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訊
-
《鄉訊焦點》戰地佳人 一支木蘭軍的悲歡歌聲
董越續,月下對口對上了戰地歲月 「董越續來了!」 「董越續、李金汀,月下對口,再唱一遍給我們聽嘛!」 「天上的明月光,照在窗兒外,為甚麼,窗不開」………。 伴隨歌聲而來的時間是二○○八年五月十二日星期一,母親節過後的第二天中午,金門雙鯉公共事務會、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在三重市自強路二段的料理餐廳宴請兩位模範母親——董越續與李吳玉梨,席開三桌,七十二歲的北山母親李吳玉梨沒能趕到,清一色男丁的宴席,冒出了一朵花——也是來自北山的七十一歲母親董越續。 不論老的、少的,沒人稱她「姐呀」、「妹的」,一律直呼「董越續」。 「董越續啊,妳與李金汀在古寧頭戲台唱〈月下對口〉的時候,我才七、八歲,人生得美、歌聲很甜,連我都給妳迷住了!」北山的李合壁,再見董越續,難掩喜悅之情,又搞笑式地,「哎呀,我還記得妳上台高歌、身穿藍色陰丹士林旗袍露出雪白雙腿的撩人姿態呢!」 是怎樣一位金門女子,在半世紀後,風華依舊,依然攫取眾人的目光、也還是被團團圍繞的話題。 「我們真羨慕李金汀啊,討到金門西半島第一美女、第一才女,也是第一美音——」 「第一」的用語,可能多出渲染,但也不差;在那個傳統保守的舊社會,又處在風雨飄搖的時局,有貌有才、能唱能寫的「戰地佳人」終究是鳳毛麟爪。 因為宗親會表揚模範母親的緣故,讓董越續又跑了回來!也讓她和她的戰地歲月得以再次原音重現。 這是個繼〈金門母親黃能利 推動教育家族的手〉的母親節接續專題報導,所騷動的,不止是董越續,另還有著一群「金門之花」乘著時光機而來,董越續、傅明珍、趙捌治、蔡美華、張玉罔、黃秀華、薛碧月、洪牡丹,以及蔡明治、呂愛華等,都是這個故事的最佳女主角。 婦女隊,嚴格軍訓下的鄉鎮木蘭軍 根據一九七九年版《金門縣志》敘述「民防總隊」的篇章記載,「大陸陷匪,國軍轉戍金門,兵力雄厚,於衛國守土之外,為使運用民眾力量,結合軍民戰力,最初各鄉鎮即有民眾任務隊編組,除協助地方治安,並以支援軍事作戰,保鄉保家,用以爭取勝利」、「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年),恢復縣治後,設立金門縣民防指揮所,由縣長、副縣長兼任正副指揮官,指揮部下設各鄉鎮民防大隊,由軍事科長與鄉鎮長分任大隊長,指揮部內設四組,均由縣府人員兼任之。」 董越續和一群金門女子所參與的,正是以一九五三年為起點的「民防指揮所」、「民防總隊」時期。 九三砲戰後的第二年,一九五五年,金門各鄉鎮、村里公所,都接到來自金門縣政府軍事科的通知,請推薦、挑選識字、能文、具才藝的優秀婦女若干名,經軍事科核定後,送往昔果山的軍事基地受訓一個月。 來自金城、金山、金寧、金湖、金沙及烈嶼等六大鄉鎮的第一期四十多位多未滿二十歲的少女,就在乙紙公文下,被送進「女子兵團戰鬥集中營」接受包括打靶、出操、體能訓練外加歌唱才藝等項目在內的軍事教育。而當時負責訓練這批「女子兵團」的,除了軍事科長徐永祥外,從楊姓大隊長到區隊長杜寶璋、劉曼莉等多係女性教官。 受訓期間,最令董越續印象深刻的,三不五時就給教官帶到珠山靶場打靶,「砰砰砰」槍響顫動下,細皮嫩肉的姑娘們,總是惹來一肩浮腫、烏青,每人平時也被分配一支卡賓槍、十多發子彈,隨時戰鬥待命。 集中在昔果山一平房式兵仔厝、為期一個月的嚴格軍訓結業後,再從四十多學員中遴選出通過考驗者,派駐各個鄉鎮公所擔任民防隊婦女隊幹事。 再回首,半世紀後徒留歌聲飄呀飄 第一期民防隊婦女學員中,計有六人出線,獲分發至各鄉鎮擔任幹事;金城鎮傅明珍(後浦人,已故書畫家傅子貞的胞妹)、金山鄉董越續(古崗人)、金寧鄉趙捌治(下埔下人)、金湖鎮蔡美華(瓊林人)、金沙鎮張玉罔(沙美人)、烈嶼鄉洪牡丹(青岐人)。 或因地緣因素及每一鄉鎮僅一名額的限制,也造成更多優秀學員無法加入民防隊婦女幹事行列,像來自榜林、才貌雙全的呂愛華,就與這份工作擦身而過,但也因受訓建立起的革命情感,即使未獲分發,往後歲月四十多人的情感仍緊密相連。 一九五五年,金門縣政府軍事科又挑了另一批婦女作第二期軍事訓練,出線任婦女隊幹事者,有珠山人薛碧月、盤山人翁珠依及黃秀華等。 以委十六職等聘任、月薪新台幣四百八十元,雖係臨時人員任用;五十年前,這算是不錯的待遇了。 民防指揮部鄉鎮婦女隊幹事平時又忙些甚麼?接電話、掃地、倒茶、收發、刻鋼版、印講義等瑣碎的事務外,再來就是唱歌、勞軍了,上大膽、登北碇、到師部、跑旅部………,各種勞軍的場合,必須要能唱也能跳,她們成了一支本土造就、臨時成軍的「藝工隊」。 出生於古崗的董越續的好嗓音,在古崗小學時,即受到外省籍音樂教師吳宗龍的發掘、啟蒙,未入婦女隊前的少女時代,即以一曲曲的〈紅豆詞〉、〈天長地久〉、〈王昭君〉、〈彎彎照九州〉、〈萬里長城〉的唱腔風靡柳營、醉倒軍民。 烈嶼青岐人洪牡丹也是,一如其名,牡丹嫣紅,歌也紅透。 在沒有歌星、明星的戰地時期;她們所象徵的,是民防隊女兵、也是美音歌后。 董越續也未曾料到,軍民康樂活動裡,十七、八年華的她與大他一歲的「北山歌王」李金汀對唱〈月下對口〉,自此暗地裡譜下愛苗、嫁入北山,婚後,工作也跟著調動,自金山鄉來到金寧鄉續任婦女隊幹事。 一九五七年十月,民防指揮部改為民防總隊部;隔年,「八二三砲戰」爆發造成的大遷徙,也打亂、打散了民防總隊鄉鎮婦女隊的佈局,紛渡海赴台發展。 戰地佳人,再回首、再相聚,時光已走過了半世紀,徒留董越續〈紅豆詞〉的相思、〈月下對口〉的激越,在昔時島民的夢中、心海裡飄呀飄………。
-
《鄉訊留言板》鄉訊與母心──母親節的故事
