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行動勝過言語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一個人一生當中,難免遭遇到挫折與打擊,人與人相處也因為彼此個性、想法不盡相同,總有摩擦與誤解產生。遇有事情不順心,有人不免陷入低潮,甚至開始怨天尤人,彷彿全世界只有他一人最最不幸;同樣的遭遇,卻也有人在短暫的失意之後,能放下心中的罣礙,選擇不讓一時的不順心奴役了自己的心靈,終究能再以樂觀的心態繼續面對人生。 佛家常勸眾生「凡事放下」。試想,一個人扛著千斤重擔,若令其久久不得放下休息,那種身心俱疲不得解脫的痛苦不難想像;同樣的,一個人若對於一時的不順心或不時會遭逢的挫折耿耿於懷,就好比有千斤重擔壓在心上,扛得愈久心愈累,成天被「諸事不順」的心情困擾著,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抱怨型」人格,不僅會遇有事情不順己意便牢騷滿腹、怪東怪西,更可能將這種負面情緒延伸到周遭的人身上,徒增他人的困擾。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寒暑,雖然不必得過且過、虛度光陰,卻也用不著凡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只是,人很難真正做到清心寡慾、不貪不求,對於尚未得到的,總會汲汲營營、苦苦追求;已經擁有的則拚命鞏固,唯恐一不小心失去了。一旦遭遇挫敗而失去所擁有的諸如財富、職位甚至是名聲等有形無形的個人資產,總會百般痛苦、無法釋懷,甚且有人嘴裡說著不忮不求、塞翁失馬之類的漂亮話,彷彿他已能放下一切、無礙於心,實則愈強調不在乎,愈顯示他是放不下的。人的一生當中、挫折與挑戰何其多?只要不是徹底地被擊垮了,設法再站起來繼續前進才是應有的態度,一時的失意要儘快將它拋在腦後,畢竟費盡唇舌向他人證明,還不如專注於走好眼前與未來的路來得有說服力呢!
-
健康靠自己
凡事自己來,不是沒有道理的;尤其關於身體健康的掌握,更需要自己來決定,別人是幫不上忙的。 其實,健康勝過一切,有了強壯的體格才能擁有一切,包括事業、家庭、財富、親情。如果失去健康,即使坐擁金山銀庫亦是毫無意義可言,不但得不到快樂,更不能享有美麗的人生。 從生活上體驗、觀察,大多數民眾平時都在揮霍生命,根本不知道珍惜,只會等到躺在病榻時,才會深深感到健康的可貴與重要。因此,健康必須靠自己平時的維護和保養,尤其有規律的生活更屬重要。 近年來,民眾生活水準不斷的提升,導致休閒生活逐漸受到各界重視,相對的,更為民眾健康挹注了活力與希望。由此種種的歷練,更豐富了民眾的生活內涵,開闊人際間的關係,更增進了人生的閱歷。 地區民眾邇來已能體驗休閑生活對身心的重要性,以及增進生活的情趣。因而,已有不少的民眾在生活型態上起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是朝向好的方向。諸如三五好友經常相約上山下海,或郊遊、或焢窯、或閑聊品茗等,都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點綴。朋友,只要能多花點心思,生活必然更具色彩。 古人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不要只會羨慕別人的健康,重要的是能讓自己如何動起來,有恆的加入運動行列中。其實,在忙碌的當下,運動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只要把握和運用早晚時間,作有規畫的投入,相信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保証你擁有快樂、強壯的人生。
-
少政治‧拚經濟
