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金門的現代化———前世、今生與未來
廈門最近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全力發展海灣型城市,期待成為中國繼香港之外的另一個維多利亞港,其間數次公開向學界與社會大眾徵詢對廈門未來發展建設的興革建議,據廈門日報及相關媒體報導,也有金門鄉親提供建言。其中提及「金門廈門互補」一說。這是很傳統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從現實層面來講,金門有求於廈門者多,廈門有求于金門者少,甚至可說沒有。對岸百姓認知中的金門,是帶有強烈臺灣圖騰與色彩的。其實,這正是金門「被邊緣化」的最潛在危險。 在中華民國看來,金門是屬於福建省行政管轄,在臺灣民眾看來,金門以前是個戰地、前線,現在是個離島,在金門民眾看來,金門是金門,臺灣是臺灣,這其中是明顯有認知落差的。但是,在大陸百姓想來(當然包括廈門)金門跟臺灣是一樣的,金門之於臺灣就像桃園、新竹之於臺灣是一個道理。在三通未施行、小三通尚未全面開放時,兩岸因為資訊不對等所造成的認知落差,讓廈門多數人以為金門就是臺灣,也認為金門的經濟發展應該與臺灣相去不遠! 金門在大陸與臺灣間的取捨定位或許見仁見智,但金門在政治上傾向臺灣,在經濟上靠向福建閩三角或廈門卻可能是我們不得慎思的出路。金門發展自古不如廈門,於今尤甚。金廈的發展,歷來都受制於島小孤立,廈門本島自從有鐵路及橋梁連通內陸,發展之勢遂起。金門也唯有打破孤立之勢,方能談經濟發展。從經濟角度看,我們會寄希望於臺灣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拉長時間軸來看,我們又會傷感的發現,臺灣之于金門,無異于另一個謀生的「南洋」。 金門只有真正融入所謂的廈、漳、泉閩三角經濟區域內,未來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發展才有可能逐漸化被動為主動、甚至起到樞紐作用。一旦閩三角的角色裏有了金門的身影,金門才有可能擺脫邊陲劣勢,甚而反守為攻。從長遠看,福建的發展少不了臺灣,福建應該是大陸所有省市行政區中最期盼兩岸三通的,金門在政治上應該爭取兩岸認同以成為政治中立區及經貿特區,這點許多地方有識之士早已提出,行政院研考會、金門縣政府、國立中山大學所主辦的金門縣地方發展公共論壇研討會曾就金門地區發展相關議題與策略展開討論,其間,省主席顏忠誠在該會議開幕典禮致詞表示:金門在發展上,雖然過去是以戰地聞名中外,由於定位不明,在經濟上,臺商對於投資金門也裹足不前,深怕兩岸重啟戰爭,投資化為烏有(其實,廈門或福建同胞也以同樣顧慮認為臺灣問題是制約他們快步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顏主席希望中央重新將金門定位為和平特區,以利整體發展。金門縣長也在該閉幕式上建議:中央應將金門定位在和平經貿特區,只有如此才符合離島建設條例的立法精神,也才能有助於金門的未來發展。開幕、閉幕均已提及金門作為特區的定位呼籲,但關鍵在於如何落實。畢竟,金門今日的軍事戰略價值已不若往日,成為和平特區,應該更有助於屏障台海安全。況且,金門已經為政治付出過可觀的時間代價,現在政府應該正視金門的長遠經濟發展。 ●發展金門:借鑑「閩三角」經驗,打破觀光思維 金門的發展,試圖以觀光帶動原本無可厚非,如果純就金門與廈門本島(包含鼓浪嶼)的旅遊資源相比,金門應該略優。我們有相對豐富的旅遊與生態資源:戰爭遺蹟、聚落人文、古蹟名勝、自然景觀、保育生態等;但因缺少整體規劃,導致特色分散、無法突顯。同時,由於金門經濟落後,一方面沒能帶來大量商務旅遊人口、同時也無法與旅遊活動形成幫襯,以提升金門旅遊經濟的規模。今後即使中央大力推動「金門地區綜合建設方案│觀光建設計劃」,縣府也願意牽頭整合地區旅遊資源、形成集體行銷。但是,如果在金門經濟的發展上依然沒有突破性作為,整個金門的經濟還是只有一個「高粱酒」,金門的其他的品牌的塑造還是任由地區特產業者小打小鬧,那永遠也成不了大氣候,一旦兩岸實質三通,金門緩衝地位頓失,島內企業缺乏逐鹿中原應有的格局,整體旅遊業亦很難獨領風騷,這一點應該很容易從今日的香港困境可以看出端倪。 金門立委吳成典及馬祖立委曹原彰等,今年初也提案建議開放設立「金門自由貿易港區」、「馬祖自由貿易港區」,藉以繁榮金馬地區以提昇百姓之收益,並落實陳水扁總統的「金馬免稅特區」政見,以振興觀光事業。提案立委表示,自由貿易區開放,萬商雲集,金馬就業機會大增,四面八方湧入的觀光客倍增,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昇,政府的投資當可數倍回收,金馬兩縣的建設經費也不必政府張羅,一舉數得,回饋金馬百姓,創造離島生機就在此時。 從我們的立委構想中不難發現其發展金馬的邏輯是:爭取成為特區以振興「觀光」、繁榮地方。事實上,爭取成為特區是發展前提,有了前提後是否將發展重心擺在觀光則可再行議論。現在讓我們從對岸福建及閩南金三角廈門、泉州、漳州三地的發展脈絡中尋找值得借鑑的經驗吧! 在一九七九年中共中央確立了對福建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之前,福建經濟總量在全大陸二十九個省級地區中名列第二十三,人均總產值甚至落後於西北五省區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和陝西之後。直到九十年代初,福建利用改革開放的優勢並把握了自一九八八年後大陸與臺灣的關係解凍及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機遇,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起飛」。二十年間,福建經濟發展明顯,在九十年代中期,福建經濟成長速度一度高居全大陸第一。同樣的,廈門也把握了一九八四年鄧小平巡視廈門,並應允廈門成為特區的歷史際遇,徹底從長年與金門軍事對峙的桎梏中解脫,蛻變成目前福建最有特色、外向度最高、風景最優美的海上花園城市。另外,泉州(很多鄉親應該還記得在2001年來金門演出的泉州歌仔戲吧!)在大陸只是一個地級城市,在福建省內,就行政層級而言,跟省會福州及特區廈門是無法比的。八十年代初,在閩南金三角「廈漳泉」三者中,泉州的經濟狀況排在倒數第一。但如今泉州的GDP不僅超越廈門和福州,高居福建第一,而且在全大陸的地級市中也僅次於蘇州和無錫排名第三。泉州經濟的發展,主要得益於下轄的晉江、石獅等地活躍的民營經濟及一批敢拚敢衝的民營製鞋、製衣企業。