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金門設觀光賭場弊多於利
這幾天我觀看金門日報,發現關於金門設賭場的討論又開始沸沸揚揚,而且令人憂心的是民意論壇上贊成的比反對的多(雖然論壇上贊成的多不表示實際上贊成的多,很多市井小民反對,但他們不會寫出來),因為關心家鄉,所以我決定提筆寫下這一篇文章。 贊成金門開放賭場者最主要的立足點是:設立賭場可以增加就業機會,發展經濟,地方政府有了錢之後,就更可以建設金門,照顧老人、扶助弱勢……畫了一個非常令人目眩神迷的大餅。而對於興建賭場的弊處卻輕輕數筆帶過,說教育可以很容易改善賭場所帶來的治安敗壞;說法令可以很輕易的管制賭區的居民不敢進入賭場內賭博。最後再堂而皇之的說「開設賭場是時代趨勢,是擋不住民意的潮流。」……真是令人越看越心驚。 我們先來看一篇韓國的社會新聞「『親人們曾一再幫助我,想讓我重新站起來,但我還是毀了自己……是成人遊戲廳讓我陷入絕境,世界上所有的成人遊戲廳都應該取締。』……36歲的孫某,撇下年僅5歲的女兒和妻子,在釜山市東萊區金井山的一棵樹上上吊自盡。他在遺書中表達了對自己人生的悔恨,以及對把他逼上絕路的成人遊戲廳的憤怒詛咒。」(淩志,︿南韓擔心成「賭博共和國」﹀︽環球時報︾,2006-08-22第4版 )所謂的「成人遊戲廳」,實際上就是賭場,報紙中不無擔心地指出「大量成人遊戲廳設在大街小巷,將大韓民國逐漸變成一個『賭博共和國』,……家庭破裂、破產、失職和自殺等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南韓急速蔓延。」如果金門設立賭場,以後以報導溫馨鄉里故事為主的金門日報,會不會轉變成報導犯罪、破產、自殺新聞的大本營呢! 所謂數據會說話,我們再來看看有賭徒的「麥加」之稱的拉斯維加斯,繁榮的經濟下,令人心驚害怕的治安情形:「根據1995年的美國統計摘要(U.S. Statistical Abstract)顯示,拉斯維加斯所在的內華達州,於1994年在全美最危險居住的州之排名為第七名,在1995年上升到了第三名。在1979-1988年期間,該州的離婚率與虐待兒童致死案件也是全美最高的。除此之外,他們的犯罪率與學生輟學率也在全美名列前茅。……拉斯維加斯在1995年的犯罪率高居全美第一名。……內華達州的犯罪率於1995與1996年均高居全美五十州的榜首,……它的重型犯罪率自1991年至1996年增加了近40%,而同時期全美的重型犯罪率卻下降了將近10%。……自殺率在全美排行第一、逃漏稅被判決有罪的比率排行第一、病態性賭徒的比率排名第一、高中生輟學率排名第一、離婚率排名第一、墮胎率排行第三、宣告破產率排行第三、未婚生子的百分比排行第四、強暴率排行第四、與酒精相關的致死率排行第四、選舉投票率倒數第一。」(葉智魁,︿發展「博弈觀光特區」之問題與研究﹀,1999) 贊成設立賭場的人提到拉斯維加斯,總是放大它亮麗光鮮的一面,彷彿只要模仿拉斯維加斯,金門的發展就不成問題,其實,多年來世界各地設立賭場的地方,那一個不是模仿拉斯維加斯,但又有那一個地方,是繁榮了經濟又帶好了治安? 而且,從美國發展賭業的經驗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開設賭場」區域的主要客源都是當地居民(絕對不是政府區區法令可以禁止)。當多數居民或觀光客都流連於賭場,在有限的時間與金錢可供使用下,就不可能花在其它可活絡商業的活動(如投資、生產、購買、觀光、休閒遊憩)上面,或從事生產性工作方面(可振興經濟)的時間與錢,會因為花在賭博上面而產生取代效應。如此一來,對金門非賭博性產業而言,勢必會因減少生意,而受到衝擊,進而導致金門經濟受創。總而言之,在市場資金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投入非生產性活動(如賭博)的資金越多,那麼投入生產性活動(如觀光、或金酒的生產)的資金必將縮水,而金門經濟因此而受創也是必然的!而且,設賭場造成的不僅只有個人或社會金錢上的損失,連帶地也將為家庭、親友,及地方帶來種種相關的後遺症(如水電、治安、色情、家庭問題、黑道、垃圾等),因此,金門居民勢必會因而成為「開設賭場特區」的最大受害者。可以預知,賭場非但未能給金門帶來生機,反而會嚴重打擊到金門原有產業,導致原本就不怎麼強韌的產業因此斷送,或許真正的蒙利者只有賭博業投資客及相關的利益團體而已。 或者姑且不論支持金門開放賭場者背後是否涉及個人利益,而只由他們所提出來的論點來說,無非是希望能藉賭場設立滿足人性需求、帶動地方發展、增進社會福利。當然,這些出發點與立意都相當值得肯定。然而,無論是個人或是地方整體發展的終極目標,都是「利用厚生」││也就是「改善生活條件」與「提昇生活素質」。