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淋雨
夜,很深很深了,在中央山脈北面山下的小城,此刻正迎來今年第一場梅雨。天空不時雷聲隆隆,大雨滂沱,打溼了寂寞的路燈,也打亂了夜遊人的歸程。 我靠在窗邊,回憶起幾年前一個夏日傍晚,走路去學校接兩個孩子放學。午後雷陣雨漸小,我撐著傘,途經一處公園,從傘下看著傘外的樹林,毛毛細雨絲絲如針,落在葉子上結成晶瑩的小水珠,滴滴答答在泥土上匯聚成鏡子般的小水漥。陣陣清風徐來,混合著青草和泥土的香味,是風的味道,也是雨的味道。 接了二個孩子,細心的幫他們穿上雨衣,叮囑他們雨天徐行,免得摔跤。回程經過剛來時的公園,我們三人走在泥土路上,因怕滑倒,一步一步用腳尖輕輕踏下,慢慢走著哼著兒歌,有說有笑。忽然大兒子踩到一個水漥,水滴混著爛泥飛濺到小兒子腳上。我不知他是不小心或故意,正要脫口責備,卻見小兒子更用力的踩了另個水窪,更多爛泥飛濺上自己的褲子,也飛濺上大兒子的雨衣。隨即他們相視大笑,便在雨中、在泥裡追逐嬉戲,踩水窪。我原欲脫口的責備,剎那煙消雲散,因為,眼前的純真無邪令我感動。水花濺的一次比一次高,他們笑得一次比一次燦爛,甚至張開雙手在雨中轉圈,轉到跌倒,再站起來又推又跑,十分開心。 我在傘下陶醉觀望,他們在雨中忘情嬉戲,我似乎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喜歡淋雨,不愛撐傘不愛雨衣,也喜歡踩水窪,最好再把布鞋弄濕到走路會發出啾啾啾的水聲,就算回家挨罵也無所謂。想著想著,不如乾脆把傘丟了,跑去跟他們玩個痛快。但,我卻步了,我沒選擇這樣做,我知道我已是大人,大人就不能做這些幼稚的事了。 我望著窗外,對那段往事想的出神,癡癡的笑。我不確定當時我在害怕什麼,怕狼狽?怕感冒?還是放不下大人那份無聊的矜持?但我真的好喜歡好羨慕,他們當時如此單純與快樂。 如今,他們已長大,我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會跟同學在雨中嬉戲,但我可以肯定,他們沒興趣跟我這老先生一起淋雨玩耍了。如果再一次,時光回到那天傍晚,我願意,我願意丟下我的傘,快步迎向他們,一起在雨中奔跑、轉圈、踩水窪,共享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
感懷--自妻逝後
今(一一二)年的二月中旬,是內人逝後滿半年。 自妻逝後,她的神主牌,由我及家人遵循古禮,安置於四樓小小佛堂一角,這些日子來,我若無重要事項,盡可能避免上樓,但是那一架架、一排排心愛的藏書,跟隨我半個世紀的精神資糧,卻偏偏還擺放在四、五樓,且佔去兩個樓層大部分空間,為避免觸景生情,碰觸到傷痕,我每次上樓換書,都選擇一次性搬下來一大疊,但是,書,總要看完的,總會看完的,總是要更換的。 每當我步履蹣跚上樓,越想盡量遠離佛堂,卻越不自覺、越情不自禁走向它、靠近它,好似彼此之間,有一股無形引力牽引著,神主牌和遺照十分醒目,在遺照裡,妻的溫柔婉約、燦爛笑容依舊,只是伊人已杳然離我遠去,留下我獨守空房,徒自悲歎! 每番面對,常勾起我與妻的往日情懷,更常無端想起兩人世界的塵封往事,一時之間,昔日的美好記憶,頃刻間如橫空竄出,內心常夾雜著甜蜜與悲涼。 有好幾次,我都不期然想起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為紀念亡妻,而寫下的千古絕唱--〈江城子〉,蘇大學士的絕妙好辭是這樣寫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我一遍遍的吟誦著蘇大才子的詞作,也一遍遍的回憶吾妻生前種種賢德,然後,時常不能自已的悲從中來,有好幾次,悲傷的思緒,越陷越深,幾至不能自拔。 