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莒光樓與湖光
第一個九歲,我拿著冰棒坐在了樓外 候鳥與留鳥圍起金城鎮的早晨 硬幣般閃亮的湖浪 擱下的小腳踏搖頭晃腦 也打起陀輪轉 披起外套疾馳 浯江溪的大風浪,起了冒險的故事 又一個四季 過了東北尾,原來妳來了嗎? 總兵署外的木棉開了花 天際泛紅的微醺 我快步走過二胡聲悠揚的街口 穿過南門的堤岸,水聲瀝瀝 我跨過大江大浪 在湖光間,追逐著妳的髮梢 第二個九歲,十九歲的花季 我放下了玩具槍和書本,牽起了你 兩碗豆漿與一根油條,我們沾的愛情 質樸又熾熱 那一口裡融了多少一路來的不容易, 我還能做什麼呢,又該如何做呢? 走在莒光湖邊,那每個兩相匯集波紋裡 是馬山的星空,像料羅的波濤洶湧 也像披著白紗裙的妳 那淺淺的吻痕,飄散唇膏的餘香 我的一生啊-- KTV的狂歡外,我緩緩地唱著 候鳥也會一隻隻走到盡頭 染上了花白的毛病 愛情和時間,也有追逐不到的距離 披起外套疾馳在風裡 又來到莒光樓頂,看著飛機起降 浯江溪的大風浪,又起了新的故事 又一個四季 莒光樓與湖光,這是一個漫夜
-
三合院
我的老家是三合院式老建築,是一個擁有半百歷史的老建築,位於烈嶼的一個傳統農村裡,格局有前院、中院和後院。前院通常用來擺放車輛或儲物,中院是三合院的核心區域,常常是一個花園或庭院,後院則是居住區域,用來居住和做家務,主要由紅磚、紅土、木材等天然材料所組成,具有傳統在地特色。 進入三合院,會看到一個綠意盎然的中庭。中庭是整個三合院的核心,也是生機蓬勃的地方。家人在中庭種植了各種植物和花卉,如金露花、油菜、樹蘭、長春花等,每當花季來臨時,整個中庭都會變得格外漂亮,小時候最喜歡在三合院的寬闊庭院上追逐、奔跑,那是我們揮汗如雨、盡情奔跑的地方。秋天高粱成熟了,庭院也成了一片片黃澄澄的曬場,金黃的高粱,記錄著長輩辛苦耕耘的成果。 再進一步走進客廳,客廳內桌子和椅子都是木頭做的,擺設十分簡潔,木頭表面上佈滿各種裂痕,充滿歷史的痕跡,彷彿置身在五○年代。客廳裡牆上掛著許多已經斑駁又被從蛀蝕的字畫和古老黑白照片,這些字畫是我爺爺、祖父那一代所傳下來,黑白照片則是家族曾經在一起生活的歷史見證。 三合院裡還有一個大廚房。廚房裡的灶台和爐是土塊夯實的,使用的是木柴燒火。運用傳統灶台可以烹飪傳統的在地美食,如年糕、粿、蚵仔煎等,還有一些家族傳承的私房菜,使用傳統灶台烹飪出獨特風味,是一般瓦斯煮出來所沒有的,每逢過年仍使用它與蒸籠來蒸年糕,所蒸出來的年糕風味獨特,是瓦斯也煮不出來的好味道。 除了中庭、客廳和廚房外,三合院還有很多房間,其中一間還有一幢紅眠床,是奶奶在使用。眠床是木頭做的,表面上有傳統雕飾,床自然散發出木頭香味,是現在一般市面上所沒有的。 三合院外埕邊緣有一口井是宗親洗衣服或打水家用的地方。嬸婆們一邊洗衣一邊放送哪一家最近有什麼新鮮事,誰家快娶媳婦兒了。她們一邊俐落用手搓著髒衣服,嘴巴也從來沒停過,都要過了九點,一幫人馬才陸續散去,回各自家裡準備午餐去了。 再往外面走去,一棵棵的龍眼樹和芭樂樹,是小時候玩捉迷藏的好場所,夏天時,我們會爬上龍眼樹和芭樂樹用力踩踏,讓樹幹搖晃,龍眼和芭樂便因搖晃而掉下來,我們再撿拾來吃,大家互相較勁,加油聲此起彼落,那裡曾經收集了過去爽朗的笑聲和童年的快樂。 三合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很慶幸目前仍留著與過去一樣的格局,三合院有留著我過去滿滿回憶,至今依然持續著,不曾遺忘。
-
【小說連載】 秋月西沉
