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訊
-
《鄉訊短波》盧根影像城市交流
●本報鄉訊採訪小組 《伏碼‧流影II─盧根影像藝術創作展》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三樓德明藝廊的展期將於明(三十)日結束,但「新聞」似乎還沒終了!經由水墨大師李奇茂的主動穿針引線,盧根一件取自金門天空的雲、台北一○一大樓地景的九連作《風雲》將由金門縣政府致贈給台北市政府典藏;另一件取名《竄動》的三連作將由此次展覽主辦單位之一賢志文教基金會致贈國父紀念館典藏。這個開啟金門與台北「雙城」影像藝術城市交流先河的典禮儀式將在三月三十一日(星期一)上午十時在國父紀念館三樓盧根展場舉行,金門縣長李炷烽、台北市長郝龍斌、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藝術家李奇茂、李錫奇、莊靈、陸蓉之、作家蘇蘭及多位金門旅台鄉親都確定出席,將再次「風雲」相會。
-
《星期人物》王水衷殷切企盼金門大未來
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金門人不要人家可憐、施捨,需要的是人家重視、尊重,但一定要耕耘、付出!」 透過越洋電話專訪,人在上海的王水衷傳回來的聲音,少了一些芝麻綠豆的鄉事,多了些站在高處看待島嶼格局的態度,一如他常放在心裡的「態度決定高度」。 三二二總統大選,馬蕭狂勝!問起發動「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全力相挺的王水衷有何感想,是否觀察到馬英九與金門互動過程的情節,是否要催促馬英九實現金門政見,「這些都不重要,不用強調了,馬先生是位有政治智慧的人,也會是位能維持創造兩岸關係和諧、前進的人,至於他與金門這一區塊,這一次互動,就當作是雙方建立友誼的開始吧!相信馬先生看到了,金門人的真情、純樸與善良,金門人對他的高度支持。我想這就夠了!」 一九五九年八月三日出生於金寧鄉后盤山、二十歲來台發展的王水衷,從代書、收藏家到參與同鄉會事務當選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甚至也是兩次金門水陸法會的策劃委員、總功德主,是一九九四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得主,目前又多出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理事長及金門縣政顧問的身分,稱得上是金台及文化藝術界的「聞人」,但行事低調的他很少觸及身世背景、不談豐功偉業,他只在意老生常談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也自我惕勵「我們要有自己的高度、態度」。默默耕耘,但不是沒有聲音的人;講高度、求氣勢,但一切拿捏在分寸間,氣勢不能變氣焰。王水衷自有一套處世哲學。 二○○六年二月二十五日,王水衷高票當選第十一屆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三月二十六日在喜來登飯店舉行就職典禮的排場、氣勢,很不同於過去傳統的交接儀式,令人耳目一新,也讓人對同鄉會有了「新」印象及「心」期待;之後,他自掏腰包、也對會內募款,以兩百萬元重新整修老舊、破落的會館,又提供自己收藏的謝宗安、周澄、李錫奇等名家字畫,讓煥然一新的會館也洋溢了藝術氣息。 接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的第一年,正好遇到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黨內辦理提名初選期間,三位候選人中的葉金川、丁守中都獲得一定黨員的支持、連署,惟獨郝龍斌遲遲無法完成三千名黨員連署的登記門檻;王水衷二話不說,當即發動黨員同鄉共計七百多人連署支持郝龍斌,終於讓他「過關」,為此,衝過黨內初選、再衝向市長寶座的郝龍斌感念在心,與父親郝柏村都投入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擔任顧問,把金門事務當家事務看待,今郝市長全力協助金門水資源改善及支持醫療系統,不無有著金門旅台同鄉力挺他當選的背景因素。 同時身為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理事長的王水衷,也以一年時間奔走、協調,排除萬難,二○○七年促成史博館等單位提供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于右任等七十六位名家,一百零六件真跡,以《翰海霞光──近百年名家書畫展》為名在金門展出,轟動一時。 二○○八總統大選前,王水衷也是經過一年時間暗中佈署、規劃,發起、組織出陣容堅強,氣勢龐大,馬英九親臨授證授旗的「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由李炷烽擔任總會長,王水衷任副總會長兼秘書長透過這個強力凝聚、動員金門旅台鄉親加入的後援組織,讓金門人未在這一次大選缺席,也讓外界看得到金門人力量的崛起。 經常往來於兩岸,穿梭世界的王水衷,心裡時常繫念的仍是金門家鄉的發展與未來,他曾當著金門縣長李炷烽的面問說「你要當六萬金門人的縣長,還是要當一百萬金門人的縣長?」他也殷殷盼望金門的建設格局要放大,必須規劃好、看到五十年、一百年後的金門,因此,他主張也能引進國際級的規劃人才,像大連的再起、北京奧運的氣勢,都是充份引進國際規劃人才參與營造的例子。 大選後的台灣,無論政治氣氛、兩岸關係環境,「現在是尋找金門出路一個絕佳的機會」,王水衷嗅出、觀看到金門又有了一個歷史的機會點,「金門人必須站出來了!」
