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一年容易又秋風
那天,我漫步在校園中,忽然間一陣風吹來,樹上的樹葉緩緩落下,「一落葉知天下秋」,我知道是令人喜愛的秋天來了!眼見美麗的校園已經換上「新衣」,心理不禁湧起「一年容易又秋風」的感覺。 在這個時候,走在樹下,踩著乾燥的落葉就會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或許還會有幾隻秋蟬鳴叫,仰望天空,令人心曠神怡,這種感覺真的很棒。書上說「人在圖畫中」,我想大概是這種情況吧! 秋天來了,我知道,因為秋天是賞楓的季節,楓葉漸漸的轉紅了,接下來只要慢慢的等待整顆楓樹的葉子漸漸轉紅,然後在楓樹下享受著秋天獨有應景的食物---月餅,這應該就是秋天最美好的時光吧!
-
〈長篇小說連載〉艷陽滿天
坐了約莫五分鐘,他的女朋友姍姍來遲。定睛看時,竟是校醫王芬,穿著黑色洋裝,愈顯得雍容華貴。看他倆談話的神情,彷彿是交往甚久的情侶。這是讓我意想不到的事。毛澤東有句話深獲我心:「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多少人把勝利者押在周琳的身上,少數的像我一樣,以為王芬喜歡任達,但是半路上殺出程咬金,王芬的意中人竟是年紀最長的何館長!這樣來說,當年我策劃把任達調出圖書館,還稱得上是智慧的戰略佈署。 「于老師,你在馬祖老九團待過?」驀地,王芬問起這句話。 是啊,你咋知道? 秦鵬過去在我面前常聊起你。 上了菜,邊吃邊聊,其味無窮。當年,王芬考進國防醫學院,和秦鵬同班,文學熱情拉近了他倆的感情。後來,王芬知道對方已有家室,慧劍斬情絲,便轉學台北醫學院。 我代表秦鵬向你致歉意。 不!她舉起啤酒杯,轉頭向為霖瞄了一眼:「乾杯吧。」仰起脖頸,一飲而盡。爽快。 我談到何館長,他文學修養最好,生活體驗豐富,他雖然懷才不遇,卻無怨無悔,備然奮力不懈,埋首工作。接著,話題轉到王芬身上:「你來本校幫忙,我們非常感激你。杜董事長在會議上,曾經誇獎你醫術好,文學修養也好,很多人都這樣稱讚你。」 王芬嘿嘿直笑。 談到白犬列島,王芬對老所長──李耳王的趣事,念念不忘,這準是聽秦鵬講述的。李耳王愛吃炸醬麵,他說嫦娥吃了炸醬麵才騰雲上了月宮,這個故事讓為霖翻遍了神話書籍,卻始終沒有發現。我許下諾言:下個週末邀請他倆去我家吃炸醬麵,王芬鼓掌同意,為霖有點靦腆,經過王芬推搡他一下,他才點頭。 我把這件喜訊告訴莎幗,莎幗不相信兩人的愛情,卻肯定他們的濃厚友情,因為從年齡、性情以及客觀條件,何為霖都比不上周琳和任達。但等週末兩人結伴來我家時,莎幗卻立刻轉變了看法,她悄悄對我說:「依我判斷,他倆年底一定結婚。」 炸醬麵的菜碼,是我精心採購的。小黃瓜、小蘿蔔、香椿、綠豆芽、宜蘭蔥、煮青豆、大蒜瓣。我在傳統市場選購了新軋的細拉麵。因為王芬是醫生,我還問她敢吃蒜麼?她答得妙:「何大哥吃,我就吃;何大哥不吃,我就不吃。」我問為霖:「你吃麼?」他瞅了王芬一眼:「吃吧,臭在一起吧。」 那是一頓豐富的晚餐,王芬吃得非常愉快,臉色帶有三分酒意,愈發顯得漂亮。她摟著莎幗的胳臂,痴迷地說:「校長!我吃過炸醬麵,成了嫦娥,今晚上我要飛上月宮啦。」 「你不管老何了?」 「那……就一塊去吧。」 客廳洋溢著歡樂的空氣。
-
福爾摩莎之殤
第十一章 福爾摩莎生病看醫生,都有病歷保存起來,有人擔心她會「剉」起來,命恐怕有一天不保,因此著了慌,要討論她的病歷,聽說開了記者會,請了十二位醫生到場背書,據說沒有甚麼醫學倫理與社會道德的問題,因為倫理已經塵封,而道 德已經跌價,不是論兩而是論斤的賣,而且還乏人問津的呢! 由於沒有倫理的問題與道德顧慮,公開福爾摩莎的病歷自然不成問題,既然不成問題,就沒有罪惡感,更沒有甚麼心理壓力了;假使有人嚕嗦,仍有意見,就代表他落伍,不符合時代潮流,應該掃進歷史的灰燼裡。既有醫生的背書,唯李有才自然膽子大起來,把福爾摩莎的病歷攤開來看,而且要公諸於世,只見寫得非常潦草,非常的亂,有洋文,有漢文,有些地方塗得亂七八糟,怎麼看都看不清楚,即使拿放大鏡也是一樣。 關於這份病歷的解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唯李有才也不敢強作解人。到底福爾摩莎得了甚麼病,常常會鬧出亂子,搞得天下很不安寧,醫生會診,解讀不一:有人說由於失戀,身心嚴重受創;有人說是先天的疾病,統合功能失調;有人說屢次被人遺棄,身心備受打擊,精神已得了殘疾;有人說她有戀父情結,得不到父愛,抑鬱寡歡;有人說她夜夜抓草席,得了性壓抑;有人則說她有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有人則說她在大家庭受壓抑太久,想要出頭天,自組小家庭。十二個醫生十三種說法,真是服了他們。 