秋月心知肚明,羊犅是因為救她才會被抓去關的。如果不是他適時出現、出手相救,她不是被排副強暴,就是被他槍殺,兩者對她來說都是極大的傷害。被強暴,她的顏面盡失,往後要如何做人;被槍殺,孩子要怎麼辦,又如何向祖龕裡的列祖列宗交代?倘若和這種豬狗不如的人同歸於盡,她死也不瞑目! 雖然被傳喚到憲兵隊調查、問話、做筆錄,讓她承受著無形的精神壓力。但她遭受的是無妄之災,並沒有和排副有感情上的糾葛,或是金錢的往來,唯一的是他喝酒之後,在她面前說了一些不得體的話,她在氣憤之下,罵了他一句「不要臉!」其他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所以調查人員並沒有刁難她,做完筆錄後就放她回家。 可是一踏入家門,又必須面對那些三姑六婆異樣的眼光,她們怎麼會相信,她向憲兵隊陳述的那些理由?反正在她們眼中,她和排副一定有糾纏不清的感情,不然他不會拿著槍械來找她談判;要是和羊犅沒有一腿,他怎麼會捨命去救她,而且還用扁擔把排副打得頭破血流。即使排副有錯在先,但毆打現役軍人必須移送軍法究辦,最後則被判三年重刑。若依她們的看法,她秋月絕對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嬈查某」! (四六)
-
謝謝您的愛
哥哥與我 我出生在嘉南平原,對於整年忙著農事的爸媽根本無暇看顧我。大哥大我八歲,因此看顧我的責任就落在大哥的身上。 也許因為這個緣故,聽母親說,別的小孩只要一哭都是喊「媽媽」,只有我例外,一哭就是哭著喊「呢呢」。至於為什麼是「呢呢」呢?媽媽說我牙牙學語的時候,不會叫「哥哥」,就叫成了「呢呢」。幸虧大家都聽得懂! 我的這段陳年舊事,經常在我們長大後的家庭聚會中被提到,尤其是媽媽還會告訴我,大哥小學畢業旅行時,捨不得把媽媽給他的零用錢拿來買自己喜歡的吃食或禮物,而是把它拿來買一個黏著線和乒乓球的球拍回來給我玩……。每每全家人在母親的回憶中,重溫這生活的點點滴滴時,我都覺得很幸福………。 記得有一次,媽媽又說起這段陳年往事時,大哥笑嘻嘻的跟我說:「對耶!你小時候真的很煩耶!不管我要去哪兒,媽媽都要我背你去。………,有一次,我要去『跳房子』,媽媽就把你背在我背上,我越想越不情願,一走出家門,就往你的大腿上用力一擰,你痛得放聲大哭………。媽媽一聽,就趕緊把你抱下來,然後我一溜煙就跑出去玩了……」等哥哥語音一落,我就生氣的抗議起來:「哇!哥哥,你很壞耶!這樣偷偷欺負我。」然後,我想了想就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等你結婚,生了小孩,我就偷偷捏他!」誰知,哥哥結婚後,生了兩個可愛的小姪子,愛他倆都來不及了,哪捨得捏他?何況他們還叫我「姑姑」呢!婚後和先生住在淡水,每次從娘家要回淡水時,大哥、大嫂都為我準備一大袋蔬果、乾貨、零食,以及一包包已經冷凍起來的媽媽自製的燉肉、滷豬腳給我帶回,彷彿此刻的淡水正在鬧飢荒呢……。然而,嫂嫂總是說:「淡水的東西比較貴!」並且還交代我熟食只要加熱就可以吃了(嫂嫂知道我通常只會「煮菜」)! 很多朋友都很羨慕我,因為先生愛拍照,得以跟著他去遊山玩水。殊不知為了這件事,我還深深地沮喪過。直到有一天我回娘家,我忍不住跟哥哥哭訴:「我每天都很累,假日我都想在家好好休息,可是他每到假日都是一大早就要出門(清晨五、六點),而且一定要我跟他去……。」說著、說著就忍不住的哭了起來……。 哥哥聽完,輕輕地握著我的手說:「妹妹,你不要這樣想,你就想,你是去『賺𨑨迌』……」。因為哥哥的一席話,我終於可以用「賺𨑨迌」的心,在每個星期假日「用力的起床」,然後陪他「朝迎旭日,暮送晚霞」的攝影行腳。 