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班長,坦白告訴你,不幸嫁給這種丈夫,我再次強調,沒有替他守一輩子活寡的義務。因為我是凡人而非聖人,和其他女人一樣,我也有生理上的需要,不只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而是需要男人來撫慰。但我也有自己的品味,並非見到男人就好,也不會隨隨便便陪男人睡覺去。現在我突然想到,班長你是一個正人君子,經常來你這裡吃飯,難免會造成你的困擾,可是你又不好意思把我攆走,所以外面才會有秀桃討伙伕班長的聲浪。但實際上我只是偶而地在你這裡吃飯而已,並沒有做出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外面那些胡言亂語,就請班長把它當成耳邊風,不要跟他們計較。」秀桃侃侃而談地說出她的心聲。 「只要妳不要受到傷害就好,人家願意講什麼就隨他們便,我這個老兵一點也不在乎!」伙伕班長率性地說。 兩人談到這裡,同時笑笑,卻也希望秀桃討伙伕班長的謠言不是事實,但以後是否會弄假成真,誰也不得而知。因為大凡有軍隊的地方就有伙房,有伙房就有伙伕班長,即使他是一個正人君子,但伙伕班長不計其數,卻也良莠不齊。如果秀桃為了想吃饅頭、鍋粑或是部隊的剩飯剩菜,又因丈夫不舉、不能滿足她的性需求,而去討伙伕班長亦不無可能。反正無論從任何一個基點來說,她都有充分的理由,因為丈夫不中用,不能滿足她的性慾,不能給她幸福,所以她必須解開傳統枷鎖的束縛,為自己謀取心靈的慰藉,相信大家都會同情她的遭遇的。 (一二)
-
三年疫情感受多
2020年1月22日我那可愛的老公深夜由廈門飛抵大連,準備一家三口圍爐守歲連續第九年一起過春節,他在路上已經寫好小詩送給我了,我好喜歡——〈老頭愛丫頭四十九〉:「臘鼓頻催壓年線,老頭連夜飛大連,回到我們溫馨家,歡天喜地過大年。喜滋滋迎接家人,丫頭深夜暖被窩,你儂我儂情意濃,美夢成真在眼前。(2020/01/22)」 凌晨一點半到家後他說,深夜十二點半他獨自在大連機場等出租車等很久,旅客人很多,可出租車很少,足足等候半個多小時才排上車,以往坐過幾十回班機落地後從來沒有這種現象,那出租車都是好幾十台大排長龍在那等著。那位師傅說因為上一班飛機是武漢飛來的,出租車寧願開走,也不願意拉客,所以車子都走光了。問他這是為什麼呢?他說這幾天鬧得最厲害的不就是武漢肺炎嗎?大連也發現二個案例,一時間人心惶惶,昨天還沒有多少人戴口罩,今天可是到處可見戴口罩的人們了。所以出租車不敢拉武漢來的旅客,就是不敢冒著被傳染的危險啊! 第二日除夕夜上午,中國政府突然宣佈武漢封城。封城是怎麼一回事?聞所未聞的一個詞就這樣子石破天驚、從天而降,一石激起千層浪,切切實實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可是小市民的日子還是要過呀 怎麼辦呢?就開始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新聞報導,也看政府如何指導與安排。當局要求全民重視疫情,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過年期間暫停一切走親訪友。晚上照舊在中南路上姨父家團聚吃豐盛的年夜飯,我們一家大表弟一家小表弟一家,六點多十道菜一齊上桌,預祝大家來年十全十美,諸事順風順水。十點餃子包好煮好,大伙再度圍坐一起,吃一頓餃子後散會,這才叫圓圓滿滿。 本來今年春節的三個家庭聯合餐會輪到我們小魏家了,去年是小姜大姐家,前年在小陳妹妹家。由於疫情關係,小姜大姐首先提議今年聚餐取消,經過徵詢小陳妹妹同意後,大年初四的聚會就此停止。