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美人
她瞪了我一眼,「我不是小美人,不需要你的同情、也不需要你的安慰。幸福這條路我會自己去開拓,田裡的雜草我會自己去拔除;芋頭葉上的青蟲我會用力把它踩死,糞土我會協助伯父把它推上山;地瓜我已學會挖,粘在手上的乳汁我也知道怎麼洗。大哥您就省省力氣、好好保重,儘管和小美人遠走高飛吧,別替本姑娘操心了!」 「妳的說詞,還真有點數來寶的味道,」我挖苦她說:「回武揚後一定要建議隊長,別讓妳唱歌跳舞了,就讓妳穿上長袍馬褂,手拿竹板,隨便胡扯一番,既輕鬆又愉快。」 「果真這樣的話,」她頓了一下,趁我不注意時,伸出手,「我就拿竹板敲你的頭!」 我來不及閃,她真的敲下來。 「對不起,」她趕緊撫撫我的頭,不好意思地問:「會不會痛?」 「不痛,才怪!」我故作痛苦狀。 「對不起,」她又一次地說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明明是故意的,還強辯!」我想逗她。 「對不起啦……。」她竟然紅了眼眶。 「妳要笑死人是不是,」我趕緊拉起她的手,笑著說:「跟妳開玩笑啦,可別像孩子似的,真的掉眼淚。」 她突然抱住我的腰,像小鳥依人般地把身體斜靠在我胸前,我聞到的是異於小美人身上的化粧品香,而是一股淡淡的少女幽香,我感受到她高聳的胸部、隨著呼吸不停地在我胸前起伏、跳動。她的手輕輕地在我腰間揉捏著,讓我怦然心動。 此時如果是小美人的話,難免會有一段激情的演出,然而,現在斜依在我胸前的,卻是我心中最清純的女子。我們的感情像兄妹、像朋友,更像一對令人羨慕的情人。但是,我的初吻已經給了小美人,我的手第一次觸摸到女性光滑柔美肌膚的是小美人,引燃我青春熾熱的情慾之火焰者也是小美人。而此刻,面對身旁的俏佳人,我不能對她有任何不恥的行為和舉動,只能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只能輕輕地撫撫她烏黑光澤又細柔的髮絲,不能有任何越軌的行為。除非我與小美人情已斷、義已絕,而林玲又不記前嫌地願意和我在一起,我們才能更進一步地燃起生命中那團熾熱的火焰,讓它盡情地在這片歷經戰火蹂躪過的土地上燃燒,即使變成灰燼也甘心。
-
春遊揚州詩意濃
冬山是以宣石佈局,宣石又稱雪石,產自安徽的宣城,冬山採用了一塊塊如小獅子的象形宣石,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大大小小相互呼應,有如群獅在雪中嬉戲,稱為「群獅戲雪圖」「雪壓百獅圖」,另種有三株腊梅和一棵老榆樹及幾叢天竺,還有二十四節氣的風音洞,讓人感受到北風呼呼的風聲,俱有形、色、聲的冬天景致,而四季山色以春山為開篇,夏山為舖展,而秋山是高潮,那冬山就是終篇,主人是有智慧的豈可就此終結,特在春山與冬山間的山牆,開了兩個圓形的漏窗,漏窗望春為「春景在望」,也就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讓人有了無窮的希望。 在冬山的北面為透風漏月廳,裡頭牆壁掛著昆曲的認識資料及昆曲演出的劇照,此廳原為黃姓主人冬天賞雪及自己蓄養的戲班表演之所,由資料上,園不只是揚州園林的經典佳構,也是昆曲培育知音之地。 園的確別有洞天,但我卻愛那桂花小徑,時間關係不只要離開園,更要跟揚州說再見了,我和三妹、小弟竟然喜愛了揚州瘦西湖,相約老伴、妹婿退休後,一定要來個真正的煙花三月揚州行,雖然揚州的吃住是貴了點。 