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便宜行事
日常採買選購時,物美價廉的商品總讓人心情舒爽愉悅。身為消費者,常常第一眼就被價格吸引,這時如果再加上老闆的話術洗腦,身旁都是蜂擁搶購的人潮,一時之間就容易失去判斷力,沒能仔細檢查:商品是否有瑕疵?水果是否有碰撞?服飾是否有髒汙或掉線?失去冷靜思考的行動結果,不是買到劣質的商品,就是衝動買下不需要的物件。運作線上購物的電商平台,三不五時推出各式各樣名目的限時特惠搶購,也是類似的手法。 社區的地下室連續壁漏水問題嚴重,管委會開會了好幾次,終於達共識,招聘廠商進行整修。防水工程的細節繁瑣,非專業人員不容易理解。有的委員主張把工程交給他認識的換帖兄弟某某老闆,有的委員認為社區預算有限,選擇價格低的就好,何必花費上百萬整修?招標的過程出現漏洞。工期結束後,委請第三方專業公司驗收,發現問題百出。施工單位認為已經完工,管委會故意拖欠不付尾款,揚言到社區大門拉布條抗議。溝通無效的管委會無奈只能走上法律途徑。連續壁漏水問題呢?依舊沒有解決,而且還衍生出新的問題。 「一分錢,一分貨」其實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人心總是這樣,自我催眠,覺得自己幸運能撿到便宜。不然就是不願意思考太多,嫌麻煩,最好是「簡單、快速、方便」,當下對我有利就好!大腦的迴路可以走直線前進,又何必曲折迂迴?身體自動化的反應告訴我們:不必深入思考每個你面臨的選擇! 「便宜行事」索驥成語字典,其意為:經上級許可,不用請示而自己斟酌情形處理事務。簡化行政程序,自己見機行事,原是好意。但斟酌情形時,若是未能反覆細思辨別,挑出問題決策的核心和重點,便宜行事流於隨便,最後必然招致惡果。
-
綠色和平前哨站
爬了滿身的薜荔 成為你的保護色 歷史的演進 門口 嚴肅的衛哨 換成 酷炫攝影機 兩岸對峙時的十萬大軍 響徹雲霄的答數聲 如今 安在哉? 只剩空洞的和平 在心中 徘徊
-
思親文
身為長子的阿爸,生於物資缺乏經濟拮据傳統時代,年紀輕輕北上吃頭路打拚認真賺錢養家,肩上挑起了分擔家計弟妹求學生活的責任。個性隨和、隨性,總是不強出風頭,默默做事不求回報,給予大家庭贊同、愛、包容、照料,造就眾叔輩間和諧環境氛圍,這就是老二哲學,多麼有智慧啊!看在眼裏,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於交通部鐵路局服務,老爸一生奉獻給國家台鐵,起迄點基隆市,睡覺棲息各大定點宿舍,平常休假不定期,除夕幾乎很少回家吃團圓飯,如果有,吃完晚飯或隔天凌晨,就要搭列車上班次。把班次數字倒背如流是基本程序,曾經母親牽著小不點兒我稚嫩的手,約定算準時分在火車行駛停靠站家鄉通霄,將月台作媒介為了拿東西給媽媽說上幾句話,難得驚鴻一瞥卻已深烙在心頭,如此那麼的短暫時間聚合,往往外表顯露出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聽狂風怒號,真叫我心裡害怕! 爸呀!爸呀!我們多牽掛, 只要您早點兒回家,…… 就傅幼童,每當爸爸工作像在外面四處漂泊似的,心裡總會默念學生時期的國語課本〈只要您早回家〉,不假思索就能琅琅上口來壯膽,好讓我覺得心裡不孤單。和老爸總是東南西北、天馬行空無所不談,我們大家族十二生肖都齊全,同一生肖重複好幾位,還說誰和誰相差一、二輪……等等。 他最喜歡哼唱很有感觸的一首歌「車站」代表作,等待至退休日子含飴弄孫,這輩子,有始以來第一次父親節前夕當選模範父親,當天最佳男主角,咱ㄟ尊敬的、引以為傲的阿爸。過了十幾年後,「從容打烊交班了直到勒令歇業」,離世者開始啟程出發,去遠在天邊報到,在這裡的人用感恩、難忘不了的心遙祭。