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如何做好酒品的防偽
─兼論射頻防偽標籤(RFID)的運用 前言 近期在本報「言論廣場」,見到了陳泗同先生與顏炳洳先生,有關金酒射頻防偽標籤(RFID)的論述,或有人覺得雙方有打筆仗的味道,但筆者竊以,能主動關心家鄉事務,終是良善的。尤以金酒貴為金門的金雞母、經濟命脈,重大決策如均能經由周全的探討、論述,評述其中的利弊得失,未嘗不是件好事!恰筆者曾有兩岸三地的酒類營銷經驗,是以不敢敝帚自珍,特提供酒類防偽技術,以饗讀者。 為何需要防偽 在酒市裡流傳著一則笑話說:「酒要是沒人想偽造,代表它失去沒有價值了!」話雖戲謔,卻充分的表現出在酒類的營銷上,受歡迎的酒品才存在被仿冒的條件,如若只是貨架上塵封的貨色,恐怕廠家貼錢,都不見得有人有偽仿的興趣。 偽仿品可以說是品牌商品的天敵,現在資訊流通快速,科技日新月異,隨著防偽技術的日益精進,仿冒技術一樣奮起直追。一件防偽技術,若能在廣大的流通市場(在此泛指中國酒市)風行個三年五載,已屬難得。尤其,現在很多企業都會在其開發的品牌產品上,應用一項或多項的防偽技術,以達到打擊假偽、保護真品的目的,但通常效果並不是那麼的令人滿意。 究其原因,可能是防偽技術的門檻過低,也可能是防偽技術運用方式的不合時宜,怎樣才稱得上是好的防偽技術?業界通常認為,至少可以區分為以下三類防偽技術:一、直觀式的防偽;二、互動式的防偽;三、驗證式的防偽。 直觀式的防偽 直觀式的防偽,意在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辨識出真偽,此階段的防偽雖然層次最低,卻是最直面消費者的部分。現在通用的直觀防偽技術非常的多,諸如:金酒現採的變色油墨、特殊紙張,凹版印刷均是。大陸則盛採破壞式的包裝(如:一次性扭斷瓶蓋、防回灌瓶塞、破壞性包裝等等),這類防偽技術的特點,是只要經過適當的宣導,或在商品上加註相應的辨識方法,消費者按圖索驥的比對,就能判定商品的真偽。然而,直觀防偽雖然好用、省錢,卻也象徵著技術門檻最低,縱使有時其間包含了許多高新的技術含量,但仿造者的天職就是──盡可能的像!消費者一旦失察,反而會益加助長仿製的歪風,造成企業更大的損失。 互動式的防偽 所以,除了直觀防偽外,一般的酒企也會加入互動式的防偽技術。互動防偽,又稱器械防偽,此一方式的防偽,著重消費者與販售者之間的互動,現行大陸酒企最普遍的作法,就是在商品上附著一張一次性的「亂數密碼貼紙」,消費者在刮開了貼紙後,會看到一組十三位數的密碼,上頭還附有免費查詢電話,消費者只要照著上頭的指示,用電話進行語音查詢,就可知曉手上的東西是否真是原廠出品。這種防偽技術看似先進,但因提供密碼貼紙的廠商良莠不齊,一個不小心,產品轉真為偽也不一定,而且,因為此技術超便宜(如沒記錯,一張應是兩、參角的人民幣)又好用,所以在大陸已經泛濫到連一瓶三元錢的「山西老抽」(醬油)上頭都有這種貼紙,令人對其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且,「免費語音查詢防偽」的麻煩在於消費者必需「勤勞」。根據大陸酒網的一項統計,「免費語音查詢防偽」使用率不足千分之一,這表示,如不是消費者太放心,就是根本失去信心! 一般酒企,通常會在這類型的防偽技術上,做最多的投資。因為此一方式的防偽門檻,必需具有最大的偽冒阻斷率,而且通常投入較高的防偽成本。例如:3M專利的「立體印刷偏光防偽」,就必需要藉由特殊的偏光燈照射,才能顯出特定的暗記。像五糧液、茅台之類的大款,當然無妨隨「瓶」附贈,經濟能力差點的,隨「箱」附贈,再不就請到經銷商處逐瓶驗證。 無線射頻辨識技術 談到這,不得不來談談當紅的無線射頻辨識(RFID)。這種技術,說白了就是一種將無線電遙感技術用於辨識人或貨物身份的技術。小至寵物身上植入的晶片,大至車輛、人員的定位都是。隨著美國國防部與全球零售業者Walmart宣佈在二○○六年全面導入RFID技術後,該技術便持續的發燒。國內當然也希望在RFID中找到機會。工研院在去年五月成立「RFID/Auto ID整合與驗測中心」,提供國內零售、製造、醫療、物流等業者,作為RFID應用測試的環境。另外,工研院也將投入研發RFID相關硬體技術,以便製造RFID讀卡機等裝置。但也有一些國際級的廠商警告,現方式RFID解決方案並不成熟,輕易投入未免太過急躁! 金酒此次會將RFID技術列為防偽考慮,恐怕有太多的「專家」會跌破眼鏡。以金酒現行內部資訊化的程度而言,要妥善運用此一技術,簡直是緣木求魚。又倘真如陳泗同先生所言,「金酒首先可應用於防偽需求,再進而提升整個產銷管理流程的效率:::可採離線型的讀取設備,以避開資訊化運用」,就很難令人理解,為何要花數億元去建置「離線型的RFID『防偽』技術」?不太有「強塞硬要」的意圖嗎?既然花了大錢引進了RFID技術,卻放任功能最顯著的「在線」射頻定位不用,以避開資訊化不足的現實,不也咄咄怪事? RFID技術的運用 再以現在世界「通行」的RFID解決及應用方案來看,計涵蓋了「一般消費品」的有效追蹤貨品,管理庫存水準,維持適當的庫存量,滿足零售商的需求;「零售業」的增加銷售額,改善促銷活動,到降低失竊率;「製藥業」的監督製藥到配銷的流程,驗明真品,防止假藥;「物流業」的掌握高效率的配送及貨運流程;「運輸業」的密切監控運輸中的資產等等。由上觀之,金酒似皆可用,但這就如考慮在員工手臂上植入晶片,以管制員工行蹤般的──無聊! 以金酒現行的市場規模,要運用RFID技術在進行「防偽」、庫存管理,甚而是配送監控,都宛是「用大砲打小鳥」,既失準頭,又憑空閒置昂貴器材及設備。如真的採行了,吾等僅能寄予無限祝福,祝福金酒可以運用成功,成為業界的不朽傳奇! 有效的互動防偽 不容置喙的,RFID技術當然有其專擅之處,但要解決金酒的偽造問題,正本清源的作法,還是要從產品的品質、包裝防偽來著手。射頻技術固然高新,但在不確保設備建置、維護成本,經銷商素質,消費者使用率,投資報酬,及諸多流程、步驟安全無慮的前提下,此一技術之於金酒,便似空中樓閣,毫無實用可言。 在器械方式的防偽上,以筆者閱知的酒品防偽知識,當屬「劍南春」的「特殊紙材」防偽最具特色。「劍南春」的作法是在製作標籤紙材時,即在紙漿中隨機混入一些「細黑線」,是以在完成標籤成品後,標籤紙上便會有條數、線形不一的突起線條,由於係採隨機混入及裁切,所以沒有一張標籤紙會是一樣的,就算是原紙廠再重做一次,也不會相同。接著酒廠便在每張標籤紙加註編號,劃上特定辨識區塊,再在電腦資料庫中記錄辨識區域內的細線數,然後再將資料庫與電話語音查詢系統相連。屆時,消費者只要經由電話查詢,便能輕易的了解手上酒品的真偽。另外,因為夾藏的黑線,會造成標籤紙線型的突起,也兼具了直觀的防偽功能,可說是一舉兩得! 筆者不知建構上述防偽技術需用的投資成本有多少,但想應不用上億元吧! 驗證式防偽 以上的防偽技術都僅限適用於包裝防偽。第三層次的驗證式防偽,則含蓋了內容物(酒液)的部分。驗證式防偽可說是製酒廠的最高機密,有的業者是在包裝上加註暗記、密碼,有的則是經由儀器鑑定包裝、酒液成份,還有經由合格品酒師進行品評酒質的。總之,這類的防偽技術是生產者的最後一道防線,如連這一階段都難辨商品真假,就真的要恭喜偽冒者了! 話雖如此,有規模、制度化的酒廠,會精心的保留每一批次產品的包裝、酒液樣本,用以核校風味,兼具管制辨假。以現行「北京發酵研究所」的光譜攝像技術,已經可以分辨出酒內近百種的微量元素的狀況來看,有心偽製者,大可按圖索驥,依樣偽造,只是白酒是發酵酒品,有的還要借重天然菌種及特定水源,內含的微量元素恐有數百種,有經驗的酒客或品酒師,總能從口感上分辨其中的不同。更何況,偽冒者若真有本事仿出神似的膺品,還不如自立門戶賣自己的品牌商品,因為屆時成本、代價已近無差。偽冒,圖的是短期暴利,吃力不討好的事,自不會有人搶著幹! 金酒從以往的「批號防偽」到現在的油墨、印刷辦識防偽,可說已是前進了一大步。未來針對市場的需要,也絕對有加強防偽設計的必要,只是企業在做防偽投資時必需要考量實用性、市場接受度,及在包裝改善、設備投資、消費教育上可能花費的成本,如一味的求新、求好,並非企業之福。企業之營運講的是見多識廣,取長補短,射頻定位技術不是不能用,而是不適合「現在的」金酒「防偽」用。 防偽的原則 防偽的最高原則是「自傷三百,損敵一萬」。防偽是要花錢的,花錢的目的是要增加偽造的門檻及難度,讓其投資、報酬不成比例,令偽仿者知難而退。所以,在防的作法上,業界通常採取防舊(避免包裝被回收再用)、防新(提高偽製的門檻)、防大(預防更高新技術的仿製)的「三防」原則。當然產品防偽的技術愈多,代表仿製率愈低,但相對的製造成本愈高,如何衡平得失,除了要視產品價值,更要考慮包裝的美觀,消費者使用率,投入的成本及可能的回收效益,過與不及都絕非上策! 金酒的榮衰關乎全體金門縣民的權益,任何重要的投資經由合理、公開的辯證總是好事一樁。沒人會反對金酒走高新技術的路,重點是──「在什麼時間做,需要什麼條件」,就金酒現況而言,「防舊」甚且還做得不完全,如真採射頻防偽標籤(RFID)設計,不是替偽冒者大開方便之門嗎?這就如是,顧及了「防新」、「防大」的設計,卻把最基本「防舊」原則忘了,屆時,偽冒者只負責回收金酒產品包裝便成,到時那些高昂的投資及設備,反成了助長偽冒的工具。尤其,金酒未來的市場,還著眼於「連買個對講機,都要向公安局申請」的大陸,RFID技術能否在大陸施展得開,還在未定之天呢!金酒何苦要去做隻「領頭羊」,任人宰割呢? 結語 現在大幅變動金酒包裝是不智的,但死守兩條「金龍」又失之顢頇。建議金酒可在現有的產品系列下,逐步加強「三防」的包裝防偽元素,如此,既有活化產品的功效,更可逐步固強產品防偽條件。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世上沒有百分百的防偽技術,卻有日益進步的防偽空間。冀望金酒能善用手中的籌碼,完備相應的防偽資訊,考量自身的條件後,謀定而後動,不要一味的迷信「高新」技術,畢竟「技術始終是人在用」,優秀的管理者眼光要遠,姿態卻要低;有遠大的目標,更需要務實的經營,不是嗎?
