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夜空下最美的 一顆星座
在一顆星星的失明夜空 我們掩面問天。還有多少的鄉愁 可以癒合乾涸夢境 旁邊置放 剛喝完的空酒瓶 九月秋聲和黑暗 章節幢幢流伏 我們聊著凹凹凸凸的從前和現在 一碗地瓜湯和吃剩下的高坑牛肉情節 夾雜著許多我們複雜的心緒 翻閱 這裡是今生前世生成平凡的一座島嶼 這裡是曾經有烽火 和許多人生際遇故事 的場景 這裡的左邊依然是木麻黃的搖曳吐納 這裡前面有小狗。有輝煌的夜和高粱稈 這些辛苦的日常。記載了生命的高聳 我們稀鬆的談論 島嶼的明天和將來的雨季 直到一隻啄木鳥吞沒了所有的夜和荒蕪的語言 直到我們繼續在故鄉角落侃侃而談 親愛的金門。你是夜空下最美的一顆星座
-
好客家族
春天是金門起霧的季節,計畫了半年的好客家族大會合,卻在時間快到的前兩天,離島金門開始起霧,我只好趕快加訂前一天的機位,以防萬一,霧濛濛的金門,其實很美,很多人拍出了霧中的太武山、麥田、櫻花,只要不搭機就有好心情欣賞,迷霧朦朧的美麗金門。 打電話到氣象局問,還好獲悉週日吹北風,週一應該不會起霧,記得小時候常聽母親說:南風天,衣服不會乾。回來金門後,問了姐姐,怎麼分辨南風天,姐姐的回答很妙,她說:霧往妳臉上吹,就是吹南風。我笑著說:那要看妳面對的方向吧。現在住在水頭,很容易分辨南風天,起霧的時候,細細的水霧一陣陣往古厝的院子落下,花臺上的花葉,沾滿水珠,雖然不是雨、但桌布還是會濕,走到門口,車窗玻璃已經是可以用抹布擦車,我急忙眺望遠方,如果看不到水頭的指標茅山塔,我就知道霧濃,飛機不飛了。 今年的3月23日,協會滿三年的大會,預計在澎湖召開,好客是觀光局評鑑的民宿標章,2011年開始推出到現在全台灣有一千多家,協會包含來自14縣市的好客民宿,採菁英制所以只有80多家,從松山、台中、台南、高雄機場出發,這次的大會也要改選理監事,三年前成立的協會,來自金門的有8家民宿,大家彼此互相學習,各縣市民宿的不同經營模式。 民宿開始發證照近20年來,已經蓬勃發展,從最初的果園轉型,農場改為觀光民宿開始,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多元的平台,各種類型的民宿分佈在台灣的每個角落,是旅者接觸在地文化的窗口,像是金門古厝民宿、澎湖蓋在海邊的候鳥潮間帶、苗栗山景的普羅旺斯、觀賞楓紅的楓葉地圖、接待寵物的逗號、森林中不破壞任何一棵樹的樹也,所以房間或浴室中常常有棵樹,日月潭得到環保標章的散步雲,台南歷史街區的書屋艸祭民宿,就睡在書櫃中間,隨便你愛看多少書,墾丁仰望星空包整棟的海境、台東綠地中包整棟的平凡平房,我去住的時候差點想搬去台東,被那裡的藍天白雲與寧靜感動著,花蓮手作咖啡與染布的喜歡農莊,早餐是在地天然食材,自己養雞的有機蛋,各種型態的民宿都有一位充滿理想與才華的主人,在自己的角落努力深耕,我想這也是民宿感動旅人的地方。 我從金門飛松山,與北部的會員一起飛澎湖,可惜因為小三通關閉,金門澎湖的直飛班機也關閉航線,抵達澎湖受到熱情的接待,這個季節澎湖的風還是很大,跟澎湖的候鳥潮間帶主人聊到,她們一年只做半年,暑假她們忙到不想理我們,但九月起風後,反而金門旅客變多,我跟她開玩笑說真希望澎湖七月就起風,客人就會來我們金門,同樣是離島來的馬祖舒漫活,比我還怕起霧,瑞芳說馬祖這幾年的藍眼淚有帶來比較多的旅者入住,但是冬天也是她到台灣各民宿參訪的季節,我們都會這樣在淡旺季中,調配著自己的生活方式。 細雨紛飛中降落松山,霧居然比金門還濃,已經有十幾位會員在機場,準備出發去澎湖,好客家族只要聚在一起,開心的心情比做民宿還嗨,我們在一起就像一間大公司的員工旅遊,而且都自動自發,沒有老闆買單,因為人人都是老闆,像一個超級大的家族,很多民宿第二代長大也都一起幫忙經營,再加上他們的可愛小孩,真是一個大家庭,這也是我們充電的寶貴時間。 