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建設心靈工程推動三好運動
金門縣黨部主委林芳旋,本月七日參加金門縣退休教師協會理監事聯席會,全程參與,認真聽取各位教師建言,讓與會人員深受感動。林主委在會中除誠懇解答問題外,還期許各位退休教師,應繼續發揮社會教育功能,推動三好運動,共同建設金門為有禮和諧的社會。他說有一次應邀參加佛光山金蓮淨苑住持永勤法師,宴請各中小學校長的感恩齋會。他同樣期許各位校長,加強建設三好校園,推動三好運動,讓每位學生都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回想去年底,縣黨部舉行慶祝建黨118週年,才剛上任的林主委,在慶祝大會中以感性致詞說他上任後,每天下鄉拜訪基層黨員,聽見諸多熱愛黨國的黨員的一些感人小故事,令他感覺這就是國民黨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林主委聽從建言,勤走動基層、與黨員互動、令黨員感動。他自許:「心要往下想、眼要往下看、腳要往下走」,一步一腳印為鄉親們服務奉獻。林主委說要聽民眾的聲音,發掘民情民瘼,做到民眾的期待,「與民眾共奮鬥,為金門齊打拼」,走出金門一條不一樣的路,創新金門發展。林主委將軍退除役,原回家照顧高齡母親,高層徵召他移孝作忠,多為家鄉服務,真是慶幸得了人才。 會中金門縣長李沃士,特別感謝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總統,對金門的支援與支持。李縣長說,馬總統上任以來,曾蒞臨金門訪問11次,總統那麼忙能訪問金門這麼多次,就是關心金門的表現,總統每次來金門都為地區帶來重大建設,諸如醫療、交通等建設,李縣長說他常代表鄉親感謝總統。現在臺灣社會生病了,到處都在罵馬英九,尤其是媒體大家爭相漫罵,全民看久了可能還會以為真? 李縣長強調金門是個禮義之鄉,民風純樸,我們要把金門優良善美的禮義文化發揚光大,進而去影響臺灣社會,所謂「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動」。我們不要學臺灣漫罵的社會風尚,如果我們聽到有人在罵馬英九,我們要有道德勇氣,以金門人立場辯解,不可人云亦云。李縣長表示他要加強「建設心靈工程、推動三好運動」,希望培育金門人心靈上安全、安定、安祥的清淨心,凡事都要多往好處想的感恩心,大家要知福、惜福,才能感覺生活在幸福中。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倡導力行「三好運動」,教育部也通令全國各級學校推動三好校園,李縣長希望大家要再加把力推動三好運動---人人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進而淨化心靈、淨化社會,讓下一代更健康成長,讓社會風氣更美好。 本月六日李縣長參加金門縣佛教會新舊任理事長交接典禮,除頒發當選証書給新任理事長達千法師外,李縣長致詞:期許金門縣佛教會,能發揮道德力量,教化民心,以禮導民,導惡為善,加強「建設心靈工程,推動三好運動」,讓金門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佛國仙洲。近年來由於社會急速變遷,使傳統的倫理觀念、道德規範,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追求急功近利心態驅使下,社會上充滿著動亂、漫罵、爾虞我詐等亂象,流風所及,大家備受影響,所以家庭、學校、社會要共同響應李縣長、林主委「建設心靈工程、推動三好運動」的呼籲,推展品格教育,鞏固身心健康,培養有品味、有禮貌、辨是非的好國民。
-
讀書樂
