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標本兼治才能永保金門有水可用!
地區日前召開「金門地下水管理與應用」座談會,與會經濟部水利署官員和專家建議金門應該正視地下水超抽問題,發展畜牧業也應評估減少造成對地下水的污染,更應朝向水資源的多元開發,以確保金門未來水源的供應。 眾所週知,「水」同「電」一樣,都是現代城鎮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一個缺水、少電的地方,可能連最基本的生活品質都顧不上,遑論任何有效的建設及發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金門目前正處於這樣的危機之中。 根據金門縣政府的委託調研結果顯示,金門地區的降雨量少,蒸發量大,缺水,實屬必然的結果;尤其,現在金門地下水已經有超抽的現象,而地下水更占了地區總利用水源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如能將地下水抽取控制在容許範圍,並保證不受人為的污染及破壞,相對的,金門的未來發展也將獲得強而有力的保證。 據統計資料顯示,現行地區每年抽取的地下水,總數量為一千五百三十九萬噸,主要用於高粱酒產製,以及農業灌溉用途;據監測的結果,金門地下水已越過超抽的警戒線,所幸,未見規模性的破壞污染,因此,我們必須立刻採取必要措施,將危機化為轉機。 首先,在產業的開發上;金門最為人稱道的,就是無污染的生活環境,然而,在與時俱進的壓力下,開發已勢不可免。如何保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間的均衡,便是我們當前首要的課題。目前,發展酒糟養牛事業,已是縣府的既定政策,許多人質疑金門的環境,甚或地下水源可能因此而造成急遽的惡化及污染;我們樂於聽見這樣的聲音,因為,那代表環保問題,已經受到了多數人的重視,更給了執事者一定的注意壓力,相信屆時在眾人的監督下,金門的養牛事業,定能發展臻於圓滿。 其次,水資源的節約與利用;天然水源除了靠老天挹注之外,還可以藉由人為的有效管控,得到必要的儉省,甚至是再生利用。在國外,飲用分離二元給水系統,以及社區型廢污水、雨水回收再利用機制,已經行之有年,並經印證為有效的利用方案。基此,我們以為,地區或可爭取在新建社區,試辦推行飲用分離的二元給水,以及廢污水、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以積極作為,為水資源利用立下典範,進而擴大影響,推廣運用,如此,或能一步到位的完備水資源的節約與利用。 最後,在多元水源的開發上;為了金門日後的永續發展,地區宜儘早開發替代水源,預為綢繆。當然,開放金門從大陸接水,或許是當前最務實、有效的解決方案,然而,短期內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為此,我們或可把地下水抽取、和水資源開發,列為雙管齊下的努力目標。例如:嚴格監控地下水抽取,保證污染源的控制,甚至是積極擴充海淡廠的規模及商業運轉等等;唯有在確保「有效保護」與「積極開發」水資源的前提下,才能保證未來金門水源供給的不虞匱乏。 總之,金門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為確保地下水的永續利用,以及多元水源的有效開發、利用,公部門似宜以更前瞻的思維與作法,兼顧地下水的保護,以及新水源的開發,才能永保金門未來有水可用!
-
喜見金沙道教文化觀光祭風光登場!
繼金湖鎮的「沙灘花蛤季」、金寧鄉的「石蚵文化節」、烈嶼鄉的「鋤頭心、芋鄉情」假日文化廣場活動,以及即將在下月登場的金城首屆「高粱文化節」之後,金沙鎮也於日前推出了屬於自己的大型地方活動││「二○○六年金門傳統道教文化觀光祭」。 據了解,金門傳統道教文化觀光祭,是以金沙鎮為主體的人文活動,也是今年才有的創舉,節目涵蓋宗教祭祀、古蹟導覽、藝文研習、民俗技藝、健康關懷、觀光發展等等,內容相當豐富,為金門地方上再增添藝文饗宴,豐富觀光資源! 平情而論,要用宗教來包裝觀光,金門顯然缺乏「能量」,但站在形塑區域特色人文,彰顯地方獨特文化的角度上來看,卻值得我們肯定和鼓勵。許多人都知道,在金門辦觀光活動是吃力不討好,因為預算少、人潮少、收益低;相對的,便很難有廣泛的輻射力,以及突出的效果。然而,這些都不應該成為阻礙金門發展的理由,畢竟,別人可以小看我們,我們卻絕不能看輕自己! 在金沙鎮「道教文化觀光祭」的邀請函,提示了以下兩句話:「聰明的江南人利用西湖,把杭州變成了天堂;智慧的北方人利用孔子,把曲阜變成了聖城。」言下之意,金門人似也可以利用「道教文化」,將金門變成另一個「天堂」或「聖城」。這個推論,或許純屬「老王賣瓜」,但主辦單位急欲提醒眾人的,只是一個希望,一個以特色復興金門觀光的希望! 事實上,金門發展觀光的瓶頸,在於普遍的缺乏活力、少見熱情、沒有願景,更遑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魄力及勇氣。就「道教文化觀光祭」而言,以宗教形塑金門的地方特色,無疑是困難的;畢竟,金門沒有「大甲媽祖」般的信眾,沒有全民參與的興頭,更不可能有巨額的經費可供運用;然而,兩百餘萬元的預算卻足以支撐了一個月的活動期,架構起二十四項的子活動,縱然活動內容不見得討喜,令眾人滿意,但到底我們得到了啟示││放棄者不會勝利,勝利者永不放棄。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過:「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要開拓瑰麗未來,就必先設定前瞻的遠景,或許,金門還有許多待開發的特色資源,透過道教文化觀光祭,我們可以理解,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根本不願意去做。 近幾年,金沙新前墩的社區營造表現亮眼,不足百人的小聚落辦紅了「西瓜節」、打造出了人文十二景;沙美老街的活化、重建,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這些都是善用環境,努力營造地方特色的鮮明案子。由此可見區域特色的營造,存在任何用心的觀察與積極的踐履。以宗教信仰打造地方特色,或許不是最佳方案,卻是個引動思維,突破困境的有效作為。 總之,我們喜見「金沙道教文化觀光祭」登場;一起地方觀光活動,或許匯聚不了什麼能量,形成不了什麼影響,卻是一次希望火苗的點燃。許多人對金門未來充滿悲觀,對金門的觀光不抱希望;但在看了「金沙道教文化祭」的創舉,以及新前墩的社區營造成果後,或許,我們可以靜下心想想,什麼是我們該做,卻沒有努力去做的;什麼又是我們該堅持、奮鬥的理想!
