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酒局(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第一名)
酒桌的另一端 不過幾公里的距離 在被迫參與的酒席 不喝便是不給面子 酒杯到面前不得不碰杯 強迫每一口高粱入喉 是一九五零年代釀造 嗆辣從舌尖到食道留下 投擲後凹陷的洞口 我差勁的酒量難以負荷 酒氣摻雜煙硝蔓延桌邊 留火攀著酒杯延伸指尖 碰杯的聲音聽起來像砲擊 難以下嚥的每口嗆勁 迎來鮮血綻放的季節 五十八度的濃烈 燒進巷口家門和臥房 烙印在歷史的記憶裡 從此落下了病根 臉色漲紅我沒醉 看得出你的目的 無非是想用酒精佔我為己有 接著抱回家享受戰利品 我將成為你炫耀的資本 成為祖國勝利的象徵 一片狼藉你終於放下酒杯 你是否是自討沒趣 我推開桌上散亂的空瓶 一輩子好不了的胃病 是千瘡百孔強嚥下的鮮血 遺留下散不去的鐵鏽味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高中職新詩組總評人楊佳嫻 對許多作家來說,家鄉是取之不盡的寶藏,不同年紀往回看,總能領悟出不同層次的況味。而青少年成長時期,又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敏感與徬徨的時段,早熟的文學心靈,往往由此發跡。青少年文學獎高中組,正是讓青春敏銳的文學心靈,以各種角度呈顯家鄉人事物景,可以見出記憶之所繫,也可以看出洞察力。家鄉一直是曖昧的存在,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中,它也許是深層的對象,也可能是急欲逃離的枷鎖,而更多是這兩種意義糾纏交織,成為一份難解的心結,有些作家一生都在回應家鄉帶來的難題。 今年度得獎的四篇作品:首獎〈酒局〉以酒局比喻兩岸關係,強迫參加指明了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碰杯聲響如砲擊,也回溯了歷史的魅影,全詩新穎而大膽;二獎〈鱟〉以金門的特殊海洋生物為題,利用四段式結構,靈活呈現鱟的生物習性、生存環境以及文化意涵;三獎〈風〉則以風之流盪細數過金門的風土與歲月,布局穩妥,文字清麗;佳作〈返鄉〉寫海洋阻隔與遊子之詩,結尾尤其成熟有韻味,受評審一致喜愛。 這幾首詩作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主要在於幾點:首先是主題或設想是否別開生面,是否能與其他參賽作品做出區隔;再者,針對所設定的主題,在取譬與文字使用上,能不能達到精準而又同時給人驚喜。最後,也考慮作者是否對於結構、聲音等詩的元素有所自覺。年輕的創作者未必每一項都能達標,但可以從中看出潛力來。
-
鱟(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第二名)
1. 生 睜眼 黑色是生日慶典的主視覺 海浪是祝福的聖歌 待我著上戰袍 突破 我將馳騁天地 遊戲人間 2. 衍 我生於黃奔向藍 執愛人之手暈染於黃藍交界 你的耳語是強勢的水彩筆 攪和了分際 黃藍變成綠 我成了你口中的 尋芳代名詞 3. 存 滄海桑田 泥淖吞食帶刺的鋼盔 逃 只求再見一回風平浪靜 還有 與你廝守的數十億個艷陽天 4. 亡 身披翡綠鎧甲 從億萬年前而來 逃過祂 卻逃不過你肆無忌憚的 食慾 我是備受景仰的活化石 抑是你盤中剔剩的屍骨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高中職新詩組總評人楊佳嫻 對許多作家來說,家鄉是取之不盡的寶藏,不同年紀往回看,總能領悟出不同層次的況味。而青少年成長時期,又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敏感與徬徨的時段,早熟的文學心靈,往往由此發跡。青少年文學獎高中組,正是讓青春敏銳的文學心靈,以各種角度呈顯家鄉人事物景,可以見出記憶之所繫,也可以看出洞察力。家鄉一直是曖昧的存在,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中,它也許是深層的對象,也可能是急欲逃離的枷鎖,而更多是這兩種意義糾纏交織,成為一份難解的心結,有些作家一生都在回應家鄉帶來的難題。 今年度得獎的四篇作品:首獎〈酒局〉以酒局比喻兩岸關係,強迫參加指明了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碰杯聲響如砲擊,也回溯了歷史的魅影,全詩新穎而大膽;二獎〈鱟〉以金門的特殊海洋生物為題,利用四段式結構,靈活呈現鱟的生物習性、生存環境以及文化意涵;三獎〈風〉則以風之流盪細數過金門的風土與歲月,布局穩妥,文字清麗;佳作〈返鄉〉寫海洋阻隔與遊子之詩,結尾尤其成熟有韻味,受評審一致喜愛。 這幾首詩作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主要在於幾點:首先是主題或設想是否別開生面,是否能與其他參賽作品做出區隔;再者,針對所設定的主題,在取譬與文字使用上,能不能達到精準而又同時給人驚喜。最後,也考慮作者是否對於結構、聲音等詩的元素有所自覺。年輕的創作者未必每一項都能達標,但可以從中看出潛力來。
