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期許公僕的虔誠服務成為百姓牢固的信仰
金門大力推展觀光之際,傳統閩南建築典雅多元的精彩風貌,不時為觀光客驚艷與注目,而在民居與洋樓之外,地區聚落間密度極高的宗祠廟宇,記載著百姓攜手共度甘苦歲月中,信仰神祇對眾人安撫與告慰的精神作用,也為浯島庶民生活提供更多精彩註解。 一千六百年前,陳淵率始民蒞浯開墾,民眾感其恩德,尊稱開浯恩主,牧馬侯祠由歷史走進神話,成為一種融合崇敬與感恩的民間信仰,也說明著浯島浯民始終是感恩的族群。而即將到來的後浦迎城隍盛典活動,也成為走進庶民心靈的信仰文化,公正無私的「顯佑伯」,三百多年來,也成為百姓祈福祝禱與虔誠分享的親民神祇。 宗教普遍教人為善,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與宗教關係密切的廟宇,純為普羅大眾膜拜祈福的信仰中心,善男信女來自四方,當下管理制度化漸成趨勢,許多廟宇相繼設立委員會進行管理,分別由住持與意見領袖等主導管理,在昔日政治不安定的年代,廟宇神明通常是權勢與威靈的綜合代表,在庶民心目中佔有根深柢固的位置。 明清之際,眾多姓氏宗族或由漳泉,或由閩粵遷徙台澎,浯島民眾或隨軍,或經商,也相繼定居台澎各地。近半世紀以來,主客觀因素交錯影響下,台灣地區宗教派別與儀式活動總類繁多,尤以媽祖信仰最為代表,由於各個政黨深度參與,也讓宗廟活動更加精彩多元,形成有心人士撕裂族群之餘,更多民眾轉向祈求神祇獲取平安的現況。 近代以來,閩台地區或政治不安定,或天災頻仍,衙門官府天高皇帝遠,未必能照顧到為每位老百姓,祈求神明成為庶民共通管道;因此,每當百姓遇到無法解決的生活瓶頸時,即走進廟宇尋求解惑與祈求平安賜福,並相繼延續至今。而本縣更因歷經天災戰火等離亂,由民間信仰演變而來的拜拜文化,甚至演變成什麼都拜,更讓許多年輕族群與新住民難以苟同或適應。 近廿年來,地區初嚐民主甜美果實之際,眾多有心為民服務的熱情鄉親,相繼投入各項選戰,爭取拿到百里侯資格,當選者走馬上任時,在以民意為導向的服務宗旨下,便勤跑基層,也常參與各項廟會活動,有些更是樂此不疲,但若參與過頭,卻很容易模糊服務焦點,讓民眾誤認為拜神明比求公僕有用,的確是值得為民服務的百里侯警惕。 許多廟宇主祀神祇原本都是關懷地方百姓安危的官吏,對民間信仰關心之餘,公部門若能把為民服務當作虔誠的信仰,藉由熱情、毅力、專業與服務,為民眾解決各種生活難題,努力朝國泰民安理想境界邁進,有朝一日,當百姓對公僕的信任成為一種牢固的信仰,並相偕走進城隍廟,感謝「顯佑伯」為全縣百姓找到眾多好官時,實乃萬民之福。
-
寄望夏張成果 掌握翻轉金門契機
第3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夏張會)終於底定於5月23、24日在金門舉行。源於今年2月「王張會」的因故取消,各界對此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更多了許多期待。特別是M503航線問題解決後,因為大陸《國家安全法》修訂、台灣參與亞投行,以及核廢料處理等問題成了新的爭議焦點。惟可欣慰的是,本次會議仍不忘照料金門的民生需求;諸如:金門引水、越界捕魚、盜採海砂、海漂垃圾、促成更多陸客到金馬旅遊、小三通貨物卡關等民生議題,也將納會研討。 一直以來,金門總以兩岸政策的先行者自居;尤其囿於兩岸政治環境許多「踫不得也」的禁忌,本次「夏張會」圍繞「穩定、發展、民生」主軸、解決金門民生議題的共識,遠要比1990年9月12日簽署的「金門協議」處理偷渡客遣返的內涵,對金門更具有關鍵性的意義。 事實上,現階段兩岸政策的基本原則仍是「先經濟,後政治」。這樣的作法旨在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但我們都知道,經濟始終無法背離政治指導,不論再如何的迴旋、規避,最終總不免觸及政治判斷;但對金門而言,這樣的政治爭議無疑是最低、最小的,因為金門本就是兩岸政策的試驗場域,也因此才有史無前例的「金門協議」、「小三通」、「陸客落地簽」等的逐步落實。