經濟不景氣,失業率節節攀升,國人的痛苦指數也愈來愈高。報載,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招考儲備清潔隊員,結果上千人擠破頭,而且考上不一定會錄用,還要等上個幾年,如此的生活環境,實令人唏噓。 台灣近幾年來,經濟的發展每下愈況,股票價值直直落,加權指數從萬點跌落到谷底,不少人為此傾家蕩產,儘管這幾天似有回春跡象,但暴起暴跌令投資人搖頭,尤其是銀行存款利率降了又降,讓很多靠利息過活的老年人節衣縮食,有如過著寒冬,台灣的經濟到底要等到何時才能回春呢?這是所有國人最關心的事,甚至耽憂台灣的未來是否還會向下沈淪。 的確,國內經濟已壞得不能再壞,很多企業廠商倒閉的倒閉、出走的出走,留下來的也很多是負債累累或苟延殘喘,如何振興國內經濟,是政府當前主要課題,但令人遺憾的是,迄至目前我們仍不見政府拿出有效的振興經濟方案,反而一直是在政治議題上打轉,如此長期下來,怎不令人憂心台灣的未來。 老實說,大部分的平民百姓和企業廠商,要的是有個安定的工作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想的是如何賺錢來提升生活品質,如果民眾連工作都不保,或者工廠都快倒閉,又有多少人還會在乎什麼根留台灣,這是相當現實的問題。 經濟不景氣已是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國人都感受到生活愈來愈艱苦,無不盼望政府多多拚經濟,畢竟經濟搞不好,人民的生活水準也跟著遭殃。
-
「再試一下」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天性脆弱,一旦遭受到挫折、打擊,便把自己閉鎖在狹隘的天地裡,然後鑽牛角尖,讓一切不如意蒙蔽理智。 同樣的,有些人在遭受到失敗後,便將信心牢牢的隱藏起來,要不便以酒、以藥來麻醉自己,認為只有如此活在小框框中,才是最安全、最沒有風險的。 其實,隱藏是一種逃避行為,麻醉自己的感官更是懦弱無知,因為不管是那一種人,生來都有一份責任,也就是要為自己的言談、舉止乃至於行為負責,如果一味的將自己閉鎖在那小小的天地裡,從此不管外面的陽光多麼美好,草皮多麼綠,微笑多麼美,那是對自己健康的不負責任;至於不在失敗後檢討失敗的原因,卻以酒來麻痺每一根神經,致使因宿醉而引來不良的後果,那是對自己舉止行為的不負責任。試想,一個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如何能夠成功?又能拿什麼顏面去立足社會? 有一首兒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記得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這是一句好話,再試一下。」很多為人師表的也常拿這首歌來鼓勵學生不要怕失敗,因為失敗了可以再試一下,一試再試試不成,再試一下,總有成功的一天,這是人生道上顛撲不破的至理。 做為一個成年人,其實更應懂得這首兒歌的三昧,失敗了真的不要緊,重要的是信心不能被擊垮,更何況在人生道上失敗的機率遠比成功的機率大多了,如果只一味的害怕、逃避,不敢迎向挑戰,那人生還有啥意思! 所以,勇敢的挺起胸膛吧!在那裡失敗,就從那裡站起來;再試一下,你會發現,你的勇氣回來了,你的信心回來了,成功之路更是光明在望。
-
無悔的信守
廿六年前剛進報社的時候,擔任日班工作,午休常跑去編輯部,裡面台、港報紙應有盡有,更有許多雜誌。而且,專人負責更換整理,徜徉其間閱覽,真是不亦快哉! 當時,筆名風衣的編輯顏伯忠,他的辦公桌玻璃墊正中央壓著:「權勢固然可畏,義理不可不爭!」的座右銘,用毛筆寫的,字跡蒼勁有力,紙質已泛黃,顯然已放置一段很長的時日了。 或許,自從看過風衣的座右銘,仿如鋒刃銘刻心版,特別是他提攜我入行擔任新聞編輯,曾安排在他家書房上了三天課,將其所學傾囊相授,一再叮嚀做新聞守門人,應善盡社會責任,一輩子要堅持信守的,就是不畏強權脅迫,維護公理正義! 因此,在我的腦海深處,時時銘記教誨。軍管時期,曾不為威逼利誘,被羅織「暴行犯上」罪名調職,兼「留社察看」處分,委任職務只剩「臨時交辦事項」,擔任送報工作。也曾主編言論版,因採用反對金門「開賭場」的文稿,被匿名電話恐嚇警告,仍堅守平衡報導職責,繼續刊登反對者投書,卻突被調離編輯桌,荐任職在工廠印報三年餘,而且,連續四年考績乙等。幸好,個人深信公理自在人心,俯仰無愧天地! 當然,任誰都知道,小蝦米難敵大鯨魚,服公職不懂哈腰奉承,等於自毀前程,可是,權勢所能禁錮的畢竟有限,並不能壓抑一個人的意志與潛能。這些年來,激勵更加奮發,似是因禍得福,自認活得很有尊嚴,倍覺何嘗不是收之桑榆?如今,回首前塵往事,深信假如時光能倒流,依然無悔當初的信守,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歲月悠悠,前編輯主任顏伯忠先生離開我們十年了,只嘆庸碌如昔,無以回報提攜之恩,唯一足堪告慰他在天之靈的,正是當時殷殷教誨,旦夕不敢或忘,以前如此,將來亦不敢稍怠!
