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中新詩組第三名)故鄉
輕輕的海風吹了過來, 孩子們在海邊, 小鳥似的自由飛翔, 天色逐漸轉黃, 太陽撒在大海上, 金黃如成熟的麥穗, 涼爽的夜風, 吹在細嫩的臉上, 吹起了海波蕩漾, 吹起了螺聲, 隨牽罟的文化飄揚不衰, 成功, 是我阿公的故鄉。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賞析 這首詩的好處是語言四平八穩,寫景能力很好。短處是讀來像分行的散文,我們只要把分行去掉再讀一次便可看出來,其實全詩和散文的界限不明。而「隨牽罟的文化飄揚不衰」用抽象的「文化」一詞代替詩中應有的意象,也是敗筆。 蔡振念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新詩組(高中職佳作)不靠海的港
招商美夢 諷刺凋零淨土 直角荒廢 雜草橫生 水門汀填起無數生機 死亡氣息 由誰來超渡? 錢潮,滾過黑潮吞噬 泥塊,填滿炫耀版面 間隙,湮沒最後溫度 四分之三束曼陀羅 只差鯉城一塊拼圖 遙憶,湛藍微笑 追憶,魚蝦貝蟹 惆悵, 剪不斷 理還亂 你的白疾偽裝 該褪下了吧? 四億五千年的史書 是盔甲 是尾刺 是沙灘上三條平行線 是喘不過氣的犧牲者 別再快馬加鞭 別再複製貼上 等候 等鱟 等那一線生機 等最初的記憶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賞析 〈不靠海的港〉以極其辛辣的直白語言對金門現況進行批判和諷喻。「招商美夢/諷刺凋零淨土/直角荒廢 雜草橫生」、「錢潮,滾過黑潮吞噬 泥塊,填滿炫耀版面/間隙,湮沒最後溫度」有其深刻現實窘狀之隱喻,最後是「等候 等鱟」隱喻漫長的等待。對高中生而言,能以詩無邪之本質進行社會關懷,顯示了浯島學子的新希望。 等那一線生機 等最初的記憶 張國治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新詩組(高中職佳作)四季戀歌
春 金燦燦的麥浪 圓鼓鼓的蚵肚 滑潤而清澈的樂章 猶如水靈靈你的雙瞳 靜悄悄的、輕巧巧的 春意透入心房 夏 山海間翻騰著青春 追逐著栗喉精靈 追逐著你稍縱即逝的影子 韶光中看見彼此的那霎 夏日來到 秋 迷失,高粱海的浪花點點 醉心這片黯淡的縹緲 是夏逝去的痕跡 是夏耕耘的果實 紅,鼓搗著乾涸的淚 低語著企望著夏日無盡 蟬與雷卻相約著嘎然而止 冬 苦澀而凜冽的寒風 窒息得蕭然 遠方傳來你絲絲的旋律 殊不知,僅是鸕鶿振翅 於是思念的囹圄化為烏有 飄揚向那空寂的彼方,徒留空寂的心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賞析 〈四季戀歌〉以金門四季入詩,意象鮮明,語言活潑抒情,令人喜歡及愉悅,如〈春〉中的「金燦燦的麥浪/圓鼓鼓的蚵肚。」、〈夏〉中的「山海間翻騰著青春/追逐著栗喉精靈」、〈秋〉中的「迷失,高粱海的浪花點點/醉心這片黯淡的縹緲」、〈冬〉中的「遠方傳來你絲絲的旋律/殊不知,僅是鸕鶿振翅」均是燦美語言及意象,殊為難得。 張國治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新詩組(高中職佳作)逝去的年代