而原本在閩三角中與廈門、泉州鼎足而三的漳州,地理上位於九龍江下游富庶平原,氣候好、物產豐,因此,自我定位為「海峽兩岸農業示範區」,全力發展農業,但因為缺少工業版塊,因此在閩三角競逐中,已被廈門、泉州拋在後頭,甚至淪為廈門市的「副中心」。當然,近來漳州已經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全力發展工業,臺灣燦坤就是這兩年來漳州發展工業的招商成果代表。 從泉州、廈門與漳州的各自發展經驗與定位中,我們應該有所體會,有道是:無工不立、無商不富。金門要發展經濟,在環境開發上應該借鑑廈門,在工商或企業發展上應該效法泉州,創造寬鬆的企業環境、培養勇於冒險的創業精神。我們當然應該大力發展觀光業,但也應該理解任何一個試圖現代化的地區,僅靠觀光是無法全面提升經濟的,這點可以從大陸或東南亞許多已經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旅遊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看出所以。事實上,金門雖然名為國家公園、也一貫強調「觀光立縣」,但是,這樣定位的對錯,對於一個具有中長期前瞻視野的地方行政團隊是值得再次評估考量的。但是,不管發展觀光是否為我們的終極追求,可以肯定的是:金門今後圖謀發展的第一要務必須在政策上取得形同特區的地位,否則只有再一次坐等機會的流逝。 ●金門教育特區帶動生產性人口發展 一旦金門可以順利成為集商業貿易、工業加工、科技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的「自由貿易港」或「自由貿易區」或「免稅特區」或成為貿易流通樞紐及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則意謂著金門已經側身於經濟發展的起跑線。這時,諸如:爭取在金門設立加工出口區,借大陸低廉勞動力發展金門等產業發展方案才有實現前提。金門一旦取得特區政策許可,無論傾向于何種發展定位,都必然會面臨另一個關鍵:人口結構問題,亦即如何扭轉金門人口稀少、老齡化的現象,並且增加及創造就業人口。這個問題看來十足龐雜,但是解開的關鍵道理卻是與金門爭取特區身份及以大橋實體連通金廈是一致的。從放大的閩三角經濟區塊來看,金門實則無足輕重,幾乎欠缺所有的生產性資源,如果金門可以取得類似特區的有利的政策以營造寬鬆的產業環境,相關政策研擬部門便可以擘劃特區發展重點、成立招商引資部門,建立一批試驗企業。 當然,在這裏可能碰到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通常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外是市場、內是人才」。不論我們要發展何種產業,人才都是首要問題,眼下的金門不說缺乏人才,連「人」都缺乏。沒有人談發展似乎流於空談。如何增加人口,應該是金門執政者的另一要務。金門需要生產性人口,也需要消費性人口。如何將生產性與消費性人口同步增長攸關金門經濟發展。 (中)
-
《戰地金門史話》漁民的運用
黃平生先生又說:「早期運補東碇的工作一直由遠洋漁民中隊負責,金防部運輸組有一位海軍軍官專門負責此事。由他直接和遠洋漁民中隊連繫,每一次遠洋漁民中隊接獲通知後,就會調派一艘漁船負責運補任務,每次運補東碇,軍方會發給新台幣5600元做為津貼及補貼46加侖的油料。」 董王獅先生回憶說:「自衛總隊成立後,漁民全數納入編組。自衛總隊下設有漁民大隊,五噸以上的機動漁船必須參與離島運補,運補主要是一些豬肉、罐頭、蔬菜等貨品,有固定的航期和航次。民國六十三年以後,本村漁船就開始負責東碇的運補,當時本村漁船編成數組,依序輪流,輪到時就須前往,不能藉故推拖。軍方每航次只補貼油料46加侖,每船(五位漁民)再發給工資五千多元。船靠東碇碼頭後,我們只要將物品搬上岸後,即由島上部隊派士兵來搬運。但輪值當天就無法出海作業打魚,損失很大;船隻撞損,也得自行修理,軍方並不負責修護。」 解嚴後,離島運補作業已經標給船公司來負責,依合約全年必須航行多少航次,軍方則付一定數額的款項,目前的離島的運補已經是一種商業行為,和以往半義務半強制的漁民動員和運用完全不同了。 軍勤支援方面:除每年定期性派遣機動漁船擔任北碇海底電纜檢修維護工作外,另依戰備任務需求,完成近海接駁運補與心戰海漂施放工作之執行。曲知平先生回憶說:「記得在宋心濂上將擔任司令官的時期,有一次漁船因為協助舖設海底電纜,結果造成沉船事件,總計有三位船夫和十八名軍人落水,沉船之後,成功隊趕緊去救,幸好並沒有任何傷亡。但沉船事件,宋上將大發雷霆,要求把漁民管理員關起來,因為金防部通訊組向司令官報告說:『根據阿兵哥回報,自衛總隊派了一條「漏船」。』為公義正理我不得不面向司令官說明:我不同意關漁民管理員。他問:『為什麼不能關?我還要軍法審判他呢!』我說:『你要講理呀!』他生氣說:『我什麼時候不講理?你跟我這麼多年,我什麼時候不講理呀?』他接著說:『這位漁民管理員真是壞,我要他派一艘船,他不派好船,竟然派一條「漏船」。』其實閩南話『老船』和『漏船』是同音,我趕緊說明,我說:『報告司令官,漁民管理員派的是「老船」,不是「漏船」。』他問:『那他(漁民管理)為什麼不派新的船給我們用呢?』我說:『報告司令官,漁船的軍勤任務是排班輪流的,凡是五噸以上的機動漁船都要輪,今天輪這一艘,明天就輪另一艘,輪到的就不能打漁,輪一天有可能就短少十數萬收入,漁民能打魚的時間很短,可能主要的漁汛集中在一、二個月,這一、二個月一過,魚獲量可能就變的很少。』我接著又說:『因為軍勤任務是用輪流的,這次剛好輪到這艘五噸的老船,所以責任根本不在漁民管理員,當然也不在漁民,而在這位帶班的排長,他把這十八位士兵集中在一船首,下達一、二、三口令,然後用力一拉,結果整條船鑽到水裡。』就這樣他才沒把漁民管理員關起來。」 特定任務方面:早期有突擊操舟任務,後期大陸漁船迷航漁民的遣送等。徐榮祥先生回憶說:「有一次國軍突擊福建省的一個島,至於那一個島我已經記不得了,時間大概是在民國四十出頭年的時候。當時金門還常到大陸去突擊,在溪邊還駐有一支福建反共救國軍,由美國的情報機構「西方公司」供應武器,西方公司到我離開金門的時候還在。因我在那個地方還擔任教官,所以粗略知道一些大概情形。那次突擊行動,小金門有一位指導員,率同該村的三艘漁船隨同軍隊前往。」 漁船還要負責遣送大陸漁民,黃平生先生回憶說:「大陸漁船機械故障,被我方漁民拖回修理,或因霧季而迷航,或偽裝投奔自由,經軍方偵詢之後,就會派遣我方漁船送回。一般都是從南海面出航,所以較多指派遠洋中隊的漁船來執行該項任務,從料羅港出海的機率較多,古崗的金湯港也有過。軍方設定從那一個港口出航,就指定這一個漁港的漁民負責執行該項特定任務,我會事先通知漁民輔導員,依任務特性選定一艘漁船,負責遣送的船長必須思想忠貞,船隻狀況必須良好;規定明日幾點在何處港口待命,依約定時間金防部會將大陸人士派車載送到約定的港口,為防止港口設施洩密,在下車之前,會先用黑布矇上眼晴,待漁船駛出港口後再解開黑布,在海域中線再解開纜繩,全程都由雷達站監視進行。
