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給家有少年父母的一封公開信
許多父母都在想,我們到底希望我們的孩子未來會過什麼樣的生活世界?許多父母可能完全不知道一輩子辛苦教養出來的孩子,其實是長時期受到媒體與網路所教化的產品。 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的產品,對人類的思想、觀念、行為、休閒生活、學習方法以及人生觀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其中又以新聞媒體和網際網路,影響的層面最為深遠。 近年來,許多敏感的父母已經發現和孩子有愈來愈大的鴻溝,這個鴻溝出現在思考、學習、流行、溝通、娛樂、兩性關係以及生涯規劃等各個不同的層面,甚而是人生價值、品德的觀念。當個人電腦與網路開始普遍到家庭時,它就開始進入你我的日常生活,影響著親子的行為,也影響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目前青少年喜歡上網玩互動遊戲,除了為打發「無聊」的時間外,是因為「和團隊一起攻堅會更有趣、好玩」;喜歡使用MSN聊天除了聊天外,還因為「同儕朋友都如此」;喜歡架設各式網站及部落格,除了可說、可看、可吐露不快、可宣洩情緒外,還有著微妙的網路神秘性與需求動機。當孩子端坐在電腦前,花數小時找資料、做報告時,父母會感到欣慰。但是對他們飛快的移動滑鼠玩互動遊戲,熟練地操作鍵盤,在線上聊天時,心中則會惶恐不安,甚至感到疏離和排斥,何況還有許多父母所完全不知的吸引力躲在螢幕的後方,向孩子們招手。 網路世界是否已經讓我們的身體、時間、空間,都獲得了某種程度的解放嗎?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事,在網路上也會發生,包括好事:教育、學習、資訊、社群、友誼、遊戲、創造財富;壞事則有:色情、暴力、勒索、騷擾、孤立、偷窺、犯罪行為等。焦急的父母不僅要問:「網際網路將這一代的孩子帶進了一個聲光色情充斥的虛擬世界後,他們是不是再難從日常簡單的生活中獲得滿足?網路科技讓這一代的孩子輕鬆快速的獲得資訊、掌握訊息,善用滑鼠的孩子在未來會不會更急功近利?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們仍憂心忡忡,深怕可愛的兒子半夜摸黑戀棧電腦,得了「電玩眼症」,又擔憂情竇初開的女兒上「聊天室」聊出了複雜的初戀,如果要票選最困難的行業,家有青少男女的父母一定會榮登冠軍寶座。 著名的瑞士教育學家曾說:「真正決定人生教育不在大學時期,也不在高深的學術之中,而唯有在家庭之內。」因此親子關係是最具教育影響力,但良好品質的親子關係是必須憑藉持續不斷的溝通和相互瞭解,這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親子互動的關係是非常複雜、微妙的,若要以科學方式來探究,就得把親子關係化成最簡單的模式,才能夠分析檢視,但這樣又失去了整體的協調性,人生有些事太複雜,親子關係其實就是一例。只能說那種方式可能最恰當、最適用,卻無法直指那種教養態度是最好的為人父母之道,尤其是在這個資訊突飛猛進的時代裡。 根據2004年商業周刊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負責人眼中成功的要素,第一是人格特質,第二才是學業表現。著名的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自1983年以來極力倡導多元化智能說(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在他已確認的八種智能中,也一再強調最重要的是「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即自知、自省、自制、自勵的能力,可說是做人的基本能力。總之,在網際網路無所不在的生活時空裡,無論您是居住在離島或都會區,都會深受網路學習行為的衝擊,身為現代父母必須與時俱進,增加教養子女的效能和方法,才能算是具備有「內省智能」。 (本文作者為實踐大學副教授、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
-
請還給路人行的權利?
嗡嗚:::嗡嗚:::救護車刺耳的呼叫聲,不時傳出於耳際,不知救護單位119有否做過統計,金門縣大小路口那一段車禍比例最高,以個人推估,第1名應屬金城鎮民生與中興路交叉路口,短短一段時間,個人親眼目睹或據第3人轉述已有數案,其不知者尚不知凡幾,所幸均屬皮肉之傷或車輛損壞,尚無重大傷亡發生,然為免不幸事件不斷發生,宜請有司單位加予注意與重視。 金城鎮民生路是金門政治經濟中心,短短不過四百多公尺的距離,從金城鎮公所(民生路2號)到金門縣政府(民生路60號)中間分別有金城車站、金門縣農會、四間金融機構(郵局、土銀金城分行、金門信用合作社及土銀金門分行)、大成飯店、天主教會,幼稚園、憲兵隊、二家7-eleven、8家醫療診所及無數商家,然而該地之交通狀況讓人愈來愈膽戰心驚與不敢苟同。 民生路屬雙向車道,路寬不過十餘公尺,雖劃有機車道,惟目前大部分為計程車及一般車輛停車使用(不論合法或非法,反正少見警察單位取締),有時自問,如騎機車或腳踏車行走於非機車道是否屬違規,如屬違規,請問應走何車道。又馬路二旁之人行道不知是否應屬行人專用道抑或為機車停車使用,前一陣子步行其上除了其中一段外,其餘尚稱順暢,近期發現被有關單位間隔劃為機車停車位,不知爾後行人行走於民生路應否採跳躍式(時走騎樓,時走人行道,時走機車道,甚至偶爾尚需與汽車爭道),果如此,想爾後不再出事恐也困難。 至於中興路靠大成飯店部分,邇來發展快速,已成為金門地區診所集中地,並發展成一新的商圈,又由於新蓋大樓林立,幼兒中心、家教班也陸續進住;另富康新村之居民亦借由該地進出,故每日須經民生路與中興路口輾轉之人口不知凡幾,尤其是上、下班之尖峰時段車潮更顯擁擠,甚至金城鎮公所之垃圾車與資源回收車亦於該尖峰時段湊上一腳,致使原本險象環生之場景更覺危險。 唯今之計,建請有關當局,除了思考如何維護加強改善民生路行車之順暢外,路人行走之權益亦應加以重視,此部分料想主政者及權責專家應比吾等升斗小民更能提出圓滿解決方案;另民生與中興路交叉口,在相關機關未提出有效解決問題之前,建請可否先行安裝紅綠燈加以管制或於每日上下班尖峰時段指派交通警察指揮疏導人車爭道問題並可順便取締違規停車,如採後者,一則可暫時解決人車爭道並可增加公庫收入,何樂不為?