我是非常喜歡大自然的-只要不那麼早起的話。但對於喜歡拍照的人而言,剛剛甦醒的晨曦,的確相當地令人著迷!現在我已經可以在大自然裡「安身立命」了,也享受太陽尚未升起的黎明……。 「長兄嫂,如父母」!我的哥哥、嫂嫂就像我的爸媽一樣對我疼愛有加!謝謝您們的愛! 姊姊與我 如果大哥是照顧我的人,那麼大我三歲的姊姊就是我的玩伴。在媽媽的回憶裡,我有一籮筐「刺耙耙」欺負姊姊的頑皮事,媽媽的結尾總會這麼說:「恁阿姊好性地,逐擺攏嘛讓你……。」可是,我怎麼一件事也沒記得? 我記得的事跟媽媽都不一樣,印象中最深的事是有一年大年初一一早,大家換好新衣服後都跑出去玩了,只有我躲在浴室裡偷哭……。姊姊一定是在外頭找不到我才跑回家的。當她發現我躲在浴室哭時,她輕輕拉著我的手,蹲下來問我發生了什麼事?當我說我把媽媽給的壓歲錢搞丟了,她安慰我別哭,要我仔細回想錢放到哪裡去了,並且牽著我一起去找……。最後,我永遠無法忘記的一幕是,姊姊再一次把手放進我衣服的口袋裡,竟然找到那一張緊黏在新衣服口袋布裡的十元紙鈔,然後笑瞇瞇的帶我出去玩……。 我的功課沒有姊姊好,姊姊從小品學兼優,當她妹妹最苦惱的是,教過她的老師也教過我,老師總是用「你姊姊啊……」的種種事蹟來訓勉我。 因為姊姊品學兼優,一般調皮的學生都不會找她麻煩。在學校,只要誰想欺負我,我姊姊一定一把把我拉到後面,挺身而出,告訴對方:「她是我妹妹!」這一幕畫面,也在我心中成了永恆的「經典」……。 我對姊姊的感謝裡,還隱藏一份歉疚。 小時候,父母都在田裡忙,我和姊姊在家都幫忙打掃屋裡、屋外,還會幫忙把米洗好放進電鍋裡煮,這樣媽媽回來只要下廚做菜就行了。 有一天,我們在房間的大通鋪玩扮家家酒,我看見姊姊有一件睡衣,就隨口問:「我怎麼沒有睡衣?」姊姊說我也有一件睡衣,說完,我們就來到置衣櫃前開始翻箱倒櫃的一層一層的找。因為置衣櫃很高(對小小孩而言),我們搆不到最上層的抽屜,於是姊姊就試著攀上櫃子的頂部,想把自己「提升」上來,好看看最上一層有沒有。結果,櫃子一傾,把放置在櫃子上頭正在沸煮的電鍋打翻了,熱騰騰的、滾沸的水,就樣鋪天蓋頂的從姊姊的頭淋燙下來……,當時,我嚇壞了!姊姊疼痛難當,忍著痛跑到浴室去沖水,想把米粒洗掉,一邊告訴我快去找媽媽! 我二話不說,舉足狂奔,跑向我一向怕躲著蛇的田埂,找到工作中的爸媽……。 我不記得我有沒有受到處罰?我只知道姊姊住院住了很久,家裡為了她的醫藥費到處籌錢……。姊姊出院後在家修養了好一陣子才去上學。上學後的姊姊常常偷偷的掉淚,因為同學都說我姊姊是鬼!為了這件事,我跟同學狠狠地吵了一架! 我不知道以現在的醫學角度來看,姊姊是第幾度燙傷。只知道姊姊傷口療癒之後,留下許許多多的疤痕,在身體部分的疤痕因為有衣服遮蔽還好,但是臉上的疤痕總是讓人看了很是心疼。鄰居嬸婆熱心地告訴媽媽可以接清晨的露水來給姊姊洗臉,這樣可以去疤。我聽了很高興,自願擔任這份神聖的工作。 每晚,媽媽總是到後院橫掛起許許多多的竹竿,然後用布謹慎地擦拭乾淨。第二天一大早,所有橫掛的竹竿下,排列著一顆顆清透的小水珠,我就拿著小臉盆,用食指小心地順著竹竿的下緣,刮下一排排老天賞賜的玉露給姊姊洗臉……。 感謝老天爺,這招果然有效。長大後的姊姊,如果你不非常、非常仔細的看,你很難發現她是燙傷的小孩……。 我一直很感謝姊姊!我害她受這麼大的苦,但是她從來沒罵過我,甚至抱怨過……。 長大出社會工作以後,每到假日,姊姊就變成我的導遊,她總是領著我搭公車、坐火車的到處去玩兒。婚前,我有一陣子住在姊姊家,姊姊和姊夫對我的照顧一如爸爸媽媽一樣。謝謝哥哥和姊姊,能當您們的妹妹真的很幸福!謝謝您們的愛!
