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辦郵務﹐受閒氣讀言論廣場「有急事請早﹐請別插隊」後有感
拜讀張博智先生105.2.23言論廣場大作「有急事請早,請別插隊」,張文大意是指摘那位民眾(婦人)去郵局辦事不按秩序排隊,有投機取巧插隊的心態,但我個人卻有不同的看法,也許張先生難得跑一趟郵局,個人跑郵局如同進廚房,感受也最深,常常為了繳一張簡單的卡費(台新銀行,便利商店不受理),要等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是常有的事,要知道現今時代,時間即金錢;張先生不去要求郵局如何進思補過、尋求檢討改進,卻去怪罪那位小婦人的不是,這未免也不盡公平吧?如果要談到去郵局辦郵務,個人經歷最多,受害也最深,有滿腹的怨氣,且聽我諉諉道來: 幾天前的一個下午郵差來按門鈴,送來一封掛號信件要我簽收,當我在他指定的方格內簽下我的名字並在下方寫下一小字「代」,郵差把掛號信拿給我同時問我:「謝○○,是你什麼人?」我據實相告:「他是以前來金門讀大學跟我兒子同班同學,如今畢業了投考軍校,戶籍還寄在我這裡。」聽我這樣一說又把信件從我手中搶去,並說:「既然不是你本人的,就不能代收。」我回答他說:「你不要我代收,那就請你把它退回去好了。」他又告訴我說:「按照規定退回我們局裡,我們會再另寫一紙通知單通知你去我們局裡招領,如果沒有去處理,十五天以內我們才會把信件退回去。」當時我聽他這樣一說火冒三丈起來:「既然你不讓我代領,為何還要來通知單幹什麼?那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呢?」他又說:「沒辦法,這是我們的規定。」我越想越氣,郵局怎會有這不合理的規定,再說萬一那是一件很重要又有時效性的東西,被耽誤了十五天再退回去,一切後果誰來負責?因此我氣憤填膺,太太才出來打圓場:「人家他也是吃人頭路,不要再為難他。」郵差把那封掛號信拿走遠了。我仍氣憤難消:「公家機關那有這種不合理的規定,既然不讓我代領,為什麼還要求通知單讓我去處理,這不是存心在找我麻煩?難不成到時就會讓我領嗎?」 我猜想,那位郵差是新調來的吧?我是第一次見到,才會不懂得變通。如果照往例,歷任的郵差不管是誰的掛號信或包裹(民間的宅配包裹也一樣),只要寄我們家地址,本人不在,我們家任何人簽收都行。偏偏碰到一個又臭又硬、不通人情的郵差。 由這件事使我聯想起發生在幾年前的事,有一次,我要到郵局寄一箱衣物包裹(那時還沒有民間宅配通及快捷投遞商家),當我把那箱包裹在家裡用紅塑膠繩子捆牢之後,拿到金城郵局寄的時候,大概接近中午十二時,郵局櫃台人員告訴我說;要我將綑好的紙箱打開讓他檢查,看看裡面到底裝了什麼?我當時暗想,郵局人員要我打開受檢,這是他們的規定,裡面只是純粹衣物又沒有違禁品,即使幾百個不願意,而我又一定要投寄,也得只好乖乖打開紙箱讓他受檢。檢查完沒問題,我又將紙箱牢牢重新綑綁妥當,此時正好郵局櫃台人員交接班換了另一位人員走出來,又要叫我再重新打開讓他檢查,我告訴他說:「剛剛那位先生已經檢查過了,我才捆好的。」他極不友善的口氣喝令我:「他看過是他的事,我沒有看過就不算數。」,我也很不客氣的回答說:「如果你們來十個人,我是不是也要打開十次讓你們檢查不成?」就這樣一來一往的吵到最後請他們局長出面才化解此事。簡直沒有道理嘛!你沒有檢查那是你們內部移交的問題,怎麼可以遷怒,找顧客的麻煩呢?這點道理都不懂,豈能有資格配當公務員呢? 尤其現今民間快捷投遞公司很發達,也紛紛加入這方面營運,郵局已不再是以往壟斷市場的獨門生意,又有消費者公平交易所嚴格監督,以客為尊,顧客最大,這已是時下成為朗朗上口的觀念,怎麼郵局一點概念全無?如果公家機關再要存著以往老大心態,再不從善如流,好好改正陋習,改弦易轍,早晚會被時代所淘汰的,不是嗎? 還有一件最不可思議的事,也是在幾十年前,那時候曾經辦報、寫作、投稿和讀者互動頻繁,深怕稿件、信件報章雜誌漏接及體諒郵差的辛苦,不得已向金城郵局申請租用「專用信箱」,前後租用了五年之久,每年總會一次收到郵局寄來「專用信箱繳納租費」通知單(至今我還留存),寫得那麼不客氣,「逾期不繳,即作退租辦理。