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英語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真的沒關係
上一次提到了有關於表示「對不起」的狀況,然而,不管是誰說了對不起,除非真的不可原諒,不然我們大致上會回應對方「沒關係!」,所以接下來,我們當然就是要來分享有關於「沒關係」的表達方式,最常聽到的沒關係有「That's OK!」或者「That's alright!」這是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如果我們想要表達,「這沒有什麼」,「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就可以說「It's nothing!」順便一提,nothing是指「沒有東西」,比如說,你聽到有人說,I see nothing.就是什麼都沒看到,nothing這個字比較特別,一般我們要修飾名詞,都會把形容詞放在名詞的前面,比如說這是一朵花This is a flower.如果我們要形容它是紅色的,我們就會說This is a red flower.但是我們如果要形容nothing這個字,我們要把形容詞放在它的後面,比如說,我們要表示沒有發現特別的東西,我們就會說,I find nothing special.要注意,something也是同樣的用法喔!所以,要表示,「我看到某樣特別的東西」,就可以說I see something special. 要表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可以用另一句「It doesn't matter!」來表示,這一句話有點「無所謂」的意思,關於matter這個字,其實有很有趣的用法,這個字有幾個常用的意思,如果這個字當名詞使用的時候,可以當作「事情、問題或事件」,比如說,要表示,這事對他們來說是生死攸關。就可以說,It wa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for them.這個字另外還有很常見的解釋是,「麻煩事」或「毛病」,比如說,這台筆電有點毛病。就可以說,There's something the matter with this laptop.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耍笨或弄砸了事情,也會聽到友人生氣地說,「你怎麼搞的!」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句話的口氣要比What's wrong with you?要來得強烈,除了不悅地表示「你到底怎麼回事?!」,也有「你到底發什麼神經?!」的意思,而matter也可以當動詞用,通常用於否定和疑問句,表示「有關係」或「要緊」,比如說想要表達「所有這一切現在都無關緊要了。」就可以說,All these things do not matter now. 如果我們要表示不要放在心上,我們可以說「Never mind!」就是「不要介意」的意思,這兩個字雖然很簡單,但是要認真講起來,還蠻多東西可以講的,像是講never這個字,一般我們會當成頻率副詞來使用,是否定的頻率副詞,表示頻率為零,「從來沒有」的意思,但是在口語上,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用法,如果你請別人幫忙或者是給你什麼東西,或你想要幹嘛,但是對方回了你一句「Never!」,那他的意思是,「門都沒有!」講到mind這個字,就更有意思了,這個字可以當名詞,就是「心」的意思,所以如果你看到朋友在發呆,你可以問他,「你在想什麼?」What's on your mind? 這時如果他是撩妹高手,可能就會回答,「你總是在我心上」,You are always on my mind.(這也是一首歌喔!雖然是老歌,但是很好聽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聽聽看喔!)還順便哼上一段,很有畫面吧!(我超腦補的,哈哈哈!)它也可以當動詞,表示「介意」,所以,如果我們要問別人介不介意某件事,就可以用「Do you mind…?」來問,比如,你介意幫我開門嗎?Do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 for me? 如果你要表示「不介意」,你可以說,「I don't mind...」對了,這裏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常聽到的有趣用法,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說,Mind your p's and q's,這是要你「小心、謹慎」,就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的意思。如果不知道的人,乍聽之下都會霧煞煞的,當然,關於那個p's and q's就不要探究了,因為這個說法起源很早,且關於來由眾說紛紜,目前只要告訴自己聽到這句話,就要提醒自己,場合是重要的,不能夠胡搞瞎搞亂說話,要很乖,就對了! 最後,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用法是,「Don't worry!」雖然,在對的情況之下,這句話是不要擔心的意思,比如說,你要出國留學,對著哭哭啼啼的朋友說,不用擔心,我不會忘記你。Don't worry. I won't forget you.這是叫對方別擔心,但是如果你不小心做了某件事,覺得不好意思,這時聽到外國朋友對你說,Ah, don't worry!可別回答,「I am not worried about that!」(我根本沒有在擔心啊!)或者「Why worry about that?」(為什麼要擔心?)他其實是要告訴你,「沒有關係!」,所以這是比較容易混淆的,一定要弄清楚,不然反應錯誤的時候,還真的是會有點小小的糗,有時候,這句話也會加上that's fine.或者是that's fine with me.一起使用,所以,常常會聽到,「Don't worry, that's fine!」除此之外,也有人說,「Don't worry about it!」,或者「No worries」,這些其實跟「擔心」都完全沒有關係,都是跟對方說沒關係的意思,在這裏偷偷跟你說,「No worries」可是澳洲人很常用的,如果你聽到人家這樣說,還可以問他是不是澳洲來的,有百分之八十的機率會中喔!如果跟澳洲人這樣說,他們也會覺得備感親切呢!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對不起要小心說
從小到大,老師教我們要有禮貌,所以,要常常說,請、謝謝和對不起,於是,乖寶寶的我們,就非常非常習慣說對不起,尤其學了英文之後,就很常把Sorry掛在嘴邊,但是,到了大學的時候,老師認真的告訴我,不是所有的對不起都要說對不起的,這一句話,聽起來很弔詭,該對不起的時候不說對不起,那要說什麼,後來才知道,老師的意思是,不是不要說對不起,而是對不起是有分狀況的,不能夠用Sorry處理所有的狀況,有時候會帶給自己困擾。 講到對不起,除了Sorry,其實,最常見的有三種,就是大家熟悉的sorry, excuse me和pardon,當然也有比較繁複一點的說法,我們先來看這三種,簡單一點的區別方式就是,如果今天我們會打擾到別人,但是並沒有做錯事情,那麼,我們說Excuse me就可以了,不用動不動就說Sorry,所以,我們要說的事情或者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可能會讓人不悅或者會打擾到別人,像是,對不起,打擾一下(打斷人家的說話)或者,對不起,我要去廁所;還是,對不起,借過一下,我們都是打擾別人,但是並沒有做錯事情,那麼,一句Excuse me.就可以通殺了,這比較像是我們中文說的,「不好意思啦!」舉例來說,比如,不好意思,請問你知道公車站牌在哪裡嗎?Excuse me, do you know where the bus stop is? 或不好意思,可以讓這扇窗戶開著嗎?Excuse me, may I keep the window open? 另外還可以加上please來強調語氣,例如: Excuse me please, I need to enter the office. 對不起借過一下,我要進去這間辦公室。 一般我們最常使用的Sorry,通常會用在做錯事情之後的道歉,比如,我很抱歉犯了那麼大的錯誤。I am sorry to make the big mistake.或者因為一己之疏造成別人的不便或損失,比如說,對不起,給你添了這麼多麻煩。I'm sorry for giving you so much trouble. 通常,我們也會用一些副詞,來強調歉意,比如,我很抱歉,I am very sorry. 或者,我極度感到抱歉。I am terribly sorry.雖然這是最常用的字,但是,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一下,有時候,這個字也用來表示遺憾,比如說,當我們聽到不幸的消息(像是對方的親人過世、遇到重大意外或者是倒霉事件、生活不順等),我們都可以說I am sorry to hear that bad news. 聽到這個消息我覺得很遺憾,來表示我們聽到這消息後對這件事情的遺憾。當然比較小的事情也可以啦!比如,很抱歉,你沒辦法參加這次的旅行。Sorry, you can't join this trip. 並不是講話的人對聽話的人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讓他不能去旅行,只是對於聽話者不能去旅行這件事情表示遺憾罷了。 至於做錯事情表示道歉,還有另外兩個常用字,一個是pardon,一個是apologize,關於pardon這個字,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通常會說,I beg your pardon.比如,請原諒我來遲了。I beg your pardon for coming late. 除了做錯事情表示道歉, 也可以用在沒聽清對方的話,希望他重複一遍的時候,比如,對不起我沒聽清楚,可以請你再說一遍嗎?Pardon. Can you say that again?這時候,要注意,唸pardon這個字的時候,尾音要往上揚喔!你也可以簡單的就用Pardon.來表示不好意思,我沒聽清楚,請再說一次。記得,尾音要上揚,尾音要上揚,尾音要上揚,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而apologize這個字要特別注意,因為是不及物動詞(不能直接加受詞的動詞就叫做不及物動詞),所以要接上人或事時,後面必須先加上介係詞,比如,要表示向某人道歉,用介係詞to,如果要表示因為某種原因而道歉,則用介係詞for,舉例來說,如果你要表示請幫我跟Micky說抱歉我沒有準時赴約,就可以說,Please help me to apologize to Micky for not being able to meet him on time. 當然,除了這四個常用字之外,我們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抱歉,比如,用apology(apologize的名詞)來表示歉意,比如,請接受我誠心誠意的抱歉,就可以說,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apology.其他像是,請原諒,我不是有意惹你生氣,就可以說Please forgive me, I didn't mean to offend you.或我不是故意的,Please forgive me, I didn't mean it.突然想到跟女朋友吵架的時候,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的錯就對了,所以乾脆It's all my fault.都是我的錯啦!(謹記,除了搞定女朋友大人、老婆大人或者老媽大人之外,不要把錯都攬在自己身上喔!) 其實,寫這篇短文是有特別用意的,為什麼要特別說明抱歉的用法,是要提醒一下大家,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公民教育真的太成功了,我們真的太習慣說Sorry,似乎,這是良好教養的體現,但是在國外,發生糾紛的時候,很可能一句Sorry.就變成「有責任」,或者對方覺得你都覺得是自己錯了,所以不用賠償,攸關重大,當然要特別小心喲!不是不要說抱歉,而是下次開口前,要先想想,到底自己有沒有做錯,是屬於什麼狀況喔!
-
A Taste of Home
My coworkers often joke about my eating habits. I'm a picky eater and often only eat rice and vegetables for lunch. A few weeks ago my school served corn, and rather than following my usual tradition of eating very little, I ate four bowls. My coworkers commented that it was the most they'd ever seen me eat, and mentioned that the corn probably came from America. I don't know if that corn specifically was an American export, but it very well could have been. Taiwan is currently the 10th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t a total of $64.5 billion in trade between the two. $3.3 billion of American goods exported to Taiwan a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includes soybeans ($586 million), corn ($462 million), beef and beef products ($363 million), wheat ($256 million), and fresh fruit ($221 million). In 2016, the U.S. produced 15 billion bushels (1 bushel = 35.2 liters) of corn (25.4 kilograms per bushel). I'm from the Midwest region, the largest producer of American corn. Most of this corn becomes ethanol or livestock feed, but almost 10 percent was exported to other countries. Taiwan imports 4 percent of this exported corn; it's fascinating that corn is such a substantial part of American-Taiwanese agricultural trade. It's possible that the corn I ate at school was produced in my native state, Illinois. Most importantly, however, corn is a reminder of home. I ate corn almost every day when I was young. Corn fields dotted the landscape, and a normal summer job was "detassling" (removing the flower from the corn). On my way to He Pu Elementary School (何浦國小), I sometimes mistake the sorghum fields for corn fields, and I remember my home. David Stage is an English teacher at He Pu Elementary School. He was born in Illinois and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with a major in history.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甭客氣啦!
