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秀桃說:「這筆錢反正我是不會收的,至於要做什麼用途,就由你經手人自己決定,我不便參與意見。」 窮要窮得有骨氣,大頭知道秀桃嬸不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於是他擅作主張,把錢捐給宗祠,由長老代收。當他把捐錢的事告訴天河時,他雖然有點失望,但終究,秀桃嬸已知道他們致送奠儀的心意,所以內心也就坦然多了。 翌日,也就是羊犅叔出殯的日子,因基於傳統習俗,他的兒子太平因人在台灣求學,受阻於航班不克返鄉披麻戴孝、善盡孝男之責,又尚未娶妻生子,所以沒有孫子「捧斗」;而且沒有女婿來祭拜,因此不能「大鬧熱」。儘管受到許多習俗的限制,但秀桃嬸仍然選了一具上了黑漆的福杉棺木,除了道士外,又請了中西樂隊,加上來送殯的村人和親友綿延好幾百公尺長,可說風風光光讓羊犅叔上山頭。 較特別的是,主事的村中長老,竟安排天河和天清兄弟擔負抬棺的工作,這也是許多年輕人未曾有過的經驗,他們兄弟也不例外。即使他們心裡有百般的不願意,因為看到那具黑漆漆的棺材,內心就湧起一股無形的恐懼感,而且抬棺也必須有力氣,並不能半途停下來休息。經過長老的囑咐和提醒後,憑藉他們魁梧的身材與年輕力壯,想必是不會有問題的。但繼而一想,這何嘗不是回報羊犅叔的最好方式,也好讓村人看看,儘管他們的母親背負著忘恩負義的罵名,可是他們兄弟是不一樣的,仍然懂得感恩,他們一定會完成這份任務的。(一九一)
-
辣椒紅了
原本自己的菜園位於比較偏僻的地方,是位一起打太極拳的師姊讓出三條種菜的地,讓我跟我太太能有地方種菜,順便自己每天也能到菜園活動筋骨,學學種菜的技能。 於是我就和我太太去師姊的菜園整地,過去自己從來就沒有拿過鋤頭整地,拿鋤頭整地還真的費了一番功夫,鋤地拔除雜草,讓我滿身大汗,讓我知道農夫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勞苦,也同時讓我更加珍惜蔬菜,因為自己種菜方知得來不易。 且在種菜當中,讓我明白了,只要用心種菜澆水施肥,自己種的菜就跟水的結晶一樣,只要不斷的讚美自己種的菜長的很美很好,菜就會回報你最好的姿態。 另外種菜也讓我瞭解到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適合種的菜,如果不是這個季節可以種的菜,就長的不好,就好像告訴我們一切要隨順因緣,不可強求,就如入菩薩行第四品不放逸中有言:遇事不慎思,率爾未經意,雖已事成辦,後宜思捨否(一件事情如果未經仔細的思考,或毫不考慮就輕率的去做,那麼這件事是否該堅持的去做,就真的值得考慮)的道理一樣。 由於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適合種的菜,因此那時便在舊的菜園裡種長年菜、蘿蔓、蒜苗、蔥、高麗菜、菠菜、茼蒿、白蘿蔔、紅蘿蔔及芋頭等等,自從自己種菜之後就很少到市場裡去買菜,因此不知道市場的菜價為何? 由於家中二個女兒均已嫁人,因此家裡僅有我和我太太兩人,過年前當菜收成時,僅留部份的菜留給自己食用,大部分的菜則送給好友,好友收到我送的菜後,都很高興,謝謝我送的菜,並對我說:快過年了,市場裡賣的菜都蠻貴的,讓他們省了不少買菜的錢。 從這裡讓我知道,在菜園種菜除了可以勞動筋骨,帶給自己健康外,當菜收成時,將菜送給朋友,朋友也很高興,真是一舉兩得。 但好景不常,舊的菜園的地主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特別貼出告示:在此地種菜的時限僅到今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能收成的菜盡快收成,切勿再種下新菜,以免影響自身的權益。 