-
《浯土浯民》秋訪西園
九月的秋風,像一位泰然的提琴好手,輕鬆地拉曳出屬於這一季的悠閒。紫色的牽牛花,恣意地綻放在田間小徑,成群地攀越松林,引領我們一路登上金龜山。 金龜山頂,茫茫雜草,除了幾株隨意伸展的松林,就是滿山吹來舒爽、卻微帶著涼意的秋風。 站在秋意陣陣的山頂,俯視著滄海桑田的腳下世界,我看到了乾癟的鹽田,憔悴許多的西園,在時代的更迭下,變得日益模糊。 元明,金門設浯州場,用以產鹽,浯州場址就設在昔日「萬人煙」、今日人口寥寥的東埔村。 浯州場是個產鹽的總公司,下轄十埕,包括:永安埕、官鎮埕、田墩埕、沙美埕、浦頭埕、斗門埕、南埕、保林埕、東沙埕、烈嶼埕。除了保林埕、東沙埕、烈嶼埕外,其餘七埕都在金門島的東北角。 永安埕,就是今天的西園鹽場,金門目前僅存的鹽場遺址。 我們沿著來時路,左轉吳坑,進入七百年前,那個帆影點點、鹽山遍佈的西園。海水一路牽引入西園,一副一坎的展開它的漫漫旅程。 海水經一道道的程序,沉澱、蒸發成鹵水。 鹵水在結晶池中,提煉成鹽。 無懼日頭炎炎,鹽田兒女在一畦畦的水田裏,用青春、汗水孵育出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雪白珍珠。 結晶的鹽,在夕陽餘暉中,閃閃發亮,照見了西園兒女數百年的苦澀人生。荒草漫過二千公尺長的埭岸,石砌的堤防外,仍留有昔日的容顏,大河雖已成溝渠,當年的繁華景象,依稀可見。 帆船在此載滿了鹽貨後,揚帆直駛神州。 烽火也曾烙印過飽經風霜的西園。 民國二十二年,為了斷絕日軍取得鹽源,福建鹽務局鑿開海堤,引海水入鹽田,一夕間,鹽田變水田,那一夜,西園人同聲一哭。哭聲溢過村外,沿著埭岸奔流入海。 日軍的太陽旗,染紅了西半島,不願成為亡國奴的鄉親,相偕逃向東半島,然後,在冷冽的東北風中,渡海廈門。 可恨的日本倭寇,卻在登陸金門後,於民國二十七年重建鹽場,歷史開了西園一個大玩笑。 民國三十年間,島上最大的抗日事件在西園爆發,駐在場區的三名日本技師慘遭殺害,西園青年全數被逮,十多位被認為有嫌疑的青年,送至廈門後,就地正法。血染的抗日事件,至今是個迷團,十多條的青春生命,卻成了陪葬。 秋風,掃過西園,吹掠乾了又濕、濕了又乾的田土。 幾番風雨,鹽田依舊在。 早年,鹽產運輸全靠籮裝肩挑,涉過重重水田的,是扁擔上承載的二百斤血汗。民國五十九年,田埂上種上鐵道,鹽田兒女們改用運鹽板車,沿著土堤上的軌道,將青春運出。 民國八十四年,鹽場停產,七百年的歷史,成為往事。 「日出食鹽坵,雨來食蚵嘟」,昔日金門北海岸鄉親的恬靜生活寫照,後人從此只能憑著俚語一二,在內心深處咀嚼回味了。
-
《地方傳說》與「十八」有關的藏寶傳奇
3、林道乾十八攜籃 明嘉靖年間,倭寇與海盜橫行,中國沿海飽受劫掠,剿倭禦寇的軍事家深受苦難人民的崇敬,流芳千古,而海盜馳騁海上,公然對抗朝廷,擄財越貨發橫財的行徑,也給後人發揮想像的空間,藏寶的傳說於焉產生。林道乾和吳平即是此期的大海盜,二人的藏寶傳奇也有點雷同。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林道乾被俞大猷追剿,敗逃到高雄打狗山,把打劫來的金銀財寶「十八攜籃」埋於山上(另一說是十八攜籃半),朝廷派兵緝捕,倉卒間林道乾來不及將寶藏帶走,他的妹妹捨不得將大批金銀棄置山野,堅持要留下來看守,導致延誤了逃命的時間,被官兵團團圍住,為免妹妹受辱,林道乾一劍殺死妹妹,並將屍首與金銀埋在一起,再祭起寶劍,奮力一擊,打狗山裂開為二,分別是打狗山與旗后山,中間並出現一大裂口,海水湧進,形成一道港灣,即今之高雄港,他再祭草蓆為船,揚長而去,後人亦稱打狗山為埋金山。(http://content.edu.tw/) 4、吳平九瓮十八缸 海盜吳平原本佔據潮州南澳島為巢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受到戚繼光和俞大猷的追剿,於是將打劫而來的「九瓮十八缸」金銀,埋在深澳鎮賊澳灣的金銀島上,吳平的妹妹要留下來看守這批財寶,於是吳平殺死妹妹,並分屍與金銀埋在一起。 據傳埋寶所在為:「吾道向南北,東西藏地殼,水漲淹不著,水退淹三尺。」 潮州地區流傳一則歌謠,形容此批金銀非常的多,文為:「九瓮十八缸,一缸連一缸,誰人得的著,鋪路到潮州。」(顏如玉,︿海盜的寶藏﹀) 5、蔡牽十八攜籃 蔡牽是清嘉慶年間的大海盜,橫行於中國東南海域,台灣及馬袓皆有其藏寶的故事流傳至今。 在台灣的傳說為:蔡牽將打劫的金銀,分裝成「十八攜籃」,而其藏寶地有說是打狗山(今高雄壽山),有說是台中的大肚山。 馬祖北竿島與東引島均流傳有關蔡牽藏寶的歌謠,內容皆強調他所埋藏財寶之多,並透露出埋寶地的玄機。 北竿流傳的是:「芹囝芹連連,七缸八缽九排連,大水密賣著,小水密鼎墘,誰人得去,快活千萬年。」 東引流傳的二則歌謠,與吳平的藏寶傳聞極為雷同,文為: 「吾道向南北,東西藏地殼,大水密賣著,小水密三角。」(密:淹之意思) 「九罈十八缸,一缸連一缸,誰人能得到,鋪路到連江。」(劉金國,︿大海盜蔡牽北竿藏寶傳奇﹀) 三、小結: 藏寶的故事或與倭寇和海盜有關,或屬時局動亂之際,反映出一定的歷史背景,可供吾人研讀地方史之參考。金門七則藏寶故事中,有三則涉及人物,四則僅談及藏寶地點,就發生時期來看,則以明嘉靖年間及明鄭時期為主,皆是金門飽受倭害與戰亂之際。 民間故事在傳播的過程中,往往被相互模仿轉引,以致藏寶的故事出現相雷同的情節,只是配上與各地相關的歷史、人物、風土、或語言,成為發生在該地的事件罷了。例如故事中用來裝寶藏的東西,台灣為十八攜籃、東引為九罈十八缸、潮州為九瓮十八缸、同安為九車十八驢駝、金門陽翟為九駝十八石礐,這些容器必定是當地所廣泛使用,且為一般人所熟知者。 金門的藏寶容器以石礐為主,石礐是什麼?新新人類恐怕知道者不多,民國六十年代前,金門仍屬傳統的農業社會,幾乎家家戶戶養豬,豬養大後販賣所得,是農家主要的收入之一,而豬更是肥料的生產者,農家稱豬的排泄物豬屎、豬尿為「肥」,「肥」的多少關係到收成的好壞,故「肥」乃是農家之寶,農人在村郊或田邊挖一個大坑,內用石塊砌成,再將接縫敷上灰泥以防漏,平時用來儲存水肥,通稱為「屎礐」,亦有稱為「石礐」者。石礐之容量相當大,用來藏寶之量自然也相當多,遠非缸、瓮、攜籃所能比。 既然藏寶就得十分隱密,縱使透露出藏寶地的謎語,仍然是費解的難題,洪旭、吳平、蔡牽之藏寶地,分別是:「大水淹不著,小水淹三尺。」、「水漲淹不著,水退淹三尺。」、「大水密賣著(淹不著)、小水密三角(或作密鼎墘)。」,三者字句雖有所不同,意義卻相似,理論上應該是:「漲大潮時淹三尺,小潮時淹不到。」才正確,而今皆作「大潮時淹不到,小潮時淹三尺。」,顯然故事的編造者有意如此,讓謎題更充滿玄機,成為千古難解的懸案,也讓人們永遠懷著一份好奇。
