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第十二章 隨著國內政局的穩定、經濟的起飛、社會的進步,島民也在忙碌中度過每一個快速輪轉的日夜晨昏。蒙受十萬大軍進駐之賜,這座曾經遭受砲火肆虐的島嶼,無論是經濟、社會、教育、環境和治安,乃至於工業、商業、農業和漁業的進步和發展,都與之前不能同日而語;一般民生物資及日常生活用品無所匱乏,更有十餘家公民營戲院供軍民休閒娛樂。 雖然在戰地政務體制下仍然受到許多限制,可是在「軍愛民,民敬軍,軍民本是一家人」的情境下,無論造橋鋪路開挖水塘和湖庫,幾乎一些重大建設都由軍方協助施工,對於政府施予的恩德,島民莫不懷抱著一顆感恩之心,也嚐到清平的甜蜜滋味。 於是一些有遠見的鄉親紛紛遠渡台灣發展,年輕人從軍報國也蔚為風潮,但留在鄉下守著田園和古厝的島民亦不在少數。即使他們靠的是勞力,可是欄裡餵養的家畜家禽及田裡種植的農作物,都有了銷售的管道,也因此而為他們累積了不少錢財。然而,島民依然保有金門人純樸節儉的傳統美德,女的勤儉持家,男的勤勞務實,鮮少有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吃喝嫖賭樣樣來的敗家子,這也是他們感到自豪的地方。(一七二)
-
序洪春柳《人在離島金門--花言鳥語》
春柳老師集結出版的新書《人在離島金門--花言鳥語》準備付梓,要我幫她寫一篇序,實在愧不敢當,不過趁此機會拜讀大作,先睹為快,實是工作之餘一大樂事。 「花言鳥語」專欄,是我在任職金門日報社長時,在〈浯江副刊〉開的一個新專欄,特別商請洪春柳老師共囊盛舉,她在副刊筆耕不輟,集結了不少好文章,也以專欄的名稱作為「副書名」,可見她對此專欄之喜愛。 其實,我和春柳老師還有一層師生緣,我唸金門高中時,春柳老師剛剛回來金門教書不久,有幸受教於春柳老師門下,春柳老師畢業於臺灣大學中文系,略長我們幾歲而已,沒有代溝,所以上課時常師生打成一片,可以說是我的良師益友。 春柳老師在教書退休後,年過五十還負笈廈門大學,攻讀中文戲劇戲曲學博士學位,這份好學的精神,堪為大家的表率,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春柳老師真的奉行不悖,她的執著、專注、毅力、耐力,都讓我們這些學生輩自嘆弗如。 個人任職於金門縣文化局,忝為半個文化人,也很高興看到春柳老師繼《七鶴戲水的故鄉》、《浯江詩話》、《金門島居聲音》、《不知春去》、《當代金門演藝的變遷》等著作之後,又一本新書問世,聊綴數語以為祝賀。 (文字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
-
花言鳥語總是春--自序《人在離島金門-花言鳥語》
我愛花 先生愛鳥 我曾夢想著 孩子房間的窗前 有一片綠葉紅花 鳥來啁啾 愛蒔花弄草的三姊 送來三株九重葛盆栽 一紅二黃 我把紅花九重葛放在陽台窗前 不意 也如意地 那株九重葛特別會抽莖 真的爬滿了窗戶 年年春來 暖陽曬窗 花紅鳥鳴 一段師生緣 我應雅芬社長之邀 在《金門日報浯江副刊》 寫了三年「花言鳥語專欄」 今整理舊作 分成「島居」、「旅遊」、「書緣」、「演藝」 四大部分 結集成書 書名《人在離島金門--花言鳥語》 一則記錄我的島居生活 以旅遊、讀書、觀藝為樂 二則反應金門的大環境 它已走過了戰地的封閉 桃源的神秘 正在展現著離島的魅力!