當然,我們也理解,這些政策的遂行,更多層面是因應現實的民生亟需,而且,隨著金門與彼岸往來日益的緊密,勢必會有更多的「兩岸議題」浮出檯面,諸如:陳縣長於1月27日率團跨海拜會廈門市政府,就觀光旅遊、通水購電、小三通票價、海漂垃圾、空污,以及金廈自經(貿)區等6大跨境的合作議題,乃至於新近浮現的小三通貨物卡關問題等等,兩岸政府勢必要有「能解決的先做,從金門開始」的默契及共識,方能把握「先行先試」的機遇,才能為兩岸創造更多共通的語言與和平紅利。 當然,此次「夏張會」預判爭議也不少;諸如:在立院卡關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後續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陸客來台中轉、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台灣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指標性重大經濟罪犯遣返,乃至最富爭議的大陸《國家安全法》指涉台灣定位等議題,都勢必引發更多的紛擾及效應;但我們也以為,有爭論才代表有進步的空間及機會,或許兩岸政府也能從中汲取更多互動與理解的養分,助益兩岸和平共榮能早日開花、結果。 平情而論,囿於2016總統、立委大選在即,兩岸議題動見觀瞻;已代表民進黨角逐大位的蔡英文主席拋出了一個「維持現狀」的答案,想多數人也會認同在維持台海和平的前提下,維持兩岸的穩定發展是多數台灣人民的共識。但民意如潮水,誰又能料到主導、首啟金廈小三通的蔡主席,又將會帶給金門何種的發展機遇?反是陷入「茶壺風暴」的執政黨一味在兩岸議題上「抱殘守缺」,才更應加油才是。 有謂,金門已邁入了「後小三通」時代,如何開創下一個黃金十年,許多人都引頸企盼。以金門的區位優勢及角色功能而言,金門理應有更多的機會做更多兼利於朝野政黨及兩岸政府的事;本次的金門夏張會或便是一個「翻轉金門」的絕佳契機!
-
檢視防疫流程的合理性莫令地方產業成為犧牲品
金門因5月上旬確認發生全國首度發生的A型口蹄疫情,相關加工品為因應防疫,連同生鮮都禁止輸入台灣,業者大動作抗議,農委會邀集專家做出調整,5月14日起先解禁的是含肉鬆貢糖、燒餅及廣東粥。其他加工品,15日農委會派員確認製程安全後,進一步公布7家廠商生產之牛、豬肉乾產品,肉品製程符合加熱處理等規範,可銷往台灣。 金門A型口蹄疫事件自爆發疑似感染,農委會片面宣布禁止金門的生鮮肉品,以及肉類熟食加工品輸台,到解禁肉類熟食加工品輸台,僅約一週的時間;這一週裡,卻是金門產業最黯淡的時刻。想來多數人都想不通,為何一起至今尚未明確分離出A型口蹄疫病毒的案例,便可以對金門的地方產業造成如此重大的衝擊及影響,而中央防疫單位又何由做出如此「出爾反爾」的草率判斷,造成了這起看似不大,卻可能影響深遠的風波。 首先,我們應該理解,近幾年金門曾大力的推廣及發展酒糟養牛產業並也實際從澳洲進口了種牛,進行了培育,甚還規畫設立了養牛專區、屠宰場等設施。試想,如若一起疑似口蹄疫,便可將金門的肉品產業陷入形同鎖島的境地,真要大規模發展養牛產業,其風險係數之高令人不敢小覷。再有,農委會僅以台灣從來沒有發生A型口蹄疫的現實,即可輕率的經由專家會議結論,禁止金門肉類熟食及其加工品輸台,甚至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張淑賢還公開說出了「金門可以留著自己吃,只是別帶進台灣」這樣「一國兩制」的防疫「良方」,著實令人不解。最後,我們還該理解的是,峰迴路轉的緣由為何?顯然,5月11日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親上火線與金門各界座談得到了預期的效果;座談會現場氣氛火爆,連陳縣長都一度跟張淑賢槓上,最後才獲得張局長的承諾,儘速召開專家會議,促成了短短數日後的熟食及牛肉乾等產品輸台的解禁。 遲來的正義,是否還是正義?