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屬於青春的暑假
那年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暑假,我、真、靜三人,過了一個至今還難以忘懷暑假。 七月份我們當起推銷員,挨家挨戶介紹優良兒童刊物,週六、週日我們還到各地發傳單賺零用錢,不管我們遭遇到多少拒絕與白眼,我們都咬緊牙根,只為了我們的夢想旅行。 就這樣我們籌措了一萬元左右,開啟我們八月份的武陵農場、福壽山之行,我們坐車到武陵農場,此農場一向以花海、蔬果、秋楓、瑞雪著稱。此刻正是蔬果旺盛的時期,高麗菜的香甜,蜜蘋果的香脆可口,滿足我們的口慾,三個人快快樂樂吃、喝、玩、樂,並讓繡球花成為我們相片中的主角。福壽山四季氣候,非常分明。水梨、水蜜桃、品質更佳,我們睡最簡單的房間,買最平價的蔬果,還從中學會討價還價本事。 欣賞山嵐風光,盡情抓住最後一個暑假的歡樂,再盡興的返回,當起社會新鮮人。 畢業後我們雖有足夠的錢,但卻沒有辦法湊齊朋友一起休假的時刻,至今仍然遺憾,好友也少再連絡,而那個暑假相信是我們最美的共同回憶。
-
領悟
母親外出散步時,不小心扭傷了腳踝!匆忙趕回家,看到孤零零坐在床沿邊,不良於行的媽媽。一陣心酸,淚水濕潤了眼眶,好不容易把老人家送到醫院。一路上母女倆緊緊地依偎著,我小心翼翼,唯恐稍不留神,舉步維艱的媽媽會失去重心!這一刻,我深深體會母親的寂寞,發現守寡撫孤不讓鬚眉的「不倒翁」老了,感受母親對我的依賴。 母親一生坎坷,中年喪夫--母兼父職的辛酸,晚年喪子--白髮送青衫的椎心之痛!生命中一次次的遭逢她勇敢承擔,為了拉拔五個孩子長大,她每天一大早就蹲在溪邊幫人家洗衣服,接著肩扛鋤頭、手提農具,迎著朝陽下田作幫工,插秧、割稻、曬穀、除草,樣樣來;農閒時期就跟著蓋房子的「土水師」做小工。厚繭長滿了雙手,烈日曬黑了皮膚,汗水浸溼了衣褲,她咬緊牙關不怨天尤人。 血型O性格獨立自主的母親,天生好強,無論任何時候總是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沒有進過學堂讀書的她「能粗能細」,從農耕到女紅、烹調料理到流傳民間的歌謠、小調、猜謎、諺語,及民間的風俗禮儀,知之甚詳出口成章。村子裡哪家有紅白喜喪,都會請她去幫忙,她的吉祥話「四句聯」經常逗得大家笑呵呵。 記憶中的母親,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即使到了晚年也沒閒著,帶孫子、照顧家人的生活起居,沒有休閒、沒有娛樂。只有每天午餐過後,扭開五斗櫃上那架陳舊古老的收音機,聽一個小時的歌仔戲。老人家坐在那間廚房、餐廳兼起居室的門邊,一只小板凳一個圓竹籃,裡面是針包、棉線、剪刀、碎布和大小鈕釦,她一邊聽戲一邊挑挑撿撿、補補縫縫、穿針引線。屋外是金色燦爛的陽光,屋內是聲嘶力竭對對答答的歌仔戲,山伯英台、王寶釧薛平貴、陳三五娘、雪梅教子……唱者如泣如訴,聽者如醉如痴。母親沉醉在幽幽泣泣的劇情和歌聲裡,感情豐富的她,情緒會隨著劇情起伏,眼熱鼻酸或喜形於色。 母親雖然識字不多,但口才便給,很有聽眾緣。也許是歌仔戲聽多了,也或許是「天賦異稟」,她能夠把目睹、耳聞、傳說的馬路消息,經過剪接修飾,變成一篇一篇茶餘飯後經典、正面的話題。只是故事說多了,人、事、地、物難免重複,經常是「伊講頭我知尾」或故事內容差不多,人物背景不相同。是真的也好,戲劇與現實合成的也罷,我不再如以往般追根究底,不再和她明辯是非爭論真偽。 