-
創造誘因促使優秀農村青年留農的意願
農業所得偏低,以致留不住優秀青年在農村經營農業,一直是困擾政府及農業界的老問題。在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農業,因為農場經營面積大,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同時,政府對農產品價格的支持度也比較高的緣故,農業可採企業管理方式經營,其農業所得相對的提高,所以,優秀的農村青年子弟留農的意願較強。反之,在人多地少的國家,如日本、台灣的農民因農場經營面積小,生產成本無法降低,故皆很難獲得相對水準的收入,造成農家子弟都不願意繼承父業而繼續經營農業。此種現象如任其發展,必然會惡化下去,其影響的層面不僅僅是農業而已,應會是牽扯到有關民生各層面,國家經濟及金融等。所以,必須要有振興農業的相關措施,以增加青年留農的意願。 談創造誘因促使優秀農村青年留農的意願,政府的農業保護政策正是極其重要的誘因之一。我們舉也是人多地少的鄰國日本為例,看看日本是怎樣保護本國的農業,日本因為也是柑橘主要生產國,為保護其本國之柑橘產業,對進口台灣柑橘在進口數量、裝船日期都有嚴格的規定。又日本不生產香蕉、木瓜、芒果等亞熱帶水果,通常採用課取高關稅方式,提高進口價格來抑制消費,以免影響其本國其他水果之銷路。此外,日本禁止進口台灣之西瓜、洋香瓜以及番茄等瓜果類,理由是為防止果蠅傳染到該國,所以常以植物檢疫的非關稅障礙不開放進口。由此可知,日本是今日世界各國中保護本國農業相當嚴厲的國家。 反觀金門地區,除了高粱及大小麥保價收購外,似乎再也沒有任何的農業保護政策了。最近報載金門也合法進口大陸蔬菜了,有人認為:大陸蔬菜在品質及安全衛生方面管控較差,對本地蔬菜市場衝擊不大,持有這種論點的人似乎太過於樂觀了吧!殊不知,所謂合法進口,就是進口的蔬菜一定要經過政府規定的進口程序辦理,其中包括品質的要求及防疫檢疫方面的管控。在品質及安全衛生無慮,又在價格優勢情況之下,對本地蔬菜市場之衝擊不言可喻。 金門在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農業縣,但農業市場一直以來都被外來的農產品佔據一半以上,實屬諷刺。外來的農產品包括雜糧與蔬果,所以金門的農業受到的衝擊可謂不小。究其最主要的原因乃銷售通路不通,農民產銷一體,經營困難,農業在這小島經濟市場限制之下,長久以來一直都無法突破與發展,政府實在難辭其咎。幸好高粱、大小麥因受地方政府保價收購的保護,也因此,才勉強成就了農業一小片晴朗的天空。不過保價收購政策仍然受到各方及政府的質疑,一般平常民眾的質疑還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連政府也質疑的話,那就有一點說不過去了。試想,金門的農業目前尚有人願意投入,如果等到有一天農民投入的成本與利潤不成比例的時候,農業將在金門全面棄守,那將是數以千計農民的生計及消費者權益的民生問題啊!為政者能不深思熟慮嗎?金門的工業僅就號稱金雞母的金酒公司一枝獨秀,商業也僅靠萎靡不振的觀光業支撐者,農業算是金門較具潛力的一級產業,政府如果能稍具用心的輔導與支持,定能輕易的展現出令人滿意的成果,政府能不大力重視嗎? 農業生產資材的補助政策也是誘因之一。我們再舉日本國為例,日本在20多年前就已經是已開發國家之林,經濟傲視全球,國內工商及服務業蓬勃發展,農村勞力都轉而投向都市,形成農村勞力老化及缺乏,造成農地無人耕種而嚴重拋荒,以致農業逐漸凋零,深深影響該國的國計民生,尤其糧食安全問題更接受挑戰。日本政府為解決此一問題,特別擬定了「假日農戶」的構思,藉以鼓勵農村青年返鄉務農。所謂「假日農戶」,就是凡利用週休二日返鄉投入農業生產者,政府就給予生產資材的高額補助及農產品市場的保證,生產資材中農機一項補助款更高達60%以上。實施初期得到相當程度的響應,雖然最後因「兼業農」特性問題的凸顯而成效不彰,但是方案的實施過程是順利的。