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活在生命智慧中
老子是一個有大智慧者,傳說他一出生就八十四歲,頭髮、鬍鬚已白。現代醫學發達,一個人不可能一出娘胎就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這是不可置信的,但卻是一個很美的事,讚美老子從小的時候就很聰明、有智慧,一個生活在完全覺知生命智慧裡的人。 有一次,孔子曾經離開魯國到周室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之後,孔子告訢他的學生們說:「鳥,我知道牠會飛;魚,我知道牠會游;獸,我知道牠會跑。地上會跑的,可以用網來捕捉;水裡會游的,可以用鉤來釣;天上會飛的,可以用箭來射。至於龍嗎?我卻不知道牠是怎麼能夠乘風駕雲飛翔上天的啊!」孔子以龍來形容老子的智慧之深淵博大和神秘。 智慧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它是不同於知識的。智慧是活的水,且永久的不易變的,讓生命更充滿存在的意義。知識是短暫的,日新月異,今日的知識,到了明天可能已用不上了。尤其今日知識爆炸,知識是一時的,可不斷的汲取;而智慧卻是一把鑰匙,能開啟生命之門。 我們的生活,一種是向外的,一種是向內的。向外的生活,它就是一種欲望的追逐,以物質、名利來作為價值的衡量,很容易就在物慾的深淵中迷失,沒有滿足的一天。而,向內的生活呢!它就是以生命為中心的生活,充滿著智慧,不為物慾所駕御。像莊子說的:寧願做一隻活在泥濘裡的烏龜,而不做一隻穿著錦衣擺在祭壇上的牛,活在智慧生命裡快活的人。 道家創始者的老子不是真的一出生就八十四歲,而是說他還是小孩的時候,就有了八十四歲老人的智慧。「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壽。」活在覺知,活在生命智慧中的人,也是活在不憂、不懼、不惑的人生境界。
-
單車族也應守法
騎著單車飽覽沿途風光,享受清風迎面拂來的舒暢,這本來應該是極悠閒的事。但與大大小小的機動車輛在大街小巷中共享路權,可就沒辦法這麼愜意了。雖然一樣是騎單車,但場景大不相同,心態自然也應有所調整了。 金門原本就有不少單車人口,再加上地區每每舉辦活動一向以腳踏車做為摸彩獎品,對提高島內單車普及率亦功不可沒,也因此讓愈來愈多人加入了單車一族的行列。從觀光休閒的角度來看,金門被認為極適合發展單車旅遊,但現階段尚未闢建獨立於道路的「自行車專用道」,僅能在某些路線將道路兩側的慢車道漆上「自行車專用」圖案與字眼供單車族使用,騎單車的權益看似受到保障了,事實上仍飽受緊臨快車道、面對呼嘯來去的汽、機車壓迫與威脅,實在很難有悠閒舒適的感受。 那麼回歸到單車的實用功能吧!用它在市區內代步,以二、三公里的路程而言,不失為一項方便且環保的交通工具,許多學生與少數上班族便是如此。只是在車水馬龍的市區中,面對的是更複雜的交通狀況,即便某些路段仍劃有自行車專用道,單車族可別以為就可以「輕鬆騎」,畢竟腳踏車全憑人力運轉前進,速度與反應能力遠不如機動車輛,若恣意與汽、機車在大街小巷爭道,恐怕吃虧的是自己。 終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單車族很多,但真正懂得使用單車者恐怕不多,會騎上路還不夠,能遵守道路交通規範、掌握快慢之間的節奏,讓自己能騎得安全又自在才算合格。誠然,腳踏車既然也是車,便與其他車輛一樣有權使用道路,相對地也應遵守一切交通規則。無奈有不少單車族只享路權不顧規範,或併排而行、或逆向騎車,更危險的是沒有後視鏡與方向燈等配備,照樣有人看也不看便任意橫越馬路或來個急轉彎,不僅困擾機動車輛駕駛,更危害自身安全。 馬路畢竟不是單車特技場,騎單車上路講技術也講守法,車輛種類無分速度快慢皆應遵守交通規範,確保彼此行的安全。
-
杜絕竊盜案以維地方安寧
