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英語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有BFF是幸福的
常言道,「人生中最寶貴的不是你擁有的東西,而是陪伴在你身邊的人。」It's not what we have in life, but who we have in our life that matters.往往人一輩子走到最後會發現,不管功成名就還是富貴顯赫,人在危急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陪在自己身邊的人,而這樣的重要他人,不一定是家人或者情人,因為家人有可能形同陌路,情人也可能有難各自飛。當然,這不一定是必然,但是許多時候,反而是朋友排在我們身邊不離不棄與情義相挺。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朋友吧!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東西新的好,朋友老的好。」"Everything is good when new, but friends when old." 你身邊也有這種認識超過十年的好朋友嗎?麋鹿兒一直非常開心到目前為止身邊還有有超過二、三十年的朋友,這種從小玩在一起、念書也一起、連彼此的婚禮都不會缺席的朋友,這就是所謂的「青梅竹馬」"childhood sweetheart"青梅竹馬長大後可能變成「陌生人」"stranger",也有可能變成情人,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從國中或高中就在一起的「班對」,到最後走上紅毯、修成果,我們就稱為"high school sweetheart"。 撇開這種小小甜甜的友情,通常我們講到「朋友」,腦袋中會出現的英文單字,多數是"friend"這個字。這個單字是被用來表示「朋友」最一般的講法,指的可能是平時生活圈有交疊的人,或者是會聊聊近況但不會到太深入的「普通朋友」。而圍繞著這個字,再深入一點點交情的,就是「好朋友」"good friend",當然好朋友也有分等級,像是「熟人」或是「親密朋友」,我們就稱為"close friend",這種朋友是可以聊很多的親暱朋友,通常「我們會跟親密朋友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We share everything in lives with our close friends."但不一定會跟「男朋友」"boyfriend"或「女朋友」說,對吧?! 通常我們會對好友有些暱稱,比如說,男生之間會說這是我「兄弟」或「哥們」就是"buddy"。我記得以前我們那個年代男生間很流行「結拜兄弟」,因為sworn 是 swear(發誓)的過去分詞,這種要拜拜、燒黃紙,而且要在神明前發誓而約定成為兄弟關係的朋友,就稱之為"worn buddy"。女生之間就是「姊妹淘」"sister",至於俗稱的「閨蜜」,感情就更好了,通常閨密之間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一個眼神的轉移、一個眨眼的暗示,就能彼此了然的默契,那就是"bestie"。如果相處已經超越哥們或者是閨蜜的層次,達到「死忠兼換帖」的境界,就是相挺到底的「死黨」無誤了,這樣子的情誼,就是「永遠的好友」了,用英文表示就是"best friend forever",如果我們在IG或臉書上看到有人用hashtag標示"BFF",那就代表對方是自己的死黨了。 一般來說,對自己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會稱之為好朋友或者是親密的朋友,但是如果可以碰到一個「知心好友」"bosom friend那真的是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bosom"是「胸襟」或「胸懷」的意思。能夠把彼此放在心上的人,當然就是好朋友囉!另外,還有一種人,超懂自己的心,在開心的時候,他陪你笑,難過的時候,他陪你哭,分手的時候可以跟你一起痛罵前任,不用多說什麼就可以理解你。有這種「知己」"confidante"也算是上輩子有燒好香啦!不過,要特別說明一下,這種我們可以跟她講私人的事或是秘密的那種"confidante" 通常都是指女生,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紅粉知己」。常聽到人家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不懂自己,如果自己的老婆是自己的知己,那真的是比中樂透還開心,可以大聲驕傲的說,「我的老婆是我生命中最好的朋友以及紅粉知己。」"My wife is my best friend and confidante in life." 說真的,能擁有相挺的好朋友是幸福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相識的人都能算得上是朋友。在我們生活中有一種互相相識的人,在多數的時間會在彼此的facebook貼文上按讚,或是偶爾見到面會打個招呼,但是交談起來從來不會講超過五句話。這種人可以被歸類為「認識的人」。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點頭之交」或者是「泛泛之交」,在英文中就稱之為"acquaintance"。 另外,資訊媒體發達的現在,甚至很多所謂的朋友根本連點頭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從來都沒有在真實世界裡見過彼此。這種神隱在各大社群媒體平台的朋友,廣義的可以稱為「網友」,用英文來說就是"internet friend",也可以簡單地說"net pal"。這裡的"pal"跟朋友是同的意思。有時候我們看到人家說"netizen"也是指網友喔!網友的影響無遠弗屆,現在大家幾乎都萬事問谷哥,煩惱求網友,但網友百百款,不管有多少的網路好友,大家還是要小心保護自己為上。 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患難見真情。」 "A true friend is known in the day of adversity."有些人只是想要來蹭關係,有活動就出現,能吃喝玩樂就來分一杯,這種「酒肉朋友」,我們就稱為"fair-weather friend"。為什麼「酒肉朋友」的英文是這樣說呢?是因為"fair weather"是「好天氣」的意思。只有好天氣時才存在的朋友,想必就是有福同享,有難不同當囉!想想生命中有多少這種「我們以為我可以倚賴他們,但結果他們只是酒肉朋友而已。」"We thought I could count on them, but they turned out to be just fair-weather friends."的人?我們都明白「真正的朋友會在整個世界都離你遠去的時候,仍然守著你與你並肩。」"A real friend is one who walks in whe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lks out."有些人就是平常玩在一起,當你發生困難時卻第一個落跑,如果身邊出現這種朋友,不要猶豫,要趕快把他們斷捨離掉。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寂寞芳心的單身男女們,在網路上面交朋友也是不錯的,有時候也會遇到好緣份,但是,如果遇到那種只想跟你當"friends with benefits"的人,就要自己好好斟酌了,為什麼呢?因為"benefit" 是指「好處」或「利益」,那這種奠基於好處以及利益上的關係其實就是指「在生理方面各取所需的朋友」。沒錯!這種「肉體朋友」,也就是俗稱「砲友」的關係,也可以稱為"pillow friend",發現意圖不良的人,長得再好、再帥或再美都要三思啊!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專心致志三部曲3 盡全力
說真的,人生有很多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但是,如果能夠在每件事情上都能盡全力去做,也沒有遺憾了。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盡全力」的英文有哪些吧!講到「盡全力」,大家最熟悉的片語應該是"do everything one can"了,比如說,「不用擔心,我會盡全力完成這件事。」用英文來表達就是"Don't worry! 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 to finish it."另外,"do one's best"也是大家很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比如說,老闆總是會叫大家要「共體時艱」,跟大家耳提面命,「在這麼艱困的時刻,大家都要盡全力讓公司可以度過難關」,英文就是"During these difficult times everyone must do their best to keep the company afloat." 一般來說,「竭盡所能地做某事」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簡單地用"to try very hard to do something"來表示,比如說,「我們應該致力達成今年的銷售目標。」用英文來表示就是"We should try very hard to achieve this year's sales target."另外,"apply to"是指將某物「應用於」某個方面,若將apply這個單字的後面接上人物來當受詞,則是用來指「專心致力於某事」。所以我們也可以用"apply oneself to後面接某個目標(名詞或動名詞)來表示專心致力或全力以赴去左某件事,所以,上面的句子也可以替換成"We should apply ourselves to this year's sales target." 既然「竭盡全力」或者是「專心致力」這樣的概念都跟「努力」"effort"脫不了關係,所以,「盡最大努力」或「竭盡全力」也一定會有些跟"effort"有關的片語。比如說,如果我們要強調「盡最大的努力」,那就是"make the best effort",像我們想要用英文表達來「如果公司想要拓展外銷市場,全體員工都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就是"Everyone has to make the best effort if the company wants to expand the export markets."而如果我們想表達「毫無保留的努力」或者是「竭盡全力」,也可以使用"all-out effort"這個片語。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想達成今年的銷售目標,公司的所有員工都必須全力投入。」