簡單的說,福爾摩莎的病跟醫生一樣,都有一些精神錯亂。 本來好好的,為何得了這個病呢?她常說有歐洲的名門血統,歐洲的騎士、仕紳迷戀著她,曾追著她跑呢?還說有一個姐姐叫蒙娜麗莎,她的微笑傾倒眾生,原本大家是帶著祝福的心情,相信她說的是真話,不過自從審視福爾摩莎的病歷,認定她不無精神錯亂的可能,對於她過往的話開始起疑,不免覺得有些失真,甚至對於她說有一個姐姐叫蒙娜麗莎,大家就不像往常那般肅然起敬,而只說:「喔!喔!喔!」不置可否,有些人懷疑她頭腦是否出了問題。現在儘管她說甚麼,大家都有些不信了,心想:「妳已經唬弄太久了,別想再騙我了。」福爾摩莎好好的一個人,怎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大家不禁為她惋惜。 說起福爾摩莎的病,由來已久,只是她有不同的發病周期。康熙收她作女兒,此時家大業大,對她這個新的家庭成員,並沒有格外的疼惜,反而有意無意的防範她、箝制她。康熙老爹,還沒有看到她的重要性。 既然現在是一家人了,有人就飄洋過海,冒著黑水溝的危險來投靠她,康熙說你們要去投靠,可以,但不准帶父母、妻子,只能單獨前往,以後時弛時禁。因此,那時的新移住民,當船在海峽中流的時候,他們都會仰天高歌,大唱:「海水滔滔」:
-
自選詩兩首
(一)●我的故鄉在詩的扉頁 白色海岸。聽濤聲在夢裡傾斜 夜。有數不完拼音的童年星星 綠公路。時速60公里的風景收藏心情 山和水。一壺天籟飛揚 甜甜土地。綻開母親撫育的肌膚 燕尾脊骨。我輕輕偎著時光讀滑落水聲 花崗岩呀。塗塗抹抹結晶美學 酒意豪情。最美是您琥珀色的靈魂 而鄉音一屋子吐著亢奮經文。叮嚀 17點五分的晚震。為走過烽火章節寫禱詞 廣場的孩子們。用笑聲杜撰了一個春天 啊!我的故鄉在詩的扉頁。跳躍 (二)●回家脈搏 月台是泊岸蜿蜒錨界 遼闊時間等量封底深海 浮沉歸處探索盤旋黑天脈絡 車票祼露沉沉惺忪日月 冷颼颼晚年漩起青絲起伏寥落 一張風霜臉膛尋著不吭聲的站牌問路 朣子漫開迢迢窗外撩撥的黑 哽咽鄉愁悄悄在鐵軌敲嚷節拍 我的思緒綻放了過往和重逢灼烈 黃昏門扉搖晃喃喃喘息驚夢 末班車站長一聲哨吹熄了身影 疲憊終點緩緩埋入邊界熟悉的戳記
-
煙雨江南——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一帶,著名的三家餐廳,分別是「山外山」、「樓外樓」與「天外天」。許多到過西湖的人,都不會錯過這些頗具西湖特色的餐館。我們要去的「樓外樓」,位在孤山南麓。樓外樓餐館以東有一大片廣大的叢林,是以前清帝行宮的遺址,也是西湖四大叢林之一。這片廣大叢林,同時也是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叢林東部,有浙江省圖書館的古籍部。叢林的西部,更有著名的文瀾閣所改成的浙江省博物館。叢林中間的部分,就是有名的中山公園。 「樓外樓」早在西元1848年就已開業,相當於清道光二十八年左右,可以說是頗具悠久歷史的餐廳。當我們抵達時,由於遊客實在太多了,必須再等些時候。因此,大家只好先在樓外樓對面,綠樹茂林遍佈、幽雅清靜的中山公園內,小遊一番。公園內,有一座「西湖天下景亭」。亭名是來自蘇東坡《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詩中的前幾句:「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淺深隨所得,誰能識其全。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亭上,據說還有一副全用疊字,既可順讀又可倒讀的聯對:「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相當有趣。 廈門來的全陪──小陳,的確是位相當不錯的領隊。我們一起在茂林綠水的園內閒逛時,他深怕大家等太久會餓肚子,還貼心的先準備了茶水、小點心。我們一路有說有笑,而且,還相約日後再找他帶團暢遊其他景點。 約莫下午一點左右,我們終於進入樓外樓餐館,品嘗杭州馳名中外、道道地地的西湖美食。許多與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遊客,把整棟餐館裡裡外外,擠得水泄不通。自助旅遊的散客,和我們一樣是跟團的遊客,一票票進進出出。耳畔,除了吵雜、鼎沸的人聲外,就盡是洗碗盤和摔破碗盤的聲音了。也許就是因為歷史悠久,我們又在較後頭團隊用的餐廳用餐,老舊的餐具和桌椅,很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屬於「中國」的特有味道。不過,當一道道最道地的西湖美食,紛紛上桌時,原已饑腸轆轆的我們,早把這樣的味道融入眼前──那一盤盤誘人垂涎的佳餚中。 會做生意的人,就是不一樣。