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生活之整理篇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生活是忙碌的,除了忙著煮食忙著吃外,煮婦在家裡還有什麼要忙的呢?哇喔!講這樣好像我們平常都閒閒沒事一樣,事實上我們絕對不是閒人一枚,相反的,我們要做的事、能做的事情可多著了呢! 因為疫情的關係,孩子們可說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和我們綁在一起,你知道宅在家的孩子通常宅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家裡總是會一團亂,但因為孩子們手上握有線上上課的免死金牌,所以最後動手整理的工作便還是落在主婦們的手上了。 樓梯間的空間是很好利用的地方,當初為了怕孩子躲在房間沉迷網路世界,所以電腦便擺在這個公共空間。但二個孩子一張桌總是會有一個想連網路的孩子會無桌可用,那麼他的坐姿就會呈現千奇百怪、無所不有的姿勢出來。因為自己本身有脊椎受傷的問題,就怕孩子們未來也會因為姿勢不正確碰上跟自己一樣的傷害,所以從書房移動一張桌子出來讓大家都有桌子可用便成了首要的任務。因此整理就從樓梯間展開,也揭啟了接下來一連串糾纏不清到現在都還未整理好的打掃工作。 了解做家事的人都會知道,通常「整理」這件事都是這樣的,如果起了一個頭,那麼接下來你就會開始永無止盡的一路「耗」下去了。摸到那個乳牙思緒就會飄到孩子小時候的可愛模樣;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單自然就會停下來欣賞一下老師當初對孩子的評語;拿到可愛的紀念品,少女心便會自動蹦出來又再次捨不得丟掉繼續收藏起來;碰到衣櫃裡年輕時穿的衣服就夢想自己有一天會再次瘦下來穿上它。當然烘焙魂的精神依舊熱忱只是時間上可能還要稍微往後延,手工皂模型和器材千千萬萬也要收好,等手頭上的皂用的差不多了還要繼續做。所以所謂的整理只不過是在整理過程中一一回顧過往美好的回憶;所謂的整理也只不過是把東西從樓上搬到地下室繼續肖想有一天能夠派上用場而已。 選擇在盛夏時分整理東西這件事在現實面上絕對是件苦差事,沒錯,它真的不是一個好主意。平常沒事坐著都會自出一身汗了更何況是要搬上搬下辛苦做勞動,遑論層架上還有許久未整理的物品堆積著厚厚的一層灰塵總會把自己搞得一身灰頭土臉的。偶爾轉身看看又渴又累又濕身的自己,總會興起幹嘛在這熱死人的天氣自找罪受整理家裡,但看著空間擺設朝著自己設定好的方向前進,整體環境舒適感漸上軌道也只能讓自己朝正向思考。還好,有放上好聽的音樂,心情是在愉悅的狀態上;還好,唯有夏天整理才有的好處是剛好讓平時沒運動的我能夠趁機爆汗,還能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的,其實真的是一兼二顧最佳好時機啊! 孩子們總是說家裡最捨不得丟東西的就是媽媽,所以家裡才會堆了這麼多雜物讓小強到處跑。想想其實他們這樣說好像也沒錯,只是他們忘了一個重點那就是因為處理家事的都是媽媽,這個「媽媽」從小被教導要勤儉,這個「媽媽」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就能用的東西絕對不能浪費啊!所以就算是退流行的衣服、孩子從小到大的物品和其他有機會用的到的東西都要暫時保留,因為備而不用總有一天一定能再次用上,所以如果今天整理環境的這個工作換成家裡其他成員來做,也許就不會像我一樣出現這麼多的捨不得了。 整理的工作到現在都還斷斷續續持續著,樓梯間、書房、衣櫥、廚房、客廳、地下室每個地方都還忙著中,主婦的時間零零碎碎的,所以整理的結果就是這也沒完全整理好,那也未完待續。不過主婦有的還是時間所以也沒有什麼好急的,只不過在整理的過程中認清楚了原來「斷」、「捨」、「離」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是你說斷就真的斷得清。「需要」、「想要」也要夠理智夠成熟夠堅定才不會心動導致手殘誤買。「捨得」、「捨不得」更是人生中重要的功課,如果能做到人生也就輕鬆了。 主婦還在整理,主婦要做、要忙的事真的是多著了,只能說家事絕對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那裏有很多人生的大道裡等著領悟呢。
