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從廈門五年施政計畫看金門的未來發展!
近期,廈門各大報刊陸續轉載「廈門市政府」的未來五年工作報告;此類官方報告內容,或許新意有限、十足官樣,然仔細解讀,仍有不少議題值得我們深刻省思。 有人說:「大陸的官方文章,不可盡信!」誠然,再笨的官,為了自己前程計算,也曉得適當的隱惡揚善、報喜而不報憂,犯不著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此種情形,似乎兩岸皆然,只是有著程度上的不同。理論上,「廈門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代表著過去施政成果及未來走向,我們或可管窺其未來五年的發展軌跡,供做積極應對、客觀學習,以收「他山之石」的功效。 其一、願景擘劃。「廈門市政府」能一次性「出台」未來五年工作計畫,確實了得;對此,民主選舉或囿於任期,更大的原因在於中央政策的拿捏不定。當然,有人會認為大陸政策的不確定性更大,諸如,一次「宏觀調控」便足令外商「血流成河」。然而,較諸於金門未來發展攸關的「海峽西岸經濟特區」、雙向三通、兩岸交流等等,無不承接於「中央」的政策指導,執行起來理直氣壯;反觀金門鄉親寄以厚望的「小三通」,不僅政策悖離民意,願景更遙遙無期,以此對照彼岸的「大手筆」,能不汗顏? 其二、口號治理。兩岸官方皆偏好口號治理,已是不爭的事實;畢竟,「口號治理」並非壞事,至少可讓廣大的民眾,梗概了解政府的施政方向及預期影響;然而,口號治理背後,必需要有「數據目標」做依托,才不會淪為泛泛空談。例如:「廈門市政府」便明確的指出今後五年的主要目標任務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扎實推進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大力加強對台交流合作」等。而支持這些「口號」的目標則為:「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十六,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百分之十、十一,以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百分之四以內」等等。姑不論日後官方數據的真實性及可信度如何,其用數據取信於民、賭政治前途的魄力及作法,也足令人佩服。 其三、對台交流。在「廈門市政府」的報告中,「深化對台交流合作」列為工作重點;其中甚而大剌剌的提及「積極承接臺灣新一波產業轉移,鼓勵現有台資企業在廈門設立總部;鼓勵臺灣金融機構以多種形式入駐廈門」等等。對於金門的政策則有:繼續擴大對金門蔬菜出口;擴大對台灣、金門的旅遊產業交流對接;啟用五通海空聯運碼頭,發展國際旅遊服務;爭取將五年有效「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受理範圍,由金、馬、澎擴大到台灣本島;推動兩岸直航客運、貨運包機週末化等等。面對廈門的積極從事,當下的金門仿似在政策「緊箍咒」下迷失方向。 或許,經常往返金、廈的鄉親會認為:「金門落後廈門至少三十年。」然我們關心的不是已然落後之事實,而是未來的瑰麗及展望。或許,從「廈門市政府」揭露的五年工作計畫看,金門落後廈門至少還得再加上五年! 李縣長曾明白地說:「中央要幫助金門,真的不用花大錢,只要釋出善意政策即可。」面對彼岸的銳意精進,中央真的應該務實想想,如何有效紓解今日金門的困境!
-
建立金門無菸島 生活健康會更好!