我們愚夫婦結緣於民國六十三年,由相識到相愛、相戀而成婚配,四十多年相知相惜,說長不算長,說短也不算短;自妻逝後,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我上樓祭拜她時,只要擺上祭品,想起她的女德修為,想到她為這個家,無怨無悔的把裡裡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她每天早起晚寐,為這個家,胸有成竹的應對進退,身先士卒的協助我完成工作,且從不假手他人的忙東忙西,操持著做不完的家務事,讓我在職場上施展而無後顧之憂,讓我秉持「不忘初心、一本初衷」實現教育志業,更在她的鼓勵與默許下,在退休前的十六年裡,承乏兩所學校,兩個八年的校長重擔,且在屆退那年,辱蒙上級長官謬賞、同仁與家長抬愛,僥倖榮獲教育界的最高榮譽--師鐸獎,每一想到她的堅毅穩健與無私無我的奉獻,總讓身為夫婿的我惶愧驚悚,悔恨無地,午夜夢醒時,常輾轉反側,竟至不能再次入眠……。 愛妻啊愛妻,此時此刻,我這邊的夜已深沉,更深露重,而遠在天涯海角的妳,不知在那邊過得還好嗎?最近,我這邊的天氣變冷了,妳那邊會冷嗎?現在,妳有沒有和爸媽(我岳父母)在一起生活?有沒有把我們的寵物--小米,也叫喚到身邊來陪伴? 愚夫確知:以妳一輩子處處為別人著想,日常行事總是先人後己的個性,明知妳會數落我的不是:「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子,還不會照顧自己嗎?」但不忍心的我,仍要甘冒大不韙,還是要絮絮叨叨的叮嚀妳幾句:汝著吃乎飽哦!汝著穿乎暖哦!汝體質卡弱,毋湯乎伊感冒著哦! 記得我們訂婚後,妳常為我修剪指甲和掏挖耳屎,每次乖順的橫躺在妳懷裡,享受妳愛心的服務,就是我最最陶醉與期待的甜美時光,而妳常說:「聽說指甲較硬的人,比較無情。」我問妳是聽誰說的,妳推說:「是小時候聽大人說的。」我立刻辯駁說那是無稽之談。 妳最了解我不是甜言蜜語型的丈夫,別人一天就能掛在嘴上,說得天花亂墜的花言巧語,我卻幾乎費了將近一輩子,也難得說上幾句。但是,這又何妨,重要的是:我的心意,屬妳最懂;而妳的心意,我也最能解。 生前,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薄弱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說我是生活白癡,我可能無法反駁。但這半年多來,因著妳的暗助,我已慢慢朝向「活得像樣」的生活步調努力,之前,我依恃妳的歲月太久了,而今,沒有妳的日子,確實是很難熬,但為了讓妳放心,我會試著走出陰霾,迎向陽光的! 對於我的改變,如妳在那頭能感知的話,相信妳肯定會報以拈花微笑的。
-
2013金門馬拉松--解鎖人生初馬
為了將初馬留在自己的家鄉,這一等等了三年,等到金門大橋通了,讓我們的初馬不只留在金門還跨過大橋跑上烈嶼,完成最有意義的初馬圖。 一直以來覺得跑步是一種很孤單的運動,所以從來不曾對他感興趣過。沒想到老來入花叢,人到中年才開始學跑步,更沒想到有一天我也會喜歡上這種孤獨卻又迷人的運動,感受一個人在42k的路上靜靜地朝著目標前進,看不到盡頭卻又要不斷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的決心和毅力直到終點,這箇中的五味雜陳真的只有自己體驗過了才能明白。 曾經以為這種沉浸孤獨,享受其中的境界是我無法達到的,而如今我卻已身在其中,然後我才發現~其實跑馬拉松不只孤獨更是自虐呀(哈)。 因為疫情取消三年的金門馬拉松終於在今年重磅回歸,夾帶著金門大橋的光芒果不其然吸引了8000名的跑者參賽,而我們也是其中的一個。 關於跑步這件事,有著很長的故事,八年前開始是為了陪伴孩子鼓勵孩子運動,後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而跑,八年的時間不算短,兩個孩子從小二小四跑到現在已是國高中生,爸爸媽媽從3k跑到全馬42k,從一家四口跑到一群人一起瘋狂,我們的跑步人生因為孩子而開啟,然後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都說一個人可以跑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很遠,一點也沒錯,我們從一家四口開始跑,跑到成立卓環超跑帶著學校的孩子跑,到最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風雞超跑,用團隊的力量,在為健康而跑的路上彼此激勵。