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浯事吾聞》雪蘭莪金門會館歡送 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代表慧珠閣下任滿返國
﹝馬來西亞訊﹞ 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慧珠代表,任期圓滿,於本月(一月)月中返國,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率領秘書長劉志山,文教主任楊質煥,福利主任巫秀鳳,資訊主任楊恭垂以及婦女組主任許玉敏等人至馬來西亞機場共同為洪慧珠外交官送行,並感謝洪慧珠代表這四年來的協助指導,場面溫馨,雙方合影留念。
-
《浯事吾聞》112年 臺灣青年海外搭僑計畫開跑
僑委會自106年起推動「臺灣青年海外搭僑計畫」,選送國內大專校院優秀在學青年於暑假期間前往海外各地參訪見習,計畫歷經3年執行(106年至108年),總計有542位臺灣青年獲選參加。 在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下,該會不得不連續3年停辦搭僑計畫,終於在112年大家攜手挺過疫情,「臺灣青年海外搭僑計畫」重新開辦,活動行程除安排駐外館處及本會文教服務中心見習,拜會僑團、僑校(含僑教組織)、僑臺商企業,與當地重要僑領、華裔政經界人士、青商及僑青等交流,參訪當地政經、學術及文化機構等,今年新增安排學員向海外僑民行銷臺灣的重點活動,期能增進臺灣青年認識僑務工作,拓展國際視野,搭建與海外僑界之橋梁,成為助力行銷我國的僑務青年大使。 報名相關連結:https://reurl.cc/mZgq2M
-
《浯事吾聞》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 辦理【2023穿越古今認識金門】活動,報名踴躍
◎編輯撰稿:邱翌瑄 ﹝馬來西亞訊﹞ 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是馬來西亞金門會館組織的強力軍,是當地華族教育的推動軍。 今年開春他們第一檔活動就是要帶領金僑子弟認識金門文化,特定舉辦了「2023穿越古今認識金門」,活動內容精彩,共有30個名額,不到24小時就全部額滿。 青年團表示:因為是世界疫情加上全球平面化因素,導致越來越多小朋友對於祖籍金門越來越陌生。 藉由此機會,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舉辦認識祖籍系列活動,透過趣味的方式,如故事繪本、DIY手作,讓在雪蘭莪洲的金門子弟可以更認識自己的祖籍之島-金門。 很開心開放報名就在1日內額滿,這意味著許多馬來西亞金門籍的家長是很注視祖籍文化在自家小朋友心中的深化,也代表著許多小朋友對自己祖籍的重視與認同,相信這一個活動,可以帶給大家更多祖籍文化的體驗與深入的了解。 未來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也會持續辦理相關性活動,讓大家記住我們祖籍在「金門」。
-
《浯事吾聞》一月十五日后沙社區新春書法春聯活動 傳承中華文化認識新年習俗
◎採訪撰稿:邱翌瑄 新春開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春聯也叫做福貼,粵語地區稱為揮春,閩南語稱春仔,是一種在新春和立春時使用的傳統裝飾物,把賀年的吉利字詞用漂亮的書法,寫在紙上而成,一般是貼在牆、門之上,在華人社會、每逢過年人們都會貼春聯,除了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沿襲桃符信仰,有為新年祈福、辟邪的寓意。 而金門自臘月開始就有不少的商家開始販售春聯等,更有許多廟宇、機關、組織、法人團體也紛紛舉辦春聯書法活動,讓大小朋友感受這中華文化之美。 所以春聯幾乎是金門人兒時的記憶,一副春聯代表的意義不只是新的一年,更多是平安圓滿,還有對家的回憶。 而春聯早年都是使用書法書寫,書法在金門具有深厚的傳統意義。舉凡與生活相關的家譜、各項合同契約、重大交易買賣等等,金門的祖先都是用毛筆字來書寫留存,成為證據。 這些資料都成為後世子孫研究文史資料,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而書法的書寫方式也因人而異,所展現出來的個人風格各有所不同,其中還蘊含高深的中華智慧。 而今年后沙社區協會也訂於112年1月15日(星期日)上午10:00~12:00,在后沙社區服務中心,舉辦「寫春聯賀新春迎兔年」活動。 特定邀請到金門書法家許明義老師現場揮毫,每戶可以在現場領取3副春聯(一副/含對聯2張+橫批1張),也歡迎社區與週邊的大小朋友來現場寫春聯、畫創意春聯,還有DIY應景剪紙活動。另外現場還有「門葉聯」提供給活動早鳥人作為紀念。 許明義老師的毛筆字,是神明認證的,目前后沙新築「鎮南宮」大廳上的對聯,未來都將出自其手,這是普庵菩薩的神諭,表示許明義老師的書法是人神所喜愛推崇的。 而本次主辦人為金門后沙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李孟芬,她是后沙許家的媳婦,主動挑起本項活動並誠摯的歡迎家鄉社區的大小朋友來現場寫春聯、畫創意春聯,還有DIY應景剪紙活動。一起認識新年民俗活動,傳承中華文化之美,而后沙宗長許木進先生也貢獻100副春聯(一副/含對聯2張+橫批1張),期許美好的金門新年回憶,可以成為每個金門孩子心中的能量。
-
《星期人物》一家門忠烈軍官 洪南遜一生站衛 盡忠無憾