上一次的主題,我們提到表示感謝的多種方法,但是如果有人對我們表示感謝,我們還是要作出禮貌性的回應,但是捫心自問,如果我現在跟你說Thank you.那你會回我什麼,我相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下意識都會回答我You are welcome.這完全已經變成反射動作,但實際上,我們其實也有很多方式可以表示不客氣,今天,我們就延續上次的主題,來複習一下感謝的說法,也順便來看看,如果有人表示感謝,我們可以作出哪些回應。 比如說,我們有時候會聽到像這樣的對話。謝謝你邀請我到這個派對。Thanks for your invitation to the party.你當然可以說,You are welcome.這幾乎已經是公式化的回答,但是,如果對方聽到的是,不客氣,這是我的榮幸。是否覺得加分許多呢?所以我們可以用My pleasure.來回應,如果男生用這個說法向女生說不客氣,可以展現紳士風度唷!它的語氣比You're welcome強烈許多,一開口氣質風範都有了,英文中My pleasure.本身就已經包括了不客氣的意思了,當然我們也可以用It's my pleasure.或者是Pleasure is all mine.來表示,別客氣,這是我的榮幸,是用來表達「不客氣」較為正式的說法。 再來,我們來談談比較口語的說法,像是Don't mention it.「不用提!」這個片語,可以用來表示「不用謝!」,例如,對方跟你說,你送我的書很好看,謝啦!The book you gave me is really nice. Thanks a bunch! 你就很帥氣地飄一下瀏海說(請想像花輪的招牌動作),不用謝啦!Don't mention it!跟You're welcome比起來,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大方又霸氣呢?如果你想要營造一下很man的感覺,或者是阿撒里的態勢,那就可以用這一句,而Don't mention it.也有「別和我見外」或「別跟我客套了」的意思,不過有時候,這句話也許真的是用來叫某人「不要提及某事」,所以要記得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係喔! 接著,我們要看一個也很常聽到的片語,No problem.沒問題,但是你可能會問我,這不是用在人家跟你說對不起的時候嗎?對的,這是常用的俚語,用來表示「沒事啦!」、「沒關係!」等意思,例如,對方跟你說,啊!抱歉!Oops!Sorry.你就可以回答,沒關係!No problem.但是,No problem.也用來表示「不客氣」,有時候我們也會聽到有人回答,No worries.就是Don't worry about it.「別掛在心上」的意思,兩者間的差別僅在於,No problem.是美式的用法,而No worries.是澳洲的用法,所以下次當你講,謝謝你的幫忙。Thanks for your help.只要看對方回答的是No problem.或者是No worries.,就可以很清楚地判別對方到底是「美人」還是「澳客」了,哈哈哈! 如果要對人家說,「哎呀!這是件小事,何足掛齒」,就可以用No sweat.「小意思。」sweat是汗的意思,No sweat就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就是沒有流汗的意思,那如果做一件事情不會流汗,那也就代表很輕鬆啦!另一個表示,「沒什麼,小事一樁」的片語是It's nothing.就字面上而言,nothing是沒有東西,也可以用來表示渺小的事物,相對應的用詞就是something,表示某件事,或者是了不得的事情,所以,當有人跟你說,謝謝妳昨天的指點Thanks for the tip you told me yesterday.。你就可以回,這沒什麼啦!It's nothing.因為It's nothing.就是小事,也就是「沒什麼」囉! 除了表示這個忙不大,不打緊,我們也可表示對於對方的請求,我們非常樂意幫忙,比如,對方說,No way!You fixed my pad!You're a life saver!哇!你修好我的平板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那你就可以回答,我很樂意這麼做。I'm happy to do it.或者是,很高興能幫上忙。Glad to help.,其實有一個很常見的簡單片語,Anytime!相當口語,和I'm happy to do it.的意思相近,表示不客氣喔,隨時樂意幫忙。 如果對方和你交情匪淺,你要表示為了對方,兩肋插刀都在所不惜,以你們的交情,這個忙是一定要幫的,那你就可以用You bet.「別客氣、這是一定要的。」這個片語,這句也是較為口語的用法,原句是You can bet on it.也就是Let's for sure.的意思,表示,「我幫你,這是一定要的啊!」bet的中文是「打賭」的意思,You bet.是說「你可以把錢下注在這裡」,就表示「當然」、「的確如此」的意思,也常作為「不客氣」 的說法。比如說,你友情周轉,對方跟你致謝,謝謝你借我錢,我欠你一次!Thanks for lending me money. I owe you one.你就可以說,別客氣,這是一定要啊!別忘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呢!You bet. Don't forget that you are my best friend.不過借錢這種幫忙,除了看交情,還要看品行,不然,要不回來也是當然,哈哈哈! 如果你要表示,這是你分內的事情,應該做的,對方不必要如此客氣,你就可以用No need to thank me.你不必謝我。或者,That's what I am here for. 那是我該做的(那就是為什麼我在這裡的原因)。當然,我們也可以將功勞歸諸於對方,表示這件事情自己的功勞其實很小,對方不用這麼客氣,這時,我們就可以說Don't thank me. It was all you. 不必謝我,都是你自己的功勞。這裡要很注意,用的是was喔,雖然在講「你」,但這裡用的是虛主詞it,動詞當然要用與之相配的was囉! 最後,分享一個很常見的片語,就是Not at all.一點也不。這也可以用來表示,「不用謝」或者「別客氣」喔!比如,有人看了專欄覺得小有幫助,會想跟我說,非常謝謝你為了我們做了這麼多。Thank you for doing so much for us.我就可以說,別客氣,我很享受其中的樂趣。Not at all, I enjoyed it.好啦!說真的,雖然舉這例子說自己,感覺臉皮很厚,但其實重點是後面那句,I enjoyed it.我很樂在其中,謝謝大家喜歡我的專欄,下次見。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我要好好謝謝你
如果有統計,最常用到的單字應該是我跟你,而請、謝謝、對不起大概是日常用語中最頻繁被使用的了,所以,我們要來看一下這三種表達方式,今天要先講的是,表達感謝的方式,因為,雖然很常用,但是大家近乎千篇一律使用Thank you.或Thanks.如果要強調很感謝,就用Thank you very much.或者Thanks a lot.好像就沒了,現在很多人簡化到口語講3Q就過了,但其實,視狀況與場合,表達感謝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今天,我們要來看看除了這最基本款的表達感謝,我們還可以怎麼說。 首先,就從我們最熟習的開始,剛剛提到的基本款,其實可以加上感謝對方的理由,聽起來會更為有誠意,比如,感謝您的幫忙,就可以說,Thank you for your help.感謝你的邀請,就可以說,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好,聰明的你一定有發現,for(為了)後面可以加上名詞或者動名詞,來表示為了什麼而感謝,所以如果是名詞那就直接加,如果是動作,記得轉成動名詞,也就是V.-ing的形式喔!這還蠻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使用到的,比如,你搜尋部落客的文章,會在他的網站上看到,Thank you for visiting this website.感謝您光臨本網站。飛機延誤的時候,會聽到廣播說了一大堆延誤的理由,最後加上一句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感謝您的耐心等候」,雖然知道其實大家對於延誤班機都沒什麼耐心,哈哈,但空姐還是會堅持謝謝你,還有,我們常會在聽完演講之後,聽到演講者說,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或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感謝您的聆聽,是不是比單純說Thank you.要好一些呢? 其實我們也用thankful或者grateful這兩個形容詞來表示感謝,但一般而言,通常thankful用來表示對人的感謝,而grateful用來表示對事情的感謝,使用上的差別在哪兒呢?比如說,你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發表得獎感言的時候,就可以對台下的爸媽喊話,I am thankful to my parents.我很感謝我的父母。I am grateful for your support.感謝您們的支持。清楚了嗎?I am thankful to+對象,然後I am grateful for+原因,如果有這麼一天,來上兩句,爸媽一定飆淚啊!當然如果你想要感謝我也是可以的! 在表達感謝上,grateful的用法算是比較正式的,我非常感激您,可以說,I'm very grateful.當然,句子的後面,也可以用for+名詞或for+V.-ing來表示所感激的人事物。比如說,我非常感謝您的盛情招待,我在美國玩得很開心。I'm very grateful for your hospitality. I really enjoyed my time in the U.S.A.另一個比較正式的用法是,用appreciate這個動詞,在後面可以直接加上要感激的事情,那比如說,我感謝你的幫忙,我可以說I appreciate your help.感激的事情可以說,也可用it替代,就是我很感激你作的事,I appreciate it.當然你還可以誇張一點的,加上You were really so helpful, and I don't know how I could have done it without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你真地幫了很大的忙,我不知道沒有你該怎麼辦,真的很感謝你!再來,如果你對於對方的感激多到無法表達,那就可以用My appreciation is beyond expression.我的感激溢於言表來訴說你對於幫助者難以形容的感激,是非常正式的說法喔。 那當然有正式的用法,就會有不正式的或者比較口語的用法,講到不正式的感謝,就是Thanks囉!那要表示很感謝,除了Thanks a lot.還可以用Thanks a bunch.或者Thanks a million.來表示,bunch是「一長串」的意思,所以,表示對對方的感謝一長串謝不完,就可以用Thanks a bunch.,而million是「百萬」的意思,要表示百萬個感謝就可以用Thanks a million.比如,萬分感謝您的幫忙!你人真的太好了,就可以說Thanks a million/bunch for your help! It was very kind of you.如果你要誇張的用billion(十億)或者trillion(兆)我也是不反對啦!但也太過浮誇了一點,哈哈! 那如果不要用感激的字眼,但是表示感謝的方法也是有的,比如說,我們很常會在影片裡面看到I owe you one.「我欠你一次」,這欠什麼呢?當然是被幫助的人覺得欠對方人情債囉!但是這種表達方式除了欠債的概念,同時也有對對方心懷感激的意思,比如說對方借你金錢應急,讓你度過難關,你就可以說,Thanks for lending me money. I owe you one.謝謝你借我錢,我欠你一次。若真的覺得欠某人的人情債欠很大,那就可以用I owe you big time.來表示極度感激對方,big time在口語中表示「超級」、「了不起」的意思,若放在句尾,作用近似於very much,但不可以放在一起用喔!那如果對方真的是在你困難或者是緊急時刻救了你,不管他做了什麼,你都可以跟他說,You're a life saver.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或者,You've saved my life. 你救了我一命,來表示感激。 對了,有一種情況比較有趣,就是對方沒有幫你,但是你還是要禮貌性地說句謝謝,那就可以用Thanks anyway. 「不過還是謝啦!」來表示,通常會用在,比如你掉了東西,對方幫你一起找,卻沒有找到,也就是當對方並未實際幫到忙的情況或是處理上並沒有任何的結果,但你還是想對這過程中對方的協助表達感激時,就非常的適合使用這句。另一個使用的方式就是,你拒絕了別人的好意的狀況,比如,朋友約你看電影,但你要陪家人出去,所以想表示你無法出席的歉意並且感謝朋友的邀請,就可以說,我那天已經有事了,不過還是謝啦!I have something else to do on that day, but thanks anyway! 其實我們人生中有很多場合會用到感謝,比如說,求婚的時候,除了我愛你,你也可以說「感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I am thankful to have you in my life.是不是聽起來很感人,這不一定在求婚可以用啦!好多場合都可以,你可以偶爾寫寫小卡,像是,I am grateful for your love.「謝謝你愛我」、Thank you for everything.「謝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謝謝你支持我」、I appreciate all you do.「我非常感激你(為我)所做的一切」,學起來哄哄女朋友或老婆還蠻有用的喔! 還有提醒一下大家,如果下次你在大峽谷聽到有人說, I am thankful to be alive.「真慶幸自己活著!」這個人不是劫後餘生或者差一點掉到谷裡,他只是對於美麗風景的讚嘆,很有趣吧!下次遇到美景(或美人)也可以這樣用喔!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你IG了嗎?「#」一下吧!