而平心而論,金門的的物質享受並不比台灣的大鄉鎮差多少,反而比很多台灣偏僻的鄉村好很多,我們的食衣住行基本生活所需,其實已經足夠,甚至還有國中小免學費、免午餐費(當台灣還有許多地區學童繳不起午餐費、學費時)、免費公車及比台灣多的老人年金,……由金門的社會福利冠全國及金門人的存款全國第一這兩點來看,金門人是夠富裕了,金門人現在所應追求的,不應還侷限在「改善生活條件」,而應往「提昇生活素質」這一端來努力,而所謂的生活品質,外在的不就是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與充足的陽光,這些很慶幸的我們的家鄉還保有,這是台灣那些富裕的大都市所挽回不來的寶物;而內在就是個人心靈的提升,除了閱讀,深化內涵,就是一顆感恩與付出的心。 金門要真的成為一塊寶地,是應該學著如何保有我們珍貴的文化資產:閩南建築、洋樓雕飾、戰爭史蹟、自然生態……。守成,其實並不比開創容易,別再為那些短視近利者蒙蔽了,如果金門開設賭場又能增加多少稅收?而若能多增加稅收,又能為居民謀求多大的福利?而最重要的,金門的鄉親能承受多大的治安敗壞隱憂?當我們未來對別人介紹家鄉時,我們希望以「以賭聞名的金門」做開場白?或是以「嫖賭與敗壞治安」為落寞的收尾?…… 「人生即使富貴如帝王,房屋千棟,睡不過八尺;財富萬億,吃不過三餐。」但求活著的每一天,都能心安理得,與清風暖陽相伴。沒有賭場的金門,或許不能變為繁華都市;但絕對是一塊現代桃花源,而這才是每個真正有內涵的有錢人真正想要的生活環境。
-
﹃沙美老街﹄修繕前應有的作為
金門在國民政府播遷台灣以後,軍方長期實施戰地政務及和中國大陸隔絕了五十年,所有民生物資、糧食、能源、建築材料等資源,皆需仰賴台灣進口的情形下,造成一種心理,就是,以台灣的建設模式為依據,對於自身所擁有珍貴的傳統風俗、建築物等文化資產,有些人覺得就是退流行的,有意、無意的拆除傳統建築物及大興土木的構築現代建築物,導致自己所擁有的特殊、珍貴的文化、建築與生態等資源,漸漸消失當中。殊不知,對面的中國大陸為了向聯合國,申請麗江古城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期間,大陸政府強制拆除了附近一仟多棟的現代建築物,只為保存麗江古城整體的質樸之美,以吸引全世界的觀光人潮,反觀我們呢?沙美老街與小浦頭的傳統建築群,已日漸頹廢、倒塌、拆除、荒蕪,我們至今,仍無具體的規劃與保存方式,我想不假時日,這些曾經是先民們,篳路藍縷開創的歷史的足跡,必會逐漸消失,不復存在,那時,以觀光、文化立縣的口號,只會覺得是空談與虛渺。 鑒於近幾年來,沙美老街,日漸傾倒、頹廢、倒塌、無人居住,而且舊時設計皆為木造易燃材料和建築物年久失修及未改建,多數已外牆蔽體嚴重破損或漏水,導致木造、夯土、磚造、樓板等結構腐蝕、損壞、屋內遭丟棄垃圾、電源線隨意拉設且整排緊臨著,更無防、滅火救援設施,不時會發生電線走火等火災及地震和颱風來襲時,可能發生建築物倒塌,掉落物損害鄰房與砸傷路人等情事,所引發的公共安全災害,故於修繕、修復前,應該要有一些具體的安全防護措施,方不致發生重大災害,個人才疏學淺,恐不是都市計畫或防災專家們,那麼專業,但憑著這幾年來,在工作領域上,所碰到、處理過的許多類似案件之工作心得、經驗及對家鄉的熱愛,願拙劣淺見如下,還望前輩、先進們,不吝指教: ︿1﹀、建築管理單位,應依建築法規定,以鋼板圍籬將危險建築物封閉,鋼板圍籬需堅固耐用,以防颱風來襲時遭吹落及防止流浪漢在屋內逗留、居住或吸食毒品、遭蓄意縱火等,所引發社會治安或影響公共安全的情事。 ︿2﹀、建築管理單位,於鋼板圍籬封閉的危險建築物周圍,應拉設警示帶及設置夜晚警示燈具,以確保行人與車輛之安全。 ︿3﹀、鎮公所以5棟建築物為基準,裝設消防滅火器(共計2│5瓶)並設置消防水桶及消防沙桶,桶中隨時蓄滿消防水及消防沙,以備不時之需。 ︿4﹀、由於老街道路狹窄,最寬不超過3公尺、最窄為1公尺不到,消防滅火車無進入,只能單靠人力進行滅火,且水源取得不易,應請鎮公所函請自來水公司、消防單位協助,以二十棟為間距,各設置一處消防栓,並掛設消防栓救災水管各乙具,以利在第一時間之消防救災的速度。 ︿5﹀、請當地附近居民成立一組消防救災巡守隊,於早、晚各巡查一遍,平時定期勤練消防救災技術。 ︿6﹀、於颱風警報發佈時,請鎮公所加強巡查,對於仍有人居住的建築物,應勸導或強制疏散至安全地方;如里辦公室或學校並設置災害收容中心,以維護人民安全。 ︿7﹀、請電力公司暫時移除電力供應,以防止無人居住或破損嚴重之建築物,發生電線走火的災害。 ︿8﹀、建築管理單位,應規劃、協調,先將破損、倒塌嚴重致無法修復或全倒的建築物,優先列入拆除對象,以設置防火巷,防範日後發生火災時,所衍生的延燒建築物現象。 ︿9﹀、文化資產單位,應儘速將老街與周圍傳統建築群,規劃、列入為老市街、古蹟文化資產的保護,並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會申請修繕或離島建設的費用,縣府亦可自籌經費,以防範珍貴的文化資產,日漸的被拆除與消失。 最後希冀藉此淺見,拋磚引玉,喚起大家對於家鄉的文化、風俗、自然生態與老市街及閩式建築等資源,能深深加以重視與保護,以帶動家鄉發展整體觀光的永續發展,這和目前討論熱烈的二大議題,金龜山蓋大佛或爭取設置觀光賭場相比,是比較容易做的事!
-
愛在哪裡?