-
《鄉訊焦點》馬蕭金門後援軍總統大選美好一仗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關鍵時刻,馬英九致函旅台鄉親 「各位金門的鄉親長輩:英九首先感謝全台灣12個金門同鄉會的理事長,以及鄉親長輩們在台北為我及蕭萬長先生成立後援會;英九素來對於您們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衷心感佩。/台澎金馬過去曾共同面對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各式各樣不同的危機;儘管幾度飄搖,大家能團結一心,渡難關。/但是,八年來,民生物價持續上漲,人民痛苦指數不斷飆高,國家經濟長期陷於停滯,不但是政府遷台從未有過的艱鉅情勢,而且,這些無端而至的紛擾竟源自於國家內部,主要係由於民進黨的腐化、貪污、分贓,導致人民內心深深的不平。/因此,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為了讓台灣未來會更好,英九義無反顧的站出來選總統,懇請大家給予支持,投馬蕭一票!/金門同胞們為台灣民主的無私奉獻有目共睹,早已深得全國人民的肯定與尊敬。英九深刻的了解到,國軍精實之後金門戰地轉型發展觀光的急切需要,這也是我們未來積極規劃改善的重點。/英九絕不會忘記,金門12個同鄉會鄉長為我們成立後援會的盛情;也不會忘記對於金門發展經濟所許下的承諾。讓我們攜手共進,打好這場一定要贏的硬仗。/票投馬蕭!金門經濟一定好! 敬祝闔府平安 心想事成 馬英九上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三月八日」 「收到馬英九的信?」 三月中,總統大選、藍綠對決,選戰打得正火熱之際,旅台金門同鄉在各場合相見的問候語,總也少不了「收到馬英九的信?」 寫於三月八日、馬英九親自校閱給旅台金門鄉親長輩的一封信,由各同鄉會提供名單,這封發自台北市愛國西路19號馬蕭競選總部的公開信,共寄出了一萬二千份。 不到五百字的信,馬英九寫得很誠懇、平實,感謝金門旅台同鄉成立馬蕭後援會的盛情之餘,不忘提一筆「對於金門經濟發展所許下的承諾」、不忘呼籲「票投馬蕭!金門經濟一定好!」 二○○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傍晚,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揭曉了,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以七百六十五萬八千七百二十四票對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蘇貞昌的五百四十四萬五千二百三十九票,足足差距二百二十一萬多票,馬蕭狂勝謝蘇;在金門,馬蕭更囊括了九成五的選票。 「綠地變藍天,終於可以吐一口氣,也可以好好睡一覺了!」看到這樣的選舉結果,不少加入馬蕭後援部隊、不眠不休奔波「作戰」的旅台金門鄉親,吐了一口 氣、鬆了一口氣。 的確,這是一場馬英九信裡所言的「硬仗」,也是旅台金門鄉親空前總動員、投身藍綠大對決的超級戰役。「絕對可以寫入金門歷史!」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副總會長兼秘書長王水衷,道出他的金門心聲。 多次串連,李炷烽赴台凝聚鄉心 時間必須回溯到二○○七年八月二十六日,位於環河北路一段的台北市金門同鄉會老舊會館重新整修啟用,金門縣長李炷烽到訪,中午時分,二百多位同鄉新近聚集在長安西路的新上享餐廳(原馬來西亞餐廳),國民黨立委李紀珠悄悄出現、但大聲說出「台灣本島居民虧欠金門人太多了!金門人扛了太多的責任!政府亦應還給金門人更多的繁榮及歡樂!」接著她喊出「政黨輪替」;李炷烽也發出在兩岸之間擺盪的金門人聲音,「爹不疼、娘不愛」、「大陸不敢要、台灣不想要」、「明年大選關鍵時刻,金門將是國民黨能否再起的指標!」 一六四六年、明隆武二年,延平郡王鄭成功會明室舊臣於烈嶼吳山,力圖反清復明;二○○七年八月,金門縣長李炷烽會出外同鄉於台北,冀望中華民國「藍天再現」。 一個月後,二○○七年雙十國慶,旅台同鄉大老、成功企業家在台北市王朝飯店楊水應登甲子鑽石婚慶,賀客盈門,慶宴結束後的午後,李炷烽走到一樓咖啡廳加入旅台各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聯誼會座談。 一個醞釀已久,卻礙於當時政治氣氛,只能做不能說的「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正不動聲色的暗中發起、串連。誰是「共主」、誰是「精神領袖」?如果回到明永曆年間的金門,那就是常與一群賢者在賢聚村兵部尚書盧若騰留庵故居聚集的「魯王」朱以海。現今民主之世,面對向下沈淪的貪腐政權,金門人竟也悲淒、悲憤,也有尋求「共主」對抗、破解「台灣魔咒」之心。 「百萬金門人站出來」,不管有沒有,或者族譜調查顯示的三百萬祖先徙自浯島的「泛金門人」,喊了再說! 