由此一防疫個案看,不論是農委會或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都犯了自以為是,以及偏聽「蛋頭」專家意見的毛病。事實上,了解金門的人都會知道,金門的在地牛肉並不足以支應龐大的牛肉乾產量,就算是金門有足夠的肉品供給,業者也會考慮口味的一致性,大量自外進口一致部位的冷凍牛肉加工為商品;這就像頂級法國巧克力原料可能來自全球各地最佳的可可豆產地一般,強把金門牛肉和金門牛肉乾劃上等號,根本就是「錯把馮京當馬涼」的謬誤。更何況防疫單位始終堅稱,口蹄疫病毒經高溫後即可消滅,又何由禁止熟食及其加工品流通?總綰防疫重責的專家們,真該出門看看走走,才能了解世界和他們想像的,已有了極大的不同。 總之,我們絕對認同防疫視同作戰,卻絕不認同不問來由的瞎指揮。金門經歷過88年發生疑似口蹄疫,直至102年才全面解禁的事件,對防檢疫已是高標準的自我要求,更將自己視為國家防疫體系的一員,恪心盡力的守好每一道關口,不想此回中央「化外之地」的防疫舉措,著實令人心寒。或許,利用此一機會,我們真該再來精確檢視一下防疫SOP的合理性,因為金門在地產業著實禁不起再一次的瞎折騰。
-
社會安定民之所欲 大家崇法伸張正義
報載:北市大巨蛋工程疑涉弊端,並有電視台以此為題,製作政論節目,邀請名嘴公開辯論,正反兩面之看法與主張兼而有之,炒得沸沸揚揚,聽眾莫衷一是,人云亦云,百姓不得安寧,究竟事實真象如何?胥賴司法機關深入查察澄清,捨此,誠非正途。 持平而論,社會需要安定,民生樂利,大家崇尚法治,正義始得申張。放眼周遭,標新立異,千奇百怪,竟不努力拚經濟,卻是無事不政治,諸如藍綠長期對立,族群壁壘分明,意識形態大行其道,又更甚者,政客玩政治,爭名奪利,捨本逐末,操捷取現,為所欲為,見縫插針,遇洞灌水,我行我素,漠視(法度),導致社會風氣日趨敗壞,要問誰是始作俑者,大眾心知肚明。面對於此,亟須大家明辨是非,負起導正責任。 總統馬英九,早在法務部長任內公開宣示:匡正政風,澄清吏治,乃政府既定政策,希望大家支持。就任總統以來,致力完成廉政署之設置,復又一再強調:防弊肅貪併重,祗要貪瀆有據,不論身分如何、職務高低,一律從嚴究辦,證據到那裡,就辦到那裡,決心堅定,立場不變。換言之,任何公僕涉及弊端,沒有特權例外,難逃要被查究嚴辦之命運。 緣此,任何人發現公僕濫權枉法,自可就事論事,具證逕向執法機關提出密報檢舉,更可依循常規正軌,由各機關政風機構進行內部行政調查,或報由法務部廉政署、調查局,在檢察官指揮下,依法展開偵查作為,行使緊急處分,職權配位,了無爭議,不必另作編組增加人力、財力,則可達成懲前毖後之目的。畢竟,茲此法治民主社會,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眾眼眧眧,騙不了人,何況真象只有一個,證據會說話。否則難以讓人信服,倘若,凡事都泛政治化,添油加醋,譁眾取寵,惟恐天下不亂,不惟損人不利己,公私不宜,擴而大之,對國家人民,又有何益? 日前福建高等法院金門高分檢檢察長邢泰釗、金門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黃和村,雙雙奉命調職返台,分別接篆台灣花蓮高分檢檢察長、台東地檢署檢察長,離別前夕,依依不捨,咸表金門好山、好水、好人情,堪稱是塊乾淨土,未來願景充滿希望。又以邢泰釗檢察長在金服務,歷時已逾四載之久,走遍金馬離島鄉鎮村里各個角落,情有獨鍾,對於金馬悠久歷史,閩南文化,居民純樸敦厚務實,愛國、愛鄉、更愛家,犧牲奉獻之精神,讚佩不已,念茲在茲,且常為之宣揚。此外選用代表閩南文化之風獅爺、閩南建築圖騰訂製紀念物品,作為公誼饋贈之需,讓人睹物生情,對金門加深印象。此次輪調,行程匆匆,還特抽空登上太武山海印寺禮佛致敬,祈求國泰民安,天佑金馬,四年時光,親與同仁伙伴,共同努力耕耘,彙編〈金馬法鑑〉、〈馬祖藍眼淚春〉兩書,圖文兼備,多達數十萬言,詳實記載著金馬司法體制之興革演進,為金馬歷史文化留存最佳見證。而也殷切期盼金門鄉親,珍惜先聖先賢遺留史料,使之代代相傳發揚光大,更應加強維護善良風氣,拒絕一切污染,事關金門整體發展繁榮進步,非常重要,熱愛離島,用心付出,真誠流露,令人感動,值得大家省思覺醒,相互勉勵實踐。 金門之未來,還有一段艱辛漫長路途要走,此時此刻,對於司法檢調警政同仁伙伴,應該心存感激。因為維護國家之安全,社會之安定,人民之安康,他們挺身而出,站在防護第一線,摘奸發伏,滌塵掃穢,除暴安良,為國為民,無怨無悔,功不可沒。孰是,但願大家同心同德,齊心向前,弘揚法治,留根固本,相輔相成。
