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國保保費調高不該當SOHO
由於不少民生物資價錢偏高,今年消費者物價成長率可能超過5%,筆者建議二十五歲以上的台灣民眾,如沒夠多本事,就別從事簡稱「SOHO」的自由工作。 或許有人覺得奇怪,物價跟想從事哪個行業有何關聯?關聯大了。 因為依台灣的《國民年金法》規定,二十五歲以上,沒投保勞保的自由工作者,得定期交簡稱「國保」的國民年金保費,不會有老闆代付。但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有5%,就得提高保費,才有夠多資金提供各項給付。 尤其這些年物價持續變高,加上未來老人比例變多,需更多資金提供老年給付,勞保局對此陸續提高費率,未來從事自由工作,就得自行付更多國保保費。 所以想從事自由工作?既然現在有不少自由工作者,透過各種方式分享工作經驗,就該認真參考,想辦法得到夠多且穩定收入,維持基本生活,還付得起國保保費。不然該乖乖聽爸媽的話,到民間企業或團體、官方單位上班!
-
南韓舉辦「發呆大賽」的省思
前些日子看到南韓首爾市政廳舉辦「發呆大賽」的新聞,比賽過程中主辦單位會派人干擾,而參賽者則是什麼都不要做、不要想,「發呆」就好。這個比賽的發起是讓人能藉著發呆,從競爭劇烈的社會中釋放壓力。南韓一直是一個具有「軟實力」的創意國家,這個活動展現了與平時生活結合,使人民紓壓的用心良苦。 在生活步調急促的社會之中,能得到一絲喘息已屬不易,能適時的「發呆」,確實能為焦慮的人們提供一個管道。以筆者的經驗來說,大學時有老師曾經分享過她面臨忙碌時的減壓辦法,就是:每當忙碌一段時間後,要讓大腦休息,而那時候讓自己什麼事都不要做,也不要想,只需閉上眼睛「休息」即可,實屬妙方。 確實,若以「發呆」或「放空」來達到身體上的休息是有成效的,但我們的「心」也需要休息,這場比賽的勝利者是九歲的小女孩,小女孩受到外界的塵埃甚少,心自然澄明,但大人們呢?其實,動態或靜態的活動都可以使我們在心靈方面獲得解放,動態方面,可以去爬山、運動等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此也可達到一定程度的舒壓;靜態方面,如從事聽音樂、講座等等藝文活動,充實自身心靈。 以佛教的說法,就是一種「禪修」的境界,「禪修」不只是打坐而已,而是生活中處處修「心」,透過這樣的修「心」,可以減少「我執」,拓展個人心胸,讓我們身處在混沌的世道中讓心靈獲得平靜與休息。簡單說,無論你用什麼方式,就是去找尋面對外界與自我內心的做法,而目的是使我們的身、心、靈獲得休息,因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
大蒜是健康的萬靈丹
最近,台灣的食品安全問題,又再度的浮上檯面,好不容易前一陣子,強冠餿水油風波才稍微平息,近日又驚爆頂新正義用飼料油混充食用油,接連發生食安問題,已讓政府的威信掃地、台灣美食王國汗顏、食品業者跳腳、廣大民眾更是罵聲連連。 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影響我們健康甚鉅,根據食品專家分析報告,這些黑心混充油含有黴菌、細菌、重金屬、長期食用會影響我們的腎臟功能,也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專家表示,就算這些油品經過精煉之後,仍會含有毒素,人食用後產生自由基,致癌風險極高。 由於黑心廠商唯利是圖,道德淪喪,黑心的食品,一直層出不窮,事實告訴我們,光是靠政府把關檢驗,是救不了食安的。若不從教育改變人心,重現良知良能,道德良心著手,其他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無法根本解決這問題的,到頭來還是要靠我們自己,那身為升斗小民的我們,該當如何自保呢?那就自己的身體自己救,怎麼救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食用「蒜頭」。 