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打造金門閱讀島 文化局豐富館藏
金門自古以來不僅文風鼎盛,人才濟濟,甚至屢屢於科舉時代皆有文人雅士連中進士、舉人等,光宗耀祖。而陳福海縣長為能發揚金門文化底蘊豐厚之優良傳統,全力推動及建構金門書香文化島,發揚金門海濱鄒魯先民深厚文化底蘊光輝,同時型塑金門人知書達禮之書香社會,全面、有系統的落實「金門閱讀島推動政策」,營造一個人人愛閱讀的書香島嶼。 縣文化局為提振閱讀風氣、培養閱讀習慣,在縣長陳福海大力支持下,今年編列圖書採購預算達新臺幣520萬,較去年增加120萬,預計增購館藏新書達1萬2,000冊。文化局表示,近日已上架約3716冊新書,其中適合兒童暨青少年閱讀圖書共計已上架2304冊,適合成年人及社會青年閱讀之圖書已上架1412冊,近期將陸續上架達1萬2000本新書,希望藉此提升圖書館館藏數量並彌補縣內無書店之困境,提升縣內整體閱讀風氣,打造金門成為行動閱讀島。 金門是幸福城市,陳縣長就任後的施政滿意度更是讓人有目共睹,尤其文化局推動與落實金門閱讀島政策不遺餘力,諸如推動親子館閱讀空間改造及建構文化局地下室密集書庫、朱子祠國學圖書館、外點讀書角及閱讀區,更辦理假日故事屋、兒童美語時間、四季走讀村莊……等閱讀推廣活動,同時推出圖書巡迴車下鄉巡迴貼心服務,並持續推動縣內各鄉鎮圖書館館際借閱合作,亦有效提升縣內圖書流通率;此外,文化局更配合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讀者僅需持本縣公共圖書館借閱證,即可透過網路申請借閱全國北、中、南、東12所公共圖書館資源中心館藏圖書,成功跨越縣市館際合作,落實便捷的書香服務,從此閱讀跨越館際不再受限於地域。 文化局亦致力於增加館藏量及讀書資源;檢視金門縣公共圖書館現有館藏數量共有33萬4千餘本,其中文化局縣立公共圖書館約19萬多冊,辦證量亦逐年增加5%,顯示縣內閱讀人口及借閱需求持續成長,為促進民眾培養閱讀習慣及興趣,增購館藏新書刻不容緩;文化局今年即增購各類經典書籍,更結合「好書推薦達人」活動,優先購買讀者想看及推薦之圖書。 尤其圖書館是一般社會大眾平等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其豐富多元的館藏資源能增長民眾知識、拓展心靈視野,提升國民素養。再加上公共圖書館深入社區與地方,近距離提供民眾知識服務,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想要的知識資源,是教育體制外重要的國民終身教育「基地」。期望透過多元閱讀,所有閱讀者得以滋養心靈,提升素質,看見世界,進而帶動全民閱讀風氣,落實「金門閱讀島」計畫,徹底實踐「書香金門,文化島嶼」之願景。
-
廉政教育重心 貴在三護-愛護、防護與保護
報載:金門縣政府政風處,秉持縣長陳福海「正心正念」之施政理念,頃自107年10月1日起,持續展開為期一個月廉政工作宣導教育系列活動,具體內容包括「愛護、防護與保護」三大面向,由點而線,擴及全面,藉此匡正政風,澄清吏治,促使政府政策政令順利推行,加強為民服務。 眾所週知,所謂廉政,乃是政府施政之核心主軸,任重而道遠,縣政府政風處有感 職責在身,致力銳意改革創新,結合有限資源,在愛護、防護與保護三大面向下工夫,讓愛護、防護與保護工作緊密結合,全面落實,發揮興利除弊、清廉服務預期功效。 回顧政風機構立規建制,歲月悠悠,迄今二十餘載,原法務部政風司擴編改為廉政署。上自總統府、中央各部會,下至全國各縣市政府及鄉鎮公所,凡編制員額達到一定標準之單位,悉有政風處或政風室之設置,在工作與業務之運作上,既要接受在職機關首長之督導並參與行政團隊活動,而在人事任免遷調考核考績則由法務部廉政署垂直指揮,與全國主計與人事機構一般,稱之「一條鞭」領導。緣此,政風機關名為機關首長政風特業幕僚,儼然也是施政團隊之成員,依法行政,要與全體同仁袍澤打成一片。縱橫內外都得兼籌併顧,任勞任怨任謗,無怨無悔,值得鼓勵。 再者,廉政理想崇高。胥賴舉國上下公僕同仁群策群力,相許相勉,念茲在茲,劍及履及,全程貫注。全民鼎力支持配合,期以立威置信,樹立良好政治風氣,政治清明,社會祥和,民生樂利,國泰民安。如今社會亂象,肇因於政治風氣不佳,政治惡鬥,凌駕經濟民生,讓人感嘆,大家受苦。 欣見縣政府政風處一本初心,矢勤矢勇,對準政風中心工作目標,釐訂革新方案,將「預防」與「肅貪」工作併進,透過「愛護、防護與保護」作為,宏大事功,爰特提供以下幾點淺見,還請主管部門採納參考: 具體而言,「愛護」重心在教育與宣導,貴在不惜言,不卸責,發現任何施政缺失或有公僕個人言行異常徵候,應即及時規誡,導入正軌,誨人不倦,即是愛護,愛護有愛,週而復始推動政風法令宣導教育至關重要。所謂:不教而誅謂之虐,有愛即有力量,有助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消弭問題,化阻力為助力。 無可否認,「防護」二字,內容廣泛,任務艱鉅,說來簡單,實踐不易,尤以時空推移,環境改變,一般政治警覺普遍低落,憂患意識,日趨淡薄。僅以公部門為例,只有粗淺之防火、防災、防盜概念,渾然不知何為反滲透、反破壞?為何要反滲透、反破壞?