-
和合二仙貓詩三首
唐代著名的詩僧寒山和拾得,後來成為民間傳說中的「和合二仙」,其傳世詩作清淨質樸,或反映日常,或蘊含哲理,其中有三首提及喵星人,在此不揣淺陋,試析一二,賞詩賞貓賞佛學。 圓鑿而方枘,悲哉空爾為。 驊騮將捕鼠,不及跛貓兒。(寒山〈無題〉) 這首收錄在《寒山子詩集》中的詩,闡述了「對的人要放在對的位置」,否則就像要把方形的榫頭裝進圓形的榫眼,或要千里馬去捕捉老鼠,一定會徒勞無功。其實,寒山大師年輕時曾多次參加科舉不第,受到家人冷落、妻子疏遠,後來看破紅塵、出家學佛,成為一代名僧,因此對於適才適所、不違本性,一定有切身的體會。本詩也側面紀錄了中國至遲在唐代已飼貓捕鼠,依詩中所述,連因故跛腳的貓咪都有很強的捕鼠能力,實在厲害。下一首詩更可看出貓咪捕鼠對人類的貢獻: 行泥屢腳屈,坐社頻腹痛。 失卻斑貓兒,老鼠圍飯甕。(寒山〈無題〉) 這首詩描述了出家人清苦簡樸的生活,也體現了貓兒在寺院中的功勞。此詩中的「斑貓」,顯然就是帶有老虎斑紋的中國狸花貓。寒山與拾得隱居於天台山國清寺時,也頗仰賴貓咪解決鼠患,一旦貓咪失蹤,鼠輩猖獗,可會帶來不小的困擾。另一首拾得大師的詩,則以超然物外的角度,說明捕鼠另有他法,不必執著於是否有貓: 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貓。若能悟理性。那由錦繡包。 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一群取相漢,用意總無交。(拾得〈無題〉) 古人稱貓一歲為一白,五白貓是指五歲的貓。幼小的貓稚嫩青澀,年老的貓體力漸衰,而五歲的貓經驗豐富、成熟穩健,捕鼠成績最佳。貓咪雖是方便的捕鼠利器,但在人類飼貓以前,也未始沒有防鼠捕鼠之法,因此拾得大師以寬解、自在的態度,說明即使沒有「工具貓」,也不必患得患失,並以此說明「得魚忘筌」、「得意忘言」的道理,認為真理(理性、佛性)就在尋常事物中,不必追求表象的光鮮亮麗。寒山拾得的思想融會佛道,「佛性止蓬茅」的說法與莊子「道在屎溺」之說暗合。 由這三首詩可以側面看出人類飼貓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鼠患,但貓咪始終是未完全馴化的動物,有時會罷工甚至無預警離職,雲遊他處去也,人類在與貓相處的過程中,也明白貓性本來如此,因此順其自然,並不像對犬馬那樣要求忠誠。明代以後更有不少詩文描述貓咪養尊處優之下並不捕鼠,仍受到萬千寵愛,現代人更將貓咪當「主子」甚至「皇帝」般地尊寵,自稱「貓奴」或「鏟屎官」呢!
-
【小說連載】六個小孩與地仙
一夥人,不禁也看了看自己的漢堡和奶茶,恍惚之間,以為就在吃牛屎和蚯蚓,喝圳溝水了。然後,一面笑,一面內心發毛,一面趕緊點香拜過土地公。 隨後,他們離開土地公廟走向蜿蜒農徑,穿過許筱純外婆的番薯田,越過陳建南家的養鵝場,來到一條大圳旁。他們爬上圳岸極目瞭望,猜想著地仙很可能就住在綠野平疇遠方,那一大片朵朵白雲、幢幢鬱林的交界處。 大圳很寬,圳水湍急,大家找了很久都沒找到,任何橋梁可以通到對岸。 這天他們只好到此為止,然後走到陳建南家的養鵝場,看鵝和鴨。成群結隊悠游嬉水的丹麥鵝和北京鴨,全身雪白像仙禽;不過,聽到任何聲音,立刻就呼應亂叫。「喔嗚,喔嗚!鵝呀,鴨呀,我們都是好朋友啦!」陳建南經驗豐富的慫恿大家,輪流發出非洲叢林的泰山長喚,捉弄牠們一波波地,叫得好起勁。 「喔嗚,喔嗚!地仙啊,魔神仔啊,我們都是好朋友啦!」 五個小孩,有志一同的使力發出最後一次呼喚後,便踩著聲勢壯觀的呼應聲,轉往鄰家的廢鵝池玩遊戲。