日前,國立金門農工職校結合縣衛生局、學生校外會、救國團等單位,舉辦慶祝九十六年青年節暨反毒拒菸登山健行活動;隊伍出發前,除先在校內舉辦「拒菸大使」選拔之外,並藉由登山健行,一起在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前誓師,共同宣誓反毒拒菸,達到寓教於樂宣導「反毒」的效果! 無獨有偶,金門地檢署為貫徹法務部緝毒、拒毒、反毒,以及「反賄選」的政策與查緝的決心,日前也由書記官長孫國粹帶領員工及志工,巡迴大、小金門各鄉鎮,展開「反毒、反賄選」的宣導活動,並在道路交通路口懸掛「鄉親共同反毒品、確保清淨無污染鄉土」以及「鄉親共同反貪污,確保地區永續發展生機」的宣導標語,呼籲全民一起動起來,共同保護自己身家財產安全與社會治安。 當然,類似的學生登山健行誓師活動,在地區來說,並非「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因為,地區高、中職學生慶祝青年節,舉辦登山健行活動,可以說是每年都會舉辦的「例行公事」,且淵源久遠,至少已有超過三十年的歷史,委實不足以大驚小怪! 只是,過去,金門是戰地,面對一水之隔隨時可能進犯的敵人,對外實施「軍管」,外人不能輕易進「門」,連籃球和照相機都列為管制品,自然沒有「毒品」能進來,社會治安良好,可以臻至「夜不閉戶」的境地,為外人所稱頌。因此,當時學生行軍登山健行,途中會實施「反空襲、反砲擊」演習,聞警報聲各自就近臥倒或掩蔽,隊伍登臨太武山之後,師生齊聚「毋忘在莒」勒石前,高呼「反共愛國」的口號,以激勵同仇敵愾,共同抵禦敵人進犯。而今,兩岸關係逐步和緩,開啟「小三通」交流新頁,特別是國內毒品有日漸氾濫的趨勢,「反毒、拒毒」,成了學生功課之外的另項大課題! 同樣的,金門地檢署人員偕志工巡迴各鄉鎮,進行宣導「反毒、拒毒」活動,不但不是第一次,反而是經常性,幾乎是地區的所有活動,都可見到地檢署的人員上台演講、或在場分送文宣品,藉以加強宣導「反毒、拒毒」以及「反賄選」;因為,隨著環境變遷,尤其是金門每年有六十餘萬人次借道「中轉」,「小三通」成為國人往來兩岸的捷徑,不法之徒藉以走私運毒、販毒。根據金門縣衛生局去年統計資料顯示,地區近七年來因施用毒品受勒戒有二百零二人、強制戒治者四十人、毒品販受刑人計八十八人;因毒品犯罪計一百二十五件、一百三十二人;換言之,毒品在民風純樸的金門,有日漸氾濫的趨勢,值得嚴加防範。 事實上,此次地檢署率員巡迴宣導「反毒、拒毒」的書記官長孫國粹指出,鑑於近年來國內毒品嚴重氾濫,政府全面向毒品宣戰,並自去年起至民國九十八年,訂為「全國反毒作戰年」,期能結合全民力量,共同參與反毒、拒毒工作。因為,毒品為萬惡之首,毒害一日不除,社會永無寧日!所以,為貫徹法務部緝毒、拒毒、反毒政策,金門地檢署特擴大舉辦系列宣導活動,以提昇全民反毒觀念,讓生活環境成無毒家園。我們也認為,「反毒、拒毒」確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唯有大家共同努力,建立金門為無菸島,鄉親生活健康才會更好!
-
離島開賭場有譜金門宜及早因應!
「二○○八總統大選」逐漸逼近,執政黨為爭取選票再次釋放利多;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於主持「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通過九十六至九十九年離島第二期四年綜合計畫經費一百六十五億元,離島開放博弈事業,就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經建會目前已完成「開放博弈事業」初步評估,研議在指定地區開放賭場,以振興地方經濟,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但最多將開放四張執照,一張在離島、一張給雲林、一張在東部、一張在南部。 長期以來,開放博弈事業的議題,總是能引起發展相對落後縣市的興趣;其中爭取最力者,當屬澎湖縣;不但已舉辦過兩次設立觀光賭場的公民投票,並都獲得過半數民意的支持;澎湖縣政府更成立推動委員會專責爭取,加上澎湖目前已擁有足以升級國際機場的「馬公機場」新航廈,又有海水淡化廠,以及尖山電廠擴建等水電設施,相應條件不差,贏面似乎頗大。反觀金門,至今相應的論述並不完備,官方未有明確主張,民間也沒形成共識,對於金門整體未來發展,恐有負面影響。 在此,我們無意論斷金門應否設立賭場,我們在乎的是,金門的經濟利益、鄉親的福祉,以及永續發展。因為,要不要設立觀光賭場,對金門而言,絕對是首等大事,畢竟,該不該設?鄉親們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該建立何種論述機制?充分體現真實民意,應是縣府相關部門責無旁貸的使命。 持平而論,金門的未來發展,可放眼「小三通」,坐擁兩岸區位優勢,甚至可利用廣袤大陸為腹地,成為前進大陸最主要的門戶,亦可成為明日的香港、與未來的東方明珠,基於這個設想,金門或便不需要觀光賭場;然而,金門經濟低迷已非一朝一夕,在「小三通」前景不明,兩岸關係混沌的當下,金門能否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兩岸交流」這張牌上,實有待斟酌。 