-
敲鑼找豬─談金門公投與自由經濟示範區
以《僑歌三部曲》蜚聲國內外的印尼華僑作家黃東平,除了在長篇小說中生動刻繪當年落番華僑在海外的艱辛奮鬥歷程,其餘各類文稿,對於還原異地與原鄉的時代背景,也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例如在其短稿集《班芝蘭之夜》中有一篇記述童年生活在金門的經驗,提到民國十幾至二十幾年,在金門金城後浦,時不時可以聽見「噹噹噹」的敲鑼聲……。 當年,沒有廣播系統、沒有電視,也沒有電信網路;信息互通或政府有要事需要通告週知時,除了走街串巷、挨家挨戶登門口頭告知以外,就是扯開嗓子大呼小叫。於是,相對簡便有效的「敲鑼」通知也就因應而生。需要敲鑼通知的內容五花八門,甚至,連飼養的豬隻遺失,也會沿著街坊巷弄噹噹噹的敲鑼找去。 看了這段描寫敲鑼找豬的短文不覺莞爾,眼前宛然浮現那個時代的金城後浦街景。細想之下,震天價響的鑼聲非但不能引來豬隻,也許還要把豬隻嚇得四處逃竄。「敲鑼」雖然達不到直接「找豬」的目的,但是至少讓左右鄰居們知道自己遺失了豬隻,達到「宣示」的作用。如此說來,敲鑼是一個可以操之在己的、宣示的手段,不管找尋豬隻的目的是否能夠如願,至少清楚對外揭示了自己的訴求。 自古以來,金門就是個離島偏鄉,中央政策鮮少顧及,島民也頗能安於現狀,縱使利益被犧牲、被出賣,也總是默默忍受。以近日金門爆發的疑似A型口蹄疫為例,中央防疫單位除了金門牛肉以外,竟然可以連經過高溫煮熟過的牛肉乾、廣東粥、燒餅等民間小吃也一律列在禁止銷往(或攜入)台灣之列。誠如金門民間各界發出的怒吼,「為了一頭牛,可以不顧金門民間業者的死活」。 曾經熱絡的金廈小三通物流被叫停又是一例,影響層面既深又廣。不管在台灣或大陸看來,任何的政策思維,出發點一定不會是為了照顧金門百姓,而是為了他們所謂的「大局」著想。再者,長久以來困擾離島金門的交通、醫療等,也未見中央有任何特別的政策或解決方案。這些在在顯示離島居民是爹不疼、娘不愛的一群化外之民。 為了讓離島經濟發展可以有新的機遇,本月十一日,由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於立法院召開金門離島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公投說明會,希望透過民間推動公投的民主程序,來爭取加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不僅民間諸多社團積極參與,金門縣長陳福海及議長洪麗萍也特地致電表示會全力支持,並期盼能扮演關鍵角色。 金門從開放「小三通」以來,已歷經十餘年。除了充當兩岸政策先試先行的角色,也是未來兩岸政府是否可以進一步和平共榮的見證者。金門是否可以順利完成從大陸接水接電的工作,是否可以通過兩岸互惠的一年多簽及72小時免簽的優惠政策;甚至,是否可以進一步解除關稅障礙及市場限制,以及各項法令管制,讓物流、人流、金流徹底流動起來,讓金廈成為一體化的生活圈、經貿圈,都在考驗著全體金門人的智慧。 儘管「公投」的連署或通過門檻都不低,以公投推動金門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難度也不小。但是,就像「敲鑼找豬」一樣,公投同時也是一種「宣示」手段,是讓兩岸政府聽到我們金門的訴求與心聲。何況,只要縣府、議會及民間一起努力推動,金門成為兩岸自由經濟示範區或許指日可待。
-
期待各界共同維護古蹟整體價值