邇後,未來還會再團聚,只能這樣釋懷自己。 對於,已到天國無憂無慮生活,雲遊四海變幻無影無蹤,不管別人對您的評價如何……後悔、遺憾都過去成為歷史……接受世事無常,無論失去還是擁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蘇軾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父後些許年,但卻是要經歷多少波折,顯現賦予文字生命感傷懷父。紀念我最親愛偉大的爸爸,永遠想念、懷念……R.I.P.。
-
【小說連載】塗猴
那天,塗猴揹著一個大包袱,由馬嬸婆陪同,正式入贅於狗屎叔仔家,和春嬌結成夫妻。中午時,狗屎嬸仔特別煮了幾道菜,一方面感謝媒人馬嬸婆,另方面請來村長作見證。當村長看到塗猴的樣貌,不禁搖搖頭,心中更有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之感。但俗語不是說:「人不可貌相」麼?說不定將來是他們家的支柱。可是春嬌以為塗猴會像一般青年一樣,即使不必很帥,至少也要像個人樣,想不到竟是一隻名符其實的塗猴;不僅臉長如馬臉,鼻子也如同尚未剖開的大蒜頭,而且還有一排暴露在唇外的大黃牙,一旦開口說話,還會散發出一股讓人噁心的口臭味,簡直讓她失望透頂。 春嬌曾聽人說過,有骨氣的好男人,是不會改名換姓入贅於他人家的,願意入贅者,或許都是一些條件較差而娶不起妻的男人。如果母親能多生幾個兄弟姊妹,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一旦她長大,勢必會把她嫁人,而不是招來一個其貌不揚的贅婿。要她跟這種男人生活一輩子,教她怎麼能接受,真是情何以堪啊! 而這個人,除了是一個讓人看了就噁心的醜八怪,往後是否會取代年邁的父親,努力耕種,擔負著養家活口的責任?還是一條好高騖遠的懶惰蟲?她一點也不知道啊!萬一將來再生下一個跟他一樣馬臉、蒜頭鼻,滿口黃牙的孩子,那不知該怎麼辦?凡此,幾乎都是一個讓她擔心的未知數,也是心中揮不掉的夢魘。但仔細想想,這莫非就是她的命,是前世欠他的,今生今世注定要跟這種人生活一輩子,又能怨誰呢,難道能怨蒼天不公?(二)
-
【小說連載】塗猴
村人都知道,春嬌是狗屎叔仔的獨生女,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裡,為了傳宗接代,長大後只好替她招贅,以便延續他們家的香煙。倘若不做如此的安排,一旦沒有子嗣,便是絕後,或是所謂的「倒房」。尤其是傳統的鄉下地方,誰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事發生。 儘管春嬌長得亭亭玉立,面貌清麗、身材豐滿,又讀過幾年書,如此之條件,倘若想嫁人,勢必會吸引許多媒婆上門來說親。可是春嬌也並非沒有缺點,個性幾乎跟她母親一樣,不僅強勢,又有一股傲氣,有時竟蠻橫不講理。然而,無論她有多麼的「顧人怨」,或是一個「刺耙耙」的查某,一旦想嫁人,一定有男人搶著要;若想招贅,也不愁沒有男人找上門,唯一的必須經過她母親狗屎嬸仔的同意。如果她點頭,一切好說,假如「看袂佮目」,一切免談。她的婚姻及未來的幸福,可說完全操控在母親的手中。 雖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天經地義的事,嫁娶更是稀鬆平常,可是為什麼會有男人願意改名換姓入贅於別人家,也是俗稱的「去予人招」。其一莫非是家境清寒、兄弟又多,而娶不起妻,只好改名換姓去當人家的兒子,看人家的臉色工作和吃飯。