人,是應該平平的過日子,不要想太多比較好,還是應該要做反省功夫,讓自己、讓周遭的明天有希望更好?一直在迷感中,雖然自己應該是偏向要「反省」的! 愛在哪裡? 愛在哪裡?老師對學生的愛、家長對孩子的愛、大家彼此之間的愛,「愛」可以有好多層級,然而它應該代表善的、光明的、希望的、溫馨的吧!「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無數倍,不是嗎? 如果我們對孩子、對學生有期待,是不是也該給他們「機會」,給他們「嘗試錯誤」的機會,也適時的要「等待」,畢竟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努力程度不同,還有環境也不同,老師、家長若太過急躁,學生、孩子還未做好準備,恐怕做出的也不是大人要的吧!打、罵真的有效嗎?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老舊問題,但是,當學生、孩子的心裡有了恐懼,再怎麼努力都不會再是完整的學習了啊! 假使身為大人的我們已對學生、孩子不信任,已在言行舉止中有形、無形的不「尊重」他們,甚至已對他們的身、心造成了傷害,那麼再多口頭上的「愛」大概也是枉然了吧!誰相信對小小心靈的他們造成傷痕的大人是愛他們的呢?「因為我為他們好,所以我要打他們、罵他們、冷凍他們」這樣的說法能說服得了誰呢? 一直覺得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看看眼前的學生、孩子在大人強調「成績」的當下,「行為」實在是值得大肆檢討的,在學校、在家裡、在大街小巷,他們看不慣的和我們看不慣的之間,顯然是有了「代溝」,而他們,恐怕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的成份也不少,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他們是會反省,懂得接受愛的同時,也會給予愛的人,那該有多好!尤其「施比受更有福」喔! 愛在這裡! 前陣子,「魯冰花」在校園中又掀起一股熱潮,不只是劇情,連歌也再紅一次,其實公視也才剛下檔不久,那是好多年前看過的電影了,這回看的是電視連續劇「客家版」的,我以前看是以學生的身份,現在再看,身份不同,心中更有感受。 愛,在劇中隨處可見,老師對學生的愛,爸爸對孩子的愛,學生對老師的愛,孩子對爸爸的愛……,一個代課老師發掘了一個「天才小畫家」,無微不至的關懷;一個已在天國的媽媽,因為農藥之故而喪失生命,當然也為了培植有機茶而至死不放棄努力,那是大愛;一個爸爸父兼母職,不只有愛,也有份天職│有機茶的栽種;孩子在家中對爸爸的體貼,在學校對老師的尊重,與同學之間的點滴相處,姐弟之間無法形容的情感,愛就在其中。 人生無常,但是有時就是耐人尋味,那是直到末了才看得到的,天才小畫家古阿明在校園內不受重視,直到那位老師的賞識,他在家境貧寒的環境中,既掙扎又堅持,但始終不放棄他的「興趣」,身體的病痛阻止不了他,因為創意、想像不曾遠離他,最後結局是:他走了,但是,留給大家無限的懷念,應該也可以給為人師表的人們一些更深層的省思吧!他的「成名」證明了老師對他的執著是對的,悲劇還是喜劇,看我們用哪一個角度去看,但是,有愛的人間才是好的,不是嗎?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家鄉的茶園開滿花,媽媽的心肝在天涯,夜夜想起媽媽的話,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
金門的﹃美麗境界﹄
民國92年3月踏上金門這塊土地,就一直服務於精神科,其中雖然歷經了縣立醫院到署立醫院的轉變,但唯一沒變的就是金門的精神病友,或許他們就如同是社會的邊緣人,很少人會注意到他們,但因為工作的關係,使我可以接觸他們,進而瞭解他們的『特性』。 隨著精神醫療的進步,這些在中古世紀會被當成巫師、魔鬼、中邪等的人,進而需要接受用火焚燒才能淨化靈魂的酷刑,也慢慢地因揭開了神秘面紗而可接受醫療照護。記得小時候常會看到有人在路邊脫光衣服洗澡,而父母總是告誡我們這些人是『瘋子』、危險人物,千萬不能靠近,但在當時幼小的心靈中,只覺得這些人的行為『異於常人』。而隨著年齡增長與大學教育,終於知道這群人就是『精神病患者』,而這些正是他們的『病情與症狀』,就像是感冒的人會流鼻水和咳嗽一樣。而在大學的教育當中,也僅學到了什麼是幻聽、妄想、強迫症、躁狂、憂鬱症、自閉、智能不足等『名詞』,直到加入的精神科的臨床行業,才一一驗證了上述這些『症狀』。 或許因為目前金門僅有一家醫院,也僅有一家精神科,所以只要是有疑似精神疾病的個案,多會與我們『見上一面』。而若是症狀較為嚴重的,經醫師評估需立即接受住院治療時,多會到本科的急性病房,接受更進一步的照護;而若是病情穩定且仍具有基本自我照顧功能的患者,也多可接受日間留院的人際、社交及職能功能復健,期以邁向職場做準備。而將來本科急欲成立的慢性病房,則會以需長期療養但又無法在家接受照顧的病友為主。 急性病房的病友多以急性症狀為主,有病友認為自己可以跟愛因斯坦對話,也有病友是透過電視直接和電視裡的人物進行交談,或許有人會把他們當成在胡說八道、裝瘋賣傻,但這正是他們受到本身的精神症狀所干擾,也很努力的和這些症狀奮鬥著。如同電影美麗境界中的約翰.納許(John.Nash),從大學時代開始就受到幻聽、妄想等干擾而不自覺,但精神醫療讓他認識自己的症狀,而家人、同事的鼓勵與支持,更是他與病魔纏鬥的最佳良藥,也為他將來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奠定基礎。 而在日間留院則是看到了躁症病友的可愛,他們總是有講不完的話,但你也永遠無法跟上他變換話題的速度;自閉症的病友只對他感興趣的東西(例如打電腦)著迷,而忽略外界環境變化;憂鬱的病友臉部表情總是呈現數學符號(Ω)的形狀,五官糾結在一起;而智能不足的病友經過訓練後,總是可以不斷做著重覆性的工作(如清潔、打掃等),且會顯的樂此不疲;而有強迫症的病友一旦接受『指令』後,就會扮演一個稱職的糾察隊,不斷重覆糾正違反病房規則的病友,一刻也不停歇。或許有人認為做這些工作沒什麼,一般人就可以完成並且做的更好,但往往大家都忽略了精神病友總是帶著他們的『症狀』在做事,如果一般人也是帶著『感冒、發燒』在做事,是否也會覺得力不從心呢?所以換成這個角度來想,就會瞭解其實病友完成工作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工作的報酬或許可讓他們維持生活,但一句鼓勵的話更是可以滋養他們的心靈,進而建立自信心。 或許目前金門精神醫療少了專職心理師,但仍然有精神科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師與職能師為這些病友服務。而金門也具備了地廣人稀的這項優點,若是地區民眾可以更瞭解精神病友的特性,而給予適合的醫療照護與工作機會,或許下一個約翰.納許就會出現在金門,而下一部的『美麗境界』也能在金門拍攝。