報載,金沙浦邊村一棟民宅,日前遭竊賊光顧,小偷不僅翻箱倒櫃,偷走現金與金項鍊,更可惡的是,還在現埸留下一坨「黃金」,最後還騎走屋主的機車,並把機車丟入榮湖內,此種惡行確實太過火了,有關單位務必全力緝兇,早日將竊賊繩之以法,以維地方安寧。 地區自解除戰地政務,從開放觀光到開放小三通,地方治安可說愈來愈複雜,尤以竊盜案件更時有所聞,迄目前仍有不少竊盜案懸而未破,諸如發生於最近幾乎同一天內,有四輛汽車被砸破車窗,車內財物被偷,還有,曾轟動一時的金湖新市里復興路銀樓竊案,到目前也還沒有破案,儘管警方最近已連破多起重大刑案與竊盜案,讓民眾豎起大拇指稱讚,但我們仍希望警方應加強打擊不法,讓竊盜案不再發生,以維地區純樸風尚。 報載,日前曾有一位社區巡守員,發現一輛棄置機車相當可疑,經通報警方,結果查出是一輛贓車,老實說,要維護地區治安,除了警方要多加把勁,民眾也應提高警覺,發現不法或發現可疑,應主動報警處理,舉家外出或夜晚入睡,應小心門戶並確實上鎖,遇有風吹草動要有警覺心,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預防工作,多加關心地方治安,如此相信有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居民耳目,歹徒要偷要搶就不容易得手,進而減少竊盜案發生。 警方最近破獲數起重大刑案,績效值得肯定,也讓民眾對警方的辦案能力恢復信心,不過,地區竊盜案頻傳也是一項不爭的事實,為維護地區安寧,我們除希望警方對治安維護多加把勁,也希望各巡守隊發揮組織功能,協助警方做好治安維護,各村里民眾更應發揮守望相助精神,發現不法主動檢舉,共同打擊犯罪,以讓壞人無所遁形,共維地區治安。
-
心靈上的豐收
昔日有位老禪師,望著悠悠不斷的江水,很感嘆的說:「每天行駛在江面的來往船隻,我看只有二種─一種是名船,一種是利船。」舉世滔滔,確然,沒有人擺脫得了這名利之船,特別是在人們遠離了天真爛漫的童年後,在這紅塵濁流中,試問誰能清心寡欲的不惹一點塵埃? 行政院游內閣上任之初,曾宣示了內閣簡樸團隊公約,然則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放眼團隊成員,吃鮑魚、啖魚翅者所在多有,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按摩部長,就讓人倒盡了胃口。其實,在天下人皆曰不可、舉國上下皆曰可殺的這樣一個氛圍中,回歸到簡單、樸實的生活型態,從追逐浮華、虛名、權勢、功利的物化思想中,抽離出較為純淨的自我,或可讓我們重新體悟生命的重心與意義。 當然,過簡樸生活,絕非要我們倒退到四、五十年代那種砍柴擔水的生活方式,也不是非得自虐到捨一切現代化電器而不用,一味的誇說雙手萬能的妙處。所謂「過猶不及」,古人顏回那種「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而不改其志」的生活方式雖然令人敬佩,但若說心嚮往之,顯然是矯揉造作,大違人情之常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力行淡泊名利的簡樸生活,可以讓我們的貪慾減低,學會謙卑而樂於助人,進而找回良知良能,發揮無遠弗屆的大愛。 也許,你對現在生活永遠不滿意,但當你看過印度加爾各答一位小乞丐的願望後,你會發現,再怎麼簡樸的生活,在窮人眼中都是一種幸福。小乞丐常說:我這一輩子,只有一個願望,走進一間有屋頂的房間,睡在一張有床單的床上。這樣的願望對我們來說是那麼的簡單,然而對加爾各答的一位小窮人竟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實在叫人難過和同情。 所以,名利又如何?如果你連最基本的需求都不可得,那也沒什麼好爭的了。我想只有受到簡樸思想召喚的人,才不會將無常有限的生命,虛耗在金錢名利的追逐中,如果你能去除人性貪婪醜惡的陋習,那麼,展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必然是心靈上的豐收。