雖然進出樓外樓的人,擠得連轉身的空間都沒有。可是,我們才剛坐下來,便見服務生端出兩、三樣菜。過沒多久,又陸續把所有的菜,全端上桌。才一會兒工夫,西湖最負盛名的幾道菜,幾乎全部都呈現出來。 荷葉加香料、悶得酥嫩的──叫化雞,是最具西湖特色的第一道著名佳餚。軟嫩美味、甜中帶酸的──西湖醋魚,雖然有人覺得酸到受不了,細長的魚刺又多得數不清,卻仍然止不住似的頻頻動筷。香味撲鼻、入口即化的──東坡肉,才一放進口中,就感受到大不相同於平日的美味。另一道特殊、又吸引人的菜餚,就是用大陸列為國賓茶的「西湖龍井」,沖泡好後,與蝦仁一起烹飪而成的──龍井蝦仁。真沒想到,不過是幾片茶葉點綴,竟可以使盤中蝦仁誘人的色彩,更見鮮麗。用小匙放一點在碗裡,龍井茶香與可口蝦仁,融合成清香、鮮美的味道,隨即讓許多人倍感新鮮與喜愛。美味的佳餚外,餐桌上還有一小壺裝在錫製溫酒器中的酒。大伙兒各斟一小杯,品嚐一下。雖然,比不上金門高粱醇美的酒香,卻也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氛。 酒足飯飽之後,下午的第一個行程,居然就是到西湖龍井茶的產地──龍井村。 龍井村四周,一片秀山俊峰圍繞。著名的有,獅子峰、龍井、靈隱、滿覺隴、五雲山、虎跑、梅家塢等。這些山峰,所產茶葉雖各有不同特色、不同品味,卻統稱「西湖龍井」。我們的車子抵達時,四周層層綠意盎然的梯田上,盡是密密的茶樹園。早春時節的江南煙雨,依然密密的籠罩山頭。抬頭仰望,遠遠梯田上的翠綠茶園,竟多了份引人駐足的迷濛之美。 到大陸旅遊,只要有出產茶葉的景點,一定會安排品茗、買茶的行程。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先在品茶室裡,聆聽解說員邊沖泡、邊講解,又一邊勤推銷。她首先告訴我們,龍井茶有三種──女兒茶、媳婦茶、婆婆茶。最好的,是清明節前三天所摘取的「明前龍井」,也就是茶葉顏色略帶黃的女兒茶。其次,是清明節到雨穀間所採的「雨前龍井」,也就是媳婦茶。最後,才是茶葉顏色偏墨綠,雨穀後所採的婆婆茶了。 西湖龍井和其他茶葉最大的不同,是它擁有色、香、味、形俱佳的特色。解說員特地請我們端起桌上,用透明玻璃杯沖泡的龍井茶來。 「你們看,它的顏色──綠中顯黃,似翠非翠。各位請先端起茶杯聞聞茶春,是不是──香郁若蘭,清幽淡雅?再請各位喝上一口,品味一下龍井茶的──清洌甘醇,一定能讓你齒頰留香、回味無窮的。」 龍井茶相當耐沖泡。可以泡著喝,也可以隔夜喝。她還一再地提醒大家,泡茶最好用80度水溫的開水就好。水溫太高,會破壞茶葉內的有益物質。我們一邊喝著服務人員第二回沖泡的龍井茶,一邊仔細端詳茶葉的形狀。果然是──扁平挺秀,光滑勻齊。泡在杯中的龍井茶,一葉一芽,均勻成朵。 不同於以前的是,平常少有喝茶習慣的我,對這麼昂貴的龍井茶,居然心動的也買了一些。孩子們疑惑的問我:是先前的龍井蝦仁,讓我起了購買的念頭?還是龍井茶被大陸列為國賓茶?抑或是眼前這些口齒伶俐、能說善道的解說員,打動了我?我想,應該是適才品茶時,透明玻璃杯中飛舞的幾片茶葉,散放出的那一股清醇、爽口的龍井茶香,深深吸引了我! 西湖龍井向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因此,明代列為上品,清順治年間又列為貢品。據說,清乾隆皇帝遊覽西湖時,不僅盛讚龍井茶,還封了十八叢的「御茶」。西湖龍井,也從此聲名大噪於世。如今,色、香、味、形俱佳的西湖龍井,更被中共當局列為國賓茶,實在不是浪得虛名。 沖泡用的龍井茶外,我們也看到許多龍井茶加工的食品。其中,頗具特色的──龍井糖,看孩子們喜歡,我也順便帶幾包上車,同時分享其他同伴們。 離開龍井村,車子經過杭州虎跑山時,地陪特地為我們介紹虎跑山上,與虎跑泉相關的有趣傳說。虎跑泉是「天下第三泉」,位在大慈山的白鶴峰溝谷中,以兩虎「跑地作空」出泉的傳說而得名。民間則傳說:唐代性空大師曾遊歷虎跑山,看到風景優美,卻苦無水源。於是,決定前往他處。一天夜晚,忽有神人告訴他,即將有二虎前來挖泉。次日,果然見二虎跑山出泉。從此,虎跑山泉不僅甘冽醇厚,而且純淨無菌,成了許多人沖泡龍井茶的最愛。如今,龍井茶葉、虎跑泉,同時也被譽為「西湖雙絕」。 品過西湖龍井之後,整個下午剩餘的時間,就是到杭州另一個頗具特色的觀光景點──明清河坊街。 明清河坊街位在杭州上城區,是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杭州舊城區,東臨中河路、西至華光巷、南靠吳山及鼓樓,北扺高銀巷,是一條佔地八千多平方米、又頗具歷史特色的廣大街區。沿街店舖,全按原有的古街道修建。整條街道,又區分為兩部分。一頭以小攤販為主,賣些吃、喝、玩、樂的零星商品,街道長度比較短。另一頭,則多出好幾倍的街長,而且是以日用百貨、衣物服飾為主的仿古街道。