-
金廈情牽│唱乎阿爸ㄟ歌
去年在楊肅元老師的積極推動下,舉行了金門地區前所未有的第一屆父親節感恩音樂會,不但展現亮眼的成績,還帶來熱烈的迴響,讓我們溫馨滿懷、感恩無限!今年我們再接再厲,一本初衷的追隨老師熱情的督促,再度孕育了將於2016-08-06晚上7:30於文化局演藝廳舉行的第二屆「金廈情牽~唱乎阿爸ㄟ歌──父親節感恩音樂會」,今年不但於金門展演一場,還擴大舉行,受廈門市青少年宮之邀,將於廈門市青少年宮演藝廳再演一場,將對父親的關愛種子遍灑在兩岸三地之間,滋長、飛揚,飛揚、滋長……。 我認為:成就一番事業,非得仰賴一群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夥伴們不可,當然還要有幕後高瞻遠矚的推手來指引正確方向,時時Push大家往前行,則成功指日可待矣! 現在就容我來一一介紹這一群無怨無悔的夥伴們(按音樂會演出順序): 一、圓合唱團: 甫於2015年為中正國小百年校慶音樂會而成立的圓合唱團,他們可說是緣起於民國六十年代的金門金城國小,緣續於民國104年3月20日中正國小的百年校慶,是一群散居各地的合唱團老校友們,在指揮楊肅元老師號召下,登上慶祝百年校慶音樂會的舞台,一圓重溫兒時在楊老師指揮之下同聲歡唱之夢。這一趟合唱的圓夢之旅,楊老師在相隔近半世紀之後重登指揮台,致詞時聲音哽咽熱淚盈眶,激起了現場陣陣熱烈掌聲,也激發這一群年逾半百的老唱將們的熱情,遂相約組一團由楊老師繼續領軍的合唱團。 名為圓,既有對肅「元」老師在我們年少時啟蒙音樂喜好的感恩,也有想一起「圓」滿地持續追尋合唱聲「」之美的自我期許。於是,我們更進一步向金門縣文化局遞交申請書,「圓合唱團」正式成為在家鄉金門登記立案的業餘演藝團體,團員來自旅台及金門在地的合唱同好,平常在台金兩地各自練習,演出前再合體練習。 104年八月的「金廈情牽-父親節感恩音樂會」,是圓正式成團之後的首演,以〈新搖嬰仔歌〉、〈心肝寶貝〉、〈阿爸的風吹〉三首用「母語」寫成的歌獻給辛苦的父親們。今(2016)年,他們先用家鄉話唱出〈阮的愛底這〉及〈祝福〉,感謝每一位在兒女成長之路上全心付出的父親,再以一曲〈金門春曉〉讚賞浯島風光,最後,高歌〈快樂的雪花〉,盼望我們都得以像一朵朵雪花般暢快地〈飛揚~~飛揚~~飛揚~~〉。他們將以小而美的方式,用時而輕巧、時而溫柔、時而朗闊的歌聲,邀請大家一起悠遊於合唱的圓夢天地。 楊老師這一群年愈半百、人生閱歷豐富的「死忠」子弟兵,為了迎接這一場特富意義的父親節感恩音樂會,一個個摩拳擦掌、練聲不斷,積極的把握每一次的練唱時光。指揮許美姿老師更是自備伴奏、攝影、錄影老師,捕捉每一段可資回憶的精彩畫面。他們每一次的練唱就好似舉辦一場快樂的同學會似的,開心何似,快樂無比!為了置購團服,大家紛紛建言、評比,相約實地試穿,品頭論足一番。人說貨比三家不吃虧,他們還真的是一家家的比價,最終定案,這份精神我真是服了! 雪卿負責印譜……等瑣碎事宜,並提供練唱場地,在寸土寸金,一屋難求的台北市,場地費的租金可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啊!相較之下,金門合唱團真是幸福,享有文化局提供優質的練唱場所,讓我們無後顧之憂的開懷唱癮。不過圓團員們很懂得生活,會各自攜帶茶點,與大家同享下午的甜蜜時光,平添練唱中幾許樂趣。他們line上的群組更是洋溢著歡樂的氣息,就像一個大家庭般,可以自在的各抒己見、縱橫天下,而天下之大盡在群組中。大家的心好像都是潔淨、透明且散發著陣陣芳香呢,彼此沒有分別心,為著相同的目標、共同的理念,一起努力、奔向美好的明天,這是何等溫馨!何等幸福! 圓既已成軍,指揮一聲令下,大家各領其位、各司其職,還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模有樣的煞有介事呢。如今除了榮譽團長的熱情贊助與精神鼓舞之外,緊接而來的友情贊聲與喝采更是源源不斷地滾滾而來,這人間還真是溫馨可親、無處不飛花呢! 二、新北市金門同鄉會浯江鄉韻合唱團: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為提倡正當休閒活動、陶冶心性、凝聚鄉情、培養鄉親藝文素養,於2015年7月8 日成立「新北市金門同鄉會浯江鄉韻合唱團」,成為首支由旅台鄉親所組成的合唱團。 團員們對合唱均抱著濃厚的興趣,每周三晚7至9時齊聚於永和一起歡唱,由吳英老師、許美姿老師、洪雪卿老師擔任指導,陳浩平老師擔任伴奏,四位老師都是鄉籍資深音樂教師,懷著為提升合唱技巧及服務鄉親之熱忱,傾囊相授、熱心奉獻,令人感動! 