據估算,取得一張賭場執照,將為當地帶來每年四百億元新台幣的稅收;如今,澎湖認為其比金門更適合設立賭場的理由之一,竟是金門每年比澎湖多了六十億元以上的金酒收益;此消彼長,加上大陸白酒開放在即,金門能否維持長久的獲利盈餘,不無問題。 因此,相較於澎湖積極爭取觀光賭場的企圖,我們以為,金門有必要早日形成共識,積極爭取或另謀他途。長期以來,金門開發建設的腳步從未間歇,然卻始終欠缺全局的視野與眾志成城的力量。去年,澎湖為爭取觀光賭場,甚且由縣議會通過要求澎湖縣政府擬訂「觀光特區附設博弈事業自治條例」草案,送議會審議通過後,自行開辦觀光賭場;當然,此舉大有適法性及可行性的爭議,但其「不平則鳴、有利當爭」的魄力與作為,卻值得我們學習。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的規劃,政府一旦做成開放博弈事業的決定,第一步將先決定要發幾張執照,公告之後,有意設賭場的地方政府可提出申請,並仿照英國、新加坡的作法,由政府組成公共委員會審核,看哪裡最迫切需要賭場來振興經濟,決定「獎」落誰家。基此,不論金門最終是否准予設立觀光賭場,縣府都有必要儘速發起公共論壇,著手評估利弊、頒行「說帖」,甚或舉辦公民投票,謀求發展共識,才不會讓金門輸在起跑點上!
-
霧季來臨駕駛人應注意行車安全!
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是金門的霧季,由海上飄來白茫茫的霧氣,常常像一頂幔帳無端的籠罩大地,到處是灰濛濛、濕瀌瀌,雖能憑添幾許詩情畫意,但嚴重影響金門對外交通、與駕駛人行車安全,成為離島居民每年最大的苦惱! 的確,每年霧季來臨時,海島的金門,動輒籠罩在濛濛的大霧之中,有時連三、五十公尺外的景物,也無法看清楚,能見度低於一千二百公尺,達不到飛機起降安全標準,尚義機場被迫關場、航班取消,旅客無機可乘只能自認倒楣;更糟的是,有時連著數日濃霧不散,飛機無法起降,遇到緊急事故無法成行,守在機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才真的令人欲哭無淚! 當然,霧季來臨時,不僅影響空中交通,金廈「小三通」船班也行不得也!君不見,日前,濃霧從大清早起,一直到傍晚都籠罩著金門,尚義機場被迫全天處於關場狀態,台、金班機全部取消,數千旅客出不了「門」,影響既定的行程。同樣的,金廈「小三通」航班也八成停擺,甚至有三艘金門籍客船滯留廈門港、一艘大陸籍客船被迫留在金門過夜;霧季嚴重影響金門對外海、空交通,足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霧季視線不良,也會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特別是夜間行車,大霧瀰漫時,路燈光線變得很微弱,照不到黝黑的柏油路面,而且,車燈也發揮不了作用,能見度非常低,路上有行人、障礙物或轉彎深溝,駕駛人都不容易察覺,倘若車速未適時減慢,就可能因此肇禍。當然,白天行車遇濃霧視線不良,也非常容易釀造交通事故。 根據「國道警察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民國八十九年至九十三年間,霧季發生事故死亡人數,較非霧季高出百分之十四,顯見霧季事故發生率及嚴重性,皆較非霧季為高。所以,特別提醒駕駛人於霧季能見度不佳時行車,應開亮車頭大燈、霧燈及危險警告燈,以警示各方來車;而且,應保持較長的跟車距離,小心駕駛並避免變換車道,切勿緊急煞車或將車輛停於車道上,以維護行車安全。 相同的情況,在地區即將進入霧季及梅雨季節,金門縣警察局交通隊也呼籲駕駛人遇天候多霧、陰雨時視線不佳,要開啟大燈及霧燈,讓其他駕駛人注意有來車之存在,以確保道路行車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減少生命財產損失;但是,交通隊也提醒駕駛人,不可任意變更大燈、方向燈、霧燈等顏色,避免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遭處罰鍰。 所謂「有辦法時,改變環境;沒有辦法時,順應環境!」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是金門的霧季,白茫茫的大霧說來就來,說不走就是不走,到處灰濛濛、濕瀌瀌,除了影響居家生活,也嚴重影響對外海、空交通,讓觀光客與投資廠商裹足不前,這是身為離島居民的悲哀,卻也是鄉親百般的無奈! 或許,人,有時真的無法勝天,只能順應天,自求多福!因此,當霧季來臨,金門對外海、空交通無法利用科技加以改善,鄉親出「門」最好提早多作準備因應,尤其是開車上路,務必謹記交通隊的提醒:遇雨、霧視線不佳,要開啟大燈及霧燈,以確保道路行車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
強化兩岸急難救助擴大人道關懷服務!