用英文來說就是"If we want to achieve our sales objectives for this year, everyone in this company has to make all-out effort."當然,我們也可以用"spare no effort"這個片語來表達「不留餘力」。 如果我們把我們能做到的方法都試過了,那也算是盡全力了吧!所以,我們也可以用"go out of one's way to do something"來表示「盡全力」去做某件事,比如說,人跟人之間的交往總是互有來去,所以,要懂得互相,才能友誼常在。「當你有麻煩的時候,你的朋友都盡全力去幫助你,現在朋友有難,就是該要報恩的時候了」,我們用英文來表達就是"When you were in trouble, he went out of his way to help you. Now he's in need. It's your turn to return the favor."這就是我們說的「患難之交」會做的事!講白點,「一個在你需要的時候會幫你的,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補充給大家這「患難見真情」,就是"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啦! 此外,講到「盡全力」這概念,如果我們想表達「為……不遺餘力」或者「不計一切去……」那麼就可以用"go to great lengths to V."這個用法來表示「竭盡所能地去……」,在這個片語中,我們可以將"great"替換為"all",比如說,我是Black Pink的鐵粉,「我竭盡全力拿到Lisa的簽名」用英文來表達就是"I went to great lengths to get Lisa's autograph."就可以寫成"I went to all lengths to get Lisa's autograph." 或者我們用"go to any length to V."來替代掉"go to great lengths to V."也是可以的喔! 如果光是用努力還不夠表達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表示整個的身心靈都投入其中,想像一下,要是我們將心臟跟靈魂都投入其中,那麼當然就是表示真的要「全心全力」達成任務或完成某件事情。所以,我們可以用"with heart and soul"來表示「全心全力」,比如說,選舉到了,某位候選人才德兼備,死忠鐵粉不僅精神上支持也往往出錢出力不留餘力,所以,我們認為「他能力出眾,我們全心全力支持他。」用英文來表達就是"He is equipped with extraordinary abilities. I back her with heart and soul." 用來表示「盡力」的用語中,有一些很有趣的用法,其中一個是"pull out all the stops",這個慣用語是從音樂界流傳而來。"stops"在這邊指的是風琴上控制各個笛管的圓鈕, 如果我們把圓鈕全都拔起,那麼所有的笛管就會在同時間齊聲共鳴,我們就把它用來引伸為「不遺餘力」或「使出全力」。比如說,老派一點的老闆總是會希望我們為公司賣命的時候要榨乾最後一滴努力,可能會三不五時叮囑大家「這裡的每個人都必須不遺餘力按照我們的年度銷售計劃來做。」用英文來說就是"Everyone here has to pull out all the stops to stick to our annual sales plan."如果說,老闆是比較新派一點的,並不介意員工怎麼做,但是一定要達到目標,可能就會在年末開會的時候發佈新年度的目標鼓舞大家,「2022年銷售目標正等著我們去達陣。讓我們使出渾身解數吧!」"2022 sales goal is waiting for us to reach. Let's try the whole bag of tricks!"在這個句子中,"tricks"本來是指「戲法」或」「把戲」,在這裏是指「訣竅」或「方法」,所以,"Try the whole bag of tricks."就是把整袋子裡的法寶都拿出來試,想像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壓箱寶都搬出來了,是不是就是「使出渾身解術」?沒錯吧! 最後,麋鹿兒想跟大家分享的是"leave no stone unturned"這個片語,這也是「全力以赴」的意思,那為什麼「把每一塊石頭都翻過來」是代表盡全力呢?傳說是在古希臘時代,有某位先知告訴世人,「若想找到寶藏,必須把每塊石頭都翻過來找。」後來這句話就逐漸延伸為「全力以赴」的意思了。坦白說,人生無常,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不管我們做什麼事,都得全力以赴、盡力而為。」"No matter what we do, we have to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and do what we can."才不辜負活著的每一天。與大家共勉。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專心致志三部曲2 致力
我們上週講到要「專心」在現代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何要況全心全力地投入在一件事情上,不過,專心致志的人通常比別人更快成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用英文要怎麼表達「致力」於某件事情或將自己的時間與心力奉獻在某件事情上。 一般來說,當我們想要表達「全心投入在做某件事情上」,我們常常會運用到"devote"、"dedicate"和"commit"這個三個單字。我們先來看"devote"這個字。"devote"的基本意思是「因為特殊的用處或者目的而心甘情願地奉獻出某項物品」,也就是說,「將……奉獻給……」。這個字有「把……專用於……」或「將……貢獻給……」的意思。經常被用來表示是由於緊迫的動機而放棄和獻出物品」的狀態。基本上有主動及被動兩個句型可以替換使用。 比如說,我們可以用S. devote A to B.這個句型來表示主詞將某件事情投注在另一件事情。在這個句型裡我們看到的"A"就是主詞想要「投入或者是奉獻的東西」,例如:"time"(時間)、"energy"(精力)、"attention"(注意力)、"effort"(力氣、精力、努力)、"resources"(資源)或者是"life"(人生)等等,甚至可以加上反身代名詞,像是:"myself"(我自己)、"yourself"(你自己、你們自己)、"herself"(她自己)、"ourselves"(我們自己)、"yourselves"(你們自己)、"themselves" (他們自己) 等等,表達「將主詞自己本身……投入在某事情上」。而"to" 後面的B就是主詞「投入心力、致力去做的事情」。這邊提醒一下大家,不要看到"to"就想接動詞,這裡的"to"是介系詞,所以,後面接的是名詞。也就是說,在這個句型中,不管A或B都是名詞的性質,所以,一定是名詞或動名詞喔!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幾個例子,比如說,「他非常投入於學英文。」我們就可以說"He devotes his effort to learning English."又或者,所以「因為新冠疫情,全球很多醫生都投注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在疫苗上」用英文來說就是"Due to the Covid-19, lots of doctors all over the world devote all their time and energy to the vaccines."或者是,為了賺錢還債,「他全心全意都投注在工作上。」用英文來說,就是"He devoted himself to his work."另外,"devote" 這個字也有被動用法。我們可以用"S. be devoted to N."這樣的句型來表示主詞非常投入而且致力在這件事情上。所以剛剛那句話也可以寫成"He is devoted to his work. 同樣用於表示「奉獻」,相較於"devote"而言,"dedicate"是較為正式的用詞,用來指「獻身於某一崇高事業或目的」,也可指「把著作題獻給他人」。"dedicate"的用法類似於"devote",所以,一樣有主動的句型"S. dedicate A to B."以及被動的句型"S. be dedicated to N."我們只要記得,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基本上,"to"後面接的是「某人奉獻、付出的領域或事情」,而且它是介系詞,而不是不定詞的用法,所以,後面要加上名詞或動名詞。我們舉個例子來看,比如說,如果主詞是致力於「幫助窮人」、「打擊犯罪」、「發展經濟」等等的這種比較崇高的事業或目的,我們就會用到"dedicate",所以「他一生都致力於打擊犯罪及幫助窮人。」用英文來表示就是"He has dedicated his life to fighting crime and helping the poor.."如果我們想要表示「我們致力於發展經濟」用英文來表示就是"We are dedic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順帶說明一下,不管是"dedicate"或者是"devote"都可以用"contribute"(貢獻或捐贈)這個字來替代,句型也是一樣的喔!當然這個字也有「導致」的意思,等同於"cause"的用法,一般我們所使用的句型是"S. contribute to + O (ph.) ", contribute跟 to的中間不會再加入其他的語詞。比如說,"酗酒導致了他的死亡"用英文來表達就是"Heavy drinking contributed to his death."當然我們也可以用"Heavy drinking helped to cause his death."來表示同樣的意思。雖然"contribute"有很多種不同的意思,但是還是可以從上下文以及用詞中輕易分辨出來的,不至於造成混淆。 至於"commit"則是表示「致力於」、「投入(金錢、時間等)」、「承諾」、「承擔義務」等等的意思。通常會運用到被動式用法"S.be committed to N"來表達「致力於做某件事情」,而一樣在介系詞 to 後面接上名詞或動名詞來表達自己投注心力所做的事情。比如說,「我是個勤奮的作家,非常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中。」用英文來表達就是"I am a hardworking writer and totally committed to my work."又比如,我們想要說明,「我們公司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提供最好的產品。」用英文來表達就是"Our company have been committed to providing the best products."