-
風(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第三名)
高粱田裡 你豎起張揚的眉目 帶著繾綣 帶著溫和 帶著滿山遍野的金黃 帶著青春年少的輕狂 釀成一罈五十八度的醇香 料羅灣邊 你輕舞翩躚的身姿 劃過鹹澀 捲起憂愁 細撫流金歲月的湛藍 諦聽濁浪靜謐的喧囂 編成一縷明末徘徊的硝煙 聚落入口 你歌頌古老的童謠 追趕稚嫩 揮灑繽紛 尋覓未染纖塵的澄澈 擲拾昔年往事的斑駁 砌成一段叱吒風雲的傳奇 經過春和景明 越過鳥語蟬鳴 轉瞬 你沒了蹤影 穿過五穀豐登 掠過朔風凜然 依然 你意氣風發 我在島上和你走過 年少的紛繁 雲鬢的蒼白 年年復復 是見證也是參與 你永遠都是 一陣捉摸不定 自由的 風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高中職新詩組總評人楊佳嫻 對許多作家來說,家鄉是取之不盡的寶藏,不同年紀往回看,總能領悟出不同層次的況味。而青少年成長時期,又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敏感與徬徨的時段,早熟的文學心靈,往往由此發跡。青少年文學獎高中組,正是讓青春敏銳的文學心靈,以各種角度呈顯家鄉人事物景,可以見出記憶之所繫,也可以看出洞察力。家鄉一直是曖昧的存在,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中,它也許是深層的對象,也可能是急欲逃離的枷鎖,而更多是這兩種意義糾纏交織,成為一份難解的心結,有些作家一生都在回應家鄉帶來的難題。 今年度得獎的四篇作品:首獎〈酒局〉以酒局比喻兩岸關係,強迫參加指明了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碰杯聲響如砲擊,也回溯了歷史的魅影,全詩新穎而大膽;二獎〈鱟〉以金門的特殊海洋生物為題,利用四段式結構,靈活呈現鱟的生物習性、生存環境以及文化意涵;三獎〈風〉則以風之流盪細數過金門的風土與歲月,布局穩妥,文字清麗;佳作〈返鄉〉寫海洋阻隔與遊子之詩,結尾尤其成熟有韻味,受評審一致喜愛。 這幾首詩作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主要在於幾點:首先是主題或設想是否別開生面,是否能與其他參賽作品做出區隔;再者,針對所設定的主題,在取譬與文字使用上,能不能達到精準而又同時給人驚喜。最後,也考慮作者是否對於結構、聲音等詩的元素有所自覺。年輕的創作者未必每一項都能達標,但可以從中看出潛力來。
-
返鄉(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佳作)
返鄉的路很蜿蜒 當嶄新的柏油鋪在眼前 返家的路很蜿蜒 當粼粼的海波阻在腳邊 一隻隻母雞向東飛 一顆顆蛋落在島北 不論是摔碎 又或是幻滅 皆頭也不回 在沙岸上期盼 在碼頭上等待 龐大的鐵漢扯開笑顏 吐出羔羊幾枚 見不到遊子的焦慮 伴柴油瀰漫在海畔 那島被迷霧遮住 幼鳥看不見回頭路 靠隻字片語輪轉的落日 磨碎 固若金湯的花崗岩 人啊 等風吹那霧散 候那伊人回岸 皺紋中無盡的悲嘆 晚霞中燃盡的斑斕 誰能穩住那顆漫顫的心 點明那遠端的淚?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高中職新詩組總評人楊佳嫻 對許多作家來說,家鄉是取之不盡的寶藏,不同年紀往回看,總能領悟出不同層次的況味。而青少年成長時期,又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敏感與徬徨的時段,早熟的文學心靈,往往由此發跡。青少年文學獎高中組,正是讓青春敏銳的文學心靈,以各種角度呈顯家鄉人事物景,可以見出記憶之所繫,也可以看出洞察力。家鄉一直是曖昧的存在,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中,它也許是深層的對象,也可能是急欲逃離的枷鎖,而更多是這兩種意義糾纏交織,成為一份難解的心結,有些作家一生都在回應家鄉帶來的難題。 今年度得獎的四篇作品:首獎〈酒局〉以酒局比喻兩岸關係,強迫參加指明了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碰杯聲響如砲擊,也回溯了歷史的魅影,全詩新穎而大膽;二獎〈鱟〉以金門的特殊海洋生物為題,利用四段式結構,靈活呈現鱟的生物習性、生存環境以及文化意涵;三獎〈風〉則以風之流盪細數過金門的風土與歲月,布局穩妥,文字清麗;佳作〈返鄉〉寫海洋阻隔與遊子之詩,結尾尤其成熟有韻味,受評審一致喜愛。 這幾首詩作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主要在於幾點:首先是主題或設想是否別開生面,是否能與其他參賽作品做出區隔;再者,針對所設定的主題,在取譬與文字使用上,能不能達到精準而又同時給人驚喜。最後,也考慮作者是否對於結構、聲音等詩的元素有所自覺。年輕的創作者未必每一項都能達標,但可以從中看出潛力來。
-
窗外的白頭翁(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