在這案例中我所要強調的是,政策的推行誘因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又當時台灣農業界流行一句「台灣是日本農機的垃圾場」,為甚麼呢?就是因為日本政府高額的農機補助款,促使農民對農機的汰換率提高,把使用不久的舊農機折價盤給廠商,然後再拿補助款購新機種,日本廠商再把舊農機重新整理、噴漆後運銷台灣,所以,台灣就成為日本農機的垃圾場了。雖然方案存在著瑕疵與爭議,但在這一段文字裡我所要凸顯的是,日本政府絕對不會視日本農民為盜賊。 農業貸款、市場需求、銷售通路、農業環境設施、農產品價格及農業所得等等,都是決定農業生產與否的誘因,但最重要的誘因則是政府對農業的重視、對農民的關懷。一個政府如果用管理的態度面對農民,處處防範的心態,視農民為盜賊草寇的話,則農業定無生機。所謂「牧民」就是「管理」眾人之事,這是很遙遠以前的心態了,現在的態度應該是以「服務」來代替「管理」眾人之事。所謂「牧羊」就是要隨時帶領羊群尋找青翠的草地及水源,好讓羊群快樂的、無憂慮的過活成長,牧羊人才可從中獲取利益,我想「牧農」亦應抱持這種心態才對。金門的農業就像被圈養的羊,青翠的草地是夢想,想填飽飢腸轆轆的肚子,還得隨時看牧羊人的臉色,高興時就拿些廉價的飼料賞賜你,不高興時根本就懶得理你,任由自生自滅。可憐的羊啊,你們要有智慧的去衝破藩籬,奔向青翠的草地尋找生機吧! 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需要考量成本與價格之間的關係,只有在成本與價格間之差距合理,農民才願意繼續生產或從事農業,否則,不論政府的計畫如何,農民未必能照政府的推廣去生產某種作物,或根本放棄農業而改行他就。
-
無奈的心聲
投入教育這行業越久,越是陷入反省,到底我們要的是什麼呢?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有怎樣的發展呢?既要這個,又要那個,很難嗎?時下一直強調「學測」,而學生真的都學到了嗎?或者他們是現學現賣,無法學以致用?重要的「德性」呢?恐怕是讓人看了不敢再想下去! 一直在想,如果同一個學校,每位師長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教法,但是基本上不離正道,倒也無妨,但是如果,我說的是如果,如果根本上是南轅北轍,那麼可憐的孩子不是無法適從嗎?或者是強勢者優先,不知道會不會導致孩子成了「雙重人格」或是「多重人格」?在這裡表現是這樣,在那裡表現又是另一個樣子,那麼到底我們大人們看到的又該以那一面為主呢? 今天,或許小朋友在導師面前是唯唯諾諾,一個「好學生」的模樣,但是,當你「不小心」看到了小朋友的真面目,是不是會大為驚訝,或者是不可置信呢?其實,「落實」是重要的,教了之後,忘了當然是一種,教了之後,「背道而馳」更是讓人難過。 當我們兢兢業業的教學,看到教出來的學生是如此時,又該如何看待自己呢?也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非人人有此認知,也許師者本身也有不少的衝突點,或者助力、阻力都很難認定了,還談什麼教與學呢? 重大議題融入教學,時勢所趨,「生命教育」更是其中的一環,有人說:「老師要先有感動,才能感動學生」,大人們以自己的「生命」來教導學生是最實在的,但是,「自己的生命」值不值得往下傳?或者頂多是「教學相長」吧!樂於分享是件好事,尤其是善的循環! 教學複雜嗎?行政工作複雜嗎?相信各自有話要說,但是如果二者身份都有的人嗎?該怎麼形容?也許快脫離以前令人羨慕的寒暑假了吧!有人形容自己是「朝七晚七」,十二小時的工作量不稀奇,看在輕鬆的人眼裡,大概是我們工作能力不夠,但是,如果一群人都是超時在工作,不知道上級單位如何看待我們的辛苦呢? 教學重要還是行政重要?學校為何而存在?到底累得如此,所為何來?相信不少人是心存懷疑,但是我們真沒有解套的好方法嗎?或許有,但是責任感又會把人拉回累的行列,真是兩難啊! 好多問號存在心中,存在生活中,也存在未來的教育生涯中!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這種奇怪感覺?