下午兩點了,趕往南京,一上車,只有司機沒睡著,全車人都呼呼大睡,到了二橋休息區,才知我們是沿江北的公路經儀 、六合來到了南京浦口區的長江南京二橋,小潘說了橫跨長江上大橋已經幾十條了,大陸這幾年整個交通運輸網依據國父的實業計劃建國方略加以開拓,進步神速,過了二橋進入南京市區,走棲霞大道,道路施工,單面行駛,南京來了幾次,但市容變化甚大,老舊街道不見,連秦淮河四周都整頓了,如不是進入秦淮河的文德橋夫子廟處,還真不知是南京了,但不變的是小潘說的石頭路邊賣(雨花石)、家家吃野菜(蓴菜)、人人吃鴨子(南京鹽水鴨、板鴨)。 難得白天來到秦淮河畔,現在差十分才下午五點,晚餐六點還早,就逛逛走一走,以前唸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唸「斜」ㄒㄧㄝ第二聲,聽當地地陪唸ㄒㄧㄚ第二聲,我質疑問唸國文系的三妹,原來地陪唸的才是古音,其實比較像閩南音,怪不得說唐詩用閩南語吟唱是最有韻味。
-
〈浯江詩選〉那些木麻黃樹
那些木麻黃樹哪裡去了 它們被砍掉了 它們的樹幹和鬚枝哪裡去了 被燒精光了 那樹上棲息的麻雀和咕咕鳥哪裡去了 飛走了‧到不知名的地方去 那些當年種木麻黃的阿兵哥哪裡去了 他們退役‧老了‧有的已經死亡了 那些曾在樹下耙麻黃鬚的小子孩哪裡去了 他們長大了 小男孩娶新娘子 小女孩嫁人去了 他們忘了木麻黃樹了嗎? 小男孩和小女孩帶著他們的小孩 回來找木麻黃 木麻黃被砍掉 小男孩和小女孩來回徘徊 努力尋找過去的記憶 沒有木麻黃 很多景物再也想像不起來‧
-
〈阿伯說笑談之十二〉賣壯丁
阿伯是民國十七年出生的,為了逃壯丁役,他戶口名簿上報寫民國六年生的,也就是在民國三十幾年的填報戶口你可發現到很多不是多報年齡數,要不就少報年齡數,剛好有一個壯丁年齡層(二十—三十五)斷層,這叫做「官字有兩口,民有私約」所以阿伯今年七十八歲而戶口名簿上成了八十八歲,那時人在內地,有人說「冬至沒回家、沒祖、過年兜沒回家沒某」阿伯有好幾次冬至過年都沒回家,有很多因素,而那時他在二十二歲才回金門報戶口,更早之前都沒戶口,民國二十六年跑日本到內地就沒戶口,那時兄弟四人變成三人,而抽兵制度是四抽兩、三抽兩、兩抽一,沒戶口就抽不到他,但有利就有害,那時民國二十六年金門還未有戶口制,抽兵是內地的規定,金門沒有此制度,沒戶口的另一好處是不用出壯丁錢,什麼都不用這是沒戶口的利處,那害處呢?捉到就送去當兵,沒有理由就是當兵一條路,有證件、手續等文件代表有戶口,沒有就抓「你家住那兒?」答不出者就送入館仔內進去關,等壯丁期一到就送去當兵。 那時候在開船的阿伯,看到碼頭上的迴轉道上那些送壯丁的場面,眼淚就會隨著那哀悽的場面而落淚,若送走十位壯丁,則岸邊至少百個親友來送行,來哭別、場面之哀悽實在慘不忍睹,阿伯常想到如果角色互換變成他自己成了壯丁,而來送行的母親,弟妹哭成一團的場景,如果他單操一個還無所謂,但家中在他作兵時誰來養活一家子?一想到這就不忍也就眼眶紅潤起來。 送走壯丁去當兵搭的是阿伯他們的船,阿伯當時十八個王頭買了個瑞士的錶,放入口袋,鏈子綁在口袋上,要看時間時須押一下才看得到的錶,阿伯都是看時間只剩一分鐘才走到船上坐到辦公的位置,就開始開船離開以避免看到送行的哀悽場面,因為岸邊送行的哭成一團而船上的壯丁也哭成一團,他們船員也跟著哭,場面是夠淒慘的。 那時候白天較沒查戶口,阿伯就較沒關係的上岸去避開這悲悽的場面,查壯丁的時間是安排在晚上,故他才可以做生意而晚上就不曾回家睡覺。遇上滿海在查戶口,在船上工作的他就退躲到隱密處,再溜入海水中,不管是結冰的冬天照樣下水,有時須閉氣於水中,冰刺的難過凍傷發抖為了求生存也就必須去面對,一般他用游泳和查戶口人員玩捉迷藏遊戲,採用蛙式游法較沒聲音,或採取站立游法,若用自由式會有游水聲易被查戶口人員知道,而跳下海中的姿式要輕輕的溜下去,如果「砰」的一聲馬上被發現,如果那麼做叫做「討蚤頭上爬」「送肉去飼虎」「頭毛去試火」「故意虎山行」這意思是頭髮已洗得乾乾淨淨,你又故意捉幾隻頭蚤放於頭上咬你,再捉個頭破血流的自討苦吃,話說粗點叫做「尻川癢」自己要讓屁股癢是自找的。 