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淡淡看歷史
永遠的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日前星殞。這位跨越三世紀的「世界級」女性人物,一時之間再度吸引媒體目光,成為新聞焦點。 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千古英雄人物。歷史人物的風起雲湧、是非功過,絕非自己說的就算,史家自有公評。 凡是走過的必留痕跡。蔣宋美齡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則傳奇,她的一生是近代中國史的縮影。然則,逝者如斯,不立遺囑,不留史料,泱泱大度,從容淡去,母儀天下,靜待史筆公斷風範,盡在人間;比之現今政治人物,急於著書,凸顯自己,自是高明。而在通篇大幅的媒體報導中,一則引證她一生從未口出「惡言」的小新聞,看了最教人動容! 觀乎時下政治人物,口沫橫飛,批判成性,犀利有餘,厚道不足;臧否人物,須以宏達史觀觀之,切忌小鼻子小眼睛窺之。近日,有人一手發電致唁,一口發言、欲語還休的點出什麼「外交賄賂」,好似要貶人一點什麼?但是又拿不出確切證據,徒讓人有點私人恩怨情仇之慨,最是教人不勝唏噓! 「漢書」中有「古今人表」,十分精彩。班固把歷史人物分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再分上中下三級,所以一共是九等;上等之人中,上上為聖人,上中為仁人,上下為智人,而歷史上做皇帝、大王,大富大貴之人,而被列為下等,乃至下下等者,所在多有。可見班固是如何以「人品」客觀分類,不負史家春秋之筆,這也是漢書望重士林之所在。 放眼當前社會,若拿班固「古今人表」標準,來衡估名流,臧否人物,又有幾人可以不被列為「下等」的呢? 期待現今人物,少口水、多經濟,士先器識,有了風骨,風行草偃,上行下效,必然大展鴻圖,史家當為您們加分!淡淡看歷史,如此而已。
-
編務手記
自今年五月起,個人暫時兼編浯江副刊,以「傳承浯島風土民情文化、與凸顯地方報特色」為擇稿方向,雖然,報社能給的稿酬很低,然而,來自台金兩地、甚至海外鄉親熱情賜稿,一幌眼就是五個月了,當初耽心缺稿「開天窗」的情形並未出現。 說實在話,當前國內報刊稿費核發標準,約在每字一塊錢之譜,也就是作者嘔心泣血的文稿經採用刊登,一千字能有千元稿酬,足足比本刊高出有三倍之多。幸好,許許多多的作者,無論是長居本島和旅外作者,或是過境的旅人墨客,在在都本持對這塊土地的熱愛而寫,並非為賺稿費而作。值得一提的是,浯江副刊的作者群,其筆下功力較諸其它大報作家,絕對毫不遜色,他們甘於捨棄豐厚的稿費,而把文稿投寄給浯副,讓關心這塊土地的真情,隨著報紙的發行和網站公開呈現,與廣大鄉親及關心金門的讀者共同分享,所謂「血濃於水」,那份對浯島認同的深厚情感,並非金錢所能衡量! 或許,處在高物價的今天,浯副的稿費確屬偏低,但礙於現實,短期之內仍不能調高,作者的智慧結晶暫時無法獲得應有的報酬,值得吾輩加倍努力去爭取。然而,個人覺得比較困擾的,倒不是稿費偏低問題,而是有少部份的作者,要求比照其它報刊,文稿經擇用刊登,能寄送一份報紙通知供作保存留念,更有要求多送幾份報紙分贈親友;甚至,也有作者希望能免費贈送報份,在在都超出個人能力範圍,實在礙難遵照辦理。 當然,浯副稿費偏低,作者長期愛護報社和支持供稿,這樣的要求確實並不過份,但是,目前報社仍屬公營事業單位,所出刊的每一份報紙,和酒廠生產的酒一樣,依法員工不得任意取用,也不能擅自贈送他人。至於文稿經擇用刊登寄送報紙,實因人手不足及經費短缺,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還請多多包涵,歡迎逕行訂閱報份,或者,瀏覽本報網站,亦可獲知稿件是否擇用刊登!