本校校友呂坤和先生所贈送一幅「讀書樂」書法,我特別裱褙加框選擇校園最明顯處掛上,並希望藉此以激發學生喜愛讀書的動機,提倡閱讀運動,並與 縣長最近常提倡之「金門心社會運動」以及星雲大師所倡議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三好校園,加上培養「運動、閱讀」二個習慣為主軸,推動金門質樸、敦厚、良善社會風氣,期望縣民能以理性態度面對輿論,以包容的態度面對異己,在民主自由社會中主張自己權益的同時,亦能為他人著想。呂先生的書法也引發了我對讀書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記得小時候,讀書便是我最大的樂趣,尤其是當我拿到一本新書的時候,就能聞到一股書香味,且愛不釋手,總會引起我強烈的求知慾望,沉醉在浩瀚無窮的知識宇宙裡。雖然初學時,有些字詞句看不太懂,但上課時全神貫注地聽取學校老師的教導,便很快地清楚了書本的大意,且學會如何擷取重點、有效率地讀完一本書,每每都忘記自己已超越老師教授的進度。記得國小一年級時,老師要我背國語的第一課,我卻把整本書全部都背完,因為對我而言,讀書不是乏味的事情,而是藉由書本遨遊天地的趣事。成家後,我也常利用假日或寒暑假帶孩子到書店看書、選書,一家人往往就在書店裡待上兩小時或半天。記得我讀國、高中時,金城的書店有很多家,除了參考書外,還有許多勵志,小說、文藝等書刊。因沒錢買書,每次看到喜歡的書就很快地在最短的時間裡翻閱完,反而讓我獲得許多新的知識及養成速讀的習慣。那時因為一放學就要上山下海地幫家裡的忙,所以沒時間唸書,因此我常利用上學或工作的空檔在路旁找一個樹蔭下複習考試的科目,反而覺得效果顯著,且更容易記得,這也是啟發我結合讀書、戶外教學與運動的想法,增強讀書的樂趣。因此自從我擔任教職開始,便常鼓勵學生多運動、多閱讀,以及利用戶外教學激發孩子將閱讀融入自然中,期望他們能改變讀書只是應付學校課業的想法,享受讀書,培養閱讀的好習慣,才是求知之最好方法。 隨著時代的變化,資訊的發達,如今的年輕人人手一機,電子書也成為新世代的另一種閱讀管道,坊間的書店也漸漸被科技取代,越來越少,不過冷冰冰的電子書沒有紙製書本有翻閱的樂趣,也沒有收藏的價值,更無法真正體會到書本的真義。正當全球推展閱讀習慣和終身學習之際,我們仍希望孩子多利用書店或學校的圖書室買書、借書。為了鼓勵閱讀,學校也設有書卷獎、金筆獎、閱讀護照,並利用假日辦理戶外教學,引導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最近各校在政府的政策引導下,也添購很多書籍及大力推展閱讀運動。由於孩子的閱讀習慣方式常與老師、家長的引導息息相關,因此若能養成師生及親子共讀習慣,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種樂趣,自然就會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閱讀也是一種世界潮流,國際PISA測驗就設有評量「閱讀」的項目,國內各項考試評量也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才能瞭解冗長的題目,也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為同步響應閱讀運動,我們希望所有父母及老師們共同營造愉快的閱讀環境,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的好處及樂趣,藉此開發學生潛能,建立一個具有書香和諧的新社會。
-
行過高粱濃蔭