陽光輕吻我的臉頰 雲隨我一同漫步 風悄悄地溜進草地 牛兒低頭與草竊竊私語 我拉著帶線的鳥兒 在綠意上奔跑 往天空放起童年的夢想 笑聲清脆昂揚 鐘聲沒收時光 鳥兒已折翼 小草的租約到期,禁止續租 鈔票咧嘴一笑 原地長出一棟棟高大的灰泥隔間 月底 手機多響起一聲 您已進帳兩萬元整 揮手不再有招搖草兒回應 響徹天際是增加的航班 青綠變成車子奔跑的賽道 自然的合唱轉成衝撞耳朵的鳴笛 高翹的燕尾飛走了 閩南式建築逃去未知的方向 取而代之的是切割天空的高樓 風獅爺前的香爐不再頻繁升起裊裊香煙 親切熱情的街訪談話聲,如煙消散 四周景物黯淡無光 夜空中夏季大三角已不再清晰 僅有藍色星團從5.5吋螢幕升起 他,是不需要追的「藍眼淚」 點點星光隨著浪花快速湧動 照著這逐漸孤寂的時代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賞析 〈逝去的年代〉出自年輕的高中學子,亦是很不錯的作品,詩中意象均來自於對家鄉景物、物件元素的日常觀察及採擷,以感懷之情勾勒美好年代及事務的消逝和無限陷眷戀,語言日常平淡,卻淡而有味。 張國治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新詩組(高中職佳作)來日‧方長
虔誠 農曆四月的小島 鑼鼓明目張膽 肆無忌憚搶奪陣頭風光 熾烈 沾染暑氣的花蛤 樂聲交織滿腔熱血 濕黏的海風吹送陽光的燦笑 團圓 農曆八月的秋夕 骰子全神貫注 踴躍爭先博得狀元好餅 醇香 霜降立冬的高粱 鸕鶿督促收成農忙 地窖的佳釀沉醉冷風的呼嘯 拂曉 熱情吆喝的菜販 揹著一籮筐的淡味 些許銅板換得濃濃人情味 黃昏 守護著的風獅爺 催促聚集廟口的老人 明日再敘 明日再敘 在島上的我們 數不清的來日 靜好歲月 方長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賞析 〈來日‧方長〉以虔誠、熾烈、團圓、醇香、拂曉、黃昏、明日再敘為段首進行意象的營造及書寫,估計應該是七首短詩的小標題,也有可能是組詩構成一整首,唯因為這幾個標題沒跟詩內三行拉出,無法確定為短詩否?如以整首詩而言便失之泛散,如以七首短詩來看,十分討喜,短而簡潔,只是最末段收尾較弱,也突然由四行轉為五行,失之書寫整體感。 張國治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第一名)詠食三詩
粥糜 超越半世紀的熬煮 化去你的驕傲外殼 你甘心褪去一身榮光 默默地 悄悄地 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作個配角 把舞台留給那些爭奇鬥艷的孩子們 而他們也不負所望 大放異彩 儘管都在爭奪著主角的地位 卻意外地交互輝映 造就更絢爛的光芒 結果你的低調反而張揚 與世無爭只因已獨步天下 桶餅 裝在桶子裡的美味 酥脆的外衣包裹著甜蜜 灑上奶粉 澆上熱水 成了一早幸福的開端 熱鍋 麻油加薑爆香 豪邁的淋上一勺高粱 坐月子必備的補藥 牛軛餅 嬌貴如你 只允許最純淨的麵粉 潔癖如你 不允許多餘的添加物 純樸如你 甜而不膩 扎實卻不難以下嚥 親切如你 既形似務農的牛軛 又真真為農活提供滿滿能量 賞析 〈詠食三詩〉以金門傳統美食〈粥糜〉及〈桶餅〉、〈牛軛餅〉為子題發揮,語言平實卻仍淡而有味,一如金門島嶼自身的樸實和民風敦厚,散發自身的力量。也正如其詩中所述「結果你的低調反而張揚/與世無爭只因已獨步天下」〈桶餅〉彷彿一則地方美食導引,帶出了島上食物的日常和傳統、〈牛軛餅〉詩中狀其餅的造形,亦是簡明生動,意象精準生動。 張國治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第二名)玫瑰
一九五八年的夏天 第一份禮物送達 隨後又一封情書隨風落下 五萬七千字的感動 濃在你一句句的我愛你 你的熱情與我的措手不及 我的遲疑與你的迫不及待 連續四十四天的示愛 看得出來 你已經等不及擁我入懷 看著你所謂的驚喜 是滿地鮮血 掙扎著一株株血紅的玫瑰 我想拒絕 卻沒有餘力 盼望你們早歸來的字句 單打雙不打的善意 在鵲山炸出 一蓬蓬血色的鮮花飄散 躲進地下 才能避開你的執著 ㄧ九七九元旦 你不再捧著花到我家門 我不確定你是否 真的對我失了興趣 還是 在等待著某個時機 對我投擲 伺 機 掠 奪 賞析 〈玫瑰〉中的「一九五八」熟悉金門歷史的讀者當然極其容易直接聯想到是民國47年的823砲戰,「五萬七千字」指的當然是57000顆砲彈,以禮物、情書化擬,則〈玫瑰〉很自然象徵為火紅的砲戰之焰火,對金門持續發射,無情的戰火卻以情書比擬,這是意象的張力。