-
為人莫做隱昧事舉頭三尺有神明!
──從金門地檢署檢察長劉家芳「因果論」說起 幾天前,台北地檢署偵結「太百經營權爭奪案」、以及所衍生的「第一家庭收取禮券案」,結果是「送錢的有罪、收錢的無罪」,而且,尚有一千多萬元禮券去向不明,全案即草率偵結,消息見諸媒體舉國譁然,無不大罵「司法已死!」同時,因結案書類載明,第一夫人非公務員,收取禮券花用未違法等理由簽結,更引發未來公務員親友收取金錢和利益,是否同樣沒有貪瀆罪嫌之爭議! 雖然,在國內「百萬人反貪腐」風起雲湧行動中,金門位處離島,鄉親無法身穿紅衣凱道靜坐、或參與圍城的歷史盛會,然看到「太百禮券案」如此草率偵結,金門街頭巷尾到處可聽到痛罵「司法已死」的聲音,質疑全國最高公務員的夫人,言行理應作為全民表率,豈能收取厚禮花用,而不受公務員「不收禮、不送禮」相關法令之規範,將來「肅貪」工作如何推行? 有鑑於此,本報為適時反映民意,分別專訪金門地檢署檢察長、資深政風人員,以及傾聽街坊鄉親的心聲。其中,金門地檢署檢察長劉家芳表示:自己非該案承辦人,沒看到資料,所以,不能表示意見,也不方便發表評論,但強調「法律有時而盡」,法網恢恢,一個人如果為非作歹,即使閃得過法律制裁,罪孽終將逃不過「因果」報應。 誠然,劉檢察長無愧是學、經歷豐富的司法辦案人員,正如他常勉勵同仁:「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面對與職務不相干的案件,不能、也不便表示任何意見。但明確的表示,職責之所在,自己偵辦的貪瀆案件,倘若涉嫌人妻子和親友收取金錢與利益,就是可能成為共犯,但能否起訴,還要看有多少證據。因為,常常明知嫌犯涉案,但直接證據不明確,也無法論罪;如地區喧騰一時的「殺警奪槍案」,就是明顯的案例。 當然,觀諸劉檢察長的這一番談話,並非鼓勵大家可以做壞事,只要湮滅證據,就可逃過法律的制裁;相反地,而是更明確地規勸世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個人幹出傷天害理、作奸犯科的事,雖面對科學辦案,能閃過法律的制裁,但「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電!」歹徒在起心動念的時候,千萬不要自認沒有人知道,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天地間人們看不見的主宰之神,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也許,今日科學昌明,因果輪迴之說,乃屬無稽之談,有人嗤之以鼻,然而,君不見,地區一些非分侵佔土地,雖曾富甲一方,但那一個有好下場?若非家破人亡,就是身敗名裂,實例不勝枚舉! 古有明訓:「人虧天不虧,世道在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一個人心存善念、走正路,即使遭人欺凌,老天也會補償;反之,幹了傷天害理的事,雖曾風光一時,終將後悔莫及!如今,面對政壇貪腐橫行,民眾對司法失去信心之際,素以斷案公正清明、虔誠禮佛的金門地檢署檢察長劉家芳,感嘆「法律有時而盡」,有時明知嫌犯涉案,但直接證據不明確,也無法論罪,因而引用佛家語「為人莫做隱昧事,舉頭三尺有神明」之因果論勸人向善,用心良苦,值得心存歹念的人引以為鑑,及早回頭是岸!
-
為金湖盃籃賽加油薪傳金門籃運史頁!