近來有關金門古蹟與洋樓保存的議題受到各界關注,除針對建築本體安全與管理維護現況外,建築周邊的景觀環境亦為各界所關切。眾所周知,金門擁有大量的古蹟歷史建築,這些珍貴的遺產早已是金門的代名詞。但金門近年來爆發的土地與住宅建設,老舊頹屋所在處一夕間變成炙手可熱之地,剷除舊建築販售土地、興建住宅成為風潮,繼而引發了環境變遷、聚落景觀丕變的現象。 在開發壓力與住居空間需求日增下,那些散落聚落、街區的古蹟雖未面臨毀壞的危機,然其周邊在未經適切管制與整體景觀規劃下,冒出了影響視覺的新建物,不協調的景致讓古蹟環境受到影響。究其因,乃在於過去僅管制其定著土地範圍內,多數未思考其景觀與古蹟環境的整體性,建築體受到嚴密保護卻無法維護其周邊景觀,最後使得古蹟孤立於新建築群中,失去其應有的環境與文化特色。如新竹市定古蹟長和宮2013年在其後側蓋了一棟地上九層之香客大樓,解決了香客住宿與活動需求,卻讓古蹟建築的景致破壞蕩然。台北市國定古蹟龍山寺,台灣重要的廟宇與地標,即將在後側興建十餘層的大樓,引發了各界的關注,即便市府緊急擬定出保護天際線之法規,卻因法律不溯及既往無法硬性要求建商將容積移轉,如果定案,將是台灣古蹟保存的最重大挫折。 國際上對於建築遺產的維護,早就關注到必須以都市計畫手段納入其週邊環境的整體維護。1933年《雅典憲章》即已提到都市規劃須將歷史建築獨立劃分並加以保存,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城市重建的規劃指標之一。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則指出歷史場所必須保護其整體性。2005年的《西安宣言》則特別針對「場域」宣示,認為文化遺產其周邊場域所在的環境整體性保存十分重要,應持續地運用有效的法律與規劃手段,實踐保護與管理,並設立保護區或緩衝區,以反映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獨特性。 事實上,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3條即有,「為維護古蹟並保全其環境景觀,主管機關得會同有關機關擬具古蹟保存計畫後,依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或國家公園法等有關規定,編定、劃定或變更為古蹟保存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並依本法相關規定予以保存維護。」並應針對古蹟基地內前後側院之深度、寬度、建築物之形貌、高度、色彩及有關交通、景觀等事項,得依實際情況為必要規定及採取獎勵措施。這樣的規範,顯示我們的法令已針對古蹟整體環境保存有所著墨,然事實上,台灣各縣市針對古蹟整體的保存思維尚欠缺前述之規劃,亦與國際上之觀念差距甚遠。 依照文資法的內容,古蹟設立保存區是將一整體區域劃分作保存使用,除了古蹟建築外,周遭環境景觀與建築物也一併受到規範。而其須透過都市計畫方法劃設,針對保存區內的行為進行規範,避免從古蹟場址內觀看的景觀受到現代景物的影響,失去古蹟整體景觀的美感。此外,保存區的劃設作為保護古蹟的手段,他目的乃在於發展一套可操作的都市設計準則,以助於古蹟周邊之發展管制與維護制度,透過整體的考量,納入歷史發展、社會文化、政治經濟、自然景觀、視覺因素、環境發展潛力等,藉由容積移轉與資源分配之方式,使聚落與街區內之保存區及其重要建築遺產獲得適當的維護,民眾的發展權益也能獲得保障。 當前後浦街區內的陳詩吟洋樓、奎閣,及朱子祠、總兵署等建築,部分已劃入古蹟保存區或保存區,在面臨古蹟周邊可能的開發時,實應重新檢視過往保存區劃設之內容,在文資法的指引下,由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審議等多重方法著手,考量民眾住居權益及古蹟無可替代之價值,擬定出最具前瞻的策略,始能共創雙贏。 希望金門的古蹟都能永續保存,為後代子孫留住古蹟及其周邊景觀、歷史紋理,凸顯其自身的文化魅力,在文化觀光與歷史保存上發揮其價值。讓我們一同為古蹟守護!
