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防止販售個人資料應由「修法、管控、教育」三管併進
正當法務部調查局深入追查國內「瑟必思」、「耐而益」、「萬士通」、「杜立佛」四大販售個人資料集團之際,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也相繼傳出捷報,宣布查獲兩岸不法之徒相互勾結,利用金融網路輾轉盜領銀行存款得逞,致使存戶蒙受重大損失,經已循線逮捕嫌犯十人擴大偵查,為免受害層面擴大,希望存戶注意辦理變更存款卡號密碼,以策萬全。顯示不法販售與詐騙頹風助長,如影隨行,無孔不入,無時不在,為害之烈,防不勝防。 何以個人資料如此輕易外洩?而販售集團又如何順利取得個人資料?司法情治機關在扣案二十五萬筆個人資料中,赫然發現部分還被製成光碟,搜羅對象竟然包括政府要員、社會名流、工商企業領袖、法官、檢察官、警察、台商家屬、一般善良民眾,宛如一個戶政機關。問題嚴重至此,除因個人平日防護不周,有些資料流出,則與少數機關不肖公務人員有關。行政院游院長要求嚴查嚴懲,全案已有三個機關四十一位公務人員因涉案情節輕重,分別受到「移送法辦」、「停職」、「解雇」、「記大過」、「記過」或「申誡」之處分,亡羊補牢,鍥而不捨,除惡務盡,為時不晚。 不法集團搜羅個人資料販售牟利,如再用來詐騙恐嚇取財,或另有意圖,則問題就更嚴重,且將成為「全民公害」。最高檢察總長盧仁發挺身而出,在全國情治機關首長一致支持下,決心全面進行掃蕩取締,將士用命,立竿見影,交出具體成果,國人有目共睹。公僕以民之苦為苦,為民除害,社會各界咸表欣慰,贏得不少掌聲。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事實如斯,屢試不爽。為能有效遏止「公害」,亟待掌握個人資料之政府機關及大型民間企業,針對問題,認真檢討,朝著「修法、控管、教育」三管齊下,以杜死灰復燃: 一、關於修法方面:環境在變,人心在變,加強個人權益與隱私之保護,人人都應重視。我國對於違法販售個人資料者,法定刑雖為二年,但對於「非意圖營利者」只能罰金,隨著時空輪轉、科技日新月異,有關「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密法」,實有研究修正之必要,如將刑度提高,並將「非意圖營利者」一併列入處罰範圍。 二、關於控管方面:此項工作,訂定內規,公文發出,即可執行,倘有不足之處,隨時補充加強,不涉修法問題,自無時間限制。根據事實顯示,有關個人資料大量流入不法販售集團手中,肇因於公家機關及民間企業內部控管都有或多或少缺失存在。如係官商勾結圖利所致,即平日內部人員工作、生活考核與安全防護,尤應再為加強落實推動,發現任何異常徵候,務必迅謀對策,俾資因應,有效防堵。 三、關於教育方面:教育為庶政之母。欲期「防患未然、弭患機先」,教育之推動厥為重要。販售個人資料等不法行徑,何以長期以來無人提出檢舉,若非檢察情治機關聯手及時偵破,自有可能氾濫成災,後果不堪設想。緣此週而復始全面推動社會教育、保密教育、法治教育,不惟有助建立「知恥知病」之共識,而藉此發揮潛移默化教育功效,懲前毖後,養成人人知法守法習慣,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
以慈悲為懷共促法會功德圓滿!
