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青 春
雨後欲晴,荷塘池水一片潔淨清爽。今年荷花來得慢,雖然五月底了,荷塘仍只漂浮著幾片荷葉。 荷塘旁平台外有長椅,多數坐著老人家或外傭陪著的長者,眼光飄向史博館紅牆或遠方的林林木木,雖然收不住他們瞭望的眼光,心中可能也沒甚麼遠景了。 只有池畔平台欄杆前,站立一對高中生男女,男的是建中生,女的是小綠綠,男的手繞過女的腰背,看著池中漸漸要擴展的荷葉,不知在細語著甚麼,或許在說,不久池中便會長出田田蓮葉的美麗荷花,池裡將眾荷喧嘩,爭紅鬥豔的,這是荷塘一年中,最象徵青春活躍的季節。 看著他(她)倆親暱的背影,老人家都想著,這就是青春的影子呀!我們的青春,卻已消失在年年瞭望的歲月中了。
-
甜蜜的負擔
減肥尚未成功,吾輩仍須努力,但凡澱粉、油炸和甜食,都可以咬牙不吃,使鏟肉大業「中道崩殂」的-珍珠奶茶,卻似令人「生死不渝」。 粉圓的Q彈搭上濃郁的奶茶,勾人心魄,不是我缺乏自制力,而是珍奶威力無窮,在國內引起了春水堂與翰林茶館的專利大戰,在國外則火遍亞洲殺進歐美,Boba一詞還被收入牛津英語詞典,成了另類的台灣之光,完全不怪我不夠自律,而是珍奶太迷人。 跟珍奶結下不解之緣的時期是在國中,那是個銅板巨大化時代,珍奶加雞排,真的只要50元。國三衝刺期的夜晚,總少不了一杯珍奶。後來交女朋友了,珍奶從一人一杯,變成了兩個人喝一杯,說也奇怪,喝的量變少了,卻總覺得喝起來更甜了。 出了社會仍戒不掉珍奶,被主管訓被老闆罵被客戶電,總需要來上一杯珍奶撫慰。金榜題名締結良緣喜獲麟兒,也得來上一杯珍奶。它就默默的支持著你,只是隨著年紀增長,全糖微糖到現在的無糖,對健康成了甜蜜的負擔,仍戒不掉這生命中小確幸。 沒有什麼煩惱,是一杯珍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再來一杯吧!
-
【小說連載】 大箍呆
大箍呆由衷地回應他說:「即使頭髮抹了一點油,但很快就會沾滿田裡的泥沙,所以我永遠記得我是一個打赤腳的農夫,不能跟你相提並論。可是我始終沒有忘記你當年來迎娶秀香時那副模樣,除了穿西裝、打領帶又穿皮鞋,頭髮竟然梳起最流行的波浪型,據說那是用火鉗燙的,而且還戴了鐵力士名錶,真像是一個花花公子,不知羨慕多少待字閨中的女孩子。要不是秀香的美麗蓋過你身上的行頭,你們兩個還真是不搭配。說真的,秀香能嫁給你是她的福氣,你能娶到秀香也是你的福氣,你們有一個有錢又開明的母親,更是你們共同的福氣!」 「那要感謝你的成全。」 「我不能讓一個可憐的女孩子,再跟我受苦受難,為她找一個好婆家是我對她的承諾。她能成為你們家的一員,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因為你和美卿姨都疼愛她,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她享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我也敢於如此說,秀香絕對是一個賢妻良母,希望你們相互包容、相互疼惜。」 「這點我能體會得到,我絕對不會辜負你對我們的期望。」 大箍呆弓起食指說:「如果敢不聽話,小心我彈你的耳朵!」 西安笑著說:「我之前叫你昆山,現在叫你昆山哥,從來沒有叫過你一聲大箍呆,你怎麼能彈我的耳朵呢?」 「時間過得真快,大箍呆被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叫了好幾年了,西安啊,你憑良心說,我像不像大箍呆?」 「你是大智若愚、深藏不露啊!」 「我是一個沒有讀過幾年書的種田人,聽不懂你的話。」 「有一個謎語叫『水仙不開花』,既然你是農夫應該知道才對。」 「如果我知道,水仙一定會開花,沒有不開花的道理。」 「裝蒜!」 兩人情不自禁地相視而笑。(一九二)
