得的同窗情誼,我們更有向心力了。 我想這就是毛毛蟲新生比賽要給我們的課題吧!從中學習成長、學會堅強、學會互相扶持鼓勵,最終成長茁壯,從小小毛毛蟲化為一隻隻美麗的蝴蝶翩然飛翔。
-
聽雨 讀余光中〈雨聲說些什麼〉
綿織氤氳的雨絲 窸窣霏霏,引人一路遙憶,一層一層遞進 一燈如豆伴白頭老人 熟悉走過的路徑,能不能撐起布傘,再走一遍 從心靈的窗口出發 小心情怯地從廈門街巷口,走向遠方,走向曾經…… 再走一遍嗎 孩提的傘,今日的傘 孩提的鞋,今日的鞋 來時的路,今日的回首…… 熱心的蛙嘓,忙著引路,轉詢五里迷霧 可無知的蛙呀!未跳脫過井深,一勁兒亂叫 而那伴奏的雨聲!怎能不湃湃激昂 伸得好長好長的手臂,從屋簷下,伸到了江海 逝者悠悠,輕輕如唱,下一夜的雨呢 鏡頭伸縮,忽近忽遠 心頭百感,穿梭時空 說些什麼呢?雨聲 存活幾億年的苔蘚植物 當能做個見證吧 蠢蠢的青苔,倒是說話呀 擺脫時空,洗去塵網 霏霏,湃湃的情緒 都在雨中 無關淚
-
過客
春去東來,候鳥總是會返家,而來來去去,一屆一屆如果我們,是否有有一點依戀? 今年,姐姐們要畢業了,而我,也要搬離現在住的地方,畢竟住了一年了,說沒有感情是騙人的。在相處的這一年當中,喜多於傷,每學期的寢聚、總是充滿歡笑的宿舍,一起討論投資及分享資訊。還記得初初我們的相見,學姊應該是驚大於喜吧?!很感謝她們那麼照顧小學妹我,第一次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帶我去買東西、介紹校園,進一步的認識不同系學長學姊,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宿舍生活也增添不少趣事;系上學長姊也一樣,從陌生到可以沒大沒小,接近一年的時間,對於當兵的人來說,度日如年,對我來說,好快好快,在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日子,有點小小感傷。 一屆屆新人即將換血,熟悉的笑臉,即將換上一副副陌生的面孔。又一年了,從窗望外出去,夜景即將被建築物所取代;從高處眺望,變成仰望,雙校區的缺點,從山下到山上,這也算是一種奔波吧!(笑)。 以宿舍為家的我,又將面臨一次離別,在寒暑假之際,打包好行李,搬進另一棟宿舍,對於宿舍來說,我們都是過客,一年一年一屆一屆,不同的人搬進搬出,這裡,有著多少人所創造的回憶?或許我們都是過客吧!在哪個地方相遇,有個交集後,即將面臨分離,人生不就都是這樣嗎?熟悉的人也可能變成路人,而路人,也可能是你熟悉的人。或許,我們也曾經住進某些人的心房,但是也可能最終只是個過客,在什麼時間樣的點,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呢?但是我相信,畢業後會連絡的還是會連絡,過客,或許是有一些些羈絆存在的……
-
幽默小品集錦