籌辦經年的「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終於順利於十三日晚間,在兼法會籌備會主委李縣長偕地方各界首長、民代、與兩岸三地高僧及到場二千餘十方善信共同點燈祈福;並於十四日早課誦經聲中,正式揭開七永日的佛事法會序幕,共同祈求兩岸和平、超薦因戰亂捐軀英靈或災難喪生冤魂離苦得樂,祈望讓亡者安息、生者安心,使飽嚐戰禍的金門島,成為安祥樂利的和平島! 不可否認,此次由民間發起舉辦的水陸大法會,構想一經提出,即獲得海內外鄉親的高度認同與踴躍捐輸,同時,也獲得兩岸三地佛教界的熱烈響應,才能順利舉行,從十三日晚參與點燈的各界首長、民代、與兩岸三地法師高僧的陣容,以及十方善信虔誠參與的場面,稱得上是金門史上最盛大、最莊嚴的一場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 其實,綜觀此次地區啟建的水陸大法會,不僅僅是金門史上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即使放眼台灣地區,也從無任何一個縣市曾有如此的「大發慈悲」,特別是能結合海內外鄉親的力量、與兩岸三地佛教高僧,共同為戰地犧牲的英靈超薦,在佛教界絕對是一件大事,除可藉由佛教慈悲願力,安定地方民心,也能讓「金門」走出去,應有助帶動宗教觀光旅遊發展。 當然,舉辦類似的大法會,我們不能以參與人數多寡、或場面陣勢大小論成敗。因為,參與宗教活動存乎一心,虔誠最重要,倘若沒有廣大信眾與志工自願發心,是很難辦得成功的。畢竟,金門自古即是「佛地」,無分大小村落,皆建有寺廟供奉忠孝節義先聖先賢,或宗祠奉祀祖先靈位。尤其,很多村落的寺廟和宗祠,常是村民休閒聚會的場所,菩薩神靈更是善信的精神支柱與生活規範。換言之,在金門島上,佛教與道教是大多數鄉親信仰的主流,特別是自民國三十八年以來,曾爆發五次大戰役,砲火下無數寶貴生命冤死,多少人目睹血肉橫飛,到處靈異事件頻傳,造成人心驚惶不安,難怪當兩岸關係逐步和緩,開啟和平交流新頁之際,民間發起籌辦超薦大法會,即能一呼百應,產生眾志成城的力量,因此,法會能順利舉行,實是順應地方民情需求,絕非偶然隨興一般的「嘉年華會」! 總之,舉辦水陸法會是感恩、布施、除障的最好機會,地區自十四日起正式展開為期七永日的「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即希望以佛法超薦歷年來不幸在戰役中、或災難亡故的英靈早日離苦得樂,以消弭戰禍的陰霾,促進兩岸和平,為鄉親消災祈福。因此,此次法會能順利舉行,那是很多人默默籌劃和出錢出力的結果,機會實在非常難得;因此,今天,我們願再次呼籲鄉親大眾,由於金門曾是戰地,環境非常特殊,逢此砲聲遠颺和平來臨之際,舉辦大型超薦水陸大法會,萬萬不能以「迷信」或「怪力亂神」視之,祈望大家以「慈悲為懷」,更寬廣的胸襟面對,儘量的配合參與,共促法會順利功德圓滿,為地方消災祈福,讓人人平安、家家幸福美滿!
-
植香草除臭草存忠貞去讒佞
農曆五月五日又名「端五」,也就是「端午節」,是華人的三大節慶之一。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就是在這一天懷石沈江。 屈原是什麼樣的人呢?他是中國「第一個」偉大的詩人,而且是內外俱美的愛國詩人。司馬遷︽史記︾說他:「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又說:以他的才華,不愁不能縱橫諸國,卻寧可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憂思中,自沈於汨羅江,成了「湘縲」。 屈原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典型。他主張選賢授能、聯齊抗秦,本來深得楚懷王的信任,卻被上官大夫離間。懷王不聽屈原的勸說,內惑於寵姬鄭袖,外欺於秦相張儀,失去了齊國的邦誼,又誤聽子蘭的慫恿,羊入虎口,落得客死於秦的下場。 頃襄王即位,以子蘭為令尹。屈原譴責子蘭斷送懷王的性命;子蘭恚恨,命上官大夫從中誹謗,使屈原被放逐江南。楚國在貪婪之輩嫉賢蔽美、競進求索的溷穢中,國勢日虧。