-
【浯居吾述】林園與埋劍山丘,一人獨遊姑蘇城
此時是2002年的初夏,體驗了人生第一次或許也會是唯一的一次夜宿京杭大運河,帶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了夢裡的江南小鎮-姑蘇城。經過稍稍打盹補眠之後,約莫十點左右時醒了過來,想著早餐時同船新識友人的行程建議,翻翻手上的地圖後,今天打算不貪多,就拙政園、虎丘和寒山寺三處,再加個玄妙觀周遭的美食街當晚餐,就近遊個小半天。出門前問了櫃台服務員去拙政園的公交車怎搭?她客氣的答說:「去拙政園的公交車酒店出門左拐,第一個馬路口對面的站牌等2路公交即可,車子蠻多的、路程也就20來分鐘吧!」 來這之前,關於姑蘇城我的印象大概就是:住在姑蘇曼陀山莊的王語嫣、張繼的《楓橋夜泊》和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的逸事。來了才知這座城市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有了歷史的記載,就是白居易詩中的「吳宮」,亦即春秋戰國時代吳國的王宮所在-闔閭城。相傳吳王夫差為西施修建了「館娃宮」和「姑蘇台」,於是這個城市就有了「姑蘇城」的稱呼。今日身無旁人,沿襲著杭州時的好心情,且做個江湖獨遊客漫遊姑蘇城。 如同服務員的提示,沒一會工夫公車就出現在眼前。我所在的這一區是蘇州的老城區,一路上我攤開著地圖對照著路上的風景。街道上並沒有高樓大廈,大多是略帶褐色的青瓦與灰白色牆的民居,途經一條小河、河上船夫搖著槳,一下子仿佛搭乘了時光機將自己帶回了書中所描述的古代江南。不久後便經過了網師園,雖然在此之前我並沒聽過此一林園,但在1997年時就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想必有其重要性。不遠處出現兩座佛塔,是建於唐代的羅漢塔。在雙塔旁的公園等了一個紅燈後,連續拐了兩個彎後又直直的往前進,玄妙觀就出現在左前方不遠處。根據手上的地圖顯示,拙政園就快到了!於是我往前移至公車門附近,深怕自己過站而不知。公車下車處離拙政園不過數十公尺遠,做為中國四大名園之首,據說是日本人曾最愛的園林,曾經想花二億人民幣將其買下但遭到回絕。 拙政園的入口處買了一張32人民幣的門票,大大的門票上印著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點……,說明了此林園的地位崇高。入口處的「拙政園」三個字是由陸小曼的老師汪星伯寫的,進入大門的園行入口上方則雕刻「通幽」二字,令人萬分期待的「曲徑通幽」映入眼簾將會是什麼景色?一進門一座假山擋在眼前稱之為「抑景」,風景就藏在這山的後面。我跟在一隊約莫十人的小旅行團,聽著當地導遊的解說,否則在今天早上之前拙政園這個名字還未曾在我人生的經驗裡出現過。若不旁聽點什麼,恐怕這趟我只能是走馬看花。 經過了掛著「冰玉壺」書法的迎賓館,旁邊則是一座名為「嘉實亭」的涼亭,從亭子的窗口看出去就是剛剛那一座假山。聽到導遊說,整座園子內房間的窗子都會把景緻收納入簾,得佇足看一看古人的巧思。下了涼亭的台階,地板是細碎的石板路,在抵達下一個台階前確是大石塊組成,模仿海浪而成的「澀浪」。人無法踏在浪上,於是就有了這個巧思!循階而上穿過拱門,眼前是稀疏的林子中間有座兩層疊成的建築,其中有一口井名為「天泉」。元朝時此處為一座寺廟於元末時被毀,直到明朝御史王獻臣在四十歲那年辭官返鄉,請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設計此宅子。