陳建南說,以前景氣最好的那陣子,這附近的養殖場一座捱著一座,養殖池一口接著一口;四週稍有風吹草動,鴨鵝叫聲就此起彼落連成一片,那種氣勢說多熱鬧就有多熱鬧,說多狂野就有多狂野。 陳建南說,以前他最喜歡蹲在戲棚下,靜靜傾聽著晚風中,酬神鞭炮和鴨鵝聒噪的交應聲;或者守在鵝寮內,幽幽細嗅著空氣裡,香煙粿粽和鴨鵝糞便的交混味。但最近幾年以來,這種感覺已經難得重現了。 眼前,廢鵝池有淺有深,早因沙質土地而乾涸見底,一座座像農村飢渴而寂寞的大傷口,一陣野風颳來便沙塵瀰漫。他們從未見過這麼多,這麼大的超級窟窿,起初有點心虛和恐懼;張望四野,沒發現任何異狀,於是先從較淺的玩起,一回回下衝上奔,一趟趟吆喝翻滾,直玩到個個灰頭土臉,仍然意猶未盡。 膽子逐漸壯大後,他們轉換陣地,一溜煙滑落到最深那口鵝池底部。 本來,大家以為這裡應該會有更冒險,更刺激的玩法。豈知,當整個身子遽然被高岸灰渾的地坑所包圍和吞沒,只剩下頭頂一方藍亮仰角的天空時,輕妄心情,竟然立刻安定平息的肅穆起來了。 那種肅穆氣氛,使他們不約而同的平躺而下,誰都沒再發出任何聲響,但憑野風吹過地表,沙塵滾過池岸,一切寧靜得就像浮泥和世事,全都沉澱在深井底層。耳內所能聆聽到的,除了若有似無的地鳴之外,就是自己始終無法形容,誰也無從確認的某種莫名心音。 「唉,我多麼希望這池水會突然湧現,一口氣把我浮上雲端。」比訓育組長更具權威性的絕對肅靜下,考試常常挨罵,體適能測驗常常被罰的王金旺,首先輕輕開口道。 「唉,我多麼希望這池面能夠搭起一道彩虹橋,好讓我能夠馬上從這岸,飛渡到那岸。」李志揚也悄悄吐露說,他已經快半學期沒見過爸爸和媽媽了。 許筱純和李美惠都沒說話,聽說男女思維有別、心思各異,女生心事絕對是和男生不同的。許筱純此刻,因為心懷那隻來不及跟她長大就壞掉的凱蒂貓,所以猜測李美惠現在所思所想,應該就是那兩條無關現實人生的寵物魚吧? 「唉,原來人死了,躺在墓土內就是這種滋味。」陳建南則娓娓說起,他才剛逝世不久的阿公,說他阿公其實還沒老到必需死去的歲數;之所以會死去,是因為被他那個吸毒的屘叔所害,自己跳水自殺,不想一再痛苦活下去的。 陳建南說,他屘叔在台北做生意失敗學會吸毒,不但打跑了才剛新婚不久的屘嬸,更欠下地下錢莊一大筆債,只好躲回鄉下老家逼阿公籌錢買毒和還債。爸爸報警押他去勒戒,他卻沒幾天就逃出來拿刀報復爸爸,惡言抱怨阿嬤為何將他生在窮苦農家,還三番兩次威脅大伯賣田分產,好讓他東山再起。 阿公婉勸屘叔,台北如今已經不再錢水淹腳目,你別為了都市虛幻的街景,賣掉祖上越分越少的田地,害苦一輩子只懂得拖犁駛耙的其他哥哥。雖然,現在田地不值錢,農產品賣不了好價格,守著你卻可以餓不死,賣了卻只能讓你吃多久的毒,又能承受社會多久的不景氣? 阿公最後一次警告屘叔說,他一生遭遇過很多次神鬼交戰,有多邪惡的妖魔迫害,就有多聖明的神佛保佑;既然連你自己都奈何不了毒品,連政府都奈何不了地下錢莊,那我就請天公幫你作主了。 阿公當即領出郵局儲存的年金老本交給屘叔,任他自行運用,想不到屘叔決定先過足毒癮再說,一個人躲在鵝寮幫浦間連吃了三天毒。第四天晚上,阿公把痴痴癲癲的屘叔扶出鵝場,帶到大圳岸;當鴨鵝叫聲引來家人注意,四處分頭找到他們時,阿公已經緊緊抱著屘叔,一起跳進大圳溝裡。 二伯和爸爸趕快下水救人,順利救起了阿公,卻久久找不到屘叔。屘叔的屍體直到凌晨天亮,才被其他村人發現,合力打撈起來放置在圳岸上。 問案的警察來了,看熱鬧的莊人也來了。大家看著死狀安祥的屘叔和神情木然的阿公,一致都說屘叔應該是昨晚吃毒迷糊,自己失足顛進圳裡溺死的。 警察和莊人都走了,阿公囑咐過多燒些紙錢給屘叔,吐露了他年輕做過長工和佃農,壯年插秧割稻南北跑透透,直到現在養大四男三女投入士農工商,此身已經非常勞累,此心已經非常疲倦之類的心事後,獨自默默走向大圳下游。家人不疑有他,以為阿公只想自己靜一靜,等到頓然恍悟老人家話中的含意時,卻已經來不及了。 遠遠,阿公縱身一跳,圳水在大家眼前濺起一大片迷濛水花。 伯父們和爸爸心中一震,火速狂奔追救過去。眼看著在湍流裡載沉載浮的人影,直追到另一條大河的交會口,才有機會跳下水,勉強攔住阿公的屍體。(二)
-
小農