藍天再現,馬蕭金門後援會誓師 「明天馬先生一定要親自參加?是否要穿西裝、打領帶嗎?」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王水衷一通電話打進馬蕭競選團隊,共商第二天「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誓師、成立大會事宜,交換意見過程發生了是否穿正式服裝登場的趣味插曲,因為當時馬英九都輕裝下鄉;王水衷告知明天會是個金門各界同鄉都會到場的盛大造勢場子,盼馬先生一定要到、最好也能「盛裝」赴會。 「你確定馬英九會到?別忘了後援會成立的第二天就是特別費二審宣判的日子,他有時間、有心情來嗎?如果不能到,沒人授證、授旗,那可漏氣、糗大了!」 從大陸、金門到台北,連日來,王水衷用手機至少打了六百通電話,催促旅台同鄉會理事長、各地同鄉來參加馬蕭後援會成立大會,但仍有許多人懷疑馬英九能否如時出現?尤其是在特別費官司二審宣判前夕,各界都在觀望,不少造勢活動暫時停擺;金門人獨選在這個氣氛低迷時刻「進場」,是否來得不是時候? 馬英九會到?負責居間連繫的王水衷儘管有把握,仍擔心其中的變數。此時,他想到的是年初陪同馬英九到訪金門、向馬提出成立旅台金門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的構想時,馬英九承諾「我一定到」。 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二時,又是新上享餐廳。來自北、中、南、花東,旅台金門十二個同鄉會理事長全員到齊,率領五百同鄉赴會;被同鄉會一致推舉為「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總會長的金門縣長李炷烽也專程飛抵。等待馬英九到來的時刻,李炷烽以總會長身分上台講話,直指二○○八總統大選是「正直與奸巧」、「也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共和國」之戰,振衰起敝、生死存亡就看這一戰!一旦選舉結果不如預期,民進黨勢必朝著既定的台灣獨立方向勇往直前,金門何去何從?李炷烽推崇馬英九是正人君子,是仁慈、慈悲之人,是當前最佳的總統人選,他要島內外廣大金門鄉親共同支持馬英九,他也提醒捨棄「奧步」、呼籲透過公平的政黨競爭,民主腳步才能正常發展。 下午三時,會場響起「馬英九當選!」、「馬總統好!」著深藍西裝、打深紅領帶的馬英九在眾人簇擁、鎂光燈聚射下翩然而至。踏入會場,馬英九一眼就瞧見坐在第一排右側、來自烈嶼東林的「超級馬迷」——九十歲的老奶奶洪越,立即趨前擁抱、寒暄。上台後,眼神往下一掃,馬英九叫出了許多金門人的名字,曾加入他市府團隊的前社會局長薛承泰、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蔡榮根、「差一點」當上台大校長的楊永斌以及律師黃怡騰等,他以看到這些金門友人開場,說金門地區產生的人才,在比例上超過台灣,他手頭掌握的數據也顯示,留在本島的金門人不到十萬,在台灣卻超過二十萬、在海外更高達七十萬,「光復前台灣與金門的連繫不多,光復後金門又長處封閉戰地;我深刻感受到金門所受的發展限制以及金門人為台灣安定、發展所作的犧牲,使得這麼多金門人必須離鄉背井出外打拚」,馬英九也感於金門人遠適異鄉、依然心繫故鄉的濃厚情感,他到新加坡時遇到一群人來打招呼,以為他們是台灣來的觀光客,這群新加坡移民竟大聲說出「我們是金門人!」 感性致詞後,人聲鼎沸、搖旗吶喊聲中,馬英九隨即為「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授證、授旗,成員包括總會長李炷烽、副總會長兼秘書長王水衷、名譽總會長楊水應、張邦育、王振利、副總會長旅台各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執行長許丕華、副執行長李台山、戴德成及旅台各金門同鄉會總幹事,大家也聯合致贈一面書有「祝馬英九先生高票當選總統:金馬躍升台灣再起,英明所期九轉成功」紀念匾;馬英九開心、非常難得地與在場所有金門鄉親一一單獨合照,顯見他對金門這個族群、馬蕭後援會這個組織的高度關愛、重視。 「金門旅台各縣市同鄉會馬蕭聯合後援會」誓師成立後,在會場停留超過五十分鐘的馬英九感動於從島內到島外,金門人真情相挺,重申金門是政府的資產而非負債,他當選總統後將立即擴大「小三通」、振興金門觀光、發展金門經濟、尋求金門作為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的第一站,並且不排除興建連結兩岸的「金嶝大橋」。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馬英九與旅台金門鄉親的近身接觸、對話後,自此,馬蕭競選團隊多出一支陣容龐大的金門後援部隊,動員號召
-
《鄉訊留言板》