最近常聽到人家說,FB是老人家用的,現在年輕人都玩IG了,於是,身為介於年輕人與老年人的中古人類的我,也趕了一下潮流,手刀申請了IG帳號,發現雖然不能像臉書一樣發無敵長的文章,不過,觸及面相當大,可以follow全世界,而且隨手發的照片,居然有日本人來留言說他覺得照得很好,當下覺得好激勵啊!雖然作為一個平凡人已達專業水平的我,發IG通常都不寫什麼,只有貼貼照片當成生活紀錄,講白了,就是個阿嫂的日常,但也跟著追蹤了幾個喜歡的IG作者,後來,研究了一下,覺得非常有趣,發現他們的文章都會有很多的「#」,但是跟臉書上面常常看到「#」後面落落長的文字不一樣,那一堆的「#」後面的單字都非常簡潔,大家常常誤會了他的功用,所以臉書上常出現想到什麼寫什麼的常句或畫重點式的黑體字,IG上的「#」其實是有功用的。 「#」這個是在 Instagram上面非常常見的記號,唸作"hashtag",等於幫你的文章作分類,所以別人可以藉由關鍵字搜尋到你,你也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類別,否則茫茫IG宇宙,想要靠緣分找到自己想看的東西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通常,hashtag後面的keywords會視所發的文章或照片的內容而異,比如,如果你跟我一樣發的是日常照片,那就可以用#photooftheday或者#picoftheday,就是「本日最佳照片」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用手機照片記錄生活」,再白話一點就是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要寫什麼,就是單純地想要發照片,那也加上這兩個hashtag。所以,同理,如果想要分享的是旅遊或風景照,就用#travel,想找大自然的,如果是自己的作品就可以用#art,如果喜歡攝影就可以用#photography讓更多同好找到你,當然你也可以因此找到很棒的攝影師作品,想發些跟流行有關的事物或者想要追時尚部落客的發文就可以用#fashion,如果根本沒有目的,但是想要看點美的事物,有趣快樂的東西,那就可以用#beautiful或#happy,講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打哈欠,因為都是很簡單的字,但,這幾個可是2017年排名前10大的hashtag喔,至於排名第一的,才真的是簡單到爆炸,猜到沒?是#love,哈哈,因為喜愛的人事物都可以用這個字,範圍無敵廣大,所以,穩佔鰲頭。 講完地球人可以秒懂的hashtag,我們要來看一下,看起來有點像外星文或者密碼的hashtag,可能你很常看到,但是卻霧殺殺,不明白用意也不會使用,所以,今天把他們學起來用,首先,我們站在發文者的角度來看一下,「#」的文字,不外乎以大家平常發文的內容,或希望觀看的人可以有什麼回應這兩大類為主,剛剛我們已經看過一部分的發文內容,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網紅級的發文會出現什麼,通常如果是自拍照,想當然爾,那就會出現#selfie,但是現在網紅拍很大,所以你可能也會看到#shoefie,這是什麼呢?就是鞋子的自拍照,所以如果你是蜈蚣,或者有戀鞋傾向,不要懷疑,輸入#shoefie就可以讓你徜徉鞋海,而網紅最擅長的就是美美的造型,拍照分享每日的穿搭,所以,#ootd就是Outfit Of The Day的縮寫,也就是「今日穿搭」的意思。 除了網紅的分享,如果分享的是閨密或者是麻吉的合照,就可以加上#bff,就是Best Friend Forever的縮寫, 表示「永遠最好的朋友」,如果你覺得這張照片真的酷到爆炸了,你就可以用#swag來表示「很屌」或「好帥」,其實,外國人有很有趣的IG文化,他們會習慣在一星期的特定日子發不同主題的內容,比如說,星期一是男神日,星期三是女神日,星期四是舊照日,星期六是貓咪日之類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上面出現#mcm就是Man Crush Monday,表示貼的照片是迷戀的男神或偶像,比如你的歐爸孔劉或者是彭于晏之類的,如果你看到上面出現#wcw就是Woman Crush Wednesday,就是迷戀的女神或偶像,當然,聰明一點的男生,就會在女朋友的照片加上#wcw,保證女友開心,大家都開心,皆大歡喜,至於#tbt,是Throw Back to Thursday的縮寫,大家以往習慣在禮拜四分享自己以前的舊照,但是現在大家使用的更廣泛了,只要有舊照想要分享給大家,放上這個hashtag,不但簡單明瞭,更是顯得潮度爆表,最近還有一個蠻夯的hashtag,就是#memes,meme是因網路世代而崛起的詞,這算是比較特別的tag,或許單從照片看不出是什麼,但白話的說,就是「網路爆紅事物」。 最後,我們要看一下幾個希望對方作出互動的hashtag,比如說,你希望對方不是光看文章,也能幫你按讚,就可以用#tflers,這是Tag For Likers的意思,就是幫我按讚,那當然禮尚往來是作人的基本,所以我們也會看到像是#like4like(l4l)或者#followforfollow(f4f),就是代表「如果你幫我按讚或追蹤我的話,我也會回按你讚」的意思,簡言之,就是「歡迎大家互粉互讚」啦!在追蹤者數量競爭的Instagram世界中,追蹤者的數量就代表著人氣!用了這個hashtag 就是希望大家互相幫忙衝衝人氣囉,想成為IG人氣王,可要多多使用他,基於平等互惠原則,彼此的人氣都可扶搖直上,提醒一下大家,因為使用的頻繁度,所以,這兩個用語,到最後就縮減成#f4f或l4l了,今天講完這一些,大家是不是更了解了IG的上面的#要幹嘛了呢?所以,記得,不要落落長地tag一堆大家無法搜尋到你的字句喔!跟上潮流,好好善用「#」吧!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一閃一閃亮晶晶賞螢快樂行
溫暖柔和的四月天,除了有美麗的「四月雪」流蘇花(White Fringe Tree)搖曳枝頭,更有晶亮的點點螢火綴在水邊草叢,四月是台灣螢火蟲的季節,全世界約莫有兩千多種的螢火蟲,其中便有超過五十種棲息在台灣,Taiwan is home to more than fifty of some two thousand firefly species around the world.聽起來超厲害的吧!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跟螢火蟲有關的英文。 講到蟲,如果講的是昆蟲(insect)大概比較常用到的有甲蟲(beetle)或一般小的蟲子(bug),如果是軟軟的蠕蟲類,那就是worm,別搞錯了喔!軟硬大不同呢!有很多昆蟲的名字,是兩個字的結合,比如說,瓢蟲(ladybug)就是淑女(lady)+蟲(bug),小瓢蟲的圓點點很像淑女的裙子,而且也很優雅,所以,叫做ladybug其實也還蠻貼切的,又比如,蠶寶寶叫做silkworm,silk是絲,worm是軟軟的蟲,蠶就是吐絲的蟲,很有畫面也很簡單易懂,至於fly這個字當動詞,是飛的意思,會飛的,就是flying,還記得我們之前講到天燈,就是flying lantern,若當成名詞,就是蒼蠅,其實有些常見的昆蟲名字後面是加上fly的,比如說蝴蝶(butterfly)就是奶油(butter)+蒼蠅(fly)蒼蠅,而蜻蜓(dragonfly)是龍(dragon)+蒼蠅(fly),那螢火蟲就是firefly,拆開來,就是火(fire)+蒼蠅(fly),好啦!我知道,聽起來真的沒有美,不過說真的,螢火蟲不發光,近近看,也就是跟一般的昆蟲無異,甚至看起來像小小的蟑螂,是真的沒有那麼美,但亮起來,美炸了,是吧!所以,在我的詮釋裡,我覺得firefly翻成飛舞的火光,美多了,是吧! 既然春夏是賞螢旺季,那一定要抽空去感受一下螢火蟲的魅力,如果我們要表達賞螢,我們可以這樣說,去賞螢吧!Go on firefly admiration! 或者,來趟螢火蟲之旅吧!Go on firefly tour!當然,也可以很白話的說,來去看螢火蟲發光吧!Let's go watch fireflies light up!哈哈,很簡單直白就可以表達了,這裏順帶一提,admire是欣賞的動作,而admiration就是它的名詞,代表欣賞或者欽佩的意思,賞花也可以用相同的用法喔!而light up是點燃或點亮的意思,因為watch是感官動詞,所以加了受詞之後,接的是圓形動詞light,基本上,light當作名詞是燈火的意思,如果當作動詞,就是點亮,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字的過去式,是lit喔,要特別留心,別寫錯了喔!不過,如果要表達螢火蟲一閃一閃的發光,我們可以說,螢火蟲在黑暗中發光。The fireflies glow in the dark. 螢火蟲的棲息地(habitat)不只需要非常乾淨而且還要氣候適宜並且濕度適中,這樣的棲息地大多就是山中、池塘、農田附近,Fireflies thrive in humid, warm areas, and they can be found in forests and fields as well as near lakes, rivers, and streams.所以螢火蟲的棲息地要求可以說是相當高,賞螢的同時,可千萬不要破壞生態,否則螢火蟲就會日漸減少(decrease)了,講到螢火蟲減少的問題,就不得不提到關於生態環境(eco-environment)遭受破壞的問題,目前造成螢火蟲減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嚴重的要數光害(light pollution)了,因為螢火蟲會在夜晚發光尋找配偶,人造光害會讓他們看不到彼此,所以便無法繁殖,使得數量大幅減少,此外,螢火蟲的生態區也因為都市發展(urban development)而受到破壞,還有水源汙染(water pollution)和化學藥劑汙染(chemical Pollution),都是造成螢火蟲消失的主要原因,pollution是污染,不管要講什麼污染,都可以在前面加個字,就可以了,所以空氣污染就是air pollution,很簡單吧!提醒大家,因為螢火蟲需要乾淨的水源,所以,如果螢火蟲越多的地方,除了代表水源很乾淨之外,也代表蛇會特別多,所以賞螢要特別注意安全喔! 台灣政府以及許多地方機構現在已採取行動來保護螢火蟲。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and various local organizations have now taken steps to protect these fireflies.也有很多的保育人士(conservationist)進行相關的保育運動,金門也做了復育的計畫(fire-flies recovery plan),今年三月,進行了「金門植物園螢火蟲培育計畫」,相信金門美好的生態環境,將有點點螢火點綴春夏。在這裏,麋鹿兒還是要提醒大家,螢火蟲超美,相信看過的人都會在記憶裡留下美好的片段,愛他們就要好好保護他們,千萬不要一時興起好玩把他們帶回家,學古人「螢囊夜讀」,要唸書,有一種東西叫燈,哈哈哈,至於「輕羅小扇撲流螢」就留給詩就好,可千萬不要真的去撲螢火蟲喔!請好好愛惜這美麗的短暫生命,把感動留給下一雙尋找美麗的眼睛。雖然大環境的改變是時之所趨,我們可能無能為力,但是對於自己本身可以做到的,希望大家能盡自己的一分心力,讓美麗可以代代延續。
-
Fulbright Kinmen ETA Program
Hello! This year, four Fulbright English Teaching Assistants (ETAs) will write two English-language articles per month for Kinmen Newspaper. Fulbright is an American scholarship program that sends Americans overseas to study, research, or teach English. As ETAs, we teach English in Kinmen's elementary schools. Although we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s, we are all excited to learn about Kinmen and share American culture with you. This week, we will introduce ourselves. Dominique Fortes is from New Jersey. She graduated from Seton Hall University with a degree in accounting. She teaches 3rd through 6th grade at Duo Nian Elementary School (多年國小). In her free time, Dominique enjoys photography and soccer. She is excited for the year ahead and looks forward to learning more about Kinmen and sharing her experiences. Ellen Miller was born in Cincinnati, Ohio. She graduated from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where she studied visual art and art history. When she's not busy teaching 2nd through 6th graders at Jin Ning Elementary School (金寧國小), she enjoys running, drawing, and drinking coffee. She intends to create lots of Kinmen-inspired art this year and cannot wait to share it! David Stage was born in Fulton, Illinois. He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and graduated in May 2017 with a degree in histo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He studied abroad in Durham, England and Xi'an, China. His hobbies include reading, playing video games, and playing basketball. He teaches 3rd through 6th grade at He Pu Elementary School (何浦國小) and is excited to write about American culture and politics for Kinmen Newspaper. Hayden Bunker is from Vermont and graduated from Reed College with a degree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Spanish language. Although he never studied Chinese before coming to Kinmen, he has enjoyed interacting with the community and learning from a National Quemoy University student. Hayden teaches 3rd through 6th grades at Shu Mei Elementary School (述美國小) and is very interested in Shakespeare, language, and music! We look forward to the year ahea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authors, English language, American culture, or want to suggest an article topic, please feel free to email us in Chinese or English at kinmenetas@gmail.com. We would love to hear from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這裡有彩蛋喔!
