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 秋月西沉
大頭補來的這張牌,他故意不掀開,而是蓋在梅花6上面,再倒轉過來慢慢地推開,結果是紅桃2,形成8點。大頭陷入沈思中,如果就此掀開,或許是贏不了他,因為他發覺天河不會投機,不可能抓到6點或7點而不補牌,試圖想撿便宜,一定是抓到好牌才不補,說不定又是10點,所以他非補不可。首先補來的是紅塊老K,等於8點半,大頭想了一下,決定拚了。想不到補來的竟是梅花A,形成9點半,如此的牌局不可能再補,只好掀開拚輸贏。 但大頭並沒有像之前那麼樂觀,他猜想天河抓的很可能是10點,以致沒有像剛才那麼激動。當他把底牌掀開後,只見天河臉色一變、把牌一摔,說了一聲:「衰潲!」就把自己所押的錢,全部推到大頭面前,承認自己輸了,弟弟天清整個臉也綠了,心中不免嘀咕,叫他不要賭那麼大,他偏不聽。現場觀賭的人,也替他感到惋惜,9點竟然輸9點半,只能怪他的賭運不好。 大頭萬萬沒想到,兩局就贏了好幾千塊,內心的喜悅不言可喻,但他仍然保持低調,以免刺激到天河。可是這個年輕人個性倔強固執,又死不認輸,竟然把口袋所有的錢全掏了出來,放在自己面前,試圖做最後一搏,希望能把輸掉的錢扳回來。在莊家不可能作弊詐賭的情境下,賭神總得可憐可憐他,讓他贏一次吧!難道他真的那麼衰潲,注定要成為大頭的手下敗將,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老天爺對他也太不公平了。(一二○)
-
照顧巴西烏龜記事
墨綠色橢圓的龜殼上,十三塊四到六邊形不等的拼板,嵌成勻稱典雅的圖案,肥短的四肢、扁扁的掌和微尖的爪,半爬半游地在淺水中活動;小巧的尾巴可愛地曳著,暗綠鑲著淺蔥條紋的頭顱和小尖鼻露出了水面,兩顆黑米般的小眼非常低調,但仔細看其實正機警地注意四週,我稍微走近一點,牠便縮進了殼裡。 弟媳因病須從金門前往台灣動手術,弟弟陪同前往。臨行前,弟弟將他們家的愛龜放在個綠色大水桶裡,拿到我二樓的房間,交給正回鄉省親的我來照顧。第一天,我撒下六顆飼料,見牠縮進殼裡不吃;第二天早上再看,只吃掉了兩顆。傳line 問了已到台北的弟弟,弟弟回覆說:「牠一次可吃三、四十顆飼料,六顆不夠啦!」 趕緊撒下三十幾顆飼料,沒想到牠並不吃;到了下午,水質污濁惡臭,只好全部換洗,再撒六顆飼料讓牠慢慢吃。晚上,聽到牠用細爪搔抓桶壁。我不以為意地入睡,到了半夜,突然聽到咚咚咚的聲音,有東西從樓梯上滾了下去,又聽到我媽媽在樓下叫;我起床查看,才知烏龜竟不知怎地爬出了水桶,還從樓梯滾下,幸好龜殼堅硬,竟然絲毫無傷,不然我還真不知如何對我弟交代。 媽媽找了個大水缸給烏龜住,放在廚房後面,活動空間比原本的水桶大些,也較不易爬出來。烏龜看起來比較舒適些,但還是一見我或媽媽靠近,就縮進殼裡;更從不在我們面前進食,只在無人在旁時吃掉屈指可數地寥寥幾顆。線上詢問了我弟此龜平日的習性,才知這龜是在我弟的大女兒小華剛滿週歲時,從水族店買來當生日禮物的,那時的牠還是隻比一歲稚兒的手掌還要小的小烏龜。如今小華已是國中生,烏龜也十幾歲高齡,體型幾乎像隻小型犬了。平日牠活潑可愛,食量驚人,弟弟、弟媳或侄女們一經過牠的水缸,牠就迫不及待地拍水擺尾;一撒下飼料,就大快朵頤。