商店前,處處可見各式黃色鑲紅的大旗子,迎風飄揚,一片盎然古意。人走在這樣的街道上,還真有點穿越時空的錯覺。其中,刀劍商舖、文房四寶、仿古玉器飾品等,也是應有盡有。幾處捏麵人的傳統手藝,尤其吸引眾多喜愛的顧客。 我們沿著街道兩側,邊走邊逛,有時停下腳步看看,有時走馬看花隨便瀏覽。到處都是江南特有的工藝品及特產,還有極具特色的茶樓酒肆。杭州特產,從吃的、喝的,到身上穿的絲綢衣物、巾帕,幾乎都可以在這條明清河坊街,全部買齊。難怪街道上人潮之多,絕非「擁擠」二字可形容。四處人聲鼎沸的情形,更清楚可見其中熱鬧的程度。入夜之後,據說這裡更是杭州人潮最多、也是讓許多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之一。 雖然,滿街琳瑯滿目的商品,整條街幾乎看不出有重複性的商店。但對我而言,其實真正想買的並不多。不過,與孩子們手牽手,在春寒料峭的季節,漫步在這條充滿歷史情懷的明清河坊街,感覺上,彷彿真的走入時光隧道似的,一起回到幾百年前的明清老街。 從明清河坊街走出來,離集合時間還早,我們索性一塊轉往不遠處的另一條大街。這才發現,原來杭州許多有名的美食,在這條寬廣的街道上,不僅到處可見,而且還相當便宜。在許多餐飲小館的門窗上,我們清楚看到了一些張貼在外的菜單和價錢:東坡肉──五塊人民幣,婆豆腐──人民幣三塊錢。西湖醋魚──十二塊人民幣……。大伙兒居然不約而同地,異口同聲道:早知有這麼好的地方,與其跟團吃些不合胃口的菜色,不如多花點小錢,來這裡挑喜歡的美食,豈不更好! 在明清河坊街的候車地點,意料之外的,居然有一間永和豆漿店──這個許住在台灣、到過台灣的人,聽過、喝過的餐飲店。許多客人湧進湧出的,清楚呈現商家生意之好。在永和豆漿店前,等所有同伴陸續到齊後,已是接近五點的傍晚時分。之後,我們便一路轉往江南另一個著名城市──「魚米之鄉」的無錫。
-
〈長篇小說連載〉艷陽滿天
校園的輿論,傳到校外,於是家長會上成為攻擊杜董事長的話題。搞新文藝,助長男女戀愛。吳稚暉說的對:「啥子戀愛,精蟲作怪。明年大專聯考,弘志高中若不名落孫山,我輸二十萬!」有的為了這件事,醞釀學生轉學,搬到西部去住,離開花蓮這個鬼地方。這些閒話,杜潞聽不見,王芬聽不見,兩個男主角也聽不見,我卻聽得一清二楚。若不是聽到輿論,我還以為自己聰明,把任達和情敵割開,調升教務主任,做夢也沒想到何為霖卻是局外人!我真是愚蠢至極啊。 如果周主任和王校醫結婚,將成為弘志高中的一段佳話,也將成為轟動花蓮的文教新聞。同時,若是任主任能和王芬結婚,也會使我校聲名大噪,地方首長將會參加結婚典禮。我校的「詩歌朗誦團」也可以藉此機會演出,讓花蓮文藝界刮目相看。 王芬到底跟誰結婚,成了校園和家長議論猜測的話題。台灣的賭風甚熾,有人已開始押注,據說賭周琳贏的一比一,賭任達贏的一比三。換言之,周琳、王芬這一對俊男美女希望最濃。 晚間,我和莎幗談及此事,她認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周琳條件好,年紀輕,體格棒,應該做了新郎。我偏不信邪,我認為任達一定獲得勝利。兩人決議賭台幣兩千元,贏者作為吃喜酒的賀禮。 那天我去圖書館借書,發現何為霖容光煥發,精神昂揚,彷彿比過去年輕了些。他問我哪天傍晚抽個時間,他請我吃飯。最近他拿到一筆稿酬,喜出望外,準備請我吃海鮮,另外約一個女朋友作陪。 誰?我認識麼? 他微笑、點頭。 到底是誰? 別問了。也許人家不來。 我們決定週末下午七時,在海鮮樓會面。 那日,何為霖特別選了樓上靠窗的座位。窗外遠眺太平洋,可以暢所欲言,無人干擾。
-
福爾摩莎之殤
她唱罷,婆娑起舞,舞姿曼妙,只見薄莎輕掩,乳峰聳立若隱若現,姿態撩人。紅毛看到她美妙的胴體,曲線玲瓏,連嚥了幾次口水;更聽她唱起望春風,還待字閨中,恨不得一下子把她摟在懷裡。 紅毛環顧四周,美人按曲,吐露心事,而地上醉倒一堆人,不省人事,不解風情,不禁為福爾摩莎感到悲哀。紅毛興起英雄美人的豪情,就打定主意不走,心想:「對付這些人,只要幾罈酒就夠了。」到底紅毛何許人?是表哥葡萄牙,或是表弟西班牙,常常有人搞不清楚,甚至有人鐵定說是荷蘭,幾經考證,引經據典,深信不疑,但一追問起福爾摩莎,她總說:「你問那麼多幹甚麼?你幾時關心過我的幸福?」然後把頭撇過去,讓人猜不透。沒有經她親口承認,總是一種遺憾。 我們只知道福爾摩莎跟紅毛在一起的這段日子,天地交泰,魚水交歡,沒有性壓抑,身心得到滿足,也未濫發小姐脾氣,雖然沒有爹娘,但她生活無拘無束,臨高縱目,徜徉於天地間,逍遙自在。及至經過鄭成功的梳籠,愛過始知情重,醉過方知酒濃,譜出了人間一段至情至性的佳話,性情開始轉變,認了康熙做爹之後,得不到家庭的溫暖,父親的疼惜,性情開始大變,幾乎變了一個人似的,也改變她一生的命運。 福爾摩莎自小無依無靠,剛加入這個大家庭,有一點自卑,有一點膽怯,主要是出身的問題,理應得到特意的撫慰與憐恤,不是有意無意的排拒。