今年農曆春節前夕,「金門紅十字支會」召開理監事聯席會,通過多項討論提案,包括將賡續協助政府推動社會福利政策、辦理急難救助暨兩岸人道關懷等事業,並歡迎認同該會宗旨之各界人士入會,一起為「紅十字」事業共同奮鬥。 日前,「金門紅十字會」一行,包括幹部、常務理事、監事、志工代表等人,由會長王水彰率領,前往廈門市拜會當地「紅十字會」等單位,冀望加強未來彼此的會務交流,並針對「小三通」緊急醫療服務、民間糾紛協助進行商談,拓展合作領域,讓各項人道救援工作更為順暢,為兩岸同胞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根據對岸媒體報導,此次「金門紅十字會」組團前往廈門,先後拜訪廈門市「紅十字會」組織,商談兩岸緊急醫療協助事宜,以及拜訪廈門市台辦、金門同胞聯誼會、台商協會、市醫院、與「小三通」航線有關口岸海關、邊檢、檢驗檢疫、公安辦證中心等單位,獲得熱忱接待與歡迎,並舉行座談商洽未來交流合作,其中,以建立「生命救助綠色通道」議題備受雙方關注,希望未來能加強兩岸急難救助,擴大人道關懷服務。 眾所皆知,「紅十字會」是一個國際性的人道救援組織,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屬下分會已遍佈世界各地,目前海峽兩岸均屬會員,但由於兩岸分屬不同政體,文書互不認證,政府間並無直接溝通管道。尤其,當年政府實施「三不政策」,與中共當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幸兩岸「紅十字會」基於人道立場,搭起服務的橋樑,開始為老兵尋人、轉信、匯款等服務,發揮服務兩岸人民的階段性功能,促成數以萬計的老兵順利找到親人,平安返鄉團聚。 當然,金廈本一體,雖自民國三十八年因軍事對峙,兩岸隔絕往來四十餘年,但自民國八十一年金門終止戰地政務,島上開始撤軍,海岸防務逐漸空洞化,對岸船隻常越界進行岸際貿易,衍生違法、海難、或糾紛事件層出不窮,幸兩岸「紅十字會」組織在金門商談,達成有關海上遣返協定,逐一圓滿協調解決。尤其,金廈開啟「小三通」交流之後,借道「中轉」往來兩岸的人愈來愈多,去年即高達六十一萬餘人次,然因兩岸仍分屬不同政體,並未建立醫療急難救助機制,所以,返鄉探親的老兵、或到大陸投資及旅遊的國人同胞,因傷、病治療救助,也悉由「紅十字會」人員提供急難關懷服務! 不可否認,根據「金門紅十字會」統計,自民國九十年「小三通」開航以來,兩岸「紅會」協助醫療或人道救援案,已超過六十多件,協助急難救助人數近百人,其中約九成是台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台商走「小三通」,比經港、澳更為省時、又省錢,已成為國人往來兩岸的捷徑,而且,距離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僅七公里的「五通」碼頭,將開闢為「小三通」第二航線,大大方便台商轉機至大陸各大城市,實現海空無縫連接輸運,將吸引更多台商借道金門「中轉」,且陸客「金門遊」也有增溫的趨勢,未來勢必有更多的兩岸同胞,因傷、病需要緊急救援,因此,強化「小三通」急難救助機制,擴大人道關懷服務,委實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
紓解清明返鄉人潮何妨也考慮包機!
