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藝術商業化不是問題
這些年台灣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但不少學者、文創工作者、民眾,發表不少意見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藝術怎麼可以商業化?商業化會污染藝術的純美! 這讓筆者想起,知名華文作家劉墉所作「文學的寓言」短文。 短文內容是這樣:當混沌初開的時候,世界上只有四種人,也就是詩人、哲學家、科學家和商人。詩人感嘆地說: 「這世界真是太美了!」哲學家講:「上帝為什麼要創造這個世界呢?」科學家想:「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造的?」商人則說:「我真希望能擁有這一切。」 接著詩人作了一首詩,哲學家看了講:「我終於知道上帝為什麼要創造萬物了!」科學家看了講:「這真是一首結構嚴謹的作品!」商人則高興地說:「這首詩如果可以印成書出版該多好!」 畢竟製作、宣傳藝術作品,需投入不少心力、物力,即使是不需太多資源的文字工作,至少得先吃飽,才有體力訂大綱、打字、投稿。但在現有的資本主義社會,連很多食物都要付錢買,如要專心從事文創工作,就不能不重視錢。 或許有人認為:領官方、民間補助就好啦。但看現在不少地區的官方單位,負債嚴重到沒錢付公務員的薪資,更別說補助藝術;民間單位可能受經濟情勢、勸募不順、主辦者改變心意影響,沒能力、意願補助藝術。 還好現在還有書店、電影院、唱片行這些商業單位,提供買賣作品、宣傳、跟欣賞者交流管道;不少媒體仍給版面,發表作品就可領稿費、廣告分紅,提供經濟支持,再安心製作發表作品,回饋欣賞者的機制。 只是部分文創工作者投稿領稿費,早就符合商業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原則,從事商業行為卻反對商業,很奇怪耶。 如真的擔心商業化,會干擾文創工作者的權益,連帶造成藝術作品不純美,這都不是問題。只要想清楚動機、作品是給誰欣賞、可接受商業化程度,在不違背良心、意願、能力前提,兼顧經濟及心靈需求不就很好?
-
兩性教育要從小教起
最近老是發生因為感情問題的凶殺案而喪失生命,留給親人無限傷痛,我也是為人父母,孩子好不容易扶養長大,卻是得到這樣的結果,對父母真是情何以堪? 本來男未婚、女未嫁,正常交往的話,大家都樂觀其成,只是處在這升學主義盛行的環境下,兩性教育往往不是避而不談,就是流於宣導式的官樣文章,讓孩子遇到感情問題時,不知如何善了,以致造成終身的遺憾。 我在學校服務,看多了兩性交往,卻無法兼顧學業,也得不到師長認同的例子,有學生在大考前談戀愛,兩人形影不離,根本無心於課業,還有一年全校只有兩位學生沒有參加聯考,原來私奔了;最近有人在導師會報上提起,學生公然在校園裏摟摟抱抱,要學校好好處理,更有學生已經發生關係了,鬧得非常不愉快,家長要互告,學校的處理方式是要男生轉學,讓這件事落幕。 現在孩子對於兩性交往,總是會些不成熟的做法,而大人也沒有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去面對?