至於交付給我後竟會如此反常,倒是弟弟始料未及的。 至此我才意識到烏龜的種種舉措竟是由於怕生,但,多麼奇妙啊!這看似不像貓狗那樣溫暖親人的「冷血動物」然還懂得認人,還甘冒危險、千辛萬苦地想去尋找原主。我們人類對於不同人種,都還容易產生辨識困難,烏龜對於體型比牠大了十幾倍的「巨人」,究竟是如何辨認的呢?既然如此有靈性,又為何無法感受到我對牠並無任何加害之心呢?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也就是這樣的防衛機制,才能長命百歲,龜鶴遐齡吧! 直到第四天後,牠才吃得多些--餵十幾顆後,過兩、三小時再來看,往往已吃得精光,但仍然從不肯在我眼下吃食。而弟媳的手術因病房不夠的緣故,排程較預期延後,代表我照顧烏龜的期間也延長了。我每天十幾顆十幾顆地餵著,有時還對牠說話,笑牠膽小,問牠在怕什麼,為啥偏偏我在時就不吃呢?我揣想著慢熟的牠,是否有一天會對我打開心扉,竟在我面前啄食一口,那會是什麼畫面呢? 然而兩個禮拜過去,我必須回台灣上班了,烏龜見到我雖不再急忙縮進殼裡,卻也不願讓我一睹吃相。離鄉那天早上,我向烏龜道別,撒下十幾顆飼料,見牠對於漂浮水面的美食並不輕舉妄動,還歪著頭瞅著我。「沒關係,慢熟也很可愛,」我對牠說:「下次放假再來看你,希望那時你還記得我喔!」
-
有溫度的思念味
從小吃到大的,以為平凡一般般的,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父母離世後,隨著時間的積累,越是懷念記憶中的美食。 媽媽的廚藝雖然無法與大廚媲美,有時也跟不上流行,記得有次姪子還小時跟他阿嬤說想吃蛋包飯,他阿嬤回問:什麼是蛋包飯?最後只好炒了一盤飯再煎片蛋給鋪上去,反正重點是番茄醬。 肉粽。媽媽最自豪的手藝應該就是肉粽了吧。把米炒到上色,不肥不澀的魯肉,蚵乾蝦米土豆不時交替,還要一半又一半的魯蛋加香菇。洗粽葉曾經也是我的工作,有時也會跟著學包粽子再將它用棉繩捆綁成串。 媽媽的肉粽連哥哥的朋友都讚譽有加,冬天時再加上一鍋鮮蚵茼蒿湯,是的,這就是幸福之味。 現在的肉粽都喜歡加鹹蛋黃、干貝、栗子等,這些我都不愛,我還是喜歡傳統的口味,黏度與調味剛剛好的米粒。 菜粿(ㄍㄜˋ)。閏月那年,要做菜粿來拜拜,其實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只有這一年媽媽才會做。媽媽做的菜粿可能是我這輩子永遠再也無法嚐到的滋味了。無法再做各種美食的媽媽也喜歡吃小金門賣的菜粿,可是我,總是無法認同它們有多好吃。 我喜歡媽媽菜粿的餡料裡有加鮮蚵及五花肉絲;有點厚度的皮帶有地瓜的甜味,黃黃的色澤一看就可口,很懷念當時放學回家一次可以嗑掉二隻的美好時光。 紅粿(ㄍㄜˋ)。做紅粿的日子,最是有喜慶的氛圍。幾家較親近的大人們會互相幫忙包餡印模,小孩會幫忙剪墊在下方的塑膠膜,一隻一隻放進蒸籠裡。 媽媽的紅粿餡料有二種:綠豆沙和花生粉。綠豆沙很固定的包在蟠桃、壽龜、天公圓裡;花生粉則包在串錢跟雙桔裡。 我最喜歡吃剛出爐的串錢,小小的一隻花生與糖都尚未融化,咬在嘴裡還有顆粒感。 不知道為什麼,媽媽調的紅粿顏色是我見過最美最舒服的粉紅,外面賣的紅粿總是無法令我看上眼。 