1.不是坐的椅子 每天上班忙得要命,到了暑假約同事幾個,開車到南灣玩,由於正值炎夏,我們一下車,不是直奔海灘,而是找商店買帽子及洋傘,買完帽子,忽然看到地上一個長圓型的塑膠板,我馬上問老闆這個海攤椅有沒有出租?結果老闆說:「小姐,那是衝浪板。」 2.打錯的電話 主任剛從教務處調過來圖書館上班,他坐的位置就在我們的對面,他原先的分機是51號,而我桌上的電話是53號,因為他的習慣而打錯電話,所以有這樣的場景出現。 那天我桌上的電話響了,坐我隔壁的同事接的,我聽到坐在對面的主任說:「這裏是教務處嗎?」 結果同事沒反應過來,拿起話筒一本正經的回主任說:「不是,這裏是圖書館。」主任聽到同事的聲音後馬上說:「打錯了,打錯了。」我在旁邊聽到兩個人的對話之後,趕快衝到廁所裏大笑三分鐘。 3.我會錯意了 畢業典禮前夕,心血來潮的想在畢業典禮那一天給大家一個驚豔,特地上美容院洗頭,洗頭的當中,隔壁有一位男士正在吹頭髮,老覺得他的眼睛往自己這裏飄,洗完頭出來,美容院的小姐追出來,潛意識裏以為是那位男士叫她問我的地址及姓名,正得意時,那位小姐忙從我的肩上拿下毛斤,原來……。 4.是林浩,不是零號 同事管學生資料,有一次到新生的班級要學生的資料,她開口叫:「林浩,林浩。」學生聽她這樣叫,馬上跟她說:「阿姨,阿姨,我們班是從一號開始,沒有零號。」讓同事聽了啼笑皆非。 5.關係很密切 某天新來的吳老師,欲言又止,神祕兮兮的對我們主任說:「主任,我不知道這件事該不該說?是關於王主任的,我看他好像有外遇,他跟我們學校的某位職員關係很密切。」 聽了吳老師的疑問,只見我們主任仍是一派輕鬆,慢條斯理的跟吳老師說:「那是他老婆。」我在旁邊聽了他們的對話,心想這也是夫妻同一個單位上班的好處吧!現成的眼線這麼多,誰也別想搞怪。 6.書包的新功用 老二高三了,補習時都會用個可以背的包包裝講義,他都接收他哥的,最先老大給他一個咖啡色的,只見講義有進無出,都快裝爆了,就這樣每天背進背出的,後來他哥又再給他一個白色的,最後命運也跟前一個一樣。 正當我想唸他,要他把書包整理好時,我發覺他居然給兩個背包一個新功能,這天我要到三樓洗衣服,經過他房間,發現他一手拿著十磅重的啞鈴,一手提著那兩個包包,對著鏡子很認真的在練舉重,一手放下啞鈴,一手舉起兩個包包,啞鈴與包包交叉著放下舉起,看到他這個舉動,不知道該罵他無聊,還是要誇他有創意。 7.說話的藝術 假日幾個同事相約逛街,由於小黃稍微豐滿,臀圍較大,老是苦惱買不到適合自己尺寸的裙子,今天她試穿完一條窄裙,很無奈的說:「像我這種身材真的買不到衣服穿。」 想不到店員接下去說:「小姐,就是不漂亮的身材才要穿上漂亮的衣服,人才會顯得漂亮。」我們幾個聽了這句話之後,面面相覷的笑了起來,小黃好不容易找到一件一片裙,她要試穿看看,小姐幫她量量腰圍說:「不用試了,一看就知道穿不下。」晃了一個晚上一件衣服也沒買到。
-
《連載》小辣椒
想不到被歸類為戰地且各方面都落後的金門島,竟有穿著如此地新潮,如此地火辣的小姐,誰不想多看她一眼呢? 「小辣椒,看妳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簡直讓人看傻了眼。如果不是聽說娶金門小姐要在金門留十年,我真想把妳娶回家做老婆。」勤務連的文書李金銘跟她開玩笑說。 「李金銘,你少跟我來這一套。大姐老實告訴你,你這個小文書不夠看!」小辣椒一口頂回去。 「我知道妳小辣椒愛的是大官,當然我這個小文書不夠看。不過妳可要想清楚,那些中上校軍官,一個個都是四五十歲的人了,當妳正青春時,他們已是糟老頭一個。