福爾摩莎開始時只得忍耐,忍到一個程度,就無法承受得住,她體內的荷爾蒙在刺激她,對於鄭成功的追念,隨著日子而轉淡,而情慾開始轉強,一個無法得到性滿足的女人,甚麼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的。 福爾摩莎起初還有戀父情結,那是她的移情作用,當戀父情結受到漠視時,就會激起反彈的聲浪,由愛生恨,而且愛有多深,恨就有多強,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福爾摩莎愛恨交織,搞不清楚她的愛恨情仇了,這個病時好時壞,深入肌理,令人憂心,請過幾回醫生診治,醫生說現成的方子是沒有,不過建議用耐心水,放在寬心鍋裏,用愛心火去煨煮調養。醫生警告,這個病萬一治不好,會成遺傳痼疾,影響到生生世世的子孫,所以要格外當心,加意護持。
-
大雨小雨落瓢盆
童年的家居生活,非常儉樸,雖然父親務農,但是只有幾分薄田,又是向大地主租來的,直到現在父親依然是,三七五減租條例下的佃農身分;所以在收入有限的情形下,有木板屋可住就不錯了,哪敢奢盼華屋美舍呢? 木板屋的特色,就是「冬寒夏暖」;尤其下雨天,在屋瓦錯落,無多餘金錢可修葺下,天空下著大雨,屋內可就要下著小雨。所不同的是,屋外千根線、萬根線,下得天地間迷濛;屋內則是到處滴滴答答,為免於泥土地面泥濘不堪,拿出家裡所有能盛水的器具,鍋碗瓢盆全部上陣,以便拿來接住頑皮躍動的水滴,一時之間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盤,在鏗鏘有聲中,譜出大自然最真切的奏鳴曲。 每逢颱風季節,更是膽顫心驚,只要是強颱,噩運鐵定躲不掉;一陣狂風掃過,木板牆應聲被吹走,只留下數根房屋的柱子。既然風姨已經光臨寒舍,也就毫不客氣的順便將屋瓦一併掃落地面;每當瓦片掉落地面,被擊碎的聲音,便與父母的心跳聲結合在一起。 屋瓦碎得越多,父母的心跳就越快,瓦片碎得越大聲,父母的心跳聲也就越強烈;這時還加上弟妹害怕得嚎啕大哭的聲音,也一併溶入颱風嘶吼的狂流裡。當時年幼的我們,懵懂無知,只能躲在餐桌下,避免被瓦片擊中外;還不時的雙手合掌,祈求上蒼,快快的將潑辣的風姨早一點趕走。 在沒有屋頂沒有牆壁庇護的夜晚,晴天還好,滿天星斗為伴,苦中作樂一番,順便享受以「藍天為帳,大地為蓆」的況味;要是下雨,夜神統治下的天地,那可就慘不忍睹囉,不但聽不到過去「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節奏,只能撐起家中唯一的破傘,加上餐桌底下的小天地,全家人就這樣蜷曲著身子,竟夜不敢闔眼,苦候黎明的到來。 又到了颱風季節,年幼時對颱風猙獰的面貌,依然清晰難忘;願上蒼展現慈懷,讓窮人家也能夠平平安安過日子,不是很好嗎?
-
煙雨江南─杭州‧西湖
遊湖的時間,應該有半個多小時。遊船不小,大約可容納二、三十人。一大票的遊客,乘坐在這樣簡單造型的遊船,與自己想像中的西湖畫舫,或一葉扁舟輕輕滑過西湖水的情景,有很大的差距。 遊船在湖面上,緩緩前行。經過湖中的阮公墩,但見翠木扶疏,古樸幽靜。據說,這是清朝嘉慶年間,任職浙江巡撫的阮元,利用湖中淤泥所堆積的一座圓狀小島。八0年代,中共當局在島上整建成山莊小築的模樣。取名「阮公墩」,也是用來紀念當年任巡撫的阮元。現在,阮公墩上已是綠樹參天,一片碧綠。西湖新十景中──阮墩環碧,就是這裡。 遊船在接近湖心的時候,位於西湖中央的「湖心亭」,便在咫尺之間的距離而已。想到歷代文人作品中,有不少詩、文是以湖心亭為題材的,心中便多了幾許熟悉的感覺。湖心亭在西湖中央,面積比前面所經過的阮公墩大些。明代,知府──孫孟,曾建振鷺亭,後改稱清喜閣,也就是現今湖心亭的前身。 遊船過了湖心亭後,遠遠便望見較阮公墩、湖心亭更大許多的「小瀛洲」。 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合稱「蓬萊三島」--阮公墩是「方丈」,湖心亭為「蓬萊」,三潭印月即「瀛洲」,亦即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一座利用湖中淤泥堆成的島中湖。湖的四周,圍以環形堤壩。南北以九曲橋相連,東西則有土堤相接,把湖劃成一個「田」字形。湖中,有三個建於明代天啟元年的「塔」。 我們的遊船在靠近這三座塔時,船夫特別放慢了速度,讓大伙兒仔細瞧一下。原來,塔內是中空的。塔的外形呈球面體,上面清楚可見五個圓形小洞。遊船上負責解說的導遊小姐告訴我們:每逢皓月當空,就可以看到「月光映潭,影分為三」的奇景,所以名為──三潭印月。 我們一大早出來遊湖,無論如何是看不到「月光映潭、影分為三」的奇景。 導遊小姐大概看出眾人有些失望,便接著告訴我們:這「月光映潭、影分為三」的奇景,天上人間算一算,總共可看到三十三個月亮。 