膨粿(ㄍㄜˋ)。大大的膨粿是什麼時候要吃的呢?反正一定是為了要拜拜。膨粿要漂亮就要看師傅讓它開花的功力,我的媽絕不會失手。蒸好的膨粿出籠後還必須在四片花瓣上印上小小的紅花才算完工。我最喜歡吃上面的部分,因為連著QQ的表皮,最好吃。 吃不完的膨粿媽媽會切片後鋪在大大的鐵盤上讓烈日曬乾後變成香脆的古早味零食。大鐵盤是大伯父的作品,他會鑄鐵,家裡還有一個大大的洗衣盆也是他的作品,很堅固的盆子,還掛著二隻小耳朵。 年糕。有甜年糕與鹹年糕二種口味。前者適合當甜點,裏粉油炸或直接油煎;後者就不需裏粉直接下油煎到恰恰的,當早餐或下午茶都很適合。 不得不說,媽媽做這些傳統糕點真的很有一套。而年前大家互相幫忙做粿的畫面很有年節味也很有人情味,不斷添加材火的灶沸騰的鼎一籠接一籠的成品,這些景象,早已不復存在。 年輕時,也曾想過要傳承媽媽的手藝,只是動力不足,總覺得下次再說吧。只是人哪,總無法預料到,最後一次與最後一天,會來得這麼突然。 糋ㄐㄧˋ糋ㄐㄧˇ。動詞+名詞。拜拜必備的炸物:蝦糋、鯊魚糋、肉糋。其實可以炸的東西很多,石蚵、芋頭和肉排也很常見。而我能幫的忙就是剝蝦剝蒜搗蒜和醃漬必備的老薑。 我很喜歡小時候的那組小石臼,小小的結實飽滿的,經過無數的千錘而成就的一身亮澤。 爸爸的本業是種田,不只在陸地上,也在岸邊種了塊蚵田。擎回來的蚵只供自家食用,從不賣人。 從小跟著媽媽剝蚵習以為常,也曾靠著剝蚵賺取小零錢(也算是一種技能吧),爸爸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常常下海擎蚵,量多的時候,就會將鮮蚵煮熟後曬成蚵乾。 蚵乾似乎是大人才懂的美味。小時候的我,真的很討厭。不論是包在肉粽裡的還是蚵乾飯裡的,我都會一顆一顆細細地撿出來奉還給媽媽。後來,家裡沒有曬蚵乾的本錢了,時不時會聽到媽媽託人從對岸買回來,較大顆也較無味。 現在,沒有媽媽會煮蚵乾飯了,竟然,偶爾也會懷念起蚵乾的存在。 盛夏,就該吃西瓜。小時候的這個時節,村子外盡是西瓜田、土豆田和高粱田。暑假就是要幫忙捻土豆、曬土豆,我最想念的是剛煮熟的土豆,濕濕香香軟軟的口感。 黃肉西瓜與紅肉西瓜爸爸都有種過,我最愛的是小玉西瓜,小小的一顆剖成半,一個人拿著湯匙挖著吃最消暑。在三合院的老家客廳牆角大顆小顆的西瓜擺成堆,感覺很富有。 爸爸是從什麼時候不再種西瓜的,我竟然沒注意到。解嚴後的這座小島開始大興土木,村子裡的叔叔伯伯流行起當「做工的人」賺取投資報酬率較高的工地錢。也許就在這時候吧。 除了西瓜,爸爸也種過梨仔瓜跟香瓜。不過後來才發現,我所認知的梨仔瓜巿面上叫做香瓜或美濃瓜。現在在賣場買到的美濃瓜似乎是為了保鮮而提早採收,總是吃不到熟成後的香香果肉。 還有一種是蔬菜也是水果的黑柿,綠中帶紅的番茄切半後塞入2顆酸梅或是灑上砂糖,有一種農家子弟獨有的小確幸。 爸爸田裡的水池旁種有芭蕉樹,爸爸帶回來的芭蕉小小的皮很薄果肉Q軟,我很喜歡吃。現在,爾偶拿到別人給的芭蕉,怎麼都吃不到小時候的那種美味,也許是缺乏熟成的技術吧,感覺肉質有點水水的也缺乏芭蕉的香氣。 生長在農村裡鄉下間,從來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就像我,從來都不覺得在髮禁中渡過的青春期有什麼不好。純樸的生活環境是再無可能回去了;而純樸的人心更是,千金難尋。