阿伯曾遇到一友人,把自己賣給人家當壯丁去,何以有賣買壯丁?是這樣的,我家較有錢,那就可以用錢去和需要錢的人家買壯丁來頂替自家被選中為壯丁的名份,也就是收錢的人家冒名頂替出錢人家的份去當兵之意,那是做壯丁去打仗,以乎都是有去無回,故送行的場面才會那樣哀悽。阿伯的朋友把自己賣丁,換得一筆錢送回家中,留下一些要當跑路錢,就來討教阿伯要如何做才能留下這筆跑路錢,否則自己鐵定沒命,阿伯左思右想後幫他出丁主意,叫那友人將剩餘的錢變變金子,把金子溶成圓球形,遇搜檢時將金球塞入肛門(金球先用袋子裝好)無危險時再將金球排出,原本友人覺得恐怖噁心不想這麼做,但在全身脫光,且剃掉頭髮、眉毛(一剃掉眉毛就是很明顯的壯丁身分)下你如何能藏有財物?友人終於接受阿伯之意見,得以趁一次外出買菜出差時,將金球賄賂一小兵,而小兵則對空鳴槍一聲表示這名壯丁因為想逃脫,結果被小兵一槍斃命了之意,那時的人命真的有如螻蟻一般,友人再戴頂大帽遮掩剃掉的眉毛,得以返鄉和阿伯、家人團聚,你可以想像戰亂時人命之價值何在?
-
〈金門生態筆記〉曠野中的彩色精靈──栗喉蜂虎
在金門夏季最具代表性的鳥類莫過於顏色鮮豔、體態優美的栗喉蜂虎,牠們有著夏日精靈的美譽。牠們的英文名字為blue-tailed bee-eater,字義上的意思是「一種擁有藍色尾羽的蜜蜂殺手」,這與牠們的食性有關,請容我稍後再述。由於牠們屬於蜂虎科且喉部為栗子色,所以我們稱之為栗喉蜂虎。 蜂虎科的鳥類全世界共計有廿六種,牠們的共同特徵包括:鮮豔的羽色、高超的獵蟲本領(特別是擁有致命毒針的蜜蜂等)、挖洞築巢以及育幼的行為等。栗喉蜂虎的頭蓋和背部為綠色、喉嚨為黃色至栗子色、腹部則是棕色,往下延伸成蘋果綠的顏色。此外,牠們還拖著一根長長天藍色的尾巴。牠們的身材相當流線而優美,從嘴喙到尾部全長約卅公分。 研究顯示這一科鳥類起源於非洲的洋紅蜂虎,後來逐漸演化成現在的廿六種不同色彩、體型的蜂虎,現在的所有蜂虎科鳥類大約在一萬一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時形成的。每年夏天來到金門繁殖後代的栗喉蜂虎的學名為Meropssuperciliosus/philippinus,主要分布從非洲、中東、印度、中南半島、中國、菲律賓至新幾內亞。 栗喉蜂虎在獵食之前會先在樹枝、或電線上停歇,並且搜尋、鎖定飛行中的昆蟲,再以流暢的飛行技巧進行空中截擊。大部分的鳥類對於黃蜂、胡蜂等這些危險昆蟲都敬而遠之。但是蜂虎科的鳥類發展出尖銳且細長的嘴喙,讓牠們在捕獲這類擁有毒針昆蟲的時候,可以讓昆蟲在嘴喙的尖端就將牠們掐死,避免昆蟲掙扎時刺傷自己的眼睛。在金門蜜蜂、黃蜂、胡蜂等數量及種類並不多,相反的蜻蜓、蝶、蛾等數量豐富,所以栗喉蜂虎選擇的食材也略有不同。不過這並無損於牠們的美名,在夏季的藍天之中只要觀賞過牠們流利的英姿,就能體會到造物者所賦予牠們的神奇本領。 就像大部分的蜂虎科鳥類,栗喉蜂虎會在土質鬆軟的崖邊集體築巢。挖洞築巢的習性是佛法僧目鳥類的共同習性,金門島上屬於這一目的鳥類計有:戴勝、數種翠鳥以及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會在崖邊上挖出深達一、二公尺的巢穴,並且洞口略低於內部,以增加排水性。這樣深的洞穴一則可以維持洞穴的恆溫性,避免夏季的烈日讓巢穴溫度過高,其次可避免獵食者入侵危及幼鳥。