三級警戒宅在家,手機、電腦和電視成了每個人最貼身的好友。 或許是對於網路的資安有莫名的恐懼,所以,在實體店面購物是日常的生活,但疫情期間,採買就成了最大挑戰,只得每天下班,路過蔬果店,搶著進去買點食材,如果當天客人多,還要忖度著家裡冰箱還有存糧嗎?遲疑著是否非買不可。 停學不停課的狀況下,家裡有大學生天天要上課,怕互相干擾影響學習成效,做媽的人只好冒著生命的危險,騎車到學校開直播授課,原來忙得團團轉的退休人士,每日到診所的復健自己就喊停了,日語課、畫畫課和音樂課也全都停了,無聊至極的情況下,看電視追新聞,看臉書追抖音,就成了宅在家的必修功課。 這一日,在廚房準備著晚餐的他,很興奮的說著,他給日本京都的朋友訂了一盒芒果寄過去,也幫家裡買了一箱十包的芒果乾,啥?一聽,連忙抗議,可以吃新鮮的水果,何必吃果乾呢?聽了原因才知道,原來水果批發商才能送檢驗走空運送水果到日本,至於為什麼沒有也向批發商買芒果呢?因為在臉書上有網頁寫著,疫情的關係,屏東小農的水果都沒有人上門採買,所以希望能透過網路,賣一些自家芒果曬乾的成品。 聽了這段話,才知道買果乾是為了助小農,所以,也就不再碎碎唸著其實我只想吃新鮮的芒果,心裡也很清楚我家這個善心人士,多年來只要知道周遭的人有需要幫忙的,都會盡一己之力,以前我服務的公司,有位同事家裡發生火災,原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中,他聽了二話不說,就拿了一萬塊給我,要先給這位同事應急,十多年過去了,這位同事也離職了,問了這一萬塊錢都沒回來怎麼辦?他就是笑笑的回答,就當是幫人吧! 疫情期間,確實很多人生活就是過不去,買小農的商品也是好事一件,這一日,看了手機簡訊,知道隔天要送貨過來,他叮嚀著要給社區哪些鄰居送幾包,社區警衛也一起嚐嚐好滋味,哪曉得收到果乾後拆箱的他,竟然看到產品是來自廣東而非屏東,當場傻眼生氣,大學生馬上查詢送果乾的廠商連絡電話,瞧!是詐騙電話,臉書的連結網址,是詐騙集團,產品上淘寶確認,還真的可以網路上購買,退貨無門了,算了,就當買個經驗,以後別在臉書上購物了,花錢消災,就是便宜了詐騙集團。 再隔日,家裡的善心人士又接到簡訊,被詐騙集團盯上了,竟然又要送貨來了,氣得發抖握緊拳頭的他,趕忙問著在家裡遠距上課的女兒如何是好,聽了建議立即打了電話通知貨運行,這件貨到付款的物件別送來,又通知了社區警衛先生,近期我家的任何快遞宅配,都別代收代付款。 現在,看到臉書的網頁寫著「買水果助小農」,我家的善心人士都會調侃自己,別再被騙了,想吃水果,就請每天都出門上班的人去蔬果店買就好,倒是這箱淘寶網站查得到的果乾,現在還擺在陽台的角落,真的要好好地想一想,到底可不可以吃啊?
-
將小愛化為大愛
年初時,外子就滿心期待規劃二度環島之旅,希望能帶著考完大考的兩個兒子,去好好的放鬆一下,無奈,疫情升溫,進入三級警戒,想當然爾,所有的活動都被迫中止。 幾年前,先生說想要捐款做公益,我提議捐給我的母校,因為母校在「不山不市」的市郊,這幾年因為校舍老舊,學生更是大量流失到鄰近的新學校,資源更是日益匱乏,就這樣,每年的九月,我們會親自送一張支票給學校,希望小小的心意能夠幫助到孩子們。更令先生開心的是,校長會寄來一幅裱框的感謝狀,他總覺得很欣慰,因為能為太太的母校盡點棉薄之力,是最有意義的事了,。 今年,先生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不能去旅行,那就把旅遊基金捐出來吧!用不到的錢,就不是自己的,不是嗎?我也欣然同意,當都會區的家長,正在為著停課不停學的小王子、小公主煩惱時,偏鄉家長煩惱的可能是工作不保,家庭經濟隨時會出狀況。所以,我們心中沒有懸念,又趕緊聯繫家鄉的偏遠學校,迅速匯款到學校的帳戶。 「惜花連盆,惜子連孫」是客家諺語,和國語的「愛屋及烏」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我對先生的體貼與愛心也銘感五內,更衷心期盼捐款行動能夠一直持續,小小的善苗能夠成長茁壯。
-
【小說連載】 六個小孩與地仙