母親節前夕的這一周《鄉訊》,我們聚焦了一位金門旅台八十二歲老母親蔡能利的故事,從金門到台灣,如何將八名子女拉拔長大、培養出兩位博士教授、三名中學教師的「教育家族」的故事。 《星期人物》裡的桃園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楊榮煥,曾經個人生命史與一段國族史纏結、互動,他也正是蔡能利築巢孵育出的一傑。 在母親節康乃馨花海芬芳的氛圍裡,我們也得向一位年輕的媽媽──葉翠金致敬,她出生於金門的二姐四月十七日喪命於新莊市,留下一對尚就讀大三、高一的姐妹花小馨與小彤,命案發生日,葉翠金即放下咖啡店生意,連夜自台南搭乘高鐵北上,代替二姐照顧、呵護三年內連遭喪父失母之痛的一對苦情姐妹花。 五月二日,星期五,葉翠金領著小馨與小彤離開新莊傷心地。姐妹花的下一站,在阿姨的引領下,將在台南展開新生活。
-
《鄉訊短波》縣府慰問苦情姐妹花
●本報鄉訊採訪小組 四月二十六日,《鄉訊版》披露〈小馨與小彤 人生路漫漫誰憐苦情姐妹花──金門旅台葉婦命案‧遺孤陷困境,亟需各界協助度難關〉後,各界愛心捐助仍持續中,金門縣長李炷烽亦表達關懷之意,五月四日指派金門縣政府社會局社會福利課課長許美鳳、北區鄉親服務中心主任黃淑麗前往新莊市葉家致贈兩萬元慰問金。 五月四日同一時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總幹事黃德全亦送來五萬元慰問金,包括台北市金門同鄉會二萬元、理事長王水衷二萬元、理事李台山一萬元;連同之前的台北縣金門同鄉會一萬元、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五千元、永和市鄭秀貞一萬元、台中市蔡天生一千元、金門金城陳慰宣二千元、張水澤五千元、南海藝廊洪雅純三千元、福建省政府二萬元。目前來自金門同鄉各界濟助小馨、小彤生活費、教育費的善款已達十二萬六千元。 同鄉送暖,小馨與小彤收到每一筆贊助,衷心表達感激、感謝,也表示在完成高中、大學學業後,一定會努力回報、回饋家鄉、同鄉的盛情。
-
《星期人物》楊榮煥生命史與國族史緊密纏結
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桃園報導 他在六歲的時候當過家庭冥紙加工的「童工」,七歲時賣過冰棒,當時六支冰棒賣一塊錢;家貧,在未強制入學的年代,他遲至十歲才走入學堂,但只讀到小三時就輟學,跑去烈嶼人林水千開設的冥紙加工廠打工,靠閹豬起家的林水千父子,每月給他二百元薪資,他也首次在冥紙加工廠見識到「收音機」長得怎一款樣、聽到黃三元唱紅的一曲〈素蘭小姐要出嫁〉,興奮得不得了。 那是一九六○年代初發生的島鄉寫實情節。故事中十來歲的「童工」楊榮煥,現已年過半百了。他的人生路,一路走來可說充滿了傳奇,充滿了無奈,包括一生中寫下兩次入伍服役這樣少有的紀錄,都在他身上發生過,而最傳奇的是,蔣家四代─蔣中正、蔣經國、蔣孝勇的官邸都待過,乃至於看著蔣友柏、蔣友常出生、長大。個人生命史與國族史領導人物的家族史緊密地結合,這樣的經歷,蔣家以外,再也不會有第二人。 楊榮煥,一九五○年農曆元月二十六日出生於金門縣金城鎮後浦北門里,原籍地金寧鄉林厝村,父親楊誠尾、母蔡能利;楊家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的楊榮煥,兒時就步入社會打工貼補家用、少時再入伍長期匯軍餉回家支援弟弟妹妹們的學雜費,因此,在他們眼中,這位「士官長」二哥楊榮煥反倒比「一直用力往學術領域攀爬的「博士」大哥楊錦洲更有威嚴。 二○○七年元月起出任第十屆桃園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的楊榮煥,投入同鄉事務之前,一九六七年以十八歲之齡入陸軍第三士官學校第三期,迄一九九五年四月十六日以陸軍一等士官長退役,扣掉中間一度退伍返鄉的四年,他在軍中共待了二十四年之久。他的軍中歲月與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當過總統府警衛隊衛士、七海警衛隊衛士、七海警衛組士官長廚師、蔣經國官邸御廚、蔣孝勇公館總管,歷蔣家三代再接觸到第四代的蔣友柏,見證了蔣家四代的風雲興衰,楊榮煥的個人生命史,幾可說是以蔣家為中心的一段國族史緊密地纏結。 楊榮煥有寫札記、日記的習慣,因而保留了軍中二十多年、特別是在蔣家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尚未公開的紀事,是從—自認止於「士官長」的小人物角色、心情,誠懇、忠實觀看、記錄「大時代」、「大人物」不為人知的一個活動角落,譬如,「老總統的生活方式是冬天住士林,夏天會到陽明山避暑或是到桃園假半山、或日月潭………」,「五月九日下午三點十分到經國先生寓所報到,晚餐就開始由我做菜給經國先生及夫人吃,這份工作對我來講是非常沈重而且吃力的工作,因為我是半路出家,沒有真正學過廚藝………」,「星期四及星期四中午孝武全家、孝勇全家會過來陪經國吃飯………,本人始終感覺經國先生的胃口並不好,經常我們所做的四道菜,四道菜上桌,原封不動又退回來………」,「四月二十八日早上十一點四十分少奶奶來電指示,中午要我拿菜到學校給友柏、友常吃時,轉告他們功課在學校能作好、就作好,晚上少奶奶要帶他們到故宮吃飯………」,「我晚上九點十分離開了公館,算一算我在蔣公館服務了二次,總共在蔣公館服務了十二年又四個月,當然在過去十二年多,我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的酸甜苦辣,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世態炎涼,今天我很無奈的選擇了退伍,不管誰對誰錯,我想就讓它一筆勾銷了吧!」楊榮煥與蔣家四代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曾獲頒忠勤勛章的他,如果將來有機會將他個人的日記完整公開、或以回憶錄形式出版,從「小人物」觀點出發觀看蔣家,必然可以補「正史」的不足,也將貼近一個更人性化的蔣家世界。 早年曾經任職金門總工會幹事,一九七五年首次自軍中退下,楊榮煥又回來金門,在後浦北門老家開設「朋友冰果室」;一九七七年回役,直至一九九五年第二次退伍,他才終於可告別曲折、離奇的軍旅人生,重返鄉事這一塊領域。現在的楊榮煥與出生於金寧西堡的賢妻蔡彩雲陪伴老母親蔡能利居住在桃園縣八德市,所育的一對兒女擁台大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的楊斌虎,現任英業達集團經理及執行長秘書,醒吾商專國貿科畢業的楊佩雯,在私人公司當助理。兄妹們各有所成,兒女也有一片天,自軍中退下,但未「放下」的楊榮煥,又給自己新的差事,帶領創會已三十年的桃園縣金門同鄉會鄉情團隊,一步一步,有力而穩健的向前行。