對了! "commit"這個字要重複字尾加上ed喔! 這邊要補充說明的是,除了單純地使用"S.be committed to N"的用法之外,還可以在"committed"這個字的前面加上各類程度副詞來表達投注的程度喔!像是表示「絕對」的"absolutely"、表示「完全」的 "completely"、 "totally"、 "fully";表示「強烈」的"fiercely"、 strongly 、"heavily";表示「非常」的"highly"(高度地)、"deeply"(深深地)、"very"以及表示「堅定」的"firmly"等副詞都可以應用在這個句型上。比如說,「這個組織全心投入環境保護。」就是"This organization is fully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又比如,「他非常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中。」英文就是"He was strongly committed to his job."講到這邊,聰明的大家有沒有想到,那這樣的話,前面提到的"devote"以及"commit"也可以使用被動的句型,那是不是也可以用程度副詞來強調說明投入的程度呢?當然是可以的啊!"I devote to learning English."「我致力於英文的學習」也可以寫成"I am very devoted to learning English."來強調真的很投入。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專心致志三部曲1 專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這幾年很流行教導大家要「正念」以活在當下或要專心致志來感受「心流」帶來的豐沛與喜樂。說真的,專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現在讓我們分心的事情與物品真的太多了。雖然我們都知道專心很難,但是要將時間、心力投注到一件事情上更難,那就別提要盡全力了,那簡直就是難上加難。不過,做起來難沒有關係,不管如何,我們還是要知道他們的英文要怎麼說,至少,說的比做的容易,對吧! 首先,我們就來談談「專心」這件事。在英文中,被用來表示「專心」或者是「專注」於某件事的單字中,最常見的有:focus、be attentive以及concentrate。或許有人會發現,麋鹿兒在介紹用字、片語或者是安排單字的「出場序」,很喜歡短到長或者是從少到多,這可是個好習慣呢!雖然站在教育者的立場,總是會希望大家學好學滿,能夠有多少學多少,尤其是對於自己所介紹的單字或者分享的內容,如果大家可以都記起來當然是最好。那如果真的不能全記得,也沒有關係啊!既然稱之為輕鬆說英語,當然就從最輕鬆的開始記囉!而且,不管單字是短的還是長的都可以用來表達同樣的意思,就不需要硬背個落落長的單字來表示自己的英文很好,對吧? 我們先來談一下"focus"這個單字。"focus"若當成名詞來使用的話,是「焦點」的意思。比如說,「主詞是句子中的重點。」,用英文來表示就是"The subject is the focus of the sentence."又比如,「這個簡報是下週會議的重點。」用英文來表示就是"This present will be the focus of the meeting next week."既然這個"focus"字是「焦點」的意思,如果當作動詞來用,那就是「聚焦」。接著我們再往下想,既然要「聚焦」就會有一個聚焦的對象,對吧?那麼延續剛剛所說到的,「這個簡報是下週會議的重點。」所以,「我打算在本週剩下的時間專注在這個項目上。」用英文來表示就是"I plan to focus on this project for the rest of the week."眼尖的讀者們有沒有發現?如同中文「專注在這個項目『上』」所用到的字眼,不管是「專注在 ……上」或者是「聚焦在……上」我們用的介系詞也是"on",所以使用的片語都是"focus on"。再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上面提到下週所要做的簡報中可能會提到類似「我們公司首先關注國內市場,再來才是國際市場。」這樣的句子,那麼這裡的「關注」跟「聚焦」其實是差不多的意思,這句話用英文來表達就是"Our company is focusing on the domestic market first, and the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用"focus on"這個片語會比用"take care"(關心,但其實意思差很多)或者是其他的片語要來得還要精準喔! 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有人把"attention"放進句子裡來表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比如說,因為下週的簡報很重要,所以,「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就是"He focuses his attention on making his work."當然,這種時候我們就可以直接用"be attentive to 某事"這個字來替換掉"focus 某人的 attention on某件事"這個片語,比如說我們想要表達「要一直專心在工作上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用"It is impossible to always be very attentive to his job." 除了以上兩個字,我們也可以用"concentrate"這個英文單字來表示「專心」、「集中」或者「專注」,就跟"focus"一樣,這個字在使用上,如果我們要表達「專心於某事物」,後面也是要加上介系詞"on"的喔!比如說,前面我們提到要一直專心在工作上是不可能的,因為「當你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越久,就越難保持專注。」"The longer you focus on one thing, the harder it is to focus on it."所以,「如果你想完成這項工作,你就必須專心。」"If you want to finish this job, you must concentrate on it."我們來比較這兩個句子就知道"focus"跟"concentrate"的用法幾乎一樣,可以完美替換。前面我們所提到的"focus 某人的 attention on某件事"這個片語,當然就可以寫成"concentrate 某人的 attention on某件事"囉! 那如果對方專注度真的低到爆表,一直分神,那麼我們就要直接提醒他「不要分心」了。在英文中,我們可以使用"stay focused"、"stay on track"或者是"don't get distracted"這「二保持一不要」來叫人專心點、不要分心。不過雖然意思差不多,但還是有點小小的差異要說明。 我們前面提到"focus"本身是「專心」的意思,那麼"Stay focused."理所當然中文意思就是指「專心點啦!」而"track"這個單字其實是「軌道」的意思,所以,"Stay on track."就是叫人保持在軌道上,那麼,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指叫人「專心點」、「別分心」囉!整體來說,這兩個片語的意思與程度相去不遠。但是"Don't get distracted."語氣上就比較強烈了,直指對方是處於「分心的狀態」,沒有剛剛那兩句委婉。 「分心」的動詞是"distract",它是個及物動詞,所以,如果某件事物讓某人分心,就可以直接用"某事物distract某人"這樣的句型來表示,比如說,「那個音樂總是讓我分心」用英文來說,就是"The music always distracts me."如果要強調「讓人從什麼事情中分心」的話,介系詞可以用"from",所以,剛剛那個句子如果轉成表達「那個音樂總是讓我工作分心」用英文來表達就是"The music always distracts me from my work." 講到「分心」這件事,在程度上來看,"distracted"還算是一般般的。像有人的分心程度是一種「有聽沒有到的心不在焉」那就是"absentminded",如果已經到了「恍神」或者「放空」的程度,那麼,我們就可以用"space out"或"zone out"來表示。大家開會跟上課的時候,如果講話的人催眠功力十足,聽的人昏昏欲睡,聽到跟周公下棋,這種「元神飄移」狀態,就是"drift off"囉!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死亡是個必須面對的課題
雖然明知道中國人相當忌諱談論「死亡」,但是,這又是一個在人一生當中必須要面對至少一次的課題,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就像,麋鹿兒一直也以為死亡離我很遠,但就今年就在短短的兩個月內,也面臨了兩位親人的離世。所以,就算不想談,也逃避不了必須要說明的時候,畢竟,事情可大可小,外國人可不大能懂得中文婉約的「家裡有事」代表的範圍到哪裡。那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如果有人往生了,我們該怎麼用英文來描述。 「死亡」的動詞是"die",寫起來很簡單,用得時候很沈重,這是個很難令人開心得起來字眼,但如果我們用錯了,那不只是不開心,還尷尬到天邊了。怎麼說呢?假設我女朋友的祖母在2018年過世。用英文來表達就是"My girlfriend's grandmother died in2018."也就是說,「她的祖母三年前死了。」 "Her grandmother died 3 years ago."我們用簡單的過去式來表示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表達「他的祖母已經過世三年了。」那我們「千萬不能」用"Her grandmother has died for 3 years."唷!因為,完成式這個句型是用來表示一個動作從過去時間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所以,「死亡」這個動作"die",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三年的,人只會死那一次,不可能一直死一直死啊!對吧!所以記得"die"這個動作,不能在完成式裡使用,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不能!不能!不能! 那麼如果我們要表達「他的祖母已經過世三年了。」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這個人已經「呈現死亡的狀態」三年,這是可以的喔!