有一天,我在吃早餐,爸爸來到窗邊,他看著窗外花圃,沒多久,他似乎看到了什麼,他叫我,我向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我看到了一個鳥巢,就在窗外花圃的小樹上。 有鳥在我們的樹上築巢! 我們不知道牠是哪種鳥,我們在窗邊等著。我想牠可能會在那裡產卵。 終於,我看到了那隻鳥,那是一隻美麗的鳥,我仔細觀察牠。現在我知道牠是一隻白頭翁,而且是一隻很漂亮的白頭翁。牠的嘴非常尖,一身棕灰色的羽毛,摻著一些蓬鬆的黃色羽毛,牠的頭頂是白色的。 媽媽起床後,我告訴她關於鳥巢和鳥的事情,媽媽就坐在她每天吃早餐的位子喝著咖啡,欣賞著窗外的白頭翁築巢。 之後,我經常看到牠。早上起床的時候,我就會立刻打開窗簾,看看鳥巢應該在的地方,有時候不到幾分鐘,我就會看到一次那隻白頭翁,牠叼來雜草樹枝,鑽進樹中。鳥巢越來越密,形狀也越來越漂亮,它像一個切開的半球,藏在小樹最隱密的枝椏中。 白頭翁很警覺,每當我太靠近的時候,牠就不敢回巢,在四周飛來飛去。 我每天都看到這隻白頭翁。但是,有一天,牠久久都沒出現,不知道是外出沒回來,或是一直待在巢穴裡。過了幾天,牠又出現了,而且似乎很忙碌的樣子,爸爸說牠可能生蛋了。於是我們趁白頭翁離巢的時候,悄悄來到花圃。爸爸把我舉高,我往鳥巢裡看,裡面有三個漂亮的彩色鳥蛋! 從這天開始,那隻白頭翁又待在鳥巢裡不出來了。我猜牠可能在孵蛋。可是,牠會不會肚子餓?牠要怎麼覓食呢?我正擔心的時候,出現了另一隻白頭翁,牠正叼著一條毛蟲。鑽進枝枒,站在鳥巢邊,把蟲餵給孵蛋的母鳥。 過了幾天,我看到母鳥飛出來了,兩隻白頭翁不停的到處找食物,再飛回巢裡。我知道小鳥孵出來了,兩隻白頭翁正輪流餵食小鳥。 每天看著白頭翁一家生活的美好事物並沒有持續多久。一天早上,天氣預報說有颱風即將到來,而且會伴隨暴雨。兩隻白頭翁在窗外飛來飛去,一下子站在枝頭上,一下子又飛回鳥巢,牠們似乎顯得有些著急。 到了下午,風慢慢變強,雨也漸漸變大。我也著急了。我問爸爸可不可以把鳥巢拿進家裡,這樣三隻小白頭翁就不怕風雨來襲。可是我又想到,如果把鳥巢拿進家裡,白頭翁就看不到牠的小孩,一定會很難過。 天黑了,媽媽拉上窗簾,我聽著窗外的風雨聲,希望白頭翁一家能安然度過這個颱風夜晚。 隔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跑去拉開窗簾。窗外特別平靜,沒有風,沒有雨,也沒有鳥叫聲。我們來到花圃,看到鳥巢裡既沒有鳥蛋也沒有小鳥。 那些白頭翁呢?我問爸爸。爸爸說,颱風和白頭翁都離開了。昨天晚上,在風雨變得更大之前,白頭翁爸爸和媽媽可能把三隻小鳥叼走了。 他們去了哪裡?我問。去一個更安全的地方,爸爸說。 我們就讓鳥巢留在那裡,這樣我每天都還能看到它。我對鳥兒的離開感到有點難過,但我知道牠們已經避開了危險,而且牠們會過得更好。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評語 關於散文寫作,綜合來說有幾個面向可以在乎,比方我們可以看這篇散文作品的「字詞的掌握度」、「篇幅與結構的掌控能力」、「敘事引導的技術」等等的眾多考量。正因為是孩子們,我還有一個想法是,多鼓勵孩子們書寫「多年後回頭看仍有價值的紀錄」,就像看一個記錄片一樣,記錄自己這年紀的見聞與想法,散文也能是「文字記錄片」,未來長大回頭看,這會是無比寶貴的回憶。 評審過程中,我也從每個老師的意見回饋中,獲得許多想法,而調整最初預設的名次,也從作品中認識了很多我原本不熟悉的地方文化,是一次很美好的閱讀經驗。 本次的國小組作品,可以看出國小低年級組的真誠,與國小中高年級組的孩子們,有著即將步入青春期時的各種煩惱。評審老師們在近百件作品中挑選,其實選出的作品很集中,而且分數落差很小,除了前三名之外,決議多給予佳作獎,鼓勵孩子們繼續創作。 作品之中,不管是〈六公全〉、〈在水一方的思念〉、〈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的家鄉金門〉、〈金門話真趣味〉、〈祖孫蚵情〉、〈傳承與凝聚〉、〈這些日子我吃的午餐〉等等,都呈現了孩子在金門的見聞。〈窗外的白頭翁〉則是一篇特別的生態觀察散文。 這些作品都有可取的優點,當然也有些小小缺點。比如,孩子的散文常常會有許多「感慨」,比如「感慨環境改變,所以我要如何如何……」,但在敘事技術上,可以略將「感慨」的部份縮減,如此建議是因為篇幅有限,所以要把自己眼睛看見的那些景色,或內在心情做更深的紀錄和描寫,會是更佳的篇幅結構方法喔。 孩子們一定要多寫多記錄,全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憶。張英珉
-
我的家鄉─金門(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