在適當地理環境的崖面上,少則時數十個、多則可達上百個孔穴。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巢穴中都有鳥蛋或雛鳥,根據研究這些巢穴有百分之卅以上是空穴。部分學者認為這些空的巢穴是因為挖掘中遇到大石頭或阻礙而放棄,或者受到干擾而不願再繼續進行。但也有部分研究顯示,這是有計劃的閒置,目的是為了迷惑獵食者。 此外,並不是所有栗喉蜂虎都會參予繁殖後代的工作。根據研究,每一年大約會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已經性成熟的成鳥不進行繁殖,而是去為其它生殖鳥充當幫手,這些由十至數十不等的數量組成生殖群。生殖合作群越大,生殖成功的機率也越大。這些生殖群會在金門島四處尋找適合繁殖的場所,利用一整個夏季在金門島繁衍後代。除此之外,繁殖群中的部分個體又會和其他繁殖群的個體有密切的互動關係,就像家族與家族之外的聯誼活動。在金門數個繁殖群會集合在一起過夜,所以在盛夏時分的傍晚,當太陽即將下山時,許多繁殖群的栗喉蜂虎會從自己的繁殖地起飛前往晚夜棲地。目前金門已知的大型夜棲地大約有三、四個,這幾個重要的夜棲地每晚聚集了上千隻的栗喉蜂虎,是金門重要的自然資源。 而相信讀者對於栗喉蜂虎的婚姻狀況一定甚感興趣,究竟栗喉蜂虎的婚姻制度為何?夫妻之間的感情又是否堅貞如石呢?從外表看來,栗喉蜂虎似乎採取一夫一妻的制度,不過許多研究報告都顯示,幾種蜂虎科的鳥類對於配偶的忠誠度普遍不足。調查結果顯示,每一個巢穴所孵化出來的雛鳥中有百分之廿五到五十並非流著另一半的血緣。而雄鳥也總是利用各種機會,對鄰近的雌鳥擠眉弄眼、處心積慮的勾引。這幾年拜基因檢測技術的發達,鳥類社會中複雜的繁殖行為與婚姻關係,有越來越多的例證被揭發。目前已知的研究結果顯示,除了丹頂鶴與幾種猛禽,還擁有令人稱羨的婚姻關係外,大部分的鳥類為了讓自己的基因得以遺傳下去,都採取了多重配偶的關係。 鳥類社會及個體行為並無所謂的對與錯,也非人類的道德倫理所能規範。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切莫片面解釋這些現象。人類畢竟不同於其它物種,並未受限於由人類所歸納出來簡單的自然法則。在大自然中最高層的消費者,例如:猛禽、大型肉食性動物等,往往數量極為稀少。並且受食物鏈的限制,讓這些高級消費者的數量得以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因此使得自然的循環可以維繫。但是人類這種食物鏈中最頂層的消費性物種,因為智力的發達使得人類如脫韁野馬擺脫了這個限制。人類的數量並沒有因為身處食物鏈頂層而受到應有的限制,相反的憑著科技的發達,使得人口不斷膨脹,並且平均每一個人所消費的資源更是直線增加。這樣的態勢發展,如果人類片面的解讀其他物種的社會或生物行為,因而過度放縱自己的慾望,則環境的平衡秤將嚴重傾斜,倒向無法回頭的滅亡之途。 觀察大自然並非為了讓人類找到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解套。相反的,透過對大自然的欣賞與了解,了悟自己之於大千世界的渺小。讓自己在面對茫茫的物質慾海所產生的無端波瀾,在獲得一絲清涼的微風後,得以安撫心胸。古往今來許多大智慧者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言,或許他們正處於人生的低潮,又或許他們正當意氣風發之時。這些不朽的人生哲理,莫不因古之智者受浩瀚自然激盪而成。吾人具備的知識基礎更甚於古人,身居金門的自然世界之中吾人能不更有所體悟呢?