這次我被安排住在候鳥潮間帶民宿,民宿主人美滿已經是我的好姐妹,在協會三年來,我愈來愈喜歡她的個性,總是像大姐一樣無私的付出,位於澎湖白沙鄉的候鳥,民宿前面就是寬廣的潮間帶,春天的季節退潮時,濕地上有滿滿的海帶,她說2月海帶比較嫩的時候會採收,海中還有丁香魚、貝類,座北朝南的主屋,擋住了北風,剛好形成一個阻風灣,樓中樓的房屋,有整片斜玻璃面海,午后躺在床上,溫暖的春陽照進房間,全身毛細孔微開,身體軟綿綿的帶來睡意,我貪婪的睡著了。 醒來時,面對著寧靜的海景與霞光,聽著浪濤拍打在海邊的小艇,時光滯留,我忘了身在何處,眷戀著此刻的安逸,如果你不曾擁有如此寧靜的時光,你將不會知道平常有多麼匆忙,也不會懂得自然的美妙,去年美滿將民宿重新修整,浴室與地板更見舒適,光線與視野令人極度眷戀與放鬆。 晚會是整個會議的高潮,籌備小組半年前開始規劃,由候鳥潮間帶的美滿和普羅旺斯的淑玲主持,還有台東平凡平房的第二代玲慧,用她年輕人的主持風格,一起展現,高潮迭起。各民宿主人展現才藝,有吹薩克斯風、扮演流浪到淡水、阿吉仔,一面配合著抽獎高潮,來自各縣市的特產都成了最好的禮物,讓我驚豔的有台南的鄭成功啤酒,一定要成功,有原味和荔枝風味、有嘉義的好茶、沖茶器,我們也提供金門高粱酒摸彩,人人都想抽到手工棉被,玲慧說裡面有我年輕的汗水,請好好蓋它,原來她平常也幫阿嬤打手工棉被,當然還有縣長獎、議長、立委等等貴賓的獎,觀光局湯組長也盛情蒞臨,給予多方肯定,整個晚會讓我們心連心,團結在一起,經過去年的疫情,我們更緊密的分享,協會是一個友誼與知識分享的平台,我們不孤單。 協會成員有許多從來都不喜歡參加任何協會的優秀人才,卻在好客協會裡破了例,並且特別的付出,打破了他們對社團的既有觀感,我本來也以為自己經營民宿十六年了,應該也算是經驗豐富,卻在協會裡愈來愈謙卑,虛心的學習,尤其看到我的孩子跟協會的年輕人們在一起的歡樂氣氛,真心感恩這樣的協會,讓父母與孩子可以一起工作並一起成長,這真的讓人始料未及,經營民宿不只是在住客率的漩渦中迴旋,更重要的是經營自己的人生。 澎湖的10家好客家族,展現了熱情與活力,端出了最好的海鮮餐,尤其龍蝦上桌,還安排年輕成員們走秀上菜,製造晚會高潮,這幾天的生魚片、蝦、小捲、海膽,讓成員們一直說,明年還要在澎湖舉辦,為了展現活力,我們還在澎湖大菓葉玄武岩跳三角舞,大家穿同一款的飛行夾克,展現好客活力,很多遊客以為我們是快閃活動,開心的拍照,從空拍中看到了大家的熱情,這支團隊經過三年已經茁壯。 回程的路上,我看著成員們在群組分享的影片與照片,心裡想著,真該多多邀集金門的好客民宿加入,多多學習不同縣市的民宿經營模式,雖然入會費比較高,但其實學習是要自己發自內心的動力,如果以學費來看,有室內室外課,真的很精彩,每個縣市都有不同的優點與盲點,學習是可以提早克服自己的民宿經營瓶頸,民宿是很奇特的人的行業,民宿主人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真心希望金門的民宿主人有更多人加入好客家族。
-
回眸
欲走還留的,回眸 穿過鬱藍 空氣,以瀲灩的魅惑 勾引悄然綻放的羞怯 在透明的嫣然中 放歌…… 這秋,迷失了出口 過橋,又遺忘在 記憶的汪洋 心,在奔馳的激情中 望向,長巷盡處 在倦了的風塵中探尋 記憶的角落 心說,累了。 蒲公英的飛絮 就隨風飛了 釀著開春的萌芽 犁滿下一季,清麗飛颺 你,卻是 從前的夢了…… 是否,再遇見那 曾經的,無悔青春 溫柔在純純的 深。情。中。 (稿費轉贈金門家扶中心)
-
多桑
父親節前夕,一夜豪雨,聽著稀哩嘩啦的雨聲,想起62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近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水災。那一夜連續不停傾盆而下的暴雨,讓人直覺得心慌,一寸一寸上升的水位,很快就淹過眠床,從四面八方湧入的雨水,讓整個村莊泡在大水中。看著瘦弱的父親在深及腰間的滾滾洪流中,一趟又一趟辛苦來回,把家人一個個送到地勢較高的林家─當我被抱在多桑濕冷的懷中時,第一次感受父親的勇敢偉大! 