其二是本身的條件差,不是智障就是肢體有缺陷,以致媒婆不敢上門幫他們說親,到了適婚年齡還是光棍一個。在不得已的情境下,只好找機會入贅,但通常都是女方比男方嚴重者才會被接納。總而言之,就是輕度殘障或智障的男子,入贅於重度女子之家。 或許,如果願意入贅的男子只是家貧而好手好腳、五官端正,人品又好,春嬌的母親勢必會接受,絕對不會替女兒招來一個殘障或智障的男子做為她的贅婿。儘管因家庭因素娶不起妻、想入贅的男人有之,可是要通過狗屎嬸仔這一關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她既強勢又有一對勢利眼,所以家裡重大的事幾乎都由她來作主,沒有狗屎叔仔插手的份,女兒的婚事由她主導也是理所當然,狗屎叔仔屁也不敢放一個。村人說他「驚某」、「無膦芭」,不僅沒有冤枉他,而且還是「實至名歸」。 那些專門幫人家牽紅線的媒婆,大部份都知道狗屎嬸仔的為人,所以沒人敢賺這份媒人錢,致使春嬌已三十好幾還是小姑獨處。眼看再過幾年女兒就要成為老姑婆,狗屎嬸仔想不著急也難啊。因此她放出風聲,只要替他們家春嬌介紹一個合適的贅婿,媒人錢和媒人肉加倍,所以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於是四面八方的媒婆,為了想賺取加倍的媒人錢和媒人肉紛紛出現,但想賺取狗屎嬸仔的大紅包,也沒有那麼簡單。經常讓她挑呀挑、選呀選,卻沒有一個讓她中意;甚至嫌東嫌西嫌媒婆沒有眼光,介紹的都是些沒有水準的「龜蛇鰗鰍」,難道把他們家春嬌當成是一個沒人要的老姑婆?媒婆們被她訓了一頓後,無不搖頭感嘆,想賺雙倍媒人錢的美夢也因此而破碎,最後竟一個個消聲匿跡不見蹤影。 可是歲月不饒人啊,春去秋來冬天到,無形中春嬌的青春,也因為母親的眼睛長在頭頂上而平白地浪費掉,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即使她依然過著忙碌的村姑生活,在家煮飯、洗衣、掃地以及餵養家畜與家禽,農忙時還得上山幫忙。因此就在繁忙的家事和農事中,度過每一個日夜晨昏,似乎忘了自己還是一個尚未出嫁的老姑娘。但她能怪誰呢?或許只能怨恨自己的緣分未到,以致意中人尚未出現。不,應該說是母親心目中的乘龍快婿不知在何方?還在四處尋覓中。 狗屎嬸仔眼見女兒即將成為老姑婆,想不替她著急也難啊。但著急歸著急,著急又有什麼用。如果再不找媒人幫她物色一個好對象,還想一直拖下去的話,女兒的幸福勢必會毀在她的手上,到時一定會落得一個千古罵名。而且女兒是要招贅,願意入贅的好青年難尋,總不能阿貓、阿狗,瘸子、傻子都好,這似乎也是她必須慎重挑選的最大原因。但是否因她的眼光過高、條件嚴苛而無人願意入贅?還是女兒的緣分真的未到?的確讓狗屎嬸仔傷透腦筋。 正當狗屎嬸仔極端失望而情緒低落時,等待賺雙倍媒人錢的馬嬸婆終於傳來好消息。她說鄰村有一位綽號叫塗猴的年輕人,家貧父母又早逝,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而且大哥年近四十還未婚,他與小弟亦已三十好幾,兄弟三人都是俗稱的「羅漢跤」或「十一哥」。若依傳統,老大為他們家族的長子,擔負著傳宗接代的任務,不可能入贅於他人家,如果三兄弟都想結婚,不知得等何年何日。但想入贅也必須等機會,並非馬上就可改名換姓入贅於他人家,做人家的兒子。 於是馬嬸婆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眼見良機不可失,就一味地想媒介這門親事,好獲取雙倍的媒人錢。因此她不斷地穿梭在兩個家庭中,發揮其三寸不爛之舌,希望能撮合這門親事。儘管塗猴不是狗屎嬸仔理想中的贅婿,但春嬌已三十好幾,沒有拖下去的本錢。一旦拖延下去而成為老姑婆,或許將來生育都有問題,遑論想替他們家傳宗接代、延續香煙。 