走出醫院大門,望著不再年輕的母親,我扶著她的胳臂,老人家鬆垮的肌肉隨著身體的走動而晃漾。我心有戚戚焉,那肌肉曾經年輕、緊實;有朝一日,我胳臂的肌肉也會垂首向地心引力叩問。終於我領悟不能再拿自己的標準要求母親,不可以把自己的觀念硬塞給老人家;知道要求年過八十的長輩,作個廿一世紀的現代人,是件多麼困難且苛刻的事啊!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秀桃說:「這筆錢反正我是不會收的,至於要做什麼用途,就由你經手人自己決定,我不便參與意見。」 窮要窮得有骨氣,大頭知道秀桃嬸不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於是他擅作主張,把錢捐給宗祠,由長老代收。當他把捐錢的事告訴天河時,他雖然有點失望,但終究,秀桃嬸已知道他們致送奠儀的心意,所以內心也就坦然多了。 翌日,也就是羊犅叔出殯的日子,因基於傳統習俗,他的兒子太平因人在台灣求學,受阻於航班不克返鄉披麻戴孝、善盡孝男之責,又尚未娶妻生子,所以沒有孫子「捧斗」;而且沒有女婿來祭拜,因此不能「大鬧熱」。儘管受到許多習俗的限制,但秀桃嬸仍然選了一具上了黑漆的福杉棺木,除了道士外,又請了中西樂隊,加上來送殯的村人和親友綿延好幾百公尺長,可說風風光光讓羊犅叔上山頭。 較特別的是,主事的村中長老,竟安排天河和天清兄弟擔負抬棺的工作,這也是許多年輕人未曾有過的經驗,他們兄弟也不例外。即使他們心裡有百般的不願意,因為看到那具黑漆漆的棺材,內心就湧起一股無形的恐懼感,而且抬棺也必須有力氣,並不能半途停下來休息。經過長老的囑咐和提醒後,憑藉他們魁梧的身材與年輕力壯,想必是不會有問題的。但繼而一想,這何嘗不是回報羊犅叔的最好方式,也好讓村人看看,儘管他們的母親背負著忘恩負義的罵名,可是他們兄弟是不一樣的,仍然懂得感恩,他們一定會完成這份任務的。(一九一)
-
辣椒紅了
原本自己的菜園位於比較偏僻的地方,是位一起打太極拳的師姊讓出三條種菜的地,讓我跟我太太能有地方種菜,順便自己每天也能到菜園活動筋骨,學學種菜的技能。 於是我就和我太太去師姊的菜園整地,過去自己從來就沒有拿過鋤頭整地,拿鋤頭整地還真的費了一番功夫,鋤地拔除雜草,讓我滿身大汗,讓我知道農夫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勞苦,也同時讓我更加珍惜蔬菜,因為自己種菜方知得來不易。 且在種菜當中,讓我明白了,只要用心種菜澆水施肥,自己種的菜就跟水的結晶一樣,只要不斷的讚美自己種的菜長的很美很好,菜就會回報你最好的姿態。 另外種菜也讓我瞭解到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適合種的菜,如果不是這個季節可以種的菜,就長的不好,就好像告訴我們一切要隨順因緣,不可強求,就如入菩薩行第四品不放逸中有言:遇事不慎思,率爾未經意,雖已事成辦,後宜思捨否(一件事情如果未經仔細的思考,或毫不考慮就輕率的去做,那麼這件事是否該堅持的去做,就真的值得考慮)的道理一樣。 由於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適合種的菜,因此那時便在舊的菜園裡種長年菜、蘿蔓、蒜苗、蔥、高麗菜、菠菜、茼蒿、白蘿蔔、紅蘿蔔及芋頭等等,自從自己種菜之後就很少到市場裡去買菜,因此不知道市場的菜價為何? 由於家中二個女兒均已嫁人,因此家裡僅有我和我太太兩人,過年前當菜收成時,僅留部份的菜留給自己食用,大部分的菜則送給好友,好友收到我送的菜後,都很高興,謝謝我送的菜,並對我說:快過年了,市場裡賣的菜都蠻貴的,讓他們省了不少買菜的錢。 