倘自期滿之翌日起十五日內尚未將鑰匙完好交回者,原存鎖匙保證金沒收,原發保證金收據失效。」(虧他想得周到,用「完好」兩字,不過我想:有誰把鑰匙弄斷後還給郵局呢?)板著臉孔講話,把每個租信箱的人都當作毫無教育水準的無賴,實在侮辱租用信箱的人。我不敢保證沒有這種逾期不辦手續的人,但這也不是什麼犯罪的行為,只須照郵局規定辦理即得,用不著板著臉孔對人講話,也不能因少數人之不守規矩,便對所有租用信箱的人這麼不客氣,這是極為拙劣與無知的做法。 郵局在別人申請租用信箱時,都要填寫「租用專用信箱聲請書」還附有保證書。(要它做什麼?租金已繳了,信箱也搬不走,還要保證什麼?)洋洋灑灑寫(印)了總共一千八百二十三字之多(標點符號不包括在內),把租用信箱的人應該遵守的規定,鉅細靡遺,達到了苛刻的程度。郵局佔絕對上風,卻沒有一條載明郵局該盡何種義務,如信箱壞了郵件丟了,郵局該負何種責任,誤投信箱,郵局該負何種責任;延遲開門或提早關門,郵局該負何種責任,鎖或信箱生銹打不開郵局又該負何種責任,顧客按照規定停止租用信箱,郵局如果「賴帳」不發還保證金,又該負何種責任。(你們假設顧客如何壞,顧客就不能假設你郵局是如何壞嗎?)租用信箱應該是一種契約行為;雙方都有應盡的義務。顧客是消費的一方面,郵局是營利的一方面,不能把花錢的人約束得那麼緊,要求的那麼苛;而賺錢的一方反而輕鬆愉快,不受任何約束,不盡絲毫義務,(只提供了一個空信箱)卻頤指氣使,盛氣凌人,天下那有這樣不公平的事! 郵局人員應該都知道;不管怎樣,郵局都是在做生意,光顧郵局的人都是顧客,郵局與顧客之間的行為,都是商業行為。「顧客至上」、「以客為尊」、「顧客都是對的」,不是流行在商場上,人人都知道的話嗎? 郵局是公營事業,公營事業是政府辦的,我們一般百姓是顧客,對待顧客應該禮貌一點,客氣一點,你們應該想一想,你們吃的、穿的,拿的薪水是從那裡來的?儘管我不用「衣食父母」較重的字,不過要向人家要錢,還要板著臉孔罵人,不是太不近情理了嗎?政府機關再三的叫民眾有禮貌,郵局也是政府的機關,卻對它光顧的顧客,也就是民眾,一點也不禮貌,簡直是「乞丐趕廟公」,主管交通事業單位的交通部直屬長官,應該要好好管一管才對吧?
-
切磋琢磨成溫潤
台北故宮博物院設了一個常態的「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展,在展覽中看到許多玉器的鬼斧神工,嘆為觀止。像中外聞名的翠玉白菜、還有令專家費心驗明正身的「碧玉屏風」,看起來美味可口好想咬一口的人氣國寶「肉形石」,還有無數屬不清的玉器國寶。故宮介紹了近八千年華夏文化玉器的發展,說明中提到:「玉雕展現了華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倫理,……說明中國文化中重視格物致知的治學傳統。《敬天格物》詮釋了我們的民族特性,也說明了中華古玉最深層的內涵。」玉器代表了東方文化,相較於鑽石和黃金,更給在文化藝術中有更高的價值,也是華夏子孫深愛的寶物。 自古,玉象徵君子的美德,三字經的「玉不琢不成器」的典故來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意思是好的石頭不琢磨不會出現好品質,好人才沒有經過教育不會有好品格,建立一個良善的國家,教育是最重要的依據。詩經《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冶玉成器的過程來比喻,要成就一個品學兼優的人才,教育的過程是艱辛的。 「除堅硬外,玉的韌度也很強,閃玉的單晶呈纖維狀交織狀排列,據稱是韌性最強的礦物。」從故宮網站上解說製玉的過程可知其繁複與辛苦:「製作玉器的工序基本為:開料、鑽孔、成形、雕紋這幾個步驟。無論工具的形狀與質地為何,當直刃的片具來回切割,圓刃的砣具高速旋轉,實心的桯鑽、空心的管鑽邊轉邊壓,線性工具拉進拉出時,都需要不停地加上濕潤的解玉砂。換句話說,必須藉助工具帶動堅硬的解玉砂在玉料表面來回運動,才能切割、琢磨既硬又韌的玉料。除了最後的拋光外,在琢玉的任何工序中都要不停的加水,才能降低磨擦所生的高溫,避免玉料爆裂與工具磨損。」