四月份在中國比較重要的節慶是清明節,但是在西方,春天的節慶活動是復活節(Easter),關於復活節,大多數人的印象都只有可愛的復活節兔,以及繽紛的復活節彩蛋,但其實復活節是每年的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所以每年的時間都會有一點不同,它象徵著重生和希望,對基督徒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現在讓我們多多認識復活節吧! 因為麋鹿兒沒有宗教立場上的問題,所以,我們就是單純地來瞭解一下復活節的活動,以及相關的英文,講到復活節這個字,大家一定會覺得看起來好面熟喔!E-A-S-T-E-R看起來就是東方(East)加上…的人(-er),所以是東方人,那復活節跟東方人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乖,不可以這樣喔!基本上方位,東(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是名詞,如果要表示東邊的、西邊的,那就是加上形容詞字尾-ern,所以就變成東邊的(Eastern)西邊的(Western)南邊的(Southern)北邊的(Northern),那如果要表達東方人,就是東邊的人,就是東邊的(Eastern)加上人(-er)所以,東方人(Easterner)西方人(Westerner)南方人(Southerner)北方人(Northerner),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一下,所謂的東方人跟西方人,除了大家傳統認知上面的東方人大概就是黃皮膚的亞洲人,西方人就是金髮碧眼的歐亞人,在美國,東方人指美國東岸這邊的人,西方人就美國西岸人,以此類推,那如果不想要被誤解,想要表達自己就是亞洲東方人,那可以用oriental這個字,這個字同時可以當形容詞代表示「東方的」,也可以當名詞表示「東方人」。 說到復活節,大家腦袋裡一定會跳出一隻可愛的兔子,甚至手中還會提著一籃色彩鮮艷的蛋。那隻可愛的兔子就是復節節兔子,國外通常叫做Easter Bunny ,也有少部分的人叫他Easter Hare。那到底Bunny和Hare到底有甚麼差別呢?雖然兩個指的都是兔子(rabbit),但是通常bunny指的是比較溫馴的家兔,而hare則是指野兔。但不管是bunny 還是hare,在西方文化中,兔子是一種多產動物,所以用來表示春天的復甦和新生命的誕生,自然而然就變成復活節的象徵之一。 既然講到兔子,我們順便也學一下跟兔子有關的諺語,想像一下,想到兔子你會想到什麼,當然除了復活節兔,迪士尼那隻叼著胡蘿蔔(carrot)的那隻兔子邦尼,大家最可能想到的就是魔術師的兔子了,當魔術師從原本空空帽子中憑空變出一隻兔子,就會引來觀眾驚呼,這算是經典魔術了,所以如果我們要表示想出令人驚奇的想法就可以說他從帽子裡把兔子拉出來(to pull a rabbit out of the hat),比如說,要表示他提出一個全新的提案,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驚訝不已,就可以說,He pulled a rabbit out of the hat by coming up with a brand new proposal.另外,兔子看到車燈,通常都會當場嚇傻,所以,如果要表示驚惶失措或者是嚇到呆掉,就可以說Rabbit caught in the headlights 比如說,大多數人都有被老師點名問問題,腦袋呈現一片空白的經驗,要表示「每次老師問我問題,我就驚惶失措。」就可以這樣說,Each time the teacher asked me a question, I was like a rabbit caught in the headlights. 除了兔子,復活節最棒的就是彩蛋了,關於彩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繪製彩蛋(Painting Easter Egg),另一部分就是找彩蛋的活動(Easter Egg Hunt),許多家庭會在復活節前帶著小孩一起裝飾復活節彩蛋,製作復活節彩蛋的方式是先將帶殼的蛋在水中煮熟(boiled)放涼後,準備食用色素和筆刷,讓小孩在上面作畫,做完之後,等他風乾,再冰進冰箱(refrigerator),等復活節再讓小孩玩找彩蛋的遊戲,不過,現在也有家庭會用包裝漂亮的蛋型巧克力來取代真正的彩蛋,省掉繪製彩蛋的步驟。在復活節當天,家長把復活節彩蛋藏在家裡或是園子的各個角落,再讓小孩去把所有的彩蛋找出來,結束後,小孩間就會開始比較誰找到的彩蛋比較多,或是誰的彩蛋比較漂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電影、網路影片、行銷也開始流行Easter egg hunt囉!所以,常會看到上面會加註「有彩蛋喔!」,這原本是電影公司在電影中特別安排的小橋段,可能是別部電影的場景或是角色,讓細心的影迷在觀賞時能得到一些驚喜和樂趣,而這些在電影中的小橋段,也被暱稱為Easter egg,現在則擴大到很多的商業層面,或者是用於活動中增加小樂趣。但其實,彩蛋遊戲不是只有大家想像的那樣而已,這裏要介紹的就是「滾蛋」,對,你沒聽錯,美國白宮每年都會舉辦White House Easter Egg Roll,顧名思義就是滾蛋的比賽。參賽者會拿著長長的湯匙推蛋,讓它從白宮草皮的一端滾到另一端。除此之外,白宮活動會場還會有園遊會、活動,和各種表演,通常,總統跟總統夫人都會一起共襄盛舉,這可以說是近距離跟美國總統互動的好機會,很特別吧!應該很難想像我們的總統跟總統夫人跟大家一起滾蛋的畫面,哈哈哈! 好了,既然都說到蛋了,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跟蛋有關的諺語,相信大家很常聽到人家說,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要大家分散風險的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孤注一擲,那如果說你面前明明有幾個籃,但你偏偏要將所有蛋集中放在其中一個裡面,那就是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孤注一擲囉!但是,「我們得到的教訓是-不要孤注一擲!」There's a lesson that comes out of it - 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另外,中文裡面有履薄冰的說法,表示要十分小心謹慎,英文也有類似的講法,只是他們不是踩在薄冰上,是踩在蛋上,蛋很脆弱,蛋殼很薄,在蛋上走路,一個不小心就把蛋全踩碎了,所以,得罪或冒犯某人或做錯事而非常小心翼翼,謹慎行事,就是"to walk on eggs",比如說,你小心翼翼向老闆解釋報告,你就可以說,「我小心翼翼地向我的老闆解釋報告。」I was walking on eggshells trying to explain the report to my boss.很有趣吧!復活節雖然是西方節慶,不過,我想我們也是可以去體驗一下的。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清明節掃墓二三事
又到了清明連假,這一次放好多天,超令人開心, 清明節在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清明節要掃墓,所以,「清明節」的英文說法叫Tomb Sweeping Day,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掃墓節」,雖然稱之為「節」,但是他並不是「節慶」,所以我們不能用festival 只能用day喔!至於tomb這個字,是墳墓的意思,而sweep這個字,是動詞,「掃」的意思,這樣子的構成,跟感恩節很像,感恩節叫做Thanksgiving,但是要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tomb寫成thumb(拇指)或thomb(沒有這個字喔!)另外有一個表示墳墓的字是grave,所以,墓碑可以說tombstone或者是gravestone。 在清明節這天,許多中國人都會到祖先或家人的墳墓上墳。On Tomb Sweeping Day, a lot of Chinese people would visit their ancestors' and family members' graves to pay their respects. 雖然清明節叫做「掃墓節」,但也不是真的就是拿一枝掃帚(broom)去掃墳墓,我們稱之為「上墳」,所以如果我們要表達「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全家人要去金門為祖父母上墳。」就可以說Our whole family is going Kinmen to pay our respects at our grandparents' gravesite on the Tomb Sweeping Day. 通常我們都會準備好祭品,紙錢、蠟燭油燈等物,裝在提籃裡提上山,然後一個一個墳墓去祭拜,祭品一定是祖先喜歡吃的,但是不管祖先(ancestor)喜歡吃什麼,清明節一定會準備的食物就是春捲了,春捲稱為spring roll,對,就是直譯法,哈哈哈,春捲又稱為潤餅,其實就是一種閩南薄餅,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叫做popiah(薄餅),這個字牛津字典有收錄,只是定義很籠統簡單。基本上roll就是卷的意思,捲的動作,或者捲成一卷的東西,都可以用這個字,所以以此類推,蛋捲就是egg roll,簡單吧,講到春捲,就想到Q彈充滿麵香的潤餅皮,尤其是製作潤餅皮的師傅,手的動作簡直就是一種藝術表演,麵團(dough)在手中靈活的拋動,抓準時機,往鍋板上一抹,一張薄薄的皮就這麼烤出來,像紙一樣薄卻有彈牙的嚼感,超正點,潤餅皮像紙一樣,所以有人稱為rice paper,也是用來包春捲的東西,所以也有人稱為spring roll wrapper,但是說真的,我最喜歡拿來包花生荖了,人間美味啊!(我知道一定有人偷偷地點頭,你可以點用力一點沒關係,哈哈哈)。 當然,擺上祭品(food offerings)之前,要先整理墓地,不能讓祖先在一團亂的環境中享用美食,所以,除了擺上祭品,等祖先享用的時間,當子孫的也沒有閒著,我們全部的人都會幫忙整理墓地。We are all going to help tidy up the gravesite.我們要先clean up the gravesite,所謂的grave是墓穴的意思,或者埋葬處,整個的墓地範圍就可以說是gravesite,clean up有清乾淨的意思,或者可以用tidy up這個動詞片語,這是讓地方變整齊乾淨的意思,因為一年掃一次墓,所以,祖先的墓可能不是髒亂,而是長滿雜草,或者有其他東西,那不管怎樣,清乾淨就對了,所以clean up通包一切,好用吧!整理完墓地之後,我們會擺上祭品,然後上墳,所謂的「上墳」可以說 pay one's respects at某人的gravesite,就是對某人的墓地「致敬」的意思,respect當動詞是尊敬的意思,而當名詞是敬意,而pay one's respects at 某人或某物這個片語,表達的就是對某人或某物致敬,也是一個很棒的用法,趕快學起來喔! 整理完墓地,在墳塋放上彩色的紙,然後擺上祭品,接下來就是長輩帶著大家燒香,然後跟祖先說說話,「燒香」是burn incense,通常跟祖先說的話不外乎是誰來看您了,您要保佑大家之類的,其實,整理墓地其實還蠻累人的,所以,等祖先享用祭品的時候,大家可以稍事休息一下,聊聊天,記得以前阿嬤都會用兩個一角的銀幣問祖先吃飽了沒有,如果吃飽了,那就可以準備燒紙錢(burn ghost money)了,講到紙錢,其實國外並沒有這種東西,所以有很多說法,有spirit money或者ghost money當然也有人直接說paper money,只是,紙錢也有分燒給誰的,所以通常都還會說明一下,燒給好兄弟或者往生者的就是paper money for ghosts and the death,如果燒給神明的就是paper money for God,千萬不能買錯喔! 最後,我們以鞠躬(bow)的方式在先人墳前致敬。At the gravesite, we pay our respects by bowing.然後收拾完東西,就可以回家了,還記得以前祖先的墳墓大多在山上,山間小路(trail)又窄小,有的甚至要穿過田裡,所以,常常要用扁擔挑著竹籃裝祭品上山,掃墓是一大早要忙到日落的活動,因為要跑的點真的很多,後來有一陣子,竹籃換成黃色打包帶編織成的籃子,現在一則路變寬了,二則遷葬多,所以掃墓比以前輕鬆多了,比較麻煩的是塞車(traffic jam)跟找不到地方停車(parking)的問題,還有,最嚴重的是飛機因為濃霧(thick fog)不飛,最令人頭痛了,希望今年大家都能順利返鄉掃墓。(起風吧!祈禱中)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來個怦然心動的人生吧 (下)
要來個怦然心動的人生,就一定要從減量開始,不管減少的是有形的物質(material)或者是無形的負擔(burden)或壓力(pressure),當所需要掌控或者管理的東西越少,人生就會越順,因為你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當你留下的東西都是美好的,適量的,適合自己的,當然,每一天都會在美好當中度過,這是一個去蕪存菁(to separate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的概念,英文的說法就是把穀殼跟小麥分離(separate),所謂的「去蕪」,就是去掉穀殼(chaff),而「存菁」,就是留下小麥(wheat),很好記吧!其實,很多人,包括麋鹿兒在內,對於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實很茫然,但是,如果人生當中,不知道該要留下什麼才好,至少,先從減少或者去掉不好的開始,從不斷精簡的過程中,檢是留下來的東西,會一步一步更了解自己真正要的,這也是斷捨離之所以迷人的地方。 言歸正傳,還記得一開始的時候說到增加的用法嗎?增加與減少是相對的概念,既然講了「增」,當然不能少了「減」,今天麋鹿兒就要來分享減少的用法,其實不管講增加還是減少,有一個最簡單好用的字,就是go,如果要形容增加,那當然是數量往上跑,如果要形容減少,那當然就數量往下跑,所以go up就是增加的意思,那go down當然就是減少了,這個字是比較中性一點的說法,沒有強調漲幅或者跌幅的快慢,只是單純地表示往上漲或者往下跌,所以如果要強調速度,通常會加上slowly(緩慢地)或者是rapidly(快速地)之類的副詞,比如說,在颱風之後,觀光人數迅速下跌,那我們就可以說,The number of the visitors dropped rapidly after the typhoon. 除此之外,最常看到的增加是in-crease減少是de-crease這兩個動詞,記得嗎?in-有在其中的意思,而de-有去除的意思,所以這兩個字很好記,比如我們要表達這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減少了兩千七百億美元,就可以說,The country's GDP decreased by $ 270 billion.還是要提醒大家一下,後面接to跟接by的差別喔!還記得嗎?後面接to 是指降到那個數字,而加上by的話,指的是減少那個數字,也就是說這涉及基數的問題,基本數字如果是300的話,那it deceased to 200.的意思是目前還有200,如果看到的是it decreased by 200.那意思是,減少了200,所以300減掉200,目前還有100,所以看起來好像差不了多少,感覺上好像是一樣,但實際上差很多,換一個介系詞,就短少了100喔!那想想,如果今天不是300而是30,000或者30,000,000 那寫錯或者看錯一個介系詞,可能就賠大了,所以概念一定要非常清楚才是。 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我們今天要講的概念不是數目或金額的增減,而是指金額、數量或者指數等下跌,那我們會使用fail這個字,這個字跟go一樣,比較中性一點,沒有講跌幅的大小,fail也可以當作跌倒或者是失敗,但是如果我們要講快速下跌,有一個非常簡單好用的字,就是drop,這個字是掉落的意思,如果你沒有辦法理解,可以想想你手拿一個東西,然後手掌輕輕放開,讓東西垂直掉下去的概念,就是drop,所以原本高高的,突然間碰地往下掉,就可以用這個字,比如,我們今天要表示任何東西的跌幅很大,甚至我們誇張一點的,形容從雲端掉落谷底,秒摔,像是,災難後的航空交通量大幅下降,就可以說,Air travel dropped after the disaster. 如果我們今天講一個東西的跌幅很大,呈現暴起暴落的現象,就是暴跌,那我們可以用plunge這個字來表示,而如果要形容像整個狀況像溜滑梯一樣地直線下滑,那就可以用plummet這個字,這個字本身就是指快速下跌的意思,常用於指數上面,比如說,我們要強調上一季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直線下滑,那我們就可以說,Consumer confidence plummeted last quarter. 另外有一個簡單的動詞可以表示減少,就是cut,刪減,但是要注意,跟「刪」有關的概念,比較常見的有刪減(cut)、或者是刪除(omit或delete),但是這幾個字的概念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的,因為刪減是減少數量,但是還是有,刪除則是完全刪掉,就不存在了。比如說,花費如果太高,你可以cut down,但是對於不好的回憶或者是某人對你的傷害,就直接delete掉就好了,千萬不要客氣,不過,講到刪除,一定要提醒一下,我們常看到omit這個字跟delete一樣,在字面上的說明都是「刪除」的意思,但是,omit這個字表示的刪除,是帶有省略不作的意思,也就是說,東西或事情依然在那,可是你可以跳過不做,不過,如果是用到delete,則是表示把整個事物都刪除掉,就像電腦的delete鍵一樣,一按下去就沒有了喔!要小心使用。 說真的,有些無用之物,根本就沒有留的必要,可以丟掉,就別留戀了,不管如何,麋鹿兒在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多點好的,少點不好的,甚至只要覺得是對自己不好的,一點都不要留,如果不知道到底好不好,那就把握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Less is more,少即多,因為當要的東西或擁有的越少、慾望就越少,相對地,煩惱也越少,那麼就會發現屬於自己的時間越多,快樂也就越多囉!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來個怦然心動的人生吧 (中)