笫三十一屆「金湖盃軍民籃球邀請賽」,昨天下午又在新市里籃球場隆重登場,由鎮長李成義致詞歡迎十五支球隊參與盛會之後,隨即由金城與登步點燃戰火揭開序幕,展開為期十三天的賽程,歡迎鄉親踴躍到場觀賞。 回顧既往,金湖盃籃賽是由地方上熱心人士,於民國六十四年發起,並在民眾高度支持與經費奧援下開賽,每年夏季舉辦一次,迄今已歷經三十一個年頭,其間不曾中斷,不僅歷史悠久創下地區記錄,且成果非常豐碩,足令金湖鎮民感到驕傲,亦令地區熱愛籃運的朋友與有榮焉! 或許,民國六十年遭逢我國退出「聯合國」,六十七年「中美斷交」,期間兩岸關係空前緊張,軍事衝突一觸即發,金門位處反共最前線,島上戍守十萬大軍,與數萬「金門男女自衛隊」,大家同島一命,枕戈待旦遏止敵人進犯。由於當時金門是戰地,除了例行的「單打雙不打」之外,隨時可能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更因長期籠罩在敵人的砲火下,且軍民生活受到種種限制,缺乏娛樂設施。因此,為聯繫軍民情誼,倡導正當休閒娛樂,兼而帶動全民運動風氣,增進國民身心健康,因而發起「金湖盃軍民籃球邀請賽」,由於各界熱絡響應,爭相出錢出力,或組隊參賽,令每一屆的比賽,場場觀眾人山人海,盛況空前,成為金湖地方上的盛事! 當然,金門是海中孤島、金湖只是一個小鎮,但離島小小鄉鎮的籃球比賽,竟能持續舉辦三十一年,不僅帶動島上籃球運動蓬勃發展,讓校園、軍營和社區,隨處可見有人投籃、鬥牛或比賽,造就地區廣大的籃球運動人口,更曾培育出許多國家級的明星球員。然而,有誰知道,金湖盃籃賽的創賽與延續,可以說是歷任鎮長、體育分會主委「挨家挨店」的拜訪籌募經費,完全靠民間的力量主辦。畢竟,放眼地區各鄉鎮,也只有金湖鎮民及商家,熱衷出錢出力支持發展籃球運動,才能讓球賽連續舉辦三十一年,不僅在金門創下歷史紀錄,連國內籃壇亦不可多見。 君不見,即便如國內最富盛名的「瓊斯盃」籃賽,今年是笫二十七屆,但其間曾因故停賽過,不像「金湖盃」是由民間力量自發性主辦,且是在敵人的炮火下比賽,卻歷經三十一個寒暑從未間斷,年年照常比賽,儼然成為金門籃運的招牌,因此,這份成果實在來得不易,應該感謝地區所有熱心籃運的單位、出錢出力的人士,以及廣大球迷熱情參與! 事實上,金湖盃籃賽能連續舉辦三十一屆,均是籌辦工作人員的精心策劃,才能年年掀起高潮,同時,也催化了其他鄉鎮相繼舉辦籃賽,但大家一窩蜂的在暑假舉辦,地區球隊有限,形同球隊逐鄉鎮爭戰,造成兵疲馬憊累壞球員,也降低了球賽的可看性;因此,今年鎮長李成義特將球賽延至十月舉行,正考慮避免炎暑與一窩蜂的舉辦,因為,十月秋高氣爽最適宜運動比賽,且縣運會即將來臨,各鄉鎮球隊將作為暖身賽精銳盡出,比賽精彩可期! 總之,「金湖盃籃賽」昨天再點燃戰火,能薪火相傳三十一年的成果誠屬不易,企盼鄉親能繼續熱情支持,踴躍到場觀賞與加油,讓球賽更穩健的走下去,薪傳金門籃運的光輝史頁!
-
開發旅遊渡假區充實金門觀光資源
金門自終止「戰地政務」實驗之後,以發展觀光旅遊為經濟建設的重要方向,確為地方帶來商機,街坊旅遊業、服務業興起,商家因撤軍而失去的客源,也由觀光客的湧進獲得部分的填補。所以,持續開發觀光資源,迎接世界各地的旅客,是繁榮金門必要的工作。 然而,觀光產業仍是地區旅遊市場的主體,以休閒渡假的旅客相對稀少來看,開發旅遊渡假區,仍有進步的空間。因為,去異國他鄉,在觀光中得到不同的人生體驗,以拓展視野,是最常見與普及的旅遊方式,將來也可能如此。可是,利用假期,悠閒地在渡假區住一段日子,放鬆心情,修養身心的旅遊方式,已經是歐美先進國家普遍的旅遊方式,這類型的旅客,是地區可以再加強爭取的客源。如此,旅遊渡假區的規劃,要能兼顧觀光與休閒,並就旅客的需求做研究,設法滿足以增加吸引力。 首先,要加強服務的品質,這既能吸引客源,也可從服務中創造更高的利潤。旅客離開城市來到渡假區,但他們的心理預期,絕不是降低生活水準,去適應落後簡陋的服務條件;相反地,他們更期待一個舒適、潔淨、溫馨的環境。因此,便捷的交通、舒適的交通工具、良好的住宿設施、衛生可口的菜餚、豐富多樣的康樂設施、為渡假者排除疑難的遊客中心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有些自然村想經營民宿吸引觀光客,卻不講究現代化的服務與設備,要城市人住在傳統農舍,忍受沒有空調設備、衛浴設施不佳,且電話、網路、交通皆不便的民宿,實在是強人所難。因此,良好旅遊渡假區的服務功能,至少不能低於城市家庭日常生活的水準。 再者,是旅遊區的文化主題,金門島開發已一千七百餘年,文化的歷史積累豐厚,在渡假區發掘出文化資源不是難事,但這些資源縱然有歷史價值、建築價值、考古價值等等,最後還是要看是否具有旅遊市場價值,必須實事求是去評估,特別是調查旅客的口味,在可能開發的文化主題中,找到最能受大多數人歡迎的。就以地區最引以為自豪的閩南式建築為例,文人學者津津樂道它的文化意涵,然而,一般民眾卻未必能欣賞其價值,特別是全島處處是古厝的時候,如何突顯各地建築獨有的特色,是將此資源轉化為觀光賣點的重要課題。 總之,要將渡假區的生活規劃得具有活力,讓旅客能廣泛地參與,並且感到歡樂,是成功的渡假區不可少的。可以通過原本在地社區的各種活動之策劃,諸如藝術、美食、愛心、宗教祭祀等各項活動,多樣化的策劃,讓渡假者體驗生活的活力與情趣,並感到真正的體會了當地生活。而充實了觀光資源之後,就要能運用與市場結合,以創造利潤,畢竟,這是規劃渡假區的終極目標。先要評價資源的市場價值,其次便是利用資源開發成有市場吸引力的旅遊商品。這樣的方式很多,重要的是與當地文化結合,比方說,若是在水頭村販賣得月樓的建築模型,會很有吸引力,在別處販賣就不適當了。另外,在各地舉辦的結合產業活動的休閒方式,也值得鼓勵,比方說新前墩的西瓜節,不但有熱鬧的表演,也有特產銷售,便可提高市場價值!