-
淺談有機農業與生活有機農業的興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的人口與日俱增,糧食則漸漸匱乏,為了發達經濟且需要充裕的糧食,全球急速發展化學農業。大量的使用化學肥料來供應農業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定期噴灑農藥以預防、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廣泛使用殺草劑以杜絕「無商業價值」原生植物│雜草,其土壤養分的競爭,開墾大面積的原野、林地來增加農業生產面積,以此工業化方式迅速發展農業,雖然全球糧食問題很快得以解決,但卻漸漸浮現出更多嚴重的問題。 這近八十多年來,地球資源過度開發、幾近耗竭,自然生態循環遭受破壞、失去平衡;水源與土壤的汙染、流失問題日益嚴重,森林的濫墾、濫伐將需數十年或幾近百年生長才會形成的原始森林,在數日內機械怪手無情的挖掘,甚至「一把火」即可燒盡無數日夜自然資源的累積……這些種種作為源自人類自大的心態,認為可以主宰萬物,只要是不順應經濟開發原則者,即破壞殆盡,如此蠻橫的行為,致使數以千萬計的原生動植物種絕跡;地球溫室效應的產生,臭氧層的破洞,南北極冰原面積的快速縮減,土石流的侵吞,全球氣候的異常現象,甚至於現代人心臟病、腫瘤、癌症、慢性病…的大幅度增加,這些種種天災、人禍,都顯現出大自然開始反撲,發出猛烈的怒吼。 許多生態學者也不斷提出警訊,地球生態的自然平衡、萬物的存在與我們人類生存有著同生共滅的生命相關性。 然而,在數十年化學農法栽培農業下,有不少老農民發覺到:土壤肥力漸減,農產量下降,化學肥料的施用量卻逐年增加,且蔬果的風味也不如往日甜美,開始有人為此反思,化學農業除了表面上有著提高農業作物產量與經濟價值外,是否該考慮,以此強取豪奪的方式對待大地之母,造成生態的破壞與能量資源的消耗所帶來嚴重且負面的影響。 歐洲是早期化學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最早的農藥:「有機磷劑」就是由德國人生產,但最早開始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的也是德國人,因為警覺到化學物質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開始以「環保」、「生態」為出發點,將農業回歸自然、減少資源浪費。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除草劑或任何化學合成之藥劑,為求能以更自然、更原始的耕作方式來恢復大地土壤的生命健康,本著「人先養地,地必養人」的信念,努力學習付出,不再只求收穫,現今大多數歐洲人已深刻體會:唯有土壤可永續利用,人類才能生存,過去受污染的土地,只有以有機農法盡力去改善,才是挽回之道。 歐洲各國有機農業栽培面積每年以25%穩定成長,其發展速度比世界其他國家還快,西元1985年只有十萬公頃,多年推動永續有機農業下,西元1998年已成長近30倍,達到280萬公頃,其中以盧森堡為例,有機農業耕地面積已達全國農業耕地百分之五十。近年來由於狂牛病與食品安全問題,歐盟各國更是積極推動有機農業,英國計畫在十年內增加有機栽培面積達30%,而阿根廷在西元1999年只有50萬公頃的有機栽培面積,為生產有機牛肉外銷日本,到西元2000年已一躍增加到300萬公頃的有機草原。有機農業的發展,以大面積的耕作型態,來維護自然、平衡生態、維持生物的多樣性,輪作、休耕來維持地力…等等方式,永續地經營有機農業,這在歐洲早已得到證實。 日本是除歐洲外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地區,這與日本人天性注重養生及要求高品質生活文化有關,日本有機農戶本著能尊重自然,愛護土地,才能確保人類健康的理念,且相信用心關懷農作物,所生產的蔬果品質必能凌駕世界各國之上。這不就是有機農戶應有的堅持與傲骨嗎?日本人對有機農產品的趨之若鶩與對有機農戶的支持,使有機農業能迅速發展,其中「自然農法」或「環保型農業」及「循環農法」……等只是著重層面的不同,實際上皆是以「健康」、「環保」、「自然」為原則,推動有機農業永續地經營,最早引入台灣的有機農業驗證單位│國際自然美育基金會MOA,即是從日本推展到台灣的。 近代有機農業的發展之初是以重視「環保」與「生態」為出發點,再以「有機農業」之名來推動人民學習付出,照顧土壤,重視大地生命,善盡養護的責任。但是當有機農產品與商業價值畫上等號時,有機農業發展的著重點已不再是「環保」、「生態」而是「商機」與「經濟價值」。少許不肖農戶因為價值觀的扭曲,生產農作物時考慮的不再是「健康」原則,更別提環保與生態,所以市面上「假有機農產品」的充斥,實不足為奇啊!因為有機農業推行之初,並非以商業價值為目的。當違反推行有機農業的原則,必會出現混淆視聽,亂無法紀的情形,為避免有機農產品遭受質疑,也只有政府盡嚴格把關之責任。最重要的是「消費大眾」,該學習多花費點心力,尋求值得信賴的生產者,實地去了解農戶對整個生態環境的用心,如此才能減少短視近利非有機的「投機農戶」。 金門自古以農業立縣,全面發展有機農業相較台灣而言,應無工業經濟發展之衝突,但最大問題在於農民的接受度,金門農民平均年齡60歲左右,要改變以往的耕作方式及生態觀念,實在困難重重,唯有年青農民的投入,為有機農業注入新血,才是金門有機農業發展的希望。金門有機農業的發展方向是該學習台灣經驗,仿效大多數經濟栽培的方式,建立網室設施來生產蔬果或是規劃金門為有機島,以「生態」、「環保」為原則,尊重自然,發展永續有機農業,將金門塑成綠色觀光島,及有機農業,有機畜牧業的蓬勃發展,真正使金門與大自然共存共榮!金門有機農業的未來,在於當政者的決策與規劃,且更需要全縣民眾的支持與相信,金門的農業長久以來受「保價收購」政策影響,走不出一個新的格局,期盼當政者能拿出魄力,把金門的農業帶向與世界接軌、重環保、生態、高品質的有機農業與生活。
-