-
老舊住宅電線火災防制對策
一、前言 夏天到了,用電量倍增,鄉村老舊住宅社區之建築物,普遍存在於金門及烈嶼地區各角落,室內水電管線老化,家電產品使用複雜、消防搶救設備無法滿足居住現況需求及現行消防法規,一旦發生火災往往造成人員重大傷亡。金門縣89│93年度住宅火警佔14%,而失火原因則以遺留火種(煙蒂、敬神燈燭20.3%)、電器走火(19.1%)、烹調(16.5%)為主要因素,因此鄉村老舊住宅社區防火技術及防火觀念之加強應有其必要性。 根據調查統計結果,發生火災導因較頻繁者,以電器方面的損害較為嚴重。其中或有部份因電器本身及老舊線路缺乏保養維護,而引起電器走火導致火災的情況,乃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二、電線火災危害因子 電線常因不當的使用,或是長時間的忽略與保養,導致種種的潛在危險因子紛紛顯現。而老舊的電線對於導致火災的危險要因大致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短路 電線常因絕緣被覆的損害,而使得電線兩極之導體相互接觸或是同時接觸到其他類型之導體時,將產生「短路」之現象。在發生短路時,其接觸點之蕊心產生局部加熱之狀態後,導致被覆之絕緣層起火。會產生短路之原因大致分為下列三種: 1、電線被覆絕緣層之損傷: 一般電線被覆絕緣層之損傷成因可分為: (1)人為因素: 在電線鋪設之工程進行中,由於施工人員之不當施工(例如施工時以固定釘予以固定外露電線,導致絕緣層局部破裂或予以圍束多於電線長度之鐵絲等與電線表層磨擦導致表層受損。或由於配置不當周圍有高溫器具使電線絕緣層產生溶解導致導線外露進而發生短路情形)。 (2)非人為因素: 由於許多老舊住宅之電線配置常因施工的方便而使用外露配置。由於環境較為惡劣的關係,常有許多小動物(如老鼠、守宮::等)會去咬蝕導致破損短路。 2、電線被覆絕緣層劣化: 在住宅配線中,大部份的配置電線表層皆被覆一層絕緣物,最常見即是以pvc作絕緣被覆電線等。因某些的物理狀態如積污導電、金原現象,導致原有良好之絕緣性產生變化,進而產生短路現象。 3、局部抗阻值增加: (1)半斷線(通電路斷面積之減少) 住宅電線常因使用者不當的使用,使電線內部之導體發生斷裂現象,若電線完全斷線,但斷面之一部份尚有接觸,或未完全斷線之狀態,統稱為「半斷線」。若此種半斷線持續通電時,導體之抗阻值在斷線之部份逐漸昇高,以致局部發熱量增加,而使包覆導體之被覆絕緣層產生溶蝕進而導致短路。 (2)接觸抗阻值增加: 在電線延續之施工中,倒體之接續部份,其接觸面呈現凹凸不平者,其抗阻值將集中於該部份導致該部份之發熱量增加,又在接續部份有油類等絕緣物附著時,亦會增高其抗阻值,進而造成發熱與起火。接觸抗阻值增加之原因,主要如次:A、接續部螺絲未栓緊。B、電線接續處之覆蓋絕緣不良。C、絞線纏繞之接續部鬆弛。 (3)氧化亞銅增殖發熱現象: 以銅為電線之導體,在承受高溫時,銅之一部份會因氧化作用而成為氧化亞銅。在此部份不但一面異常發熱外,更是徐徐擴大其範圍,此現象稱為「氧化亞銅增殖發熱現象」。 (二)、配線與配線器具的過熱(電流過載)在室內配線中常因與電氣器具間的接觸不良導致產生過大的焦耳熱,以致電線表面之被覆絕緣層產生溶蝕的狀態,或是在電線配置施工時,未加詳細規劃導致配線器具通過之電流比容許量大而過熱發生熱效應。 就施工以及維護方面會發生過熱點及原因如下: 1.在室內配線施工中對於電線的連接經常使用壓縮套管的方式,且在套管夾接後,塗上焊錫焊接,其目的即為其撘接處之接觸電阻降低,但就配線與開關類或機械接續器插座上之連接,常使用一般螺絲予以固定,但卻常因螺絲之鬆弛導致在接觸點上之接觸電阻增高進而產生過熱之現象。 2.而在電線配置上施工人員由於缺乏正確的用電配電觀念,導致使用不當之配線或接線頭材料,其材料所容許的通過之安全電流比實際容許的電流小時,其配線或接頭處將因過熱而導致火災之發生。 3.由於科技進步社會整體經濟發展,電器用品的使用量急速增加。然而老舊住宅原有電線及電源設計配置和負荷量,並未能供應現狀需求,尤其電器插座更無法因應實際使用,擴充插座或使用延長線的情形相當普遍。然而亦由於同一電線但同時大量用電,將導致過度負荷而引發火災。 4.任意加大保險絲之負荷量,甚或以其它材質作為替代品,導致保險絲之預警效果未能予以發揮,導致電線過熱進而引發火災。 (三)漏電 為電流由其所規定的線路漏出後流入建築物,附屬設備或工作物的一部份而產生焦耳熱後發生火災的現象。電器設備之一端為接地端(即為高低壓混觸或漏電時保護),而在沒有接地的配線一般電壓有110v或220v,此條配線若因碰及外物導致其被覆絕緣層破損時與導電性接地物相碰時,洩漏之電流會經過地面流入接地之一極。 電氣配線易引起接地事故的以引入房屋內的配線最多,次為外配線、最後為屋內線,其他還有機器、照明器具、配電器具等。綜括漏電火災係電氣線與接地物件接觸而引起的,但由於過去的災害例子經分析結果主要的原因如下列:A.電氣器具的損壞。B.建築物的部份損壞。C.電氣施工的不良。D.建築施工。E.氣象的影響。 除此之外,在我國之電壓使用為110v以及220v之配線或電器設備。雖然這些電器設備或配線均有所謂的絕緣處理,即便是使用者直接或間接的接觸觸摸到也不會有危險,且通常在電器的通電部份也有做絕緣防護。但是常因施工時的不完美或使用的材料品質較劣,導致這些的電器設備外殼有了電位的存在,此時若使用者一接觸漏電的災害就發生了。 四、結論與建議: (一)有65%的民眾對於自家的電氣設備未做定期或非定期的檢查,顯示國內民眾對於電氣防災方面的瞭解與認知並不透徹及深入,故對此應加強民眾對於電氣方面的常識,以降低因電氣因素所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二)國內住宅屋內配線大部份為暗管埋設佔58%,其次為外露固定35%,部份暗管、部份外露為7%。暗管埋設方式雖較為安全穩定,但由於是埋設於建築物構造內,故電氣檢查時較為困難且內部電線若有絕緣劣化、短路等問題時,較不易查覺及解決處理。反觀外露固定,雖有其程度的危險性,但其修復解決較為容易,故這兩者之間有其各自之優缺點。 (三)使用中之電線表面絕緣層已剝落或脆化之情形時,若附近有易燃物者,便容易引起火災。 (四)以延長線來延伸電氣的使用範圍仍是目前最普遍之電線延伸方法,但單線多插座之電器使用方法,其危險性相當高,且易造成延長插座因過熱溶化,進而發生短路,若附近有易燃物品,極易釀成火災。
-
為建佛像再進言
日前承縣府幾度咨議有關籌建金門大佛(應是觀音菩薩像)事宜;且以在電話中事理未明之故,希冀本人再度著文披露以為參考。本來,之前拙文二度對此議題提出芻議,並以春秋大義之心,直駁一些游說浮詞,卻引來一些惑世者流之「對號入座」後,本已對故鄉之事,極度消沉無望,深覺在此人文普世價值當令之時代,竟有此種近似中世紀昏聵事出現,若隨其搖舌鼓唇,豈自失先人之教而已!但一者念及文以載道之責;再者感主事者之誠意;況也自省與其埋怨,不如參與之道,故而不揣淺識,針對此議題,分別就地點、塑像、定位三面向再度進言以饗故鄉父老。 首先就地點言:這可分兩部分來談,其一是應建於金門門戶之點;其二是應建於依山傍海之地。 就金門門戶言,又可分三面向來論,以今日局勢言,金門之門戶有三:就台灣看金門言;就大陸看金門言,就空中看金門言。先界定從何角度看金門後,也就是說進出金門之第一景觀,即金門之門戶也。明白此道理後,建像地點自然水落石出。易言之,如當年美國將法國送給其之獨立戰爭紀念物:自由女神像,因有鑑於自大西洋進入美國之門戶為紐約港,故將此像立於紐約港,只要進出美國,一定會看到自由女神像,其意在此。 因此,如是我聞:君問佛像立何點?先問門戶在何方。 又,因應觀音菩薩之意境空間,立像地點應依山傍海,仰山之高,應尋聲救苦之義;取水之寧,應慈悲大化之心。況世俗南海觀音之義,雖非當昔本義,但早已世俗化,深入人間紅塵,自當化約於世事中。 振金淺見:就未來交通動線言,金門之門戶自然是以空中來看才是。 其次就塑像言:此又可分兩面向來論,即材質及工藝意象。首言材質,就空間裝置藝術意象言,觀音菩薩又名白衣大士,取其慈暉無瑕,大化空靈。是以在材質方面,自當以純白玉石為至,不僅符其形象之意念,在視覺上亦有相益之效果,此美學之道理,相信毋庸置議。 但最重要者在於塑像之工藝,應朝何者方向思考?世俗民間佛像工藝?或意象空間之裝置工藝?前者有通俗人間之功用,後者有意境空間之美。