-
馬山遠眺
歷史已經翻過一頁,妳來到四月我的故鄉 曾經名為思明的花崗島,站在馬山遠眺 這裡離石室的死亡不遠,昨天寂歷戰事 以及眼前,迷離的蜃氣,漂浮在兩岸之間 沙灘邊上紅欖樹,依稀記得單日炮擊國殤 坑道濕氣緩緩溫柔了心戰喊話的抑揚,漁船 在望遠鏡裡近如我的鄉愁妳的驚奇與惆悵 親情被阻隔在碉堡之外軌砦條不設防的想像 大嶝小嶝角嶼以膛線旋轉的速度 --並且無限放大 偷襲我們脆弱的敵我意識,那裡曾經是我的家 我祖我父披戴明清的星月,舢舨浪花裡 來來去去 同安同鷺島,紅色簷瓦,說著相同的泉州腔調 山牆的雕花有著落番洋樓的印記,馬巷家廟裡 燈號文武世家與濟陽衍派,都不曾擦亮戰爭韻腳 只有華表柱遙望風獅爺,海峽虛線裡依然 圖騰般屹立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天河把牌交給他說:「好,既然你沒種、不敢押,還是由你來作莊、我來押。」說後把剛才取出的鈔票,全數放在自己的面前,神氣地說:「這些全押了!」 大頭再次勸他說:「不要賭那麼大啦!」 天河不信邪地說:「大頭,我不是說過,開館子不要怕人吃,開賭場、做莊家不要怕人押。老實告訴你,我不相信我真的會那麼衰潲,抓10點輸你10點半。」說後又激動地催促他說:「這些全押了,發牌、發牌!」 大頭無可奈何,只好順著他的意。發完牌後,只見天河輕輕地掀開牌角,瞄了一下,又隨即蓋上,嘴角卻掠過一絲興奮的笑意,原來他抓的是黑桃9,他不相信大頭會抓10點來贏他。當大頭掀開牌,竟然是梅花6,這種牌可說是不大不小的壞牌,不補勢必是贏不過他,一旦補到5點以上也就輸定。所以補也不行、不補也不行,但還是非補不可。(一一九)
-
藏首聯習作贈友
疫情期間,個人已有將近四年沒出外旅遊了,直到最近這兩個月,因疫情有效控制,情況漸次趨緩,才又重燃起出遊念頭。 首先是今年六月底,個人應邀到廈門參加鄭成功文化節,深刻感受到成功文化在彼岸受到的重視;再就是七月底,應邀到福建省永春縣,參加縣城郊野舜帝殿陳氏宗親會,儘管來回路程,均需乘坐兩個多小時的遊覽車,但能躬親向陳氏共同始祖--舜帝禮敬,旅途雖略感勞累,仍覺是值回票價的體驗,更何況,禮邀我們共襄盛舉的是永春地區八十四支陳氏聯合宗親組織的族人--陳堅全理事長。 我注意到這兩場盛會,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主事者,都精心製作了內容豐富精采、古意盎然、寓意深遠的藏首聯,懸掛於會場醒目的位置或處所,當大多數與會人員,因天氣過份燠熱,而不停地揮動紙板、搧起扇子、狂吹電扇時,我則老神在在、旁若無人的一一揣摩著眼前聯對中歷史的奧義與深沉的內涵,畢竟這是自己累積多年的嗜好,儘管已年逾古稀,竟絲毫不覺老之已至,更不服於初老之悄至,始終義無反顧、樂此不疲的陶醉於聯對的古典氛圍與書藝的唯美境界。 這兩、三個月來,正逢各級學校舉辦畢業典禮,送往迎來的日子,總是充滿喜悅祝福、不捨或傷感,但自從精通書藝的二弟走後,彷如頓時失缺可聯手切磋的知己,我的藏首聯產量已明顯減少,但因逢鳳凰花開時節,離情依依或榮調高陞者不少,而索聯者因多係老面孔、老同事、老朋友,儘管本身再忙,也樂於付出時間,再試筆鋒,勉為其難的重作馮婦了。 