張坤義:願盡一己心力將金門籍侍衛凝聚成一股力量
︻鄉訊小組台北報導︼從事軍旅生涯長達二十六年,擔任總統侍衛,直到九十一年十二月自特勤中心後勤組檔案室中校編審退伍的張坤義,隨後在保全公司任職一年後,即自己做起生意來,在桃園縣經營高粱酒及茶葉生意,去年更開起計程車行,如有鄉親搭乘,車資都算得很便宜,優惠再優惠,如此好康的,鄉親如有機會要搭車,千萬不可錯過張坤義這位鄉親的便宜計程車,車行連絡電話為093239889,這也是服務鄉親、不忘本的一種表現。 張坤義出生於烈嶼鄉上林後井,小學唸上岐國小上林分校,五年級轉至卓凡國小,因行政區域重劃,六年級再轉回離家較遠的上岐國小,民國六十四年畢業後直升烈嶼國中。六十六年總統府警衛隊第二期單獨至金門招生時,張坤義正好唸國中三年級上學期,在國軍號召下,即於十一月十二日入伍投筆從戎,考總統府警衛隊第二期,進入陸軍第二士校(原陸軍第三士校)就讀,也就是由第二士校代訓,但讀一年畢業後還是拿第二士校的文憑。張坤義表示,當初國中未畢業就想去當兵,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年紀輕,不想讀書,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家庭環境也不允許,無力再負擔學費,因此心想不如去當兵算了,當兵又不用讀書,但沒想到入伍後,書讀得更多,這是始料所未及的。張坤義的同學有金門地方法院警長方天祥、烈嶼鄉民代表蔡金爵、金門信用合作社經理洪信德:::等。 張坤義六十七年士校畢業後即來台,再受三個月的職前訓練,他說這三個月的訓練讓他這一輩子都忘不了,因為受訓太嚴格,幾乎到了人類體能的極限,諸如前二個月每天要蹲爬樓梯,為的是練腳力,早上起床尚未洗臉就要跑後山一大圈,伏地挺身一次做幾百個,打靶成績不好要被修理個半死:::。當初職前訓練是在士林官邸後山(83號)受的訓。他說,他們那一期在官邸受訓時,都是自己的學長在帶,大都是士校前三期的學長,這些學長在考上軍官後,回來當集訓區隊的幹部。經過三個月訓練後,張坤義等人被分發到官邸各區隊,各區隊還是有優先順序挑選,張坤義被分發到81號的第三區隊,區隊長是政工幹校畢業的沈楨輝(目前在公共電視台任職)。他說,當時最優秀的人才都分發到內衛區隊,內衛區隊的平時的管理與訓練也是最嚴格,該區隊有代表隊上參加甲組射擊比賽。也就是說,射擊成績佳,體格及外型比較好的都挑選進入內衛區隊。 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中至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二十日之前,當時的總統是嚴家淦先生,住在重慶南路官邸,有重慶警衛室,主要由警官所組成的警衛人員保護著嚴總統的安全。六十七年五月二十日蔣經國就任總統後,七海寓所警衛人員擴大編列,土林官邸第三區隊全隊改納入七海警衛隊,以加強七海的兵力,七海原本只有兩個區隊護衛行政院長蔣經國的安全,其升任總統後,兩個警衛區隊擴編為四個區隊,八月份張坤義所屬的士林官邸第三區隊成員到七海後,張坤義也隨之到七海第一區隊第一分隊。約半年後,張坤義調回士林警衛隊當傳令。他說當時士林官邸第三區隊人員雖然調到七海,但隊部仍在士林,他回隊部當中士傳令。張坤義說,改變他這一生最大的關鍵也就在當傳令的這一年。 他說,他當傳令的這一年,副隊長劉獻榮中校要求相當嚴格,規定每天要寫二百個毛筆大字、五百個小楷字,每週要背一篇古文觀止或報紙社論,在他的記憶中,當時由許績耀、李佛生(音)兩人督促他。張坤義說,李佛生的書法真的很行,許績耀的書法也不錯,但文筆更是一流。在劉獻榮調警安組之前,鼓勵張坤義去考官校。也因此,民國七十年張坤義考上憲兵學校專修班四十一期,七十一年畢業後,回到七海警衛隊任少尉警衛官,兩年後升中尉,七十四年回第一區隊任分隊長。七十五年蔣宋美齡女士自美返國,張坤義被調回士林官邸支援,任警務員,也即是警衛官。蔣宋美齡返國約半年後又赴美。七十六年張坤義返指揮中心任綜合參謀,七十八年調內衛區隊任區隊副,之後到憲兵學校受訓半年,再回指揮中心任上尉參謀,八十年到慈湖第五區隊任區隊長,八十一年調回警衛隊任情報官,八十三年調警安組任警衛官,一年後調特勤中心後勤組檔案室少校編審,八十九年升中校編審,一直到九十一年十二月一日退伍,領終身俸,月領六萬五千元。 退伍後先至千翔保全公司任職,擔任桃園區科長,老闆姓黃。半年後張坤義離開千翔,到旭升保全同樣擔任科長,也同樣只待半年時間就離開。隨即自己做起小生意來,經營高粱酒及茶葉生意,去年更開起計程車行。張坤義解釋為何會想要經營計程車行的原由,主要是過去他常坐計程車上台北,司機用喊價的,常常價錢「黑白開」,一趟八、九百元黑白跳。張坤義心想,他是吃終身俸的人,生活不愁,不如自己開計程車行,只要夠成本,有一絲利潤就可夠了,因此他規定司機們,只要是金門鄉親由桃園坐到台北松山機場,一趟只能收七百元,不足之數向他拿。 張坤義說,他在二十六年的軍旅生涯以來,一直抱持著感恩惜緣惜福的心態。因為,他說,當初他國中尚未畢業就來台,兩袖清風,什麼都沒有,說學歷沒學歷,說體態沒體態,更毫無背景可言,來台後一切都要靠自己,當兵之後他感覺到無論是到士校或是到隊上,一路上好像都與傳令脫不了關係。回想起當初他入伍時,身高才一百五十八公分,體重才四十三公斤,皆不符合當總統衛士的條件,他說當初為了愛當兵,沒法度。好在在他的軍旅生涯的人生中,所遇到的都是貴人,像張鴻飛、張漢民、丁振東、黃富洋、許立孟(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胡鎮球(副指揮官)、吳新慶(警安組長):::,這些貴人不論是在教育、指導或是日常的照顧上,甚或是他在身處逆境時,都能對他適時的提攜拉拔,讓他至今感銘在心,終身難忘,更讓他感到這個單位特別有人情味,很有情感。他說他本身學歷及能力上都很有限,因而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能做到的也就是服務的精神及任事的熱心。因此他在退伍後即積極籌組聯誼會,看能否將警衛隊歷年來的學長、學弟凝聚在一起,將金門籍侍衛凝聚成一股力量。 說來令人不能置信,雖然身為總統侍衛多年,二十六年來坦白說來,張坤義與蔣經國總統面對面近距離接觸總共只有一次,民國七十二年蔣總統由官邸側門出來後由階梯下來經202第四區隊衛區散步時,張坤義與經國先生面對面,近距離接觸,覺得經國先生是一位慈祥的長者。 七十四年令張坤義印象深刻的是,當時他在慈湖侍從組任中尉軍官,有一次聯勤總司令蔣緯國將軍的德國軍方一位少將及一位上校朋友來拜訪他,緯國將軍的上校侍從官幫客人開車門,令蔣緯國相當不悅,並訓其侍從官說,「你是我的侍從官,幫我這位上將開車門是應該的,對方只是少將及上校,你也是一位上校,為他們開車門有丟中華民國軍人的臉。」此令張坤義感受到蔣緯國將軍的軍人氣息特別濃。