宅子取名為「拙政」,意思是王獻臣自認不諳官場、不適合朝堂,故早早引退歸鄉。 說到吳中四大才子幼時曾聽老母親提過幾次,那便是: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其中又以唐寅(唐伯虎)最有名,而他之所以有名氣全拜民間傳說之故。才高八斗、風流倜儻,傳說中的「唐伯虎點秋香」更是被拍成許多戲劇,成了他個人的「形象名片」。但真實世界的他卻是奇慘無比!雖然他確實真才實學,但在他二十四歲那年父親、妻子先後去世,緊接著隔年母親和妹妹也病故,面對如此巨大的打擊,誰能不自暴自棄。好不容易在好友的祝枝山的鼓勵下,摘下了戊午年應天府的鄉試-解元。卻在隔年的會考被誣陷考試舞弊下獄,從此與科舉絕緣。往後餘生他在蘇州城北築室桃花塢,靠為他人作畫為生,他的畫作裡不乏古今仕女生活,因此奠定了他的形象。至於「唐伯虎點秋香」則完全係屬杜撰,在姑蘇城聽到唐伯虎的真實故事,更多的感概與同情。園中有一處名為「荷風四面亭」,沿著旁邊的池塘四周總共種了五棵柳樹,用以致敬「五柳先生」陶淵明。旁邊有一棟樓名為「見山樓」取名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足見王獻臣對於陶淵明的推崇。 根據統計蘇州官方統計,姑蘇城在唐代出了十二個狀元、宋代十個、明代八個,清代則高達廿八個。這裡大概是全中國最會科考的地方吧!不過會考試,不代表他們的官場能順風順水,於是許多懷才不遇或不想在官場上鉤心鬥角的文人選擇早早退隱,回到老家建起了一座座的林園,才造就了現今蘇州林園為世界之最的美名。林園裡山水、林花和尖閣高樓,乃至遠方的佛塔等都被濃縮到一個庭園裡,令人不禁起了妄想,希望有生之年能給自己一個小庭園。時間接近正午是大家用餐時間,園裡人潮暫時退去的時機,憑著剛剛的記憶我拿起相機四處留下這難得的美景。我悠晃到一點半才離開,到附近的小食堂點了晚乾麵、小籠湯包和蛋花湯,並且將剛剛所聽所見約略記在隨身筆記本裡。 飽餐之後我折回拙政園門口搭成「游2」路公車,在路上我隨手買了小點心和一罐瓶裝水。虎丘在姑蘇城外,公車經過了北寺塔後上了平門橋,橋下船而划過,一眼望去果真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風貌。姑蘇的美就像當初為其命名的緣故一樣,無怪乎人們說生得在蘇杭。過了橋車子經過了蘇州火車站前,幾個拎著大包小包的乘客擠上車來,車裡的氣氛瞬間熱鬧了起來,我開始擔心被擋在後排座位的我會不會錯過下車點。車子先是過了立體交流道,轉了幾個彎經過了留園,還好許多乘客都在此下車,頓時之間車子清空了許多,剛剛的擔心成了多餘了!真不知道自己為了這種「愛操煩、窮緊張」的性格,給自己平白無故的帶來了多少無謂的壞心情。 過了留園後沒多久車子就抵達了我的目的地!在虎丘門口,我聽到當地導遊拿著擴音器大聲的對自己的遊客說:「現存姑蘇老城區的八座城門就是當時伍子胥所建的,而虎丘之巔更是吳王闔閭的墓地,目的上方的俗稱虎丘塔的雲巖寺塔就建在目的之上。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繼位者夫差徵調十萬軍民施工,並使用大象運輸,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靈柩外套銅槨三重,池中灌注水銀,以金鳧玉雁隨葬,並將闔閭生前喜愛的扁諸劍、魚腸劍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於幽宮深處。