-
淺談金門健康路跑
繼2004雅典奧運,陳詩欣、朱木炎及黃志雄等人以跆拳道為台灣打響國際運動名號,正當目前國內一股棒球熱的背後,王建民旋風可堪稱所向披靡、橫掃各地,同時成功地將台灣這片土地推至國際化舞台,但在這份榮耀的背後,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那如果沒有上述這些選手,台灣運動是否還有其他機會能立於世界級舞台? 目前國內參與馬拉松的人口約10萬人左右,並且逐年成長,是一群為數不小的運動族群。談到國內稍有規模的馬拉松比賽實在是寥寥無幾,大家能想到應當是ING馬拉松及鐵人三項運動。談到馬拉松賽事,國內超野馬拉松鐵人林義傑以過人的膽色、毅力及決心征服世界上各個嚴峻冷酷的環境,將生命的韌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成功地以馬拉松運動將台灣推向國際。 2006年10月8日國內北大長跑團體遠赴日本北海道參與旭川馬拉松賽事,當地沿途熱情加油打氣的情景以及當地居民的禮儀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對於參與馬拉松賽事的選手而言,沿途迎面而來的加油打氣者是很重要的支持動力,讓人愈跑愈起勁。論述起國內國家公園級馬拉松比賽,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峽谷馬拉松算是國內相當有特色的活動之一,每年也有上萬人參與此活動,但回憶起上屆賽事,還頗令人提心吊膽,那人車爭道的場面,還深印在腦海中,對於選手而言,有此不愉快的經驗,很難再有動力參與第二次相同場地的比賽,因為對於長跑者而言,跑步時汗水淋漓的感覺,是相當舒暢的。如果還要顧慮場地的道路安全,甚至是落石坍方,興致隨即就一掃而空了。其實金門國家公園也是相當適合此類活動的舉辦場地,平情而論,金門空氣好、車輛少,有美麗沙灘、海岸,兼有適合鍛鍊體能的起伏地形,理論上,應是運動選手最佳的培訓中心。 尤其金門籍許績勝先生已是叱吒國際田徑場上多年的長跑選手也同時是國內男子馬拉松紀錄保持人,不可否認,許績勝先生在長跑領域裡的成就,已是名副其實的「金門之光」,也因為許績勝的傑出表現,眾多的金門運動選手有了奮鬥的目標,更為地區開啟了長跑運動的風潮,縣籍長跑新秀何盡平、何盡文兄弟的出線,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加上金酒公司長期以來,不遺餘力的贊助運動選手,如能具體的整合各方力量,開闢一處常態性的運動選手訓練基地,也可藉此機會將金門這片好山好水的環境介紹給國人,如能舉辦國際級馬拉松比賽,配合當地季節活動,吸引大批人潮,對金門的整體形象及未來發展,必有正面的助益。 過去輝煌的歷史戰役曾在此地發生,在經過數十年後的戰地金門,更有豐富的人文素材值得大家去細細品味。事實上,金門具有絕佳的天然環境,擁有最高的生活品質,以此利基開發多元運動、養身事業最是合宜不過;然而,金門也有待改善的環境缺點,如購物環境貧乏、交通旅運不便、資訊欠缺、投資誘因不足等等。但鐘鼎山林,各有所好,他人眼中的缺點,有時反而是難以取代的特質,重點在於如何有效的作為;只要大力推廣金門的運動、養生功能及訴求,配合完善的規劃,積極招商引資,誰又能料到金門不會是下一個世界級運動員培訓的天堂!過去金門高粱酒已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如能成功舉辦國際級馬拉松比賽或是料羅灣海泳賽事,也可帶動相關旅遊產業蓬勃發展,使世界各地更認識金門,更能使台灣的運動躍越於國際舞台,使台灣以另一方式走出去,立足世界。
-
家長的話
新學期開始,各中、小學都籌備辦理類似家長成長、推展親職教育等研習活動。身為家長,從研習活動中深深體會學校、家長與孩子三方面,彷彿被孫悟空的緊箍圈鍊住般,關係密切,卻又彼此約制。家長若是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似是無法置身事外。在此,想藉由貴報一隅,提出我的看法,與關心教育的各位先進分享,或許能在緊弦易繃的關係中,獲得舒緩喘息的空間。 之一:「電腦」是孩子們心中的最愛,卻是父母心中的痛。 在座談會中,多位家長對於孩子們打電動束手無策。「電腦」對孩子言,「打電動」是最大的誘惑。無助的父母在無計可施的情形下,求助學校教師所換來的建議,卻無法獲得永久的效能。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回歸電腦原本助人的立意,由老師將未來要授課的主題,交代學生以分組二至五人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從網路資料來搜尋,從同儕互動中的討論、腦力激盪,進而表現出孩子的創意。孩子們由被動的吸收知識,變為主動的發掘;老師由主動的教授,變為輔導的角色;相對地,亦可減少老師們準備教材的辛勞。 教改常提及:不要給孩子背不動的書包,而要培養他帶得走的能力。如果這能力是老師主動相授,而不是自己探究而來,相信忘的快、消失的也快。