門外燕子的呢喃,開啟了金門春天的序幕,我看著燕子媽媽辛勤來回叼著食物,為的就是要餵飽巢中嗷嗷待哺的幼鳥,等待幼鳥離巢自力更生,鳥媽媽才能放心啊,媽媽對我說等我長大也必需離開家裡到台灣本島求學,離鄉背井打拚的金門人,有著不輕易被擊倒的韌性;今天早晨我看到窗外一片雪白,果然霧季來臨了,宏偉的太武山也蒙上了一層白紗,山底下搖曳生姿的金黃色小麥田,和矗立在田中的反空降堡,相互輝映,形成一幅絕美的畫作。 吹著東南季風的夏天,空氣中濕濕黏黏的,頭頂艷陽高照,也正適合到海邊戲水踏浪,此時也是盛產花蛤的季節,海岸上的人們個個低頭專注的挖掘花蛤,肥美鮮甜的花蛤料理更令人垂涎三尺;此時特有的金門夏候鳥--栗喉蜂虎,也已經建立好牠們的家,並準備繁殖下一代,因為牠門美麗的身影,更取名為「夏日精靈」;我很喜歡到阿祖家作客,那裡是一個美麗的聚落-水頭,聚落內矮矮的房子屋頂很特別,有尖尖的燕尾形狀,也有圓弧形的馬背形狀,阿祖家有個天井,吹著徐徐微風很舒服,天井的天空不時有鳥兒飛過,很是愜意。 金門的秋天是適合旅人來旅遊的季節,金門曾經歷多場戰爭的洗禮,造就了鬼斧神工的戰地遺跡,翟山坑道是座最美最壯觀的水上戰備坑道,我看著厚厚的岩壁,心想開鑿坑道一定是很浩大的工程,心裡不禁佩服先人的智慧,古寧頭戰史館、八二三戰史館都是為了紀念保家衛國犧牲的勇士們,現在的我們擁有和平的生活更應該要珍惜。 東北季風強勁呼呼的吹著,聚落外矗立的風獅爺是居民的守護神,每尊風獅爺的造型都不盡相同,都有著獨特的意義,但唯一不變的是居民對它們的景仰;冬天的金門有一群黑色大軍入侵,那便是冬候鳥--鸕鶿,牠們是來躲避北方的寒冬,主要的棲息地分布在慈湖及太湖等,白天會到海面上捕魚,傍晚回到棲息地,由於數量龐大,鸕鶿的白色糞便會把大樹變成白色,讓人誤以為是雪景呢。 金門,雖然只是一座小島,但對於生長在金門的我來說,卻意義重大,因為這座孕育我的小島,它不僅僅是我的家鄉,也蘊藏許多迷人的風景,神秘特有的戰地風采、歷史悠久的閩南文化、豐富獨特的生態環境,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創造了金門的美。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評語 關於散文寫作,綜合來說有幾個面向可以在乎,比方我們可以看這篇散文作品的「字詞的掌握度」、「篇幅與結構的掌控能力」、「敘事引導的技術」等等的眾多考量。正因為是孩子們,我還有一個想法是,多鼓勵孩子們書寫「多年後回頭看仍有價值的紀錄」,就像看一個記錄片一樣,記錄自己這年紀的見聞與想法,散文也能是「文字記錄片」,未來長大回頭看,這會是無比寶貴的回憶。 評審過程中,我也從每個老師的意見回饋中,獲得許多想法,而調整最初預設的名次,也從作品中認識了很多我原本不熟悉的地方文化,是一次很美好的閱讀經驗。 本次的國小組作品,可以看出國小低年級組的真誠,與國小中高年級組的孩子們,有著即將步入青春期時的各種煩惱。評審老師們在近百件作品中挑選,其實選出的作品很集中,而且分數落差很小,除了前三名之外,決議多給予佳作獎,鼓勵孩子們繼續創作。 作品之中,不管是〈六公全〉、〈在水一方的思念〉、〈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的家鄉金門〉、〈金門話真趣味〉、〈祖孫蚵情〉、〈傳承與凝聚〉、〈這些日子我吃的午餐〉等等,都呈現了孩子在金門的見聞。〈窗外的白頭翁〉則是一篇特別的生態觀察散文。 這些作品都有可取的優點,當然也有些小小缺點。比如,孩子的散文常常會有許多「感慨」,比如「感慨環境改變,所以我要如何如何……」,但在敘事技術上,可以略將「感慨」的部份縮減,如此建議是因為篇幅有限,所以要把自己眼睛看見的那些景色,或內在心情做更深的紀錄和描寫,會是更佳的篇幅結構方法喔。 孩子們一定要多寫多記錄,全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憶。張英珉
-
這些日子,我吃的午餐(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
本來台灣都把新冠肺炎守得很好,但今年五月以後,新冠肺炎成功突襲台灣,迫使大家幾乎只能待在家裡,因為若要出去,就要戴口罩,可是在戶外,又怕悶熱不舒服;在室內,又怕人太多,病毒就找上門了! 以前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午餐都在學校享用,現在每天中午,俺嬤總是煮地瓜稀飯配水煮蛋,剛開始還可以忍受,但時間一長,我和弟弟一看到這種午餐組合就會立刻抱怨,希望俺嬤能聽到,開始改變菜色。 媽媽先跳出來說:「因為只要準備好米,放進電鍋裡按一下就好了,不需要一直站到腳痠。」 聽完這番話後,我是真心希望俺嬤年紀大了,不要為了煮豐盛的中餐給我們一家七口吃而一直站,搞壞了身體,雖然我不想一直吃地瓜稀飯。 正當我默默吃的時候,沒想到俺嬤開始分享:「以前我在防空洞裡,能吃的就只有稀飯配地瓜了!這已經算不錯了!有時還要挨餓呢!」又補上一句:「那時候的蛋,要用線平分,平均一個人可以吃到五分之一顆就很多了!更何況你們是完整的一顆蛋!而且水煮蛋很有營養!」我聽得目瞪口呆,問:「俺嬤,妳只吃稀飯都吃不膩喔?」 俺嬤不疾不徐的回答:「怎麼還敢嫌吃膩了,這可是曾祖父、曾祖母冒著生命危險才有得吃!你知道嗎?稀飯再不吃,就得吃土配雜草,有時,曾祖母辛辛苦苦拿著饅頭,就算是加菜了!就好像你們可以選MOD的電影,算是很好的福利!」 「哇!」我們驚呼連連,一副不可思議狀! 「那饅頭是俺嬤的媽媽手腳敏捷,快速從餿水中撈出來,迅速的把沾到餿水的部分剝掉,我們都還吃的津津有味呢!」俺嬤補充說明。 