西元前二八○年,秦軍陷楚國郢都;屈原行吟澤畔,絕望之餘,便自我沈淵,結束一生。楚人划舟搜尋不獲,乃投角黍於江中為祭;年年如此,遂積習成俗。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苟余情其信芳以練要兮,長顑顄亦何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由屈原的詩句可知:他因忠正而遭擯斥;為美好的節操,不惜窮困潦倒;他認為死於清白忠直,是前聖所讚許的。他以死震撼了世人,卻沒而不朽! 屈原擅於自鑄偉詞,帶動了文學革命,是中國的詞賦之宗;︿離騷﹀、︿漁父﹀等賦,朗麗綺靡,耀豔深華,精彩絕倫。他在詩歌中諷時事,明道德;以香草善鳥喻忠貞,以臭草惡禽喻讒佞。「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正是他對黑暗社會的批判。 時至如今,年年端月,人們慣看龍舟、吃粽子、插蒲艾、抹雄黃,津津樂道於︽白蛇傳︾,卻逐漸淡忘了屈原的騷怨。其實,屈原筆下的那些亡楚的臭草,世世代代依舊孳生繁衍不已,那就是:用人不當、好財貪賄、蔽美妒賢、敷衍應付、短視近利。社會國家要免於危亡,對這些蕪穢就必須加以芟除,代之以正身黜惡、舉賢授能、慎始敬終、賞罰分明、知足自戒。 屈原以其鴻裁,使楚國的地方文學︽楚辭︾齊美於︽詩經︾。高貴的心靈加上高明的寫作技巧,正是不朽的要件;金門的詩人或文學家,可尊為楷式。屈原詩中的香草,古時曾用以啟蒙;金門的造林工程,不妨多植薜荔、馬尾松等︽楚辭︾所推崇的香草、香木,以廣教育。 上自一國,下至一縣,乃至一個企業;不論是中華民國、金門縣或金酒公司,其內難免雜有香草、臭草、忠貞、讒佞。為求騰馳茂盛,人人應該從自身做起,植香除臭,存忠去佞,以保無疆之休。
-
全民關心教改追求優質教育
正當全國教改旗幟大力揮舞,國內教育生態丕變之際,關心國家教育的知識份子發出理性的呼喚,期望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 台灣解嚴後的教改大餐,讓校舍更加華麗,設備儀器更新穎,而教育素質是否提昇?學生程度是否進步?許多老師和家長的經驗和感覺卻是不同的。在一陣陣令人眼花撩亂的教改方案中,原本僅為教育手段的「教改」,反而變成「目的」,促成全國性的教改亂象,專家憂心、教師憂心、家長更憂心。 而憂心的家長,還有某項關切的焦點,那就是學校老師素質的高下,特別是自家小孩的導師是否認真與用心?如果教師欠缺專業與熱忱,遂成為教育的死角。我們常可透過媒體的報導,看到有些老師常是學校頭痛的因子,更是家長指責的對象,其個人僅想獲得一份工作,對於「責任」的定義認識不清,也無法正確的帶領學生進入知識的殿堂,學習當中經常帶給學校無盡的困擾。 在當前師資供過於求的現況下,或由於對教職人員的保障,或由於法令的不夠周延,未能有效汰除不適用的人員,對於教學品質,影響甚巨。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在早期,師資不足的情況下,謀求教職是多數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學校也歡迎社會新鮮人加入教職的行列,如今,師資充裕情況之下,若有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實非學生之福。國家面對國際的競爭力,一切須以人才為重,現實的人才理當重視,未來的人才更應加強培養;每位小朋友,都是社會未來的棟樑,重視其教養問題,即在為我們的未來籌謀。公教職位雖為鐵飯碗,但若是欠缺專業與熱忱,坐領乾薪,個人良心過得去,百姓看在眼裡卻是過不去的。 除了少部分教師個案問題之外,要共同負擔教育成敗的理應包括家庭教育的配合,存在於目前的現象諸如升學的壓力、學子的認知與價值觀的偏差、家長對學校不正確的要求,特別是在目前家庭經濟普遍提昇,家長對於子女教育關心與重視程度不一,家長及學子「尊師重道」觀念的式微等等,常常讓辛勞的老師們大嘆「夫子難為」! 如何重整整體教育素質,提昇尊師觀念,已不僅僅是學校或是老師的責任而已,國家有責任,學校有責任,社會及家庭也有責任,這項全國性的課題也應當由全民共同關注與重視。 各校的校長與老師們,都是國家教育的尖兵,絕大多數的教師也都是兢兢業業的奉獻心力,為我們下一代的健全成長而勞心勞力,教師對學子的付出與期許,也都令人感動與敬重。但願每個教職人員,都具有教學的專業與熱忱,都能深受家長的敬重,共同追求優質的教育。值此鳳凰花開、驪歌輕唱時節,更應當對長年辛勞付出的教師們誠摯說聲「謝謝老師!」