但就今日美學之觀念,自敦煌等傳統美學工藝出世後,亦超越者已甚困難,再加上由於時空環境之改變,坦白說,能有不世之功者已難矣。 振金淺見:就美學言,採國際或國內意象塑像之工藝大師來塑像應是至論,不管從美學品賞角度言,如朱銘之太極例子,或從特殊性言(金門已太多傳統佛像工藝了),都有其重要之意義。因此,有關塑像工藝之重任,應禮聘國際級之工藝大師來承擔此重任。意以為,為避免往日一些號稱金門子弟之「大師」,每如候鳥似地打著各種名號,隔一段時間即飛返金門,舉辦各種活動,如拜拜似地船過水無痕之憾事,慎選工藝大師?必須具有下列三條件:具國際聲譽者,有國際知名度者,此其一;再來是必須,且是至今有作品呈現,且為各著名機構所採用者,此其二;最後是必須潔身立品者,各種沽名釣譽、打秋風者流應摒棄在外,更不可故步自封採用所謂金門子弟,切記:有本事才最重要。 最後是有關觀音菩薩像景點之定位:此也可分兩大面向來言。寺廟祭拜,或生態文化公園。就前者言,因為寺廟必然會有祭拜、燒紙錢等儀式,涉及到人文與迷信、環保與反環保、節約與浪費等問題。之前在拙文中也曾提出,或有以中樞春秋二祭忠烈祠為由,而肯定祭拜之動機。但此祭拜與中樞春秋二祭忠烈祠不同,忠烈祠的祭祀是一種集體的、精神的,是一種教忠教烈的緬懷,及以啟後人追效精忠報國的教育意義。 而故鄉祭拜之動機,尤其以國人之流習,凡涉及到神靈之事,必定帶來怪力亂神之說,進而使理性主義退後,甚至正邪不分,淹沒了謙沖自抑、泯除貢高我慢的宗教本性;進而利用人性世俗的價值、對未知事物恐懼的弱點,以膜拜及供奉等功利物質,取代善念樸素的宗教本心,來達到除罪化的不當觀念。尤者,若涉及宗教,則無形中自限於宗教中,此道理不說自明。 振金淺見:此景點應以生態竹林為核心,推而為一廣林茂木之生態公園最為至論。就竹林言,是觀音菩薩之意象空間,在裝置美學上有其因對性,而生態公園與我佛慈悲,相生不息之教義相符,尤者,生態公園更是今日知性旅遊之重要景點,有其普世價值與前瞻性,此為不爭之事實。 是以,應集宗教大師、文化大師、藝術大師、工藝大師,就專業之角度規劃之,摒除僅禮佛風景區之格局,而是基於一種紀念、開放、自然生態與永續經營以竹林為核心之生態公園,畢人文、環保的、美學於斯地。 唯切記,此生態公園是以竹林為核心,茂林為表裡,化育成一座立山傍海、群木鬱蒼的喬木森林公園,而非工匠培植的觀賞灌木園藝,不但可免再添一座俗氣建築,及伴隨而來髒亂敗象之攤販群;更可帶來一座群木薈蔚的盎然園地,及水活石潤、迥絕世塵的悠然景致。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如拙文所說的,依此意象而規劃,則假以時日,駐臨斯地,遙望則見遠樹凝煙,群鳥亂飛;近觀則手撫落葉繽紛,鶯鳴動耳的蒼曠境地。盤桓於尋聲救苦慈航石像前,從意適便,悠遊逸興於大自然中,不僅臻化育之目的,亦可自怡於天人合一中。於「亭下不逢人,夕陽澹秋影。」姿韻中,神交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之蓮花意境,願與諸君子共勉之!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四日 寫於古風草堂
-
國土規劃新金門
邇來出現諸多建設新金門之浮議,但大多針對枝葉末節來論,就長治久安言,仍有待商榷。一百多年前林肯曾說過:「我們今天面對的是新局,我們的想法也要更新。」因此父老們應考慮以新邏輯來思索故鄉之未來。經云:「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振金雖逆旅台灣,然無日不以故鄉為念,因此雖說長期來折衝故鄉賢人君子,多有不當,但無非希望故鄉能在此全球化之際,移變轉轍,雖不敢言殫精竭慮,但至少是心有所危,掬誠以告之意。不可否認,多年來對故鄉許多現實面,甚感失望,以致消沈認為個人無論如何努力,終究起不了作用,可是即使在最悲觀時刻,卻總忘卻不了對故鄉的關懷,而這一念不能忘卻的心情,緣激發為文,乃是件極自然的事,也如此方覺不負太武山上之峰巒疊翠,千乘堂前之倪氏先人。基此,願以大格局之遠見,針對故鄉金門之國土規劃,提供淺見以為參考。 故鄉自晉代見史,唐德宗貞元十三年(西元七九七年)置牧馬區,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西元九七八年)輸納戶鈔,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西元一一五三年)朱熹蒞島講學,迄明洪武二十年(西元一三八七年)江夏侯周德興建金門城(舊金城址)置千戶所址。故鄉即從中土避難桃源變為軍事重地,烽火旋隨史事波及。 而今,隨著政治環境的變遷,故鄉已由軍事重地轉型為經貿觀光要地。面對此一重大改變,若故隨昔日之思維來建設故鄉,不但有負天賜良機,更負了時代之機運。意以為,以金門地理客觀環境,不管是朝家庭休閒觀光業發展,或向經貿特區前進,或僑鄉閩南文化邁進,首先是必須以革命方式,重新規劃金門新國土。 首先,振金必須指出的是,任何都市開發成功,不在於跟世界有名都市相距有多少,而是在於她是否具有獨特性及唯一性。因此,欲使金門進入新世紀,必須要針對這個主旨來切入。 就因為金門在歷史上曾扮演僑鄉、軍事重鎮、海島等角色,因此,必須在此基礎上,以新時代之眼光前瞻規劃之,才是至當之論。因此,願借箸代籌:將金門規劃成行政區、經貿區、文化觀光區三地帶,或許較能符合金門未來發展之所需。 行政地區:以莒光樓周遭地區為中心,仿美國各郡之模式,聘專家學者集思,以能代表金門意象之建築工藝造鎮,重新建造行政機構,將所有機構集中辦公,配合寬廣之停車場、林蔭大地、機能動線等周邊現代功能設施,完成新金門之行政地帶工程。 經貿地區:以斗門附近廣大平原為中心,仿美國羅德島商業區為案:建構新穎、特色、現代功能之平屋建築(不必效台灣高樓大廈,沒用的)、良好之停車場、各街間寬廣之綠帶休憩區、寬頻之網路設施,集各種高科技之經貿、到地方特產,皆在此地集中,以現代管理方式經營之。 文化觀光地區:以僑鄉、戰地遺跡及古蹟為點,由國家公園、觀光局統籌規定之,不僅在規劃維護之,更應使其活躍之,諸如開發民宿等。金門蕞爾小島,但蔚藍海岸、潔白沙漠、稀有鳥類、清新空氣都是現今休閒之至景,但如何使這些景點活絡,就在於有計畫之經營。 振金以為,串聯這些景點之「生命線」者,在於林蔭步道、車道、森林、植草。例而言之,如從水頭至后湖止,可以茅山塔、文台古塔、漢影雲根、翟山坑道、后湖海灣為點,首先每個景點應重新整頓如茅山塔之例,進而沿海域線,規劃林蔭步道、自行車道、公車道,而沿道附近遍植草皮及植喬木如樟樹等,仿舊金山十七公里海濱,或新竹看海月之活動,規劃出海域景觀特色。 尤其是,全島各公有地、無主地,甚至私人荒蕪地及地上物,均應修法,依法重劃,或獎勵整地,遍植原生樟樹、廣推草皮運動,並效新加坡及歐美先進國家之例,推展種林植草不但是現代公民之共識,更可創造就業機會。營造出一片生態城市,也就是綠帶都市,但國人對綠帶的觀念僅僅停留在「綠化」的層次上而已,其實不然。 理想的綠帶要如海洋般地浸淫城市,城市則如同島嶼般地散佈在綠色汪洋中,國外甚至在水泥叢林中規劃出綠色走廊,俾便將季風、海風引進市中心區,也就是說在做縣土規劃時,應以四分之三綠地,四分之一建地之比例來為之,形成有名的「草皮文化」,不少人就是以維護草皮為業的,甚至成立公司企業者,所以在國外若不修剪草皮,是會招來鄰居抗議甚至召警的,當然更別提以水泥取代草皮之蠢事了。 最後,振金願以李光耀當初重金從英國禮聘植草(草皮)專家,重建新加坡之話來共勉:「營造一個人文生態的綠色環境,才是都市計畫的目的。」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寫於古風草堂
-
宜速議定「建島方略」