到時,我看妳要怎麼辦?」 「你不要替大姐擔憂啦,像你李金銘這種油頭粉面的年輕人更不可靠。」小辣椒不屑地說。 「我像那種人嗎?」李金銘搔搔頭、摸摸臉,笑著說:「如果妳非要嫁給那些老骨頭,將來就由我來接班。」 「接你的大頭啦!」小辣椒臉一沉,順手拿起一個空盒,猛力地朝他身上丟去,「你不僅油頭粉面,而且還油腔滑調。」 「妳看、妳看,」李金銘嘻皮笑臉地指著她說:「妳看看妳生氣時的俏模樣,多麼可愛、多麼迷人啊!妳小辣椒簡直快成為萬人迷了。」 「你再說一遍看看,」小辣椒好氣又好笑,「你不想退伍了是不是?」 「如果妳不想嫁給那些老骨頭,我退伍後一定把妳娶回家當老婆……。」李金銘說後轉身跑了出去。 「臭美!李金銘,你就不能給我正經點!」小辣椒不屑地指著他說。目睹他的背影遠離,卻又喃喃自語地:「沒有一個正經。」 果真,在沒有一個正經之後,卻來了一個過於正經的人,那便是和她一起到台灣參加國慶閱兵的男隊員黃大千。 黃大千和她雖是同鄉,但卻住在不同的鄉鎮,之前並不熟識,直到在第三士校集訓時,他才聽人提起小辣椒的大名。儘管密集的訓練讓她曬黑了皮膚,但她姣好的容貌與身材,以及非凡的氣質,的確引起許多男隊員的注意,黃大千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卻也有人私下對她議論紛紛。 ──你們知道小辣椒綽號的由來嗎?就是她奶子大、屁股翹。 ──成天跟那些阿兵哥嘻嘻哈哈的,她那兩個奶子就是被他們摸大的啦。 ──那些小兵又算得了什麼,沒有三顆梅花以上是摸不到的。 ──經常有防衛部大官的車子來接她,誰知道載她去做什麼。
-
母親的淚
我最怕看到母親掉淚。因為我母親是個感情堅強、性格堅忍的人,她是不輕易掉淚的。要是她哭了,必有甚麼事太傷了她的心了。我雖個子長得粗壯高大,心頭卻很軟,不忍心見到她哭。記得那一次,為了一些小事,我和她頂嘴,她就吵著要搬到大姐那兒住。在姐姐家的一個小房間裏,她坐在床沿眼睛紅紅的,頻頻抹淚,不理睬我。見到她那樣子,我感情上一時忍不住,趕快背轉身,對著牆哭了。我後悔我已是這麼大,還惹她生氣和傷心呢!事後我向她認錯了,她裝著沒有聽見。不過,我想,雖然僅是那樣簡單的一句話,她是深深地記在心裏的。 小時候,也很少見到母親哭。對母親年輕時候的事情,我知道得不多。我只知道她和中國南方許多平凡的女子一樣,小時候就跟隨外祖父外祖母出洋,那時候家鄉生活實在太苦了。但到了南洋,生活仍然窮困。沒有文化、憨直老實的外祖父一輩子賣花生。母親嫁給了父親後,父親偏是一個常常要飄泊在海上幾個月才回家一次的窮海員,家裏生活是很清苦的。可是母親咬著牙關把家庭撐起來。父親曾經失業,而且日子並不短,家裏掀不開鍋了。那時經常在夜深人靜之際,她偷偷地打開她的首飾盒,將那些戒指耳環端詳一番。 哥哥姐姐飯照吃、書照讀,一天天成長,而她的首飾盒一天天地輕了,直到盒裏的東西變賣得清光。 大哥大姐告訴我說,母親受過很多苦,但性情剛烈、堅忍,從不向別人訴苦,更不輕易掉淚。她的前半生就是在痛苦、辛酸中度過的。她在戰亂年代生過許多孩子,由於逃難,缺乏必要的物質條件和醫藥條件,好幾個都沒活成,僅存的祇有我們五個兄弟姐妹。