-
智慧與善念
無知,明知不可以為之,卻是昧於一時的愚暗,或是貪慾,不經深思熟慮,而做出使自己陷於危險的境地。輕者,僅是受皮肉之苦;重者,名譽受污,身陷囹圉。尤有甚者,使之危及自身的生命。古人說:「三思而後行。」謹慎將事,斯不危矣! 有一位母親,因孩子拔牙,而危及生命。孩子的母親為了籌措醫藥費,挺而向地下錢莊借貸,使自己的處境更困頓。為了救自己孩子而出此下策,原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但無知的是:這位孩子的母親反倒為地下錢莊拉人開戶頭,結果是助紂為虐,害人又害己。讓她吃上了官司,面臨坐牢的命運。 參加廠商促銷的踩氣球、搶錢活動,主要是為了想撿便宜而去參加。想一想,為了一點小小的便宜,將自己推入危險的境地,是一種捨本逐末的無知行為。等到自己受了傷,且什麼亦沒有得到,才來後悔,當初為什麼會如此不顧一切、瘋狂的去參加這種「鬼」活動,不然自己就不會如此的狼狽,悔之已晚了。 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要善加維護,不使受污染。警務人員是人民的保母,道德操守和要求,都要比一般平民百姓來得更高及嚴謹。據報導,有位警務人員喝花酒,而且陪侍小姐還是大陸妹。他在被捉後自稱去了酒店才知道有陪酒。這種知法犯法又欲為自己開罪的無知,自己受處分也就罷了,卻也賠上了警察在人民保母心目中的形象。 孟子說:「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要不使自己陷入傾覆險境,簡言之:就是不要明知故犯。知道這樣去做,是犯法亂紀又會使自己受害,還要去做,這就無知且不智。孔子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不就利,不違害,不強交,不句絕。時時的保持一顆覺醒、智慧、警惕的心。想一想,善與不善。善則取之,不善者則捨之,如毒蛇上身一般,趕快棄之,才能無後顧之憂及得到平安無慮的生活。
-
包容與尊重
報載金門地區有五家餐飲店通過國民健康局遴選評比,名列全國無菸餐廳排行榜,將獲頒發認證標章,確保民眾一個清新、健康的用餐環境。對於注重健康、拒絕菸害的民眾而言,這種「吞雲吐霧止於門外」觀念的具體落實,正象徵著所謂「只要美味,不要菸味」的訴求已逐漸受到重視。 吸菸是個人行為,法律無法限制一個人不准吸菸,但吞吐之間影響及於他人,便屬法律不能坐視不管的部分了。況且由吸菸者吸入再吐出的所謂「二手菸」所含的危害健康成分更甚於吸菸者本身所吸入的主流菸,也獲證實具更高的致癌率,就算癮君子們無心殃及他人,但對於非吸菸者的嚴重危害卻已不可避免。宣導戒菸的措施未曾停歇,不論祭出聳動警語輔以可怕的病變照片,或是在香菸盒上柔性地勸說「吸菸有礙健康」,軟硬兼施下來仍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既然不能讓吸菸者覺悟,只好對其吸菸行為採取一些規範以確保非吸菸者清淨的生活空間了。 如果無菸餐廳的理念真能徹底執行,那麼一直以來飽受菸害之苦的消費者,總算可以擺脫一邊吃飯、一邊掩鼻的惡夢,也不必煩惱著勸阻鄰座客人吸菸怕遭白眼,默默忍受又憋了一肚子氣的左右為難,最重要的是,專心於食物上頭,也更能吃出美味了。雖然在無菸餐廳概念推動之前,有些餐飲店已採取將用餐空間劃分吸菸區與非吸菸區供消費者選擇,但所謂分區並非採獨立密閉式的完全區隔,吸菸區的陣陣菸霧照樣入侵非吸菸區,對於保障非吸菸者免於菸害,可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無菸餐廳或許帶給吸菸者些許的不便,畢竟在這些場所用餐,可不允許大快朵頤之際就體驗起當神仙的快感,真的「凍條」想來上一根,只能移駕門外去囉!但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互相包容與尊重,非吸菸者包容吸菸者吞雲吐霧的自由,吸菸者也該尊重非吸菸者愛惜健康的權益,「無菸餐廳」的誕生正是一個好的開始!
