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微小說】 守護天使
幾週濛濛細雨,街道角落濕漉漉的,天空烏雲密佈,老天爺的心情沉甸甸,像是糟透了。 騎樓下,她面無表情狠狠地甩了甩雨具,不理會水漬濺上走廊,轉身進屋逕至電話協談室。尚未坐定,話機響了,她沒搭理,放妥背包緩緩開啟電腦系統,話機再度響起。 聽筒彼端傳來女人沮喪的聲音,滿腹委屈泣訴自己可恨的一生,人生際遇屢遭踐踏,情感脆弱的她,時而啜泣,時而激動憤怒,宛如河堤潰了一處缺口,泥水傾巢而出。 情緒雖失控,來電者卻能按照年份,一件件鉅細靡遺的傾訴。電話協談志工感同身受,極力安撫,自己情緒也出現難以釋懷的傷痛,雙眸泛起盈盈淚光,電話線彼端似也娓娓道出自己心底的聲音。 對方連珠炮發地交代自己悲慘的一生,讓她無法插嘴,剛過世母親的容顏浮現腦海,憶起她曾說的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守護天使,當妳難過時,祂就會適時出現。」 兩個小時後,女人冷靜下來,感謝志工讓她說完,她表示自己沒朋友也沒家人,不會有人在意,過去心情鬱悶常會自殘,今天水果刀已備妥,原本談完自己的辛酸事,就自我了結,現在發現還有人關心她,於是改變心意,願意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未來。 志工感到震撼,眼裡現出晶瑩淚光,說:「妳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天使在守護著,對自己要有信心,心情難過時,歡迎隨時來電。」 步出屋外已近黃昏,吸一口清新空氣,她驚喜地發現雨勢已歇,夕陽露出燦爛笑容,蒼穹中灑出五彩繽紛的絢爛晚霞,行道樹沾滿剔透水珠,映著陽光盡是一片璀璨,美麗景致像夢境般的呈現眼前。 她刻意繞過街角,在一處大型圾圾桶旁駐足,從背包內取出報紙包裹的水果刀,毫不猶豫丟了進去。 「果真有守護天使!」她悠然地抬起頭,好像望到母親在空中對她微笑。
-
愛在生命中延續
家是兩隻鳥共築的愛巢,當牠們生育幼雛,輪流覓食養育,竭盡所能地照顧幼雛,直到羽翼豐碩,展翅高飛,尋覓自己的天地,此時鳥巢剩下兩隻老鳥。 我的父母正如上所述那二隻老鳥,他們養育我們,我們又陸續成家,卻遺忘父母逐漸蒼老,去年岳父仙逝,老婆娘家常只有岳母一人,看著她的身影更顯孤單。 每周六晚上,我會陪老婆回娘家探視岳母,陪她吃晚餐,飯後返家,望著空蕩蕩的家,心想大女兒已出嫁,小女兒去補習,家也剩下我與老婆,這兩隻老鳥,莫然驚覺「空巢」的無奈與可怕! 白居易的燕詩,詩中寓言已逐漸在我身上發生,所幸岳母健在,還來的及陪老婆回娘家,略盡為人子女之責,讓愛在生命中延續。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我能體會到你現在的心境,但無論你內心有多麼地焦急,若依我們目前的處境而言,再急也於事無補。只能祈求老天爺保佑鄉親人人平安、個個沒事。至於被擊倒的房屋則可以再修護,被落彈毀損的田地經過整理後仍然可以再耕作。唯有人命關天,人死不能復活啊!」沙瑪激動地說。 「不能回金門是我內心的痛,現在又發生共產黨砲打金門更讓我不能接受。如不是兩岸分裂,印尼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與台灣政府斷交,我們那有可能有家不能歸。而且金門只是彈丸之地,怎麼經得起幾萬發砲彈的摧殘。真是不幸啊!」烏番叔感嘆著說。 「我知道你心裡難過,但必須靜觀其變、坦然面對。焦急、難過是無濟於事的。」沙瑪安慰他說。 「早知道會有如此的變化,我就不會離開家鄉。即使賺了錢,則沒有了家。如果要死也要死在故鄉的土地上,埋在故鄉的泥土裡。」烏番叔激動地說。(二○三)
-
人 情