-
《鄉訊焦點》金門母親蔡能利推動教育家族的手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老照片,顯影出一個金門家族故事 一張老照片顯影出一個金門家族的故事。 照片是一九六六年在後浦一家照相館拍攝的。簡單的格子窗佈景,黑白分明的地磚或站或立,兩位大人、八個小孩,標準的舊時「全家福」留影。 「卡擦!」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沖洗出之後,幾是一張缺乏笑容的「全家福」,反倒是孩子們雙手併腿、雙腳靠攏,帶點嚴肅的站姿,現在看來,變得有些逗趣。而,再能精準聚焦的照相師,也無法預知、測度出影中家族的未來命運。 生意上門,照相師傅如常調度、拍攝下的一張家族照。四十二年了。 從金門到台灣,四十二年後,二○○八年五月母親節前夕,影中家族成員桃園相聚,為母親過八十二大壽的同時,也歡渡母親節;母親──喊著兒女及多出的兒媳、兒孫、女婿們的名字,「來,大家再照張相做紀念!」 畫面中多出了不少人,卻也永遠失去了一個人─孩子們的父親楊誠尾。 畫面中不變的人,被歲月改變的身影: 母親蔡能利,一九二七年生,肖兔。 長男楊錦洲,一九四七年生,肖豬。 次男楊榮煥,一九五○年生,肖虎。 三男楊錦章,一九六○年生,肖鼠。 四男楊忠義,一九六六年生,肖馬。 長女楊碧石羡,一九五二年生,肖龍。 次女楊碧緣,一九五四年生,肖馬。 三女楊碧治,一九五七年生,肖雞。 四女楊碧玉,一九六四年生,肖龍。 全家福老照片拍攝的時間點,老大楊錦洲已是十九歲的少年,老么楊碧玉尚是母親懷裡的三歲孩子。 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張尋常的照片,但是經由歲月的淘洗、對照後,才能驚覺出一位平凡母親的偉大。迭經烽火離亂、窮困、遷徙,而能將八個小孩健康拉拔長大、平安擺渡上岸。而今,這支家族成員,八位孩子之中,出了兩位博士教授、三位中學教師、一位同鄉會理事長;兒孫之中,出生於金門、畢業於台灣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的楊斌虎,以三十三歲之齡,躋身入英業達集團核心,是集團經理也是執行長秘書,未來前途大好。 母親節前夕,這是一個屬於金門母親蔡能利所帶動出的家族、親情與鄉情的故事。 苦日子,每生一胎就得多養一頭豬 這支家族,全出生於金門。島內是遷徙,島外也是遷徙。 他們原本世居古寧頭三村之一的林厝,孩子們的祖父楊篤騰、祖母李碰、父親楊誠尾、母親蔡能利,剛搬入一改建而成的雙落大厝內,不料甫入厝,就遇上一九四九年的古寧頭戰役,整棟房子硬生生地被國軍無償拆掉、移作碉堡工事建材用。 家沒了。祖父母、父母親,帶著年僅兩歲的楊錦洲,一九四九年底,舉家遷居金城鎮後浦北門。 後浦城的童年記憶,「一貧如洗」深刻地劃在次子楊榮煥的心版,「祖父不曾抽過整包整支的新樂園,所抽的都撿別人丟棄的菸屁股,把它拆過重新包起來再抽」、「家裡天天的三餐都是地瓜稀飯,說是地瓜稀飯,哪裡有甚麼米煮飯,幾乎都是地瓜,根本撈不到甚麼米,配的佐料很少像樣的,如果有魚,是買最便宜,而且用煎的,很鹹很鹹的,如果是海蚵也一樣煮的很鹹,如果是肉,也是買最便宜的下巴肉或豬皮,至於穿的衣服跟以前大陸流行的口號『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沒啥兩樣」,楊榮煥敘述這些「貧窮往事」時是不帶怨尤之氣的,他說:「金門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甚麼人抱怨,也沒有甚麼不滿。」 只是,孩子們成長獨立後,記憶中的母親,總令他們愧疚與不捨。 出生於金寧鄉西堡村的蔡能利,嫁入林厝楊家時,才是十八、九歲的姑娘,原本擁有大厝的安康之家,在她生下第一胎兩年後,因古寧頭戰役,被迫與丈夫流徙到後浦城,當時能帶走的,除了襁褓中的幼兒,再來僅幾件衣物,就這樣在北門借居了下來,與丈夫從事農事農耕兼做養豬、冥紙加工等雜工。 在那個沒有節育觀念,「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傳統年代下,在林厝生下老大錦洲後,接續在北門,蔡能利也無可避免娃兒一個接一個呱呱落地,十七年內十二生肖生了八胎、四男四女,每生一胎,家裡就要多養一頭豬,上山下海的扁擔也挑得更重更沈。 連同祖孫三代,面對食指繁多的十多口之家,三餐主食清一色地瓜稀飯,好不容能有條魚吃,必須用粗鹽醃過再煎,很鹹很鹹的味道,一家大小吃魚的滋味其實不好受,孩子更是吃得張嘴吐舌;想張羅一鍋乾飯,得等到有拜拜的日子。 孩子們一個個註冊、上學了,蔡能利必須看左鄰右舍及親友的臉色借錢去;尤其是老大錦洲考上私立中原理工學院後,龐大的學雜費,借得更辛苦了,借來的錢,抱歉,要保佑養的豬順利長到二、三百公斤,賣出去後才能還債。 蔡能利養兒育女的故事,在舊時年代貧困的金門,其實一點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傳統婦女、未受太多教育的她,卻在困頓的島鄉以隱忍厚重的性格,身教加上言教,拉拔出一支為人稱道的「教育家族」。 八子女,兩博士教授三位中學教師 蔡能利和丈夫楊誠尾走過貧窮歲月、艱苦撫育出的四男四女,共出了兩位博士教授、三位中學教師,等於說,八名孩子,就有五人從事教育工作。 