一、鄉道地仙像遠塵 人類是怎樣表達情感的,是除了哭和笑之外,沒有其他方式嗎?生命又是怎麼顯示存在的,是除了活著和死去之外,沒有其他形式吧? 天地渾沌,冥冥中有何方神聖微微伸手一按,輕輕啟動微型漩渦狀的生命星雲。就這樣,許筱純笑了,夢靨露出深深的酒窩來。 那天她出生才剛滿月,外婆整晚好不容易搖她入睡,一邊擦乾她的眼淚,一邊告訴未婚生子的媽媽。妳看,好在當時沒打掉那胎兒,現在咱家床母接受這嬰兒,暗暗在逗笑她啦;小時候,妳也是這樣讓我一直搖到滿月,才願意跟床母相識,自己乖乖睡覺的。 床母,她從沒見過,只覺得那是脫離母親子宮後,另一種安祥的黑甜懷抱。 三、四歲時,她記憶初萌,懵懂印象是每年外婆都會教她祭拜「地居主」。外婆說,「地居主」是個永遠長不大的老囝仔,祭拜時必須供上雞腿和棒棒糖,並且必須在自家屋裡進行,否則便會讓別家「地居主」分食或搶走。 外婆說,以前妳舅舅、媽媽他們還小的年代,拜過「地居主」的供品,雞腿拿去孝敬阿祖,囝仔只能吃到棒棒糖;現在,這些全都給妳一個人自己吃了。 地居主,她也從未看過,只認為那是大人們各自外出忙碌時,她就會喃喃自語,孤獨扮起家家酒的另一條影子,另一個分身或玩伴。祂的長相,就像童稚天真的她自己或是遺像高高掛在廳壁上,眼色遠緲,滿臉皺紋的她外祖。 五歲時,她逐漸具有記憶,最深刻的是當兵回來經常失業的爸爸,終於決定帶著媽媽北上當鷹架工人了。兩人開車離去的一刻,她抱著他們臨時上街買來的凱蒂貓,遠遠看到車塵中出現一團若有若無、似人非人的模糊形體,倏忽在鄉道上一閃而逝。爸爸和媽媽離開後,她沒有哭泣,但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一直記住的不是出遠門的他們,而是那隻凱蒂貓,以及這團莫名其妙的怪東西? 「不要怕,那是地仙,阿嬤小時候也見過。」外婆一邊送她坐上幼稚園的娃娃車,一邊哄她:「這是好事,地仙現身表示,祂們想要認識妳了!下午放學回來,阿嬤會帶妳去土地公廟祭一祭!」 土地公廟就座落在村前路頭,廟壁上貼滿獻金名單,土地公和土地婆居中而坐。大小跟凱蒂貓差不多的兩尊木雕神像,使她一時無法想像和確定,祂們可能就是那團隱藏在鄉道上,突然飄忽閃過的「地仙」吧? 「天地神明啊,她就是咱外孫許筱純啦!請■們保庇,從小父母就不住在身邊的這囡仔,不要再看見這些不該看到的東西喔!」外婆眼神愁苦的教她舉香禱拜,拜過的糕餅就由她一路吃回家。 外婆口中,所說「這些不該看到的東西」,除了「地仙」之外,到底又是哪些東西呢?因為那次拜過土地公不久,媽媽又把剛生下的弟弟送回外婆家,她有了新玩伴,有了看顧弟弟的新任務,以後也就再也無閒看見和無心尋思了。 二、城市地仙兩個樣 此事直到許筱純升上小四那年,班上從台北轉來李美惠,李美惠有個轉來讀六年級的哥哥李志揚,一夥人好幾次下課,窩在校園角落說悄悄話。從愛漂亮的她們班長,說到愛耍酷的他們風紀股長,從兇巴巴的訓育組長,說到兇巴巴的體育老師,從柯南和魔戒說到自己的神祕故事,這才又讓她想起當年的地仙。 「嘿,你們知道嗎?我看過地仙,這是真的。」許筱純依稀描述了一遍。 「我也看過,但不是妳說的那種樣子,我看到的是大樓窗外的七彩人魚。」李美惠也說。 「我看見的地仙,是一個滿頭灰髮、彎腰駝背,匡噹匡噹,一個人推著一輛發光四輪車穿過陸橋,然後鑽進郊外廢土堆裡的陌生老阿公。」李志揚更加栩栩如生地形容著:「我這也是千真萬確的,騙人我會馬上死掉!」 李美惠說,那是個只上半天課的週三下午,她跳下娃娃車搭電梯回到空蕩蕩的家裡;解下脖子上的鑰匙圈,從冰箱取出漢堡吃過午餐,又拿飼料餵過兩條熱帶魚後,打開冷氣開始寫作業。 她邊寫作業邊打哈欠,突然看見魚缸裡的水,逐漸漫溢出來,緩緩流向大樓窗外,形成一條大街河。 大街河上,從街角悠悠游來一對五顏六色,應該是魚爸爸、魚媽媽的超級大人魚。大人魚慢慢游過來,嘴巴貼在窗外,隔著玻璃帷幕吐泡泡,好像想找她聊天或玩耍;但一聽到哥哥從補習班回來的開門聲,立刻潛入街河深處不見了。 李志揚說,以前他們住的是十二層大樓,週末等待爸爸回家的晚上,他總會陪媽媽看電視直到半夜。