豪雨不停山洪爆發,門前的小路變成河溝,湍急的流水、載沉載浮的鍋碗瓢盆、家禽、傢具,鄰居出生不久的小牛也變成漂流物,我們一家人安身立命的土埆厝,經不起洪水沖刷變成一堆爛泥巴。那晚中南部地區無論山區或平原無一倖免,全部遭受洪水肆虐,很多人在屋頂上過夜,更多人無家可歸。 大水退去,區公所送來白米便當,不識人間愁滋味的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當時白米飯是極品),忘記洪水的可怕,忘記大人的愁眉苦臉,忘記無家可歸的哀愁,一個個眉開眼笑,捧著便當頻頻點頭說:「足好食」。 水災過後,一家大小在捉襟見肘中,合力重整殘破的家園,貧賤夫妻百事哀,母親操勞依舊,父親舊疾復發,隔年六月,年僅四十四歲的多桑,悄悄地走了,一句話也沒交代就離開。 小時候看過父親的照片,高高的個子,鮮明的五官中似乎隱藏著一股憂鬱。說真的,我比較喜歡相片中的父親,每當回憶時,總是想到那張照片,其實我熟悉的多桑不是那個樣子,粗布舊衣、瘦骨嶙峋,除了那雙憂鬱的眼神,找不到相片中的影子。 母親說照那張相時,我還沒有出生。相片呢?八七水災房子倒了,家裡的東西不是被大水沖走就是埋在地底下。媽媽接著自言自語:他是個有民族意識、熱愛民主自由的人,在「製糖會社」上班,瞭解蔗農的辛苦,不捨台灣人遭殖民政府剝削,為舉旗抗議的蔗農同胞仗義執言……一場牢獄之災翻轉他的人生。 記憶中父親臥病的日子比工作的時候多,母親說都是「臭狗仔」惹的禍! 回想父親在世的日子,偶爾會用腳踏車載我們去兜風,拿著彩筆教我們學畫畫,但更多的記憶是坐在客廳一隅,有時默默沈思,有時輕輕咳嗽,有時寂寞地望著孩子們跟母親七嘴八舌。直到在市場做完一天的生意,躺在長椅上略做休息時,猝然心臟病發而過世!據同在市場做生意的叔叔們說,臨終前他平靜如常,一點都沒有掙扎和痛苦,只有在合上眼睛,嚥下最後一口氣時,從眼角緩緩淌下一滴淚。 喔!多桑,此刻您魂歸何處?倘若死能復生,倘若時間能夠倒流,我會掙脫所有的束縛,盡情地擁抱您,讓我的熱情溫暖您寂寞的心,用熱淚澆灌您憂鬱的心田。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不能夠倒流,人死不可能復生,我只能在祭拜您的時候輕聲地說:多桑,今生緣份太淺,如果真有來生,我們再續父女緣。
-
捕捉瞬間的感動
那天,我們一改平常的冷水坑路線,改走小油坑到七星山主峰和東峰,走到小油坑遊客中心時,看到了滿山的氤氳裊裊,硫磺的氣味撲鼻而來,以及冒著泡泡的泥泉,一種曠野豪情的感覺油然而生。 此時,先生朝我迎面走來,我隨手拿起了新手機,就對著他做即時的攝影,也許是朝夕相處,相識三十年來,不覺得彼此有什麼改變,但是鏡頭下的男主角風采翩翩,著實令我眼睛為之一亮。 他帶著一頂帥氣的迷彩棒球帽,脖子圍著自然垂墜的領巾,身體自然的擺動,對著我比了勝利的手勢,最後一刻,他恣意地摘下了口罩,雖然只有短短的兩秒鐘,著實的被這位帥氣的男子吸引了。 用鏡頭捕捉瞬間的感動,那怕只是兩秒鐘,都會成為難忘的回憶,記憶中數張經典照片都出自同一個女子之手,從女友到太太,愛人的視角,就是無可取代。
-
中山林散步
近來(2018年3月)與老伴,幾乎每天總會到中山林轉轉,好像已成為習慣了。常循著步道,以一份悠閒的心情散步,快走慢步皆隨心所欲,東張西望的任你看個夠,舒暢和自在得多了。與自然的貼近,猶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領略到散步的樂趣。 這裡擁有完整的自行車道與平坦的步道,終年常綠的行道樹,築起最美的綠廊;讓騎單車的遊客輕鬆地順著自行車道的路線指標騎行,無障礙的暢遊其間,既有益身心,沒噪音又環保,不亦樂乎。 在乳山故壘處突然響起警報聲,想必遊人闖入虛擬實境的陣地,體驗戰地那股劍拔弩張的遊戲。其後的木棉,是金門的縣花,那挺勁的雄姿,花色有如戰士的鮮血染成,花開時,熱情奔騰,洋溢英雄的豪情俠氣;輝映陳列在廣場的C119運輸機、F104戰鬥機、野戰砲、戰車,相得益彰,(曾經)引來陸客們的腳步佇足,讓這裡成了最熱門的拍照景點,全都拍照拍得好開心;但當遊人興盡走光,頓成一片靜寂,一點足音也聽不到了。