-
「微利時代」的省思
當下,全球面臨一波景氣寒流。大環境不好,利息薄得不能再薄,加上科技革命,大量生產,供過於求,企業獲利微薄,在在顯示一個「微利時代」的來臨,這也意味著繁華榮景不再,教過慣經濟「高成長」年代的人們叫苦連天。 不過,在一片悲情中,也絕不容我們懷憂喪志,畢竟,我們的社會現仍處在一個歷史經濟的「高峰期」,只不過現在正由高峰往下走,人民由於近數十年來過慣著高經濟高成長的生活,面臨景氣寒冬,一下子還不能調整步伐適應,百姓自是唉聲嘆氣,自殺者有之,搶劫也頻傳,處此情況之下,除了企望政府速拿出拚經濟的良策外,國人的心理重建,也極有必要。換言之,心理健康,觀念正確,可以讓大家安度難關,重新過一種快樂、滿足又幸福的日子。 想想從前,沒有電視、沒有轎車、沒有冷氣的時代,大家省吃儉用,還不是一樣的過日子;看看現在,國人普遍坐擁轎車代步,住華廈吹冷氣,個個人手一支大哥大,還想穿名牌喝XO,出入KTV,甚至玩起「金錢遊戲」來,如此放肆生活,一旦景氣一個跟不上來,難免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的結果,自是生活處處有壓力,苦不堪言。 眾所周知,物質生活的追求享受,是惡質文化的一種徵象,精神生活的提昇,才是高品質文化的表現。以目前國人的國民所得來衡量,對於食衣住行四大基本需求,只要節制點,應可應付裕如,要過一個愜意的日子,應該沒有什麼困難才對,怕只怕我們一直沉迷在高成長的奢侈生活中而不知回頭!社會上還有屢見不鮮的搖頭族、飆車族、拜金族,還有許多人在崇尚美容減肥,這又表示什麼?是不是國人驕逸過度、浪費過多、縱欲過頭,在在值得我們省思。
-
厚植實力‧登上國際
金門要登上國際舞台,金門就必需先要有實力才能去推動;同時,金門也必須要有真實的內涵,才能獲得國際的認同和肯定,進而國際人士願意遠渡來金門,一窺金門的神秘面紗,欣賞金門「海上公園」的美麗。 報導:文建會和樂山文教基金會合力推動台灣加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特別選出包括金門在內的十一處作為「世界遺產潛力點」;而金門是以「文化遺產」為訴求,符合現階段金門以「觀光」、「文化」立縣施政的縣政政策主軸,更是推動金門登上國際舞台的契機。 金門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自唐代陳淵牧馬啟疆,草萊大闢,人文蔚起,古今歷史上,可能從未有一處島嶼像似金門一樣。金門位居雄鎮海門的戰略要地,又有大儒來訪講學,人文與軍事糾結,建構金門獨特的、剛柔並濟的閩南文化素質和特色。 近幾年來,金門為保存先人留下且俯拾即是的豐富文化資產,八十一年共指定一級古蹟一處│邱良功母節孝坊,水頭黃氏酉堂別業等二級古蹟七處和三級古蹟十三處。另,八十八年經金門縣政府公告縣定古蹟有十二處,依序按部就班推動各級古蹟修護工作,以供踵進的珍貴文化資產。 金門是以「文化遺產」訴求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候選名單。本(十)月底,文建會和樂山文教基金會將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指定審核委員來金實地踏勘。未來,文建會將針對包括金門在內十一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作進一步篩選,並陸續投入資源進行改善與管理經營,俟時機成熟後適時爭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總之,金門要登上國際舞台,當前必須加速推動國家公園計畫、保護金門文化資產,開發觀光資源,提昇金門文化內涵,機緣成熟,金門才有實力登上國際舞台!
-
眾樂樂不如獨樂樂
據報載又有一名美國婦人控告菸商未盡到告知吸菸會導致癌症之義務,致使她罹患肺癌,並據此求償鉅額補償金獲判勝訴的案例。雖然菸商強調該婦人吸菸成癮的原因複雜,不能全然歸咎於香菸,並且將尋求上訴,但這類的求償案愈來愈多,顯見反菸害已成了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環境的重要訴求。 拒絕菸害是許多現代化國家正努力推動的社會政策,國內對於菸害防治措施的推動也可謂不遺餘力,除了民間團體不斷宣導之外,政府也訂定相關法律約束癮君子們尊重不吸菸者擁有呼吸清新空氣的基本權利。只是,不論採道德勸說,抑或是祭出罰則,普遍看來成效似乎仍然不彰。道德勸說只能用在理性且願意接受逆耳忠言的癮「君子」,碰到那些不想當君子的人,你說你的大道理,他抽他的菸,真的被唸煩了,還可能不屑地回道:「我吐出來的二手菸,有燃燒廢五金釋放出來的戴奧辛來得毒嗎?」弄到頭來反倒像是我們小題大作似的?祭出罰則應該有用吧?錯矣!現在有強烈道德勇氣敢檢舉在公共場所吸菸行為者實在不多,倘若要檢舉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或工作同仁,心裡的壓力與掙扎恐怕更大,真的把心一橫來個大義滅親,被檢舉的人頂多損失個幾千元,不痛不癢的,難收遏阻之效。 吸菸若是「獨樂樂」只能算是個人行為,無權加以干涉,但吸菸者所吐出的「二手菸」會危害周遭吸入者的健康已是公認的醫學事實,吸菸者即便不在乎自己的身體,卻也無權讓不吸菸的人賠上健康。為了兼顧吸菸與不吸菸者的權益,許多公共場所現在都劃設了專屬的吸菸室,只是癮君子們仍嫌麻煩,照樣在人群往來的場所吞雲吐霧,逼得拒菸族隨時得飽受菸害之苦。如果吸菸者討厭被「集中管理」,那麼基於尊重他人,請隨時自備塑膠袋往自己頭上套,OK?