◎採訪撰稿:邱翌瑄 姓 名:洪南遜 出生年:1962年 出生地:金門縣烈嶼上林 父 親:洪天生 母 親:洪林鳥甜 妻 子:李佳品(金門金城人) 現居地: 新北市土城區與金門烈嶼鄉 簡歷: 民國66年入伍第二士校 民國68年進入官邸受訓服務 衛士 警衛官 輔導長 區隊長 警安組 特勤中心 座右銘:享受孤獨、品味寂寞 民國66年11月12日國父誕辰紀念日的這一天,有一群青少年出發了,他們是一群剛畢業的國中生,而那一天是他們入伍日子,送行的隊伍裡,有人默默流淚、有人在叮嚀,而洪南遜的心是定的,因為在他之前,堂哥為開頭第一個當衛士,二哥接著,再來是他,此時的他並無細想,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最後他一家四兄弟,全部都是軍人,到今日他的外甥還是一位少將。談起一家軍人,洪南遜笑著說:「這或許就是一種特性,或是一種影響,就如同行為模式一樣,行為模式也是會傳染傳遞,但某些程度來說也是一種身教言教的渲染。」 民國66年11月12日入伍的這一梯次,是一場激烈競爭下的成果,原有600位青少年報名,體檢後剩下400位,經過筆試後就只有60位入選,經過一年受訓後只有58位順利畢業退伍,於隔年67年至士林官邸接受密集訓練,再行分發。而洪南遜當然也是順利畢業的一員,在受訓的同時期,洪南遜也持續接受軍方所安排的隨營補習。 隨營補習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習制度,主要是為了提升軍官們的學歷,讓有志軍官不會因為從事軍旅,沒有了學歷而失去發展天賦等機會,這個制度已於民國八十八年終止,由此可知,當年有多少青年學子,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故而少年從戎。 隨營補習後並非就可以取得同等學力,而是要先經過國防部的測驗結業,才可以獲得參加教育部同等學歷測試,經過同等學歷測試,才可以取得同等學力資格。 而隨營補習的老師都是從軍中挑選高學歷的學長們來協助學弟們補習,時間也安排在集體受訓後或是執勤結束後的休息時間,所以當年隨營補習需極大的自律性及毅力,才有辦法在勞苦一天之後再次拿起生澀的課本,一頁一頁完成自身的學歷。 而洪南遜就是如此一個自律的人,他就在隨營補習的制度下取得同等學歷,再參加軍官考試,當年42人考試只錄取12人,而洪南遜就這樣成為榜上一員,順利取得軍官基礎資格,開始了他軍旅生活的另一篇章節。 洪南遜談到這一段笑著說:「就這樣我一路從15歲開始到43歲軍旅退休,轉入民間,我服務我國領袖長達28年。先總統蔣公,我服務過他的陵寢;蔣經國先生,我是他寓所的站衛,經國先生仙逝後,我曾有幸服務他的遺孀-方良夫人。」 談到方良夫人,洪南遜探了一口氣:「在身為衛士的軍旅人,讓我最深思的就是服務方良夫人的那段日子。經國先生還在的時候,外花園的的草,每週都有人整理,整整齊齊。那時候的我們,都笑說比我們的頭髮還要短。經國先生離世後,我再回去寓所服務,我心很酸,那外花園的草比我還要高,寓所前方的水管破了,將近半年才有工程單位來維修。」洪南遜喝了口茶,眼眶略紅說:「身為衛士,是完成每件上級交付的任務,身為衛士的我,不能多說任何,也不能多問,但是看著方良夫人的背影,有些畫面會深深的插入心中。」 洪南遜服務方良夫人不久後,又調回單位。深受長官倚重,就這樣一路參與許多國家級的衛士勤務。 洪南遜笑說:「或許我從軍旅的基礎開始就是一名寡言的站衛,也因為這樣間接地參與許多國政,同時也明白一些事情,當人年紀到一定歲數就會思考,接下來真的要繼續嗎?!」洪南遜以一名衛士為榮,但是衛士的身份更讓他感受許多事件的多面,就這樣民國93年洪南遜申請退伍,決定轉入民間當一名文書人員。 或許可以說天不從人願,也或許可以說洪南遜的能力與品格深受肯定,在已退伍的長官要求下,洪南遜退伍後的民間工作不是一名行政人員,而是富邦集團核心人物的貼身侍衛。 對於這一段,洪南遜笑著說:「我的人生最黃金的時段,不是政的衛士,就是商的衛士。」 而當任富邦集團核心的貼身衛士,洪南遜原本預定做五年即可,沒想一做就做了九年,直到一場大病,才讓他離開了富邦集團,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 民國103年洪南遜生病了,是肝癌。 在太太李佳品的協助下,洪南遜順利進入台大醫院就診、治療、開刀。長達3年的密集治療期間,讓洪南遜迎來人生的重整思考期。在療養期間,洪南遜看到一段話:「如果生命剩下100天,你會想做怎樣的事情。」 洪南遜想到蔣方良夫人也想到自己的父親與母親-洪天生與洪林鳥甜,已高齡90歲的父親及母親,跟嫂嫂在故鄉烈嶼,原本由二哥與嫂嫂一起照顧,但二哥在他退伍那一年離世了,剩下嫂嫂一人獨自照顧父母,而嫂嫂還有一位高壽的母親要照顧,一位女子要照顧三位高壽的老人家,洪南遜想來就鼻酸。 看著自己手上的醫療設備,回憶起二哥去世的場景,洪南遜拿起筆記本,一筆一畫寫下他最後的想完成的事情。 第二天洪南遜跟妻子討論,妻子沒有多說啥,就說:「我來安排機票,等這個療程結束,我們利用回診的空檔,回去看看老人家。」洪南遜點點頭。 民國106年洪南遜與妻子返金回到烈嶼上林與父母度過一段團聚的時光,而在兩年後108年洪南遜的父親洪天生仙逝了。 或許是因為有兒子在身旁,洪林鳥甜老夫人很快的走出喪夫之痛,而洪南遜也決定接下來的餘生,只做自己所愛家人的衛士。 洪南遜說:「身為政商衛士,要懂的享受孤獨、品味寂寞,並時刻警惕。而身為所愛的人的衛士,是為了讓自己此生無憾。」
-
《星期人物》海珠堂後人王永堅 用生命護衛精神信仰
姓名:王永堅先生 父親:王欣珉 母親:黃蓮英 出生地:金門縣金沙鎮三山里山后中堡 出生年: 49.11.18 學歷: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專班 經歷:國安局特勤中心後勤組上校組長 現職:誼遠控股集團管理部協理 現居地:新北市永和區永貞路 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間於中華民國所發生的一系列學生運動,由台大學生周克任、何宗憲、楊弘任等9位學生至中正紀念堂發起靜坐行動,開啟野百合運動序曲。在該次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今自由廣場)上靜坐,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而此時卻有一位金門人陪同當時的國安局局長宋心濂潛入中正紀念堂廣場,近身觀察學生的訴求及發展,再經歷如何與黨外人士協商等過程,他就是王永堅上校。 王永堅是金沙鎮山后文化村「海珠堂」構造人王國珍字明玉(旅日僑商)後人,於民國68年金門高中畢業後與同期同學許燕情等七人考取憲兵學校專修班37期,來自當代的戰地金門,受過扎實的民防自衛戰鬥訓練,所以他們受訓期間表現非常優異,而王永堅更是其校慶摔角比賽亞軍,當年的冠軍則是全國搏擊冠軍也是王永堅的區隊長兼教練尤永福,500公尺武裝障礙超越更是期上第一,由此可知王永堅的體力與智力過人。 