「滿地鮮血/掙扎著一株株血紅的玫瑰」「一蓬蓬血色的鮮花飄散」都一再圍繞著戰爭意象鋪陳,「ㄧ九七九元旦」是823砲戰單打雙不打停火之時。「你不再捧著花到我家門」意旨停火,卻仍未獲得真正心靈平安,因為唯恐對岸大陸的投擲以及伺機掠奪。這是一首隱喻得體的反戰詩。 張國治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第三名)戰後餘生
1. 地上 骨牌般的軀體 被月光覆蓋 能遮住滄桑卻掩不了 未盡的激昂 沒了生氣的英雄 雙目無光 僵硬 卻咧嘴歌頌時代的逝亡 2. 地下 夏 黏膩空氣包裹著每一個毛孔 眼前只有 黑 以及不絕於耳的 呼救 擁擠的喘息聲成了背景 心臟的顫動是重音 雜亂而尖銳的悲歌 是這個時代的紀念品 3. 戰後 可歌可泣的篇章完結 遍地的坑窪是遺落的五線譜 即將乾涸的血漬是音符 以大地為紙用時光澆灌 音符長成了玫瑰 嬌豔的紅承載著亡者的冀望 細刺則沒入後代的血肉 隨著血液流動 不止 賞析 〈餘生〉組詩以〈1.地上〉、〈2.地下〉、〈3.戰後〉為子題發揮,語言平實卻仍有其組織上的張力所在,如〈1.地上〉:「骨牌般的軀體/被月光覆蓋」〈2.地下〉:「心臟的顫動是重音/雜亂而尖銳的悲歌/是這個時代的紀念品」,又如〈3.戰後〉:「可歌可泣的篇章完結/遍地的坑窪是遺落的五線譜」意象皆有其營造上成功之處,這其實是一首隱喻得體的反戰詩,出自於高中生殊為難得。 張國治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有趣的鳥類在金門
金門,純樸的民風,古色古香的古厝,還有道地的美食,以及早上坐車到學校時,沿路的鳥叫聲,我常常看到顏色很漂亮的鳥,卻不知道牠的名字,後來我從書上得知鳥的名字叫「戴勝」,是我們金門縣的縣鳥喔!有一次看到戴勝在啄樹木,我以為是啄木鳥呢!有天我跟家人經過慈湖,無意間看到嘴長長扁扁的鳥,回家查才知道原來是琵鷺,琵鷺是受到法律上保護的,是一種瀕臨絕種保育類的野生動物,有分黑面琵鷺跟白面琵鷺,沒想到我居然可以看到其中一種,我會不會太幸運了呀!此鳥都是屬於稀有的冬候鳥,全世界有32種,台灣有4種,金門有2種,全世界數量大約1000到1500隻左右,繁殖地在南北韓及中國東北海域的無人島嶼上,冬季匯聚到東南亞一帶度冬,金門地區比較稀有,最常可以看到的地方有浦邊海岸,慈湖,陵水湖等較容易發現。 在我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每次媽媽開車的途中,我幾乎可以常常看到長得很像雞,尾巴長長的,跑得很快過馬路,我問媽媽是什麼?媽媽回:「母的孔雀吧!」當下我也就相信了,直到有一次爸爸開車帶我去上課,我又看到牠在過馬路,我大喊:爸爸!是母的孔雀!爸爸當場大笑,並跟我說:「那是金門繁殖最多的環頸雉,有時候會被人類抓去吃掉,很好吃喔!」爸爸還跟我說,為何會有這麼多的環頸雉呢?據說是居民從台灣帶回來飼養時,因為籠舍被吹毀,導致環頸雉逃跑,之後就在野外自力更生,繁殖後代,現今造成金門島上有非常多的環頸雉,聽起來怪嚇人的。 在我家附近舊金城北門,明遺老街那邊,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個超大鳥窩,像一顆球,我每次經過都沒看到小鳥,然而在有一天的傍晚,我看到體型很小隻,羽毛有點藍藍的小鳥,在鳥巢的附近,嘎嘎地叫;我就問媽媽說:那個藍色的小鳥是什麼?媽媽回說:問妳爸爸好了,我想媽媽應該不知道吧!回到家問了爸爸,爸爸說:「應該是喜鵲,牠的鳥巢很大,尾巴長長的,小小隻的很可愛!」我的爸爸真的好厲害喔!有問必答,都難不倒他呢!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散文組﹝國小﹞總評