以為把他們隔開了就沒事,其實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所以才常發生情殺案件。 個人覺得兩性教育要從小教起,像我會常告訴孩子要跟異性同學、朋友好好相處,如果不跟她們做朋友,會少掉一半的朋友,要是喜歡人家,要好好對待人家,媽媽也可以幫忙追,不過人家不喜歡你,不要勉強,做朋友也好,從小一直灌輸他們這些觀念,兒子也聽進媽媽的叮嚀,他們總是有一些像姐妹般的異性同學、朋友。 本來兩性交往,兩情相悅最美好,只是我看很多交往中的情侶,如果之間有了親密關係及金錢糾葛不清的,後來分開的話,較易發生悲劇,所以我還在想等兒子再大一點,告訴他們與異性交往時,除非認定他以後就是你的另一半,否則不要這麼早發生親密關係,至於金錢上的往來更要清楚,否則萬一將來分手時,對彼此心中都會造成無法抹去的陰影,甚至會想不開而做出傻事來。
-
探訪沙美古鎮時玩什麼﹖吃什麼﹖
前些時日,臺灣地區近期爆發一連串民生食品遭不肖商人添加違禁品事件,真是越演越烈,著實令人怵目驚心,不禁讓人再一次深覺現今社會世風日下,人們應有的誠信及品德,怎會淪喪至此?真不知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安心的吃?真是令人氣憤!我的家鄉金門,他純淨無汙染及民風善良,鮮少發生此情事,這是筆者常跟同事、朋友們說的話! 至此,不禁想起筆者長年旅居臺灣,寒暑假返鄉省親之際,自清晨時分起,常輕踱至沙美三忠王廟(萬安堂)、小浦頭厲王爺宮(川德宮)附近思撫石獅爺及大浦頭大宮(慈德宮)緬懷品德完人明代進士黃偉之精神,並晨漫沙美萬安堂(元代金山宮)開基地紀念公園或遠望太武山仙人倒臥醉不起、汶浦水岸與觀賞榮湖、金沙水庫、金沙溪、斗門溪或斗門高地(欣賞沙美)之晨曦、落日晚霞、夜景之美及賞鳥等,有時還會前往鄰近之舊金沙鎮公所、沙美老街(延華伯及鏢鑄紙紮藝術與燈籠、獻鐘叔佛像雕刻)、沙美聚落、張氏家廟及沙美教會(金東中學舊址)、大(小)浦頭聚落、後水頭聚落、東埔聚落、東蕭聚落、英坑聚落、陽翟聚落、蔡厝聚落及太武山元代築寨石碑或金門歷史博物館及西園鹽場尋思古幽情,真是快哉。 當肚子餓時,自然是想起那位於沙美小浦頭老家旁之日日月月年年享受和珣陽光及遵循天然古法發酵與製作之自然風乾的復興麵線、查某姑的土仁粿及沙美街上之阿西(中興)肉包、空伯(長合)口酥餅、怡安(怡馨)水晶餅、閩式燒餅、高粱蛋捲、沙美菜市場口阿嬰姨的豆沙粿及菜粿、遠東(遠來興)廣東粥、沙美菜市場內吳媽媽肉粽(廣東粥)、廷煙(廷傑餐廳)封肉、成伯女兒及小白哥的便當、金沙戲院的阿禧西點及炸粿(蚵嗲)、鹽酥雞(炸雞)及五福街炒泡麵,真是琳瑯滿目,口味眾多,雖然其用料及內餡或菜色簡單,但是滋味既美味又健康,而且,金門家鄉味道地。這是時常令筆者返臺之後,亦會電請家母差使姪女們利用郵局快捷或7-11宅急便寄過來臺北解饞,因為這是令諸多旅外遊子,一輩子難以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旅外遊子於思念家鄉時之慰藉糧食。 若您有機會探訪沙美古鎮時,請記得,放慢腳步,好好欣賞這歷史悠久古鎮之人文氣息及自然風景與古厝和老街建築之美,並品嘗其獨特的風味小吃,你(妳)將會有不一樣收穫!