-
金門的現代化———前世、今生與未來
前言: 九月十四日參與了地區知名導演董振良關於︽解放戰地︾影像書發表座談會,期間臺灣來的桂冠出版社老闆賴先生在言談間幾度戲稱我們金門為「貴國」,在當今選舉至上、政治為先、言必稱公投、建國的臺灣社會,如此言論,自是引得在場鄉親深感心有戚戚焉。 是日晚上八點多,有幸到縣府同李炷烽縣長見面,指陳對金門發展的期許與看法,雖屬管窺之見,深幸縣長能容我敷陳並大發厥詞。從與李縣長的聊天中,概略知道縣府作為地方政府施政之不易與無力感,也知道地方官員與議會民意代表努力建設金門的用心。誠然,金門今天尚有千百個阻礙發展的理由,都需要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及所有鄉親共同來面對、解決。當晚由於時間有限,言語未能盡清晰、脈絡相連之意,故略作消化並訴諸文字,望能同熱愛金門未來發展的鄉親共同交換意見。 金門雖小,困難實多,作為有執行力的領導主事者,須能洞見並擬定有創意的發展策略,在艱困的挑戰中,拋出議題、誘發輿論、協調溝通、凝聚共識後全力執行以創造歷史。 ●文化老人與經濟侏儒 金門的開發雖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大抵不脫避難邊陲和軍事要塞的角色,歷史的宿命在此兩度演繹:明鄭及國共內戰。雖然也有過理學教化、文風燦然的歲月;有過幾近於政軍中心的烽火激情;但都是在中原板蕩、國家危傾之際。 金門的前世一直在默默地承受著官兵、百姓、流民和強盜的汗水與血淚。作為海隅孤島,金門歷來海盜肆虐出沒,明初江夏侯周德興築城於今舊金城,置守禦千戶所,明末鄭成功並在各重要海防據點設置巡檢司,金門自此成為海疆防禦重鎮。 明崇禎年間,清兵勢盛而明朝遺族紛紛避難閩浙,永曆四年,鄭成功號為「招討大將軍罪臣」進駐金、廈二島,並迎魯王以圖反清復明,至此改變金門從西晉未年以來歷經南北朝到隋朝所扮演的避難邊陲的角色,一變而為兵家爭勝之地。近代則自民國三十八年,國軍撤守臺澎金馬,並因金門幾次戰役而奠立國共對峙之勢。 金門作為中原文化(大陸文化)引入臺灣的橋頭堡固有可喜之處,對先民開台亦有不可磨滅之功,文化上,金門也有自己的主體性格,這方面近年來金門文史工作者著墨甚多,對於金門文化的發煌厥功甚偉。 從文化層面檢視,過去苦難的代價│古蹟、戰地遺蹟、開發落後而幸得保留的生態環境,反倒成了今日觀光立縣的思考基準。無疑的,在文化上金門也算得上有些年紀的老人了。但是,從經濟角度看金門,自古而今,卻一直都是體弱多病的侏儒。 金門近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離臺灣經濟體太遠、島小勢孤,距離大陸又近,隨時處於軍事威脅之下;這情形跟大陸福建經濟發展的最大自然障礙是多山而且中原隔絕而造成地域封閉、腹地受限,同時資訊不靈的道理一樣,同時福建也直接面臨大陸與臺灣關係不確定的威脅。但是,今日看來,往日的缺點卻也成了今日的機會,對福建來說,對台的地理與文化優勢,反而成了今後整合成為閩南大三角以對抗以上海、蘇州、杭州等為帶頭的長江三角經濟區,以廣州、深圳、香港為主的珠江三角經濟區,及以大連、青島為主的渤海經濟區。對金門而言,臺灣與大陸的真正三通未必對金門有何實質利益,但是地理上靠近廈、泉、漳的優勢,讓我們對金門今後的經濟發展多了可選項,金門如何將往日的敵人,變成今後的戰友、如何將威脅轉化成機會、將劣勢扭轉為勝勢,都將考驗著金門島民的智慧。 ●選擇大陸化、全球化或是區域化、邊緣化? 我們對於過往自然及文史的搜羅,多半是一種文化的「定格」動作,但是作為一個連續性的發展主體區塊,每一階段的經濟狀況經常與文化性格相互形塑。金門在經濟上可說鮮有可稱道之處,我們固可以歸咎於長達三十六年的軍管戒嚴,歸因於歷代的盜寇強梁。但是,解嚴之後的今天及未來,是否有更進一步的作為?我們盡可將金門的前世交付給熱心的文史工作者作為研究的功課,但是,金門的現在及未來的經濟發展卻是我們每一位鄉親責無旁貸的切身議題!如何擺脫被「邊緣化」的危機?該不該大陸化?或是如何區域化與全球化中找尋出路?也就很自然的成為每一個金門鄉親所應該深入思考與關心的。 基於這樣的情感認同,我們不得不把金門未來的經濟發展從兩岸長期對抗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來,甚至,應該從如何整合金廈資源、台海兩岸資源以創造雙贏的角度來思考。我們深感未來政治不該再阻絕金廈的實體往來發展。看看連南北韓這樣的敵立情勢,也阻擋不了板門店鐵路的連通。何況目前的金門、廈門至少沒有這樣的敵對氛圍。雖然政治上臺澎金馬一體,可能讓我們縣府官員夾在兩岸間而顯得動則得咎或行政上多所窒礙。但說到金門經濟發展,任何一個不太笨的人都可以體會,金門不可能也不應該擺脫近在咫尺的廈門或福建這個主體。我們在看待兩岸或金門未來發展時,似乎應該有更高的策略意圖,應該努力從臺灣與大陸對立競合的現實中,尋找金門任何可能存在的微弱優勢,以便讓金門未來成為福建、甚至是中國發展的制高點。 金門的經濟發展應該借鑒大陸改革開放中幾大特區的發展經驗,其成長模式大體存在三大要素:政策、人才、資金。金門的發展似乎最迫切的就是需要穩定、寬鬆而且開放的政策。有了政策,才可以擺脫並扭轉戰地給人充滿風險的印象,今後不管是落實「離島建設條例」、爭取金門和平經貿特區化或是思考如何協助兩岸科技產業分工整合並引進外資以創造就業機會等,都不應停留在政策宣誓或競選政見階段,我們應該清醒的意識到,連臺灣都無法漠視於大陸這個強大經濟體,我們蕞爾小島又何能例外? 發展金門經濟自非易事,但凡綱舉目張,舉其大者易無非特區政策、金廈交通、人口優化、產業發展、行政效率等。 ●建設金廈大橋,擴大金門經濟腹地 金門在島內的交通網固然發達,甚至號稱公路網密度全球第一。但畢竟 侷限於一隅,金烈大橋雖可將大、小金門連通,但猶不能改變金門封閉及腹地狹小的問題。「金廈大橋」的規劃、興建實則刻不容緩,只有金廈連通,才能扭轉金門經濟發展的困境。如果,金門依然自成隔離之勢,即使大、小金門連成一體,對金門的發展幫助實屬不大。即便連阿扁總統競選政見提及的「建設金門為免稅觀光特區」的美意也得以實現,沒有金廈一體的助威,發展格局將極其有限。當然衡諸現況,金廈大橋尚有政治上所謂國家認同與安全的諸多考量,但這些發展蕃籬應該是現階段民意代表及地方官員要極力爭取克服的。