-
手機風情帖
喜歡就聚焦深情看一眼 不喜歡就彈指神功滑過 它不是聖旨軍令公告 也不霸佔黑幕螢光太久 群組談笑風生點點就好 不必苛責或者心情幾條線 智仁勇指桑罵槐者均出席 一樣米養百樣人啥款人都有 分享是種自由也是份樂趣 一框一天地一圖一心思 啥心態就會po啥樣圖文 平常心對待看看就好 讚你就大方鼓掌微笑蓋章 不爽就隔空噤聲放屁 太在乎儼然就對號入座了 哈哈一笑人生就是這樣
-
海濱公園(閩南語)
后湖海仔墘,白沙萬代年, 工程來作起,拌灰參著伊。 揣的揣,耙的耙,挑的挑,搤的搤。 一車紲一車,一卸接一卸, 沙勻安爾減,土地公咂唸。 看去失原形,耙沙則來停, 海濱公園興,遊客相賽尋。 衝海涌,捷靈靈;拋海釣,心興興。 掊沙遂,手拄罾,閘長網,倒摳蚶。 向東的海彎,來了大細漢, 囡仔興沙空,沙雕照起工, 大人踅迵迵,螺殼好抦弄。 熱天暝,歌聲即出動, 海知勢,兼顧拍涌浪。 海故事,掠魚人開講, 作海醮,文化的遺產。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第七章 大家都知道,秋月除了在生意上跟軍人有所接觸,但並沒有跟他們亂來,如果她想改嫁,絕對會有軍官搶著要,又怎麼會去跟一個個性剛烈的老北貢、有感情上的牽扯,這是說不通的。一定是那個老北貢自作多情,在得不到她時,卻以卑鄙的強暴手段,拿著槍企圖逼她就範。如果不是羊犅適時出手相救,秋月不是被強暴,就是成為他槍下的亡魂,兩者對她來說都是傷害。 羊犅與她們一家的好交情,以及他的操守更是村人所公認。雖然秋月的丈夫到南洋後生死不明,他的老婆離家出走後也沒了音訊,如果兩人有不倫的情事,早已搞得滿城風雨,被村人指指點點了,可是他們並沒有做出違背善良風俗的不法勾當,也沒有替這個村莊製造困擾,只是相互照顧而已,所以那些三姑六婆的揣測,是毫無意義和根據的。但即使羊犅救了秋月,讓她免予受到傷害,則因毆打軍人成傷,而且是重傷害,軍方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被移送軍法審判是免不了的事,或許得在軍事看守所待上幾年。 反觀排副呢,在戰地帶著槍械意圖強暴婦女,雖然沒有得逞,甚至被打得頭破血流,差一點就命喪羊犅的扁擔下,但仍然得依「戰時陸海空懲治條例」,移送軍法審判。或許在罪證確鑿下,軍事檢察官勢必會在最短的時間提起公訴,並求處重刑;軍法官對於這種案子的審理,也必須速戰速決,很可能不多日就可定讞。 尤其軍事檢察官是依「戰時陸海空懲治條例」起訴,不管軍法官量刑有多重,戰地司令官都會尊重他們專業的論處,而且有絕對裁決的權力,只要他批可,就可馬上執行,不必報請國防部核准。排副在戰地攜槍意圖強暴民婦,犯罪情節重大,難逃死刑。一旦司令官批准,不日就會被押解到刑場槍斃,軍方還會命令各單位派人來觀看,頗有殺雞儆猴的意味。 果然當排副的傷口癒合後,馬上被上銬押到軍事法庭審理,因他在戰地攜槍意圖強暴民婦的罪證確鑿,經過軍事法庭審理後,依戰時陸海空懲治條例判處死刑。這是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沒人會替他可憐。而羊犅也因毆打現役軍人成傷,被軍事法庭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即使許多村人都替他喊冤,認為錯不在他,怎麼能判那麼重。但在以軍領政、戰地政務體制下,只要牽涉到軍方,都會被移送軍法究辦。尤其是老百姓毆打現役軍人成傷,更是不得了,一旦移送軍法審理,毫無疑問地,被判處重刑似乎也見怪不怪,即便有冤也無處申。而且軍事看守所就設在軍事禁區裡面,親友若可憐他的處境,想去探監,也不得其門而入,羊犅只好穿上囚衣、失去自由,在裡面待上一千多個苦難的日子。 面對如此的遭遇,羊犅不禁搖頭感嘆,自己罹患先天性的性功能障礙,除了不能為這個家族傳宗接代,老婆在享受不到魚水之歡時也跟兵仔跑了,而今為了護衛友人之妻而毆打軍人成傷,被軍事法庭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必須在軍事看守所蹲上一千多個日子,跟那些被判處軍法的犯人一起勞役。刑滿出獄後不知會成什麼樣子,或許是家不像家、人不像人吧!難道這就是他乖舛的命運,還是前世做了虧心事,今生遭受報應?他連想都不敢想。(四五)