繼春節首次開辦包船之後,為有效紓解清明節連續假期台、金航線空運壓力,縣府再度啟動包船機制;將於四月四日由台中啟航至金門,七日再由金門返回台中。然有網友在縣府網站「留言板」建言,何不循旅遊業者模式,試辦包機?一來可免鄉親暈船之苦,兼可協調航空公司減免票價,嘉惠鄉親。 或許,為因應台灣高鐵通車,以及多元交通工具的蓬勃發展,航空業者減少國內機隊數量,已是大勢所趨;因此,節慶期間台、金的空中交通,已成了金門遊子揮之不去的夢魘。事實上,人民有遷徙的自由,航政機關無由放任航空公司減少離島航班,直接損及離島人民的基本權益。 然而,在商言商,站在航空公司的立場,連續假期的機位需求,通常是「一趟滿、一趟空」,要其捨棄營運利潤,充分滿足離島對外交通,除了政策強制外,鮮少業者會主動配合調度加開班機;因此,縣府繼春節首啟台、金包船機制後,再度推出清明節返鄉包船業務,是能有效紓解機位壅塞,免除鄉親訂位、候機之苦;此一「為民設想、紓民之困」的舉措,值得鄉親擊掌讚賞,可是,船運航程冗長,以及會暈船的人,可能連膽汁都吐光,讓許多鄉親望而卻步,所以,縣府能否循旅行業者攬客模式,也考慮試辦包機業務? 持平而論,清明和春節假期的不同,在於假期較短,返鄉人數較少,而且,在台灣高速鐵路開通,替代性交通工具便捷的情況下,抽調其他航線的國內班機支援離島航線,未必不能;也因此,包機業務能否順遂推動的癥結,不在於航空公司的態度,而在於如何有效均衡往返加班機的載客率,讓航空公司有利可圖,兼有利於壓低票價,回饋鄉親。以下幾個面向,或可提供有關單位參酌。 其一,假期的調配。按照金門民間習俗,掃墓只要在清明節前後十日期間即可;因此,主辦單位或可宣導想要返鄉掃墓的鄉親,善用、分配四天的連續假期;例如,前兩日可安排台省旅遊,後兩天才返鄉掃墓,如此交互運作,當可保持各次航班的充分利用,提昇承包專機的可行性。 其二,預售的運作。開辦包機業務,預售能否成功,至為攸關;我們以為,主辦單位除了可透過各在台金門同鄉會、服務處登記訂位外,更可聯合旅行業者推出「清明返鄉旅遊專案」,甚至,可以考慮將遊程擴及廈門,如此,不但豐富了掃墓之旅,兼可提高預售成績,發揮包機最大的效益。 其三,訊息的透明。包船的優點在於胃納量大,可一次性解決塞爆的人潮;包機的好處在於簡便快捷,機動性強。金門對外交通的困難,便在於缺乏替代性,難以兼顧機、船的優點;海、空聯運並非不可行,重點在於訂位訊息的即時與透明。基此,主辦單位或可考慮成立海、空聯合訂位中心,統籌機船的訂位與轉介服務;如此,當能在最適當的時刻,提供旅客最貼心的需求。 總之,政府最大的成就,便是為人民服務,為百姓解決難題;今年首次開辦的台、金春節包船業務,確實廣受好評,證明縣府執政團隊有打破僵局、興利革弊的魄力及執行力!如今,面對牽動規模較小的清明連續假期,縣府或可考慮試辦包機業務,開啟服務鄉親的新頁!
-
來路不明食品藥物購買當心破財傷身!