長子楊錦洲,金門高中畢業,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博士,現任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是台灣管理科學、工業工程領域的頂尖學者,先後獲得一九九六年品質個人獎、一九九七國家品質個人獎,所撰寫的《管理人才不是天生的》一書,在企業界頗受好評。學有專精的楊錦洲,也因心繫家鄉而擔任過金門縣政府顧問及金酒公司董事。 次子楊榮煥,畢業於陸軍第三士官學校、憲兵學校預士班,軍旅生涯歷任總統府警衛隊衛士;七海警衛組士官長廚師、蔣經國官邸御廚、蔣孝勇公館總管,參與也見證了一段國族風雲,一九八八年獲頒忠勤勳章,現擔任桃園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 三子楊錦章,輔仁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及美國愛荷華大學統計系碩士、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現任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兼任副教授。 四子楊忠義,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畢業,現任教於中壢市自強國中。在教學、繪畫領域,楊忠義表現亮眼,學生時代即屢獲美術獎項,包括桃園縣寫生比賽第一名、台灣省北區七縣市寫生比賽高中(職)第三名、桃園縣學生美展西畫組第一名、全省學生美展西畫組優選、桃園縣美展水彩組第三名,全省美展水彩組入選、師大畢業美展設計組第三名,主編、編著、合編有《炭筆技法》、《實用POP技法》、《實用POP字體》、《紙藝技法》等美術用書。 長女楊碧石羡,身為楊家大女兒的她,由於家窮,必須協助父母親負擔家計而失學,但在兄弟姐妹眼中,「屬她最辛苦,出嫁前完全把青春奉獻給這個家庭,我們全家由衷的感激、由衷的敬佩,如今她已苦盡甘來,幾個兒女都有不錯的事業與工作。」 次女楊碧緣,金門的苦日子,她與大姊的求學命運有幾許相通,大姐沒唸小學,她則小學沒唸完,曾在金門家鄉做過毛線衣家庭代工、賺取微薄的工資貼補家用;長相甜美、聰穎過人的她,婚後為了跟上時代,奮發向上、努力讀完高職,並教育一對兒女完成研究所學業,楊碧緣也協助先生黃連福創辦、經營太暘生物科技及尖端生物科技兩個生技事業體。 三女楊碧治,是楊媽媽與兄姐口中的「幸運兒」,在她成長、求學的年代,家裡的經濟狀況稍好轉,不必再承受大姐、二姐的失學、輟學之苦,讀完金門高中、考取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從國中教到中壢高商,並沈潛畫事,自大一新生報到被選為班代的陳新轉指名為副班代的楊碧治,兩人經過學生生涯、軍旅金門、步入社會的漫長「苦終結成連理」,育有一男二女,擁博士學位的另一半陳新轉現任華梵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暨教學創意發展中心主任。 四女楊碧玉,楊家最後一個在金門誕生的「小龍女」,也是接續三姐碧治的「幸運兒」,金門受完小學,一九七七年四月舉家遷台後就讀士林明德國中、板橋高中、彰化教育學院(今彰化師大)化學系,現任教桃園縣平鎮市平興國中;教學認真富創意,備受學生喜愛的楊碧玉,不乏追求者卻仍抱定獨身主義,楊媽媽始終掛心的一件事。 來自金門的平凡母親蔡能利,一雙推動搖籃的手,把八位子女一個個拉拔長大,二位博士教授、三位中學教師、一位熱愛桑梓的同鄉會理事長,以及兩位留在家、相夫教子的女兒,在母親節前夕的母親八十二大壽壽宴上,八個兒女都到齊了,生日頌的歌聲與淚影裡,感謝母親,把他們帶到金門島鄉,沈默的母親,卻也總懂得如何築巢、孵育幼雛,又懂得把他們帶離
-
《鄉訊留言板》清意外的相會
從《金門日報》要聞發展到《鄉訊》的專題,關於四月十七日,發生在台北縣新莊市的金門旅台葉婦遭封喉殺害案、留下小馨、小彤姐妹花陷生活、就學困境、等待各界支援的報導,沒想到能在短短一周內引起金台同鄉廣大的愛心回響,各界善款透過各種管道、持續湧向;也因為我們的報導,讓小馨、小彤記憶中不曾謀面、失聯的表阿姨重相逢、送上溫暖。 方慶和出生於廈門塔浦、又在移居烈嶼后頭後育下方雪卿、方雪娥這對姐妹,方家也是命案中葉婦之父葉水淘在金門唯一的親戚,因為都是在國共戰爭、一九四九年流徙到金門。不過,兩家各自遷居台灣後,即已失聯,幾達二、三十年時間。 方雪卿、方雪娥姐妹從台灣報紙讀到金門葉婦命案的消息,起初未能查覺葉婦真正的身份,是在進入《金門日報》網站找線索後,從報導得知葉父葉母是「一九六○年自廈門來金門」,終於確認遭殺害的葉婦就是她們失聯二、三十年的表姊! 四月三十日一大早,方氏姐妹趕到板橋市上品蓮禮儀參加表姐的告別式,在此生再也無緣相遇的淚眼中,方氏姐妹只能不斷安慰表姐留下的一對苦情姐妹花——小彤與小馨,要她們生活有困難時,隨時相找。 「是金門日報鄉訊的專題報導感動了我!」告別式的一個角落方雪娥說。 ■《鄉訊.星期人物》本周暫停一次■
-
《鄉訊短波》送愛心到新莊回響
──福建省府等各界同鄉愛心捐助徵信 ●本報鄉訊採訪小組 四月二十六日、上周末本報《鄉訊版》專題報導〈小馨與小彤 人生路漫漫誰憐苦情姐妹花──金門旅台葉婦命案.遺孤陷困境.亟需社會各界協助度難關〉後,引起在金、在台包括福建省政府在內同鄉各界廣泛愛心回響,目前寄由台北縣金門同鄉會轉交的助學金善款,計有永和市鄭秀貞一萬元、台中市蔡天生一千元、金門金城民生路陳慰宣二千元、金門金城莒光路張水澤五千元;直接前往新莊市小馨、小彤家致慰問金、助學金者,福建省政府二萬元、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策展人洪雅純三千元;連同先前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所致送的一萬元、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的五千元,目前自金門同鄉會的善款,共計五萬六千元整。此外,金門縣長李炷烽閱報後亦表達關切之情,昨因在議會備詢走不開,無法親往慰問,昨(星期五),李縣長特透過金門縣政府北區服務中心主任黃淑麗取得連繫,向小馨、小彤加油打氣;縣府近日亦會派員前往慰問。金門各界欲匯款協助三年內父母雙亡、尚就學中的小馨、小彤走出生活困境、順利完成學業,仍可藉由台北縣金門同鄉會轉交,該會地址「台北縣永和市永和路一段202號五樓」,電話(02)29247968,該會秘書張自福手機0937-848994。