民國69年王永堅畢業了,他被丁振東將軍選入國防部警衛隊(前身為精忠警衛隊)擔任少尉隊員,民國70年分發到士林官邸內衛區隊擔任分隊長,由於當年丁振東身為隊長特別要求幹部要「知官識兵」,因此在民國71年時王永堅在春節時擔任金門籍衛士返金(五天四夜)過年第一梯次的帶隊官,王永堅第一天回家向祖母、父母親問安後就和小金的林國樹士官一起搭船到烈嶼走走,結果老天爺作弄人,竟然下午因海面風浪大至使交通船停開三天,因此王永堅便利用難得的時間,進行烈嶼衛士家庭訪問,得知有位衛士的母親嚴重腳疾不良於行,正苦於沒有辦法排上飛機前往台灣就醫,王永堅即向下一梯次的帶隊官張鴻飛區隊長反映,緊急安排該衛士的媽媽搭專機後送到台灣進行妥善的醫治。王永堅談到此事時,感到而今有幸金門大橋通了,小金門更加繁榮,真是令人開心!他也笑說但是未來想要找個風浪太大藉口留在小金門的機會也沒辦法了。 民國71年王永堅迎來人生的轉折點,因其表現優異,他被丁隊長推薦去參加七海警衛組的新進人員甄選,並於71年8月1日開始了護衛蔣經國總統的侍衛工作,無論各項考試、測驗、射擊、拳術比賽均有佳績深受周仲南侍衛長及馬有敬、喻傳馨副侍衛長、胡鎮球組長等長官的肯定,在短短五年間由夜增哨、值衛哨、機動小組進升到侍從小組,擔任經國總統的近身侍衛,王永堅回想這一段,他覺得可以親自感受經國先生晚年,如何燃燒自己的生命來促進台灣經濟發展、政治上族群融合、解除報禁及黨禁的重要里程碑,而有一個場景是常在他腦海裡出現的,那就是在民國76年10月輪值隨1車侍衛第5名時,協助座車侍衛官李祖怡少將攙扶著步履蹣跚的總統坐入座車後座時,王永堅說當他的手接觸到經國先生厚實的手掌時,內心無比澎湃激動,這麼一位一心一意、公忠體國的長者已形同風中殘燭般,其愛民更勝於愛己,早將個人性命置之度外了,只感受到在他正在和生命賽跑,希望能為台灣的長遠發展再多做一些,最後天不假年,經國先生竟於77年元月13日蒙主寵召!而王永堅也只能不捨的為經國先生抬棺前往頭寮暫厝! 蔣經國先生逝世後的次年,王永堅又迎來人生的轉折,時任國安局局長的宋心濂上將需要一位侍從官,特別指示由七海警衛組挑選,胡鎮球將軍特別推薦王永堅擔任,當然王永堅獲得錄用,開始每二週休假1天,每天早晨公務車5點30分,準時至王永堅家中接他直到深夜,再送王永堅下班回家,整整5年的時間王永堅貼身體察「二宋一蘇」,如何輔佐李登輝總統穩定大局。 而令王永堅印象最深刻幾件事情就是開頭的野百合事件與波斯灣戰爭初期,由李總統親自召開重要會議,約2小時後,王永堅接到局本部來電告知,合作關係表示:美方發動幾波攻擊及成果概況後,報告曹文生侍衛長把該項情資送進會場後,會議隨即結束,並發表支持美方譴責伊拉克的新聞,因為美、伊態勢已不辯自明。這是王永堅感到國際戰力與國際關係的緊張感最深的一次。 另還有一件事,就是宋心濂局長非常努力參與推動《國家統一綱領》,而在民國八十年國統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後,宋心濂局長語重心長的告訴王永堅說:「他們不能再怪我了!因為《國家統一綱領》明白指出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的發展,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願望。」 王永堅對於宋心濂局長竟於83年7月14日意外身故感到非常遺憾及不捨,而他也因為長官的離世,即調回特勤中心警安組擔任中校科長,回想這一段過往,王永堅苦笑著說:「不知道那時候我隨侍宋局長時所配發的白朗寧手槍,如今安在否?」 民國85年是我國第一次民選總統副總統選舉時,王永堅被指派到「林洋港郝柏村」這組擔任郝柏村副總統候選人安維編組組長,由於郝院長曾任蔣公侍衛長,且久任參謀總長一職,不論軍中及侍衛圈將不乏其故舊門生,因此,被指派前往擔任這一職務是吃力不討好,因此從王永堅率隊進駐至泰北高中旁保六總隊四大二中營區,即把在七海警衛組所學的隨扈車隊及編組隊形實兵演練,加上地區編組的警察二車八人共同參與。 王永堅說到此時,笑著說:「值得一提的是我沙中同學陳鎮旺剛好是松園憲兵營的營長,任務全程在後勤上,阿旺營長給我最大的補給能量,尤其出勤遇到下雨又冷的時候,我們車馬勞頓的返回駐地時,熱騰騰的薑茶馬上送到!所以同仁們一直士氣高昂!」」由此可知金門人的互助同理的精神。 而擔任當年郝院長的安維編組組長過程是非常辛苦的,因為郝院長是一個非常小心敬慎的人,所以在任務執行初期,郝院長比較信任其原有的警官二隊編組同仁,許多場合均不要中心過來的人員跟隨,而王永堅僅能在週邊和地區編組共同執勤及待命,並加強應變計畫作為,由於郝院長非常有毅力的每天到陽明山太平洋聯誼社晨泳,王永堅就率警衛參謀呂芳典(現為桃園市警察局警監督察)在附近的制高點-陽明療養院樓頂進行反覘,發現雖然游泳池是在室內,但是四週是用玻璃窗圍起來,在郝院長晨泳時都是只他一個人,在東方太陽初昇時,其影像看起來非常清楚,而且從療養院頂樓到泳池,距離不到300公尺,因此請芳典完成「候選人蒞臨場所警衛計畫」,就請地區編組派出制高點哨,巡邏哨及加強情報佈建作為,並向郝院長報告,郝院長也知道警察同仁的辛苦,為了避免護衛們一大早就辛苦到勤,即暫停到陽明山太平洋聯誼社晨泳的活動。 而王永堅在擔任郝院長護衛時間,一直穿著防彈背心,連穿兩個多月,全身的起紅疹,有人曾笑問王永堅為何要每天都穿著防彈背心,是不是怕死?!(當年適逢我國第一次民選總統,兩岸關係緊張),王永堅只是笑著回:「我是為了郝院長穿的。」因為王永堅當時已經做好隨時為郝院長擋子彈的準備。而這件事情在當時只有他妻子知道。 王永堅回想起帶領安維編組這種內含原警官二隊及臨時由中心納編及派出領導幹部的「矩陣組織」的專案編組那一段日子,真的是不容易;但王永堅受教林鍾沂教授,按其恩師所教,幕僚部門在權責上扮演各種作業規劃的指導、進度的控制以及各種行政的服務,而專案部門則除了接受功能別組織的領導外,並要負責組織內各項計畫活動的規劃、時間表的排定與成本的管控等,終於平安度過那一段令他今日回頭想起都深感到是一道高難度的關卡題。 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加上王永堅的智勇與忠誠。這樣王永堅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日後王永堅偕妻子參加原郝院長身邊官二隊組員蔡煉勇(現職士林分局副分局長)的婚宴上,郝龍斌先生向其妻子誇讚王永堅說:妳先生不簡單。