有一次他臨窗俯瞰夜街,睜大睡眼想尋找爸爸的車子,但眨眼間卻看到冷冷清清的街燈下,就這樣亮光閃閃地,鑽出那位匡噹匡噹而過的老阿公;那種蹣跚身影,竟然很像在工業區科技公司上班的他爸爸,突然提前老化的衰邁模樣。 幾天後,他沿著老阿公走過的路線找向街外,穿越一片十七層大樓新工地的大土坑和廢土堆,又繞過一座正在搭蓋的喪事棚子,終於看到那輛疊滿鋁罐和保特瓶的手推車。顯然,一路找到這裡,他遍尋不著的灰髮老阿公,如果不是被都市開發趕向更遠處的市郊,就一定是自己鑽進大土坑或廢土堆裡變成地仙了。 兩兄妹說,他們從小都住在台北長大,會轉來本校是因為爸爸的公司,遷廠去中國大陸了。爸爸為了不想失去工作,媽媽為了不想失去婚姻,兩人又為了不想讓兒女失去台灣學歷,只好將他們送回有阿公和阿嬤照顧的鄉下老家。但可惜這是暫時的,國小畢業後,國中、高中的關鍵期,他們還是會被轉回比較有競爭力,課外輔導比較方便的台北市區就讀。 事實上,兩兄妹所謂的老家並不老舊,那是一棟鎮上後街的透天別墅。李志揚說,這是他爸爸從台北寄錢回來,幫阿公新建在舊厝旁邊的。 此外,兩兄妹都各自擁有一台桌上型電腦,李美惠還擁有一台MP3,李志揚更擁有一支通訊和照相兩用的智慧型手機。 李志揚拿出手機,悄悄迎面一照,就如假包換地,將她定像在螢幕上說: 「許筱純,快告訴我,在哪裡可以看到鄉下的地仙,我拍下來送給妳。」 三、鵝場地仙像飛沙 每天過得都一樣,偶而也會突發奇想 只要有多啦A夢,幻想就能無限延長 快樂時與我分享,難過時陪在我身旁 掏掏神奇的口袋,就能遺忘全部煩惱 尋找傳說的寶藏,冒險犯難走向遠方 ㄤㄤㄤ,多啦A夢和我一起讓夢發光 週三下午,許筱純帶著一夥人出發找地仙。 一夥人,指的是除了李志揚兄妹之外,另外由李志揚臨時邀來加入的班上同學王金旺,以及由許筱純特地叫來壯膽的班上同學陳建南。 王金旺的爸爸是前街菜市場的豬肉販,胖嘟嘟的,滿身肥肉。他家以前開戲院,因為電視普遍化和電影光碟風行的緣故,那間戲院已經關閉很久了,只剩下一棟老舊的大建築。陳建南跟她住在同村,是個世代農家子弟,胸前不時佩掛著一串平安符,這天不知道為什麼,衣袖上另外多縫上了一片新孝麻。 他們簡單吃過學校的營養午餐,一路又啃著李志揚請客的漢堡配奶茶,聽著李美惠播放的「多啦A夢」主題曲,循著放學路線走向郊外。其實,許筱純也不知能在哪裡找到地仙,沿途看呀看著,只好朝著初次看見地仙的方向畫出一個範圍,一邊走往村前鄉道邊的土地公廟。 鄉道上,各種車輛南來北往,他們一直沒在滾滾車塵裡,發現任何地仙的蹤跡。一夥人在土地公廟小坐片刻,許筱純想起外婆曾經教她拜祭土地公的往事,建議大家不妨學著試試,也許就可以透過土地公找到地仙。 「對,我阿嬤也說過,土地公掌管地上、地下,那些無形的東西,想尋找地仙應該先拜過土地公。」陳建南也附和說:「還有,我阿嬤說,我們鄉下還有一種魔神仔,最喜歡捉弄小孩子!拜過土地公,萬一倒楣遇見魔神仔,我們也可以有驚無險的平安脫身!」 地仙、無形的東西、魔神仔,其他人聽得心裡一悚。 「魔神仔,我第一次聽到,會比哈利波特的佛地魔,還恐怖嗎?」李志揚好奇問著,王金旺也擺動著「胖虎」的身體說。 「沒那麼嚇人啦!不過,我阿嬤說魔神仔會矇著小孩眼睛轔轔踅,一路四處遊蕩,餓了就餵他吃牛屎和蚯蚓,渴了就灌他喝圳溝水。」陳建南看了看手上的漢堡和奶茶說:「我阿嬤還說,那牛屎吃起來就像巧克力,蚯蚓吃起來就像泡麵,圳溝水喝起來就像泡沫紅茶!」(一)
-
我是豬小妹
一隻水彩筆,勾勒塗抹心中的小寶貝……。 我是最可愛的豬妹妹……!
-
師者心路
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此言果真不假,數年前因緣際會接下兼任教職的工作,從蒐集教材、製作簡報到熟背內容都煞費苦心,有時遇到瓶頸,還會暗罵自找苦吃。上課初始不諳節奏,準備內容捉襟見肘,甚至課程結束後氣喘吁吁、聲音沙啞、雙腿發軟,才發現為師實在難為。 