所以我們用「形容詞」"dead"來表示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不可以寫成"Her grandmother was dead 3 years ago."喔!因為如果這樣寫的話,就變成她的祖母在三年前是死亡的狀態,但是現在不是,這是在演殭屍片嗎?還是復活記,感覺很哈囉,所以,「他的祖母從2018年就往生了。」就是"Her grandmother has been dead since 2018."而「他的祖母已經過世三年了。」就是"Her grandmother has been dead for 3 years." 一般來說,我們在描述一個人往生的時候,通常連帶說明其他的資訊,比如說我們可能會說明死亡的原因或者是死亡時候的年紀。比如說,我想要請喪假,那我就會跟我的主管說,「我祖父一個月前在金門過世,享年93歲。」這句話用英文來表達就是""My grandfather died 1 month ago in Kinmen, aged 93."這麼簡單?對啊!我們要表示一個人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或呈現什麼狀態的時候是幾歲,那我們就可以在句尾用逗點隔開,再加上" aged 歲數"就可以了。還有另外一種用法,也可以用來表示中文裡的「得年」或「享年」,舉例來說,「我的祖父在10月14日往生,享年93歲」可以用"My grandfather died on October 14th at the age of 93."當我們要表示「在…歲的時候」就可以用"at the age of 歲數"這個片語來形容。比如說,「他在10歲的時候就贏得了金曲獎」,英文就是"He wo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 at the age of 10." 那主管可能表示關心,所以問一下死亡的原因。講到死亡的原因,就有很多種說法了,比如說,「我祖父死於心臟病發。」就是"My grandfather died of a heart attack. "在英文中,"die from"和"die of "這兩個片語都可以用來表示「死於」的意思,但是它們的用法有些許的差異,在使用上要稍稍做出區別。通常,若是由於外傷或者是衰老所引起的死亡,我們會用"die from"這個片語來表示。比如說,「去年有很多人死於地震」,用英文來說就是"Many people died from earthquake last year."「他妻子上週死於車禍」,則是"His wife died from a car accident last week."如果是因為疾病或者是情感等原因所引起的死亡那我們通常會使用"die of"這個片語。比如說,「他的母親死於肺癌引發的併發症」用英文來說就是"His mother died of complications arising from lung cancer." 若只是單純的原因,可以用"for"來表示,比如說,「戰士為國捐軀」就是「為了」國家而亡,用英文來表示就是"The soldiers died for their country."而像是很多老人家很有福氣,可能睡著睡著就成佛了。那麼「這老人昨晚在睡夢中自然長辭。」用英文來表示就是"The old man passed away in his sleep last night due to natural causes."眼尖的你有沒有發現,我用了"passed away"來取代"died"?沒錯喔!"pass away"是用來表示「死亡」這個意思較為含蓄的說法。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會發現很多外國人在提及死亡的時候會刻意不說"die"而說"pass away",這就很像我們中國人在講到死的時候會刻意不說「死亡」而說「過世」或者「往生」一樣。所以可以的話,大家盡量使用委婉一點的用法囉!順便提一下,如果是使用"pass away",那就可以使用完成式的表達方式喔!比如說,「超級巨星麥克‧傑可森於二OO九年六月二十五號逝世」用英文來說是"Michael Jackson the superstar passed away on June 25, 2009."那「麥克‧傑可森已經過世十二年了」。就可以說,"Michael Jackson has passed away for 12 years." 通常我們得知身邊身邊的人若正經歷失去親人朋友,我們可以簡單地回應「我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I'm sorry to hear about that."而我們也很常會用"loss"(失去」或"sad news"(悲傷的消息)來取代"death"(死亡)、"die"(死去)這樣直接的字眼。所以,我的主管會跟我說"I am so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loss about your grandfather."或者"I am so sorry to hear about the sad news about your grandfather."來表示遺憾得知我祖父過世的消息。另外,如果我們想要安慰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事你一定很難熬。」"This must be so hard for you."但「我們都會支持你。」"We are here to support you."或者,"Please accept our deepest sympathies."「 請接受我們最深切的慰問。」 最後,麋鹿兒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雖然常有困頓與挫折,也不盡然都是開心的,但是,無論什麼樣的事情發生,都要好好愛惜自己,畢竟,"Death is never the solution to any problem. "「死亡從來不是任何問題的解決之道。」唯有活著人生才有翻牌的機會。更何況,多數時候,我們活得也挺好的,不是嗎?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圓規」來了
今年颱風的名字都很可愛,沒想到在十月連假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圓規」颱風,雖然它對台灣並沒有直接的影響,但外圍環流帶來的風雨也是不容小覷。講到「圓規」,大家一定聯想到數學課那個畫圓的歲月,但其實,圓規在我的生命裡,有不一樣的遇見,每次看到圓規,就不禁讓我想起大學時候讀到的一首詩,因為在詩中,詩人將愛人之間比喻為圓規的兩隻腳,特別生動,也認我印象別深刻。這首詩是John Donne寫的<道別禁止悲傷>(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他提到,戀人「若必須一分為二, 也像圓規的雙腳一般篤定。 你那堅穩地站立,絲毫不為所動的支腳,隨著另一隻腳佇停與遊走。」 " If they be two, they are two so As stiff twin compasses are two ; Thy soul, the fix'd foot, makes no show To move, but doth, if th' other do. " 說真的,從古自今被用來比喻愛情的事物多不勝數,但在我們聽過很多跟愛情有關的比喻中,「圓規」,算是很有創意的。詩裡將兩人的之間的依附關係比作圓規雙腳,一個像是圓規的固定點,而另一個則像是移動的那一端,因為有了其中一方的支持守候,而讓另一方得以畫出完整的圓。真是美得不得了,對吧?!「圓規」的英文是"compass",通常「我們用圓規來畫圓」。"Usually, we draw a circle with compasses."其實,不管是早期精密的「羅盤」,以及現在小巧的「指南針」都是"compass"這個字喔!「羅盤是航行儀器。」"The compass is an instrument of navigation.",「如果沒有指南針,我們可利用星辰引路。」"If we haven't a compass, we can use the stars to guide us."它也可以當作「管轄範圍」來使用。 既然講到了圓規,我們就順便來講講一般常用的文具用品吧!「文具」的英文是"stationery",但是這個字主要指的是「書寫用具」,例如筆、修正用具、紙張等。所以,「我們可以在店裡的文具部找到鉛筆盒筆記本。」"You can find pencils and notebooks at the stationery department of our store."如果是「辦公室常見的文具用品」,則可稱為 "office supplies"。在這邊要提醒大家,因為「文具」是一個總稱的概念,所以並沒有複數型。另外,有一個字和"stationery"長得很像,就是"stationary",因為這兩個字只差了一個字母,小心不要弄錯囉!"stationary"這個字的意思是「靜止的」、「不動的」或「穩定的」,像是大家在健身房用的健身車,其實就是「原地不動的單車」,所以英文就稱為 "stationary bike"囉! 常見的書寫工具中,「筆」都可以用"pen"來表示,這一類的用品有:「鉛筆」"pencil"、「原子筆」"ball pen"、「鋼珠筆」"ballpoint"以及「鋼筆」"fountain pen "。記得小時候我們的鉛筆只有小天使鉛筆跟利百代的黃色鉛筆,長大之後,開始有那種可以換「筆芯」"pencil lead"(或"lead)的「自動鉛筆」"mechanical pencil"(或"propelling pencil"),我就回不去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擅長削鉛筆,而隨身帶著「削鉛筆機」"pencil sharpener" 又很不方便。但是,「我發現美國人比較常用鉛筆,而不是自動筆。」"I found that people in the US use pencils more often than mechanical pencils."除了寫字用的筆,我們還有用來「強調」"highlight"想要標記重點的「螢光筆」"highlighter"、作「記號」"mark"的「麥克筆」"marker"、寫板書的「白板筆」"white board marker",還有繪圖用的「蠟筆」"crayon"、「彩色筆」"color pen"以及色鉛筆「colored pencil」(或"pencil crayon")。 有道是,「不怕寫字,只怕寫錯字。」用鉛筆寫字比較沒有問題,因為隨時可以用"eraser"(或)"rubber"來擦掉,其實如果年紀夠老,也一定經歷過用「橡皮擦」擦掉原子筆的歲月,那個不是把紙擦得髒兮兮,就是不小心就會把作業紙擦破的悲慘經驗,在「修正液」"correction fluid"發明之後得到了救贖,但是修正液也是有演進史的,早期的修正液有兩瓶,長得很像指甲油。一瓶透明的用來消除及淡化錯字,另一瓶白色的用來覆蓋,不但味道很刺鼻,光等它乾就等到超厭世。後來有了二合一的「立可白」"white-out"讓塗改與修正變得簡單一點,只是會一直不斷聽到搖立可白的叩叩聲,後來,又輕又安靜的「立可帶」"correction tape "發明之後,就達到了一個穩定平衡,沒有再有更進化的產品出現,就代表這個產品目前是使用的最佳工具型態。 