玉石沒有經過琢磨僅是一顆樸拙的礦石,必須去其粗礪才能成為溫潤的玉器;人生來都是純潔天真的,可是具有動物本性,沒有教育無法去其獸性,無法變成溫柔敦厚仁慈的仁者。 製玉如此繁複,玉工要有謹慎小心,有耐性有毅力的高超技術才能作出千古流傳的好玉。教育人的過程更是不易,因為人有生命,有思想,無法用同一個教育方式磨練不同的人。因此,父母專心守護,具有教育愛的教師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教育的過程也是漫長的。所以從胎教開始,出生,幼兒到青少年以至成年,兢兢業業的為孩子選擇良師益友,學習不輟,才能增長智慧,有所成就。 許多人擔憂現代教師輔導管教遇到瓶頸,嚴師經常被家長和老師當成是學習的障礙,孔子認為必須有良師益友才能互相砥礪成長,《禮記.學記》又言:「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克紹箕裘。」自古有明訓,嚴師才能出高徒,文化知識技術才能相傳不輟。聰明的父母們,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接受磨練,如玉石的切磋琢磨,才能讓孩子出類拔萃。
-
政府為即期食品建立通路值得肯定
政府為避免每年上萬噸過期食品被賣場、便利商店丟棄,淪為垃圾平添環保負擔導致浪費,行政院環保署日前邀集衛福部、農委會、經濟部和六個院轄市官員代表,共同擬定大量剩食管理辦法,決定在今年內輔導各地的大賣場、連鎖超市業者設立即期(指將屆安全食用期限)食品專區,將各縣市的食物銀行窗口提供給通路業者,鼓勵業者主動捐出即期食品,並登記掌握其流向,使這類仍可食用的食品充分發揮其價值,避免食物被丟棄淪為垃圾造成浪費。朱柏廬治家格言說得好「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即期食品專區計畫,迅速有效搶救數量龐大的剩餘食品,嘉惠社會中下階層貧苦族群一日三餐生計,是值得稱許令小老百姓有感的政策作為。 由於農業科技與生產技術改進,使各種主副食品產量較過去倍增,但各種食物生產過剩,卻導致被消費者不自覺地過度浪費或丟棄現象,成為世界多數國家必須共同面對的頭痛問題,台灣各地亦有許多尚在有效食用期限內的食物被任意丟棄,但在社會另一端,卻有為數不少的中下階層家庭在貧困邊緣掙扎求生,為一日三餐奔波勞碌,往後若能藉由「即期食品專區」和「食物銀行」建立通路,供應端與需求端當可獲致均衡,既讓食物充分發揮其剩餘價值,也可避免貧困家庭挨餓,可謂一舉兩得,貨暢其流以有餘補不足,更能體現至聖先師孔子主張不腐餘物古訓的精髓。 事實上某些超市或大賣場早已有用打折方式出售即期或有瑕疵、賣相不佳食物之舉行之有年,深受消費者喜愛互蒙其利,往後若能擴大規模,由點到線至全面推廣實施,收效必然更加完善。 台灣社會每年丟棄的過期食品達上萬噸,可以做成二千多萬個飯盒,若官民能通力合作妥善經營成食物通路網,讓這些食品送到迫切需要的人手上,對改善貧苦人家生計將有莫大助益,中央與地方政府相關部會機關宜摒棄本位主義成見合作,共同為打造社會安全網努力。 筆者在鄉村長大,過去任教學校原是農校,筆者的丈夫過去念大學時專攻農牧,從小就被教育要懂得愛惜食物。筆者樂見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經營通路開辦即期食品專區,希望這項讓人有感的好政策具體做法儘早成形,既可避免食物淪為環保負擔被隨意浪費丟棄,又可造福需要協助的社會中下階級貧苦家庭,筆者要對政府這項政策措施豎起大拇指。
-
與其禁止不如善加應用