山外便利商店前的騎樓角落,放置著一個瓦楞紙箱做的小屋。大門格局方正,左右兩側牆面有鏤空的田字形窗,搭配人字形屋簷,透氣佳,採光好。門面還點綴著喜氣的大紅春聯,墨字寫著:「福如東海滔滔至,財似春潮滾滾來」,橫批「大吉大利」。雖然使用回收資源作為素材,但作工細緻,可以看見製作人情意真切的用心。小屋內還鋪著一件舊衣,應是供寒冬取暖用的。 行經此處,偶爾可見貓兒駐留在便利店門口,或坐或臥,慵懶福態的模樣,頗有鎮店招財貓的架勢,但卻未曾見過貓兒踏進小屋,蜷伏在屋裡酣睡的可愛模樣只停在腦海裡想像。陽光溫暖的日子,貓兒喜歡曬曬太陽;寒風凜冽的時候,也不見貓兒賞臉臨幸此處。不知是否他處還有華麗別館,更舒適的住所? 近日再路過發現,小屋已不在。也許是因為使用率低,或者是因為陳舊灰塵滿佈被丟棄了。作為一個不相干的路人甲,竟也感覺悵然若失,只因為這份人情沒有獲得回應。仔細思索悵然感所謂何來,想起了前陣子送禮被拒一事。 考量個人家庭因素,前陣子向工作單位申請了調職。這原本就是人資的業務範圍,但不知是否溝通頻率不同,幾次向對方請教相關問題,總是碰釘子。不知道是否哪裡得罪對方,為求慎重起見,提出申請表時備了一盒小禮,希望能化解藩籬讓事情順利。哪知對方竟漠然回應:「我不收!你帶回去給家人或分送其他同事。」送禮被婉拒不是第一次,這樣「凍人」的眼神和語氣倒是頭一遭,當下愕然無語。被退回的禮,就這麼擱在心上了。 事後,站在對方的立場揣想:是啊!何必收你這份禮?一來你送的未必合我心意,二來若受託辦事不成,不是積欠了無法償還的人情嗎?人們總是用「債」來形容人情,果然不無道理。 一位親近的朋友知曉了我遭退禮一事,分享了一則故事: 從前有位睿智的老國王歡度百歲壽誕,各地湧入大量的祝福賀禮。老國王要求僕人將禮物分成兩類:有署名的禮物和不具名的禮物。壽宴尾聲,他派人將兩堆禮物送上來,其中一堆體積龐大包裝精美數量驚人,而另外一堆是數量較少的樸素小禮物。老國王開始拆第一堆禮物,並逐一請送禮的賓客上台,握著對方的手親口致謝:「我很感謝你的禮物,現在禮物還你,我們互不相欠。」接著不管禮物內容為何,一概退還。當第一堆禮物拆完,他走到第二堆禮物旁,「這些禮物找不到主人,所以我願意收下,因為沒有強迫的意味,活到這把年紀還是別背負太多人情債。」 啊!多麼有智慧的回應!《禮記·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老國王雖然退還了禮物,但是有來有往,誠心致意禮數周到,也沒有違背個人不收人情債的意願。 像人資主管這樣如同貓兒一般,需要保持大量距離感的人,不來不往獨善其身,實是上策。只是人畢竟是人,還得在塵世間打滾,「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要做到老國王這樣的圓融智慧,可能還真得經歷百年修煉。若哪一天真能拋開人情束縛,單純付出不求回報,坦然接受不受羈絆,像貓兒一般自在來去,無需言語,管你自作多情,也算是置身不同的生命境界了吧? 【註】故事出自<人生難題的簡單答案--赫黑醫師的50個故事處方>。2008年。圓神出版社。
-
從春季到盛夏之前
春的氣息,是來自陽光下的秧苗點點。 田野間已經插滿了淡綠的秧苗,附近的鴨塘偶爾傳來陣陣不整齊的叫聲,伴隨著豬臭味兒。昨日晚間一陣大雨疾風,為近幾個月內少見。 此時走入平原的村落旁,會碰見細小的稻苗,以及在路間不經意掠過的小廟。鐵馬客輕忽的沒入遠方,還有農忙過後的人們漫步在河堤上,小河川縱橫阡陌,一些怪手挖著河床不停歇。 遇見的田野林間,總不會讓人失望。秧苗像一層層綠毯子平鋪在大地,陽光下更顯得耀眼。秧苗總在過年前佈滿田間,然後進入了期待下一個豐收的過年。林間也在幾年過後逐漸長成,它象徵著厚實,一夜寒風過後也象徵著新生,雖然這時枝頭還是主角,但一些綠芽也稍微可見。 時序到了五月,阿勃勒點綴了繽紛初夏。 五月的打狗城開滿了阿勃勒,想起了日本櫻花,日本人每到春天習慣賞櫻,這個習俗有許許多多有趣故事,美麗的櫻花也為日本帶來世界各國的觀光人潮,創造可觀的櫻花商機。 