說實在的,地主公告的時間真的很急迫,幾乎是迫在眉睫,無奈只能將自己種的菜,無論是已長成或是還在生長的菜全數收成,十二月三十一日準時將種菜的地還給地主。 當時正愁日後將沒有地可以種菜時,正好在打太極拳時,我太太無意間遇到了太極拳社的總幹事,跟總幹事這位師姊提起舊菜園的地已被地主收回,今後將無地可以種菜。 沒想到總幹事這位師姊聽到後,就說:沒有關係,我那邊還有地可以讓妳跟妳的先生到我那裡的地去種菜,唯一就是那塊地雜草叢生,需要費一番的力氣來整地。 隔天下午到總幹事師姊所說的那塊地去看了一下,果真的是雜草叢生外,後面的地面更是長了很多的樹木,阻礙開墾菜園。 因此特別到五金行買了一把鋸子,利用上午或下午的時間到菜園後方,將那些雜樹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力量一一的將雜樹鋸除,終於看到了雜樹鋸完的平地,讓我看到未來開墾菜園種菜的希望。 另外我跟我太太費了很大的功夫及力量,終於整出了幾條可以種菜的地,另外我們也搭了三個棚子種了絲瓜及南瓜與百香果,我們依當時的季節種了絲瓜、南瓜、芋頭、地瓜葉、九層塔、茄子、辣椒及紅菜等等的菜。 種菜種了一段時間後,跟總幹事師姊都相處的非常融洽,買肥料時大家一起來平分肥料的錢,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種植,我與我太太收成了絲瓜、南瓜、芋頭、地瓜葉、九層塔、茄子、及紅菜,就只有辣椒未收成,每天吃自己種沒有農藥的菜,心中感到萬般的高興與幸福。 原本我很擔心棚子後方的一棵樹如果遇到颱風會倒了下來,會壓垮我們的棚架,但經過幾次的颱風過後,那棵樹堅挺在那裡,並沒有被颱風給吹倒,這就讓我放下心中的不安。 還記得我與我太太十月份利用連假到高雄探望自己的女兒及女婿,去時我太太還拜託總幹事師姊幫忙我們種的菜澆水,等四天連假過後,我跟我太太去打太極拳時,遇到了總幹事師姊,她告訴我們菜園後方所搭的棚架,不知道什麼原因倒塌了,叫我們有空要到菜園去看一看,並看看要如何處置倒下來的棚架。 隔天下午我與我太太到了菜園看到了倒塌的棚架,也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因此有一段時間我跟我太太就沒有去菜園整理,直到總幹事師姊通知我們種的菜園已經長滿了雜草,如果不盡快到菜園將雜草割除,讓菜園荒廢在那裡。前功盡棄,真的很可惜。 於是我跟我太太聽了總幹事師姊的勸說,隔日下午便到菜園去看了一下,果真的跟總幹事師姊所說的那樣,菜園到處長滿了雜草,於是我跟我太太下定決心要將雜草剷除乾淨,每天下午趁著四點過後,天氣不熱時,到菜園一天做一點的,慢慢的將雜草剷除乾淨。 在除菜園雜草時,讓我發現被雜草蓋住,之前種的二棵辣椒樹,居然在未施肥的情況下,仍然長滿了辣椒,並且每個辣椒皆是紅澄澄的,都可以採收了,這除了是一個意外的收穫,更讓我相信大自然中,任何的植物,在沒有人照料及澆水與施肥下,它仍然能在夜間吸收露水及天空下的雨,每個植物都有它自己堅強的韌性存在,在陽光及空氣與水的滋潤下,等到季節或時間到了,它自然會開花並結果,這是植物的天性與本能。 因此我在割除菜園裡的雜草時,發現二棵被雜草蓋住的辣椒樹,居然能長的那麼的好,讓我覺得人應該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效法及看齊,它們經過了秋天的蕭黃及葉落,又要忍受著秋盡冬來的寒風,雖然它們的外部看起來是枯槁,但內部確是存在著高昂的生機。 大自然中的草木都知道在秋冬時隱藏自己的生機,它們只是在靜靜等待春天的來到,當天候季節轉暖時,草木是最先知道的,就能生機盎揚的枝頭開滿了綠葉,年復一年的過去了,草木還是好端端的活在那裏,因此人真的應該要學習並效法大自然中一草一木的堅強韌性,勇敢接受世間的磨難與挑戰。 生機: 草木蕭黃秋色映,枝頭葉落風飄零;秋盡季轉又冬寒,枯槁蟄伏待冬罄。草木皆知秋冬藏,外枯內含生機昂;靜待春回天意暖,枝頭葉綠生盎揚。