大蒜是我國最古老的藥草之一,五千年來,它一直被奉為健康的萬靈丹,大蒜的球莖,俗稱蒜頭,它至少含有四百種以上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包括抗氧化劑、抗生素、抗毒物質等、它可以活化細胞、防止未老先衰、預防感冒、降低膽固醇、降血壓降血糖、促進食慾、避免肝功能衰退、增強體力、安定精神、疏緩工作壓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遏阻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還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心臟病發作。倘若能在一天當中,食用兩瓣到三瓣生鮮大蒜,它進入脾、胃、肺三經脈後,就會產生驚人的治療效果。它可行氣、溫胃、消積、解毒、殺菌、腹瀉、痢疾等功效,相當於是人體細胞青春的注射劑,可以讓您活得健康又長壽。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大蒜含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蔔素、鈣、鐵等營養素,其中以大蒜辣素的成分較為特殊,日本的科學研究發現,大蒜含有豐富的鍺,這種元素可阻止癌細胞的擴散,降低惡腫的發生,證明食用大蒜可預防癌症。 蔥、薑、蒜在我們日常膳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唯大蒜含有辣素味辛,生食會有點辛辣,雖生食效果勝於熟食,但大蒜只要經過烹調、醃漬、泡酒後,無損其醫療功效,且口味較能為一般人所接受。只是食用大蒜後,口中會散發出蒜頭的異味,光是這點就讓許多人因此而退避三舍。但千萬不要因噎廢食,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食用大蒜後,在口中含茶葉、或是用綠茶嗽口,就可迅速緩解異味。大蒜雖具療效與妙用,但亦不能多食,否則會有脹氣、腹瀉的情形出現,所以不可過量。近日從報載得知,今年的大蒜豐收,蒜農卻笑不出來!因為產量多價格就低,所以呀!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著想,多吃點蒜頭吧,既幫助蒜農,又得到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
文明古國
提起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大家腦海一定浮現印度、埃及、中國這三個國家,但如果真正到過這三個國家旅遊的人,一定會懷疑這所謂的「文明古國」到底「文明」在那裡?很顯然,這三個國家的「文明」已經沒落,成為歷史名詞。 髒、亂、人民素質低落似乎是這三個「歷史文明古國」現在的共同特色,尤其是中國大陸和我們同文同種、源出一脈,如今其「文明」程度和我們卻相去甚遠。 現在台灣有很多的所謂陸客來旅遊,在商店、餐館、風景區、機場、碼頭、交通工具上都可輕易認出他們的身影。 旁若無人的大聲喧嘩、隨地吐痰、隨手隨地丟棄垃圾、不分場合吞雲吐霧是他們的標記。月前有一陸客婦人竟然在鼎泰豐餐廳內公然拿飲料瓶讓孩子在座位上小便,還噴灑到桌上菜餚,又神色自若的要求服務生換菜餚,此事件佔據了台灣不少媒體版面。凡是有教養有素質的人,斷不可能有這樣的舉止。一些台灣人以輕蔑的口吻稱這些人為「阿陸啊」。 如果去過大陸旅遊者一定看過,不管是內陸村落或沿海城市到處都是標語,而標語內容強調最多者則是「文明」,可見他們最欠缺的是甚麼?在大陸,誰都知道過馬路不能相信紅綠燈、等公車排隊是沒啥意義的、隨身包包得小心護衛……。 民國六、七十年代以前我們總是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怎麼怎麼,而現在大部分國人卻急欲撇清非中國人。