因而對於門禁管制與人員辨證應有之作為,普遍並不重視,執行不力,忽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防患未然,弭患機先應有警覺,孰是,凡吾公僕同仁都應自我充實知能,時時警覺,處處留心,事事謹慎,尤盼大家深思反省,齊心協力負起防護責任,發現任何可疑人、事、物,務必迅速逕向治安機關密報檢舉,防護工作做得好,歹徒進不來,藏不住,動不得,跑不掉,金門整體安全無煩惱。 至於「保護」工作,人人應為,人人能為,自保人保,人保不如自保,守法最自由,自立才能自強,不惟公僕同仁要奉公守法,依法行政,照規辦事,凡吾鄉親,吾的家鄉吾的愛,捨我其誰?此次「五合一」選舉,大家務必選賢與能,齊力反賄選,即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金門,保住金門這塊乾淨土,大家才有幸福。 選舉已到倒數計時,檢調警廉誠摰呼籲社會大眾正視賄選問題,誓言掃除賄選,證據到哪裡,嚴究到哪裡,大家乾淨選舉,即是支持廉政,造福人群,愛護、防護與保護金門。
-
政風處廉政週教育研習 培養廉政法治知能
為增進縣府暨所屬機關學校兼辦政風人員廉政法治知能,遵循崇法務實精神,有效協助推動廉政業務,擴大防貪網絡,建構廉能政治組織文化,維護廉潔風氣,政風處日前舉辦「廉政週」政風人員教育研習,其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多元且豐富的活動,擴大廉政服務效益,為本縣廉政建設奠定更深厚的基礎,本次內容包括利益衝突迴避法修正重點、財產申報授權查調作業說明會、廉政專題演講及廉政會報、廉潔楷模表揚、廉政志工教育訓練,增進縣府暨所屬機關學校公務人員及一般民眾之法治教育觀念;冀期讓全體兼辦政風人員均能對現行陽光法案有進一步的瞭解,擔綱機關內部法制種子,適時協助機關同仁,減少誤觸法網情事發生,徹底落實「愛護」、「防護」及「保護」三面向的積極廉政作為。 「廉政」是國家競爭力與政府清廉度的指標,也是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期待的關鍵價值,其對國家之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各層面的影響極為深遠。優質的政風工作,需要強而有力的支柱與憑藉,唯有讓全民均戮力支持廉政作為,並讓公務體系成員均建立起肩負廉政責任的意識,方能落實完善之廉政建設。 政風工作配合廉政署政策目標,以「反貪」、「防貪」、「肅貪」為工作主軸,嚴格要求同仁能知法、守法,積極任事,進而提高為民服務品質及行政效率。在有限人力下設置村里廉政平台,透過廉政志工親切與柔性的服務深入民間,協助廣蒐民情需求與施政興革建言,並宣揚反貪倡廉資訊,積極召幕運用廉政志工,協助與支持各項反貪作為,持續擴大社會參與反貪,並往下教育扎根,落實廉政倫理規範與強化機關內部控制,檢討貪瀆高風險管理措施,策進完善預防作為。 廉政工作為現今世界潮流趨勢,是長期性的全面工作,為確保清廉政治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需要社會各界參與,持續擴大政府反貪倡廉的社會層面,並落實「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中社會參與之精神,推動公私部門共同參與預防與打擊貪腐,增進民眾對公共事務的信賴與監督。未來應強化政府部門的廉政工作,有效發揮廉政志工與廉政平台之功能,持續從學校、社區等方面深入耕耘,以喚起全民反貪意識,致力於讓民眾認識貪腐所造成的危害。 秘書長林德恭指出,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替人民服務,而公務同仁是政府施政的執行者,因此建構一個安全無虞、不受侵擾的公務環境,讓公務同仁能夠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打拚,有賴政風單位及全體主官(管)來共同努力。他也要求同仁執行職務時務必恪遵「依法行政」、「行政中立」等重要原則,只要是對縣民好的事,就一定要無私無我的來爭取、規劃、執行,為縣民的福祉打拚,也希望政風單位能夠持續將這理念灌輸到全體公務同仁的內心,隨時提醒應遵守的分際,並落實「公開」、「活化」與「便民」三大要求,提供給縣民最優質的公共服務,讓縣民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幸福、更美滿。 當前社會各界對廉能政治抱持高度期待,政府必須再強化反貪腐的各項配套措施,方能維繫政府施政的正當,從治標、治本著手,檢討防貪、肅貪及行政倫理工作推動情形,展現根除積弊及清廉執政的決心,建立有效率的優質廉能政風環境,建構一個廉能的陽光政府。
-
以數位科技聯絡金門會館 豐富海外僑民的原鄉想像