-
天道存乎一心
還記得今年的夏天嗎?因為過度炙熱使人難耐其苦,必須藉助冷氣才能高枕無憂,尋求香甜的美夢。有人說,這是罕見的異象!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運轉如恆,人類才得以正常生活,創造不凡的成就,庇佑眾生,這全要歸功蒼天之所賜。不過,近年來天災頻傳,一些不應發生的事,竟然接踵而至,還匪夷所思,十分離奇。若說這是老天故意的安排與懲罰,亦不為過,畢竟種什麼因必得什麼果,不容你不信。 據鄉老透露,目前的情景,是人類無惡不作,自我毀滅的原因,才會激怒老天,罪有應得。地區還好,看看台灣景象,真的一團亂,許多人往往泯滅天良,脫序而為,只為達成目的,將會不擇手段蠻幹到底,到後來不但害了別人,也毀了自己,真的划得來嗎? 所謂「人不按天理,天不按甲子」,正因為這個因素,當下的社會才會如此混亂失序,導致人人自危的痛苦;而老天的不按牌理出牌,也攪亂四季的運作,衍生種種災象,由每次台灣地區發生不可思議的災難判斷,無疑是對人類的一種警告與懲處。 天道即人道,上蒼本有好生之德,故能四季正常循環運轉,風調雨順,民生樂利。人在福中應知福,不能存有非份之想;尤其人與人之間應和睦相處,不忌妒、不惹事生非,團結一致,才能維持既有的成果。 人總是嚮往安定與進步,因而,凡是國人都應努力來實現這個理想,讓眾生能夠活出快樂、活得幸福。
-
改善水質從治本做起
報載,小太湖最近又佈滿布袋蓮,不僅影響排水,也污染太湖自來水源,水廠為此又不得不僱工清理打撈。小太湖幾乎每年都會孳生大批布袋蓮,而有關單位也是年年清理打撈,但仍無法根絕,其實,打撈工作只是治標,唯有妥善疏濬,並杜絕污水及上游布袋蓮隨溪水而下,才能治本。 金湖地區的自來水一直倍受民眾所詬病,很多民眾不敢使用自來水煮食是項不爭的事實,寧願拿著水桶前往金城、瓊林等地或汲取地下水飲用,至於自來水,民眾只用於盥洗,原因是金湖地區的自來水除了口感不佳,三不五時水質變色外,民眾眼見山外溪的遭受污染,對太湖的自來水總有心理障礙。 太湖水質的不佳,主要原因包括山外溪遭受污染、小太湖污泥淤積久未疏濬,以及魚類太多等等都是污染太湖水源的主因,要澈底整頓太湖自來水源,決不是光靠打撈溪中與湖內的布袋蓮就可解決的。 以山外溪為例,每逢雨天,上游的布袋蓮與污泥就會順溪而下,晴天溪水就變一潭死水,加上魚類繁殖快速,溪水常變成一片污黑,如此的水質怎叫金湖鎮民敢安心飲用太湖的自來水呢? 要澈底改善太湖的自來水源,非花大筆經費給予疏濬整頓不可,這點有賴相關單位向中央爭取經費,以為金湖鎮民提供乾淨的自來水源,不然,向大陸引水也不失是一項解決辦法,否則金湖鎮民還需長期忍受自來水質的不佳。
-
有得有失