很多人都會說:我跑不動啦;我不會跑步;我不能跑步;但是在風雞超跑裡面有很多勵志的故事,從跑200公尺就氣喘吁吁到現在跑全馬,從林美秀跑成賈靜雯……每個人都有自己開始跑步的原因和理由,唯一不變的是我們一路堅持到現在,從不能跑,不喜歡跑,到今年整個團隊有12個人一起挑戰全馬,我們要展現的是「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你願不願意給自己機會去嘗試去做做看而已」。 關於42K的約定要從108年說起了,108年10月依往年慣例要開始準備報名金門馬,在這之前我們從只報名5公里休閒組,到報名11.2公里,慢慢進化到半馬21公里,就是從來沒有人想過要報全馬。但這一年有了變化,有一天,我很認真的對阿華說,明年金門馬拉松我要報全馬!阿華笑著用「妳想太多」的眼神看著我。他一定覺得我只是一時興起,所以不當回事!那時,我也覺得也許過二天我會改變主意!又過了一陣子,我跟阿華說我真的要報全馬。阿華說妳再冷靜想想看!這一次他有看到我的決心,我也很清楚自己的堅定。「那你要不要陪我跑?」「不要啦!跑那麼辛苦幹麻!」「好吧!那我只好很可憐的自己跑,到時候你再到半路幫我加油!」很顯然我在使用哀兵政策,企圖感化我的另一半下海陪我跑。然後,我在風雞超跑群組裡跟伙伴們公佈了我想挑戰全馬這件事,阿華還是搖搖頭覺得我瘋了,但是不管他如何不肯定我不支持我,我還是決定公告以彰顯自己的決心。當石頭拋向水面時總會掀起一陣漣漪,挑戰全馬的這個想法拋出去之後群組內開始有各種討論。有一天,美美偷偷跟我說他們私下在下賭注,賭阿華會不會跟著報全馬!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感情線會贏,還是理智線會贏呢?其實我也很想知道!畢竟在那個當下我是沒把握的,而華哥的理智線特別強大,有時候真的很難攻破!我唯一有把握的就是我想挑戰全馬的念頭依舊堅定。 又過了幾天,阿北和阿華聊天時提到,明年金門馬剛好碰到正月十六——過年期間大家吃很多又沒空練,而且正月十五要辦猜燈謎活動隔天還要跑全馬會很累,我們還是跑半馬就好……總之,沒人支持我!只有我堅定如山!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忍不住想著,到底自己在堅持什麼?其實真的很單純,就是這個當下我很想做這件事。阿華說:妳哪來的自信!我說:沒有自信只有一股傻勁,跑跑走走總能完成!英糧哥哥的例子給了我很大的信心,他都能在關門前到達終點,那我也一定行!阿華說:到了30公里你會很痛苦。我說:沒有去經歷一次,我永遠無法明白那是怎樣的痛苦!總而言之,我只想趁著心意堅定時趕快去完成這件事,也許這一輩子就只衝動這麼一次! 鋪陳了這麼多,大家想知道最後開盤的結果是什麼嗎?瘋雞就是瘋雞,沒有一樣瘋怎麼會聚在一起。那一年風雞超跑團隊報名109年金門馬拉松11.2公里有 13人,21公里有9人,42公里有5人,是的~~~紅紅的決心感動了團隊的四個夥伴決定一起報名全馬,其中當然包含了華哥,也就是說在這一次的賭局裡感情線戰勝了理智線(哈),可以確定華哥對紅紅是真愛了。 當確認鍵按下,費用繳清後,我們都沒有後悔的餘地,只能勇敢往前進,人生第一場全馬謝謝另一半的支持,更開心有超跑伙伴們的陪伴。當然我必須說這五個報名全馬的人依靠的不是自己已經有能夠跑42k的能力而是一份傻勁和相挺的心,但我相信有目標才會有動力,確定報名後就是備戰初馬的開始。 故事說到這裡,大家以為我們的初馬就在109年完成了嗎?結果並沒有,從來沒想過當我們克服了所有心理,身體壓力報名全馬後,卻會遇到最可怕的疫情來襲,就這樣金門馬因為疫情一路停辦,我們的初馬也跟著延宕到今年。 