數位科技及網絡是當下相當成熟,並且快速發展中的策略,它的優越不僅在於跨越地理限制的能力,更可透過影響圖像的傳播,讓海內外的金門人更能感受金門的過去與現在,而能再一起創造金門的未來。如何透過數位科技,建置作為原鄉的金門與海外金門鄉親之間的聯絡,將會是一個在當下全球化時代的競爭中,更積極有效地發展觀光、促成文化溝通與發展的策略,因為它透過現有的僑鄉網絡,將觀光的市場清楚地設定在對金門有情懷、有認同的海外鄉親。尤有進者,藉由數位科技的動態影音與文獻資料的分享,還能進一步在豐富海內外僑民的原鄉想像之際,創造一個更大金門的社群。 全球化是個在各個層面都快速流動的時代,其中包括了金融、商品,當然也有訊息及人員。然而,正也就在這種快速流動的情境底下,人們不僅常常焦慮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或在五花八門的消費中迷失,同時也要面對資訊爆炸,及人際疏離所引發的擔憂。換句話說,人們也更焦慮、更為不安,並因此而對於他們所熟悉的人事物,有著更急切地想要親近的想望,從中建立穩定、安身立命。而且,還要再特別指出來,雖然全球化對於普遍的人們都有類似的影響,但是它對於年紀較大的人群有著更多負面的效果,這不只是因為全球化是個相對晚近的社會變遷,也因為中老年齡層的民眾並不容易適應其間變化的快速。 有鑑於此,金門實在必須有效地運用它現在的經社文化條件,更清楚地創造它在全球化時期裡的利基,這不單單是出於觀光上的考慮,也是金門貢獻世界的機會。首先,金門實際上有著非常便利的交通、舒適的旅遊設施,其中最重要的,還在於它表現了「鬧中取靜」的安逸。金門於現代早期即已在幾波的移民潮裡,與全球接軌,當下更由於中國的崛起,而鄰近了世界上最熱鬧的城市之一。但是,歷史上的戰地政務及空間上獨立的島嶼,也就保留了金門的優閒與安靜;其次,這種「鬧中取靜」的情趣別說是全球化時代裡的重要資產,對於經濟上相對寬裕,又渴望放鬆休息的中老年齡層民眾來說,還有更強大的吸引力;最後,這群中老年齡層的消費人口,雖然或多或少也可以透過現代傳媒而獲取觀光旅遊的訊息,但往往又很容易因為資訊爆炸的媒體與五光十色的廣告而卻步,別說無法不容易受其吸引,恐怕還增添更多的不安。 發展與僑居地宗族組織與金門會館間的數位化連繫管道,不單單在市場定位上找到了一群在經濟上相對優渥、情感上也對金門有興趣的金門鄉親。近年來,金門縣政府致力於深化與海外金門鄉親間的聯絡,不單單於2016年成立了「僑務辦公室」,這一兩年來還卓然有成,促成了許多海外鄉親返金,除了觀光旅遊之外,還有返鄉祭祖,乃至於捐款、捐獻土地,這些都在在地顯示了海外金門鄉親對原鄉的情感。在未來,可以再透過網路數位化的策略,讓金門的資訊與文化能夠藉由影音的方式,更方便而動態地提供僑居地的鄉親。如此一來,也就能更容易地涵養對原鄉的情感,並且促成兩地間的合作,創造一個更大的金門社群。
-
從金門木球隊再創佳績談起
由金大教授董燊領軍的金門木球隊,日前於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沙尾沙灘,參加107年全國沙灘木球錦標賽,在國內12縣市近300位男女選手激烈競逐下,一路過關斬將,榮獲2銀1銅等佳績,再次為金門爭光。 第二屆全國沙灘木球錦標賽,係由教育部體育署、財團法人翁祿壽體育基金會指導,中華民國木球協會、澎湖縣政府、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主辦,於本月4至7日,假風光明媚的澎湖吉貝沙尾沙灘舉辦。尤其令人矚目的是,本屆沙灘木球錦標賽,特地配合世界最美麗海灣國際組織年會辦理。讓所有參賽的各縣市選手,除在沙灘上盡展木球競技外,也可欣賞到美麗海灣的景致,寓運動於觀光,意義非凡。就此而言,更有其特殊意義,尤其是咱金門! 「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成立於1997年,總部設於法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支持之NGO組織,宗旨為致力推動保護全球海灣天然與文化資源。目前該組織有30個國家,共39個海灣加入。包括美國舊金山灣、中國大陸青島海灣、越南下龍灣等。2000年「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執行長,透過我國駐法代表處轉外交部主動表示,澎湖縣在天然資源環境保護方面不遺餘力,力邀澎湖縣參加該組織於越南召開之年會。 其後,雖因國際各種政治因素影響,但幾經周折,終因鑑於澎湖在自然環境之保育、文化資產保存,及低碳島推動等積極作為。該組織終在2012年11月,在巴黎理事會通過,以「臺灣澎湖灣」成為該組織正式會員。對澎湖而言,是躍上國際舞台重要的一步,不但能與其他會員灣區就「海洋環境經營」、「海灣地區文化資產保存」等方面廣泛進行交流與合作,更讓澎湖灣成為「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在遠東地區拓展力量的新基地。也讓國人意識到自己的家鄉,即擁有世界級的美景,喚起民眾更珍惜、保護自己的家鄉。 走筆至此,對同樣是潔白沙灘之金門,對同樣是致力於環保之金門而言,若也能晉身為「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在國際知名度、在觀光產值上,其效果又豈是澎湖所能望項。因為咱金門有他地、他國之沙灘所不能及的:戰地風光及歷史因素,況今日又加上一項利器:木球運動! 這項始於台灣之木球運動,今日不但是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定為正式推廣的運動項目,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木球也早就是一項普遍活動,經常可在公園看見人們打球,特別是新加坡金文泰公園,已被定為國際水準的木球場。主要緣於其具有環保外,更有不受年齡、性別之拘限,是一項當令之全民運動。而今,金門在素有金門體育教父之稱的董燊教授及志者開創下,早已成績非凡,譽滿各界!若能益以上述之立意,結合美麗之沙灘,再創金門另一特景,豈是指日可待而已!