當然,十年來地方鄉親期盼的金烈大橋工程預算已多達四十多億,一旦中央成全「金烈大橋」,則未來即使兩岸三通,將來「金廈大橋」的預算編列勢必困難重重、遷延多年。 最近這條被鄉親戲稱為「選舉浮橋」的金烈大橋在選舉前又露出了曙光。此事固然值得高興,但是,在金門這個微小的經濟區塊尚未顯露任何巨大經濟利益之前,所有的龐大建設經費皆需仰賴政府籌措財源。從發展金門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初期建橋的公共投資經費只能在「金烈大橋」與「金廈大橋」擇一而行,我想「金廈大橋」應該是更值得被優先選擇的,這樣的說法,也許讓小金門數千鄉親不以為然,但是,如果代之而建的金廈大橋選擇先從小金門與廈門間做起,我想對發展小金門應該更為直接有效。雖然如此會讓大小金之間繼續維持一段海上交通形式,但是,金廈大橋的優先連通,換得了金門發展的展略縱深,對整個金門的長遠意義更為重大,金門由於金廈連通而與廈門乃至閩南三角形成實體經濟區塊,對於小三通完全開放後,大小金門的水域分隔,正好為金廈之間的融合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時空緩衝,等到兩岸三通交流各項管理臻于成熟及百姓間的互信相處更為融洽,屆時,由於金門地理位置已經與閩三角形成戰略整合,一方面擴大了金門發展腹地,同時也解決了發展生產產業所需的勞動力與人才問題,延後金烈大橋的興建,雖然暫時讓小金門數千鄉親期待落空,但縣府卻可逐步跳脫觀光立縣格局,從而制定及規劃各項產業發展計劃,讓金門在兩岸經濟競合上,擺脫被邊緣化的危機。 我們今天應該瞭解,影響金門乃至國家安全的關鍵因素的正是金門經濟發展困境能否打破?而金廈大橋卻有可能是解開金門經濟發展之鎖的第一把鑰匙。建設金廈大橋的經費所需,除了編列公共工程預算外,也可以採兩岸分工,以國際招標、路權收費抵用投資的辦法,這在大陸許多省市的高速公路都被採用。一旦金門、廈門成為一體,金門的發展才能進一步加深並落實。相信金門地區絕大部份的百姓、民意代表都認同金、廈一體的想法,但是,金廈一體如果不排除交通上的問題,只圖發展金廈生活圈,結果自然是金門有限的資源逐步被廈門所稀釋,金門在生活上「廈門化」,但經濟上卻「去臺灣化」、也無法「大陸化」,那將會是一種懸在半空,更加使得金門加速「邊緣化」。從小三通實施至今,多半金門鄉親應該多已經前往過廈門,也有許多人在對岸投資置產,根據廈門相關報導:金門民眾至少已購買了廈門三千多戶房子,若以平均每戶台幣一百六十萬(約合人民幣四十萬)計,3000x1600000=4800000000,地區民眾已經在對岸投入近五十億台幣。平均攤在金門五萬人口上,無論男女老少,光是房產每人就已投入10萬台幣。這將使得今後金門人不再只是關心金門的發展,廈門的發展也將牽動本地父老鄉親的心。 (上)
-
《戰地金門史話》漁民的運用
那次船難,也是在運補之後,多位休假士官兵搭乘返航,但舢舨船體太小,風浪很大,浪花打到船上,人員坐在小船上,為避免浪花打濕衣服,結果全靠向一邊,舢舨因而翻覆,經風浪一打,大部分的人全被巨浪打昏了,船長鄭復安(溪邊人)因穿著雨衣雨褲,海水灌入其中,動作不靈而遇難,落水的軍人大都被救起,一人遭風浪捲走,數日後飄到大陸,屍體被大陸漁民送回。這次翻船事件是自我負責運補業務十多年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運補死亡事件。 船難發生之後,軍方卻不理不睬,黃平生先生回憶當時的情景說:「我陪家屬到運輸組洽談賠償事宜,但運輸組認為已依合約發給油料和租金,所以根本不理不睬。有關離島運補作業,由金防部運輸組自行訂定契約條文,內容大略規定每月運補次數及每次補貼之油料與租金,例如每月運補北碇幾次,每次發給油料六加侖,漁船租金一千二百元(後來最高調到一八○○元);其實契約的訂定是半命令式的,根本不容漁民有說不的權利。 運補離島的命令直接由金防部的運輸組下達到民防總隊部,總隊部再下到漁民中隊,漁民中隊即依上級命令規定當地的漁民○月○日運補○○離島,每次運補依契約所定之標準給予油料和租金。 所以出事後,運輸組認為漁民已拿油料和租金,於是推得一乾二靜。但家屬一再抗議,認為『我替公家運補,人都犧牲了,應該要有個代價。』甚至屢向司令官陳情,但軍方因未曾編列相關預算,所以根本沒有辦法補助,何況賠償也不是一、二萬就可以解決的,沒有數十萬、百萬以上似乎是解決不了事情。就家屬的立場來說,人都已經死亡,當然是愈多愈好,但軍方也有實際的困難,最後只以戰時因公死亡方式來處理,以幾萬元的慰問金了事。」 平心而論,政府處理此事實有欠公允,華航空難賠償金近千萬;白色恐怖事件賠償亦數百萬元,相較之下金門百姓的生命真的不值錢,大家拚死拚活為國家犧牲奉獻,換來的只有區區的數萬元,真是情何以堪!如果到現在仍未追補,本籍的中央民意代表似應站出來為死難者討回公道。 至於東碇的運補,早期由遠海漁船負責,稍後古崗漁船亦加入運補行列。東碇位於太平洋上,風浪非常強勁,這座小島沒有正式的碼頭,也可以說根本沒有碼頭,船長必須要很有經驗,提早下錨,否則常造成船體擦傷,甚至整艘船會被套住,漁船損壞公家又不負責修理,所以負責運補的船長時常抱怨不已。黃平生先生回憶說:「自衛總隊根據船長的建議,屢向運輸組建議,我為此事還親自搭運補船前往考察。這趟考察之旅,我還行文向上級報告,經過秘書長批准同意後,我才隨船前往。那次航程由料羅出發,去程順風大概只花了三個鐘頭,回來逆風需要三個半鐘頭,來回總共花費了六個半鐘頭。事後我根據實地考察結果做成報告,要求運輸組設法改善東碇的碼頭,不過迄無成效。」
-
太湖行記新詩
每當車行過太湖湖畔在時間允許時,我總會習慣性的停下車在湖畔的長椅上坐坐。許許多多的往事總在香菸的催情下記起,那些年少時的輕狂及回憶在不留意的時候又一一的浮上心頭,在腦海上演就像九mm無聲的電影一樣串連記一段段悲喜交織的戲劇。今天也是一樣的凝視著淡綠的湖面,一隻白鷺鷥突然的飛了起來;在我下車時關門聲響的時候。或許是我的唐突驚擾了牠片刻也因牠而令我想起那些太湖微醺的晨曦,多少的白鷺鷥來來去去如高職的莘莘學子一屆又一屆的替換著,而誰會記得這太湖的美,或許總在多年以後驀然回首時才驚艷她那一份恬靜。垂落湖面的柳樹旁今天格外的寂靜,彷彿聽得到自己心的跳聲。我看著白鷺鷥從水面飛起,飛到湖中間的涼亭上,牠佇立在涼亭的頂上,好像在凝視著我,或許真的是我打擾到牠,在這黃昏時刻牠背光的對著我,那孤單的身影映在湖面拉得好長好長,我想著此刻孤單不只是牠,還有一個無聊佇足看著牠的人,寂寞的該是我或著是牠我不得而知?風兒在湖面輕輕的劃過卻拂不去那身影,我會記得這一刻,但是再過幾年之後,我不敢肯定是不是還是會那麼的清晰。
-
金門的番仔樓──僑匯影響下的金門建築