最近,有機保健品的展銷活動在地區大為流行,儼然成為許多阿公、阿嬤最感興趣的消遣。然而,有網友在縣府網站「留言板」指陳,展售的保健產品誇大療效,而且貴得離譜,希望有關單位介入了解,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對此,本報記者也實地採訪報導,證實所言不虛。縣衛生局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藥事法」等相關規定,請業者提出科學性佐證資料,及籲請相關單位注意查處,並巡迴各社區、村里,舉辦食品衛生及用藥安全宣導,希望能有效導正風氣。 不可否認,國人「重養生、好保健」已是不爭的事實,地區許多老人家平素省吃儉用,但對於購買昂貴的所謂「健康產品」,卻一點也不手軟;此固源於業者的行銷有術、能言善道,但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現代醫療及衛生教育普及性的不足。然而,醫療及衛生教育的普及,實屬「知易行難」,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民眾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畢竟,有時再多的規勸、宣導,都難以防範一次消費誘惑情境下受騙上當;況且,宣導在前、查緝在後,聰明的不肖業者可不會賺了大把鈔票之後,還等著麻煩找上門,對於民眾已然造成的健康傷害及金錢損失,公部門也只能「盡力而為」。基此,要防止不肖傳銷對公眾利益造成的損害,「明斷慎行,知法用法」,應是最立即而有效的方法。 首先,明斷慎行;「食品衛生管理法」、「藥事法」中對於有機、保健產品的定義及標示,有著嚴格的定義及規定,然而,一般的民眾卻很難清楚的判斷、分辨。基此,我們建議鄉親們在購買具有「神奇療效」的保健品時,應把握「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的五不原則,不要隨便聽信花言巧語推銷、或口耳相傳的不實傳言,謹慎的判斷,安心的購買,以免花大錢又傷身體,得不償失。 再者,知法用法;消費者縱然因為一時心動,而購買了來路不明的保健產品,也可依據「消費保護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在收受商品後七日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企業經營者,解除買賣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不予不肖業者有可趁之機,縱使不小心上了當,也應該知法用法,充分保障自己的權益。 當然,對於大多數參加有機保健品展銷會的鄉親而言,可能只為貪得一份可有可無的贈品,不偷不搶、不花本錢,何樂不為?然而,站在業者的立場,他們要的就是這股人氣,有人氣自然就有買氣,加上他們爐火純青的如簧之舌、情境塑造,有人心甘情願的上當受騙,自然在所難免。基此推論,大多數純拿贈品、甚至「吃好逗相報」的鄉親,不也成了助長犯罪的共犯? 總之,在自由市場的規範裡,願買願賣,誰也管不著,但前提要不違法,不違反資訊公開的原則。從目前地區盛行的有機保健品展銷會情況看來,縱不涉及刑責,也有廣告誇大不實、誤導消費者、游走法律邊緣之嫌。在此,奉勸業者知法守法;更籲請鄉親們「心頭掠乎定」,切記來路不明的食品藥物,不要隨便購買服用,以免破財傷身,身體有不舒服或病痛,應立即求助醫生,不要聽信沒根據的傳言;唯有保持良好的作息、運動及飲食習慣,才能長保健康人生!
-
盼經國先生紀念館成世人瞻仰聖地!
今年又逢選舉年,年底立委選戰已提前開打,執政的民進黨為鞏固基本票源,並轉移連串貪腐弊案焦點,全面展開正名、與去中正化運動,不但中油、中船、中華郵政等國營事業、與中正機場等均遭改名命運,軍營裡的 蔣公銅像也被移置,甚且,慈湖大溪陵寢、與中正紀念堂也岌岌可危! 然而,正當泛綠陣營全面推動正名與去中正化之際,金門正計劃整修「經國先生紀念館」,為尊重蔣家後代意見,縣籍立委吳成典、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黃文卿等人,於本月十三日特赴立院拜會立委蔣孝嚴,簡報整修工程及未來展出內容,除深獲蔣立委肯定,並允諾提供溪口鎮「報本堂」內文物展出,冀望明年一月十三日「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時,以全新的面貌呈現世人面前,為其豐功偉業作見證。 當然,這則立院拜會新聞,較諸同日高雄市政府拆遷中正文化中心 蔣公銅像,不但出動數百名警力和架設二層鐵絲網隔離群眾,委實顯得微不足道,難以搏上全國媒體版面;幸好,離開金門工作崗位逾三十年,還時時關心金門,天天看金門日報的本報前任社長繆綸先生,看到了這則新聞,感動於金門人心存天理、有情有義,立即提筆為文,除闡釋「經國先生」對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無私無我的犧牲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重要的是,民國三十八年台灣處於風雨飄搖危險關頭,「經國先生」不但穩住台灣經濟陣腳,更在金門「古寧頭大戰」剛結束時,銜命前來屍橫遍野的戰場,慰勉血戰餘生的官兵,激勵士氣,遏阻共軍繼續進犯。 