因為今年春節氣氛特別緊張,國家有難,咱不添亂,好好在家呆著。 老公回來過年一周後又返回台灣去上班了,2月7日台灣宣佈自2月10日起暫停小三通金門與廈門的船班,幸好我已經買好2月9日大連飛廈門的機票,恰好可以趕上停航前的末班船。雖然大陸疫情沸騰,人心惶惶,但是,目前金門沒有疫情,生活作息風平浪靜一切正常。而大連有疫情,生活作息步步緊縮,到底我是走還是不走呢?面對不可預知的疫情趨勢,還是需要老公在兩天之內拍板做決定,我聽老公的,你說咋整就咋整。 老公說對於我是走還是留?他也有一些糾結,主要是放心不下姑娘一個人獨自在家留守四行倉庫。他認為金門那邊一如往常是平常時期,而大連這邊疫情緊張是非常時期,必須以姑娘的需求作為主要考量。讓我留下來陪伴姑娘,一方面在心理上可以安定,二方面在生活上可以方便,三方面屋子裡有人作伴,因此,他決定後天我的行程取消。姑娘知道後說老爸犧牲自己,一心為她考慮,真是叫她感動得無以言表!我說還是老公的考慮周全,家裡有個掌舵的人就是不一樣。我如果這時候走了,姑娘心裡會認為是我拋棄了她。 他說中午在街上偶遇我的大連老鄉—小雅美女,她問起我回來沒有?他說原本是今天要回來的,但是,為了陪伴姑娘在家抗擊疫情,就取消行程了,小雅說老公真是有情有義,太仁義了。從她嘴裡這句話,印證出來老公的決定還是正確的。可是這一夫妻離別就是九個月,誰能預料得到呢? 六月底老公說:「小巧可愛的老婆,祝妳生日快樂!今天是妳的五十大壽,同時也是妳的畢業典禮。從今以後,妳就可以吃老公的,領政府的,妳說美不美?」我說:「感謝老公的暖心祝福,自從有你陪伴的生活,我每天的心情是以前從未體會到的愉悅,你的一聲寶貝、小老婆,像是甜蜜軟化劑,會讓我幸福開心好久、好久!」 大連在春天好不容易挺過第一波疫情,到夏天總算能喘息一下,不承想,2020年7月22日又響起警鐘遭遇第二波疫情的襲擊。姑娘說幼兒園再次被摁下暫停鍵,下周一不用上班了。外甥姑娘住的小區給封了,她們還要排隊做免費的核酸檢測。上一波來自人傳人,大家都已經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防疫新生活,到夏天漸漸的摘下口罩,誰知這一波卻是來自物傳人,在莊河冷鏈食品/冷凍食品的作業工人出現新冠病毒的蹤跡,真是不可思議! 原來是從海外進口的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帶有病毒,飄洋過海進入到國內來了,真是現代版的木馬屠城記!立即就莊河市疫情相關及附近社區畫定為中風險地區,施行嚴格封閉管理,居民一律不許外出上班上課,同時全市免費核酸檢測,七百萬人口在七天之內完成檢測。經過嚴防死守之後,終於在8月16日宣佈全市降為低風險並且予以解封。 雙十節上午,我去辦理景山房子登記事情,因為疫情關係限量辦理臨櫃業務,四個月前上網預約掛上號,直到這天才能上門辦理,總算告一個段落。晚上老公說,既然我也沒有其他事情了,那就安排回金門的行程吧!離別九個月,一聽說可以回去團聚,樂得我像中了彩券一般,歡呼雀躍!今年的年中我已經申請退休了,次月開始按月領取退休工資,享受輕鬆又美好的退休生活。等到今年的年末就該輪到老公申請退休了,和我一起攜手享受逍遙又美好的退休生涯。 這時節旅客搭機往返大陸與台灣,必須提供七十二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的報告才能登機。10月17號晚上我由大連飛上海,次日早上從上海飛台灣,然後入住新北市三峽防疫旅館隔離十四天。我說開啟一場艱難旅程,他說這是特別時期的特別旅程,要我勇敢的走下去,前方有人給我打接應呢!11月2號功德圓滿出關了,老公寫下〈老頭愛丫頭五十一〉:「分別九月重聚首,世紀瘟疫見真情。水路不通走航空,台灣隔離十四天。輾轉台北回金門,快樂迎回我們家。