如果拋開歲月的惱人因素/以現在身處的時空環境與當下的心情/我們舉杯互敬,輕啜一口醇厚濃郁的58度金門高粱酒/當酒香滑過唇舌,進入喉嚨的嗆烈滋味/相較於青澀年少時,禁錮於貧瘠荒窘的海島鄉歲/酒液一樣澄澈無瑕,然而深入愁腸的酒意還能一如往昔嗎? ──行過高粱濃蔭.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2013年高粱書寫計畫公開邀稿 趁著春節大假前的最後時段,寄出近三百封以賀歲為名的「迎春卡」,當作金門鄉訊聯誼會年終的問候之意。但其實,卡片的背面同時發佈了新的年度裡,我們的一則新書出版計畫:「行過高粱濃蔭──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2013年高粱書寫計畫公開邀稿啟事」。真切的希望吸引更多鄉人或曾經與海島有過革命情感的好手們,一起書寫、一起緬懷那些美好而輝煌的海島記憶。 一切終究還是圍繞著海島家鄉;這是每個月幾位老友聚會時,經多次討論後,大夥確定下來的題材──共同書寫關於高粱島上的高粱人、高粱事、高粱田、高粱酒、高粱歲月與記憶等等……。延續2011年的「島嶼.食事──金門人金門菜」出版的理想模式,大夥攜手,繼續為已經消逝或面臨淡忘的高粱盛世,留下一些美好的記錄。 在討論的過程裡,至少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書寫意見:有人提議為每一座村莊編寫故事、有人聯想到冷戰時期的金門鬼故事一定精采、有人建議全部以小說書寫以提高閱讀吸引力、也有認為不應設限題材,自由創作書寫……。 海島家鄉,似近卻遠,似遠也近。遠古的、孩提的、傳統的、消逝的記憶種種。 定調為高粱書寫,其實和「島嶼.食事」有著同樣的冀盼與情懷。起初,高粱成為乾涸屬性的島嶼最合宜的農作,人們種高粱換白米,既飽了島民肚腹,修長的高粱稈又可紮成掃把,秋冬時更是絕佳的燃料,從土地滋長的,完完全全回歸給島嶼。多年之後誰又料想到,高粱酒釀竟然成就了一座邊境孤島的驕傲,不僅走出烽火陰霾與孤島的悲慘命運,源自島嶼花剛岩層的甘泉更為島嶼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豐饒繁景。人人以高粱人為傲,深深地仰賴高粱酒帶來的豐沃與誘人福利。這是高粱本身也不曾預知的命運吧! 書寫高粱,無疑就是記錄一個時代,一段海島縮影,一份情感,關於我們成長的島。 步入中年期才動心起念,提筆為文,或書寫、或彩繪、或攝影。這次我們想開創更豐富的視覺空間,讓更多的創作形式集結成冊,所以預先發佈訊息,廣邀各方,以詩、散文,以小說以繪畫,以攝影為媒材,一起記錄高粱文化,期望收錄更多好的創作。 近期翻閱家鄉報紙,獲知金門高粱酒屢創新高的營業額年年增長,也陸續知曉長時間的少雨缺水,島嶼的地下水曾正面臨鹹化的潛藏危機。如今高粱種植的面積少了,土地逐漸荒耕,更多的土地增值讓田地變更為建地,人們享受高粱帶來的種種利益,並不積極於高粱田的耕植……。我們不情願的設想,如果有一天,高粱消失於島嶼上,島嶼地下水質變鹹了,揚名於世的金門高粱酒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走過赤土濃蔭的高粱田,仰首看見蔚藍的遠天,在懊熱炙悶的田埂裡砍下一株株的圓潤高粱穗,想像著碗公裡香噴噴白晶晶的高粱米,再甘苦再辛勞也就忍過了……。那個一望無際的高粱田時代裡,我們曾經有過豐碩而踏實的時光。
-
地雷.再見
四十多年前,少不更事的內弟在古寧頭海邊撿到一塊「鐵餅」,他興奮地帶回家擺在屋簷下,想要當小板凳坐,他五叔見狀立刻制止,原來他撿到的是一枚戰防雷。他五叔曾因為敲擊未爆彈而炸斷幾根手指頭,其遭遇與已故盲人歌手「金門王」類似,只是「金門王」傷情更重,眼睛失明,左手成殘。他們敲擊未爆彈,或許是基於好奇心把玩,或欲取得鐵件變賣。五叔因遭遇過慘痛教訓,具有高度警覺性,即時制止一件可能發生的悲劇。 軍管時期,金門幾乎所有海岸或軍事要地佈滿地雷,密密麻麻,數以萬計,美麗的沙岸與海邊因此變成恐怖雷區。百姓為了生計,不時冒險涉入雷區,大姊曾說,當她還是少女時,曾為了撿拾柴草,好幾次闖入海邊的雷區拔取乾「黃花」(待霄草,又稱月見草),那時候金門並沒有瓦斯,即使有,百姓也買不起,山林裡的柴草幾乎都被撿拾一空,雷區的一叢叢黃花乾枝,便成了具有致命吸引力的獵物,讓人挺身忘危,就像飛蛾撲火。