-
掌握契機 友善旅遊環境
金門「小三通」人數持續穩定成長,經縣府分析,小三通人次組成與往年差異不大,仍以台灣地區旅客最多(58%),其次為大陸地區旅客(40%)與外籍旅客(2%),今年小三通入出境旅客以10.87%幅度穩定成長,並未受到近期兩岸微妙氛圍與陸客團體下滑之影響,顯見金門已為兩岸溝通橋樑打好基礎,已成功扮演兩岸交流之先鋒角色。 這樣的新聞在金門看來似乎已經是司空見慣,但看在以往也是大發陸客財的台灣縣市及觀光景區的業者眼裡,可能會心都該淌血了。這是金門的不同,也是大勢所趨,雖然許多人都會說,「開放觀光是不可逆的趨勢」,但,這個趨勢還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金門如果不是「兩岸的金門」,還真不定會有好果子吃!但就金門而言,有時候還是得「順了姑情逆嫂意」,但不論如何,我們總希望守好各自的「度」,畢竟兩岸事務地方可置喙的空間不多,在現有的框架中,釋出最多的善意、開創最大的利多,終究是不會錯的。 事實上,不管後勢如何發展,我們依然要強調,金門之於兩岸的特殊性是無可比擬與替代的。諸如,以往人潮如織的墾丁已呈雪崩式的下跌,除了負面消息影響外,年改衝擊、陸客不來,都讓墾丁觀光產業雪上加霜;據了解,今年的「十一長假」住房率要比去年下滑約四成。反觀與廈門一水之隔的金門,從「十一長假」第一天便湧入大批旅客,移民署的統計是5,795人,其中有九成是陸客,旅遊業者初估,七天長假至少會有2萬名陸客進出金門。2萬名陸客代表多少的消費商機?當然,從尚義機場被擠爆,縣府尚需協調加班機的狀況來看,或許也有一部分陸客排擠到了台商返鄉的機位需求,但金門如何善用這個良機把消費留在金門,繁榮在地產業,甚至是布局地方產業的型態及格局,都是現在便需要去用心計較的事,而非只是坐看外來的連鎖藥妝、超市等大發利市,在地產業最多只是分一杯羹或「同喜」而已,更何況是在人擠人的時刻,去推任何型態的國旅,那只會讓一鍋粥攪得更糊而已,遑論任何旅遊品質與利益。 據移民署統計資料顯示,107年9月份小三通入出境計143,977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26.27%,而陸客入境計29,830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32.00%,其中落地簽計4,180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43.00%。這樣的數據顯示,陸客「自由行」比例的增加幅度是頗為可觀的,也有向澎湖觀光型態看齊的趨勢,而這樣的趨勢也代表著租車,特別是租機車或電動自行車的比例會急速成長,同樣的,旅遊資訊的豐富性、即時性,也要特別的強化及講究,因此,金門的交通可能會更壅塞,甚至會出現更多的「馬路三寶」;如果此時旅遊資訊及導航再跟不上,就可能衍生為旅遊的危機及災難了。 近年來,縣府團隊致力於景觀道路的整建及拓寬,顯然是看到了這方面的需求,但相對而言,行動支付、電子導航等消費及旅遊服務「軟件」跟不上,便有些令人扼腕了,畢竟,好的旅遊經驗講的就是「奇檬子」,不予人方便,最終就是為難自己,相關部門還是要多加油才是! 誠如縣府觀光處所言,金廈旅遊必須整合推動,「月月有活動,處處有金廈」,形成「金廈旅遊生活圈」,後勢可期。方向十分明確,作業更需精確而細緻,因為機不可失,因為時不我予!