-
依正道而行
「道」,道之一字所含的義意非常廣大,有時作宇宙的本體講;有時當作眾生的真如佛性說;有時作人生、事的實相解;也可以作路徑、入門解;有時亦可作做事的方法講;有時作:::。歐美國家的語言文字就找不到一個相同義意的字,可以完整的表達出「道」這個字的含義。 唐宋八大家的韓愈,他就為了誰才是「道」的正宗代表而摃上老子。韓愈說:「老子之小仁,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鄭璿問神會和尚說;「什麼是道?」神會答說:「無名是道。」他又問:「道既然沒有名字,那為什麼把它叫作道?」神會答說:「道終不自言,說它是道,只是因為要回答問題的緣故。」他再問:「道既然是假借的名字,那麼沒有名字是不是真實的呢?」神會答說:「不是真的。」鄭璿最後問:「既然沒有名字也不是真實的,那為什麼說沒有名字就是道呢?」神會答說:「因為有人提問,所以才有這樣的說法;如果沒有人提問的,那麼終究什麼說法也不會有。」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事實的真相,為什麼會混淆不清,就因與之為善者多了些美辭。那與之為惡者呢?就多了些批評言辭,最後就演變成各說各話,互相攻訐,誰是誰非,已沒有人可以分個清楚了。這個現象,在今日的政壇、尤其總統大選越近,不實的指控和言論,更會滿天飛,模糊了焦點,最後事「實」真「相」也不見了。 如果,我們的心保持清淨,不要有那麼多的私慾、糾葛;克守法律,依著良心做人做事。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欲達而達人。」勿要為了一己之私,昧著良心說話、做事。凡事依著正道而行,那這個人世間會清淨、簡單一些些而幸福,庶幾近於道矣。
-
出頭損角
不久前,高雄市有一隻台灣獼猴掙脫鐵鍊,逃到行道樹上鬧大街,引來許多民眾圍觀,有的拿竹竿,有的拿梯子,上演一齣人猴追逐戰,不但請來動物園的吹箭高手伺候,也出動消防隊雲梯車,但都拿貪玩的獼猴沒輒,後來,人群中有人自告奮勇爬到樹上欲抓猴,卻不慎從樹上摔下,頭部觸地成重傷,送醫救治仍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事實上,抓猴子的當天,現場曾有人自稱是飼主,可是,當男子從樹上墬地送醫,人猴追逐戰並未停止,最後猴子是抓到了,但已沒有人敢出面承認是飼主,闖禍的獼猴只得被帶到派出所,關在鐵籠裡當證物,因為,有人因抓猴摔成重傷,已屬刑事案件,而且,傷者留下老父及幼子,家屬希望找飼主負責,可是,爬樹抓猴的人,並非有人唆使,因此,即便找到猴子的主人,頂多只是飼養彌猴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與人命關天的刑案無關,何況,飼主早已不知去向! 認真說,炎黃子孫算是比較自私自利的民族,古往今來「自掃門前雪」的觀念根深蒂固,類似爬樹抓猴情形,老一輩的人見狀,鐵定要罵他「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特別是摔傷之後,更會嗤之以鼻,大罵「出頭損角」,甚至,嘲笑他「有功無償」,簡直笨到「人家在中進士,伊在捶死羊母頭」,吃力不討好。反正,「事不關已,最好少理」,自告奮勇爬樹抓猴子摔成重傷的男子,正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寫照! 或許,掙脫鐵鍊的彌猴沒有錯,飼主也沒有錯,甚至,爬樹抓猴的人也沒有錯。如果有錯,那是錯在太不小心、太自不量力了,畢竟,猴子天生就是爬樹的高手,能輕易在枝頭跳躍,人類的老祖宗雖是猿猴,但經過幾萬年的演化,手腳攀樹的功能早已褪化,笨手笨腳的憑什麼上樹抓猴?所謂「助人最樂」,但空有熱情,不動腦筋、不想方法,有勇而無謀,猴子抓不到沒關係,還從樹上摔落成重傷,也找不到飼主負責,平白「出頭損角」,吃這種悶虧能怪誰?