-
強化社區守望相助防制青少年犯罪!
前些日,金寧警察所偵破多起轄區住宅竊案,起出的贓物包括現金、證件、存摺、提款卡、手機、MP3、家戶配酒等等;除將兩名涉案青少年移送法辦,也提醒家長多關心兒女在外行為,並呼籲民眾小心門戶,商家更不能收購來路不明的金酒,以免收贓吃上官司。 不可否認,金門治安一向良好,但隨著外來人口日漸增多,難免有不肖宵小混雜其中。從最近幾次偵破的竊案看來,贓物以「家戶配酒」為最大宗;而且,嫌犯多為青少年,可見地區青少年的犯罪問題,有愈來愈多之勢,不得等閒視之。 據統計,近幾年來,地區的青少年犯罪類型,以竊盜案所占的六成二為大宗,且再犯率接近三成,所謂「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宜及早做好防制工作,才不會引發成為社會問題。 事實上,縣府每年三節配售的紀念酒,不但限量出品、且為上乘酒品,在市場上深獲消費者喜愛,許多商家、民眾都刻意囤積,加上轉賣套現容易,遂成了偷兒覬覦的對象;從以往幾次配酒時節竊案頻傳看來,縣府的一番美意,竟成地區治安變差的主因,令人嗟嘆! 當然,將肅竊的成效歸諸於家戶配酒,委實並不公平,但凡事有因必有果,防範竊案發生,單靠有限警力顯然不夠,家庭與社會教育,理應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首先,擴大技職訓練的範圍及項目。青少年犯罪難以防制的主因,除了家庭無法有效制約外,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犯罪的青少年,大多成天無所事事、疏懶遊蕩;尤其,大環境景氣低迷,公部門釋出的「永續就業」大多是掃馬路、割草之類環保工作,中年失業者早已搶破頭,非但沒有青少年的份,也引不起青少年的興趣,因此,青少年苦無打工賺錢的機會,在手頭缺盤纏的情況下,為滿足吃喝玩樂「惡向膽邊生」,呼朋引伴偷竊財物銷贓花用;基此,相關部門可考慮開辦技職訓練課程,輔導青少年謀得一技之長,以便步入社會正軌,降低青少年犯罪。 其次,強化社區守望相助,建構肅竊聯防網絡。所謂「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只要社區發揮守望相助,讓偷兒沒有下手的機會,最能有效防範竊案發生。同時,偷竊的最終目的在於銷贓套現,有必要針對地區特性建立肅竊聯防網絡,就特定的「收酒大戶」進行「反銷贓」教育,並喚起民眾居家防竊觀念,隨時提高警覺,建構警民合作模式,共同維護治安環境。 最後,落實目標家庭的訪視及輔導。問題青少年已成了地區的治安隱憂;或許,順手牽羊、偷竊家戶配酒不屬重大犯罪,但是,青少年社會價值觀的扭曲、對同儕的負面影響,卻值得深加警惕;對此,社福機構、志工團體或可加強特定青少年家庭的訪視,積極輔導走上正確的道路。 總之,青少年是社會、國家未來的棟樑,更是國力之所繫;給予好的學習環境與發展空間,更是家庭、學校、社會責無旁貸的使命。地區青少年偷竊家戶配酒的風氣日漸盛行,除了表徵金酒的搶手與受歡迎之外,也凸顯地區對青少年犯罪防制缺乏有效舉措的現實,值得相關單位未雨綢繆,除了加強家庭與社會教育,並應強化社區守望相助,標本兼治、雙管齊下,或許當能有效防制青少年犯罪!
-
大閘蟹可免檢疫入境 金門花生為何不能寄台?