-
情緒「發燒」的退燒藥
在多元進步、自由的社會裡,「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已非時下人所追尋之目標,毋寧說,人能活著更重要,因為能做更多的事情,能克服更多眼前的困難,自由也能繼續爭取。選擇逃避,選擇讓生命結束,那問題永遠存在,無法解決。 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公布自殺防治調查,透過心情溫度計檢測後,推估全台有一百二十四萬五千人受到情緒困擾,自我情緒「發燒」,卻極少人求助於醫療院所。據報導,日前就有一名清大生跳湖自殺,令人感到扼腕。 這樣的悲劇一再重演於我們的眼前,我們都感到悲痛萬分,無論是家人、朋友或同事,待到事情發生後,往往後悔當初沒有好好關心對方,卻已經來不及了。太多遺憾與愧疚都比不上未雨綢繆與即刻去做,試著去關心身邊的人,為時不晚。 探尋箇中原因當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主動關心別人,釋出善意,多多傾聽與陪伴。倘若是情節嚴重者親朋好友可以陪伴就醫,減輕對方的壓力與痛苦,讓他們覺得不孤單,然後透過醫生開導與藥物治療;情節輕微者,大家透過愛與關懷,讓他們了解,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多美好的是一件事,大家都會一直陪在他們身邊的。我想,這些才是情緒發燒的退燒藥,也不會有這麼多悲劇發生。
-
年金改革吵翻天軍公教默默從善改變
年金改革如今成了迫切的議題,雖然興革有理,其實也是眾口鑠金,社會氛圍儼然已將軍公教形塑為既得利益集團,難怪他們頗感不平。 社會由各行各業形成,軍公教只是其中一環,各行業對國家社會都有貢獻,身為軍公教的一員,衷心認為,許多行業的貢獻,較諸軍公教,不遑多讓,甚且猶有過之。 時代在變,因應巨輪轉動的變遷,許多制度必須與時俱進,甚至還要有前瞻性的思維與作為,年金改革即屬其中之一。 有人說改革比革命難,因為改革通常有切身之痛。 社會是生命共同體,人我同疇,不平則鳴,不公則亂,維護公平正義非常重要。當輿論已成潮流,莫之能禦,唯有從善,年金改革勢在必行。 然則,制度改革並不容易,必須兼顧各方意見,更不能曲意附和而汙損了興革美意。每到選舉,拿行之有年的軍公教退撫制度開刀,就是操弄議題為了選票,難怪軍公教多有不平。 軍公教之不平,不只因為權益受損,主因在於被形象被汙衊,榮譽被一筆抹殺,貢獻成了負擔,孰能心平? 本文無意為軍公教論辯或爭取權益,反而想向同仁們進言:與其抱怨委屈,不如甘願從善。 平心而論,社會上有許多人入不敷出,生活相當清苦。不少人辛勤工作所得尚不及退休的軍公教,無怪乎他們心生怨懟。但也有不少人為富不仁,更值得惕勵自省。 努力從公,合法退休之後,權益得到制度上保障,孰曰不可?必然有人質問:我們何嘗不是戮力工作,所得為何無法比照?此話一出,彼此交鋒,必將形同水火,沒完沒了。身為退休軍公教,改變退休的心態與作風,恐怕比氣悶、閃躲或針鋒相對還好。 因此建議退休同仁們,何不在退休之後,卸下了艱鉅的工作負擔之後,轉移生活步調與重心,繼續貢獻一己心力,服務人群,減少社會支出,彌補人力缺損,促進公益形象,或許更能消減不平之心與怨懟之情。 其實,許多退休軍公教一直都是如此,他們卸下公職,不為己出,默默行善,甚至專心致意於創建發明,猶如隱身各個角落的種苗,卓然有成,蔚為社會的典範。如果不要蓄意視而不見或心存成見,對於退休軍公教人員的貢獻,自然會有高度的評價與肯定。 退休了,人漸漸老,人之在老戒之在得。退休的軍公教,回歸家庭、照顧後代,齊家優先。如果心有餘力則以行善,如能心存感恩,多布施多給予,相信更能發揮正向力量,贏得社會的敬重與推崇,妄家非議的嘲諷自會逐漸消弭終至無形。 退休的同仁們,讓我們發揮所長所能所願,繼續為社會盡點心力吧。種因得果,大家若也能心存感恩、多所包容,從自身努力做起,別再倒果為因,社會和諧相處,改革自能水到渠成。