至今,她有時見到我們五個的牙齒都不好,會告訴我們,那時她懷我們時,營養很差,缺乏鈣質…… 我是母親的最小一個兒子,正逢日本侵略軍在南洋投降那一年出生。母親告訴我,那時我們一家還在原始森林裏逃難,沒有搖籃,她就將我放在紗籠布做成的「襁褓」中,上端懸吊在屋樑,搖來搖去,哄我睡覺,可我好哭,吵得她心煩,有一次就取刀將紗籠砍斷,我反而不哭了! 母親幼年只讀了四年小學,認得一些字。大約在我十二、三歲時,她已近五十了,要求我們給她買書和方格寫字簿,她就照著上面的字樣寫呀練呀,有幾年不曾中斷。當然,這只有家境比較好一些時,她才有「閒情」這麼做。現在,她已處在晚景,早年的學習可用得著,沒事時她會拿起報紙,讀一讀那些大標題。 母親親自體會到外祖父外祖母沒有文化的痛苦,自己學文化,當然明白要把自己的子女栽培成有文化的人。當地只有高中,沒有華僑的高等學府。一九五三年她帶著我,趕至雅加達,送走原在雅加達讀高中的大哥到中國大陸讀書。一九五七年又送走大姐。一九六○年,我和老三、老四也想仿傚老大老二,離開南洋,到中國大陸升學。母親在那些日子裏,沉默寡言,似乎不表示有甚麼意見;但暗底裏,我相信她和父親一定商量過千百次了,感情的浪潮也一定在她內心深處翻騰起伏不知多少次了。只是當時我求學心切,不知骨肉離別是甚麼滋味罷了。有一次,我就聽到父親對母親說: 「再送走他們三個,連一個都不在妳身邊了。妳不會後悔嗎?」 母親當時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 她對我們的願望沒有阻攔。當時我們三個都是十來歲的孩子,為一種新的學習生活和環境所吸引和憧憬著,沒有想到任何的甚麼。現在事過境遷,當我已經成家而且有了孩子之後,回想起二十餘年前的情景,不禁要對母親肅然起敬。她沒有阻撓,竟同意了我們三個離開她。她當時可要強忍多麼難受的別離之情啊。因為我們三個去遠地讀書後,她身邊就沒有一個子女了!而一旦遠離,起碼十年、二十年,不容易再回來啊!這一舉,在當時當地的華僑家庭中是非常罕有的,而文化不高的母親是第一人。 離別的時刻到來了。孩子氣的我,祇是一味的興奮,不知傷心為何物。我只是模模糊糊地想到,母親一定和天下敬愛的媽媽一樣,興奮之外,少不免會流些淚吧。 出乎意料的是,堅忍的母親依然不掉淚。 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清晨,在印尼雅加達丹絨不綠碼頭,我們兄妹三個已上了大輪,站在船舷,望著碼頭上萬頭攢動、哭聲震天的場面,遠遠就看到父親拉著母親的手,不斷地向人叢中擠、不斷地向上望,向我們招手。我一邊招手,一邊看母親的臉,母親笑著,沒有流淚! 大輪離岸,連結的彩帶一條條地斷了。母親的身影逐漸小去,直至消失在我眼簾裏。 不斷的是我的無盡思念:母親回家後怎樣? 廿天後,我在異地接到父親寄來的第一封信。我的手顫抖著,因為這廿天我才體會到離開父母在外,日子是這麼漫長和難過。讀完信,我已淚流滿面了。信中父親告訴我,離別那一天,母親在碼頭送別後回到家,當晚,依然照平時習慣地盛了我們三個人的晚飯,父親感到奇怪,後來坐下來時,她才醒起,祇剩老伴對著她,看到這冷清寂寞的場面,她大哭了一場,飯一點也吃不下了…… 我讀著信,想到母親的淚;我的淚,濕了信紙。我想,我那淚是比她更多的吧。