以下所呈現的,大都是這兩個月來應卯的習作,我想以一顆喜樂且恭謹的初心,毫無保留的將原汁原味的成果,呈顯在諸君子眼前,理由無他,就當作是個人生活中的一些雪泥鴻爪吧! 而母校正義國小的小老弟陳緯武主任首先發難,他發來信函說: 為學校長好:一直以來都深知校長文筆很好,所以今日有個事情想要麻煩校長,提筆幫忙寫一副對子,緣由是我大學同學莊仲庭,今年新任宜蘭縣冬山鄉武淵國小校長,我想在致贈的紀念品上刻字用,不知校長是否願意協助? 緯武老弟是我的臉友,但平常彼此的互動不多,我猜想他所任教學校的黃校長,應該是力薦要我操刀的關鍵人物,且緯武目前擔任該校總務主任,校長所索求於我的藏首聯,都由他親自找廠商訂製,緯武「耳濡目染」之餘,當不難得知「始作俑者」是誰? 應係首次應答緯武,自是絞盡腦汁,不敢怠慢;我應允後,推敲了很久,僥倖得一藏首與藏尾聯(以「仲庭」藏首,以「武淵」藏尾),並回覆給他說:所託之事,敬佈如下,聯對如有不足之處,祇請海涵! 仲庭吾兄榮膺武淵國小校長誌慶: 仲達謀遠思步武;庭訓慮深如臨淵。 大學同學 陳緯武 敬賀一一二年八月一日 接著,以下諸聯,都是老同事,古寧國小的黃芸芸校長給我的連番考驗,她在給我的line上說: 本校校友會理事長李金譚,榮陞國立金門大學教授暨電機工程學系主任,我想幫他登報,請協助題辭。 老同事索聯,我一向重視,經鄭重思考,不久我即回報以下聯,我撰道: 金門福地羅俊秀;譚理創機展嘉猷。 不數日,她再次索聯說:本校三位長期代理教師,在本校耕耘五、六年,今年終於如願考上正式教師,我想各自贈送酒雕留作紀念,又要麻煩您撰寫藏頭聯了。 細心的她,為了讓我撰聯的內容更加精準,更附上三位老師的專長,以補我對他們認識之不足。一、吳湘瑩老師(語文專長);二、江宜臻老師(體育專長);三、白孟蓉老師(桌球教練)。 因係勉勵他們脫離「流浪教師」之苦海,我就試著以芸芸校長的立場與角度思考,大約二、三十分鐘後,我即以下列三首應命: 一、致送吳湘瑩老師: 湘江鍾靈從文降;瑩鯉毓秀才女臨。 註一:從文,指大文豪沈從文先生。 註二:鯉,喻古寧國小。 註三:才女,指吳湘瑩老師。 二、致送江宜臻老師: 宜興樂施蒞浯島;臻美揚善啟鯉童。 註:讚美江宜臻老師樂施善教,作育英才。 三、致送白孟蓉老師: 孟母教子千秋頌;蓉城育才萬眾揚。 註:蓉城原是四川成都市別名,在此,借指金門。 不數日,她又索聯說:金城幼兒園的許碧華園長8/1將退休,校長聯誼會將製作紀念品,請您再幫忙題寫藏頭聯! 碧華園長乃個人以前在金湖國小的老同事,處事細膩,條理分明,很得全園師生暨家長讚許,針對其日常性行及幼兒園屬性,我撰成了下面這副聯語: 碧玉細琢始成器;華燈微綻終聚光。 不意不數日後,芸芸校長再次索聯,這次是她要親自率團遠赴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交流參訪,我得知原委,為了國際交流成效更加展現,我理應義助其一臂之力了。 這次她說:校長,我又要麻煩您了!