傳說葬後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光光聽到這些解說就足以讓我精神為之一振,於是長年閱讀過的武俠小說中的情節紛紛湧上心頭。 2001年時虎丘的門票要23人民幣,門票設計成明信片,並且以附上郵資60分(即6毛錢)。六角!這個數字當下看起來有點怪怪的,原來「角」這個錢幣單位已經消失數十年之久了。記得讀小學時的台幣還有一角和伍角,金門話裡還有「一先錢」應該是來自南洋的「one cent」。而在這裡一籠「二兩的無錫小籠」只要一元兩毛錢、豆漿一杯也就五毛錢,付錢的時候感覺有點不能適應。 虎丘的入口處是一個純粹花崗石岩盤的大廣場,兩旁卻是參天大樹。廣場的盡頭是石階,而我竟想起了前些剛看完的港劇《笑傲江湖》中,主角令狐沖被華山逐出師門佇立於走出山門時的畫面,莫非就是在此處取景的?登上石階兩三階後,便看到後方兩座矮矮的石塔,讓畫面看起來也像似少林寺。不知何故?這些武俠劇的畫面在腦海裡盤旋不止。我想大概是被姑蘇這座千年古城的韻味給感染了!這巨大的岩盤又稱「海湧石」,遠古時候這裡便是臨海,海水湧上時除了虎丘此處均被海水給淹沒了,所以虎丘才有了海湧石的名稱。當然也才有伍子胥被夫差處決之後,將其屍首拋入海裡,成了浙江潮的傳說。 抬頭仰望即是俗稱的虎丘塔,但其實此塔與闔閭並無關係!現存的雲岩寺塔建於五代時的後周顯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迄今已超過千年。由於此塔傾斜3.5度,而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然而比薩斜塔的完工時間較雲岩寺塔整整晚了兩百年以上,只因為比薩斜塔較具知名度就得依附其名,實在令人為之打抱不平。近觀此塔之前先到了劍池,我在劍池前佇立良久,對武俠癡迷的我而言,「三千劍冢」就在眼前,內心必然澎湃不已。 走近虎丘塔感受這千年古塔的氣息後,看了看時間該是揮別虎丘,前往國文課本上的楓橋與寒山寺的時間了!走到出口處,找了一塊大石頭,一邊看著虎丘塔,一邊喝水、吃點蘇州的小甜點,做為本處訪古尋幽的句點。
-
【小說連載】大箍呆
雖然媒人說,林美女家事農事樣樣行,但她是否願意為她癱瘓在床的婆婆把屎把尿,還是一個未知數,假若不願意,誰也無法強迫她去做。即使餵食是最基本的孝道,然則沒有明文規定媳婦一定要替婆婆擦拭沾在身上的糞便,還要幫她清洗沾滿臭屎味的衣褲,除非是一個恪守傳統倫理道德的孝媳,才會有如此的能耐。換言之,假如遇到的是一個事事計較的惡媳婦,除了會用不當的言語忤逆公婆,甚至以暴力相向者亦有之。倘若如此,到時這份服侍娘的苦差事,仍然要落在昆山哥的身上。 儘管娘之前不當的行為,已受到老天爺的懲罰,讓她中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這是否是她該承受的業障,她不得而知,所以不能任意猜測或胡說八道。然而,上蒼理應體恤其子女的辛勞,不該再把苦難加諸於他們身上,如此,對他們來說或許才算公平。但事情既已發生,除非撐開心胸坦然面對,要不,又能奈何呢?倘若放任自己的親娘在床上自生自滅,身為其子女者,難道不會感到內疚?難道不會遭受天譴? 不一會大箍呆理髮回來了,他竟然聽妹婿的話,請理髮師為他抹了一點髮腊,而且四六分邊,增添他不少帥氣。 正在拔雞毛的西安見狀後興奮地誇讚他說:「昆山哥,聽我的話絕對不會錯,你看看,你理過髮後有多好看,尤其是抹了髮腊又四六分邊,簡直像電影明星,真帥、真帥啊!」(一九一)
-
草莓月亮下的團聚