-
雲
只是閒不住 沒有過動傾向 少了脊椎骨 但品高如我 輕盈自在 不與人間爭名利 了卻短長,不在乎胖瘦 吉普賽的性格 居無定所 何處不是家呢? 別羨慕我的悠閒 懂得捨棄 自然一身輕快 當萬物仰望我的眼睛 都過於乾澀 我就淚吧! 無關傷心或者減肥
-
縱走大雪山
行行復行行 至此不思歸 山不憐我 我獨愛山 背起重裝行囊 直向最高峰前進 林木蓊鬱 嵐霧縹緲 繚繞絕壁深淵崎嶇山徑 天地蒼茫中 唯有徐徐清風伴我同行 高山勝景 總令人忘情 尋詩覓句 一路行吟沐風飲露 與青松紅檜為伍 閒賦詩詞 謳歌以忘憂 多少紅塵俗事 隨流雲飛逝 駐足昂首 前方峻嶺依然頻頻招手 薄霧中 似有天籟傳來 迴盪於白雲深處 更深處 (稿費捐贈金門家扶中心)
-
民俗之謠(閩南語)
風獅爺 鄉里外身伊孤單,天寒雪凍想揣伴。 耳仔夯夯鼻大大,目睭吐吐喙闊闊。 大風擋佇鄉里外,妖魔鬼怪咇咇掣。 拜拜對咱金金看,威風凜凜披風幔。 耙龍船 五月五,來到雙鯉湖。耙龍船,頂晡紲下晡。 捷搤搤,挵鼓賽大聲。出手勢,抾合出力拚。 同齊心,目色準頭前。搶著旗,差無半秒時。 得著獎,規會捙颺颺。勇確確!大實力欸贏。 過中秋 中秋時,月娘圓。買月餅,選口味。 文旦柚,當是時。塗仁粿,紅吱吱。 拜月娘,佇深井。提故事,來講起。 大細漢,笑咪咪。光映映,家團圓。 囡仔囝,準會記。好流傳,年接年。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大頭認同地說:「我能瞭解你們的心情,一旦父母做錯事,有時也會禍及子女,讓他們蒙羞。幸好你們能及時發覺事情的真相,在羊犅叔尚未抬上山頭的時候,給他的家屬一點溫暖,表示你們兄弟的心意。相信你們的做法,一定會得到村人的肯定,倘若羊犅叔地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的。」 然而,當大頭帶著天河兄弟的奠儀來到喪家,並轉達他們兄弟的心意,請秀桃嬸無論如何要收下時,儘管一萬塊不是小數目,甚至是喪事費用的半數,但秀桃嬸堅決不收。而且她說過,要以自己的能力為羊犅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喪事,相信她說到做到。雖然她對秋月仍然十分不諒解,可是孩子是無辜的,她必須以寬容的心來看待,兩兄弟的心意她心領了,但奠儀卻不能收,無論大頭如何勸說,都不能改變她的心意。 在兩人堅持不下時,大頭突然說:「秀桃嬸,這是他們兄弟的一番心意,如果妳堅持不收,他們勢必會感到難過,甚至耿耿於懷。這樣好了,就把這筆錢捐給宗祠,由長老做為濟貧扶弱的善款,不知妳意下如何。」(一九○)
-
友情無價
幾十年前,台灣的自然環境還沒破壞,夏天到處可以看到蝴蝶飛舞。我們學校位於郊區,一面臨河,三面環山,整個學校可說是座落在大自然中。 我唸五年級那年,新來的自然老師教我們製作蝴蝶標本,帶動起全班採集蝴蝶的熱潮。那位教自然的老師真厲害,不論我們捕到什麼蝴蝶,他一眼就能說出牠的名字,還會嘰嚕咕嚕地說出牠的學名呢!隔不多久,我們也學會不少蝶類知識。老師告訴我們,台灣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卻有將近四百種蝴蝶,其中特有種約五十種,密度之高,可能居世界之冠,難怪台灣有「蝴蝶王國」的稱號。 