合唱團成軍後本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隨即於2015年8月初應楊肅元老師之邀,返鄉參加於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行的「金廈情牽-阿爸的風吹」父親節感恩音樂會,與金門縣合唱團、廈門市青少年宮鳳凰花女子合唱團、圓合唱團等同台演出,藉機觀摩、相互切磋。又於新北市金門同鄉會舉辦的「2015年重陽敬老活動」,及2016年「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成立大會」上上台獻唱,雖然技巧尚待磨練,經驗尚待累積,但團員們均懷著一顆熾熱的心,希望以歌聲傳播愛、友誼與關懷。 今年浯江鄉韻合唱團依然抱持著無比的信心,歡喜回家共襄盛舉,繼續參與第二屆「金廈情牽- 唱乎阿爸ㄟ歌」父親節感恩音樂會,且將跨海遠征廈門,以歌會友,藉著海峽兩岸三地的文化藝術交流來提升自我,並體驗藝術文化和心靈激盪所帶來的愉悅與悸動。 浯江鄉韻合唱團特別為此次音樂會準備了幾首好聽的歌,有洪雪卿老師指導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許美姿老師帶領的〈愛情樹〉以及吳英老師指揮的〈蕃薯情〉,期盼藉著歌聲來傳遞、歌頌對父親的愛。(上)
-
感謝國文老師
南宋大儒朱熹曾說:「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之勢也。」(宋.朱熹《答鞏仲至書》)朱夫子是國文老師的楷模,他的話可以勉勵更多人,生日之後,我發願多讀朱夫子的《語類》,作為犒賞自己的心靈讀物。也自勉進入學校的職場教書之後,要當一位稱職的國文老師。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句話,我從高中時期至今不敢或忘,那是一位高中國文老師,曾給我作文的評語。這讓我想起印象深刻的兩位高中國文老師。對這兩位老師,雖然印象深刻,時日既久,完全不記得老師的大名。第一位是曾任教於XX高中,操外省口音的男國文老師,暫時稱之為營師。營師在我的第一篇高中作文打下60分,給一個評語「文不對題」。 看到這樣的成績內心大為疑惑,心想就算寫的再差,也有努力分數,沒有80分也有70分吧!由於想進步的心情,我特別努力,去買好幾本國文範本來看,研究怎樣才能寫出「文能對題」的作文來。很快我的作文進步神速,從80~90到學期末最後一篇得到95分,和文筆甚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評語。更重要的,我因而也養成研究作文的習慣。常常觀察他人為文,諸如要如何破題、鋪排、用典、建構主要中心思想等等。 另外一位是曾在台南兼教的女老師,她留長髮,習慣用兩顆大塑膠珠珠髮飾綁馬尾,體態有一點豐滿,暫且稱之為珠老師。她為人和藹,而且特別有愛心,但是,看到我過於粗胖的小楷,她提醒我,小楷毛筆必須換一支,可以把毛筆字寫得纖細一些。她說了之後,看到我的小楷字還是胖胖的。有一次,作文課珠老師拿一支新的小楷送給我,教我用新的毛筆寫作文。 其實,我分析當時青少女的心情,十二萬分厭惡颱風,我父母家本來就不算堅固,我很擔心颱風來,會把整個家都吹走,所以,下意識裡一定要把字寫寫得胖胖圓圓的,這樣才能穩住,不會什麼東西都被吹走。其實,字和颱風在現實世界是無關的,但也反映寫的人的心理。 現在,我已經學會把小楷字寫得剛剛好,卻不復記憶老師的名字。猶記得有一次我在作文上寫,我一邊騎腳踏車,一邊神遊,學習有些作家,一邊散步一邊找靈感一樣。她則回應我說「騎車注意安全!」 為了不辜負這兩位國文老師對我的教導,我持續寫作,希望有一日能找到這兩位老師,除了敘舊,也想當面再向他們致謝。告訴他們,因為他們的教導、啟發,如今我也是國文老師。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即使孩子說的是肺腑之言,但聽在兩個大人耳裡難免會有一些尷尬,然誰敢於保證,他們的內心不是在偷偷地笑著。因為他們都同時擁有一顆矛盾的心,既想生活在一起,又怕受到傷害,而幸福是否能從天上掉下來呢?就讓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慢慢地等吧!等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 倘若兩人能敞開心胸,去除矛盾的心理生活在一起,以他們的身體及生理狀況而言,生個一男半女不無可能。如果蹉跎歲月讓時光走遠,添丁嫂還有兩個兒子可擔負傳宗接代之責,而無故受到命運之神的刁難,緣分始終未到來的萬富,將來勢必是光棍兒一條,往後成為孤單的老人亦是不能逃避的事實。果真如此,又如何面對供桌上、祖龕裡的列祖列宗?甚至也會被當年毀婚的黃小紅恥笑,被她騙過的盡是些無啥潲路用的男人,所以終身娶不到老婆,因為她早已把他看透、看扁了!(一七一)