-
《鄉訊焦點》走過30桃園縣金門同鄉會風雲變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五上校「輔佐」一位士官長出身的理事長.楊榮煥要打贏建置會館這一仗 楊榮煥,有支精銳的同鄉作戰隊伍 「五上校」共同「輔佐」一位「士官長」。有沒有搞錯? 沒錯。在桃園縣金門同鄉會。 成立至今、邁入第十屆、第三十周年的桃園縣金門同鄉會,十五名理、監事及十一名幹部中,「上校」階級身分退役的成員竟達五人,他們是:籍地金城的理事陳慶山、烈嶼的理事孫允理、金寧的常務監事許永忠、金沙的副總幹事王福成、金湖的主任兼財務長蔡國榮,另外還有一少校退伍、籍地金城的理事范天佑。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目前的桃園縣金門同鄉會理監事會生態結構中,是由一位「老士官長」退役的理事長「領導」五位上校、一位少校,以及其他多位各行各業的同鄉幹部;但出身軍中講倫理輩份的「老士官長」理事長楊榮煥非常客氣、謙虛地說,「不能這樣寫,要說是五位上校『輔佐』一位士官長出身的理事長才對!」 但楊榮煥可也不是泛泛之輩、普通尋常的「老士官長」,他的個人生命史幾與一部中華民國史的領導者家族產生漫長的聯結、連繫,一九四九年以後「蔣家」以「家天下」統治台灣幾近四十載的時間洪流裡,唯一走過、跟隨、歷蔣家四代者,全中國非楊煥榮莫屬;出身於陸軍第三士官學校的他,在蔣中正的士林官邸、蔣經國的七海寓所、蔣孝勇的天母公館,或衛士、主廚、總管,都待過,即連蔣家第四代的友柏、友常、友青,也都是他看著長大的。 因此,楊榮煥不是「普通」的士官長,也不是「虛位」的理事長;他可也沒讓同鄉會變「軍營」、但吸收了軍中練就的「戰鬥力」、「組織力」、「團結力」,三年一屆、自二○○七年元月接任桃園縣金門同鄉會第十屆理事長迄今,僅短短一年,已讓這個傳統的同鄉大家庭體質悄悄地產生變化。 在漂泊的異鄉見證一段飄搖的國族風雲後,又拉回生命的原鄉、投身同鄉事務;做為桃園縣金門同鄉會創會三十年的理事長,楊榮煥與他的同鄉團隊,要大幅拉高同鄉會的鄉情能見度、鄉事參與度,要重建失落斷層的會史、出版可永久流傳的三十年會刊,而他最大的心願,為居無定所的同鄉會找一個家、實現建館大夢。 三十年,桃縣金門同鄉會如搬家史 一九九四年的台灣縣市長選舉,桃園縣出現三黨廝殺、競爭空前的局面,最後國民黨提名的劉邦友以一萬多票之差勝出,曾任軍派金門縣長、政委會秘書長,時任六軍團政戰主任的唐雄飛一語道破「劉邦友贏在金門鄉親大團結的票!」 唐雄飛的話不差。三萬金門人住桃園,對照於劉邦友的機要用的是烈嶼東林的林登濱、桃園與金門締結為姐妹市、桃園縣府出資在金門舖建一條「桃園路」;種種跡象,都足以顯示桃園地方主政者對這支很能發揮「關鍵少數」金門族群的重視。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已成立十六年的桃園縣金門同鄉會在中壢市龍和大飯店召開第六屆會員大會,這一天,會場湧入桃園地區二市、十一鄉鎮超過四百同鄉與會,時任金門立法委員的陳清寶到場看到人擠人,以為是來到了台北縣市的同鄉會活動,「阿寶」不禁感慨發出一句「在台北辦金門遊行,如有這麼多鄉親參加就夠了!」的確,前一年陳清寶號召「八二三台北大遊行」的人數也不過才五百多人,其中也多虧理事長林福財領軍的桃園縣金門同鄉會北上撐場面。 夾處在金門同鄉大本營的台北縣市外邊境,地理位置,讓桃園縣金門同鄉會的處境有點尷尬,所能吸收到經濟資源也遠不如北、中、南屬都會型的同鄉會,這也是立會三十年來,會所多設於歷任理事長家,理事長一易動,交接資料就亂了;劉邦友曾好心將其中壢市名下三百多坪房舍空出三十坪提供第五屆桃園縣金門同鄉會作為會所使用,三年後,會所又隨著劉邦友要拍賣該筆不動產而被迫再度搬遷。 從最初的八德鄉大湳到現今的中壢市晉元路,三十年的會務史,也像是一段「搬家史」。縱有至今初估五萬同鄉、不小的數字散落桃園境內,缺乏固定會所,同鄉會的會務傳承、鄉心凝聚,只能東飄西流,相對人口數少的馬祖,連江縣政府出資、桃園縣政府出地,早已為桃園縣馬祖同鄉會打造了一座氣派、明亮的雙層會館;看過來、望過去,金門鄉事在桃園,總少了點「競爭力」。 然而,經過三十年歲月的淘洗、沈澱,桃園縣金門同鄉會仍然是一個有心、有情、有夢、有未來的地方。 窮單位,為同鄉服務精神絕不哭窮 創會於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二日的桃園縣金門同鄉會,迄今走過三十年、產生十屆理事長,第一、二屆金沙人莊大松、第三屆金沙人張耀中(原名張國泰)、第四屆金沙人張贊續、第五、六屆烈嶼人林福財、第七屆陳國元、第八屆金湖人陳添丁、第九屆烈嶼人洪朱生、第十屆金城人楊榮煥。 回憶三十年前,莊大松領銜帶著幾位創會元老呂永裕、莊養仁、呂金法、黃壽楷、呂世強、黃藏福等人為了組織一個可以凝聚鄉人的同鄉會,幾個人利用下班、休假日,跑遍桃園境內,按圖索驥、一戶戶尋找、拜訪同鄉,最後累積了二百會員數,才得以讓同鄉會跨出第一步,會址位於八德鄉的大湳,是一台灣商人將其辦公室切出一半空間,義務提供會所。 莊大松打下立會根基,歷屆理事長也都作出穩定、持續推動會務免於停擺的付出。