廢墟裡的春天———盧根影像藝術開出的火花 藍綠對決、關鍵時刻!這一周《鄉訊》出刊正逢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日;在充滿政治激情的氛圍裡,我們推出了〈藝術VS政治 聽見金門島嶼變奏曲〉專題製作,透過李鍚奇的裝置藝術作品《戰爭賭和平》、王士朝的視覺設計作品《我是金門人》及盧根的影像藝術創作《伏碼‧流影》,在這樣一個詭譎、未知的日子裡,一起用藝術觀點切入不確定的島嶼,共同思索、討論夾處兩岸、置身「藍、綠、紅」三顏色下的金門定位、未來。 這一周的《星期人物》。藝術與政治的碰撞選定盧根! 盧根的《伏碼‧流影》影像藝術創作展刻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三樓德明藝廊「火紅」開展,形成近年來金門藝術家在台北少見以金門為輻射主題的高人氣大展,從〈雷池〉到〈花開的聲音〉,三十五件作品引發我們無限想像、思考,也開啟了金門土地與台灣意識對話甚至「對抗」的藝術戰場。我們期待盧根《伏碼‧流影》所激出的金門火花,正是其引述雷馬克《戰後》的一句,「廢墟裡若有明朗的春天,戰後更會有茁壯的生命」。
-
《鄉訊焦點》藝術VS政治聽見金門島嶼變奏曲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盧根伏碼流影台北發燒 「說實在的,做一名金門人蠻悲哀!當台灣的你們正享受窗外有藍天的時候,我們金門人卻每天躲在防空洞看著洞外的硝煙」。 二○○八年三月十五日,總統大選前的最後一個超級周末,《伏碼.流影Ⅱ──盧根影像藝術創作展》悄悄地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三樓德明藝廊開幕茶會,出生於金門的現代藝術家李錫奇,看見盧根的<洞>、<雷池>、<烙痕>、<鐵蒺>、<缺口>、<夜襲>、<位移>、<綠色的數碼>、<綠色魅影>等一件件獵取自金門島鄉、寓含戰地歲月的作品,無限感慨、上台致詞時,禁不住發出「生為金門人的悲哀」。 安靜站在一旁的盧根,聽到李錫奇對照講起台灣人的「窗外有藍天」、金門人「洞中的歲月」,眼睛為之一亮,往展場一角自己的作品<夜襲>望去,那是二○○五年九月「古區烽火五十祭」楊樹森漂木畫展時,他也隨手拾來一塊廢棄洗衣板染上油彩,繪出兒時躲入防空洞、依偎在姊姊身旁的記憶,畫面形成兩張驚惶、扭曲、變形的臉,「小時候弄不清為何每逢單日砲擊的晚上就得跑到洞裡,長大後才清楚一切都是人搞出來的。媽的,政治!」 「媽的,政治!」,外表溫文的盧根當然不至於在眾人面前說「粗」,但他真的是對兩岸政客「拚政治」、拚出金門人的孤立無助,痛心、反感極了!另一件取名<兩岸>的三連作作品,中間是一塊完好、原色的番薯,左、右兩邊分別是綠色系、藍色系被切三截的番薯,但中間那塊番薯的上方的電腦螢幕出現中國名模「搔首弄姿」、手指入唇,作勢欲吃下番薯?予人無限想像。 「盧根的影像藝術創作展,日期選在總統大選的三月,地點選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若不看標籤,還以為是德國人或歐洲人、澳洲人的作品,這卻是金門人的影像、金門島嶼的聲音!對我還是很意外,我不只吃一驚,是吃好幾驚!」不久前才在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辦七十回顧展的畫家何肇衢,道出他觀《伏碼.流影》的「連環驚奇」。 藝術VS政治?金門VS兩岸?戰爭VS和平?以國父孫中山誕辰紀念日、植樹節為開展點,跨過三二二台灣藍綠對決的總統大選,肅穆、敏感時刻,從<雷池>到<花開的聲音>,三十五件作品構成的《伏碼.流影Ⅱ》,來自金門的藝術家盧根,彷彿丟下一顆震撼彈、發燒台北城。 觀看這些年來的視覺藝術,李錫奇的《戰爭賭和平》、王士朝的《我是金門人》、盧根的《伏碼.流影》;不再避諱政治、不再當沈默者。金門藝術家站出來了! 李錫奇驚爆戰爭賭和平 「土地的邊陲、政治的尷尬,『大台灣主義』下被遺落的區塊,金門被視作『孤島』、『封閉型島嶼』;箇中很多原因來自政治,而非地理」,二○○四年十二月,文建會、國美館共同出版《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金門地區》,序文裡點出困境之島的美術環境,「金門當代的美術家、美術活動,嚴格說來是解嚴後才發展出一個『類』。未經長時間沈澱,如此年輕的美術過程,入『史』談何容易?」 受限於戰爭戒嚴、軍管牧民教化,儘管心海裡暗潮洶湧,但在地、出外的金門藝術家,多未能在作品裡傳達「政治」意見、「反戰」思想,或表達對環境的自主意識。 一九三八年出生於金門、一九五五年旅台的李錫奇是個意外。走過台灣現代藝術五十年,發光發亮的李錫奇,作品中展現的原鄉題材、原鄉意識,卻只得三件:一九五八年的石刻版畫<金門小徑>、<金門海印寺>及二○○四年的裝置藝術《戰爭賭和平》,其實這三件作品都潛藏很強的「反戰」意識。老家毀於古寧頭戰火、祖母與姊姊遭國軍逃兵槍殺,爽朗外在的李錫奇的內在區塊有「鬱黑」的一面,甚且在初旅台灣時選擇「逃避」、不願碰觸金門。 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爆發,人在台灣的李錫奇自軍聞社發佈的砲擊消息,得知八百年古剎──太武山海印寺毀於共軍砲火;悲切之心,歷經幾個難眠的夜,以石刻版畫重組出黑、白線條相間的<金門海印寺>,他要表現的就是「香火」與「砲火」撞擊下受傷的土地、失落的人民。 距離創作<金門海印寺>四十六年後,二○○四年,李錫奇重返金門參與《金門碉堡藝術展:18個個展》,偕李錫奇工作小組的蔡志榮、黃義雄、盧根等成員在南山排陣地共同完成大型裝置藝術《戰爭賭和平》。碉堡入口處,李錫奇用八百二十三顆「砲彈酒瓶」搭成一個天篷,紀念八二三砲戰;又在碉堡牆面貼滿戰事留下的廢墟殘景,並將骰子造型的凳子及樂透機置於堡內,看似趣味遊戲、卻是強烈警告、暗示「當你賭博時,你就是匍匐在善變的命運之神腳下了,同時也被加入兩岸政治的賭局」(Bridget Goodbody語,張妙文譯),而李錫奇對《戰爭賭和平》的自我解構是,「戰爭的賭局蠢蠢欲動,兩岸局勢彷彿政客正操弄一台樂透開彩機,裡面跳躍的彩球上不是數字,而是『戰爭』、『和平』、『現狀』、『出走』、『流亡』等命運難卜的字眼。」 