在我們村有人曾在海邊被炸斷腿,這並非單一個案,日前報紙專訪一位女士,敘述她從前在花樣年華時,因闖入雷區拾取黃花枝被炸斷右腿的悲劇故事。 根據公布資料顯示,歷年來金門因觸雷死亡者多達廿人,傷者十餘人,這應是較保守的數字。在軍管的年代,軍事優先,戰備第一,民眾經濟活動範圍受限,因誤入雷區傷亡者時有所聞,有些人甚至自認理虧,低調處理不願張揚;即使有的勇於爭取,當局對類似事件經常虛與委蛇,讓受害家屬求助無門。 隨著兩岸情勢緩和,金馬解除軍事管制,在國際反地雷組織、民間團體及一些立委與雷傷者的共同努力下,終於促使政府對地雷問題的重視,並給予雷傷者遲來的賠償,軍方並自民國九十六年起在金、馬開始排雷,經歷多年的努力,在去(101)年十月達成全面排雷目標,總共銷毀各式雷彈8萬多枚,終於讓金門成為「無雷環境」,這對於保護民眾安全,以及促進地區建設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位於小金門黃厝附近的勇士堡,有一處「地雷展示館」,展示一些曾經埋藏在金門的各式地雷,以及相關的主題內容,這些已不具殺傷力的陳列品,如今看起來還是令人膽戰心驚,這也讓人瞭解,原來我們是生活在這麼一個刁斗森嚴、危機四伏的環境中。 能夠徹底消除地雷,真要感謝國際反地雷組織、民間團體、幾位立委與雷傷者多年來的呼籲奔走,同時也應對政府與軍方的努力給以肯定與嘉許,尤其對那些搏命排雷的國軍弟兄與來自異邦的外籍人士,我們更應萬分的感謝。人們須知,佈雷容易除雷難,全球有許多國家在內戰或交戰時所佈下的地雷,至今許多地方仍無力排除,危機四伏。金門徹底排雷後,總算化解這項恐怖威脅,這樣的成果得來不易,值得我們慶幸。
-
紮根文化教育
1月28日全縣「校長會議」尾聲時,主持人吳副縣長話鋒一轉,突然提到「文創產業」,也許有人覺得突兀,談教育就談教育,幹嘛扯到「文化」加「創意」加「產業」的「文創產業」呢?副座只是寥寥數語,並沒能清晰的表達他的心意?但我猜測,他要談的應該不只是經濟議題。 「文創產業」的定義一直到現在仍未明確,文化不等於文藝活動,創意不等於創作創新,而文創產業非第一波產業(農林漁牧)、第二波產業(工業生產與服務)、第三類產業(資訊),它除了是要有產值的經濟活動,更是老百姓生活態度的投射與反映,一談到生活態度,那就難捨教育這途徑了! 馬英九總統在當台北市長時曾說過:「工程可以使一個城市變大,但文化可以使一個城市變偉大。」今年1月亞太文創產業協會理事長陳立恆也說:「經濟力量使國家變得強大,而文化力量則可讓國家偉大。」 最近咱金門,似乎也在變大變強大,大從金門機場門面的改變,島上多處工程在動土興建,金酒不斷釋放賺錢的消息,小至浯江溪夜景燈光閃爍晃亮,南門海邊腳踏車步道雛形粗具,感覺到處都在變,就連我到台灣跳蚤市場尋東西,一看到金門老酒、金門老陶瓷,賣家都會一再強調這是金門的!儼然Made In Kinmen,變成一個品牌,叫人不由得氣爽神舒!感覺金門人變得有份量起來! 是呀!金門在改變,已經脫離戰地的生活模式,金門人與台灣人的生活方式逐漸接軌起來,新的生活文化正逐漸形成,如何有計畫的把金門的地理、歷史與文化告訴下一代,讓他們了解金門所有的文化(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教育、宗教、哲學、藝術等),當然要透過教育。 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需要有在地的「文化產業教育方案」,透過教育來提升人民的文化素養,透過教育來培養我們在地文化的認知,將來我們發展金門的「文創產業」,才有堅實的基礎,因為「文創產業」,不只是產業的經濟效益,更是一地人民的感情的投射以及自尊自信的象徵。 金門雖小,一切都在起步,但對我們傳統的文化資產與在地生活方式,不只不要妄自菲薄且要更加珍惜,套用朱宗慶先生的話:「世界愈全球化,在地傳統就愈顯得獨特而珍貴」,只有讓每一個新生代找到自信與力量,那我們發展文創產業,才有契機。 因此教育就不單只是教育,它是可以跨越兩個領域,文化可以產業化,教育則是培養觀念的機構,是推動產業的基石,倘若「品牌金門」要根深蒂固,教育就是起點,就是紮根之道。