-
國定假日上班﹐小心別當冤大頭﹗
到底國定假日上班是否合法?如果合法應否給付加班費或補休?這是許多適用勞基法的勞工必須了解的事情,藉以保障自己的權益,避免成為冤大頭。 判斷勞工是否應於國定假日上班,首先須先審查最初簽定勞動契約之內容為何?按所謂勞動契約,係指約定勞雇關係之契約,可以書面或口頭為之,原則上應受民法、勞基法等有關規定之約束。如契約締結是否自由,有否違背公序良俗或法律之強制、禁止規定等。當勞動契約本身合法後,再進一步判斷工作時間、休假及加班制度的規定為何。須先強調的,是勞基法為規定勞動條件的最低標準,因此雇主不可訂定與勞基法相牴觸之規定,但可提供優於勞基法之勞動條件,這也是目前政府極力提倡的目標,如以福企標籤的選拔來推動各大企業提供優於法令之條件。如依勞基法規定,經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工作者,除原工資照給外,應再加發一倍工資,但若雇主給與兩倍的工資亦無不可。 原則上,依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均應休假。」又端午節為勞基法施行細則第23條規定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故若雇主採行符合勞基法雙週84小時工時制時,則當日勞工應予以休假;惟若雇主採低於雙週84小時工時制,如調移週週休二日或輪班排休等制度,部份休假日已經勞資雙方協商同意與其他工作日對調者,則已調移之國定假日視為工作日,勞工應照常出勤。建立好可否休假的前提後,才能判斷是否有所謂加班費或補休等問題,然而再次強調,雇主若採低於雙週84小時工時制,國定假日又給予休假等優於勞基法之規定亦無不可。 若雇主採行符合勞基法雙週84小時工時制,經徵得勞工同意(故不可強迫勞工當日一定必須出勤)於休假日工作者,依照勞基法第第39條規定:「第36條所定之例假、第37條所定之休假及第38條所定之特別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工作者,工資應加倍發給。因季節性關係有趕工必要,經勞工或工會同意照常工作者,亦同。」因而,原則上雇主對於端午節當日出勤工作的勞工,除原工資照給外,應再加發一倍工資。所謂一倍工資若採「月薪制」,其給付範圍應為全月(包含工作日、休息日及例假日),非以全薪除以當月實際工作日數計算;惟法無明定「月薪制」工資計算基準應為當月實際日數(28日或30日或31日)或月平均日數30日,應由勞資雙方以書面勞動契約或口頭約定之。又依勞基法第30條及第32條規定,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一日不得超過12小時。因此若勞工於國定假日上班超過8小時,仍有勞基法第24條延長工時之適用,即雇主除應加發一日的工資之外,對於超過8小時之部份,前2小時應加給三分之一以上,後2小時應加給三分之二以上。附帶一提,若採按日計酬之員工,則遇國定休假日工資計給方式,應依按時計酬者之核計規定辦理,亦即原排定出勤者照給工資(115元乘以排定工作時數)放假一日,出勤者加倍給付工資(原工資照給外,再加發一倍工資);原排定不出勤者則無工資請求權。 另依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7年8月31日台勞動二字第037426號函釋所述:「勞工於休假工作後,勞雇雙方如協商同意擇日補休,為法所不禁。但補休時數如何換算,仍應由勞雇雙方協商決定。」故若雇主事先於勞動契約約定國定假日出席者擇日補休,經徵得勞工同意後,亦無不可。因此建議所有勞工於簽定勞動契約時,最好先將工時及休假制度仔細看清楚,避免日後衍生不必要之困擾與紛爭。若有任何問題時,應先行法律諮詢或洽勞工局以保障自己之權益。最後祝大家佳節快樂!