本校8月中,我要帶二十多位學生,前往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今已連絡好交流學校,要請校長幫我寫藏頭聯,我再請學生寫成書法相贈。 因係出訪星馬,而星馬都有我族親在焉,所以我更加起勁,幾乎一口氣就完成了三副送她: 其一、華族大馬昌僑教;文曲巴生揚漢聲。 其二、育英培才復培德;民智敦品亦敦仁。 其三、班達育才鑄龍象;馬蘭培德陶聖賢。 據她說:已連繫好要參訪的兩所學校,分別為巴生的「班達馬蘭國民型華文小學A校」和麻六甲的「育民小學」,因為馬來西亞很重視中華固有文化,也重視書法教育,故樂於以「聯」會友,以友輔仁。 又過了不久,她的Line又來了,他說:又要麻煩您了!本校幹事莊祥堅先生任職三十五年榮退(會計兼收發),請再幫我想兩句藏頭聯! 我略加思索後,回覆如下: 祥持庶務宏雙鯉;堅輔英才功古寧。 自忖道:個人在炎炎夏日裡,除了一次赴台北關心子女及孫輩,兩次到廈門和永春參與活動,其他的日子,我的生活日常除了閱讀、顧孫、看家外,幾乎都宅在家裡,深居簡出。有機會能在杏壇後起之秀的催促下,試一試筆鋒,做一些國民外交,不失為消暑的良方與選項。 至於撰聯的內容、命辭、遣句是否到位,此時看來,應已不足細論。可向各位細稟者,乃每副對聯,都是自己的心血結晶,若撰述得不夠成熟,那是自己的功力不夠深,境界還沒到!
-
大喇叭
四面楚歌,成語;發生在西元220年的楚漢爭霸的後期。垓下戰役之後,西楚霸王自刎,劉邦一統江山。語出《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 楚歌,地方歌曲,是心戰的重要一環。四面楚歌之後,大漢王朝建立,影響日後千餘年的中國命運走向。或許楚歌的影響真是巨大又綿長!在1700餘年後的1950年代,同為中國人的兩岸,兩軍隔著海水,砲轟--是武攻,更持久的是文打--心戰喊話,當然其中也包括了歌曲,連鄧麗君小姐也曾親赴金門廣播;雙方似乎都以垓下戰役為效尤,只是內容更為豐富;但本質上都是楚歌的延續。 世界最大軍事的廣播喇叭,因此而誕生,簡稱大喇叭。整套裝置由清華大學力學系研究設計,由鉛鋁合金鑄造,最大直徑2.88米,總長4.74米,重達1588公斤。1953年起,大陸在何厝、白石等靠近金門列島的海岸突出部,設立了5個大喇叭有線廣播站。緊接著,臺灣方面也在馬山、大膽等地設立了5個對大陸廣播站,隔空唱起對臺戲。直到1991年4月24日,整整持續了38年,方徹底結束了這場兵不血刃的心戰;算來應是世界上歷時最長的「心理作戰」。 1958年,中方稱為廈金砲戰的八二三砲戰期間,廣播站都是雙方砲兵的眼中釘,列為首要攻擊目標,雙方都把對方的大喇叭打壞,不在出聲,作為重大戰果。期間,雙方陣地只有兩種聲音--砲聲和廣播聲;當年在大喇叭工作的陸方播音員陳菲菲回憶說:因此,我們被砲兵的戰友戲稱二砲部隊。 值得書寫的是,2010年1月26日上午;在金門負責對廈門「喊話」的許冰瑩與陳菲菲,在此相會,並在大喇叭口下合影紀念。雙方是同行,是同在不同碉堡戰地生活過的人,更是未見其人、只聞其聲的對手;唯一相同的都是老了。 老人相逢,早已忘卻雙方尷尬的對手身分;卻有千言萬語、你知我知、不吐不快的激盪。兩位播音員的合影照片與解說文字,就靜靜地立在大喇叭前方豎立的看板上;我盯著看板久久,心情竟然也波動起來!