五年級升六年級那年的暑假,老師教我們做捕蟲網、毒瓶和展翅板,還常帶著我們到學校附近的山上採集。很快的,大家都知道台灣的蝴蝶主要分為鳳蝶科、粉蝶科、斑蝶科、蛺蝶科、蛇目蝶科、灰蝶科、弄蝶科等七科,也大致知道怎麼分辨了。老師一再交代,捕到蝴蝶後,要先仔細觀察,如果已有同種的蝴蝶,就要放生,同一種蝴蝶只允許採集兩隻。 起先大家採集蝴蝶只是為了好玩,但很快的,就演變為彼此較勁。到後來有些同學竟然不擇手段的想勝過別人,使得蒐集活動變了質。班上的同學張榮富,爸爸是鎮民代表,家裡很有錢,只要有人抓到新奇的蝴蝶,張榮富就會出錢向他買,所以他的蝴蝶標本比別人多得多。 有一天,我們十幾個同學頂著大太陽,來到學校後面的小山坡上,那兒有一片果園,四週種著金露花當圍籬,這是蝴蝶和蜜蜂最喜歡造訪的蜜源植物之一。金露花藍紫色的小花和金黃色的果實,吸引了無數的蝴蝶和蜜蜂。當我們揮舞著捕蟲網,各自尋找目標時,跟在後頭的林惠珍忽然發出一聲尖叫。 大家回過頭來,只見林惠珍的捕蟲網裡有隻大蝴蝶,正在拼命掙扎。是什麼蝴蝶長得這麼大?我們跑過去幫她,林惠珍卻堅持自己來,她動作生疏地把那隻大蝴蝶從捕蟲網裡抓出來,用拇指和食指掐住蝴蝶的胸部,舉起來給大家看。 只見林惠珍捕到的大蝴蝶,比一般鳳蝶還大,牠的翅膀底色為黃褐色,前翅與後翅各有五個橙紅色的圓形眼狀斑紋,以及兩條閃電狀的黑色條紋,十分美麗醒目。這是什麼蝴蝶啊?帶圖鑑的同學很快就查出來,原來是隻環紋蝶,屬於蛺蝶科,台灣只有一屬一種。這種蝴蝶數量不多,我們從未捕到過,沒想到竟然被很少參加採集活動的林惠珍捕到了! 林惠珍的爸爸是建設公司的工地領班,隨著工程地點更換,隔一段時間就得帶著全家遷移。五年級下學期,林惠珍才轉到我們班上,她體型瘦小,功課不好,很少說話,過了一兩個月,也沒交到什麼朋友。我常主動找她說話,她有點自卑,老認為大家都看不起她,直到快要放暑假了,才卸下心防,接受了我這個朋友。我幫她做了一支捕蟲網,邀她和我們一起採集,她不常參加,即使參加也都是跟在後頭。 大家圍著林惠珍欣賞大隻環紋蝶時,幾個積極蒐集蝴蝶標本的同學都在打她的主意。張榮富愈看愈喜歡,對林惠珍說:「反正妳也不蒐集蝴蝶標本,我出五塊錢,這環紋蝶就賣給我好了。」 當時五塊錢可以買十根冰棒,或是一大碗牛肉麵,林惠珍卻堅定地搖搖頭。 「十塊錢,怎麼樣?」張榮富加了一倍。 林惠珍很酷地說:「出多少錢也不賣給你!」 「我用五隻鳳蝶和妳換,這樣總可以了吧?」另一位同學說。 林惠珍仍然搖著頭:「這隻蝴蝶是我的,不賣,也不換。」 就這樣,大家都死了心。 採到的蝴蝶要放進毒瓶裡毒死,這樣才不致因為掙扎而損傷。林惠珍沒有毒瓶,我走過去,接下那隻環紋蝶,放進我的毒瓶裡,翅膀抖了幾下就不動了。接著把剛毒死的環紋蝶取出,摺起前後翅,小心翼翼的裝進用半透明紙做的三角袋中,然後放進自己用硬紙板做的克難三角盒裡,完成了初步的採集手續。 老師教大家做毒瓶時,我們將準備好的廣口瓶子--大多是玻璃罐頭瓶--交給老師。老師用小藥杓在每個瓶子裡放進一小杓氰化鉀,灑上木屑,壓緊,再澆上一層石膏糊,旋緊蓋子,過一兩天,等石膏乾涸就完成了。 氰化鉀有劇毒,製作過程只准我們看,不准碰。老師又一再交代,毒瓶的蓋子平時一定要旋緊,一方面避免毒氣外洩,一方面用的時候才能在剎那間將蝴蝶毒死。那時林惠珍還不怎麼合群,對我也不怎麼信任,不論什麼活動都站得遠遠的,所以她沒有自己的毒瓶。 當時我們的捕蟲網、毒瓶、三角袋、三角盒、展翅板等等都是克難的,只有張榮富的是從儀器材料行買來的。他很喜歡炫耀,所以不得人緣,這大概是林惠珍說什麼也不把那隻環紋蝶賣給他的原因吧。 我知道林惠珍不會做蝴蝶展翅標本,就教她用瓦楞紙做個克難的展翅板,也就是用一塊瓦楞紙當底板,上面再用雙面膠黏上兩塊瓦楞紙,中間留一道寬度可容得下蝴蝶頭、胸、腹部的溝槽。