──為金門建設進言系列之一 半年前,遷居金門,適逢「世界島嶼會議」在此間舉行。會議期間,「金門日報」每天都有各地專家代表,發表之專題報告刊出。這些外國專家的心血結晶,對於我這長年致力於島嶼建設研究與實驗者而言,無異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得之如獲至珍。可是在逐一細讀咀嚼之後,發現對於我的研究,並無多大助益。反而,會後幾個月來,在我旁觀金門建設狀況下,倒引發出不少新的啟示。 我的島嶼建設研究與體驗,從我在北方渤海灣中的廟群島上,出生並成長時,即已開始。由於從小就深愛著那一串像珍珠般的大小島嶼,嵌鑄在浩瀚碧波般玉盤上,既擁有海天空明,孤峰奇巖的天成勝景,又時有海市蜃樓,霧鎖雲封的幻變景象。因而便立下志願,期望能長住海上,獻身予島鄉建設。及至抗日戰起,避難東北,乃趁機遍訪大連、營口、錦州等沿海地帶,蒐集大長山、葫蘆、秦皇等島有關資料,充實研究知能。抗戰勝利,家鄉光復後,即奉召返鄉,參與政務,使所學得以實驗,並藉此稍償宿願。不料,此一銜接,竟又延長了我在大陸沿海各島嶼,居住、工作、研究,長達五、六十年的歲月。最先是奉令南下,先後在江蘇省的崇明、嵊泗列島、浙江省的滃洲等島縣,參與地方行政或戰地政務。後來轉入台澎,也隨之轉入新聞界,對蒐集研究資料更方便,接觸各科專家更頻繁,研究實驗工作更能夠深入。 遺憾的是,這些努力,始終未能獻給故鄉。如今既與金門結緣,願借金門日報一角,提出粗知淺見,獻給此間有志地方建設菁英,俾資參考。 首先,我必須要說明的,是:據我側面觀察,金門建設前景,現正步入一個「千秋一夕」的十字路口。原因是,此間業經結束了配合國家戰時需要的任務型建設,現已起步轉向以民眾生活需求為中心的常態性建設,這是一個嶄新里程的開始,也是一次關係重大的轉型。通常,每當轉型時期,都必然是既充滿了許多光明與成功的契機,同時也不免暗藏有不少失敗與墮落的危機。當此,新的開端,必須以臨淵履冰的心情,審慎思慮、慎重選擇,稍一不慎,即恐會有「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發生。 際此關鍵時刻,我所要提出的第一個重要建議,就是:當前應即積極匯集各方智慧,議定一部『建島方略』,以作為將來遠程建設的基本指南。 筆者之所以首先提出此一建議,乃是因為我來金短短期間,從報刊上讀到不少相互衝突,與矛盾的地方各界建議和社會期待。包括有公職人員主張利用碉堡區,舉辦產業行銷活動,以求發展觀光;卻有旅台學人建議,應維護古蹟區整潔,免於淪入攤販聚集,造成環境髒亂。另有商業界人士請求建立工業區,以求發展經濟;但也有保育人士呼籲,應維護自然生態,避免環境污染。更有人極力爭取建設聯外大橋,以求便利陸上交通;可是也有人強調自建輪船,維持海上客運暢通即可。從這些尖銳相對的民間意見,可以看出地方各界,對於希望將來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金門?以及推進建設將走向哪個方向?並沒有一致的看法。如此意見分歧,就自然易生爭執與紛擾,難求力量集中,而使建設獲致宏大效果。特別是有些基層建議,由於缺乏整體狀況的瞭解,很明顯地有失於輕率、幼稚和短視、荒謬,例如有人建議,再請求國防當局增派駐軍,來繁榮商業市場。他們似乎忘記了軍方現正執行「精進案」,連軍醫院都要撤銷,又焉能增派軍隊前來,這分明是一個緣木求魚的妄想。更還有政治人物對「小三通」持反對立場,謬指金門人近期在廈門購置房屋,多達四千餘幢,是縣民的「出血」,甚至主張建議廢止「小三通」的實施。也許他們真正不知道大多數的購屋者,是看準了大陸房價一定會飛漲,而去投資準備大賺一筆,以求增加財富。這不僅是李炷烽縣長所說的:「那是金門經濟力量的延伸」,實際上也是金門遠離戰爭,迎向和平,所依賴的唯一管喉。如果這些雜亂而不成熟的民間說法,任其自由發展,在當前這病態民主政治的大環境之下,很可能演變成一股巨大的建設逆流,導使地方施政走向偏差,不僅損及現在島民的民生福祉,甚至會遺害下代子孫。所以,亟需要凝聚各方智慧,議定『建島方略』,來明確標指地方建設理想目標,與正確的推進方向,以正眾論。 這個以議定『建島方略』,來謀求維繫地方重要建設,能以正常穩定推進的構思,是我多年從事島嶼建設的研究,發現偏僻蕞爾小島居民多屬老弱婦孺弱勢族群,對於政治缺乏過問與參與興趣,以致常有上級長官以「官大學問大」的心態,強把對地方有害無益的方案,硬要交付執行,造成基層重大困擾,卻無人敢於抗拒;另外,也常有現任主政者,為要製造個人政績,而偏重於有形的硬體建築,致使無形的重要建設預算,受到排擠,雖有民意代表提出質詢,卻多是無濟於事;更有少數新任主事者,喜歡標新立異,假藉改革為名,把許多重要建設,輕率予以疏怠、中斷、更改或棄置,使若干良好的「蕭規」不能「曹隨」。如果有一部代表全島島民共識,和代表最高民意公約數的『建島方略』制定,由於它是全島島民自治權力的集體表達和發揮,或可減少以上各種施政弊失出現,並可藉此調和島民間的矛盾、衝突和無謂的爭執,而有助於地方和諧與團結。
-
懷舊與創意
從幾次大型文化藝術活動中,看待如何開創「文化生意」,或許文化相當抽象,其實就是一種生活表現,可以說是感動、理想、傳說、習俗、信念、涵養、信心等。而生意,它是生動的主意,把活的觀念注入產品和服務內,以建立生活的事業,成功的文化發展必須透過市場,才能更具流通性與接受性。 面臨全球化的時代,教育水準的提升、講究品味、有強烈自我意識、更高的精神追求,與過去大大不同。尤其亞洲各國以加強內需,刺激民間消費;然而,在現今市場上,什麼是商品的競爭,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有遠見的政府正以文化訴求注入傳統產業之中,悄悄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重塑美滿的生活時尚。 從餐飲到住宿,從服裝到娛樂,從文化到藝術,生活各層面,工業化和營利至上的經營導向,已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顧客期待從產品及服務之中獲得原汁原味,感受真正的價值。今天要成功,絕對要關注所秉持的價值。快樂的生活,不只來自有形的東西,想法也可以賣錢,具體的說,文化生意,不僅是為營利,而是可轉化為理想、熱情、堅持;經營得當,利潤還是會不請自來的。這是新時代的趨勢。 然而如何尋找市場新利基,就是去發現生活文化、發現在地化、從老祖宗閣樓上發現壓箱寶,嘗試用現代語言和方法建立與他人分享的行銷通路。例如星巴克創造咖啡的傳奇。星巴克咖啡公司目前是國際品牌,最初在一九八七年只有六家店,僅是不上百人的地方性事業,到兩千年營運成績逕收入二十二億、淨利九千萬美金,全球十七個國家計有三千五百間店,服務一千萬名客戶。所秉持的價值觀就是「營利不忘員工,成長不忘創意」。星巴克董事長兼總裁舒茲說:「人們之所以想到星巴克,那是因為聯想到我們的主張::星巴克改造出來的產品,拿一些舊有、人們熟悉的咖啡、製造浪漫的感覺搭配週遭氣氛,重新發現多世紀以來咖啡的魅力與神秘,是顧客陶醉深具風格和知識的空間。」 星巴克的經營哲學,在致力於「實現以人為上的價值」,如提供職員福利計畫、尊重員工,他還說:「如果只有一人抵達終點,成功變的缺乏意義,最好的獎賞,莫過於身邊圍繞其他的勝利者,愈多的快樂,就可以獲得」。試想金門酒廠是否也可以創造國際之知名的酒國呢?檢討空間值得探究。 其次,一個地區必須要硬體設備與文化軟體並行,才能持續發展,同時要政府,企業界和民間社會各盡其力、互相配合,共同創造特色與魅力,塑造真善美的環境,提升社會鑑賞能力。例如大陸的景德鎮︱活生生的博物館。景德鎮享譽盛名因素不外致力於古蹟文物的保存,工匠與藝術家分工制度良好,參觀者亦可從世代從事陶瓷生產師傅口中聽到陶藝的故事。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時,景德鎮特別注重宏揚陶瓷文化,自一九九零年起,循例舉辦「景德鎮國際陶瓷節」、發行郵票介紹推廣陶瓷藝術、現場表演活動等,目的在「以文會友、以瓷為媒、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這種以陶瓷文化之旅為主的觀光活動,提高了社會經濟效益。 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有隱憂,市場出現量化的粗製濫造次等產品、削價競爭惡性循環,導致顧客逛陶瓷老街時,感覺每家商店貨品大同小異、設計統一不變,顧客興致減低,文藝振興流於表象與短暫。融入設計,其實日用瓷亦能民間藝術化;藝匠師的技藝傳承,更必須同時並進。試想漁村陶瓷廠是否也能變成一條具古老又傳統的陶瓷走廊,緊鄰南海岸的海邊景緻是否能闢建寓陶藝賞風景的陶博館,或許可再創文化的生意,雅俗共賞的遊客,買到了感覺,也買到了文化;地區也創造了生意。 將來地球大網路沒有疆界、不再封閉。成功的企業選擇以再現傳統作為內涵,從小處著手,尋找新點子;翻新老東西,創造市場利基,並且獲得可觀的業績。文化生意不會盲目模仿他國,而是以獨特的行銷來建立市場。 