-
速研定金門林業政策發揮林業功能
中興大學森林系系主任呂金誠,受邀返金作「金門林業問題與未來展望」專題演講。呂教授表示:金門造林的成功經驗確實令人稱羨,但造林只是整個林業政策中的一部分,目前金門最大的問題,正是缺乏林業政策。他呼籲各界多花一點心思,多付出一點愛與行動,透過集思廣益,制定合乎金門最大利益的林業政策,創造亮麗的明天。 副縣長楊忠全致詞表示:目前金門最具特色的木麻黃還是一再遭到砍伐,是應該訂定罰則制止。呂教授說:破壞容易、建設難,金門造林是經過了數十年的努力才換得,卻很容易在二、三天內毀於一部怪手!他強調金門林相可以改變,但絕對不能徹底破壞。有人說金門木麻黃已老化,有必要伐除,但從他森林專家的角度來看,卻看不出那裡老化。 金門以前風沙飛揚,因沒有樹木,風很大,飛沙走石,因為沒有樹木作水土保持,所以金門土地貧瘠,自從國軍進駐金門,大量種植木麻黃,才得防風定砂,水土保持,金門綠化了,景觀美麗了,金門的土地有水份了,耕種豐收了,只可惜多少金門人不懂感恩木麻黃,保護它,還鄙棄它,動不動就想砍掉它,令人不解。 回想五、六年前丹恩颱風來襲,的確曾造成金門林相重創,整條中央公路、環島北路的木麻黃,為了擔心風倒樹傷人,為了一勞永逸,砍掉徹底解決疑慮。砍容易,種困難,因此現在開車在中央公路,或環島北路,都有炎熱刺眼的感覺。當年的綠蔭隧道已不可見了。 其次金門開放觀光,因為民眾搶時間要開發,最倒楣也是樹木,建築物都尚未核准,一夜間把三、四十年的百餘株松樹,通通砍掉,林務所控告廠商,結果官司還敗訴,請問保護林木的官員要如何經營管理?這是法的不周延,所以楊副縣長才說要訂定罰則,呂教授才呼籲要研定符合金門利益的林業政策。最近北堤路有十來棵幾十年的白千層一夜之間消失了,多美的白千層啊!樹型美、樹幹美、樹葉美、滿樹開白花時更美,可惜民眾就是不愛惜,其實建物前有白千層,多好!也不儘可能想想如何保留這些樹?能少砍就少砍,能移植就移植,就是怕麻煩、搶時間,怪手砍了立刻運走最快,真是可惜又可歎啊! 金門林業政策是該研擬制定了。記得台灣林務局為修訂八十七至九十二年度的「台灣森林經營管理方案」,先就分區舉辦研討會,擬整合林業界、學界及環保團體意見,再提報農委會核定實施。當時提出議題:調整林業行政體系、修正森林經營理念或計畫、加強造林撫育、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檢討森林遊樂區發展趨勢等,應可供我們參考。
-
以做功德虔誠之心熱烈參與法會!
籌辦經年的「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即將在明晚舉行點燈祈福大典,正式揭開活動序幕,冀望以佛法超薦戰役和災難不幸捐軀的英靈離苦得樂,並藉由民間宗教慈悲願力消災祈福,利濟冥陽兩界,化解兩岸干戈相向,祈求國泰民安。 的確,這項由民間發起的水陸大法會,受到台金十方善信與旅居海外的僑親熱烈響應,爭相捐輸經費,由縣府主辦,金門佛教弘法基金會(太武山海印寺)承辦,以及縣議會、金防部、金管處及各鄉鎮公所等共同協辦,並由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擔任導師,圓光佛學院院長如悟為總指導、廈門南普陀寺方丈聖輝為法會指導、能仁家商董事長明乘為內壇主法。並獲得兩岸三地一百二十多名高僧法師,以及廣大信眾、志工共同參與;法會外壇設在金門縣立體育場,內壇設在金城國中體育館,自六月十四日起至二十日止,展開連續七晝夜的佛事法會,為地區消災祈福,盛況可期! 根據法會籌備處表示,金門環境特殊,自晉唐以來歷經多次戰亂,無數生靈罹難,卻從未舉辦過大型法會超薦,尤其,自民國三十八年國共金廈大軍對峙以來,曾爆發五次大戰役,光是「古寧頭大戰」一役,二萬餘乘船進犯的共軍,逾半被狙殺於灘頭,當然,防守的國軍亦死傷枕藉,無辜的村民也遭殃,這些不幸戰死沙場的冤魂,誰不是炎黃子孫?