-
一九四九年古寧頭大捷對臺澎金馬安享自由民主之貢獻
1948年11月初,國民政府與人民解放軍於江北徐州附近做一次主力決戰,國民政府輸了此戰役後,原本力主隔長江而治之底線宣告失敗,人民解放軍創建新中國之命運已定,此戰役,即是徐蚌會戰,人民解放軍稱為淮海戰役。自此,國民革命軍遂不敵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之攻勢,終致定都南京之國民政府於1949年12月7日播遷臺灣臺北,中國人民再一次顛沛流離,國民政府開始駐紮中國東南閩境之臺澎金馬等島。 1949年10月24日夜晚金廈海域夜黑風高,中國人民解放軍萬船齊發,擬於金門島中央之瓊林登岸,一路截斷金門東西半島之駐紮青年軍的支援,並登太武山高處指揮作戰,惟天不從人願,中國人民解放軍徵集之民船,遭金門海域複雜潮汐推至金門島西南,瞬間金門島西南古寧灘頭火砲四射,國民革命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決戰金門島西南古寧灘頭,此戰役,即是金門古寧頭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並未攻陷金門島,造成國民政府站穩腳步,並以台澎金馬為反共復國之復興基地,從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之新中國隔海分治,國民政府於中國東南閩境彈丸孤島金門,意外擊敗中國人民解放軍猛列攻擊後,開始於金門島部署十三萬大軍,更以維護軍事安全為由,將金門東半島之金沙灣截斷,從此金沙灣附近之港口即官澳、六甲和沙美港都(金沙港),不再與南洋及大陸通商(航)。 回首1949年歲末,金廈海域夜黑風高,人解放軍萬船齊發,人解放軍高喊解放金門,瞬間,那,仙洲東南古寧灘頭,火砲四射,仙洲東南聚落巷弄,槍林彈雨,在退既死路之無奈下,那失落許久之國民革命軍魂,終被喚醒,這悲壯精神,促使國民革命軍青年戰士,榮獲一九四九年唯一大勝利。那諸多先烈,捨生換取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終可飄揚古老中國閩境之臺澎金馬,繼續指引國家之自由民主,繼續守護人民之富強康樂。這諸多先烈,捨生換取之光榮勝利,即是震驚中外之金門古寧頭大捷,你我傳唱許久的瑰麗史詩,更是臺澎金馬安享自由民主一甲子之基石。 戰爭無情,和平可貴,今年適逢1949年金門古寧頭戰役66周年,僅以此文悼念諸多亡故之先賢、先烈,希望他們永遠安息!
-
昔為部隊骨幹今做校友後盾-寫在陸軍專科學校校友會會員大會之前
在體幹班當教官,認識了不少來自各部隊送訓的學員,他們有軍官、士官、士兵,後來,甚至還有女生。少有人像我這樣,軍旅二十八年,即使幾度調動進出,卻都調回老單位-步訓部,體幹班因此和我有了「不離不棄」的依存。 體幹班學員,原本以畢業自陸軍士校的常士班及領士班為主,因此,讓我有幸認識了不少紮根部隊基層骨幹的士官,更慶幸的是,即使時隔多年之後,我們重逢,他們大都還對我有些印象。體幹班受訓四個月,課程不少,而我也只是其中一門課目的教官,二三十年過去了,學員還記得教官,若不是他們記性特別好,就是我有一些特別令他們難忘的事跡-譬如過分「機車」之類的。 不管他們是如何沒把我忘掉,身為教官,我倒是有幾分欣慰。 隨著軍隊組織精實,士校升格為專科學校,領士班早已停止了招生,部隊也逐步大力推動募兵制度,體幹班的訓員轉以志願役士兵為主,此時我已屆退,雖然轉以終生志工身分繼續陪同體幹班學習成長,畢竟身分不同,對於教育訓練著力有限,與學員的關係自然不像從前那般緊實,更不敢奢望像從前那樣,和學員結下不解之緣了。 因為體幹班的緣分,幾年前,我們成立「體幹班之友社」,才知道常士班、領士班也都早已成立校友會,或正在積極籌組之中。