上次提到加法的人生讓我們的生活中堆滿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所以,有一陣子,斷捨離的概念相當盛行,在英文中,大致上可以和斷捨離相對應的就是stop(停止)或refuse(拒絕)、give up (放棄)或let go(放手)以及leave(離開)或,也有人說是minimized(迷你化的)或者是simplified(簡化的)過程因為所謂的斷捨離,基本上的概念就是,斷阻一切不必要的物品,也就是停止雜物進入自己的環境中,然後,捨棄一切不需要的東西,所以就是放棄目前不需要的或者多的東西或者是把他們給出去,最後,脫離對於物品的執念,變得精簡、明確,所以是一種迷你化與簡化的過程,斷捨離並不拘泥於有形的物品,也運用在事情或者是人上,所以,對於不好的負面情緒與想法,可以斷捨離,對於不好的人際關係也可斷捨離,記得以前有一本書說,如果你連男朋友都可以丟掉,還有什麼丟不掉的呢? 雜物囤積其實是現代人的通病,一方面是消費能力隨著年齡成正比,需求的東西也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一直在調整,一方面是因為贈品隨手可得,所以,貪小便宜的心態,讓用不到的東西一直往家裡進來,贈品可能是參加活動給的小禮物(gift)或者是逛街時,路邊有人隨手發的贈品(giveaway),用不到其實可以不用拿,並不需要因為是免費的(free)就覺得不拿很可惜。結果不是放到過期(expirated),就是堆到忘記,順便提醒一下大家,關於物品的保存期限,保存期限有兩種說法,Expiration date 為北美用語,而expiry date 為英國用語,在食品、藥品或商品上通常被標示為 sell-by date, best-before date 或 use-by date 以及比較少見的 best-by date 或 use-before date,通常這兩個字會跟reach或者是pass一起使用,當我們說東西的保存期限已經到了或者文件到截止日,以及證件到使用期限了,那我們用reach the expiration date,那如果已經過期了,比如,你的護照已過期了。可以說,Your passport has passed its expiration date. 或 Your passport is past its expiration date.在這裡稍微注意一下pass的過去分詞。 一般而言,食品標籤必須標示重量、成分、營養內容和保存期限,Food product labels must specify weights, ingredients, nutritional content, and expiration date.,請注意包裝日期(多用在罐頭或盒裝產品)與保存期限是不一樣的,Pack date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piration date.若在包裝上看到sell-by date,這是製造商用來告知商店何時將產品下架(remove.. from the shelves)的,若在包裝上看到Best if used by 2000.02.20或 use-by date 2000.02.20 或best before date:2000.02.20是指這是最佳使用或食用期限,強調產品在2000.02.20前保有最完整新鮮度,等過了此期限,雖可食用(edible),但品質或許變差(deteriorate),若是看到Guaranteed fresh:2000.02.20指易變質的烘焙食品(perishable baked food)若超過2000.02.20這個期限,仍可食用但不保證新鮮,意思就是在這之後吃了有什麼問題,請自行負責,而且千萬不要服用任何過期的藥品Never take any medication that is past its expiry date.記得,不管是食品或者是用品,一旦超過了保存期限,請丟棄(toss it off),不要覺得可惜。 所謂的雜物,指的不是那種日系美美的雜物(zakka),也不是雜貨(grocery),而是在生活中亂丟亂堆成一團不一定有用的東西,在英文裡就是clutter這個字,這個字當名詞,就是一團亂的狀態,或者指亂成一團的雜七雜八不一定有用的東西,clutter這個字很有趣,因為,這個字當成動詞,是指亂七八糟地堆滿東西,所以,把亂七八糟堆滿東西的狀況去除掉,就是declutter,de這個字首,有去除的意思,在clutter前面加上de-就是去除掉雜亂,近藤麻里繪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英文譯名《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 The Japanese Art of Decluttering and Organizing》用的就是這個字喔! 基本上,如果已經囤積到一種病態的程度,那稱之為囤積症,基本上,大部份的囤積症患者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尤其是活在物資缺乏年代的老人家特別惜物愛物,常常堆滿了瓶罐箱盒,認為總有一天會用到,一定要看到堆滿足夠的量才安心,但其實也常常用不到,這種以備不時之需的心態如果過頭,也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徵,所謂的安全感,我們稱之為sense of safety,很多表達…感,都是用sense of …,所以方向感就是sense of direction,幽默感就是sense of humor,不過第六感,用的是the sixth sense,不是所有的「感」都以此類推喔!基本上,如果我們要表達缺乏安全感,可以用lack這個字,幽默感不佳或者是方向感不好,則可以用poor來形容,比如,他的方向感很差。He has a poor sense of direction. 就是一般我們說的「路痴」啦! 假如你本身就是常捨不得把舊的或壞的東西扔掉的人可以為自己辯解:我不是囤積狂。我這是節儉。I'm not a hoarder. I'm just frugal. 但基本上囤積雜物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輕則造成生活不便,而且要花在管理保養這些東西的時間太多,相對地將佔用掉學習成長或者體驗生活的時間,而且,更進一步來看,已經不是空間不足,生活美感不佳等問題,有很多時候,這樣的症狀如果嚴重,會造成安全問題,比如引發火災,或者是造成逃難通道受阻,可別節儉(frugal)過頭變成囤積狂(hoarder)喔!相信我,堆滿雜物的人生,很難令人怦然心動的。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來個怦然心動的人生吧 (上)
過年前大掃除,讓麋鹿兒很有感,人生,好像一直不斷地用加法在運算,總覺得這也需要,那也需要,生活品質要提升,所以物品也跟著不斷地增加,房子越換越大,背包越背越重,總是要帶齊了所有的東西,預防所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才會安心出門,關於無敵媽媽包這一點,我相信當媽媽的一定很有感,就算不是媽媽,好像隨著年紀變大,要帶的物品也跟著一起成長,經年累月下來,等到要整理的時候發現,很多東西沒有壞,也沒有顏面傷殘到不能使用,但是就是被束之高閣,甚至根本忘了它的存在,所以,我們今天來談談如何斷捨離,給自己的人生多一點怦然心動吧! 講到不斷用加法運作的人生,「增加」,這個概念在英文裡面,有幾種常見的說法,最常用的就是add這個字,這個字表示在原本的東西上面,再多加上一些,所以我們把東西加到另一個東西上也可以用這個字,比如,我把糖加到咖啡裡,就可以說I add some sugar to (into ) my coffee.所以,算術裡面的加法,用的就是這個字的名詞addition,但是,我們要表示一加一等於二,常用的說法有兩種,比較簡單的是One and one are two.或者是One plus one are two.表示「加」,我們也可以用plus,這個字當名詞是加號,我們常常說的A+,就是唸成A-plus,當動詞就是加,而要表示「等於」,我們常用equal這個字,這個字當動詞表示「相當」,就是兩端是一樣的,兩者是平等的概念,舉例來說,美國獨立宣言裡,很有名的一句就是,「人生而平等」All man are created equal.這樣,對這個字的概念有沒有比較清楚呢?所以,我們講到的一加一等於二,就可以說One plus one equals two.囉!順便講一下,這句人生而平等中,equal這個字,是形容詞,平等的,用來形容人,完整句子是All man are created to be equal.可千萬不能寫成All man are created to be equally.,equally是副詞,用來形容動詞,這句話就變成每個人都是被公平地生下來喔!意思差上十萬八千里呢! 當然,表示「增加」另一個常用到的是increase,這通常指的是指數量或數目上的增加,比如說,我的鞋子一個星期內從兩雙增加到十雙,你就可以說,My shoes has been increased from two to ten in a week.不過,這機率不大高,會被發現你是蜈蚣,哈哈哈,只是用一個簡單的句子讓大家瞭解一下,我們也用rise to 這個片語來表示增加,rise本身是上升的意思,所以日出叫做sunrise,如果我們要表達金門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一百萬,我們就可以說,The population of Kinmen has risen to one million.雖然我不知道這要何年何月可以到達就是了, 往上爬升的增加,有一個很簡單的說法就是 go up to或者go up to,如果想表達去年的銷售量增加了百分之十,就可以說,Last year, sales went up by ten percent.麋鹿兒要提醒一下大家,go up to跟go up by還是有點差異的喔,如果要表達上升了多少的百分比,我們會說,go up by,如果要表達上升到哪一個百分比,我們會說go up to,舉例來說,我們的業績本來是10%,那今年「增加了」10% (go up by 10 %),是不是佔總數的20%,也就是「增加到」20%(go up to 20%),來到20%這個點的概念,這一定要弄清楚的喔!講到樹木、數量、業績、或者「表現」的增加,我們有時會說「成長」,用的也grow up這個片語,比如說,金門的觀光今年成長百分之十五,那我們就可以說,Kinmen's tourism industry grew by 15 percent this year.但是要注意,他跟 go up 一樣,有加上to 跟加上by的差別喔!考考大家,如果看到下面這句話,我們的市占率原先為百分之五,但因為銷售不錯,已經增加至百分之二十。Our market share was 5 percent, but because of better sales it has grown up to 12 percent.那實際上,這一次是增加多少的市佔率呢?經過剛剛的說明,聰明的你一定可以一眼看出數字灌水的地方,實際上,The market share has grown up by 7 percent. 所以,千萬別被數字唬了,要看清楚喔! 如果我們今天要表示「飆漲」或「暴增」的概念,我們就可以用skyrocket或這是soar by,但是這用在表示一下子增加的量非常多,比如說,物價在戰時飆漲,就可以說,Prices skyrocketed during the war.衛生紙價格在最近飆漲,就可以說The price of the tissue paper skyrockets recently.我是不知道到底要飆漲到什麼程度,但是真的有被狂掃衛生紙的人群嚇到,skyrocket本身是指猛然升漲的意思,所以可以用在像是銷售量、金額甚至是股市大漲的時候,而soar這個字本身有飛舞升騰的意思,當然也是急遽猛升的概念,所以,如果衛生紙一包從10塊變成25塊,你就可以說,The toilet paper has soared to 25 NT dollars. 講到大家狂掃衛生紙這件事情,麋鹿兒當然明白,全民抗漲是一定要的,但是聽說有人為了預防衛生紙漲價,一次搶購了一年份的衛生紙,這令我非常的驚訝,我感到訝異的不是他購買的份量,而是,家裡到底要有多大的空間,才能夠囤下這些數量的衛生紙,而不影響生活,在寸土寸金的現在,我認真覺得,空間是拿來體現生活品質的,不是拿來囤積用品的,我想住在舒適的地方,不想住在倉庫中,大家覺得呢?講完「增加」的概念,當然也要說一下「減少」的用法,下次我們來說說最近流行的減法生活方式,比如斷捨離的概念,以及怦然心動的整理法等,順便請大家想想,有什麼樣的英文字適合表達所謂的斷捨離喔!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年年好運道 (下)