面對金門馬的停辦,第一年宣布時不得不承認真的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幾個訓練不足卻情義相挺一起報全馬的夥伴其實讓我很擔心,或許是老天爺覺得我們準備還不夠,要再給我們一年好好準備,所以聽到停辦的消息時,老實說我立刻鬆了一口氣,暗自歡喜在心中。然而疫情並沒有在一年後就緩解,面對金門馬停辦一年又一年,忍不住想著人生第一馬想留在小島怎麼就這麼坎坷了!當初憑著一股傻勁決定報名全馬後開始持續不斷練習,所有的努力就是希望能無傷完賽,結果走到現在發現原來挑戰全馬最難的不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而是天意難測呀!所以面對第二年再次停辦,我們迫於現實狀態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結果,但內心卻不想放棄,所以決定在烈嶼辦一場風雞超跑馬拉松。 一個人的衝動很容易被澆熄,但一群人的力量就足以支持彼此堅持下去!還記得110年1月17日超級寒流來襲,面對10度以下的低溫,連自己都忍不住想著為什麼要這樣折騰自己!窩在家睡覺多好!可是有些事今天不做明天可能就不想做了,能不能完成是一回事,更多時候過程才是最美好的!所以就算這一天有超級寒流也抵擋不了我們跑自主馬的心。就這樣一年過後,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下,這一天總共有七匹全馬(是的,物換星移,原本去年的五匹馬在一年後增加為七匹),10匹半馬,和四個11.2k,共21人在烈嶼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馬拉松。 再來說說這一場風雞超跑馬拉松,縱然是我們自己辦理的,但規格絕對不輸官方,維持風雞超跑一貫浮誇的作風,說到補給,我們有宜蘭開著專業補給車,5公里補給一次,讓我們毫無後顧之憂的跑完42k;說到完賽禮,我們有辣妹子小吃店提供滿滿海蚵與豬血的完賽麵線,讓跑完42k飢腸轆轆的我們可以暖胃又暖心,有冬粉的完賽酒,用自釀的黑棗酒幫跑完42k大失血的我們補氣,有團長自製的完賽餅乾獎牌,可以拍照還可以當點心吃;說到場地布置,我們有長征的手寫長布條,讓我們在衝向終點時留下獨一無二衝的美照;當然還有所有伙伴自動提供的補給品,讓我們可以擁有豪華澎湃的補給,為這場自主馬留下最完美的回憶。但,其實最該感謝的還是老天爺,在前一晚超強東北季風和紫爆的空汙後,一覺醒來賞我們一個超適合跑馬的天氣。能夠把人生的初馬留在自己出生的小小島,應該是停賽後最美的驚喜吧!我們人生非正式初馬在這一天完成了,至於過程有多痛苦多磨人心,那又是另一篇故事了。(上)
-
友人喘息新據點
台灣街道便利商店林立,民眾生活大小事,包含食衣住行樂的各方需求,都能在好厝邊的便利商店獲得滿足。空間比較寬敞的便利商店,店內擺了數張桌椅,讓顧客可以坐下來休息或用餐。 以往,我在便利商店最常使用的服務就是繳費、取車票,偶而買顆茶葉蛋吃,至於悠閒的坐在便利商店店內飲食的經驗,倒是沒有。 那日與友人相約吃中飯,卻因為友人失智老母的長照居服員臨時請假,友人得趕回去照顧老母,又不想放棄久違的喘息時間,我們兩便選在她家旁的便利商店聊天敘舊,而有了在便利商店用餐的體驗。 便利商店的餐點選項,有中式、西式;有米飯、麵條、麵包;想吃熱食,請店員協助微波,想即時食用,有涼麵、壽司、三明治可選擇;餐點種類以葷食為多,此外,還有湯品、滷味,飲料之多更是不用說。 便利商店沒有油煙的干擾,環境整潔,燈光通明,我們挑了靠窗的位置坐,邊吃邊聊邊看窗外的人車景致。便利商店沒有翻桌率的業績要求,店員沒來關切我們坐多久。不過,友人的老母在家,我們小敘一下,也不敢久坐,便起身將餐盒回收整理,便各自回家。 以往跟友人餐敘雙方得在兩周前定下時間,方便友人聯繫長照個管師,讓個管師安排居服員依約定時間到家陪伴老母親,友人才能放心出門喘息半天。 今天住家旁的便利商店體驗讓友人外出喘息時,多了幾分彈性及選擇;若居服員請假,且無人代理時,友人可在附近便利商店走走喘息一下。此外,我們兩人的聚會也有替代方案,以後兩人會面不急著約定時間,也不一定要約在餐廳用餐,便利商店也是個選項。友人又說:住家另一側也有一家便利店,旁邊是名人巷。早期她常去那家坐,很安靜。那店去年才翻修,下回我們兩人可去那兒坐坐。 便利店是大家的好厝邊,也是照顧老母的友人現在外出喘息的新據點。