相同的情況,民國四十七年金門爆發「八二三砲戰」,在四十四天砲戰當中,金門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小島,遭四十七萬餘發砲彈轟擊,就在「彈落如雨」的當兒,「經國先生」前後三次在敵人砲擊下,搭乘軍艦冒險搶灘,在戰地停留九天,深入各碉堡陣地,與軍民同島一命,終於力挽狂瀾贏得最後勝利,穩住台海局勢,讓復興基地致力經濟建設! 事實上,「經國先生」從民國三十八年至七十四年間,先後以先總統 蔣公代表、總政治部主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部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與總統身分,來金門一百二十三次,總計停留三百五十二天,足跡遍及大、小金門與各離島,每次蒞臨關心地方建設,走訪村落探訪民瘼,指示以建設金門成「三民主義模範縣」為目標,讓原本是童山濯濯的荒島,能有今日「海上公園」的美譽! 誠然,金門人真的心存天理、有情有義,為感念「經國先生」對金門的關懷與德澤,在其不幸逝世後,經地方人士倡議,於民國六十七年在中山紀念林內闢建「蔣經國先生紀念館」,只是歷經二十載風雨歲月侵蝕,部份牆面出現龜裂,金管處已決定發包整修,黃處長並赴立院拜訪其哲嗣蔣孝嚴先生,獲允諾提供文物展出,值得鄉親振奮!「經國先生」完成十大建設,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尤其是平民風範與廉潔形象,深受國人愛戴!如今,全台只金門建有「經國先生紀念館」,益顯彌足珍貴。我們企盼金管處能妥善整修,並設法開放遊覽車能抵達,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訪,營造為世人瞻仰的聖地!
-
讓百姓看得懂法令才能提昇行政效率!
縣府日前召開「都市計畫委員會」第三十八次委員會議,縣長李炷烽除感謝委員們蒞臨指導,並針對所提寶貴意見,要求所屬應納入修正參考。而在會議之中,李縣長曾慨嘆「都計」法令太繁複,懷疑有多少百姓真正看得懂? 事實上,李縣長的感嘆,相信許多鄉親亦心有戚戚焉。畢竟,當前政府法令多如牛毛,且艱深難懂,可是,許多規定卻偏偏與人民權益息息相關,倘若能請教行家,或許還可因應面對,然更多的人因不懂法令,延誤時機、錯失權益,其中尤以土地問題最多。 近年來,地區投資氛圍低迷,民間缺乏大型投資標的,商家們更視投資為畏途,其箇中癥結大抵在於土地無法有效利用,此或源於傳統重土慎遷的觀念,然更多的因素在於「都計法令」繁瑣、申辦流程冗長,以及諸多配套法規的羈絆,致令投資者望而卻步、百姓躊躇不前,這豈是當初立法之目的及本意? 據了解,現行土地使用、規劃與管理,係按國土規劃體系,將土地分為依據「都市計畫法」管制使用的都市土地,以及依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管制使用的非都市土地;分類雖簡單,執行下來,卻件件攸關稅捐、建管、消防、環保、水利、衛生等等,攀枝牽藤令人無所適從,尤其,地目變更程序繁複、審查作業冗長,行政效率不彰,更足以令人氣結! 由於當下民間投資不熱絡,土地仍需有效開發與利用,為此,縣府正進行金城、金湖地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變更,以及區段徵收、開發作業,希望藉由公權力的介入及集約開發,遂行都市計畫「地盡其利、繁榮地方」的真正目的。然縱若是政府擔綱的推案,尚難免法令運用繁瑣、申辦程序冗長的情形,一般民眾遭遇的阻難,想必更加艱巨。 事實上,為加速土地開發利用,經建會於八十六年邀集相關機關以「在一年內完成重要投資計畫非都市土地使用變更審議流程」為目標,並編撰「非都市土地使用變更作業手冊」,提供業者及政府部門辦理變更審議之參考。然其成效,似乎並不明顯。其實,土地是國家重要天然資源,有效利用,乃是最高指導原則;所有土地法規、都市計畫的目的,都在為公眾權益、社會福祉;可是,為了行政防弊與周全,卻衍成人人參與、事事請示,卻沒人負責的境地,若回歸到法令釋意,更可能變成各自解讀、相互制約,效率如何不低落? 因此,政府與其大費周章的訂程序、辦宣導,不如在本質上落實「單一窗口、案件追蹤、專人回饋」,並簡化法令及流程,讓民眾主動親近、了解、運用法令,當可兼利土地的永續發展及利用,在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土地徵收,甚至是違建戶拆遷時,於理念的溝通、事件的處理上,定更能功德圓滿。 總之,要和民眾溝通,務必要有共通的「語言」;現行政府法令難解、規程繁複,事權不一、相互掣肘已是不爭的事實,此或囿於制度設計不當,但更多原因在於法令的深奧難懂。然而,法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再難懂的法規,也要有明確的解套方法及步驟。企盼政府部門應本著主動與為民興利的理念,成立跨機關聯合服務中心,妥善運用法規,具體為民解困;讓百姓看懂法令、不懼流程,才能提升行政效率!