-
論金門都市發展與定位
縣長陳福海日前與金門大學建築、都景系教授齊聚一堂,針對金門地區都市計畫與景觀,進行一場對話和交流,期找出金門未來發展方向。席間,建築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陳逸杰表示,不管是朝文化觀光或經濟觀光路線,都要有明確的定位,最重要的是,「應該在文化、經濟和文創找到一個平衡點」,進而釐訂出短、中程發展,擬好行動計劃以落實之。 好一個「應該在文化、經濟和文創找到一個平衡點」之論,不正是多年前本報主筆倪振金之論?我們且借而與之呼應並共襄之。倪君在「城市願景」中,首先以「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市願景」為開場白,呼籲營造或發展城市意象,首在善用自身元素,體認金門環境,應朝生態、藝文、商圈左宜右有的城市願景定位。此種以生態為承載平台;以藝文為精神泉源;以商圈為物質活力的城市願景,才是金門都市發展之願景及定位;更是古人臥以遊之的城市。 具體而言,就如同把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兩廳院、台北東區商圈結合在一起的功能城市:以時尚商圈厚生養民;以悠揚藝文舒神愜意;以森林公園承載眾生。如此城市,不但是今日市民縈繫心坎的城市,更是金門走向國際之大門! 民以食為天!任何偉大的願景,若不能厚生養民,都是空中樓閣!因此共生和諧且有發展之都市願景,首在規劃具有地方特色且國際化的科技、商業、醫療、生活機能等有利之投資環境;以此現代化的時尚商圈,繁榮經濟,方有餘力共生藝文與生態願景。 作為一個振民育德的現代城市,經濟繁榮後最重要的就是藝文的潤身潔品:從音樂欣賞、歌劇品味、文學創作,乃至文教園區、圖書館等質量是否提昇皆是;只因藝文乃化育人格的大道。所以在規劃城市時,應承接時尚商圈所帶來的厚利,積極進行藝文規劃,從軟體到硬體,甚至連藝文街廊等,都應以國際規格、美學內涵整體擘畫。 富庶而有質感的市民,皆需歸宿於承載空間。就此課題,生態城市(Eco-City)應是普世的願景:這種人性化空間之理想,就是遠山蒼鬱、群木薈蔚、清溪競流、碧草如茵、落英繽紛等自然景象匯集成綠色海洋;而各項建築則如同島嶼般,零散分布在這一片綠色海洋中。甚至連島嶼般的水泥叢林也應規劃出綠色走廊,俾便徹底溶入這海洋中,完全臻於一種大化的境界,進而以此蒼潔曠迴的空間,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共生商圈願景,生生不息! 法國建築詩人波棕巴克曾提出他對城市設計的看法:一個「對象物」並不會產生意象,而是透過建築空間的營造,整合出一種共生和諧的願景,這才是一個閑適恬靜的城市。易言之,也只有以此大格局著眼:從土地利用、公共設施、景觀建築,到文化意象等,皆應以商圈、藝文、生態的共生和諧願景整體規劃,呈現一種便捷、優雅、旖旎的現代城市風貌;這才是金門都市發展與定位之所在!