誰不是家中的心肝寶貝?其次,「八二三砲戰」四十七萬發砲彈落在金門島上,無情的砲火奪走無數軍民的性命,這些死於非命的冤魂歸向何處,可曾獲得應有的超薦慰藉,英靈得以安息嗎? 或許,宗教信仰存乎一心,民間發起籌辦水陸大法會,立即獲得海內外善信熱烈響應,或踴躍捐款,或自願擔任志工,縣府自是不能置身度外,除贊助三百萬元共襄盛舉,李縣長亦義不容辭兼任籌備會主委,然而,有人質疑「不問蒼生,問鬼神」,也有流言指舉辦法會浪費公帑、藉機謀利等等,不一而足。事實上,縣府強調舉辦法會,絕對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莊嚴的功德殊勝,因為,金門是佛地,島上無論廟宇或宗祠,其密度比任何地方還高,佛教與道教是大多數鄉親的信仰,平日燒香膜拜求心安、求平安的地方。此外,更因金門歷經戰亂,憑添諸多戰役亡魂顯靈事跡,民眾爭相建「將軍廟」膜拜,祈求福佑社稷安寧。 平情而論,以前,只有有錢人家才能為往生的親人「超薦做功德」,如今,兩岸關係逐漸和緩,金門將成和平島,此時此刻,民間發起佈建水陸大法會,由縣府統籌各方力量,結合兩岸三地高僧道士,為歷年來天災疫厲失祀的先靈,以及多次戰役捐軀無依的亡魂,來一次「超薦水陸大法會」,讓所有亡者安息、生者安心,實是結束戰爭後的歷史責任,確實有其必要。我們認為,舉辦這項活動是順應民情,機會非常難得,將能帶給大家安心、社會安寧,籌辦單位確實用心良苦,祈望鄉親能以做功德虔誠之心,踴躍配合參與,讓法會順利圓滿,共同為地方消災祈福,庇佑人人平安、家家幸福美滿。
-
優質環保‧應儘速興建垃圾掩埋場
為解決日益困擾的地區垃圾問題,政府斥資近六千萬將在大洋村設置「金門縣區域性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據報導日前縣府邀集居民代表進行溝通時再度觸礁,居民代表仍對設置地點等問題協調無共識,此案還要擇期再與縣民溝通,取得民眾認同方能鳩工興建。 現在是民主時代,一切講求在依法辦理之時,須應獲得當地居民認同,才可實施諸項措施,此乃重視民意,為民服務的最佳施政原則,在前兩年地區興建焚化爐,雖然經費、程序等均以完備,但在當地居民(金寧鄉)抗拒之下,這個案子已經胎死腹中,經費已由環保署收回,實在覺得可惜。 我們認為這次在大洋村興建掩埋場,是為了維護金門地區環保永續發展,及解決垃圾量驟增問題,而不得不做的工作,根據了解,興建掩埋場已經過四次環境評估,將採用最新科技,而興建完成後的掩埋場,每天會消毒、除臭,並有電子和水資雙道監測、雙層不透水層、皂土覆蓋等,不會污染環境,衛生安全無虞。 將在大洋村興建的垃圾掩埋場,居民代表提出質疑的問題有:場址緊鄰國小、掩埋場將會產生惡臭,以及所帶來的蚊蠅,勢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掩埋場產生的污水,也憂心將污染地下水源;然而縣府環保局卻對於興建掩埋場提出了保證:有最完善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不論施工或營運皆有嚴密控管,每日掩埋後完成覆土作業,避免惡臭、蚊蠅滋生,廠區四週設置飛散防止網;設置滲出水收集系統及滲出水處理廠處理所產生之污水,不會污染環境。 垃圾掩埋場居民的質疑,是居民所應有的權利與訴求,地區政府對質疑問題提出了最大保證,站在政府的立場,的確要傾聽民眾的意見,基此,希望政府應持續與大洋村居民溝通,直到獲得圓滿解決為止,我們認為政府還應該做的有: ─由政府、專家、學者、居民推派代表組成督導小組,不定期舉行座談會,聽取鄉親意見及心聲。 ─縣府可照環保署規定,對掩埋場址之相關地區發給建設獎勵金,回饋鄉親。 ─規劃「敦親睦鄰」工作,包括環境美化、家戶環境衛生與公共衛生設施之改善、醫療保健事項、環境監測鑑定事項等。 興建衛生掩埋場是一舉解決多項垃圾問題,為了處理地區日益增加的垃圾量;為了保障地理環境衛生;為了金門觀光發展,都迫切需要一處現代化而衛生的掩埋場,期望居民以金門整體環保衛生著想,讓此案能儘速興建完成,以創造雙贏,達到環境保護與生態景觀之功能。
-