文學的天空,尋找金門的張愛玲!看見金門的楊喚! 新綠昂揚,金鷹翱翔,佳構連連,耀眼的文學新星誕生了。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主辦的2020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首開參賽者、師生代表可出席公開評審會議、現場揭曉方式,產生各類組首獎、二獎、三獎及佳作若干名;評審委員交流過程,亦討論及國小組有學習程度之別,今後是否再分參賽級別,此際卻傳出6歲的安瀾國小小一生陳丕楷以〈阿公的池塘〉獲國小組新詩首獎,想像力豐富,文字生動,充滿童稚,這位評審眼中的「新詩神童,少年楊喚!」把大家都喚回了童年,也打破了「級別之分」了。 金門第一屆青少年文學獎,國小、國中、高中職散文組的評審委員由作家楊筑君(牧羊女),洪春柳,林媽肴,陳為學及楊樹清(兼召集人)組成;其中國小組參賽件數最多,經過評審激烈交鋒,除了首獎作品獲得5票一致認可通過外,其他獎項都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始產生名次,顯見進入決審的參賽作品均具有一定水平。 綜觀因此書寫主題,有復古懷舊、自然生態、古厝古蹟、落番文化,也有歷史導覽等,題材繁複多元。在「望遠」與「顯微」之間,脫穎而出的首獎作品〈老麵茶冰店〉,不落俗套,抓住了一個獨特的懷古視角,聚焦「老麵茶冰店」獨特的冰品,聆聽動人的歌曲,感受懷舊的氛圍,為夏日島嶼點綴出片刻的幸福時光;二獎作品〈走訪石蚵田〉,藉由尋訪北山石蚵田,觀察潮間帶螃蟹、藤壺、海螺、招潮蟹、彈塗魚等生物生態,又捕捉到可防疫治病「活化石」鱟的誕生之初身影,報導語言融合文學之筆,為大家上了一堂寶貴的生態課;三獎作品〈慢一點,在我的腳下蔓延〉,以飽滿文學的筆觸,寫出一座「慢城」島嶼的日常與非常,文字與情境,已具成人之筆,處處令人驚豔,請聽:「慢,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人們總是生活在快速的步調中。而我是如此幸運,在這烈嶼島上感受著這樣的奢華,如果有人問起金門最迷人的那一面,我想這裡的慢生活,足以令來往的遊客留下無窮的餘韻。」 197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之際,《金門日報》副刊主編李錫隆推出「新綠昂揚」專輯系列,播下文學的種子,培育島地文學新苗;1980年代,李潼(賴西安)《天鷹翱翔》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少年小說獎,自此崛起文壇。時隔30餘載後,因著參與金門第一屆青少年文學獎的評審,從國小、國中到高中職的參賽作品中,我再一次看到了金門文學的天空,新綠昂揚,金鷹翱翔!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我的家鄉-金門
我的家鄉是金門!古稱浯洲,又因為自海上遠眺金門太武山,宛如臥躺的仙人,故又名仙洲。金門緊鄰大陸福建,位於台灣西方,在前線守護著,是個重要的軍事要塞。 金門充滿歷史紋理,島嶼上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古蹟,在村落裡有傳統閩南建築聚落,全部石、磚相砌的牆壁,及牆上鎮煞用的﹝石敢當﹞ ,慢步在金門閩南建築的聚落中,總會燃起陣陣思古幽情。此外也有清末民初及民國二、三十年間,金門男人盛行至南洋(落番)打天下。有朝一日若事業有成,便會匯錢回鄉蓋番仔樓,以光宗耀祖。