-
成功靠智慧
隨著科技文明不斷的推陳出新,在今天這個充滿挑戰的年代,任何匪夷所思的點子都可能夢想成真,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喜歡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一般人也很容易的就跌落「凡事都原諒自己」的混亂中;很少人願接愛失敗、挫折這樣的事實,至於說要怎麼從失敗中培養勇氣,從不斷的磨練中創造出屬於成長的智慧,那就更難了。 其實,智慧的成長可以說是一切成敗得失的關鍵,它不僅創造了成長的喜悅,更像日月火炬的光照一樣,能深察人心的真相、洞見事物變化的本源。而從歷史的真實經驗來看,在在說明了智慧的決定性力量。 不信你看桀紂的失敗由於愚昧,湯武的成功是由於智慧;項羽的失敗和劉邦的成功也印證了此理。同樣的,隋、宋的失天下由於愚昧;唐、元的代興在於智慧。因此,智慧之於人,就像水之於土一樣,它不僅孕育了生命更創造了生機;相反的,因為愚昧,有些人動輒跌跤仆倒,甚至因此而斷送了生命,那真是划不來的啊! 記得有人說過:典藏的智慧越多,一個人越能在人生任何環境中活得更好,走得更穩。更何況,許多黃金鑽石買不到的東西,靠著智慧的累積是可以辦得到的。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會發現有些人雖然飽讀詩書、一身才藝,卻是有志難伸,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窮蹇困頓。而有些人僅管不學無術,卻反而高官厚祿、安享榮華富貴,我想,這與個人才智謀略的發揮多少有點關連。雖然,聰明反被聰明誤可能是一偏之見,但還是有其道理,一言以蔽之,若是只談其智不論其事,雖大奸大惡之輩,亦有一些長處足供我們學習取法,史上的記錄,現實生活的縮影,都值得我們去採擷借鏡。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充滿資訊的年代,運用智慧,開啟資訊的寶庫邁向成功彼岸,勇於接受生活中的挑戰,愈發顯得迫切而重要!
-
招商更要招心
總統大選前夕,在一片政治口水聲中,近來也有一點令人振奮的消息。 對於外界對扁政府執政三年多來,拿不出好政績的批評,日前正式召開的「二○○三國際招商大會」,絕對是一個最佳的批駁證明。 扁團隊這次召開的國際招商大會,至少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至於這個好的開始,是否就是成功的一半,能否帶來一個新階段、新局面,並拿出像樣成績供全民驗收,民眾莫不拭目以待! 說真的,近些年來,國內政黨的內鬥,政策的空轉,兩岸關係的停滯不前,不僅使很多民眾寒心,也令外商信心不足與卻步,尤其是三通直航的擱置,根據調查,竟然是外商對台灣投資環境最不滿意的地方。可見,穩定的政經環境與兩岸關係,最能得到外商的「歡心」,所謂「招商招心」,投其所好,捨此而不為,恐怕再高明的招商手法,最後也會落得事倍功半,甚或一事無成。 但是不管怎麼說,執政者已經跨出正確的一步,而如何留住外商,甚至促成擴大在台投資,兩岸關係的改善,絕對不能忽略,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務實面對,並採積極態度有效突破。 總之,兩岸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終歸一句:和則兩利,鬥則雙敗。誠如參加國際招商大會的國際大廠負責人所強調的,台灣要維持在全球產業的競爭優勢,就不能忽略快速成長的中國,並加速兩岸直航,善用中國勞力及市場資源,才能維持台灣在大中華區的產業龍頭地位。怕只怕我們故步自封,不能體認世界潮流與趨勢,誑自在政治亂流打轉,一邊高唱「拚經濟」,一邊嗆聲「台灣國」,想要面子裡子全包?哪有可能?最後搞砸了兩岸關係,嚇跑外資,讓外商高唱起:「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不如歸去,最後「招商不成反招虎」,哪才糟糕!能不慎乎?