-
努力
當你用現在既有的能力在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現在所能擁有的;但當你用現在所沒有的能力在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你現在所沒辦法擁有的。 今年小朋友的寒假不長不短,但至少兒子已經度過了許多快樂時光。平素或許會賴點床,到了假期卻精神抖擻,早早起床準備一天的玩耍。玩耍間難免會遭遇挫折,暴衝的情緒自然也招來不少責?。 由來人們都不喜歡受到束縛,卻也討厭在無所事事中虛擲光陰、浪費生命,同孩子說這些或許太深奧,或許換個方式講個故事吧。 一位單親媽媽含莘茹苦的撫養他的獨子。這個孩子頭腦好、體能佳,自小就是個文武全才;在一路順利的求學的過程中,交往了一位超級漂亮又優秀的女孩。大學畢業後,兩人相約出國留學,希望學成歸國後可以一展所長,並孝敬親人。 前半段過程,或許未能盡如人意,但在辛酸中洋溢著幸福的氣味,人生應該是圓滿的吧?!(點頭)。但接下來的後半段人生,可能的狀況就多了。 選項一,如計畫般,小倆口風光學成歸國,也完成了孝敬親人的心願。選項二,男女孩可能移情別戀,小倆口也可能因故分手,甚至去國不返,媽媽還是那個辛苦的媽媽。選項三,是最悲慘的,因為某種意外,孩子永遠回不來了,所有的努力轉眼成空,世上多了位悲慘的媽媽。 當然,選項還有許多,將以上的狀況交叉組合,就能產生不下十種結果,問題是什麼是我們想要的?(選項一啊!)問題來了,誰來確保未來的人生會照著原訂的劇本走?人生總是充滿了意外,一個會讀書的孩子不見得就會有美滿幸福人生,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美滿幸福的比例會高點吧,但就算是高到99%,總還是有倒楣的1%吧?唯能把握的就是當下而已。 你無法真正的擁有人生只能不停的體驗它。有位叫彼得的傢伙創造了一個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這個原理是彼得根據千百個有關組織中不能勝任的失敗實例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它的具體內容是「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個職工由於在原有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好(勝任),就將被提升到更高一級職位;爾後,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到達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為止,因而他導出的推論便是:「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職工所占據。」如果人們一切的努力只為了最後從事一份自己不能勝任的工作,努力還是不是具有意義?反言之,成功的任務卻多數是由尚未達到不勝任階層的人來完成的,努力及收穫間本來就不存在對價關係。 在多元的社會裡,每個人的存在都有他的價值,連往昔視為不學無術的打電動,都有揚威國際、為國爭光的可能,就該知道人生充滿了變數與可能性。努力除了爭創這些可能性外,同時也讓你更多的機會可以停下腳步來想想:什麼才是最該珍惜和擁有的? 嗯……,明白,那我就繼續去打電動好了!
-
佛畫展