-
2018全運會 金門慢壘創佳績
金門慢壘隊日前前往苗栗參加107年全民運動會,經多場鏖戰後止步八強,創下歷年來金門參加歷屆全民運慢壘的最佳成績。縣長陳福海給予慢壘隊鼓勵,尤其慢壘隊選手們用金門精神拚搏全場的態度,令關心賽事的鄉親們感到驕傲。 八強已是金門歷屆參加全民運慢壘項目的最佳成績。105年全民運動會在台中,當時金門慢壘隊首場對上新北市,發生「電子鐘歸零」爭議,金門慢壘隊退賽表示抗議,該屆沒有任何名次。據媒體報導,金門慢壘隊,雖然第一場比賽對上實力超強的台中市被提前結束比賽,但信心並沒有因此被打敗,接連對上雲林、彰化與宜蘭三隊勝出,而對上台北市,雖然一開始就落後,但金門小將毫不畏懼、示弱,甚至還一度超前比數,充分展現戰地精神,獲得現場不少好評。 陳福海縣長對於慢壘總教練吳志偉、張瑞揚、領隊陳向鑫以及全體隊員教練的努力表示感謝,他會努力強化棒壘運動環境的建構,協助打造從國小而上,串接三級棒壘球在金門的未來發展性。同時對於整體金門運動氛圍的型塑,他將與體育會理事長唐麗輝及體育界夥伴們持續推動各項體育活動,鼓勵鄉親們培養運動習慣,建構一個優質運動環境、照顧優秀選手,讓選手無後顧之憂,一起攜手同行為金門體育扎根。 推展體育扎根,不能光喊口號,而且培育運動選手必須放眼基層,不能只看頂尖,唯有擴大培育,才能挑選出更多菁英。當然,要先培養全體鄉親愛上體育,然後才有優秀人才的誕生。尤其體育強調盡其所能、公平競爭、尊敬對手與承認失敗的價值,對民主深化有所助益,同時有助增進國族認同。基於此,推廣運動已經不只是身體的層次,而是進入到精神層面,達到體魄並重的境界。 金門相當適合建構優質體育環境,穩健扎根進而大力投資,並積極推動各項體育活動,讓大家都培養運動習慣,促進自身身體健康,大家認真用心為金門的體育發展打好基礎,促進在地運動產業發展,為金門培育健康卓越人才;更需要主政者致力於打造競技運動島,營造優質友善運動環境,並鼓勵培訓的選手留縣發展,為金門體育扎根,共同激發全民愛運動的風氣及突破體育運動成績。縣長陳福海也在今年體育節時表示,縣府會持續投入資源以發展本縣競技體育與普及全民體育,建構友善的運動環境,營造金門健康、休閒、樂活的運動島。 美學教育者蔣勳認為,「體育是非常重要的美學教育,希臘人是從運動中發展出身體的自信,進而創造出偉大的文明。」推廣運動風氣,除了硬體建設外,縣政府的宣導、運動組織的活絡、首長的重視,都能促進營造一個友善的、優質的運動環境。
-
地檢署專用QR CODE檢舉 宣誓查察賄選決心淨化選風
金門地檢署自今年推出檢舉賄選專用QR Code以來,已透過此一檢舉管道接獲不少情資,並結合網路社群協助宣導推廣之後,再與環保局垃圾車、資源回收車及社會各界的力量,透過印有檢舉專用QR Code的宣導布條、大型廣告看板、海報及宣導單張等路徑,持續向金門地區民眾進行推廣,期盼透過各種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宣導路徑,能有效發揮十面埋伏、全民佈線的查賄效能。目前就民眾所提供的檢舉情資經過濾分析後,認為有價值而立案的就有11案,其中更有5案是透過今年新推出的QR Code所檢舉,鼓舞了民眾的信心,讓民眾勇於檢舉賄選,顯見檢警調政風查察賄選的努力,已受到民眾相當程度的肯定,成效頗佳。 公正公平的選舉是民主政治健全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確保選出的公職人員和民意代表能夠清廉執政與問政,金門地檢署採取「宣導與查緝雙管齊下」、「事前勸導,事後嚴辦」之方式,積極辦理相關反賄選及查察賄選的工作,務必要讓民眾可以「不賣票」,選出「不買票」的候選人。反賄、查賄並非只是屬於地檢署或選委會的工作,它和每一位民眾都有切身利害關係,若是將選票投給了不該當選或者不適當的人,最後受害的還是民眾自己,全民一起努力淨化選舉風氣,禁絕賄選歪風。 金門地區檢警調政風等單位對於年底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選情掌握度充足,針對各項可能發生的狀況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對於偵辦案件應嚴守程序正義、落實偵查不公開及確實過濾情資來源等原則,密切注意選舉暴力及中資介入選舉等問題,確實捍衛選舉的公平性,檢、警、調、政風一定要保持最佳的聯繫管道與合作狀態,有決心與信心做好本次查賄及反賄工作。 離島地區特有的虛偽設籍人口影響選舉公平性、破壞住民自治的問題,金門地檢署已就此問題備妥了因應措施,並已召開兩次專案會議,將支援調查員、檢察官以充足的人力,讓本次的選舉在公平、公開、公正的情況下圓滿完成,透過積極行動確實發揮防制於先的功效,讓這次的選舉公平且符合住民自治的精神。 賄選是黑金政治的第一步,戕害民主法治尤甚!查察賄選除了檢、警、調展現強而有力的查察作為,更應喚起全民共同參與,每位民眾都可以成為查賄反賄的尖兵,金門地檢署能夠發揮巧思,運用被普遍使用之通訊軟體QR Code,作為查賄抓賄的得力助手,透過全民的努力,一定能使不法之候選人,難以透過「現金買票」及「虛設戶籍」等妨害選舉的方式擔任公職。 