歡唱老頭生日歌,喜迎屆齡退休日。(2020/11/02)」 可是,大連僅僅輕鬆了四個月,2020年12月15日起第三波疫情又來襲,這波是從大連市郊的金普新區響起警鐘,立馬做出應急反響,畫出中風險區域進行封控,再度全市免費核酸檢測,費時五天完成。歷經一個多月與新冠病毒的較量,最終在2021年1月26日再次取得勝利,全市宣告降為低風險,一舉解除封控,恢復正常生活狀態。 回到金門與老公團聚二個月,待到元旦他功成身退、光榮退休後,就是我倆結伴北歸的日子,1月6日上午到金門醫院拿到核酸檢測報告,全部是英文,沒有一字中文。下午首途台北,再轉往桃園,次日上午飛往上海兩人一室隔離十四天出關,1月21日下午再飛往大連,居委會派專車到機場接回家裡居家隔離七天,總算大功告成。《老頭愛丫頭五十二》:「桃園飛台灣海峽,上海隔離十四天。再飛大連返家門,居家隔離又七日。(2021/01/07)」 2021年2月11日又是除夕夜,也是我可愛的老公連續第十年和我們一起過春節,同樣還是在姨父家吃的年夜飯和餃子。因為開始退休了,所以老公不用再回台灣上班,可以住到五月份才回去報稅。我嚮往了好多年一家三口的生活多麼愜意,今年終於可以實現了,特別是疫情期間,很多家庭由於房貸、車貸的壓力,一旦工作停擺沒有收入,那個財務依然不能免除,幸運的是我們不需背負任何負擔。四月份我們小區排上接種新冠疫苗,頓時給予我們抗擊疫情提供有力的後盾,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憑添好幾分的底氣。(上)
-
大牛小牛好可愛
澎湖郊區空地多,很多豢養牛群的主人家,就把牠們放在荒地自在吃草,這樣的畫面也變成澎湖各條路上的自然風景,每次看到這樣的可愛風景,我都會停留片刻,與牠們四目相對,在眼神交會中,感受到牠們的幸福與悠閒。 尤其是大牛帶著小牛一起吃草殺時間的畫面,更令我歡喜,看著牠們孺幕情深、相互依戀的可愛互動,讓我有幸福滿足的感覺,真好。
-
初為花甲的夜裡獨白
光陰似箭 歲月如梭 光陰不停的從我眼前飛過 歲月不斷的從我耳邊溜走 驚恐的我試著伸手將其挽留 它卻悄悄的從我指縫間滑落 誰說光陰叫人看不清 誰說歲月令人摸不透 光陰早已在我原本烏黑的頭髮上染了色 歲月更在我額頭上刻劃出一道道的斑駁 即使光陰我不曾揮霍 縱使歲月我從未蹉跎 光陰歲月依然說走就走 誰都改變不了這樣結果 光陰似箭 歲月如梭 也許我得逼迫自己變得更灑脫 學會冷眼笑看飄逝的浮雲過客 何必夜裡獨唱生命謳歌 就等東方夜空肚白之後 女兒們依然對我說愛我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應該不會那麼倒楣才對。你沒看到,有些寡婦嫁給退伍的老士官,照樣生兒育女,甚至生了一大堆。」秀桃信心滿滿地笑著說。 「說來也是,妳的確有先見之明。假如第一連的伙伕不舉,還有第二連、第三連和營部連,在眾多的伙伕中,總有一個會舉,就誠如妳所說,不會那麼倒楣!但我還是要提醒妳,不要為了想吃饅頭、鍋粑和剩飯剩菜,而去嫁給一個伙伕,那太委屈妳這個小阿嫂了。」伙伕班長笑著說。 「大家都說我不正經,經常到伙房找伙伕班長吃飯,當然,這種舉動是不容於傳統社會的,但我只有一個念頭,那便是報復。因為我嫁了一個性功能有障礙的男人,從結婚到現在未曾碰我一下,平白浪費我好幾年的青春歲月不打緊,竟然又和秋月走得那麼近,所以我要報復!想不到眼前這位伙伕班長跟其他人不一樣,他是一個令人尊敬的正人君子,吃飯或吃饅頭任我挑,把我當成是知己,沒有瞧不起我這個被世俗稱謂的三八女人,實在讓我相當感動,就彷彿遇到貴人般。要是碰到一個老豬哥,不但豆腐早已被吃光,說不定還會被強暴!」秀桃誠摯地說。 「軍中跟社會一樣,什麼樣的人都有。第一次看到妳,從妳憂鬱的眼神就可看出妳有滿腹的辛酸,不像是一般人所謂的不正經。