當然,我們的桌上不會只有這些東西,還會有測量類的文具,像是「直尺」"ruler ",而前面提到的「圓規」"compass"、「量角器」"protractor"以及「三角板」"set square"(或"triangle")雖然不常用到,但是需要的時候還是很方便的,比如說,想要畫出特殊角度的時候,不需要量半天,「我們可以用三角板輕鬆畫出直角。」"We can draw a right angle easily with a set square." 我們也少不了「剪刀」"scissors"和「美工刀」"box cutter"這類的裁切文具,講到「剪刀」,它和「圓規」一樣,是由兩的部分組成,所以我們都會用"a pair of "這個量詞來形容,「一把剪刀」就是"a pair of scissors"、「一隻圓規」就是"a pair of compasses"。另外,黏貼類的文也是必要的,以前都會帶個「膠水」"glue"在身上,但是自從「口紅膠」"glue stick"問世之後,我就變心了,「我喜歡用口紅膠勝過膠水;膠水會把每樣東西都弄得濕濕黏黏的。"I prefer using glue stick to glue; glue makes everything wet and sticky."如果遇到不能夠黏,但又必須要暫時放在一起的文件,那麼,「迴紋針」"paper clip"、「長尾夾」"binder clip"或「燕尾夾」"foldback clip"就是我們的好朋友了。若是不介意「釘書針」"staples"打出來的醜醜痕跡,一把"stapler"就可以搞定很多事囉!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國慶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國慶日,因為防疫要求有微幅的鬆動,國慶連假出遊的人數比想像的多。「國慶日」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的生日,也就是「專屬於國家的一天」,所以,我們通常用"National Day"來表示。這是一種統稱,並沒有特定指哪一天或是哪個國家的國慶。我們也可以簡單地用日期來表示國慶日,比如說我們國家的「雙十國慶」就是"Double Tenth Day"而「 美國國慶」就是"Fourth of July",不需要再特別說明是"National Day",大家都知道。另外,也有大部分的國家會將獨立的那天,訂為國慶日,所以,如果剛好是這樣的情況,那也可以直接用「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來取代"National Day"。說真的,這麼特別的日子一定要放假的啊!尤其是如果前後有假日,還可以併成個連假,如果沒有剛好連在一起,彈性給他放個假也是可以,今年「國慶日的長連假讓我興奮不已」"I'm excited about the long weekend for National Day!",這種「國定假日」"national holiday"一定要想辦法放好放滿的啦! 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國慶活動不是取消就是縮小規模。」"This year due to the pandemic, any national day celebration has been canceled or scaled back."但不管怎樣,國慶大典是一定會有的。早期因為住在金門,所以,都會在國慶日的一大早起床看國慶閱兵及升旗典禮。而在台灣「很多人在十月十日這一天會到總統府慶祝國慶日。」"Many people go to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to celebrate National Day."國慶大典從隆重盛大的「升旗典禮」"Flag-raising Ceremony"開始。在這時候,大家會齊唱「國歌」"National Anthem ",雖然說"anthem"本身就有「國歌」的意思,但這個字並不是專門用來指國歌,而是泛指「(團體組織的)頌歌」或「讚歌」,因此,通常若專指國歌,會在前面加上 "national"(國家的)作為補充。升旗的過程是莊嚴且肅穆的。這升旗的整個過程,其實包含了「唱國歌」"sing the national anthem"、「升旗」"raise the flag"以及「向國旗敬禮」"salute the flag"三個動作。「每個公民都會在升旗典禮時,面對國旗並向他敬禮。」"All the citizens face the flag and salute during the flag-raising ceremony."。 「敬禮」"salute"通常指向值得尊敬的人敬禮,也可以用來表示「致敬」,比如說,「我們向你的勇氣和決心致敬。」,用英文來表示就是"We salute you for your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通常升旗典禮過後,「總統」"president"就會在「總統府」"office of the president"前對全國同胞以及所有的「嘉賓」"distinguished guest"(或"honorable guest")發表萬眾矚目的「國慶日演說」"national day speech"。然後,就是盛大的閱兵典禮及遊行。其實兩者都是「遊行」的概念。在中文裡,「遊行」包含了兩種含義,其中一種是氣氛較愉悅的,為了慶祝某事而舉辦的,有點類似於「嘉年華」"carnival"的遊行;另一種則是指「抗議或示威等遊行」,像這類示威抗議性質的遊行,我們則會用"demonstration" 或"march "來表示,這兩個字都有為了爭取或支持某個價值而走上街頭的含義。想當然爾,我們的國慶日會出現的遊行,當然是屬於歡樂的前者。因此,我們可以使用"parade" 或是 "carnival",而"這兩個單字的差別在於"carnival"通常會穿著華麗、浮誇的服飾,且伴有音樂和舞蹈。所以,簡單來說,「閱兵大典」,我們會用"parade",緊接著之後的「花車遊行」或技藝活動類的遊行就比較像是"carnival"。 「閱兵典禮」"Military Parade"(或"National Day Parade"),這時候「三軍」就會展現壯大的軍容。閱兵大典是人民見證國軍訓練成果的時候,「陸軍」"Army"、「海軍」"Navy"與「空軍」"Air force"透過操演,讓我們認識保家衛國的軍人的努力和實力。「今年的國慶閱兵大典實在太壯觀了!」"The Military Parade is so magnificent!"除了三軍的操演,還有各式兵種,像是「憲兵」"military police"、「蛙人」"frogman" 以及警察等各界的實力展現。所有的表演中,我最喜歡的是「戰鬥機表演」"Military Air Show "。「我對每年國慶戰鬥機表演中,不可思議的飛行技術,感到驚艷。」"I am amazed by those incredible flying skills in the military air show every Double Tenth Day." 此外,另一個常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的表演就是儀隊的演出。一般我們稱「儀隊」為"honor guard"。因為"honor"有「榮耀;榮譽」之意,而 "guard"則表示「護衛」。由於儀隊通常不是用來保衛重要人士的護衛,而是一個展現門面的護衛,所以,我們稱之為"honor guard",而如果要專門指「三軍儀隊」,則會在前面加上"military",也就是 "military honor guard"或者,簡稱為"military guard"。因為「儀隊受到良好訓練,全部動作一致整齊。」"The honor guard is so well-trained and moved in unison."整齊的槍法與豐富的隊形變化,再加上「行進樂隊」"Marching Band"的精湛演出,簡直就是聽覺與視覺的絕佳饗宴啊!千萬不能錯過!對了,因為"march"有「 (齊步) 行走、行進」的意思,因此跟著儀隊一起表演的這種必須要搭配著音樂節奏而行進的樂隊,則稱為"marching band"。與儀隊一樣,若要特指「三軍樂隊」,就在前面加上"military"即可。 國慶日的慶祝活動,除了早上的升旗與閱兵,通常晚上也會有「國慶煙火」"firework"的演出,「煙火絢麗奪目的顏色讓大家印象深刻,就像是上天像夜晚的天空施加了魔法。」"The dazzling colors of the fireworks make everyone impressed. It looks like the god enchants the night sky." ,替美好的國慶日畫下完美的句點!講到「煙火」就得說一下,很多人會將這「煙火」的英文"fireworks"跟「鞭炮」的英文"firecrackers"傻傻分不清楚,另外,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施放煙火不只會打一發,玩鞭炮也不大只會放一顆,所以我們會看到這兩個單字通常在使用上是以複數的形式來呈現。往往用來表達「施放」煙火及鞭炮的則是"set off"或是"let off"這兩個動詞片語。今年的國慶煙火移師到高雄,可能也是為了要分散一下南北慶祝的人潮吧!不知道大家今年怎樣慶祝國慶,有鑒於目前疫情還在,大家還是在家看直播就好,一樣很開心啦!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魷魚遊戲