連日來,電視新聞報導:秋節前後大閘蟹最肥美,依據農委會檢疫單位與海關規定,從大陸旅遊回國入境,每人可攜帶十台斤以內的大閘蟹,不僅免稅,且可免除檢疫手續。 觀諸這樣的一則新聞,對老饕來說,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因為,炎黃子孫吃蟹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就火邊跂石炙噉」石板燒吃蟹的記載,以迄今天坊間海鮮店千般風貌的料理,尤其,每年中秋時節蟹黃飽滿,被視為是人間至美的極品,最令饕客望之垂涎! 然而,台灣地區每年已進口近千公噸的大閘蟹,早已嚴重壓縮本土養殖業者的生存空間,如今,再開放民眾可免稅和免檢疫攜帶入境,加諸媒體又大肆渲染秋蟹油濃膏厚,對他們的生計無異雪上加霜。諸如台北縣烏來鄉的養殖業者,就很不服氣的表示,他們自大陸進口蟹苗,利用烏來好山好水的天然環境,養殖出來的大閘蟹,其肥美鮮甜的程度,絕不輸進口的陽澄湖大閘蟹。 同樣的,台灣紅蟳養殖業者也不悅嗆聲,認為土產的紅蟳,比渡海而來的大閘蟹新鮮,不僅蟹黃好吃,蟹肉更是香Q有勁,且價格便宜,料理也較多樣化,除可清蒸、或做紅蟳米糕,也能用麻油料理,更可做燒酒紅蟳等等,絕對是新鮮道地的美食佳肴。 除此之外,衛生署疾管局官員也提醒民眾應多加小心,因為,儘管大陸進口的大閘蟹,雖不是來自霍亂弧菌疫區,但並不保證吃下肚子就沒問題;畢竟,過去台灣和香港兩地,都曾傳出大閘蟹被檢出含有孔雀石綠,以及會致癌的DDT殺蟲劑,特別是部分養殖戶為了私利,投放過多的抗生素,對人體健康均會造成危害。 當然,大陸的大閘蟹,可以免稅、免檢疫攜帶入境台灣,看在金門鄉親眼裡,尤其是農畜養殖戶,想必會義憤填膺,因為,金門地區合法經營、且經過輔導生產的「黑豬肉高粱香腸」、與「酒糟黃牛肉」為何不能銷台?甚至,連農戶自己耕種的花生、地瓜、芋頭,也不能直接郵寄幾斤給旅台的兒女食用,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要求要檢附「產地證明」才可放行。換言之,中央政策獨厚境外農畜產品,而對善盡納稅義務的金門鄉親,卻是百般刁難,公平性何在? 前些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蒞臨金門視察「小三通」現況,縣議會議長謝宜璋即為金門鄉親權益發聲,當面質疑行政院政策失當:為什麼每年五百萬國人往來大陸,須經港、澳轉機,而不准憑身分證由金門「中轉」,強調今天港、澳已回歸大陸,而金門仍屬中華民國領土,居民百分之百效忠國家,也善盡納稅義務,可是,中央卻抱持「寧予外人,不給家奴」的心態,大剌剌地將「好康的」整碗捧給別人,讓撤軍後的金門民不聊生,因此,要求中央不一定要給金門很多的錢,只要給予適時適切的政策,金門將受益無窮! 平心而論,生活在金門離島,不但各項資源貧乏,居民謀生條件少得可憐,中央政策非但不重視,反而一再落井下石,不僅「黑豬肉高粱香腸」、與「酒糟黃牛肉」限制銷台,甚至農民自己收穫的花生,也不能直接郵寄給旅台兒女,金門人情何以堪?如今,看到大閘蟹可免稅和免檢疫入境台灣,怎能不生氣?
-
喜見縣府將編列金嶝大橋建橋基金!
金門縣政府前天審查九十六年度總預算歲出概算,各單位歲出初審核列八十五億餘元。其中,李縣長特別指示續提撥三億元「金烈大橋」建橋基金,並改名為「誠信大橋」,以宣示縣府建橋的決心;同時,也將編列三億元「金嶝大橋」建橋基金,希望藉以引起中央的正視。 聽到這樣的消息,相信許多鄉親對建橋又重燃希望與信心;因為,民國八十二年金門第一屆縣長選舉,有一位金湖籍的陳姓參選人到烈嶼舉辦個人政見會,首次提出將推動興建「金烈大橋」,雖不幸落選未能實踐諾言,但往後許多候選人為爭取選票,均將建橋列為主要政見,包括李登輝和陳水扁兩總統候選人,特別是現任陳總統曾公開宣稱:「金門大橋一定要建,並保證四年任內動工」,因此,縣府也配合提撥十億元建橋基金,並花費八千多萬元進行建橋評估與規劃。 只是,每次選舉「建橋」被當政見喊得震天價響,而選後即銷聲匿跡,因而被戲謔為「選舉浮橋」!尤其,去年三月廿八日,行政院宣佈:「建橋經費過大,不符經濟效益,不同意興建。」引起金門各界強烈不滿,咸認中央「欺騙」金門人!難怪此次李縣長指示續提撥建橋基金,並建議改名為「誠信大橋」,除展現金門自力建橋的決心,兼為彰顯政治人物應有誠信,不言可喻! 當然,興建「金烈大橋」是全體鄉親的願望,喧嚷了十幾年迄今未見大橋蹤影,在金門結束軍管亟待大力建設的時候,未能順勢而為動工興建,早已錯失良機!現猶停留在籌措建橋基金階段,倘如每年編列三億元基金,至少還要等十年之後才能動工,就金門整體建設而言,似嫌緩不濟急,然而,只要有信心跨出步伐,必能達成願望,橫跨金烈水道的大橋,終將有建成的一天! 