家長若能在孩子完成獨立研究的過程中,適時予以協助、關懷或建議,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互動,無形中也減少孩子打電動的頻率。 之二:「閱讀」習慣的養成,是學習成功的基石。 女兒的社會科測驗成績不理想,她怪罪老師出題範圍超出教科書內容。我勸說女兒,如果概念不甚明瞭,表示平日閱讀涉獵範圍不夠。大家都清楚國外小學上課時數短(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而且功課少,但是有一樣功課是每天要做,老師也是時常要求的功課,那就是每天至少閱讀三十分鐘,而且鼓勵親子共讀。 閱讀習慣的養成,不僅可以訓練學生自律自學,還能提供孩子想像空間,培養生活作息常規。大家或許聽過一個故事,國外有位小學校長,為了鼓勵學童多讀書,與小朋友協商,若是孩子們閱讀書籍的量達到約定的數額,就上屋頂坐一天。小朋友受此激勵,竟相約在短時間內努力完成目標。不久,校長在學童們的眾聲歡呼中,在屋頂上做了一天的日光浴。創意的校長們,您們是否能創舉出激勵良方,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呢? 之三:增加「親師對話」的機會,不要讓孩子當傳話筒。 記得有一回,朋友問女兒的導師姓名,我愣住了,因為我竟然不知道。對我而言,家長與學校的主要溝通管道是聯絡簿,而聯絡簿上登記的考試成績,便成為小孩在校學習良否的主要參考依據。如此偏頗的判斷,想要建立學校、家庭與孩子三方之良性互動實屬不易。個人覺得舉辦「家長日」的親師對話,絕對有其必要性,因為藉此可以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的態度與進展;而「班級家長日」則進一步可得知班級教學的願景、教學內容與班級經營狀況。雖然舉辦類似活動,必定增加老師的行政工作份量;但是,唯有家長與老師有完善的溝通,孩子的成長方能有保障。 之四:「學生義工規制」的推行,讓學生多關心社會。 讓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的義工規制,在國外的國中、高中階段已經施行多年。每位上國中的孩子,一年必須滿足至少三十小時的義務服務時間。這不僅是讓學生學習預備當個社會人,同時也是未來申請大學的必要依據。座談會上,校方提出:台灣的孩子讀書讀得辛苦,金門的孩子卻是玩得盡興。雖然給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也是做父母心中的願望,但若是能將服務社會的概念注入其中,其生活品質是否更充實。 學生可先衡量自我空閒時間,再依據興趣,親自接洽服務機構,由一個小點做起,漸進性地吸取社會經驗,藉此激發學童對未來的渴望。必須注意的是服務機構的選擇,學校及家長兩方面都必須予以關心,避免學童誤入不良場所。舉凡社福機構、圖書館裏講故事的大哥哥大姐姐,或是學校協助弱勢學生課業的指導者等等,都是學生愛心服務的好場所。若從消極面來說,義工規制的推行,也可以減少學童打電動的時間。 最後,我以許維民校長演講所言之「木桶理論」來重申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的關係。「木桶」是用幾塊豎著的條形木板圍成的,必須互相緊靠,否則桶內無法盛水;或者,桶內水位至多和那塊最低的木塊一樣高,其他木板再高也無濟於事。孩子的成功是老師的成就;更是父母心中的驕傲,十年樹人無法一蹴可幾,唯有靠老師、家長齊心培育,孩子才能成為一位成功的社會人。
-
佛法法會再相會,水陸法會你參加了沒?
「我是上流社會的人,我是學佛的人」這台詞打響了許純美的知名度,她對上流社會與學佛的人下的注解,也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新話題。雖多數人不認同她的見解,但卻也不自覺的掉入相同的思維與價值觀。我是學佛的人不常掛嘴邊,並非怕人笑我無知與迷信,而是自知日常行為有許多不如法的地方愧為佛弟子。深信人的苦惱來自於自身的貪、嗔、痴,但卻惡習難改,以致業障難除。累世所積的毒不但難以出清,又常常一把無明火燒燬一片功德林,以至乃今仍為毒所苦。要發心學佛可能不困難,但要行住臥如法,實非易事。雖學的不精,修的不好,但佛陀總是慈悲的,未曾嫌棄我這生性不長進,學佛不精進的懶人。佛法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懵懂的人生。 佛法的因果論,讓我體悟到,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威力。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一生的傳奇故事,在台灣的佛教界廣為流傳。愚蠢無知的我,雖有幸於孩提時得以親近,卻有眼無珠的認為,一個目不識丁的老和尚,怎可能懂得佛法。尤其是他所倡導的「老實念佛」也應是他無法可傳的障眼法。至今回想起來,對年少無知的行為總感懊惱與羞愧,阿彌陀佛,真是罪過罪過!年長時,慶幸有機緣從老和尚所留傳的語錄感受到老和尚的慈悲與智慧。今後再也不敢讓狗眼看人低的智障行為發生,這同時也受到應得的因果報應。「低學歷的人,懂嗎?」的言語總是從身邊冒出,讓我啞言,這可也是現世報啊!可悲可笑更諷刺的是,學佛至今,只學會一句「阿彌陀佛」!當遇到困難煩惱時,一句「阿彌陀佛」安撫鎮定了這顆煩惱的心。如今我是一位「老實念佛」的奉行者。 這次金門舉辦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因緣殊勝,衷心的祝福法會成功,大家法喜充滿。期盼法會期間「水陸法會你參加了沒?」是大家見面時的共同問候語並相招來參加。