-
蘭嶼 不一樣
蘭嶼位於台灣東南海面上的一個小島,離台東富岡港有49海里,以前稱叫「紅頭嶼」,後因「白色蝴蝶蘭」響譽國際,而改名為蘭嶼。蘭嶼因海底火山噴發,岩漿遇海水凝固後,所形成的火山島地形,海岸曲折且多礁岩,屬海洋性島嶼,意即從未與大陸相連。台灣島在過去的地質年代,曾多次與大陸相連又分離,屬大陸性島嶼。蘭嶼全島面積48平方公里,約為金門的1/3,最高山為紅頭山,海拔548公尺。蘭嶼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年降雨量在3000毫米以上,年降雨日數高達224天,為「熱帶雨林」氣候,平地年平均溫度約26℃,氣候冬季溫和潮溼,夏季炎熱多雨。台灣本島屬「亞熱帶雨林」地區,氣候與蘭嶼完全不同。 蘭嶼的地質,以安山岩質熔岩和玄武岩質集塊為主,雙獅岩、龍頭岩、鋼盔岩、軍艦岩等奇岩怪石,迥異於台灣東部海岸,成為觀光客必看的景點。自然物種有許多與台灣不同:植物以蘭嶼和紅頭嶼命名者有70種之多;哺乳類如台灣狐蝠為台灣少見,鳥類如蘭嶼角鴞、長尾鳩、棕耳鵯、低地繡眼等也為台灣所沒有。鳥類的飛翔能力很強,蘭嶼與台東的距離不遠,蘭嶼的鳥類必能輕易飛到台灣島來,但為何上述鳥類如棕耳鵯,在蘭嶼、綠島、龜山島和沖繩都有,則沒能出現在台灣,這之間可能有一道無形的牆,阻礙牠們越過。那是一道什麼樣的牆,目前尚無答案。爬行類如雅美鱗趾虎、菊池氏壁虎也僅見於蘭嶼;珠光鳳蝶也是蘭嶼特產。顯見林相不同,生長於其中的動、植物,也有很大的差異。這些與台灣不同的物種,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觀光資源。 黑潮是西太平洋的一股暖流,它始自菲律賓,穿過台灣東部海域,沿日本東北方向流,將來自熱帶溫暖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極海域,許多洄游性魚類經過蘭嶼海域,成為海上的重要景觀和資源。常見如海豚或鬼頭刀的追逐飛魚,讓成群飛魚躍出海面的海上奇景。飛魚也是達悟族人重要的食物來源,為每年3-7月出海獵捕的盛事。 蘭嶼的原始居民是達悟族人(過去稱雅美族),台灣十種原住民部落中的一種。雖然達悟族人在語言和文化上與菲律賓巴丹島人相似,但據研究在遺傳上,達悟族人卻更相近於臺灣原住民。他們的農產以芋頭為主,沒有稻米。海產則製作拼板舟,在春夏季節出海獵捕飛魚,此時亦稱為「飛魚季」。飛魚季有招魚祭、收藏祭、終食祭等三個階段的祭典,這是達悟族人傳統文化的特色,也是被人類學家認定的南島文化。 我第一次到蘭嶼是在民國58年(1969),蘭嶼和台灣之間還沒有班船航行,我是由左營坐海軍補給艦到蘭嶼礁岩海岸採集魚類。當時蘭嶼尚無電燈,晚上一片漆黑。男性居民都裸露上身,只穿丁字褲。雖然政府官員勸它們穿上衣,但他們將上衣帶在身邊,經過派出所才將上衣穿上,可見生活於熱帶地區的居民,沒有穿上衣的習慣。當時島上除了被管制的重刑犯,沒有外人居住。後來為了工作,我又去了幾次蘭嶼調查鳥類,都是由台東坐飛機前往。那時台東縣政府為提升他們的生活,免費為他們蓋現代式的房屋,他們嫌新房屋太熱,還是住在原有的半地下屋,較為舒適,而將政府為他們蓋的房屋,做為儲藏室。顯見漢族的文化,不為達悟族人所接受,這是環境使然。島上有一條環島的土路,但很少有車子行駛。我們的鳥類調查,也都是以徒步進行。 我已經有30幾年沒有再去蘭嶼了。今年(2023)4月下旬,我與內人參加朋友辦的四天三夜「蘭嶼人文自然之旅」,坐金星3號渡輪,再次踏上蘭嶼的土地,則發現一切都變了。首先看到的都是現代式的房屋,傳統且具當地特色的半地下屋,已經不見了,甚是可惜。各部落都蓋了民宿兼餐廳,以迎接外來的觀光客,但民宿的造型,千奇百怪,雜亂無章,顯然都沒有經過整體的規劃。土路已經鋪上柏油,汽車、機車奔馳於道。其次是夜間燈火通明,不再漆黑一片,夜市生意隆盛,遊客如織。三是達悟族人不再靠天吃飯,所有的物資都由台灣運補而來。教育普及,年輕人都受到至少高中的學歷,在島上做導遊,導覽全島的景觀、浮潛,甚至夜觀貓頭鷹和星象,也都在他們的導覽範圍之內。也有漢人來經營觀光事業,島上的一切以觀光業為主。 現在台灣人民的財富比以前富裕,生活水平提高了,每逢假日外出旅遊成為生活的日常活動,而各方面都與台灣不一樣的蘭嶼,成為國人的觀光熱點。