「畫壇變調鳥」李錫奇的《戰爭賭和平》,非常強撼地傳遞出金門人的戰爭命運及「反戰」思潮;不料,總統陳水扁訪視金門在擎天廳講話時,這件作品反倒成了反軍購聲浪下、阿扁口中的「戰爭賭和平,請支持軍購」。 王士朝高喊我是金門人 「悲情金門,戰爭歲月;血汗紅土,吃苦無數。求生無門,找死斷路;母悲子哭,地瓜填肚。軍事政府,白色恐怖;地方政府,你在何處。順民毒素,代代延誤;迷彩地雷,向誰投訴。民國百年,轉眼可觸;為鄉為民,奮發多讀。今日腳步,明日紀錄;浯島前景,丹青垂簿。」 讀過這首詩?王士朝寫的<我的阿娘──金門>。 「我是金門人。一九四九年的重陽節,藉著太武山,我來到了世界,烽火連天,煙藥滿地,在離不開為正義而戰的英雄島上,我吃過、見過、聞過你想也想不到的苦。」這是一九七二年,就讀師大美術系夜間部的王士朝求職「自傳」裡一段自我介紹。 推動台灣平面設計進入新視覺時代、兩年前返鄉任教於金門技術學院的王士朝,從詩句中可讀出他的金門成長經驗有「滿肚子火」、也有「滿腔的愛」,對於金門,他說「至今除了感覺苦痛外,另外有著一份悲情和憐憫」,他將這份情愫化作了視覺設計語言。一九九四全國文藝季、二○○二發現亞洲國際海報展、二○○四浯潮再起聯展,王士朝受邀參展的作品,分別是<金門情──浯洲情懷>、<金門八二三砲戰>、<遺忘封面的無字天書>。二○○三年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主辦《My city,我的城市名家海報邀請展》,王士朝以《我是金門人》為主題,設計出交通號誌的紅、黃、綠三色系,用來象徵三個主要政黨,紅代表中國大陸「共產黨」、黃代表金門執政的「新黨」、綠代表執政台灣的「民進黨」。燈誌中並以中國大陸、金門、台灣地圖作凸顯,引申出「禁止通行、注意暫緩、安全通過」的意思;夾處在中國、台灣之間的金門,在視覺海報裡的局面顯得有些尷尬,但大大的「金門人」三字壓過「兩岸」,意外成了「主體」。 李錫奇的《戰爭賭和平》、王士朝的《我是金門人》、盧根的《伏碼.流影》之外,還有季青的《反戰》漫畫系列、呂坤和以金門解嚴日落款的創新水墨《象內與象外》、張國治的視覺意象攝影作品《暗箱迷彩》、董振良的女體意念影像集《解放戰地》等融合土地與政治的藝術創作。
-
《鄉訊短波》鄭愁予返金投票
●本報鄉訊採訪小組 二○○五年落籍金門、受聘金門技術學院講座教授的國際名詩人鄭愁予,前不久首次在《金門日報‧浯江副刊》發表一篇〈風獅爺姓甚麼?〉引發熱烈討論;去年底他也由金革唱片推出詩與音樂結合的專輯CD《旅夢》造成熱賣。今天是三二二總統大選日,鄭愁予偕夫人余梅芳將在金門投下神聖的一票後,隨即飛台北,明晚與旅台鄉親有約。 ●台大金門週熱鬧滾滾中落幕 已連續舉辦多年的」台大金門週」,今年三月十日起至三月十五日止,進行了六天,一如往年展示金門風土文物、展售金門特產,在台灣大學鹿鳴廣場活動期間,吸引了大批台大師生參與、成功行銷金門,據加入此次工作團隊、金門水墨畫家呂坤和就讀台大中文系的女兒透露,今年「台大金門週」不但人氣超旺,也創下好業績。 ●台南縣金門同鄉會改選延期 原定三月十五日星期六召開會員大會改選理、監事並產生新理事長的台南縣金門同鄉會,因逢總統大選、鄉親多投入選舉造勢,連任屆滿的理事長葉長春臨時喊卡,決定延至選後擇日再舉行會員大會;至於新理事長人選,目前已有台南鄉親表態角逐,應不會出現「難產」現象。
-
《星期人物》盧根伏碼流影驛動的心
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親愛的離島兒女們:今日前往國父紀念館欣賞盧根的影像藝術創作展《伏碼.流影》,十多年來未見的悸動在空氣中流竄著,我用眼看、用心聽、用很多的細胞想著金門──,小時候的防空洞、生鏽的鋼盔、深夜傳來的夜襲聲、碉堡上的題字……。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借小叮噹的時光機,帶我老婆再回去一趟(這可是在都市長大的她無法體會的),看看記憶中的金門」……。 一場影像展,觸動了一顆顆驛動的心。盧根的城中同學、空軍中校許嘉福偕台灣出生的美麗夫人陳佑靖觀看《伏碼.流影》後的夜裡,忍不住發了封文情並茂、寫給「親愛的離島兒女們」的電子郵件,分享他的心得,「有一幅作品《兩岸》,綠色的地瓜(左方)、原色的地瓜(中間)、藍色的地瓜(右邊),很有意思!其中的深意,我們就盡在不言中吧!」 三月十一日至三月三十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展出的《伏碼.流影Ⅱ──盧根影像藝術創作展》,或因媒體傳播效應、或因政治時空引爆點,連日來觀展人潮不斷,三月十五日開展茶會近兩百人到場,同鄉、同學外,也寫下現代藝術家李錫奇、何肇衢、朱為白、顧重光、莊普、莊靈等群聚「加持」的場面,甚至八十歲的金門美術學會創會理事長梁宗傑,盧根二十五年前畢業於復興美工的導師郭明福、水墨老師李重重、同學董心如,結拜兄弟詩人管管、攝影家鐘永和也都到了,更難得的是,金門縣長李炷烽馬祖行程結束後特地飛來,金門酒廠老廠長高月的夫人陳芙美、現代水墨大師李奇茂偕夫人洛華笙也隨後趕來,盧根的女兒雨涵、雨暄則如天使般穿梭展場為老爸加油助陣。人氣大匯集,看在盧根眼裡,這是以金門入口、連結,讓不同地域背景的聲音在此激盪、迴旋的影像藝術創作展,「一個消失的戰地,劫後的殘局、淡忘的傷痛,發自金門島嶼邊緣的聲音,在當今權慾浮動的詭譎、不安角落,希望通過金門,喚起人們對土地、社會、族群的關懷與省思」。 