儘管他們的母校從陸軍士校、陸軍高中到陸軍專科學校,幾度轉換與升格,然而校址不變,目標亦同,校史一脈相承,他們有志一同,不忘軍旅歲月母校培育之恩,共奉陸軍專科學校之名,各地組織校友會,不出數年之間,蓬勃發展,儼然已到了遍地開花的態勢。 因為體幹班,陸軍專科學校各縣市校友會,幾乎都有我熟識的人,承蒙他們盛情,有幸幾度躬逢其盛,見證了他們的熱情與使命,更為他們成立校友會的初衷深受感動。 每個校友會,都有崇高的目標理想,但要具體落實服務與關懷行動,卻是極為吃力費神的工作,無疑的,這是個必須不斷付出,且須持恆努力追求公益的志業,嚴酷考驗主其事者的毅力與胸襟,以及團隊的凝聚向心與熱誠。尤其是,一旦組織成立,多方仰望,才知道想做的事情太多,但能伸出的觸角及可籌措的資源畢竟有限,不免會生難以為繼之嘆,只盼路遙知馬力,一步一腳印,萬眾歸心,眾志成城,發揮同袍互助精神,濟人急難,聊表寬慰,做校友的後盾。 日前,接獲台北市陸軍專校校友會告知,邀我參加陸軍專校校友會長交接典禮,有緣見證來自各縣市校友會(包含領士班校友會)齊聚一堂的盛況。而新任會長陳俊生理事長甫接重任,旋即馬不停蹄的率領秘書長曹廣捷走訪各縣市,不但有助於校友會的溝通協調,更發揮了積極整合作用,旁聽且近觀,欣然以之,樂見校友會分工合作協同奮進,集結成母校及各地校友的支撐與託付的依歸。 雖非校友會會員,因為體幹班,我似乎也成了他們的成員,因此,樂觀其成且與有榮焉。 欣聞十月下旬,陸軍專科學校校友會邀請各縣市校友會,共同在台中市舉辦大會,這不啻是促進整體力量的最佳時機,衷心期盼,各校友會不忘初衷,秉持與人為善、共襄盛舉的態度,積極參與,共謀會務的方向與宗旨,而以群策群力服務關懷校友為目標。
-
在地人的創業觀系列─金門夜間商機
我是一位在地的年輕人,平常的時候喜歡到金門四處遊走、觀察或只要有什麼活動或相關的研習活動我都會參加,自己曾經短暫離開金門到台灣去讀書或者打工,之後回來金門技術學院就讀觀光管理系,也就是現在的金門大學。 金門技術學院畢業出來之後,有一段時間在金門找到工作,但那些很多時候是被限制住的或者已經是沒有辦法再經營下去而關門的,例如同樣有資訊專長、行銷專長或理工背景專長的年輕人,面臨的就是工作就業機會少、待遇差等。所以只好捨去金門跑到台灣去工作,且幾乎我去問過的年輕人幾乎都是在台灣工作佔多數,但現在有很多店家卻出現找不到人缺工的現象,就算找到的也都是找些金門大學的工讀生來兼職,但他們每年寒暑假都會回去,能夠真的是金門年輕人去工作的真的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下面幾個供鄉親參考: 1、金門人口雖然已經快突破13萬人次,但常住人口卻只有六萬人,也就是雖然金門人口有再增加的趨勢,可是這些人都不是在金門實際居住或者工作,而真正常住人口卻不多,當然也影響到商業的消費市場或者投資環境和資源受限等因素。 2、政府提供誘因不足,在地商業市場不大,多年來一直無法吸引年輕人回來創業投資,雖然近年有昇恆昌、台商等免稅商場進駐帶來就業機會,但我們的基本面還是很脆弱,也就是基礎建設和軟硬體設施做得不太好。 3、金門沒有提供年輕人在晚上去購物或逛街的地方或場所,其實這也是我在金門地區四處遊走或者觀察金門的時候聽過在地年輕人、觀光客或者來金門大學讀書的這些台灣學生,都認為金門是好山、好水但是好無聊,加上金門提供的景點很多都是靜態的活動,讓人覺得沒有興趣再玩下去。 4、我們的戰地特色景觀、閩式聚落古厝、生態環境(例如水獺、鱟等)正在被破壞或者消失中,其中有的是修復的過程當中失去原有的風味或特色,然後近年來農舍或者馬路相關工程的興建,也使得金門不再像以前那麼美麗供人回憶地方,變成已經是個變調走味的縣市。 