烈嶼西路人林福財更是在五、六屆理事長任內,將會員數衝向千人大關,又藉一九九三年區運在桃園舉辦時,由同鄉會出面鼓舞金門選手,凡獲獎牌者,一律給予獎金,當時的旅日的長跑好手許績勝一口氣在區運摘得兩面金牌而獲得六萬元獎金,回日本後,許績勝寫了封感謝信回來,他說,不是因為拿到同鄉會的獎金才來信,而是真心感動於桃園的同鄉們,在區運比賽期間,拋下手邊的工作到場助陣,又在會務經費困頓下,還四處募款,利用獎金刺激、鼓勵金門選手得獎、破紀錄,這份鄉誼,許績勝感動。 許績勝為桃園縣金門同鄉會寫下跨洋的感動。也許是個叫「窮」的同鄉單位,但捨命為同鄉服務的精神絕不叫「窮」!十六年前,有鄉親在桃園發生嚴重車禍、身心受創,肇事者僅願以二十萬元和解了事,理事長林福財與總幹事林登濱立即出面協助發生事故的鄉親與肇事者談判、討公道,後來不但追究了對方的刑責,也將車禍賠償金從二十萬元拉高到七十多萬元,奮戰後的林福財說「金門出外人怎能被看輕!」同樣的情節也發生在今年,一位當清潔工的李氏鄉親的青春正盛兒子發生死亡車禍,全家陷入愁雲慘霧,理事長楊榮煥偕總幹事鄭和順立即出面赴中壢市調解委員會與肇事者進行賠償協調,談判意志、技巧發揮得宜,一次就成功,達成四百四十萬和解金。 處理意外事故、面對急難救助、發放獎學金,總有同鄉會服務不完的事。即連代申請榮民就養金,桃園縣金門同鄉會也像「代書」般的投入,最近就經手了四例,爭取到單身者每月一萬三千五、夫妻一萬四千一的補助。 總也有忙不完、如芝麻綠豆般的「家常事」;而當前,桃園縣金門同鄉會最大的心願、最大的挑戰,在於推動多年、迄難實現的建館計劃。 建館夢,一步步開拓鄉事桃源新境 會館計劃,桃園縣金門同鄉會早於成立之初,即已醞釀;真正付之行動是烈嶼人洪朱生接掌第九屆理事長期間內,當時已累積了第一筆建館基金。 楊榮煥接任第十屆理事長,發表當選感言中所許下的願望,第一項即是「希望成立購買會館基金,並開立專戶,只要成立,榮煥即刻捐獻新台幣二十萬存入專戶」。 半年後、二○○七年六月三十日,建館計劃又推進一步。當天楊榮煥在桃園境內石門水庫阿姆坪東湖餐廳所主持、召開的第十屆第三次理監事會,經過腦力激盪,就建會館議案有了三方案,一、統籌建構:由金門縣政府編列預算統一建構,採產權歸屬金門縣政府所有;二、購地自建:由金門縣政府編列建館購地預算由各縣市同鄉會自籌構建經費辦理,採產權分開;三、租地購建:由金門縣政府編列預算向各地方縣市政府租地購建。 如果尋求外界資源的三個方案都行不通,迄未獲具體回覆,那也只有獨立購置或建置會館了,初估需要三百萬元經費。為了達成建館目標,楊榮煥除了自掏腰包拿出二十萬,也發動家人捐獻,大哥楊錦洲捐三萬、三弟楊忠義捐一萬……,目前已累積了七十四萬多元的基金,並將成立購買會館基金委員會。 走過三十年,會員數已三千五百人、會員代表二百五十人,在金門旅台十二個同鄉會中名列第一;惟獨就是少了一處大家殷切企盼的「家」——永久會館;在館內五位作戰經驗豐富的「上校」陳慶山、孫允理、許永忠、王福成、蔡國榮、一位「少校」范天佑輔佐下,又有兩位副理事長林天福、戴德滿,以及常務理事林長勇、張雲弓,理事洪成美、陳森材、陳能娟、翁明雄、林冬鴻,監事侯日權、吳振麟、陳再旺、孫仁樹,總幹事鄭和順,副總幹事呂景星、洪燕玉,主任(駐金門)林孫全、陳怡坤,幹事張進忠、呂玉珍、莊月霞、陳振興等人組成陣容堅強的同鄉團隊協同作戰下,「士官長」出身的理事長楊榮煥,正發揮旺盛的企圖心,一步一步帶領桃園縣金門同鄉會實現建購大夢、開拓鄉事的桃源新境。
-
《鄉訊短波》葉婦遺孤待援手──請各界同鄉送愛心到新莊
●本報鄉訊採訪小組 發生在四月十七日晚間,四十六歲的金門旅台葉姓婦人在新莊遭割喉慘死命案,由於死者丈夫也已過世,遺留下兩位尚就讀大三、高一的一對女兒小馨與小彤,家中已無大人、存款也只剩一萬多元,面臨貸款、生活、就學及為母親辦理喪葬的壓力、困境,亟需各界愛心的支援,目前已有金門籍的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捐助五千元、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捐助一萬元,各界如欲愛心捐獻、協助這對姊妹花渡過難關,可逕與台北縣金門同鄉會連繫、轉交地址:台北縣永和市永和路一段202號五樓,電話(02)29247968,或電該會秘書張自福(手機:0937-848994)、理事長黃獻平(手機:0935-231152),所有捐助將透過北縣同鄉會訊或本報鄉訊版刊出徵信。
-
《星期人物》出生於烈嶼鄉湖下村‧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現代神捕俠骨柔情
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叔叔,我沒有爸爸了,你當我乾爸好嗎?」 「好啊!」 四月二十二日晚,轟動社會的新莊葉婦「割喉命案」破了!逃亡六天的嫌犯林吉杉於傍晚在宜蘭礁溪被洪俊義帶領幹員一手擒來,連夜押返至新莊警分局,晚間九時許,大批媒體守候,人群中跑出了葉婦的一對女兒─小馨與小彤,她們悲憤地盯著那個讓她們家庭破碎、母女天人永隔的「林叔叔」,又衝入偵查隊隊長辦公室內給辛苦偵破此案的「洪叔叔」一個最熱情擁抱。 三年之內連遭喪父、失母之痛,十六歲,就讀大三的小馨、高一的小彤,這一刻再也忍不住失親的淚水,對著與媽媽都是金門來的、與爸爸年齡只差一歲的「洪叔叔」─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說「你當我乾爸好嗎?」洪俊義也即爽快地回答說「好啊!」 只顧聚焦凶嫌。這是電子媒體沒拍到、平面媒體沒寫到的另一段「父女情緣」漏網畫面、對話。看到這一幕的人,既心酸、又感動。 「現代神捕」洪俊義又破大案了! 不止破了一件社會各界、金門同鄉高度關注的案子,也因六天的相處、互動,收了一對乖巧、懂事的乾女兒。洪俊義心想,如果他這位「乾爸」能稍填補小馨、小彤失去雙親後內心空白的一小角,那是值得的。而「乾爸」洪俊義一開始就當得沈重,因為念大三的小馨、高一的小彤,這一對姐妹花的母親雖留下新莊、金山共兩間房子,卻還在貸款階段,家中的現金存款也只有一萬多元,無力還貸、就學,連即將入土的母親喪葬費都沒有著落,面對從學生生涯到步入社會謀生,仍有一大段路要走,要如何協助她們走過這一段路?