傳統上,過年要從小年夜一直過到初十五才算過完年,而年節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元宵節了,我們在農曆的一月十五慶祝元宵節,We celebrate 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元宵節最大的特色就是提燈籠(hold the lantern),麋鹿兒記得小時候提的最有趣的燈是「漆餅燈」,小小一個,圓圓扁扁的,紙做的燈,然後,可以拉成長長的,中間插蠟燭,一不小心,還會風吹倒蠟燭,然後整個燒掉,哈哈哈,我知道你一定跟我一樣很懷念齁,完全就是透露出了我們的年紀啊!還記得我的第一個燈籠,一個兩塊錢,後來賣到十塊錢,一開始提燈籠,口袋還要塞一盒自由牌火柴(matchbox),隨時準備蠟燭(candle)熄滅的時後,可以馬上點燃(light up),光是在那兒擦火材(scratch a match)就是一番工夫,點燃時候跟中樂透一樣開心,跟麋鹿兒有一樣回憶的人可以在心底默默喊「有」,沒關係我不會跟別人說你幾歲的,哈哈哈,只可惜這樣的燈籠後來就沒有賣了,小販燈架上漸漸出現塑膠製品,各式各樣的電子燈籠,我的第一個裝電池(battery)的燈籠是一個美人魚( a little mermaid ),從此,就再也沒有看過紙糊的燈籠了,請原諒現在只有「一億」身價的我,一直不斷的「回憶」,哈哈哈,言歸正傳,因為燈籠的緣故,所以元宵節稱為The Lantern Festival,燈節。 每年各地都會有燈會的活動,記得小時候會有花燈展(exhibit of lanterns)以及猜燈謎,花燈展裡展出的花燈,除了老師傅的絕佳手藝展現,還有各個單位集合大家的創意做出來的花燈,也都會有花燈比賽,相信大家都曾經做過花燈的寒假作業,其實花燈展最大的樂趣是在一堆燈海中找到認識的人做的花燈,除了賞花燈(watch the lanterns)猜燈謎也是元宵節活動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Festival. 這個習俗源自於宋朝,傳統上,燈籠的所有者將謎語寫在一張紙條上,然後將紙條展示在燈籠上,所以稱之為燈謎。Lantern owners write riddles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post them on the lanterns. 如果賞燈者猜出謎語,就將紙條取出,然後找燈籠所有者確認答案,答對的話,就可以領取一份小禮物,現在統一由活動主辦將燈謎貼在牆上或燈上,那禮物的大小也視題目的難易度而定,猜燈謎很有趣(interesting),也越來越有創意(creative),考驗大家的腦力,是需要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的活動,所以大家會拚命想要把答案想出來,一般而言,如果單純的猜,我們用的是guess,但如果像燈謎這種,要解出來的,我們可以說,solve the lantern riddle或者,我們表達把一個東西絞盡腦汁想出來,就可以使用 figure out 這個片語,現在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了,而放天燈也是一個在元宵節非常夯的祈福活動,天燈(sky lantern或 flying lantern)又稱為孔明燈(Kongming lantern),如果我們說放天燈,不能用put喔,因為我們沒辦法伸手把天燈放到天上,所以通常我們說的放天燈,是「釋放」用release the sky lantern或者是set off the sky lantern,set off 這個片語也可以分開用,所以也可以說,set the sky lantern off。雖然放天燈很美也很浪漫,但是會污染環境的(environmental-polluted),所以,真是一種兩難啊! 當然元宵節之所以稱之為元宵節,那當然不能少了「元宵」(Yuanxiao),元宵是元宵節的特色食品,Yuanxiao is the special food for the Lantern Festival.元宵是一種帶餡兒的甜食,是由糯米粉加上甜的餡料製成的食品,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湯圓,據說,是漢武帝時期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而得名,換句話說,如果當初的宮女叫做如花,那麼,我們現在過的就是如花節了,哈哈哈,關於據說,我們可以用It is believed that S.+V. 或者It is said that S.+V.的句型,也就是,我們把中文慣用的「人們說」,或者「人們相信」,轉換成被動的說法,用這件事情是「被(人)相信的」,或者,這件事是「被(人)這麼說的」來表示,如果我們要表達,據說麋鹿兒是個大美女,你就可以說,It's believed that Mooski is a beauty. 或者,你可以說,聽說麋鹿兒很漂亮,就可以用It is said that Mooski is gorgeous.來表達,順便一提,為什麼用gorgeous,因為pretty跟beautiful是用來形容小美女,gorgeous 是用來形容大美女的,好啦!各位親愛的讀者,請原諒我,你們知道的,年紀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要有相當程度的自信(self-confident),哈哈哈! 講到湯圓(rice ball),最普遍的就是芝麻(sesame)湯圓跟花生(peanut)湯圓,我最喜歡吃芝麻口味的,記得小時候真的是用一個很大的篩籮在篩湯圓,就看到小小的糯米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大,然後變成一顆顆的元宵,如果要包餡,就是滾成長條後,抓一點在手心壓扁,然後放入餡料,再用手搓成一個圓,小朋友老是搓成算盤粒子一樣的形狀,所以大人都還要拿去再搓過,現在大家要吃湯圓都非常方便,超市或者賣場都有現成的生湯圓,加水煮沸(boiled)就可以了,甚至,不想煮,隨時也都可以買到現成的酒釀、紅豆或者是桂圓湯圓,講到這個,我好想念談天樓的湯圓啊!不知道為什麼講到元宵節就是一整個的懷舊,你也跟我一樣嗎?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年年好運道 (上)
農曆年節將至,家家戶戶在冷冬中準備過年,當然我們也不能免俗地來談談農曆年的英文相關用法,關於中國的新年,也就是春節,是很重要的中國節日。Chinese New Year, also known as Spring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傳統上,中國新年慶祝活動從除夕開始到元宵節結束。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 traditionally run from Chinese New Year's Eve.所以,整個春節嚴格來說,是從除夕,也就是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到新年的一月十五號,所以中國新年是農曆當中最長的節日。The Spring Festival is during the last day of the last month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to 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making the festival the longest in the Chinese calendar.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我們上班族只有放除夕當天到初五,初六開市就要乖乖地回到工作崗位上了,但是,綜觀一年來的假期,的確春節還是算最長的(靡靡之音:長大之後才發現當學生真是幸福,假好多啊!)。 談到農曆春節的活動,第一個想到的,是大掃除。When it comes the activities of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cleaning is the first thing come out of my mind. 基本上,打掃是cleaning,而spring cleaning 特別指農曆春節的大掃除,新的一年到了,要除舊佈新,剛好趁這個時間進行斷捨離,能丟的就儘量丟,如果不知道要如何下手的,就問問自己,這是不是兩年內都未曾用到的東西,然後用著穿著會不會讓自己心情美麗,如果都沒有,就送走他吧!捐了也好,丟了也罷,別留著一堆用不著的東西讓心情阿雜,如果人不對了,也送走他吧!阿門!(靡靡之音:這是書上說的喔,不是我的個人意見,哈哈哈,雖然我覺得,說得真是好啊!)好了,言歸正傳,回到英文的用法上,當我們想要表示「一講到…就想到…」,我們可以用剛剛看到的句型, " When it comes to …, S.+V. …"或者是" Speak of…, S.+V. …",比如說,提到去年新年,我就想到我收到的紅包,就可以說Speak of the last Chinese New year, I thought of the red envelop I got.其實大家應該對這個句型不陌生,因為,說「曹操,曹操」到用的就是這個句型,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只是,曹操是中國人物,英文裡面說的是,提到惡魔,惡魔就來了。跟中文的說曹操,曹操到是一樣的意思。 關於給家裡年終大掃除(give the house a spring-clean),大家平常做的活動大概就是sweep the floor (掃地)、vacuum the carpet (吸地毯)、mop the floor (拖地板)、wipe the window (擦窗戶)、dust the furniture (擦掉家具的灰塵)、polish the cabinet (把櫃子擦亮)、wash the floor of the bathroom(洗浴室地板)、scrub the toilet (刷馬桶),爸爸媽媽都要求一定要clean out the house徹底清理家裡。(靡靡之音:每一年過年,都覺得做了至少一個星期的有氧運動加重訓,誠實認為,可以叫打掃阿姨,就不要為難自己了。) 這裏要特別說一下的,就是vacuum這個字,當名詞是吸塵器的意思,當動詞,就是用吸塵器吸東西,但是這個字原本是吸塵器的品牌,大家講到最後,他就變成吸塵器的通用名詞了,就好像影印機是 photography copier,但是你如果講Xerox(全錄)大家也知道你在講影印機,他已經變成影印機的代稱了。然後,說一下「刷」這個動作,基本上我們只要用brush(刷子)當作工具,都可以用brush來表示刷的動作喔!有很多東西名詞跟動詞長一樣,可以連在一起用,其實很有趣,英文中有很多字有很多不同的詞性,記得以前學到詞性很多的字,像can,可以當助動詞,表示可以,然後,可以當作名詞表示罐頭,也可以當作動詞,表示填裝罐頭的動作,我想大家都對I can can a can.(我可以裝罐頭)或者是,I saw a saw saw a seasaw.(我看到一個鋸子鋸一個翹翹板)這樣的繞口令不陌生吧!see的過去式是saw,seesaw加在一起,是翹翹板的意思,而saw當名詞則是鋸子,當動詞就是鋸的動作,所以串在一起就是很有趣的句子,重點不是句子有趣,重點是我們可以仿效這個方法,用很短的句子記很多的單字,大家可以自己試試喔!用自己的創意讓英文的學習變得更有趣。 至於過年的「除舊佈新」,英文說法其實還蠻簡單的,就是,舊的去,新的來 ,英文就只要說Out with the old, in with the new.就可以囉!其實嚴格說來,麋鹿兒覺得這句話比較像是「迎新送舊」,十九世紀英國詩人 Alfred Tennyson 的詩詞當中有一句,Ring out the old year, and ring in the new.「送走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用來祝賀新年快樂,而這句話也可以用來表達類似中國文化中的「除舊佈新」的觀念。快過年了,趕快大掃除,除舊佈新一下吧!
-
英文原來這樣說 (English Is A Piece of Cake)
最近外頭天氣總是陰晴不定,有時候來點毛毛雨(drizzling);有時候也會陣雨(showering)又大風(windy);更有的時候,外頭烏雲密佈(outcast)卻又豔陽高照(sunny),真的沒有比天氣更加善變的(fickle)事情了。每次提到滂沱大雨(pouring rain),大家都會舉手大聲說英文俚語中學到的It rains cats and dogs,這個源自於英國的俚語想必同學都有耳聞。因當時英國街頭有許多流浪動物(stray animals),每當夜幕低垂便會在下水道(sewer)找到棲身之地(shelter);不過,當時公共建設尚未健全,當大雨來時,整個下水道就會淹水,而住在裏頭的流浪貓狗就會逃竄在大街上,那個景象就好像貓狗從天上跟著雨水下來的感覺,瞬間滿街都是動物遷徙(Big Migration)的狀況景象。不過上述的典故就好像我們常聽到的成語故事,如果老掛在嘴上,感覺很掉書袋賣弄自己的學識一樣。我們也提過許多天氣的表達與心情上的轉折,大家可以趁機複習一下且溫故知新喲! (A)外頭正在下毛毛雨,你應該要帶把傘在身上。 It's drizzling out there, and you should bring a umbrella with you.( 毛毛雨又稱蚊子雨,是細細弱弱的雨勢,而身為K歌迷的我也關注到周杰倫也演唱了<聽見下雨的聲音>,如果你喜歡下雨的聲音也可以說:I really enjoy the sounds of rain dropping and drumming the eavesdrops, along with some rhythms and uplifting tempo.*我喜歡雨滴敲敲打打屋簷的聲響,伴隨著韻律感和活潑節奏的感覺*) (B)我整個人都淋雨淋到濕透了。 I am soaking wet from the rain.(長輩台語常說整個人都濕透就叫「彈糊糊」,我們若是在外頭淋到雨,就會很像泡在水裡,所以用到SOAK有完全泡濕的意思。而且這句話老師拿來分享是很有巧思的,因為裏頭有可愛的押韻呢!還記得老師上次整理的I elbow my way out of the rain*我努力擠出火車上的人潮*嗎?裏頭的ELBOW原來是指身體部位中的手肘,這邊轉品詞性成"用力推擠開"的概念喔!今天是不是整個對英文表達語的任督二脈都打開了呢!) (C)你整個把襯衫穿反了。 You wear the shirt inside out. (想必大家都有急著出門就來不及檢查衣服的標籤,就會很搞笑地把衣服穿反出門。之前去南部演講的時候,學生還特地舉手問老師是不是在趕潮流,專門穿標籤是跑出來的衣服,害老師尷尬了很多秒。Inside 就是在裡面的位置,所以就是把INSIDE穿到OUTSIDE的狀態,但我們在表達上只會說You wear the sweater inside out. 另外,如果你把後面穿到前面來,這樣你就可以跟對方說:You wear the shirt backward front. 既然有從裡到外和前後相反,當然也會有上下顛倒的情況,像是如果你看到朋友心情不好皺著眉頭,嘴巴也翹嘟嘟的時候,你就可以打趣地說,Turn the frown upside down,就是把皺著眉頭ㄇ翻轉過來,想想看這樣不就變成了U!) →Thanks for your pep talks! Your words mean a lot to me.(謝謝你的打氣,你說得話對我真的意義重大。) →I will take it as a compliment.(我真心感謝你的稱讚!) →Pull yourself together, there's always tomorrow.(振作起來,總還是有機會的!) (D)別讓壞天氣去弄糟你的心情 Don't let the rainy day dampen your day!(在這個劇情Let功能為使役動詞,接著後面的受詞要用「原型動詞」dampen。原本damp為形容詞意思為潮濕的,而 en結尾的動詞,讓dampen 成為使潮濕或是搞砸了某事情。今天介紹的這句話其實也可以說Don't let the rainy day dampen your mood! 在英文表達說總是有許多相近可以替換的說法,比如:Don't rain on my parade!就是別在歡樂的遊行突然下雨,意思接近"別來搞砸我的派對"或是"破壞我的好事"。有些人則是會在派對裡頭不合群或是說些不得體的話,搞得大家沒興致,這時候就可對那位"噗浪狂"說: You are spoiling my party because your conducts are being ridiculous.*因為你脫序的行為舉止,不就是正在搞砸我的派對。 (相關表達) →* Don't be a party-pooper. (不要來當派對殺手好嘛!) →Hey! Stop telling me more details about that film. What you just said was a BIG plot spoiler for Geostorm (夠了!不要在講出電影的細節了!你剛剛已經在拚命透露氣象戰的劇情)*Plot(電影故事或小說內容)劇情;Plot Spoiler洩露劇情的內容或人 (E)我感覺到身體不適 I feel under the weather.(其實這句話許多學習英文許久的同學們都會有黑人問號,覺得到底這句話是怎麼跑出來的?我感覺在天氣底下?難道是我在大氣層裏頭被壓成千層酥嗎?這句話最完整的說法應該是I fe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eather就是我受到了"天氣"的影響下,所以我覺得身體很不舒服。