當時在宗法嚴謹的傳統禮制下,洋樓的興建仍受到部份宗法的限制,譬如:高度不得超過比鄰宗祠的規定。所以在宗祠周遭鮮有洋樓建築,大抵尋得鄉里較邊緣的土地,興建既龐大氣派、視野又遼闊的建築群。小金門青岐有雙碉堡的番仔厝靠近洪氏宗祠,原本打算建番仔樓,終因整體宗法的觀念下取消念頭,僅在番仔厝山頭立面上塑一口西洋鐘,可惜一九四九年後遭駐軍拆毀。 自晚清到五四運動發生,新潮流的呼聲使民風諸多改變,洋樓更先進的表現出熱衷既民主又開放的新式風格。所以開國紀念幣及國徽的圖樣高懸壁飾四周,在外侮不斷又深感流寓外地,建築裝飾自然流露出華僑愛國愛家的胸襟情操。也在華僑毀家興學,啟迪民智的信念下,閩南興辦學校蔚為風氣。一九二九年金門基礎教育的公、私立小學就有二十八所,多數是華僑捐款興辦而成的,並定期或不定期提撥匯款,來支持學校活動經費。 地區由出版雜誌交寄僑居地,以報導鄉訊動態和宣傳政令來凝聚僑民的親情,現留存有資料可查的書籍有:顯影月刊、新村月刊、浯江月刊、塔峰月刊、古崗月刊、湖峰學生、人之初半月刊、浯濤月刊、東濱校刊::等等,這股文藝風潮也使金門地區的文采添加了許多的佳話。 處在動盪不安的年代,頻有賊匪(俗稱強摃)登陸金門擄人勒索的事件發生,華麗多金的洋樓自是歹徒覬覦下手的目標。水頭村印尼僑民黃廷宙(俗稱黑面宙仔)經商致富返鄉定居遇劫,幸賴機智佯裝傭人逃過盜匪綁架的命運,是當時頗為轟動的一件事情。也為島民性命安全帶來莫大的隱憂。 興建洋樓的地點不在自己的鄉間,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安全的問題。高坑人陳詩吟早年棄儒從商,往星馬經營進出口生意致富,一九三二年深感鄉里村小人稀,盜匪時而洗劫沙美村落,就遷居后浦,在魁閣旁營建一美輪美奐的新式洋樓安養天年。基於自衛保家的信念,全島遍設的碉樓(槍樓)有著防禦預警的功能,村落的保安皆相連繫,水頭村僑商洋樓特別多,該村的槍樓│「得月樓」居高臨下,每晚村子輪流持械警戒,是當時的金門島建築最高的防禦工事。洋樓自身備有完善的攻防系統,厚實的高牆阻絕外界的窺視,外門牆柱嵌有尖銳的碎玻璃防止攀越,邊牆四下的銃眼可環視各個角落的動靜。為了確保能長期防守,大門內大抵設有水井、儲藏間屯積糧食彈藥,宅門大者鐵門層層封鎖,一旦遭受攻擊,伏哨可依洋樓四處暗設的覘孔就射擊位置,能當場擊斃入侵的匪徒。 珠山小學於一九一三年成立,國軍曾借為幹訓班、核生化訓練基地,一九九三年收回改建珠山大飯店。 陳坑的陳景蘭洋樓建於一九二一年,當時,整個村莊的男丁幾乎都有受僱構工領薪的共同經驗,在國軍借為官兵休假中心使用時,所有到過金門服役的軍人對此洋樓應不陌生,只是當軍方交還民眾管理後,前簷樓板已倒塌,側間牆壁半倒半露底磚,完全不復宏偉舊觀。 馬來西亞的僑商在一九三一年回洋山建洋樓,入口門聯寫著:「樓建於茲敢曰巢樓得時,業成我手唯莫世守有人。」 古寧頭洋樓的西式山頭,堆塑著象徵福來的蝙蝠圖像,並採用中式的堂號寫下:「隴西衍派」四字,帶狀的壁面裝飾者依稀可辨的:BENIBIN. LUCKNESS字樣。國軍借住後樓頂,左右加建小型碉堡、哨亭。 一九三一年仲夏落成的碧山洋樓,正門帶狀橫額寫著:「UNION ISSTRENGTH」,旁邊楹聯寫著:「造丕基俾爾昌而熾,營新式有志事竟成。」兩側小圖用細泥堆砌成波濤中賣力搖櫓前進的華人,肯定道地的把屋主遠渡重洋的心路歷程全描繪清楚,俾使後世子孫知曉。現在前院的雞蛋花(村民稱番花)列為金門的珍貴老樹,年近八十的老嫗在這無人住管的庭前飼養雞鴨。 一九三六年的「睿友學校」,是新加坡僑商陳睿友發達後挪出部份遺產建此學校,並聘請廈門集美學校的老師來任教,山頭立面上的幼童人偶高舉司號,卯足了勁吹的響徹四方,好像在提醒著學童快快上學,努力趁年少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均已獨立建國,而中國卻因內戰的發生,轉向沿海省份徵調民兵,金門各界不堪當時超額徵召的浮報現象侵擾,紛紛走避他鄉或直接返回僑居地定居,自是僑匯時續時斷,洋樓都由村里的鄉親託管,直至國軍轉進金門後,幾乎借住了全部的洋樓,時局不靖,洋樓的興建到此走上了終點。 金門現存的洋樓群(包括番仔厝、碉堡、學校等)有百餘處,在保存狀況不佳的情形下,早晚會化為歷史的塵土。珍惜地方文化資產,不能因年代無法列為古蹟而任其荒殆,與其大肆在金門各地興建大型新式觀光建築體,勉強擠出舊式建築風貌的皮毛,不如依現有之洋樓,規劃成為新的文化駐點。 這些歷史的過橋,不僅引領著人文、建築的體系。住在金門三代以上的人家,大都有遠走他鄉的僑親,民國初年到民國三十八年間殘存的洋樓,冷凍著一部空間、時間的立體史實,如果失去了這些建築,我們將無法向子孫敘述著百年來當地居民遠赴重洋、慘澹經營的完整過程,也無知的讓歷史隧道在我們手中消失。
-
《地方傳說》與「十八」有關的藏寶傳奇
4、東崗十八石礐 「東崗」之得名,乃因位於烈嶼青岐東側的小丘阜,其旁為小漁港,亦稱為東崗(港),昔楊厝、青岐等等村莊的漁民由此出海捕魚,這裡也有藏寶的傳聞,個人曾採訪多位耆老,皆表示有「東崗十八石礐」之故事,然細節不詳。 烈中教師楊宏龍︿東崗石窟的傳說﹀一文云:「據傳東崗有十八石窟,每一窟均藏有白銀,曾經有一東林農民,天色未明即前往東崗的田裡犁田,竟撿到數塊白銀,農人原不以為意,誰知白銀存於家中,不久竟增為一斗的量,農民又驚又喜,原來農人所撿的白銀中,有一塊為母銀,此銀會召喚其他的子銀來歸,因此才會暴增這麼多。」,此則傳說十分有趣,顯見民間文學中人民的想像力極為豊富,可以自在的馳騁在寬廣無垠的天際間。(洪葉羨女士報導) 5、東坑十八石礐 烈嶼東坑村後的山丘名叫「紅山」,山上也有藏寶十八石礐的故事。 烈嶼二處藏寶的故事皆未提及藏寶人物、事蹟與時間,呂光在先生認為,東坑十八石礐傳說的動機,或許是根源於祖先對後人的勉勵和期望,即只要努力開墾紅山山坡地,總有一天會發現寶藏。東崗十八石礐的故事中,農人天末亮便上山耕地,故撿到白銀,當中還有一塊會召喚子銀來歸的母銀呢?二故事之內涵似不謀而合。(呂允在︽烈嶼歲月憶往.典藏東坑︾) 6、楊康十八石礐 金門城門牌一六四號後側的小地名叫「楊康」,相傳因往昔有一位叫「楊康」的富人住在此地,曾將金銀財寶密藏於十八個石礐內,以防被偷。 某年,有一陳姓農民在犁田時,無意間犁到石礐上方的石條,農人十分好奇,將石條移開,發現石礐裝滿了銀錠,飛快奔跑回家拿挑運工具,兄弟三人隨即再回到石礐處,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石礐竟空無一物,兄弟三人既錯愕又懊惱,久久說不出話來。(邵來猛、邱榮宙先生報導) 7、洪旭十八石礐 洪旭,洪門港(今後豊港)人,明永曆封為忠振伯,追隨鄭成功父子二人,盡效忠悃,始終不貳,為明鄭股肱之臣。 