向前行,經國紀念館旁,梅花一枝獨秀綻放的仙姿,在藍天下粉牆前,生動而充滿詩的韻味。其旁一株似圓柏的千頭木麻黃,濃密的枝葉,柔軟細膩,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觸摸。館中陳列經國先生生前事蹟照片、珍貴文物,供人瞻仰;在欣賞大自然景色之餘,能了解歷史變遷,領略人世滄桑,豈不更多興味麼!館前,松柏傲然挺立,擎著一身墨綠抗拒嚴冬的肆虐,在蒼茫的天地之間,生氣勃勃,樹立出一種生命的傲骨來,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行至大道中央,見頭戴鋼盔、身穿軍服的經國先生正在壘石上歇腳;您正如背面手書,「親切、自然」體現民意,深植人心,為親民的典範,讓人很想接近;您的「犧牲、奉獻」,赴湯蹈火,不畏強勢,締造台灣經濟的起飛;您的恢宏大度,正是自由民主的推手;您的恩澤也深受金門百姓愛戴。此地有幸得您的加持,中山林更樸實而靈動了。不遠處,有一株為您在民國73年植樹節手植的龍柏,恰似虯龍般夭矯直上,蒼翠中帶著朝氣,挺拔裡透著活力;有了綠,就有了生機,一股樹香隨清風徐徐撲鼻,頓覺心清神爽,又讓人體會「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真意。 旁有整整齊齊、密密麻麻地聳立著兩排蔚為壯觀的南洋杉,不似往常的氣派與風采,乃受強颱鞭撻而瘦身了;但依然屹立高聳,在蒼穹下,獨顯傲岸,巍然不可攀,讓周遭群樹仰望而無法企及。 中山林原為過往地區軍民共同努力的綠化成果,但68萬株密集、純松林化的造林方式,要求純粹與劃一,無異於毀滅某一物種自身,遭致松材線蟲侵害,以及易生森林大火的隱憂;在莫蘭蒂強颱摧殘下,造成林木嚴重的折損,迄今恐不及半了。還見不少松樹雖歷盡烈焰般的磨難,褪了一身綠袍,展現了它生命耗盡時分的壯美、肅穆,對生命的渴望與留戀;既使枯了,不像別的樹木就倒下來,也許時機來臨,便又青綠起來。大自然裡,萬物相生相剋、同生共榮;不同的樹種唯有集結、混生在一起,才能生機蓬勃,旺盛蔥蘢;生態環境裡每一瞬間都在新陳代謝,腐爛與新生,繁茂與枯萎,重生與回歸的生態平衡,都在這生命的大舞台演替。儘管適者生存的規律無情,但生命現象告訴你:生命就是拚搏,為著嚮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一個勁地拚命向上長,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那不屈不撓的性格,堅信自己有立足於眾樹之林的能力,儘管自然界給它帶來災難,不會因此挫了它的意志;此刻,每一棵樹都閃爍著生命的光華、茁壯的異彩,見到自然生態的和諧竟是如此的精采神奇,總有一種生命還鄉的欣慰與生命謝恩的熱望。且開放心懷,慢悠悠信步著,沿途觀賞。 林中靜悄悄地,周遭的鳥兒們都不知飛向何方;瞬間,風出其不意地從林中穿梭遊走,在空中,樹梢上彈奏若樂章,打破了原有靜默的氛圍,變得充滿興致勃勃的活力。啊!這天籟之聲,是那松林在風中的動態,因風的作用而引發的松風聲,此松濤的雄壯旋律最難形容了,空氣裡依稀可以聞到松針的清淡芬芳,分外讓人很隨性的遊目騁懷。 昔日,林中枝椏交錯,綠葉重疊,疏處僅露葉隙光影,濃處如綠色的海;而今林中減了蔥蘢的綠意,卻深了蔚藍的天光;寬闊的步道,乃將天光、樹影更拉近地面,延展得更平遠了,也具防火之效。裸露的紅土礫石,生在其上的樹草暴露出根部,卻緊抓泥土茁壯地成長,生命力可謂強矣。兩旁新植栽原生的相思樹、苦楝、潺槁樹、香樟、光臘樹等耐風、耐旱、耐瘠的強悍樹種,生機盎然,就是被颶風攔腰折斷,也休想讓它屈服。它們憑藉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迭,綿延不絕。