-
真的!假的?
當假的事情一再地被人信以為真,久而久之會讓人困在真假難辨的不安全感裡,最後面對真的事情,反而直覺以為是假的了。這種「假亦真來,真亦假」的錯亂,成了時下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所導致的後遺症,看到退稅詐財案一次又一次被當真,以至於受騙者不計其數,一旦是真的退稅通知,卻被患了「恐騙症候群」的民眾懷疑又是歹徒的詐騙伎倆而不敢辦理請領,真是令人有些哭笑不得。 同樣是以不正當方式取得他人財物,詐騙案與偷竊、搶劫不同的是苦主在失去財物的過程中的配合程度。沒有一個人願意「配合」偷竊犯或搶劫犯而讓自己平白損失財物,換言之,他們在被偷或被搶的過程中毫無選擇的餘地,也沒有預期自己是否會成為歹徒覬覦的目標;詐騙案則不然,歹徒不可能硬偷或搶走你戶頭裡的存款,必須設法取得你的信任並「配合」他,在一方以電話指示,一方動手操作提款機的「合作」下,才能成功騙取目標對象的錢財。 如此看來,儘管類似詐騙案件一再發生,仍舊有人「不疑有他」地掉入破財陷阱,不能全怪詐騙集團夭壽,也該檢討自己為何悟不出貪念害己、因小失大的道理?也許詐騙手法一再翻新,但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冷靜思考其中的合理性而不是滿腦子想著「賺到了」,也就不會「人牽不走,鬼牽叩叩行」。 以前遭金光黨詐騙的多是一些教育程度低的或年紀大的人,缺乏足夠的判斷力以至於被歹徒有機可乘,尚且情有可原。但看看時下詐騙案的受害者,多的是高學歷的知識份子,甚至連政府高級官員也被騙,實在是教育失敗。無論警方與媒體如何苦口婆心宣導防騙「撇步」,照樣有人鐵齒地認為自己不會那麼衰,終究還是「偷雞不著蝕把米」,如此「聰明反被聰明誤」,只能說「貪念一起,博士與文盲何異?」 如果早點抱持凡事存疑,小心求證的態度,不但讓有心詐騙者一個巴掌拍不響,也不至於面臨真的退稅通知才來疑神疑鬼。期盼大家都能記取他人教訓,多一些理性,少一點衝動,少了你的「配合」,歹徒的詐騙戲碼自然演不下去了。
-
遵守交通規則
報載,上個月地區發生二十五件交通事故,造成四人死亡,十六人受傷,以地區的面積、人口數,按道理不應該發生如此多的車禍,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值得各界重視,並謀求改善之道。 根據縣警局統計,上個月地區所發生的二十五件交通事故,主要肇事原因為駕駛人疏忽佔最多數,再來是未依規定讓車,其餘包括應減速未減速、未保持安全距離、酒後駕車、轉彎不當、酒後駕車及超速行駛,其實,無論其肇事原因為何,說穿了都脫離不了人為疏忽,因為,如果你開車能小心慢行,遇路口停看聽,謹慎遵守交通規則,不開快車,不爭先恐後,試問車禍怎會發生呢? 所謂「十次車禍九次快」,車禍之所以發生,開快車絕對是最大的罪魁禍首,因為速度快,想煞車一定來不及,車禍也就是這樣發生的,尤其是超速行駛,一旦發生狀況,非死即傷,不僅害己也害人,對於喜歡開快車超速行駛的駕駛人,最令人深惡痛絕,對於這種「交通安全的殺手」,大家應給予譴責,警方也應從嚴執法,別讓這種人成為害群之馬。 地區車禍之所以層出不窮,和叉路與彎道多,有些道路又太過狹窄,常出現人車爭道也有些因果關係,就以小徑圓環通往金湖湖前的道路為例,每逢上下班的交通尖峰期,路上就顯得擁擠,稍一不慎就可能發生意外。 另據縣警局統計,上個月地區所發生的交通事故,其肇事車種小客車佔了二十二輛,機車佔了十五輛,而死傷最多者為機車駕駛,這也說明,駕駛機車的駕駛人,因為是「肉包鐵」,千萬要小心慢行,因為只要一摔倒或和別車相撞,一定是非死即傷,千萬不可不慎。 由於上個月地區已有四人死於交通事故,警方為此也已展開加強取締交通違規,我們除呼籲各型車輛駕駛人務必遵守交通規則,也希望警方在取締交通違規時,「拍蒼蠅也要打老虎」,尤須把超速行駛列為取締重點,因為超速行駛是會害到無辜的人。
-
「好來好去嘸代誌」