「三十三個?」 眾人不約而同的,投以不相信的訝異眼神。同時看到三十三個月亮,可能嗎? 原來三塔中的五個小洞,點上燈火,就有十五個圓的亮光出現。亮光映在清澈的湖水上,也有十五個之多。天上明月,與映在湖面上的,就又多了兩個。至於第三十三個呢? 就在大家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導遊小姐用甜美的江南口音,微笑著對我們解開了謎底。 「第三十三個月亮,就在你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呀!」 的確,何必一定要在月兒當空照的夜晚,只要心中有「月」,一切的美景不就全在我們眼前嗎? 船過三潭印月,先前遠遠看到的雷峰塔,高高的塔身已清楚可見。只是,塔身仍有大半被叢叢綠樹遮擋。雷峰塔,是築在西湖南畔夕照山的雷峰上。據說,每當夕陽西下時,常可見彩雲繚繞的美景。因此,處在一片晚霞彩光中的雷峰塔,古樸的韻味,更別有一番迷人的情調。「雷峰夕照」的特殊景觀,自然也成了西湖十景之一。 其實,著名的雷峰塔早已毀於祝融。我們眼前所見,是座重新整建後的雷峰塔。雖然少了一股悠久、古樸的韻味,不過比想像中的高聳、壯觀了許多。特別是它那金色耀眼的高高塔尖,在遊船慢慢靠近的同時,便由遠而近、由小而大的,在蒼茫山色中若隱若現。點點閃爍的金光,彷彿在提醒著我們,不要忘了那個許多人心中,印象猶深的〈白蛇傳〉故事。還有,那位被法海和尚壓制於雷峰塔下,永世不得超生的──白娘娘。 遊湖之後,我們一行人有說有笑的,隨領隊一起在幽靜的蘇堤上漫步。凜冽的風,從湖面上吹了過來,又是陣陣寒氣襲人。 雖然,我們一大清早前來,是既看不到「雷峰夕照」的美景,也見不著「三潭映月」的奇觀。不過,在早春的清晨,在淡淡雲煙籠罩四周,湖光山色一片迷濛中,能在幽靜的蘇堤上,放鬆心情,欣賞周遭清新怡人的景物,我們已能深深感受到,為什麼「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特別是,能與孩子、同事一道暢遊蘇堤,即使少了那幾聲的鶯啼,也是日後永難忘懷的一段快樂回憶。 蘇堤全長2.8公里,較白堤多出將近三倍的長度。蘇堤之上,共有六座石造拱橋。從北山路到南山路,依序是──跨虹、東浦、壓堤、望山、鎖瀾、映波等六橋。錢塘十景之一的「六橋煙柳」,景色之美麗,是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所喜愛與吟詠的題材。晚明小品文大家袁宏道,他的名篇──〈晚遊六橋待月記〉,文中的「六橋」,亦即在此。 蘇堤的一邊,是一望無際、我們適才遊船所遊的西湖。另一邊,分別是岳湖、西里湖與南湖。岳湖較小,大約在跨虹橋到東浦橋這一段。西湖十景中,「曲院風荷」的美景,就在跨虹橋的西北角一帶。佔地大約半畝的荷池內,有紅蓮、白蓮、各式荷花,當夏日風起時,荷花清雅之氣四溢,芳香千里飄送。可惜還不是盛夏時節,湖面上但見微波輕揚,卻感受不到半點的風荷送清香。 西里湖的湖面最是狹長,從東浦橋一直延伸到鎖瀾橋、映波橋之間。其後,就是三者之中最小的南湖了。南湖一帶的花港公園,是由魚樂園、牡丹園、花港三部分所組成。其中的魚樂園有一個紅魚池,蓄養許多的金鱗紅鯉,遊客們池畔投餌觀魚群爭食,因而成了西湖著名的觀魚勝地,「花港觀魚」也同時是西湖十景之一。 走過「六橋煙柳」的最後一座──映波橋,差不多就是蘇堤的盡頭了。 西湖南畔的蘇堤盡頭,臨近寬廣筆直的南山路。路口的地方,一邊有高高挺立在寒風中,一身仙風道骨似的石雕東坡像,座落在四周花木扶疏的公園邊。另一邊,是座落在小平臺上,寫著「蘇隄」二字的一塊石碑。 「蘇隄?寫錯邊了。」 「蘇堤的『堤』,怎麼寫成了『隄』?不會是簡體字吧!」 許多遊客看到石碑上的「蘇隄」二字,臉帶驚訝的發出不解的疑惑。來自繁體字使用地區的人,一到大陸的確最容易聯想到簡體字。堤和隄,其實是異體字。蘇「堤」寫成蘇「隄」,既非錯寫了邊,也不是簡體字。對中國文字稍有認識的人,大概都了解什麼是異體字。 蘇堤盡頭的這個路口,也是許多遊客候車的地點。在等車的同時,許多人又忙著拍照。也許,這是臨別美麗的西湖,大家依依不捨的心情所使然。我們也和其他人一樣,一邊候車、一邊聊天,當然也忙著拍照。下次,有機會再來西湖,又不知是在那年那月了。 南山路上,筆直的四線車道,景色依然是相當迷人。不遠處,一列列挺直的樹木高高矗立。一季寒冷的嚴冬,彷彿把所有綠葉掃盡似的,只見細細長長的枝椏挺立在半空中,映著煙雨江南灰濛濛的天色,格外顯得挺拔孤高。緊臨南山路的兩旁,各有一長排的法國梧桐,沿著道路兩側整齊的樹立著。一樣是綠葉落盡的法國梧桐,一身枝幹特別白淨地迎風而立。枝幹上,但見幾片和殘冬搏鬥了一季的枯葉,迎風搖曳。幾顆梧桐子高掛枝頭,點綴枝椏。遠遠看去,殘葉、梧桐子,與鄰近高掛在路燈上那一盞盞的小銅鐘,相互輝映出一股淡雅、幽靜的古樸之美,相當引人注目。 