-
熱忱關懷榮民 為浯島鄉情增溫
榮民年輕時為國家出生入死保護國人,貢獻相當大,退伍後有的進入社會再創第二春,有的年老退休安養天年,不論是就學、就業、就養、就醫,都要政府予以服務照顧,金門縣榮民服務處就是替政府扮演這一角色,因此,服務工作應力求落實到位,滿足榮民真正需要。 近日,金門縣榮民服務處再度以鄉鎮為單位舉行分區座談,邀請鄉鎮榮民代表與會,藉以瞭解地區榮民袍澤居家現況與生活需求,聽取各項建言,以精進服務照顧工作。本身為縣籍女婿的李鐵和處長,特別表示關懷與照顧地區榮民是榮服處志業,該處全體同仁將全力以赴,同時也感謝單位同仁、各區服務組長與榮欣志工的共同努力,為地區榮民恪盡一份心力。 國軍負有保國衛民的重責大任為眾所周知,軍旅期間,任勞任怨程度常被形容為「一天工作廿五小時」,在退伍後,繼續用熱情與能力為國家社稷服務,雖然當下因國內少數政治民粹再三干預,退伍榮民的權益一再受損,所幸,行政院退輔會與各縣市榮民服務處都能嚴守崗位,為榮民盡最大照顧與服務。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主要服務對象,除了告別軍旅的榮民伯伯與青壯榮民外,還包括八二三砲戰時參戰前輩都納歸榮民體系,榮服處主要服務工作即包括就學、就業、就養、就醫與服務照顧等項目,一般服務工作則包括國際聯絡、人事服務與法律服務等,另有定期策辦相關短期實務訓練課程,以厚實青壯榮民(眷)第二專長,增添工作機會。 事實上,沒有榮民殷勤付出就沒有今日台灣的安定與繁榮,而本縣近數十年的建設發展,也不乏地區榮民犧牲奉獻的熱情參與。當下,本縣榮民服務處派遣各個服務組長劃分責任區,天天探訪與關懷服務,除了表示政府對大家的關懷之意,同時也代表鄉親們對榮民前輩的犧牲奉獻,表達最高敬意。 目前,本縣社會福利深受肯定,各項敬老尊賢的照顧實務與關懷活動,在在都讓老人家感受到地區的溫暖,結合著縣府社會關懷與榮服處的照顧服務,地區年長榮民前輩所受到的關照,不僅為其他縣市所不及,更為友縣地區老人所稱羡。 而當下,青壯榮民乃居各縣市職業軍人退伍的多數,退輔會也推動就學與就業輔導方案,及定期開辦各項技職與證照班課程,提供免費研習,以增益青壯榮民投入社會後,能夠迅速謀得工作,穩定生活,縣市榮服處也積極藉由就業媒合,協助大家順利轉換工作跑道。 關懷與愛是幸福金門的核心價值,地區各單位對榮民的關照,可謂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正逐漸落實金門成為現代海上仙洲理念。感謝數十年來,眾多榮民對地區的熱情貢獻,也感謝社會各單位對眾多榮民前輩的關懷照顧,關懷地區每一份子是鄉親的共同志業,我們謹此獻上感謝與祝福。
-
落實「互動」與「整合」 有助提昇行政效率
邇來媒體頻頻報導,天公不作美,春雨供不應求,旱象難關,倘未解除,台灣部份縣市將開始實施限水措施。離島孤懸海上,熱日當空,蓄水湖庫,存量下降,縣長陳福海日昨特別邀集相關業務主官主管,進行集思廣益會議,針對目前所見情景,深入探討研析,採取積極落實作為,除盼大家養成省水習慣,期能降低(無水)衝擊。 據悉,在此次會議中,縣長陳福海有感而發表示,他知道自己工作執著,逼得很急,儘管求好心切,還是會有人說好,有人說歹,畢竟社會之公平正義自在人心,他無所求,但會用心服務,以(正心)之態度,將事做對、做好,希望大家支持,他將永遠與鄉親站在一起,共同為這塊乾淨土努力打拚。 又說,鄉鎮與縣府同屬一體,具有法人身分,分層負責,分工不分家,他要求縣政團隊成員,平日在與鄉鎮之間,要在「互動」與「整合」工作上多下工夫,諸如水利建設工程及水資源之經營策略,尤應齊力加快腳步落實,將之納入政策,為地方整體經濟發展做好一切準備,此時此刻,節水省電如同作戰,不能流於口號,應有實際行動。 持平而論,「互動」即是「行動」,也是「實踐」,無官不是公僕,應走出辦公室,由上而下,親近大眾,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意喻再親,倘不交流互動,猶如陌生,缺乏感情,近鄰縱然非親非故,朝夕相見,不乏互動交流,久而久之,感情日增,如同至交好友,道破(互動)真實意義,緣此,「互動」是一切施政作為之基礎,要有「互動」,卒能「化異求同,同中化異」,達成共識,統一觀念,齊一步伐,化阻力為助力,正因如此,互動也是「智慧」,在此多元社會,人與人間,最忌妄自尊大,離群索居,同仁伙伴,貌合神離,因而在公要加強縱橫工作關係互動聯繫,藉由互助爭取助力,增進公私情誼,促使政策政令順利推行,金門務必持續向前,縣政團隊成員應由(點)而(線)擴及「全面」,加強「互動」與「整合」兩大工作。 