如今底板可以用保麗龍,上面的兩塊版可以用木栓板,我們小時候保麗龍還很少見,木栓板有是有,不過哪買得起啊! 林惠珍捕的那隻環紋蝶死亡不久,翅膀基部不需要軟化,就可以調整到左右對稱,將翅膀平展在展翅板上。接下去鋪上寬於翅膀的半透明紙條,再用大頭針固定,讓紙條把翅膀壓緊,等到定型後,就可以放進標本盒裡了。我們的標本盒當然也是克難的,不過是個裝東西的紙盒或鐵盒罷了。只有張榮富的標本盒是買來的,木板做的,蓋子上還有玻璃,可考究呢! 幾天後,環紋蝶標本已可從展翅板上取下。林惠珍找了一個裝餅乾的盒子,我幫她在盒子裡墊塊瓦楞紙板,然後用大頭針插進蝴蝶的胸部,釘在瓦楞紙板上,又在自己做的標籤紙上寫上: 科名:蛺蝶科 學名:待補 中名:環紋蝶 採集者:林惠珍 採集地:學校後山 採集時:某年某月某日 夏天很快的過去,班上蒐集蝴蝶標本的熱潮也退了。六年級上學期快結束時,也就是快過年時,林惠珍告訴我,她爸爸參與的工程將要結束,不久就要搬家,下學期又要轉學了。她皺著眉頭說,到了新環境,不知還能不能遇到像我這樣的朋友。她又說,她個子小,不漂亮,功課差,除了我,沒幾個人願意和她多說幾句話,她會永遠記得我的。 學期結業式那天,林惠珍說要送我件東西做紀念,她神秘兮兮地從書包裡拿出一個用金色包裝紙包著的盒子,要我回到家再拆,說著羞澀地一溜煙跑了。回到家拆開一看,竟然是我幫她做的環紋蝶標本!不過標本盒換了,換成原先用來裝化妝品的精緻紙盒,她在盒蓋的內側,歪歪扭扭地寫了四個字--友情無價。
-
秋韻波士頓
在波士頓查理士河畔賞秋景, 薄霧籠罩著寧靜水面。 對岸楓葉的紅如火焰般燃燒著, 近處地沿漫天的金黃色如夢似幻。 右前方的古橋跨越兩岸, 紅磚白石襯托著秋天的風采。 橋邊彩葉如絲綢般繽紛飄落下來, 為這個季節增添一抹思愁。 河岸上行人紛紛匆匆, 捧著一杯熱茶走過金風。 陣陣秋涼拂面而來, 吹過輕輕的呢喃, 讓心靈彷彿融入了多彩深秋。 秋日的暖陽灑在河上, 波光粼粼閃耀光芒, 倒映著城市的繁華景象, 時光與心緒共凝在靜謐的此刻, 彷彿我能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波士頓的秋天是如此美麗, 在查理士河畔流轉著詩意。 我愛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 在秋天的午後尋找自己。 讓我們一同漫步在河畔, 感受著秋天的溫柔和寧靜。 在這個瞬間讓心靈飛翔, 享受著波士頓美麗的秋景與沁涼。 (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
-
金門今昔
孤懸於海上 剎那間經歷了戰爭 砲彈如雨點落下 揚起的煙塵在火焰中翻騰 當硝煙散去 海潮聲拍打著日夜 飛濺萬頃的浪花 心底的思念就越過了海岬 從夜底到天明 眷戀與想念 隨著海風飄零 風獅爺心願是否能夠實現 天的藍與木麻黃的綠 交互變換 過往事件都成雲煙 日落月昇都在遠處的山嵐 混雜的氣味一如思緒 酒糟香飄散空氣中 食材與貢糖交錯 遠處的人飲盡高粱 化做歷史的長河 揚帆的部隊 出操的行旅 朗朗的書聲 當花火在天空炸裂 戰爭與和平都在這裡清澄 立夏的炎熱 立冬的嚴寒 高粱逕自生長 無視於經過的人群 笑語與悲泣都在風中飄散
-