這樣聽起來好噁心,但對比現在的我們,我們真得不能再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抱怨的次數有減少,因為有下午茶可以期待,這就不是俺嬤躲防空洞那個年代可以想像的! 因為俺嬤以前躲防空洞的年代,談論的話題就是「什麼時候會有砲彈?」我想如果每天都討論這麼嚴肅的議題,想放鬆也不容易呀!對比我現在和弟弟討論要看什麼節目,這真是天壤之別! 這些日子,雖然吃簡單的地瓜稀飯配水煮蛋,但也咀嚼出俺嬤躲防空洞年代的點點滴滴。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評語 關於散文寫作,綜合來說有幾個面向可以在乎,比方我們可以看這篇散文作品的「字詞的掌握度」、「篇幅與結構的掌控能力」、「敘事引導的技術」等等的眾多考量。正因為是孩子們,我還有一個想法是,多鼓勵孩子們書寫「多年後回頭看仍有價值的紀錄」,就像看一個記錄片一樣,記錄自己這年紀的見聞與想法,散文也能是「文字記錄片」,未來長大回頭看,這會是無比寶貴的回憶。 評審過程中,我也從每個老師的意見回饋中,獲得許多想法,而調整最初預設的名次,也從作品中認識了很多我原本不熟悉的地方文化,是一次很美好的閱讀經驗。 本次的國小組作品,可以看出國小低年級組的真誠,與國小中高年級組的孩子們,有著即將步入青春期時的各種煩惱。評審老師們在近百件作品中挑選,其實選出的作品很集中,而且分數落差很小,除了前三名之外,決議多給予佳作獎,鼓勵孩子們繼續創作。 作品之中,不管是〈六公全〉、〈在水一方的思念〉、〈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的家鄉金門〉、〈金門話真趣味〉、〈祖孫蚵情〉、〈傳承與凝聚〉、〈這些日子我吃的午餐〉等等,都呈現了孩子在金門的見聞。〈窗外的白頭翁〉則是一篇特別的生態觀察散文。 這些作品都有可取的優點,當然也有些小小缺點。比如,孩子的散文常常會有許多「感慨」,比如「感慨環境改變,所以我要如何如何……」,但在敘事技術上,可以略將「感慨」的部份縮減,如此建議是因為篇幅有限,所以要把自己眼睛看見的那些景色,或內在心情做更深的紀錄和描寫,會是更佳的篇幅結構方法喔。 孩子們一定要多寫多記錄,全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憶。張英珉
-
傳承與凝聚(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
在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節奏裡,我看見大家團結一致,努力向前划的整齊劃一,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斷增加;在元宵節暖呼呼的湯圓季裡,看見小朋友津津有味的一口接一口,吃著湯圓祈求全家團圓;在中秋節月圓人團圓賞月的氛圍裡,抬頭欣賞那一輪明亮的月亮高掛天際,顯得寧靜而幸福。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傳統節慶中,莫過於金門的宗教傳統嘉年華會-四月十二迎城隍。 「ㄎㄨㄤ!ㄎㄨㄤ!ㄎㄨㄤ!」在熱鬧喧囂的鑼鼓聲中,迎城隍熱鬧登場了。我急急忙忙拉著爸爸媽媽一同前往觀賞這一年一度的迎城隍踩街活動,擠得水洩不通的觀賞隊伍中,我只好拉長脖子,使盡全身力量踮著腳尖,吃力的遙望著遠方七爺、八爺左搖右擺的帥氣英勢。看著他們一步一步的慢慢向前進,我的心臟也撲通撲通的一點一點加快,七爺細細長長的鮮紅色舌頭真是顯眼無比。我吃力地鑽進人群中,像極了爭取偶像搖滾區一樣,渴望再靠近一點,近距離看八爺矮矮胖胖的身軀,嚴肅神威中更顯得幾分可愛,直到身影漸行漸遠,我才捨得放開視線。 突然一陣震耳欲聾的聲音從我背後傳來,原來是電音三太子,以一種快速且節奏獨特的特殊步伐移動著,大大的眼睛加上紅通通的臉蛋和上揚的嘴角,也深深的吸引我的目光。說時遲那時快,一窩蜂的小朋友突然一擁而上,原來是三太子的陣頭裡像「天女散花」一般撒出一把又一把令小孩們為之瘋狂的糖果。看著大朋友、小朋友搶成一團的景象,為整個踩街的陣頭增加了另類的歡樂氣氛和樂趣。 迎城隍陣頭中最吸睛的莫過於蜈蚣座,也是整個長長踩街隊伍中最具特色的亮點之一了!蜈蚣座上的每個小朋友彷彿縮小版穿越時空的古人一般,穿著五顏六色彩衣,掛著燦爛陽光的笑容,倚靠著一把把古色古香的遮陽傘下;傘下則是頸部掛著毛巾揮汗如雨扛著蜈蚣座的爸爸媽媽和長輩,勾勒出一幅穿越橫亙古今長長蜈蚣座的有趣畫面。蜈蚣座上的小朋友裝扮加上一抹天真稚嫩的童顏,逗趣可愛;蜈蚣座下的大人汗如雨下卻不顯疲憊,始終掛著甘之如飴的笑容。雖然每年都來朝聖這一幕幕精采有趣的陣頭畫面,卻仍一次次被這一代代人傳承的精神感動。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你可別小看這蜈蚣陣,它可是有著驅邪除魔的神奇法力,又稱「百足真人陣」,蜈蚣座一節一節的每年都會在金城鎮公所前面的圓環盤繞,這象徵了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涵義! 經過爸爸一番解說,我對於這些金門傳統陣頭表演中所展現的金門傳統宗教的力與美,有著更近一層的認識和體現。從古至今,有著許許多多的傳統習俗被我們流傳下來,當然也有些習俗因時制宜被調整或慢慢地隨著時間消逝了。