如果喜歡追劇的韓粉,一定知道最近很夯的一步韓劇就是「魷魚遊戲」"Squid Game"。這部片子引起了很大的迴響與討論,我就先不「劇透」"I won't spoil it.",因為身為「爆雷者」或寫「爆雷文」"spoiler"會招怨的。那麼,不談這部片子,我們要談什麼呢?其實,《魷魚遊戲》片名起源於韓國的同名兒童大地遊戲,這有點類似跳房子遊戲的攻守進階版,而且是因為遊戲時地上的圖案由圓形、三角形和四邊形組成像魷魚形狀的界線而取名為魷魚遊戲,只要把其他的人推出界線之外,即可獲勝。所以,我們今天來談談「魷魚」、「形狀」跟「遊戲」相關的英文。 可能有人會問,「魷魚」就是"squid",有什麼好談的呢?但是我深深相信,這世界上應該有很多人「魷魚」、「透抽」與「小管」傻傻分不清楚,更何況他們的英文說法,對吧!而且深究一下,長成那樣的多腳生物,可不只這三種,基本上我們常聽到的有章魚、烏賊、花枝、墨魚、魷魚、鎖管、透抽、軟絲等。但其實也沒有這麼多種,呃,我可不是腦袋打結喔!待我仔細說來:這些看起來很像的生物中,比較好區分的是「章魚」,章魚有八隻腳,英文是"Octopus",看起來像是衣服被剪成條狀的晴天娃娃,我們每次看到的海底探險記都會出現的怪物角色就是章魚。而其他種類的就看起來有點像,只是高矮胖瘦不同,其中,烏賊、花枝、墨魚「三位一體」,指的是同一種生物,有十隻腳,英文稱為"cuttlefish",「魷魚」是"squid"而鎖管跟透抽是同一種生物,只是大小與年紀不同,簡單來說,「鎖管」在年紀小的時候,如果身高在十五公分以下,就稱作「小卷」,如果長到十五公分以上叫「中卷」,然後長大之後就變成了「透抽」,他們的英文都是"neritic squid",這個"neritic"是「近海」的意思,一般也會將「軟絲」稱為"neritic squid",因為他也是近海魷魚的一種,說真的,搞不清楚也沒關係,如果真的忘記怎麼說,就用"It's a kind of cuttlefish."或"It's a kind of squid."來表示就可以了。 講完了魷魚,接著我們就往下講形狀。還記得前面我們提到了魷魚遊戲之所以被稱為魷魚遊戲是因為形狀組合很像魷魚的關係,這三種形狀是最基本的圖形:圓形、三角形與四邊形。我們先來看「圓」這個字,若是平面的,就稱為"round"、若是中空的「圓圈」就是"circle",若是立體的,那就是「球體」"sphere",像地球的南北「半球」都是"semi- sphere",但是建築物上的「圓頂」則是"dome",而被壓扁的圓則是「橢圓形」"oval",要區分清楚喔!此外,這裏有幾個跟「圓」有關的特殊用法跟大家分享。比如說,"round"有「繞圈圈」的意思,所以,「在原地打轉」的鬼打牆行為就是,"going round in circles!",如果我們說某事 "drives you round the bend",意思就是這件事使你感到非常無聊或生氣。所以,如果你覺得某人的思想或行為突然失控,好像失去理智的瘋子一般,你可以說:"He is round the bend." 再來我們來看有「角」"angle"的形狀。這「三角形」顧名思義就是有三個「角」,所以它的英文是"triangle",因為這個"tri-"是表示「三」的字首。講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一般在英文中,表示數量的拉丁字首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一」"uni-"、「二」或「雙」"bi-"或"duo-"、「三」"tri-",所以,像之前有小學生表演的「單(獨)輪車」就叫做"unicycle"、腳踏車有兩個輪子,就叫做"bicycle",而三輪腳踏車就叫做"tricycle",你看,只要記得字首,單字不用背也可以大致推理出來意思是什麼。另外還有「四」"quad-",所以四角形就是"quadrangle",而「五」"quint"、「六」"sex-"、「七」"sept-"、「八」"oct-"、「九」"novem-"以及「十」"dec-"、「百」"centi-"與「千」"milli-",尤其是十、百跟千,還蠻常用到的。 魷魚遊戲中的三種圖形,最後一種是「四邊形」,當然也是跟"quad-"這個字首有關囉!「四邊形」的英文是"quadrilateral"。但是四邊形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我們知道,同樣是四邊形,會因為角度與邊的關係,而有不同的形狀。舉例來說,邊長與角度都一樣的「正方形」稱為"square"、角度一樣但邊長不一樣的「矩形」稱為"rectangle"、「 平行四邊形」稱為"parallelogram" ,而看起來像「鑽石」的「菱形」就稱為"diamond",講到這,你是不是想到什麼啊?沒錯,如果你有聯想到,撲克牌上面的「方塊」也稱為"diamond"喔! 最後,講到這個遊戲的部分,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二、三木頭人」因為那是我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之一,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很喜歡玩?看完這部片子,有種複雜的心情,天!這是多少人的愉快回憶啊!搞得我陰影面積超大的,哈哈哈!。好啦!「一、二、三木頭人」的英文就是"one, two, three…..Freeze!"這個"freeze"是「冷凍」的意思,在這邊要提醒大家,如果在國外聽到有人大"Freeze!"千萬不要亂動啊!因為你有可能是不小心闖進人住所範圍,主人是可以持槍轟爆你的,要乖喔!此外,小時候我們常玩的遊戲還有「鬼抓人」,這個遊戲的英文就是"tag",我們想要邀請朋友玩「鬼抓人」,就可以跟他說"Let's play tag!",如果你是當鬼的那一個,抓到人了,就可以說"Tag! You're it."「 抓到啦!你是鬼了!」 我不知道現在的小孩子們下課都玩什麼遊戲,但想想我們小時候的遊戲真的是「古早味」十足。下課十分鐘不是衝去跳繩、過關,就是「跳格子」"hopscotch"或者是玩個兩局「大風吹」,在國外玩「大風吹」跟我們不大一樣,說真的,我覺得我們的「大風吹」比較有趣一點,會亂吹一些「特徵」,比如說,「吹有戴眼鏡的人」,那就只有戴眼鏡的要搶椅子,其他人就不用動。而在國外玩「大風吹」是放音樂的,只要音樂一停大家就搶椅子,所以他們將「大風吹」稱為"musical chairs "。除了「大風吹」,我記得「老師說」,也很好玩,不過,在國外,這個遊戲不是老師說了算,而是賽門,「大風吹」的英文是"Simon says"。我記得以前布魯斯威利演的片子也用了這個遊戲梗。不過,管他是「老師說」還是「賽門說」,遊戲規則都一樣,玩遊戲無國界啦!不過提醒一下,不管玩什麼遊戲,成人版的「魷魚遊戲」看看就好,別真的玩啊!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快篩就是要快快快
疫情發生以來,聽到「快篩」這個名詞已經好一陣子了。大家都說戳鼻子很痛,但是我一直以為如果我沒有要坐飛機,我其實不會需要跟「快篩」有任何的交集,鼻子應該可以倖免於難。沒想到一個月之間,我做了不下六次的快篩,還做了一次PCR。而且,我發現,雖然規定進出醫院與機場要快篩,但人在金門,即便想要快篩,還不是我們想做就可以的,其實,我覺得相當不便與無奈。這麼有感的情況下,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跟快篩相關的英文吧! 「快篩」是指「快速篩檢」,英文叫做"rapid test"。「快篩」的目的是為了"快速"大量篩檢找出新冠肺炎「疑似陽性個案」,當然最好亦可同時正確排除陰性個案,所以主要功用在於能快速分流受病毒感染者,加以隔離減少病毒傳播機會,如果有疑似者,再用"PCR"「聚合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核酸檢測進一步地確認。 既然篩檢講求「快」,我們這邊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快」這個概念。在英文中,「快」有"quick"、"fast"、"rapid"等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簡單來說,"quick"是表示「動作快」、"fast"是表示「速度快」,而"rapid"則是「兼具動作與速度」。所以這三個字其實在用法上是有很大的不一樣的。如果要更清楚地來區分的話,"quick"這個字是指某件事情的發生、過程與完成極為迅速、也就是說整個持續的時間很短,或者毫無遲疑或耽擱,但是並不強調頻率。例如,「他匆匆吃完早餐就趕去上學了。」用英文來說,就是"He had a quick breakfast and rushed off to school."由於"quick"是形容詞,若要當作副詞來使用,則要加上副詞字尾"ly",變成"quickly",所以剛剛的句子就會變成"He had breakfast quickly and rushed off to school." "fast"這個字特別是指速度上的快速,而且有一種和同類型人、事、物相較的意味,比如說,「我們坐快車到台北」,用英文來說就是"We take a fast train to Taipei."這裡的「快車」指的是相較於所有的車子當中「速度比較快的車」,而不是指停留站數比較少的那種「快車」。那種因為停靠站數少而使得搭乘時間變短的「快車」,我們稱為"express train"如果是停靠站比較少的公車,那就是"express bus"。與"quick"不一樣的是,"fast"是形容詞跟副詞同形的字,所以,並不需要特別做字形的變化。比如說,「他走路很快」,用英文來表示就是"He walks very fast." 在表達「快」的單字中,"rapid"這個字比起前面提到的"quick"跟"fast"都要來得正式,通常著重於動作,也強調速度,尤其是會被用來說明某種連貫性的動作或歷程。經常搭配運用的有"change"(改變)、"increase"(增加)、"decline"(減少)、"growth"(成長)、"progress"(進步)等單字。比如說,「假如學生們每天都閱讀英文報紙,那麼他們的英文學習就會進步快速。」用英文來說就是"If the students read English newspaper every day, and they will make fast progress in English study." 有時候這三個字可以互相替代,比如說,我們要表示「像連珠砲一樣一連串地」可以說"in a rapid succession"或者"in a quick succession",而如果我們想要表示「賺快錢」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用"make a fast buck"或者是"make a quick buck"來表示可以輕鬆且快速地賺到錢。不過三者間也不是都可以互換的,比如說,「捷運系統」的英文是"rapid transit system",就不能用fast來替代,因為系統本身沒有動作,但是我們想要形容捷運的列車很快,就可以用"fast"來形容,這概念就好像是我們要形容「快速流動的河流」,我們會用"a rapid river",因為河流本身沒有動作,但如果指的是「快速流動的(河)水」,就可以說是"fast water",因為水是流動的。用這樣來說明用法的差異應該是容易理解的。 如果說「快篩」是指快速大量的檢測,PCR就算是近一步更精細的篩檢確認。說真的,有沒有覺得這三個字很容易跟CPR混淆。我第一次講到PCR的時候,也一時不小心口誤唸成CPR,哈哈! "PCR"是「聚合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簡寫,簡單來說,是一種核酸檢測。而"CPR"則是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縮寫,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心肺復甦術」。坦白說,這兩者其實差很多,千萬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做完快篩之後,最重要的是報告的結果。雖然我真的不大能理解為什麼在金門做任何檢測都要隔天才能拿到書面報告,一般來說,「快篩」報告大概是十五分鐘可以拿到,而PCR則大概是兩個小時就可以有結果,在台灣,基本上當天都可以拿到檢測的結果。不管是什麼樣的檢測,通常結果只會有兩種,一種是「陰性」"negative",表示「沒有」(罹病或者懷孕),在檢測報告上就是一個"-"號,在驗孕棒上就是一條線。相反的,另一種就是「陽性」"positive",則代表「有」(罹病或者懷孕),在檢測報告上就是一個"+"號,在驗孕棒上就是兩條線。"negative"和"positive"這兩個字其實蠻有意思的,除了代表醫學上的檢測結果,還有其他的含義。 "negative"這個字代表的是「否定(認)的」、「拒絕的」、「負面的」、「消極的」、「陰(負)極的」、「反面的」,比如說,如果我們聽到"He has a negative attitude about his job."那代表「他對他的工作持消極的態度。」,如果對方給的是"a negative response",那代表的就是「一個否定的回應」。聽到"negative comment"就是「負面的評論」,而"a negative impact"就是「負面的影響」。相反的,"positive"則表示「肯定的」、「積極的」或「樂觀的」,所以,「樂觀的態度」用英文來表示就是"a positive attitude"、「積極的回應」就是"a positive response"。雖然我覺得在金門快篩真的挺麻煩,但是我們還是要「正面」"positive"一點思考,至少這裡打疫苗的速度比台灣快。打過兩劑「疫苗」"vaccine"的人很幸福,不僅可以有「抗體」"antibody",而且只要領了黃卡,就可以不用一直篩篩篩,超級方便,大家還是有空快去打疫苗吧!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梅花梅花滿餐廳