如果說,給人一個饅頭或一碗飯,就要從中獲取某種代價,那是不足取的,甚至他的人格也有極大的瑕疵,才會有這種想法。坦白說,人的可貴處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上,男女間也有友誼的存在,並非只限定在肉體或金錢的交易,還是用暴力的手段達到性慾的宣洩,倘若如此,那便失去意義。」伙伕班長以說教的語氣說。 「我認同你的說法,也可以看出你的修養,但我生活在傳統的農村,到處都有一些三姑六婆,批評人來不必打草稿,我已習以為常,她們愛怎麼說就隨便她們吧。就譬如說,我在你這裡明明只是單純的吃飯,她們會盲目地說我討伙伕班長,而且某日某時親眼看見我在伙房,跟伙伕班長單獨在一起吃飯,吃過飯後做些什麼事不必說,大家用猜的也可以猜出來。班長,這就是我們的村莊啊!但繼而一想,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一個有丈夫的女人,竟然跑到軍隊的伙房找伙伕班長吃飯,難怪人家會閒言閒語。」秀桃感嘆地說。 「嘴長在人家的身上,只要我們行得正,就不必去管人家說些什麼!但我也必須提醒妳,妳是一個結過婚的女人,儘管妳的丈夫不能人道,畢竟是妳的丈夫,為了替彼此留下一點顏面,凡事不能太隨便。」伙伕班長勸導她說。(一一)
-
【小說連載】秋月西沉
「妳說的不無道理,但這無非是妳的命運。如果妳認命,就好好跟他生活下去,然後勸他去看醫生,或許就能改善他的性功能,從此之後,你們就可過著幸福美滿的人生。」伙伕班長說。 「如果不認命呢?」秀桃急促地問。 「倘若不認命呢而離婚再嫁,萬一再碰到一個不舉的男人,勢必還要再離一次婚,然後再嫁一次。假如去偷人,萬一偷的是有婦之夫而被抓到,那要吃上通姦罪的官司;如果偷的是軍人,一旦被妳的丈夫捉姦在床而報警,軍人則要判軍法。你們當地有一句俗語話叫著:『歹路毋通行』,不就是勸人不要走歪路嗎。」伙伕班長苦口婆心地提醒她說。 「在這個社會上,男盜女娼的一大堆,有多少人被抓?不會那麼倒楣吧!」秀桃不信邪。 「夜路走多總會碰到鬼!」伙伕班長提出警告。 「如果像你這麼說,我只有守一輩子活寡了。」 「人嘛,活在這個世界,有時候必須認命!」 「就像你等不到反攻大陸、回不了老家一樣,所以必須認命,對不對?」秀桃突然轉換話題說。 「被妳說中了,全被妳說中了,妳太瞭解我們這些老兵的心思了。如果知道結局是這樣,就不會選擇這條有家歸不得的道路,更不會千里迢迢來到這座島嶼,遙望白雲後面的故鄉。」伙伕班長落寞地說。 「既然回不了老家,何不乾脆在這裡成家。」秀桃鼓勵他說。 「我認命,也認份,憑我這個伙伕想成家,連門都沒有。而且我曾經向新婚妻子承諾,不久就會回家的,要她等我。」伙伕班長說後,眼眶微紅。 「我這個弱女子都不認命,你堂堂七尺男子漢大丈夫認什麼命!我不是潑你的冷水,回老家已是難上加難,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已是不可能。聽說有些女人,連長不嫁要嫁伙伕,有機會不要錯過啊!」 「連長不嫁要嫁伙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說這種話的女人,未免太抬舉我們這些伙伕了。到底是為什麼呢?」伙伕班長不解地問。 「因為嫁伙伕有饅頭、有鍋粑、有剩飯剩菜可吃,所以不會餓死。」秀桃笑著說。 「這個理由未免太牽強了吧!如果妳未婚,會想嫁給一個年紀大妳十幾歲的伙伕嗎?還是會嫁一個前途無量的連長?」 「憑我們這種鄉下女孩,嫁給連長是不可能的,如果嫁給一個年紀大一點的伙伕,總比嫁給一個年輕卻不舉的男人強吧。」秀桃意有所指地說。 「妳敢肯定年紀大的伙伕沒有問題嗎?如果為了想吃饅頭、鍋粑、剩飯剩菜,而去嫁給一個年老體弱的伙伕,那不是會笑掉人家的大牙嗎?」(一○)