在四月十二迎城隍的活動裡,我看見整個金門地區的民眾團結一致展現的強大力量,藉由每一個人凝聚的強大力量完成一次次完美的遶境巡禮;四月十二迎城隍中,我看見人們誠心祈求老天爺賜予全家平安,保佑人們幸福喜樂每一天;四月十二迎城隍裡,我看見百年民俗信仰與宗教文化在傳承與凝聚中被一代代的傳承下來。每一個宗教文化都有被保留的價值;每一個陣頭都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每一個踩街活動都有人們用汗水凝聚地方文化、傳承代代精神的意義。我愛我的家鄉-金門,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作客,來看看熱鬧的迎城隍遶境,來參與這精采的宗教活動,來體驗美麗的金門風情。(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評語 關於散文寫作,綜合來說有幾個面向可以在乎,比方我們可以看這篇散文作品的「字詞的掌握度」、「篇幅與結構的掌控能力」、「敘事引導的技術」等等的眾多考量。正因為是孩子們,我還有一個想法是,多鼓勵孩子們書寫「多年後回頭看仍有價值的紀錄」,就像看一個記錄片一樣,記錄自己這年紀的見聞與想法,散文也能是「文字記錄片」,未來長大回頭看,這會是無比寶貴的回憶。 評審過程中,我也從每個老師的意見回饋中,獲得許多想法,而調整最初預設的名次,也從作品中認識了很多我原本不熟悉的地方文化,是一次很美好的閱讀經驗。 本次的國小組作品,可以看出國小低年級組的真誠,與國小中高年級組的孩子們,有著即將步入青春期時的各種煩惱。評審老師們在近百件作品中挑選,其實選出的作品很集中,而且分數落差很小,除了前三名之外,決議多給予佳作獎,鼓勵孩子們繼續創作。 作品之中,不管是〈六公全〉、〈在水一方的思念〉、〈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的家鄉金門〉、〈金門話真趣味〉、〈祖孫蚵情〉、〈傳承與凝聚〉、〈這些日子我吃的午餐〉等等,都呈現了孩子在金門的見聞。〈窗外的白頭翁〉則是一篇特別的生態觀察散文。 這些作品都有可取的優點,當然也有些小小缺點。比如,孩子的散文常常會有許多「感慨」,比如「感慨環境改變,所以我要如何如何……」,但在敘事技術上,可以略將「感慨」的部份縮減,如此建議是因為篇幅有限,所以要把自己眼睛看見的那些景色,或內在心情做更深的紀錄和描寫,會是更佳的篇幅結構方法喔。 孩子們一定要多寫多記錄,全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憶。張英珉
-
六公全 (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第一名)
有著一臉微笑、和藹可親的面孔;有著如巧匠魯班心精手巧的雙手;和像搞笑藝人般幽默風趣的個性,那不是別人,他就是我們家的大福星-阿公。 一天,我們全家圍坐在餐桌旁,大家和樂融融的談天說地,阿公不經意的提到了「六公」,一問之下,才曉得當六公還真是不容易啊!阿公說:「同時擁有內公、外公、伯公、叔公、舅公和丈公身分的人才算是六公,而因為你的誕生,讓我成了名副其實的六公全。」我俏皮的和阿公說:「您這六公全的身分實在得來不易,真是個大福星。」阿公笑容可掬的對著我說:「你才是我的大福星!」 與阿公的對話讓我感到十分新奇,於是我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才發現要具備六公這個身分可真不簡單,幾乎都要有兄弟姊妹才有機會成為六公,六公是人倫的最高境界,更是許多人嚮往的地位,從前的人家生的小孩多,而現代人因為越生越少,導致六公也越變越少,看了一下族譜,我發現到我這一代最多只能當四公,不知道以後的小孩會不會連一公都當不成,想到這裡、看著阿公,我覺得他真是一個「神奇寶貝」。 我好奇的問阿公,當了六公可以做什麼?阿公回答:「只有六公才可以開宗祠的門,宗祠奠安就需要六公。」這時,阿公牽起我的小手,神秘兮兮的帶我到樓上看他的寶貝-長袍和馬褂,這是之前阿公以六公身分宗祠啟扉時所穿的服裝,長袍是一件咖啡色的連身衣,摸起來是緞面滑滑的材質,上面有著用棕色棉線縫製的圓形圖章,看起來的確有一種復古的味道,聽阿公說古代的高官都會穿長袍,我看著看著,長袍上的圖章好像變成了一隻隻滑溜溜的神龜,述說著悠久的故事,馬褂則為一件亮黑色的外套,長袍加上馬褂,再搭配上阿公六公全的身分,莊重的氣勢一覽無遺。 阿公還說:「穿上六公的長袍馬褂,夏天熱得半死,秋天滿頭大汗,冬天則冷得要加衣服。」我心裡很納悶,既然那麼不舒服,那為什麼還要參加鄉里的宗祠活動呢?阿公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說:「雖然很不舒適,但穿起來讓我感到很驕傲。」阿公同時也是鄉里的長老,據說兒子結婚後就是鄉里的長老,阿公常在宗廟慶典時參加拜拜,祭拜程序繁雜,跪拜往往需要一小時以上,非常辛苦,而阿公卻樂在其中,這是因為以前參加祭典的長老通常年紀都比較大,直到現在那些長者老了、跪拜困難,才輪得到他,阿公覺得很榮譽,而身為他孫子的我聽了,也與有榮焉。 有句話說:「對人來說,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阿公是村裡的六公,長期在鄉里默默服務的背影,讓我看到了他熱血的精神、任勞任怨的無私付出、以及非常重視金門傳統文化,他是我的大福星,更是我心目中的榜樣,希望我以後能學習他努力不懈的精神,為家鄉、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