洪旭之父名公掄(字廷揚、號鼎銘),聚妻黃氏,側室劉氏,計生三子,公掄以功授守備,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征海南島黎族之役壯烈犧牲,劉氏年方二十八,與嫡黃氏撫育三子成立,商販巨富,︽金門志︾為劉氏立傳,列為節孝人物。 洪旭家族本就販海經商致富,而洪旭於明鄭時又受封為忠振伯,曾任兵官、戶官,故相傳洪旭之富與王侯相埒,特在洪門港渡頭一帶挖掘十八石礐來貯藏大量的金銀財寶,後來洪旭隨鄭經東渡台灣,兵馬倥傯下,來不及將所藏財寶帶走,但洪旭並未告之真正的藏寶地,僅留下一句耐人尋味的謎語「大水淹不著,小水淹三尺」,近四百年來無人能解。 傳言,某年有船泊於洪門港,船夫無意間發現其中一石礐,連夜取走礐中的金銀,尚餘的十七石礐財寶留給天下有緣人。(參考:︽金門志︾、︽金門先賢錄︾) 二、其他地方的藏寶傳奇: 1、長石十八塚,內儲金銀十八桶。 此則傳說中用了二個十八,「十八塚」與「十八桶」,塚與桶之押韻一樣,唸起來順口,有助於故事的傳佈。講述的是王莽篡漢時期,有個農民名叫「長石」的故事。 相傳王莽追趕劉秀時,長石正在耕田,劉秀向他求救,長石叫劉秀仰臥犁溝中,再將土塊蓋在劉秀身上,並牽騾馬站在上面以掩飾,王莽的追兵逮不到劉秀,便怒殺長石。 屆劉秀即帝位後,特親來厚葬長石,並設疑塚十七處,以防被盜墓,而傳下了此則故事,墓位於河南密縣城西十五里處。(轉述自朱介凡︽中國諺語裡的歷史傳說︾,頁四十一。) 2、同安岳口九車十八驢駝: 同安縣南門外岳口村,有一處叫「九車十八驢駝」的地方,此地名的背後記載一段悲壯的歷史。 據云:南宋末年,元兵進逼,皇姑帶著家將兵丁,及「九車十八驢駝」的金銀財寶南下勤王,當他們停駐於同安南門外岳口村的東岳廟石路頂時,獲知同安城已被元兵佔領,帝昺在廣東崖山跳海自盡,皇姑十分悲痛,決心殉國以盡忠節,為恐財寶被元兵所得,遂下令連夜將財寶深埋地下,之後投井自盡。 正副將萌生歹念,皆想獨吞這批寶藏,於是商量好在酒菜中下毒,毐死了眾兵丁,在各懷鬼胎下,二人又分別在各自所準備的酒菜中下毒,結果雙雙中毒而死,連來啄食的鳥也遭殃。據說當晚雷雨交加,山崩地裂,形成一片土丘,此後當地人遂稱此地為「九車十八驢駝」。(轉述自陳樹碩︿九車十八驢駝﹀︽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同安縣分卷︾,頁八十一至八十二。)
-
《芸窗晨語》赴台第一回
金門日報斗大的頭條新聞報導:金門機場飛安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飛機降落的能見度降低至××公尺。科技的進步,各種快速交通工具的發明,使得過去有若天涯海角的地球,如今已成了咫尺天涯的「地球村」。每天頻繁降落於金門機場的飛機航班,已使過去閉塞的金門死島,變成了今日活泉湧現的活島,這不能不歸功於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網。 讀小學時,除了學校外,活動的生活圈就是那方圓不過一里多的村子。偶爾搭車赴一趟金城,那都讓人興奮得不能好好的吃一頓飯。上了國中,最神氣的莫過於能自個兒騎輛破腳踏車或搭公車到金城去,那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國中畢業後,在老媽的恩准之下,和同村的麗羨,還有學校裡一大票的同學赴台。以咱們家那窮困的景況,老媽是如何辦到的,直至現在我仍摸不清原因。猶記得那天午后,要赴台的同學在學校集合後,軍用的卡車把我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大人」載往新頭碼頭。那一夜就在烏漆抹黑的海邊守候了如一世紀之久,直到哈欠連連,才帶著睏意入船。大夥被帶上船時,我尾隨著隊伍直入船艙,左彎右拐的,最後隊伍竟在餐廳裡停滯不前,正在納悶之時,從同伴那兒傳來的小道消息,原來我們的露宿地點就是太武輪裡的餐廳。 第一回搭船,啥米碗糕都不知曉,只記得那趟好久好久的搖啊搖之旅,有些同學趴在餐廳的桌上動彈不得。我坐在椅上,望著來來回回用餐的船上水手,大口大口嚼著他們的餐點,而我竟是一籌莫展,只覺得這趟搖啊搖之旅,竟是如此的漫長。好不容易捱過那渡分如年的時刻,船搖過了黑水溝;好不容易看到了高雄那燈如繁星的港口;好不容易用那僅剩的一絲力氣,把行李拖下船,離開那令人欲嘔的船艙;好不容易一夥人在熱心的學長引導下,在高雄車站搭上了往台北的平快火車;更好不容易在擁擠的車廂裡搶到了兩個座位。我和麗羨就這樣死守著那兩個座位,一刻也不敢稍離。即使在船上時早已有的尿意,也不敢起身如廁,怕座位被站在走道上虎視眈眈的其他旅客給佔了。第一次對台灣夜的印象是那鐵路沿線整晚不熄的路燈。還有那火車靠站停歇時,繚繞在火車站裡「便當」的叫賣餘音。還有那服務生右手提大水壺,熟練的用左手掀起茶杯蓋加水的美妙動作,::::::。 直至天露微白,火車終於在台北靠站了,老姊和她的同學在車站把我們接到了師大附近的浦城街,開啟了我第一次踏上台灣的新鮮之旅。這一次吃到台灣那有點黏黏的白稀飯,簡直愛不釋口,每天早上往早餐店吃早餐,和麗羨兩人各吃了一碗黏黏的稀飯後,還欲罷不能,但想再吃第二碗,卻乏勇氣叫老板再添,所以常成了我們兩人互相推託的責任。第一次看到那削好的蓮霧澆上蜂蜜的可口樣,可惜在自小被教育不可隨便拿人家東西的約束下,竟眼睜睜的做了一件違心的事,錯失了一次大快朵頤的機會。第一次在熱鬧的夜市裡,吃到了那涼沁又新鮮多樣的蜜豆冰,直至現在仍令人懷念。 在台灣閒晃了近兩個月,同學們一個一個的歸鄉了,就剩我一個了。直至快開學了,在無計可施之下,也在老姊的耳提面命、面授機宜之下,我自個兒單挑從台北踏上返鄉的路程。猶記得那也是一個夜晚,二哥和老姊把我送到台北車站後,在車廂裡陪了我好一陣子,直到火車要開時,他們才跳下火車。我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把沈甸甸的行李夾在兩腳間,裡邊除了一些換洗衣服外,就是當初赴台最大的藉口,考女師專用的國中教科書。同座的是一個穿著膝蓋破好幾個洞牛仔褲,樣子有點像讀大學的男生,好意的問我,需不需要他幫忙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我除了搖頭外,還是搖頭。一路上,不管他問什麼,我的唯一回答就是搖頭。 回家的路只有孤單的一個人,沒有了麗羨陪伴,我格外的謹慎與小心。車到高雄車站,我自個兒叫了計程車到金門同鄉會。在同鄉會時,那顆七上八下的心才稍獲得安定。在那兒終於見著了同鄉人,那份異地逢同鄉的悸動,我想沒有離鄉背井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在同鄉會裡,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了綁著兩條辮子的翁明璇老師。當初並不知道她是何許人,直到高中開學了,才知道她還是我們班的體育老師,後來她連教了我們好幾年的體育課,學校裡遇有大型的大會舞,也是她教的。幾年後,再聽到翁老師時,誰知竟是落得那樣令人不勝唏噓的下場。有時想,人生真是無常,世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無常」。 以前在台灣讀書時,常以搭船搖過台灣海峽為苦,總夢想著有一天能在金門吃早餐,到台灣吃午餐,如今這夢已不再是天方夜譚。現在台金有了鐵鳥來往,去趟台灣真有如搭自家門前的交通車那樣的方便。但現在的我,年雖已過不惑,再到台灣,竟然不敢自個兒搭計程車。回想十五、六歲荳蔻年華時,自個兒在異地搭計程車的往事,真不知那時是從哪兒借來的膽?心中不覺不寒而慄起來,身子也漸漸的冷了起來:::::。