-
小美人
「你還蠻有同情心的嘛,」她有點不屑, 「等一下我一定替你向伯父求情,請他成全你們,好讓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她說後,斜著頭,扮著鬼臉,「這樣你高興了嗎?」 「是妳自願的,如果挨罵可不關我的事。」我推卸著。 步上一個小山頭,我已有上氣喘,肩頭也有點痠,不得不把肩挑的水肥放下,站在路旁的木麻黃樹下休息。 「挑不動跟你同姓!」我趁機消遣她,「老實告訴妳,以後少自告奮勇。沒錢、沒學問、沒力氣都是假不了的。」 「只有你才敢叫我來挑水肥,」她不甘示弱,「我跟你上山下田,伯母都很心疼啦,一旦讓她知道你要我挑水肥,絕對會多罵你二句。」 「我是在考驗妳,」我存心和她開玩笑,「如果妳林玲真的挑得動這擔水肥,我馬上把妳娶回家,讓妳達成回歸田園的美夢。」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少跟我來這一套。」
-
春遊揚州詩意濃
夏山的湖石山景,是以太湖石的瘦、透、漏、皺來疊出江南的夏日山水,在水旁處置一石蛙,池有蓮葉點點,俗稱「荷塘蛙鳴」,點出「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池有曲橋,中有鎮園之寶「魚骨石」,石如「丑」字又稱丑石,渡橋後有堆砌石屋,上有鶴亭,繞過抱山樓是秋山景色,抱山樓樓前寫著「壺天自春」,小妹和三妹去走曲橋觀夏山,上抱山樓觀全景,我腳痛又愛睏,就坐在樹下的石頭上打盹,等小朱說過來看下秋山,才走幾步路,看一下黃石縱橫交錯,上下盤旋,疊成的石洞、石屋、石橋、石樑等,走時要記得「明不通暗通,大不通小通,直不通曲通」,管它通不通跟著小朱走一定通,一看還要再爬上爬下,我們幾個不愛動的,就找個地方歇腳,我看書上描述主人對秋山有春華不如秋實,特蓋了「住秋閣」,想留住金色的季節,等他們走下住秋閣,再走幾步就來到了冬山。
-
〈散文詩〉呢喃
我是天空。 大部分的時間,總保持軒朗的湛藍。 我喜歡給人快樂舒服的感覺。 我將心捏碎,撒在每一朵屬於我的雲上。任他們去流浪,去體會塵囂炎涼。 但又怕它們忘了歸途,於是繫條思念的線,引導他們在感動落淚後歸回的航線。 ㄅ、春 粉紅色的春雨漫天落下,帶來了春日特有的曖昧。(滌洗了冬溫猶存的囂塵) 蝶在花間繾綣,蜂在嫣紅纏綿。 戀人遣著綿綿密密的春雨,輕叩對方的窗門。 空氣中瀰漫著繽紛的幻象。有目的與無目的情愫,開始萌芽。 ㄆ、夏 驕陽炙熱。 艷陽的熱情晒傷了風,也沸騰了夢。 我的雲化成軟軟的綿羊,閒閒地在我懷裡散步。 習習的風吹不散慵懶的雲,卻使得荷裙輕擺,在濃膩的綠中,反覆、挑逗。 ㄇ、秋 金風送爽,沁人心脾。 向晚的雲扉有著多變的心情。 我將心覆上彩霞 : 豔的紅、濃的橙、鬱的紫。在最後的天邊渲染、擴散。 暈開了秋楓紅紅的愛意,蛻變了秋柿羞澀的紅暈。 紅色,是秋天亙古執著的色彩。 ㄈ、冬 映著蔚藍海岸,忽然間我忘了自己。 倏地,一尾像天一樣藍魚游入了我像海一樣藍的我的懷裡。 我的血管裡湍流著海藍色的眼淚 ; 海的眼眸裡閃爍著我藍色的夏鬱。 冬陽暖暖,滲進了擱淺在沙灘的一瓶思念。 浪濤又起,捲瓶入海,瓶中少女的思念,和著暖暖冬陽,準備向彼岸的少年訴情。 相思,起航。
-
最豐厚的恩賜
每年大掃除,老婆都勸我把這個沒有用的老舊珠寶箱丟掉,但我一直捨不得。 每次打開這個原本屬於母親的珠寶箱,鮮活的記憶,恍若昨日,總讓我跌入酸澀的思念隧道。 我生長於單親家庭,這個珠寶箱和箱子裡的蒐藏,全是祖母交給母親傳家紀念的寶物,更有母親花樣年華的璀燦註記,以及媽媽留存父親情愛的所有回憶。 以前打開母親的珠寶箱,是我染上毒癮後,以偷竊箱內的鑽戒、翡翠墜子、手鍊………去典當,用來交換毒品;就這樣開開閤閤,人也在勒戒所進進出出,最後大膽地把全部飾品,拿去買賣大批毒品,想狠狠撈上一筆,沒想到也因此被判了刑,入了獄。 這時母親卻檢驗出罹患肝癌,而且是末期。 媽媽拖著痀殘敗的身子,來監探望,她說: 「我把手上戴的玉鐲,放在那珠寶箱,如果出獄後創業需要用到的話………」。 透過阻隔的鐵窗,我看見強忍痌瘝病痛, 微微顫抖的身軀,早已被我的自私、貪欲………消磨殆盡,就像壓榨葡萄汁般抽離她的血肉,剩下瘦削皮渣,這就是我的回報嗎? 我終於徹底地覺悟。三個月後,她走完一生。 老婆把手鐲收藏到她新買的富御珠寶箱,問我舊箱子是不是要丟掉。 「怎麼可以丟棄呢?」雖然有了富御珠寶箱,用來妥善珍藏母親留給我,像光,看見人生方向的玉鐲,但舊箱中仍然留有母親的味道和豐盛的愛與情感,以及鍾整生命過往的故事。 