-
這樣的比賽專欄
好幾次了,不只是台灣辦的,就算是金門自己辦的「攝影比賽」我也不敢參加,原因當然很多,但是不只一次了,我聽到的是比賽的不公正性,不全然不公正,但是總是有令人詬病的地方。 我也是相機不離身的一個,愛用影像留下記錄生活的我,一直以來,對於所謂的「攝影比賽」總是不敢靠近,一來雖然比賽「主題」看來清楚,然而對於我這個門外漢而言總還是覺得模糊,我以僅有的二次經驗來看,結果可能就是;我拍的不是主辦單位要的,再來,留下影像要靠好的器材嗎?我也懷疑! 重點是:幾次旁觀下來,好像每回比賽、每次得獎者總有些熟面孔,雖然比賽簡章明白指出「不能超過幾件」等規定,但是窮則變、變則通的人們總是有自己的方法,就是有參賽者不只自己參加,也許親朋好友也「掛名」參加,這對主辦單位而言當然會不自覺,誰知道誰跟誰有什麼關係呢?誰又清楚知道某某人以前是不照相的,或照出來的還好,但卻在某次比賽中一舉成名呢?一個人領好多獎是私底下的事,台上的當然是符合規定的。 有點質疑這樣的比賽到底意義何在?也許就是大家一傳十、十傳百,所以有時比賽截止日期到了還作品缺缺,有時也就是「那些人」在比來比去,是不是攝影協會的成員動員不少,或者是他們抓緊各種機會留影。這回的「漁鄉風情」攝影比賽照理說我應該也是可以參加的,因為我就住在海邊,每天來到白沙灘的人何其多,公開辦的活動不多,但私底下的造訪可真是多啊!可是我看得獎作品當中,有些看來是「石蚵文化節」的留影嘛!若是我送出作品肯定又是一次的受挫,因為又不是他們要的吧! 我只是平凡的留影者,有時加上點文字留下生活紀錄,所以我的相機是不怎麼樣的,只是為了方便使用,心中有個迷思在,是不是攝影工作者一定要用昂貴的器材,看他們拿出相機,再擺出架勢,好像這樣就會取到不錯的鏡頭,是嗎?每每聽到不公平的比賽,總是不太服氣,很想拿出點東西和他們一較長短,無奈沒有本事的我,常常是消息看過就算,憑想像大概知道得獎者大致有哪些名字出現,因為他們有真本事在!
-
金門醫學院?
金門醫療問題一直以來被熱烈的討論著,如果只是盼中央補助,我想能力是有限的。鮮少台籍醫生願意到金門行醫,總是金門籍醫生埋頭苦幹。這樣的問題要如何解決?眾說紛紜。 筆者認為若要徹底優化金門縣的醫療,中央不能純粹補助之行動,若是「落地生根」的方式如何呢? 金門被譽為文風鼎盛的重鎮,卻連一家連鎖書局(如:誠×、金石×、墊腳×……等著名書局。)都沒有。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近年來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各大書局不免可以考慮到金門開設分店。畢竟一家書局的書本販售量,可以是一個地區閱讀人口的指標。金門縣何以證明是個文化重鎮?是否該以一個科學統計的方法作為依據?而非口說無憑! 加強外島的國民教育資源,讓城鄉教育品質差距縮短。待目前的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之後,三類組方面的科系可以增加,如:生物學系(或生命科學系)、護理學系、職能治療學系、物理治療學系、放射技術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生物科技學系……等等。 以上部分科目皆為一家醫學院必備的條件,金門大學醫學院成立的時候,可聘請台籍醫學教授,或金門當地知名學者任教。「人盡其才,貨暢其流,物盡其用」,乃國父 孫中山先生主張之主義之一。 此時用在金門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國立金門高級中學的學生就有另一項選擇,到時候以目前的署立金門醫院為教學醫院,相互交流,讓地方與教學有著緊密的結合。 如此金門醫學生就有機會留在故鄉發展,而不至於出現眼前醫療資源缺乏之情形。 雖說如此方案來日方長,但筆者認為其才是最根深柢固的方法。如果金門當地有著厚實的醫學教育,想必金門的醫療品質可以提高。教育才是最根本的方法,中央的補助只是治標,唯有「教育」才是根本。
-
家鄉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怎麼走?
有意、無意的破壞與拆除和荒廢,自己珍貴的文化、建築與自然生態等資源,導致來金門觀光的人,覺得不好玩,可能不會再第二次踏上金門島,而政客口裡高喊的兩岸小三通,只是加速台灣與金門的資金流向中國大陸,方便台商往返兩岸與飛行時間的縮短和航空公司荷包賺滿滿,對金門的經濟,卻無太大的幫助,一群對金門經濟,有實質貢獻的消費者(阿兵哥),卻一再的裁撤,造成地區的經濟發展,更是雪上加霜,一落千丈! 要如何突破這種窘境?以反方向思考,假如「金門真能設置賭場」的話!或許能改善金門經濟不振的情況,因為人類是好賭的,只要政府真的開放,金門的經濟,一定會高速的發展,繼而來之的,便是財團大規模的開發與建設,但治安、色情、偷渡與毒品等問題,也會接踵而來,那時,金門獨特的文化、建築與自然生態等資源,便會加速的消失,然而,這也是開放設置賭場,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有時候我覺得,不管金門開不開放設置賭場,金門珍貴的文化、建築與自然生態之資源,遲早有一天,會慢慢的消失,為甚麼呢?根據這些年來的觀察,發覺現在有許多的人,根本不珍惜與愛護,家鄉所擁有的文化、建築與自然生態等珍貴的觀光資源,隨意的將其拆除、破壞與荒蕪,金城甲政第的拆除與沙美老街的荒蕪,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還記得就在金沙鎮發現野生水獺,受重傷癱瘓空運台灣就醫時,中國時報記者:李金生就曾報導,縣府與鄉鎮公所一意孤行,拿建設的大旗胡亂揮舞,實際卻是大搞破壞。報導中,更提及多年前,臺灣大學城鄉所教授夏鑄九,就注意到金門傳統聚落,在整建之後失去它的「原味」,因此在珠山聚落一項研討會中,透露他非常憂心金門總有一天會變成「石頭島」,學者前瞻性的「惡夢」竟然成真:: 不珍惜、愛護與保存,自己所擁有的珍貴文化、建築與自然生態等資產,導致觀光的人潮,逐漸銳減當中,而商家賴以維生的駐軍,卻一再的裁撤,如不向中央積極爭取設置觀光賭場的話,家鄉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怎麼走?