事實上,隨著時轉勢移,兩岸藉「小三通」開啟交流新頁,金門不再是戰場,而是人貨「中轉」的橋樑。尤其,面積與金門相仿廈門島,被列為「經濟特區」之後,各項建設突飛猛晉、工商發達,並因興建「廈門大橋」、與「海滄大橋」兩座聯外大橋,以及將提前在二OO八年通車的「翔安隧道」,帶動島外腹地經濟發展,諸如金門正對面的翔安區,將是一個從台灣搬來的「科學園區」,包括電子資訊、光電、電工、軟體、生物醫藥等高科技重鎮,未來可提供數十萬人就業,身為隔壁鄰居的金門,豈能視若無睹? 有鑑於此,地方有識之士又開始倡議興建「金嶝大橋」,例如縣議會副議長許玉昭,五月前往大陸考察,帶回陸方興建「廈金跨海大橋」評估計劃,因而在上次定期大會上,建議縣府應儘速規劃興建「金嶝大橋」,才能與大陸「如火如荼」的建設接軌,否則,廈門建設一日千里,金門相對落後就愈來愈多! 誠然,以金門目前的處境,興建「金嶝大橋」,已比「金烈大橋」更急迫,因為金門唯有儘快興建聯外大橋,才不再是海上孤島,也才能與廈門形成「生活經濟圈」,溶入大陸「海西經濟區」,帶動繁榮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如今,欣聞李縣長指示提撥建橋基金,值得鄉親欣喜與期待。我們企盼,全體鄉親能攜手同心,繼續向中央爭取經費,只要大家不氣餒勇往向前,相信終有一天能美夢成真!
-
金酒面對仿冒事件宜第一時間具體回應!
前幾天,海巡署彰化機動查緝隊等單位,在台中縣大雅鄉益和路一處倉庫,查獲三十箱假冒「金門高粱酒」,經鑑識防偽標誌,確定是仿冒品,楊姓負責人被傳喚到案說明。 當然,過去台省查獲類似仿冒金酒的新聞,屢見不鮮,不足為奇!但自九十三年「菸酒管理法」實施以來,加重產製、輸入及販賣私劣酒處罰規定,凡產製、輸入私劣菸酒刑責,將從一年有期徒刑提高至三年,罰金提高至新台幣六十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另外,販賣私劣菸酒的刑責,也由一年有期徒刑提高至二年,罰金則提高至新台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甚至,因製造、販賣私劣酒所引起的死亡、重傷,最重可求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換言之,在提高刑責和罰金之後,產生實質嚇阻作用,近年來製造假冒金酒、或販售情形,已明顯減少。 然而,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尤其,目前大環境不景氣,中年失業生活無著落、或「卡奴」為債所逼,可能鋌而走險,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反正,生活過不下去,也沒有什麼財產可被查封,即使被抓到也是「爛命一條」,到牢裡「吃免錢飯」,總比在外流浪餐風露宿,日子可能過得更舒服快意。所以,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仿冒製造或販售假酒,仍無法完全禁絕! 更具體而言,在製造假冒、或販售假酒提高刑責和罰金之後,較具規模的「假酒集團」可能收斂,相對給予小規模的不法之徒有機可乘。一般而言,仿冒假酒通常是以濃縮的酒母加水,混合香料和色素而成,消費者誤喝之後,尚不至於立即死亡,但會影響健康;然而,最可怕的是無知的仿冒者,是以甲醇摻水調配,灌裝在回收的名酒空瓶,消費者誤喝含有甲醇的假酒,只要五到十毫升微量就會嚴重中毒,出現嘔吐、暈眩、呼吸困難、視覺障礙、甚至失明等狀況,造成大腦皮質細胞機能紊亂,將對肝、腎、肺等器官造成損害;如果誤喝超過三十毫升以上,將會導致死亡,過去台灣類似案例不勝枚舉! 金酒公司自民國四十一年成立以來,所生產的高粱酒香醇甘冽,不但在台灣白酒市場是「第一品牌」,市佔率逾七成五,日前更被行政院長譽為「國家之寶」!然而,卻也因為金酒深受市場肯定,名聞遐邇樹大招風,且消費者飲後空瓶太多,因而成為不法之徒仿冒的對象,特別是金門臨近大陸,前些年海防出現空窗期,島上白金龍或「八二三」空瓶飆漲到每只二十五元以上,一袋袋從北海岸村落摸黑拖下海,由漁船運往對岸,經灌裝成仿冒金酒之後,再由走私流竄於兩岸三地,不但嚴重損害金酒企業形象,也擾亂市場經濟,因而加強假酒查察取締,成為金門縣政府施政重點。 持平而論,金酒是金門的經濟命脈,也是縣民社會福利的源泉,更是千餘員工生活的保障,因此,在營運上不得有任何閃失,尤應嚴防仿冒侵權,杜絕「假酒」在市場流竄或被消費者喝出問題,畢竟,金酒禁不起任何一次假酒引發的風波,企盼面對查獲假冒金酒事件,公司應在第一時間作出具體回應,並應立即由律師群出面追究侵權責任,以維護金酒權益,兼可產生嚇阻效用!