當然,政治上的壓迫是主因,人民素質上的巨大差異亦不容小覷。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數十年不同的政治制度與教育背景,造成彼此如此的隔閡與距離。長期在共產主義唯物史觀辯證中扭曲產生的階級鬥爭,發展出人人為求自保,只知有我不知有人的自私性格。十年文化大革命將一些固有道德文化摧毀殆盡,自私自利的劣根性橫行於世,所謂的「文明」在這樣的氛圍中自是蕩然無存了。破四舊的錯誤政策引發出全民的獸性鬥爭,數千年的「文明」在十年中被破壞無遺。「文明」不是口號,而是要從根本教育做起,社會的進化在互助而非鬥爭。半個世紀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與社會背景產生的差異,想要兩岸人民融合到一起,實非一蹴可幾的,當局者還要花費相當大的心力去努力,不是到處懸掛一些標語、口號就可辦到。
-
選舉是一堂很好的民主課程
又到了選舉時刻,各候選人開始競選事宜,個人覺得選舉是一堂很好的民主課程,我們應趁此機會教育下一代學習民主胸襟,包容不同族群,支持各自心目中理想候選人,像我們家是標準芋頭與番薯的結合,來自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每次選舉我們支持的都是不同候選人,但這也不影響家人之間的感情。 本來每個人都有不同成長背景,我們應尊重不同想法,何必弄得壁壘分明,影響家人感情呢?偏偏每到選舉時,都會變成藍綠不兩立局面,只要是某個政黨候選人,不管他是否有能力就是要支持他,因此很多朋友夫妻親人,就因支持不同候選人而反目成仇,或者被迫選邊站,這不是民主該有的狀況,希望我們的民主,能進步到可以大聲說出我要支持誰而不會引起口水戰。 不管誰當政都一樣,我們要混口飯吃還是要靠自己雙手賺,我只要我的另一半和弟弟們不用擔心會被裁員,我只要出門之後能夠平安回家,我只要我的孩子可以快樂長大,我只要過個安靜的小老百姓生活就滿足。 民主社會的好處,就是你可以選擇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替你服務,做不好當然要接受選票的洗禮,選舉是一時的,民主素養卻是終身的,要有雅量聽到不同的聲音,也希望能夠選出真正為人民做事的候選人。
-
捐書帶動閱讀不如贊助出版
平常常有個人、團體,舉辦捐書活動給圖書館,希望帶動閱讀風氣。但筆者想問:這樣做,真能提升閱讀風氣? 因為每位讀者的閱讀需求各有不同,且部分書本受限內容,不適合每位讀者閱讀,尤其現有捐書活動,很少提到審核機制。 在沒限定捐書類型前提,就可能捐內容不一定貼近台灣社會,卻是台灣出版市場主流的翻譯書,對台灣文創工作者的支持,更是有限,不利閱讀風氣長期發展。 畢竟現在不少台灣文創工作者想出書,常面臨出版業者認為內容太冷門,不會有讀者想買而退稿;或要求自費出版,卻沒錢可付,很容易因此灰心,甚至可能亂製作作品,影響人心。 所以筆者建議,不一定要捐書,還可透過集體連署,讓出版業者真正了解閱讀需求,再透過像是群眾募資方式,贊助台灣文創工作者製作書稿,讓屬於「內容產業」的出版產業,有優質自製書帶動文創產業發展,更能永續帶動閱讀風氣。
-
道德良心為經商之本
最近談談食安的問題很多,有譴責製造餿水油或販賣餿水油的、有罵政府無能的、有呼籲重視GMP認證標章的,更多的是教導大家怎樣吃才能安全。其實,筆者覺得最基本的源頭,就是生意人要有道德和良心,如果每個環節的商人,都能秉持道德和良心,怎麼會去做違法和害人的餿水油呢?道德良心可能就要從小學的品格教育做起,但做生意的大人們,確實也應該時時刻刻留意自己的一思一考,一舉一動,是否會造成別人的傷害,或對社會造成災難。 做生意有合理的利潤是當然的,但要有道德良心,除了不能違法和害人外,也不能趁火打劫,哄抬物價;例如,鳳凰颱風還沒來之前,菜價就漲了三成,事後也沒有甚麼颱風災害,但市場菜價,卻也小有波動,這符合道義嗎?完全是菜販和中盤商人在哄抬物價嘛! 