從外貌看來,塗猴不僅有一張馬臉,又有一個蒜頭鼻,加上齒唇不能密合的暴牙,實在不能與漂亮的春嬌相匹配。可是他好手好腳、身體強壯,勢必有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能力,也絕對是一塊種田的好料子,日後只要辛勤耕耘,養家活口應無問題。倒是擔心春嬌的年紀已屬高齡,將來不知會不會受孕,萬一不能生下一男半女,香煙無人來延續,因此而倒房,教她如何向祖龕裡的列祖列宗交代。 即使塗猴其貌不揚,年紀又大了一點,但年輕的美男子並不能當飯吃,萬一沒人願意入贅而讓春嬌成為老姑婆,那才是狗屎嬸仔心中永遠的疼痛。於是她見良機不可失,沒有跟狗屎叔仔商量,也沒有經過春嬌的同意,就擅自做主替她訂下這門親事,並包了一個大紅包給馬嬸婆。老人家喜悅的形色溢於言表,心中卻也暗笑這個強勢的女人,竟然「揀啊揀,揀著一個老菜褶」,也就是挑來挑去,越挑越糟糕,挑到的竟是一個馬臉、蒜頭鼻又暴牙的醜男子,怎麼能跟春嬌這個美女相匹配。 但狗屎嬸仔似乎已管不了那麼多了,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不知得再等何時,而且春嬌也沒有再拖下去的本錢。趕快為她找一個男人是當務之急,只要不是「跛跤跛搖搖」的瘸子、或是傻裡傻氣的呆子就好,只要能生兒育女延續他們家的香煙,她的目的便已達成。雖然塗猴的長相較不起眼,可是醜男人決不會是花花公子,也不能把忠厚老實的人說是戇呆。假如讓這個家族無後,倘若讓春嬌成為沒有男人要的老姑婆,那才是她這輩子最大的罪過,祖龕裡的列祖列宗也不會原諒她的。所以她相信自己的決定不會錯,不必再徵詢任何人的意見,因為「十喙九頭貓啊!」人多嘴雜,意見愈多愈難以抉擇。(一)
-
童聲(斑剝紀事)
傾圮人生背後脊樑骨還直著 砲擊落石壓過的童年日夜反噬 一餐餐地瓜簽湯折磨味蕾思考面 胃酸咀嚼性的分析日子成份 端起過長淚水浸潤袖頭 天光撕開薄霧準備每次躡足巡禮 吃力盤點遺失夜的呼吸 門口埕迫不及待地裸露尿騷味裡 飢困童年七手八腳搬上永恆 上鎖麻繩冗長斑剝了記憶 註解那些翻牆逃過的茶餘笑料 命運無法循環複習 每則困難吞嚥的明天都能起草為詩 學習在春霧和冬風裡燃肌煮力 釣夏秋水聲及蟬鳴入菜祭奠 把苦楝和麻黃都有的故事入殮 童年就打包裝箱郵寄給自己 記得的那段 順光前溪的湧泉和水草摸索 透視圖象嵌進日漸風化眼神 流動波光粼粼如蛇牙劃到的小小血珠 翻騰童聲笑說水溫沁吻的戲弄癢著 牽牛而過夕陽細膩腳步輕緩 久久沒季節成份的心跳率頻仍 這截 縱使有淚 也在江湖 (稿費捐華山基金會)
-
我們都在等待人生中的知己
我們都在等待人生中的知己,知己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能最了解你、對你不離不棄、並帶給你歡笑。很慶幸我很早就知道而我人生的知己是「舞蹈」。 有人說:「學舞的孩子沒有童年」,而我認為舞蹈就是我的童年。期待幼稚園下課後的舞蹈課,雖然每次旁邊的同學總邊拉筋邊哭,也要壓腳背讓腳穿上舞鞋時能有美麗的線條、練肌肉的力量讓體態看起來更優美修長,只要想到有一天能成為穿上美麗芭蕾舞裙與硬鞋,在充滿聚光燈的舞台上表演,我就更加緊練習,希望那天趕快到來!第一次穿上練習用的芭蕾舞裙後,連吃飯也不離身。從那時開始,我的童年裡充滿著舞蹈。 因為知己難尋,因此我為知己燃燒生命、燃燒熱情。國小第一次參加舞蹈比賽,一天跳十個小時的舞,舞衣濕了換一件一天濕掉三件,身體酸痛貼上貼布繼續練習,腳磨破了包起來繼續跳舞,這些成為了家常便飯。兩個禮拜將一雙舞鞋跳壞是一種成就感,換上新的繼續努力。我熱愛舞蹈,因此即使很辛苦仍然樂此不疲,甚至從中獲得了許多成就感,成為了明天繼續努力的動力! 