-
夏日午後
空無一人的運動場 愛運動的少女,十五歲 她呼吸微微 壓抑,籃球與汗水 沿她的臉龐 滴下 午後的「夢」-- 滋養了雷雨,剛剛還逡巡的毛蟲 掉入了水田 蛻變成追尋芬芳的蝴蝶 低空飛掠的燕子 躲雨的翅膀 似傘下 緊鄰著一位心怡的對象 許久許久以後 移居至西部濱海的小城 氣象主播說著:今日對流雲系發展旺盛…… 三十九度的熱空氣 驅使大家昏沉,流汗 有那麼一些恍惚的時刻 閉上眼,吹著風扇就可以感覺海風吹拂 那些夏日的午後 感覺上好近、好近 彷彿輕聲的呼喊便能 劃破當時的沉默
-
飲食記事本
最近有則新聞報導馬祖軍隊缺菜缺肉的事件,讓我墜入時空的64年初,憶起我上成功嶺參加大專集訓的故事,那年代的伙食我認為是很好的,可能是當了幾年的學生吃膩了自助餐的菜色及無能力餐餐魚肉,當初成功嶺的餐食是採取固定桌,每6個人坐一桌,菜色豐富,且多樣化,有魚、肉、蔬菜,每周至少每桌有一隻全雞,我們稱為莒光雞,大概是每周上莒光日那天上桌之故。 成功嶺的餐桌上一鍋飯只能盛11碗,我每次都吃1碗,搶不贏同桌的,但我們這桌很奇怪,都不吃菜,梅干扣肉、粉蒸肉有十塊,我吃了6塊,還會剩二、三塊,莒光雞我吃了半隻以上,我不喜歡吃有魚刺多的草魚,就整隻好好的在桌上,我吃飯再快都盛不到湯,有一次我乾脆在沒吃飯前就去盛湯,沒想到那個湯,真像洗碗水難喝,從此我就沒有再喝湯了,這個習慣也改變我往後吃飯不喝湯的模式。 教育班長知道我是金門人,每次出操上課,他都叫我去他枕頭下拿錢替他買飲料,這個意思就是要叫我摸魚少出操,我實在是處處遇貴人,結訓我是全連胖最多的一個人、胖9公斤,我最大的困擾就是結訓原先的褲子穿不上,本想要跟長官借軍褲,但礙於規定,只好硬繃緊穿回家,但也有適應不良的瘦下來,如有一天我站早上4-6點的衛兵,看到好幾個弟兄坐在床上,問他們為何不睡覺,他們回答早起摺棉被將事務預先做好,免得做不好,因每星期被打幾個XX,就會被罰不能外出,而我每星期五天都是XX,我向教育班長請示,原來是毛巾發二塊,另一塊是備用的,我誤會一塊是洗臉用、一塊是洗澡擦身體用的,所以被視為不符規定,結果被教育班長揶揄一番,從此我的習慣也改變一條毛巾從頭洗到腳,但我從沒有被禁足,星期六大家都到大門口坐車,從走到大門口,再排隊上車,最快也要半小時以上,而我們幾個被禁足的,教育班長就叫我們從後山直接下山坐客運去台中,我說不是被禁足嗎?教育班長很生氣的對我說,趕快從我面前消失!我們七早八早就到台中市區的百貨公司門口坐著等開店,等了很久才看到連上的弟兄也到百貨公司,以羨慕的眼光說,他們走了一大段的路還要排隊上車又不一定有位子坐,我們被罰還比他們先到,其實在那窮日子先到也沒用,大家都等百貨公司開門進去看專櫃小姐,哈哈哈。 我是金門籍不用當義務兵,但要當國民兵,因出社會有幸受聘服務於軍中醫院工作,也體驗著軍中生活,所以到莒光日的午餐也是比較豐盛,我記得當初上莒光日編列在軍官組研讀奮鬥手冊、士兵拿革命軍手冊,我是個閒不住的人,坐著就會打瞌睡,後來我才曉得我可能患有睡眠中止症,上莒光日都在打瞌睡,但會被處長和副院長推醒,後來我就坐在院長旁邊,因為院長也在打瞌睡還鼾聲如雷,在院長的庇蔭之下,長官就不敢來打擾,但長官也不是泛泛之輩,每次上完莒光日都會點名,要我講心得報告,那個年代剛好有一個團體要成立黨,我只要將我父執輩日常對我說的故事,照本宣科,如台斤是我國古代就在用了、台語只是台灣腔的閩南語,其事實如何?那要問專家們,反正我只要能過關就好了,同事說我也真有才,不管課程有無討論到這個相關的問題,也能不跳針的一直複製貼上,我只是想混口飯吃吧了。 