這件事情倒讓王永堅深感意外與榮幸!也從中更展現王永堅的護衛信仰。 王永堅在民國85年至87年奉派至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任協調官小組中校科長及民國90年派任為上校總協調官,對警察單位及憲兵部隊,如何與特勤中心聯合執行總統副總統安全工作加以輔導,尤其是民國86年,陳進興及林春生、高天民犯下「白曉燕命案」,各單位基於轄區責任制,產生許多競合態樣,令王永堅組織在整體特勤執勤警力的安排上,增加了許多的困難!任職協調官期間歷經丁原進局長、王進旺局長及王卓鈞局長,給了王永堅他們特勤幫助極多,而王永堅也深感「依法行政」的重要,乃利用北市警局協管中心良好的環境,進修空大公行系,並於民國87年參加全國公務人員專書閱讀心得寫作比賽榮獲第二獎,獲銓敘部邱進益部長親頒獎狀及獎金4萬元,但是當時是由王永堅的夫人代為領獎,王永堅本人則是應胡鎮球副指揮官,派往馬防部及連江縣警察局進行協調訪問;民國94年王永堅考取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班,結識許多學有專精的良師益友,且榮獲推選為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系友會第四屆理事及第五屆監事。 民國96年我國審計部針對特勤中心「三節績效獎金」,以沒有法源基礎提出糾正,因為事關全體特勤人員福利與士氣,但在人事科及會計科互踢皮球的狀況下,最後只好由王永堅親自操刀,經過半年的時間總算獲得行政院核備通過,此案獲國安局專案獎勵「記大功乙次」(此大功會讓當年度考績甲等);同年中王永堅,以「地方文化觀光的策略管理-以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為例」論文,取得碩士學位後,於10月中,基於次年總統大選在即,雖然王永堅於97年5月才屆退。 但是,王永堅考量大選時後勤組組長重要性(是中心惟二陽光法案需財產申報的主管),且不知道剛上任不久的許副指揮官,心中是否有更適當的人選, 所以王永堅於96年10月16日持呈,申請於97年元月16日提前退伍,許副指揮官立即就批准,並質疑為何不今(96)年退,而要等明年再退?我回以「報退必須3個月前提出」,殊不知王永堅等的是當年的考績,要申請「忠勤二星勳章」。 但在11月中的考績會議上,許副指揮官特別提出林文豪上校剛從國防部警衛隊隊長調來特勤中心,他當年如果考績不打甲上,則升將軍考績就中斷,以後就升不到將軍了,商請其他優秀的組長能把考績讓出來,但是未獲同意,大家僵持了許久後,許副指揮官轉而向王永堅開口:永堅你明年就要退了,反正考績也用不到了,是不是你的考績就讓給文豪? 王永堅頓了一下,心中想到我家的高祖一生行事以「君子有成人之美」為尚,高祖如此玄孫也應該如此,王永堅點頭同意。 王永堅談到此事,笑著說:「而今林文豪將軍榮任「金門精忠衛隊協會」秘書長,刻正協助協會理事長奧運金牌李洋的爸爸李峻淯學弟,一起為照顧昔日金門精忠袍澤盡心力,亦不枉我當年「避此人出一頭地」的心境!」 而做好事的人必有後報,王永堅退休後,於同年5月榮獲後備司令部補發給他忠勤二星勳章!王永堅回顧說起:「27年軍旅共獲頒寶星、景風、金鷗、弼亮、陸光、磐石、干城等14枚獎章及忠勤、忠勤一星、二星等3座勳章,及許惠佑局長於我退休日頒發「懋功勳績」為我軍旅生涯作一註腳。」 而令王永堅感到暖心的是,當吳思陸分局長及行政院參議翁群能知道王永堅報退時,均要幫王永堅推薦工作,另外警官一隊行政組同仁悄悄地拿一個復活節蛋來找王永堅,感謝王永堅為他們爭取預算,改善生活環境的心意! 其實早在許副指揮官批准王永堅的退伍報告的第二天,國安局老長官李良祺上校通知王永堅說:誼遠控股體系董事長陳致遠先生批准了王永堅到該集團任管理部經理。 而王永堅也到該集團至今工作滿15年,工作上充分感受到民間公司扁平化的行政效率,以效能產出為考核依據;而王永堅則將特勤人員忠誠、勇敢、敏捷的精神充分展現,尤其是在陳致遠董事長於民國100年擔任帝寶管委會主委時,負責規劃社區警民聯防「反劫持想定與實兵演練」。因此,在帝寶社區發生劉媽媽的法拍屋糾紛事件中,法拍屋遭黑衣人強占時,能夠迅速使此事件平安落幕;此外,集團亦多方參與救助社會弱勢團體的公益活動及治安協助工作,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集團曾獲內政部頒贈「功在警政」鼓勵。 回顧從軍數十載,王世堅笑著說:「回顧軍旅生涯,感動於蔣經國先生對國家的無私奉獻,宋心濂局長公忠體國日以繼夜的操持國安工作,順利平和的完成解嚴工作,丁振東將軍的愛護金門子弟,而敢於對周仲南將軍據理力爭的風範,皆是我效仿的典型,因為在這些好長官身上,我看到了『愛與榜樣』。雖然我把美好青春奉獻給國安特勤,而在我三個小孩的成長過程未能參與,幸而有賢內助的身教言教下,均受良好的教育,目前在科技、紡織及銀行業本本分分的工作,而老爸我一如當年陽光法案財產申報時的窘境家無恆產示汝等外,僅有一身風骨罷了。不過幸好無戰無爭,縱有疫情,大家依然平安。」 最後願金門平平安安,歲月靜好。 附註: 1月13日是經國先生逝世日,今年是35週年,以此文緬懷蔣經國先生為我國所做的貢獻,及所有為我國往民主和平發展努力的前輩們致敬。
-
《浯事吾聞》金門山后海珠堂作育英才一甲子
山后海珠堂與山后整個聚落為西元1876年動工,約在西元1900年前後陸續完工,是一棟很有歷史及故事的閩南建築且具有教育意義,其內部的特有空間結構是因為建造人王國珍先生一開始就把此處作為學堂之用,所以其格局至今依然可以感覺到是作為聽課、溫書的格局。 當年王國珍特聘當年族長王廷恭擔任講師,授課之餘,講師就是住宿在海珠堂櫸頭中,所以海珠堂也有「師居」之稱,但由此可見,當年王國珍便將學堂的相關需求都列入設計,因當年金門交通不方便,故將老師的住宿需求也列入考量,這是王國珍同理於人的氣度。 另海珠堂傳統閩南裝飾精美細緻,曾有山后耆老說這是王國珍深知要培養後人美學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特地為之。 民國11年(西元1922年)王氏族人延續王國珍對於海珠堂的期許,直到民國26年(1937年(日軍侵華停辦。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復學。38年改為公立,51年成為安潤國小山后分班直到金門民俗文化村成立才與校本部合併,海珠堂作為學堂、學校,成為許多金東英才的母校,對金門教育史上有很大的歷史成就。