「幕起、燈亮、音樂走」比賽的過程中感受舞蹈在體內流竄,從心到手臂再到指尖,隨著古典音樂翩翩起舞,那是我和知己的獨處時光,感受相同的節奏,知己的想法由我的身體詮釋,好似全世界它最了解我。 「音樂漸弱、跳完最後一個動作、燈漸暗。」對我來說,比賽成績是其次,享受舞台才是最重要的,我喜歡在聚光燈下跳舞、喜歡跳完後大家熱情的拍手尖叫,舞蹈帶給我成就感,讓我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而我也在舞蹈中跳出自我,是舞蹈讓我更認識自己,是舞蹈帶給我自信,是舞蹈與我產生共鳴,舞蹈,是我的知己。 國小與國中數十場比賽及表演過程中,我總是享受著在舞台上的每分每秒,不管群舞或獨舞,對於強烈聚光燈的照射,我從未感到畏懼,我喜歡用舞蹈和觀眾溝通,同時也認為一生中一定要看過一次芭蕾舞表演,用心感受舞者想傳達的舞意。 有時舞蹈也帶給我挫折,當我有動作練不起來時,總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難免感到氣餒與難過,但我知道只要不斷的練習,總有一天我一定能克服它!將挫折化為努力的動力,與知己一起成長、進步,是難能可貴的。 所謂知己,是能心意相通、志同道合,將舞蹈融入身體中,體會沉浸在舞蹈中的心跳,輕快而熱情。之所以喜愛舞蹈,它不只是我的知己,更帶給我無數的成就感、榮耀、甚至是上百人的掌聲。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重要的知己陪伴成長、走過每個人生的重要時刻,很開心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重要知己,並且帶著知己譜出我獨一無二的童年。
-
開心果逗樂全家
晚餐過後,全家人聚在客廳裡一起享用甜美的水果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了。只不過今天老爸準備的水果有點跟平常不太一樣,是甘蔗喔。 當大夥兒啃得正賣力的時候,我們家那個素有「搞笑天王」之稱的小姪女,照例滑著她的溜冰鞋到處巡視,突然間她有如發現新大陸一般的驚奇,口中冒出了一句驚人之語:「是誰呀?把甘蔗的肉都吐出來啦,真是浪費!」我們一群人面面相覷,低頭望著紙盒裡的甘蔗渣,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家頓時笑得人仰馬翻,東倒西歪。 人口多,趣味也多,是我們家的特色。這個小魔女人小鬼大,原本還自以為逮到機會可以趁機修理我們大人一番,這下子可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咯。哈哈哈……還好本人晚餐沒有吃太多,我冒著差一點上演噴飯戲碼的危險,好好的給她上了一課:吃甘蔗是要吐渣的啦! 又有一次,依舊是晚餐時刻,不同的是當天家裡面來了不少客人,這個小妮子仍然駕著她的招牌溜冰鞋人前人後來往穿梭,一點也不怕生。好不容易老爸一聲令下:「吃飯囉!」只見她以飛快的速度滑進飯廳,技術真的是一流,使我不得不佩服起她來。接下來想必小丫頭是想展現她修練已久的「自己盛飯」的功夫,希望一舉博得滿堂彩。 豈料飯鍋一掀,她就噘起嘴一副老大不高興的樣子訓起人來:「是誰那麼貪心啦,把飯都快裝光了?」想不到孩子的小小腦袋瓜裡裝的就是直言不諱,往往「有話直說」便成了他們最天真的表現。為了安撫她的情緒,我只好趕緊跳出來自首:「冤枉啊!大人(五歲的大人),我只是先幫客人把飯裝好擺在桌上而已啦!」 想當然爾,這段飯前小插曲讓我們賓主盡歡,只不過從此小丫頭又多了個「開心果」的封號囉!