出生於金城賢聚村的盧根,本名盧根陣,自身就藏了個生辰的「伏碼」,身分證載一九六三年十月五日生,實則是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五日、農曆十月初五出生,與正確的日期足足差了一年。這樣身世「亂碼」,在「亂世」金門,並不值大驚小怪。賢庵國小、金城國中畢業,渡台就讀復興美工繪畫組,一九八三年畢業,迅即束裝返鄉、進入金門陶瓷廠任職迄今,金酒許多酒瓶造型多出自他的巧思設計,一九八六年還獲得公賣局陶瓷工藝設計全國甄選首獎。美術領域,陶瓷工藝設計雖是盧根的專長,他卻更醉心於雕塑、攝影、水墨、西畫等多元創作。回鄉後即產生「環境.人.藝術」的土地本位思考,再又以行動力參與金門美術學會、金門攝影學會及金門陶藝協會的發起成立。一九九一年金門縣美術家聯展,僅有七人提供油畫下,其中一件名為<目盧>的作品,一匹白馬躍上雷電交加風雨夜的老厝屋頂,盧根欲藉馬兒回盼的眼神,反射嘲弄戰爭年代,審視、批判軍管時期,這種「隱藏」、「隱喻」的創作手法,影響盧根後來以《伏碼.流影》為基調的影像藝術創作。 盧根的《伏碼.流影》從金門一路展到台北,接續還要前進大陸;呈現出的影像內容、風格,「藝壇雙奇」李錫奇說是「有力展現潛伏在他內心的符號、事件、或者記憶」、李奇茂直指「情感的發燒、生命的韻律、現代美學的應用」,莊靈說「影像跟內心結合,把金門人的遭遇、感覺,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傳達出來」,何肇衢說「色彩非常美,也像是好的油畫作品」,朱為白推崇「超越了攝影,進入當代藝術潮流」,顧重光強調「從盧根身上,發現金門這個地方一個非常特殊的藝術發展過程」……。
-
尋找張白帆──追蹤一位出版人的金門身世
這一周的《鄉訊》因專題製作〈台灣出版史 金門人接力演出不缺席〉,意外挖出一九六○年代引領出版風騷的「大林出版社」經營者張白帆是金門人身世。 大林四十多年前接手或新出版的文學書,諸如余光中《蓮的聯想》、梁實秋《秋室雜文》、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葉珊《葉珊散文集》及徐鐘珮《多少英倫舊事》等,都已是今日的「經典」。大林負責人張白帆的身世,行蹤卻成謎。 當年曾與作家李敖大打官司而喧騰一時的張白帆,我們也是從李敖留存的文字資料中得悉張白帆是「福建金門人」,卻無法進一步取得他與金門的相關訊息。這個人身上必有很多的故事可寫。有鄉親認識、知道「張白帆」?請告訴我們。
-
《鄉訊短波》南縣同鄉會改選
‧本報鄉訊採訪小組 台南縣金門同鄉會定今(星期六)上午召開會員大會改選理、監事並選舉出新任理事長,已連任兩屆理事長的葉長春功成身退,將在新理事長產生後正式交棒。 ●盧根台北影像展今開幕茶會 《伏碼‧流影──盧根影像藝術創作展II》今(星期六)下午二時三十分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三樓德明廳舉行開幕茶會,預計將有百餘位同鄉及藝術界人士出席,最難得的是,盧根二十五年前就讀復興美工的導師郭明福及同學畫家董欣如等人也將到場助陣。 ●胡之光教授中風入院復健中 已入籍金門的胡璉將軍長公子胡之光教授,農曆年前在金門住處中風,造成半身不遂,署立金門醫院再轉送至台北榮總治療、復健,目前已能與訪客用手勢打招呼,恢復情況良好。
-
《星期人物》張輝明寫下三采文化傳奇
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三民主義萬歲!」 很難想像,一派斯文的人,忙完一天的出版事務,夜深時自台北開車回到桃園居家,疲累不堪的他,竟不自覺喊出「三民主義萬歲」用來紓解工作壓力;決定出版《二○○八過後》這本書的某個深夜裡,熟睡中一聲轟然巨響,他自夢中驚醒,心一揪,心想「完了,中共飛彈射過來了!」 他是張輝明,三采出版集團的創辦人、總經理。 在二○○七年出版的《品牌經營故事‧三采文化—漏斗式管理的創意出版傳奇》裡,關於「三采文化小檔案」,三采出版集團,品牌名稱包括「三采文化」、「大采文化」、「BRAND名牌誌」、「養生誌」,創立時間一九九○年、負責人張輝明、員工數八十至九十人,年營業額二億至三億,「輝煌紀錄」:二○○四年《BRAND名牌誌》創刊,為華人出版市場第一本時尚名牌情報雜誌;榮登誠品書店二○○五、二○○六年台灣十大出版社,榮登誠品書店二○○六年台灣十大暢銷出版社;二○○六年出版《創意市集》系列,榮獲金石堂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誠品書店年度中文暢銷書榜藝術類TOP第一名;二○○七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三十一屆金鼎獎「最佳人文類圖書獎」及「最佳主編獎」雙重肯定。 榮耀的背後,是「心力」、「苦力」與「壓力」換來的。 張輝明,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出生於金沙鎮青嶼村,出生剛過滿月就遇到「八二三砲戰」,被父母揹著一路從金門老家逃難,連夜搶到一張船票自料羅灣趕搭軍艦避居台灣,他說「躲避戰火的幼小心靈,卻是一輩子也無法抹去的顛盪與顫怖」。