交通安全需要廣大用路人共同遵守與維護
地區九十三年五月份交通事故統計資料,頃經縣警局正式公布,全月發生大小車禍二十四起,受傷人數二十六人。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起車禍發生,肇事比率顯然偏高,為此縣警局已加強實施安程專案,期以確保地區整體交通安全。 根據縣警局交通隊分析指出:肇事主要原因,依序為「酒後駕車」、「未依規定讓車」各七人。「應減速未減速」六人。「未保持安全距離」、「駕駛疏忽」各五人。而肇事地點以岔道十四件居首,直道八件次之。肇事車種則以機車二十二輛最多,小客車十五輛次之。受傷最多者為機車騎士十八人。其中肇事時段,則以十四時至二十時共發生十二件,佔總件數百分之五十。顯示地區部分道路使用人,並未善盡交通安全防護責任。 因為交通安全,攸關道路使用人生命財產,倘若掉以輕心,隨時都有危險。特別是陸上交通,道路四通八達,那裡有人住居,必有車輛行駛出入。單靠有限警力晝夜不分巡迴執法,殊難竟其全功。尤以地區各型車輛急遽增加,交通流量持續上昇,交通安全勤務明顯加重,成為員警平日工作主軸。亟需道路使用人全面密切配合,貫徹交通安全要求,卒能減少意外,避免車禍發生。 地區道路密度,冠蓋全國各縣市。早年國外知名平面媒體,曾以「鋼盔的金門、白線的權威」大號標題,撰文盛讚金門地區交通井然有序,值得仿效取法。不設交通警察,沒有交通號誌,只在主要道路劃設白線,要求駕駛人見此標誌,務必依照規定停、聽、看再走。此外騎機車必戴安全帽,由於宣導深入全面,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很快蔚成制度,自然而然養成習慣。也因駕駛人恪遵交通安全規則,一年四季,交通違規或交通事故鮮少發生。金門地區守法精神,贏得禮讚稱許,且是地區最大特色,名傳遐邇。 縣警局陳瑞通局長履任以來,銳意致力警政改革;嘗以「求新、求變、求好」自我期許與勉勵團隊同仁袍澤,希望所屬同仁在法令授權範圍,多為民眾福祉設想,善盡為民保姆之責任義務。其中推動「定時定點」交通安全勤務方案,取消流於形式巡邏制度,將有限警力用在為民服務工作上,並在整頓交通秩序,維護交通安全方面,用心竭力,建樹良多,一改以往民眾刻板印象,獲得民意普遍肯定支持。如果大眾能將「支持」化為「行動」,則地區整體交通安全必能進入佳境,達到預期理想目標。 平心而論,交通事故之發生,不外乎駕駛人對於交通規則不夠用心,十次車禍九次快。一語道破都是駕駛人造成的,不是事先不能防範。諸如明知「酒後駕車」法所不許,卻又漫不經心,以身試法。又如「超速行駛」,真有那麼「急」嗎?何不提早出門,平安回家不是最好嗎?所謂「欲速則不達」、「守法最重要」,值得大家警惕省思。 在此殷切呼籲社會大眾:生命無價,應自珍惜。酒後駕車,害人害己;超速行駛,車毀人亡。警察辛勤執法防護是治標的。治本之計,需要地區廣大道路使用人共同遵守交通安全規則,愛己愛人,捨此並無撇步!
-
開發社區,營造人文新故鄉
行政院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已屆十年,金門的起步雖晚,但近年來,在政府單位加倍重視下,從鄉鎮到村里,社造活動日漸熱絡,並為地區邁向現代化樹立嶄新里程碑。 社造工作的重要更加證明人不能離群索居,人為群居性動物,遠古即有部落聚集,隨著時代的演變與人文的開發,由不同族群匯聚而成不同的民族,有種族與國家的區別,強調群體生活以為生計卻是相同。 社區總體營造雖是新的文化政策,其本源則取樣於中國傳統的仁道精神,與強調里仁唯美的人文關懷,也就是期待整個社區因全民的參與,讓文化落實在大家的生活中,引發一種生命共同體的濃烈情愫,營造社區成為一個生活大家庭,開拓金門成為一個人文新故鄉。 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是全民認真的參與公共事務,以呵護家的心情投入故鄉的建設,祇要是社區的一份子,不論宗族、黨派、信仰、職務為何,大家都真心誠意的投入社區的經營,開誠佈公,認真執行,適確檢討成敗得失,勇於改過遷善,時時以成功者為榜樣,刻刻向目標前進。 社區營造不必捨近求遠,不必高深學問,但求每一份子都有認同與共識,大家都把社區當作一個家,由衷的推動社造工作,營造一個快樂的家園。