據國際旅遊的旅客調查,三十九%旅客出國動機是為美食饗宴,具風味的懷舊菜餚會讓人再返溫情,有特色的民族餐館在經營上主導飲食文化藝術,傳統古早味食品亦逐漸風行,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文化創意者反倒不會盲目模仿西方概念,競相引進速食店的特許經營權;卻是以特色的包裝和有趣的營銷手法,重新將特色古早的文化產品推入市場。而金門古早味傳統的食品及道地的傳統美食,到底做了多少具有風味特色;再重溫古早的風味,可以再翻箱倒櫃,從阿公阿婆口中道盡,儘早翻新老東西,創造新點子,誘導旅客的心,讓古早味的食品再現風華。 如何運用文化活化地區的新生意:主要任務就是滿足人類對美感的渴望,當消費者購物時,事實上在商品內尋找故事、友情、關懷、生活方式和品行,其實就是在購買感情;企業則是在銷售感覺,理性型的市場將不會長久持續,企業價值領導明日市場朝向夢想社會。可從社區的發展、符號的建構、故事的述說等,來呈現生命活力。這些文化特質可以是古老舊有的傳說;可以是創新的故事、新聞報導、節慶活動或社區營造活動,或者是已經存在,但過去卻表達不清楚,現在設法詮釋的。 睽違的金門碉堡藝術十八個個展,成功坑道的影展開始,目前轉型觀光發展,惟早年軍民辛苦開墾的貢獻應予肯定,各機構應發掘並保留歷史資料或賦予景點的詮釋;設法將軍人投入戰場耕耘的歲月、生命故事與在地融合。可評估籌辦「走過時光隧道︱回首戰爭可歌可泣的感人的事」系列計畫(如文學紀錄、導覽解說等),整合推動文化行銷。最重要的是建立文化宣傳,牽動社會意識,加深旅客的情感與造訪動機。例如昔日的歐戰場︱馬奇諾地下防線的奇蹟,今日已是戰爭產物下文化產業的景點。如何活化創造由點至線到面︱戰爭遺址的時光隧道:建立視覺與觸覺的空間關係。 休假是要人們離開熟悉的環境,讓感官接受不同的挑戰。地區觀光休閒產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場所精神,有些抄襲模仿他處案例,植入當地不相容的設計風貌,無法呈現原貌原形,更降低與環境連結所能產生的價值。必須由了解常民文化及歷史風土開始,或受過長期職業訓練的在地職業軍人。運用點、線、面向的設計,減低不必要的人為設施,同時要肩負社會與環境保護的企業責任,維護環境永續經營,營造生活化、自然、真實的風貌。 文化建設不是抄襲國外或直接搬入外國通俗文化。尤其在政府部門,相關計畫也必須包括改善當地人的生活,使當地人分享發展文化資本的成果。 一般旅客不致有興趣千里遠行到達和自己文化類似的目的地。學習建立自己的差異性,與設計師接軌,建立對形、色、圖案的主張,突出自己風格,掌握消費者內心引起共鳴,才是新時代的潮流。 人人追求好生活,無論在休閒或商品文化需求,成功的生意必須從面向自身的文化思考,才能有創意的未來。「文化是生意」旨在從另一個視角來思考。「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是重要的發展趨勢。能保持競爭力的傳統產業,必然是能提升人文內涵,貼近消費者的心;盲目追求利潤、漠視知識產權也會反映在商人的修養中。 總之,各種文化生意正在世界各個角落風起雲湧,而當務之急是如何促進各界共同的認知和建設彼此的共識。政府是否專注文化的發展,由他對待文化事業重視程度來判斷。成功的文化事業必須以生意的思考和專業的經營態度,藝術文化雖非營利的活動,它們是一種理想、一股熱情、一個堅持。但若經營得當,利潤還是會不請自來的。地區有豐富的傳統文化、精神遺產、戰爭遺跡、老祖宗的古早味食品、好酒、陶藝::等等,這些文化資源如何開創注入產品和服務之中,全方位的發展戰略是要廣泛促進「文化是生意」的思考。 註:本篇文章乃作者閱讀馮久玲著「文化是好生意」乙書後之感想,僅供參考指教。
-
再回應關於金酒射頻防偽標籤(RFID)一文
近日,在金門日報言論版出現了多篇精采的文章,許多關心金門發展的鄉親朋友,從多方面提出興革意見,這是可喜的事。 筆者在五月中曾經為文針對金酒在現階段是否適合採用「射頻防偽標籤(RFID)?」一事提出看法。之後,於廿五日承蒙陳泗同先生提出回應。後來,因為家裡面有一些事,未能及時針對陳文部份內容再提出看法,請求賜教。 原本類似防偽這種應該屬於專業層面的問題,筆者實在沒有任何置喙餘地,但是,基於金酒是金門鄉親的共同資產,攸關金門發展甚鉅;因此,仍願提出個人一管之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鄉親關切並了解此一議題。 也果然有對於此一技術應用頗為熟稔的陳先生,願意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RFID是否適用於現階段的金酒產品防偽。陳文一開始即指出筆者所寫的內容「疑點甚多,主觀意識甚強」。關於筆者乃一介草民,既未否定射頻防偽技術的先進性,也沒有推薦其他任何技術方案或相關廠商,只不過基於一個普通金門人的立場表達「現階段」金酒似乎並不適合採用射頻防偽的一點看法。倒是陳先生文中提到的「金酒的商標防偽不僅絕對是個重要課題,而且是眼前最重要的課題,沒有任何問題比商標防偽更為重要」這樣「絕對」的用語,令人不禁要連想陳先生若不是金酒公司的高層經營主管,便是代表此一技術應用的廠商,否則怎會如此斬釘截鐵的認定? 以下本人僅就陳先生一文,再提出幾點看法就教: (一)陳先生認為「金門酒廠的防偽措施適合採用RFID系統進行階段性做法,首先可應用於防偽需求,再進而提升整個產銷管理流程的效率,這是一舉兩得做法。」文中卻又認為「可採用採離線型的讀取設備即可」以避開所謂「資訊化」的前提,這難道不是一種矛盾?筆者雖然不才,但是也曾在大企業擔任管理與技術研發職務多年,目前也在金門技術學院進修部資管系兼任電子商務與資管課程,筆者很難想像排除「資訊化」內涵的企業,如何「提升整個產銷管理流程的效率」? (二)陳先生似乎認為僅僅電子標籤每年就需要高達數億元不算什麼,他認為「客戶若達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其成本相對會降低甚多」,請問所謂「一定的需求量」是多少?有沒有可能以目前金酒的需求量,只配適用每枚電子標籤超過0.5美金、甚至高達1美金的條件?更何況還有「讀取設備」的成本問題,姑不論「離線型」或者「連線型」,這一部分的成本到底需要多少?廠商能否給一個「報價」,譬如說,一千台「離線型」或者「連線型」的讀取設備到底要多少經費? (三)陳先生認為「設備商考量用租的方式供應,並建議以代理商的廣告費用支付」或「建議商家購買一定數量的高粱酒即贈送讀取設備,有助酒品提升銷售量。」,但是,設備租用的費用是否達到可以普及化的門檻?要求代理商以「廣告費用」支付,看似合理,其實不通。廣告費用有其特殊用途與需要,是否便宜挪用,值得商榷?兩者費用成本結構是否相近也是問題!此外,如果以此條件加諸代理商,是否會影響代理商拓展小型零售通路的意願,從而影響整體銷售成績?如果要由金酒贈送,是否又會變相變成金酒買單? (四)陳先生以「大陸最有名的五糧液酒來舉例」,證明其他防偽措施都無法遏止白酒仿冒。情況或許如此,或許RFID技術真是白酒業的續命仙丹。但是,我們不禁要問,以大陸高達三萬八千多家的白酒企業來說,如果真的已經到了「不即刻遏止仿冒即無以維生」的境地,那我們又不禁要問:「現在,大陸到底有哪些白酒品牌已經使用了RFID此種防偽技術?」如果,連白酒大本營的大陸都還沒有普遍接受此種技術,那麼為何獨獨我們金酒要那麼著急呢? (五)陳文中最後說「更何況金酒公司若是要拓展大陸市場及其他國家市場、強化通路…等,就必須先建立品牌根基,商標防偽成功就能穩固根基」則更是妙言宏論,試問金酒目前在十三億人口的大陸有多大的知名度?我們不否認商標防偽的重要性,但是商標防偽和品牌知名度是兩回事!顯然,就大陸市場而言,眼前「知名度」與「市場份額」比「商標防偽」更迫切。 最後,筆者要以親身在大陸多年的經驗指出,當年我們曾經在大陸開發應用副載波裝置的移動產品,已經到了實地測試階段,但最後卻胎死腹中,原因是,只要牽涉到射頻的產品,在每一個省市或地區都需要經過報備核准、申請審批等繁複過程,而且,每一個省份或地區開放程度或政策彈性不一。我不敢保證射頻防偽這類技術裝置在大陸一定會有類似問題,但是,想要一案通吃大江南北的情況肯定是窒礙難行的。 所以,筆者還是呼籲金酒寧可等大陸的知名白酒品牌採用了,或是,金酒內部的管理制度更穩健了再來跟進,畢竟除了跑得快,還得跑得遠!