-
窮厝無窮路
童年生活在砲火下,吃的常是已生蟲的「安餔糊」,國小畢業前,班上的同學普遍還打赤腳上學,黃卡其的褲子要穿到屁股貼上兩個補丁,美援麵粉袋縫製的白上衣,胸前、背後常出現「中美合作」,大家見怪不怪。因為,戰火下的農村,每一個家庭的共同點是「孩子多」和「貧窮」! 在鄉下唸小學,或到鎮上讀國中,午餐可以徒步回家喝地瓜粥,可是,到城裡唸高中,既要買公車月票,也要午餐費,在食指浩繁,沒有固定收入的家庭,是一項大負擔,足以令家計捉襟見肘! 那個時候,家裡只靠母親剝一斤一、二塊錢的海蚵,每天從早忙到晚,頂多賣個十幾元,此外,父親種出來的青菜,挑到三公里外的鎮上市場,常常一塊錢三斤也賣不出去,血本無歸。換句話說,想賺一塊錢都非常不容易,可是,無論家裡再怎麼窮,每次要出門,母親總是以「窮厝無窮路」,量入為出多給我錢帶在身上。 高中畢業那年,暗忖著大學聯考錄取率是個位數,既使能考取也唸不起,因此,決定走唸軍校的路,我隨同學搭船赴台應考,臨行前,母親塞給我二千多元,我知道家裡根本沒有節餘,那是向親友借來的,如果因我去一趟台灣把那一大筆錢花光了,家裡因此背負巨額債務,將來四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吃什麼?我想搭登陸艦是免費,考完軍校聯考即回來,帶一千元即夠用,其它的款項可先拿去還人家,但是,母親流著眼淚硬是把錢塞在我褲袋裡,還是那句話:「窮厝無窮路」! 如今,我育有兩個犬兒,「養兒方知父母恩」,每次送他們上學或出門,眼前即浮現兒時母親給我錢的情景,當年父母不識字,沒有固定收入,窮到家徒四壁,但憑勞力養育七個子女,自己「儉腸捏肚」,卻捨得把所有付出給孩子;而今,大環境普獲改善,我是按月授薪的公務員,而且只養兩個孩子,還能吝嗇嗎?
-
也是另一種觀光景點
地雷,被媒體形容為是金門高粱酒、貢糖、砲彈鋼刀之外的另一種「特產」。 金門,這一塊海上的蕞爾小島,半世紀前,她歷經了古寧頭、八二三:::戰火的洗禮,一度亦是「三民主義的模範縣」。 時至今日,台海兩岸敵對緊張局勢日益趨於緩和,也開放了「小三通」,台商紛紛到大陸去尋商機、發展事業。雖然,彼岸仍不願輕言放棄武力威嚇,但並不影響兩岸彼此經貿、文化、觀光等各項交流,人民往來關係日益密切。 金門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地雷?是其來有自的。早年為了軍事防禦、確保金門安全的需要。所以,在許多的重要防禦線佈置了地雷,發揮了防禦、阻絕的功效。金沙鎮在興建官澳及劉澳海堤工程時,就曾挖掘出很多的地雷。所幸,這些地雷都因年久腐蝕,不再具有破壞力;不然,當時它的後果是無法想像的。 多年前,軍方委由外國特種勤務公司排除金寧鄉「李光前將軍廟」附近的六處雷堆、雙乳山雷區和後盤村雷堆之後,再由台電、民航局等以同樣的委外方式,由外商公司排除水頭塔山電廠、尚義機場海岸雷區,成果受到國際禁雷組織的肯定。 據報導:金寧鄉因為轄區的地雷特別多,而有「地雷鄉」之稱。目前在閒置多年的西山靶場後方紅土海岸,即遍佈人員殺傷雷、戰防雷和腳踏雷,並有一處混合雷堆,密度之高為全島僅見。金寧地方傳出要求清除之聲後,金防部也作出了善意回應:強調該處係屬戰術計畫性雷區,但為配合地方需求,可優先檢討排除。除此之外,軍方目前正檢討另十二處雷區,納入下一階段的排雷目標。 有一句話說:「化腐朽為神奇!」地雷既被稱為金門高粱酒、貢糖、砲彈鋼刀之外的另一項「特產」。金門將觀光旅遊列為重要的經濟發展政策,何不發揮創意,將具有觀光價值、且具有可看性、紀念性的雷區,將之規劃為觀光景點路線,一來可以增進帶動金門的觀光產業,二來宣示金門追求和平的嚮往與決心,也為這些惱人的地雷找到一條「生路」,蛻變成為金門觀光的「黃金賣點」,促進地方及金門觀光旅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
期待另一種雙贏