我向她保證等我出獄,一定會重新做人,努力工作,把以前典當的物品,置回新買的富御珠寶箱,讓箱內的蒐藏愈來愈多,留做新的傳家寶物。並且告訴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傳承這兩個箱子所有的故事——關於母親那一份千年不移對子女的愛、的底蘊。 親情真正的珍貴,是包容、不求回報的那份心意,更承載無數的幸福記憶,它不隨時光消逝的。儘管那思念的情景已走遠了,任憑春去秋來,晨昏陰晴,也常不經意的湧回那深深的思念,思念原本屬於自己的幸福歲月;打開母親的珠寶箱,我彷彿見到滋潤生命的身影;的確,媽媽的到來,是上天給了我最豐厚的恩賜。
-
淺斟低談東坡文
但是若以為畫馬的不必像馬,作詩的不需切題,那可是誤解。王若虛說:「論妙在形似之外,而非遺其形似;不窘於題,而要不失其題,如是而已耳。」(《滹南詩話》)他認為「詩畫本一律」他們的精神都是舍形忘影的。 其四、詩論中不同之觀點:蘇軾論詩,強調有為而作和託諷補世之義,推崇杜甫。他自己的作品,富於浪漫精神,其揮灑自如,超邁豪橫的風格近於李白,他的七古七絕尤著。至於「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滄浪詩話》)又與韓愈相近。但他又讚賞淡雅高遠的陶淵明,集中有《和陶詩》一百二十首,世人多謂其自相矛盾,實是可議的。他後面這些論點及作品,大都出自晚年,這和他飽受政治逼害,流寓四方有關。《在追和陶淵明詩引》一文中,可看出他晚年的詩境和心境。 然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後患,黽勉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真有此病,而不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也。 他晚年謫居惠州、儋耳窮鄉僻壤等地,生活極為貧困,加以垂老,心境由絢爛返於平淡。在此種環境下,欲以淵明為師範,想就陶詩尋求寄託,也就很自然的事。況「流轉海外,如逃深谷,既無與晤語者,又書籍舉無有,惟有陶淵明一集、柳子厚詩文數冊,常置左右,目為二友。」《答程全父推官》第三首)在這種主客觀環境下,「師淵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詩。」(《和歸去來兮辭》),景仰淵明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和閒適自遺的生活態度,進而在其詩歌中體會到「質而實綺」的藝術特質,和唱其平淡的詩境,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觀淵明之詩,我們可以體悟到,一個偉大的靈魂如何從種種矛盾失望的悲苦孤寂中,以其智者的妙悟、仁者的深悲、勇者不悔,化悲苦為愉悅,而歸其精神於淡泊干青雲的品藻,寫下他那「豪華落盡見真淳」的不朽詩篇,此與蘇軾「吾安往而不樂也」不正殊途同歸? 而柳宗元一生貶謫,其境遇和蘇軾頗有相似之處,也因此蘇軾晚年,於陶詩之外也很愛柳詩。「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東坡題跋》)他在晚年有(《書黃子思集後》)一文,論述了他這種偏愛超然淡泊、高風絕塵的意境。反映了他晚年人生態度和藝術境界的衍變,呈現出佛老超然物外的思想,和追求蕭散恬淡的人生觀,進而影響到他殘燈古夢、日月清朗的文學觀。 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李杜之後,詩人繼作,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宗元發纖穠於簡古,其至味於澹泊非餘子所及也。 五、觀照傳統而出之 被稱為莫札特式史學家的美國學者列文森(Joseph Levenson)在一九五○年至六○年間出版一系列作品,探討近代中國知識份子,以及儒教中國及現代命運,提出兩個論點。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認為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呈現理智與情感斷裂,一方面在情感上依戀傳統,另方面在理智上全心擁抱西方文明。