前年十一月中旬,當秋風把一株株梧桐樹偌大的葉片,吹落得滿地飛舞的季節,在韓國第一次看到充滿詩意的梧桐樹。當天夜裡,我感動得久久不能自已。如今,西湖畔這古樸之美的法國梧桐,一株株在陣陣刺骨寒風中,一身白淨如雪的枝椏,竟流露出一片蒼勁、古樸與盎然詩意,更深深感動了我。 蘇堤對面,南山路的另一邊山巒,就是南屏山。南屏山麓慧日峰下的淨慈寺,寺中舊有的一口大鐘,每當暮靄籠罩大地的傍晚時分,便會悠然響起動人的鐘聲。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鐘。站在「蘇隄」前等遊覽車,雖已是中午的用餐時間,但卻不是傍晚時分。「南屏晚鐘」悠揚動人的鐘聲不響,我們自然也無從聽到了。不過,轉身遠望西湖西北角的群山,這才發現一片薄薄的雲霧,四處迷漫。霧靄籠罩的山景,與一湖幽靜的湖水相映,西湖的美真是藏也藏不住了。 原來,西湖十景中的「雙峰插雲」,就位在西湖西北方幾里外的九里松一帶。所謂「雙峰」,指的就是湖西群山裏面的南高峰與北高峰。每逢群山雲霧迷漫時,南、北兩峰只見雙尖高高挺立,宛如峰插雲霄,因此取名「兩峰插雲」。後來,清康熙皇帝到此一遊,改為現在的──雙峰插雲。如今,靈隱路洪春橋畔,還有一座「雙峰插雲」的御碑亭。 煙雨江南。昨夜到今天清晨的幾場濛濛細雨,正好讓我們親眼目睹了西湖一帶,雨後、陰翳多雲的天候,遇上欣賞「雙峰插雲」美景、欣賞湖光山色最佳的時刻。當年,白居易有〈春題湖上〉詩:「湖上春來如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字裡行間,道盡詩人心中對美麗西湖的喜愛之情。末尾的兩句,更見一片依戀不捨之意,洋溢其間。看來,唯有真正到過西湖、欣賞西湖美景的人,才能深切體會出歷代文人雅士,對西湖之所以情有獨鍾的主要原因。 中午,用餐的地點,是在西湖畔頗具歷史的著名餐廳──樓外樓。
-
〈長篇小說連載〉艷陽滿天
老何,咱倆沒有任何顧忌。我問你,你是不是對王芬有意思? 他低下頭,嘴角露出了笑意。京劇上有句道白:「我想紅娘,紅娘想我,那才是相思病;我想紅娘,紅娘卻不想我,那就成了單思病啦。」 我哧地一笑,差一點鼻涕噴出來。「你說,紅娘想誰?」 伙計端上一盤醋溜黃魚,紅澄澄的,發著吱吱拉拉聲,濺出熱的油星。我拿起筷子,催促為霖:「趁熱吃!」 掏出心底的願望,我內心期盼紅娘的心,放在何為霖的身上。 他年紀大,在台灣舉目無親,沒有人疼惜他,關懷他;他還有一個秘密,這個秘密連杜潞莊莎幗都不知道,只有我一個人把它深埋在心底,那便是為霖過去患過憂鬱症,曾看過精神科醫師。我是多麼盼望他過起幸福的家庭生活! 你說,紅娘想誰?我想問此事,為霖一直沉默無語。半晌,他才說了話: 據我所知,紅娘目前尚待字閨中,她已經二十七歲,到了這樣的年紀,應該有對象了。高不成,低不就,而且事業心強,我還真是為紅娘發愁…… 你這真是彈琵琶掉淚──替古人擔憂。老何,她到底喜歡哪一個人,作過調查研究麼? 依照何為霖的觀察,有兩個比較適當的對象:一是年輕有為的任達,另一個是訓導主任周琳;論條件,周琳佔優勢,論雙方交往論斷,任達的成功率大。 周琳是台北人,師大體育系畢業,他父親是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綽號周一刀。周琳家庭環境不錯,曾經參加職業籃球隊,因為他父母反對,只得來弘志高中服務。最初杜潞猶豫不決,他知道周琳志不在此,只是過渡而已。 我忍不住想笑。何為霖只說假想敵,卻不暴露自己的心理狀態。 你呢? 我什麼? 你甭在我面前裝傻,你是不是想追人家? 何為霖被我戳穿了底牌,噗哧笑了。 十 弘志高中的校園,向來是一座平靜無波的池塘,水面浮現出一片綠藻,增添了莊穆的氛圍。王芬,她無意間投下一塊石子,卻使池塘掀起浪花,綠藻不見蹤影,風從水面掠過,吹起蕩漾的水波。 周琳是金童,王芬是玉女,他倆漫步校園,讓無數天真未鑿的追星族,無心聽課,眼睛投向窗外的林蔭大道,爭睹俊男美女的風采。 每逢週末,王芬聽課的教室,高朋滿座,她聽詩歌,同學聽詩歌;她聽散文,一群小青年挾著朱自清、琦君的書,朝屋內擠;尤其任達上課的時候,王芬總會坐在前排,偌大的禮堂呈現滿座現象,比那年台北來的楊駑,熱烈十倍。許多文藝小青年注意任達的演講表情,一顰一笑,彷彿都像給坐在前面的王芬打暗號。他倆才是最般配的一對情侶,個頭也好,身材也好,都挺合適。
-
福爾摩莎之殤