-
追憶參加國慶閱兵的日子
肚子很餓,後學還跑到底艙向該艦伙夫要食物供應餓人所需,船到了高雄,很多隊員因暈吐身虛,一上岸便坐倒地下,一直到碼頭餐廳招待餐飲後,隊員才稍稍恢復體力,拿起厚重的背包上火車(是普通車),慢行至第二天早晨七點到達台北後火車站(華山火車站),金門自衛總隊的先遣人員和閱兵指揮部所派的軍用卡車隊伍已在那邊等候,載我們到分配給住宿的學校。 記得參訓的七年中,第一年住是宏道國中五樓教室,以後六年都住台北女師專,睡的是軍用行軍床(其實以往每年的雙十國慶都舉辦類似慶典,總統府附近的學校都會提早放春假,讓三軍官校學生及遠到而來的參閱部隊進住),住在女師專還好,有現成的衛浴設備可用,非常安全,想起在宏道國中那年沐浴場所是用帆布臨時塔成,每晚輪到本隊使用時,我們這些隊職幹部都得充當防止偷窺哨兵,部隊都是集體行動,就連沐浴也是整區隊同進同出,還限定沐浴時間,因為後面還有其他部隊要使用,真是名副其實的戰鬥澡。 部隊到台北安頓好住宿後,接著領取槍枝並擦拭後準備第二天的整隊演練,在台北所有住在附近參閱部隊平常演練,都在中正紀念堂四周的空地出操預習,所以部隊不管在行進間及任何動作勿求整齊畫一,行進間要特別注意聽值星區隊長的口令,答數、唱軍歌,過著正歸軍人的生活,記得有位張姓教官教我們一首特別答數:「看我們的隊伍雄壯威武,聽我們的歌聲響徹雲霄,用我們的力量戰勝敵人,以我們的毅力喚起國魂」,我們的部隊在台北街頭行走,手托著槍雄糾糾答數、唱軍歌,每每都引起路人圍觀的掌聲叫好,充分表現出戰地兒女之戰鬥精神。 從十月三日以後的每個凌晨二、三點各參閱部隊都要配合大會預演,每個參閱部隊都要依序正步通過閱兵台(向右、前看)及聽訓隊形的端槍跑步演練,總要預演個四、五凌晨,每個凌晨演練都有不同層次的長官驗收,同時參觀的民眾多得不亞於十月十日當天校閱的參觀人數,因民眾只有在部隊預演時能真實看到部隊實地校閱,正式校閱當天在參觀的都是中外來賓及歸國華僑,十月七日至九日白天所有隊員都會分批外出修剪頭髮。 國慶日的早晨我都要起的很早,清晨五、六點總隊部的鄭組長夫人就會帶來一批化妝師蒞校為隊員們化濃妝,個個濃妝艷抹還真漂亮,全隊都亮了起來,當我們通過閱兵的那一剎那,全場的來賓的不絕以耳的掌聲,身在隊伍中的我們總會自覺我金馬自衛隊是最亮麗的,時過多年每每想起都還會與有榮焉的感覺。 十日上午閱兵任務完成,首先繳交武器,中午會餐(有很多長官蒞臨),餐後住校的其他部隊會先歸健返回原單位,只有我們還會住一晚,當晚每個隊員都會先將簡單行李整理好,因為十一日早上起床梳洗後要將教室課桌椅恢復排好,並將個人的背包集中於大操場派員看守,用完早餐後所有隊員分乘巴士齊赴慈湖閱靈,以表達我前線軍民同胞對蔣公之追思及擁戴。 下午返回台北,各個隊員領著行李放假自由活動,隊員中多數有親友者都會來接回去團聚,無親友者可隨值勤隊職幹部移往公館的外島服務處暫住(這樣的自由活動10天至2週,但有時要配合船期),72年以後有747飛機可坐,更方便舒服許多。 在參閱的七年裡最令人難忘的幾則事: 壹、是民國70年閱兵任務完成後,有明玉、彩芬、雅人、後學等四人被派去台北遠東百貨公司擔任「金門美展」解說員,一星期的展覽,每天都有不計其數蒞臨參觀的來賓及住台的金門鄉親,可見當時的後方民眾(台灣)對我戰地(金門)有相當高的向心力。 貳、是民國71年閱兵任務完成後,隊員自由活動(休假)兩週後,再整隊應邀移軍至台南參加該年台南主辦之台灣區運動會開幕大典,受到台南親鄉熱情招待,至今記憶猶新,典禮那晚康樂節目曾由本促進會洪理事長指揮20個隊員合唱:臨時急編的「快來呀、快來呀、金門的好朋友」及兩首軍歌,獲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參、72年在校閱的當天,部隊在即將通過閱兵台的前10分鐘,鄭中隊長把後學從隊伍中叫出,要後學接受知名記者李艷秋小姐訪問,這則新聞經電視播出,許多後學之前在莒光樓認識的長官、住台的親友都打電及蒞臨外島處探視我,最難得是在我國中時期所結拜的幾個義兄弟一起都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我,從58年至72年失聯14個年頭確屬難得,該次受訪後部隊返金至機場,迎接我們的長官很多,縣府石主任秘書告訴後學說:豆豆妳受訪時答的非常好,不慌不忙把我們整個金門精神都表現出來了。