-
【生活諺語拼盤】九頓米糕無上算,一頓冷糜拿起來放
小溪與小雲兩人雖然是多年的好朋友,每天都一起上下學,假日時,也經常在住家附近的活動中心打球,只要有好吃的東西,小溪一定不會忘記小雲,一定會幫他留一份。雖然他們之間的關係密切,但這份情誼維繫不久就出現了變化,而變化來自於一包餅乾。 有一天,小溪的父親從日本旅遊回來,給了他一包餅乾。 喜歡把好東西與朋友分享的小溪帶著餅乾上學,但這一天小雲卻因為太晚起床了,他的母親怕他趕不及第一堂課,所以,特別騎車載他上學,他沒有與小溪一起走路上學,也沒有分享到小溪在上學途中分發給同學們吃的那袋餅乾。 小溪把餅乾都發完了,才想到沒有幫小雲留一份餅乾,內心也感到怪怪的,似乎有點過意不去。 小雲知道小溪今天上學時,曾經發餅乾給同學吃,卻沒幫他留一份時,也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小溪故意冷落他,於是,從那天開始也不想與小溪說話,而兩人的感情也慢慢疏遠了。 「小溪太不夠意思了,日本的餅乾呢,他竟然沒有幫我留一份,他的眼裡根本就沒有我這位朋友。」 當小溪聽到小雲的埋怨後,心情悶悶不樂,於是,把這件事告訴母親後,母親勸他放開心胸,不要放在心上。 「小雲怎麼會這樣呢?」小溪問。 「這就叫做『九頓米糕無上算,一頓冷糜拿起來放』!」 「我聽不懂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說,你請了某個人吃了九次的甜米糕,他都沒有感激你,即使你無意間請他吃了一回冷的稀飯,他就永遠擱在心上。」 「真的有這種人?」 「你那位同學小雲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怎麼辦?」 「從這件小事情,讓你看清一個人的品行,也許還不算是一件壞事呢!」 【講古】 台灣嫁娶習俗中,結婚當天女方回禮之一,就是用糯米、糖與紅豆一同蒸發的米糕!客家人嫁女兒時,少不了米糕的陪襯,希望藉由女方家長所準備的米糕,隨新娘送至男方餽贈親友,以分享小倆口的甜蜜。 米糕隨禮車載往男方家,等新娘進男方家門後,由男方在米糕上切下一大塊,剩下的就回禮給女方。男方將切下來的米糕再切成巴掌般大小的薄薄一片,於宴請賓客時,分送給每一位賓客! 米糕,除了婚禮中的必備甜點外,也是台灣的小吃之一。在台南,最早的米糕店是有近百年歷史的小南米糕,目前由第4代接手經營,因為受邀請參加前總統陳水扁故鄉台南小吃美食展而聲名遠播。 ◆ 冷糜,就是冷粥,冷稀飯。 農業社會時,生活普遍困苦,多數人家都無法三餐吃飯,大部分都是吃稀飯過日子;一來是因為煮飯必須用更多的米,而煮粥卻可以省下一些米,於是,水加多了,一頓飯的米往往可以煮三頓的粥,可以讓更多人吃飽。 客人來訪時,吃稀飯無關面子問題,也不失禮,因為當時的環境如此,如果你端出的是冷卻的粥,麻煩就來了。熱騰騰的粥比較容易下嚥,而冷卻之後的粥,卻讓多數人無法下嚥,於是,坊間民眾才會以「冷糜」來形容不受歡迎的事物。 那段物質生活不富裕的日子,除了逢年過節或一些特殊的日子之外,一般家庭很少吃飯,都靠粥來過日子,即使是吃飯,掀開鍋蓋,你會發現那是摻了很多番薯的飯,番薯比飯多。當時的人吃膩了番薯,看到番薯會不自覺皺起眉頭;現代人想吃番薯飯已不容易,因為番薯的價格比米還貴,讓從五十年代一路走來的人無限感慨!
-
走上屬於自己的路