今夜,天空端出一盞紅潤果實, 不是太陽的餘燼, 也非誰打翻的染紅夢語, 而是季節最甜的一句話── 草莓月亮。 她羞澀地從山背走來, 裙擺曳著初夏的氣息, 一顆熟透的心, 懸在六月的高枝, 輕輕低語:「來吧!看我,只在這時。」 我拉著阿嬤的手, 那雙紋理如老樹皮的手, 那曾捧過千斤歲月、萬口飯湯的手, 我們肩並著肩,雙手合掌, 對著這果紅果紅的光芒祈願── 願您的腰背不再疼, 願您的夢仍香甜, 願您的笑聲,如月光長明。 草莓月亮,不只是月亮, 她是北美原住民的祈禱書, 是神話裡盛滿感恩的果盤, 是藏在一籃豐收裡的柔光與祝詞。 她一次次升高, 一次次紅得更深, 紅得像時光最後一刻的溫柔, 紅得像生命最想留住的溫存。 不要錯過她, 不要用忙碌交換永恆的缺席。 今晚,她是天的信差, 傳遞「珍惜」兩字, 給每一個尚能牽起親人之手的人。 在這片刻的奇景裡, 我們與歲月言和, 與家人團圓, 與草莓月亮,共守這無聲的祝福。
-
玩笑開大了
在美國念書時,我與一位台灣同學住在同一棟社區大樓,因此我們常結伴念書或是到超市採購。那位台灣同學相當熱心助人,有次他到一位中國女同學的家幫忙組裝家具,被另一個喜歡開玩笑的同學看到,那位同學便時常拿這件事對他開感情方面的玩笑。 起初大家也都一笑置之,直到又有一次我跟那位台灣同學從超市回家的路上,因為他喜歡布置家裡,便在超市買了一束花,剛好又被那位喜歡開玩笑的同學看到,那位同學自以為幽默,便開始造謠那個台灣同學買花束送給那位中國女同學。 沒想到這件事情在留學生群組傳開,也造成那位女同學的困擾,台灣同學相當生氣,便從此與那位喜歡開玩笑的同學絕交。事後我也稍微責難了那個愛亂說話的同學,學生圈子小,任何事情都傳得很快,還可能被無限誇大。 這件事正應驗了「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的道理,有時一個玩笑,最後可能演變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
家擁王者香
內人熱衷種植花木,尤其喜愛栽養蘭花。因此,我們家現在養了近四十盆的「王者香」。 「王者香」意為「王者之香」,是蘭花的別名。緣於其香氣馥郁,乃被譽為「國香」、「王者香」。漢蔡邕《琴操.猗蘭操》有記載:「孔子自衛返魯,過隱谷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另孔子《家語》也記載:「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明周履靖《蘭》也有「欲擷騷人佩,能遺王者香」的詩句。自此,「王者香」成了儒家人人心中高風亮節的代表花朵。 深植在文化藝術中的蘭花 我家養蘭,當然主要是因為蘭花帶著一種高潔的個性與渾厚的內在、同時融入了自然與人文,滋潤我們的不只是美麗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如詩如畫的生命情懷與淵遠流長的文化意涵。除此之外,蘭花對我家而言還具有一層親人傳承的特殊意義;我岳家原也住在新竹,岳父在世時喜歡蘭花,養了幾盆嘉德麗亞,有單一大朵的,也有多朵整盆小花的。岳父辭世後,岳家遷居台北,這些花就留在新竹由我們照顧。睹花思親,我和內人就更加珍惜並盡心養護了。 我家二樓有一長方形尚稱寬綽的露台,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正適合蘭花的生長。內人就請鐵匠鑄了幾根鋼柱,固定在女兒牆上,再架上幾根橫樑,把一半的空間覆以黑網,佈置成簡單的蘭架,就這樣讓我家數十盆的「王者香」不致流離失所。 只是,風城以風聞名,冬天一到,東北季風鬼哭神號,威猛凜烈,稍不留神,蘭葉或花朵常會被吹黃或枯落;夏天的酷熱又像「火燒埔」(閩南語喻如火燒原野般的燠熱),雖有黑網覆蓋,仍不足以抵擋蘭葉被烈日曝曬焦枯凋萎的危機;而當春夏之交,乍暖還寒,尤其當梅雨季節來臨時,往往電光火石,雷雨交加,天氣變化激烈,同樣不利蘭花的生長。