【小說連載】 秋月西沉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終於領悟到,如果繼續混下去,那絕對會讓祖先蒙羞。因為祂們家族出了一個不務正業、聚賭抽頭的歹囝,而這個歹囝的罵名,將跟隨我一輩子。儘管我快四十歲了,倘若能及時悔悟、痛改前非,日後勤勞耕耘,我的人生或許也會因此而翻轉,一旦經過歲月的淘洗,歹囝這兩個字就會慢慢地被漂白。只要我勤於耕種而有收穫,可能就會有媒婆上門來說親,到時,再也不會成為讓人恥笑的羅漢腳。」 天河說:「大頭哥,你的想法很對,如果真的能實現,也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大頭搖搖頭,心情沉重地說:「頭腦想的很容易,嘴巴說的也不難,但如果沒有恆心,沒有堅強的毅力,空有想法和說法也是沒有用的。天河、天清啊,就讓我們相互鼓勵吧!從明天送羊犅叔上山頭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實踐剛才的諾言,而且要堅持下去,誰也不能被現實的環境打敗,才對得起羊犅叔對我們這個村里的奉獻。尤其是你們兄弟,更要謹記羊犅叔的恩情,不能像你娘一樣,甘願做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守財奴!」 天河神情凝重地說:「當我們長大在社會浪蕩後,對我娘的許多作為實在不能認同。雖然家醜不外揚,但紙是包不住火的,她跟連長的事村人幾乎都知道,我跟天清內心的感受可想而知。尤其她公然罵羊犅叔瘋子、神經病,辱罵秀桃嬸不要臉,否認羊犅叔曾協助她、救她,甚至罵村人胡說八道。 可是那時候還沒有真正瞭解事情的原由,以為她說得對、罵得好,村人一派胡言。後來卻發覺,十個村人九個說她的不是,我曾經為了求取真相跟她激辯,遂使她對我十分不諒解。固然為人子女者不該如此的對待長輩,但我必須知道事情的原委,不能跟她一樣,做一個無情無義的人,讓村人恥笑一輩子,或做為人家茶餘飯後談論的笑柄,那非僅不值得,活著也沒有什麼意義可言。」(一八九)
-
一解宿願金門遊
終於來到大、小金門,我期盼了三十年;一個與我有很深的緣分卻從未登臨的島嶼。在記憶深處,大、小金門有著丈夫與我年輕時共同成長的點滴記憶。 當年身為職業軍人的丈夫三度調職服役大、小金門。在那個沒有行動電話的年代,每次打軍中電話需撥上十幾次才能接通,而丈夫可能在另一個單位出差或洽公中,深深的思念與失望敲擊著電話這一端的我;當丈夫在公餘打電話到台北公司,接通的電話中常傳達出──我外出到廠商處提案或開會中,丈夫只能轉撥我住處的電話,簡短留言在答錄機中。 每週的魚雁往返,我們寫著長長的信。我懷想著他住在山洞碉堡裡,進出執勤的模樣,在冬日低溫的碼頭上,指揮運補工作的辛勞。他懷想著我騎機車出了小車禍可痊癒了?我提案報告的會議進行可順利,又遭遇了什麼困難,又生氣了嗎? 當時本島與外島往來尚在管制中,年輕的我們盼著每兩個月的排休假期見面。等來的常常是--天氣惡劣,飛機不飛、船班不開;退役的常備軍人擔任著信差工作,回台後的任務是──將同袍的限時專送信件在清晨送至我的住處或是第一時間投進台灣郵筒。而丈夫的上一封信還滯留在島上的郵包中。 丈夫三次登島服役,我們經歷誤會叢生的兵變期,漫漫等待的熱愛期與遠距婚姻的新婚期。丈夫總說等外島管制開放了,要帶我一同登島重蒞他的駐紮處,到他工作的碼頭邊與他打了五百多張電話卡給我的公共電話亭,還有假日他吃飯的小店……所有他曾行經的足跡。 終於外島管制鬆綁,老公已從軍中退役了。我們忙著在職場上奮力前行,忙著撫育兒女,忙著打拚經濟基礎,我們沒有餘暇與金錢登臨這個我們曾相約相守的島嶼。 三十年後,將屆六十歲的丈夫與我前後退休,我們迫不及待的安排了金門之旅。我們要用長長的五天假期,在大、小金門島上遊歷,再重溫那段值得回味的年輕歲月。 在飛機上俯瞰將即降臨的陸地,丈夫興奮地指著大、小金門與東引島;飛機平穩降落,我們揹著輕便背包踏出機場,金門的海風「嘩」的一聲周身吹拂而來。我終於來到了年輕時幾度魂縈夢牽的金門島。 