貧窮本身並不丟臉,除非它是由於懶惰、散漫、放蕩、浪費及愚蠢而來,而這些原因所造成的貧窮是自作自受,不值得旁人去多加理會。 在中國的稗官野史中常見一些綠林好漢及貪瀆昏官,他們共同的特徵是有一張貪得無厭的嘴臉,以犧牲別人、嫁禍別人來成全自己,或是利用非法手段來獲取金銀珠寶、豐厚自家的產業,所以「人無橫財不發,馬無野草不肥」這句名言,想來就是出自於這些野史中,因為他們把這句話發揮得恰到好處啊! 如果我們把時空拉回台灣現在的社會中,你可能會發現很多人放著正事不幹,專門去效法古時候所謂的綠林好漢,聚攢鑽營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這些人A錢的本領還比古時候高明呢! 以最近一些高學歷的所謂科技人來說吧,他們非法吸金歛財的本領就讓人瞠目結舌,這些人因一己之貪,不但禍害不淺而且震撼人心,特別是他們A錢手法之高、數額之龐大直可比擬五鬼搬運,你看好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金錢,就這麼一晃眼的便進入他們的口袋,而哭天無力、悔之無益的恐怕是那些吃虧上當的升斗小民了! 一般小老百姓大概很難想見一百億元到底有多龐大,據專家表示,如果一百億元全部換成千元現鈔,用一次載重一公噸的運鈔車來載,一次至少要十輛運鈔車才運得完,夠龐大吧! 認為金錢可以做出一切事情的人,常會被人懷疑他們為了錢什麼都可幹,而當他們為了錢財闖下滔天大禍的時候,才了解到將付出的代價,其實是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換取的。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有人聚攢了財富而艷羨不已,也許他們的負擔不是我們擔當得起的,因為我們不會像他們一樣,寧可犧牲健康、榮耀甚至良知也要攫取財富,這樣的代價不可謂不大,如果你夠聰明,不跟著隨波逐流又能安貧樂道,那才是至高無上的福氣呢!
-
「機會」
一位老師在黑板上點出一個白點,問下面的學生說:「你們看見了甚麼?」學生幾乎異口同聲的答:「一個白點」,老師頓了一下,課堂鴉雀無聲等答案。老師慢條斯理的說:「錯了」,反問學生說:「那麼大的一片黑板,怎會只看到白點呢?」 從前有二個鞋商,相偕到非洲找商機,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一人喜形於色,一人面帶愁容。原因,一個看到了商機,一個只感到絕望。一人心想,非洲人現在都打赤腳,以後若穿起鞋來,豈不商機無限;一人直覺的反應就是──非洲人窮,根本是不穿鞋子的,來這裡可說白跑一趟了。 以上兩個小事例,是一個「見樹不見林」與「視野遼闊」的觀點問題,也是一個樂觀者與悲觀者的看法問題,同時點出了一個「機會」,教我們看事情,不僅要看點,更要看面,才能宏觀。 說到「機會」,讓人想起近來全球黑壓壓的股市,利空不斷,很多個股直破底,有的甚至創下歷史新低價,是不是也是提供投資人一個買進的「機會」?恐怕還要日後才能找到答案。 不過,股市有句名言:「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現在人人看空,絕望到了極點了嗎?如今是否真正谷底?相信也沒人敢斷言。但是,根據台股指數數據顯示,台股現已回到歷史的相對低檔區,是一事實,只不過低點還有低點,甚至化為壁紙,這在股市多有前例,也為投資人狠狠上了一課,所謂「高報酬高風險」是也。現在是不是提供投資人一個逢低分批布局績優股的「機會」,看來,仍有待投資人的慎思明斷了!