年後從金門返回台北,時序二月,台北的雨下了將近整個月,天寒地凍。金門的天氣很冷,是入冬以來我覺得最冷的幾天,下著滴滴答答的雨,凍寒到四肢沒有溫度的那種,即便冬天都穿裙子的我,也終於有幾天是換上長褲。 回家後吃著各種媽媽作的傳統年節料理,連續的雨天,屋簷外雨聲滴滴,因為疫情嚴峻的關係,我們一直待在家,也沒有像前二年那樣打麻將,經過一年常常不能相聚的疫情時光,難得回家相聚,大家只是不斷吃飯泡茶聊天,三餐飯後總會煮一壺水,沏一杯茶,把腳縮在褲管裡,窩著這樣聊過了五天。 今年特別有趣的是,深夜時,等爸媽都入睡了 ,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聚集起來吃宵夜,聊著天喝點小酒,聊到兒時青春記憶,總有許多共鳴,有時一邊大笑又一邊壓低聲音,深怕吵醒樓上的爸媽。 從台北買了一蘭拉麵的自煮包帶回金門,這幾天夜裡我們煮起熱湯拉麵、煎干貝、白斬雞、嗆蟹下酒,我們六七個人,邊擔心著體重邊禁不住誘惑,鄰近餐桌的窗戶旁栽種的吉野櫻,這幾日正好開花。 小孩們已經可以自己玩在一起,24小時都跟表哥黏在一起,吃喝睡玩都跑到三樓去不見人影,最後一天還淚眼汪汪問我,能不能換機票晚點再回台北,金門就這樣滋養了我們,不只有體重。 轉眼年節收假,準備開工的心情卻非常坦然;年前我轉換跑道新工作,把特休都用完,提前放了一週,於是這個年假很長,可時間卻沒有特別為我停留,一溜煙也是這樣就過,於是對我而言,快樂是瞬間,忐忑也是瞬間,既然如此,處之泰然。 年前很多朋友關心我的新工作,得到的反應很兩極,有擔心有祝福,前者大部分是原來的同事,認為我要跳出了舒適圈,不理解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擔心我換了更辛苦的工作,後者是以前要好的朋友,都主動的告訴我,以妳的才華本就不應該留在這樣的舒適圈。 先生是屬於後者,我很慶幸他從我萌生這樣的念頭起,就一直支持我,當然,現實層面也是職務薪水福利制度都明顯的更好,時間卻一樣朝九晚五能接小孩煮飯,才會選擇轉職,對我而言其實還是舒適圈,我已非少年。 前幾天,跟相差了十歲的弟弟聊到夢想,他問我,妳有夢想嗎,我當下對這個問題不解,問他所謂的夢想指的是什麼,他說譬如當空姐或開一家店,不管現在能不能做到,但心中曾有的夢,後來抽絲剝繭的,才發現,其實我曾經想當作家,寫粉專是我夢想的實踐初步,也許我一直寫一直寫,終有一日我可以聚焦在某一個觀點上創作出書。 只是想做的事跟現實,現在都要納入考量,比重上甚至是現實比較重,夢想只能慢慢來,如果我年少艾艾,如果我沒有小小孩,但二者也能相輔相成,至少我沒有衝突沒有遺憾,一直都處於最好的狀態,也不是狀態真的完美,而是我已經有面對這些情況的心理素質,總能笑著前進。 畢竟我離純真歲月已經太遠,新工作只有前景跟大餅是無法打動我的,就像如果另一半只出張嘴說他會愛妳到永遠,遠不如真實的付出與支持動人,也非常感謝我竟如此的幸運,有一個這麼堅實的後盾。
-
聯絡簿裡的釉亮青春
聯絡簿,是校方與家長溝通的橋樑,又依高中、國中、國小的階段,內容略有小異,格式的簡繁與年級成反比。 日期、天氣、心情臉譜、科目作業、測驗範圍、成績、攜帶物品、到校離校時間、生活札記、親師留言、家長簽章、導師簽章等等,是基本格式欄位。 就升學的國中而言,天馬行空的「短文手札」創作,是學子靈光乍現、袒裎胸臆裸露之灘域,沙裡金,水中珠,對於希冀分享孩子在校發想的家長而言,最是芬芳誘人。 賀爾蒙激生亂竄的青春期,視角所見的世界,有壓擠、有誇放、有斜縮、有拋大。對於座椅上常發呆冥想的學子而言,教室窗外小鳥的唧啾吱喳,囀囀聲聲呼喚。教室好小,操場好大,穹空更是遼闊;翱翔翱翔再翱翔,御風而行騰雲而遊;尋找小宇宙,仰望小謬思;就在下課十分鐘,且佯裝扮成精緻的詩人、曠放的散文者、上帝似的小說手,讓滿溢的想像塗彩美麗的蔚藍。 自小在開放空氣大聲言笑、想像漫爆、以筆代言的詣兒,聯絡簿的札記抒寫,持續他光怪陸離的醇真奇想;俏皮寓理的文字配以稚拙憨樸的漫畫,塞爆方寸侷促的「校園軼聞」。 握著紅筆點送眉批的班導鈺奩老師,是視之為明日之星的守護者,每每彎出上揚嘴弧,啼笑皆非莫可奈何的批簽:「詣啊!聰明加上努力才能致勝啊!」「我真好奇,如果你盡全力,而不必截長補短的時候,那會是什麼樣的境界啊?令我有無法想像的感覺。」師生嘻哈誨育的對話,且收馴服之效。 詣兒懇受雨露之霑亦不忘師恩,忝摘全年級段考之冠,以增師光;基測成為「建中」新鮮人回報母校;這美好的一切,同時擦亮了詣兒的釉亮青春。