這裡泥土的氣息越濃,遍地山野之趣也越迷人了,平凡中亦顯新奇。 竹子、棕櫚在風中搖擺,蒼松和龍柏忙著用枝葉拂拭藍天的空汙,芒花隨風翻滾飄揚,偶然傳來樹枝斷裂聲,引來一陣騷動,草叢中不明原委的發出簌簌的響聲,小松鼠從中竄出又消失了。大自然的生命無所不在,沉寂中蘊含著生命的躁動,似乎將開始新的生命周期的緩慢而悄然的復甦。嚴寒中,這片瘠薄的土地鍛鍊了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忍耐著艱難和困乏,顯示出生命本質的倔強不屈,展現生命原體的律動;在這自然現象中,似乎寄寓著某種人生哲理的趣味和啟示。 濃蔭蔽日處,卻見一片翠竹成林,一竿竿青翠欲滴,風兒拂動竹葉,「沙、沙、沙」,時斷時續,似有若無,清雅瀟灑;細看竹竿、竹節,富有節奏感與韻律美;撫摸竹子,讓人讚嘆它的隨遇而安,生命力的強韌;竹林那最清幽,最不庸俗的景致,真應了宋蘇東坡的「苟有可觀,皆有所樂」的話。 蒼松幽篁成片的三友園是歇停點,這裡的清幽環境,提供了最適切的潛養空間,置有長又寬的木桌椅,若在炎夏的午後,或平臥其上,或靜靜地坐著,沉浸在綠蔭裡,清風徐來,那種天然的涼適,遠比待在冷氣房裡舒適得多,既遠離市聲,又無車馬喧,合乎養生之道,也詩意得多。此時,萬籟俱寂,似乎時與空都凝固了,所有的塵擾俗慮,一時洗滌一淨,心靈呈現一片空明澄淨,是個享受大自然的好所在;亭旁有小池養著金魚,這麼一來,也就覺得生氣盎然;而想看茶花,正好是時候;今後遊山玩水可不必捨近求遠了。 一尊比真人小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塑像,顯得氣宇軒昂又神采奕奕;您應昂然聳立雲端,為萬眾所瞻仰,卻謙卑地佇立在大門入口旁左側邊。遙想您的豐功偉績,永垂不朽,令人欽敬;但長存在國人心目中景仰的,也許還是您那「天下為公」的「博愛」胸襟吧!至此,您的蒞臨,中山紀念林名副其實了!
-
劃火柴
睡不著的時候 再安靜緩慢的踱步 都像馬蹄躂躂踏過 想起那株死而復生的朱槿 曬過太陽的暖杏仁氣息 馬毛與麻繩穿出的緻密厘距 什麼時候才能再聽上一場壯烈的蟬時雨 迴環往復的海馬迴 橫陳著過多喜好及需要 關於霧關於島關於忠貞關於疼痛關於恆忍 爾時春花放浪,行雲流利 陽光還算溫馴 故事的起承轉合纖細又機警 訴諸直覺,但不過份斟酌 行走與訴說都出奇地溫柔 彷彿雪夜裡擦燃的火柴 投予光,也投以陰影 一道最妍麗最潤沃的海市蜃樓般的陷阱
-
鴿子
三級疫情警戒解除後,植物園重新開放,雖然進園人數和時間都縮減些,我和老妻仍然趕緊進去看看。 經過快三個月的閉園,我發現,植物園大致林木、花草未變,但荷塘中一些水鳥,如白鷺鷥、夜鷺、黑冠麻鷺等似乎都不見了,連荷塘邊的小麻雀、鴿子等亦未見到,我在猜想,這些水鳥或親近人類的鳥雀,是否早以習慣有人為伴,閉園期間,見不到人們,似否也造成牠門恐慌或寂寞,才紛紛遷移吧!要不然,中正紀念堂庭園和大安森林公園沒封園,鳥雀照樣飛翔呀! 這其中,鴿子簡直特別就是依附人類而生的,沒人群就少有餵食,植物園閉園,牠們就飛去其他地方了;開園後,牠們大概不久又會回來的。 想到鴿子,就記得小時候,除了與養鴿人家當鄰居,才比較有機會看到鴿子。要不然,當時台灣經濟還貧困,有無主人的野鴿子的話,很容易遭補殺,當烤鴿吃了。但最近十幾年來,台灣的動物保護教育似乎做得很好,鴿子竟到處看得到,幾乎有人群的廣場,就常看到鴿子也群聚,而且被人餵養習慣了,也知道人類不會傷害牠,就越來越不怕人,人走近了,也不會飛走或躲開。 鴿子似乎應該都走來、飛去地活動,但有時牠們也會像站衛兵一樣,定定站立不動好幾分鐘,大概只有眼球在轉動,看旁邊的人類在做甚麼了。 有次,在國父紀念館廣場,便看到四隻鴿子站在地面,定住好幾分鐘,好像在學紀念館大廳裡的儀隊衛兵一樣,一動也不動。 另外有一次到國立體育大學的志清湖畔,小廣場也有一群鴿子,有兩隻飛到湖邊的欄柱上,動也不動好幾分鐘,好像在跟其他鴿伴們說,我來輪值衛兵喔!你們先睡午覺罷! 鴿子似乎不太愛飛、愛動了,說不定以後會變成人類戶外寵物的一種了呢!