-
《星期人物》齊力用心誠實水電 第二代導入新技術讓家鄉更好
兄:洪煇盛出生:民國73年11月26日 弟:洪煇豪出生:民國75年11月17日 兄之伴侶:侯妙蓁 父:洪大偉 母:李木耳 姐:洪曉雯 戶籍:金門縣烈嶼鄉青岐 現居地:同戶籍 創業公司:誠實水電行、慕光科技有限公司 座右銘:你不一定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爸~你怎了?」抱起倒在臥室的父親洪大偉,洪煇盛感覺到手上父親的體溫不對,而隨後來的醫護人員,證明父親離開了。 民國104年7月因為父親洪大偉手受傷,身為家中長子洪煇盛,他暫緩台灣生涯計畫,返金協助父親相關工作,原本預定停留一年,等父親手較痊癒,就再次到台北打拚。 民國105年8月8日大姐洪曉雯特定從香港返金為父親慶生,沒想到當晚父親開心上樓休息,再見父親時,父親已經因心肌梗塞躺在房間內離世了。 洪煇盛邊燒著金紙邊回憶,他才在幾天前跟父親說他要再去台北打拚,父親那時候沒有跟他說啥,只有一句話:「隨便你。」怎昨天還好好跟大家一起聊天吃飯,怎今天父親就離開他了。 洪煇盛與洪煇豪兩個人跪在父親靈前,兄弟倆默默燒著金紙,忽然感到家中的大靠山不見了,沒有任何徵兆,沒有任何準備,雖然家中還有母親、還有家人,但是他們兄弟倆心中有個洞,很大很大,大到足以吞噬他們的喜怒哀樂。 而此時他們的眼淚是含眼裡,酸在心裡,不敢輕易被母親看到他們的淚水,除非是法會,或是在無人時刻。 在眾人的協助下,洪大偉的後事順利圓滿。 結束完父親的後事後,洪煇盛與洪煇豪兩兄弟坐在房間內,各自低頭有心事,洪煇盛打破沉默:「豪,你有想法嗎?」洪煇豪搖搖頭,過了一會就說:「哥你看我水電很強,但是會的也只是技術。但是我不想……」洪煇豪沒有接著說。 洪煇盛看著弟弟接過他的話說:「但是不想被看衰小。」 洪煇豪看著哥哥點點頭,失去父親已經很令人難過,但是沒想到還從旁人耳裡聽到令他難過的事情。 「我也被說我是回來分家產!」洪煇盛苦笑著說,旁人只看到父親過往的風光,看不見維持一個企業、一個家族的心酸。如果有家產分他也認了,但是問題是都沒有,才可笑。 「哥~」洪煇豪看著洪煇盛。 洪煇盛點點頭:「三年!我們用三年來打拚看看,我們兄弟一起,一定要把誠實水電撐起來!」 洪煇豪點點頭,笑了。這是他父親離世後第一次笑容,他感覺彷彿回到兒時,跟哥哥一起冒險,一起挨罵的感覺。 想像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第二天一通電話就讓兄弟困擾了半天,原來是公家機關要求他們開一張五千元的報價單,洪煇盛問洪煇豪說:「你跟爸十年了,你應該會開。」洪煇豪搖搖頭說:「我不知道,都是爸爸自己開的。」 兄弟倆就這樣琢磨著一張估價單快半天,直到大姐叫他們吃晚餐的時候說:「爸是傳統作派,所有資料應該都在他腦袋中或是他的筆記本中,你們去他工作室找找,應該會有(可以參考的估價單)。」 在洪曉雯的提醒下,兄弟倆終於在父親的工作室內找到一本本的估價單、出貨單、材料單,還有筆記本,但是都是手寫資料。不過也終於把一張五千元的估價單開出去了。 晚餐後,洪煇盛與洪煇豪詢問大姐洪曉雯預計何時返港,也提出他們希望大姐可以留下來一段時間陪伴母親及協助誠實水電轉換成屬於他們兄弟的時代,大姐點了點頭,這一點頭也讓兄弟倆吃下定心丸。 洪煇盛開始將他所學應用在誠實水電的管理上,他們陸續將父親留下來的資料歸類分類,並轉換為電子檔案,作為大數據,而洪煇豪本身是父親洪大偉手把手帶出的水電技師,由他負責現場施工。洪煇盛主力調整企業本體,再跟著弟弟學習現場水電技術。 而洪曉雯則是邊照顧母親,邊協助誠實水電的相關行政事務及優化。 半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洪曉雯也需要返回香港工作,放心不下弟弟們的洪曉雯跟洪煇盛說:「一個公司要做大不可能是一人公司或是沒有行政的公司,如果你願意,可以跟你的伴侶討論看看,前提是你真的把人家當伴侶,伴侶這兩個字比起現今妻子更為貴重。」 洪煇盛點點頭,那一晚洪煇盛走出家中老宅,烈嶼夜晚的寧靜與台北的五燈十色繁華是強烈的對比,她會答應嗎?!她會願意來嗎?!萬一她拒絕了怎辦,尚未得到答案的夜晚,洪煇盛沒有一天是睡得好的。 此時在台北的侯妙蓁收到洪煇盛傳來的訊息:「週末見面有件事情想跟你討論。」侯妙蓁翻翻白眼,心想這件事情只有兩種,第一種是洪煇盛要收掉他老爸創立五十年的水電企業,回來台北跟他一起生活。第二種就是洪煇盛希望她去金門,協助他家族水電企業的轉型,因為從電話中這間五十幾年的水電企業在過去最多就是收支兩平,可以維持家族開支,及需要盤整,而目前是洪煇盛的大姐洪曉雯協助,但是大姐似乎也該返港。 第一種不太可能,因為洪煇盛跟她聊天的內容五句裡有四句離不開誠實水電,那就是第二種,侯妙蓁在洪煇盛尚未跟他見面說這件事情之前,就先跟家人商量也與閨蜜商量。 侯妙蓁的母親說:「人生這條路,你自己拿定主意,任何路都不會差。」 而閨蜜提醒她:「你老大不小了,我不知道你在洪煇盛心中的地位是啥?!但是你如果離開超過台北兩年,在我們業界,你可以說是廢了。」 侯妙蓁在自己的圖紙本上寫下一條條她覺得洪煇盛的優點與缺點,並在腦海裡一幕幕回想她與洪煇盛的相處回憶,還有跟他們家人相處的感覺。 「一年」侯妙蓁在圖紙上寫下這個字,給自己跟洪煇盛一年的時間,跟他一起走過這一年後,如果她不能適應,她就回來台北,但是相對的跟洪煇盛之間也只能是曾經親密的陌生人。 如果她可以,那或許她與洪煇盛可以走一輩子。 民國106年年初侯妙蓁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金門,一到金門機場就覺得耳鳴,原來是金門真的是太寧靜了,安靜到令她這個城市俗感到耳鳴。 不過比起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這樣的耳鳴算是金門給予的美好禮物。 侯妙蓁跟著洪煇盛坐船來到烈嶼,沒多久幾乎全烈嶼的人以及曾是洪大偉的朋友、合作夥伴都知道洪煇盛帶女友來幫忙誠實水電。 大部分島親都是善意且熱心地對待這遠來的侯妙蓁,而侯妙蓁也拿出自身所學與努力協助洪輝盛與洪輝豪,更親自考取證照,為了就是讓企業有更多專案收入。 