-
籃球記事
唉!金門的夜晚,冷冷清清。登上頂樓,欲享受清風拂面的涼意;卻見山外燈火闌珊處,歡呼聲與喇叭聲劃破寂靜,隱隱約約振動著我心坎。我呀!一個不惑之年的家庭主婦,從未接受過籃球訓練,也未曾觀賞過一場籃球賽。入籍金門未滿一年,但卻成為第三十一屆金湖盃籃球賽的忠實觀眾,雖然裁判的手勢,半數皆不解其意,但卻觀賞得怡然自得。 球場上,球員們奮力演出;場邊,或坐或站的觀眾,彷若高粱草人,好一場寂靜的球賽!我想為球員們吶喊加油,但卻又怕遭來異樣的眼光,畢竟我是個外來客。於是,球員們似乎日復一日的在球場上唱著獨角戲。週日下午三點的冠亞軍決賽,是觀眾人數最多的場次。但是,沉寂的金門鄉親,仍是一貫抱以沉默式的歡呼。我感覺我已經中了內傷,因為感覺氣鬱於心啊! 我不懂,難道球員們都無好友至親嗎?組個啦啦隊很難嗎?吶喊出來會羞於人嗎?冠亞軍決賽,沒有播音員,是一場默劇;沒有啦啦隊,是一場啞劇;連比賽分數多寡,比賽剩餘時間多少,也因為烈日高照,猜得是模模糊糊。冠亞軍決賽,就在這樣地模糊意識下嘎然而止!觀眾還疑惑著道:不是還有三秒鐘才結束嗎? 比賽的名次對球員們而言,或許是一項肯定;但是,大夥兒在奮力投球之餘,若能得到激情的加油聲,也稍許能消除身心的疲憊。籃賽的主辦單位,您們在推展全民運動之際,是否也能為鄉親子民多一點服務:請設置播音員來帶動球員與觀眾的情緒,鼓勵啦啦隊的參與,加強球場四週的防護措施,以及緊急救護人員的隨機待命。 冠亞軍賽時,烈嶼七號球員受傷;而之前,也曾見HCG金和成球員扭傷腳,舉凡抓傷、擦傷、撞傷,似乎人人有獎,但卻見不到主辦單位協助處理傷患。我,一個外人,似乎都能感受切膚之痛;如果,受傷的球員是自家的兄弟或家人,叫人看了怎不心疼呢?籃球賽的永續經營,必須從錯誤中漸次導正,方能使其愈臻完善。 熱鬧過了,球場終歸平靜。比賽對峙過的球員,握握手、拍拍肩,大家還是好朋友。寄予明年的賽事中,仍可見金城隊穩健的快攻方式:好一個肥水不落外人田!再者,烈嶼隊風蕭蕭兮金水寒:戰士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的必勝決心。還有HCG金和成球隊,雖然欣賞你們風流倜儻的籃球風格,但卻時時令人捏把冷汗,心悸不已。末了,僅以此文,共享予關心籃賽的觀眾、球員以及主辦單位,期待來年籃球賽事會更好。 一位籃球門外漢的心情記事
-
深根金門、開創商機
發展觀光產業是金門當地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自從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就以觀光產業為當地發展的主要策略。並且,最近這幾年來,以『觀光立縣、文化金門』之主題觀點、為本縣發展觀光策略為主軸。但是,執政者必須要以長遠經營完善管理的規劃藍圖之下,才能有效使當地的觀光資源發展策略方針,更能運用到刀口上。發展觀光最重要的還是要仰賴全民共同來參與,積極的去執行運作,更要配合產官學界的互相建言,有效達到凝聚雙方面之共識。提出新策略,重新改造新思維為主體。並且、順應世界潮流、永續經營才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自從民國八十七年行政院宣佈實施週休二日以來,觀光休閒產業逐漸的興起,更讓我們的觀光發展變得走向於綠意盎然的型態,也帶動周邊產業無限的商機。但是,在未來發展的階段當中,我們應該朝向觀光、休閒、遊憩『包括水域活動之興起』三項主題搭配去執行。有效的積極開發、配合當地觀光產業發展及創造就業為議題。 然而、最近這幾年來,觀光產業迅速的發展。在島上旅遊業的興起,也帶動當地的經濟收入來源明顯的提升。但是,也必須考量到整體一致性的規劃與發展,才能有效達到雙贏的局面。不過、發展觀光產業也必考慮到長遠的規劃與永續經營之發展,兩者必須要相互聯結。才能更積極的開拓及提倡每一鄉鎮之特色及美食『提倡一鄉︿鎮﹀一特色之願景』。更讓觀光旅客之飲食並且融入配合當地季節的美食,真是美不勝收之饗宴。 但是,也要考慮到保護當地的原始風貌,才不會受到人們嚴重的破壞。有效運用當地的原始自然資源,可以發展出無限的商機,讓來當地遊玩的旅客,更感受到賓至如歸之招待。並且,在視覺上擁有享受及了解當地閩南聚落文化景色之美。有效發展觀光產業、以不破壞當地原有的景觀為主體。並且、保存當地的一些歷史古蹟及當地獨特景色之淵源。金門並不是孤島,從以前至今,它的位置位居於兩岸之間重要的橋樑溝通角色。雖然,有時政府部門之間所推行的政策,難免有牽涉到兩岸法規之相關問題之存在(或者是執政者意識型態之存在)。但是、我認為應該以民眾的利益考量為優先。並不涉及到國家安全發展阻礙為議題。