革命性的科技進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既然無法阻擋、就用有效管理、善加應用,朝向雙贏。 個人行動通信器材,手機的誕生,改變以往在外工作;臨事緊急要打電話連絡;找電話亭的窘境。隨著手機功能智慧化後,打電話的語音對講是基本模式外,還可現場Live影像、聲音同步讓你聽的到;看的到的視訊及數據資料想要的文檔傳遞…它的附加衍生的功能時時刻刻都在創新進步。 做父母的、尤其是像筆者;智識文化水平不高,不是萬能級的狀元類型者,當孩子們課業有疑問、滯礙時,筆者往往束手無策,無從幫忙,若說去圖書館則緩不濟急,隔日問老師、同學、要及早到校,在怕影響繳交作業時程,孩子們的憂心就掛在臉上,甚而整夜難眠。要快速解答疑問?派的上用場的就是電腦,平板、手機等3C產品,透過網路搜尋就會有各種的解答。該不該讓孩子上網,Line一下,見仁見智,上網的優劣好與壞,端看目的而言,筆者是讓孩子們去搜尋想要的答案,一般情況是如此及假日時間可上網,時間上大多不干涉,讓孩子們自制。也就是open的。孩子們的應用情形大致是音樂、動漫、MTV、影片、電子書(含繁簡文體)只要喜歡看、喜歡聽的,是不過問,依現在而言,他們自己會篩選。在學校所學的3C的應用比筆者強,筆者有時得問他們如何使用,自覺得是個有功能性文盲的遜咖。網路上的知識王是我們常玩的親子遊戲之一。 筆者自父親往生後,上班族的人,在上班的時段裡,母親是單獨一人在家,去年在家跌倒兩次,幸無重大生命損害。於是筆者想到網路監視器可以解決無人在家、看護家人的方法,透過智慧型手機連網,連在台工作的親人也看到家裡的狀況。隨時可以監看。這樣的模式可以廣泛應用於居家或獨居老人的掌握還兼具防盜作用。 智慧型手機更可以應用於學校。以下引用維基百科翻轉教室一文:(二○○七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兩位化學老師貝格曼與山森,為解決學生缺課問題並進行補救教學,於是先錄製影片上傳至YouTube,讓學生自己上網自學;課堂上則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或解惑、或實驗,啟動了所謂的翻轉教室)。目前台灣已經有學校進行試驗。金門區域小更是可行。 翻轉教室,筆者認為更可進化到數位化的教室,前進到數位化教室的前提,網路必須光纖化,黑板將不再是用粉筆塗抹的黑板,取代黑板將是一片大的螢幕牆,一面智慧化的螢幕牆。湖小校舍即將改建,筆者建議其教室基礎工程裡將數位化的光纖網路系統納入建置,免其後再敲敲打打,浪費資源。讓每一間教室多是有光傳網路。光纖傳輸頻寬大,網速可以穩定更快,教室內裝置攝影鏡頭,目的不是在監視老師或學生的隱私,而是將其上課的內容上傳雲端存檔(雲端可設在教育主管單位或校內、班網),今天老師所講的課程,或有交託的重要事項,除聯絡簿外,當有不明白或遺漏忘掉的,回到家裡時可以開啟;不論是用電腦或平板、手機下載下來看就可明瞭。尤其用於補救學習有落差或同學們因病、事假無法到校上課。可以讓學生在家自行補課,最佳模式是現場第一時間Live,同步學習不會中斷。 當上述的第一步為校內光纖數位網。第二步網外可連結各校,校與校的互連網,學生經由網路可以看到同一單元課程;來自於不同學校老師所講述的解答、更多元性的訊息來源,甚而可以交流參與上課。廣泛的應用經由網路更可以同步全國每個學校。 翻轉教室雖然目前仍有許多的疑慮,尤其是數位落差,老師是否願意操作,教育主管單位是否願意投入建置,建置後的維管……等。隨著3C產品的已經普及化及價格漸漸親民化,教育單位應該注意,「翻轉教室」勢必會成為未來的方向,讓學生來嘗試每週一或二節課,由老師出題作課業,讓學生使用3C平板或手機於課堂上使用搜尋課題的相關資料數據,然後由學生上台發表培養說的表達能力,家長也可連結由此平台陪孩子們共同討論與學習其所不會的課題。 3C產品的應用愈來愈廣,如何駕馭它而不沉迷,端看使用者的目的,對孩子使用它而言,筆者視它是進入寶山的入門之鑰,開啟它就是進入大千世界的寶庫,是除課本以外獲取知識、解答疑惑訊息的來源之一。與其讓學校圈養「機」場管理,禁止使用,倒不如善加應用,讓它成為求知求學的利器。
-
維護漁民權益據理力爭-實力沒有架勢要有