原來,母親不是從不掉淚的,她祇是在我們子女面前從不輕易掉淚給我們看到。 ……父親突然去世時,最教我們五個子女揪心,如同被火煎熬的,是因條件的限制,竟然無法前去奔喪,剩下母親孤苦地在那兒支撐一切。我們為她的健康擔心,這突來的不幸,叫她怎能頂得住這人生最大的刺激和打擊!一想到別人家庭一生過得美滿、父母子女始終融融一堂,而我們做子女的卻讓兩位老人家大半輩子過得寂寞,不禁羞慚萬分;而母親已隻身在南洋了……一想到這人生慘情,我簡直就心痛欲碎! 舅父來信:父親去世這兩個月來,母親的淚流太多,早流乾了。她昏昏沉沉地躺了兩個月,惦念我們五個子女……。 我想,母親的一生,是這一次流的淚最多,料不到的是一旦她從萬分的悲痛中堅強起來,在那裏四處走動,處理和結束了父親的小生意,離開傷心地,毅然隻身來香港投奔我們這一群子女。 對這樣的母親,我們做子女的只有自慚、感動,更欽佩、更敬愛她!她栽培了我們,而我們卻欠負了她一生。 一想到我曾惹她生氣,我就後悔不安!雖然,如今我們母子感情很好,她常常對兄姐們說:「兒女中濤兒雖然曾惹我生氣,但數他最孝順,他做錯了,就向我認錯!」 今天,她應該度她幸福的晚年了。我們在逢年過節時,奉上「紅包」(說給她買些衣物)給她,她大都拒絕,總說:「你們生活過得好,我就很快樂了!」要是接受了,她必定包回送給孫子。她還時時牽掛著她子女們的生活,有時她會傷心地嘆息著,取出一個首飾,想變賣資助孩子們。此事發生在不久前,我們幾家思想上都受到震撼:母親是喪失工作能力的人了,她沒有一分錢收入,她在三十幾年前曾賣過首飾應付生活,今天已是三十年後,怎能忍心她再這樣做啊!我一想到她的痛苦的心,淚不自禁地往心裏流下來了。 然而母親還是不輕易流淚的。她不願提起她年輕時熬受的苦。前幾年,當我為寫長篇小說《出洋前後》,要她講一些時,她才斷續講一些給我聽。我把父母輩和其他飄泊人的苦難用小說形式寫在裏面了,寫了二十萬字。我想母親有很多事是仍然為我所不知道的。 如果要說最深印的印象,便是:母親一生從不輕易掉淚,她是個堅忍的女性;她關心她的兒女,直到她的晚年。母親的堅強性情深刻地影響著我。我從父親那裏學到踏實做人;從母親那裏學到刻苦、堅忍,無論在生活中遇到怎樣大的困難和挫折、怎樣的打擊和刺激,我從不怕苦和叫苦,而是默默地去克服一切,吃苦耐勞、堅忍地生活著,面對現實生活,從不低頭。 如果有一點成績,全和母親分不開。我為有這樣一位母親而幸福和驕傲。 【母親一直活到九十四歲,逝世於二零零八年九月二十七日於香港。】
-
感恩懷念與追思
獻給我最敬愛的父親大人 雖然知道總有一天,我們必會分離,但當這一天真正來臨時,卻也萬分不捨,望著您慈容的像片,歷歷往事湧上心頭。 想起您人生旅程的點點滴滴,留給後輩子孫的卻是許多永恆的精神資糧,您在人生道上,展現了: 敦厚木訥的純樸心 恆存善念的慈祥心 腳踏實地的務實心 永遠謙卑的學習心 努力不懈的勤奮心 鍥而不捨的堅毅心 克己克儉的儉樸心 樂善好施的行善心 我們何其有幸,能身為您的血脈傳承。 想起您為家庭付出的勤奮和辛勞,為了養育我們,改善經濟;您和母親,一主外一主內,同心協力,胼手胝足,從經營鄉間方寸小雜貨舖,到金門島內日用品的批發商號,並擴及其他事業的投資,總是以勤奮樸實的態度,贏得最後的認同和成功。 