太武山海印寺新建「安心石室」完工,殿內裝潢完善,應該是要當作一間文物館,性海大師來電要我與楊誠國,趕在春節過年先在石室辦個畫展。初步決議,展出要與佛教有關的水墨、彩墨畫較為適當,而定名為「佛畫展」。我平時雖甚少禮佛參禪,但是旅遊各地隨喜畫過很多與佛有關題材的作品,就找出幾幅佛畫應景。楊誠國平常喜歡畫達摩、濟公、佛道、老僧、陀頭的水墨畫,隨畫隨送,自己留藏的作品不多,所以趕工製作十六幅水墨畫,是有點急迫! 民國七十年,我畫了一套十八羅漢的彩墨畫,每幅畫三尊羅漢,共六幅畫。十八羅漢造型,我參考海印寺現供奉的羅漢外,也參考了觀音亭及金門各寺廟的羅漢。海印寺十八羅漢的基座,埋藏前代泥塑羅漢,已出土了很久,我驚豔於匠師捏塑精工的藝術品,人物表情栩栩如活,衣飾紋理袞袞如織,只可惜碎成千片萬片。2007性海大師送到我家,裝成十多箱碎片要我修補,四年義工我才修好四尊。有幾尊羅漢的頭不見了,要重塑是很困難的,有誰把羅漢的頭帶回家玩的,請送到我家來還原。面對這一堆破片,我先畫成一大幅水墨畫作〈泥菩薩〉,我常笑說:「泥菩薩過河,稻草人救火」。修補的同時,我對十八羅漢做了一番考證,而寫了一篇〈阿羅哈!阿羅漢〉。 旅遊高棉吳哥窟,才見證佛的偉大、藝術的偉大,因此虔誠地畫了幾幅大佛,起心動念增進一點雄心。畫〈峇里島眾神之門〉外,印尼婆羅浮屠石佛,見識了摩耶夫人、悉達多佛雕有南洋風情之美,思念於畫中。遊北越河內一柱寺,金雞獨立蓮花台,小佛寺小巧玲瓏,禮佛香煙絡繹於途。日本長崎福濟寺是閩南人拜觀音的廟,毀於原爆又重建。長崎悟真寺是華人的佛寺,庇祐墓園安華魂。佛在東北亞、東南亞是亞洲共同的信仰,佛在中國更是殊勝。 尤其是雪域高原,藏傳佛教的密法,灌頂、持咒、結印,活佛喇嘛寺廟之多,五體投地禮佛之誠,佛寺酥油燈、佛塔煙供之盛超乎想像,藏人一生的寄託,拉薩雄偉的布達拉宮更是世界之最。新疆絲路之旅,黃沙萬里,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寶庫,雄偉佛像典麗壁畫。重慶大足石刻,開山刻石,岩壁上佛陀的涅槃巨像,華巖三聖尊尊精彩。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依稀是武則天的容顏永曌,神工偉構,千窟百洞,洞洞別有洞天。登少林,崇寺偉岸,聖師舍利塔成林,瞻仰默禱構圖在心。多年來透過旅遊,不論東亞洲、新疆、青藏,及大江南北的歷史古寺名剎,拜謁過無數,盛景聖像都一一繪入我圖畫。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四大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是觀音菩薩道場,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為地藏菩薩道場。我希望能走遍這四大名山,好好圖畫!以前上過峨眉,近者剛從五臺山歸來,就完成五臺山盛景多幅。五座山峰如五座高臺,位於「華北屋脊」之上,是中國唯一並納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大白塔是五臺山的建築標誌,中國最高的藏式佛塔。五臺山2009被正式列入世遺。 太武山海印寺安心石室「吳鼎仁、楊誠國《佛畫展》」,大年初一展出,早上十時有金門樂府南音演唱〈南海觀音讚〉等曲。
-
我雜亂無章的書桌
我的書桌大概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不若大部分人的書桌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塵不染。雖說書桌雜亂無章,對我來說,其中又像隱含些秩序,當要找某樣東西,直覺告訴我在某處角落翻翻找找,總是找得到。 桌面有台筆記型電腦、一台印表機、一台電話分機,還有一台可播放CD的小收音機,可隨時收聽新聞廣播或放些古典音樂CD。幾個筆筒分別放著各式各樣的筆,還有剪刀、美工刀、尺。電腦旁有台小檯燈,另一邊有一盞落地大燈。一個向銀行索取印製精美的小桌曆。一個白色小咖啡杯裝著咖啡豆,可聞著咖啡香。除了這些物品外,其餘的空間幾乎被零落的書堆佔去。桌旁有扇窗,看出去是鄰居陽台及屋頂。窗外有棵楓樹,不時有鳥兒飛來樹梢啁啾跳躍。