「可以說好幾個月了。」那個高個子,頭髮紅紅的有些鬈曲,左手拿著帽子,注視著福爾摩莎,很有禮貌的回答。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福爾摩莎聽到他們航行了幾個月,而且又從歐羅巴洲來,露出了訝異與興奮的表情,她朦朧中好像記得自己也是從歐羅巴洲來的,姐姐蒙娜麗莎也曾一直叮嚀著她,要她不可忘記歐洲名門的血統,好像怕她忘本一樣。現在她油然昇起尋親的一絲曙光,說不定可以打聽出姐姐的下落,因此,迫不及待的說:「我在歐羅巴洲也有親人,我想跟你們打聽打聽。」她擺了一個手勢,姿勢優雅端莊,令人肅然起敬:「請喝茶,這是上好烏龍,此地的特產。」 「小姐,請問妳要找的是甚麼人,請給我有這個榮幸回答您。」 「我有一位久未謀面的姐姐蒙娜麗莎,不曉得諸君可認識。」 「蒙娜麗莎,喔!蒙娜麗莎,認識!認識!那有不認識的道理,她是歐洲的名媛,王公的貴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啊!」說罷!大家睜大眼睛注視福爾摩莎,看得福爾摩莎有些緊張。 「怎麼樣?她還好吧!我很想跟她見一見面,只是兩地乖隔,音訊不通,想煞我了。」她露出渴切的神情,增添了幾許的嫵媚。 「好!好!真太好了!萬豆腐﹙wonderful﹚!她是歐洲第一大美女,與聖母瑪麗亞齊名。」紅毛就一五一十把蒙娜麗莎的勝績講給她聽,並且大大稱揚一番,心想:「我在歐洲土生土長,怎麼沒有聽說蒙娜麗莎有一個這樣漂亮的妹妹呢?我孤陋寡聞,差一點失之交臂。以前我苦追蒙娜麗莎,都未能得手,無法佔為己有,總算上帝仁慈,聽到我的禱告,即使得不到蒙娜麗莎,能夠得到她胞妹福爾摩莎,於願已足。」他再仔細的打量眼前這位美女,越看跟蒙娜麗莎似乎越有幾分相似,他已經深信不疑了,只是兩人一個紅髮,一個黑髮,稍許不同罷了。 百年因緣,千里相會,福爾摩莎小姐熱情的款待,殺豬宰羊,擺了宴席,大會賓客,找了十三家族及客居在這兒的漢族作陪,酒酣耳熱,觥籌交錯,雖然彼此比手畫腳,不過酒是共同的語言,霎時水乳交融,十三家族興奮過度,喝的酩酊大醉,漢客也躺平了。 福爾摩莎也喝得雙頰酡紅,有如芙蓉出水,牡丹滴露,更增加她的豔麗。她輕啟朱唇,唱道: 「姑娘一十六, 長在深山人不識, 我吸吮著日精月華, 誰箇知道我美豔如花。 姑娘一十七, 長居深山空寂寂, 我吸吮著日精月華, 誰知道我是人間奇葩。 姑娘一十八, 長在深山鎖空扉, 我吸吮著日精月華, 誰知道我小姑獨處尚無郎?」
-
看英雄組曲演出的感動
晨起晤昧中,滿滿胸懷依然為昨夜在演藝廳加緊練習中的英雄組曲所震撼! 什麼時候,我們的地方團體有了如此大的表演水準?是我心中的驚詫。練習結束,指導的郭孟壅教授,直對演、歌、舞員們嚷著:「你們真是天生的演員!」我腦袋直回轉一幕一幕的心情,看到「英雄」段,想到「一定要請胡將軍家屬來看!」看到「回家」段,想到白髮望鄉的悲淒老者與華麗洋樓的對比、看到砲彈鋼刀,想起江教官逗趣的海盜神情,耳畔響起一雙兒女給予全場滿滿的笑聲與「敲吧」的手勢與歌聲。 郭教授看到了演台上下的互動參與,用贊許而含蓄的聲音對孩子說,散場,能留給孩子們傳唱的歌聲與手勢就可以了。 「唉呀,真差!」昨天沒有大聲的跟演員們說聲「加油!」則是今早胸中最大的遺憾。以金門合唱團為底,組合舞蹈老師們的共同演出,我要真心誠意的跟你們說:你們的演出真行,真的讓我很佩服!雖然在肢體呈現的演出中你們顯得有些羞怯的不自然,但真的,你們讓我看到了金門民間團體的大好希望。 想想,金門,真的是仙山佛地,竟能擁有如此多的在地人與外來人共同為這一塊土地付出,而且是在資源短少的艱難環境下,能有如此的成績,真的該為金門謝天。 聽聞郭孟壅教授為金門英雄組曲演出,從籌劃內容、尋找作詞、編劇、攝影名家共同創作,奉獻作曲,要求台北藝術家文教基金會合唱成員練唱,動員人力資源錄音灌製,拜託兒子幫老爸日夜一起連趕剪輯影片,密集投入時間超過二百小時以上,再到金門給合唱團排練這一部以金門參與戰役的曾經、濃烈的高粱酒、落番客與家人的生活、情意綿長的麵線、鋼韌的砲彈菜刀等為內容,結合詞、曲、唱、演、舞、影的共同創作,排除萬難要使演出有震人心弦的效果等等,心中除了感動、感謝外,更驚訝「金門」我的故鄉有這樣的能量凝聚這些人的付出,身為金門人,對於金門文化工作環境,實應容有更大的省思。 聽說英雄組曲,是今年論劍.煮酒.話英雄的系列活動,是首次以金門為內容的歌劇型態創作品,十月一日的首場開演,安排在難得一見、價值新台幣二億元,同時也是另一個外地人、全球排行前十名的收藏家王度先生與金門人—金合利鋼刀廠吳增棟先生結合的因緣,以無私的奉獻精神,提供金門辦理全國首次的、個人收藏的古今刀劍展,聽說有元朝從中國出發打到歐洲,影響歐洲發展的中國皇帝—元朝的成吉思汗所用的刀、明朝東廠雙刀等的展出,整體的串連活動演出,從一大早的香港動感亞洲基金會主辦,有一百二十餘位來自世界各地選手的挑戰賽開始,當天下午四時假文化局展開的古今刀劍展、李鳳山太極功夫表演、英雄組曲演出,金門的秋天是一節奏有致、值得親近、跟著起舞的飛揚旋律。 如果你不知道這麼一件事,記得找時間一定要來看!錯過了十月一日,展出與演出在十月的金門依然可以不缺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