各司法單位應針對離島地區之特殊性,加強與台灣各地檢署之間的合作,並應就金門鄉親高度聚集之縣市加強反賄選宣導,全力辦理本次查察賄選工作,以具體行動讓民眾真實感受到查賄、抓賄絕對不是司法單位喊口號,而是說到做到的信用保證;鼓勵各司法單位持續推動反賄選宣導並加強查賄工作,為金門打造優良的治安環境與選風。 金門地檢署今年除了在查察賄選推出十面埋伏、全民佈線檢舉賄選專用QR Code,展現查賄積極作為之外,在反賄宣導主軸則以父母愛護子女的角度切入,進行溫馨訴求,向選民傳遞「環境好、社會好,下一代才會好」的正向價值觀,舉辦「堅持反賄選、樹立好模範反賄選誓師大會」,活動中邀請警、調、政風、社會各界代表、志工、民眾及媒體共同參與,宣示查賄決心,呼應「請勇敢檢舉賄選、為子孫樹立模範」及「全家反賄選、攜手護子孫」的反賄選主題,獲得民眾認同與共鳴,彼此攜手合作落實反賄選理念,為金門建立乾淨的選舉環境與良好的選舉氛圍,讓鄉親們選出真心實意、清廉自持、有為有守的優秀人才為金門鄉親服務,為下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環境,讓金門成為選風良好、治安沒煩惱的幸福島嶼。
-
治安工作無止境 無窮民力是主角
縣府日昨召開107年9月份治安會報,縣長陳福海躬親主持,包括縣警察局局長劉耀欽、民政處、工務處、教育處、政風處、行政處、消防局、建設處、觀光處、環保局、衛生局等相關(局)處長、副(局)處長(或科長),還有縣警察局副局長、隊、科主管、分局長暨金酒公司、金門大學代表應邀出席與會,除聽取警察局提報本季治安狀況報告;建設處工作報告;金門縣第三季少年輔導委員會工作報告;金門近年山林田野火災專案報告,同時轉頒內政部106年推動社會治安工作評鑑績優社區獎金、獎牌,過程隆重,發言熱烈,顯示大家正視整體治安工作,誠如縣長陳福海所說:感謝大家一條心,讓金門安定、安全、繁榮、進步。 警察局局長劉耀欽在本季治安報告中指出:本期轄內發生毒品犯罪18件,較去年同期39件,減少21件,下降幅度達53.8%,證諸該局將士用命,執行防制作為確實,防微杜漸,懲前毖後與宣導教育具見功效,值得肯定。又縣警局秉持縣長陳福海之「毒品零容忍、除毒務盡」之指示,貫徹中央「向上溯源」之政策,就本期查獲之毒品案件中,計有10件係跨轄渡海赴台結合當地警力嚴追不捨,得來非易之查緝成果,約佔本期緝獲毒品來源38.4%,溯源成效較去年同期明顯提昇。 而在一般犯罪方面,本期發生全般刑案153件,破獲147件,破案率96%,若就發生案類分析,其中公共危險佔25.4%,詐欺佔21.5%,毒品則佔11.7%,破案類別公共危險(26.5%)、毒品(佔18.3%)、詐欺(佔17.7%),本期與去年同期相比,全般刑案以暴力犯罪及毒品案件發生率下降,破案率雖較去年同期下降,惟仍維持96%高破案率,至於未破案件,一律列入管考,逐級督導,力求儘速偵破,而且本期全般刑案發生率還低於全國數據,整體治安環境優於全台,地區民眾生活安全優於台灣各縣市。對此,劉耀欽局長謙稱: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一切歸功於上級政策正確領導,同仁袍澤同甘共苦,勞怨不辭,克盡全責,使命必達。 根據戶政機關資料記載:金門現有設籍人口業已突破十六萬眾大關,惟因定著人口與流動人口相差懸殊,實際設籍住金生活者不及半數,反之借道三通川梭於兩岸三地從事生業活動者,明顯持續增加成長上昇,人為事物之主宰,只要有人住居之地方,就有違法亂紀情事發生,金門之整體治安狀況,隨著時空之推移,環境之改變,溯自「兩門對開、精實專案」實施以來,駐軍銳減,警力不足,地區整體治安與安全,益形重要,孰是,應變與制度工作,亟需檢討再行加強,有備無患,弭患機先,上上之策。 有云:萬變不離其宗,治安之主角、主力與後盾盡在全民,至盼警民合作,攜手併肩齊在治安工作下工夫,茲經衛福部食藥署統計,國內三大類毒品檢出分析,近年來大量暴增,且毒品混用嚴重,十年之間,由六種增加到十四種,混用多種毒品致死案件有增無減,益見毒品氾濫,無時不在,無處不到,對於社會治安之影響,既深又重,為了金門這塊淨土長治久安與發展,大家無由置身事外,掉以輕心,治安良好,引人嚮往,願景可期,治安敗壞,人人卻步,影響深遠。金門能有今日安定進步,應該感謝政府正視金門,同意補足警力編制與缺額,慨允推動員警原籍返鄉服務政策,更應對於夙夜匪懈、勞怨不辭為國為民軍警檢調等等機關,對於金門整體之治安與安全,默默耕耘與貢獻。 總之,地區治安,人人有責,治安做得好,安居樂業免煩惱,人人負起治安責任,金門將成明日新加坡。
-
喚回社會鼓舞與尊重的教師節