這些情況都需靠人工搬上搬下,移進移出,才能「趨吉避凶」。 換盆汰弱重見生機 我家蘭花除了自家老欉繁殖,有一些則是友人好心送養,日積月累,愈養愈多,很多老株已經是「人老珠黃」,沒有開花能力,尸位素餐,枉費天天澆水,徒勞無功。因此,內人就在去年春天下定決心,挪出一段時日與我聯手徹底整頓一番。我負責把老盆撬開;內人負責汰弱留強及移植新盆工作。撬開老盆看似簡單,其實時日太久盤根錯節,根深柢固,沒有粗錐鐵鎚使勁敲打還不能竟其功咧!內人把汰除後留下的「潛力股」移換新盆,先用軟鐵絲把新枝芽「五花大綁」綑紮固定在兩邊的盆把上,並裝填入新購的蛇木,使其乖乖聽話,不致東倒西歪。幾天後,待新芽長出、根部也穩固了,才逐漸「鬆綁」,讓其自然生長。這可是一件頗費工夫的工程,多虧內人耐心「侍候」,才能大功告成。經過這次大整頓後,目前我們留存有三十八盆各式各樣的蘭花,包括素心蘭、嘉德麗亞、石斛蘭、蝴蝶蘭、毬蘭等等。花不名貴;但花開仍然悅目,花香依舊迷人。 由於大部份蘭花經過去年的一番移盆「大手術」,今年幾乎都在休養生息,不見花影。只有前陣子一盆沒移盆的素心蘭,貼心地穿著澄黃鮮明的衣裳、像是「跳舞的女郎」前來聊表慰藉之外;這一陣子就剩兩盆蝴蝶蘭抽枝突蕾、迎風招展、搖曳生姿、差堪告慰了! 翩翩飛舞的蝴蝶蘭 蝴蝶蘭屬是蘭科下的一個屬,包含約九十一種蘭科植物。其拉丁文學名是由希臘語phalaina和opsis構成,因為其花外形與蝴蝶相似,故名。(參見維基百科) 我家喜歡蝴蝶蘭基於它象徵兩層特殊的意義: 其一、幸褔飛來:蝴蝶蘭是蘭花中主要的、也是最多樣化的一種,象徵幸褔和美好。開花時,像是破蛹而出的蝴蝶,翩翩起舞;而蝴蝶斑爛多彩的翅膀和輕盈飛舞的姿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給人一種溫馨祥和的喜悅。所以蝴蝶蘭的開花就像蝴蝶飛來,給人幸褔的感覺。 其二、純潔的愛:蝴蝶蘭代表純潔的愛情和珍貴的友情,特別是白色大花的蝴蝶蘭,有些國家更是當作高貴的象徵;在風水學中,蝴蝶蘭也被視為是招財進寶的象徵,適合擺放於辦公室、客廳或是玄關,為空間帶來和諧與繁榮。因此常常會被作為開幕花禮或升職花禮,展現高雅與貴氣,同時象徵祝褔新的開始和未來的成功。 蝴蝶蘭一年可以開一至兩次花,甚至更多。花期主要在春節前後,觀賞期可長達二至三個月。我家今年僅有開花的兩盆卻是在暮春時節才姍姍來遲,對空窗期缺花的我家而言,它倆的降臨,已使我們倍感可貴,從而更加珍惜照料。搬上搬下,移進移出,本就是照顧蘭花的日常;只是這兩盆生逢春夏之交變化多端的天氣,一有風吹草動,我們的一顆心就像懸在半空中七上八下,但也就因為這樣,我們才會有費心把它們遷移至一樓廊簷下的舉動,一則美化門面,怡人怡己;一則避免風吹雨打,延長花期。很欣慰的是它倆已韌性堅強地展現生命力個把多月了,截至本文完稿為止,仍孜孜不息,堅守本分,為人們「飛來幸褔」。 不管蝴蝶蘭也好,其他蘭花也罷,我家這些「王者香」,希冀都能透過辛勤地照料,讓它們枝繁葉茂,持續盛開,成為家中的亮點,提升生活品質,舒適居家環境,增進身心健康。朋友們,盍興乎來!但願您有機會也能體驗一下「幸褔飛來」的感覺。最後,容我用一首詩來表達對我家蝴蝶蘭目前仍不離不棄、戮力綻放的感動: 〈詠蝴蝶蘭〉 破蕾成蝶舞翩翩, 風吹雨淋楚楚憐; 露台無遮恐傷體, 心緒有愛欣護顏; 移盆容可妝門面, 舉手定能飾戶簷; 恬淡幽香令人醉, 飛來幸褔飄欲仙。
-
凌晨三點