-
不理想大人
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驕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評精神的同義詞。自尊心強的人並不是認為自己比他人優越,只是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己的缺點,成為理想中的模樣,僅此而已。 「你的自我意識太高。」「要當個隨和的人。」「你都聽不進去別人的話。」當家中長輩又再一次說出我已聽到乏味的話語時,我內心依然有立即回應的衝動,但現在,多僅會點點頭、眼神遊走間簡短答應。什麼時候開始,面對這些令我不舒服的話語,卻已不願再多做解釋?現在的我也才二十初,依然處於年輕好勝的階段,雖本身性格不算外向、活潑,但平時也常與好友、同學聊天論是非。加上現在讀新聞系,更加深了我討論和探討議題、事件的意願,「反駁」應該是我們課堂和日常中,最常出現的行為,更精確而言是「提出疑問」,教授老師總說,不能對所有事物抱持一味接納、順應,就算大局已定或早成定論的說法,仍可以被質疑或提出見解,社會需存有這樣的不間斷地一問一答,才可稱為自由民主。 我能常在外進行思辯和提問,但為何回到親近的地方,就不敢、不願了呢?我常在思索此問題,若家中或親近的生活圈,大家能夠進行意見交流,才可能更加深入理解每一個體,可能是我已太熟悉、認定原始環境的風氣,所以連爭都不想了。每每試著談論一事件、新聞,長輩總是說出「已定案」的話語,「這有什麼好說,以前就是這樣。」「他一定就是怎樣怎樣,所以才會這樣。」等,諸如此類仍很多很多,應該不論各年齡層,抑或每一輩人都有遇過這種情況。當自己提出話題、疑問,就被硬生生被肯定句作結,這並沒有回答到任何問題,只是給出他的觀念、認定的答案,沒有過程、沒有討論、沒有思考但有立場;而我再進一步詢問,基本上就會換來「你很自我」、對你自身的「認定論」。 社會上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談話方式,但這其實不是時代演化的方向,而是新舊觀念衝突下的產物。應當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運行和流動已越加快速,昨天吸收到的資訊,今天可能會不同、或延伸出更多訊息;昨日花了長時間理解的當日新聞事件,今天卻又有另一些需要花時間理解的新事件發生;又或者,上週才剛買一款最新上市手機,今天的潮流就已趨向再新一代的款型。以上都是社會迅速更迭造成的不同,人們的心態、生活方式加速,每一天該注意的事情變多變廣,而時間就是在這接收與汰換的過程中漸漸消逝。 而當今的新型態生活,仍有諸多傳統觀念下成長的人,當然,我不能直接了當定論何謂傳統,因再過個數十年,我們這一輩也會成為下一代口中的傳統,而這定義的傳統,僅是和現今時代對比之下、早期的念頭和想法。我能肯定,九○後或○○後的人們,都會面臨新舊交替的選擇困擾,因周遭的多數人都持傳統思維,但時代卻是新樣態,且越來越多人從新時代出生、成長,成為與傳統相異的群體。當兩者在流動快速的社會碰撞、衝突,只會加深彼此間的鴻溝,更精確的意旨為代溝。 時代雖加速了代溝,但「態度」才真正造就、鑿深了代溝;以去年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為例,當時他因選總統的舉動,轟動一時的台灣輿論和媒體,先不論政治色彩和立場,吵架吵得最兇、紛爭最大的,莫過於長輩和青少年。事件發生時,我人在大學校園內,聽著身邊的同儕對此事的看法、評論,讓我以為,這個社會應該大多人都抱持相同看法,但當我走出校園、聽到親戚傳來的訊息和話語,才驚覺兩者間的差異有多龐大且極端,深深體悟到長輩和我們這輩的碰撞,當然這並非能概括所有人,僅就我觀察和身邊例子而論。