-
捍衛中華民國要促進兩岸和平統一
———「中華民國」纔是多數國人真正認同的國家 中華民國於一九一二年肇建,迄今已九十六年,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政府因此播遷來台,形成分治局面,也已超過了半個世紀,中共用盡一切手段想消滅中華民國,甚至在國際上孤立我國、打壓我國,無所不用其極,還是無法達到目的,中華民國仍然屹立在這個世界上。 國民政府堅持的是奉行「中華民國」國號為正朔。毛澤東生前最感遺憾的事就是將「中華民國」國號變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意義相同,但是三字之差,仍然無法收服前朝遺民人心,致海內外仍存有大量以服膺台灣為根據地的「中華民國」政府的人民,否則中國早就統一了,變更國號事關國家民族至深且鉅,不得不慎重為之。 今日真正想亡中華民國者是出自台灣內部執政者更甚於外在的敵人,綠色政權高喊「台灣正名」、「台灣獨立」,要「去中國化」、「去蔣化」,就是最可怕的消滅「中華民國」舉動。謊話說一百遍便會成為真理;「台獨」喊一百遍也會變成真正台灣獨立,這種自慰式欺騙國人不必打草稿的甜蜜謊言,不知將伊于胡底?台灣正名闖關聯合國連續十三年鎩羽而歸的教訓還不夠,而無視於國際現實蠻幹行為,不知還要上演到什麼時候?欺騙國人到什麼時候?秦朝宦官趙高,專擅攬權,指鹿為馬,朝臣懾於淫威,無人敢反駁,更不要說提出諫言。 戰國時代齊國丞相孟嘗君,以廣羅賢士出名,門下食客(謀士)數千人,猶似今日之國策顧問、總統府資政等智囊團。「四不一沒有」竟然說與「四要一沒有」意涵相同,如此信口雌黃、正謬不辨,也未見國策顧問、總統府資政提出規諫,不知所為何事?令人費解。 一小撮體內流著華夏先民血液的移民來台的後裔竟然數典忘祖地辱罵與自己同文同種後到台灣的同胞是「中國豬」滾回大陸去,令人情何以堪!說中國國民黨主政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是外來政權(台獨基本教義派及其同路人是如此認為)。如果沒有外來政權(中央政府)如何能夠帶給台灣以下的政績? 砱對日八年抗戰勝利,犧牲了三千餘萬軍民傷亡的代價,換取台灣光復,不然台灣還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過著次等公民生活。祔實施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否則大都份土地還控制在小數大地主手裡,佃農永無翻身之日。祛不從大陸帶來大量國庫資金(黃金),何來穩定台灣經濟與繁榮?祏不從大陸帶來菁英治國人才,何來台灣文經建設傲人的成就?祜如果沒有中央政府六十萬國軍的保衛,台灣早就被中共政權解放,何來實施民主憲政體制?祓如果沒有推行國語統一政策,說不定今日台灣同胞仍然在說著東洋奴化語言。祒如果沒有毅然進行十大建設,創造經濟奇蹟,何來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美名?祑如果沒有保留中華傳統固有文化(文字)教育政策,何來國際之認同學習中文選擇來台留學的優勢?秫如果沒有將故宮博物院千萬件國寶文物護送來台,將遭同文化大革命之浩劫命運。秬如果沒有施行教育普及政策,何來三級貧戶之子能夠接受高等教育並成為民選總統……等等。 政治改革要逐漸進行,也必會遭遇陣痛,不足為憂,但也不必全盤抹煞前朝的功績,兩蔣對台灣真的沒有任何貢獻嗎?中央政府是外來政權嗎?值得當政者深思。 二二八事件真相未明,功過未定,硬說蔣中正是元凶,過於武斷,應留待歷史作評斷。每逢選舉重要時刻,即會挑動歷史記憶,掀起鬥爭,居心叵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今日執政者應有寬容的胸懷,而不是要將歷史的悲劇渲染要由中國國民黨黨產賠償,製造仇恨,分化手段,一個有為的執政黨(已概括承受國民黨的執政權)就應該負起這個撫平歷史傷口的責任,該如何賠償(原為補償)?恢復名譽?已大權在握,自不必假手他人,多此一舉?否則與清算鬥爭何異?冤冤相報何時了?這種故意懸而不決,留當籌碼,伺機攫取政治利益,做無本生意的卑劣行徑,令人不齒。 綠色政權高喊轉型正義時也不忘去蔣化,醜化中正紀念堂為「中正廟」、「臭頭仔廟」,要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堂」,而「夜拆蔣公銅像」,逼遷「慈湖兩蔣陵寢」,簡直是鞭屍惡行,令人髮指,比威權時代還要可怕!這就是綠色恐怖! 蔣中正可以對日本異族「以德報怨」,反觀綠色政權則對蔣中正「落井下石」去中正化,完全無視於兩蔣對台灣之貢獻,這種心牆蒙蔽了眼睛的愚昧無知。最可恨者部份藍軍國會議員竟然附和著綠營喊著要「本土化」,甚且創議將「中國國民黨」更名為「台灣國民黨」,自我矮化為地方政黨,愧對先烈同志創黨之崇高理想,令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歎! 中華民國的存在一天,台灣二千三百萬同胞的身家生命即能獲得庇護,海峽兩岸對峙了半個多世紀,以當今中共武力的強盛,已成為世界軍事強權國家之一,也未曾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動用過武力,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要以和平談判手段解決國家統一問題應是主因。美國以國際警察自居,也一再警告兩岸要維持現狀,唯有如此才能再繼續維持台灣安全一段時期。中共制定「反國家分裂法」,即在宣告台灣不可輕舉妄動;同時台灣如果發生內亂,遭遇外國之侵略或宣佈台灣獨立時(不管是法理台獨或是實質台獨),視同台灣已經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另一個國家,成為台灣國人民,而不再是中國人了(中華民國人民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即會啟動「反國家分裂法」機制對台灣動武,生靈塗炭,將不可避免等閒視之。萬萬不要指望美國會派兵保護台灣,美國為自身國家安全考量不會貿然開罪中共,自討沒趣。當中共武力擴充到可與美國相抗衡的時候,中國有十五億人口相較於美國二億五千萬人口的時候,這就是中國居於最優勢的時候,揚眉吐氣的時候,這是數學問題,不是太深奧的學問。是故「中華民國」的存在,就是台灣同胞的福氣,生存希望之所寄。有人要割地為王(獨立),將成為歷史罪人。 今日綠政夜郎自大,倒行逆施,為所欲為,置生民於不顧,中華民國氣數是否已盡?豈是天意,「禍起蕭牆,變生肘腋」,應了「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之諺語。 綠色政權及其同路人高喊「台灣正名」公投議題,國人不用害怕,為捍衛中華民國存亡絕續之秋,呼籲愛國同胞,要勇敢面對橫逆接受挑戰,大家要來推動「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公投予以有力反制,以求生存。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作
-
掃興的臭臭溝
這一陣子,比較有時間可以到處去走走,我們的生活總是要平衡一下!人有慣性,每次出去我都習慣繞著一條路走,心至少是比平常放鬆的,有時看到路旁的小石子就把它踢到更邊邊去,心想是為騎機車的騎士除去小障礙,順道看看一年四季田野間的變化! 瞧!環頸雉跟小狗玩起捉迷藏,馬櫻丹、咸豐草到處開放,而那美不勝收的油菜花更是這裡、那裡相互較勁,一邊鄉間人家正採收新鮮的蔬菜,就連水鳥、小水鴉、牛家族也悠閒的出來覓食,加上天上不時變化的雲朵、晚霞,眼前所見真是不錯, 但是,納悶的是,在和平新村前,一條產業道路,應該是叫做庵前農地重劃區吧!那條大排水溝是拓寬過的,一開始裡頭流的是清水,然後漸漸的,現在的它成了黑水,裡面有好多的東西,垃圾、雜草,重要的是讓人看了覺得噁心,從往官裡那頭走向頂后垵這頭,越走越覺得不對,不只是水的顏色濃得可以,而且味道也難聞,往前方一看,那裡正是養豬人家排放出來的臭氣沖天,那肯定會越來越臭吧!注意看一下路面上的「金門污水」字樣,還真的是污水,但是,沒有處理的辦法嗎?還是就放著讓它蒸發,把臭氣跟大眾共享? 近來跑步的、健走的、散步的人多了,我還看見有人推著輪椅陪家人出來呢!不過碰上這樣的景況,恐怕都會覺得殺風景吧!