從這裡讓我知道,在菜園種菜除了可以勞動筋骨,帶給自己健康外,當菜收成時,將菜送給朋友,朋友也很高興,真是一舉兩得。 但好景不常,舊的菜園的地主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特別貼出告示:在此地種菜的時限僅到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能收成的菜盡快收成,切勿再種下新菜,以免影響自身的權益。 說實在的,地主公告的時間真的很急迫,幾乎是迫在眉睫,無奈只能將自己種的菜,無論是已長成或是還在生長的菜全數收成,十二月三十一日準時將種菜的地還給地主。 當時正愁日後將沒有地可以種菜時,正好在打太極拳時,我太太無意間遇到了太極拳社的總幹事,跟總幹事這位師姊提起舊菜園的地已被地主收回,今後將無地可以種菜。 沒想到總幹事這位師姊聽到後,就說:沒有關係,我那邊還有地可以讓妳跟妳的先生到我那裡的地去種菜,唯一就是那塊地雜草叢生,需要費一番的力氣來整地。 隔天下午到總幹事師姊所說的那塊地去看了一下,果真的是雜草叢生外,後面的地面更是長了很多的樹木,阻礙開墾菜園。 因此特別到五金行買了一把鋸子,利用上午或下午的時間到菜園後方,將那些雜樹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力量一一的將雜樹鋸除,終於看到了雜樹鋸完的平地,讓我看到未來開墾菜園種菜的希望。 另外我跟我太太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力量,終於整出了幾條可以種菜的地,另外我們也搭了三個棚子種了絲瓜及南瓜與百香果,我們依當時的季節種了絲瓜、南瓜、芋頭、地瓜葉、九層塔、茄子、辣椒及紅菜等等的菜。 種菜種了一段時間後,跟總幹事師姊都相處的非常融洽,買肥料時大家一起來平分肥料的錢,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種植,我與我太太收成了絲瓜、南瓜、芋頭、地瓜葉、九層塔、茄子、及紅菜,就只有辣椒未收成,每天吃自己種沒有農藥的菜,心中感到萬般的高興與幸福。 原本我很擔心棚子後方的一棵樹如果遇到颱風會倒了下來,會壓垮我們的棚架,但經過幾次的颱風過後,那棵樹堅挺在那裡,並沒有被颱風給吹倒,這就讓我放下心中的不安。 還記得我與我太太十月份利用連假到高雄探望自己的女兒及女婿,去時我太太還拜託總幹事師姊幫忙我們種的菜澆水,等四天連假過後,我跟我太太去打太極拳時,遇到了總幹事師姊,她告訴我們菜園後方所搭的棚架,不知道什麼原因倒塌了,叫我們有空要到菜園去看一看,並看看要如何處置倒下來的棚架。 隔天下午我與我太太到了菜園看到了倒塌的棚架,也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因此有一段時間我跟我太太就沒有去菜園整理,直到總幹事師姊通知我們種的菜園已經長滿了雜草,如果不盡快到菜園將雜草割除,讓菜園荒廢在那裡。前功盡棄,真的很可惜。 於是我跟我太太聽了總幹事師姊的勸說,隔日下午便到菜園去看了一下,果真的跟總幹事師姊所說的那樣,菜園到處長滿了雜草,於是我跟我太太下定決心要將雜草剷除乾淨,每天下午趁著四點過後,天氣不熱時,到菜園一天做一點的,慢慢的將雜草剷除乾淨。 