值得一提是侯妙蓁本身是文大戲劇科班出身,卻以自己的耐力毅力考取數張電子類丙級證照。因為她決定好的事情,是不會變的,106年這一年她要把自身的時光全心全力的奉獻給她所愛的人。 不過侯妙蓁也遇過讓她感到很討厭的事情。 比較印象深刻,就是洪大偉生前過去一位結拜朋友返金來家中跟母親李木耳串門子,剛好遇到侯妙蓁,便開始催結婚生子,侯妙蓁一開始還笑著說:「公司才剛起步,我們不急著結婚生子,而且我目前還在考證照……」此時這位老大哥立刻打斷侯妙蓁的話說:「女人讀啥書,讀書沒用,結婚生子照顧小孩才是正道的……。」 侯妙蓁一聽火上來,笑著反問他說:「阿伯剛剛聽說你女兒讀很高對不對?!他們結婚了嗎?」 這位阿伯立刻笑著說:「對啊!我大女兒台大畢業,二女兒師大畢業,他們很忙,都公務人員沒有時間結婚,而且他們也才三十初,不急。」 侯妙蓁瞪著他說:「那你管好你女兒,再來這裡對我指手畫腳。」 此時這位阿伯才意識到侯妙蓁的臉色,卻依然不饒人的說:「那不同。」 而剛從外面剛回來拿工具的洪煇豪看到場面即將火爆,立刻說:「妙蓁,你不是去國稅局嗎?我帶你去。」立馬把侯妙蓁拉走,而李木耳(洪煇盛、洪煇豪的母親)立刻接話說:「對啊~妙蓁你快去,別忘了買發票,農會三點關。」 但是不管外圍發生怎樣令侯妙蓁無言的事情,都無法撼動侯妙蓁的決心,因為侯妙蓁看的就是洪煇盛的態度與洪煇盛一家對她的包容;就這樣侯妙蓁度過了在金門的第一年,迎接下來的是數個一年。 正當誠實水電在三人努力下,慢慢步上軌道時,發生二件事情讓兄弟倆開始思考誠實水電的定位: 第一件事是某個營造公司拖欠誠實水電一年的工程水電費用,而對方也是洪煇盛父親過去配合的營造廠,洪煇盛催了數次無果,侯妙蓁在對方會計要求再次開第二年度發票時,跟大家打好預防針說「我要拿出我高雄女子的氣魄去要錢,你們要做好我的後盾。」大家點點頭。 侯妙蓁在營造廠的辦公室直接要求會計給匯款時間,態度強硬,會計看著後方的二代老闆,沒想到二代老闆立刻從側門離開,並回去找一代老闆告知此事,一代老闆便打電話去給洪煇盛的母親李木耳說:「叫你媳婦不要這麼兇,在辦公室這樣很難看,又不是不給錢,只是會比較慢一點。」 李木耳笑著跟一代老闆說:「年輕人創業不容易,這款項已經一年多了,現在因為疫情,很多東西都漲價,他們要囤料,運費也貴,再麻煩你兒子幫幫忙。」一代老闆沒有說啥,不久後,款項下來了。 第二件事情是聚落裡的阿婆剛裝好熱水爐,才剛滿一年就破桶,雖然阿婆的熱水爐不是跟誠實水電購買,但是洪煇盛還是很熱心的幫忙阿婆處理,而散步回家時,侯妙蓁問洪煇盛為何金門的蓄熱型熱水爐都破桶,洪煇盛跟侯妙蓁分享其破桶原理,侯妙蓁接著問:「那為何不裝不會容易破桶的,世界這麼大,科技如此進步,一定有類似的熱水爐吧!」 侯妙蓁一語驚醒洪煇盛,洪煇盛將這件事情跟洪煇豪討論,這幾年因為比較熟悉產業,所以他們認為傳統水電行一定會被取代,而誠實水電該如何定位,如果放眼整個金門還有他們想做的事情,他們可以怎樣做。 為了找尋答案,他們三人來來回回台灣與金門數十次,不斷的精進自身的電子家電等知識與相關技能。 並於2022年年初,以侯妙蓁為負責人,創辦了慕光科技有限公司,同時成為法國亞緹娜電熱品牌的代理商。 2022年10月三人在大金金寧鄉設立了服務據點——這是他們的另一個里程碑,也是誠實水電行轉型第二代的里程碑。 走進誠實水電金寧鄉的服務店內,會傳來一首歌,那是華文歌手雷佳的歌曲: 這封信給煙火中寫故事的人 寫如何勇赴這平凡的生活 寫你追過的星辰回來誰在等 寫同路寫晨昏你和你的城 寫你在迷霧渡口旁為愛掌著燈 風和雨也未曾打敗過你的真 寫樸素的靈魂赤腳狂奔過的青春 寫父親的眼神是歸鄉的票根 寫大樹的年輪來自每束光的饋贈 寫故事有多美一字一我們 寫你曾擋住夜的深為現世安穩 寫未來以當下腳步聲為見證……… 對於洪煇盛來說,當年他跟著父親工作的那一年,父親看他的眼神是充滿著讚許,直到今日他才明白咬牙接下誠實水電最大的動力,不只是不想讓人看不起。而是從小到大父親的背影與後來父親看他肯定的眼神,那是歸鄉的牽引。 他曾很討厭父親的創業,認真的父親不管寒冬夏日許多事都是親力親為,也會要求還在少年時期的他們一起學習,這也是他往台灣發展的主因,但現在的他懂父親的心,也與當年的父親在同一條路上。 對於洪煇豪來說,他跟著父親十年,學習水電技術,父母親的身教言教都是他人生的養份,父母用生命灌溉了他,而他想延續並轉型出屬於他與夥伴們的誠實水電,回饋父母。 而願意這樣跟在父親身邊學習的,除了父母的鼓勵外就是島親阿嬤阿公們的一聲謝謝,每做好一件小專案,就算只是換一個台燈,看到老人家滿足的表情以及給予的肯定讚許,都是他離不開金門的積累,或許這就是他的使命。 而對於侯妙蓁來說,她為自己冒險一次,因為洪煇盛曾做出令她感動的事情,那樣的感動值得她在誠實水電最迷霧的時刻,站出來為所愛的他掌燈,雖然她也明白伴侶同為事業夥伴會有很多摩擦、磨合。 所以她將自己退到行政及客服職,做最雜的事情,希望為彼此擋住夜的深,也希望這一個相互體諒互助的美好習性,可以永遠在誠實水電企業之間不要消失。 2023年——未來誠實水電將持續與金門相關企業異業合作,將更多美好家電日常帶給所愛的金門。 ~以此文獻給所有願意返金留金的創業人,感謝大家持續在金門努力,串接起金門與世界的軌道,更感謝您們在疫情這三年一直與金門同在,2023年祝福大家興旺順心~
-
《浯事吾聞》小金門青岐遺址 證實青岐人文久遠
在民國五十年之前,青岐視為全烈嶼最大的聚落,因為聚落規模大,廟宇也多,村內計有關聖廟、天師宮、清水祖師殿、仙祖宮、代天朱府、關聖太子廟共六座,是全烈嶼廟宇最多的村落。 青岐由於地勢高突、靠近海邊、加上位近廈門,附近又駐紮有砲兵陣地,所以在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也成了一個落彈量很多的聚落,後來居民多數外遷台灣和金門本島,但是青岐有人類發展史,是非常久遠的歷史。 位於青岐清遠湖的周邊有一處史前遺址,名為小金門青岐遺址,因清遠湖開挖、疏浚、以及堤岸的興建,遺址已經遭到某種程度的破壞。 但是出土的文物依然很豐富,從在清遠湖疏浚的汙泥當中夾雜豐富的遺址文化遺物,除了被堆積在清遠湖周邊外,也被傾倒在清遠湖北邊直線距離約1.4公里的貴山岩岸地帶。 出土文物有陶質遺物、石器、貝類、瓷器、石器。 ◆陶質遺物包括陶容器,手製,器形有罐形器和缽形器。 ◆罐形器有長頸罐和短頸罐兩種,口徑一般偏小。 ◆生態遺留則出土貝類。 ◆瓷器為宋元時期的瓷片。 ◆石器出土的數量不多,以凹石為主。 由此可見烈嶼的人文歷史久遠,是一塊風水寶地!