在水一方的思念 (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第二名)
小時候的我們,懵懵懂懂探索著世界上的新奇,許多的情緒對我們來說都還很陌生,唯有快樂一直徘徊在腦中,長大以後,開始能夠感受生活中瑣碎的細節,開始對生命中的一切都有所感知。偶爾,我會羨慕同學放學後都有著回家的渴望;偶爾,我會傷感與他人關係的誤解;偶爾,我會迷茫在每一段人際關係與選擇中。其中最深刻的牽絆,莫過於對一個人最深切的思念,如同過往離人的思鄉之愁,現在的人們同樣也飽受著思念所苦,一直都想念著生命中的那個他或她。 小小的我,爸爸便為了支撐起這個家,獨自到台灣工作打拚,為的就是要能夠給我們母女三人一個足以溫飽的家庭,也因此每當老師問起爸爸的時候,我總會堅強地回答他在台灣,但是心裡卻在這個時候不斷感受到那股情緒,那股被自己刻意忽略的哀愁,這離別相思之苦真的讓我的童年都抹上了一層灰,我總是在等待著,等待著爸爸回家。 週日的午後,趁著媽媽忙碌的空檔,隨意找了一台公車,想要找到一處海邊,想要看著海,試著消解一些離愁。看到了遠方的蔚藍,便按了下車鈴,走向這片海│慈湖。 午後的陽光總是炎熱,找到海堤的一處樹蔭坐下,看著一望無際的海洋,聽著拍在石頭上的海浪,感受陣陣濕黏的海風,偶爾還能在嘴裡嚐到一點點鹹澀,眼前這幅壯闊的自然美景,讓我一時之間沉醉於此。突然之間,一旁傳來了對話的聲音,打破了此時此刻的安寧。 不遠處,站著一位男士和一位小男孩,而我就坐在一旁。聽著小男孩在電話的這頭不斷地叫喊著:「媽媽!」原來男孩和爸爸住在大金門,媽媽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常常住在烈嶼島上,少了媽媽的陪伴,男孩在媽媽搭上船後,小男孩常常又哭又鬧,爸爸拗不過小男孩的哭鬧,總會帶著他來到離烈嶼最接近的這裡,男孩隔著這片汪洋大海,用力地看著,似乎只要再用力一點就能看見遠處的媽媽。聽著電話裡的撒嬌持續了一段時間後,還是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小男孩的聲音漸漸沙啞,眼淚差一點不受控制落下,一旁的爸爸不斷安撫,才在依依不捨中,緩緩地說了聲再見,結束了這一次的通話。 而這一聲「再見」,也觸動了我最深刻的回憶,讓我想起藏在心底的思念,因為爸爸工作繁忙沒辦法時常回來看我們,偶爾回來的片刻,我都會興奮的撲上去黏著爸爸,想要把這段時間缺少的擁抱,一次補齊。而這樣的情緒也一直持續了七、八年,思念已經慢慢成為了我日常的習慣。 回想起每次爸爸打來的時候,只要一聽到來電鈴聲,我就會興奮地跑向手機,想要第一時間接起電話。有時候還會故意調皮一下,接起電話後故意躲起來,讓爸爸看不到我,看著爸爸假裝困惑的表情,我還是能夠玩得自得其樂。現在想起來,真的覺得小時候好幼稚喔! 還記得有一次,爸爸才剛離開家門準備飛去台灣,只是因為心中真的太過不捨了,不由自主的崩潰大哭,無法躲藏的掛念渲染著家裡的大家。媽媽不忍的打了電話給爸爸,電話才剛接通,我便大聲哭嚎著我想爸爸,看著爸爸也忍著激動的情緒安慰我:「下次很快就能再見面了,不要哭!」在爸爸的安慰下,我心情也漸漸穩定了下來,因為我知道,爸爸他現在正在為我們努力,努力讓我們能夠一直生活在一起。 看著眼前的這座橋,距離接合已經剩下一小段空隙,而這一段更是讓人們的思念不斷延伸,這座還未完成的橋,阻隔著小男孩與母親的思念,等到建好的那一天,就會讓這份情緒得以重逢。但我和爸爸的思念,卻仍然只能一直存放在心裡。 我走在沙灘上,撫摸冰涼的海水,一股波浪捲來,將我從思念拉回這片海岸,再過不久,腳邊的軌條砦就要被淹沒了。我再次坐在海堤上,靜靜的看著眼前的夕陽,想著遠方的橋樑連結著多少人的牽掛,而我的牽掛,只好寄放在這一抹斜陽中。 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在我跟爸爸之間,也能夠有這麼一座橋,讓我能癒合這一顆被思念所折磨的心呢?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
我心目中的英雄(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第三名 )