在除菜園雜草時,讓我發現被雜草蓋住,之前種的二棵辣椒樹,居然在未施肥的情況下,仍然長滿了辣椒,並且每個辣椒皆是紅澄澄的,都可以採收了,這除了是一個意外的收穫,更讓我相信大自然中,任何的植物,在沒有人照料及澆水與施肥下,它仍然能在夜間吸收露水及天空下的雨,每個植物都有它自己堅強的韌性存在,在陽光及空氣與水的滋潤下,等到季節或時間到了,它自然會開花並結果,這是植物的天性與本能。 因此我在割除菜園裡的雜草時,發現二棵被雜草蓋住的辣椒樹,居然能長的那麼的好,讓我覺得人應該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效法及看齊,它們經過了秋天的蕭黃及葉落,又要忍受著秋盡冬來的寒風,雖然它們的外部看起來是枯槁,但內部確是存在著高昂的生機。 大自然中的草木都知道在秋冬時隱藏自己的生機,它們只是在靜靜等待春天的來到,當天候季節轉暖時,草木是最先知道的,就能生機盎揚的枝頭開滿了綠葉,年復一年的過去了,草木還是好端端的活在那裏,因此人真的應該要學習並效法大自然中一草一木的堅強韌性,勇敢接受世間的磨難與挑戰。 生機: 草木蕭黃秋色映,枝頭葉落風飄零;秋盡季轉又冬寒,枯槁蟄伏待冬罄。草木皆知秋冬藏,外枯內含生機昂;靜待春回天意暖,枝頭葉綠生盎揚。
-
雲
只是閒不住 沒有過動傾向 少了脊椎骨 但品高如我 輕盈自在 不與人間爭名利 了卻短長,不在乎胖瘦 吉普賽的性格 居無定所 何處不是家呢? 別羨慕我的悠閒 懂得捨棄 自然一身輕快 當萬物仰望我的眼睛 都過於乾澀 我就淚吧! 無關傷心或者減肥
-
縱走大雪山
行行復行行 至此不思歸 山不憐我 我獨愛山 背起重裝行囊 直向最高峰前進 林木蓊鬱 嵐霧縹緲 繚繞絕壁深淵崎嶇山徑 天地蒼茫中 唯有徐徐清風伴我同行 高山勝景 總令人忘情 尋詩覓句 一路行吟沐風飲露 與青松紅檜為伍 閒賦詩詞 謳歌以忘憂 多少紅塵俗事 隨流雲飛逝 駐足昂首 前方峻嶺依然頻頻招手 薄霧中 似有天籟傳來 迴盪於白雲深處 更深處 (稿費捐贈金門家扶中心)
-
民俗之謠(閩南語)
風獅爺 鄉里外身伊孤單,天寒雪凍想揣伴。 耳仔夯夯鼻大大,目睭吐吐喙闊闊。 大風擋佇鄉里外,妖魔鬼怪咇咇掣。 拜拜對咱金金看,威風凜凜披風幔。 耙龍船 五月五,來到雙鯉湖。耙龍船,頂晡紲下晡。 捷搤搤,挵鼓賽大聲。出手勢,抾合出力拚。 同齊心,目色準頭前。搶著旗,差無半秒時。 得著獎,規會捙颺颺。勇確確!大實力欸贏。 過中秋 中秋時,月娘圓。買月餅,選口味。 文旦柚,當是時。塗仁粿,紅吱吱。 拜月娘,佇深井。提故事,來講起。 大細漢,笑咪咪。光映映,家團圓。 囡仔囝,準會記。好流傳,年接年。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大頭認同地說:「我能瞭解你們的心情,一旦父母做錯事,有時也會禍及子女,讓他們蒙羞。幸好你們能及時發覺事情的真相,在羊犅叔尚未抬上山頭的時候,給他的家屬一點溫暖,表示你們兄弟的心意。相信你們的做法,一定會得到村人的肯定,倘若羊犅叔地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的。」 然而,當大頭帶著天河兄弟的奠儀來到喪家,並轉達他們兄弟的心意,請秀桃嬸無論如何要收下時,儘管一萬塊不是小數目,甚至是喪事費用的半數,但秀桃嬸堅決不收。而且她說過,要以自己的能力為羊犅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喪事,相信她說到做到。雖然她對秋月仍然十分不諒解,可是孩子是無辜的,她必須以寬容的心來看待,兩兄弟的心意她心領了,但奠儀卻不能收,無論大頭如何勸說,都不能改變她的心意。 在兩人堅持不下時,大頭突然說:「秀桃嬸,這是他們兄弟的一番心意,如果妳堅持不收,他們勢必會感到難過,甚至耿耿於懷。這樣好了,就把這筆錢捐給宗祠,由長老做為濟貧扶弱的善款,不知妳意下如何。」(一九○)