而且金門作為保衛中華民國的第一道防線基地,早期抗爭戰事不斷,島上四處遍佈各式各樣的戰爭工事,例如:防空洞、軌條砦、馬山觀測所播音牆……等各式各樣的軍事保壘,後來戰事稍緩,許多歷史戰役的抗戰據點慢慢演變成如今的戰地古蹟,用來緬懷先聖先賢的慷慨報國的壯志,如八二三、古寧頭戰史館…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宛如摩西分海的建功嶼、為了運補所鑿成的翟山坑道,以及鄉村聚落中隨處可看到的精神標語,各種戰地風光多的不勝枚舉,都是非常具有獨特的景色。 金門是一個四面環海的海島,各式的海鮮多元,也因為早期戰事不斷加上生活困苦,在地方發展出許多的特色小吃,如炒泡麵、粥糜(廣東粥)…等等。尤其是廣東粥,是先用豬大骨慢火熬成高湯,在加入米粒邊熬煮邊攪拌到看不見米粒,隨後加上豬肉片、豬肝、肉丸子…等食材,最後打上蛋花,灑上小芹和油蔥酥,一碗香味四溢的道地金門粥糜才算完成,在地的百姓清晨時都會到市場來上一碗配上一條剛炸好的油條,可說是人間美味百吃不厭。許多的觀光客也都慕名而來,美味程度頗受到眾人的喜愛。除此之外,金門早期經歷的八二三砲戰舉世聞名,短短的44天內便遭受了中共四十幾萬的砲彈攻擊,金門四處可見砲彈的殘骸,後來戰事穩定後,民眾撿拾碎片充分利用,打造了中外聞名的金門砲彈鋼刀,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都慕名而來爭相搶購。 金門,是我土生土長的家鄉,這裡有很淳樸的人情味,沒有繁華的景象,但有一種自在的步調,夜晚時分仰望整片天空繁星閃爍,身旁伴隨著蛙鳴蟲吟,好不愜意啊!此刻的天籟美景的守護必須由我們開始做起,不過度的開發也不能肆意破壞自然環境生態,珍惜身旁所擁有的一切,好讓我們的後代子孫們,也能享有這美麗家鄉的一景一物。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
第一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 佳作 )陵水.寧夏
我還記得那年夏天,那年在烈嶼的寧夏。 記得在海邊的民宿裡,我最喜歡望著遼闊的天空,凝視著金黃色的夕陽照映在一望無際的汪洋上,光暈堆疊出一條無止盡的隧道,怎麼走也走不到盡頭。獨自走在沙灘上,聽著海鳥的叫聲,享受斜陽下的餘溫。彷彿夢境一般的場景,就是走在烈嶼這片土地的浪漫。 隔日下午,我踏出民宿的大門,伸伸懶腰,騎上腳踏車,一邊欣賞身旁的綠林,一邊吹著舒爽涼快的微風,來到生意盎然的陵水湖畔。一個身影突然降落,如同一道光飛掠,定睛一看,是一個可愛的身影,湛藍的身軀、烏黑的小腦袋,揮舞著一片片矯健的羽翼,不時落下幾根高貴的羽毛,留下蛛絲馬跡,讓我們去找尋藍磯鶇那美麗的蹤影。 轉頭望見湖上的白鷺鷥,一舉一動都抓住了人們的目光。當牠踮起腳尖跳躍在湖面上時,我們躡手躡腳地跟在身後;當牠伸長脖子尋找食物時,我們也拿起相機不停的觀察著;當牠張開翅膀準備離去時,我們只能暗自嘆息,目送牠離去。 我帶著淡淡的失落坐上單車,兩旁的林蔭,枝葉搖曳,樹叢間躲藏著許多小動物的身影。路上的松鼠們進行著大隊接力,一蹦一跳的跟著我們,不時傳來的振翅聲,原來是調皮的黑頭翡翠在綠林間捉迷藏。幾片落下的葉片,乘著微風陪伴我們一起在這自然的盛宴中旅行,每一刻的悠閒都格外使人著迷。騎在這條樸實的車轍道上,探索著烈嶼的美麗,大自然懷裡的感動,回程的途中仍令我回味無窮。 又來到這寧靜的夜,好奇心滿滿的我,像長頸鹿一樣把頭往窗外伸去,看見不遠處有一顆閃閃發亮的大樹,正用它的微笑輕輕擁抱著我,好像被媽媽擁抱般溫暖;我還看見遠方有一塊大黑布正被星星點綴著,在空中顯得多麼亮眼,讓這座漆黑的小島披上一層美麗的面紗。 一場深度的金門之行,感覺特別深刻。陵水湖畔這不曾感染文明的角落,不斷吐露著自然之美,偶爾撿起幾片羽毛,就像走入了童話般的夢境。想要永遠沉睡在這個夢境中,緊握最初的感動,讓此刻的畫面停駐,留下與陵水相遇的美好。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