這幾天,日圓大幅扁值,央行總裁彭懷南向日系貨品進口商喊話,日貨至少應降價3-4%;可你說商人怎麼說……:車商說,日系車是採美元計價,沒降價空間;化粧品業者說,貨品早就訂了,要到過年才可能調整;其他的理由,還包括匯率只佔成本微小的比率啦、除非油價跌、員工薪水不漲、不找昂貴明星代言,才可能影響售價下跌……,等種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讀者想想,這一年,油價不是一直下跌嗎,大家的薪資也幾乎凍漲好久了,卻少見物價下跌;至於為甚麼要找昂貴代言人,增加成本,也是商人自己迷信廣告的原因。只是,他們總不說明,以前為何日圓匯率上漲,就急急如令,馬上悄悄調漲貨品價格,日圓貶值,請他們調降一下價格,卻推拖理由一大堆呢? 筆者不願說無商不奸,但這社會的確需要更多有道德良心的生意人,社會才不會混淆價值,也才能祥和發展。
-
2014金門永續觀光發展﹕機會與挑戰論壇-從大陸看金門﹕島嶼觀光的吸引力專題心得與感想
筆者於10月3日至4日參加於金門大學舉辦的金門永續觀光發展:機會與挑戰論壇,在本次研討會中,與會學者專家及業界菁英均對於金門觀光的永續發展提出寶貴意見,可做為金門在未來如何發展觀光產業的方向,對在本次參與論壇的主題中,其中令我印象深刻之一,是來自對岸的學者寧志中教授所報告的專題,因為這可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探討金門觀光產業的發展,從大陸方面的角度來看,在地理位置上,金門屬於大陸東南沿岸的一個小島,大陸地區長達一萬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有著眾多大大小小的島嶼,相較於其他島嶼,金門的優勢在於氣候上,有長達十個月的適遊期,此外在交通設施上,金門也是少數幾個有機場的島嶼,而小三通的通航時間也只有短短三十多分鐘,對疆域廣大的大陸地區而言,算是相當短的通勤時間,另外金門沒有過度開發,仍保有許多閩南文化及戰地風情遺跡,也算是具有某方面的獨特性。 對大陸民眾而言,金門算是相當陌生的地方,即便在調查中,在大陸民眾十一假期最想去的地區,台灣名列第五,可是若提到在台灣地區最想去的縣市排名,金門只名列十六名,另外在大陸幾個重要的旅遊網站,金門被討論的次數有的只有數十次,甚至有的網站上沒有出現過,對他而言金門要如何要如何提升知名度與吸引力是很重要的問題。而在他眼中,金門的既沒有大山大水,海岸線的沙灘也不算是頂級,要在眾多島嶼中找到自己的特質,是永續發展觀光的要件,而在他個人覺得金門有種特質,就是金門給他一種舒適的感受,這代表金門是適合慢活渡假的地方,對於想要脫離喧囂環境的族群,是具有吸引力的。寧教授也有提到自己的父親是軍人曾在廈門服役,就很希望到金門一遊,這也是我們值得開發的一個目標市場,因此,金門觀光要永續發展,需要找出金門本身的獨特吸引力並確定金門所要爭取的目標客群。此外要提高知名度也需要一些事件或是可以舉辦國際的論壇或是賽會,例如與會學者提到的爭取兩岸官員會談在金門舉行,或是金酒公司定期在金門舉辦國際級的調酒大賽,並且以金門高粱酒為指定用酒,以打響國際知名度。 金門其實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因為沒有太多的開發,所以許多東西有保存下來,數十年的戰亂與軍事的管制,對金門來說是限制,可是也因此形塑了金門的獨特性,許多國際知名的觀光島嶼,就是靠著一些獨特的人文或是自然景觀來吸引人,金門是個小島,絕對無法負擔太多的遊客,過多的遊客量也會衝擊到本地的居民,因此金門未來的觀光發展方向,最好還是重質不重量,與其衝高遊客人數,還不如能夠把讓遊客能夠多花點時間留在金門,提高遊客的消費金額,這除了政府的政策推動外,也是全金門人都要一起共同努力的方向,其實對於一個觀光勝地,人的因素是一大關鍵,如果第一線的觀光從業人員或是本地居民,能讓到訪的旅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那遊客自然而然會源源不絕而來。以上為筆者參加論壇後的一些想法,身為金門在地居民,當然希望金門的觀光業能夠永續發展,邁向更好的未來。