人如果出於自願的,那他意志韌性強度是無窮的,在軍中服務遇見有一位素食者,他從不到伙房拿素食料理,就是飯他也不拿,他認為廚房燒的飯都會沾到葷腥,所以他的飯是自己用小電鍋煮的,他每天吃飯配素食罐頭,直到一年後退伍,都未曾改變,曾問他如何受得了,他說這是一種修行,我的慧根差太遠了無法領悟,另一位軍中弟兄是信奉穆斯林教者,三餐也都是自理不跟大伙上餐廳,現在是金門女婿。 我的早餐都濃粥就是界於飯與粥之中闊頭粥,吃到現在已經五十年了,還是吃不膩,起先我是配煎蛋,吃了約十年怕膽固醇,改為配肉鬆,前年又怕肉鬆有摻雜藥物,又改為煎蛋,還好我的地區不缺蛋。 我在疫情前有到過澳洲旅遊,在一個漁港海鮮市區用餐,海鮮是我的最愛尤其是螃蟹,我事先有作功課練了一些相關的英語及畫了一些圖片,預備和外國人士溝通,但一到現場店員都是說國語的,我就買了4隻藍蟹跟金門的一模一樣,只是個頭大一點,外國是禁止抓雌蟹,請他們用蒸的,我吃海鮮喜歡原味的,更講究煮法,螃蟹要好吃的方法是用煮的,將少量的水加入螃蟹大火煮到螃蟹熟了水也乾了,在讓螃蟹悶一下收水,爾後掀鍋蓋如此的螃蟹肉是最Q比蒸的美味,我等了很久還未叫號,我就問為何還未做好,他們說沒有蒸的設備,我就叫他們加100cc的水,因那是冰凍的無需加太多的水,大火煮到鍋內無水即可,他們認為這個煮法是不可思議的,我說那我自已來主廚,他們不肯,結果端出一鍋螃蟹湯,那位大陸同胞還跟我說,他們有特地幫我加蔥花,真的被他們打敗,實在是一群小朋友在玩家家酒,害我耽誤了整團10分鐘,且要付那延長10分鐘的停車費,聽說日本北海道的帝王蟹也是吃到飽的,但又說那個螃蟹也是冰冷的,吃起來柴柴的,所以我的心又涼了半截,其實我的心得是吃要吃媽媽煮的,因為那是我心中最道地的美食。
-
上 課
民國五十八年三月初,我服陸一特役三年退伍後,想投考當年度的大專聯考;三年多前,數學已由我就讀高中時的舊數學改為SMSG新數學;為了瞭解新數學函數概念及羨慕臺北市名師的教學內容,特地從屏東佳冬鄉下到臺北市花錢租屋,準備到補習班僅上數學課。 自民國五十四年高中畢業後,在前線馬祖服役近三年,約將近四年期間,我從未上過升學課;上第一堂數學補習課時,發現班上座無虛席,有的是當屆畢業生,有的是隔年重考生,只有我是高中同學已將自大學畢業的年紀稍長者;其次,他們皆曾學過新數學,而我卻是一無所知! 上數學課的老師,是臺北市明星學校數學名師出來兼課賺點外快,含我在內的全體補習學生皆認真聽講,並勤做筆記;因為補習時間短,所以老師上課雖緊湊、但講解清楚,我雖未曾學過函數概念,卻能一聽就懂,此也讓我在填志願時,奠定了填寫政大統計系為第一志願的信心! 但是,政大統計系班上來自全國名校的同學們,他們對新數學函數概念在高中三年期間,經學校老師細心指導,已能慢慢全盤吸收其整體概念;我只不過利用一期約二、三個月補習期間,也只能學到片段的新數學函數概念知識而已,且未能完全吸收! 政大統計系一年級時,當我上微積分課時,便接受相當大的挑戰;因為微積分老師除採用兩本艱深難懂的原文本教材外,上課時,他只顧自己在黑板上塗鴉一大堆原文內容,連學生也懶得看一眼,更別提他還會想詳細解釋上課內容;從小至大,不管我在學校或補習班上課,不曾碰到老師教要理解的數學課卻從不開金口的! 於是在上課時,我向老師提出建議,希望他能講解一下函數概念給我們聽,他卻當場告訴約選課的八十幾名學生說:「你們抄完,回家慢慢看,就會懂。」我想如果抄錯或漏抄,這如何看得懂?這對只有在補習班上課時,才學點非整體性函數概念的我而言無異是雪上加霜、痛苦難堪!我便感覺學習上相當吃力,學習效果事倍功半。 因為此種情形已完全不符合我當初準備更進一步專攻數學的願望;因此,我在想轉系時,去請教時任我們班導的他時,他二話不說就希望我轉系!因為我自小就很喜歡數學,且以第一志願考上,聽了班導此一席話後,我的內心更感沮喪不已! 隔年,我便降轉至財稅系二年級,當我再修「微積分」課時,有一天,上課的教授特意的走到我面前,以懷疑及可惜的態度跟我說:「你的數學那麼好,為何要轉系呢?」 在我從財稅系畢業後到私校任教,也常在上商業課的班上,對數學某些觀念不清楚的高職生們上數學課,也替想升學的學生們額外的義務上數學課,直至他們都如願考上理想的學校!