-
友情無價
幾十年前,台灣的自然環境還沒破壞,夏天到處可以看到蝴蝶飛舞。我們學校位於郊區,一面臨河,三面環山,整個學校可說是座落在大自然中。 我唸五年級那年,新來的自然老師教我們製作蝴蝶標本,帶動起全班採集蝴蝶的熱潮。那位教自然的老師真厲害,不論我們捕到什麼蝴蝶,他一眼就能說出牠的名字,還會嘰嚕咕嚕地說出牠的學名呢!隔不多久,我們也學會不少蝶類知識。老師告訴我們,台灣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卻有將近四百種蝴蝶,其中特有種約五十種,密度之高,可能居世界之冠,難怪台灣有「蝴蝶王國」的稱號。 五年級升六年級那年的暑假,老師教我們做捕蟲網、毒瓶和展翅板,還常帶著我們到學校附近的山上採集。很快的,大家都知道台灣的蝴蝶主要分為鳳蝶科、粉蝶科、斑蝶科、蛺蝶科、蛇目蝶科、灰蝶科、弄蝶科等七科,也大致知道怎麼分辨了。老師一再交代,捕到蝴蝶後,要先仔細觀察,如果已有同種的蝴蝶,就要放生,同一種蝴蝶只允許採集兩隻。 起先大家採集蝴蝶只是為了好玩,但很快的,就演變為彼此較勁。到後來有些同學竟然不擇手段的想勝過別人,使得蒐集活動變了質。班上的同學張榮富,爸爸是鎮民代表,家裡很有錢,只要有人抓到新奇的蝴蝶,張榮富就會出錢向他買,所以他的蝴蝶標本比別人多得多。 有一天,我們十幾個同學頂著大太陽,來到學校後面的小山坡上,那兒有一片果園,四週種著金露花當圍籬,這是蝴蝶和蜜蜂最喜歡造訪的蜜源植物之一。金露花藍紫色的小花和金黃色的果實,吸引了無數的蝴蝶和蜜蜂。當我們揮舞著捕蟲網,各自尋找目標時,跟在後頭的林惠珍忽然發出一聲尖叫。 大家回過頭來,只見林惠珍的捕蟲網裡有隻大蝴蝶,正在拼命掙扎。是什麼蝴蝶長得這麼大?我們跑過去幫她,林惠珍卻堅持自己來,她動作生疏地把那隻大蝴蝶從捕蟲網裡抓出來,用拇指和食指掐住蝴蝶的胸部,舉起來給大家看。 只見林惠珍捕到的大蝴蝶,比一般鳳蝶還大,牠的翅膀底色為黃褐色,前翅與後翅各有五個橙紅色的圓形眼狀斑紋,以及兩條閃電狀的黑色條紋,十分美麗醒目。這是什麼蝴蝶啊?帶圖鑑的同學很快就查出來,原來是隻環紋蝶,屬於蛺蝶科,台灣只有一屬一種。這種蝴蝶數量不多,我們從未捕到過,沒想到竟然被很少參加採集活動的林惠珍捕到了! 林惠珍的爸爸是建設公司的工地領班,隨著工程地點更換,隔一段時間就得帶著全家遷移。五年級下學期,林惠珍才轉到我們班上,她體型瘦小,功課不好,很少說話,過了一兩個月,也沒交到什麼朋友。我常主動找她說話,她有點自卑,老認為大家都看不起她,直到快要放暑假了,才卸下心防,接受了我這個朋友。我幫她做了一支捕蟲網,邀她和我們一起採集,她不常參加,即使參加也都是跟在後頭。 大家圍著林惠珍欣賞大隻環紋蝶時,幾個積極蒐集蝴蝶標本的同學都在打她的主意。張榮富愈看愈喜歡,對林惠珍說:「反正妳也不蒐集蝴蝶標本,我出五塊錢,這環紋蝶就賣給我好了。」 當時五塊錢可以買十根冰棒,或是一大碗牛肉麵,林惠珍卻堅定地搖搖頭。 「十塊錢,怎麼樣?」張榮富加了一倍。 林惠珍很酷地說:「出多少錢也不賣給你!」 「我用五隻鳳蝶和妳換,這樣總可以了吧?」另一位同學說。 林惠珍仍然搖著頭:「這隻蝴蝶是我的,不賣,也不換。」 就這樣,大家都死了心。 採到的蝴蝶要放進毒瓶裡毒死,這樣才不致因為掙扎而損傷。林惠珍沒有毒瓶,我走過去,接下那隻環紋蝶,放進我的毒瓶裡,翅膀抖了幾下就不動了。接著把剛毒死的環紋蝶取出,摺起前後翅,小心翼翼的裝進用半透明紙做的三角袋中,然後放進自己用硬紙板做的克難三角盒裡,完成了初步的採集手續。 