-
金門永續觀光發展
這兩天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翟山坑道音樂會,讓我回想起日前有機會參加「二○一四金門永續觀光發展:機會與挑戰論壇」會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位學者提到,每一個人來到的金門第一個印象是什麼?是貢糖、是菜刀、是坑道、是戰地?但很多人的印象最深的是高粱酒,是餐桌上的雞頭魚尾(一個屬於金門人的故事),其實這也就是金門人散發出的熱情與感動!是一種生活型態、是一種動態的觀光,這就是可以思考發展觀光的動力。觀光是小本小利的產業,那我們要如何將價格轉換為價值,怎麼將二塊錢的東西加以轉換呢?不只要透過行銷更要透過文化創意,讓他變成一種生活、一種概念,包裝成讓使用者可感受到幸福與快樂,而這樣的價值就可能由二塊錢變成五十塊、一百塊或是更高,這就是永續發展觀光的概念,機會是要靠掌握,金門是有能力的,金門擁有地緣優勢以及自身的魅力存在,金門要看的是全世界觀光的發展,金門是要走出去的,發展出觀光品牌。 觀光業是屬於無煙囪工業,對於金門這樣海島中的海島而言,是正確的產業發展選擇,金門有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戰役史蹟,並擁有低碳的慢活環境等優勢,是非常適合發展觀光。金門以推動觀光業為主軸,而永續發展重要的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個性,不要一味的因為別人有我也要有,這樣就沒有個性,金門的個性在哪裡?其實有些由東西是由小變大變成個性,有些東西是由大變小而變成個性,有些東西是別人有而我沒有而變成個性,所以金門的個性是甚麼呢?如何找出金門的「牛奶與蜜」呢? 文創是一個發展的利基,利用金門原有的元素再加上一些創意,將價格創造出價值。如同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指出,文創要從泥土裡長出來,必須一步一步從生活與文化走向產業。文創產業更要帶給社會共利、正向的效應。回到研討會的主題金門永續觀光發展:機會與挑戰,金門的創意就好像金管處舉辦的翟山坑道音樂節,運用因軍事用途而建的坑道,利用花崗岩洞渾然天成的音箱,波光瀲灩的美景,創造出浪漫優雅的音樂饗宴,曾有義大利學者在專題演講中還特別放上坑道音樂節的照片,讚許金門的創意。 金門需要創造出獨一無二,別人所沒有的,這樣全世界才會聽到你「金門」二個字,也才會想要踏上這塊土地,金門的觀光也才能永續發展。
-
元旦連假決定太匆促
行政院同意,明年起國定假日逢週二或週四,即實施彈性放假,並在前一週六,補行上班,首先遇到的是明年元旦假期縫週四,可以四連休,但12月27日則要補上班。 這算是給上班族的小確幸嗎?雖然說有七成二左右的民眾贊成如此彈性放假,旅遊業也高興有多賺錢的機會。但筆者認為這樣下來,一年到頭似乎都經常在放三連假、四連假的(包括春節及一般民俗假日的連休),只不過挑動大家愛玩的心,忙著計劃出去遊玩、旅遊;如果是在國內,造成交通打結,睹車、塞車的,對旅遊品質未必有好的影響;如果是出國,錢則多被外國賺去了,對國內經濟提升未必有好處。 特別是這次四連假決定的太匆促了,有些人原本12月27日都已安排了行程,如筆者姨妹,已訂那天中午娶媳婦,宴席都安排了,現在那天突然要補上班了,她正愁著如果當日兒子或新娘的老闆,萬一不給假或說要加班,不知要怎麼辦?賓客要上班,不能來參加喜宴怎麼辦?雖然喜帖還沒寄發,或許還可改時間,但已夠讓她煩惱老半天了。 所以行政院即使要國定假日逢週二或週四,即實施彈性放假,也宜等人事行政局明年公佈後年的行事曆起,才開始實施,以免打亂太多人的既定計畫,說不定有許多損失,不是行政院說一句「抱歉」,就可善終的呢!