其後又有一位稅捐處吳姓長官拿一張後學受訪時電視畫面的照片送給後學,是他兒子用照像機拍的,至今30多年後學一直珍藏到現在。 雖有令人難忘的幾則事蹟,亦有幾則令人難過驚慌失措的事: 壹、記得民國67年在國慶閱兵任務完成後,各個隊員帶著歡欣鼓舞分散各處去休假的第三天,有電話緊急通知值勤幹部:謂一洪姓女隊員在外出逛街被計程車撞了,大腿骨折,已送往台大醫院,當時後學值勤,在這之前約一小時鄭中隊長才背著行李到高雄姑媽家休假去了,在不知所措之下,只好請排面班的倪姐相陪後學,並請服務處的車帶我去台大醫院,該員的大腿醫治相當日子才痊癒。 貳、民國70年在休假期間,亦有位蔡姓的女隊員外出休假數日後回到服務處,當晚高燒不退,嚇壞了我們這些隊職人員,還好在點名時就發現,立即送往三軍總醫院,住院期間我們幾個隊職人員,白天輪流著值勤、晚間亦要結伴去醫院照顧她(時至中秋過後,幾個隊職人員都因秋涼身累而感冒),直到回到金門,金門衛生院的救護車亦候在碼頭載她住院。 參、72年部隊在女師專操場集合待命時(因有某高級長官要蒞臨驗閱本隊),閱畢有位隊員身虛倒地,不巧刺刀刺中前排的隊員吳瑞雪的大腿,深度約10多公分,血噴如柱,嚇壞在場所有的人,還好當年我們有個孔武有力的隨隊女教官,一把抱起送往三總醫治。 每年的閱兵部隊返金時,不管是碼頭還是機場,地區最高首長都會帶領各單位首長蒞臨迎接部隊,是日中午都會在士校舉行慶功宴,場面相當熱鬧,餐畢個個隊員帶著濃厚兩個月的情誼,依依不捨珍重告別回到可愛的家。 地區在軍管時期,為了展現我們前線民防自衛隊的實力及軍容,籌訓了十多年的男、女自衛隊閱兵隊伍,前去首都(台北)參加國慶大典,現在地區各處有不少參訓之男、女隊員締結良緣,成為許多美滿佳偶:如謝金土及周麗月、林天德及吳仙桃、陳存仁及洪正芬、王美源及楊美姿、陳金國及周能惠、陳文要及呂玉珍、陳文生及蔡宜芬等大哥、姐們都已兒孫滿堂紅。千萬不要氣後學把你們的名字列出,其實應該還有很多後學記不了的,能把各位大哥、大姐列出,這代表後學時時記得你們這些好朋友,說不定以上這些美滿姻緣是由參訓時所牽結的,後學借此向您們問候及祝福。 如今金門已於解嚴後回歸地方自治縣政,加上開放觀光,又因交通便捷,形成天涯若比鄰,近年來蒞金參訪的人有外國人、台、陸客增多,再也沒有軍管時期的各種限制,我們自衛部隊已成過往名詞,然其在當時為地區貢獻之價值猶存,在金門史上也應有一定的位子,更希望金門縣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的成立,讓我們這些曾經為此受過艱辛的人亦有更寬廣伸展空間,要記得我們曾是30幾年前民防英雄。 看到本追憶文尚未加入促進會之人員,非常歡迎你們加入,本協會訂於每年的十月十日聚餐,經過30幾年的我們,現在年級最小的亦有50歲以上,還有幾個雙十日的相聚,歡迎各位返回這個大家庭,訴說別後離情,可好。(下)
-
「真」得剛剛好
如果沒有真心就談不上「誠信」,而是虛偽。回鄉村陪爸媽住一周,發現在社會上像母親那麼「真」的人實在很少,她一輩子只說真話,所以,朋友很少。 本來,我回去都只有住一兩天,這次,她告訴我:「我母親是81歲死,我已經81歲,也快要死了,所以妳要常常回來,多住幾天。」她連吃飯都會打盹,做什麼事都會忽然睡著,又忽然醒來。當別人告訴她「你睡著了」,她則辯說「我沒有」。在她的認知中,她真的沒有睡著,而且是一直在吃飯的。 「真」是讓人又愛又怕的,世界上,有多少人承受得起此偉大的「真」字,又能不受傷害?恐怕屈指可數,只有靈魂強壯,又有自信者做得到。我有一次幫上司在大學部監考,抓到一位作弊的同學,他當場認錯。所以,老師想給他機會補考。而當我轉達他必須補一份報告當替代成績時,我居然很委婉告訴他,「你求好心切?」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反諷」,因為作弊是不「真」的。其實,學校老師們人都很好,只要學生都有到課,很少不及格的。然而,很多人卻常常把虛偽誤當成事實,而想要投機取巧,取得招搖撞騙的幌子。 