當然師者也有一些新奇的發現,站在台上與台下角度截然不同,學生一舉一動可謂一覽無遺,以往學生們都以為在台下使壞,老師渾然不知,怎知老師只是不說,但不代表不知情,然而千金難買早知道,不禁為學生時代的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參與教學工作數年,特別喜愛於下課時間和學生一同閒聊,相較於上課時間嚴肅正經的教學,下課時間反而顯得輕鬆愜意,縱然可能延後自己的下班時光,但卻能使教學延伸,讓學生敞開心胸暢所欲言,了解其內心真正想法,甚至據以改善自身授課方針,何樂而不為呢? 韓愈《師說》曾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除了在課堂上教授知識,有時也能於下課時間獲悉學生經歷的苦楚,他們如今遭遇的困難,也是我們年輕時候的瓶頸,當年的我們不啻是現在學生們的最佳寫照,縱然不同年代擁有看待事情不同的看法,然而彼此相互砥礪與運用過來經驗稍加排解,總能找到生命的出路。 老子道德經曾述:「既以與人,己愈多。」意指係有形的東西愈用會愈少,但是無形的東西卻愈用愈多。坐吃山會空,但智慧卻愈用愈聰明,慈悲心愈用愈廣泛,運用教學相長,讓施比受更有福。 譬如,近來下課與社會工作系同學閒聊,了解其未來工作取向,一位同學的工作憧憬令人印象深刻,渠表示畢業後想到就業服務站服務,為精神障礙或身心障礙的工作需求者媒合適當工作,可是面對現實又功利的職場,雇主不接納情有可原,處處碰壁可想而知,但他直言不畏懼也不氣餒,著實也為生活底層的人們帶來一絲希望。 有道是:「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采,天自安排。」自己的人生操控在自己的手上,擇一事,做一生,惠眾生,讓這個世界因為曾經有過我們的付出而不一樣。
-
婚禮前夜
我參加過各種婚禮,卻只體會過專屬自己的「婚禮前夜」,在為整場婚禮的完美演出前情感沉澱,至今想起仍是煙花點燃前的美好時刻。 我靜靜地躺在床上想著如何演繹婚禮劇本,我也曾與他人走過一條名為青春的紅毯,這十幾年的林林總總讓我在「婚禮前夜」徹底失眠了,有的愛成了路人,有的是朋友,但只有一個成了主角,那一晚我想把這青春的紅毯畫下句點。 在我即將走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總是想著現在的我是誰的傑作,我的情感世界就像一條兇猛鯊魚,不斷吞食那些曖昧、凌亂、憎恨的愛,趁今晚讓即將逝去的青春回憶作個徹底反芻。我的鞋盒裝載了我的每段記憶,你們沒有想過我竟會在「婚禮前夜」將它一一打開,而讓塵封已久的生日卡片、成對飾品以及紀念車票等再次湧現,回到愛過的那些年,愛的他們都在這裡;當初陪著彼此游過一段,最後我們再各自游回海裡。然而,鞋盒裡也記錄了我的青春回憶,召喚出一段開場、一句歌詞或是一部電影,還有無數個閉上眼的瞬間。我青春的紅毯已經走完,度過單身的最後一夜,明天妳將會是最美的新娘,今晚也將是我難忘的「婚禮前夜」。 我也曾經以為,愛錯是人生的全部;後來我才發現,那只是我浪擲情感的一小部份。
-
不著痕跡的貼心陪伴
清晨的柔光,從落地窗透照進咪可思中途貓餐廳。 文靜的小髒躺在碗公狀的貓窩內,默默地看著窗外。 「她在看什麼啊?」老闆見小髒模樣可愛,笑著問道。 「也許在想念小音吧?」店員帶點無奈和同情地說。 以前,小音和小髒這對粟色虎斑貓姊妹總是一起擠在這圓形貓窩裡,互相舔毛、依偎著睡。 前幾天,活潑的小音被領養了。那是一位美麗溫柔的女老師,生平第一次養貓,不敢一次養兩隻,因此選擇了健壯親人的小音。 沒有焦慮也沒有嚎啕,小髒抱著她的心事團臥在窩裡。沒注意、沒細想的話,只當她是比平常更慵懶了。 店裡的輕熟女──四歲的黃褐虎斑貓捲筒不疾不徐、優雅輕盈地走了過來,以完美的社交距離,停在小髒的窩旁,端麗地坐望著窗外。過了一會兒,禮貌而試探地轉過頭,嗅一嗅小髒周圍的空氣。 剛滿一歲的少女小髒轉過頭來,平靜地與捲筒眼神交會;幾分鐘後,捲筒放鬆地蹲臥下來,兩貓隔著五公分,不打擾彼此內心寧靜,舒淡地共嘗這時光的況味。 坦率憨直的表達固然可愛,細膩柔軟的關懷亦值得喜歡。不需要熱烈的擁抱、熱情的呼喚、灑狗血的劇情;有時一個眼神、一個陪伴,就是不著痕跡的支持和體貼。 當人們說貓咪──或某人──高冷無情時,有沒有可能,是忽略了那深幽微妙的感情?如果是的話,不是太可惜了嗎?