-
輕歌弦歌.琴聲書聲
──為金門建設進言系列之六 前文寫了不少偏僻小島的大自然缺憾,乍一看來,彷彿全是缺點,一無是處;偏僻島嶼,似乎皆是廢土荒礁,毫無用處。其實,宇宙間事物和功能,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譬如一個人有長處,必然也有短處。一個地方,也是一樣。偏僻小島的天然缺憾,不利於經濟發展,但它的孤懸海中,遠隔陸地,卻可以避免塵囂,形成為一處寧靜的環境;它的交通不便,卻可以避免外方車輛大量湧入,造成人車擁擠,發生車禍,也可以避免疫病的直接傳入,同時更會使盜匪,恐懼不能迅速出境,而不敢作案,以確保良好治安的維護。不久前,曾有評鑑指出:「金門,是台灣最適合於人居住的地方。」,其導因即在於此。 金門雖是台灣最適於人居的地方,但是,前些日子,卻有一位旅居台灣的老祖母,曾告訴她的剛從師大畢業,眷戀故鄉而有意返鄉服務的孫女,說:「金門是一個老人養老的地方。年輕人要想就業創業,還是要回到都市,走向遠方才行。」她老人家這一句,傳承自父祖先民們的『經驗之談』。顯然是說明了,這裡既不是前程無限青年人的就業天堂,也不是企圖心旺盛的企業界人士,大展鴻圖的理想之地。只是適合一般職場退休老人,或喜愛靜居者,在此清養隱居。 據筆者親身閱歷,這樣孤立枯寂,交通不便的島嶼,倒更適合於讀書、進修、及研究學術者,做短時期的居留。譬如,鄰縣澎湖就是因為該縣一年之中,有半年以上季風,所以形成了一個良好讀書的幽靜環境。以前,每年大學聯考,省立馬公高中畢業生的錄取率,都不亞於台灣本島。而金門能夠培養出眾多的博士、名家,也都是得力於週遭的清靜無擾。即以筆者故鄉主島『長山島』來說,早年也曾因島民長於書藝,而博得『長山無拙筆』的盛名,享譽於東北。因而,金門實宜就此優異之天然環境,在既有的深厚文化基礎上,再行積極提倡讀書風氣,把沈寂的老人社會注入活力,使之成為一處充滿藝文氣息的「書香之島」。 不可諱言的,要想建立起「書香之島」,以現在文化局所採取的「書香下鄉」,這種游擊戰的作法,恐怕很難獲致成效。筆者認為:似應倡起推行:以「書櫃與書桌」取代「酒櫃與牌桌」運動,最好再能籌措經費,用來購贈家戶兒童讀物,和主婦用書。先從培養兒童及主婦閱讀習慣做起,然後再由弟妹影響兄姐,太太推及先生,使之形成家家滿門書香。進而使社會孕育出「以書香氣壓倒銅臭味」的清新氣氛。 如果,再配以原有的「讀經」、「吟詠」、「書法」、「繪畫」等藝文活動;國家公園管理處所舉辦的「動植物知性之旅」,以及將來完成含有軍事教育性質的觀光區,必更能收穫相得益彰的效果。 為了調劑書香社會的單調,及老人生活的無趣,宜將原已成立之「音樂」、「歌唱」、「舞蹈」等團體,加強予以輔助活動。期能在月明風清之夜,或日麗風和之天,可聞琴韻歌聲,輕盈飄盪在星空下、陽光中,藉收解人寂寞,消人憂鬱,抒人情懷,慰人相思之功。惟因老者及文人,多皆喜愛斯文優雅,音樂方面則偏愛中國的絲竹古樂,或西方的鋼琴、小提琴等抒情演奏,以及歌唱方面則多愛欣賞並非靡靡之音的柔情老歌。故而,快節奏及喧囂性高的樂曲與舞蹈,應儘量避免,以求能保持其高雅風格。 假若,金門能夠建成為富有文化氣息的「讀書島」,相信必然會光芒四射,名揚四海。
-
發展觀光.發揮特色
──為金門建設進言系列之五 談起發展觀光,現在已成為金門人的熱門話題。有些人誤認為,只要爭取到大量的觀光客源,就可以使觀光事業蓬勃發展,可使地方日進斗金,島民也即可增加財富。其實,事情不是那麼簡單,這裡且讓我講述一件往事,以供參考。 八二三炮戰結束以後,澎湖觀光事業剛要起步,當時交通部長高玉樹、文建會主委陳其祿,連袂抵達澎湖巡視。澎湖縣長提出請求:希望中央協助促使航空公司,增加台澎間班次,以及特准離島,可以開辦賽馬、賭場等博奕設施,以利觀光發展及輔導青年就業。高部長則提醒縣長說:「以發展觀光觀點而言,首在能留住觀光客過夜,以使當地有關業者,能夠增加收入。如果交通過於便利,觀光客可以朝來夕返,則僅有租車業可能獲利,其他的旅館、餐飲、娛樂、特產、土產等業者,皆不會有太大的收益。如此則觀光團體再多,獲利最豐者乃是航空公司,那與澎湖縣民又有何益?」陳主委在答覆特准離島增設博奕設施的請求時,特別詢問縣長:「此事是否會對地方純樸社風、良好治安等,有巨大破壞力?成本代價是否過高?」至於有關輔導青年就業一點,兩位首長都表示不以為然。他們強調離島青年的發展前途,應該志在遠方。即使是觀光事業能夠發展,也不是有為青年所應選擇的職業。高部長還特別指出:南太平洋一個小島,觀光事業蓬勃發展,當地青年就業率也很高,但可惜都是旅遊業的服務生,該島並被外界稱之為「侍者之島」,在個人與整體,均皆毫無尊嚴榮譽可言。陳主委並且說:「如果,澎湖籍的張榮發、陳江章等董事長,留在故鄉就業,又哪能有現在這般成就?」這番中央與地方官員的對話,應能對金門有所啟示。因為它似乎已對:是否值得花費龐大預算興建金嶝大橋?設立離島賭場是否對全縣民眾有巨大而長遠的不良效果?以及發展觀光是否真的有助於青年創業就業?都提供了答案。 另外,澎湖觀光發展的過程,可能也會給金門觀光業者作為借鏡。該縣發展初期,觀光客似乎都以「探秘搜奇」心情,前來這久已嚮往的陌生地,包括走遍各風景區的遊覽常客,以及各機關團體,相約以各種名義到澎湖觀光,這種情形與現在的金門情況,極為相似。本來他們在實現了「到此一遊」願望後,即不會做第二次重遊,但當時澎湖觀光資源確實豐富,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例如:既擁有海水、陽光及沙灘等天然風光外;在古蹟方面,尚有台澎最古老的「媽祖宮」(馬公之地名,係由此廟而來)、完整的媽宮城門及部分城牆、用石磨舖成道路的媽宮城舊街,以及西嶼古堡、法將孤拔墓、日軍千人塚、鄭成功駐軍使用的「四眼井」等軍事遺跡。在海產方面,又有龍蝦、旭蟹、海膽等珍貴海味;在特產方面,還有僅在義大利西西里島才能買到的文石,和深海珊瑚加工的手工藝品,仍然吸引著若干老饕或貴族夫人經常造訪。像新聞界所選出的立法委員沈宗琳,就經常於週末、假日偕友專程到澎湖瀏覽古蹟,及嚐食海鮮。再加上各旅行社下鄉拉客組團,入澎旅遊,仍能維持一時蓬勃盛況。當時,澎湖旅外同鄉張榮發、蕭百宗等企業界人士,也曾有意返鄉投資,但最後都未曾實現。其主要原因,都是因為「風」和「水」兩項瓶頸,無法突破。在「風」的問題上,一年七、八個月以上的季風,形成觀光業者的嚴重威脅,員工們無法接受半年工作、半年失業的困擾,業者也無法忍受半年營運、半年支撐的損耗。同時,在「水」的問題上,由於水源嚴重缺乏,早期經常出現,旅社無法供應觀光客足夠用水的窘態,也造成了客源的逐漸減少。接著,海產珍品的海膽,先因耗多產少而絕跡,相繼龍蝦、旭蟹,也越捕越小,嗜食海味者,再也沒有跨海嚐鮮的興趣。就是這些因素,造成澎湖觀光事業的停滯不前。可見,島嶼的天然環境狀況,對於發展觀光事業,並非絕對有利。 另一面鏡子,就是遠在北方,筆者故鄉的廟群島。在戰後,那原有的蓬萊仙島,及世外桃源的神秘面紗,初被掀開時,也曾造成喧騰一時的觀光熱潮,但為時不久,熱潮即告逐漸消退,觀光業者也隨之凋零。金門發展觀光,似應在戰地解除所形成的觀光熱潮,尚未稍減前,即應著手尋找能以永續發展的路子,以免步入澎、廟兩群島的後塵。 回過頭來,再深入觀察金門觀光發展現況,可以發現在歷史遺跡、海鮮品嚐、特產選購等各方面吸引力,都不比澎湖強。但是,在空中交通卻比澎湖班次密集,這樣分明已是潛伏下將會使遊客朝來夕返的危機因子。只是,地方人士還並未領會到,只有留住觀光客過夜,才能使業者受益。反而,大家齊聲要爭取興建聯外大橋,似乎不知大橋建成後,能給島民增加多少方便?相對地,將有多少外方車輛和複雜份子,長驅入島,其所給居民帶來環境的污染與紛擾,自然生態的損害,以及交通安全與良好治安的破壞,會有多大?當然,最嚴重的還是,觀光客不會長時間留島消費,對地方整體來說,實在是利少弊多。何況,爭取留宿觀光客,也希望是要比較高水準的客人,以免像澎湖曾有所謂「雅賊」劫走古典磚瓦及雕刻器物,和大飯店的拖鞋及椅墊,都被順手牽羊拿走的事情出現。因此,選擇金門觀光發展新途徑,旅客的品質和留住的時間長短,亦皆應是主要的考量項目。 關於金門觀光發展,最好的途徑,以筆者粗識淺見,應該是向「軍事觀光區」的方向邁進,比較正確。這個觀光新名詞,是行政院長謝長廷前來金門巡視時,所提出來的。當時,他並沒有說明,指的是縣府舉辦碉堡藝術展的那種做法;還是新任金門防衛司令吳達澎將軍所建議『諾曼地』型的那種想法,也可能他只是用來和「博奕觀光區」,加以區別的一種說法。不過,縣府的做法和吳司令的想法,卻是根本上有所不同。縣府舉辦碉堡藝術展,來吸引觀光客,是把戰地遺跡『商品化』,用與軍事無關宏旨的美化藝術,來予以包裝。就像把一隊身體強壯的常勝英雄,臉上塗抹上各種彩色圖案,身上再穿上奇裝異服,打扮成巴西嘉年華會的舞者一般,完全掩沒他們原來的英雄本色,也喪失了戰地遺跡的軍事歷史價值。再加上碉堡藝術展覽為期只有一季,最長頂多延續兩三季,需要不斷地投入經費及人力,自然是一項重大負擔,而其所招攬來的觀光客,多是普羅大眾,其中份子不齊,容易對環境及設備,造成損壞。因而,實際上它不能稱做為「軍事觀光區」。 真正的「軍事觀光區」,應該是如吳將軍所指的『諾曼地』型那般,它是把戰地遺跡『學術化』,利用其原形原貌,把有關戰史拿來做教材,用來介紹該地戰役,在戰略、戰術上的珍貴啟示,因此它是具有真實的歷史教育價值,可以提供予全球各國軍事將領、軍校師生及軍事學者,前來實地研究之用。如此,則所招徠的觀光客,水準方面較一般大眾,自然是不一樣。而且,所有前來研究與參觀,至少要在金門逗留一星期以上,這也符合,能使觀光業者有所收益的要求。