才能讓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有效達到互助合作之策略。然而,當地的觀光發展至今,應該將近於十五年期間,在整體規劃上的發展總是不能突破某的界限。應該是軍事用地(例如:地雷之危險性及兩岸水域活動之限制)、而無法開放之原因。必須要有整體性之因應解決方案,才能有效朝向水域休閒產業之發展。以整體而言,硬體的設備是值得讚賞,而軟體的設備(包括解說人員向旅客的介紹:::等等)有待努力加強。事實上而言,當地旅遊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的情況之下,導致旅遊品質之下降,受害最深的就是一般產業之生存。沒有旅客來消費、就沒有經濟之收入。是很現實之課題存在。 自從扁政府於二○○一年宣佈兩岸小三通之實施,興起一股小三通之熱潮。對當地而言,的確打了一劑發展觀光產業強心針。(包括國民生產毛額PDA之提升等等:::)。但是,是否有效能帶動來當地旅遊市場之擴大提升(是指來金門旅遊之旅客,有待詳細資料之查證。雖然,獲利最大利潤的還是旅遊業及航空業,也至少造就當地就業之機會、及推銷『金門』這塊金字招牌之響亮。然而,也要必須懂得運用行銷與整合包裝,有效的運用到各個角落,才能使我們觀光更進一步的脫胎換骨,讓來訪之遊客更能耳目一新之期待。才能讓我們的觀光產業受到旅客的青睞及喜愛。 當地有很多的資源還未開發,例如:以後是否軍方能開放大膽、二膽島之旅遊。或者是一些具有鬼斧神工之地下坑道等等:::。才有效吸引觀光旅客之到訪,更的確創造旅客來當地旅遊之興趣。並且,最重要考慮到軍事國防防衛之重要性,才能開放觀光。金門是具有閩南文化及僑鄉文化之雙重特色的地方,也保存閩南建築之原始的面貌,值得大家去珍惜及保護。無論如何應該加以重視閩南文化的資產。才能讓來金參訪的旅客感受到閩南式文化之美。也必須融入的了解當地戰事史蹟之精神。整體性的規劃還是要符合當地獨特之歷史背景及淵源。或許、從旅遊的觀點而言,也要追求朝向一致性之水平。例如:古蹟文化之旅、生態觀光之旅等等:::。才能有效達到觀光旅客本身的認同及體會。不管以後的未來發展是否能符合大家的觀點,最重要的是還必須要大家多多的建言與討論。 倘若金門要發展觀光必須要有詳細的規劃及策略。坦白說;應該要具有國際觀之認知、是否能爭取到特別行政區之設置,或者是發展觀光賭場之設立與否、必須還是要由人民來做主決定。當然,縣政府為了推動當地觀光邁向國際化之發展,並於今年九月份以包機的方式,開辦國際線航運之開航(包括國際航班之固定、宣傳及旅遊資訊之網站詳細的介紹)有效的讓國外旅客了解金門這個戰地具有與眾不同的背景及歷史淵源,才會吸引更多國外旅客的到來。 有效整合當地觀光資源深根再造,才能開創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色及觀點。應該朝向多元化觀光產業去邁進,重新思考新價值,走出自我。使得觀光產業的結合,永續經營及發展,尋求找出屬於當地的觀光特色及文化背景之融合。以最符合當地觀光發展條件前瞻性為主體性質。當然,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如何重新整頓當地旅遊品質的提升,以『深根金門、佈局全球』為觀點。 觀光產業的發展,還是需要政府及全體縣民共同去努力。而我認為、主政者無論是誰執政,更應該了解金門的未來發展的趨勢是要走向那個階段,不論在位的時間長、短與否。最重要的是,必須深刻的了解、金門應該要朝向多元化觀光產業發展之區域性佈局,才能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色及內涵。開創新的旅遊區域性之優點,應該的確有效帶動當地觀光產業所帶來的邊際效應之產值,這樣不是很好嗎?當然啦!找對當地發展之趨勢,才能有效得到經濟收入之提升。互助合作的發展,這不是大家都所要的觀點嗎?重新創造新思維、新方法、堅持有效不斷的創新。倘若,在遊覽解說人員這一部份,必須經過當地觀光旅遊局的認證之下,對當地的解說人員素質之提升,我能相信再過不久,金門的觀光旅遊品質會比現在更好,永續發展下去。
-
號角響起
—寫給沙美萬安堂管委會與張氏、黃氏宗親會一封建議信 各位沙美長老、管委會宗親會委員與鄉親: 如果我們沙美鄉親再不覺醒、再不向政府表示意見,一、二十年後沙美老街與鄰近古厝聚落早晚會倒光不見的! 晚輩為保存沙美老街與鄰近老沙尾、小浦頭、後浦(水)頭、東蕭、英坑村等閩南古厝聚落,努力已近五年時間。 其間曾多次向金門各界政府籲請陳情,單位包含福建省顏主席、文建會邱主委、內政部離島辦公室、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處、金門縣議會謝議長、各縣議員、金門縣政府李縣長、縣長候選人陳福海、副縣長、文化局李局長、課長、金門國家公園處長、吳成典立委、李主任、黃陳兩任鎮長、各沙美代表、何張二里長、金門技術學院李校長、江教授、陳教授與金門各學校校長與老師、金門愛鄉聯盟、地方長輩鄉親,還有台北縣同鄉會黃獻平理事長、台中市同鄉會黃吉瑜理事長、金門影像紀錄協會、各電視台與各大報媒體、中央研究院黃一農院士、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院長林澤田教授等,並發表『挽救沙美古鎮與沙美老街等沙美建設之建言』相關文章於金門日報十一篇,所寫之書信與打電話數,宣導呼籲協助本案推展之單位對象,不計其數? 