為了迎接觀光客,蘭嶼島上的一切設施,也都已經現代化。發電廠的設立,島上夜間一片光明。煮飯燒菜用瓦斯,不必上山砍柴。加油站也有了,公路汽、機車飛快奔馳。為了發展觀光,吸引觀光客的蒞臨,提高族人的生活,現代的文明和漢文化的入侵,都能接受了。蘭嶼是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與台灣的大陸性島嶼不同。無論是島嶼形成、陸上景觀、自然物種、達悟族人的文化特色等都與台灣不一樣,這些不一樣是珍貴資源,值得珍惜,不能讓它消失,而今為觀光的種種發展,讓傳統的事物,日漸消失,如半地下屋不見了。島上的自然物種,也有許多與台灣不一樣。雖然法律上有規定,島上的任何物種,不可帶離蘭嶼,必須保護,但若繼續無制止的開發,生物棲地的破壞將不可避免,原始物種也將面臨生存的危機。達悟族人的傳統文化,也會不斷地迎接日漸增多的觀光客,日漸式微。時代的蛻變,使現在的生活都與過去不一樣,這些都是非常令人擔憂之事。如何發展觀光,又能保存蘭嶼原有的自然和文化,是目前嚴重的課題。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羊犅禁不起他的求情,而且看他血流滿面,心裡也有點懼怕,萬一真把他打死,自己也要賠上一條性命,實在不值得。尤其對這些在大陸打敗仗、撤退到金門來的北貢兵,難免也心生同情,況且秋月只是被扯破衣服,並沒有被他強暴得逞,所以就把他放開。 而萬萬沒想到,排副起身後又快速地俯身拿起手槍,口出「操你媽!」的惡言,只聽「砰!」地一聲,子彈擊破架子上的米酒瓶。或許是過於緊張而手發抖,加上沒有瞄準射擊的對象就扣扳機,所以並沒有傷到人。羊犅見他並沒有真正悔意,而是假藉口頭的道歉來騙取他的同情,然後再開槍加以報復,明顯是想置人於死地。 於是乘著排副想再擊發時,羊犅火速拿起地上的扁擔,就胡亂地朝他的身上打下,試圖把他手中的手槍打落,讓他無法再擊發。可是在一陣胡亂揮打中,雖然打落他手中的手槍,扁擔卻又落在他的頭部,排副又「哎喲」一聲,鮮血已從他頭部的另一端流到臉頰,人亦已倒在血泊中。羊犅和秋月見狀,簡直嚇個半死、也慌了手腳,搞不好會出人命。在不得已的情境下,只好先向村公所報案,由副村長通知他們連上,再求助衛生連的醫官,先為他止血,然後送醫,只要不出人命就好,其他聽候調查。 不多久,副村長陪同好幾位軍官及兩位荷槍實彈的憲兵來到秋月小舖。除了封鎖現場,查扣排副的手槍,以及打傷他的兇器扁擔。短暫的調查問話後,秋月並沒有與排副有感情上的糾葛,而是排副酒後帶槍威脅,企圖以不當的手段來強暴她,所以是受害人,但必須到憲兵隊製作筆錄。 羊犅雖然說是為了護衛秋月免予受到傷害,才會拿扁擔出手毆打排副。他的供詞是否可信,還是早有預謀,尤其是老百姓毆打軍人成傷,情節非同小可,當場被武裝憲兵上銬押走,暫時關在憲兵隊陰暗潮濕的防空洞,待調查告一段落後,就會移送軍事法庭究辦。 翌日,這件事情很快就被傳開,所有的矛頭都指向秋月,一定是她不安分,跟軍人有所牽扯,排副才會帶槍來找她算帳。如果她跟羊犅沒有一腿,他怎麼會捨命去救她,萬一被排副用槍打死,不是白白犧牲一條生命,這樣值得嗎?雖然這些只是那些婆婆媽媽的揣測,而村中長老和多數村人則有不一樣的看法。(四四)
-
謝天
愛吃客家菜的老媽,聽到女婿要在母親節的這一天,帶她到客家聚落的公館享用最愛的客家粄條,開心得神采飛揚,恨不得日子能飛快地走過,數算日子對她而言真的太難太難! 就在母親節的前一週,老媽電話中還說著:「別忘記下個週日要帶我去吃粄條喔!」中氣十足地提醒著常常說著話就打呵欠的女兒。為了讓老媽能吃得更開心,除了打算帶她去吃最愛的客家粄條之外,還想到有一家在地人愛吃的客家大湯圓和薑絲炒大腸的小店家,想著要不要打電話訂位,雖然都是小店面,但是現在只要有網紅加持過的店家,有些時候還真的是一位難求。 習慣在課堂中間的休息時間看看手機家族的訊息,突然看到專職照顧媽媽的三妹,傳了訊息說老媽血壓飆高,人不太對勁,降壓藥吃了也沒用,要立即叫救護車送急診,看到這個可怕的訊息,心裡慌張得上著課卻語無倫次,終於來到下班時間,打了電話得知還在急診室中等待醫師的判斷,心裡想著是不是要趕著到新竹陪伴媽媽,貼心的小外甥女打了電話給我這個大阿姨,要我別著急,過往我曾經因為慌張而出過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意外,她們住在新竹的家人會好好照顧外婆。