凌晨三點。手機的震動聲響在床頭櫃蔓延,我迅速的關掉鬧鈴,深怕吵醒熟睡的妻子。又是一天的開始,總是睡眼惺忪的我,呼吸夜的寧靜,至一樓處盥洗後,喝了一杯溫開水。樓下的時針與分針被秒針追逐,我呆呆的望著它,以及被我驚醒的毛小孩,用衛生紙擦拭濕潤的臉,一天的開始。最近,這已經成為我的日常。 已過而立之年邁向不惑,無論再怎麼養生,初老症狀像藤蔓般地逐漸爬滿全身,熬夜於我而言已是天方夜譚,更別提是長時間做一件事。妻子總會笑說,下班後,我總是打開電腦,認真地敲打一陣文字後,接著突然沉寂下來,她近身來關心,才發現我在打瞌睡,就連與她一同看電影,無論情節多精彩,我仍會不小心睡著。 驚醒之後,迎來的並不是一陣精神抖擻,反而是睡意更加纏身。老了,真的是老了。當我細數那些初老症狀,心中開始盤算要怎麼對抗這樣的症狀,總不能什麼也不做,就放任身心靈就那樣逐漸老去。那樣,我會不甘心。而我確實是需要調整眼前的生活,就如同新冠肺炎所帶來的防疫新生活,漸漸融入了個人,甚至是家庭到整個國家的習慣與氛圍。而人,總是遇到危機,才會積極地想要做出改變。 我便開始估量,到底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哪個時間適合截長補短,讓原本規律的生活能夠調整為適切的作息。於是,我便聽從了過往一位前輩的建議,他跟我說,如果累的時候,就不要勉強,讓自己放心去休息,等到休息足夠,要做什麼事情才會有執行力。我發現自己在朝八晚五的生活中,一回家就會疲累,所以,吃完晚餐、夜間散步後,時間就已落在晚上七點多,洗好澡至房間就已經是八點了。八點到十點這段時間,是我做些瑣事,以及閱讀的時間,十點,睡意襲來就去睡。 一向習慣睡五個小時的我,至少要睡足五個小時,不能太少。於是,我便以此為衡量基準,開始計算我該起床的時間。起初,我也做過不少實驗,例如撐到午夜十二點才去睡,凌晨五點起床,後來發現原有的疲累並沒有消除,反而是影響到隔天上班的精神。於是調前了一個小時,改由四點起床,雖然是可以接受的時間,但前一天的十點到十一點,幾乎是瞌睡狀態,其實已經是精神不濟,只是在硬撐。 於是,我又提前了一個小時。這次總算抓到適切的時間,我到一日疲倦的最高峰,到床上好好休息,然後凌晨三點,起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我而言,這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時段,如果累了,就繼續休息,如果不累,就依照這樣的時間起床,兩、三個小時,剛好是看一部電影的時間,也可以閱讀書的好幾章,更能在桌前思考寫作。凌晨三點,靜謐的夜,不會被誰打擾,只剩下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我揮別疲累,養成習慣,減少那些打瞌睡的次數以及無形之中浪費的時間,開始能計畫一些想做的事情。也許,這也是我所展開的新生活,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中。
-
難忘的霧台之旅
清明時節的霧台,天氣意外的晴朗,遊客意外的少,山景格外令人心曠神怡。走進巷弄中,富有美感與巧思的家屋、雕刻,讓人大飽眼福。 耳聞魯凱族生性靦腆,與他們共存於此的動植物卻截然不同。從石板牆、階梯縫中冒出的蕨類,一株株像熱烈歡迎旅人的小精靈。貓,一反既定印象,我隨意呼喚,牠們竟然會友好的「喵嗚」給予回應。 我甚至還得到其中一隻貓的特殊待遇。在神山巷遇見牠時,因其碩大體型,連一向對動物不太關注的同行者也都發出驚嘆。端坐如雕像的牠頓時留意到我們,雍容雅步的走來,先是獻上誠意十足的「蹭」禮,接著趴在我腳邊任我撫摸,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飯後,順道至岩板巷裡喝咖啡。正悠哉吃著午餐的小店長見到來客一開始有些矜持,不過想與人交流的渴望似乎從他那銅鈴般的眼中洩了出來。