日本無視於國際海洋法第121條條文內容,意圖獨佔壟斷海洋資源,逕行將太平洋上的沖之鳥礁稱為島嶼,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填海形成人工島礁,聲稱該礁石周圍兩百海里為其專屬經濟海域,不久前日本海上保安廳據此聲明扣押我國漁船引發爭議,我國政府發布聲明不承認日方獨斷違反國際海洋法之舉。行政院海巡署的「巡護九號」和農委會「漁訓貳號」公務船從高雄港出發,執行為期一個月的護漁巡弋任務。海軍也在三軍統帥馬總統指示下派出一艘巡防艦加入護漁任務,扮演海巡署執法後盾貫徹國家意志。 政府派出海巡署與海軍艦隻,以實際行動護漁令人欣慰,但護漁要有整體全面性規畫持之以恆,不能只是曇花一現五分鐘熱度,在一個月的護漁海上巡弋任務結束後,政府就此偃旗息鼓嗎?難道任由漁民自生自滅不成?切莫對日本心存一廂情願幻想,在攸關自身利益議題,日本縱使和對岸有糾葛,亦不會對我方作出讓步。 解決沖之鳥礁爭議,只有常態性護漁任務還不夠,筆者愚見以為我方不可抱著息事寧人的軟弱態度,相反地應力求凸顯爭議向國際社會宣傳發聲,結合經常到該海域捕魚的其他國家向日本政府施壓,凸顯日本政府欺善怕惡自相矛盾的雙重標準,逼對方上談判桌,正視我國存在,據理力爭維護我國漁民在公海捕魚之合法權利。或如馬英九總統指出,亦可針對沖之鳥礁主權爭議,爭取交付國際仲裁,倘若由我國提出有困難,也可央請我國友邦代提出,爭取交付國際仲裁總比各說各話毫無對話來得理性客觀。 只要是合法的公海捕魚,政府應該力挺我國漁民,保護漁民合法捕魚權益,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職責,除了常態性持之以恆地派遣海巡署與海軍艦隻護漁展現國家實力與意志,更應傾聽漁民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這些都是政府必須考慮的配套措施,以期使讓漁民安心捕魚。
-
對醫學院公費生違約科罰天經地義
衛福部和教育部為解決偏遠地區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導致出現民眾同樣繳交健保費,但享受的醫療服務質與量卻出現顯著城鄉差距的不合理現象,決定從今年起恢復醫學系公費生制度,但若當事人畢業後未履行下鄉服務義務,最高要科以十倍罰款,並扣留其醫師證書。有立委認為這種規定不合理,要求檢討修正。筆者對立委的說詞非常不以為然。 醫學院學生一如軍校生或師範生,只要享受公費生待遇就可免繳學雜費,彼等接受專業養成教育過程中相關金錢或人力、物力、專業知識成本完全來自全體納稅人的稅金供養,對社會公眾來說是謂長遠人力投資,權利與義務是相對的,彼等就學期間享受公費生待遇且畢業後有工作權保障,便於專心向學接受專業知識養成教育,畢業並取得專業執照後就應履行合約義務回饋社會公眾,衛福部和教育部決策是基於看緊全體社會納稅人的荷包權益出發點,反觀袞袞立委只為少數特定群體的公費生講話,卻罔顧偏遠地區民眾生命暨醫療人權令人遺憾。 立委說聲稱選填醫學系志願的公費生,在學期間六年加實習一年、受訓後還要服務六年,「等於簽了十多年的賣身契」。享受六年公費,盡六年服務義務,怎可謂十多年的賣身契?現在的軍校生在軍校就學期間享受公費待遇,但在軍校就學期間並非軍人身分,立委論據恐有誇大扭曲事實之嫌。立委甚至聲稱「高中畢業生選填志願時思慮不周」。可怪的是立委在討論是否要修憲將行使公職人員選舉權法定年齡門檻降至十八歲時,立委卻大言夸夸聲稱十八歲已是成人,為何不能行使選舉權?如今為求降低醫學院公費生不履行合約服務義務的罰款金額,卻又聲稱年輕人考慮不周,兩相對照豈非自相矛盾?況且今日各公私立大學醫學院相關科系資訊,已較筆者就讀高中時代開放許多,高中學子參加推甄或指考時可以做出更廣泛深入的比較,俾有利於掌握自己性向與未來生涯發展規劃,立委說詞實在難以服人。況且醫師是專業人員,教育養成過程中相較於其他學門科系必須投注更高成本,若再考量受教育過程中的物價與通貨膨脹指數因素,對違約當事人課以高額罰款並不為過。 民代為民發聲本是天職,但更應以全體納稅人的最大利益並看緊納稅人荷包為先。立委應有同理心,對偏遠地區居民醫療關鍵指標質與量落後都會區的痛苦,而非只關心醫學系公費生不服務遭罰款十倍的問題。立委是全體國民的代表,而非替少數既得利益者發聲,因為醫學公費生享公費盡服務義務,乃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當事人在決定是否選擇簽約享受公費生待遇前就應該想清楚,並徵求老師與家長意見,違約不履行合約義務,被科處罰款何錯之有呢?