-
《星期人物》是治療師也是媽媽 陳薇如奉獻熱情投身物理治療
姓名:陳薇如 父親姓名:陳淮任 母親姓名:林聰美 爺爺姓名:陳金獅 奶奶姓名:蔡翠雪 出生地:金門蔡厝 祖厝地:金門斗門 出生年:民國74年 現居地:桃園市龍潭區 經歷:安瀾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新光醫院工作近2年並接受PGY訓練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工作近4年,擔任臨床教師及研究計畫團隊 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教學醫院計畫團隊:醫教會委員、物理治療職類教學負責人、早療團隊統籌兒童物理治療師等 金門縣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童物理治療師、兒童物理治療組教學負責人、實習學生和PGY臨床教師、兒童復健治療中心暨聯評中心兒童物理治療師、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評估追蹤物理治療師、桃園市發展遲緩兒童社區早期療育復健服務治療師 國軍桃園總醫院:兒童物理治療暨早療聯合評估治療師、骨科物理暨脆弱性骨折急性後期照護團隊治療師、神經物理治療暨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團隊暨創傷性腦傷急性後期治療師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人員、桃園市學校系統物理治療師 研究報告: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兒童經由個別化虛擬遊戲訓練之療效探討 北榮老人體適能測試實驗 學術發表: ICF-CY模式於天使症候群之應用 運用PDCA手法提升兒童物理實習學生對團課治療設計及帶領技巧的掌握度 金門醫院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病患之物理治療療效探討 金門縣鄉鎮衛生所醫療服務品質之滿意度研究 運用重要性-表現程度分析法探討復健科 醫療服務品質—以金門醫院為例 從實證醫學角度探討物理治療對於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有效治療 「你今天好棒,你回家要繼續跟媽媽一起練習喔。」治療師將自己蹲下來跟小朋友一樣高,溫柔的叮嚀小朋友,小女孩點點頭,跟治療師打勾勾相約下週再見。 治療師目送小女孩離開,轉身調整好心態,準備迎接下一個需要她協助的孩童,她就是陳薇如。 出生於太武山腳下的陳薇如,出生於金門、成長於金門,家中有五位兄弟姐妹的她身為長姐,從小就學會照顧別人,而在大家族成長的她,更被家族長輩們感恩惜福,腳踏實地的身教言教深深地影響著。 而會成為治療師的一員,主因是老師的鼓勵及學長姐的榜樣,因為學校老師觀察陳薇如三年來的表現,跟陳薇如說:「薇如,老師覺得你落落大方,喜歡跟人互動,且熱於助人,愛思考問題,接受挑戰,而且你成績還不錯,或許你可以考慮選擇醫學系裡物理治療系類的看看。你學長姐們他們接下來也會回來分享,你要不要考慮看看。」 就這樣在老師的鼓勵、學長姐的分享下,陳薇如也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適應這樣的職涯規劃,就這樣選擇了物理治療系別,順利的就讀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但是一下從金門到台灣讀大學的學校生涯之路並不是很順遂,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在陳薇如就讀時期還是屬於四年制(後改制為六年,與英美國家同制),每個學期的課業壓力都很重,尤其是大一時期,許多共同基礎科目,幾乎全都是英文,例如普通化學等,陳薇如深感到自己與其他台灣同學的差異,每天都是挑燈夜戰。 但是陳薇如還是會利用時間參與讓自己多嘗試不同的社團活動,期間有參加醫療服務隊,到偏鄉原住民部落,以及參與嘗試國標舞、游泳社、學系的活動等等,讓自己認識各項常見體能運動與教育服務。 陳薇如就是這樣透過學系與社團活動,從中學習與不同價值觀及背景的人,互相溝通切磋,讓自己在看問題的面向,更加的全面性,且培養舉辦活動及領導他人的能力;另外受到學系老師對教學及臨床的熱忱影響,讓陳薇如更想投入物理治療這領域! 也就是這樣的苦讀與努力,大二開始,學校的課業進入專業科目,全部的同學都在同一基準線上,陳薇如大一時的努力,就被展現出來,陳薇如也更有餘力去加深自身的專業知識。 陳薇如畢業後因想接受扎實的PGY訓練,所以透過老師推薦進入新光醫院工作,在那進行將近兩年充實的PGY訓練,讓陳薇如在物理治療各次專科的臨床能力有大幅的提升,且透過跨領域會議,以病人為中心,做全人的照護和團隊間相互合作,這也讓陳薇如更加覺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之後在友人介紹下,以及想提升自己的實證醫學及工作效率,轉往汐止國泰醫院工作,期間繼續接受3個月的PGY訓練,讓自己除了在骨科及神經物理治療外,在兒童物理治療、床邊物理治療、癌症復健、安寧照護、護理之家皆有更完備的訓練。 陳薇如期間曾參與「ADHD經由個別化虛擬遊戲訓練之療效探討」之研究。曾分享之前的PGY訓練經驗,以學員的角度,協助醫院PGY個別訓練課程的擬定和調整,連續參與兩次教學醫院負責評鑑的學員,協助系統化的整理教學資料,將委員的回饋落實在之後的訓練內容。且在汐止國泰期間,陳薇如自己對實證醫學的概念及運用更加了解,也參與實證醫學運用之論文的發表,並加入北市實證研究委員會;在工作之餘,認真地進修繼續教育課程,且積極參與師培課程,並領有物理治療教學師資證書。除了在醫院端工作外,也加入北市及新北市學校系統,擔任學校系統物理治療師,讓自己對學童從幼稚園到高中職的學校生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在臨床上設定目標及介入也更貼近他們的生活,跟可以協助取得教育端及社政端的資源。 在汐止國泰工作將近四年後,因金門醫院為申請教學醫院評鑑,釋放公職物理治療師職缺,陳薇如在父親的鼓勵及自己想挑戰自我跟提升行政能力,也熱愛教學下,她決定返鄉服務。