今日的海峽兩岸,緊張與對立持續存在,民間的各項交流卻也未曾停歇,其中「通婚」大概算是熱度頗高的一種交流吧?嚮往台灣自由富裕生活,而紛紛遠渡重洋下嫁的大陸新娘人口成長相當快速,儘管外表和我們是一個樣兒,語言溝通也沒啥障礙,但生活方式與思想上的差異不可謂不大,加上兩岸對峙的尷尬處境,讓這些「外來族群」很難完全地被認同,並且基於某種程度的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考量而對她們多所限制,殊不知這些大陸姑娘們脫離了社會主義體制的束縛,呼吸自由的空氣後,頓時像飛出籠子的鳥兒,更像是大夢初醒,開始努力爭取身為一個「人」應有的價值與權利,她們不再沈默,開始學會比較,試著挑戰政府種種令她們深感不公平的法令限制。 前一陣子為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有關大陸新娘取得身分證年限爭議,朝野可說是爭論不休,各說各話也各自成理。大陸新娘氣自己不如其他外籍新娘,甚至驚爆長久以來對台灣女人的不滿與仇視,險些讓爭取人權的訴求演變成兩岸女人的戰爭。不久前本報言論廣場刊登一篇批判大陸新娘爭取投票權的文章,作者對大陸新娘在娘家土地上是「惦惦無半聲」的傳統女性,嫁到台灣卻變成「啥咪攏敢講」的新女性的大幅轉變頗不以為然,大剌剌地剖析肯定讓大陸新娘們「捶心肝」,但這樣的觀點也正說明了兩岸矛盾對立的局面,導致了大陸新娘問題的複雜難解,如何兩全其美,考驗著政府與人民的智慧。 大陸新娘爭取基本人權,是自詡為民主社會的台灣必須容忍的聲音,只要真是對她們太苛的規定,應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原則下適度檢討修正,但大陸新娘也應體認台灣政府的難處,畢竟兩岸關係搞成這樣,兩邊人民往來想要完全解禁只能「想想就好」。不滿現狀自當適時表達,但在爭取方式上應更具智慧並兼顧台灣人民感受,否則口不擇言只會「呷緊弄破碗」。 兩岸領導階層相互猜忌,缺乏互信基礎,兩岸人民也還要學習拋棄成見、互相包容,因為通婚,凸顯了彼此的思想差距,但只要雙方都有誠意化解歧見,是真心來往而非淪為兩岸政治角力工具,相信有朝一日也能創造另一種雙贏的兩岸關係。
-
「一著錯,滿盤輸」
在這個快速輪動的年代裡,社會亂象可以說此仆彼起,有些人因為對價值觀有所誤解,在花花世界的誘惑下,不免誤入了歧途。 這其間,有人一味的追求物欲的享受,也有人一起始就栽進聲色犬馬的洪流裡而不可自拔。結果,在財迷心竅及冀圖倖進的心態趨使下,有些人不免鋌而走險甚至作姦犯科了起來,最後也終不能免於鐵窗之苦,所以然者,實在是因為不懂得慎始的緣故啊! 所謂「一著錯,滿盤輸」。我們相信,一個人在做事之前,只要能運用一下大腦,並仔細的衡量得失,肯定不會有那種一錯到底的情形發生。當然,如果一起始就勇猛躁進抑且得過且過,那麼,到頭來鐵定要捶胸頓足,呼天搶地一番了。 佛家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其實誰都有成功的機會,造物主是不會偏心的,想要成功祇有靠努力與勤勉,我們相信一開始就勤勉不懈者,必能航向成功的彼岸;反之,要是怠惰放逸,事無鉅細總是敷衍了事,那麼由小看大,幾可斷言,這樣的人沒什麼遠景可期。 職是之故,「開頭」是很重要的,過去很多殺人犯,臨刑前總是後悔不迭,他們常自怨嘆短暫的生命裡少了領航人,也少有人會糾正他們心中的惡念,由於積習使然,殺人放火對他們來說,竟可以做得和砍瓜切菜一樣的自然,其實,就因為起始時,沒有人肯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所以,積非成是乃成為必然,犯下令人髮指的憾事也就不足為怪了。 當然,「仙人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誰人無」。悔不當初恁誰都會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是一般人拿來推搪塞責的藉口,殺人犯也許會說:如果有明天,我一定悔改,許多一試定終生的考試,失敗者不也常說,如果能夠重來我願努力。其實,這些事後的「告白」,說難聽點,有個屁用,與其事後百般為自己找機會,不如一開始就「日起有功」,有個好開頭,我們相信,功成名就,指日可待。