-
軍隊應落實體育師資回流複訓進修
國軍對體能戰技向來相當重視,而其師資本來出自政戰學校體系及體幹班。前者接受大學體育系完整養成教育,以培養軍隊體育參謀及體育教官為目標,後者則以短期密集訓練方式,以培訓部隊基層師資為重點。然則,政戰學校體育系停招後,體幹班成了國軍體能戰技師資培育的重鎮,問題是,四年與四個月的教育訓練豈能相提並論?為了避免體育參謀與體育教官人才斷層,所以有體育專業軍官班的設立,從大學體育相關系所招考體育幹部,從開辦迄今數年,專業軍官班漸漸成了國軍體育參謀與教官的主幹。 體育專業軍官班取材自大學,優點是受過多年體育教育,唯其並未接受完整的軍校養成,對於部隊的適應性猶待觀察;至於體幹班成員,來自部隊薦訓,雖無適應上的問題,只是訓期太短,卻怕職能未能適任。綜觀兩者長短,都有必要透過在職回流複訓充實進修,因此在體幹班之上,另外開設戰技專精班,勉強做為體育幹部的充電站。然而,可惜的是,開班迄今,時有人數不足以成班的狀況,即使開班,人數也是有限,可見軍隊體育師資回流複訓進修的觀念與機制仍待宣導與強化。 其實,師資進修方式多元,「在職進修」-從做中學、從教中學、教學相長無疑是最直接、最利便之道;然則,此道卻常難竟其功,問題就在軍隊任務紛沓接踵而至,體能戰技根本難以為繼,又且各級對於訓練實施的框限甚多,都成了幹部與師資投鼠忌器的罩門,兩相糾纏之下,部隊體能戰技實難以落實正常持恆。當師資無用武之地,難以現學現賣、學以致用,藉由常態性綿密的教育訓練實務磨練與體悟,將繁複的規定與要求及制式的程序、步驟、方法與要領轉化成看家本領,就成了奢望,更遑論其能心生進修的衝動與渴望。 近期,戰技專精班終於湊足基本盤順利開班了,人數雖少,有訓就好,身為國防體育的「終生志工」願進數言: 一,學者要有「沒吃飽、吃不飽」積極學習的心態。從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到調高自我要求門檻,在既有基礎之上相互切磋、自我挑戰、追求更好,切莫以為「學過了」、「都會了」馬虎了事、輕忽以對兒虛度寶貴光陰。 二,教官要有堅持超標的決心與區分輕重緩急優先次第的教練哲學,在親切中不失堅持,在多元訓練、均衡發展中,貫徹要求、確實扎根、突出重點。 三,彌補體幹班階段不足與未盡之處。專精班開班旨在回流複訓保持職能之外,更在進修以進階,更甚者,要儲備並發揮「種能作用」。何謂「種能」?即在「為用而訓」現學現賣之外,猶能保種留根、建立標準、儲備能量、蓄勢待發、待機而動。種能之大用,在紛紛於部隊基層播種之後,藉浸淫其中以身作則、現身說法、機會教育、主動爭取、持續耕耘、殷勤灌溉等手段,由切身做起,先保持後精實、先蓄勢後發展,積少成多、由小漸大,這是自我成長歷程,更是教育訓練扎根的功夫,目標就在由底層奠基而後向上發皇、開花結果、蔚成風潮。換言之,種能的育苗栽培不能只於現狀,戰技專精班要有追求更精到的旺盛企圖心與成就。 軍隊強調體能戰技的重要,但常出現過與不及的狀態:過時風風火火,不及時銷聲匿跡。如何尋得全面且均衡、持續而穩定的發展,恐怕是當前及爾後的考驗。歸根究柢,居上位者,應從戰略的眼光看體能戰技,秉持哲學的價值思維抱定堅定的決心去支持與推展,基層如幹部與師資,則應從己身做起,逐級負起責任,將體能戰技融入生活與教育訓練之中,無時不能練體能,無處不可練戰技。最要者,上下之間應有共識者:切莫輕忽體能戰技學習與複習的重要,更莫太過看輕與簡化它,誤以為曾經學過就成專家,官階高低更不可成為越俎代庖的司號。
-
臉書被盜