-
金信創業維艱企盼守成發揚光大!
──從總經理鄭碧珍服務近三十八年榮退談起 據本報連日來相關報導,服務於「金門縣信用合作社」長達三十七年又九個月的總經理鄭碧珍女士,將於四月一日榮退;日前,縣長李炷烽特予接見,推崇其犧牲奉獻的服務精神,並肯定任內工作績效卓著,表示慰勉之意。 或許,鄭總經理選擇提前退休,無論是個人生涯規劃、或是功成身退,社員們都應給予祝福。因為,她從最基層的練習生做起,歷經不同的職務,三十餘年來兢兢業業,把畢生青春歲月奉獻給「金信」,善盡審核把關之責,讓金信在穩定中發展,除能在地區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更取得鄉親良好的口碑。畢竟,在她擔任十餘年總經理期間,帶領數十位員工攜手打拚,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與金融市場劇烈競爭下,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年年有盈餘確實很不容易。 據了解,金信初創時,社員僅百餘人,股金也只有區區新台幣六十九萬餘元,經過創社理事主席陳卓凡先生,續任的洪水木先生,以及理、監事與顏西川、董群鐵兩位經理,偕同員工攜手慘澹經營,始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為擴大服務鄉親,於民國六十八年在金湖、金沙與烈嶼等地設分社,社員驟增到八千三百餘人,股金達二億二千六百餘萬元,資產淨值更突破三億二千餘萬元。 事實上,金信自民國五十三年創社,從無到有,以及成長、茁壯的過程備極艱辛。當然,這應歸功於創社理事主席陳卓凡先生、繼任的洪水木先生卓越的領導下,並由理事會充分授權予專業經理人顏西川、董群鐵二位先生以及後任的鄭碧珍女士,他們面對競爭與社員的付託,秉持「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的使命,用心經營治理,並以「積沙成塔,眾志成城」與同仁互勉,不但未被捲入「金融風暴」,且能逐步成長,誠屬難能可貴。 如今,領導金信長達三十五年的前理事主席洪水木先生,不幸於去年辭世,而且,服務近三十八年的總經理鄭碧珍女士即將退休,幸好本屆新當選理、監事,多數均為社會菁英,雖在選舉激烈競爭中可能產生心結,但只要大家目標一致,必能讓金信再創業績高峰!是以,我們願提醒:基層金融與家族事業不同,必須靠學有專精或經驗豐富的專業經理人用心經營;尤其,金信屬全體社員所有,並非是單純的家族事業,稍有疏失,可能會被超貸或冒貸;君不見,數年前國內諸多基層金融企銀或信用部遭接管,即是活生生的實例。 因此,冀望新任理、監事能善用智慧,以大公無私的敬業精神,為全體社員謀福利,除了積極拓展業務,把金信帶往更美好的前程外,最重要的是,要遵守金融法令規章,善盡把關職責。切記理事會為合議制,未來新任理事主席,應以創社前輩為榜樣,務必遵守法令、尊重社員代表大會與理事會決議,尤須以宏觀視野、謙卑之心,充分尊重專業經理人,切忌驕橫自大、為所欲為,始能為金信再創新局、為全體社員謀取福利,進而發揮服務鄉親的功能,落實「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創社宗旨。 古有明訓:「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在祝福鄭總經理退休的同時,也冀望新當選的理、監事們,能秉持先進賢達熱愛鄉土、繁榮地區的創社初衷,許「金門信用合作社」一個光輝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