當時我並沒參與這場「族群鬥爭」,只是靜靜聽著兩派完全不同的說詞,看著身邊的人高舉旗幟、呼喊口號,時不時在公眾討論;而支持派的長輩,義正嚴詞、哭天喊地,感受到兩股強烈情緒的我,在面對這政治大事時、好矇。當然我有自己的意見,但當我向不同立場的人傳遞、分享我的認知時,得到的卻是帶有強烈情緒的否定句,絲毫沒有討論和對話,只是一人說一句,直接認定達不到共識而草草散場。這件事我依然記憶猶新,因為這是我二十幾年來,極深刻能感受到,價值觀衝突到底有多嚴重、代溝有多深不見底。 當然除了上述事件外,仍有諸多大小事能引發名為「代溝」的導火線,但我依舊秉持著「態度」決定一切的觀念,還是願意相信,當哪天長輩或強烈秉持某一方思維者、能放下芥蒂和敵意溝通,必能降低彼此間隔閡。我已快邁入社會,大學可能是年少時最後的同溫層,難以想像面對現實,會有多少紛爭和差異得面對;我的心智和立場,基本已建立完全,但不斷地遇上傳統思維衝突、不願溝通的觀念,不僅會無計可施,有時還會開始產生自我懷疑。但我認為,身為新舊交替的這代,只能選擇更加堅強,也許世界變得比早期更加複雜、混亂,但我們依然得好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未來我們也得教育下一代,所以,當自身認清現實時,才可能建立並富裕下一代的心靈。也許,面對真的無法有效溝通的理念,就別說了,心裡多一點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面對的難題和差異,就算是我們認為傳統的人們,他們一定也有過被傳統制約的時刻。 人的一生,比起貢獻所作所為的意義和價值,更取決於心靈的生命力。在這混沌卻又繽紛的時代,能保有自我意識和價值,比任何成就都來得可貴,不要怕自己與多數人不同,你只是還沒遇到與你相同的多數人罷了;學會與每種價值觀溝通,對每件事保有質疑和提問的能力,不要被自己曾不喜愛的傳統價值吞沒或對此妥協,在即將成為下一代口中的「大人」之前,先思考自己心中、印象中,那類不理想的大人,是什麼樣子呢?
-
阿桃和阿山的相念
太武山山的風來了又走,吹出了溫暖吹出了平凡。聲響總是不著痕跡令人遐思。仰望天歲月悠悠過譜出滿滿的彩繪,似有似無。猛一回頭,曾有的美與醜杳然無蹤,再想穿越時空,尋一份無邪的悸動譜一首清澈的樂章,體會當年兩岸對戰的氛圍是否可行。大地編織的情愫,攪和太武山翻騰情海的感受到真實在炎夏的千里盡頭盡情樂逍遙,絕對浪漫情愫自由放縱瘋狂給自己活力喜悅的每一刻,天地變色有說不盡的不忍,總讓人費心捉摸過程波折充滿轟烈還是一樣的心情與心境嗎?過去的現在的不能比,依舊懷念著阿山與我的那一段時光。 三、金門廈門兄弟對門享行了 為了大小金門,廈門開了大門戶,金門大橋二公里加緊趕工創造中,金廈大橋六公里何不也來一下。來往的遊客,不分海峽兩岸,走坑道話從頭,走一趟烽火曾經的戰地,一水道之隔,兄弟對眼多少年,如今和了、好了,此地大談古寧頭,那邊閉口傷心事,原本三五天要拿下的小彈丸。製造一個古寧頭國際事件,再多恩仇一夕都成了雲煙,那邊強了這頭又該如何,阿桃和阿山都不在意這大小事。 金門啊金門,恐怕要走進小三通的盡頭。直接大步走,廈門金門大條就要通了該有的都有了,何嘆人家就是美,美就只長在她身上,掙扎了多久已不那麼重要,一樣的付出,一樣的風景晃動,透出了多少委屈與身影。暗地裡交錯許多領悟及不為人知的故事,依靠在肩膀深處的那塊蠕動的肉,此刻死死的緊抓不放,應是只何留幾分鐘的那位哥。青春信物顏色多彩襯出年少足跡的天真無邪,也曾活在好奇是一只深沉浪漫的萬花筒,經年一瞬,成事也罷,無成也了,祈求成為命運走唱雅士往來人與人之間甘苦與共的走動年長知禮,一絲涼沁加添終成遊戲人間的達人,博取溫飽之後尋求明亮快活的活著或是曾有的奢望,咀嚼生命和諧與命運撼動,總在人與事之間圍事而已。