105年4月12日晚上六點左右,我正在娘家參加家族聚餐,第一通電話打來,是臉書的朋友,說我的帳號被盜了,我謝了他,想想,帳號被盜會怎樣呢?盜我帳號的人要做什麼呢? 我第一時間,打開臉書,但是我的帳號已經進不去,密碼和Email都被改掉了。 第二個電話來了說:妳的臉書被盜了,向我問電話,我給他了。 第三通電話說:我給了電話,還給了認證碼。 我趕緊請在座的親朋好友,幫我到臉書留言,說我的臉書被盜,請不要給電話和匯款。留言馬上被刪掉,還被封鎖,這時歹徒已經完全霸站了我的臉書帳號,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四通~第五通~第六通……我的電話響個不停。 事態嚴重,趕緊結束飯局,到最近的警察局去報案,警察問我,有財務損失嗎?我說目前還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辦法阻止這個詐騙行為,警察說我們先做筆錄,沒有金錢上的損失,我們只能以「妨礙電腦使用法」報案,可是,如果現在不阻止,再接下來不知有多少金錢上的損失。 看來,報案也是束手無策,我們在筆錄的同時,歹徒不知發了多少筆橫財,我的朋友也一個一個掉入歹徒的圈套。 作完筆錄,我像遊魂一樣,三魂六魄都飛散了。 回到旅館,漫漫長夜,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我的腦裡一遍遍的影像都是看到朋友著急的臉孔,我像打了敗戰的士兵,懊惱不已。 第二天,搭飛機回台中,趕快打電話問朋友,有誰受害,再一一打電話去道歉,朋友也很諒解,並不是我的錯,叫我不要自責。 打了電話以後,才知道朋友們像肉棕一樣,一串串的被騙,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這樣一直被騙下去。 歹徒的說法都是:請問你方便借我3-6萬嗎?我現在有急用,兩天就還你。 有的被騙得心驚膽跳,有的三萬五萬的匯出,到現在我也不知有多少人被騙。 以後,如果接到網路的訊息(臉書,line之類)要電話,要借錢,千萬要再確認一下,雖然心裡有很多的疑問,雖然這個人平常信用很好,也不要一下就心軟,馬上去轉帳,小心行得千年船。 這種詐騙之風不可長,希望能很快的將這個經驗告訴大家,以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
-
大學「社團學分」的意義
曾看媒體報導現代不少大學生,因為經常用資訊科技產品,結果躲在宿舍不出門,或考量經濟因素忙著打工,參加社團的意願比以前低,造成很多大學社團招生不易,甚至被迫廢社。不過本人卻聽到另一種原因。 某次聽前任大學服務性社團帶領老師提到,現在不少大學規定,大學生需擔任志工,才可取得必修的服務學分順利畢業,部份大學生認為:我平常都有當志工了,有需要參加服務性社團,抽出更多時間當志工嗎?結果排擠服務性社團招生人數。 筆者聽完後認為,即使有服務學分,大學生仍有必要取得「社團學分」。 因為社團不是被迫參加,是自行決定的,在決定參加哪個社團,參與經營社團的過程,能培養獨立思考、領導能力,也透過實際行動,有助探索未來生涯。 像是筆者就讀大學社工社福相關科系時,不少同學想擔任社工,決定參加服務性社團,增加對小孩、老人、身心障礙朋友的了解;筆者當時想從事圖文工作,決定參加詞曲創作社,發現不用抽菸、喝酒,也能輕鬆找到製作作品的點子,還從社長經營社團的過程,領悟到在團隊中投入越深,您越能被團隊看重。 所以筆者建議大學生,在確保顧到課業及生活,下課後可參加喜歡的社團,學習大學教授沒教,但社會上需要的能力。
-
從金門風獅爺扶植微型文創產業