-
模範街口
我摸索著商會的磚瓦,二十世紀遺落著 一陣風,影子像木棉樹嫣紅 南洋的風駐足不前 海水的脊骨如帆,朝向呂宋 匯票,思念,我所不知的故鄉 是妳星子般眼神的嚮往 小三合院裡的燈火,安好嗎? 浯江溪口,海聲潺潺 晨曦將起,而 我們都將背井離鄉 紅磚的街道上,我們 錯身而過,讓天明雞隻啼鳴 妳馭使著歷史長河的舟,奮力駛去 我撿拾燈火下的殘片,載浮載沉 公車站人流如海, 讓陽光流進秋季街角 炸雞攤,貢糖店 十月正午的南門市場 我們都將不起波瀾,最終 身後的牌坊,無聲老去 一如我們的隱沒痕跡
-
妳在相思樹的夜裡
妳說願意在夢裡的午夜等我 陽光以後的十月 妳說夢裡有妳的淚 也有我留下的囈語 記憶落入夢土 思念開始萌芽 相思樹林裡的相思樹 相思樹林裡的相思 夜裡相思樹下有妳 相思的夜裡也有相思樹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當大頭發完牌後,天河依然輕瞄了一下,萬萬想不到這一次抓到的竟然是一張梅花10,他心裡暗暗地爽著,又要讓大頭頭大了。大頭掀開牌,是一張黑桃2,只好再補牌,補來的是一張紅塊3,只好再來一張,竟是紅桃Q,形成5點半,不得不再補一張,而這一張牌,不僅讓大頭興奮地跳起來,而且還高聲地喊著:「10點半!」原來他補的這張牌,竟然是紅桃5,讓現場的人全看呆了。 天河眼見大頭把他面前的錢全取走,一時難以接受。他滿面疑惑地拿起那張紅桃5仔細地看,但左看右看、前翻後瞧,甚至拿起來對著陽光看,並看不出有任何破綻,依然是如假包換的紅桃5,不可能有造假或詐賭之情事。即使10點輸他10點半,輸得有點不甘心,然只能怪自己錯估形勢,以為好運已來到、穩贏,才會把贏來的錢也押下去,想不到竟是連本帶利全輸掉,不得不羨慕大頭好狗運。而看在天清眼裡更不是滋味,如果哥哥少押一點,就不會輸那麼多。萬一輸光光,勢必又會叫他回去偷錢,這是他不想做的事。 輸錢的天河,情緒難免會激動,於是他又從口袋掏出一疊鈔票,用力朝桌上一放,催促大頭快一點發牌,但隨即又改變主意說:「換我來作莊!」 大頭把牌交給他,然後把剛才贏來的錢抽出二百塊,押在自己的面前,其他則放進口袋。 天河見狀,不高興地說:「你剛才贏我二千多塊,換我作莊,你竟然只押二百塊,你明明是給我難堪嘛!」 大頭反問他說:「我不是勸過你,不要賭那麼大嗎?現在輪到你作莊,我高興押多少就押多少,並沒有規定一次最少要押一千塊,難道不是這樣嗎?」(一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