上星期我們提到了「微解封」"to relax the pandemic restrictions"的英文,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聊聊相關的話題。說真的,解放口罩的日子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畢竟想要完全「解封」"to lift the lockdown",最重要的關鍵是「疫苗覆蓋率」"vaccination coverage",但是目前全國疫苗的數量仍嫌不足,所以大家都在排隊等疫苗,很多人連第一劑都還沒有打。關於施打疫苗這方面,不得不讚美一下金門,因為有很多人都已經完成了兩階段的疫苗施打,要論疫苗覆蓋率,金門應該算是居於全國之冠吧! 就算大家覺得自己在家辦公、上課都快要得「防疫憂鬱」了,但是「想要全面解封,疫苗覆蓋率必須達到 70% 以上」,"Vaccination coverage needs to be over 70% to fully lift the lockdown."也就是說,一定要達到全國有70%以上的人都施打第一劑疫苗,才算安全,看來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一點點時間。目前在微解封的狀態下,大家至少可以到某些場所放放風,而且在外食方面已經從必須完全外帶到可以部分內用,真的方便了不少。 雖然已經習慣了在餐廳外食的我們,在「僅限外帶」"to go only"的狀態下,程度不一地開發了自己煮飯的天份與潛能,但是天天煮也是會煮到膩的啊!現在微解封,就可以選擇性地外食,所以當店員問我們"To go or for here?"就是問我們要「外帶」還是「內用」。外食人口又開始慢慢變多,不過,現在外食還是沒有回到以前的常態,餐廳也不是多少人進來都給座位坐,因為「在微解封期間,餐廳應該要為用餐者安排梅花座。」"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 pandemic restrictions are eased, restaurants should arrange checkerboard seating for diners."讓用餐者更放心。 我記得小時候有推行過「梅花餐」,是運用梅花的五片花瓣的意象,但是梅花座跟這個一點關係也沒有。一般我們所講的「梅花」,的英文是指梅子樹開的花,"plum flower"或"plum blossom",或者撲克牌的「梅花」"club",但是我們在這裡所提到的「梅花座」,英文是"checkerboard seating",這是指「在微解封期間,大家在餐廳用餐時必須隔一個空位坐。」"Under the eased pandemic restrictions, diners will be required to use alternate seating arrangements in restaurants."而「梅花座」的英文為什麼叫做"checkerboard seating"是因為,我們必須要交叉間隔坐,也就是空上一格的意思,讓我們來想像一下那個畫面,是不是很像西洋棋鍵盤黑白相間的感覺?所以,"checkerboard seating"這個"checkerboard"就是「棋盤」的意思。 講到下棋,中外的棋類種類有很多。"checkerboard"是「西洋棋」"chess"的棋盤。說真的,我覺得棋類遊戲是項很考驗腦力的活動,對我來說,有點複雜。前一陣子有一部跟西洋棋有關的影集"The Queen's Gambit"相當紅火,中文翻成《后翼棄兵》。我覺得"gambit"這個字用得真好。在不考慮特殊狀況之下,所指的是「精心規劃,且具有風險的策略」,而放在《后翼棄兵》這部影集中,在以西洋棋為背景的脈絡之下,則是代表「開局讓棋法」。既然是「讓」,也就是說必須要透過一開局時犧牲一卒的方式來取得優勢的策略。所以,深究 "gambit"背後所要傳遞的,其實就是一種得到與失去之間的平衡。 言歸正傳,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台灣真的是卯足全力在應變,除了「行政院推出了簡訊實名系統。」"The Executive Yuan launched a text message real-name registration system."讓「確診者足跡」"footprints of confirmed cases"可以被有效掌握之外,將近有一百多種的防疫措施陸續推行中。所謂的「實名制」,就是指我們到任何場所必須要以真實姓名註冊,所以是"real-name registration"以往「確診者足跡集中在傳統市場。」"The footprints of confirmed cases were centered around the traditional markets."現在也都會採取分流管制,而且每個攤商都幾乎備有讓顧客刷實名制的QR code。所以能夠迅速掌握確診者足跡,防堵疫情擴散。 現在進餐廳除了要「實名制」以及採用梅花座的形式入座,而且在座位與座位的中間,必須要豎立一個透明的板子,這個被用來間隔座位的板子就叫做"partition"。" partition"這個單字如果當作名詞來使用的話,除了有「隔板」的意思,也可以用來代表(國家的)「分割」、「分裂」或者是「分治」的意思。最妙的是,這個字雖然具有名詞的字尾-tion,但是可以被當作動詞來使用,表示「分隔」、「間隔」、「分割」、「分裂」或者是「分治」的動作。比如說,我們想要表達「愛爾蘭在1921年出現分裂。」,用名詞的表達方式就是"The partition of Ireland occurred in 1921."若想要用動詞的表達方式,就是"Ireland was partitioned in 1921."說真的,雖然在吃飯的時候,跟對面的人隔著一塊板子,很像在探監,這樣吃飯實在很沒有Fu,但是「隔板可以降低 COVID-19 的傳染風險。」"The partition can decrease COVID-19 contagion risk."所以,為了避免「群聚」"gathering"的影響,我們大家還是忍耐一下吧! 即便現在台灣處於微解封的狀態,可是大家仍舊不能對防疫掉以輕心,畢竟,「新型冠狀肺炎的潛伏期大約在 2-14 天。」"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COVID-19 is between 2 and 14 days."就算遭到感染,也並不是馬上就能夠得知是否確診。所以,請大家盡量將口罩戴好戴滿,記得進出公共場所要消毒,也要隨時勤洗手,以及回家之後要馬上洗澡、換衣服。尤其,要記得微解封時期仍舊必須將外出次數降至最低,並減少群聚活動。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微微解封很舒心
正所謂,「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縱使不想接受,我們也慢慢邁入了「後疫情時代」"post pandemic era",與疫情搏鬥現在可以說成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近期因為全民防疫做得好,所以,「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了微解封的最新指示。」"The CECC announced new guidelines to ease restrictions.",也就是說自從五月疫情爆發以來,三級警戒持續的緊張度有稍微獲得了一點點緩解,雖然解封之日仍舊無法預估,但現在至少慢慢開始了所謂的「微解封」,部分的觀光景點與健身運動場館也開始可以開放,而餐廳也從絕對外帶到可以內用,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跟微解封有關的英文吧! 要談微解封,就要先從所謂的「封鎖」談起。大家還記得第一波疫情爆發的時候,因為情況真的太嚴重,所以有了封城的措施,這個種「封鎖」,稱為"lockdown"。 不得不說"lockdown"真的是2020的年度代表字。我們知道"lock"這個字當名詞來使用是「鎖」的意思,而當作動詞來使用,當然就是「上鎖」的意思。而"lockdown"原本的意思就是「因應情勢緊急封鎖某地」,像是電影看到的情節一樣,如果有人在學校放置炸彈,那警方就會封鎖某間學校,或者因為犯人發生暴動所以封鎖監獄等等。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各大城市都經過了封城的階段,目前,因為疫情漸趨緩解,所以慢慢有了解封措施,像是之前「澳洲總理就公布了三階段解封計畫,以鬆綁新冠肺炎的防疫限制。」"The Prime Minister of Australia has unveiled the three-step plan to ease coronavirus restrictions." 我們可以在上面的例句裡,看到所謂的「鬆綁」,用的是"to ease coronavirus restrictions",沒錯喔!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沒有全面性封城,但是卻因為新冠疫情而有很多的「限制」"restrictions",所以,目前「微解封」這個「微解」指的是「放寬」或「減輕」,所以,我們可以使用"ease"或者"relax"這兩個動詞來表示這「稍微鬆解」的狀態,因此大家口中的「微解封」,用英文來表達就是"ease the pandemic restrictions 或是 relax the pandemic restrictions",意思是「稍微放寬對於疫情的限制」。 "ease"這個字當作動詞來使用,表示「減輕」或「降低」的意思。比如說小時候一有感冒的症狀,媽媽都會煮薑茶給我們喝,因為「飲用薑茶可以減緩喉嚨痛的症狀。」"Drinking tea with ginger root can ease the pain of a sore throat."