引起不少有識之士對傳統與現代關係的關注。 但是否如列式所言的斷裂關係?事實上已受到挑戰,魯道夫(Lloy I Rudolph amd Suzanne Hoeber Rudolph)夫婦即是,據他們夫婦研究印度傳統及現代化過程中發現,傳統與現代之間具有非常複雜,甚至可稱為辯證(dialecyic)的關係,不僅傳統中涵蘊有現代性因子,而現代化本身中亦不乏脫胎於傳統的成分,甘地便是最善於運用傳統人物。(The Modernity of Yradition Politic ment in India Chicago1967)誠所謂於空寂處見流行,於流行處見空寂。 劉勰在《文心雕龍》倡言:「文章是道的表現,道是文的本源;古聖人以文現道,用以治國現道:用以治國教化;聖人之經是文學作品思想的標準。」同樣觀照了《典論》之言:再舉以「辯彰清濁,掎摭例病」為宗旨,鍾嶸的《詩品》,也表現了觀照傳統的思想,清代章學誠從史觀上給予極大的評價: 詩品思深而意遠;蓋意心籠罩群言,而詩品深從六藝溯流別也,論詩論文而知溯流別,則可以深源經籍,而進窺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矣。(《文史通義,詩話篇》) 易言之,各代文評雖有出入,但大體乃以真性情,反映社會現實的關懷為主流,呈現一種發抒情感、關懷生命、即士報國恩的精神。不管是漢魏各家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朱陸王的心性義理,到治亂廢興的世道人心皆應如此,這才是所謂有思想的偉大文學,這也才是遍觀中外文之後應有的時序百年心。 (下)
-
幻化
伊尹,望著正在熬煮的高湯,漫紅的火正在燃燒著鍋爐,也漫燒著伊尹的左臂上的血印,那是個卵形大的印記,邊緣成不規則的銳鋸齒狀,像是被撕裂的桑樹葉一般,狠狠地印在他結實的臂膀,鮮紅的顏色讓人感到顫慄,似乎深深地隱藏著什麼。 他想起多年來不斷重複做著的夢,藍紫色的流域,倒影著童年模糊的記憶,他總是在水中垂釣著自己的身世之謎,被大水淹沒過的記憶,味道總是黏濕稠潤,讓人無法呼吸,恨不得抽乾那片暗黑的水域………。 佳餚一道一道的呈獻上來,看著這些沒有新意的山珍海味,陳湯沒有享用的心情,正當他想起身離開時,發現桌邊有一小盅不起眼的湯,姑且嚐了一口,啊!美味瞬息之間在口中爆發,濃醇的湯汁排山倒海般,在舌尖、在喉頭、在兩頰猛烈地襲來,湯汁的郁香迅速竄伸到嗅覺的最深處,久久不會散去,這種美妙的滋味,讓陳湯興奮地全身顫抖,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因為這盅好湯陶醉著呢! 陳湯嚐罷大悅,對廚師和羹調鼎的工夫非常推崇,立刻招見這位烹飪高手。一見到伊尹,陳湯才明白,讓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午後,侁氏帶著一個嬰兒來晉見陳湯,這個孩子是她在採桑的時候,無意間,聽到林中有微弱的哭聲,循著哭聲找去,發現一顆很特別的桑樹,枝幹上滿是被水沖蝕過的水痕,大水的強勁衝擊力,在深刻的痕跡中隱約可以感受到,桑樹的枝幹不是昂揚地伸展著,卻,向內蜷曲,像是在護衛著什麼似的,侁氏往桑樹的裡面望去,空心的樹幹中有一個嬰兒在裡面,她覺得很訝異、很奇特,於是,急忙忙地將這個孩子帶往宮中。 躺在陳湯的懷抱中,原本哭鬧的孩子,竟然,不哭了,睜著靈稚的雙眼,專心看著陳湯,純潔無瑕地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執著的氣息,深深吸引陳湯的注意。 祭師很驚訝地表示,這嬰孩其實大有來歷! 遠在伊水之上,有位懷著身孕的婦女伊氏,在某天的夜裡,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位仙人告訴她說,村里即將有大災難發生,如果發現家中的石臼有水冒出,那就是危難發生的徵兆,必須向東逃跑,切記,千萬不可以回頭。不久之後,果然,夢中的事應驗了,伊氏家中的石臼不斷有水大量湧出,她挨家挨戶地走告,要村人趕快向東逃難,自己也趕緊跟著村民避難去。 明明知道身後的村莊正有件恐怖的事情發生著,卻不知道是何等的滔天災難,雖然頭也不回地向東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伊氏不禁地回頭,偷偷瞧一眼,天啊!