-
準備過苦日子
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不斷攀升,大學畢業生七成二找不到工作,中小學生愈來愈多沒錢吃營養午餐、孕婦缺錢產檢去搶劫、軍官偷炸藥炸提款機,到處是跳樓、偷竊和詐騙事件層出不窮,令人怵目驚心! 的確,國內經濟自核四停建風波之後,加諸統獨爭端日熾,不僅外省族群爭相賣屋拋股,把資金抽離台灣,中小企業為尋找市場和提升競爭力,相繼出走登陸設廠,不但資金外流、人才和技術也跟著出走,把舊廠債務留在台灣,也把老員工失業的問題留給政府去傷腦筋! 當然,很多上班族和以前一樣,每天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可是,先前辛苦打拚的成果,可能投資股票或房地產,市值大幅縮水,面臨貧窮的危機。換言之,很多人一輩子的辛勞,如今不但化為烏有,可能還面臨裁員失業的恐懼! 其實,大環境使然,台灣投資環境因環保、工安及勞工薪資問題逐漸惡化,已失去投資誘因,加諸政策反覆不定,不但令資本家疑慮相繼撤資,而且,上游工廠走了,下游相關衛星工廠不得不跟著外移,惡性循環的結果,工廠不想關門的被迫歇業,勞工想打拚的根本求職無門! 三年前,上海人看到台胞,直覺是帶錢去投資的,哈腰打揖倍受禮遇。去年,上海人看到台胞,普遍認為是去觀光的,還算客氣歡迎。而今年來,上海人再看到台胞,冷漠而不屑一顧,在他們眼中,已被認定是去找工作的「台勞」! 或許,前經濟部長林信義真是高瞻遠矚,兩年前提醒國人準備過苦日子,被罵唱衰台灣,誰知一語成讖,大家已過了兩年苦哈哈的日子。如今,股市慘跌,一幢二十坪的房子只法拍十四萬,貧窮風暴來襲,苦日子像漫漫黑夜籠罩,還見不到一絲曙光,大家宜節衣縮食,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
打造金字招牌大學
長久以來,吾人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並且深信的認為:以金門的能力和條件,它是可以辦得到的。 金門立縣幾近一世紀,昔時有「海濱鄒魯」美稱。而且,金門歷史開發甚早,歷代文人賢臣輩出,即使到民國以還,海內海外金門鄉籍子弟榮獲碩士、博士學位,抑或在學術殿堂表現卓越者,更是不計其數,人才濟濟!替社會、為國家服務。 打造一所「金」字招牌的「金門大學」學府,向來是金門人夢寐以求的宿願! 近年來,金門也朝著興辦一所屬於金門人心願的「金門大學」邁進,在教育文化政策施政工作上,致力培育優秀人才,提昇金門學術文化水準,先後爭取大專院校來金設校。而且,特別配合訂定「金門縣獎助大專院校建校基金設置管理及運用辦法」,希望在民國一百年後,能逐步實現完成「金門大學」設立目標。 上月廿八日的金門日報報導:金門縣長李炷烽在競選期間提出了成立「社區大學」的政見,經縣府教育局初步規劃,可能採取「公辦民營」方式委託學術機構或大專院校來金辦理,整個籌備工作計畫將在九十二年正式啟動,提供終身學習、成人教育的地方,進而活化金門社區居民活動,提昇金門文化水準。 教育,是百年樹人事業。金門在國教、中等教育有著優良的基礎和成果。廿一新世紀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之,金門要在教育、文化、經濟、觀光等各項發展建設有更進一步的長足進展,集中「火力」加速推動「金門大學」的興校,是件重要、必需去做的。吾人再次的深信認為:以金門的能力和條件,可以做到且實現的。因為「金門大學」是金門人共同的宿願。
-
貴在交心
近來有一個關於咖啡飲品的電視廣告不時在各頻道播放,其中吸引我的不是產品的特性,也不是廣告運鏡與畫面效果,而是其中的一句饒富意涵的廣告詞:「我不交朋友,只結交死黨。」這句話乍看之下不太合理,難道死黨就不是朋友了嗎?但這樣的一句話並非要傳達「朋友」與「死黨」是互異且不相容的,發想出這句廣告詞的人也不想引發一場「白馬非馬」的無謂辯証,這樣的譬喻只是要強調「朋友易得,能交心的死黨卻可遇不可求。」不交朋友只交死黨,大有「寧缺勿濫」的執著,用來襯托標榜獨特品味的產品,頗能相互呼應。 在這樣一個功利社會中,人與人交往還能一本真心而不虛偽作假者,雖不能說是稀有動物,也可謂實屬難得了。基於各種互利條件而結交的朋友,只要你不是刻意封閉自己、離群索居,不必用心經營也能交上個十幾二十來個;更甚者交遊廣闊、長袖善舞,三教九流的朋友一大堆,每天忙於維繫友誼同時享受「受人歡迎」的成就感。但若結交的盡是一些以利益結合的朋友,則一旦這樣的利益基礎不存在了,這些朋友也會跟著消失,唯有真心對待不計利害得失的才能成為知己,患難與共,不離不棄。 有人說人心險惡,自保之道便是不讓他人輕易看穿自己,虛情假意自然比真心誠意更具社會適應力。只是若人人皆當起「雙面人」,表面上一團和氣互相吹捧,背地裡卻是說長道短勾心鬥角,即便是保護了自己免於受傷,也永遠無法體會真誠相待的踏實與快樂,更別說有機會結交這樣的知己了。交遊廣闊朋友成群固然風光,但若盡是酒肉朋友而無知己則不免遺憾。以真心待人交友,也許會被一些世故之人譏為不智之舉,但唯有拿出真心,才有機會交換另一顆真心,不是嗎?