-
金門島夜行軍
行軍是指軍隊沿指定路線,進行有組織的移動,前往指定的地點,是陸軍基本防衛任務。 行軍的方式,有徒步行軍、乘車行軍或是兩者結合的行軍,徒步行軍時速為4~5公里,一日可行軍25~35公里。行軍的強度,還可分為常行軍、急行軍、強行軍。 我們金門早期,我們當年金西師駐守在金城鎮一帶,往北是古寧頭古戰場,當時共軍進犯金門,原本要從金門島中間截斷,可是潮汐算錯了,強制徵收的漁船和漁民,通通漂到了古寧頭,天佑台海,剛剛好有輛「金門之熊」裝甲車,夜行軍到了海邊,拋錨了,裝甲兵下車修理車輛。 結果,手電筒一照,媽啊,海邊黑壓壓的一大片民兵上岸,共軍原本要夜襲,卻因此兵敗如山倒。現在古寧頭戰史館前還停靠當年的戰車,萬人塚也有無數的兩岸軍民,被無情的戰火吞噬的遺骨們。 我剛入伍時,有時候滿喜歡參加夜行軍的。走了一個晚上,換成了隔天的補休,先補眠上午睡到自然醒,下午就可以去金城鎮休假走走看看。 夜行軍入夜後開始走,大慨各師各營各連都有人在夜行軍,保障了金門島民和軍人的安全。有了每晚的夜行軍,才能換取金門島嶼,大家一夜的安枕無憂安居樂業的生活。 夜行軍通常會交付每次的「口令」,師部也會派出督導官來督導行軍的確實,全副武裝的一個連隊,彈藥和武器全部上膛,部隊無聲無息地,走在金門島筆直的道路兩旁上,留意兩旁木麻黃的蟲鳴鳥叫,潮汐高漲後的海浪聲,通常中間也是會休息一下。 不過,再出發時,要再點名,以免菜鳥白天太操,晚上又被「凹」出來,參加夜行軍,休息時間到了,竟然累到留在原地。 在荒地中醒過來,是很驚嚇的。 也有一些貪睡的阿兵哥,貪想金門的道路是筆直的,邊走邊睡覺,結果遇過轉彎不知道,裝備及武器直接掉到大水溝裏。 「噗通!」一聲,就知道有天兵掉下去了。 我們連上就曾經發過這種天兵。 我「破金冬」時,常常帶兵去夜行軍,那時兩岸和平共存,兩岸一家親,不會有水鬼模上哨,不會有兵爭戰險,殺伐的敵對。 所以,也許多甜蜜的回憶,嚐遍過這顆金門島的星空密佈,和擁有一整晚涼爽自由的風,真是個酸酸甜甜的感覺。
-
旅行的意義
旅行 是為了跳脫重複的生活節奏 是為了遠離生活瑣事的追趕 旅行 是為了體驗大量的刺激 活絡停止創新的腦細胞 重拾遇見新事物的興奮感 迷失方向時的緊張感 當趕乘交通的急迫感 與遇到同好時的幸福感 旅行 是為了重拼生活的重心 當工作啃食生活 或失意而紙醉金迷之時 讓生活留抹白 思考人生的重要事物的次序 旅行 是為了欣賞更美麗的風景 踏步於更友善的城市 體驗不同的鄉土民情增廣見聞 更增包容心 旅行 是為了與故人相見 與家人共創難得的回憶 與情人增添更深入的了解與親密的機會 旅行 是身心靈提升的追尋 讓生活再次充滿衝勁繼續與現實搏拚
-
823台籍老兵感恩懷舊之旅
我的爸爸叫劉清德,基隆人。一個在823砲戰中,在烈嶼庵頂存活下來的老兵。 事隔65年後,他帶著他後代,來緬懷「庵頂」這片賜予他新生命的土地。 話說,民國3、40年代,人民生活普遍艱苦,老爸讀完汐止初中後,為了不造成家裡負擔,就出門找工作,省下口糧給弟妹吃。「少年吃破家」說的就是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吃的多,窮困家庭負擔不起而家敗。阿嬤為了一大家子,就常常罵老爸,甚至還搶下他正在吃飯的碗,不讓老爸多吃。