想起您為了祖母交代,希望您事業有成後,能買回早年的祖地,興建家宅的責任感,您費盡心力拜託南洋族親,一波三折後如願購回祖產。從規劃設計、建材選購、聯對構思,全心全力完成現在官澳老家,以祖父和您名字,各取一字,建成了今日留傳給子孫的「健全第」。 想起您在生意路上的堅持容忍和毅力,引進商品,開發市場,一步一腳印建立起自己的生意網絡。幾次合作夥伴不實的欺瞞和傷害,總是選擇忍耐和包容。「吃虧就是佔便宜」的人生哲理,讓我們如今才稍有體悟。 想起您對新事務熱衷的學習和自我充實,念了幾天私塾的您,既能書信溝通又能精打算盤及記錄帳務,必是經過了許多的自我要求和學習。六十多歲了,堅持要考汽車駕照,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通過。只為了能駕著雷諾紅龍小貨車親自送貨,多做些生意,卻也因此過度操勞,讓雙腿提早退化。 想起您與朋友交往的真誠和熱情,可與章歲伯,亦師亦友的學習和交流;可與應城叔,在沙美和后水頭的鄉間小路上,酒醉後相送往返到天明;可與新市里的火城叔如同家人般的隨性;可與水福姨丈如親兄弟般的情感交融,互相提攜。 想起您對公益事務的奉獻和付出,當事業稍有小成,積極參與各類社團,融入公益團體,絕不爭名爭利。對於慈善、弱勢的事業,盡心盡意,全力付出。誠心誠意,敬天禮佛,對於宗教事務,更是全力護持。 想起您對我全心的養育和守護,在我生命的每一階段,無論錯或對、失敗或成功,您總是默默地做我堅強的後盾。第一次我參加議員選舉,您拄著拐杖,悄悄走訪鄉間鄰里,尋求知己好友的支持。望著您的背影,感恩眼淚潸然而落。 想起您對這一大群子孫的慈愛和關懷,一輩子為兒孫努力打拚,唯恐生活資源的不足。也為福蔭兒孫,行善積德,投身公益,回饋鄉親,造福鄉里。晚年面對孫子的陪伴和玩鬧,總報以淺淺的笑意,洋溢著溫馨的幸福。 想起您和兒孫共處時,您洋溢於臉上的快樂和幸福,是那麼的甜蜜與感性;近幾年家族每年都會辦聚會和出遊,總希望陪您多走走。湄洲媽祖廟、舟山普陀山、潮州韓愈祠……等,都有家人和您一起共同走過的足跡。隨著張雲盛老師前往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之旅,機緣俱足,為了拜謁藏於地藏王菩薩開山祖寺化城寺中明朝得道高僧「無暇和尚」,刺舌血拌金粉,用了廿八年的時間,所恭書四十二萬餘字,八十一冊「大方廣佛華嚴經」。由於那天到九華山已夜晚,化城寺前門已關閉,只能走寺後山路,從後門進寺,寺後山路狹窄崎嶇,高低不平,輪椅無法通行,我揹著您走了這段行程。當時您在我背上哭了,也許是您的不捨。但我卻是萬分感恩佛菩薩,讓我有機會能背著您走這段山路;雖是氣喘如牛,汗溼透衣,然而我卻是滿心歡喜,能這麼真正的貼近您、服侍您;在寺中,我更深感子能背父,是上天給予作為為人兒子的最大福分啊。 想起您,我之前任縣議員時及現任立委,您總是只有「但求不愧我心」這句話訓勉我,謝謝您的耳提面命,我必躬行,用報父恩。 前緣往事說不盡,您的一言一行,談笑風聲,歷歷如繪在眼前,如今,留給我們的,卻是無限的感恩懷念與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