身為現代人,最應該自我訓練的是「暫時保留真情的工夫」,因為有太多虛情假意的應酬「工夫」「做」得實在太逼真,容易被誤當成「真心實意」的善意;當情勢轉移,那應酬的動機不存在時,關係馬上就從假意的「非常熟稔」,轉化,或者說回復成真實不熟的「路人甲」。難怪,閩南有俗諺云:「蓋破三件被,掠未著君的心。」 有一位朋友曾感嘆,現在人心不古,當你到某家店裡去消費,服務人員把你待為上賓,好像他與你非常熟悉;可是,當你不是在那個地方遇到他,他卻假裝不認識你,連個招呼都不打,好像他從來沒有見過你一樣。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但,這卻是「趨勢」,尤其,當你對他毫無「用處」時,多數曾經很「熱絡」的人,一下子就會變成「陌生人」了,就是所謂的人情冷暖,這樣說來,先前有人虛情假意的「應酬」你時,似乎我們還必須感謝他的「應酬」之情哩。 一本書的翻譯最常被懷疑其「真」。除了翻譯很容易出錯,近日看到哲學家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一書原文73頁註17終於真切的知道原因。康德注說:「在語言藝術方面,鑑賞的範本必須以某種已死的高深語言來撰寫:第一,為的是不必遭到改變,這是活著的語言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的:高貴的表達變得平庸,常見的表達變得過時,創新的表達則只在短暫的時期中流行;第二,為的是它具有某種不受任何捉弄人的時尚變更所左右、而保有自己不變規則的語法。」這也說明,當我們沒有找到這「自己不變規則的語法」時,而要「真」,就會很危險。以前不明白,為何上帝要選擇一個已死的語言(希臘文),和一個非常困難又難學的語言(希伯來文)來寫祂的話;現在終於明白,在求其「真」。 母親的「真」以一種返老還童的狀態持續著,「真」很難得,能夠「真」得剛剛好更難得,人生豈能只求「真」?與人無傷的相處,是更高的智慧呀!
-
黑與橙對話─寬邊橙斑弄蝶
黑是生命的起點 橙 成為溫暖的彩度 破蛹 驚見 宇宙的奧妙 薄翅 體驗生命的寬廣 飛 發現空氣 承載了生命的重量 氣流成了最好的溜滑梯 等待 為了下一比賽 蹲下 成為躍起的能量 黑與橙 浪漫 嚴肅 就等起飛 見分曉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假如是一個寡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教養成人,勢必較能夠被社會接受和認同。設若人與人要相互照顧,即使只是男女關係而沒有任何名份,依然可以成為相互扶持的知己。儘管有時會受到一些蜚言蜚語的困擾,但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過多的解釋或爭執,似乎於事無補,只要問心無愧就好。對於那些蓄意詆毀的小人,不妨一笑置之或根本不要理會她。 縱然她是一個平凡人,有人性中的七情六慾,即使每天為農事和家事操勞,但在夜深人靜、孤單寂寞時,依然會有性的幻想和需求。可是添丁已往生多年,儘管有時生理上難免會感到難受,可是並不一定要有男人的撫慰,才能紓解性的壓抑。只要忍住一時,必然雨過天晴,沒有男人的倚靠,她不是活得好好的嗎?而萬富迄今未婚,沒有女性相陪伴,他不也過得既逍遙又自在,至於他的想法是什麼,她則不得而知。 午後,萬富和志弦看完電影回來,當志弦看見母親這身打扮時,霎時眼睛為之一亮。 「娘,妳穿這樣很漂亮,看來也很年輕。」志弦誇讚她說。 「娘老囉,漂亮不起來啦!」添丁嫂笑著說。 「娘,妳有沒有看到,萬富叔叔今天也穿得很好看,一點也不像是種田人。」志弦說後轉向萬富,「萬富叔,你和我娘,簡直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對!」 萬富一時傻了眼,不知如何來回答他。 添丁嫂也顯得有些尷尬。 「志弦,你這樣比喻是不對的,所謂郎才女貌與天生的一對,指的是,男的有才氣,女的美貌,形容男女雙方很相配,是結婚時用來讚美新郎和新娘的。你把它用來讚美我們的穿著是不適合的。」添丁嫂解釋著說,卻也不忘看看萬富,想不到萬富也正看著她,兩人四目相對,尷尬地笑笑。 經過母親這麼地一說,志弦有些不好意思。然而,在他幼小的心靈裡,萬富叔穿起新衣來簡直帥透了,母親如此的打扮更是漂亮,兩人在一起,看起來當然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對;唯一的差別或許是,他們只是多年的好鄰居,並非是一對即將步入婚堂的新人。(一七○)