最近有一位學生在網路留言板上卯上縣警局,說員警在交通臨檢有差別待遇,不把台灣人當人看,只有金門人才是人云云。雖然有人看了喊爽,說金門警察就是這樣的「勢」利,不過話說回頭,執勤的員警又不全然是本土的,說金門警察不把台灣人當人看,那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嗎? 有人說:現代人應是懂得遵守法律、懂得回饋社會、理性寬容的現代人。儘管,不盡然人人都願如是想,但這種論調,對一個奉公守法的人來說,多少會有點啟示作用,至於該不該守法,雖然也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一個法治社會,唯有人人守法,才是自由安定的保證。有些員警在執勤時容有過當,但我們深信他們還不至於妄作非為,視法律如兒戲,如果真是刻意刁難,那也是個案,只要我們奉公守法,相信也沒有人「動」得了你。 倒是有些青春少年兄,不但衝而且無法無天,他們從來只會說一套做一套,還不管別人死活,至於那些顛倒黑白、沽恩示義,說話不負責的人,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表面功夫可以做得十足十,但要他們守點本份,還真不容易。其實,好來好去嘸代誌,我們總以為,任何事都是相對的,你敬我一尺,我就該還你一丈,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可是,看看我們的週遭,多的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人群,所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若我跟他們講理性、談寬容,那鐵定是天方夜譚,特別是,這些人主觀意識濃厚,他們也許更像封建時期的暴君,只有自己是對的,如果有錯,那永遠也是別人的錯。 所以,還是將錯就錯吧,別信「好來好去」那一套,反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你願窩窩囊囊的做個令人喪氣的現代人,那麼等而下之的和和稀泥,也算可以了!
-
施政的輕重緩急
正名、公投、制憲,近來甚囂塵上;「一邊一國對一個中國」、「中華民國對台灣共和國」,藍綠對決態勢,隨著總統大選腳步逼近,在政治正確、選票第一的考量下,正緊繃著選民的「神經」。 「執政就是選擇」,這是美國已故總統尼克森的一句名言。近來,為政者選擇急要於「激盪人心」的政治議題,或有其內外宣傳的成效與選戰選票的考量,但是,在撩起政治「焰火」的同時,很多民生議題都被擠壓到邊陲,結果舉國上下不分朝野,一時好似都忘了拚經濟這回事,到底,政治人物要牽引選民何去何從?還是選民要選擇那一號的政治人物,這也是總統大選的一個弔詭之處? 拚國家認同、國家主權、憲政體制,這些都是該談也該拚的議題。只是,拚這些議題,並非朝夕可竟其功,也非立即可解,須從國家整體發展大方向與安全,同時盱衡國內外情勢,從長計議,以凝聚國人共識,而非是選舉的「炒作」話題。 與此同時,我們看看現今的台灣社會,為什麼經常有人因負債、潦倒、無業而自殺?國稅局退稅還屢「等嘸人」?甚至有人為了躲債,演出「假搶銀行真被關」戲碼?奇奇狀狀,令人目不暇給;農村更是到了什麼都「被偷」的地步,君不見農村的看板寫著:「小偷,你也偷、蒜也偷,你機車號碼留下了」,還有「你將花偷光光,請還一株留種」,看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試問,如果政經大環境安定,人民會如此到處偷搶、招搖撞騙嗎? 施政須有輕重緩急,任何改革如果不能落實於改善民生、提振投資、降低失業、維護治安,那又於人民何補呢?況且有些高難度的政治改革,更須有高風險評估,用時間與智慧來化解,而非喊「爽」的。總統大選,當下之急,是拚經濟?是拚政治?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屆時自有選擇,且待時間驗證吧!