丈夫事先規畫了移動地圖與十個參觀行程,帶著我在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烈嶼與金寧鄉之間順暢遊訪。 首站我們來到翟山坑道,導覽人員鏗鏘有力地敘述著:「這個由花崗片麻岩打造的坑道,工程浩大令人震撼。是八二三砲戰期間建立,中間的「水道」能容納四十二艘小船通行。」行走在潮濕「人行坑道」上,按扶著凹凸巉岩壁面,俯瞰幽深的水道,依然能感受到當年戰時的緊張與軍人們保家衛國的艱辛。現在有「天然音箱」極佳效果的坑道,是每年「金門坑道音樂節」的活動場地。接著我們去到水頭碼頭聚落與山后民俗文化村、陳景蘭洋樓。時空轉換的場景,展示著金門華僑史及洋樓建築的美麗的外觀,愛攝影的網美們來此一定會大拍特拍的景點。 下午走訪古寧頭戰史館與北海關口、金門鎮總兵署。軍職退役的當地導遊,依然口條豪邁說:「古寧頭戰役是一場慘烈的浴血勝戰,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台灣。請看當時參與的M5A1戰車、武器、作戰文件與照片,這些為歷史留痕的紀錄,讓我們永遠緬懷著當時的奮戰與殉職的戰士們。」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瓊林、珠山聚落與料羅灣。金門各地都豎立著帥氣的「風獅爺」,它是金門的守護神與代表物。尤其是瓊林聚落的風獅爺最受到遊客們的喜愛,披著紅色披風威風凜凜,頸掛鈴鐺、手持「令旗」,保護著瓊林村民。 下午走訪獅山砲陣地與沙美老街。獅山砲陣地是另一個金門代表性的坑道,也是八二三砲戰時期保衛家園的重要據點。裡面有庫房、砲彈室、戰備室、砲堡等設施,現今獅山砲陣地有固定的「砲操表演」,展示發射砲彈過程,加上軍人整齊有力的步伐,相當好看,是吸引大批遊客的看點。來到有金門摩洛哥之稱沙美老街擺拍,真有一秒到國外的fu。 接下來的兩天行程,我們到訪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八達樓子、濱海大道,沙溪堡與九宮坑道。老公的行前功課表上明列著這段說明──沙溪堡是台灣極西的領土,有小金門最美的夕陽,可眺望廈門、大膽島。小金門著名的九宮坑道是一座雙丁字型的水道,有四處出海口及五座地下坑道的聯結碼頭,可以容納五十二艘小艇停泊;從九宮碼頭為起點穿透山體,一路延伸到羅厝漁港。 在各處景點參觀拍照,依稀留存的戰地氛圍讓人體驗純旅遊外另有一番特殊感懷。幾天裡丈夫如數家珍的一一解說介紹,一向寡言的老公似乎回到當年交往時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軍官,而我也回到了那個睜大眼、靜靜傾聽,嗯、嗯、嗯點頭如搗蒜的女孩。 騎著摩托車,吹著金門的海風,在大片木麻黃林的馬路上呼嘯奔馳。吃著每家各有特色的金門牛肉麵,買著金門牛肉乾、貢糖、風獅爺與金門陳高;尋到了榕樹下的阿婆芋頭麵與酥餅,喝著石花凍。精彩又豐富的金門之行,一解我們多年來的鄉思,在海風行進中重溫了一遍曾經的年輕歲月。這溫馨又美好的長知識之旅,將永遠留存在我們生命的百寶箱中。
-
睡出幸福
對每隻流浪貓來說,處處為家,處處家。 但對一隻以河邊小宮廟為家的流浪貓來說,家,是唯一的幸福。 那一天,照例又在河邊隨意漫步,看看兩岸,看看河水,看看正生機煥發的各種植物,在路過那間河邊小宮廟廣場時,又看到那隻以小宮廟為家的流浪小花貓,竟獨自依著宮廟旁的牆,四條腿舒服自在地搭上牆邊,完全不顧四周經過的路人的喧嘩,與側目,卻也能睡出了一副完全安逸,及幸福的模樣,這完全是在一種無干擾中的安全,和無慮下的家的無形照應下,才能享受到的一種美美甜蜜酣睡的幸福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