-
發展觀光旅遊事業不能再打迷糊仗!
日前,大陸「登台」旅行團首傳重大車禍,來自遼寧省大連的「模範勞工經理」旅行團卅七人,分乘兩輛遊覽車從阿里山出發,行經南投縣新中橫豐丘路段,走在前面的遊覽車,突因煞車失靈翻落十公尺深的葡萄園內,造成六死十五傷的不幸慘案。 據報導,此次肇禍遊覽車司機,雖考取大客車駕照,卻未滿三年違法載客營業,而且,警方從車上找出行車記錄器,發現肇事時車速高達一O四公里,從阿里山下坡未用低速檔,疑似車速過快導致失控翻車。 事實上,政府剛開放大陸客來台觀光,卻頻傳旅遊糾紛,箇中原由值得深究探討。畢竟,能到台灣旅遊的「陸客」,若非是離退高幹,便是企業高層主管,手頭經濟闊綽、消費能力強。但是,目前台灣只開放大陸客經第三地「中轉」來台觀光,雖然「陸客」所繳團費很高,原係每人一天六十元美金的預算,但早被大陸組團旅行社和港、澳大盤商賺走,台灣接團業者僅剩三十元美金,等於每人一天不到一千元新台幣,包吃包住毫無利潤可言,所以,觀光團「早上起得比雞早,吃得比豬差,跑得比馬遠」,每天行程至少要趕八至十二個購物點,帶團者靠向商家收取回扣和人頭費彌補開銷,於是,「陸客」不但被當「肥羊」痛宰,如今還發生魂斷異鄉的慘事,消息經媒體廣為傳播,真不知十三億大陸同胞,是否還有人敢來台灣旅遊? 所謂「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國內的旅遊業者,只看到每年大陸客來台旅遊的百億元商機,卻殺價惡性競爭接團,自毀觀光形象;而金門地區的旅遊現況,似也不遑多讓?諸如日前地區某航空業者,大力促銷「金好玩系列」專案,三天兩夜的遊程,每人團費三九九九元,比台金來回機票還便宜!然而,如此低價招團,金門島上必要的交通、食宿費用,由誰來支付?換言之,地區的導遊、司機大多屬「義務職」,頂多只能靠小費,或從採購行程中,向商家索取回扣貼補開銷;試問,「比台金來回機票還便宜」的觀光品質,如何營造高優質的金門之旅? 誠然,在我們寄望「陸客」榮盛觀光的同時,亦該保證維繫最起碼的旅遊品質。基此,導遊、司機的素質要加強,遊覽車輛要嚴檢,購物環境要把關,業者的「品保自律」更不可免。在此之前,全國旅行公會全聯會,就曾籲請政府應儘早完成「大陸人士來台從事觀光旅遊許可辦法」的修訂,並將團費分級管理機制、旅行業「品保自律」規範納入,讓目前惡質脫序的旅遊異象,可一勞永逸的徹底解決。然相關的配套措施,早在去年就已完成修訂,業者的自律公約也已經完成,卻因兩岸遲遲沒有達成全面開放的共識,管理上出現空窗期,不肖業者趁機混水摸魚,自毀觀光長城,令人搖頭! 總之,金門要發展觀光,就不能再打迷糊仗;大陸旅遊團六死十五傷血淋淋的慘案,正敲起了一記警鐘。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金門地方小,觀光規模有限,要落實業界自律、品質查察,相對來得容易;因此,企盼業者應要自省自律,權管部門亦應負起責任,督促提升導遊與司機素質,落實遊覽車安檢,團費有所規範;畢竟,金門脆弱的觀光,付不起任何慘痛的代價!
-
金酒是全國第一品牌更是國家之寶!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抵金視察,受到省府顏主席、李縣長、謝議長等地方首長的熱烈歡迎;尤其,前往金酒公司視導,盛讚金酒是「全國第一品牌」,更是國家之寶!強調金酒是地方上一項特產,對國家稅收有這麼大的貢獻,政府在相關政策上,應該好好輔導協助,讓金酒的業績更好,也讓金門人更光榮! 眾所皆知,現任閣揆蘇貞昌,常摸著光可鑒人的頭頂,謔稱是一顆「電火球」,點子多、腦筋快,如閃亮的電燈泡一般;且每次自我介紹,就做出一個「衝!衝!衝!」的誇張手勢,不但成為藝人和大街小巷模仿的對象,也真的從台灣尾的屏東縣長,一路北衝入主台北縣政府,甚而衝進行政院,當上全國最高行政首長。只是,當上行政院長之後,先後兩次「衝」不過台灣海峽;幸好,前天果然「衝」來金門,視察地方建設及向軍民賀節。 或許,金門是邊陲離島,居民手中選票不足以影響政局,令人不屑一顧;特別是自島上大量撤軍之後,市場百業蕭條,原本寄望能帶來發展契機的「小三通」,也因中央政策束縛落空,以致年輕人就業無門,金門人「求生存、求發展」的呼聲喊震雲霄,可惜中央充耳不聞!簡單舉例而言,今年總統陳水扁曾三次蒞臨金門,分別是一月中旬的校閱南雄旅戰車部隊、六月的登大膽島慰勞守軍、以及八月公祭「八二三戰役」英靈,均只為宣誓三軍統帥權,未一步踏進金門縣府大門,實地關心金門民生問題。 當然,蘇揆就任以來,曾於五月為「擴大小三通適用範圍」、與八月主持「金門地區萬安廿九號演習」欲前來金門,卻因天候因素無法成行,前天順利「衝」到金門,難怪李縣長致歡迎詞表示,鄉親應「以辦喜事的心情、以快樂的心胸」歡迎蘇院長到訪,因為,金門鄉親企盼中央要員前來了解地方需求,這一期待已有五個多月之久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蘇揆特別蒞臨金酒公司視導時,縣長李炷烽、議長謝宜璋和立委吳成典分別提出建言。