另一種幾乎是等號的表達法就是It seems I have come down with something,這個說法就是我似乎感染流行傳染病。) →你們藥房有止痛藥嗎?Do you have any pain-killers at the pharmacy? →他喉嚨痛且拉肚子的症狀。He has suffered from symptom of the sore throat and diarrhea. →我同事已經流鼻水三天了,還發高燒。One of my colleagues has a runny nose for three days and running a high fever. →對於咳嗽有特效藥嗎?可以讓我打針嗎?我明天有很重要的會議。Are there any quick-acting coughing medicine? Or will an injection work formefor me? I will have an important meeting tomorrow. 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專業的鋼琴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把一些經典的樂曲給背誦起來,這樣才能讓自己與音樂結合指法更深入情境,而且隨時都會有樂曲在腦海中流轉,而且可以隨時可以在指間流瀉出來,隨時隨地都可以彈奏自娛娛人呢!這個概念等於自己念書時,把一些英文句子放進腦海,不管日常生活中或專業演講都可以朗朗上口,讓別人印象深刻無比!身邊對於英文學習很有野心的朋友,通常會問老師怎樣能在短時間內跟外國朋友溝通,甚至進行電話上或商務談話。關鍵就是你到底有沒有「存款」,這邊所指的存款就是你的「單字和常用句存款」,平常要有些短句或好文章放在自己的腦海中,要使用才不會書到用時方恨少。以下就是老師精選的好句子,可以應用在生活的話題中也能夠套用在個人興趣或是時間規劃上的好句子喲! 就算是天天努力聽不同新聞或TED演講的朋友,甚至把廣播節目APP下載到自己的手機上努力收聽,雖然短期內有打開英文耳,但如果沒有下功夫去做筆記整理常用表達和場景適合的表達,會很可惜!從閱讀或是聽力都可以相得益彰,跑步時利用聽力練習學習過的閱讀片語或是文法句型;睡前,把今天生活碰到的常用表達從中文試著翻譯英文,對於英文可以流利轉換,之後也能運用自如。以下是可應用在生活話題中,也能順利套用在個人興趣或是時間規劃上的好句子喲!(提到個人興趣或是旅遊的意義或是如果放鬆自我,都可以利用以下老師整理的好句子,娓娓道出旅行得意義和帶給你的禮物!) Traveling itself can be rather rewarding and intriguing given that you will have a great chance to expose yourself to exotic cultures, authentic delicacies, multi-racial visitors, and unpredictable challenges for self-exploration and embracing different sense of value.(旅行本身充滿收穫而且很有趣的,因為你會接觸到異國文化、道地美食、多元種族的訪客、充滿未知的挑戰,這都可以讓自己有機會去自我探索並且去包容不同的價值觀呢!) *Rewarding(a.)有收穫的(=benefit a lot from certain experience, feeling fulfilled) *Exotic Culture異國文化(=refers to a indigenous custom/tradition/practice new to one) *Authentic Delicacy道地美食(= a cuisine which reflects local featur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Multi-racial Visitor多元種族的訪客(=some people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to a new environment and bring along their own perspectives on shared matters) *Unpredictable Challenges未知的挑戰(=mostly known for language barriers, culture shock originated from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for not getting to know about certain belief or holding an extreme interpretation from one another) 【EDGE】你知道英文裡有哪些字可以叫"邊緣"嗎?如果還不會,小心變成英文邊緣人喔! 1.物體或情緒上邊緣(n.)=fringe, the silhouette around objects EX.:The audience was on edge for this thrilling film in the cinema and even left their popcorns untouched till the end.這部刺激感官的電影讓在電影院中的觀眾目不轉睛,甚至連手上的爆米花碰都沒碰呢! EX.:John is already on the verge of nervous breakdown upon learning that his wife experienced a severe car accident on the highway. What's worse,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stillborn baby totally killed him. He was in a meltdown and lost it.一得知自己太太在高速公路上發生嚴重車禍,約翰快崩潰了!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醫生竟宣告自己孩子胎死腹中,徹底瓦解崩潰,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2.靠近(離某人或某事物很近)(v.) draw near=approach=come closer to EX.:There's no sign for Sam for days since the last time his father saw him. The anxiety inside him built up and his worries were edging to panic. 自從上一次見面後,山姆的父親就好幾天沒有他的音訊。內心的焦慮感油然而生,而且更是從擔心轉成萬分焦慮。 3.優點(優勢)(n.)=strength=specialty=advantage EX: During the interview, I was asked whether I had possessed any qualities or strengths over other prospective candidates. That really caught me off guard but I made attempts to prove myself an asset in the previous position. Therefore, I won their trust and got the offer afterwards. 在面試中,被問及自己比起其他有機會的面試者,到底有什麼特別的特質或是優勢值得青睞。這讓我非常錯愕不已,但還是很努力證明自己在上一份工作中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我後來有得到他們的信任也獲得這份工作了! 今天課程大家都學習許多常用表達句,精彩的天氣與身體狀況的描敘句;當然也有朗朗上口的旅遊生活分享句型及各種「邊緣」的表達。記在你的筆記中一定能實力突飛猛進!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真的很感冒
最近天候變化多端,所以很容易不小心就打噴嚏、流鼻水,雖然麋鹿兒覺得為情傷風,為愛感冒比較浪漫一點,但是,基本上會傷風感冒,絕對是因為沒在對的時間點穿對衣服或者是抵抗力不足而致,那當然如果你是因為裸奔,那就是自找的囉! 如果只是感冒,那比較容易康復,只要多喝開水、多休息,或猛嗑維他命C,可能就好了,但如果是流行性感冒,那可就真的比較辛苦一點,但是,到底什麼樣的症狀(symptom)是一般感冒(common cold),什麼又是流感(flu)會出現的症狀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吧! 通常,一般感冒常見的症狀有:cough 咳嗽、sore throat 喉嚨痛、stuffy nose 鼻塞、runny nose 流鼻水以及sneezing 打噴嚏,如果是流行性感冒,還可能併發這些症狀,像是:nauseous 噁心、fever 發燒、 chills and sweats 冒冷汗,尤其是如果有severe body aches 嚴重身體痠痛,就是一個明顯的流感指標,恭喜你趕上流行了。 這裏要說明一下的是,有關於疼痛,通常我們會使用pain這個字,止痛藥就是pain killer,疼痛殺手,酷吧!但是,如果是頭痛(headache)、胃痛(stomachache)、牙痛(toothache)這類神經性的疼痛,通常你會看到字的後面有一個ache的字尾,那是疼痛的意思,所以嚴重全身酸痛就是severe body aches,就是那如果是因為感染的疼痛,像喉嚨痛,那就會用到sore這個字,所以喉嚨痛,就是sore throat。如果你根本就是全身痠痛得亂七八糟,搞不清楚是神經性的疼痛還是感染的疼痛,那就是一起痛,你就可以說,我覺得全身酸痛。I feel sore and ache all over.如果要表示程度,比如說,我頭很痛,就可以說,I've got a very bad headache. 如果要誇張一點的,我們中文會說,我頭快痛死了,快死了之類的,就可以說什麼東西要殺掉我了,所以,我頭快痛死了,就可以說,This headache is killing me.這個用法挺實用的,反正什麼東西快把你搞死了,就可以說…is killing me. 此外,如果你有注意到,會發現流鼻水的說法很有趣,我流鼻水可以說,I have a runny nose. 不過,要小心不要把它寫成I have a running nose.我有一個奔跑的鼻子喔!雖然都是由跑run這個字衍生出來的形容詞,但是,runny指的是水分多的意思,而running則是指奔跑的,所以流鼻涕是指你的鼻子水分多,多到一直流,可不是說你有一個一直在跑的鼻子喔!那至於所謂的發燒,除了用fever,也可以用temperature溫度這個字,所以發燒可以說,I have a fever.或者,I've got a temperature. 那如果發高燒,就可以說, I'm running a high fever. 描述症狀我們可以用簡單的「I have… 或者I feel...」句型來描述,例如:我喉嚨痛。I've got a sore throat.或者,我不太舒服。我會冒冷汗還有嚴重的全身痠痛。你可以說,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the chills and sweats and severe body aches everywhere.如果想要表達症狀一直都持續不停,就可用「I keep ….」例如,我會流鼻水,而且我一直咳嗽和打噴嚏。I have a runny nose, and I keep coughing and sneezing.或者「I can't stop….」例如,我噴嚏打個不停,就可以說,I can't stop sneezing.誇張一點的,你可以說,I've been coughing day and night.就是我早晚都在咳嗽的意思。講到這裡,有沒有覺得day and night聽起來超耳熟的,沒錯,就是德恩奈,哈哈哈,day and night表示日以繼夜的意思,所以就是一整天囉!對了,講到打噴嚏這件事,應該有人聽說過,在國外,如果旁邊有人打噴嚏,你要怎麼回應呢?就是跟對方說,God bless you.或簡單地說Bless you.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帝保佑你,就是我們說的,保重喔! 通常在流行感冒盛行的季節(flu season),出入公共場所或者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記得要戴口罩(wear mask),如果有不舒服的反應,要記得趕緊去診所(clinic)或者醫院(hospital)看醫生(go to see the doctor),別忘了要把健保卡(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IC Card)也帶身上喔!If you don't feel well, go to see the doctor immediately and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health insurance card with you.順便一提,如果你真的不小心得了流行性感冒,除了上述症狀,可能還會覺得鎮日昏沈、頭昏腦脹,如果要表達頭暈可以說,I feel dizzy. 如果要表示頭昏腦脹,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叫做,My head is swimming. 我的腦袋在游泳,哈哈哈,超好玩,如果你的腦袋不只是游泳,還是快溺水了,整個人快要掛點了,你就可以說,I feel like I'm dying.我覺得我好像要死了一樣。大家能不用到這樣的描述是最好的,但是學一下也不賴,哈哈哈,Anyway,希望大家都是健康寶寶,也祝感冒的人,可以早日康復!Get better soon.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新年快樂