昏暗那年一晚擦身而過流連忘返,清楚地聽見心跳的急促,浪蕩不羈的心忍不住回眸,聊不完的意念情懷,彼此的思維開始相信這世間沒有電影裡愛愛情情的經典對白,但確實存在著一見鍾情的純純愛戀,阿桃和阿山與我曾有的辛酸路,度過點露般的洗禮,激情的火花依稀萬頃碧波在心中彼此,半生的追逐意外地擦撞,滿杯盡是青春流忘的倩影,平凡走一回,才知道金廈兩地一樣還是那輪高掛亮艷的明月,你我的驚嘆號曾幾何時落了整夜的秋霜,如在盆裡梳洗永白銀髮或許已失去青春的感性光澤。 曾經盡是無法了心境,何所嘆黑白是非一棋就分明於一念之間。臉上皺紋有著滄桑的鮮味,是你頓悟蒼穹的巨手,你我的呼吸聲搆不著感覺依舊涼意襲人,仰起臉閉上眼且在心,歲月不留人身體比心靈先行退化,那無形的意象任其摧殘,放逐江湖幾多載風裡的那片血斑,一生沉寂來去盡說輪迴也罷。你我的甲子年再多捕捉掠影的神話,夢裡沒有粉嫩風景,沒有癲緣瑰麗詩句。一生流通泛泛飽滿,擦肩而過的瞬間劃過無形的時空,曾暖了幾代青春的心,真要什麼可體會只能說,也曾是美麗的未知童話。走在一段令人遐思滂沱以花崗片麻岩為主街道,來往車陣嘟嘟響雨迸出水滴,或許悄然譜出紊亂音符,雷叫了今夏的第一聲水影飄出無邪的悸動,一記深情的心語。趕在機場回台路上,雨聲漸漸遠颺,落在身上的是雨滴,打進心裡的是兄弟血濃於水情愫,一投足一淺笑都令人著迷,誰能禁止時代變遷的展示,歲數不自不覺瞬間美的沒話說,捲進一串串浯洲物語的漩渦,迂迴禁錮著壯碩靈魂,收拾著生辰映顯的刻痕。縱使青春有片片低語,思維在生命回顧,由不得再回纏綿露骨的記憶,金門所要表現的,骨在長血在生細胞在活化意識在形成。對金門廈門生命的一切,滴滴是清澈的思緒。仰望著天,烏黑的雲時急時緩,攪和金廈的路程翻騰詩人的心思,藏著一層厚厚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金門廈門共通的「希望」繫於你我之間,或許阿桃和阿山與我都已成為古稀老人了,還爭甚。(下)
-
父親與老家的親人們
民國六十六年,在父親最後的日子裡,病床上的他經常夢到在大陸北方的親人,醒來後非常的傷心。到他離開這個世界為止,不要說見不到他們了,就連他們一丁點的消息也得不到。 民國七十五年,我赴美留學以後,立刻依照我從小就背得滾瓜爛熟的老家地址「河北省濮陽縣城東七十里戶部寨鎮黑馬莊」寄了一封信過去。(備註:大陸被赤化以後,老家改歸河南省管轄。) 沒有多久,果然收到了同父異母大哥的回信!信中還附上一張一大家子的全家福相片。大哥花了很大的篇幅述說因父親國民黨軍的身分而在文革時期遭紅小鬼迫害的經過。 獲知父親的死訊,一家人抱頭痛哭!父親二十歲離家參軍,五十年後獲得他的第一個消息居然是他的死訊!為他守活寡五十年的大娘知道以後,更傷心欲絕的病倒了! 民國七十六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我看到電視上一個接一個的悲喜交集的重逢畫面。想到父親病中夢醒傷心的情景,想到父親顛沛流離的一生,又想到他沒有福份撐到這個時候,不禁感傷落淚。
-
問雲
迎晨曦,送晚霞 你悠悠蕩蕩的身影 卻總讓人猜不透你的心 世間的歡愉 人世的滄桑 你是不是都無動於衷? 雲啊! 有人說你是 千變萬化的魔術師 幻化每個人心中綺麗的夢 有人說你是 來去匆匆的旅行家 行囊裡有最動聽感人的故事 有人說你是 悠遊自在的神仙 超塵絕俗於世間的生老病死 有人說你是 最耀眼亮麗的模特兒 不管燕瘦環肥 總是那麼漂亮迷人 雲啊! 風為什麼總是催促著你 不斷的前行 哪裡是你停泊的地方? 墜落凡間的雨滴精靈 是你晶瑩剔透的淚珠嗎? 你為何奔波? 你為何哭泣? 雲啊! 永遠猜不透你的心情 只是羨慕你 自由自在、無牽無掛 親吻碧綠的山巒 俯瞰湛藍的海洋 細數璀璨的繁星 依偎溫柔的月娘 姿態萬千的你緘默不語 讓自作多情的我 多麼希望擁你入懷 也給你一個溫柔的 夢 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