歷經來台灣短暫的童年,他又回到出生的島嶼;小學教室裡,常胡思亂想的他,是楊天平老師自講台擲來的一截粉筆叫醒了他;金沙國中、金門高中畢業考取海洋學院,念了三個月後決定重考,結果上了師大美術系,從小學到高中參加美術比賽都拿第一,師大也不例外,獲一九八二年師大畢業美展西畫組水彩第一名,又入選第四十五、四十八屆台陽美展。 這樣一個逃難者、美術人,師大畢業別無選擇去教書;在台北市立士林高商廣設科教了十年書,領了張「十年資深教師」證書作紀念後,不教了,要專心投入能冒險、有風險,但也能滿足自我挑戰的出版事業。成立於一九九○年二月的三采,初期還真像個「出版手工業」,小本經營,張輝明自寫自畫自編,以美工方面的參考書為主;十年後才逐漸轉型,二○○○年開始出版幼教美勞DIY書系,之後再發展出健康、生活、漫畫系列,但始終不離「創意」;二○○六年後,又歷一個大轉變,從圖象書再介入文字書、人文書,一本實虛境虛擬,透視台灣未來的預言小說《二○○八過後》,強勢宣傳,市場反應卻未如預期,還被讀者網上留言臭罵「三采怎麼搞的」;張輝明並不氣餒,接續推出的獨家中文版的日本雅子妃傳記《菊花王朝的囚徒》及小說《我的孤兒寶貝》,雙雙進入暢銷書榜、業績拉長紅。別人不敢碰的人文影像書、詩集,攝影家鐘永和的《原鄉視界》,詩人古月的《探月》,三采照樣出。 張輝明偕美麗夫人劉淑美共同經營的三采,一個管創意,一個管財務,書系越來越廣,員工越來越多,平均每個月出十二種書,一年出一百四十四種,等於二至三天就出一本新書,用心度足,創意力夠,加上市場觀察力敏銳,以圖象書為核心的三采,現在又像八爪魚一樣往外擴張。創造「漏斗式管理」創意出版傳奇的張輝明說,「出版迷人之處,在於永遠的變與不變,而翻開書,就有無限的可能!」 只是,不知何時,張輝明才可以不必再喊「三民主義萬歲」。
-
《鄉訊焦點》台灣出版史金門人接力演出不缺席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大林,六○年代領風騷 你讀過余光中的詩集《蓮的聯想》?你在回味司馬中原的小說《狼神》?你的案頭上有本《旺文彩色國語辭典》?你正在讀賺人眼淚的《我的孤兒寶貝》? 你可能不知道,這些書都是金門人所經營的出版社出版的。 一九六○年代張白帆的「大林」、一九七○年代李文塊的「源成」,直至一九九○年代以後李錫敏的「旺文」、張輝明的「三采」,都在台灣出版史寫下一頁傳奇。 不止大林、源成、旺文、三采,台灣出版歷程,還有許多金門人參與演出,呂振南的「學而文化」、蘇星輝的「星興出版」、林世英的「百格圖書」、王士朝的「設計家文化」、黃碧宛的「新雨出版」、顏國民的「文集社」、徐月娟的「小貓社」、黃玉芬的「冠學文化」等出版事業體,所涉獵的出版品有美術設計、文學,也有幼教、學術,甚至財經。金門出版人,幾已可在台灣組織一個出版聯誼會。 金門人出版故事的起點,仍不離張白帆的「大林」。 從出版線索顯示,金門人在台灣所開的第一家出版社,應就是一九六○年代初的「大林」。原址位於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一百四十三巷四十八號的「大林」,共有「大林出版社」、「大林書店」兩個系統,在出版法存在、開出版社必須向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處登記的年代,大林出版社的登記證字號「局版台業字第○○3○號」,可見它真是老字號的出版社。大林出版的第一本書是余光中的《蓮的聯想》,這本詩集原係文星書店初版於一九六四年;與大林有了第一本書的合作基礎後,余光中陸續又將原在文星書店的散文《左手的繆思》、《消遙遊》及評論集《掌上雨》等都移轉至大林。事實上,大林很多書種都來自文星書店;大林所擁有的著名出版品,還包括張曉風的《地毯的那一端》、王文興的《龍天樓》、徐鍾珮的《多少英倫舊事》、葉珊(楊牧)的《葉珊散文集》、梁實秋的《秋室雜文》、王尚義的《從異鄉到失落的一代》、林海音的《作客美國》、何凡的《不按牌理出牌》及黎東方的《細說清朝》等,有二十開本,也有三十二開本,每本書訂價從七元、十五元、三十元到四十元不等。大林早期的出版物,很可嗅出這是一家文學味十足的出版社,幾百種出版品,名家如林,與當年的文星、水牛、平原、大江、純文學等出版社形成文學出版重鎮。只是,經營大林的金門人張白帆,十分神秘,究竟出生於金門何地、何時赴台,仍然是個謎。 源成,七○年代寫風雲 大林之後,金門人在台灣開設的第二家出版社,應係古寧頭人李文塊創立於一九七○年代中的「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出版登記證已是「一三六三號」,原始社址位於台北市泰順街五十四巷十七之一號。金門山外開源成書店起家,二十多年前,在台北火車站前也開了家源成書店;源成的出版品,從翻譯、文學到哲學、心理學都涵蓋,陳蒼多翻譯自馬爾茲博士的《生之舵》是本暢銷書,也網羅不少本土文學名家的作品,如顏元叔的《顏元叔散文精選集》、姜穆的《柳絮飛花》、方娥真的《重樓飛雪》、司馬中原的《狼神》、蔡文甫的《變調的喇叭》等著作都由源成出版,後來又推出每部厚達五、六百頁的中國當代十大詩人、小說家、散文家選集,奠定了源成的文學出版重量。源成也是重視覺設計、具現代感的出版社;李男等設計名家以及金門美術家蔡繼堯也化身「祭遙」之名,都曾為源成的書系作封面設計。 三采,九○年代放異采 一九六○、七○年代的台灣出版市場,大林與源成是兩塊文學的「金」字招牌。 一九八○年代以後,再有一批金門人跨身出版市場;不再以文學為主,出版品內容變得活潑、多元。 一九三九年出生於金湖西埔村的呂振南,「八二三砲戰」爆發前來台發展,從海運、地產、營造再涉足文化產業,一九八○年代投資成立「學而文化公司」,交由其子經營,在幼教出版領域打下根基。 