身後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洶湧的大水瘋狂地四處亂竄,吞沒了家鄉,也凶猛的向著伊氏席捲而來。 她逃不掉了! 伊氏一心只想保住孩子,心急如焚之下,就在被大水吞噬的一霎那,她化身成為一顆桑樹,她細白的雙手變化成堅韌枝枒,緊緊纏抱住肚子,護衛著懷中的孩子。 伊尹就是在桑樹懷胎中孕育而生,他手臂上的印記是伊氏在護子心切之際,母愛的血淚烙印在此。 陳湯和伊尹相談甚歡。 伊尹藉由烹煮技術,侃侃而談治國之道。 水居的魚兒、玃肉而食的鷹隼猛獸和草食的牛羊麋鹿各有滋味,水居者味腥,肉玃者味臊,草食者味羶,即使有些臭惡,只要用對了方法烹飪,都可變成美味。味道之本,水為先決條件。鹹苦酸辛甘之味,全靠火來調節,有時得用大火,有時須用小火,懂得掌握其中訣竅,才能減腥、去臊、除羶。若想要調和其味道,必須用甘酸苦辛鹹這五味,質量的多寡、煮食的先後,其中雖然細微,但,都有一定準則。食材在鼎中的變化,可以精妙到顛毫,其精微之處,言語無法說明,心思不能曉喻。 如此一來,滋味才能久而不壞,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酸而不過,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 肉之極美者,有猩猩的嘴唇、雋觾的足掌、野牛的短尾和鳳鳥之卵。魚之鮮美者,是洞庭湖的鯽魚、東海的鮞魚、醴水的朱?和觀水的鰩魚。菜之佳美者,為崑崙之蘋草、壽木的果實、陽華的芸草、雲夢的芹菜、太湖的蓴菜等。香料之美味者,有朝陽的薑、招搖山的桂、越駱的菌、大夏的鹽與其色如玉的露。飯之美者,則有玄山的稻、不周山的粟、陽山的稷及南海的黑黍米。水之甘美者,是以三危山的露水、崑崙山的井水、沮江旁的搖水、白山的水和高泉山上的湧泉為頂尖。果之甜美者,則有產於冀州之原沙棠木的果實;常山之北、投淵之上的百果;箕山以東、青鳥山上的甘梨;江浦的橘子、雲夢的柚子、漢水畔的石耳………。 君主若是想要羅致以上所說的美味,一定要用青龍、遺風這樣的良駒。但是,不先成為天子,不可能得而俱備,即使貴為天子,亦難勉強求得,必須先明道濟世。此道理不需要外求,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君主自己有成,就可以成為天子,既然已是天子,那麼天下美味當可應有盡有。 這番精湛的話打動了陳湯,於是,陳湯決定任命伊尹做宰相。 漫紅的火正在燃燒著鍋爐,高湯慢慢熬煮著,伊尹輔佐君王的理想也正在熾熱的漫燒。
-
煩惱
說到煩惱,可以說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東西,每次如果想到它,我的頭腦就會一直想東想西,有夠煩的,但是,人有煩惱才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如果沒煩惱的話,那豈不是太完美無暇了嗎? 煩惱分成很多種,像是感情路上的問題,或者是功課方面的煩惱等:::。像我的煩惱,都是正常國中生會想的,那就是功課方面的問題,相信現代的國中生,都有這方面的壓力吧;而有些人呢?煩惱卻跟我們大大的不同,因為他們的煩惱是出門之前的幾個鐘頭,一直在煩惱著究竟要穿什麼衣服,或者是穿什麼鞋子,才不會讓人覺得不起眼,唉呀,這種想法還真是怪異啊! 煩惱是什麼呢?煩惱就是使我們上課不專心、晚上失眠的來源;那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呢?我覺得,有煩惱的來源,都是從我們的腦袋中出來的,因為,人類的想像力,實在是太恐佈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想像,都可能成為我們的煩惱,一但有了煩惱,可能使我們變得悶悶不樂的樣子,由此可見,煩惱這個東西,是多麼的可怕的。 此刻的我,還真是羨慕那種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小孩子們,因為他們還小,根本沒有煩惱這個東西在身邊,能夠快快樂樂的過生活,但是,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將來,他們一定有個屬於自己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