-
《戰地金門史話》漁民的運用
至於蚵民的管理方面,黃平生先生回憶說:「蚵民出海採蚵,必須有蚵民證才能出海,蚵民證三年一換,名冊格式由民防總隊訂定,再下達給鄉鎮公所,再轉到村里公所;有漁、蚵民的村公所依格式繕造名冊二份,一份陳送鄉鎮公所,再轉總隊部做為製作蚵民證之用;另一份名冊送給崗哨,名冊上貼有照片,以備蚵民出海時,核對證件之用。蚵民證核發後,蚵民憑證出海,哨兵核對名冊無誤後,准其出海。民國七十多年以後(正確時間待查),因發生很多事故,幾經檢討後規定蚵民出海必須戴帽,帽樣形式由總隊部統一設計。出海採蚵時,蚵民依規定必須戴帽,方便港哨哨兵辨識,以防中共諜報人員冒充混進。如果近海發現有未戴帽,或雖戴帽,但帽樣格式與規定不同者,哨兵可以很輕易發現。」 三○、漁民的運用 漁民(船)運用方面,可分為離島運補、軍勤支援、特定任務三方面來說明。離島運補任務方面:漁船運補主要在協助軍方對鄰近離島實施物資運補,調派地區五至二十噸機動漁船擔任該項任務,而以接近離島的漁港漁船為主,例如小金門漁船負責大膽、二膽、虎嶼、獅嶼等地的運補,復國墩漁民負責北碇運補,古崗的漁民負責東碇運補,青嶼的漁民負責草嶼的運補。 運補的方式由軍方和漁民簽訂合約進行,有全天的有半日的,全天的待遇較佳,半日運補的船伕皆自營他業,當時主管運補業務的楊世英先生回憶說:「九宮漁船對大、二膽的運補,船伕係全日作業,軍方以上等兵的待遇聘請十五名漁民,又用大、小金門之間渡輪船票及貨運收入補助,待遇與軍公人員相近。復興嶼、猛虎嶼的運補,軍方以十六名上等兵待遇雇用船伕,分四組輪流,多在上午運補完畢。對獅嶼運補的船伕是九名上等兵待遇,分二組輪流,亦多在上午運補。草嶼的運補方式是軍方以五位上等兵的待遇來給付薪水,亦多在上午運補完畢,但運補的船伕多達四十人,分八組輪流擔任,因待遇低,所以他們極力爭取,最後由縣政府補助五名工友(每名四大眷口)。其他地區的運補則臨時征調漁船漁民參與,並以輪流的方式征集,軍方只付給油料和少許的津貼。」 復國墩也是防區十大重要漁港之一,這裡的漁船只有五噸級的漁船,漁民負責運補北碇。一般來說是三天運補一次,一個月大約運補十次,主要運補的東西有蔬菜和一般日常用品。但在民國七十四年卻發生了一次意外,那次船難造成多人傷亡,當時承辦該項業務的黃平生先生回憶說:「北碇島沒有現代化的碼頭,沿岸布滿礁石,船隻不好靠岸,所以運補船必須拖帶小舢舨,先將貨物接駁到小舢舨,再用人力划槳靠岸,岸上則由部隊派士兵到碼頭接貨。按規定當時採取人貨分載,運補船是不能載運人員的,人員往返大金門都是由海軍派遣小艇接送,而且是從料羅進出。但離島的駐軍,或因返台休假趕搭船班,或因臨時有事急往大金門洽公,常私下拜託船夫順便帶人,船夫常因熟識不便拒絕,偶而會順載他們一程。結果在民國七十四年卻發生了一次意外,造成多人傷亡。
-
回首編輯路
在那紛紛擾擾的人間四月天,我離開了所謂「錢不少、事多、離家近」的出版事業,回歸真實的家庭生活。朋友間相互打趣:「一向在工作中活躍的我,肯定無法甘於平凡的家居歲月,不出三個月,必定重出江湖。」 其實在下定決心離職的剎那,連我自己也沒有太大的把握,處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願意灑脫地放棄優渥的就業環境,的確需要點傻勁與孤注一執的勇氣。只是人們總習慣相信眼見為真的世界,親友在知悉我離職後,總懷抱一份惋惜的心情說道:「哎喲!你們公司福利那麼好!出國補助、年終獎金、考核獎金、加班費樣樣都有,這麼好的待遇哪裡找呀?更何況妳已晉升為資深員工,幹嘛如此想不開,說走就走啊?」 表面看來,我似乎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但每樣工作都有其不為人知的辛酸,大家可曾想過:身為編輯的我們,為了配合作者的開會時間,為了書籍能如期送審並順利取得執照,得犧牲多少個好夢的夜晚、與親友歡聚的快樂假期,沒日沒夜埋首於文字堆中。加上長期在封閉的冷氣房面對電腦作業,許多時下流行的文明病如:因壓力造成的身心憂鬱、肌肉與筋骨酸痛、眼睛過度疲勞等症狀,已逐漸耗損我們對工作的熱情與戰鬥力。尤其在編輯的過程中,遇到配合度不佳的作者及插畫家拖稿,而嚴重影響工作進度時,我們還是得面帶微笑、壓抑不耐的情緒,以溫和謙遜的態度,再三勸說、努力保持聯繫再聯繫。 另外說到「行銷作戰時期」,我想應該是編輯人心中最大的痛吧!為了滿足實務工作者的教學需求,為了公司的營運業績,我們得戰戰兢兢、戒慎恐懼地配合行銷策略,全省走透透地參加「教材與產品說明會」;還得在有限的時間內,極盡腦汁構思、製作出許多精美實用而富特色的教具與配套資源,當然也因為這般鐵的訓練,讓編輯同仁個個練就了一手企畫及產品開發的好功夫。 此外,編輯還有一項最大的挑戰,就是得面對林林總總的著作權課題,我們必須學習塑造自己,成為合宜的談判高手;還得努力研究「著作權法」,避免產生侵權的糾紛。而在處理版權的過程中,常會遇著棘手的個案,有的著作人獅子大開口、漫天喊價,無視於法令規約;有的單位仗勢自己清高,不願與任何所謂的營利機構掛勾,因而拒絕授權,其間的滋味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正因為有這樣的工作際遇,現在的我每當接觸到圖照豐富、史料完備的書籍時,都會有種肅然起敬之感,可以想見該出版單位當初必須付出多大的心力與代價,才能讓讀者看到這麼美好的作品。 離開責任繁重的工作環境已一段時日,現在的我,自在地悠游於文字工作者SOHO族行列中。除了認真享受與家人、朋友歡聚的喜悅,努力於柴、米、油、鹽的生活中求生存之外,在行有餘力的日子裡,我會承接以前同事傳來的愛心外稿,並開始嘗試寫作投稿,賺取微薄的零用錢,卻擁有知足的快樂。朋友問我:「重回工作崗位有沒有時間表?」我給不出肯定的答案,或許就等心甘情願再被工作束縛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