-
從廁所主任到廁所校長
有時半夜做夢會夢到找不到廁所的窘境,而夢醒時,正是尿急要上廁所的時刻,那時真正體會到「解放」後的愉悅。 現在的小孩,哪能體會民國四五○年代居住鄉下沒有抽水馬桶,要上廁所,必須忍受臭味,還要到豬圈內使用(因為廁所蓋在豬圈內,方便做堆肥),對孩子而言,那是天方夜譚,他們也會說是時代不一樣了,當然也不想細聽廁所的歷史。 擔任國小教職時,如果班上小朋友必須打掃廁所,我總是鼓勵他們說:「打掃廁所是做好事,也是做功德,尤其能照顧到全校師生的健康,而且打掃一年,卻可使用六年,真伐算,所以是利人利己的行為。」因此那些年小朋友都能認真清理廁所,而我除了全班小朋友輪流、指導打掃的訣竅外,還適時打氣鼓勵,使他們樂此不疲,並以能整理廁所為榮。 任職千人學生學校的訓導主任時,廁所的衛生成為我工作的重點,希望都能讓師生「方便」無憂,所以幾乎每天都會巡視校園五六間廁所整潔的情形,打掃時間,親自指導示範打掃要領,也做廁所的整潔評比,利用期末買獎品鼓勵這些打掃廁所的學生。因此得到「廁所主任」的稱呼,而我也不以為忤。 考上校長時,擔任附近偏鄉六班的小學校,也特別注重廁所的衛生。有一位家長知道我過去的事,有一次看到我,告訴我說,你從前是「廁所主任」,現在是「廁所校長」,言下之意的褒貶,我也略懂,但我也不生氣,身為一校之長,我注重細節,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但也不疏忽學校諸多行政大事的處理。 現在退出職場,過往已雲淡風輕,但認為擔任校長的那些年,心安理得。
-
多放幾天假﹖不如培養自由工作者
近日台灣部分官員認為勞工平日上班很辛苦,規劃增加放假天數,考慮延長連續假期、多幾個有放假的民俗節日,認為如能多放幾天假,勞工就有時間付錢旅遊輕鬆一下,連帶增加消費帶動經濟發展。 但筆者認為比起多放幾天假,不如多培養幾位自由工作者,分散旅遊人潮才對。 因為台灣的交通部觀光局很多年前在電視播廣告,推動平日旅遊,卻沒什麼效果。原因很簡單,大部分勞工任職的官方及民間單位,上班時間一般固定在平日,如想在平日請假旅遊,主管不一定准許,即使准許就得用掉年假,甚至被扣薪資、被迫離職,勞工考量後果,會選擇假日旅遊。 但接下來問題來了,那麼多勞工集中在假日旅遊,行程會那麼順利嗎?像是很多民眾喜愛去花蓮旅行,造成假日的台鐵北迴線自強號列車利用率特別高,不一定能買到車票;反而平日的利用率較低,有機會買到只賣坐票的太魯閣、普悠瑪列車車票。 且道路、觀光景點停車位、遊樂園遊樂設施、旅館房間,即使再努力擴建、提升營運效率,容納遊客人數仍有上限。如集中在假日旅遊,不只道路嚴重塞車,旅遊景點擠滿遊客,平日反而沒遊客,除影響假日旅遊品質,也增加交通、旅遊業者平日的閒置成本。 既然台灣想發展的文創、媒體、顧問、資訊科技產業,工作常外包給可自由安排工作時間,甚至不用到辦公室上班的自由工作者。現在想成為自由工作者有不少資源可用,除有出版業者對此出版書本分享工作經驗,還可到人力銀行網站接案。 所以筆者期待職訓單位多辦幾場相關職訓課程,加強工作進度管理、財務、法律、客戶服務能力,讓更多民眾順利成為樂在工作,取得生活平衡的自由工作者,就不會計較放假天數有多少,也有效分散旅遊人潮,保障旅遊品質。 而且台灣有不少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民眾,及照顧失能家人的家庭照顧者需要收入,確保付得起各項生活支出,如能讓這些民眾成為自由工作者,就有收入可供消費,不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