同時,觀光區現場,必須常設有「解說員」,對於輔導青年就業,也有所幫助。在經費上,只需建區之初,一次投資,即可保障長達數十年的使用,而收一勞永逸的效果。 如果,金門決定要設立「軍事觀光區」,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從速推進各項工作如下: 一、區劃「軍事觀光區」設置的區域與範圍,確實維護區內所有的戰地遺跡,如坑道、碉堡、壕溝及觀測站、喊話站等,所有有關作戰的設施,務求保存其完整無缺。 二、應即邀請現尚碩果僅存的,曾經參與防衛金門各戰役的老將領,廣泛提供『八二三炮戰』、『古寧頭大捷』,甚至包括『東山島戰役』,有關作戰實況的資料,並由有軍事常識技術之人員,分別以文字、圖畫、影像、音帶等方式,製成教材備用。 三、選拔及培訓,地方優秀男女青年,為常駐解說員,以軍事專用術語,作專業性的講解。 四、設立管理單位,負責專區的維護,及教育、研究和觀光團體,與個別研究學者的時間調度,以維持良好秩序。 最後,筆者必須畫蛇添足般地,對澎湖各界現在達成共識,努力爭取設立離島賭場的內情真相,稍加一提:該縣所爭取的是「離島賭場」,並非「觀光賭場」,其真正目的,不是在企圖謀求增加觀光業者的收益,而是感於近年來爭取中央補助款過於困難,乃決定利用該縣居民稀少或無人居住的「離島中的離島」,設立賭場,以地方造產方式,來謀求充實地方自治財源。金門既尚缺乏這樣的小離島,並已有酒廠充實地方自治財源,自不宜跟隨著考慮此議。
-
文明文化.溫文溫馨
──為金門建設進言系列之四 久聞金門文化,高於台澎。在我未來金門前,曾有過兩次浮光掠影般的接觸,但印象卻都深刻。 有一次,是我在澎湖工作時,研究該縣歷史,發現第一部澎湖的縣志,竟然是金門人陳舉所編撰。當時我想,澎湖比金門面積大、人口多,無人能自行編著自己的縣志,顯然是在文化程度上,比較金門略遜一籌。 另一次,是我參加澎湖縣柯蔡宗親會,為該縣唯一的進士蔡廷蘭舉行的紀念祭禮,又發現蔡進士原來也是金門人。當時,就有人告訴我,金門曾出過幾十個進士,兩地比較,文化基礎的深淺,就立見高下。 去年秋,筆者初來金門,當我剛下飛機時,由於年邁體弱且不利於行,就曾受到多位機場服務人員,前來爭相扶持,使我頓時感覺到此間的服務熱情,充滿了溫馨,與台灣本島截然不同。再當我第一次前往縣立醫院就醫時,接觸到的該院醫師、護士、志工等人,個個態度親切、熱忱感人,是我在台灣各地醫院很少有過的感覺。特別是,在我離開醫院,由家人攙扶著,準備上車時,意外地竟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自動趕來幫忙照顧,他還直等到我的車子開走後,才自行離去。這種種濃郁的人情味,既使我十分訝異,更使我萬分感動。後來,家人告訴我,他到金湖戶政事務所,辦理戶口遷入時,發現從台北遷出的資料,漏掉一個小小的環節,也是經該所服務人員與遷出地,熱心多番聯繫溝通,才獲得圓滿解決。像這些優良政風與民情,都是地方文化基礎深厚的表徵,也正是金門最足以珍貴的寶藏。這在許多地方人士因為「身在此山中」,以致「未識廬山真面目」的情況下,當然毫無所覺。但在我這個長期服務文化界,並曾策劃推動過文化運動的人,乍來初到,卻有非常敏銳的悸動。 我曾反覆探索:「究竟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好的文化?」所獲得結論,我認為文化是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中間經由知識、經驗、教化所獲得的智慧積累,,並落實於人類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及行為舉止之中,久而蔚成為習慣、風俗及學術。由於,它是智慧的積累,只有經過年代最久、積累智慧最多,並真正能為人們生存及生活提供助益,而長期為大眾予以接受的,才有資格被稱為好的文化。好的文化另一個要素,就是它的內涵,必須包含有關愛、忍讓及和平。不好的文化,是草創的、短期的,它的內涵包含著仇恨、爭奪和拚鬥。當前世界上最好的文化精髓,應該是蘊藏在道、佛、回、耶等宗教的教義,和中國的儒家道統經典裡,其中尤以儒家道統年代最悠久。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歷代傳承,至二千六百多年前,由儒家孔子集各家之大成,作有系統的整理,以『四維』及『八德』為教化精神。經由家庭與社會倫理關係系統,教導人們以誠正修齊的修養方法,來達到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的世界大同理想。受過這種儒家文化薰陶的人,在個人都會表現出溫文有禮的風度;在社會自然會孕育出溫馨祥和的氣氛。金門公務人員所表現出的熱忱服務態度,就是代表著地方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不衰。 這裡的情況,就儒家文化興衰起伏歷程來說,是幸運的,也是足以珍貴的。原因是,儒家文化在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災劫後,幸有漢唐宋明清歷代各君子,予以薪傳,並發揚光大。但自大陸中共推動所謂『文化大革命』,瘋狂地『破四舊』及『批孔揚秦』,並推行簡體字,成為又一次後來居上的空前浩劫。所幸的是,大陸幅員廣大,文革後,留下的倒是『禮失而存諸野』的狀態,現在已漸漸地在復興。本來,先總統蔣公把這個道統,很完整的帶到台灣,他不單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並在其遺囑中,更再把『復興中華文化』列為其四條重要遺言之一,勉勵全國同胞,繼續保留傳統文化,使其發揮定國安邦的效能。可惜的是,後繼者並未重視。最近十年來,不僅不再持續推行傳統文化,倒過來反其道而行,改變推行一種由學術界二三流人物所草創的新文化。這種文化,其內容顯然並不含有從大陸福建閩南,和廣東客家先民們,所帶來的傳統精神,其主要成份,多是來自外國資本主義,及軍國主義的文化糟糠,它教導人們重利輕義,叛逆倫理就是進步,否定過去就是改革。為了爭名奪利,主張「不要讓權利睡著了」;可以不顧真理正義,不管是非對錯;堅持掌握的原則,就是「愛拚才會贏」。因為,其中完全排除尊重倫理與愛,所以推行之後,現在造成:家庭裡,常聞父淫母烝,兄奪弟爭,妻出牆夫偷腥,女人穿著的衣褲越短越少越好、男人吵罵的聲音越大越狠越爽;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上欺下騙;天天搶奪殺掠,處處綁架自盡,全島一片混亂,城鄉民不安居。如今,只剩下隔海的金門,成為文化上的一處淨土,同時,也成為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碩果。 如果,要檢討金門之所以能保持住完整的儒家文化,其主要原因,固然是由於朱熹在此講學,紮下了深厚基礎,並以之創寫出『一榜五進士』、『人丁不過百,京官三十六』,以及『海濱鄒魯』的美譽。而使金門人世代珍視文化教育,對歷史文物的保存,及倫理道德的延續,都收到穩固的成效。其實,它最主要的還是得力於:在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正好兩岸對立,使文物古蹟不致遭到破壞;在台灣積極推行新文化時,又正好是金門實施戰地政務時期,其影響力未能長驅直入。現在兩岸已通,戰地政務解除,本島區文化界人士,所面臨的重要任務,應該是努力保存著列祖列宗所傳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但是,最近報章上刊載:有人主張金門文化應予「定位」。實質上,金門文化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定位為儒家文化。如今,怎麼會有重新定位的問題?因此,筆者建議:今後金門文化建設,仍應就原有基礎,更求發揚光大。其具體推動的方向,有二: 一個方向,似宜就原有已受各方讚許的良好社風基礎上,再加強培養,「無理不強辯,有理不爭執」,「當眾不狂妄自大,對下不盛氣凌人」的謙卑風氣,及「駕車不超速,行路不搶先,排隊不擁擠」的理讓風度,並規劃推行隨時常說「您、請、謝謝、對不起」,「駕駛互致意」,晨起運動相互問好等的禮貌運動,使能向文明社會更邁進一步。特別是在需要對祖父母級老人,呼叫姓名的時候,不可以像父母對兒女般直呼其名,一定要在名字後面加上「先生」或「女士」,以表尊敬長者。 另一個方向,就是應該努力加強品格、風度的宣導及教育,使全島島民不分士農工商學各業都能培養出,不魯莽、不暴躁,「舉止優雅,談吐不俗」,「文質彬彬,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務期有一天無論在火車上,或者在劇場中,不問籍址、不看卡證、只憑氣質和衣著,就可以判斷是個金門人。 假使,將來金門文化建設發展,能夠成為儒家的『梵蒂岡』,還怎愁不會國際揚名,留芳萬世。
-
議定方略須要知本