茲舉一例,最近媒體報導,某市首長倡議推動「裝設監視器抓違規」,儘管立意唯公無私,有其合理想法與主張,卻因事前「互助溝通」不足,率爾對外公開放送,以致成為熱議話題,出現「曲高和寡」局面,咸表「事不可行」者,比數相對堆高,甚有在職司法人員,就法論法,直指此舉有悖常規,且有「揭人隱私」觸法之慮。謹就此事以觀,如果平日「互動」良好,「溝通」無礙,謀定而後行,慎之於始,相信不致引起節外生枝,益見「互動」在(依法行政)過程至關重要。 談到「整合」工作,意涵廣泛,泛指透過「互動」與「溝通」,化零為整,將餅做大,結合主客觀事實因素,而將有限之資源,逐項妥作分析整理,綜合計劃運用,使之「聚少成多」,「聚沙成塔」極大化,發揮一加一等於二之功效。換言之,「整合」工作,在推動施政重大建設比重及價值,殊應重視,不容輕忽。 總之,政通人和,消弭民怨,貴在「互動」,追求績效,重在「整合」,做好「互動」與「整合」工作,讓大家智慧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集中,效果立竿見影,值得時代公僕深思,共同實踐履行。
-
儘早確立後小三通的發展格局
近期有兩則關於小三通的新聞引起我們的關注。一是,首見大陸籍詐騙集團成員跨海至金門犯案落網;福建省24歲男子何某利用小三通模式,以觀光名義抵達金門,負責收取台灣車手用快遞寄至金門的現金贓款包裹,再循原路帶回大陸交給詐騙集團瓜分。二是,小三通貨運中轉曾是兩岸貨運便捷管道,近來大陸嚴查小三通貿易走私,導致不少商品「卡關」,許多廠商紛紛轉單,讓金門小三通貨運相關業者遭衝擊,甚至倒閉或裁員。 小三通昌隆的原因係立足於兩岸政策的「先行先試」,所謂的半日生活圈、小額貿易、兩岸快遞,或多或少都立基於兩岸和平紅利下的政策利多。但在政策優惠的同時,困擾也同步存在。以這起新型態詐騙案為例,為取信被害人,並免惡行曝光,其作業連動了兩岸三地,更藉由小三通的簡便通關,將贓款快速的攜出離境,此種另類的兩岸「簡便金流」或要令多數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卻真實的影響我們的生活。而現在處於「卡關」狀態的小三通兩岸快遞,則又是另一起利用「簡便物流」漏洞的案例。 俗稱的小三通兩岸快遞源起於小額貿易,在小三通開放初始,我方銳意要將小額貿易除罪化,沒想到「陸貨一條街」風光不了多久,就被挑貨的消費者打敗,反是陸方十萬元美金以下的小額貿易進口,為金廈貿易榮景注入了新的活水。往昔的金門兩岸快遞,都採簡易通關隨機抽查,不僅快速通關,稅率也較優惠,即使接近完成的成品也可以零件稅率申報,早上出貨,中午前可運到彼岸,深受台商歡迎。現在,大陸正在推福建自貿區,所有港口都採正規海關作業,而且福建原本有六個港口開放小三通,現在只剩一個,導致貨運中斷,時間也拉長,更取消優惠,很多貨物因此不走小三通。以往一個月有超過千件的報關申請,現在不到一百件,小三通貨運受阻,讓靠這行吃飯的行業哀鴻遍野,首當其衝的就是船運公司、碼頭工、吊車、堆高機業者等,報關行是間接受害者。事實上,大陸並未切斷小三通貨運,只是嚴格落實「依法行政」而已,過往以多報少的現象都行不通了,一旦發現有漏報,還會整船扣留,更不要提稍早傳聞的有不肖業者趁小三通的簡便措施夾帶毒品槍械被查獲的情事了;或許,短期損失是必然的,但長遠看未必便是不利的發展。 平情而論,我們經常關注於小三通出入人數是否再創新高,反是輕忽了物流、金流、資訊流在其間的經濟規模與利益。當然,賺錢的生意大多數人會悶著頭幹,真「卡關」了,再來找新的出路;但站在兩岸交流的高度上看,我們似應要有更開闊的格局、更好的視野來看待兩岸交流的正向發展,而不是著墨於防缺補漏、畫地自限。要訴求兩岸交流的正向發展,我們以為,首先要導正心態、審己度人。一直以來,兩岸經貿交流都立基於陸方的讓利,以及廣袤的市場規模,我們也一直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殊不知一味的「讓利」不足久恃,開誠布公的協商、審度己優的「互利」才能長久。 總之,小三通金流的「另闢蹊徑」、物流的「依法卡關」或給了我們如下的警訊:「機會,已經敲過了一次門;而我們卻還沒確定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