楓樹由春天的嫩綠葉子到夏日的深綠,再轉為淡黃、黃、到秋日的楓紅,然後是目前光禿的枝椏,總不忘告訴我季節的更替。 桌面正在閱讀的書有《爸爸的畫》,這是豐子愷的漫畫集,由其子女編纂成的三冊套書,這以毛筆畫成的漫畫不但獨樹一格且隱含針砭。前也曾欣賞過豐氏的漫畫,但這套由其子女解說的書,更見漫畫中的深意。另一本是摩西祖母《The Essential Grandma Moses》,素人畫家的純真及天馬行空的繪畫一向是我喜歡的,而摩西祖母筆下農村的耕作、婚禮、戲耍等畫面,總是那樣生動活潑讓人開心。一本昔日已讀過又借來瀏覽的朱光潛《談文學》,書中有段話說「到處留心,一日之內值得記的見聞感想絕不會缺乏。……街頭的一陣喧嚷、花木風雲的一種新變化、讀書看報得到的一陣感想、聽來的一件故事……都可以供你細心描繪,成為好文章。」受這話的影響,那日,一時好玩就將所見所聞寫了「這日的生活風景」一文。剛送還圖書館的魯迅短篇小說集,其中祥林嫂及「藥」兩篇讀來仍然痛澈心脾,震撼不已。「藥」雖是短篇,但氣氛詭譎,步步驚魂懾人,那種感受,一時想起讀史坦貝克的《The Pearl》,主人翁逃亡時,後雖不見追兵,而追兵魅影卻緊緊跟從的一幕,直叫人透不過氣來。 書桌最為雜亂的,就屬在書桌畫畫的時候了。每當我畫一幅小圖或插畫也喜歡利用這桌面。這時,常是東一支蠟筆、幾條水彩顏料,西一個調色盤、幾支炭筆,還有散落四處的文具及橡皮擦屑,最是凌亂不堪。 除了桌面堆著書,往往延伸到桌旁的地毯及牆角。由於我的借書成癮更促成書桌經常氾濫成災,雖說借來的書不見得都看,但仍執迷不悟。有時感覺自己就像是隻蠹蟲,喜歡躲在書堆裡獲得滿足與溫暖,卻讓書桌及周遭弄得一團亂。
-
冬遊上蘇杭
多年以來就盼望著來到人間天堂-蘇杭,只是都因時間不能配合而作罷。這次利用寒假的空檔,再怎麼忙也要給自己放個假,暫時跳脫繁瑣的行政和工作,享受幾天的自由和清閑。二天杭州、一天蘇州、一天無錫、二天上海,其實去頭去尾,也不過才四天,遊了久仰的西湖-那歷朝歷代詩人墨客吟詠歌頌、賦詩題辭之處,到處是詩情畫意,經典故事,北宋豪放詞人蘇東坡的清影彷彿又活靈活現在眼前,「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江南的美,湖光山色,林園香榭,不拘季節,即便是正值天寒地凍的臘月,亟想一睹飄雪的白色江南,卻未料今年遇暖冬,江南不寒,水氣不豐,雪景向隅。 大陸風景的特色是「大」和「古」,江南尤最,因為江南多古蹟,杭州的雷峰塔、城隍閣、蘇州的寒山寺和留園、無錫的錫惠公園等,也富美景,如:「西溪且留下」的西溪公園、「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湖、太湖勝景黿頭渚、濃郁的水鄉古鎮烏鎮;當然還包括上海位居亞洲第一高塔的-東方明珠塔,登高鳥瞰上海夜景,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情。此外看了「宋城千古情」和上海的「ERA雜技秀」二場秀,更將杭州和上海這兩座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風情特色展露無遺,舞台劇是最能全方位表現和行銷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綜合藝術,杭州的「宋城千古情」透過梁祝和岳飛等浪漫和悲壯歷史故事,營造出既溫柔婉約又慷慨悲壯的城市風情,加入故事敘述和現代電腦動畫與造景,讓真實和虛擬景象融為一體,對照白天遊城隍閣時在閣旁的公園看到,一對對衣著普通的中老年人,或成雙或單人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讓我這個樂迷卻又是「舞痴」都禁不住「蠢蠢欲動」,杭州真是一個富藝文氣息的古都。而上海的「ERA雜技秀」,集中國雜技之大成,據說接受美國太陽馬戲團的編劇指導,不僅特技表演技術登峰造極,令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且用燈光音效,營造出有如百老匯舞台劇的展演效果,卻又有著真材實料,功夫硬底的搏命演出。 