過年期間也曾挨家挨戶發宣導傳單,請沙美鄉親一同來共襄盛舉。並於2006年金門縣縣政研討會議自台返鄉參加,提出『保存沙美老街與鄰近古厝聚落』、『成立金沙鎮文化資產保護區』、『開發沙美觀光傳統產業』、『把海內外金門子孫找回來為金門光明未來一同努力』等促進金門沙美繁榮、保留沙美珍貴文化遺產之相關建議。另請名城電視製作沙美老街人文歷史建築產業之專輯向全金門鄉親傳播、未來還要錄製保存沙美老街傳統產業等一系列廣告,前陣子也請人製作完成搶救沙美百年老街之連署網站,向全世界宣達,目前已連署近千人。也向陳鎮長建議修定『金沙鎮都市計畫』以將沙美老街等納入保護區、儘速召開建設沙美老街前各項協調會議等。 雖然陳鎮長已接受晚輩建議將建設沙美老街納入政見內,可是金門縣文化局至今仍尚未將『沙美老街』等納入『金門縣歷史建築︿聚落﹀登錄名冊』內︿『金城模範街』、『舊金城老街』均早已正名、且整修工程計畫已上呈內政部營建署審核或草擬中﹀,至目前發稿前,本人仍然未得到文建會、金門文化局與金門各界政府重要首長與民意代表回覆承諾推動『沙美老街』之歷史正名與未來保存維修之事︿陳鎮長除外﹀?而所得到的答案不外是產權複雜、案子要老百姓先發起等! 本案所遭受之嚴重挫折與困難,晚輩一直未向長老們請益,僅曾向張主任表達是否可請『沙美張氏宗親會』等團體名義,將『沙美老街』等正名案,向金門縣文化局提出申請? 晚輩幾番思考文化局等政府單位,何以如此習慣性以近不合乎公平正義之方式、不願意主動積極處理沙美老街等存廢問題?似乎也一直不願意承認沙美老街等是金門歷史重要之一部份?金沙鎮自古雖擁有傲人的五十個自然聚落,目前卻只有山后村列入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保護,其餘村落古厝就任其傾倒或改建?其原因為何? 可能之原因其一:除不可抗拒之戰爭地理因素;其二:民意代表未洞察先機於議堂上為沙美老街等保存喉舌與監督政府施政方向;其三:金門政府主官多數出自西半島影響決策;其四:金門缺少黨外在野勢力與公眾媒體監督;但最主要之肇因其五在於:五十年來絕大多數沙美民意未出、沙美鄉親選擇沉默不向政府表達需求與意見。 長老與各位沙美伯伯叔叔鄉親們:花會謝,人會老!感念古早時我們的沙尾先祖創業艱辛,沙尾張黃王葉蕭等各宗族團結奮鬥,共同打造了沙尾於金門明清之極盛繁榮歷史扉頁!沙美老街與鄰近古厝等保留下來給子孫,以世代傳承,讓後代可賴以生存謀生,未來金門人有更優質之生活環境,更可保留源遠流長之沙美人文歷史資產,這是我們大家責無旁貸的神聖使命! 晚輩個人幾年努力顯然還不夠不足以改變施政者,雖然表面上似乎已踏出了幾步,但功成不必在我,本案若要成功,亟需沙美民意能儘速伸張熾熱方行!敬請容許晚輩在此提出幾項要求,懇請長輩們集思廣益團結沙美鄉親力量以大力協助: ︿一﹀是否可以『沙美張氏宗親會』、 『沙美汶浦黃氏宗親會』 或『沙美萬安堂管理委員會』之團體名義︿即以原住戶代表﹀向金門縣文化局申請『沙美老街』等之文化資產定位與正名! ︿二﹀如果前項失敗,可洽沙美李、楊、王三位縣議員,將『沙美老街等文化資產正名與保存、永續發展案』作成每半年『金門縣議會』之縣政質詢提案,以責由金門縣政府執行。 ︿三﹀將『沙美老街』等以古聚落保存、向『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納入管轄範圍。 ︿四﹀協尋地方賢達組成『沙美老街社區發展協會』、『沙美老街建設籌備委員會』,開始進行各項老街環境整理、資產調查、協商、歷史資料搜整、民俗技藝與產業研究、舉辦文化活動等工作! 勞於相關會議代提審查討論,以共商大計,並請賜覆為荷。 敬祝 康 安 永遠力挺金門沙美的沙美人 晚輩 王天福 敬上 2006.09.27 23:30 於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附註一:連署網站網址:『搶救金門沙美百年老街連署行動』︿喃嬉湯﹀http://blog.yam.com/tomasli/archives/1893786.html 附註二: 保存沙美老街宣言 : 沙美老街 風華再現 ‧『沙美老街』是先祖留給我們金門的珍貴文化資產,她是我們共同的驕傲! 保存她世代傳承與永續經營,是身為子孫責無旁貸的神聖使命! ‧保存『沙美老街』不僅僅是保有金門精湛的古建築經典,更深層之意義,是發揚光大祖先建立家園之奮鬥精神,而能充分反映苦難的年代環境,考驗了堅韌生命之生存價值,也是人類生活藝術與美學之最佳表現! ‧『沙美老街』是昔日金門各宗族融合、同舟共濟、凝聚了族群與僑胞愛家愛鄉之意志力與團結力所建構,為抵禦外侮保家衛土,共同創造興盛繁榮之金門極盛時期,展現出金門浯島子民之大無畏與大智慧! ‧不管是旅外的遊子或是長年駐守此地的金門鄉親,『沙美老街』是維繫你我情感的靈魂,生活與成長的共同記憶,是我金門永續生命再出發與事業再突破的起點! 起航吧!金沙人奮起!金門人奮起! 王天福 敬書 2006.09.07 1350 於台灣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