適逢孔子誕辰2569年之際,中華民國107年教師節,金門縣政府於0926日假文化局演藝廳舉行慶祝大會暨頒獎表揚師鐸獎、特殊優良教師、教保員、資深優良教師,並且在昇恒昌金湖大飯店邀約退休教師聯誼餐會;金門縣教師職業工會更早於19日自主舉辦「金門縣SUPER教師獎」頒獎典禮;地區各中小學校校園推出各種親師、敬師活動,家長會陸續設宴表達謝師之意,從縣政府到社會各界,紛紛向終日辛勞培育英才的老師們,獻上心花,投注崇敬,讓為師者感受到友善與尊重。 相較之下,教師節活動在大學院校一片沉寂,後期中等學校稍有溫度,中小學校則百花齊放,學生紛紛藉由各種俏皮姿態向老師們獻殷勤,老師們也傾心撒下關愛,呈現校園友善氣氛。是否隨著年齡與學齡的增長,謝師、親師與敬師的心意出現反差呢?越年幼越懂得愛師、親師、敬師,越年長越淡漠呢?事實上近年來,受到政治霸權與資訊多元的影響,教育政策經歷幾番變革,強調課綱解析與教學技術領先的趨勢,「匠師」被放大了,「經師」則在意勞動權,「人師」的角色卻越來越消融,於是有些學生失教而無禮,不學而無術,驕橫自滿而目無尊長;少數教師自以為有理走遍天下,不以教學為要務,計利逾越關愛學生本分,於是師非師,道無道,尤其執政者大砍軍公教年金,謬論視為米蟲而如過街老鼠,社會氛圍任令有識之師倍感淒涼,師道之衰,當今為甚。 傳統師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現下師道既已淪落,眼見國家無日不被唱衰,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而陷於分崩離析,民族如何能強?在紀念孔子誕辰與慶祝教師節之時,盱衡兩岸教育文化發展走向,觀察如下: 一、大陸宏揚孔子學說及儒教文化,金廈兩岸同安祭孔活動,與孔子學院普世推廣,顯現崛起於經濟力、軍事力及文化力,強調師道文化的核心;而我方雖無祭孔,但依然舉行慶祝大會暨頒獎等相關活動,顯示我們重視師道文化的形式。形式容易受人為因素而忽輕忽重,核心則積累為尊師重道優良的價值。 二、《親子天下》2018年縣市教育力調查結果,本縣獲得第六名佳績,其中「公平與多元創新」、「教學力」、「政策領導力」分居全國第三、四、五名,只有「閱讀力」第十二名。教育處長李文良表示,3年來各校擁有很大的自主發展空間,再加上長期以來享有財源自主,已發展出校本特色,尤其推展國際教育,不只是語言學習,每次參訪都要當成課程素材,既要走出去,也鼓勵別人走進來。 三、金門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能緊扣相應,教育體系完整,所以師生相處和善,親師關係互動良好,呈現一片教育欣欣向榮的樂土。 因此全體在金門任教的師長們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可驕傲自滿,總要念茲在茲,經營師悅情境、讓師恩有感、宏揚師道有方的耕耘校園;如沐春風般身教言教,作之師、作之親、作之友,啟發莘莘學子,授予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進而邁向國際化的有為公民;社會各界與家長更要自我教育,用理解寬宏親師,以正向正念敬師,發自內心謝師,喚起社會師道文化的靈魂,如此慶祝教師節更顯其隆重意義。 然而現實世界並不美好,局部戰爭依然發生,在世界許多角落依然貧困饑餓,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生存;身處台灣主體當道,貼近金廈兩岸生活圈的環境,金門教育界需要自立自強,更要自主自發,既要採摘新教育理念與方法,也要接壤大陸推廣儒教文化,攜手國際,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當然我們不可忘本,教授「金門學」,教化社區,推動終身學習。 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型式的敬師活動,唯獨我們擁有孔子為萬世師表,儒教廣被,又能慶祝教師節表揚良師,這樣的師道遺產不容廢棄,需要喚回社會鼓舞與尊重。
-
響應世界環境日 落實低碳金門島
行政院環保署為使環保思維推廣到每一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特選擇十個與我們環境議題發展面向關係密切的世界紀念日,讓民眾了解世界與我們在地球環境保護的努力與重視。這十個節日依序包括世界溼地日(2月2日)、世界森林日(3月21日)、世界水資源日(3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世界海洋日(6月8日)、世界清潔日(9月第三個週末)、國際減災日(10月13日)、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等。各紀念日的由來、歷史背景、推動過程皆有其意義存在。環保署為讓民眾將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環境議題融入各個節日中,並延伸到世界議題,結合各個不同面向的環境保育理念,鼓勵大家親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與愛護大自然,進而共同打造永續生活環境及乾淨整潔的美麗家園。 為與國際接軌,地區也在許多單位的主辦和協辦下推動相關節日的活動。例如近日由環保局及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舉辦的「世界清潔日活動」,以「菸灰菸蒂不落地、清新健康好環境」為口號推動「菸灰菸蒂不落地大會師」活動,促使大家落實配合,形成「居家環境無菸蒂」的共識。