-
金門之遊
國內外遊客前往金門觀光,大部分的人都是從未到過金門遊覽,也常見為了路途有伴的一夥兒親友結伴前往,有些人再度作舊地重遊是為懷念過往的金門情愫,例如對於往日金門有些事物的印象已模糊不清,於是再度回來回味一下,如:曾在此地服役、就業及就學較久或短暫、曾來過此地及以前小三通時過境等人。 大部分的本島居民基於感恩護國島嶼--金馬嘗盡戰爭殘酷的辛苦老百姓們,紛紛組團前往位置險要,受盡砲火洗禮的民俗淳厚、與世無爭的該兩島嶼參觀。尤其,目前在嚴峻的疫情之下,大家能夠坐飛機或坐船離開本島,而開開心心的前往金馬各地一遊就猶如類出國,大家一償久未出國的心願! 早期,金門曾經歷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砲戰等兩次大戰爭的蹂躪,是一處少見的充溢戰地風光前線,當時國軍為避免該島軍民生命財產受到重大傷害,唯有全島軍民一心、加強官兵訓練、精良軍備及強化戰地工事,如:兩棲蛙人隊、八吋榴砲、獅山砲陣地及震東坑道等,八二三及古寧頭等戰史館陳列各個戰役可悲可泣的激烈戰爭史蹟及當時戰車、彈痕累累屋牆等,都非常值得遊客前往參觀! 金門離本島的路程和本島離綠島和小琉球差不多遠,且該地居民跟本島居民都講閩南話而溝通上較有情感,金門縣政府更為了繁榮當地經濟而對本島遊客實施優惠措施,所以團費較低廉,加上早期的小三通交通方便及金門陸海空俱全的交通網等因素,這些都會吸引大批的本島居民前往該島做三天二夜之遊! 金門的四面環海、氣候宜人,當地的居民待客既客氣又禮貌。金門酒廠以當地盛產的高粱原料所製成的金門高粱酒,還有高粱醋、金門高粱酸白菜、金門 砲彈鋼刀、金門麵線及金門貢糖等金門特產,遠近馳名,它們都是遊客的最愛,大家回程時都滿載而歸! 本島的批發商從金門當地廠商引進這些金門名產後,便在台灣各地的菜市場、大賣場及名產店等賣場販賣。當我們嘴饞時,便可以買它們品嘗一下;當大家看到金門產品的霎那,便猶如自己在金門遊玩時,在特產店或街上商店購買金門名產時的那一份親切的感覺! 有些遊客回憶起六十年代初在金門服役時,夜間一片黑漆漆、回營士官兵經過衛兵哨時要喊口令以確認身分及對岸的宣傳單砲彈單打雙不打。近年來,當他們再度回到金門遊覽時,發現金門各方面的建設已經進步神速,如:觀光設施、醫療衛生及交通建設等,而內心感到欣慰不已! 大金門的太武山如連貫本島全島的中央山脈就這樣護衛著金門及本島居民的安全,猶如護國兩神山一樣!每趟金門之遊,大家一下飛機,導遊便會先安排大家到離尚義機場不遠處的太武山飽覽太武山壯偉的風貌後,當天及往後兩天他再安排大家到各處的古蹟建築及軍事防禦工程參觀,讓遊客倍感不虛此行!
-
懷念家鄉味
父親還健在的時候,我們六個兄妹排班,每月禮拜天都有一個人回去陪老爸,雖然家裡請了看護陪伴,但父親還是需要親人的照料,並隨時處理一些家事。 一次輪到我回老家,上街採買時,在市場旁邊的一個攤子,一位中年婦女賣肉粽跟碗粿,買了幾個肉粽回去跟父親分享。風味居然跟我母親包的一模一樣。後來打聽,才知道攤販就住在我們隔壁的村莊-小埤頭,與我的故鄉大埤頭隔一道排水溝。 肉粽使用的食材,與我母親生前使用的一模一樣,主要原料糯米之外,其他的佐料香菇、蝦米、花生、鹹蛋、豬肉片等,選擇上等的原料來搭配,製作過程相同,包紮出來的肉粽,扎實Q彈,風味獨特。 前幾年送幾個粽子給鄰居朋友,他老家在嘉義,跟我老家麻豆相當接近。品嚐我送給他的肉粽,接近嘉義的風味,就來打聽我在那裡買到的粽子? 告訴他是我的家鄉的朋友,平常在市場上擺攤,不做網購的生意,因一個人忙不過來。每年的端午節我就特別拜託他幫我們多綁幾串肉粽,以宅急便送到我家來。後來鄰居朋友每年就託我多買一串寄過來,品嚐懷念的家鄉味。 我妹妹和幾個外甥,從小就吃我媽媽綁的粽子。媽媽離世以後,再也嚐不到媽媽的味道。 後來每年自己綁棕子,延續母親包粽子手藝。現在她年紀大了,我勸她不必那麼勞累,準備食材、洗滌棕葉,水煮粽子很費功夫。 母親生前北上時,親自示範教我妻綁南部肉粽,妻連續綁好幾年粽子,後來嫌麻煩,需求量不多,就買市面上現成粽子來應景,就不再包粽子。 前幾年LINE流行以後,肉粽的攤商加入我的群組,幾乎天天貼圖來問候,偶爾我也會傳送影片、圖片、文字訊息給她,經常保持密切的聯繫。 有一天晚上我寫了LINE告訴他要買幾串肉粽的訊息,清晨起來看,他回LINE的時間,居然是凌晨3點。她起床準備到市場販賣的肉粽、碗粿。準備好了這些成品,騎摩托車載送到市場上去販賣,工作時間很長,卻過得相當的快樂。 有一年的端午節前夕,我要訂購肉粽,卻聯絡不到她,後來才告知他發生了車禍,住院了好幾天,出院以後,拖著病體,又特別為我們把那兩串肉粽寄過來,覺得真的過意不去。她說: 「一年才吃到一次家鄉的肉粽,沒有寄給你們,就會覺得很抱歉,所以我還是想辦法,克服病痛,完成任務,不讓你們失望。」 聽完他的說明好感動,這就是他敬業的精神吧! 有一年兒子在我們回去家鄉祭祖,回台北時,事先請他綁那兩串肉粽,約在埤頭派出所的前面把肉粽交給我們,帶回家裡解饞。因為家人對家鄉的口味,相當的適應,雖然在北部長大,對北部肉粽的製作方法不一樣,還是習慣南部的口味,因此我只有每年端午節,就要訂購家鄉的肉粽來過節,懷想一下媽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