這一夜,急診室裡的媽媽胡鬧了整晚,對著大兒子一再的詢問,我在哪裏?我為甚麼不能回家住呢?好不容易迎來天亮,也等來醫師的判斷,確認是心肌梗塞,須立即擴張血管和裝支架。我匆匆請了假和先生來到手術室外等候著,見到麻藥退去清醒後的媽媽,心上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感恩醫師的仁心仁術,而最感恩的是長年照顧著媽媽的三妹,能即時發現神情異於平常,應該是出狀況了,送了一個小小的紅包,寫上「感恩」兩個字,謝謝妹妹再一次把媽媽救回來。 走入醫院的急診室,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需要人力照護剛動完手術的媽媽時,才發現高齡社會的醫院看護搶破頭,所有的孩子和孫子女們必須在這個非常時期輪流陪伴。輪值大夜班的我,面對老媽詢問著:「我為什麼住倉庫?為什麼住別人家?我可以回家嗎?」說著開始準備下床要離開醫院,嫌棄冷氣不夠冷,說著說著還要把心電圖管線拔掉,再後來還趁我不注意直接拔掉點滴的針管,匆忙跑到護理站求救,護理師看床舖上、衣服上的血漬,溫柔的說著沒事,拿了棉花球沾酒精擦拭著,還教我如何換床單和替換媽媽的衣服。想著當年媽媽要我讀護專,傳承她擔任護理人員的夢想,現在的我才知道自己當年有多明智,因為我看到血就怕,更遑論照顧病人的情緒和健康。終於等來天亮,盼來妹妹交班,搭上國道客運後,在高速公路上我昏沉的睡去,就連要搭捷運返家,購票時服務人員問起要到哪一站,傻傻地回答要到中和,忘記目的地在哪裏了。 盼來了母親節,陪著媽媽走在新竹文教區的綠蔭大道上,輪椅上的她讚嘆著樟樹的英挺,也感嘆著缺雨讓芭樂樹的果實枯乾了。問起剛動完心導管手術的她,這次的手術讓她又躲過一劫,以後是不是要多說感恩的話,謝謝平日無怨無悔照顧著她的兩個雙胞胎女兒,媽媽回答著其實她也忘記最近幾天發生了甚麼事,但是一直記得救護員沒用擔架,而是直接揹著她上救護車,再揹著她進入急診室,要我去問問這麼好的救護員,能不能買份小禮物送過去致謝。我笑笑說著,最要感謝的是長期照顧的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些年來關關難過關關過,應該是照顧的人付出最多,而日常洗腎時的醫護人員也呵護備至、視病猶親,媽媽聽我說著這幾天她所經歷的事,很感恩的說著:「我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是啊!在經歷煎熬等待的這幾天後,還能在母親節這一天好好的陪伴著她,心裡著實萬分的幸福和踏實,也應允等她體力恢復後,再帶她好好的吃上一桌客家美食。
-
霧天浮簡
帶有濕氣的南風吹拂霧鎖金門機場,能見度暴跌到二百公尺,四月份的霧季經常會上演。遠眺著被鉛色覆蓋的灰濛蒼穹,連翩浮起那一片片海面上升所形成的大陸島,並且輕展著清閒遊離的無限暢想。 重踏大學校園裏,花雨潮石。帷幕下,學生們放學了,上班族經過,以同樣趕路的姿勢。且在不十分確定的時刻,某班公車,咀嚼著高速快餐,不知駛回何處去。 好天氣的時候,你、你、你要等誰來作伴?嚼著鉛字的三明治,反芻新聞事件入口。掬把戀人小說的胡椒淚,並且閤上報紙扒吃早點。還要溫習筆記,忐忑擠車,一路顛簸去考場。直到鐘響,太陽淪陷浪漫的吉野櫻花廊道,車鈴奔馳可以作證,誰不停複印抹亮目光,號外鮭魚洄游春信?作業安靜陶醉案桌,沉浸學問、精神世界很富足,擱著濃烈如咖啡的思想,等誰前來斟滿杉林蟬鳴? 上完哲學課,在校園裏躑躅徘徊。似懂非懂地談著教授的理論,聊著各人的人生觀問題。狠狠踢開一粒路上的石子,說:「別細想其他,實行藝術家酷愛的醉派,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走!」你就是這股勁兒,從不曾把自己禁閉在象牙塔裏,從不知道什麼是哀愁。 如果我有你的十分之一,或許就不會作繭自纏。我卻躑躅在人生的旅途,在這晴朗透明的晚天,最喜悅一片寂靜的景物,來襯托心裡的寂寞。每當倦鳥鬧巢,繞著樹林啞啞噪叫時,我會踏著木麻黃樹林道路和林葉遮閉的小徑,一面沉思著。 複雜的心情和瑣碎的思緒,都如亂麻一樣,髣髴濃霧那般。