點出這些問題之後,當然無非就是希望政府能夠提供創業平台、創業優惠、教育培訓或創業基地給在地金門年輕人一個創業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有個地方去發揮他們的專長,將來如果把這些運用起來,我相信金門會是個很好玩的地方,而目前所遇到最直接的問題點應該就是金門夜間沒有一個供年輕人遊玩消費的場所或好去處,而剛好近幾年參與金門地區舉辦的創業論壇之中,發現金門其實還是有很多商機可以去發展的,一個就是小三通商機,另一個就是養身慢活或樂活的觀念商機,我所提供的金門夜間商機,其實也包含在這兩個商機或定位去思考,來幫助政府單位可以去作為施政方向或參考。 1、金門需要一個融合所有食衣住行育樂方面的商業整合平台,供年輕人學子的專長做為創業的基本主軸,並試著協助和培訓,然後尋找一兩個創業基地是實現他們的夢想。 2、金門的夜間商機可以從活化古厝來開始著手,也就是把一些老房子經過整理但保留建築外貌的模式,然後租給年輕人去做民宿或者創業的夢想,依此類推就是一種村落再生的機會,例如金城的後浦老街、模範街到十六藝文特區一帶,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街頭經濟區,在這個區域可導入行動展演、行動餐飲或者街頭藝人表演場所、特色文創產業、手工藝達人或者是體驗經濟等,然後定期規劃舉辦年輕人的相關活動或優惠吸引年輕人消費,然後從點到面複製到其他鄉鎮的街區,都可以朝此方向去思考或進行,變成金門的一個特色所在。 3、年輕人喜歡運動、刺激、冒險、動態或者有挑戰性的東西,而我覺得發展夜間戰地體驗活動也是不錯的,過程類似戰鬥營的概念,可於每年寒暑假的時候、大型活動或者節慶活動來舉辦,然後金門這些創業家就發展或設計出一個適合這類題材東西,讓這些年輕人來闖關體驗或者動腦筋的,體驗完之後就可以順便到這些店家去消費或住宿,或者得到一些獎品,久了之後就會讓人覺得這裡是個好地方,重點是這些年輕人的創業家也可以規劃各種題材用套裝行程模式吸引他們消費。
-
一連串民生食安問題﹐不禁令人思念沙美家鄉
臺灣地區前陣子爆發一連串民生食品遭不肖商人添加違禁品事件,著實令人怵目驚心,不禁讓人再一次深覺現今社會世風日下,人們應有的誠信及品德,怎會淪喪至此?真不知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安心的吃?真是令人氣憤! 至此,不禁想起筆者長年旅居臺灣,寒暑假返鄉省親之際,自清晨時分起,常輕踱至沙美三忠王宮(萬安堂)、小浦頭厲王爺宮(川德宮)附近思撫石獅爺及大浦頭大宮(慈德宮)緬懷品德完人明代進士黃偉之精神,並晨漫沙美萬安堂(元代金山宮)開基地紀念公園或遠望太武山仙人倒臥醉不起、汶浦水岸與觀賞榮湖、金沙水庫、金沙溪、斗門溪或斗門高地(欣賞沙美)之晨曦、落日晚霞、夜景之美景及賞鳥等,有時還會前往鄰近之舊金沙鎮公所、沙美老街(鏢鑄紙紮燈籠、獻鐘叔佛像雕刻)、沙美聚落、張(葉)氏家廟、沙美基督教堂、大(小)浦頭聚落、後水頭聚落、東埔聚落、東蕭聚落及太武山元代築寨石碑或金門歷史博物館及西園鹽場尋思古幽情,真是人生一大快哉。 當肚子餓時,自然是想起那位於沙美小浦頭老家旁之日日月月年年享受和煦陽光及遵循天然古法發酵與製作之自然風乾的復興麵線,查某姑的土仁粿及沙美街上之中興肉包、長合口酥餅、怡馨水晶餅、閩式燒餅、高粱蛋捲、沙美菜市場口阿嬰姨的豆沙粿及菜粿、遠東(遠來興)廣東粥、沙美菜市場內吳媽媽蛋餅及廣東粥、廷傑餐廳的封肉、小白哥及成伯女兒的便當,以及金沙戲院前方的我家蛋糕與蚵嗲及鹽酥雞和沙美菜市場內之張大哥現撈的魚蝦等,真是琳瑯滿目,雖然其用料及內餡或菜色簡單,但是滋味既美味又健康及新鮮,而且,金門家鄉味道地,這是令諸多旅外遊子一輩子難以忘懷的家鄉味! 若您有機會探訪金東時,記得,將腳步踏入沙美,並放慢您的腳步,好好欣賞這歷史悠久的古鎮之人文氣息及自然風景與古厝和老街建築之美,最後,以開心的心情,品嘗其獨特的風味小吃,你(妳)將會有不一樣之旅情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