果然,面對同行者連番發問,他皆侃侃而談,樂在其中。 好奇心十足的我本想加入「採訪」行列,但此時咖啡已端上桌,於是打消念頭。沒想到小店長竟擱下午餐,湊了過來,開始替我「上課」。 「小老師」授課認真用心,從狩獵技巧到他出生前「佳暮英雄」的故事,他都說的頭頭是道。看到我上衣繡著兔子,便就「衣」取材,教了我兔子的族語。 小老師有著天生的自信和氣魄,不過舉手投足間仍保有稚氣和純真,純真有股感染力,讓我卸下心防。平時我是受叢林規則所掣肘的「白兔」,總擔憂稍有不慎就會落入複雜的人心圈套,難得有一場如此無隔閡、零負擔的交流,我這隻白兔就像在原野裡奔跑般的暢快。 可惜時間晚了,無法多聊,臨別時,小老師叮囑我莫忘今日所學。 今日雖是匆匆一遊,但我不會忘記貓的「禮物」,還有我也一定不會忘了兔子的魯凱族語是「usagi」。 註:經查證(族語E樂園網站),「兔子」的霧台魯凱語為「Irutuku」或「usagi」。
-
【小說連載】 大箍呆
儘管秀香未出嫁時曾經協助大箍呆挑水肥,但水肥已經過稀釋和陽光照射後,不會像剛拉出來的大便那麼臭。縱使把大便拉在褲子裡的是她的養母,而親手清理她的糞便卻也是第一次。一聞到那股嗆鼻臭屎味,難免也會感到噁心,因此,她非常佩服昆山哥照料娘的那份耐心和耐力,也能理解他承受的精神壓力,難怪要趕緊娶妻來分擔他肩頭的重擔。 如果當年遵從娘意跟昆山哥成親,今天照顧她的重擔必須由她來擔負。雖然昆山哥為她找了一個好婆家,讓她過著優渥的生活,可是卻換來他自己的苦痛。之前必須承受娘的怪異脾氣,即使已聽不到她夭壽死囡的罵聲,現在則要為她把屎把尿。而躺在床上的娘可曾知道,伺候她的是她口中的夭壽死囡仔大箍呆。 秀香先把她娘的褲子脫下,然後包起來放在一旁,並用濕毛巾幫她擦拭沾在臀部的糞便,再把沾滿著糞便的褲子拿到井邊洗滌。即使聞到那股臭屎味有反胃之感,可是一想到昆山哥已照顧她好長一段時間,而自己只是第一次而已,兩人相較實在是微不足道。雖然有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往後孝敬的是婆家的公婆,把娘家的父母放一邊。 但即使她是養女,也曾被養母以不同的方式虐待過和咒罵過,然她並沒有忘記養母的養育之恩,而是嫁入另一個家庭後,上有婆婆,下有孩子和丈夫需要照顧而分身乏術,不能經常陪伴在她身邊,照顧她的責任必須由兄長來擔負。儘管昆山哥因農事家事兩頭忙,時而會有情緒上的反應,但這似乎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發洩,只要不過分,或許也能博取他人的同情,不會指責他不孝。 假如換成性情較粗暴的子女,或許會以更強烈的語言或動作,來對待自己臥病在床的父母也說不定。縱使不能打、不能罵,但當他的理智控制不了情緒時,有時也會扳起面孔怒目相向,甚至心不甘情不願地應付了事,正眼也不看他們一眼。它除了印證「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更道出長期臥病在床,即便親生兒子也不會耐心服侍的心境。(一九○)
-
【四聯連作俳句】桃金孃晨午夜氣象書簡
〈露晨〉 初綻之時 不語如含笑 葉上未乾 誰曾輕喚 我未及聽清 風已轉身 天光濕薄 一花低低開 不驚也不喜 原來美是 無意的一瞬 如夢初明 〈午後〉 牆邊日長 枝葉與影斜 一動不動 香氣不語 只是慢慢淡 像記憶落 我曾以為 她是來迎我 卻非為誰 開,也為開 合,也無理由 竟羨如此 〈夜微白〉 燈外微白 那不是燈火 是她未眠 香自夢回 我還在半醒 她仍靜靜 不語最深 一瓣落地聲 竟似回信 問而不答 答亦無所問 花如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