-
勇敢過日子
生活的本意,不是追求過度的奢侈與揮霍,而是在於能夠過得健康、過得快樂。 當下的社會,由於百業蕭條,失業率攀升,讓人感到榮景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的確予人一種失望與無力感。在此惡劣的大環境下,難免會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步調。當然,那往日美好的情景會隨著時間的輪替而煙消雲散。 如果對人生失去意義與生活的執著,選擇走上不歸路,那就太不值得了,更不值你一試。正如目前台灣適逢經濟不景氣,又遭遇種種災變的蹂躪,一些看不透人生的人,往往尋求解脫,不是跳樓身亡,就是攜子共赴黃泉,其境況之悲慘,無不令人鼻酸與同情。 「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的意義勝過一切,不容你蹧蹋。既生為人,就該好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須知,螻蟻尚且偷生,生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讓生命善終走完全程,不使家人與個人有所遺憾而抱憾終生。 其實,環境會隨著時代在變遷,不可能永遠是順勢的;尤其遭遇整個世界經濟不景氣與國內政經紛擾不斷,導致企業出走的出走、關廠的關廠,衍生失業率節節上升。根據新聞報導,目前全國失業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五‧卅五,市井小民如何適應,還是一大考驗,值得執政當局亟思解套的問題。 平心而論,活在當下,這是我們所要面對的課題。無論局勢再惡劣、生活再困頓,我們總要負起時代責任與為家族的繁衍而活,不要因一時遭致挫折、痛苦,而萌生無法原諒的不智舉動,這是再愚蠢不過的事。畢竟「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一種期盼。
-
放任養狗令人厭
騎機車或自行車的民眾,常有被野狗追著跑的恐怖經驗,甚至有人因此摔得頭破血流。地區為何有那麼多的野狗,是有關單位捕捉野犬不力,或者是養狗民眾守法觀念不足?為維交通安全與環境觀瞻,杜絕犬隻四處撒野,有待相關單位多加把勁。 老實說,地區有不少民眾缺乏公德心,養狗不好好養,有的僅用一條繩子拴在街道旁或大門口,任其對往來人車狂吠,讓路過的學童視為畏途,甚至不敢路過,更有甚者是放任其四處閒逛與隨地大小便,不僅影響環境衛生,也威脅來往人車,實令人深惡痛絕。 養狗並非是件壞事,但如果不好好養,肯定讓人討厭,最起碼也要用條鍊子拴住,街道旁、巷子口都非養狗的地方,畢竟該處人來人往,養狗不僅影響觀瞻,也對往來行人造成威脅,按理,要養狗就該養在自家屋裡,或者在自家庭園,而且要預防其深夜狂吠,以免影響鄰居安寧,看看美國的養狗人家,牽狗外出還要為狗戴口罩,英國公主愛犬咬傷人被判賠鉅款還需面對牢獄,反觀國人的養狗習慣確實值得檢討。 地區為犬隻注射疫苗與植入晶片並建檔登記已實施一年以上,按理地區的狗兒都是「名犬有主」,但奇怪的是地區仍到處可見狗兒四處遊蕩,我們希望有關單位加強整頓地區的流浪狗,如果有「主子」的就該對主子採取重罰,沒有主人的則收容到流浪犬之家,以還給地區整潔面貌,更重要的是維護機車與自行車騎士及行人安全。
-
情感與理智
人們因一時情感的衝動而淹沒了理智,結果往往造成了不幸。 感情的衝動,能使人們受到嚴重的創傷,像暴怒會引發中風,憂慮會使人消沈等,都是因為任性而產生的不良後果。所以,意志薄弱的人更要特別留意,努力的去克服,千萬不要讓情感的衝動淹沒了理智,最後搞得身形俱疲而後悔不迭。 如所週知的,悲哀是為害身心的最大敵人。過去一位外國畫家便因自己作品所得報酬太少而抑鬱以終,也有因興奮過度和意外驚喜的感情衝動而致命的事。像有人看球賽看得太興奮投入而暴斃的事件比比皆是,至於因中了頭彩而高興死去的也是不勝枚舉。 總之,感情的衝動,即使不至於喪命,對於身心上的危害也是強烈的,它會傾毀身體全部的結構,在心理上也會變壞品性,正如同一位美女突然變成魔鬼一樣。最讓人喪氣的是,因情感的衝動往往衍生了身體上的某種化學作用,而引起毒害性,這和毒蛇因恐懼憤怒而分泌出毒液的道理是一樣的。