一九四○年生於後浦東門的蘇星輝,「八二三」來台,身為育達高中董事長的她,一九八○年代也在台北市大安路開了家「星興出版社」擔任發行人,出版品以教科書為主,李錫奇、張國英共同編著的《商職造形》、《商職字學》、《商職繪畫》、《商職色彩學》即由星興出版。 一九五二年生於烈嶼雙口村的林世英(藍一峰),也在一九八○年代成立「百格圖書公司」,以美術工具書為主,代表作品有《實用美術圖案百斗全書》、《傑出針筆插畫家精選》等。 一九四九年生於後浦北門的王士朝,一九七八年六月與十多位同學、友人合資成立「設計家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一九八六年面臨股東變動,有人退出、有人加入,王士朝乃於此際開辦《印刷與設計雜誌》,又結合設計家文化公司出版一系列高檔的美術設計與印刷工具書,如《台灣印刷設計年鑑》、《台灣創意百科年鑑》、《印刷設計紙樣應用百科》及《最新印刷估價實用手冊》等。 一九五○年生於古寧頭的李錫敏,在脫離國泰系統的百科文化後,一九八七年自立門戶經營「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以辭書、百科大辭典打響名號,並且是台灣出版人中首位突破禁忌赴大陸談版權交易者;之後又成立「新來文化」、「天佑智訊」,與「旺文社」合為「旺來機構」,出版品內容日趨多元,公司也從台北市搬遷至新店市。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金沙西園村的黃碧宛,一九八八年協助夫婿王永福在三重市開了家「新雨出版社」,後來只成立「新路出版公司」,從翻譯出版品出發,再涉及心理學、文學等領域,陳蒼多的二十多種譯著也盡在新雨,發展已具規模的新雨、新路,目前的出版業務由王永福、黃碧宛的長子王紹庭挑大樑。 一九五三年生於後浦南門的顏國民,一九八八年在台北市萬大路獨力經營「文集社出版公司」,第一本書《智慧型股票買賣冊》即造成暢銷、熱賣;股票、期貨、行銷等財經書外,文集社也闢「初鳴文庫」,顏國民以「顏凡」筆名推出的第一本小說《明星加工廠》即在文集社出版。 一九五八年生於金沙青嶼村的張輝明,一九九○年在台北市中山北路成立「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從出版自己編寫的《平面設計之基礎構成》、《手繪POP》等美術工具書起家,重視覺美學及實用價值的三采,也由兩家出版社—三采文化、大采文化,兩家雜誌—《BRAND名牌誌》、《養生誌》,構成「三采出版集團」;累計六百餘種出版品,員工數近百、年營業額逼近三億元,是誠品書店二○○五、二○○六年的台灣十大出版社及二○○六年的台灣十大暢銷出版社。三采文化走過十八年,已然在出版領域大放異采。 一九六四年生於後浦西門的徐月娟,一九九三年加入出版漫畫書的大然文化公司、任副社長,後來自行創「小貓社」擔任社長,二○○○年後再投入以勵志書為主,位於台北市莒光路的「福地出版社」,任職總編輯,徐月娟的兩本小說著作《幫傭的小孩—一個不認命女孩的奮鬥故事》、《沒有家的小孩》,也是在福地出版。 一九七二年生於金沙西園村的黃玉芬,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畢業後,先後在林白出版社、九歌出版社、師大書苑擔任編輯工作,二○○三年在三重市成立「冠學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以教育、心理、及學術工具書為出版走向;冠學所出版第一本很快再版的書是黃大維的《如何成為編輯高手—圖書出版編輯實務》,「黃大維」何人也?原來就是本尊「黃玉芬」的化身。穩紮穩打的冠學,已出版了《教育哲學概論》、《運動哲學教育》、《運動生理學》等二十幾種建立學術教育口碑的專門書,也即將介入人文、文學出版;冠學發展潛力足,後勢看好。 出版是勞心與勞力,也是理想與現實爭戰,暢銷書可遇不可求、整體獲利有限的文化事業;有其探索知識的迷人處,也有未知市場的風險性。從六○年代張白帆的「大林」到九○年代黃玉芬的「冠學」,走過四十載的台灣出版史,從「手工業」到「數位化」時代,金門人,一個接一個
-
《鄉訊留言板》
翠姊雲妹─林翠雲與會刊的故事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旅外金門女子中,在資訊產業闖出一片天的林翠雲成了這一周《鄉訊‧星期人物》。今天也湊巧遇到她的生日。 位於台北縣中和市景平路五一七號三樓的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地處公園綠地,寬敞、明亮,可能是金門旅台十二個同鄉會所中,最具現代感的空間,這裡也是烈嶼出外人,每天幾乎都會來此聚集、博感情之地。不止有好的空間,也有好的鄉情。每一張臉譜的背後,都刻寫了出外打拚的歲月故事。 林翠雲,烈嶼協會的大大小小,有人叫她「翠姊」、有人稱她「雲妹」;有人乾脆直呼「翠姊雲妹」。可見她的好人緣。久而久之,「翠姊雲妹」化身協會一景。但通常她開車出現的時候,已是處理完工作業務,自公司下班的夜深時分;也不是來聊天,而是靜靜地在協會一角專注地打開電腦、編輯《烈嶼會刊》;編刊物,新手上路,這是她的第一次,但她果然實踐了「傳承需要一份堅持,創新需要一份熱情」,把《烈嶼會刊》推向新的視覺面貌。 認真的女人最美。翠姊雲妹,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