又到了新的一年,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總是習慣性地會總結過去,然後對新的一年開始有所期許,就算是沒有這個習慣,大家應該都有被要求要寫「新年新希望」的少年少女時代,哈哈哈,還記得當初怎麼寫的嗎?新年新希望,就是New Year's resolution,我們之所以用resolution而不是用wish,是因為新年所許下的新希望,是指來年將要下定決心所做的事情,所以用的是「決心」(resolution)這個字,但是下決心(make your resolution)容易、設目標(set your goal)簡單,達成好難,相信有很多人的新年新希望,寫了十年還是明年的新希望,就像我要減十公斤,寫了十年還是一樣,好啦!我知道大家都跟我一樣,知易行難,所以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如何達成目標的方法。Here are some useful tips to play your cards right: 1.Write down anything you want to do.寫下所有你想做的事情。 沒錯,找個安靜不受打擾的地方,以最舒適的方式開始,把你想做的事情通通寫下來,不用考慮字體的工整,你可以畫圖,可以做成表格,盡情地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而且,不用考慮完成的可能性,就算你寫要I want to marry李鐘碩,我想嫁給李鍾碩,那也是可以的,記得,只要寫下你想做的任何事,任何事情都沒有關係。但要提醒大家Don't make a resolution about things you "should" do.別把應該做的事情當作新年新希望,決心應該是熱情之所在。Your resolution should be something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所以,Forget making a resolution because it seems like the right thing to do.別把覺得好像這樣做才是對的事情當成自己的新年新希望。 2.Pick up the top 5 to 10. 挑選五個到十個最想做的。 生命有限,當然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一年之內做完,所以,我們要挑出最想做的五到十個願望,這時候,我們會開始檢視清單(check the list),從最重要及最想做的開始,但是要記得,不是應該要做的,不要把應該做的事情放進去,來,跟我重複一次,「是想要,不是應該要」。 top這個字有尖端,頂端的意思,所以,top 5就是最頂端的五個,就是最厲害、最重要或者最優的五個,覺得有辦法,那就挑十個,時間或能力有限,或者是想做的事情耗時費工,那就挑選三個,就算是一個也沒有關係,這是很有彈性的,最重要的是找到你的優先要做的priority。 3.Arrange the order.安排順序。 假如果們挑出了十件想做的事情,接下來要做的是排序,這非常的重要,因為每件事情完成的時間不一樣,所以,先後順序決定了從容的程度,不是寫下來就好,而是要思考,想要完成的事情,如何以一種順利的節奏進行。Order這個字,當動詞有「點餐」的意思,當名詞,則是「順序、次序」,把東西按順序放好,就是place__in order.要人家把東西放好,你就可以說,Please put them in order.這個字,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用法,回想一下我們看的電影,常看到法官在法庭上敲槌子,要大家保持肅靜的時候,喊的就是order,就是要大家注意法庭的秩序。 4.Keep your goals in mind all year.一整年都將目標放在心上。 寫下目標是一回事,但是,你必須要時刻提醒自己,你可以用願景版,你可以用紙把目標寫下來,貼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提醒自己。因為, Having them in front of you to remind you is the key accomplishing goals. 讓目標隨時都在面前提醒你,是達成目標的良方。 5.Speak out. 大聲說出來。 Intentionally tell your coworkers, family, and friends about the promises you make to yourself.刻意將你的決心告訴你的同事、家人以及親友們,Make sure others will hold you accountable.確保他們會「看」著你,他們就會是你行動的最佳監督者,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目標的分享者,請挑選會正面鼓勵你的人,不要找不認可你的人。 6.Make your goals to be habits.變成習慣。 Keeping a resolution means making it a habit. 要保持決心的實行意味著要將它變成一個習慣。養成習慣,我們用make____a habit,我養成早上五點起床的習慣,也可以用 I make a habit of getting up at 5:00. 7.Make plans and track them.訂下計畫並且追蹤。 你要為你的目標訂下計畫,計畫必須要包括可以執行的步驟以及可以檢核的量化數字,比如,你想要成為網紅(internet celebrity),那你就要訂下每天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數,或者是分享的影片數,然後想要得到的按讚數,或者是粉絲數,最後,做成紀錄,或者以寫日記的方式追蹤你的行動與成效之間的落差,調整作法,那所有想做的事情就會Keep on the right track維持在正軌上,順利進行。 俗話說的好,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Nothing is impossible.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確實地按這幾個步驟執行,那我們的新年新希望,就不會只是A flash in the pan曇花一現囉!記得,別只是下定決心,要去做才行喔!Don't just make a resolution. Just do it.我今年還是要減十公斤,那你呢?What's your New Year's resolution? Write it, keep it and make it.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當一個嘎逼咖 (下)神奇的外星六格(Part 2)
接下來,說說牛奶,基本上,我們可以要求使用全脂牛奶(whole fat)、脫脂牛奶(non-fat)或者低脂牛奶(2%,2 percent),要提醒大家的是星巴克的拿鐵系列,搭配的都是低脂牛奶(2%)。除非你想換成別的,否則是不用特別說你要Latte,牛奶要2% (two percent)喔!如果你是點星冰樂(Frappuccinos)類的飲料,搭配的牛奶是全脂的(whole milk),除非你想換別種牛奶,不然也是不用另外說喔!此外,現在人相當注重養身,也會把牛奶換成豆漿(soybean milk),其他地區的星巴克也有一些特別的口味可以嘗試,像是椰奶(coconut milk)或者杏仁奶(almond milk),不過不管什麼奶都好,盡量不要加奶精比較好喔!如果你要加的話,奶精可以說cream或者half-and-half。好,現在想像一下,如果你想要點一杯熱的,特大杯杯榛果拿鐵,咖啡淡一點,微糖,低脂牛奶。要怎麼說呢?你可以說,Hi, I'll do a hot large Hazelnut with one shot of espresso, less syrup, and 2%.然後你就會聽到外星人重複一次你的點單,但是他說的是,Hot, venti, solo, 2 pumps, skinny, Hazelnut。 這裏要說明一下,低脂(2%),我們也可以說skinny,而脫脂也可以說成skim喔!不過,麋鹿兒要提醒大家,如果你點的是卡布奇諾(Cappuccinos),不能特製成no foam(沒有奶泡),因為卡布奇諾的做法有半杯都是奶泡。你點卡布奇諾不要奶泡,就像是點蚵仔煎要蛋不要蚵仔,點大腸麵線不要大腸或者是去麵線,根本就是來亂的。原則上,任何latte系列飲料都還是可以特製成 no foam(沒有奶泡)的,不過,點拿鐵是不能把牛奶換成奶精的,因為那不叫拿鐵,那叫Breve(布雷衛咖啡),跟我複頌一遍,拿鐵沒有牛奶就不叫拿鐵了喔! 接下來講到customer,顧客需求這一塊,這就完全是貼心地客製化(custom-made 或 customized,原本是訂做的意思,現在流行的「客製化」其實也是一種訂做的概念),這裡你可以有各式各樣的要求,像是多點奶泡;少一點奶油;除了原本的糖漿,再多加另一種糖漿;把咖啡加滿;咖啡不要加滿,反正隨便你亂加亂減都沒關係,反正先決條件,不要當奧客就對了,只要你的需求是合理的,他們都可以滿足你,簡直可以跟聯邦快遞媲美,簡直就是使命必達,不信,你下次出國的時候一定要試一試,好,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一些常用的需求表達,比如說,你可以要求多點奶泡(extra foam)或不要奶泡(no foam),摩卡咖啡一般是有奶油的,如果你不要加奶油,就說no whipped cream或簡說成no whip,這裏的whip有「攪拌」或者「揮」的意思,以前淋奶油方式跟現在不同,現在都用噴的,不過,說法還是一樣,還有,如果你想要另外淋上焦糖就說caramel drizzle,這裏的drizzle有"淋上"的意思,所以,替換一下,你要淋什麼都可以,所以你可以焦糖加香草加巧克力,愛怎麼淋就怎麼淋,他們絕對不會阻止你,顧客至上,這是鐵則,然後如果你飲料要加滿,就是no room,這裏的room不是房間,是空間,如果你要留空間加一大堆東西,那就說with room,好玩吧!用外星語講真的可以簡潔有力,此外,你要佩服的是那麼複雜的點單,星巴克人都不會搞錯,真的敲敲敲厲害的! 第六格,也就是最後一格,標示的是種類,那這個部分麋鹿兒就不多說了,因為文章中大部份都出現過了,只是在國外,通常背板上面會出現很多當地特別的口味,可以注意一下,也許會有意外的驚喜。此外,星巴克除了咖啡,還是有一些餐點可以點,不過,不管我們點什麼,至少,要會講內用跟外帶,內用可以直接說here或者dine-in,那外帶大家比較常聽到,可以說to go或者take out,如果你點熱飲,記得替杯子戴上袖子喔!杯套是sleeve,這個字是袖子的意思,有趣吧! 好,最後我們做一次總複習喔,溫度的部分,熱的是hot,溫的就是小孩的溫度kid's temp,冷的就是iced,什麼東西想要額外多一點就extra,想要少一點就less,如果要稍微少一點,就light,然後,杯子的大小是要往後推一格,中杯就是小杯,大杯就是中杯,反正就都縮水一個CUP就對了,哈哈哈,這樣會不會比較好記,然後一般的咖啡用regular,然後低咖啡因的就是decaf,然後咖啡濃度用shot算,也就是一杯濃縮咖啡的份量,如果你想要比原來的比例再多一杯就是one extra shot,而甜度是糖漿量的多寡來決定的,而糖漿是用按壓的方式來算的,壓一下就是一個pump,要更多,就跟他要one extra pump,如果要少一點,就是less syrup。接下來,牛奶的部分,全脂牛奶是whole fat、脫脂牛奶是non-fat而低脂牛奶是2%,對,2 percent,不要懷疑,兩趴,然後如果你龜毛一點,想要要求多點奶泡,就是extra foam,或者你不想要奶泡,就是no foam,如果你不要加奶油,就說no whipped cream,還有,如果你想要另外淋上焦糖就說caramel drizzle,想淋什麼就是什麼糖漿再加上drizzle,然後如果你飲料要加滿,就no room,如果你with room,店員知道你要留空間加一大堆東西了。 最後還是提醒,不同容量的咖啡本身有的濃度跟糖分,小杯跟中杯是1 shot,大杯跟特大杯是2 shot,而甜度的部分,中杯2下,大杯4下,特大杯6下,知道他的濃度跟糖分再決定要不要加或減就可以了,而且星巴克的拿鐵系列,搭配的都是低脂牛奶(2%)、冰品搭的都是全脂牛奶(whole fat),最重要的,卡布奇諾是不可以去奶泡的,然後拿鐵是不能把奶換成奶油喔!切記,切記!下次大家有機會到國外星巴克的時候,就鼓起勇氣點上一杯屬於自己的咖啡!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當一個嘎逼咖 (下)神奇的外星六格(Part 1)
我們上次有提到,除了咖啡的溫度及容量,星巴克杯子上面神奇的六個方框框,很重要吧!今天,我們就來弄清楚,低咖啡因(decaf)、咖啡濃度(shots)、糖漿(syrup)、牛奶(milk)、顧客需求(custom)、飲料名稱(drink),這幾格的功用吧!搞懂他們,只要講關鍵字,就可以簡單地點到自己想點的咖啡,而且完全量身打造,深具個人特色,先決條件是,不要當澳洲來的客人,哈哈哈!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格低咖啡因(decaf),基本上,如果我們要點一般的咖啡,我們就說regular就可以了,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大概都會覺得你要一杯「一般的」咖啡,不用特別說也行。但其實,我們有時候喝咖啡,喝的真的不是咖啡,可能只是咖啡香對心靈的撫慰,喝咖啡店的氛圍,或者,也只是一個人想要找個地方靜靜地坐著,跳脫一下日常的繁瑣,又或者有時候跟閨密或好友到咖啡店坐坐聊是非,如果你跟麋鹿兒一樣,咖啡跟水差不多,喝多少都照睡不誤的話,那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你晚上喝咖啡會睡不著的,那就可以考慮一下低咖啡因的咖啡,偷偷跟你說一個小秘密,低咖啡因的咖啡豆,是經過特別的程序處理的,所以可以把咖啡因的含量降到最低,但是咖啡豆本身還是保有咖啡的口感與香氣。因此,即便你點的是低咖啡因的咖啡,還是可以要求多一杯濃縮咖啡(an extra shot of espresso),因為你的咖啡裡增加的不是咖啡因的濃度,而是咖啡的香味,想要被濃濃的咖啡香裹覆,又不想要一夜失眠,那就來杯低咖啡因的濃縮咖啡吧! 第二個,我們要來看的就是shots(咖啡的濃度),我不知道大家對於咖啡的概念是什麼,一般,我只要端一杯很大杯的咖啡進辦公室,就會引來關切的眼神,然後就飄出「你喝這麼多的咖啡不好啦!」之類的回應,但是實際上,不管我的杯子有多大,裡面加了多少的水,重點都不在那裡,咖啡的濃淡與否,是咖啡量,咖啡量是用shot來算的,所以,一份咖啡,是一個shot,兩份的就double shots 或者two shots,三份就three shots之類,以此類推,要幾份有幾份,不過,認真覺得,叫到五個shot就已經是神人了。好,那星巴克人會怎麼說,從一份到五份,他們會說,solos、double、triple、 quad、five shots,所以如果你到星巴克點一份熱的,大杯焦糖瑪奇朵,咖啡濃一點,你就可以說,Hi, I'll do a hot medium caramel macchiato with one extra shot of espresso.那轉成簡單的外星語,就是Hot, grande, solo, caramel Macchiato. 對了,在這裡,麋鹿兒一定要提醒你,在星巴克,不同容量的咖啡其實都有不一樣的濃度,並不是每一種都從一個shot起算的,雖然,我們想要咖啡濃一點,可以跟他說要 one extra shot of expresso,但是得先弄清楚你的基準點,你的咖啡本來有幾個shot才不會搞到心悸或者睡不著覺,基本上,如果你點的是拿鐵,那小杯(short)跟中杯(tall)都是1 shot of espresso(一杯濃縮咖啡solo),而大杯(grande)跟特大杯(Venti)都是2 shots of espresso(二杯濃縮咖啡double),如果你點的是美式咖啡的話,小杯short是一個shot(一杯濃縮咖啡solo)、中杯(tall)是2 shots(二杯濃縮咖啡double)、大杯(grande)是3 shots(三杯濃縮咖啡triple),以此類推,特大杯 (Venti)就是4 shots(四杯濃縮咖啡quad),所以如果你點一杯星巴克特大杯美式,然後還跟barista說 "with an extra shot",就會是五杯濃縮咖啡喔!考慮一下自己的心臟,乖,不要衝動! 第三格,我們要講的是,syrup choice(糖漿濃度)也就是甜度,在星巴克,甜度也是可調整的,只是沒像台灣的手搖店那麼的細微,大概分成微糖、半糖、甜一點,你如果是個有甜牙齒(have a sweet tooth指的是很愛吃甜食的人)的螞蟻(螞蟻嗜甜無誤),那麼,你就可以要他多壓個一兩下,好,如果你點的是有糖漿的加味咖啡,比如香草(Vanilla)拿鐵,或者是焦糖(Caramel)拿鐵、榛果(Hazelnut)拿鐵之類的,基本上不同容量的咖啡,糖漿會因為容量而有差異,有風味的咖啡通常是拿鐵系的,而糖漿的量是用壓幾下來算的,所以,中杯大概是壓糖漿兩下(2 pumps)、大杯是壓糖漿四下(4 pumps)、特大杯就是壓糖漿六下(6 pumps),如果你跟麋鹿兒一樣不大能喝甜的飲料,但是又想要有一點點微糖的幸福感,那就可以說less syrup,糖漿少一點,那想要半糖,就是half syrup,如果你無甜不歡,你就可以點甜一點(extra syrups),要更甜就叫他多壓一下(one extra pump)或多壓兩下(2 extra pumps)囉!順便提醒一下,美國的星巴克有很多台灣沒有的口味,像是太妃糖(Toffee Nut)、栗子果仁(Chestnut praline)、薑餅糖(Gingerbread)、奶酒(Eggnog)、南瓜(Pumpkin spice)以及薄荷巧克力(Peppermint)等,一定要試一下喔! 才講到第三格,你亂了嗎?哈哈哈,有沒有偷偷吼一聲,啊!好複雜!其實,一點也不會,我們複習一下,一般的咖啡用regular,然後低咖啡因的就是decaf,然後咖啡濃度用shot算,也就是一杯濃縮咖啡的份量,如果你想要比原來的比例再多一杯就是one extra shot,而甜度是糖漿量的多寡來決定的,而糖漿是用按壓的方式來算的,壓一下就是一個pump,要更多,就跟他要one extra pump,如果要少一點,就是less syrup,沒有壓少一點這種事情喔!只是要記得不同容量的咖啡本身有的濃度跟糖分,小杯跟中杯是1 shot,大杯跟特大杯是2 shot,而甜度的部分,中杯2下,大杯4下,特大杯6下,知道他的濃度跟糖分再決定要不要加或減就可以了,真的一點也不複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