在社造活動中,最應避免個人英雄主義,也排除剛愎孤傲的專家學者,強調的是社區力量的集中,全民精神的凝聚,著重在每位民眾都對社區瞭若指掌,關懷倍至,並讓每個人都獲得應有的尊重,對社區擁有歸屬感。 現代的社區生活雖有早期農業社會宗族聚落的文化身影,卻也超脫宗族社會的狹隘觀,以包容性去迎接社區的每一份子,居民們不分彼此,共同經營與管理社區事務,討論與分享每一項活動,硬體設備從無到有的建設起來,濃密的情誼也從無到有的建立起來,大家情同手足,情份的交感成為社區營造的最大特色。 社區營造雖然看似硬體設備的重建,實則藉由全民的參與和投入,精神的凝聚,情感的交流,讓原本僅是不同家庭的組合,成為如兄如弟的社區團隊,無形中建立一種溫和敦厚的社區文化,正是社區營造的重心。 也唯有藉由社造工作,讓文化落實在民眾生活中,讓民眾從生活中體驗文化,我們的基層公僕方能瞭解「文化」兩字並非僅是高層的業務而高不可攀,實際上,文化即是眾人的生活,「雞頭魚尾」可形成文化,「守望相助」也可形成文化,沒有守望相助的內涵,拚醉的習慣僅能列為反社會文化而已。 我們期望不論士農工商,或是專家學者,回到社區時,都以社區一份子自居,熱忱支持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讓我們真心的參與社造活動,共同營造金門成為一個充滿人性與溫馨的人文新故鄉。
-
有請專業教師紮根體育美育
梁啟超說:「春秋萬法託於始,幾何萬象起於點,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孩提時代的啟蒙教育,不但重要,還要能兼顧音樂、美術、體育,藉以磨利感官,提昇心靈。 幼學是指小學,也可以兼含幼教或學前教育。學前教育的導師可由父母自己擔任,不假他人;幼教有專門的師資,夠不夠專業,關鍵就在能否循循善誘;小學階段,教師是通才,包辦智育範疇的各科目。其實,小學教師不應該是萬能的,至少要把音樂、美術、體育留給專業。在美國,小學一向採取包班制,但是他們的音樂和體育,必定由專業教師擔任。 述美國小有一位老師曾經有過一段難忘的經驗,懷孕時胎位不正,千喚不迴;靈機一動,把床頭音響移到腳底;隔沒幾天,胎兒就轉到正確的位置。產前一個月,老師挺著肚子去聽合唱。期間,職業團體和業餘團體穿插演出;每次輪到專家演唱,胎兒就在肚子裡翻騰手腳,否則就安靜不動;再三再四,屢試不爽。可見,胎兒不但對音樂有反應,甚至還挑剔專家!類似經驗,俯拾即是。幼兒早期的美術活動始於辨色、塗鴉。運動則無所不在;專家常鼓勵父母為初生兒按摩或伸展四肢。孩子每發展出一個新動作或抹出一些新線條,就讓人欣喜若狂,驚為天才。 小學前,美育和體育可以各依天賦,任性發展;小學後,就應由專任教師有系統地培養。小學的音樂課,對兒童心智成長十分重要;音樂能發展孩子的抽象思維、空間智力,培養邏輯思維,幫助平衡情緒。小學的美術課,著重在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鑑賞能力,培養自主性、想像力、觀察力,有助於健全人格。小學的體育課,應讓每一個孩子學習適合其年齡的技能,養成一生的運動習慣及愛好;運動兼含競技的成分,要激發每一個學童成為勝利者的企圖;這是一生的修練,並非侷限在特定的一場比賽。 美育和體育都需要技巧,不是唱唱歌、塗塗鴉、丟丟球就可以了事;指導老師必須有足夠的專業和熱誠才能勝任。 金門目前總計有十九所國小,是不是每一所國小都有美術、音樂和體育的專業教師?答案恐怕很難令人滿意。有些學校已經迷你到使教學活動缺乏刺激。當我們爭論學校是否應該整併時,應該把這些條件併入考慮。美育與體育,通常需要有專門的場館和硬體設施;如果學校整併能提供學童專業的師資,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如果堅持學校必須在原地存續,就應該努力爭取科任教師到校服務。或許幾個學校可以合聘一位教師。總之,規模越小的學校,越需要超強的師資,才能發展出特色。這對師生和家長,其實是更大的挑戰。 ︽禮記.學記︾說:「蛾子時術之。」這是用幼蟻壘蟻塚來比擬教育是由小成以至大成。有些教育是逾時不候的,必須自幼紮根!音樂、美術、體育即是!