-
追憶參加國慶閱兵的日子
後學前些日子看到612那些己經退休許多年的老兵,為了愛國心的驅駛,自費整裝集合於首都(台北)踢正步的過程(他們都己是年過了五十,精神抖擻、英姿不減當年),畫面由促進會會員賴來,有感而發使後學想起30幾年前,我們地區也曾連續多年由男女自衛隊員所組之閱兵隊伍,參與首都(台北)總統府前的十月十日國慶閱兵活動。 記得民國61年及62年僅由各鄉鎮派少數男女自衛隊員代表遊行(62年金門縣府曾派周、洪、蘇、陳四大美女參加,手持國旗的畫面真美,該照還成為當年金門季刊的封面,非常美麗。40多年了,該畫面總存後學腦海裡);到了民國63年的九三軍人節,地區光是女自衛隊員就四百多人參加操槍表演,場面非常壯觀,贏得全場中外來賓、僑胞熱烈掌聲,自始我金門閱兵隊伍揚名中外。 64年雙十國慶,地區組男、女各乙中隊參加校閱,該年的女中隊長是陳美金女士,因為那年我沒得參與,又因年久,記不起男中隊長是否呂贊生大哥。65年女中隊長是當時任職於育幼院的蔡玉品女士,是我的好朋友,已失聯多年,令人懷念。66年至72年的女中隊長是現在仍任職於縣府民政處的鄭雪明女士,她參與是項慶典活動應該有十年以上,真是非常佩服她,一直做到該項活動的副大隊長,功勞苦勞不少呀,我輩應向她致敬,73年的中隊長是洪燕玉理事長,後學參訓的七年裡,記得男中隊長有呂贊生大哥、許燕欽大哥(己往生,令人懷念)、蔡福祿大哥等,老了記不太清楚。 民國61年至67年二月前後學都任職莒光樓,擔任一樓的地圖綜合簡報,因蒞金參訪來賓多(尤其每年的十月國慶前後來金參訪之中、外來賓非常多,故均無暇參與這項令人羡慕的活動,直至67年3月歸建縣府文教科,是年的七月中旬因送呈公文之時,好奇看到服務台前一堆同仁在丈量身高,向前觀看時被當時的行政室林以植主任叫住:林家小妹過來量一下身高,就這一量自始後學連續參加了七年的國慶閱兵。第一年按後學在中隊為輔導員、第二年是輔導長、第三至第七年都是中隊的副中隊長(哈哈……,後學身高不夠,無法當中隊長),參加其間的甘苦談,事隔多年很少會有人去回想過往、探知及體會,藉老兵的踢正步之引發,將我們以往參加國慶閱兵受訓過程遂一提出細述。 後學自67年至73年止共參加七年的國慶閱兵當中(雖身為公職人員,但每年都會接到是項活動徵召公文),而每年都是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報到:由自衛總隊派卡車到各鄉鎮將徵選合格男、女隊員載到金門第三士校報到,是日上午報到完畢後,所有隊員集合,(由士校派中校主任教官1人、上尉連長2人、中少尉排長6人、教育班長20人、共29人分別負責男、女中隊員訓練出操課程)。隊員集合後,先按個子高矮秩序一字排開,14人一班,排在班首者就是該班班長(平時負責該班秩序等班務),每班有個教育班長負責帶領出操,三、四班一個區隊(學員每區隊自選一區隊長,負責該區隊隊務、平日口號及值星、安全軍官輪值等任務,隊員們每個夜晚亦要輪流站衛兵,還和正規軍一樣,每天晚都有不同的口令),三區一中隊10班。 我們參加國慶閱兵名稱是「金馬自衛隊」,所以馬祖自衛隊員亦會派一班來配合,那金門的隊員就可以挪出一班當預備班人員(這班人員通常都是各班各種動作較為不準確,且經屢次指點而法改正者,平日照常出操,等部隊到達台北,部隊出操時或是預演時作為留守隊部或公差,他們雖然沒上場,但勤務工作亦相當辛苦,地區每年組這個國慶閱兵隊伍,男、女隊員、教官、行政工作人員大約在350人左右,這個隊伍在當年軍管時期來說相當大的活動,也是地區民間每年一項重要的軍事行動,在金門史上應有相當的定位,其價值應該保存成地區一筆重要事蹟,接著訴說隊員受訓的整個過程。 報到的第二天所有隊員便開始接受訓練,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接著個人盥洗時間、六點半集合晨操或晨跑(晨跑是小太湖一周),七點吃早餐,七點半開始著裝出操,第一週的訓練主題:著重在單兵基礎訓練,每班班兵都由教育班長帶開,班與班的距離10公尺左右,兵與兵的距離一大步,訓練其單兵的各基本動作:如個人之持久站、立正站姿勢、稍息姿勢、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持槍、端槍、托槍、上下刺刀等,以上每一動作都是隊員接受是項出操最基本的動作,(此時正值艷夏、在酷熱烈陽下出操,每個人的汗水都是由頭流到腳,衣服都是由乾到濕、由濕到乾,幾乎每天都有人中暑掛病號,隨隊醫生有得忙了),所以這一週要重複的練習,直到熟能生巧為止,這時區隊排長就要輪流巡視所負區四班操情形及指導。