這次城中教師會的江南六日遊,標榜著全程無購物,但在導遊熱切的服務又不著痕跡的行銷下,大家還是買了不少的土特產要帶回來分享親友;但在省下購物的時間下,四天的行程還算是緊湊而充實,且又是同事好友同行,彼此互相照顧分享,大人小孩歡聲笑語不斷。回頭看看家鄉的觀光,金門雖小,但閩南文化、戰地背景再加上悠久寬廣的僑鄉文化,資源不可謂不豐,但官方宜整合民間業者對旅遊業作整體規畫,而不是讓業者自行削價競爭,搶食有限的客源,降低觀光品質;甚至讓許多旅遊從業人員只能靠購買土特產的回扣來維生。如何啟動文創產業來進行故事行銷;官方應主動出擊幫助業者競合互利,以創造多贏局面,讓來去金門不是過門不入或只來一次,而要讓來過金門的觀光客,喜歡金門、愛上金門,甚至願長住金門,金門才會有美好明天。
-
加一匙甜蜜給一座島
跨年夜,因為有許多精挑的好書搬進家門,我捨不得去看煙火秀,連熱鬧的電視轉播也放棄看。我把書搬到床頭矮几,它們是我去圖書館借的。十本電影叢書、二十本繪本,重量的確很重,但心卻輕盈得飛了起來。正在寫哲研所論文的千羽,書也越借越多。看著床頭的書疊得高高的,我心裡雀躍又滿足,我裹著睡袍再擁著棉被,決定與它們一起倒數計時、數秒,飛旋入新的一年。 稍早,我才趕出新版的馬祖微電影劇本,立即寄給韓。因為有許多摸索與挑戰,我幾乎每天都會拋棄昨日,改寫新版本,但新的一日很快又降臨,我又有了新的版本。那新舊的轉折更替,堆疊著韓的專業建議,劇中的男、女主角也跟著一起成長。稍早,我寫著寫著,興生想在劇中再添加兩個人物的念頭,千羽的哲學邏輯思維馬上跳出來喊卡。他說他寫論文時連添加一個延伸詞都會導致後面的路陷入泥沼。因為指導教授會從水面的一個波紋洞見深海底下藏著一座冰山,而你奮力遊著,不知道身後的冰山還藏著什麼?所以即便只是一個連接詞,撰寫論文時都要儲備一座深海冰山或火山的能量,才能在水面上畫一道波紋。千羽說我那兩個設計成只發聲、不現影的配角是沒有生命的OS人物,建議我不要橫生枝節。我想了想,擔心求好心切的我,思緒已經超出一齣微電影的範圍。遂沒邀請兩位配角加入新戲演出。我給韓的簡訊說「創作的世界是美麗又幸福的探險!」但,探險時我必須注意它是否能締造完美的視窗。因為與韓溝通無礙,所以編劇時我勇於「放任感覺帶著我走」當劇中人物走到不得不停下來時,我才會去張望人物的「定點」在哪裡。我不斷嘗試以不同的思路帶動劇情發展,並隨感覺流動來更替或增刪原來的戲並調動場次,每天寄出新版劇本給韓時,我除了感謝他的專業指導,也不免有點心虛的請他多包容--我的漸進成長、以及摸索與嘗試。 跨年倒數計時,讀到一句「時間永遠不夠用,這是拍電影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情」我不禁會心微笑。那不可確定的部分,一直是更具吸引力、讓人想去挑戰的魅力所在。劇本一直在推衍修正中,當我寫到「今天的極限」時,並不代表明日就沒有「超越自我」的機會。我帶著探奇之心,簇擁著一堆新借來的書,企圖穿越一幅巨大的拼圖。我心裡想,創作上的隨性是具有邏輯和道理的,之所以怎樣想和有什麼感覺,絕不是憑空偶得,它需要足夠的天賦、堅持、努力,才能捕捉瞬間的悸動。當我讀到一位優秀演員的心聲,他說「當我把雙腳放進一雙大約1900年左右的古式皮鞋時,我終於感覺到自己融入了那個時代、那個地點和那個角色」電影中認真的考據、不惜血本的堅持付出,讓我明白電影為何一直深深吸引著我。 在嘗試摸索一條更好的「劇情走向」路線時,我常常忘記了自己,只剩下一座島。新的一年開始了,在寄出最新版的劇本給韓時,我說,潛伏的一枚連結小說與戲劇的種子,在我一遍又一遍修改劇本時,同時醞釀著新的小說與繪本,詩也藏在枝葉裡,等待微電影催生更多的驚奇。我深深期待,未來一枚豐美的果實,能讓一座島,增加一點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