─為金門建設進言之三 說起『建島方略』的議定,其最最重要的核心點,端在於建設理想『終極標的』的選定。也就是全體島民想把自己居住的島嶼,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這也許就是行政院長謝長廷口中的「定位」,不過,他所指的是,金門觀光發展途徑,是選擇軍事觀光區?還是博奕觀光區?但在議定金門『建島方略』的定位,則是要就『文化立縣』與『觀光立縣』兩大目標作一抉擇。 人們都知道,一個地方的建設發展,和一個家長培育子女一樣。人才的培育,必須先瞭解他的天資和性向,不能看到別人家孩子小提琴拉得好、鋼琴彈得棒,就硬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才藝班去接受填鴨式學習,硬趕鴨子上架。結果必然是,孩子學得很苦,家長財力精力浪費很多,最後仍然毫無所獲。倒不如,聽任性向好動的孩子,自然發展,還可能出現另一個「飛躍的羚羊」,或者在「職棒」、「跆拳道」等國際比賽中封后稱王。地方建設發展則必須要先看,該地區是否擁有充足的資源和具備可能達成的力量,如果,這些基本的條件均呈缺乏,則除非逢到特別的際遇,否則難求有成。 就島嶼建設而言,規畫者必須清楚知道,這個島區擁有多少什麼資源?以及具有多大的發展潛力;更應該認識到「島嶼就是島嶼」,它不是平原或鄉野,也就不會發展成都市或商業重鎮。因為它是孤懸海中,天然環境特殊,島民特性多趨保守,不能與一般陸地同日而語。據筆者多年觀察及體認,大部分偏遠小島,都是有天候不良、地質不佳、資源不豐、交通不便等不利經濟發展的因素存在。因而,青年及壯者難以留住,長住人口難以增加,生產力及消費力難以成長,工商經濟必然難以繁榮。這是許多離島地區,所遭遇大自然環境的侷限,而衍生的惡性循環,非人力所能克服。 只可惜,金門地方許多人士,並未真正認識到海島本身的嚴重天然缺憾,而誤以為只要戰地政務解除,各種建設就能夠蓬勃發展,特別是經濟繁榮方面。於是,有些人大喊著要設立加工區,但別人卻看不出,他要加什麼工?原料從哪裡來?工作人員從哪裡找?做好的成品又怎樣地運出去?工資成本能和大陸比嗎?又有些人大喊著要爭取華僑前來投資,但別人看不出,金門有什麼行業可投資?是開發海洋嗎?還是建工廠?更有些人豪氣干雲地,說是要建設金門成為第二個香港,他可能沒想到,香港或者新加坡,之所以能夠繁榮發展,是各有其歷史背景上的巧遇。其實金門也曾有過這種特殊的際遇,那就是兩岸炮戰,實施戰地政務的期間。如果不是大量駐軍,成立軍事防衛區,並實施戰地政務,則可能不會試種高粱成功,設立了酒廠,充裕地方了財源,及增加就業機會。倘若沒有軍民一體合作,就無法完成綠化、美化環境,及整建道路市容等,獲致民裕民利的傲人成果。 相對地,鄰縣澎湖雖然也劃為防衛區,但未實施戰地政務,儘管也是在軍民合作下,其績效就與金門截然不同。縱然是先總統蔣公親命當時副總統陳誠,會同農業復興委員會主委蔣夢麟博士,率領中美農漁專家沈宗瀚、張寶樹、孫運璿、李國鼎等鑽石般的陣容,親自到澎湖實地規劃「農漁林牧綜合開發專案」,並負責予以指導,更由中央撥發鉅款及美援經費,全力支援。但因該縣一年之中,卻有七、八個月的季風,總落雨量僅有一千公厘上下,加以連年的人口外流,也夾雜著人才的大量外流,留下來的都是老農老漁,所以形成了老人社會。於是生產力嚴重缺乏,因而推行為期長達十年,所試驗的淺海養殖牡蠣、淡水養殖斑節蝦、箱網式養殖及試種的洋香瓜等,均皆成效不佳,勞而無功。連同造林方面,雖然完全仿照金門所實施的,交由軍方負責,並以官兵認養方式,培植維護。在初獲成果時,即因一場「鹹雨」、一夜蟲害,蒼鬱的林木均受嚴重損害,而告功敗垂成。由以上金澎兩地之建設實例對照,可以知道島嶼地區,各有其不可克服之天然困境,既不能與陸地城鄉比擬,即使同是島嶼,也因本體條件,和機會際遇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規劃島嶼建設,應先弄清楚其本體的情況,以免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流入浪費或空耗。也許正因為如此,目前大多數金門島民,希望以發展觀光事業來繁榮地方的想法,若以澎湖縣之觀光建設發展過程來看,在一個水源供應不甚寬裕,及特種娛樂場所極少的離島,其發展前景也不會太樂觀。 因而,若就選定金門『終極標的』而言,已有深厚基礎,及光榮歷史的文化教育建設,似乎比較允當。 綜括『建島方略』的特優點,在於它是掌握全體島民整體的需求,把全島資源及能力,作整體瞭解和整體考量,而議定出長遠性整體建設的發展藍圖。它是竭力避免頭痛談頭,腳痛論腳,用瞎子摸象的方式,去畫一頭象,自顧局部而不顧整體。當然,想要擬議出完善的『建島方略』,並能維繫永為地方鄉親造福,還有賴於地方有識人士一起來,站上高處,眼光放遠,胸襟放寬,放下私心私念,拿出良知良能,竭誠地貢獻智慧,毫無保留地,提供力量,堅強支持。
-
島民公約超級位階
──為金門建設進言系列之二 為使金門父老及地方菁英,對於前文所提的『建島方略』,能有更多瞭解,筆者特別在此再進一步,就它的屬性、內涵與其原則要求,以及它的文類、定位與其發揮功能,作較詳闡述。 在這裡,我首先要說明的,是它的屬性:它不是個別主政者的任期施政政見;也不是局部地區所擬定的短程計畫;它是全體島民所共同議定的長期建設,指導性的總綱領。它的內涵:包含有全民受惠遠程建設的理想『終極標的』;和促成這個『標的』,所不容減損、不容變更的重要建設綱目,因為要能以敏捷且靈活,以因應客觀環境的變化,也預留下彈性空間。所以,『方略』中,只提『終極標的』,而不提階段性目標;只提推動方向,而不提執行方法;只提建設綱目,而不提內容細節。但是,它卻要本著三個基本原則,來擬定:第一個原則:它必須是關於島民整體利益的,而不是部分地區個別行業的局部利益。第二個原則:它必須是需要長期穩定而正常推動的,甚至是跨世代的,而不是階段性、短時間,可以達成的。第三個原則:它必須是可行的,並且已有建設成果及基礎的,而不是從未實施,顯然不會獲致成效的計畫。 有關建設理想『終極標的』之議定,更必須是很明確的、單一的。因而,目前縣政當局所標舉的『文化立縣』、『觀光立縣』雙指標,即有待商榷。例如:『文化立縣』部分:究竟立基於:以倫理道德為本質的傳統民族文化?還是以改革、本土為重心的新興民族文化?在『觀光立縣』部分,究竟是追求像香港般的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都市型觀光繁華地?還是像崇明島那樣家家小橋流水,處處鳥語花香的休閒型渡假區?這兩項立縣的建設目標,究竟能否相輔相成,好上更好?還是彼此相沖相剋,效益互相抵銷?都必須經由公眾廣泛討論,予以明確決定。如果無法兼容並蓄,就必須選定其一。 同樣地,重要建設的選定,也是需要通過廣泛討論,並且經由公聽、公議、公決三個民主程序,才能決定的。至於,這項民主步驟的完成,首先需要由地方行政及民意機關,會同各有關團體、機構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並邀請旅外鄉親中之學者專家來共同參與。第一步:應先就縣級層次舉辦多場聽證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憑以擬定草案,送請縣議會,作初步審議。第二步:則應參考縣級民意代表所提建議,修正出新的草案,分送給各鄉鎮級機關單位,提供普遍討論。第三步:應將鄉鎮級所提的意見納入參考,再修正並予以定稿。最後,將修正之定稿,於各村里公佈,並定期舉行公民投票,爭取通過。唯有經過如此多番民主的程序,獲得通過後,才能說有資格代表全體島民共識,和民意的最大公約數,而成為地方建設的超級公約書。 這樣獲得全體島民公認並支持的公約書,實已取得超級民意的地位,其正當性、莊嚴性及權威性也不應受到質疑和挑戰,它並且已具有抗拒上級交付不利於地方通案的力量和立場,也具有要求地方主政者對『建島方略』的尊重,更可使地方人士,對於當前必須合力共同推動,有益於整體的建設,有很清楚的瞭解,並據以分辨何事有助益,何事有損害,而逕行決定取捨。假使沒有這個公約書的議定,遇到上級交付不適合於地方執行之計畫案件,即使是經全縣公民所選出之負責公職人員,因為缺乏顯明有力的民意決議做後盾,也不敢實話直說,逕行排拒。眼前,就有一個現實的事例,那就是前些日子,行政院聲稱謝長廷院長有意將金門劃為和平區,並特准設立「離島賭場」,以利觀光。有關設立賭場一事,縣長李炷烽雖曾私下表示,恐對地方良好的社風和治安,有所衝擊,但卻要公開表示他是保持中立立場,其最後決定權在於民眾。他也只能在謝院長抵達金門視察時,所提出的十五項請求中央支持的建議案中,唯獨不列入博奕案,以暗示其不表贊同之意。不料結果,竟然引起謝揆誤以為,是李縣長故意阻攔民意的實現,進而影響到原來聲稱,將闢劃金門為和平區一節,也一字不提。如此可證,事先議定有『建島方略』存在的重要性。 不過,『建島方略』雖是經由巨大民主工程,所制定的島民共識公約書,若以不少民主國家元首,往往竟敢對憲法不予尊重來看,難保不會有背景硬、來頭大的地方主政者,也會根本不理不睬它,而置之高閣。因而,實有組織監護機構,代替全體島民來維護它,使它能長遠發揮應有效能之必要。維護的具體做法,可採取由該機構對地方建設單位推行之績效,定期進行評議,並予以公佈之方式為之。至於,為求監護機構之地位崇高,成員之立場能夠超然客觀,即應確實擺脫一般推舉、提名、聘派等,易有人事關係干預之可能,直接規定凡是歷屆擔任地方行政首長、議會議長、中央及省級民意代表,以及退休之中等以上學校校長等,均有資格逕行自然充任。由於他們對於各項建設已有豐富經驗,必然會提高評議結果之正確與公平,而贏得眾所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