日前受邀前往金門上課,隔日自己租車探訪金門觀光景點,其中最重要的觀察是探訪金門的風獅爺。我對風獅爺的認識起源於二十幾年前前往澎湖針對石敢當的考究,石敢當與風獅爺兩者有其異曲同工之妙,但風獅爺的豐富變化外觀,更勝於澎湖石敢當,對於宗教與觀光文創相結合,潛力無窮! 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參訪了水頭村的風獅爺文物館,以及誤打誤撞找到金城鎮莒光路上風獅爺小城故事館。風獅爺文物館的內部展示表面看來相當豐富,但內部淪為販賣藝品與飲茶販賣店,裏頭的販售小姐非導覽員,讓文物館與一般商店無異,問題在欠缺故事。 金城鎮莒光路上的風獅爺小城故事館坐落在金城鎮老街裡,那天造訪時店內展示的物品比較貼近現代風格,但是店面太小,金門縣觀光局宣傳不足,所以外地遊客造訪很容易錯過這家店。因為對風獅爺的喜愛,陳館長與我暢談一個多小時,談論內容多圍繞在:如何透過風獅爺結合文創商品並帶動金門觀光與遊客意象?筆者個人淺見如下: 一、對風獅爺的宣傳必須要好好地說故事 風獅爺文化的源頭雖不可考,但全金門目前有將近70多尊的風獅爺,許多村口都有一尊風獅爺,由於各村的風獅爺造型不同,建議金門縣政府可以透過維護風獅爺古蹟為由,除將現存的風獅爺加以維護與規劃保存,另外可以結合各村村民對自己村內的風獅爺進行故事詮釋,蒐集真實或創意假想故事(讓金門民眾與學生運用風獅爺來結合日常生活或美食饗宴等建構虛擬故事),讓這些故事可以收集成冊,並將這些故事提供縣內類似風獅爺小城故事館、壹玖三壹等微型文創工作者設計出有故事的商品,然後透過機場與碼頭等出入境旅客到訪或離開金門時,發送免費風獅爺文創商品,或是在機場與碼頭設置風獅爺裝置藝術電子影音導覽設備,讓等飛機或船班時,發現可愛又具有故事性的風獅爺。 二、如何讓風獅爺不只是宗教與觀光資產需要軟實力戰略 二十年前宜蘭縣推銷蘭陽平原人文時,靠的是一個具有珍藏的書包,上面印著「葛瑪蘭」三個字,當年宜蘭子弟只要離開宜蘭當兵或就學,縣府就會送一個帶有宜蘭特色的小書包,讓年輕人勇於背著家鄉的意象到處宣傳家鄉的美,此舉成功帶動外縣市對宜蘭的好奇與周邊商品的熱賣,當然宜蘭縣府統一全縣的代表文字或圖像下了很大功夫,全縣同意以原住民的稱呼「葛瑪蘭」來強化宜蘭在外界的意象!金門呢?我問了陳館長一個問題!如果金門縣政府統一在地商標與商品為「風獅爺」,一方面透過與便利超商合作推出限量風獅爺公仔,另一方面發現金門在地名產店與免稅店很多,可以發行寄送貨物達一定金額贈送可珍藏的風獅爺相關文創商品與故事書(可以發行兒童與青少年有聲書),帶動旅客對風獅爺的深層認識。其次要帶動金門觀光,風獅爺還可以發揮那些功能呢?例如委請金門當地文化工作者或金門大學學生設計風獅爺可愛的人型玩偶,讓志工穿戴具風獅爺可愛或時尚意象的服飾,在機場、碼頭與重要景點於假日時安排志工穿著相關服飾進行金門主題文化導覽,提高風獅爺的親民性,甚至組電音團、玻璃、雕刻等民俗文物展到世界各國展示,提高風獅爺的能見度。 三、結合在地宗教與觀光活動重新塑造風獅爺信仰的生活 在金門的探訪時間裡,發現各村的風獅爺近況差異甚大,有的村將風獅爺彩妝保養得宜,有的村則令其自然風化凋零,兩旁雜草叢生,處處可見垃圾,令人不勝唏噓!真實的風獅爺下場比起藝品店的風獅爺還糟糕,可見金門當地對風獅爺的資產維護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需要靠教育與縣府結合當地社區動員來實現觀光大縣目標!吾以為,縣府應該出面召集各村代表實施現存風獅爺的維護與整修保存計畫,然後結合各村特色的聚會與宗教活動將風獅爺信仰予以巧妙結合,讓金門民眾會關心風獅爺,進一步會愛護風獅爺! 以上三點建議為與陳館長的重要對談,雖然筆者與金門毫無地緣關係,但是同在一個國家,同在一個文化信仰圈內,金門風獅爺有其文創與宗教潛力應該被有效發掘並開拓其出路,建議縣府應多扶植在地微型文創產業業者,由縣府出錢與資源,文創業者與商家出點子與出力,進行有效策略聯盟,提高金門觀光資源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