好勝心如果不用在學問高度上面,大好青春只為追逐愛情善變的安慰,這樣的念頭會不會顯得太胸襟狹隘了一點? 你活潑得如一匹小馬,那麼無邪。天真微笑的搖搖頭。環境在處理,生活在安排,我像一朵矮牽牛攀附那敝顫哟搖的竹籬,像一枝生長在絕壁上的無根草,容易失落而渺不可尋。 雲絮揭去了天的面紗,突然詩的境域內有金光來炫耀了,夕陽煜煜的輝芒照閃得花溪更美麗。於是我的眸子染上一層微紅。因為在這暗灰慘淡的苦旅者的心版上也輕輕的蒙上了一層薄縐樣的紅光,那像是溫柔的靈感波動起久別的微笑。 抖開靜塵無事的書葉,不會有鞋底石刺阻礙去向。那城區五光十色的櫥窗前,流行的款式不知要從何挑選起。其實人生不只有現實上的得失悲喜,更有高一點的理想希望和目標追求,思緒漫卷如水墨畫幅,繁華世事又似濃霧,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尤其還需要我們依靠決心與奮鬥來顯現這些信念夢想。 酷愛著朵朵白雲,在碧藍的天心,緩緩地移動,雲,令我惦念著遠方的行客。不論山頂上浮起一縷白煙,一抹雲帶,太湖湖面上晃動著一片片雲朵;樹梢上釘住的一簇雲花。如果我是一個畫家,那準會用我的筆,勾一方無邊的平野,以及那平野邊際所逗留著的雲層。 沉默的注視代替了絮絮的語言,黃色待宵花海迎來了春天,但有誰記得待宵花呢?這朵曾經苦撐過嚴寒,顯示出希望的待宵花靜靜地躺在地上,沒有誰來理睬了,來了一個掃地的,一掃帚,兩掃帚,把花掃進了垃圾堆。乍抬頭,對著一山新綠,青天裡游動的白雲;待宵樹的葉子也生長出來,大家都忙著點綴這美麗的春天去了。 人生意義在哪裏呢?你的人設角色和勇氣究竟要如何塑造? 解開濃霧的心扉以後,什麼樣的心,才是你的真善美的形象?究竟為了什麼而生活?也許美好化以後幻想中的你,要比虛情假義的現實中的事實還容易。別儘顧去亂折騰。去追尋信念的靈魂密碼,關注和奉獻,機會際遇或陷阱渦流,覺知和自律,並且確定天賜的使命線索是那最值得你投入燦爛激勵的體驗;想像理想的新界而鋪墊著突破入口,樂於企圖去找到不同多元的路徑以進入奇境。 你究竟還有什麼柳暗花明的潛在魅力,是沒被發掘出來的?應該規劃擴大化的目標以轉換淨化低氣壓。應該避免羨慕嫉妒恨的心理負狀態,避免因為遭遇經歷不同的事情和感受而轉變成為不一樣的人,那樣的善變矛盾表裏不一。 天是來藍的,藍得像海。可是夏季的風在吹,吹著這個遼闊的深沉的,像海一樣的黃昏呵!我愛夏天的黃昏,我要新湖漁港的寂寞,像一個沙漠中的路。只有月亮星光,只有六月的輕快的夜風。 金門面積雖然小,卻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爬上綠蔭盎然的林區,那山谷澗於重重疊疊的太武峰勢,峰頂白雲,草木榛榛。含苞未放的繡球花蕊,隨清風在一片碧葉上欣然舞動。悠悠慫慫,瀲灩在清光裏。 要是那新秋的黃昏,雁飛來沒有幾天,夾道的雜樹都落盡了葉子,……那黃紅的葉片鋪成一條綺綿似的路。麗樓襯托在薄暮的斜暉裏,在清澈的湖畔,我坐在石階眺望滿城零落的燈火,靜靜的望著幽僻的深處,你對我講述著金門濃霧的故事,我的心裡盪漾著溫暖的感覺! 當困倦於生活的重負之後,如今連身伴的一份回憶的餘裕也被生活剝奪光了,單用沉默來打發日子,這一份塵俗的心情,距離著年輕當時心貼帆影的曠達的心胸,太遙遠了,我感到慚愧和一股說不出的狎倦!無論在緊張的工作裡,在歡樂的情緒下抑鬱的夢寐中,只渴盼著從彩雲裡飛下一隻故鄉玲瓏的蒼翡翠鳥,或抖下一串銀鈴似的樂奏,來慰藉著心靈! 又一年了:時間的激流它帶走了多少煙樣的夢痕!人事的流離與滄桑。人們之間空間的距離越拉越長了:音訊,被滯留在重重的關山後面,如今,只能折柳枝,蘸湖水,將無邊的繫念寫給那海樣的藍天!
-
戀春風
漢俳343 花露情 露漾漾 花姿綽約 春流淌 日俳575戀春風 翦影何燦燦 你且含苞我含羞 醉舞春風戀 花遇 晨運往小湖途中,晨曦清新撒下春光,露珠點點晶瑩,滿園春色微笑迎我,忍不住停下對焦攝取花影,畫面生氣盎然,安靜而有力。 花園主人見我拍照,隔窗揮手道早安。結束晨運返回,再經過花園,園主已剪下這朵含苞鬱金香,和二片花葉包束好給我,帶著溫暖德式人情味回家,插瓶擺置案頭,微香浮動,陪我書寫晨昏……。 我就如了願宋代王觀的名句「千萬和春住」,直到花瓣落盡……。(稿費贈金門家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