-
金融SARS
近來金融卡偽卡事件盜領不停,引起國人一陣恐慌,相對於上半年人人到處搶購口罩,近一陣子,則是民眾焦急地往銀行櫃台前補登存摺,深怕哪無所不在的「第三隻眼」、「第三支手」,把錢變沒了,遭受無妄之災,形同「中煞」,幾乎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金融卡盜領,不是始自近日,而是早有案例發生,只是以前受害人數不多,不受銀行重視,好似千錯萬錯都是持卡人的錯?誰教你被盜錄、被盜刷,硬教消費者自己嚥下去,而不了了之。 這次台銀等金融卡被大規模盜領,從風波演成風暴,表面上看,或許是受害人加多,受害地區擴大,輿論大加撻伐,為消費者討回一點公道;但是深探其究,其實是歹徒食髓知味,銀行「老大」作風,無心防堵漏失的後果,銀行難辭其咎,政府也難脫監督不周之責。 總之,科技應源自於人性,在高唱自動化、科技化、無人化乃至於無摺化的過程中,我們還遺漏了什麼?尤其是金融業,處理的是許多人一生的血汗錢,關乎一家生活之所繫,對老百姓而言,金融卡若不安全,全家人哪能「高枕無憂」呢?因此,在引進每一科技之前,不要只想到能省多少成本,帶來多少便利,更重要的應想到以服務「人」為本,看緊民眾的荷包與安全,是否做好了等量的風險控管,加注些許人性關懷。 例如這次破獲「盜領集團」,就是由於警察的巡邏,機警的看破了歹徒端倪,小兵立大功,而不是讓機器模糊了人性?因為,任何科技的創新與發明,還是源自於「人腦」,機器萬能?碰到處心積慮的「智慧型」犯罪者,有時也會變為無能,能不慎乎! 希望能從這一次金融SARS風暴,學點教訓,學會危機管控、應變與處理新模式,才能挽回民眾對金融安全的信心。
-
不願孩子當總統
日前,阿扁總統在國宴致詞,指馬拉威與台灣有許多雷同之處,都從威權走向民主,兩國總統與在座的呂副總統都坐過牢,因而當著國賓面前,透過電視向國人連聲說:「只有坐過牢的人,才能當正、副總統」! 所謂「查脯講話石斬字│君無戲言」,當電視播出這則新聞的時候,我正陪著孩子享用晚餐。孩子問我,總統是不是在開玩笑?要不然,年青人是不是不必再用功敦品勵學,應該先去犯罪坐牢,將來才能當「正、副總統」?孩子的疑問,令我啞口無言。尤其,自從幹新聞編輯上夜班之後,與孩子生活不同調,見面機會較少,因此,我常耽心他們只有學校教育,缺少家庭身教言教,身心無法均衡發展。 曾經,電視新聞報導,有人買了一份報紙,看完之後丟在公園椅子上,被人誤為報紙是棄置物,隨手拿起來翻閱,卻被買報紙的人認定未經許可擅自取閱,是偷竊現行犯扭送警所,經移送法辦遭判刑確定。雖然,這則新聞看似原告小題大作,才區區一份看過的報紙,剩餘價值無幾;何況,棄置在公園椅子上,光天化日之下公開取閱,於情於理何來偷竊的嫌疑?但就法的立場,不屬於自己的財物,雖只是一份舊報紙,任意取用佔有,就是違法侵佔、或偷竊,人贓俱獲被判刑,並沒有什麼不對。 此外,另有一則電視新聞,馬路邊的消防栓被肇事車撞壞了,自來水大量外洩,有一名駕駛人路過,認為自來水白白流到地上很可惜,趁機取水洗車,正巧警察巡邏車經過,被依竊取自來水公物移送法辦,遭判處有罪,還另罰款新台幣二十萬元。 上述兩則新聞,正巧都與孩子一起吃飯看電視,適時給予機會教育,希望他們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畢竟,孩子頭頂一片天,兒孫自有兒孫福,只要他們懂得守法,「福雖未至,禍已遠矣!」寧可做個規規矩矩的平凡人,也不希望他們作奸犯科去坐牢,將來才能當正、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