-
一鍵之誤
前幾天,國內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兩則「烏龍事件」新聞,一鍵之誤,錯得太離譜,造成財物損失事小,經新聞報導淪為笑談,形象損失才是無可彌補! 其一:第一銀行現金卡業務爆發重大弊端,台南市一名捆工男子預借現金額度上限原本是二萬元,在信用許可下調高為三十萬元,但因行員電腦作業輸入誤把代表角、分的兩個零,誤鍵到小數點前方,使得預借現金額度從卅萬變為三千萬元,預借人才能每天連續以最高額領款,短短二個月計領走三千四百萬元才被發現,但錢都已匯往大陸,追討回來的機會十分渺茫。 其二:台北地方法院行文台北地檢署,要求將一名煙毒犯送觀察勒戒,書記官在製作公文時,不小心按錯電腦的點選鍵,將檢察官的名字誤植入被告欄,發文前也沒有再仔細校對,造成張冠李戴,錯把檢察官變成須觀察勒戒的煙毒犯,公文發出去之後才發現錯誤,台北地院雖緊急發函更正,但經媒體廣泛報導,法院公文誤植事件遂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當然,自古以來,上自王侯公卿,下及販夫走卒,任何人走筆都會或多或少發生筆誤,如今使用電腦,文字輸入法種類繁多,使用注音輸入法同音字、或使用拆碼輸入法同碼字倘未仔細選擇,加上電腦皆能智慧選字,往往會自動辭彙集字;此外,滑鼠游標若未仔細標定,製作完成未再詳加校讀,可能產生許多舛誤,輕則鬧出笑話,重則像第一銀行一個小數點因游標下錯地方,不僅造成巨額損失,成為近年來金融界最離譜的烏龍案,且被財政部列為重大疏失,遭到勒令停止該項新業務,一鍵之誤,釀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所謂「仙人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啥人無」,以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可是,只因一時的粗心大意,類似的「一鍵之誤」,所付出的代價也真的太大了,豈能不戒慎恐懼,引 以為鑑!
-
捨本逐末
電腦之發明與使用,它帶給我們生活上、工作上,提供了我們很大的便利,亦幫助我們解決許許多多的問題。電腦除了具有實用性外,它也提供我們線上益智遊戲及必要的資訊,紓解生活、工作的壓力與困難。所謂有好的就有壞的,如果我們錯誤的使用電腦所提供的功能,用它來犯罪,或是沈迷於電腦網路遊戲,那就「捨本逐末」,反而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上月底,就傳出一起「七年級生」連續兩天沈迷電腦網咖,到了三更半夜還留連忘返,晚上就睡在網咖店裡。最後,他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口吐白沫,暈倒地上,不醒人事,驚動網咖族報警送醫救治。所幸,這位「七年級生」命大、也很幸運的,他可能只是太過疲累,而引發羊癲瘋發作,生命並無大礙。 電腦網咖,它是現代科技下的產物。老子說:「滿則溢,謙受益。」上班工作一天,上網咖紓解一下壓力,玩玩益智遊戲,並不是不好,但要有節制,不能過於縱逸。所謂「物極必反」,無瞑無日的留連忘返,可是容易罹患上「網咖症候群」,久而久之,自己的身體健康受影響,尚是小事一件;嚴重者,有人因而喪了命,樂極生悲,很是不值得! 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為什麼?錯用了「美」與「善」之故。裸體藝術表演,如果是以藝術的角度去欣賞,就不「色情」;做善事,是幫助別人,若假藉「行善」之名行騙財之實,就是為惡了。同樣的,電腦科技產品,用在正途上,它能改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品質,如果誤用了電腦科技去犯罪,那就變成不「美」又不「善」了。如果能如︽法句經︾所說:「智者進入村落時,就像蜜蜂入花叢,只知採蜜,不傷害花卉和色香。」換言之,那就是把聰明用在正途,小者對自己有益處,大者造福於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