這個字若當作名詞來使用的時候,則是表示「容易」、「輕鬆」或「自在」的意思。通常,介系詞加上名詞會當成副詞來使用,所以"with ease"就是指「輕輕鬆鬆地」,比如說,「我餓到可以吃下一整個披薩。」就可以說"I'm so hungry that I could eat a whole pizza with ease." 至於"relax"這個字,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這個字是「放鬆」的意思。當然,要叫別人「放輕鬆」不只有一種方法,而relax是「放鬆」最常見的英文說法。以往「很多人下班之後會去泡酒吧放鬆」,"After work, they relaxed by going to the pub."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能夠去公園走走就很棒了。「放鬆」常見的另一個英文說法是"take it easy"。要特別提醒大家一下,這個片語通常會頻繁用在平輩之間叫人「放鬆」、「輕鬆點」的意思,比較不適合對長輩或是晚輩說呦。 如果對方因為壓力很大而緊張,而我們想要讓對方「放輕鬆、別緊張」,那麼,我們就可以使用"don't stress"這個片語。如果對方開始有焦慮反應,或者有可能會有衝動的行為,此時我們想要勸對方「放鬆、冷靜一下」,那麼,我們就可以跟他說"chill out"。一般"chill"在字面上是「冷」的意思,但這個字另外也有一個很常見的口語的用法。我記得有一次有一個香港朋友說,「哇!這個東西很chill!」讓我印象很深刻。"chill"就是「很酷」的意思!講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冷靜一下」不是"calm down!"嗎?沒錯喔!不過大家可能也會發現,在電影中,人們通常不會說,"Hey man, calm down!"他們會說"Hey man, chill out!"因為"chill out"就是"calm down"的俚語。簡而言之,"chill out"的口吻就是比較接地氣啦! 那如果對方已經不只是緊張、焦慮,而是呈現爆血管、冒青筋的狀態,甚至已經快要怒火中燒,瀕臨爆炸的邊緣,此時要想勸對方「息怒」,身邊又沒有冰桶,那麼,就叫他「拿一塊冷派」吧!也就是我們可以使用"take a chill pill"這個片語,來勸人家消火,這個片語實際上的意思等於"relax",要人放鬆的意思。 說真的,所謂「微解封」是一種放鬆限制的概念,而限制的「鬆綁」除了前面提到的"ease"跟"relax",我們也可以用"loosen"這個動詞來表示,「放寬限制」,所以「微解封」也可以說"to loosen the lockdown restrictions"。至於要「完全解封」則是要「移除封鎖」"lift the lockdown"。 "lift"這個字我們在講到「舉重」"weightlifting"的時候有稍微提到,「抬起」以及「舉高」是"lift"較常見的字義。這個字在這裡當作動詞來使用,是「解除」的意思。通常後面可接「禁令」或「限制」等名詞。比如說「解除禁令」,用英文來說就是"lift a ban",而「 解除限制」的英文則是"lift some restrictions"。 另外,"lift"當名詞用的時候都還蠻有趣的。怎麼說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英國的「電梯」並不是"elevator"而是"lift",很特別吧!此外,如果聽到有人跟你說"Do you need a lift?"可不要誤會對方問的是「你需不需要搭趟電梯?」或者是「你需不需要抬一下?」喔!完全不是這樣的!"lift"其實還有另一個很實用的口語用法,就是「搭便車」的意思。所以,如果你剛好要去機場,聽到有人跟你說"I'm also going to the airport. Do you need a lift?"一定要立馬點頭,跟好跟滿,因為他說的是,「我正好也要去機場一趟,你需要搭便車嗎?」這一定要記起來喔!超好用的!
-
輕鬆學英語‧英語輕鬆學 運動也要說英文 (下)
上星期我們講到了「金門之光」麟洋配,今天我們再來聊聊另一個亮眼的金牌項目:舉重"weightlifting"。舉重這個字,基本上是由「重量」"weight"以及「上舉」"lift"這兩個字構成的。基本上,"weightlifting"是專指「舉重」這項奧運運動,分為「挺舉」"clean and jerk"和「抓舉」"snatch"兩種。健身房中雖然也有類似舉重的重訓運動,但「其實舉重跟重訓是兩種不同的運動。」"Weightlifting and weight training are actually two separate things."舉著「啞鈴」"dumbbell"鍛鍊「二頭肌」"biceps"或「六塊腹肌」"six-pack abs"並不算是舉重,而是「重訓」"weight training",通常只要是用重量來鍛鍊肌肉的活動都可稱為重訓,也就是一般大眾較常接觸到的「重量訓練」。 補充一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字首 bi- 有「雙;兩」之意,因此 biceps是位於上臂前側的「二頭肌」;而字首tri-則用來表示「三」,所以 triceps 就是位於上臂後側的「三頭肌」。要特別注意的是,不管是二頭肌還是三頭肌,他們都是單複數同形的喔!另外,一般來說,當我們在提到"pack"這個字,通常都用來形容「一包」或「一綑」的東西,而這邊的"abs"並不是"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止煞車鎖死系統」。"abs"其實指的是"abdominal muscles",也就是「腹肌」,所以"six-pack abs "就是「六塊肌」這邊要注意的是,"abs" 通常用複數形,也就是一定會加上"s",哪怕腹肌已經團結在一起,還是一樣喔! 台灣以往在國際舉重比賽項目上都有相當輝煌的戰績,這一次代表台灣出賽的選手「郭婞淳打破2019世界舉重錦標賽的兩項世界紀錄,而且獲得了2021年奧運的金牌。」"Kuo Hsing-chun broke two world records at the 2019 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n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then gained the Golden medal at the Olympics in 2021."「奧運比賽的舉重,包括抓舉和挺舉兩部分。」"Olympic weightlifting consists of two parts:the snatch and the clean and jerk." 「抓舉」的英文是"snatch",這個字本身有「快速地搶」或者「迅速地奪取」的意思,比如說,我們常聽到人家說,「病急亂投醫」這種「快淹死的人見一根稻草也會抓。」的情況,用英文來表示就是"A drowning man will snatch at a straw."而" snatch"這個字在舉重領域意為「抓舉」,「抓舉要一氣呵成,在抓舉的時候,舉重選手要將槓鈴從地面舉過頭部。」"For the snatch, the competitor lifts the barbell off the ground and above their head in a single movement." 另外說明一下,在英文中用來表示「抓取」的單字有:"take"、"grasp"、"grab"、" grip"、"clasp"、"clutch"、" snatch"以及"seize"等動詞。這些字都有「抓住」跟「握緊」的意思。簡單來說,"take"是用來表示「抓」最普通的泛用字,這個字在使用上並沒有帶任何感情的色彩,單純指「用手抓、取某東西」或者「用手控制某物」。"grasp"則是指「緊緊抓住」或「抓牢」。而"grip"語氣比"grasp"強,指「用手的最大力量緊緊抓住」。"另外,clasp"是指「用手緊握」或「用臂緊抱」。而抓取的動作帶有急迫性意思的單字有"clutch",這個字用來強調「匆忙、緊急地抓」,若想表示「抓取帶有急迫性以及力度」的有:"grab"指「粗暴而急迫的抓住」、「抓緊」。而"seize"則指「突然抓住某物」,強調突然的猛烈動作。我們前面所提到跟「抓舉」同義的"snatch"則是指「突然搶走」,在使用這個字的時候側重動作更快或更具暴力性質。 舉重的另一種則是「挺舉」"clean and jerk"。前面提到的第一種:「抓舉」"snatch"是直接將地上的槓鈴舉過頭頂;而"The clean and jerk is composed of two movements."「挺舉則包含兩個動作」:第一步是「挺」,也就是「提鈴」"clean";第二步是「舉」,也就是「上挺」"jerk"。整個動作的完成包括「在抓鈴的時候,要將槓鈴從地面舉過肩膀,接著再將槓鈴舉過頭部來完成上挺的動作。」"During the clean, the weightlifter moves the barbell from the floor to the shoulders. After that, he has to raise the barbell above his head to finish the jerk." 其實如果只看字面上,"clean"這個字被當作動詞來使用是「清理」的意思,而被當作形容詞來使用則是用來表示「乾淨的」。"jerk"這個字若當作動詞來使用,是指「猛然抽動」或者是「急抽」的意思,而當作名詞來使用,則是用來說人家是個「頭腦簡單的人」或者是「蠢蛋」的意思,這個字通常用來講男生喔! 在健身房中經常被用於訓練肌肉的舉重類重訓運動有「啞鈴」"dumbbell"以及「槓鈴」"barbell"兩種。「啞鈴」"dumbbell" 這個字很好記,因為" dumb"是「啞的」意思,而"bell"就是「鈴」。啞鈴可以單手舉起,有各種不同的重量;「槓鈴」"barbell" 的 "bar" 是「長槓」或「長棍」的意思,「槓鈴」"barbell"是由因此就是「槓鈴」。槓鈴則要用雙手撐起,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增加兩側的「槓片」"plate"。 "plate"這個字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是「盤子」或「碟子」的意思,相較於「小碟子」"disk"來說,比較大也比較深一點,"plate"在舉重領域則是「槓片」,也就是槓鈴兩側的圓盤。「國際比賽中,最重的槓片是25公斤。」"The heaviest plate used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is 25 kilograms."在健身重訓中,雖然不會有這麼重的槓片,但「與啞鈴相比,使用槓鈴的受傷風險較高。」"Barbells carry a higher risk of injury than dumbbells." 所以大家在使用舉重類器材要特別小心喔!若是「舉重的初學者」"weightlifting beginners"最好在使用的時候有其他具有使用經驗的人或者教練在旁邊協助,重量也要一點一點增加,千萬不要一下子就舉超過自己能力的重量,很容易受傷喔!