「我是金門人,我來自台灣」。今年夏天,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東京奧運,而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上,最令人關注的比賽莫過於羽球男子雙打決賽,李洋和王齊麟的黃金組合擊敗了中國組合,拿下金牌,當國旗歌聲響起,台灣大會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感動了無數人,而李洋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猶記得與李洋第一次邂逅是在一個平凡無奇的午後,我一如往常的到球場練羽球,走到樓梯口時,感覺二樓異常熱鬧,我飛奔上樓,哇!只見一排排的小學生盤坐地上,專注凝視前方,我湊前一看,天啊!那不就是我的偶像李洋嗎?而且,還有王齊麟、王子維、周天成等羽球甲組成員齊聚一堂,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個偏鄉的羽球運動推廣計畫,讓我一睹明星球員揮震球拍的風采。雖然這個活動離現在已有一年之久,但無論何時何地想起,都會讓人雀躍不已。 第二次相遇是在李洋奧運羽球奪冠後,凱旋歸來金門時的歡迎會,當時,李洋和王齊麟乘坐吉普車繞行金城、金寧市區,不僅如此,還有重型機車開路,路上滿是盛情的人潮,到處喝采鼓舞,受到英雄式的歡迎。我想除了迎城隍,金門街頭好久不見這麼熱鬧的場面。在這次繞街活動,我擔任舉牌一職,讓我有近距離跟李洋接觸的機會,當李洋乘坐的吉普車緩緩駛來,大家夾道歡迎把看板舉高,一旁的學生、家長大喊:「李洋、王齊麟響噹噹,金牌金牌我愛你!」他們兩人站在吉普車上不停地揮手,笑容可掬,鞭炮聲此起彼落,場面十分壯觀且溫馨,在我心目中,他們正如古寧頭城樓上的英雄般屹立不搖。 第三次接觸,是在受邀參加羽球選手的見面會上。當金湖小巨蛋的羽球館大門緩緩開啟的那一瞬間,李洋、王齊麟閃亮登場,我們在旁邊紛紛拍手迎接,到處歡聲雷動,彷彿整個球場都在沸騰翻轉。見面會上,李洋、王齊麟與金門羽球小選手一對一問答,不管問題有多冗長、有多奇特,李洋都應對自如,尤其是這句金玉良言,如當頭棒喝,讓我銘記在心:「人生是個歷練的過程,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接著,是與小球友的對打,果然,兩位國手展現出在奧運比賽場上戰鬥的精神與體能,發揮到極致,那快速精湛的球技,神色自若的表情,穩健靈活的腳步,都讓我們大開眼界,嘆為觀止。 羽球是我的最愛,李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我學習的最佳典範。在這競爭激烈、高手雲集的羽球賽場上,想要獲得榮譽,求取勝利,就必須展現非凡的精神│「球還沒落地絕不放棄。」喜歡打羽球的我,要向李洋學習勇於面對挫折、堅持到底、努力不懈的精神,為夢想前行。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
金門話真趣味 (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 )
你說豬ti,我說豬ter;你說柳丁liú-ting,我說橙tshiâng;你說馬鈴薯má-lîng-tsî,我說干冬 kan tang;你說菜涼liâng了,我說菜凊tshìn了。原來,金門話跟臺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金門話真是有趣味。 我從小在鄉下長大,生活中溢滿的是阿嬤的關愛和富有人情味的金門話,因為小時候都是阿嬤照顧我,因此,我第一個學會的語言就是閩南語。每當阿嬤有空時,就會對我說教,她常說:「少年不會想,吃老不成樣。」意思是年輕的時候不務正業,年老時後悔莫及,阿嬤常鼓勵我現在要好好念書,將來才能成大器。阿嬤也常常和鄰居問候、打招呼「呷飽未?」「敖早!」我喜歡那淳樸的鄉間味道及熱情打招呼的溫暖,讓我不知不覺愛上金門話。 因為從小跟著阿嬤學習金門話,讓我對金門話情有獨鍾,上閩南語課時,如魚得水格外輕鬆,也許是這個原因,老師選我去參加閩南語比賽,當我聽到這消息時,雀躍不已,因此我更努力的學習道地的金門話。訓練時,我很積極練習,但是常遇到很多字詞都不會念,因此阿嬤就成了我的「金門話的老師」。一開始我有很多缺點,例如:發音不準確、沒有表情和動作、時而忘詞,正當我想要放棄時,是老師、阿嬤鼓勵我、開導我、支持我,在漫長辛苦的訓練中,也發生許多口音上有趣的糗事,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最後我獲得第五名佳績,使我的金門話日益精進更加流利,愛不釋手。 閩南語可說是金門人的母語,其實,閩南語並不粗魯,而是一種很美,又很文雅的語言,它保留了很多古語、古音和古意的話語,就像國語的「行」跟「走」分得很清楚,但閩南語的「行」是走,而「走」意思則是跑,用聽的就可以分的很清楚,金門話真是有趣,又有哲理。阿嬤也常常講一些俚語或簡單的生活用語給我聽,例如:「人在做,天例看」,意思是要做好事幫助別人,可以讓自己快樂,而做壞事則會被懲罰,阿嬤希望我以後多行善服務他人。「囝仔人 有耳無嘴」指小孩子要用耳朵多聽,嘴巴不要亂說話,以免禍從口出。阿嬤還常說:「好話一句三冬暖,歹話一句六月寒」、「肯做牛,不驚無犁通拖」、「一枝草,一點露,天公總是會予咱路走」,這些都是鼓勵人向善的俚語,也是我和阿嬤閒話家常的通關密語。 金門話是家家戶戶共通的語言,也是我最喜歡的語言,它連結了我和阿嬤的情感,它締造了我演說的佳績,它更流傳了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經驗,充滿生活趣味和人情溫暖,希望能夠一代傳一代,成為金門人的傳家之寶。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