日本的櫻花經濟可以透過櫻花行銷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打狗城的阿勃勒之美其實不輸給櫻花,金色花海代表著希望、光明與繁榮,看著阿勃勒開花心情會也變好,打狗城處處飄著金色花瓣,讓初夏開始絢麗繽紛起來。 打狗城城市行銷,也應該仿效日本,透過阿勃勒去行銷這個城市,賦予阿勃勒在高雄的特殊氛圍,講她的故事,甚至應該讓她轉換成美好生命的意義,讓阿勃勒之美與城市樣貌畫上等號。 想起在日本划船賞櫻就覺得浪漫,我想像打狗有一條河,兩岸種滿阿勃勒,每到五月競相爭妍,金色花海讓人流連忘返,三三兩兩成群結隊划船賞花,也帶動了人們在初夏重新整理心情去體驗整座城市的美好,不再只有燈會或龍舟競賽,人們屆時就跟日本人賞櫻的心情一樣,既覺得生活在打狗很美好也很驕傲。 我想,打狗美的故事需要一些共同想像,用文學、用圖片、用微電影等描繪阿勃勒在地美好故事,連結人們的共同感受,用美的概念行銷城市,在城市漫遊賞花樂活,生活在那樣的城市,我覺得很有光榮感。 阿勃勒綻放後的日子,就是盛夏了。 這份金黃之美,總在人潮散後的傍晚才遇見。夕陽下,軍艦一聲「隆」,餘音繚繞整個港邊,墨綠色船身在海面粼粼之中,緩緩出了旗后燈塔旁的港口。 惦記盛夏來臨前的尋花依戀,還能愉快的用眼睛、用鼻息依靠著,然後走著走著,夜晚的柴山就在陣陣炊煙間來臨,這片森林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也可以看到身旁的飛螢穿梭著,遠處充滿著繁亮的燈光,鳥兒在細語,寧靜的初夏,用手機微光得到片刻的放縱。
-
《樂聲迴盪滿浯島》散文集自序
《樂聲迴盪滿浯島》是我第四本集結成冊的散文集,回顧這一路走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寫作旅途帶給我的是滿心歡喜,和莫大的成就,同時也展現了我多彩又豐盈的人生,它將持續地鼓舞著我繼續努力。 有幸生於金門、長於金門,培育了我們刻苦耐勞的習性,和勤奮不懈的鬥志,終究是勤能補拙,帶來希望的根苗,因為每一篇文章從孕育寫作到刊登在報章雜誌上,都是一段漫長的等待和持久的喜悅,從寄發文章開始便種下了希望的根苗,經過時時刻刻的翹首企盼,終於盼到了希望的花朵,那種喜樂又豈是三言兩語所訴說得盡的呀!所以,我總是心懷感恩,祈求日益精進、更上一層樓。 對我來說,人生真的是充滿著無限的驚喜,和無限的可能,怎麼也料想不到接二連三的第四本散文集即將出版問世,感謝《金門日報》提供了揮灑的舞台,讓我們得以從無到有的盡情創作,更感謝金門縣文化局大力的贊助出版品,讓辛勤耕耘的書田綠意盎然、果實累累,實現了集結成冊的夢想,我無比歡欣,更無限感恩!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人世間留下一絲絲的雪泥鴻爪,則於願足矣! 樂聲迴盪滿浯島一書分為五個單元: 1、哈唱天地:是本人參與合唱團30餘年來所累積之體認,亦有受託主導金廈情牽~父親節音樂會及母親節音樂會的諸多甘苦酸甜之體悟,在在都是生活中的美好詩篇,也為金門留下足堪回味的雪泥鴻爪。 2、追思感懷:親友是人一生中的最大支柱,每一位都是值得一讀的經典好書,藉此篇幅抒發心聲,思親、懷友、憶舊,也增添了可資學習的金門典範人物。 3、回顧感恩:往昔舊事成了今日回首的泉源,架構了繼續向前推進的動力,故以滿懷感恩的心細數過往,一一藏入記憶寶塔。 4、生活點滴:每日的生活、世事人情瞬息萬變,生命體驗不一,心情隨之起伏,將點滴感悟化為記憶,分享鄉親、好友,得到諸多回響,串起七色彩虹般的心橋,連結了您和我。 5、樂活人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休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偷得浮生半日閒,抓緊時間,暢遊巴黎,竟巧遇金門鄉親。原來全世界都有金門人的足跡,金門人到底有多行?金門人真正行!