老爸為了顧肚子,上山下潭的到處找東西吃,練就一身本領。 長大後的老爸,本來要服空軍兵役的,但他跟基隆市長陳情,讓他提早入伍,不想因等待兵役而在家吃空餉。市長順應所求,改服陸軍,入車籠埔新兵訓練,等待分發。後來啊,老爸跟著部隊,坐著「水鴨子」挺進大金門、小金門,在烈嶼庵頂駐防下來。 烈嶼耆老謝先生回憶說,「阿共仔在823之前,一直說要打、要打金門,只是口頭逞兇,不見行動啊!哪知道823那天,一顆顆砲彈就往小金門轟炸。」這一轟,拉開了滿天砲彈雨的砲戰序幕了。 「庵頂」有個活泉,提供軍民一些生活用水,終年不竭。一群阿兵哥穿著短褲、拿著臉盆,嘻嘻哈哈圍著泉水,擦擦洗洗。老爸的同鄉「本源伯伯」,那時正站在小土丘上,老爸看見了,就叫「本源啊,下來啦,別站那麼高,危險!」阿伯聽話的下來,說時遲、那時快,一顆砲彈擦著老爸頂在頭上的臉盆,「轟隆……砰」,這群少年阿兵哥,就全被埋入沙土中。 待得砲襲稍歇,就看到一片沙土中,一聳一聳的動作,沙沙作響,少年阿兵哥們,一個個的摳開沙土,鑽了出來,重見天日。土丘另一邊是碉堡,躲在碉堡內的阿兵哥和村民,卻被沖入碉堡的砲彈擊中,全部殞命,包括謝先生他懷孕的媽媽和一歲多的妹妹,才四歲的孩子,一下子就失去至親。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823砲戰,讓小金門幾乎沒有一寸完好的土地,當地的居民,被疏散後送到台灣各地安置。自此,寶樹堂謝家子弟各自在外鄉打拚,當然,後來也有先回故鄉,重整家園的老大哥。 說也奇怪,庵頂被炸得體無完膚,連信仰中心--「天師宮」,也難以保存。活泉自天師宮被炸毀後,再無一滴水滲出。而「庵頂」隨著解嚴,小金門撤軍,慢慢地沒落沉寂。 九○年代,謝氏宗親族老商議著,不能讓庵頂再沒落下去啊!因為,庵頂寶樹堂是謝氏世界各地子孫的根源,將來落葉歸根的所在。於是,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謝氏宗祠整建完成。 根,有了。 心靈的寄託呢?天師宮的重建,也刻不容緩。 神奇的是,就在天師宮破土動工後的第三天,久不出水的活泉,復活了!汨汨的水流,再次淌滿了小潭和溪溝。這是神明的庇佑,昭告子孫「我,與你們同在」。 這次老爸的感恩懷舊之旅,就是要感謝「庵頂」這片土地,給予他新生的機會;感謝神明庇佑,讓他可以安然無恙的回鄉,繼續未完成的人生旅程;也感懷當年因戰爭而逝去的生命,進而告誡後代子孫,每天要穩穩當當的,無愧於天地的生活著。 寶樹堂的伯叔嬸子,兄弟姐妹們,這次,老爸感念天師公的庇佑,趁著天師公聖誕來到庵頂,感受到大家的熱情和親切,看到大家放下手上的工作,回來故鄉奉獻心力、勞力,心中感動萬分,誠摯添緣新台幣二萬元,以表同為庵頂人的心意。 您們跟老爸說:「有空要常常回來庵頂看看喔!」「絕對有房間給你睡啦!」「回轉來,泡茶聊是非啦。」,這是親情!親情!親情! 原本不認識的兩家人,在「庵頂」牽起了再世情緣,我們感恩天師公,感恩寶樹堂,感恩大家! 回到台灣後,謝大哥、謝五哥,大姊,我們約在豐原、彰化見喔!當然,在金門的各位,我們也期待再相會喔!(稿費贈金門家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