而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則辦理「我愛家園-珍惜臺灣,金門清潔日」活動,帶動金門在地高中青年及義工夥伴一起來響應,清潔美化當地的市容,擦亮金門旅遊大縣的招牌,提升金門國際觀光形象以及激發青年志工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能量,愛護金門鄉土。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也配合年度推動環境教育主題,辦理「金門縣107年自然文化及生態環境知能推廣活動」,以「我們的環境,我們來維護」呼籲大家為金門的環境多一些關懷與付出,共同為環境保育努力。活動中除由資深的講師闡述世界清潔日之由來與意義外,也與參加夥伴一起討論與分享金門東北角海岸生態和其文化歷史,希望能為金門的環境奉獻一己之力。 環保署每年的「環境節日及其他環境教育相關活動」之經費補助計畫已實施多年,並分為上半年及下半年兩大活動計畫,通常由環保局、環境教育學會、金門大學等申請執行,由社區大學、國家公園、各鄉鎮公所及各社團配合節日執行推動。以地區來說,活動辦理的比例是全國最高,且執行最為落實徹底的縣市。尤其金門自103年開始被環保署指定為低碳島城市後,便大力推動各項環境教育活動。宣導全球暖化、環境變遷及極端氣候所造成的天然災害,無論在生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均有所著力,以啟動民眾綠色思維,使對地球、環境議題、低碳島有概括性的認識,落實推動,使金門永遠保有低碳島美譽。
-
論托育公共化之願景
為解決我國超低生育率,所帶來的少子女化危機,配合行政院整體少子化對策計畫,衛福部持續加速托育公共化,並建置托育準公共化機制、擴大育兒津貼,新制度業已於今年8月起,於全國各直轄市、縣(市)全面上路。 綜觀此政策之立意,概凡只要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申請時沒有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未接受公共或準公共化托育服務,即可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兒童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索取申請表提出申請。符合資格者,每人每月2,500元至5,000元不等。另外為鼓勵多胎次,第3名以上子女,每月加發1,000元,展現政府願意與家庭一起承擔照顧責任。 同時,衛福部為提供優質、負擔得起近便性的托育服務,除加速布建公共托育機構外,同步也啟動托育準公共化服務,透過與優質居家托育人員,及托嬰中心簽約合作,由政府依家庭經濟條件,協助支付每月6,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托育費用,並將托育費用支出,控制在家庭可支配所得的10-15%,以實質減輕家長托育負擔,並將現有約10%家外托育率逐年提升。 為了呼應此項托育公共化政策,進而落實福利金門之願景!日前金門縣政府特召開107年度第2次,居家式托育制度管理委員會會議,秘書長林德恭特別表示,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居家托育相關業務愈顯重要,其中有待凝聚共識部分,期待與會委員能提供寶貴意見,讓本縣居家式托育制度和管理能臻完滿,讓更多年輕人更勇於「增」產報國。 姑不談眾所周知少子化之日趨嚴重,其所帶來之後果。為了落實衛生福利部政策,進而積極建構友善托育環境,其實,咱金門縣政府除了提供多項育兒服務,諸如托育費用補助、設置公私協力托嬰中心、托育資源中心、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及培育托育人員專才、提供親職教育服務等外,更希望透過托育相關服務,來分擔家庭照顧嬰幼兒責任,積極營造有利生育、養育的金門托育環境。 尤者,為減輕家長負擔與提高生育,且以金門縣本年度六至九月為例,縣府計委託金門縣私立小家秝托嬰中心,辦理本縣公私協力平價托嬰中心,核准收托65名幼兒,每月托育費計新台幣9千元整。此外,縣府也於今年8月23日,核准金門縣私立羅伊頓托嬰中心立案,以該中心目前所報師資人數,先行核准收托25名幼兒,目前收托20名幼兒,訂每月收取托育費用新台幣16000元整。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我國福利社會之願景,更是社會福利之具體目標。而「幼有所長」,從另一角度言,何嘗不是托育公共化之願景?但正如金門縣社會處所言,隨著經濟結構改變,因此,不諱言地,目前托育福利措施,尚不能有效地滿足雙薪家庭的需求。因此,如何善用各方資源,建構一個周全的托育環境,以達「幼有所長」之願景,不僅是本縣重要社會福利政策,更是此願景之重要至道?且樂觀其成並共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