而男、女兩隊的中隊長、旗兵、兩位護旗兵均由該隊教育連長負責訓練以上基本動作及帶隊行進間一切口號(在第一週裡除了按所排定課程出操外,也曾利用下課時間輪流所有隊員套量制服、鞋子、並將男、女隊員的頭髮修剪一致),這周六中午用完中餐後放假讓所有隊員回家,周日下午再回士校集合報到清點人數。 第二周出操主題班兵訓練,這一周將部隊集合帶到操場,各班教育班長亦將所負責班兵帶開到上週班上課地點,首先反覆練習上週所教授給隊員的各項基本動作後,再配合以全班練習及班的橫向前進,偶爾也會練習全班小跑步(因為這動作在閱兵完成後,要成聽訓隊形時重要動作,動作力求整齊畫一的去配合其他隊伍才得完成)。 第三週是區隊訓練,三、四班併一個區隊訓練,由各區隊教育排長負責授課,其他每班之教育班長充當助教,立於每班隊員旁隨時指正動作稍差隊員,這一週每天上課亦要先將前兩週所教課程重複練習後,最主要的訓練是整區的行進演練,務必力求行進間班與班距相等,兵與兵間隔一樣,托槍、擺手的定點要到位一致,要求各種動作整齊畫一。 第四週是整個中隊(三區合併訓練),男、女中隊長各別領軍,所有隊員聽中隊長口令,首先複習前三週所各種動作,再由中隊長帶領作行進間重複演練,直致達各項動作整齊畫一後,再配合閱兵音樂作行進間重複演練。 第五週之訓練進入緊鑼密鼓之中隊行進間及通閱兵向右看演練,又因第三士校操場較小,閱兵隊伍行進間演練須較寬長場地作重複演練,所以自衛總隊部只得向金防部洽借用尚義機場作為訓練場地,那時來金的飛機都調在上午,下午就借作訓練場,所以這一週所有隊員每天上午在士校操場演練,中午吃完中餐後稍作午休,下午1點半便用大卡車將所有隊員載到機場,作中隊行進間並配合閱兵音樂操練,其主要作通過閱兵台之向右看、向前看及聽訓隊形(端槍小動作)重複預習演練,通過地區的最高首長在九月底的驗收後,全隊就預備整裝赴台。 在金門受訓期間,所有隊員(包括隊職幹部在內),白天頂著酷熱炎陽出操,晚間要擦拭本身所用的武器、軍歌教唱、當然偶爾也會有電影欣賞,充分過著密集訓練之團體生活(與正歸軍的訓練無異),沒有個人行動,尤其是我們幾個隊職幹部,白天同樣出操,和所有隊員們同樣作息又要兼顧小部分行政工作,夜晚還要多次起身查舖為隊員蓋被,比單純的隊員我們要多加一些心理負擔,若是遇到有白天中暑體力不支者,晚間還要特別加以照顧。 九月底整裝赴台前,地區各界首長在最高長官帶領下歡送我們,記得67年至71年赴台的交通工具是軍艦(其中有五台輪、太武輪等軍艦),67年碰到九級以上季風,船身搖晃十分利害,大部分的隊員暈船不敢起身,亦有暈船嘔吐得很利害隊員,連黃膽都吐出,(有人說後學不暈船是腦子少根筋)當後學巡看時竟有多人向後學說暈船不敢起身。 (上)
-
背負沉重的期望
聯絡簿除了是親師交流,也是親子之間的互動平台。 在課後班裡,綺常是發愣的時間居多,可以一節課完成的事情,她總是拖到快放學才完成,二十幾個孩子中,她的程度優到我在她身上可能花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翻開聯絡簿,整潔的書面和她工整的字跡,讓人為她第一印象加分;只是聯絡簿的空格中,是母親留下的兩行方正的字:「綺寶貝:媽咪今晚沒看到妳漂亮的字,好難過!」。 有時是一大早寫下的留言:「綺寶貝:媽咪期待今晚回家可以看到妳工整又漂亮的字!」;又或者是:「綺寶貝:何時能讓媽咪看到妳工整的字?」幾次之後是:「綺:可以把字寫工整嗎?」。 也因為媽媽特別交待我:「綺的字若不好看,請不要客氣,用力的擦掉,叫她重寫!」為了逃避重寫的命運,綺總邊寫邊看著完成功課的同學在角落裡安靜的互動著,大多時候是她安靜的放空著,不知是煎熬還是在放鬆她自己。 那天媽媽跟我聊起,若她沒加班的晚上,會把綺所有功課全部擦掉要她重寫,連數學也不例外;然後在旁緊緊盯著,有的筆畫較多的字,綺甚至要重寫四、五次;這半年來,她常加班,一回到家,綺已趕緊鑽進被窩,也會在早上時間賴床,躲避任何「擦掉重寫」的可能,所以做媽媽的只好加緊在聯絡簿上親情的喊話著。 綺的字幾乎是無可挑剔,卻還達不到媽媽的期望,無形的壓力讓她為逃避訂正而失去更多學習動力,甚至躲避與媽媽相處時間;除了分數,除了字跡,常見到孩子們的優點不勝枚舉,卻似乎敵不過那橫豎勾摺的語言符號在一些媽媽們心中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