老師教大家做毒瓶時,我們將準備好的廣口瓶子--大多是玻璃罐頭瓶--交給老師。老師用小藥杓在每個瓶子裡放進一小杓氰化鉀,灑上木屑,壓緊,再澆上一層石膏糊,旋緊蓋子,過一兩天,等石膏乾涸就完成了。 氰化鉀有劇毒,製作過程只准我們看,不准碰。老師又一再交代,毒瓶的蓋子平時一定要旋緊,一方面避免毒氣外洩,一方面用的時候才能在剎那間將蝴蝶毒死。那時林惠珍還不怎麼合群,對我也不怎麼信任,不論什麼活動都站得遠遠的,所以她沒有自己的毒瓶。 當時我們的捕蟲網、毒瓶、三角袋、三角盒、展翅板等等都是克難的,只有張榮富的是從儀器材料行買來的。他很喜歡炫耀,所以不得人緣,這大概是林惠珍說什麼也不把那隻環紋蝶賣給他的原因吧。 我知道林惠珍不會做蝴蝶展翅標本,就教她用瓦楞紙做個克難的展翅板,也就是用一塊瓦楞紙當底板,上面再用雙面膠黏上兩塊瓦楞紙,中間留一道寬度可容得下蝴蝶頭、胸、腹部的溝槽。如今底板可以用保麗龍,上面的兩塊版可以用木栓板,我們小時候保麗龍還很少見,木栓板有是有,不過哪買得起啊! 林惠珍捕的那隻環紋蝶死亡不久,翅膀基部不需要軟化,就可以調整到左右對稱,將翅膀平展在展翅板上。接下去鋪上寬於翅膀的半透明紙條,再用大頭針固定,讓紙條把翅膀壓緊,等到定型後,就可以放進標本盒裡了。我們的標本盒當然也是克難的,不過是個裝東西的紙盒或鐵盒罷了。只有張榮富的標本盒是買來的,木板做的,蓋子上還有玻璃,可考究呢! 幾天後,環紋蝶標本已可從展翅板上取下。林惠珍找了一個裝餅乾的盒子,我幫她在盒子裡墊塊瓦楞紙板,然後用大頭針插進蝴蝶的胸部,釘在瓦楞紙板上,又在自己做的標籤紙上寫上: 科名:蛺蝶科 學名:待補 中名:環紋蝶 採集者:林惠珍 採集地:學校後山 採集時:某年某月某日 夏天很快的過去,班上蒐集蝴蝶標本的熱潮也退了。六年級上學期快結束時,也就是快過年時,林惠珍告訴我,她爸爸參與的工程將要結束,不久就要搬家,下學期又要轉學了。她皺著眉頭說,到了新環境,不知還能不能遇到像我這樣的朋友。她又說,她個子小,不漂亮,功課差,除了我,沒幾個人願意和她多說幾句話,她會永遠記得我的。 學期結業式那天,林惠珍說要送我件東西做紀念,她神秘兮兮地從書包裡拿出一個用金色包裝紙包著的盒子,要我回到家再拆,說著羞澀地一溜煙跑了。回到家拆開一看,竟然是我幫她做的環紋蝶標本!不過標本盒換了,換成原先用來裝化妝品的精緻紙盒,她在盒蓋的內側,歪歪扭扭地寫了四個字--友情無價。
-
秋韻波士頓
在波士頓查理士河畔賞秋景, 薄霧籠罩著寧靜水面。 對岸楓葉的紅如火焰般燃燒著, 近處地沿漫天的金黃色如夢似幻。 右前方的古橋跨越兩岸, 紅磚白石襯托著秋天的風采。 橋邊彩葉如絲綢般繽紛飄落下來, 為這個季節增添一抹思愁。 河岸上行人紛紛匆匆, 捧著一杯熱茶走過金風。 陣陣秋涼拂面而來, 吹過輕輕的呢喃, 讓心靈彷彿融入了多彩深秋。 秋日的暖陽灑在河上, 波光粼粼閃耀光芒, 倒映著城市的繁華景象, 時光與心緒共凝在靜謐的此刻, 彷彿我能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波士頓的秋天是如此美麗, 在查理士河畔流轉著詩意。 我愛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 在秋天的午後尋找自己。 讓我們一同漫步在河畔, 感受著秋天的溫柔和寧靜。 在這個瞬間讓心靈飛翔, 享受著波士頓美麗的秋景與沁涼。 (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