-
無邊
萬頃煙波一葦航 此身安處即羲皇 舞雩沂水春風詠 尺寸鱗鱗在目光
-
鄉居
孤村煙渚 偏鄉築廬 三春桃李花間路 嵐光濃霧 松竹影扶疏 人在柳蔭深處 清風當戶 白雲入屋 秀色清無暑 長亭遠岫 傍水樓台鐘鼓 南山歸去來 平生壯志盡付山林泉石 幽居至此 幸何如之 (稿費贈金門家扶中心)
-
金門的太陽公會
農曆三月十九日是金門的太陽公生。 根據先民長輩的口述: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殉國後,明朝遺民不甘被異族統治,紛紛起兵反抗,並大舉南遷,最後大都來到福建、金門、廈門一帶。清廷也不斷的派兵追殺,以致遺民投海而亡者不在少數。 為了集結民心,明朝遺民們便雕刻崇禎皇帝的神像,但是不使用崇禎皇帝的名號,而是以太陽公稱之,而且為了躲避清廷的干擾,不建立宮廟奉祀,由信眾們每年輪值迎請回自己的家裡供奉,聽說初時信眾甚多,後來輾轉在金門長駐下來。 當時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和魯王也曾據守金、廈,收復台灣,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聲勢浩大,但最後也以失敗告終。 到後來民國建立,進入民主共和時代,便沒有人要反清復明了,之後抗日戰爭爆發,許多會員投入抗戰的行列,很多會員都壯烈成仁了,家父也和家鄉許多有志之士共同在金廈進行抗日救國的活動(金門縣志,兵志軍事篇有記載)。抗戰勝利後又開始國共內戰,以致人民流離失所、生靈塗炭。 由於連年征戰,民生非常的困苦,許多會員迫不得已「落番」下南洋去討生活了,勇敢的面對:「十去、六亡、三在、一回頭」痛苦逆境的折磨,再加上許多長輩會員逐漸年老凋零,所以到了古寧頭戰役之後,太陽公會會員就僅剩下大約二十餘人,太陽公會也就變成只是紀念、作醮慶祝和凝聚會員向心力的功能了。 記得民國六○年代,有一天,家父迎請太陽公回家裡供奉,有一個方形的大印,上面有一個紅色絲綢製作成的冠帽,非常的喜氣,大家都很好奇。從此以後,我們家每天都早晚三柱香虔誠的膜拜著。 到了隔年的農曆三月十九日前夕,「館棧」(總舖師)載送許多辦桌的器具來家裡,有用汽油筒切半製成的大灶(當時沒有瓦斯爐,只能使用燒柴的大灶)、工作桌椅、鍋碗刀具等;工人們在庭院搭起遮陽的布篷;中式樂隊的樂師們搬來許多鼓吹鑼鼓樂器,還有父親的老友扁伯伯在屋外空地上賣力的劈著木材,準備明天要用的柴火。 接著主事者將事先收齊的會員會費交給爐主,每名會員收會費一百元,有困難者免捐,不足的費用由爐主來負擔。宴席每桌500元(當時公務員月薪大約是800至1200元左右,肉包一塊錢三個)。 隔日農曆三月十九日是太陽公會作醮慶祝的大日子。一大早「館棧」便升起爐火,忙碌的蒸煮烹調著,中式樂隊樂師們專心的在調音定位,工作人員則是忙著在大廳擺設供桌和供品。 吉時一到,鼓吹鑼鼓齊鳴,爐主以主祭者身分就位,師公(道士)開始口唸祝詞,依序進行作醮科儀,並由爐主家出一名男丁站立在大廳門檻旁,配合師公進行儀式逐項敬獻供品。爐主也依序敬拜上香獻花獻果獻爵,整個場面流程非常的肅穆莊嚴。 作醮典禮完成後,樂隊鼓吹鑼鼓聲也再次大作,門外燃放起長串鞭炮,非常的熱鬧。緊接著會員們和眷屬也依序進入大廳內燃香膜拜,拜好以後大夥就在院子裡喝著茶吃茶點敘舊聊天。 到了傍晚六時左右,會員們陸續入席就坐,當晚席開二桌,那時使用的是方形的八仙桌子,椅子是長條「椅寮」(長條形的木板凳),一桌可坐12人,另外加開一桌圓桌供眷屬和工作人員享用。 宴席間讓人深刻可以感覺得出來,會員們彼此之間都非常的熟識,大家都熱絡異常,可能是大家都有共同的革命情感吧! 