洪俊義先從口袋掏了五千元「拋磚引玉」,又致電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新莊市公所、台北縣政府社會局等民間、政府單位,盼能啟動社會救助機制,至少先讓這對姐妹花能辦完母親的後事。 「現代神捕」的外在與內心世界,竟隱藏了令人動容的俠骨柔情。 洪俊義,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日出生於烈嶼鄉湖下村,祖家則是烈嶼青岐村,父洪明華、母林梅英,家族成員尚有得過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現居永和的大姊洪美珍、嫁到桃園的妹妹洪源美、赴台南發展的弟弟洪源福。身為烈嶼人,洪俊義島居烈嶼的歲月很短,青岐而湖下,五歲時與父母遷居金湖鎮先下坑而安民村、建華村。金湖國小、金湖國中、金門高中畢業,考取台大運輸系而未就學,肄業於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轉投考中央警察大學五十二期一隊刑事系,警大畢業歷任桃園縣警察局外事課巡官,楊梅分局刑事組巡官,保六總隊第二警官隊組員及副組長,台北縣政府警察局組員,蘆洲、新莊分局刑事組副組長,金山、蘆洲、三峽、新店、海山、新莊分局偵查隊長。 自少受到福爾摩斯辦案的偵探閱讀世界的啟蒙影響,或說遺傳基因裡就有「情報性格」——據《金門縣志》載,他的祖父洪水枝曾是抗戰時期的國民黨的情報員,但不幸被日軍捕獲,連同其他同志洪水尚共十一人,一九四二年農曆元月十四日,被帶到二擔島遭砍頭處決的命運。繼祖父的情報之路後,洪俊義踏上刑事偵查這條路,心思縝密、智慧型辦案的他,刑事偵查生涯屢破大案,著名如喧騰一時的金寶山鄧麗君墓園遭恐嚇勒索三百萬美金案、一九九七年台北縣第一個治平專案陳天賜提報解送綠島案、學童陳昱傑遭擄人勒贖兩千萬元案、二○○二年四月十六日「人肉炸彈」黃金生引火自焚案、二○○六年二月三日吳政昌襲警奪槍案、二○○六年二月八日華南銀行新泰分行強盜案、二○○七年三月新莊昌盛郵局強盜案……,不勝枚舉的破案實錄,顯見了洪俊義超人一等、技高一籌的辦案能力。這次發生在新莊的金門葉婦遭割喉命案,在快速鎖定到凶嫌林吉杉後,洪俊義即策動林妻,葉婦的女兒,甚至自己也加入以「發簡訊」方式進入凶嫌只用來收發簡訊的台灣手機,又發現到凶嫌這支手機快面臨費用逾繳停機期限,也即連絡、拜託電信公司暫勿予以「停話」,最後透過訊號發送掌握到凶嫌藏匿的宜蘭礁溪方位,又知凶嫌菸癮很大、必外出買菸,洪俊義即派多組幹員日夜守候各超商,二十二日中午十二點洪俊義親自上陣趕到礁溪,傍晚即逮到自旅館外出的凶嫌林吉杉。 已是全國具知名度的偵查隊長、電視節目名嘴的洪俊義,也擁高等檢定考試法務類及格,又以優異、精湛辦案、偵破成績,一九九七年,三十四歲的他即獲第三十三屆全國模範警察殊榮,也是二○○七年金門高中傑出校友警政類得主,回到母校領獎時,他特別感謝金中三年導師王忠遠的教誨、提攜,回到建華探視仍以理髮為業的年邁父母時,洪俊義對「理髮師」父親生起無限的敬意。這位「現代神捕」,真的既俠骨、又柔情。
-
《鄉訊留言板》◎楊樹清悲劇與撫傷—葉婦命案遺孤與金門神捕洪俊義交會
這是《鄉訊》開版以來最沈重的一次專題!也是耗費時間最長的一次發稿紀錄。 〈小馨與小彤,人生路漫漫誰憐苦情姐妹花〉,專題故事,關於發生在四月十七日晚新莊的金門旅台葉婦慘遭封喉,命案已破,我們報導的焦點不在命案過程,而是要藉由葉婦所留一對年幼遺孤─尚就學中的小馨與小彤遭遇故事,盼能喚起在地、在外金門各界的鄉情力量、愛心行動,協助這對喪父又失母的姐妹花走出生活困境、生命陰影。 《星期人物》鎖定「現代神捕」——金門籍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俠骨柔情,也自有一片動人的風景值得閱讀。
-
《鄉訊焦點》小馨與小彤人生路漫漫誰憐苦情姐妹花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命案落幕,險阻人生路才開始 「台北縣新莊市葉婦割喉命案,嫌犯林吉杉落網後,昨天依殺人罪嫌移送板橋地檢署,由於葉婦留下二名還在念書的女兒,加上媽媽的後事,二人生活頓成問題,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台北縣金門同鄉會,先行捐贈共一萬五千元協助她們渡難關,也協尋相關單位的幫忙。」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星期四的《自由時報》社會新聞版,刊載了記者鄭淑婷一則報導〈新莊割喉案,遺孤陷困境〉;相較於葉婦命案發生時,凶嫌林吉杉落網後的大篇幅占據社會頭條,這一則如同分類廣告般大小的「社會線上」圖文報導,顯得寒愴,但即使再不起眼的小花邊,已經透露了悲劇事件後,社會又一個可能的悲苦局面的形成。 小小報導欄位所鑲嵌上去的圖片,新莊警分局偵查隊內,洪俊義以打氣的手勢輕拍著葉婦女兒的背。 如果你看得懂圖片背後的隱藏,或鼻酸、或淚流。 洪俊義——金門人,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隊長,負責偵辦葉婦命案。 小馨——金門葉婦的大女兒,就讀大三。 小彤——金門葉婦的二女兒,就讀高一。 洪俊義、小馨、小彤,三個都具金門血統的異鄉人,都生活在新莊,原本是很難產生交集的。 一切就因那件震驚社會,特別是金、台兩地金門同鄉的命案。 凶嫌林吉杉落網,連夜從礁溪押解到新莊警分局的那一夜,所有電視新聞SNG轉播車在現場連線,再也顧不了會在全國收視戶面前曝光,小馨與小彤從家裡快跑五分鐘,激動地衝進偵查隊辦公室內,給只小她們已過世爸爸一歲的「金門神捕」洪俊義——洪叔叔一個熱情的擁抱。金門來的洪叔叔果然神勇,六天內就指揮抓到讓她們憤怒、也讓她們晝寢難安的「林叔叔」。今晚,總算可以在媽媽靈前報告好消息,也可以好好地在家裡睡一覺了。 凶嫌落網。