-
木 棉
走進金城古街道上 總兵署衙門 再穿過廊門上 一排長長紅色燈籠高掛 後面的小巷 一抬頭仰望 紅艷艷的木棉花 盛開 迎接了春天 不是不想念 這樣的狹路相逢 遇見 最美的初春 就像初戀 沒由來頭的少年 不知情由的紀念 就像總兵署后頭的木棉 為愛守住一百年 木棉花呀木棉 為愛 等待 一百年
-
【小說連載】 烏番叔
「金門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只有幾海里,共產黨如此的打法金門鐵定是完蛋了;鄉親一定死傷嚴重,百年古厝或許早已夷為平地。沙瑪,帶你們回故鄉的夢想可能不能如願了。」烏番叔一說完,眼眶就跟著紅了起來。 「你也不必難過,新聞報導往往會有一些誇大,也許不會像他們所說的那麼嚴重。」沙瑪安慰他說。 「戰爭是假不了的,無論死傷或落彈,官方的統計數字只有少不會多,因為還有許多盲點是計算不出來的。想當年我落番的時候,島鄉可說林木稀疏,所見之處不是農田就是村莊。後來聽說駐守不少從大陸打敗仗撤退來的國民黨軍隊,共產黨很可能就是針對他們而發動砲擊的。但是軍隊吃的是公家的糧餉,住的是公家的碉堡和營房,島民沒有下田農耕,就沒有飯吃,房屋被共產黨的大砲擊垮,就沒有地方住。一旦爆發戰爭,真正倒楣的是我們金門的老百姓。就譬如說之前印尼發生排華暴動,只有受害者才能體會內心的痛楚,當地人則是無感的。而此次共產黨砲打金門,也只有深受其害的金門老百姓才能感受到共產黨的殘暴。」烏番叔內心似乎有無限的感慨。(二○二)
-
人心不古二三例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千百年來,似成定律,試看每日新聞:「謀財害命」者有之、「擄人勒贖」者有之、「詐財騙錢」者有之、「捲款而逃」者有之,……凡此種種,皆與錢財有關。本文試從親身的經歷與體驗來探討人心可怕的一面,以下幾則皆與貪人財物有關,供我鄉親參考。 ■導遊告誡須牢記 導遊帶團出國,見多識廣,行前告誡,值得借鏡。民國86年,全家出遊美西12天,導遊叮嚀我們:幫陌生人照相須留意自己行李,話說有位團員在專注於幫外人照相時,放下手提皮箱,外人的同夥人乘其不備從後方提走皮箱,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真是哭訴無門! 民國90年再度出遊歐洲,得知導遊的同事曾帶團至義大利某車站,一位故作頑皮的孩童蹦蹦跳跳地來到他面前,以水槍噴出黏液至其臉上,導遊同事不疑有他,急忙至公廁清洗,孰料幾位大漢已在廁所等候,將其身上財物搜括一空,歹徒深諳早年導遊是身懷鉅款的「肥羊」,故而在此「守株待兔」,導致他們到了某些治安不良的國家不敢再高舉隊旗。 ■失而復得大皮箱 登陸艇抵達高雄13號碼頭時,已是凌晨時分,飢腸轆轆、頭昏眼花,踉踉蹌蹌地走出船艙,碼頭似乎也在搖晃,同鄉同學相聚話別,驀然回首,我的大皮箱(內有一打高粱酒及衣物)怎麼不見了?內心焦急如焚,環顧四周,燈光昏沉,隱隱約約地在數十公尺遠似乎有人提著我的皮箱,急奔過去「你為何提走我的皮箱?」「我是要幫你載行李。」天啊!無聲無息提走我的行李,這是哪門子邏輯?我也不想跟他理論,畢竟他們是「地頭蛇」,能夠找回已是萬幸!他們深諳自金來臺的旅客,皮箱內都是金門特產,早已覬覦甚久,常趁慌亂之際,偷偷提走他人行李,不知幹下多少回?奉勸諸君:出門在外,行李不要離開視線,才是萬全之策。 ■計程跳表不尋常 某日與內人至臺中大里找她大姊,走出火車站,攔了一部計程車,司機隨即按下計程表,起初未加留意,後來發覺嗶聲之快非比尋常,我乃開口:「司機先生,你的表跳得特別快,是否檢驗合格,這條路我們常在坐。」司機眼見苗頭不對、騙非其人,立即把表按掉,「那就照你以往的收費」。似此存心不良的黑心司機,專用不合格的跳表欺騙外人,不僅應加提防,甚至應該記下車號向警方檢舉,才能杜此歪風,以免他人再度受害。 ■商場價格一團亂 民國59年,首次到中華商場(今已拆除)購物,學長特別叮嚀:殺價至少砍半,對我而言,初來乍到,實不知這裡行情,幸有學長教導,才不致口袋失血。記得皮鞋一雙標價200元,我出100元,老闆就賣了!襯衫一件100元,我說40元,老闆也賣了!見到兩位老闆二話不說、爽快成交,我開始後悔是否殺價不夠狠。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買賣雙方,你殺我抬、爾虞我詐,毫無誠信原則。早年的萬華夜市也是,老闆漫天開價,顧客也胡亂殺價,直到顧客離開,老闆才又追了上來。為了購物,買賣雙方互耍心機、展開一場「廝殺」,還真累人。 ■高中課本不翼飛 高中住校三年,住校生課本幾乎全放教室抽屜,無人也無法上鎖,就在高一某夜,我的國文、英語、生物三科課本同時不翼而飛,頓時焦急萬分、不知所措!因為當年的課本是買不到的,惡意的偷竊更是找不回的,受此重大打擊,心情數日無法平復。我曾反躬自省:平日與人為善,並無得罪他人;更無與人結怨,何來報復手段?我成績並非頂尖,絕非嫉妒的「眼中釘」;而且學校環境單純,同學善良純潔,不該是「人心可畏」的地方,發生這種不可思議的事件,令我百思不解!何況用人課本,如何心安?即使考好,內心也不光彩!所謂「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希望這位「樑上君子」今已洗心革面、改邪歸正。 古有明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老祖宗告訴我們,光是「不害人」猶不足,尚須「防範人」,因為人群中仍有一些不肖分子,常做害人之事,雖說「經一事,長一智」,然而與其先經事後長智,先吃虧後提防,不如以他人前車為鑑,防患於未然,才是上上之策。
-
我的老外學生
十八年前,我移民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兩個孩子分別進入初、高中就讀,每日在家無事,因為具講師及國文教師經歷,朋友介紹我至該市社區大學,每週教授四小時中文,而另一位應徵者,是講粵語的廣東人,普通話不流利,這個課程就由我來擔任。 當時中文熱還未興起,選修中文學生只有十人,計美國人二人、加籍美人二人,越裔美人三人,俄裔美人二人、東歐裔美人一人,用的是大陸編的中文教材,因此我必須自修漢語拼音及簡體字,並用中文夾雜簡單英語授課。 按照漢語拼音教授會話沒有問題,但是學習漢字就比較困難,此時六書中的象形文字發揮了功能,我寫了日、月、人、水等字,輔以圖畫比照,學生看了嘖嘖稱奇,說中文太有意象了。課堂上我又以富:「家有一口田」、窮:「弓著身子進屋」,本:「樹木之根處」、安:「屋子裡有女人即安」、森:「眾多樹木的地方」等字,來解釋文字的意思,老外學起來也就不覺乏味了。 