宴席菜色非常的豐盛,都是道地的廚師本地「手路菜」:有六色大拼盤、宴菜、紅燒黃花魚、胡椒包封肉、用豬網油手工製的雞捲、八寶甜飯加甜湯、添加豬油製的鹹點心、金門特色炒魚片、人參紅棗燉全雞、金門魚丸湯、鳳尾蝦、荸薺赤肉片湯……等等十幾道大菜。 酒酣耳熱的宴席結束後便是擲筊決定「新爐主」的重頭戲了,會員們依序向太陽公稟報後擲筊,有時候僵持不下,一杯又一杯,高潮疊起,非常的精彩,最後由最多聖杯者得之。 接下來是乞龜的儀式,會員們依序點燃三柱香向太陽公拜拜後,將香插在麵龜上,拿回家給家人食用保平安。麵龜是用麵粉製作成的,在龜背上蓋了一個大大的紅色壽字。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裡,麵龜是很受家人小朋友喜歡的。 之後我赴台讀大學、工作、出國開創事業。 到了民國八○年代,有一次返鄉探親,剛好趕上農曆三月十九日太陽公會作醮慶祝,當時因為家父年事已高,便由姊夫和我代表出席晚宴,當天席開三桌,爐主熱情接待,大夥依舊熱絡的寒暄敘舊。美酒佳餚,再次品嚐到令人懷念的道地家鄉美味。宴席結束後照例舉行擲筊決定「新爐主」的活動,可惜的是乞龜的儀式取消了。可能是因為時代進步,大家比較不喜歡吃了。 歲月匆匆,轉眼間半個世紀過去了,家父和姊夫都已經過世,我依然在外漂泊著,少小離家老大不回,只能懷念著當年作醮慶祝的熱鬧氣氛,不知如今近況又是如何?內心也深深的希望年輕的一代能夠繼續傳承下去,永遠保有那份濃濃的鄉情。
-
蒼梧謠(十六字令 臨新竹麗池賞櫻有懷)
櫻, 紅染池陂帶笑迎。 君其賞, 春惜記娉婷。 一、緣起: 前些日子,姨妹母女三人從高雄開車北上,邊走邊遊,目的地主要是到風城舍下小住相聚。疫情三年多來,大家疏於會面,即便是偶而碰頭,也是來去匆匆,不便久留。現下疫情解封,好不容易有較充裕的時間聚晤,尤其妻她家,一向手足情深,自有聊不完的話題。期間,適逢寒流來襲,北風呼號,咻咻作響,更增添幾許刺骨寒意。久住南部溫熱氣候慣了的母女,齊口直呼寒冷,也喚起了她們對風城「名產」——「九降風」威力的記憶;所幸天公手下留情,並未下雨。聽說新竹公園的櫻花盛開,想不起已經多少年未曾造訪了;而姨妹一家人都愛花,正可趁此機會陪她們去攬勝。 說走就走,到得那裏,只見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到處都是慕名而來的人潮。這或許就是所謂「報復性出遊」的景況吧! 新竹公園這幾年添種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櫻花。綻放時,山坡上、池岸邊,渲染出一片嫣紅間雜著些許粉白的圖畫,美得令人目眩神迷,驚豔連連,讓我們不約而同發出不虛此行的讚嘆! 只是,這份美好春之饗宴回憶,始終存放在腦海裏盤旋而已,並未形諸文字、留下記錄。直到最近有友人在網路群組傳上一闕詠梅的「歸字謠」,才激發起我的靈感,想用同樣的調子來描繪之前賞櫻未竟的那份情懷。「臨新竹麗池賞櫻有懷」這闕「蒼梧謠」短詞於焉誕生。 二、何謂「蒼梧謠」? 「蒼梧謠」是一種詞牌名。又名「十六字令」、「歸梧謠」、「歸字謠」等。全詞十六字,單調、四句、三平韻,屬於最短的詞。起源於唐代,當為湘中民間樂曲。現存最早的是宋代蔡伸之作。宋人袁去華詞首句那一字句,兩首皆為「歸」字,因改調名為「歸字謠」。元人周玉晨將此調改名為「十六字令」。 三、「蒼梧謠」標準格式譜: 平(韻),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韻)。 註: 1、「中」表示可平可仄,其他平仄,一字不可易。 2、句號是「意群」結尾。 (以上「蒼梧謠」有關文獻資料,參考自維基百科、中華古詩文古書籍及kknews.cc等相關網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