問題是蛇有囊袋儲存毒液,人卻沒有,任憑你怎麼排泄,還只是流佈在身體各部組織中,所謂流毒無窮啊!試問一個動輒暴怒、反覆無常的人受得了嗎? 其實,防止憤怒的方法只能靠自己控制,無論對人對事,只有靠自己深思熟慮的做出理智的抉擇,才能抑制住內心的意馬心猿。絕對不要因為一點點小事而亂了自己的方寸,我們相信,不去計較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切都會平和的過去,特別是憤怒的沒有價值,可以拿性急的人常會道歉一事來反證。只有養成一種反應敏捷的習慣並設法把以後的追悔提早,如此,情感與理智必能兼籌並顧,萬事都能平順,身體更可隨時保持健康。
-
做好準備‧力爭上游
全球經濟不景氣,裁員風潮還在方興未艾的波動中。景氣前景不明,很多人的口袋就愈看得緊,消費出不來,企業獲利不佳,股市也就愈往下沈淪,大家的錢變扁了,看來,「苦」日子還要歷經一段時日,大家都要忍耐。 在這不景氣的當口,失業率節節高升,升斗小民開源不易,也就只有緊縮荷包,節流了!不過,景氣總有起起落落的循環時,這波的經濟不景氣,並不代表永遠的不景氣──春燕飛走了,還會回來!最值得我們堪憂的是,當全球經濟大環境轉好時,我們拿什麼和別人競爭,這才是不景氣的現在,我們最需思考、努力的課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民國八十七至八十九年,台灣平均每年技術進步率只有百分之零點零八,幾乎是零成長。由於台灣仰賴廉價勞動與土地帶動成長、創造經濟奇蹟的時代早已過去,近年來除了資本投入帶動經濟成長外,就是仰賴技術的進步,若技術無法進步,則國際競爭力堪憂。而技術進步與研發投入與努力的關係最為密切。質言之,政府與企業要在下一波景氣復甦中真正站起來,非得更為加重科研經費的投入,這也是政府一再強調發展知識經濟的主要目的,就是發揮研發、創新精神,將知識轉換以創造附加價值及利潤,只是以前說的比做的多,現在希望能多說多做,以行動展現決心,以在下波景氣回升嶄露頭角,成為贏家。 總之,不斷的研發、創新,不僅是提昇國家、企業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對於個人更是如此,愈是不景氣,頭路難找,愈須投入教育資金,讓自己更擁有新知識、新技能,方能在職場占有一席之地。成功永遠是屬於最有準備的人,不知大家準備好了沒?
-
公義留芳
夏興通往成功的斜坡北側,半山坡上有一幢陳氏家廟和幾戶人家,這個稱「小夏興」的村子雖小,卻地靈人傑,歷史源遠流長! 話說小夏興的陳氏家廟,正殿上方懸著「志堅金石」的聖旨匾額,據說宗祠裡小鳥飛來飛去,就是不敢飛到匾額上,不知好歹者準速地墜落而死,屢試不爽! 大約在六百年前的明太祖洪武五年,小夏興人陳顯,京試登魁,歷任多處縣令。明成祖為燕王時,極賞識其才能,調入京城掌書記。因陳顯深知燕王生性多疑,心存不軌,幾次乘博奕面諫不獲採信,藉病辭官歸隱故里。不久,燕王篡位為成祖,改年號為永樂,特下詔遣使封官加爵,當差使抵寓所,陳顯沐浴更衣,拜接聖旨後自殺身亡。清雍正為表彰堅定志節,特下聖旨追諡「志堅金石」匾額。 陳顯死後,出殯隊伍將抵預葬地,俄而一陣強風,將孝男手中幡旗高高吹起,朝后園海邊飛去,眾人皆傻眼,只見風水師拚命追,幡旗終在一塊巨石旁落下,風水師端詳後驚叫:「這是蟹窩吉地,比預葬地好太多了,以幡旗落點為準,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風水師認係陳顯顯靈自選墓地,將實情稟報,夫人沈思後決定:「雖自家能出三宰相,但權貴遲早成過眼雲煙,倒不如子孫萬人丁來得久遠!」於是,點穴下葬,猶恐風水師有違原意,夫人又命再後退一步,當棺木入穴剎那,忽兒晴空響雷,墓穴旁巨石從中龜裂,風水師見狀驚嘆不妙:「可惜蟹窩已破,雖有萬人丁,但大都外遷!」 誠然,這些年來,小夏興日漸沒落,但如陳癸淼、陳鏡潭及陳滄江等都曾回小夏興尋根認祖,核對族譜無誤,同時,也證明海內外子孫早逾萬人丁!但願這則「志堅金石」及公而忘私的先賢故事千古留芳,也能帶給不公不義的人們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