-
論觀光賭場之利弊
日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表示,開放賭場是「大勢所趨」,政府擬定規劃,將開放給予離島一張執照,一張給雲林,一張在東部,另一張給予南部地區。 觀光賭場CANINO早於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四日執政的國民黨經建會曾向媒體透露(工商時報頭版)政府將規劃金馬成為「經濟特區」並准予設立觀光賭場,以振興該區經濟建設,帶動離島繁榮。 到底什麼是觀光賭場?顧名思義就是讓觀光客娛樂賭博的地方就叫著「觀光賭場」,由於近年來託小三通便捷路徑,極多鄉親參團旅遊經廈門轉機至澳門或東南亞的機會增多,筆者相信,很多鄉親也親臨澳門賭場或馬來西亞的雲頂賭場內試試手氣小玩一番,這就是人們所稱謂的:「觀光賭場」。 到底我們金門地區是否要極力爭取觀光賭場的設立呢?這是老生常談問題,相信正反雙方各有論調,凡是關心家鄉的人,不論您是異居他國,或寄居台灣各角落的鄉親們,大家一同來檢視探討這切身利益的問題,到底是要贊成設立呢?或反對呢?不知縣府是否要舉辦一次公投,讓縣民作表決。 首先來分析設立觀光賭場所帶來的「有利」因素有那些? 一、帶動建設,增加就業 觀光賭場它必須具備五星級以上的硬體建設,和週邊一些休閒娛樂設施,舉凡飯店服務人員、餐飲、發牌人員、環境清潔、維安保全眾多人員是不勝枚舉。估計一間五星級觀光賭場飯店,它所用的人員總額約是金門酒廠目前員工的二倍之多,它所造就地區就業人口和提升個人家庭收入的貢獻是何等巨大,我們怎能忽視呢? 二、巨額稅收、投入經建 據最近媒體報導,澳門兩家賭場光是去年九十五年的營收就創造了澳幣130億元,故澳門能有今日繁華傲人的局面,全是拜觀光賭場所賜,假設金門地區能極力爭取到離島一席執照,相信以它具有國際知名度和距大陸地捷之便,必定更能吸引國際觀光人士及彼岸龐大客源至地區豪賭一番,那地方政府的稅收有如地下水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多年以來一直爭取的基礎建設如:機場擴建、金烈、金嶝大橋等等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三、加速人口回流,創造商潮 有人潮就有錢潮,這是千古不變定律,所謂:商界無祖國,何處有商機,商人就往何處鑽,假如,觀光賭場於地區設立,其週遭事業體、包括建築、金融、保險、餐飲,旅遊,航空、陸上運輸、娛樂事業、土地投資等等不勝枚舉,它將是全面性均衡發展,屆時所需要的就業人口是龐大不可計算,相信很多學有專長的專業鄉親,均會急速返鄉投入市場,那長居故鄉的人口數必定會突破十五萬,另外加上每日絡繹不絕來訪的客源,相信繁榮景象是指日可待,夢想是可以成真。 四、造福老人,照顧弱勢 縣府有豐盈的稅收,加上因觀光客源大量進入而帶動高粱酒的熱銷所產生的雙利營收,自然縣庫就盈滿為患為了疏解消化這龐大稅收,縣府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造福所有現居老人、幼婦、殘障弱勢族群,讓上述弱勢者每月均可獲得最基本生活上開銷之費用,讓金門社會福利這塊「金」字招牌震驚中外,驚死台灣。 凡事有利必有其弊,至於弊面有那些?分析如下: 一、影響治安,敗壞習俗 也因觀光賭場設立帶來週邊娛樂事業體的蓬勃發展,如舞廳、夜總會、三溫暖、電影院、歌劇院等易滋生糾紛的場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讓純樸敦厚地區青年易受感染,養成好逸惡勞惡習,筆者認為這畢竟是少數,唯有從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雙管齊下,教導指引使其不致墮落、迷失方向。 二、法令把關嚴禁入內 雖然法令再三約束禁止人民聚賭,據聞地區有錢有閒人士每日豪賭金額之大令人咋舌,假設觀光賭場於地區准予設立,縣府可思考依地方自治法,嚴訂賭場遊戲規則,甚至可參照鄰近國家如:韓國的「華克山莊」賭場,採嚴厲手法,禁止韓國籍者進入賭場逗留以杜絕縣民步上惡習。 賭場的開放是時代的趨勢,是擋不住民意的潮流。我金門地區孤立於邊陲地帶,島上毫無豐富資源可作後盾,唯一能結合觀光業,帶動全面發展者莫如設立「觀光賭場」,唯有它可以使金門於短期間內由一隻小麻雀變成一隻大鳳凰。尤其處於藍綠兩大政黨夾殺之下,離島設立觀光賭場這張執照到底是要花落誰家?縣府及議會代表們?請問大家準備好了沒?切記!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