我用兩堂課教學生寫書法,課前準備了文房四寶及字帖,他們對古代中國人用軟性筆頭,卻能寫出剛勁的字體,感到不可思議;我說明這全靠手腕的力量,當然想要說明「入木三分」、「力透紙背」典故就力不從心了;學生也依樣畫葫蘆,寫了教過的漢字,都感覺用毛筆寫字十分不容易。 其中東歐移民鮑伯已經五十餘歲,他學中文興趣很大,因為有一位小他二十歲廣西籍女友,兩人遠地相隔聯繫十分費勁,常用極少的中文語詞講電話,甚至出學費要女友在柳州學英文,希望以後相聚時溝通無礙。下課我與他們玩測字遊戲,他寫了一個「我」字請我測感情,寫出來卻成了「找」字,我對他說,你們背對背交往,而且關係建立在金錢上,你不匯錢去,這段感情大概就結束了;不到半年,他沮喪的說,他打電話去學校查證,女友只上了前幾堂課就沒再去,但是他每月都匯錢,當質問為何不去上課,女友也就不再聯繫他了。 一位老師邀請大家到他家裡聚會,並請參加者準備拿手菜分享,我帶著兒子參加。當我用心做了「珍珠丸子」、「清蒸魚」帶去時,發現壓根沒人嚐試,反倒是兒子在超市買的「鍋貼」,借主人廚具煎熟後,成為最受歡迎的食物,始知我沒有融入當地飲食文化。不過飯後我把師生名字翻譯成中文,用毛筆寫在卡片上相贈,成為頗受歡迎的小禮物,也是一樁有意思的事。 同是亞洲國家,越南漢化甚深,因此越裔學生習起中文比較得心應手,能與我用中文交談;其他西方學生,每週只有四學分的中文課,學起來不免吃力,他們絕不會料到,不出二十年大陸崛起,中文隨之水漲船高,如果當時繼續研習中文,到現在肯定受益很大,甚至以中英雙語在兩岸或新加坡,肯定能有較強的競爭力。 二個學期後,我回台灣某學院兼課,教授「創意戲劇」與「藝術與人生」課程,結束了異鄉的中文教學,這一段教授老外中文的經驗,在我人生路上是一段特別的經歷,學生鮑伯經常聯繫,他說:還在尋覓他的另一半中。
-
年齡層
鑿開年齡層的脈礦後 陽光普照色澤上妝得些許心虛 細細紋路順藤摸瓜 從交錯勞頓髮線而下 安逸太多的中年是一帖油膩菜單 隱身重量為關鍵時尚辭令 輕淡飾演命運的符號 通行無阻展售來自傳說裏的容貌 小刀剪裁是一種藝術 讚美詩淪陷溺斃就於貧窮 艷麗很色 面膜很廉價 逐次下降的目光 匆匆掩藏洩漏的寂寞 重複計算分秒必爭你我 在陽光還有機會描繪的春秋 年齡層還是一種修圖藝術 面膜很色 時間很廉價 (稿費捐大同之家)
-
金沙風華錄二首
一、詠后浦頭 凡有后字的必然略帶一些古韻 一些典故,風口的村落風獅爺鎮煞 燕尾翹脊上小小避邪獸就是一則硬道理 又例如黃宣顯六落大厝庭院深深 古韻之外,尚有黃卓彬洋樓 更少不了古老傳奇軼事 凡是詩意的必帶一些想像 海岸極目盡頭,就是你的 身世之源,無數大小的池沼所在 一如語言的根,墨點的字 一則寓言閃爍召喚 一條金沙溪匯集斗門溪、光前溪水量 從洋山角北緣入海 一首完整的詩凝聚分行意象 有囊昔船隻依此上碩 沙美意涵商業繁榮黃金匯集 后浦頭意涵黃姓血緣聚落 一條溪,一塊水岸之地 山光水色優美僻靜之鄉 詩於焉誕生 二、詠洋山 洋山是營山,非羊山 無須橫渡關山,漂洋過海 洋山亦非深水港,也非島 它靜靜躺在厚實土地上 沿著發源於太武山西南兩側 金沙溪,環海礁嶼羅列 成為美麗海堤一曲悅耳高音 靜靜訴說源遠流長的故事 從田埔接頭,源自母親的乳香 日產5萬噸的洋山淨水場 從此你將風風光光 成為高粱酒香佳釀,亦是 浯島源源不斷之活水泉源 詠你,一座小小山村 不甚起眼的地名 卻從不流失重量 因微小而莊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