在金門工作將近三年,擔任醫教會委員,草創金門醫院的教學辦法,帶領金門醫院通過教學醫院評鑑;也擔任物理治療職類教學負責人,推動離島教學進修風氣,落實物理治療職類臨床教學;且取得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實證健康照護教師,並帶隊參加第三、四屆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實證醫學競賽,分別榮獲第三名及佳作,兩年內發表三篇海報,提倡實證醫學,鼓勵創新與研究。另外也曾擔任兒童復健負責人,協助所屬醫院與外部醫療資源連結,建立醫療端與社政及教育之溝通合作管道。執行國健署「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服務品質提升計畫」、高危險群嬰幼兒評估及治療、社區兒童發展篩檢及講座等兒童物理治療業務。 2019年陳薇如因為家庭因素請育嬰假在桃園龍潭照顧小孩,而此時金門醫院因為人事因素無法繼續申請教學醫院,陳薇如深感到可惜。 而陳薇如也分享在金門醫院服務那段時間,非常感謝金門醫院長官們,當時的院長副院長,跟復健科主任張婉茹—也是物理治療師,跟行政人員—李御嘉,還有整個復健科同仁們的協助與照顧,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上述的成績,而這些專案計畫也沒辦法完成。 分享到這一段時,陳薇如希望各位有心返金服務的醫界夥伴學弟妹們,如果可以,可以先在台灣幾個大型醫學院工作,因為擁有其他醫院的實戰經驗後,不管在返金服務職涯上或是在臨床上以及醫護界人際關係上都會有大大的加分。 就這樣陳薇如重新規劃好自身的規劃後,也將小孩們安頓好後,再度投入她熱愛的物理治療工作,挑戰全職的兒童物理師,所以她擔任了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童物理治療師、兒童物理治療組教學負責人及實習學生和PGY臨床教師、兒童復健治療中心暨聯評中心兒童物理治療師、桃園市發展遲緩兒童社區早期療育復健服務治療師、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評估追蹤物理治療師、週六上午神經物理治療輪值人員,期間曾刊登海報「ICF-CY模式於天使症候群之應用」和「運用PDCA手法提升兒童物理實習學生對團課治療設計及帶領技巧的掌握度」於2020全人醫療整合,撰寫「親子玩水趣玩出小孩活動力」衛教文章於自由時報,擔任「陪著孩子一起玩,做孩子的玩伴—淺談0~3歲兒童動作發展與活動」親職講座講師。 陳薇如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服務兩年後,因自身規劃與需要照顧家中幼兒因素,陳薇如轉調到國軍桃園總醫院復健科工作,在國軍桃園醫院擔任兒童物理治療師暨聯合評估物理治療師,骨科物理暨脆弱性骨折急性後期照護團隊治療師,神經物理治療暨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團隊暨創傷性腦傷急性後期治療師,桃園市學校系統物理治療師,新制身心障礙鑑定人員。 陳薇如笑說國軍桃園總醫院復健科,除了團隊氣氛融洽,治療師們視病猶親,還有各個臥虎藏龍,孜孜不倦除了工作外亦積極的進修,工作效率佳,準時上下班。這讓她可以更有效的規劃時間,加上同事們身經百戰,討論起相關的專案,都很有收穫與心得,讓她覺得收穫良多。而自己從戰地出來,還投入國軍醫院,或許這一切有島鄉王爺的護佑吧! 談起金門醫院,陳薇如希望透過本文我們呼籲島親:「小病一定要看醫生,不要拖到大病。」 陳薇如說很多人都會抱怨署立金門醫院很不好,但是在醫院體制規劃上,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在規模上是地區醫院的層級,面對的卻是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三種等級皆有的需求與期待。 以現階段來看,署立金門醫院已經勝過所有台灣本島的地區醫院,而且看診的醫師,很多一部分都是台灣醫學中心的主任醫師等,科別也非常多,這是全國罕見的。 換句話說以地區醫院的層級,署立金門醫院的醫療量能是非常夠的,加上金門縣政府的協助,金門鄉親可以以銅板價去掛號看醫生,在台灣是不可能的。 而且署立金門醫院與台北榮總醫院也有連線,加上有相關就醫補助,所以請各位島親千萬不要忌醫,小病看醫生,可以提早治療,切莫等到大病,神仙也難救。 陳薇如說:「我分享一個故事《扁鵲見蔡桓公》記敘齊桓公因諱疾忌醫最終致死的故事,闡明一個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諱疾忌醫。」 扁鵲進見齊桓公,在齊桓公面前站了一會兒,扁鵲說:「您在肌膚紋理間有些小病,不醫治恐怕會加重。」齊桓公說:「我沒有病。」扁鵲離開後,齊桓公說:「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本領。」 過了十天,扁鵲再次進見齊桓公,說:「您的病在肌肉裏,不及時醫治將會更加嚴重。」齊桓公不理睬。扁鵲離開後,齊桓公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進見齊桓公,說:「您的病在腸胃裏了,不及時治療將要更加嚴重。」齊桓公又沒有理睬。扁鵲離開後,齊桓公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遠遠地看見桓侯,掉頭就跑。 齊桓公於是特意派人問他。扁鵲說:「小病在皮膚紋理之間,湯熨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膚裏面,用鍼灸可以治好;病在腸胃裏,用火劑湯可以治好;病在骨髓裏,那是司命神管轄的事情了,醫生是沒有辦法醫治的。現在病在骨髓裏面,我因此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 過了五天,齊桓公身體疼痛,派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齊桓公於是病死了。 陳薇如說這個故事就是在說,不管是病症或是醫療都需要時間,小病看醫生,聽醫囑,就很好控制,請大家要珍惜愛護金門醫療資源,千萬不要忌醫。 最後陳薇如分享她很喜愛的座右銘:「擇我所愛,愛我所擇。莫忘初衷。」這是她一路走來的鐵則,也送給即將面臨選擇的金門學子們,加油! ※12月24日是平安日,以此文感謝所有負重前行的金門醫護人員及防疫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