-
整理環境防制登革熱病媒蚊孳生
金門縣衛生局有鑑於疾病管制局發佈國內今年第一起本土型登革熱病例,加上地區天氣漸熱,又有午後雷雨,戶外之積水容器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之所在。所以衛生局呼籲縣民加強環境整理,清除戶外積水,杜絕病媒蚊孳生,大家一起做好防治登革熱的工作。 登革熱通常發生於北回歸線至南回歸線之熱帶、亞熱帶地區,典型的登革熱病患死亡率低於百分之一,然而出血性的登革熱之發生有兩種學說,一是先感染一型之後,再感染別型登革熱時會發生;另一是與病媒蚊種有關,連續幾年由埃及斑蚊傳播的地區較易發生。 登革熱的病原體是濾過性病毒,有四種血清型,皆以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等做為媒介傳播,當病患發病前一天,血液中就有病毒出現,而後至病後五、六天病毒才會消失。血液中含有病毒時,病媒蚊吸血才會變成有感染性,氣溫在攝氏廿五度以上約需八至十四天的潛伏期。 登革熱至今尚無預防疫苗或特效藥問世,因此消滅斑蚊的孳生源,是唯一防範措施。只要沒有斑蚊的存在,登革熱絕不會爆發流行。斑蚊發生通常在自然的積水地帶,或盛了水的容器內,所以牠比孳生於廣泛水域的瘧蚊和家蚊,在防治上較容易。孳生源消除,不能僅靠少數人在推動,必須人人有責,全民動員,才能做得徹底有效。 為了有效執行病媒蚊孳生源的消除,首先必須了解病媒蚊的一些生態與習性。埃及斑蚊分佈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與登革熱之流行區一致,也就是埃及斑蚊是世界性重要病媒蚊、白線斑蚊是亞洲地方性的次要病媒蚊。這兩種斑蚊的生態、習性有共同點,但也有不同點,共同點是飛翔活動的範圍小,大約二百公尺以內、自動物吸血、孳生於積水的容器內。不同點是埃及斑蚊喜歡城市、棲息於屋內,嗜好人血、幼蟲多孳生於屋內容器。白線斑蚊卻喜歡郊區棲息野外、吸血對象廣泛、幼蟲多寄生於屋外積水的容器內。埃及斑蚊因棲息在屋內,危機較小,生存較長;白線斑蚊因棲息於野外,危機較多,生存較短。就傳播疾病的效率而言,埃及斑蚊較多,白線斑蚊較低。 總之,消除病媒蚊的孳生,是防止登革熱的根本方法。這項工作除衛生局要加強宣導外,各鄉鎮公所應該配合多到所屬各村里宣導,使人人提高警覺。近來各村里都在從事水溝清理加蓋,正好可配合此適當時機,再適時實施水溝噴灑、消毒,各家戶再配合好好整理自己的家園,好好地來一次徹底大掃除,以防登革熱傳染。
-
彈性上班便民就是利民!
近年來,因應全球資訊電子化與經濟自由化之發展,基於人性化管理,兼顧員工與客戶需求,無分公、民營機構,爭相採取「彈性上班」,以提供多元的優質服務,以提升企業形象,確保永續經營! 所謂「彈性上班」,就是打破傳統「朝八晚五」的窠臼,靈活調整工作時間與服務型態;一般可分為對內滿足員工工作條件,和對外符應客戶需求兩種。因為,這是一個講究效率的時代,諸多企業為順應時代潮流,遷就員工工作條件或交通問題,改採「人性化管理」,實施「早來早走、晚來晚走」的包工責任制,藉以提高工作效率、減抑人員流動率。 其次,時代在變,環境跟著不同,隨著資訊快速傳播和經濟自由化,世界仿若小小的地球村,不僅民間企業面對競爭需要「以客為尊」,才不致被時代洪流所淹沒。同樣的,主權在民的時代,人民有納稅的義務和投票的權利,是真正的「頭家」,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而是為民服務的公僕;政府機關也不是「衙門」,而是為民眾解決問題的地方。因此,滿足民眾需求,便民利民是每一個公僕的職責,也是努力的方向! 當然,金門雖地處偏遠離島,然隨著電腦網路連線、與對外交通逐步改善,已不再是自絕於外的孤島,許多政府機關和企業單位,皆順應時代潮流,採取「彈性上班」,實施輪班制,如監理所、各鄉鎮戶政事務所等等單位,午間通通不休息,方便民眾洽辦業務! 然而,本報常接獲讀者投訴,建請部份機關或企業,能體恤民眾需求,改採「彈性上班」,以便民利民為考量。諸如:郵局「掛號信件」皆在正常上班時間遞送,倘若收件人亦為上班族,孩子也上學,郵差按門鈴二次無人簽收,即在門口張貼通知書,要求逕往郵局領取。或許,郵局的做法並沒有錯,但是,讓屬於公教族群的消費大眾,常為領掛號信,不得不向機關請假跑郵局,這豈僅是個人的損失?難道郵差不考慮採取「彈性上班」,第二次改於下班時段投遞,不就能方便廣大上班族收件嗎? 再者,電力公司常為「外線作業」,動輒停電大半天,而且,都選在上午公家機關正常上班時段,不僅嚴重影響民眾申辦業務,尤其,在金融機構營業和股匯市交易時段停電,對民眾的影響,豈止是不便而已?民眾最不諒解的是,外線維修作業並無急迫性,為何不多替社會大眾著想,儘量避開尖峰時段施工,才能讓可以預見的損害減至最低! 最後,我們還要強調,這是一個以服務為導向的時代,無分公民營機構,都應徹底擺脫老大心態,宜多動腦筋、想辦法,提供多元的優質服務,才能提升企業形象,確保永續經營!我們衷心的企盼,郵局和電力公司能順應民情,考慮採取「彈性上班」,以大眾利益為優先考量,便民就是利民,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