-
《王爺廟旁糊紙店》自序
去年回台灣,沒料到過不久防疫出現破口,疫情蔓延迅速,防疫由二級提升為三級。並實施實聯制,進入商店、公共場所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戴口罩,不可集會、聚餐。甚至,已訂好機票,計劃返金探望母親的行程也被迫取消。因此,待在台北的時間多了,就利用時間整理近年寫的文章,沒想到字數又有七萬字左右,又可出新書了。於是將所有文章仔細看過一遍,像似為計劃出版的書做了一次校對。 《王爺廟旁糊紙店》,書中文章有兩種形式,一為原稱為「拾穗集」系列的短文25篇,是對事物的感想與記錄。每篇約四、五百字,並附有一張照片。像似一種日常生活的紀實及調劑,給平靜無波的日子帶來了陣陣漣漪。試舉幾個例子:「袖珍風獅爺」,描述小金門西方社區廟宇角落一尊風獅爺,故鄉風獅爺至少有數十尊,而如此袖珍的體型不多。「創意稻草人」,是山西村一大厝旁以衣架模特兒當作稻草人的創意來驅趕鳥兒,照顧屋旁小菜園的有趣畫面。「散塔露西亞」,為不期而遇那布勒斯一家餐廳的侍者,高歌義大利民謠散塔露西亞的迷人歌聲。「日本新年活動及裝飾」,適值農曆新年,於東京見到的新年裝飾,有些住家在門楣上放置草繩編成的飾物或插松樹枝來辟邪。「大地盡頭」,為葡萄牙海岸洛卡岬,號稱為歐洲大陸最西端的陸地;站在懸崖邊,望著大西洋,汪洋萬頃波瀾壯闊。 另一為純文字,每篇約為一千兩百字左右,有五十篇。其一,為返台的所見所思所感,如:「尋訪往日記憶與青春」回憶昔日故鄉的種種,可謂滄海桑田世事多變。「山中景色」為遊覽有千島湖之稱的翡翠水庫,這裡重巒疊障景色秀麗。「變遷」由一家打鐵店引發感嘆時光飛逝,景物變遷。其二,為各地旅遊的感觸與心得,如:「訪烏菲茲美術館」實際觀賞心儀已久的藝術大師作品,一次興奮愉悅的旅程。「我獨自跟團的經驗」述說著近些年獨自跟團的旅行經驗,分享自己跟團的種種。「回味布拉格」布拉格是一座古蹟豐厚的美麗城市,古老的查理大橋、蜿蜒的伏塔瓦河、高聳的教堂,令人回味無窮。其三,為旅居溫哥華的生活記錄,加拿大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享受大自然是此地生活的必要。文章中:「感受大自然的呼吸」、「自然原始的博溫島」、「秋日楓紅」、「路上的櫻花樹」等,皆為有關大自然的描述。其四,面對疫情的回應與記錄。已持續兩年多的疫情,至今仍沒有止息的傾向,對整個世界的傷害影響是巨大的,這些篇章試著做些片語隻字記載,如:「自我隔離雜記」、「疫情下的調劑」、「窗外的景物」、「疫情下理髮記」等。這些純文字,後來發現有些篇章若附了圖片將使得內容更為生動,因此,又擇優選了些照片,希望能為文章增加深度及質感。 我熱愛文學與藝術,一直以來,喜歡在文藝裡追逐探險,而文藝對我不薄,毫不吝惜回報以驚喜及收穫。無疑的,《王爺廟旁糊紙店》的所有篇章,又是我一次馳騁於文藝世界的探索過程。記得多年前寫部落格,入圍「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需回應一篇感言。當時我的回復是「無意中加入城邦部落格,這一年多來,我像回到童年般喜樂戲耍的日子,在一望無垠的沙灘上,拎著小桶拿著小鏟,挖著沙子撿拾貝殼。在城邦部落格蘊藏豐富的沙灘上,我赤足沁著清涼的海水,經常挖到優美的詩篇、雋永的文字、美麗的圖片、迷人的旅遊等。過程中,我獲得無數亮麗璀璨的貝殼,且常有意料之外的驚喜。」透露出長久以來,我喜歡於文藝沙灘上撿拾尋覓貝殼的心意。 可以說,文學與藝術就像是我生活中的雙翼,引領我的想像翱翔於無邊無際的天地。雖然,沒有傲人的成就可言,但其過程令我感到富足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