命案落幕。 破碎的家。受創的心。茫然不可知的未來;小馨與小彤遍佈荊棘、險阻的人生路,剛剛開始。 回到新莊,小彤驚見人間慘劇 新莊一場傾盆大雨打落的第二天,四月十七日星期四,仍然帶點陰濕的天候;農民曆上記載「忌諸吉事」的一天。 傍晚,位於三重市與新莊市交界的一所女中校園內,下課鈴拉響,小彤收拾好書包,與同學們走到校門口的公車站牌,等候公車要回新莊了。 公車很快就駛入新莊市。捷運施工、副都心動土,可預見未來一片榮景的新莊,卻也是現在的交通黑暗期,一條長長中正路,隔兩個站牌的一小段,可能都要塞上七、八分鐘。 從中正路轉進,小彤每天上、下學必經的路。 接近晚間七點,小彤才走進××路2××巷的巷口,再往巷內推進不到一百公尺,就是她位於社區大樓的家。 如往常跟管理員點個頭。小彤刷卡入社區。輕啟電梯按鈕。四樓停格。六時五十分。 家裡怎麼黑漆漆、狗兒狂吠。媽媽睡著了?外出不在家? 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亮燈、進入媽媽房間。 天哪! (血淋淋的畫面、不忍卒睹,我們必須省略命案現場與殺人細節的文字描述。) 十六歲的少女,見識到比恐怖片、災難片還驚悚的畫面。而她目擊的是現場,是自己躺在血泊中、一動也不動的媽媽──爸爸三年前心臟病發走後,媽媽是她與姐姐唯一的依靠啊。 冷靜!冷靜!冷靜! 小彤一再告訴自己要冷靜。趕緊打一一○報案。趕緊下樓到管理室報告。趕緊告訴在台南賣咖啡的阿金阿姨、在嘉義念大學的小馨姐姐,現在,兩位最親的人,怎麼離她這麼遠?她竟一個人要承擔這一切。 幾分鐘後,晚上七點多,距離只幾百公尺遙,洪俊義率領的新莊警分局偵查隊幹員火速趕到;再幾分鐘,知道是慘絕人寰的「割喉」重大命案後,大批記者湧入、一輛又一輛的SNG轉播車開進,鎂光燈照射著社區內的一片慘白、一張張倉皇失措的臉──巷道內、公園旁的寧靜一角,怎麼會有如此不平靜的夜? 警界神捕,洪俊義眼眶也泛紅 「一定是那位發恐嚇簡訊的人幹的!」 驚懼後的冷靜思索。小彤想起這一陣子,媽媽的行為舉止怪怪的、很不快樂;她很想知道原因,有天實在忍不住地偷看媽媽的手機,竟然看到簡訊匣內有許多通曖昧、騷擾、恐嚇內容的文字訊息,諸如「如果讓我到了極限,有一天我會殺了妳………,小彤驚覺媽媽的生命受到威脅了,立即用數位相機將簡訊內容翻拍存在電腦中。命案發生日,警方也從葉婦遺留的手機裡發現前一晚才收到的最新訊息,「妳為甚麼不接電話,出面把事情說個清楚、做個了結」,警方從簡訊內容再調出社區監視器錄下行凶者的身影,經由小彤指認,那人就是到過家裡找媽媽的「林叔叔」。至此,警方很快就研判出這是一起熟人所為、卻故布疑陣為強盜殺人的事件。 因為小彤之前的留心、細心,加上案發後表現出的異常鎮定,讓警方不必大費周章找犯案者的蛛絲馬跡。在現場的洪俊義既驚訝、又讚嘆,災難發生,有這麼懂事、冷靜、全力配合辦案的少女。又在知悉女孩的媽媽與自己都來自金門,女孩三年前失去了爸爸,現在又失去了媽媽,這位外表看來有點「冷」、年輕的警界鐵漢,眼眶也泛紅。而他此時所能做的,了解她的生活處境、保護她的人身安全,拍拍小女孩,要她勇敢、要她堅強,很快就會抓到凶嫌的!臨去前,洪俊義遞給小彤一張名片,隨時保持聯絡,也隨時可走一小段路到叔叔的辦公室喝茶坐坐。 鎖定目標。「金門神捕」洪俊義要出門抓凶嫌了! 連失雙親,小馨小彤無語問天 葉婦命案發生後,小彤的姐姐小馨、三阿姨阿金連夜從嘉義、台南北上。比妹妹小彤大五歲,在嘉義一所私立大學念視覺傳達系三年級的小馨,難熬南下求學以來最長的一段北上路,也經歷了生命中最長的一夜,驚失媽媽,震愕、悲傷,但她清楚,此時更需要安慰、撫傷的是目擊親人躺在血腥、血泊現場的妹妹一顆比自己還嚴重受創的心靈。 阿金也是,想起二姊生前種種的好、二姊夫在世時一家人的安康、和樂。二姊夫與二姊原本從事的咖啡豆批發生意做得好好的,還在金山鄉買了間別墅,假日時一家四口都會從新莊出發,前往渡假,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光。哪知三年前二姊夫因心肌梗塞過世,整個完整的家變了,二姊非常傷心,時常情緒低落,後來收了咖啡豆批發生意,專心扶養一雙女兒。 悲傷的氛圍。阿金也格外想念起她的家族、葉家四姐妹在金門的童年、求學歲月。一九六○年,年輕的父母親是哪裡借來的膽,倆人居然操著一葉扁舟,在驚險的水域擺渡,從廈門「投奔自由」來金門,自此在後浦南門定居下來,也從此在金門改變了這一家族的命運,而廈門回老家就在咫尺,父親在一九九○年辭世,母親也離開人間,終其一生,父母親未再踏回廈門一步。葉家姐妹及弟弟們,也都先後遷徙台灣發展;唯國小畢業即旅台、長得甜美的二姐,放不下金門情感,長大後又飛回金門,到小徑村經營專做阿兵哥生意的冰果室,後嫁到台灣傅家,都肖虎的二姊、二姊夫,兩隻老虎用情用心合力撐起了一個繁衍新生命的家,只是阿金不解,命運之神,為何在三年內用瞬間的方式奪走、結束了他們短暫的人生,留下今後不知何去何從的一對姐妹花。 而,究竟又是怎樣的深仇大恨,讓阿金的二姊、小馨與小彤的媽咪,必須手腳被反綁、凌虐、封喉,身中二十三刀,全裸躺在血泊之中。四月二十一日,在板橋殯儀館的法醫解剖驗屍時,可憐的葉婦再次挨刀,阿金帶著小馨、小彤以家屬身分陪侍在一旁,一刀一刀劃下的痛,三人早泣不成聲。 「抓到了!」四月二十二日,就在家屬提前一天為葉婦做完「頭七」四個小時後,晚間六時,凶嫌林吉杉在宜蘭礁溪落網,新莊警分局偵查隊長洪俊義在第一時間內告知家屬這個即時消息。 林吉杉─林叔叔!真的是他犯的。住在金山鄉時,傅家、林家,兩家都熟識,並常一起烤肉聯誼,林叔叔的太太、教國中的方老師更是與小馨、小彤一家人時有互動,感情很好。曾經隔壁好鄰居犯下如此慘絕人寰、撕裂人倫的慘案,今後,小馨、小彤,又如何才能相信大人們的世界。 案子破了!悲傷未了。或許也是劃入小馨、小彤─心內,一輩子也無法抹去的傷痕。 三年內連失父母親,家中已無大人,媽媽留下的現金存款也僅一萬多元。人生路漫漫,小馨與小彤,誰憐苦情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