李縣長表示:煙酒稅法自九十一年實施至今,金門地區上繳煙酒稅已達一百四十五億元之多,而今年中央補助地區僅四十多億元,金門已不是中央的包袱,因此,希望中央能充分運用金門「中轉」地位優勢,傾聽金門鄉親的心聲,為地方帶來更多利多。同時,議長謝宜璋也建言,金酒公司一年上繳中央稅款,平均一天達一千萬元,期望未來能落實煙酒稅收,百分百回饋地方的機制。而立委吳成典則拜託蘇院長大力幫忙金門,未來針對大陸白酒開放政策能更審慎,以免衝擊金酒營運,影響金門民生經濟。 平心而論,近年來關心金門的中央要員不多,願前來金門實地了解民困、傾聽離島居民心聲的更少;此次蘇院長不但率員蒞臨金門,也實地了解「小三通」通關動線作業、與金門尚義機場使用現況,且於視導金酒公司時,題贈「真情好酒」四字,並盛讚金酒是「全國第一品牌」,更是國家之寶,強調對金門的關心誠意百分百,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令鄉親感激動容!謹此,我們企盼,未來中央在相關政策上能真正好好輔導協助,讓金酒的業績更好,造福全體金門鄉親!
-
中央關心金門百分百不如給明確的政策!
中秋節前夕,行政院長蘇貞昌抵金向軍民賀節,並巡視「小三通」設施,受到省府主席顏忠誠、縣長李炷烽和議長謝宜璋等地方首長熱烈歡迎;強調金門雖小,卻是國家重要的地方,中央對金門關心的誠意是百分百,然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國家政策應因時、因地做最好的調整,讓金門各方面更進步。 蘇院長上任之後,曾兩度欲到金門視察,卻因天候不良取消,此次順利成行,在視察水頭「小三通」通關作業時表示,金門過去實施戰地政務,造成諸多不便與限制,現在應該展現另一番面貌,從防衛的最前線,轉變為兩岸間的安全閥;未來,政府應從更「務實」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靈活調整政策。 大哉斯言!蘇院長蒞金的一席話,精確地說出了金門的「過去」與「未來」,可惜,卻似乎刻意地忽略了金門的「現在」,令人有「鼓舞有餘,務實不足」之嘆! 事實上,長期以來,金門和中央總在政策的開放度上拔河,特別是在「小三通」上路之後,李縣長曾感慨說過:「中央已是金門發展的一個包袱,甚至是一個累贅。」話雖說得很重,卻「真實」的表達出離島居民的心聲。因為,小三通「試辦」五年多來,中央始終不肯明白告訴我們,金門的發展利基在那裡?倡議中的邊境貿易、中轉經濟,以及經濟特區全部跳票;試問,鄉親該如何相信,中央政策「有可能」朝向務實與靈活的方向發展?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中央關心金門誠意百分百,口頭上的承諾,不如一次切實的踐履,畢竟,金門要的並不多,中央只要給金門中轉政策和措施,金門才有生機。 其一,以「小三通」彌補裁軍後的經濟失血;兩岸和平發展已是金門發展之所繫;寄望兩岸經濟共榮,遠比中央百分百的關心受用;對此,我們也不指望中央在兩岸折衝上做任何的退讓,只要能將每年四百萬經港、澳轉赴大陸的國人,導由金門中轉,有人潮就有錢潮,金門才有繁榮發展的機會。 其二,積極取代港、澳的角色;港澳今日的榮景,肇於自由經貿政策,以及商貿中轉利便;金門能不能取代港澳,成為嶄新的東方明珠,沒試過,任誰都沒把握。畢竟,五年的「小三通」試辦經驗,讓金門積累了一定的對口實務及經驗,冀望中央要員也能拋棄意識型態,設身處地的想想,以金門取代港澳的地位,對國家同時也有利。 其三,拋棄舊思維,大步向前走;在朝野對峙,政爭一觸即發的當下,要中央拋棄舊思維,在兩岸政策上有積極的開放作為,應是難上加難;然而,為確保國家和平安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應是執政者責無旁貸的使命。民進黨六年來的執政績效令人不敢苟同,放著輕而易舉、操之在我的「小三通」發展、離島建設不作為,卻去訴諸「變更國土、制憲正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之類的夢囈,不忒本末倒置,自欺欺人? 或許,金門或真是國家安全的閥門,退此一步,即無死守;那請明確的告訴我們,「紅線」在那裡?金門的未來又該往那裡走?冀盼蘇院長能踐履中央關心金門誠意百分百的承諾,發揮「電火球」智多星的本領,給一個明確的政策,為金門帶來發展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